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关于印章管理心得体会 > 导航 > 关于《细化管理》读书心得体会模板

关于印章管理心得体会

关于《细化管理》读书心得体会模板。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那么你知道正确的心得体会书写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细化管理》读书心得体会模板”,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后,总结出两条基本经验,一是不与同行一起吃饭,即学会在其他领域中寻求突破;二是凡事要做得细而又细,即细节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条经验表明创新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第二条经验则表明细节决定成败。按照分公司党委的安排,xx年4季度学习《细化管理》一书,感受如下:

细节是一种动力

作为部门负责人以为自己是考虑大事情的,只要把决策确定了就行,细节是部下的事情,这种观点只对了一半,负责人做好决策是对的,也是根本性的,但没有细节就无法落实,特别是涉及多部门、多专业的决策,推行举步维艰,很多情况是:完成了决策,从流程分析到环节剖析;从工作目标到问题提出;从措施到制度,应有尽有,然后是发展定位和目标,分阶段主要指标,甚至包括组织再造、渠道创新、学习型团队等企业方案,这方面思路都非常重要而且准确,问题是缺乏操作方法。

最后大都不了了之,束之高阁。当重大决策做出以后,必须将其落实在细节上,包括对重大决策的指标细分,即把细节分为操作与考评指标,使之与平时的每项操作挂钩,而尤其重要的是,新思路与旧思路在对接中牵涉许多协调问题,最后会导致对新思路新体系的信心不足。所以实施成功与否直接决定决策的成功与否,一些看似决策问题,实际上是由于实施不当所致。

部门负责人要抓大事,但抓大事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细节,最好的部门负责人是明察秋毫就必须掌握细节,能在细节的较量中比他人更细致、周密,你能细而不一定事事都做得如此细,这就是一种威慑力,使得部下不敢马马虎虎,无法搪塞你,于是所有人都很精细,组织运行质量自然就高了。由此可见,细节并不是想做就能做得到,细节是一种动力,是聪慧、悟性和实战经验的高度结合,是需要加以修炼的。

细节是一种精神

在智力和实践经验相近的情况下,细节就表现出专业精神来,故而说,细节是一种精神。细节更多的是靠敬业精神和专业态度,在许多情况下,敬业精神能补救许多能力的不足,正如李素丽讲的那样,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随着技术共享和信息传播的加剧,企业与企业之间差异性越来越小。细节作为一种精神,对企业来说决定成败,对个人来说,同样决定成败。

性格和习惯中的粗糙是人生的大忌,更是妨害成功的重要因素。所谓大智若愚是精细之极以后的宽容,即聪明以后的糊涂,是对细节的超越,而不是对细节的漠视。从精神层面来强调细节,就要求企业所有员工都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兢兢业业地做好、做细一切工作,使管理不存在死角。一切管理和制度都存在不足,一切合作与协调也都有缺点和空白,只有大家都关注细节,才能减少遗漏和空白,只有大家都关注细节,才能减少遗漏与失误,大而化之可能也会成功,但其失败的概率要高得多。可能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成功,但一次粗心和忽视可能会酿成一生遗憾而难以补救的失败。

细节是一种创造

不要以为创造就得轰轰烈烈,惊天地泣鬼神。小改小革,细节高速同样是一种创造。一个善于细节管理的企业,企业里崇尚细节政策已深入人心,全体员工投入合理化建议运动,在几乎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产品质量越来越高,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市场占有率也自然越来越高。逐步由外延扩大再生产向内涵扩大再生产过渡。企业只能向管理要效益,降低管理成本,减少管理浪费。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注重细节,就要保持认真的态度,讲究科学的精神。认真的态度,就是把所有琐碎的事都考虑到、分析到;科学的精神,就是注重实际,用数据说话,根据数据和实践经验制定规则。 布置不等于完成,很多差错的造成,是因为执行者不能准确理解管理者的意图。

为此,管理者在布置任务和规定时,不应简单说一个要求了事,应该附上执行细则,包括执行标准、时限、监督机制等。一是承诺制,即在新规定出台、新任务下达时,从上到下各部门、各责任人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承诺,层层落实。二是表格化,将任务和规定的内容、落实情况、最后时限等等内容制成表格,一目了然,便于管理,也便于执行者掌握进度。三是口头复述制,即下属在接受上级布置的任务时,将上司的意思当场复述一遍,此举有利于检查,下属是否准确理解了上司的意思,以免因误会导致失误。

方法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中却非常有效,同样也是一种创造。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细化管理


“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后,总结出两条基本经验,一是不与同行一起吃饭,即学会在其他领域中寻求突破;二是凡事要做得细而又细,即细节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条经验表明创新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第二条经验则表明细节决定成败。按照分公司党委的安排,xx年4季度学习《细化管理》一书,感受如下:

细节是一种动力

作为部门负责人以为自己是考虑大事情的,只要把决策确定了就行,细节是部下的事情,这种观点只对了一半,负责人做好决策是对的,也是根本性的,但没有细节就无法落实,特别是涉及多部门、多专业的决策,推行举步维艰,很多情况是:完成了决策,从流程分析到环节剖析;从工作目标到问题提出;从措施到制度,应有尽有,然后是发展定位和目标,分阶段主要指标,甚至包括组织再造、渠道创新、学习型团队等企业方案,这方面思路都非常重要而且准确,问题是缺乏操作方法,最后大都不了了之,束之高阁。当重大决策做出以后,必须将其落实在细节上,包括对重大决策的指标细分,即把细节分为操作与考评指标,使之与平时的每项操作挂钩,而尤其重要的是,新思路与旧思路在对接中牵涉许多协调问题,最后会导致对新思路新体系的信心不足。所以实施成功与否直接决定决策的成功与否,一些看似决策问题,实际上是由于实施不当所致。

部门负责人要抓大事,但抓大事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细节,最好的部门负责人是明察秋毫就必须掌握细节,能在细节的较量中比他人更细致、周密,你能细而不一定事事都做得如此细,这就是一种威慑力,使得部下不敢马马虎虎,无法搪塞你,于是所有人都很精细,组织运行质量自然就高了。由此可见,细节并不是想做就能做得到,细节是一种动力,是聪慧、悟性和实战经验的高度结合,是需要加以修炼的。

细节是一种精神

在智力和实践经验相近的情况下,细节就表现出专业精神来,故而说,细节是一种精神。细节更多的是靠敬业精神和专业态度,在许多情况下,敬业精神能补救许多能力的不足,正如李素丽讲的那样,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随着技术共享和信息传播的加剧,企业与企业之间差异性越来越小。细节作为一种精神,对企业来说决定成败,对个人来说,同样决定成败。性格和习惯中的粗糙是人生的大忌,更是妨害成功的重要因素。所谓大智若愚是精细之极以后的宽容,即聪明以后的糊涂,是对细节的超越,而不是对细节的漠视。从精神层面来强调细节,就要求企业所有员工都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兢兢业业地做好、做细一切工作,使管理不存在死角。一切管理和制度都存在不足,一切合作与协调也都有缺点和空白,只有大家都关注细节,才能减少遗漏和空白,只有大家都关注细节,才能减少遗漏与失误,大而化之可能也会成功,但其失败的概率要高得多。可能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成功,但一次粗心和忽视可能会酿成一生遗憾而难以补救的失败。

细节是一种创造

不要以为创造就得轰轰烈烈,惊天地泣鬼神。小改小革,细节高速同样是一种创造。一个善于细节管理的企业,企业里崇尚细节政策已深入人心,全体员工投入合理化建议运动,在几乎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产品质量越来越高,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市场占有率也自然越来越高。逐步由外延扩大再生产向内涵扩大再生产过渡。企业只能向管理要效益,降低管理成本,减少管理浪费。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注重细节,就要保持认真的态度,讲究科学的精神。认真的态度,就是把所有琐碎的事都考虑到、分析到;科学的精神,就是注重实际,用数据说话,根据数据和实践经验制定规则。 “布置不等于完成”,很多差错的造成,是因为执行者不能准确理解管理者的意图。为此,管理者在布置任务和规定时,不应简单说一个要求了事,应该附上执行细则,包括执行标准、时限、监督机制等。一是承诺制,即在新规定出台、新任务下达时,从上到下各部门、各责任人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承诺,层层落实。二是表格化,将任务和规定的内容、落实情况、最后时限等等内容制成表格,一目了然,便于管理,也便于执行者掌握进度。三是口头复述制,即下属在接受上级布置的任务时,将上司的意思当场复述一遍,此举有利于检查,下属是否准确理解了上司的意思,以免因误会导致失误。方法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中却非常有效,同样也是一种创造。



政府精细化管理读书心得体会


政府管理要进步,不仅行政的主体政府有责任,行政的对象群众也有责任——当这样的观点在最后的附录里体现出来后,《政府精细化管理》一书的理论基础与思考都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这是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献给广大读者的一份厚礼。作者温德诚先生将其多年来在经济学与社会学研究方面的成果集结成此书。在书中,温先生不仅提出了政府管理走精细化之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还系统地论述了政府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很多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建议。
在系统的精细化管理理论之外,这本书最吸引我的部分,却是温先生此前对行政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的研究。这一部分被放在附录里,看似随意,实则是重要的点睛之笔。因为只有深入研究行政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政府管理的本质。所有的管理都不能绕开这个话题,精细化管理也不例外。
精细化管理要求一个良好的政策制定与落实的环境,这个环境需要政府与群众共同努力来创造和维护。温先生首先为我们列出政府管理的十大困难。这十大困难既包括了人口众多、管辖宽度大等客观原因,也包含了异地管理为主、多元多层管理、责任不明确等不合理的因素,更有古代官场文化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较为宏观的原因,可见精细化管理在政府的推行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障碍就是结构性的不完整。结构的调整与重建往往会带来更大的短期混乱,所以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靠着长远的发展目光制定计划,并按部就班地进行。
政府管理的发展是行政主体与对象共同发展的结果,这是一个双线共同发展的过程,结构性变革仅是的其中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提高以及积极参与相配合。针对占人口大部分的行政对象,温先生也总结出这样几个特征:
一、缺乏组织生活锻炼。中国古代工商业本身就受到官府的限制,组织化很低,少有全国性的行会组织,形式上的行会,对成员的干预能力也很有限。因此中国工商业者在经营上遵纪守法的意识不像欧洲人那样,有长期的锻炼和培养作积淀。
二、上有政策,下有隐性规则。群众遵守公共规则的意识淡薄,表现为大量使用隐性规则来对付公开的正式的政策和规则。公民的公德培养是政府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缺乏公共道德基础,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都难以实现。
三、家庭共财制产生“关系学”。古代农耕社会,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所以生产所得,经济收入、财产的拥有与消费,也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庭内财产共有,不分彼此,原则上是长辈在不分家,不分财,即使形式上分了,也互通有无,彼此互助互济。
四、老百姓的道德观念——非公道德。中国农耕社会道德的非公性,根源在于缺乏集体生活,缺乏组织的公务、工作联系,致使公德的观念、意识形态未得到发展。私德的发展,使得拉关系、走后门、徇私情的行为变得合理化了。
这些特点给政府行政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增加了行政成本和国有资产的损失。推行政府精细化管理,正是要从改变这落后观念入手。
在《政府精细化管理》中,温德诚先生站在了一个客观的立场上,用细致的说明与合理的分析告诉我们:农耕文化影响的不仅是行政主体,还有对象。要为政府管理的进步、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出一分力,作为行政体系中的一分子,不管是行政主体的组成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还是行政对象——广大群众中的一分子,我们都应该认真考虑自身的不足,并参照这本书的建议,整理出合理改进的方法。
读完此书,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温先生心中,精细化不仅是一套理论与方法,还是一种精神、一种原则。精细化代表的不只是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对时代的要求,还代表着必须紧持的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代表着为国家为集体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强烈责任感,甚至还代表着知识分子执着而理性的人文关怀。

关于《政府精细化管理》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政府管理要进步,不仅行政的主体政府有责任,行政的对象群众也有责任——当这样的观点在最后的附录里体现出来后,《政府精细化管理》一书的理论基础与思考都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这是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献给广大读者的一份厚礼。作者温德诚先生将其多年来在经济学与社会学研究方面的成果集结成此书。在书中,温先生不仅提出了政府管理走精细化之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还系统地论述了政府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很多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建议。

精细化管理要求一个良好的政策制定与落实的环境,这个环境需要政府与群众共同努力来创造和维护。温先生首先为我们列出政府管理的十大困难。这十大困难既包括了人口众多、管辖宽度大等客观原因,也包含了异地管理为主、多元多层管理、责任不明确等不合理的因素,更有古代官场文化的负面影响。

这些都是较为宏观的原因,可见精细化管理在政府的推行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障碍就是结构性的不完整。结构的调整与重建往往会带来更大的短期混乱,所以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靠着长远的发展目光制定计划,并按部就班地进行。

在系统的精细化管理理论之外,这本书最吸引我的部分,却是温先生此前对行政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的研究。这一部分被放在附录里,看似随意,实则是重要的点睛之笔。因为只有深入研究行政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政府管理的本质。所有的管理都不能绕开这个话题,精细化管理也不例外。

政府管理的发展是行政主体与对象共同发展的结果,这是一个双线共同发展的过程,结构性变革仅是的其中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提高以及积极参与相配合。针对占人口大部分的行政对象,温先生也总结出这样几个特征:

一、上有政策,下有隐性规则。群众遵守公共规则的意识淡薄,表现为大量使用隐性规则来对付公开的正式的政策和规则。公民的公德培养是政府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缺乏公共道德基础,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都难以实现。

二、缺乏组织生活锻炼。中国古代工商业本身就受到官府的限制,组织化很低,少有全国性的行会组织,形式上的行会,对成员的干预能力也很有限。因此中国工商业者在经营上遵纪守法的意识不像欧洲人那样,有长期的锻炼和培养作积淀。

三、老百姓的道德观念——非公道德。中国农耕社会道德的非公性,根源在于缺乏集体生活,缺乏组织的公务、工作联系,致使公德的观念、意识形态未得到发展。私德的发展,使得拉关系、走后门、徇私情的行为变得合理化了。

四、家庭共财制产生“关系学”。古代农耕社会,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所以生产所得,经济收入、财产的拥有与消费,也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庭内财产共有,不分彼此,原则上是长辈在不分家,不分财,即使形式上分了,也互通有无,彼此互助互济。

这些特点给政府行政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增加了行政成本和国有资产的损失。推行政府精细化管理,正是要从改变这落后观念入手。

在《政府精细化管理》中,温德诚先生站在了一个客观的立场上,用细致的说明与合理的分析告诉我们:农耕文化影响的不仅是行政主体,还有对象。要为政府管理的进步、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出一分力,作为行政体系中的一分子,不管是行政主体的组成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还是行政对象——广大群众中的一分子,我们都应该认真考虑自身的不足,并参照这本书的建议,整理出合理改进的方法。

读完此书,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温先生心中,精细化不仅是一套理论与方法,还是一种精神、一种原则。精细化代表的不只是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对时代的要求,还代表着必须紧持的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代表着为国家为集体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强烈责任感,甚至还代表着知识分子执着而理性的人文关怀。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政府精细化管理读书心得体会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政府精细化管理读书心得体会》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要进步,不仅的主体政府有责任,行政的对象群众也有责任——当这样的观点在最后的附录里体现出来后,《政府管理》一书的理论基础与思考都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这是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献给广大读者的一份厚礼。作者温德诚将其多年来在经济学与社会学研究方面的成果集结成此书。在书中,温先生不仅提出了政府管理走精细化之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还系统地论述了政府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很多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建议。
在系统的精细化管理理论之外,这本书最吸引我的部分,却是温先生此前对行政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的研究。这一部分被放在附录里,看似随意,实则是重要的点睛之笔。因为只有深入研究行政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政府管理的本质。所有的管理都不能绕开这个话题,精细化管理也不例外。
精细化管理要求一个良好的政策制定与落实的环境,这个环境需要政府与群众共同努力来创造和维护。温先生首先为我们列出政府管理的十大困难。这十大困难既包括了人口众多、管辖宽度大等客观原因,也包含了异地管理为主、多元多层管理、责任不明确等不合理的因素,更有古代官场文化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较为宏观的原因,可见精细化管理在政府的推行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障碍就是结构性的不完整。结构的调整与重建往往会带来更大的短期混乱,所以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靠着长远的发展目光制定计划,并按部就班地进行。
政府管理的发展是行政主体与对象共同发展的结果,这是一个双线共同发展的过程,结构性变革仅是的其中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提高以及积极参与相配合。针对占人口大部分的行政对象,温先生也总结出这样几个特征:
一、缺乏组织生活锻炼。中国古代工商业本身就受到官府的限制,组织化很低,少有全国性的行会组织,形式上的行会,对成员的干预能力也很有限。因此中国工商业者在经营上遵纪守法的意识不像欧洲人那样,有长期的锻炼和培养作积淀。
二、上有政策,下有隐性规则。群众遵守公共规则的意识淡薄,表现为大量使用隐性规则来对付公开的正式的政策和规则。公民的公德培养是政府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缺乏公共道德基础,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都难以实现。
三、家庭共财制产生“关系学”。古代农耕社会,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所以生产所得,经济收入、财产的拥有与消费,也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庭内财产共有,不分彼此,原则上是长辈在不分家,不分财,即使形式上分了,也互通有无,彼此互助互济。
四、老百姓的道德观念——非公道德。中国农耕社会道德的非公性,根源在于缺乏集体生活,缺乏组织的公务、工作联系,致使公德的观念、意识形态未得到发展。私德的发展,使得拉关系、走后门、徇私情的行为变得合理化了。
这些特点给政府行政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增加了行政成本和国有资产的损失。推行政府精细化管理,正是要从改变这落后观念入手。
在《政府精细化管理》中,温德诚先生站在了一个客观的立场上,用细致的说明与合理的分析告诉我们:农耕文化影响的不仅是行政主体,还有对象。要为政府管理的进步、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出一分力,作为行政体系中的一分子,不管是行政主体的组成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还是行政对象——广大群众中的一分子,我们都应该认真考虑自身的不足,并参照这本书的建议,整理出合理改进的方法。
读完此书,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温先生心中,精细化不仅是一套理论与方法,还是一种精神、一种原则。精细化代表的不只是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对时代的要求,还代表着必须紧持的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代表着为国家为集体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强烈责任感,甚至还代表着知识分子执着而理性的人文关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