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小班优秀公开课教案 > 导航 > 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夏季的雷雨》

小小班优秀公开课教案

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夏季的雷雨》。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要知道教案课件也是老师上课实施过程程的依据。有没有值得借鉴的优秀教案课件素材?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夏季的雷雨》”,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夏季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
2、尝试用语言表达夏季雷雨前后的情景。

【活动重点】
学习观察夏季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

【活动难点】
用语言表达夏季雷雨前后的情景。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夏天真热》
2、活动前了解幼儿关于夏天雷雨的已有经验,收看或收听关于雷雨的天气。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钱的情形。
1、太阳公公到哪去了?
2、天空中出现了什么?(乌云)
3、看上去怎么样?
4、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打雷声,闪电)
二、引导幼儿观察雷雨时的情形。
1、现在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雨点)
2、雨从哪儿来?落到了哪里?看看四周的树、花草、房子有什么变化。
3、等雨小些时,教师和幼儿一起撑伞到雨中走走,听雨点声,看雨滴落到地上的圈圈、地面的积水、花草变化等。
三、引导幼儿观察雷雨后的情形。( )
1、看一看,听一听,现在和下雨时又什么不一样?
2、天上出现了什么?(白云)
3、到户外走一周,呼吸雷雨后的清新空气,感受雨后的凉爽。

fwR816.CoM阅读延伸

小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谁哭了》


【活动目标】

1.通过听故事向幼儿渗透遇事不能用哭来解决问题的道理。

2.在倾听、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发展幼儿初步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观察画面、倾听故事和讨论交流,理解故事内容。

【重难点分析】

重点:在倾听、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理解小老鼠、小兔子、小猫小猪的哭和小小熊的哭之间的不同。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图画书《谁哭了》,幼儿围在活动室围半圆坐。

心理准备:事先将图画书投放在图书区,幼儿自主阅读。

【活动过程】

一、导入:提问:你哭过吗?为什么哭呢?哭有用吗?观察封面,引出故事。

二、展开

1.倾听与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边看图画边有感情的讲述故事《谁哭了》,(教案出自:)熟悉故事内容,培养幼儿认真倾听和细致观察的习惯。

2.讨论与交流:引导幼儿在讨论中理解故事内容。

(1)故事的中谁哭了?它们为什么会哭呢?

(2)为什么说小小熊要哭呢?

三、延伸:谈话:你哭过吗?你觉得哭有用吗?

引导幼儿明白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

小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下雪了》


活动目标:
1. 观察故事角色手中的物品,说说雪人是用什么做成的。
2.用自己喜欢的各种物品卡片,拼贴成一个雪人。

活动准备:
1.图画书《下雪了》、ppT课件。
2.图片:小狗、小猫、小猪、小鸡、小牛、小麻雀、小老鼠;其他小动物(小羊、小鸭、小鹅、老虎等)。
3.图片:胡萝卜、围巾、水桶、手套、长扫帚、树枝、干果。
4.事先和幼儿一起绘画:先用白色油画棒画出下雪的样子,再用各色水粉涂染,作为雪地背景。
5.大、小白色圆形卡纸人手一份。
6.各种物品小卡片:圆形的(水果、彩珠、纽扣等)、三角形的(胡萝卜、黄瓜、茄子等)、长方形的(树枝、花枝等)。
7.固体胶、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解读故事情节。
1.欣赏ppT第1~16页;这是谁?他的手里拿着什么?(或提问:XX拿着什么在急急忙忙地走?)(出示图画书15、16页。)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他们都拿着什么呀?(出示图片。)猜一猜:他们拿着这些东西可能会去干吗?
2.欣赏ppT1第17、18页:
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呢?(堆一个雪人。)你们看见过小雪人吗?小动物手里拿的这些东西,可以做成雪人的什么呢?
3.想一想:
我们看见过的什么东西也可以做雪人的眼睛、鼻子、嘴巴、围巾、帽子和手臂呢?
小结:原来,我们身边有很多东西都可以用来堆雪人。

二、堆雪人。
你们想不想也来堆个雪人?
材料介绍:背景图、大小圆形纸片、各种物品图片。
玩法:每人拿好事先画好的背景图,分别用各种材料拼贴成一个雪人
教师关注:材料的适宜性;固体胶粘贴的方法。

三、续编新故事。
雪人完成后,幼儿可以选择喜欢的小动物(特别是故事外的其他小动物)图片贴在作品上,用故事里的语言说说:XX,XX,你去哪里呀?
几个幼儿拿着作品排成一排,轮流用故事里的语言说说自己的作品,连起来就是一本新图书。

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我会变》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变带来的快乐。

2.尝试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变小或变大的愿望。

活动准备:

《我变小了》语言CD、《比大小》课件等。

活动过程:

1.小朋友来看老师的眼睛(老师瞪大眼睛),老师的眼睛怎么了?(变大了)

老师的眼睛变大了表示老师的心情怎样?(生气了)小朋友想个什么办法让老师的变回去?(小朋友坐好了,老师笑一笑,眼睛就变小了)

2.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变大变小?(教案出自:教案网)(手、眼、嘴、脸、胳膊、腿、肚子等)

3.看课件(图片大鸡和小鸡、大狗和小狗、大熊猫和小熊猫、大脚和小脚)

小朋友看图中有什么?有什么不同?(一个大一个小)

小动物都会慢慢变大,我们也会慢慢长大,变成大人。

4.小朋友,如果有一天我们变小了会发生什么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故事《我变小了》,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这个小姑娘梦见自己变小了,发生了什么事?

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这个图片(图片一),图片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再欣赏图片二,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5.看图片欣赏故事。

宝宝变小了发生了什么事?

你觉得变小了好吗?

请幼儿用语言表达有一天,我梦见我变小了

6.如果变大了会发生什么事?

7.游戏:变大变小

小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我会变》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变带来的快乐。

2.尝试用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变小或变大的愿望。

活动准备:

音乐、教学挂图、故事视频、多种动物的卡片。

活动过程:

1.提问:我们怎样可以把身体缩到最小?想象一下自己真的变小了会发生什么事情?(播放音乐,让幼儿想一想)

2.出示教学挂图,教师与幼儿共同学习《我会变》。

(1)小女孩做了4个梦,咱们来看一看他做的第一个梦。(教案出自:教案网)小女孩在哪里?在兜里有什么好处?

(2)小朋友你们看一看小女孩在哪里?看谁找的最快。(教师出示图二)小女孩在哪里?干什么?变小之后吃棒棒糖好不好?为什么好?

(3)咱们来看看小女孩的第三和第四个梦,猜一猜小女孩变小之后又会在哪里?(小女孩的图像、找几个地方用小纸条遮起来)教师帮幼儿打开纸条验证。在姐姐的娃娃家里干什么?猜猜小女孩又在干什么?变小之后有什么好处。

3.其实咱们的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我变小了》,小女孩一共做了几个梦?梦到自己在干什么?

4.教师为幼儿出示故事视频,让幼儿完整的欣赏一遍故事。

5.小朋友你们觉得变小好不好?其实咱们不能真的变小,咱们可以用手来表现一下大小,怎样可以让我们的手看起来更大或更小?

游戏1:按教师指令让幼儿的手变大变小。

游戏2:教师为幼儿准备许多动物的卡片(大小很明显的动物)放在教室的各个位置,让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去找出相应的动物卡片。(找一找比小狗大的动物,比小狗小的动物。)

6.看看小朋友找的对不对,之后把大动物贴在黑板上的一个位置,把小动物贴在黑板上的一个位置。一起来说一说大动物都有什么,小动物都有什么。

教师小结:动物大有动物大的好处,动物小有动物小的好处,比如:蚊子小可以不易被人发现,老鼠小可以易于躲藏,身体也可以更加的灵活,小的动物吃的东西也少,不容易饿。

7.小动物长的小有这么多的好处,那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梦见你变小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回家也可以问一问你的爸爸妈妈。

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


【活动目标】
1.学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能用动作表现种子钻出泥土的样子。

【活动准备】
教学资源、事先准备好发芽的小豆芽。

【活动过程】
1.出示准备好的小豆芽,请幼儿说一说小豆芽是什么样子的。
2.播放课件《小豆豆发芽了》,引导幼儿观察豆子发芽的过程。
(1)请幼儿仔细观察小豆豆每一步的变化,并尝试用动作模仿。
(2)教师根据课件说儿歌。
3.组织幼儿学说儿歌《钻泥巴》。
(1)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2)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学说儿歌。
(3)引导幼儿加上动作学说儿歌。
小豆豆,种地下。(十指交叉握拳)
发了芽,钻泥巴。(双手合掌蹲下)
钻一下,(双手合掌往上钻)
动一下。(双手合掌左右扭动)
钻呀钻呀钻的快,(双手合掌变左右扭动边站直)
钻出两片小芽芽。(双手打开变成两片小芽芽)
(4)请幼儿分组扮演小芽芽,边念儿歌边用身体做有趣的动作,表现豆芽钻出泥土。

活动延伸:
在种植区种植小豆豆,引导幼儿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看它们什么时候能钻出泥巴来。

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坐火车》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体验坐火车时感知的春天景色。
2、学习词语:绿油油、金黄色、钻、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坐过火车、汽车的经验,知道从车窗往外看风景。
2、环境准备:教室内四周挂上长幅挂图A、B:绿油油的麦苗、金黄色的油菜花等,大纸箱做成的山洞。

【活动流程】
一、游戏:坐火车。
1、引发幼儿回忆以前坐火车、坐汽车向外观看风景的感觉。
提问:你坐过火车吗?你坐过汽车吗?坐在里面向外看,能看见什么?
2、引发幼儿坐火车的兴趣。(幼儿自由地搭乘小火车)
3、通过游戏感知散文的内容。
老师带幼儿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分别走过长幅挂图A、B,引导幼儿一会儿看麦苗,一会儿看油菜花,并钻过大纸箱做的山洞,让幼儿体验火车钻山洞的感觉。
二、欣赏散文。
1、老师配乐朗诵散文。
坐在火车上向外瞧,我们看见了什么?(学习词语:绿油油、金黄色、钻、瞧)为什么会什么也看不见呢?
2、幼儿边坐火车、看挂图、钻山洞,边再次欣赏散文。老师引导幼儿学说一会儿是一会儿是
三、户外活动:开火车。
老师带着幼儿一个跟一个地拉着衣服开火车,边开火车边尝试替换散文中的词句,并将幼儿园里的风景仿编在散文里。
四、引导幼儿下完火车后,寻找春天的足迹,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小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掉星星》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的优美。

2.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整的朗诵诗歌。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感受诗歌的趣味性,理解诗歌内容。

2.活动难点:完整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钓鱼有初步了解。

2.物质准备:《钓鱼记》音乐、《钓星星》挂图、音乐、星星卡片若干、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诗歌。

--教师带领幼儿跳着《钓鱼记》入场。

--师:小朋友们,钓鱼的时候我们会用到什么呢?

--师:在天上也有一样长得像鱼钩一样弯弯的东西,(教案出自:)只有晚上的时候才会出现,它是?(出示大月亮)

2.教师播放音乐。

--师:我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和月亮有关的诗歌,名字叫《钓星星》

--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知道诗歌的名字,初步感受诗歌的内容。

3.出示挂图,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出示挂图并朗诵诗歌,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幼儿跟随教师朗诵诗歌。

4.游戏钓星星--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教案出自:)跟随音乐一起念儿歌,到最后一句时,请小朋友们钓一颗星星送给月亮。

5.结束--今天不仅钓了鱼,还学会了这么好听的诗歌,其实这首诗歌还可以变成好玩的手指游戏,李老师下次再和小朋友们玩一玩。

附诗歌:

钓星星月儿弯弯,银光闪闪。

像个鱼钩,挂在天边。

不钓鱼,不钓虾,钓串星星洒满天。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夏季的雷雨》”一文,希望“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夏季的雷雨》”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小班优秀公开课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