范文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导航 > 《南京》观后感作文

观后感

《南京》观后感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高质量的范文能得到更多人参考,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或许你需要"《南京》观后感作文"这样的内容,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它被称作是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它是外国人拍摄的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它一经上映,就在国际上应起轰动——这就是纪录片《南京》。

美国导演古登泰格和史度曼拍摄的《南京》,改编自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的作品《南京大屠杀》,讲述了德国医生、美国女教师、传教士等几名外国人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南京后,建立避难所拯救南京市民的故事。该片以这些人的日记、书信为旁白,穿插当年幸存者的采访和参与大屠杀的日军老兵的回忆以及一些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影像资料。看罢影片,确实感到了心灵上的震撼。

1937年,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时期。国*党在政治上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在军事上则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所以,尽管国*党军队虽然取得了像台儿庄战役这样的胜利,许多官兵也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先后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亦迁都重庆。国*党政府的示弱,使得日本帝国主义更加猖狂,也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影片中,当年的几名幸存者讲述了当年那段“惨绝人寰”的经历。一位幸存者讲述当时自己只有9岁,亲眼看到自己的母亲被日本兵杀死,而他还没有断奶的小弟弟也被日本兵扔到一边,而年幼无知的小弟弟全然不知母亲已经去世,扔爬过遍野横尸,天真地想让母亲为其哺乳;一位有着当年惨痛经历的老人,向我们展示了他腿上被炸弹炸伤的痕迹;更多的幸存者,声泪并下的控诉着日本帝国主义踏着南京人的尸体前进、刺刀随意在人的身体里进进出出,街头不堪*辱的少女等一系列我们无法想象的灭绝人性的做法……

纪录片中最珍贵的资料是一名叫约翰·麦基的西方人,用16毫米小摄影机冒死拍摄的录影带,而这些录影资料也是当事者冒了巨大风险保留下来的,它被层层包裹着,才通过了日本人的检查带到美国。那是一段“让人脊背发凉”的资料,片中记录了侵*日军的残忍行径,他们折磨伤者,一刀砍断被俘者的头颅,被烧焦的伤者发出凄惨的声音……

看到这里,我没有流泪,我心情复杂,哭不出来,好像泪水被愤怒挡住了,郁积在心中。看着那种惨绝人寰的暴行发生在自己同胞的身上,我的心里在流血,我感觉到气愤,也感觉到了屈辱。我堂堂中国,地大物博,却被一个小小的日本*辱,这更是证明了小学就学到的一个道理:“国家弱小,就会遭到欺负。”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我们青年人,担负着建设强大祖国的重任。

重温历史那段血泪与苦难,面对着一幅幅血淋淋的照片,那耻辱的1937年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那粘着鲜血的刺刀,那万人坑里冤死的灵魂,那日本兵们的凶残恶行,也将永远凝集在我的脑中。同时,也更加激发我为建设强大国家而努力工作。遥想多年以后,我们的国家壮大美好,“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与国无疆!”

FwR816.COm小编推荐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一:观南京南京读后感

观《南京!南京!》有感

当讲到爱国这个主题时,我不敢说自己对祖国有多少热爱,也不敢说自己对过去的历史有多少了解。然而当我看那曾经的纪录片时总是会掀起我心中的那一片波澜,乃至毫不夸张地说刻骨铭心甚至心痛。至今令我印象深刻的纪录片就是2009年陆川导演的那部《南京!南京!》。虽然看过也有数年,然而有些画面有些情节有些国耻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我不忍心再去看第二遍,我不忍心再次目睹那一幕幕惨不忍睹的血腥画面,我也不愿再去看日本鬼子那丑恶的面孔和他们恐惧的灵魂。可是当我如今想起,那些画面却依然那么清晰那么完整地出现在我的脑海。

我还记得当年那黑白而摇晃的镜头,仿佛让我身临其境般地到达人间地狱,当我听着那一声声的枪林弹雨,当我目睹那惨不忍睹的杀戮和血流成河、生灵涂炭的场景,当我看着国民党烈士的英勇就义,当我看到那被日本人蹂躏至死的中国妇女,当我看到我的同胞像无助的羔羊注定要被饿狼吞噬。。。我的心变得异常压抑,在摇摇晃晃的镜头下甚至要窒息。

《南京!南京!》以黑白画面的处理更让每一种形式的死亡都让人身临其境,这种真实的氛围已经让你觉得内心超出了对残酷的负荷。在影片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一滴血,可是我们却能想象得出比血流成河更令人恐惧的画面,陆川导演以一种若隐若现的拍摄手法,演绎了历吏的一幕,既还原了历吏的真实,又不至于让观众出现视觉疲劳,相比之下二十年前的那部《南京大屠杀》显得特别血腥,该片也精致不少!或许这就是陆川导演的成功之处。

影片一开始就将我拉入了硝烟弥漫,枪声阵阵的阴暗而恐惧的场景。整个南京城一片废墟,除了尸体还是只有尸体,到处都是惊恐的惨叫声以及祈祷的眼神,生命在这里如同草介一样微不足道。活活烧死、推入长江、生生掩埋、被当作标靶一样的射杀、刺杀、肢解,所有能想到的杀人方式,均在这里得到了全面的演练!日本人在中国犯下了滔天大罪!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义愤填膺,心中的波澜久久无法平息。我知道战争都是残酷的可怕的,结局并不是什么所谓的胜利,而是死亡,不管对哪一方而言都是失败,可是日本人的杀戮手段以及他们蹂躏中国妇女的恶行实在太过残酷,他们的行为已经到达禽兽般的境界,没有人性没有良知。 《南京,南京》,血淋淋的披露了当时旧中国人民悲惨寂寥的生活。生命,人格,尊严,亲人??连生存的空间都没有更谈不上这些“奢侈”的东西了。一大片一大片的中国人在枪弹雨林中倒下,一群一群的中国人被埋在堆填坑,善良美丽的中国女性被强奸被欺辱致死??在那个年代,活着真的比死更艰难!这样的场面或许是历史上最悲惨的局面了,这样的场面怎么能叫人不动容,怎么叫人不伤心。

整部影片都围绕着几个重要的人物来体现,从他们身上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情景。

陆剑雄--国民党军官,当耳边传来阵阵密集的枪声,已经绝望的战俘知道那是日军正在有计划有组织的屠杀自己的同袍同胞,不愿再迈步走向死亡的刑场,枪声响起,一个个麻木的被捆住双手的躯体倒下。愤怒、失望和羞耻让陆剑雄这个战士无话可说,他不愿坐着死去,为了保留作为一名军人面对死亡时的最后一点尊严,他选择了沉默着迈步走向刑场。

姜淑云--一个勇敢的中国女性形象,和拉贝先生在一起,与日本军作抗争,她尽全力去保护难民营的人。这个难民营的一直的守护天使,当拉贝不得不奉召回国后,她用柔弱的肩膀担起拉贝留下的担子。当她冒着巨大的危险一次次的去以妻子的名义认领那些不是自己丈夫的丈夫而被日军识破并抓住她准备带走的那一刻。她向只有数面之缘的懂英语的角川说了一句:“Killme!”(杀了我)。那一刻,我原谅了她曾经的懦弱,原谅了她在日军向难民营索要100名女性去做慰安妇时她不曾举手的退缩。

江香君--小江,本来为了女人的形象,就算是被日本人认出来也无所谓的角色。当难民营中要求所有女性都要把头发剪掉,换上男人的衣服时。妓女小江却不愿意剪掉自己的头发,还说“仗打完后还要靠它吃饭”呢。此时妓女小江给人的感觉完全就是一副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样子。可当姜淑云讲出日军需要一百名慰安妇的时候,她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她的恿气是为了能够让所有人换取更多的食物,带来生命,最后回眸的瞬间有可能知道一去不复返了。她是一个很悲惨的角色,不堪凌辱,最后赤裸裸地死去。她用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尊严,尽其所能的保护了那些曾经用充满鄙夷的眼光打量她的同胞。

小豆子----很有小红军的感觉,从头到尾,只有他奇迹的生还,从陆剑雄出现,江淑云带着,到和老赵一齐,他是被角川放走的。最后笑到灿烂的小豆子让人感觉那么美好。 小豆子在这部黑白影片中几乎经历了所有事件。影片结束,屏幕上打出“小豆子,还活着”。影片中的小豆子和现实中的小豆子们对那段历史的回忆必将永远的将日本军国主义钉在耻辱柱上。

唐先生,那个胆小怕事、性格懦弱的唐先生,他一心想保全他的家人,甚至不惜为此去充当告密者。但当他失去了他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努力去保护的家人后,面对那座已经沦为地狱的城市,在有机会可以走出南京的时候,他选择了留下面对死亡,让一个假扮成拉贝助手的军官把自己怀孕的老婆带出了城。他选择了坦然的面对死亡来为自己之前做错的事赎罪,临刑前夕,他不无骄傲的告诉那个日军大佐:“我的妻子怀孕了,我的妻子怀孕了”。这句话,透露了生命的气息,还让那些侵略者知道“中国人杀不尽!中过国人的生命是顽强的!”我深深感动了!枪声响起的瞬间,他以死亡为代价找回了自己的尊严。

角川,在我看来他是影片的主角,也是影片的主要线索。他是屠杀中国人的日本士兵中惟一一个有良心的,也许还有很多。导演通过他来描述南京大屠杀,使我们认为有那样一个日本人并不十分可恨,这也是人性的表现。他杀了人没错,但他的内心是是忑不安的,他知道这是不对的;他知道百合子是为了日本士兵才来到中国的,到他并没有把百合子当成一个猪狗不如的人;他明明看到了姜老师多从卡车上多救了人,他却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但最后姜老师还是被日本军官发现了;当姜老师被拉走的时候,用英文对他说了“杀了我”时,他的善心还是没有办法逃避,他知道姜老师被士兵拉去会失去尊严,所以他答应了姜老师的恳求,让姜老师能够有尊严地死去;当日本士兵在杀死唐天祥时,他背过了身子,不想看到这一幕发生,因为他知道唐天祥是好人,他为了救难民,为了让他人活下来,他选择了留下;最后他放走了小豆子和老赵,也许是他不忍心看着这么小这么可爱的一个孩子就这样被枪毙了,并对着同伴说了一句:“活着比死更艰难吧!” 电影中每一个生命都是脆弱的,无论他富贵贫穷、高低贵贱,随时都会像烟花般消散,我无法想象在这种人间地狱下,人们是怎么样生活的,更确切的说是如何生存的。而这些也仅仅是历史事件的艺术性概括,更为悲哀的是,电影之于现实或许还要含蓄几十倍,只有经历过这场劫难的同胞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苦

楚。

还记得影片结束后,我的心很久都无法平息。当我再次看到荧幕上的“南京南京”个字,我想现在的我已经不是那个刚进电影院的我了,陆川导演将一段历史诠释得那么淋漓尽致,令我敬佩不已,而影片的内容更让我刻骨铭心,感慨万分。想想现在的我们又在做些什么。。。浪费时间,每天上网,抱怨上天的不公平,抱怨生活的困难,甚至到自杀,离家出走的地步。。。现在的我们总是不满足于自己的生活,或许我们真的该好好反思一下,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是多么美好。

这段历史已然成为过去,尽管有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去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蒙蔽事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回首自己历史时都没了勇气,那就太可悲了。我们不仅不能忘,还要将那段历史带给我们的沉重转化成不屈意志,鞭策自己不断前进,逐步改变落后挨打的卑微局面,化沉痛为力量,变弱小为强大,弃腐朽造神奇。

同时影片也让我明白了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当时正是由于中国的落后才会导致外国列强的欺凌。要想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的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而这一历史重担一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膀上。在21世纪的今天,或许我们不会再看到充满硝烟的战场,它是科技竞争的时代,掌握好科学知识并用之于祖国的建设或许是我们为祖国贡献最好的途径。 让我们牢记惨痛的历史,刻苦学习,长大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

篇二:南京南京!影片观后感

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看完影片,联系到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不禁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触。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序曲,日军很快便占领了上海,直逼南京。此时,中国政府已经撤离,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日军的残忍和暴戾,亦看到了那些仍然顽强抵抗的中国士兵的坚守。在日军的铁骑之下,延续千年的古城墙终于敞开大门。城内的战斗却依然继续着,连脸上尚透着稚气的孩子也拿起枪,尽己所能,与日军战斗。当队长说“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短暂的沉默,没有更多言语,所有人却仍然回到自己的位置,整理枪支,准备下一场战斗,纵使他们知道,也许这将是他们最后的战斗,他们也依然用坦然的态度去面对死亡,面对数不清的敌人,面对坦克和炮弹炸起的漫天尘土。占领南京之后,日寇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枪杀、活埋、火焚,用尽了所有残忍的手段,约30万中国平民遇害。他们甚至公然闯入位于金陵女子学院的安全区,强暴妇女,烧杀抢虐。面对残忍的日寇,人性的弱点得到了集中体现。顺子抛下战友独自一人逃生,唐先生为了救家人而出卖了安全区里的军人??但是更多中国人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高贵的姿态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中国的女人们,用她们的身躯拯救着隐藏在难民营的男人;被俘的士兵,在临刑前高喊着“中国不会亡”;拉贝先生冒险留在安全区,保护难民,并尽全力与日军周旋;姜老师不顾危险多次从日军手上救出难民,最终牺牲;唐先生最终决定让幸存的军人获得逃生的机会,自己则从容面对死亡;即使是日本人,即使面对的只是别人的屈辱和死亡,也仍然难以逃避自身的灵魂震荡甚至拷问,角川把两名中国幸存者送出了南京城,然后举枪自杀。

透过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战争中不屈的人格和人性的光辉。在背后则是爱国的主旋律和基调,忘记国耻等于背叛。逝者用生命守护的东西绝不应在历史的风沙中埋没。当南京大屠杀的那段历史渐行渐远之时,我们更应该将过去的悲痛化为现在的力量,为中华之崛起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中国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篇三:南京南京观后感500字

观“南京,南京”有感

这是一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电影,有人唾骂也有人赞赏,,有人为此落泪也有人无动于衷。而我看过后第一反应是我必须问问老师,为什么要带我们看这样的电影,为什么让我的心一直揪着,眼泪一直流,一直难过??过后冷静想想,这或许就是老师想要的结果,因为我们觉悟了。

“南京,南京”,反应的是1937年日本进驻中国南京进行大屠杀的真实写照,惨绝人寰,或许电影对真实还有所保留,但是这已足够了,足够让我们了解历史,让我们体验当时处于战争悲惨的生活,战争的本质说到底是精神的折磨,它是一种文化在你的废墟上舞蹈。 整部影片都围绕着几个重要的人物来体现,“南京,南京”,血淋淋的披露了当时旧中国人民悲惨寂寥的生活。生命,人格,尊严,亲人??连生存的空间都没有更谈不上这些“奢侈”的东西了。一大-片一大-片的中国人在枪弹雨林中倒下,一群一群的中国人被埋在堆填坑,善良美丽的中国女性被强奸被欺辱致死??在那个年代,活着真的比死更艰难!这样的场面或许是历史上最悲惨的局面了,这样的场面怎么能叫人不动容,怎么叫人不伤心,但是伤心的同时我们又在做些什么??浪费时间,每天上网,抱怨上天的不公平,抱怨生活的困难,自杀,离家出走??好多好多的不满。或许真的该好好反思一下,好好的给自己的人生定个目标!

看过“南京,南京”都人都会有很大的感慨,也让我们联想到现在的生活,想到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走向和平繁荣,也给了我们提醒,提醒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为我们的国家民族出一份力!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影片以拉贝先生的日记作为贯穿整部电影的线索,黑白的基调,第一个镜头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本应繁盛的首都,已经在战争下变成了一所空城。影片的开始描述了一场屠杀,变换流转的一帧帧镜头里,血流成河,尸横遍野。黑白的色彩冲淡了血腥,却加深了历史的凝重感。

有人说电影的主角是陆剑雄,虽然他的戏份并不多,没有太多的话,甚至只是用眼神,表情和动作,来表达了最朴素的抗日英雄。交火时,他冲锋陷阵;被俘时,他毅然出列,勇敢地面对枪口,带领着同胞高喊着中国不会亡的口号,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而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用手挡住小男孩的眼睛,用身体保护了这个幼小的生命。是救赎,亦是希望。

日本军官角川的演员选得好,他有一双鹿一样的眼睛,单纯温和深邃。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战争摧毁了人性,而丧失理性的眼睛,在受到中国人誓死抵抗的震撼后,人性复苏、回归所带来的痛苦,让他生不如死。虽然最后角川在释放了小豆子和一名中国官兵后选择了自杀,这样的自我救赎或许令观众难以理解。但他说过的一句话,仍使我记忆犹新:死,有时候比活着容易。

印象深刻的还有电影中表现的四个美丽到让人窒息的女性,她们让我记起海子的诗句: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其中最令人动容和感伤的,是小江。她的出身太过于卑微,甚至于在难民营,都不缺少对她的冷嘲热讽,流言蜚语。和千千万万的殒难者相比,她实在是太过于渺小。但是就是这柔弱女子的一举手,让很多人的心头都为之震颤,她的坚强和决绝,让人肃然起敬。

影片的英文名被译为为City of Life and Death(生死之城),的确,南京大屠杀最震惊世界的就是30万华夏同胞的死,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日军烧杀淫掠的暴行,以这些无辜平民的死为铁证的,考验的是人性,中日双方的人性,这才是本片最为珍贵的记录。

在影片的结尾处,交代片中人物归宿的时候,关于小豆子的记述,是还活着。他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能让人感觉到温暖的存在。他是某种希望的符号,他笑的样子,吹着蒲公英的样子,还印在我的脑海里。在那场惨无人道的战争里,有太多太多的人死去,所以活下来的人,更加背负着责任和意义。

但是,我认为,这部影片中,陆川将自我创作凌驾于史实之上,可能一定程度上对受害群体缺乏足够的尊重。


《南京!南京!》观后感范文


《南京!南京!》观后感

之前《南京!南京!》有很多人去看了,争议也非常之多,所以我也忍不住好奇心,在电脑上观看了这部电影。

我只能说,这是部电影有人唾骂也有人赞赏,有人为此落泪也有人无动于衷。而我属于中立者,但是这部电影的的确确感动了我,那些情不自禁的眼泪便可说明。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反应的是1937年日本进驻中国南京进行大屠杀的真实写照,惨绝人寰,或许电影对真实还有所保留,但是这已足够了,足够让我们了解历史,让我们体验当时处于战争悲惨的生活。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当时的南京是我们的首都,可是影片的开头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城里到处是逃跑的百姓,挹江门下只有仅剩不多的战士们在堵住城门,陆剑雄带着弟兄们对着冲过来的人大声叫道:“不准逃跑!不准弃城!”但是他们却回应道:“当官的都跑了!”看到这一幕,我自己也忍不住感慨了起来,当时那些挡在城门前的战士们,听到这些话该有多心痛啊!

在一个破教堂里,聚集着成百上千的中国人,他们把教堂当作了避难所。在面对几个手持武器的日本兵的反应竟然是选择投降!我无法想象他们当时心里的想法。

教堂里是越来越多的举起了双手,所以等待着的是,更多的屠杀与嘲笑!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十几个人就能控制几千人的原因了吧!所以我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应该是什么呢?逃避,放弃?不对,我们应该勇敢地去面对这一切,学会反抗,而不是束手就擒!

虽然有那么多人都投降,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为了中华民族,为了人民用自己的生命在搏斗着,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小江,当姜淑云讲出日军需要一百名慰安妇的时候,她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她的勇气是为了能够让所有人换取更多的食物,带来生命,最后回眸的瞬间有可能知道一去不复返了。她是一个很悲惨的角色,到最后也只能赤裸裸地死去。

整部影片都围绕着几个重要的人物来体现,《南京!南京!》这部电影里血淋淋的披露了当时旧中国人民悲惨寂寥的生活。一大片的中国人在枪弹雨林中倒下,一群的中国人被埋在堆填坑……这样的场面或许是历史上最悲惨的局面了!

看过《南京!南京!》的人都会有很大的感慨,它提醒着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为我们的国家民族出一份力!

《南京》观后感


今天看了那部美国拍的纪录片《南京》,虽然对那段历史已经有了不少了解,高中的时候还曾经翻阅了不少资料,在学校也发起过抵制日货的宣传。但再一次看到那些真实的照片,录象还是不断地令我的鼻子一镇镇酸楚,愤怒,屈辱,和那股作为国人的自尊心混杂在泪水中浸湿了领口!闭上眼睛,那一幅幅令人窒息的画面仍旧缓缓地划过脑际!

我已然不是愤青,破口大骂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被嘲笑,但反观现实,目前中国—那个短短几十年前遭受屈辱的国家,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过,反思过这段惨痛的历史呢!我们指责日本的教科书上没有南京大屠杀,我想起了我们高中的历史课本对这段历史不也就是寥寥几句描述嘛!而且在高考的压力和对分数的重视下,有几个历史老师会详细地想学生讲述它呢!我还记得那时早早的盼着上历史课,讲到侵华战争时眼巴巴地期盼着老师着重讲那段历史,等到的只是失望。

作为80后,我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但我起码认识,记住了他们。我无法接受身边的同学们对这段历史的无知,高三的时候我曾在上学路上跟同学岳大头说过,可能我从学习上说不是个好学生,但劳资绝对是个爱国的人!而现在的大部分年轻人能够如数家珍地随口说出某明星的生日,爱好等等,可以为那愚昧大众的超级N声狂发短信,却道不出南京大屠杀发生在哪天,有多少同胞惨遭屠杀!SORRY忍不住骂一句!仇恨可以忘记,但是忘记历史却是一种背叛!

同学们都去看一看吧!为了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为了重新审视那个拒绝承认历史的日本,为了唤醒那些始终昏沉的中国人!

南京观后感作文500字


电影主要讲日本人企图吞并中国的领土,弄的中国人不得安宁,日本人还在那里犯下了滔天大罪。他们不但杀了大人,就连刚刚来到世界的小生命都不放过。他们见人就杀,杀人不眨眼。他们为了自己开心杀人,不开心也杀人,把杀人当作一种游戏来娱乐。我对日本法西斯的兽行真是恨之入骨。

影片在放的途中还说,这部电影是在那时候有一名专业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下来的,我敬佩那位记者的勇敢和伟大,有了那位记者的勇敢,才能让我们今天了解这悲惨的历史,知道了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道的罪行。

我们要严厉批评日本人那些残酷的行为呀!一下子就牺牲了中国几十万同胞,其实,我们不但要斥责日本人,还要斥责那些残酷的行为。

想到那位记者那么勇敢,而我们连上学都要父母送,睡觉都要父母陪,我们简直太幸福了。

老师告诉我们,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新的希望,老师让我们好好读书,日本人为什么能杀害我们那么多中国同胞,还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人软弱。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认真读书,为祖国做出贡献,不让这样的悲剧在我着身上重演。

[南京观后感作文500字]

《南京,南京》观后感作文900字左右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由于中国国*党军队抵抗失败,大批的国*党士兵溃逃出城,南京沦陷。

影片以一张张南京老城的照片拉开序幕,在炮火轰鸣中城墙在扬起的尘土中坍塌,画面转接进城门内,守城的国*党三十六师的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去组织准备溃逃出城的国*党官兵,从而,展开一场肉搏,那悲壮的场面,震撼着我的内心。

军队溃败了,大屠杀开始了。尸横遍野,影片没有淋漓尽致的表现日军千奇百怪的屠杀方式,它将这场浩劫落到了每个活生生的人身上。唐先生,拉贝的秘书,与拉贝共同负担着难民营的责任,当拉贝不得不离开的时候,他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委身于日本人,当他终于和日本人成为“正式”的朋友的时候,他的妹妹被日本人拉进慰安所,他的女儿被日本人活生生的摔死,他的老婆因为被打晕幸免于难。他,欲哭无泪,欲吼而无声啊!后来在拉贝的努力下,日本人答应可以让拉贝带走两个人,当他们即将踏入生门的时候,唐先生,这个典型的中国男人放弃了生的权利,把它让给了另一个急于求生的人。。后来唐先生即将被押赴刑场,他看见蒙着眼睛的中国人像小鸡一样被绑在柱子上,一个个的被射杀,轮到他了,他拒绝蒙眼睛,他笑着对日本军官说:“你晓得吧,我老婆又怀孕了,我老婆又怀孕了。”这是他临终前胜利的宣言,他的从容让那个日本军官不敢直视!

整部影片弥漫着一种残酷的压抑和绝望,只有结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他代表着中国的希望。明天虽然依然残酷,但希望已经传递下去。当时的南京虽死,但中国人的团结与抵抗已经被唤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么只有努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这段历史已然成为过去,但凡有良知的中国人怎么能忘记?尽管日本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去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蒙蔽事实。但近来发生的钓鱼事件有一次给我们敲醒了警钟,现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已经觉醒,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我们会问自己的主权做不懈的努力和斗争。历史永不能忘,我们要将这段屈辱的历史转化为不屈意志,鞭策自己不断前进,改变落后挨打的卑微局面,化沉痛为力量,变弱小为强大,弃腐朽造神奇。只有通过我们华夏儿女的共同努力,祖国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我脑海中仿佛又浮现出小豆子在田野上奔跑的情景,他跑着,他笑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