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五年级人音版下册教案 > 导航 >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欢乐的春寨

五年级人音版下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欢乐的春寨。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只有教学教案写的越优秀,所呈现出来教学情况也会更好。那写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欢乐的春寨,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欢乐的春寨》教案
教学内容:
一、歌曲《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
二、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
本课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巴塘连北京》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初步了解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2、培养学生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热爱少数民族音乐;
重点、难点: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区分;
教学过程:
一、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听完之后请你告诉我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面?演奏的乐队事中国民族乐队海狮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
二、到底是什么喜讯从北京传出来呢?大家都是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在1976年又一个重大喜讯从那里传出来,“四人帮”被*了,*结束了,人们听到了这个喜讯之后是怎样的一个心情呢?从音乐里我们可以听出,下面完整的欣赏一遍乐曲。
三、用手指来告诉每个段落的进入。
四、乐曲中哪段最有力,哪段最抒情?
五、跟着哼唱这两段旋律;
六、这里还有一首和北京相关的歌曲《巴塘连北京》,一起来学唱;
1、认真聆听歌曲范唱;
2、一起用2/4拍来指挥;
3、老师范唱中间比较难掌握的节奏;
4、学会歌曲之后加进几个藏族舞蹈的简单动作,边唱边跳;
课堂小结:学生边唱边跳的能力有限,以后还要多进行这样的训练。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迷人的火塘》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
教学目标:
一、简单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他们的音乐风格。
二、了解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变化。
重点、难点: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的国家,同学能说出多少个少数民族?
二、今天我们要学唱的这首歌曲你能从歌词里听出是哪个少数民族吗?X
三、聆听歌曲范唱;
四、你知道火塘在侗族同胞那里象征着什么吗?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坐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的时光。这就是侗家的风俗。
1、老师范唱。
2、重点演唱第四乐句(即第7、第8小节),引出切分节奏;
讲解书上XXX是什么节奏,请同学们把它和前面学过的节奏对比一下,他们之间有相似点吗?
3、唱歌词,老师可以在学生唱好了第一声部的时候,加入第二声部的演唱。
4、带领学生唱第二声部,尤其注意第二声部进入时的节奏,休止两拍,把能唱第二声部放在一组,剩下的同学唱第一声部,老师也带唱第二声部。
5、今天我们除了了解侗族的歌曲之外,还要去另外一个少数民族那里看看,听听。
6、聆听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
在我国云南省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有彝族、傣族等,在云南的西盟、沦源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世代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风俗一样古朴、粗犷;
7、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热情、欢快)
8、歌曲最后的江三木啰是佤族的语言,表示欢乐、友好的意思;
课后反思:同学们对少数民族了解甚少,还要扩大这方面的知识容量。

Fwr816.COm精选推荐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京韵


京韵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白花园


白花园
第三节

教学内容:1、表演《盼红军》
2、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表演《盼红军》
教学难点: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过程:
一、表演《盼红军》
1.以社会生活导入: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所以,民歌中以花为主题的乐曲比比皆是,本课的歌曲《盼红军》原名为《采花》。
2.教师范唱。
 设问: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
3.听辨曲调范唱。
 设问: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把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击出来?
(“ ”)
4.学生划拍自学曲调。当自己感到有把握流畅唱出时,举手示意。(供老师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调控。)
5.集体、小组、个人试唱曲调,教师点拔纠正。注意要唱出民歌的风格。
6.按节奏念歌词,然后跟琴将歌词填入。
7.跟伴奏带,以迫切地盼望的心情演唱。
8.就地取材自制打击乐器(课前应与学生沟通),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亦可即兴舞蹈,抒发对红军到来的殷切
9.小结:表扬以最简单的废品自制有效果的打击乐器参与表演的同学,以及即兴以最简易的动作,表达对亲人盼望的心情参与表演的同学。
二、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1.分组准备与选举音乐会主持人。
(1)推选节目主持人(2—3)人。主持人的任务是收集各组的节目进行串联、编排。
(2)分组讨论参加全班音乐会节目并进行排练。要有集体节目,也要有个人节目,每组至小要有2—3个节目参与。
(3)形式不拘,但主题要鲜明——花之歌。
(4)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做好服务工作,协助各组的排练演出,教师也应准备节目参与演出,师生共演师生共乐。
2.音乐会演出开始。
主持人主持并报幕。
3.教师小结。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你好!大自然


你好!大自然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爱满人间


爱满人间
第三节

教学内容:1、表演《盼红军》
2、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表演《盼红军》

教学难点: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过程:
一、表演《盼红军》
1.以社会生活导入: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所以,民歌中以花为主题的乐曲比比皆是,本课的歌曲《盼红军》原名为《采花》。
2.教师范唱。
 设问: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
3.听辨曲调范唱。
 设问: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把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击出来?
(“ ”)
4.学生划拍自学曲调。当自己感到有把握流畅唱出时,举手示意。(供老师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调控。)
5.集体、小组、个人试唱曲调,教师点拔纠正。注意要唱出民歌的风格。
6.按节奏念歌词,然后跟琴将歌词填入。
7.跟伴奏带,以迫切地盼望的心情演唱。
8.就地取材自制打击乐器(课前应与学生沟通),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亦可即兴舞蹈,抒发对红军到来的殷切
9.小结:表扬以最简单的废品自制有效果的打击乐器参与表演的同学,以及即兴以最简易的动作,表达对亲人盼望的心情参与表演的同学。
二、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1.分组准备与选举音乐会主持人。
(1)推选节目主持人(2—3)人。主持人的任务是收集各组的节目进行串联、编排。
(2)分组讨论参加全班音乐会节目并进行排练。要有集体节目,也要有个人节目,每组至小要有2—3个节目参与。
(3)形式不拘,但主题要鲜明——花之歌。
(4)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做好服务工作,协助各组的排练演出,教师也应准备节目参与演出,师生共演师生共乐。
2.音乐会演出开始。
主持人主持并报幕。
3.教师小结。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欢乐的春寨”一文,希望“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欢乐的春寨”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五年级人音版下册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