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高一新生演讲稿励志 > 导航 > 高一新生军训教案

高一新生演讲稿励志

高一新生军训教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每位老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写好了,老师教学质量肯定也差不了。那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也许需要"高一新生军训教案"这样的内容,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军训时间:20**.7.21——20**.7.30
军训教官:
目录:
一高中生进行军训的目的及意义
二军训教官工作职责
三单兵队列动作的讲解与训练
(1)队列训练的目的,内容及要求
(2)动作训练时间安排表
(3)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分队的队列动作
四军训日记及内务整理
五军训防暑常识
六军歌及高中表演(选训)
七军训考核及总结
八军训过程中意外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九通过军训为班干部选举与任免提供借鉴
一高中生进行军训的目的及意义
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改革教育内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型人才的重要措施。通过军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学生军训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展开国防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形式。其重要意义在于:
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四有”新人。
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对做好未来及侵略战争准备具有战略意义。
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国卫国意识,对加速综合国力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有利于增强“国无防不立,无兵不安”的观念,提高全民族的国防意识。
二军训教官工作职责
做好迎新及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组织好军训前军训思想动员及开始的各项活动
完成单兵动作训练工作
对军训学员的早操和训练进行考勤
做好学生内务卫生的检查,评比,做好军训结束前的总结评比工作。
抓好队列训练的纪律,培养学员的纪律观念
注意确保军训时学员的安全,要及时处理军训中的伤病员。
及时向辅导员或学员其他领导汇报情况
注重与学员的交流,多为学员做相应的心理辅导工作。
组织好军训期间的党团活动

三单兵队列动作的讲解与训练
1.(一)队列训练的目的
普通高校高中生通过队列训练,既可以亲身感受和体验现代军人整齐划一和严格正规的队列生活,更能忒杨良好的身姿,纠正和克服谙如挺腹,含胸,歪头,斜肩等不良习惯,培养严整的仪容,穿戴整洁的良好的习惯,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严谨的组织纪律观念,团结的集体观念和讲求规范及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从而促进校风校纪建设。
(二)队列训练的内容
队列训练的内容主要有:队列动作,队列队形,及队列指挥。
队列动作主要包括: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和班排的队列动作。
队列指挥主要包括:指挥位置,指挥方法,指挥要求等。
(三)队列训练的要求
A.对指挥员的要求
指挥位置正确
停止间把握好等边三角形站位和斜线示范动作法。
行进间纵队时位于左侧中央或三分之一处。
态度端正,精神振作,动作准确
会讲解,会示范,会纠错,会做思想工作
声音清楚洪亮,口令下达准确
训练前后清点人数,整理着装
严格要求自我,以身作则,维持队列纪律
注意照顾伤病员,要学会观察学员,有情况要及时处理
将集体观念,荣誉感,团结互助友爱之风带入班级中
B.对学员的要求
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
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作,严肃认真,禁止在队列中说笑,打闹,做小动作
按照规定的队列位置,集中精神听指挥,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
保持队列整齐,出入列应当报告并经允许,并确保方式正确,做错动作要打报告并经允许迅速纠正,有情况应及时报告
认真练习体会要领,勤于思考,虚心学习,不耻下问
严格听从规定的奖惩政策
2动作训练时间安排表
7月21日
早晨:(1)讲明军训纪律,说明军训内容即安排
(2)口令练习,整理着装及整齐与报数
上午:(1)口令练习和整齐与报数
(2)“立正与稍息”的训练
下午:“立正与稍息”的巩固及“跨立与立正”的训练
7月22日
早晨:口令练习和整齐与报数
上午:停止间转法
下午:巩固已学的动作
7月23日
早晨:口令练习和整齐与报数
上午:“蹲下与起立”的训练
下午:“敬礼与礼毕”的训练
7月24日
早晨:口令练习和整齐与报数
上午:停止间动作的复习及小测验
下午:“齐步走及其立定”的训练
7月25日
早晨:口令练习和整齐与报数
上午:“齐步走及其立定”的训练
下午:“齐步走及其立定”的训练
7月26日
早晨:口令练习和整齐与报数
上午:“正步走及其立定”的训练
下午:“正步走及其立定”的训练
7月27日
早晨:口令练习和整齐与报数
上午:“正步走及其立定”的训练
下午:“跑步走及其立定”的训练
7月28日
早晨:口令练习和整齐与报数
上午:“跑步走及其立定”的训练
下午:“跑步走及其立定”的训练
7月29日
早晨:其他动作的选训
上午:所有动作的复习
下午:军训考核
7月30日
阅兵式及总结大会

3单兵动作讲解
科目1:“立正与稍息”
一立正(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口令:立正
要领:当听到立正的口令后,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张开约60度,相距一脚之长。两腿挺直夹紧,两膝并拢,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保持正直,身体稍向前倾。两肩要平,略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处,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颚微收,两眼平视前方。
关键:(1)两腿挺直夹紧,两膝并拢
(2)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可用右脚做等边三角形测量。
(3)身体稍向前倾
易错点:(1)两臂太过僵硬,紧贴身体导致两肩前收。
(2)小腹未收
(3)两腿没有夹紧
(4)手型错误
(5)身体未向前倾
(6)眼神不坚定,目光游离
训练方法:(1)军姿保持法
(2)对照练习法
二稍息(稍息是队列动作中的一种休息和调整姿势的动作与立正互换)
口令:稍息
要领:听到稍息的口令后,左脚沿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长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挺直,上体保持立正的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关键:(1)稍提左跨将脚送出,不要发出擦地声。
(2)脚伸的长度不够或过长。
(3)上体未保持立正姿势,两腿未挺直。
训练方法:(1)原地提跨练习
(2)用右脚平行测量三分之二的长度
(3)流水作业,逐个纠错
科目2“立正与跨立”
一跨立(主要用于军体操,体能训练,执勤和舰艇上分区队等场合,可与立正互换)
口令:跨立
要领:听到跨立的口令后,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收腹挺胸,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关键:(1)向左平行跨出的一脚之长
(2)两腿挺直,收腹挺胸。
(3)左手腕握右手腕
易错点:(1)左脚向左跨出的幅度多大或过小
(2)两腿未挺直,上体未保持立正姿势
(3)眼神不够坚定,目光游离
(4)手型错误
(5)恢复立正前后手型没有变化
训练方法:(1)跨姿保持法
(2)对照训练纠错法
(3)原地提跨练习
科目3“停止间转法”(停止间转法是停止间变换方向的方法,分别有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有时也有半面向左、右转)
一向右(左)转
口令:向右(左)转
要领:“向右(左)“是预令,“转”是动令,当听到动令以后,以右(左)脚脚跟为轴,右(左)脚脚跟和左(右)脚脚尖协调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体90度,此时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两腿挺直,稍做停顿后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脚,恢复成立正姿势。
(半面向右(左),按照向右(左)转的要领转体45度)
关键:(1)转体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保持身体不晃动
(2)上体保持正直,手臂贴紧身体,不能摆动
(3)身体协调一致转体,头,颈,躯干同时转,注意节奏,转体快,稍作停顿,靠脚快。
(4)靠脚要有力,不能发出擦地的声音,提跨靠脚
易错点:(1)手臂未贴紧身体,两腿未挺直
(2)转体不够迅速,过大或过小
(3)靠脚声不齐且有擦地的声音
(4)节奏不一致
二向后转
口令:向后转
要领:“向后”是预令,“转”是动令,当听到动令后,以右脚脚跟为轴,右脚脚跟与左脚脚尖协调用力,迅速使身体向右转体180度,两腿挺直夹紧,重心落于右脚,稍做停顿后,左脚取捷径迅速靠脚,恢复成立正姿势。
关键:(1)转体时左脚膝盖顶紧右脚膝盖窝
(2)注意转体前后两脚尖仍向外张开60度
(3)靠脚有力,不要发出擦地的声音,提跨靠脚
易错点:(1)手臂未贴紧身体,两腿未挺直
(2)转体不够迅速,过大或过小
(3)靠脚声不齐且有擦地的声音
(4)节奏不一致
(5)左脚膝盖未顶紧右脚膝盖窝
训练方法:(1)分解动作练习法
(2)分组练习法
(3)流水作业检查法
科目4蹲下与起立
一蹲下
口令:蹲下
要领:当听到“蹲下”的口令后,右脚沿平行方向后撤半步,使前脚掌着地,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作停顿后,中指沿裤缝下滑,迅速蹲下,臀部坐于右脚脚跟之上,两腿分开约60度,上体保持正直,五指并拢,自然搭于两膝之上。
关键:(1)平行后撤,做到与肩同宽,同时重心后移
(2)下蹲过程中身体不能前倾,不能左右晃动或出现弹簧现象
(3)左大臂夹紧左肋,右臂伸直,两手不能超过膝盖,膝盖不能着地
(4)整个过程上体保持正直,手指并拢,两眼向前平视
易错点:(1)向后撤的步子过大或过小
(2)没有把握好节奏
(3)手未贴紧,身体出现晃动或弹簧现象
(4)两腿分开约60度
(5)左大臂未夹紧左肋,右臂未伸直,手指位并拢或超过膝盖
(6)上体松弛,向前倾
二起立
口令:起立
要领:听到“起立”的口令后,全身协调用力,迅速起立,两腿挺直,稍作停顿后迅速靠脚,恢复成立正姿势
关键:(1)全身协调用力,注意把握节奏
(2)两腿挺直,保持身体不晃动,不要出现耸肩
易错点:(1)起立不够迅速,无节奏
(2)两腿未挺直,靠脚无力
(3)出现耸肩或身体晃动
训练方法:(1)分解练习法
蹲下分为两步:一是后撤二是蹲下
起立分为两步:一是起立二是靠脚
(2)保持姿势法
(3)流水作业法
(4)互相对照练习,纠错法
科目5:敬礼与礼毕
单个军人敬礼时,通常是在距受礼者5~7步处行举手礼或注目礼。通常伴随“半面向左或右转”。
一敬礼
口令:敬礼
要领:面向受礼者成立正姿势,当听到敬礼的口令时,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中指微贴于帽檐又角前方约2厘米处。(不戴帽或戴无檐帽时,微贴太阳穴,与眉同高。)手心向下,稍向外张,手掌与水平面约成20度角。手腕不得弯曲,又大臂与两肩成一条直线,同时注视受礼者。
关键:(1)取捷径迅速抬手,避免画弧。
(2)手掌要自然伸直,手腕不得弯曲,不得用力或紧张。
(3)右大臂与肩成一条直线。
易错点:(1)抬手不够迅速,不能一步到位。
(2)手指不伸直,手腕弯曲。
(3)未成立正姿势。
(4)手掌向外张开大于20度。
(5)右大臂上扬。
二礼毕
口令:礼毕
要领:当听到礼毕的口令后(或对方还礼后),右手取捷径迅速放下。
关键:(1)手不能有拍打裤缝的现象
(2)取捷径放下,注意敬礼前后手型的变化
易错点:(1)出现画弧现象和拍打裤缝现象
(2)礼毕后手型未恢复
训练方法: (1)分步练习法
(2)影子练习法
(3)对照练习发
(4)流水作业,逐个训练
科目6三大步法
第一项:齐步及行进立正
齐步是军人行进的常规步伐,主要用于部队的整体行进。
一齐步行进
口令:齐步——走
要领:“齐步”是预令,“走”是动令。当听到动令后,左脚向前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后跟后脚的顺序着地,上体正直,稍向前倾。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齐步走的手型是:四指微曲,拇指贴于食指第二关节,齐步走的过程中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动时,肘部微弯,上臂自然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准人体中心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与夏季作训服第四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肘时,手臂自然伸直,有擦裤缝声。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齐步走的行进速度为116~122步每分钟。
关键 :(1)向前摆臂时,手腕高度要一致,手型不变
(2)向后摆臂时,手腕尽量后摆,有意识的稍向下压,防止勾腕
(3)行进过程中走平行步。防止内八或外八步法。脚跟压脚掌明显,两眼平视前方,上体保持正直,余光标齐排面
(4)行进时,手脚协调一致,注意第一步和最后一步的定型
(5)摆臂时有擦裤缝的声音
易错点:(1)第一步迈的太大,前倾严重
(2)没有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且八字严重
(3)摆臂高度不一致,未向里合
(4)向后摆没有擦裤缝声,且出现勾腕
(5)最后一步未定型
(6)行进中步率不齐,且排面不整洁
训练方法:(1)分解动作训练(主要练第一步和最后一步的定型动作)
(2)原地摆臂练习
(3)一令N动的练习
(4)折臂步伐练习(折臂——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训练步伐和步速)
二立定
口令:立定
要领:“立”在左脚“定”在右脚,然后左脚再向前方迈出大半步,重心落于右脚,两腿挺直稍做停顿后,右脚取捷径靠脚,恢复成立正姿势
关键:1.最后一步,步子不宜过大,左脚脚尖向外张开30度
2.稍作停顿后两腿挺直,靠脚有力
易错点:1.最后一步把握不好,立定后两脚尖不成60度
2.未稍作停顿,靠脚太快且不齐
3.两腿未挺直靠脚
训练方法:三步立定法
第二项:正步行进及其立定(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他礼节性场合)
一正步行进
口令:正步——走
要领:“正步”是预令,“走”是动令,当听到动令后,左脚向正前方迅速踢出75厘米,(腿要绷紧,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落地有声,上体保持正直,微向前倾,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正步走的手型:四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处,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线10厘米处,(即与夏季作训服第三衣扣线同高)离身体约10厘米处,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沿裤缝线垂直向后摆(有擦裤缝的声音)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为110——116步每分钟。
关键:1.行进中身体重心稍向前,挺胸收腹,才能保持身体平衡。
2.脚尖下压,保持抬脚高度,注意节奏
3.手臂垂直向后摆,有擦裤缝声,手臂稍向里合
4.摆臂有力,向前时注意高度,向后摆臂时注意不要勾腕
易错点:1.踢腿不够迅速有力,出现弹腿现象
2.脚尖没有下压,抬脚高度不一致
3.向前摆臂时,小臂倾斜
4.拇指根部未对准人体中心线
5.向后摆臂时没有擦裤缝的声音且出现勾腕现象
6.手型不正确
训练方法:1.原地摆臂练习
2.抱腹踢腿定型练习
3.原地折臂踢腿练习
4.一令N动练习
二立定
口令:立——定
要领:“立”在左脚,“定”在右脚,然后左脚再向前迈出大半步,重心落于右脚,两腿挺直稍作停顿后,右脚取捷径靠脚,恢复成立正姿势。
关键:1.最后一步不宜过大,适合靠脚即可,左脚向外张开30度
2.稍作停顿后,两腿挺直,靠脚有力有声
易错点:1.步幅过大,靠脚过快
2.两腿未挺直,靠脚无力
3.最后一步没有定型靠脚
训练方法:正步走三步立定法
第三项:跑步行进及其立定(跑步主要用于快速前进)
一跑步行进
口令:跑步——走
要领:“跑步”是预令,“走”是动令,当听到跑步的预令后,双手迅速握拳(握英雄拳:四指拳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和中指第二节处)提到腰际,与要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后,上体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的蹬力向前跃出约85厘米,使前脚掌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行进过程中,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贴于腰际,大臂略垂直,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后肘里合,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为170——180步每分钟
关键:1.提拳时,肘部要里合
2.行进中,走平行步,前不露肘后不露拳
3.整个过程中,上体保持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余光看齐排面
4.防止打鼓现象,行进中两拳有意识下压
易错点:1.提拳不迅速,肘部未里合
2.上体未保持正直,排面不齐
3.摆臂不够自如,未做到“前不露肘,后不露拳”
训练方法:1.原地摆臂练习
2.分解动作练习
3.分组练习
4.提拳练习
二、立定
口令:立定
要领:“立”在左脚,“定”在右脚,听到口令后,仍跑出三小步,第三步是不出右拳,收左拳。两腿挺直,稍作停顿后,右脚取捷径靠脚,恢复成立正姿势
易错点:1.听到立定后速度仍未减慢
2.靠脚过快,没有靠脚的声音或靠脚不齐
科目7其他动作训练(选训)
一踏步及其立定
踏步分为齐步踏步和跑步踏步两种,主要用于调整步伐和整齐。
停止间的口令:踏步——走
行进间的口令:踏步
要领:听到踏步的口令后,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脚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下时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手按照齐步或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
立定:听到口令时,“立”在左脚,“定”在右脚,左脚再踏一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跑步的踏步,听到“立定”的口令急促他两步,再立定。
关键:1.脚尖自然下压
2.不要移动位置,上体保持正直
二坐下起立
口令:坐下
要领:左小腿在右小腿后交叉,迅速坐下,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之上,上体保持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肘部贴于腰际
口令:起立
要领:听到“起立”的口令后,山体稍向前倾,全身协调用力迅速起立,左脚靠拢右脚,成立正姿势。
三脱帽与戴帽
口令:脱帽
要领:听到口令后,双手迅速抬起至帽檐或帽檐前端两侧,将帽取下,取捷径置于左小臂,帽徽向前,掌心向上,四指抚帽檐前端中央处,小臂略成水平,右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口令:戴帽
要领:听到口令后,双手握帽檐前端两侧,去捷径迅速将帽戴正
关键:1.脱帽时双手取捷径
2.上体保持正直,不得晃动
科目8班队列动作
一班的队形
班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和纵队,需要时可以称二列横队或二列纵队,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约10厘米,距离(前一名与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需要时可以调整队列人员的间隔和距离
二整齐报数
【1】整齐是便队列人员按照规定的间隔和距离保持行列整齐的一种队列动作。整齐分为向右,向左和向中看齐。
口令:向右(左)看——齐,向前——看
要领:听到“向右(左)看齐”的口令,基准兵不动其他学员迅速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学员的腮部,以小碎步取齐,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单人以右(左)第三人为度,后列学员,先用余光向前对正,后面的向右(左)看齐。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成立正姿势。
口令:向前对正
要领:纵队看齐时,可以下达“向前对正”的口令基准兵不动,其他学院迅速向前对正
【2】报数
口令:报数
要领:听到“报数”的口令,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往后,依次以洪亮的声音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回头,数列横队时,最后一名报“满伍”或者“缺N名”。纵队由前往后报数则依次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
三单个军人出列和入列
单个军人出入列,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1步用正步)或按照指挥员制定的步法执行,然后行进到指挥右侧适位置或者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
【1】出列
口令:第N排第N名出列(或直呼其名)
要领:听到口令后,被点到者应答“到”,听到“出列”的口令后应答“是”。
横队时:位于第一列的学员取捷径出列,位于排以上队列中的学员,向后转,待后列同序号的学员向后退1步让出缺口后,从队尾出列,恢复原位。位于最后一列的学员出列,后退一步,然后从队尾出列
纵队时:位于左路的学员,取捷径出列,如果学员在排以上队列纵队的中路,则应向左转,待左路同号的学员向左退1步让出缺口后从左侧出列,位于缺口位置的学员待出列者出列后即恢复原位,位于右路的军人出列先跨1步,然后从队尾出列。
【2】入列
口令:入列
要领:听到“入列”的口令后,出列者应答“是”,然后按照原出列的相反程序入列
四军训日记及内务整理
A.军训日记
在军训期间要求学员每天写日记,将当天的训练心得及感想记录下来,在结束当天统一收齐借此了解学员的内心世界,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指导,解决问题。
B.内务整理
【1】书桌
1.书架:书本分门别类,摆放整齐。
2.电脑桌:武平按照功能摆放
【2】衣柜
1.衣物要摆放整齐,层次分明
2.被子和其他物品也要按照功能合理摆放
3.贵重物品摆放整齐上锁
【3】床铺
叠放整齐,经常换洗
【4】地面
保持地面整洁,即时清理垃圾
【5】洗漱用品
在洗漱台上摆放整齐,有条理
五军训防暑常识
(一)高中新生军训中如何爱护自己
1.出门前要认真检查军训制服
2.袜子要棉质的,鞋里要垫上鞋垫,这样可以防止水泡的出现
3.及时补充水分,以运动饮料,茶水,盐水为佳。不要拼命喝白开水或矿泉水,同时也可补充板蓝根水
4.随身准备小毛巾或者湿巾擦汗
5.军训期间多吃些肉类,蛋类补充体力,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
6.大雨或大汗淋漓之后不要急于喝水,稍微休息片刻再补充水分,以免突然刺激肠胃增加肠胃负担甚至造成伤害
7.军训中身体最重要,如果身体实在坚持不住就不要过分勉强,要及时的打报告休息,防止意外出现
8.军训期间要按时休息,保存体力,为军训打下良好的基础
9.军训甚或中药学会与人沟通,有困难要虚心向同学请教
10.为防止皮肤灼伤,课适当选用防晒霜,多吃清淡的食物
(二)高中生如何预防中暑
中暑是由于人们在高温,日晒的环境下,集体产生热量积蓄,大量出汗调节体温发生障碍,体内的水和盐的新陈代谢失去平衡造成的
中暑的症状是:面色苍白,大量出汗,头晕耳鸣眼睛发花,注意力不能集中,口渴,心慌,胸闷,脉搏加快,全身无力,严重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四肢抽搐,呼吸困难,突然昏倒甚至昏迷不醒
在操场上训练时发现自己有以上某些症状时,应及时向教官或者老师反映情况并打报告要求休息。自己或者在别人的帮助下马上到阴凉通风处坐下或养卧休息,并解开衣扣,裤带,及时服用防暑物品或者凉开水,饮料或盐水
预防中暑方法:
1.在日晒下坚持戴帽
2.穿浅色宽大衣裤
3.防暑药品提前服用或者随身携带
4.及时喝凉开水或含盐饮料
5.军训时减少追逐,跑跳以防产生过多的热量
6.有状况及时打报告休息处理
六军歌(选训)
军歌主要是在训练休息或者拉歌娱乐的时候用的项目。主要是打印一些经典的军歌教学员练习,在平时训练完毕收操或者休息时唱,增加训练的氛围。
七军训考核及总结
军训考核主要是对学员的训练成果进行检测,主要以身高次序分成若干小组,由教官指挥其做指定动作依据动作给予打分,并选出“优秀学员”若干名。总结主要是以学员的口头形式为主,让每位学员说说自己在训练中的感悟和心得,最后由教官自己写一份文字总结。
八军训过程中意外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1.从班费中拿出一小部分用于购买防暑药品
2.教官要注意观察学员并教会学员一些基本的防暑知识,要提前调查是否有伤病的学员,给予适当的照顾
3.要和老师保持联系,有事要及时汇报
4.晚上休息要及时查寝要求学员及时休息,保持体力
九通过军训为班干部选举与任免提供借鉴
教官可以向班主任或者同学们推荐在军训中表现好的学员担任班干部,并且要考虑那些很有潜力的学员。但主要还是以班级选举(民主投票等公平公正的方式)的结果为准,这样更有利于班级以后的发展。

20**年7月21日

Fwr816.COm小编精选

高一政治教案:货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的职能;阐释价格、商品流通、纸币、通货膨胀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世界现行的调查、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的不同看法,从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正确认识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辨证的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我国纸币的爱护及正确对待的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关于的本质,教师可以结合对产生过程的分析来说明其本质。教师在解释本质时应着重抓住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的含义。从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是一种商品,其次要看到还有和其他商品不同的地方是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而其他商品不具有这种属性。

2、和其他一般等价物又有着不同。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有很多商品,但这些都不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只有当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才产生了。

3、从的作用来看,可以和其他商品相交换,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二、关于的产生教师主要讲清以下几点:

1、产生的原因: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得交换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化,这就需要一个交换的中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

2、产生的过程: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的出现、的产生。

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以具体的事例并结合书中的图片来进行说明。

三、书*讲到了的五种职能,其中前两种是最基本的职能,即从产生时就具有的职能。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主要抓住前两种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这一职能指的是用来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一问题主要讲清楚:

第一,为什么可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是因为本身也是商品,也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有价值。所以的这一职能实际上是用的价值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第二,商品的价格。在这里应该弄清楚价格是用表现的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价格的变化要以价值为基础,用一定量的单位来表现。

第三,价值尺度职能中,人们无须拿现实的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只需要从观念上进行比较即可。因此,只需要观念上的。

2、流通手段职能。

第一,这是指用作为媒介来进行买卖商品。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简单的物物交换,出现后,商品交换开始以为媒介。这时候,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买和卖往往相分离,这就给买卖双方造成一定的困难。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交换媒介的作用。由于的出现,买卖不再是直接的从商品到商品的直接交换,而是从商品到再到商品。这个交换过程叫做商品流通。

第二,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区别:流通手段强调的是在商品交换中所起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

第三,的这种职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人们不可能用观念上的来购买商品。

3、贮藏手段职能。由于本身具有价值,所以可以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贮藏手段并不是指储蓄。

4、支付手段职能。这一职能是随着赊帐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教师只要讲清楚这一过程中的支付和买或卖并非现场交易,而是相分离即可。

5、世界的职能。这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职能,它是指在世界市场上起作用。

四、关于流通中所需量的公式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流通中所需要的量的公式是什么?它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2、什么是通货膨胀?它是怎么引起的?通货是指流通中的,膨胀是指纸币太多了超过了实际需要的数量。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实际需要的数量时,就表明用更多的纸币代表一定量的商品价值量,也就是说单位纸币所代表的商品价值量减小,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反过来意味着商品的价格上涨即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必然影响人们的生活。

3、纸币的发行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商品价格总额上涨,纸币的发行量也要增加。因此,当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时,商品的价格总额在上升,纸币的发行量也要相应增加,而一旦增加额超过了增长额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纸币的发行量与流通次数成反比。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和商品价格总额保持不变,而加快流通次数也会引起通货膨胀。

5、如何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关于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关键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考虑到我国经济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应道学生根据公式来进行推论。从纸币的发行量上看出要控制纸币的发行,要使纸币的发行量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从商品价格总额和流通次数上引导学生明白要大力发展经济,并且应该采取必要措施使经济尽量作到良性发展。

在讲这一部分内容时,由于比较抽象,教师可以进行实例说明,这样让学生更能接受。

五、关于正确对待。

当今的市场经济时代,人们对金钱的看法可以说是千奇百怪,更加重视金钱的作用。而学生在社会的影响下对金钱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可以预先对学生进行思想调查或者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想教育。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以与学生进行谈心、开主题班会、带领学生参观革命伟人的故居等。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关键要把握住两点:

首先,应该认识到金钱的重要作用。尤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应该看到在今天金钱也有着一定的消极作用。那种一味追求金钱,为了金钱可以出卖良心、道德、民族的、国家的利益的做法是不应该的。我们不可忽视金钱的消极作用。

在此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

六、关于纸币

首先,讲清楚纸币是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次,弄明白纸币的含义。在理解这个含义时应该清楚:

1、纸币是一种符号,它是的符号,代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2、纸币本身并没有价值,它只是代表着金属的价值。

3、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能发行纸币。

第三,讲明纸币为什么会代替铸币。即纸币和铸币相比较有哪些优点。这让学生看书即可。

最后,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纸币情况以及当今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纸币。

七、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是的两种基本职能。书*讲到了的五种职能,其中前两种是最基本的职能,即从产生时就具有的职能。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主要抓住前两种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这一职能指的是用来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一问题主要讲清楚:

第一,为什么可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是因为本身也是商品,也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有价值。所以的这一职能实际上是用的价值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第二,商品的价格。在这里应该弄清楚价格是用表现的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价格的变化要以价值为基础,用一定量的单位来表现。

第三,价值尺度职能中,人们无须拿现实的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只需要从观念上进行比较即可。因此,只需要观念上的。

(2)流通手段职能。

第一,这是指用作为媒介来进行买卖商品。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简单的物物交换,出现后,商品交换开始以为媒介。这时候,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买和卖往往相分离,这就给买卖双方造成一定的困难。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交换媒介的作用。由于的出现,买卖不再是直接的从商品到商品的直接交换,而是从商品到再到商品。这个交换过程叫做商品流通。

第二,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区别:流通手段强调的是在商品交换中所起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

第三,的这种职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人们不可能用观念上的来购买商品。

2、与纸币比较表

教法建议

1、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个问题教师主要通过分析历史得出它们的发展阶段,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视频文件进行说明。

2、的含义及本质: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不同阶段出现的分析其缺点并弄清楚为什么,然后将金银的优点与之相比较,得出的概念和本质。

3、的五种职能: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调查,看一看在自己的周围,人们平常是怎么使用的。上课时,针对学生所搜集上来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分类。然后结合课本的内容进行讲解。

4、纸币的含义: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纸币和金属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5、世界上的各种纸币: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调查当今世界市场上的主要纸币名称及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例,从而加深印象。

6、流通中所需量的公式和通货膨胀:教师可以搜集通货膨胀时商品的价格及国家的纸币发行量来让学生分析比较,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特别是国民政府时期的通货膨胀更是典型事例。

7、关于正确对待的态度: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当今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反面事例,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正确态度。

高一英语教案:Computers


教 学 目 标 Teaching aim: go over this unit to master the usage of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patterns of this unit.

教 学 重 点 Important points: Grammar filling

教 学 难 点 Difficult points: Basic writing

教 学

方 法 Summary;Exercises;Consolidation

教 具 Book II ; Blackboard;ppT;

教 学时 数 Three periods: (two periods for key points, one period for exercise)

教学过程

Teaching steps:

Step 1 Word study

一、单词拼写 根据词性和词义写出下列单词。

1.____________ vt. 计算 2.____________ vt. 简化

3.____________ n. 接线员 4.____________ adv. 合逻辑的

5.____________ n. 科技 6.____________ n. 革命

7.____________ adj. 人造的 8.____________ n. 智力

9_____________ vt. 解决 10.___________ adv. 亲自

11.____________ n. 应用 12.____________ n. 金融

13.____________ v. 探索 14.____________ adv. 无论如何

15.____________ n. 目标 16.____________ n. 信号

17.____________ n. 类型 18.____________ vi. 出现,

19.____________ adj. 电子的, 20.____________ n. 外貌

二、单词运用 根据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在空格处填入一个恰当的单词,或者用括号中所给的适当形式填空。

1. At the end of a letter you should write “Yours _______” and your name.

2.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___________, people will live a happier life.

3. IQ(智商) stands for ___________ quality.

4. The captain had an ___________ leg, made of wood.

5. English is a _____________ language, so we have to learn it.

6. An a__________ is a calculating tool for dealing with figures in ancient China.

7. One Laptop per Child is a non-profit association devoted to research to develop a 0 l_________ for every child in the world.

8. During the course, students will develop their ______________(analysis) skills.

9. The ______________ (develop)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as the greatest advance of the 20th century.

10. We will soon arrive at the point where we can find all the knowledge of humankind on a computer _____________(网络).

三、词语派生 用括号中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Try to _________ (simple) your explanation for the students to help them understand better.

2. If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hotel, you can call the __________ (operate) to find out the information.

3. The boy is very clever and he shows high

_____________ (intelligent) in study.

4. ________ (real) is not the way you wish things to be but the way they actually are.

5. Bob is _________ (total) different from his father, who is very tall.

6. They agreed to accept my ____________ (apply) for joining their team.

7. His success in business brought ____________ (happy) to his parents.

8. We will make a ___________ (person) visit to the student’s home.

9. His speech is _________ (logical) organized and sounds great.

10. I disagree that the age of ________________ (technology) revolution has ended.

Step 2 phrases reviewing

四、词组互译 将下列词组或短语译成中文或英文。

1. from…on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s a result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so…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in a w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with the help of ___________________ 6. deal wit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watch ov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as time goes by ___________________

9. in/during the 1970s ________________10. after al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有;共用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术革命

13. ______________ 处理;安排;对付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问题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智能 16. ______________ 走过;过去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某人看来 18. ______________ 采取行动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信息共享 20. ______________ 弥补、组成

五、词组运用

词组填空 根据句子提供的语境,从第四大题中选一个适当的词组并用其适当的形式填空。

1. They had a lot ____________ and became good friends very soon.

2. How are you going to ___________ such problems?

3. Don’t blame him. _____________, he is a child.

翻译填空 根据汉语意思,从上述短语中选一个恰当的词组完成句子。

4. He soon ___________ the lessons he missed.

5. Why didn’t you _______________ to put out the fire?

6. It is not rare in ____________ (九十年代) that people in ____________ (五十多岁)are going to university for further education.

句子翻译 从上述短语中选择恰当的短语翻译下列句子。

7.她从那时起就知道自己会获胜。

8.结果,他只得离开。

9.在他父母的帮助下,他很快完成了作业。

10.在春天,我们通常将钟表向前拨一小时,以充分利用日光。

Step 3 practice

六、语法填空 阅读下列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

eBay is the world’s online marketplace, 31 enables inpiduals and small Business to trade on a loca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basis32 (found) in September 1995, eBay provides a

platform (平台) 33 the sale of goods and services to more than 135 million registered members from all around 34 world.

Globally, eBay has more than 44 million items (项目) listed for sale at any one time. And an additional 4 million items

35 (add) daily. There are more than 50,000 kinds, including computers, art, toys, stamps, magazines music, glass, electronics, jewelry, e-Books and so on.

Electronic (电子的) books or e-Books are texts designed to be read only 36 a computer screen. The greatest advantage of e-Books is that you can get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at the press of a button. Buying e-Books on eBay is easy. You can order e-Books online and they will be delivered (交付) electronically to your computer. So you can 37___ money with no shopping, no taxes, and the lowest prices. You could visit e-Book Mall that has the world’s largest 38________ (choose) of quality e–Book. Or go to Gemstar e-Books that give a new 39 (mean) to the term “light reading”. They have powerful electronic features such 40 a built-in dictionary, world search and bookmarks.七、基础写作 用括号中所给词翻译下列句子,然后将这些句子联成一篇5句话的连贯的短文。

1. 随着岁月的流逝,计算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as, go by, more and more, in our daily life)

2. 我们利用计算机查找我们所需要的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说,计算机是我们的好帮手。

(make use of, information, in a way)

3. 巧板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对身体健康有害。(fall in love, be harmful to)

4. 依我来看,计算机有优点,也有缺点。(in one’s opinion, advantage, disadvantage)

5. 家长应该看护子女,如何用好计算机。(watch over, how to use)

One possible version

As time goes by, computer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our daily life. We can make use of it to find out information we need. In a way, computer is our good helper. However, students fall in love

with games in the Internet, it is harmful to their health.

Step 4 : points usages

核心单词

1. personally adv. 亲自(= in person),依本人之见,就人而论

◇personally, I couldn't work to live. 就我个人而言,我无法为生存而工作。

◇You'd better talk to him personally.你亲自去跟他说。

◇We like him personally, but dislike his way of living. 我们喜欢他这个人, 但不喜欢他的生活方式。

※说明:该副词用于句首时,意为“就个人而言”,相当于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运用:用personally翻译句子或完成句子。

(1)就本人而言,我赞同这个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喜欢他的为人,但我钦佩他的艺术。________________, but I admire his art.

2. create v. 创造;产生

◇A novelist creates characters and a plot. 小说家塑造人物和故事情节。

◇His appearance created a bad impression. 他的外表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运用:用create翻译句子。

(1)健康和财富能创造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所做的就是创造“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arise vi. 出现(appear),发生(happen),起身,起因于

理解:指出下列句中arise的意思。

(1)problems will arise as we do the work.

(2)How did this quarrel arise?

(3)When I fall, I will arise.

(4)Accidents often arise from carelessness.

搭配:arise from/out of 由……而引起,由……而产生

辨析rise, raise 和arise:

⑴ rise和arise都是不及物动词;rise意为:站起,起床;升起;arise意为:出现,发生;起身;起床。

⑵ raise 是及物动词。意为:举起;养育;种植;筹款

●选用上述词并用其适当形式填空。

⑴A new situation will ______when the examination system comes into existence.

⑵He _________ his hands to tell the teacher what he wanted to say.

⑶He ____________ early this morning.

4. wander vi. 游荡,闲逛;离开正道,离题;开小差;(河流等)蜿蜒

理解:指出下列各句中wander的意思。

(1)He wandered in the streets.

(2)He wandered from the subject.

(3)My attention wandered.

(4)The stream wanders through the forest.

运用:根据汉语完成英文句子。

(1)这堂课太糟了,我都开始走神了。The class is so boring that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喜欢晚饭后在公园里闲逛。I like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after dinner.

5. simple-minded adj. 愚蠢的,头脑简单的

◇She is simple-minded.她心地单纯。

联想:请猜猜下列合成词的意思。

(1)open-minded _________________(2)absent-minded _________________

(3)broad-minded _________________(4)fashion-minded _________________

重要词组

1. go by = pass(时间)流逝,经过(地方),遵守

理解:指出go by在下列句中的意思。

(1)I go by the house every day.

(2)That's a good rule to go by.

(3)You can't always go by appearances.

(4)She becomes more and more talkative as time goes by.

联想:填入适当的介词或副词。

(1)go _______进行,(做,说)吧 (2)go _____追求,追赶

(3)go _____上升 (4)go _______下降 (5)go ____继续

(6)go _____离开;爆炸 (7)go _____熄灭 (8)go _________经历

(9)go ___________没有……而勉强凑合

2.deal with处理,涉及,对付

理解:指出deal with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

(1)He ha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carefully.

(2)You should deal with your work more carefully.

(3)This report deals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the Mid-East.

辨析:deal with与do with

do with表示“处置,与……相处,忍受”等,do是及物动词,就某事做些什么,应用what,what是do的宾语;而deal with中的deal是不及物动词,表示应付或安排什么,应用how,how是deal with的状语。

3. make up编造,组成,化妆,和解 make out 辩认出,理解,填写,开出

◆理解:指出各句中划线部分的意思。

(1)Farm workers make up only a small section of the population.

(2)The student made up an excuse for his being late.

(3)The girl made up her face carefully before going to meet James.

(4)They had an argument, but they have already made up.

(5)To this day I still can't make out why they did so.

(6)His handwriting is so bad that I can hardly make it out.

(7)The teacher made out the report cards and gave them to the students to take home.

拓展:翻译下短语。

(1)make up for ____________ (2)make up one’s mi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e made up o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用含make up的短语填空。

(1) The medical team ____________twelve doctors.

(2) In Britain today women _________ 44% of the work force, and nearly half the mothers with children are in paid work..

(3) Hard work can often ____________ lack of intelligence.

(4) I have ________________, and nothing you say will change it.

4. watch over看守,监视,保护,留神……(= take care of)

◇Could you watch over my clothes while I have a swim?我去游泳时你帮我照看一下衣服吧。

联想 watch for 盼望 watch out (for) = look out (for) 警惕、密切注意

练习 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

⑴You’ll have to_____________ the right moment.

⑵The passengers were asked to_________________ pocketpicks.

(3)They took turns to ______________the children.

5. have much in common(with…)(与……)有许多共同之处

◇They have much in common with each other, so they become friends.他们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以他们成了朋友。

联想:have nothing in common (with) (与……)毫无共同之处

have little in common (with) (与……)几乎没有共同之处

Step 5:Homework

Finish the exercises of the exercise book.

板书设计

1. 联想:填入适当的介词或副词。

(1)go _______进行,(做,说)吧 (2)go _____追求,追赶

(3)go _____上升 (4)go _______下降 (5)go ____继续

(6)go _____离开;爆炸 (7)go _____熄灭 (8)go _________经历

(9)go ___________没有……而勉强凑合

2. 辨析

make up make up an excuse make up one’s face

make out make sth out.

教学后记

高一语文教案:黄鹂


教学目标:
体会文章由叙事到说理的自然过渡。
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
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断。
教学重点:
1.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
2.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断。
教学过程:
第一步:初读——感知哲理
诵读文章,初步明白作者意图揭示的哲理是什么,体会由抒情到说理的自然过渡。
第二步:再读——理解哲理形成的基础
穿插诵读文章几次写到黄鹂的片断。
学生讨论,发言,点评这几次描写。
第三步:三读——评价拓展哲理
教师学生朗读末几段,学生再次体会哲理,并思考——你怎样评价这一哲理,由这一哲理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顺向,可逆向——但必须在理解作者的前提下,发表有理有据的见解。
第四步:四读——揣摩精彩语段
教师选取精彩的文段或者让学生自己选取精彩的文段诵读,揣摩语言。教师不要下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分析评价,教师做适当的总结即可。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通过归纳、总结,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3.把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4)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故事》(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房龙的部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当时整整一代年代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史不衰的魅力。
二、诵读课文,概述各部分的故事情节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2一个敢于离开山谷的漫游者回来后即将受到审判。
3漫游者向大家介绍外面美好的世界,并愿意领大家同去。
4守旧老人以旧的律法煽动人们杀死了漫游者。
5无知山谷发生了特大干旱,饥嚎遍野。
6半数以上的人在饥寒中死去,律法还必须遵守。
7在失望中爆发了叛乱,人们投奔陌生的世界。
8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找到了绿色牧场,认识到以前的错误。
9人们建起智慧老人的大厦,立碑纪念先驱者。
10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三、细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者在文中塑造了哪几类形象?他们各自有何特点?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作者在文中主要塑造了三类形象:
一类是守旧老人,他们尊崇古老的律法,实现着我即法律的训条,任意决定他人的生死,他们欺骗无知的人们,陷害先驱者,因此他们的行为阻碍了人们接受新思想,最终遭到人们的谴责。“守旧老人”则象征着传统的过时的带有偏见的祖宗律法,它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
另一类就是与守旧老人进行殊死斗争的勇敢的先驱者,他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勇于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冒着死亡的威胁,离开无知山谷,艰苦跋涉,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又回来告诉人们他自己的发现。面对审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惧。历史证明,他是对的,终究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
第三类形象就是生活在无知山谷的无知人们,他们愚昧、无知,迷信古人,盲从守旧老人,视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无形中作了守旧老人的帮凶,用沉重的石块砸死了先躯者。但是真理上不可抗拒的,一场生存危机,迫使人们*了传统秩序,走上了先驱者开辟的道路,终于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园,人们这才悔悟,认识到先驱者是对的,这才懂得尊重智慧。
四、理解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
结合课后练习二,理解课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参考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
五、自由品读,发表见解
1找学生诵读其认为文章中富有哲理的文句,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让学生自选角度分析评价本文(可以从语言方面入手,也可以从文章所蕴涵的哲理入手)

高一地理教案


地理也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通过制定详细的教学教案,可以更好的给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到地理内容,从而收获更多知识,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地理教案(一)

位置和范围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知道世界第一大洲。

3、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范围。

4、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三、教学工具

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结合我们平时接触的电视、电影、报纸、网络资料,谈谈自己知道的亚洲。

学习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灿烂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它就是雄踞东方的亚洲。

板书: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

2、明确学习目标

新授:

(一)温故知新(生回顾亚洲地名的由来)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公元前2000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的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他们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跃于整个地中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意为“西方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师点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3、活动:看图讨论回答:

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读图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

①最北:81°N;最南:11°S;

②最东:170°W;最西:26°E

读图6.2《亚洲的范围》,了解亚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围?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东、南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西面与欧洲毗邻,西南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读图6.23“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简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说出北美洲的经纬度位置。

找出北美洲周围的大洋、大洲,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北美洲的方位,归纳北美洲的海陆位置特点。

4、活动:师生互动,完成第5页活动题: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

五、课堂小结

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六、作业安排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同步练习。

高一地理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内容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强烈*和兴趣。

2、引导学生懂得学习地理课的方法,为学生学好地理课指出正确的途径。

二、教学重点

介绍学习地理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三、教学难点

教师要用“磁性效应”强烈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四、教学思路

1、采用提问、讲解、读课文等综合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告诉学生,学习地理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通过“想一想”,利用地图册、电化教学等教学方法,演示一些有趣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初步掌握从5个方面思考的学习地理方法。

3、课后组织课外地理兴趣小组。从课外阅读、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中增加地理知识的学习。办地理小专刊、黑板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地理课外兴趣小组。

五、课程类型

阅读欣赏课。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具准备

1、自制本课知识结构图。

2、自制学习地理五步法图表(贴在教室)。

3、收集有趣的地理知识图片2~3张。

八、学具准备

课本、地图册、填充图、红蓝铅笔。

九、教学过程

教师用信任的目光,将学生看一遍,然后充满*地向学生讲道:“宁静的夜晚,我们看到天空密密麻麻的星星,它们每一个都像地球一样,甚至比地球大得多,满天的星星组成了庞大的银行系,银河系外面还有更大的河外星系。地球仅是银河系内的一个成员,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如果说,河外星系就像我们的学校,银河系就像我们的班级,太阳系则是班上一个小组,地球就是我自己”。我们今天就学习地理课第一节‘学习地理认识人类之家’板书课题。

1、讲授新课

为什么要学习地理(13分钟)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但对地球的真正面目还认识不清楚。例如,我国“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测量出我国大陆每年向东偏南运动8毫米;科学家预言地球轨道正面临陨石进入的高峰期,美国科学家自1994年开始利用卫星控测陨石突破大气层后的轨迹;我们附近的小造纸厂给我们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这些问题都是地理课中要研究的问题。教科书中讲了7个地理学中学生们最感兴趣的问题,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就可以对这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

教师小结:地理课的内容远比这些问题广阔的多,中国的、外国的、本地的,同学们在初中、高中、大学的地理专业学习的内容都有很大差别,学习研究的目的都是了解认识人类之家,让人们在地球上生活得更好。

2、看彩图,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地理知识(8分钟)

引导学生看彩图:火山喷发

东方明珠香港图片

初中地图册

让学生想一想: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旅行、书报、看电视、天气预报、筑路、治理环境等等”

3、怎样学好地理(13分钟)教师将学好地理应思考的5个方面贴在黑板上引导讲解。学习什么内容──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同人类有什么关系──用什么方法处理好人类同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会阅读地图,掌握绘制地理图表的技能,初步形成观察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

引导组织地理课外活动,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办地理小专刊,收集地理自然景观图片等,以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和才智,启发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兴趣。

4、地理小游戏(3分钟)话说世界稀奇事。活动内容始终围绕地理题材,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十、课后小结

讲地理科学的发展前景。培养热爱“人类之家,建设人类之家──地球”的远大情怀。

高一地理教案(三)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二、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三、课前准备

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

四、课件演示

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五、教师引导

刚才我们看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发现,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异常激烈,这些自然现象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它们常常给人类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我们称为地质灾害。请同学们思考,你所了解的地质灾害有哪些,能举例说明吗?

六、课件演示

主要地质灾害目录

七、观看录像

1、地震基础知识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2、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观看图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

提问:虽然我们很少亲临地震,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震实际上是地球内能在地壳的断层带以地震波形式迅速释放的过程,请大家发挥想像,地震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惨重的损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的瘟疫等等。

过渡: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础知识。

播放录像:“火山的基础知识”

教师引导并提问:通过观看录像,我们了解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知识,请你回忆一下,火山的分类有哪些?你觉得这样的分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八、教师总结

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要确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1、过渡提问

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2、课件演示

展示板块碰撞的动画。

3、分组讨论

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4、课件演示

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害应该有正确的评价。(1)从灾害的角度看(2)从资源的角度看。

高一语文课教案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需要制定教案来帮助学生学习。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语文课教案(一)

一、导入

同学们,当你们怀着满腔的激情和美好的理想从初中跨进高中的.大门时,老师已在这里等候着你们。师唱“我在xx等你,等你和我相遇,等待如此美丽。”

二、教师自我介绍

师:我们的缘就从这句诗开始“玉壶装陈酿,乘兴赏芙蓉”。同学们猜猜老师的名字。

学生当堂一一即兴介绍自己时间和学生才思方面都不太现实,布置当天晚上交来“诗话名字”。(文末附上部分)。

三、语文是什么

师:名字可以这么富有诗意,这就是语文的魅力。如果说一句诗只是小儿科的话,下面这首诗同学们来读读?

1、出示怪体诗,学生猜读。

虎虎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激发兴趣。

2、有人说:

语文是李白的诗――浪漫飘逸,想象奇特,带你上天入地,与神仙结伴同游祖国山河。

语文是苏轼的词――豪迈豁达,心骛八极,带你评古论今,与哲人携手共探人生真谛。

语文是余秋雨的散文――带你带我游历世界,做历史的思考。

我说:

语文是

学生即兴口答,但有部分学生当堂说不出来,于是布置课外写。(文末也会摘录一些附上)

师小结:

当我们听到一首动人心魄的歌时,沉浸于歌词所描绘的幽然意境,流连忘返,这就是语文;

当我们看到一幅雄浑俊雅的书画后,立即被其所吸引,于是搜肠刮肚,想尽华美词藻来赞美它,这就是语文;

当我们发表演讲、主持会议,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口吐连珠妙语,别忘了,这也是语文。

在语文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看孔子在天下奔波,宣传自己的思想,看屈原在上下求索,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她能丰富我们的人生。她可以让我们字字珠玑、口吐莲花。她可以让我们气质高雅,谈吐不俗;她可以让我们胸怀天下,运筹帷幄。她可以让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之,语文与生活同在,学好语文是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基础。学习语文吧!

四、本学期语文学什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2。

看《致同学们》了解高中语文教材体系等。

1、必修5册,不到一年半学完。高二上开始选修、高三就是复习应考。

2、必修分4部分高一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一开学第一课教案。“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前三部分课内学习,最后一部分课外自主安排。

3、阅读鉴赏:必修1现代诗歌、古代叙事散文、记叙散文、新闻和报告文学。必修2中外抒情散文、古代诗歌、古代抒情散文、演讲辞。(勾画背诵内容)

4、表达交流:本学期都是训练记叙文写作,口语交际训练朗读和演讲。

5、梳理探究六个专题:汉字、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修辞、姓氏文化。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学习探究。

6、名著导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课外有计划进行阅读摘抄。

五、怎样学语文

1、初高中语文比较。

范围、难度、方法等。

强调两个词:素质、自主。

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

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

2、语文学习武功招式

九阳神功――苦练内功――积累知识

吸星大法――博观约取――胸有成竹

北冥神功――转化能力――大展宏图

三动主义:动脑、动笔、动口

高一语文课教案(二)

教学目标

组织学生“理解”和“朗诵”作品,在理解和感受的基础之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

组织学生“理解”和“朗诵”作品,使学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容、作品的思想、内涵、感情倾向。

教学重点

1.教学的重点是意义的构建和呈现,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把文本与直接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并用自认为恰当的声音形式来呈现这种理解。

2.《六月,我们看海去》内在的情感旋律,把握诗作的内容加深理解,寻找传达诗作思想感情的声音形式。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和背景

潘洗尘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之后的新生代诗人,作品不多,但却因独有的诗风格外的引人注目.《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潘洗尘的代表作,我们能在其鲜明的诗歌里看到诗人及那个时代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

二、体味诗的思想内容

1.哪些语句能借助“听觉的想像”体会出青春的活力?

诗歌一开始“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鲜明的节奏下我们仿佛听到了一群年轻人喧闹的声响的响亮的歌唱,仿佛真的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雀跃着向大海的方向奔跑,小雨噼噼啪啪地打在他们的身上和脸上。

接着读下去“我们一群五颜六色风风火火我们年轻/经历旺盛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匆匆忙忙/像一台机器迂回于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同样借助听觉想像,我们感到了强烈的生命活力,诗歌的节奏把我们引向了对青春的情不自禁的赞美,“五颜六色”“风风火火”“匆匆忙忙”“欢欢乐乐”“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是典型的青春特征,是青春旺盛生命力的有力见证。

这种青春的活力在全诗中无处不在,在诵读的过程中要仔细体会。在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裸的情感”“让那海天无边的苍茫回映我们心灵的空旷/拣拾一颗颗不知是丢失还是仍掉的贝壳我们高高兴兴/再把它们一颗颗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

2.哪些语句能强烈地感觉到年轻人的自信?

“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多瑙河》飘飘荡荡/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啊/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狂妄自信的哥伦布啊”,“我们总以为生下来就经受过考验经受过风霜/长大了不信神不信鬼不相信我们有太多的幼稚”,等等。在这些诗句里,我们能感觉到一群青春男孩女孩的强烈自信。

3.哪些语句能强烈地感觉到青春所富有的探索精神?

“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尽管生长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三、体味诗的艺术技巧

这首诗歌有一种强烈的音乐感,这种音乐感源于诗歌的两种节奏,一种节奏是诗歌的压韵和语言的声调,全诗多是省略标点和长句,但读之并不费力,原因就是诗中有自然而成的韵律感。另一种节奏主要是诗行中重复于变化相交错的词语来显示,重复与变化组合成一种情感的旋律。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语言组合巧妙。本诗组合巧妙的语言使得诗意浓郁而悠远。如,将“长发”的飘荡与《蓝色多瑙河》乐曲组接在一起,等等;将“看海去”与“没有驼铃”组接在一起,将“眺望远方”与眺望“六月”组接到一起,使得诗歌自然生出一种韵外之意。

年轻人对自己力量的确信,他们不安于现状的探索精神,以及风风火火的神态、略带狂妄的激情,都能从透明的语言中感受到。

四、小结

这些体现了年轻人蓬勃的活力,对自己力量的确信和无限探索精神的诗句都是在一种鲜明的节奏里表现了出来,让我们在诵读之余似乎看到了一群欢呼雀跃的青年向遥远的大海跑去,去探险,去接受惊涛骇浪的洗礼,让青春的情感在海水中净化,让青春的情感在风浪中成熟。在这里“六月”就不单纯是一个季节而成了生命的青春驿站,“看海去”也就是一种探索的时代意义。诗人没有静止地刻画,而是在一种节奏里,在流动的生活画面中向我们表达了青春激情背后还承载着一代青年人的灵魂写照。

五、作业

(1)评价手册

(2)预习下课

高一语文课教案(三)

一、教学目的

1.背诵全文.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在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3.积累文化知识。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

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王勃才气从中可见一斑。正因为如此才华,路过洪州,参加滕王阁重阳宴会时,才能顷刻而就,文不加点,写下在唐代已脍炙人口的《xx》。

(二)、教学过程

1.初步理解,打好导读教学的基础。

A、知文体:《xx》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B、知经历:作者的人生道路与文章主旨有密切关系,“知人论世”对理解作品内容不无益处。除课文注释外,补充介绍下列知识:王勃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曾为沛王府修撰,为沛王李贤侍读时因撰《檄英王鸡》文而被逐,入蜀后补虢州参军时又因擅杀官奴曹达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作者经历的介绍有助于提高自读效率,帮助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典故及作者的“牢骚”。

2.初读求读准:让学生自己搭桥过河,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碰壁”后予以引导,记忆尤深。例如,骈文的七字句和诗句节奏不同,诗句的节奏一般是四三,而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三四、三一三、二五、四一二、二三二等,所以下列文句节奏应是:A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B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C都督阎公∕之∕雅望,启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 帷暂暂驻。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引导点拨后,举一反三,学生自会读出语感,有所感悟。

3.再读解词句:即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解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特殊句式这些文言语法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依靠积累、依靠语感用特定的标记画出不同词法现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换重点,同时共同释疑,提出难点,教师适当启发点拨。例如:“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的“雾”“星”学生凭语感画出名词作状语的标记。“襟三江而带五湖”中的“襟”“带”两个名词的意动用法,可从“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点拨而来,同时巩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三读通脉络:本文篇幅较长,在上述两步导读之后,把握文章脉络对于理解文意、背诵课文不无益处。理脉络时可以由句到层,由层到段,聚零为整。

例如,第一段的内容概括即可按此步骤进行。①—③句,叙述洪州地理位置。④—⑤句,用两典故,盛称洪州地方和人物的美好。⑥句,言城池繁荣,人才众多。⑦—⑩句,表宾主尽东南之美及宴会盛况。⑾句,自己与会的缘故与荣幸。

由此可归纳出第一段主要写洪州形势雄伟,人物云集,阁上盛宴及与会缘故。

依次可概括出其他段落的主要内容:第二段主要写滕王阁之宏伟壮观以及阁上所见美丽如画的秋景;第三段,主要写参与宴会的多是喜饮酒、擅诗文的宾客,并由欢娱引出兴悲之情,抒发身世之感;第四段,抒怀才不遇之悲,勉励自己要坚持高尚志向;第五段,写苦于无路请缨但幸得款待,有感于盛宴不再,愿与众宾客一同赋诗。

通过反复朗读,在聚零为整的结构分析中,学生领略了作者写作技巧的高超:首叙天文地理,次叙贤主嘉宾,再叙蚨景物,然后描写阁内近景、阁外远景,接着用“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二句总收胜景,转入抒情,先感慨古代失志者,再劝勉当今失志者,最后叙到自己,以逊词结束全文,甚为得体。

5.四读探主旨:即在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后,反复诵读关键语句,表现在课文中,即表宴会“盛大”的语句、抒情的语句及典故的用意,要读中见情,读出文意。例如:“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读这两句时“难”“悲”“怀”“不见”“何年”需重读,读出真情,读出不得志之苦和渴望被赏识之情。“奉宣室”的典故,巧妙地为下文“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作铺垫,同时意在叹息难以接近朝廷,效忠皇帝。

通过关键句的朗读,领悟文章的主题在于抒发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怀才不遇之情,委婉曲折地表达对所谓“圣君”“明时”的不满情绪。

6.五读求鉴赏: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章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魅力,根据体验、兴趣选其一点品评、评价,以达到强化延伸的目的,真正做到感受、理解、品评,学以致用。无论“命途多舛”,但仍要“穷且益坚”的人生态度启人心智;委婉的抒情,动人心弦;开阔的意境、华美的语言予人美感……在鉴赏中,学生才能真正与作者产生共鸣,产生自觉背诵的欲望。

7.本文是一篇骈体文。骈体文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是全盛时代,这时骈体文成为文章的正宗,中唐古文运动兴起才逐渐走向衰落。我们要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就不能不了解这种特殊文体。

高一体育《双杠》教案范文


教材

双杠

1.认知目标: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尝试“四自”教学模式,为的终身体育打下一点基础。

2.技能目标:重点掌握双杠的有关知识、技术和运用,充分认识和理解双杠的锻炼价值。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毅、顽强进取向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审美意识与能力。

课的

部分

课的内容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组织教法

时间

课堂常规

收心迎趣

1向老师问好

2明确要求

3酝酿情绪

1向学生问好

2检查课堂常规的执行情况

3宣布本堂课内容

4处理见习生。

☆☆☆☆☆☆☆

☆☆☆☆☆☆☆

☆☆☆☆☆☆☆☆

☆☆☆☆☆☆☆☆

着装规范

精神饱满

3

一、搂腰拔河

[目 的] 发展全身力量,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准 备] 空地一块,划两条相距一米的标记线。两根结实的短棍。

二、自编操

学生根据教师前堂课布置的编操要求做六节能充分活动开各个关节的准备操。

1.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成两纵队相对站立。两排头用一个手正握一个反握牢牢握住短棍。其余人用双手搂抱住前一个人,串连成一个整体,但人数不宜多。

2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带头进行自编操练习

1教师发口令后,各组成员齐心协力用劲向后拉,直到将对方拉到规定的标记线后为胜。

2巡回指导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规 则] 松握的一方,队伍脱节或摔倒为失败。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仍未将对方拉过标记线算平局。采用三赛二胜的办法。

5

一双杠:

1、展示自己

2、模仿同学

3、勇于创新

4、团体力量

5、动作比拼

6、专家的话

7、选择提高

1、积极表演自己利用双杠来锻炼身体的方法。

2、根据其他同学表演内容学习动作

3、根据上面学到的内容,创新出新的锻炼方法。

4、每个小组根据本组的成员集体的力量,积极合作,创编出一套属于本组的双杠动作

5、个组派送出一个队员表演,进行评比。

6、听取老师意见

7、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学的一组动作进行练习。

1.提示加油

2.共同模仿

取名归纳

3共同摸索,

引导创新

4共同参与

献计献策

5.解说评论

6.教师对整个班级进行总结。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总结出一套班级的双杠动作。

组织:

要求:

自主选择

积极主动

团结协作

善于总结

勇于创新

愉悦身心

35

1放松评价

2布置课后作业


3安排归还器材,教师互道再见

1.学生认真听讲,明确练习方法,练习时,不遗余力

2..学生做放松运动

3.主动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评 估自己的掌握情况

4..接受教师的安排,并决心完成

5.自觉归还器材,师生互道再见

1和大家回顾本堂课练习,纪律情况

2肯定学生在本堂课所取得的成绩

3指出同学们以后的努力方向

☆☆☆☆☆☆☆

☆☆☆☆☆☆☆

☆☆☆☆☆☆☆☆

☆☆☆☆☆☆☆☆

积极放松

善于总结

自我评价

恢复身心

2

课后小结

场地器材

四楼双杠场地

双杠四付

接力棒两根

高一物理教学教案:弹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形变的概念,了解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
2、能够正确判断弹力的有无和弹力的方向,正确画出物体受到的弹力.
3、掌握运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二力平衡条件确定弹力的大小.
2、针对实际问题确定弹力的大小方向,提高判断分析能力.
教学建议
一、基本知识技能:
(一)、基本概念:
1、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回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超过一定限度,物体的形状将不能完全恢复,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3、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
4、形变有拉伸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
(二)、基本技能:
1、应用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等的产生弹力的大小.
2、根据不同接触面或点画出弹力的图示.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方向的判断和大小的确定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2、弹力的有无和弹力方向的判断是教学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
教法建议
一、关于讲解弹力的产生原因的教法建议
1、介绍弹力时,一定要把物体在外力作用时发生形状改变的事实演示好,可以演示椭圆形状玻璃瓶在用力握紧时的形状变化,也可以演示其它明显的形变实验,如矿泉水瓶的形变,握力器的形变,钢尺的形变,也可以借助媒体资料演示一些研究观察物体微小形变的方法.通过演示,介绍我们在做科学研究时,通常将微小变化“放大”以利于观察.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


背景介绍
*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主义者,他在诗词中热情地讴歌革命的人生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 *诗词尽管数量不是很多,但因为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画面,抒发的是整个时代的激情,尤其是他的伟大气魄,极高的浪漫主义艺术表现力,使他的作品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诗词创作的峰。他创作中至高无上的视点,纵横环宇的气势,形象生动的用典、幽默的语言风格,不但在当代独树一帜,也达到了古人没有达到的高度,填补了古诗词创作中艺术表现的空白。
拼音部分补充
沁园春(qìn) 稠(chóu) 寥廓(liáo kuò) 峥嵘(zhēng róng)             怅(chàng) 携(xié)
文章翻译
北方旷邈的风光,
我独自面临苍茫的深秋,
看湘江向北逝去,
在橘子洲一隅,
群山已是火红的色彩,
那是层层叠叠的枫树林染红的呀;
江水已全面碧绿,
大船争相畅游。
雄鹰振翅于高天,
鱼群在水中滑行,
天地万物都在深秋竞赛着自由。
广大无垠的天地呀,
请你告诉我,谁能主宰你的命运?
我曾经与朋友们结伴游历于此,
内心忆起多少不屈而非凡的岁月。
那时正当青春少年,
身心蓬勃向上,
我们一群书生的英俊神气,
姿意刚健,正派大方。
品评祖国河山,勾画宏伟蓝图,
用的全是慷慨热烈的言辞,
那独霸万户的地主弃之若粪土。
记得吗?朋友们,
我们曾奋勇地游到江心,
我们击出的波浪阻止了飞驶的船只。
整体画面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你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的处,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这是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你不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枫林,也联想无数的树木……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气勃勃。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羽,自由飞翔。俯瞰,“鱼翔浅底”,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这是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
整体架构
  上阕:写景提出 谁主沉浮
立:寒秋橘洲 处境险恶
看:湘江秋景 自由美好(远眺山上;近观江中;仰视天空;俯瞰水底)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下阕:抒情回答 革命同仁
忆:峥嵘岁月 豪情满怀
恰:同学少年 雄姿英发(战斗行动;战斗风月;年龄气质;精神状态)
记:江心游泳 拼搏快乐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高一新生军训教案”一文,希望“高一新生军训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高一新生演讲稿励志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