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 导航 >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加几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加几。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若老师写的教案非常优秀,也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加几,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这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加几》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进行简单的9加几计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问题情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9加几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算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与他人交流算法。
教具学具: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导入:同学们,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艺”活动,邀请同学们去参加,大家想不想去?(出示公园图片)别急!公园管理员刚才告诉老师,只有完成智慧屋里的题才可以参加游艺活动!(出示智慧屋图片)(学生开火车口算)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完成了智慧屋里的题,大家可以参加游艺活动啦,高兴吗?
二、探究新知
1、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看他们是谁?(课件出示书中情景图)仔细观察,你发信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交流提问,针对学生提问教师板书。)
师:“一共有几只鹅?”怎样用算是表示呢?
(生可能说:9+3=并追问9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师:9+3到底得多少呢?请同学们拿出卡片摆一摆、数一数或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生自主探究9+3的计算方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能说:
生: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生:我是把9记在心里再接着数3个就是12个。
生:我是从3只里拿出1只和9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2只就是12只。
(教师适时鼓励表扬)
师:大家开动脑筋用数数、接着数、凑十的方法,计算出了9+3=12,真了不起。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方法,下面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学生同桌活动)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动脑动手算出草地上共有多少只鹅。快那边的葵花姐姐和叶子妹妹请你们帮忙两道题,你们愿意吗?瞧他们来啦!(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找好朋友帮忙,算完后把你的算法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自主探究)
师:你是怎样算的?这道题中9表示什么,2呢?还可以用那个算是表示?
(生说算法师板书算式)
三、课间活动
师:同学们都是助人为了的好孩子 ,葵花姐姐和叶子妹妹一定会对你们的帮助表示感谢。你们高兴吗?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一七说歌《数字谣》吧!
(师生一起说《数字谣》)
我们要向童谣里说得那样去做,一定会成为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
四、巩固提高
师:同学们,听说我们班同学这么聪明,不远处的花丛中小蝴蝶已排好队要靠靠大家呢,你们看!(出示小蝴蝶图)你们能接受挑战吗?(能!)谁先来?
师:为什么要3+9,9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算的?还可以用那个算是表示?(生说算法师板书算式)
师:小蜜蜂也不服气了,看它们也排着队伍赶来了,谁来接受挑战?
(方法同蝴蝶图)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狭小蝴蝶和小蜜蜂不敢不服起了!你们看它们还表扬大家呢!
师:通过我们共同努力,我们探究到这么多算式,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算式的相同点,引出课题,教师并板书)
对!今天通过数学游艺活动学习了9加几的算式,下面我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到了,谁来当小考官,也出几道9加几的算式。
(学生出算式并自己解决)
师:游乐园里不仅快乐多多,而且智慧多多,瞧,小河边上多热闹呀,告诉大家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会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交流发言)
师:接下来,我们在小河边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找朋友,学生出示相应数字卡片)
五、 畅谈收获:
数学游艺活动到这里已经结束了,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都开动了脑筋,并获得了许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谁愿意把你这捷克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自由发言)课下把你的收获说给你的好朋友听,说给你的同桌听、说给爸爸妈妈听。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乘智慧之舟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Fwr816.COm精选推荐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加几》


这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加几》》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一年级数学《8加几》教学设计

一、师生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到我们的课堂,我们给他们唱首歌好吗?(学生唱“找朋友”)
老师今天给你们介绍一位朋友(出示青蛙),你们想跟他作朋友吗?但小青蛙有个条件,他愿意和聪明的小朋友作朋友,他要考考你们8+几(板书课题),你们愿意接受考验吗?看小青蛙给你们出的第一道题。
二、 初步探索
课件出示p86“算一算”小松鼠图。(左边8个,右边4个。)
仔细看图,谁能给提个问题?
学生提出:一共有几只松鼠?
问:怎样列算式呢?
请同学们试着计算8+4=□(可以用学具),然后与同桌或前后桌交流一下。
学生开始思考:
学生可能摆花片;有的学生可能数手指;有的学生可能……
学生们逐渐地开始交流。
在交流时讨论为什么要把4分成2和2呢?
同桌相互讨论。
师用课件演示并小结给8凑十和给4凑十两种方法,边讲解边板书
三、进一步探索
你们解决的这道题小青蛙很满意,看他给你们出的第二道题。
板书:8+5=
请同学们边摆边算,然后小组交流算法。
学生小组交流8+5=□的算法。学生代表讲自己的算法。
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看看小青蛙给你们出的第三道题
8+8= 8+7= 8+6=
找一名学生板书,其他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交流计算结果)
再完成练一练2
四、课间休息
小青蛙对你们的表现很满意,他奖励你们一首小青蛙的歌,想听吗?(播放小青蛙的歌曲。)
五、巩固提高
听完小青蛙歌曲,小青蛙还要你们闯三关,如果顺利地闯过三关,说明你们聪明又伶俐。
出示第一关,练一练1
出示第二关,练一练2
出示第二关,练一练4
六、小结全课
小青蛙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他愿意做你们的朋友,青蛙是吃害虫的能手,又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怎样对待他们呢?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9加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7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七的第1~3题。

教具、学具准备

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准备13根小棒。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瞧,(出示仪仗队图)伴随着嘹亮的歌声,我们班的小朋友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了运动场。比赛开始了,看运动场上多热闹哇(出示主题图)!跑道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的60米跑决赛,运动场的中央还进行着跳绳、踢毽和跳远等比赛项目。在操场四周的看台上,同学们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以学生亲身经历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例1

1.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a.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b.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屏幕上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点数出结果。(逐盒闪烁)

◆从9接着数。(先9盒一起闪动,再逐一闪动外面4盒。)

◆从4接着数。(先4盒一起闪动,再逐一闪动箱内9盒。)

◆推算出结果。10加4等于14,9比10少1,所以9加4等于13。

◆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课件显示放进箱内1盒的动作。)

[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主动探索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打破了以往“凑十法”的惟一思路,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

c.理解“凑十法”。

◆组织摆小棒。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让学生人人动手摆一摆,边实际操作,边对照算式进行计算,使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和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

d.以“你喜欢哪种方法”为题组织学生交流。

教师简单总结学生想出的几种方法后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让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后,老师小结:在以后的学习中,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2.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a.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提出问题:“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b.让学生在画面中收集数据。

问:踢毽的和跳远的各有多少人?

c.学生独立列式,并让学生讲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得数。

[在这里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新课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尝试提出新问题。

a.收集信息及数据。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运动场上除了踢毽和跳远之外,还有哪些比赛项目?参加这些项目比赛的各有多少人?

b.小组交流,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

c.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从同学们提的问题中选取两个让全班学生进行计算

如:踢毽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全班交流,说一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切实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体验成功。]

d.小结。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它们的第一个加数是几?(引出课题)

计算9加几的题目有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反馈练习

1.练习十七第1题。

a.先说图意,再列式。

b.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习十七第3题。

a.“糖块”图。

b.“蚂蚁抬大青虫”图

结合题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蚂蚁虽小,但它们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大青虫。对学生渗透团结协作精神。

c.练习十七第2题。

[通过学生独立练习,不仅巩固新知识,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设计说明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情境,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时我注意了让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只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劣,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法,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从中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意识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专家评析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标准》中提出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教学中具体突出以下几种转变:

1.教与学关系的转变。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师的教更适应了学生的学,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之中。

2.教学切入点的转变。教师以学生的亲身经历、熟悉的事例引入学习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学习数学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4.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教学中,教师进行评价时,没有主动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而是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采用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更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学习信心。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学“9加几》教案


教学内容:

用数学“9加几”

小学数学第一册101页,102页的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八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2.过程性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1台,录音机,算式卡片

学生每人准备两种颜色圆片各10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9+2 9+5 9+4 9+9 9+7 9+6 9+8 9+3
2.拍手游戏

教师拍的次数与学生拍的合起来是10。

教师拍9下、1下、5下。

二、学习新课

1. 教学例3

(1)放录音(合唱)

教师:“好听吗?这是我们学校合唱队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合唱,我们一起去看看。”

(2)投影出示,例3仔细观察,教师:“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告诉全班同学。”请学生回答

(3) “老师想知道一共有凡人?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呀?”

列式、板书:9+5

(4) “那到底一共是几个人呢?” .

学生想计算方法,“可以用喜欢的圆片摆摆看”(两种颜色的圃片)

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想到的方法

(6)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说一说

2.完成“做一做”

(1)投影出示“图”

(2)小组合作,要求

①观察图,看到了什么?知 道了什么?记录下来

②要求什么?记录下来③怎样列式?

④怎样计算?(有几种方法?)

三、师生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几和几


几和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19页内容、20页的做一做,练习二第8题。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互相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让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纸带、5个红花片、学具棒、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4的组成
① 老师这儿有4个红花片,你能分一分,有几种分法?
② 学生讨论,动作摆一摆。
③ 反馈情况。
4 4 4
3 1 2 2 1 3
④ 读一读,集体读,个别读。
⑤ 游戏,猜一猜。
共有3个园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
共有4个园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
共有3个园片,左手有1个,右手有几个?
……
先由老师和学生做游戏,再由同桌互做。
得出 3 3 2
1 2 2 1 1 1
2.5的组成
① 小朋友都有5根小棒,你能把5根分成2部分吗?
② 学生独立操作。
③ 小组交流,把组内意见记录下来。
④ 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新课标第一网
⑤ 全班讨论得出: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读一读。
二、巩固发展:
1.20页做一做第一题
老师出示卡片5,同桌合作各拿出圆片或数字卡片使两人拿出的合并起来是5。比一比哪一桌得出的最多。
2.找朋友 2 4
4 3
1 2
3 1
学会如何找朋友,合并起来是5的,用直线连起来。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加几”一文,希望“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加几”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