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导航 > 如何写好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

如何写好学习心得体会。

生活是多元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想法,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如何写好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概述

写好心得体会可以让自己深刻地领会所学政治思想内容和主旨,可以培养清晰的头脑、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见解,以及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写心得体会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或学习之后,联系自身工作实践或学习过程的实际内容,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或者综合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方法

1、读原文,抓重点。认真阅读原文,多读几遍,从字词句到文章的布局谋篇,直至文章中心力求读懂,抓住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延伸下去,展开丰富的联想。如果没有读懂原文,没有了解中心,那怎么能有深刻的感受呢?如果没有深刻的感受,就不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2、摆好位,侧重“感”。读懂了原文,并不是就能写好读后感,在写好应注意方法:一般文中既要有:“读”的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开头,应概括介绍“读”的内容或对自己有深刻启示的语句应略写,从而引发自己“感”的内容。又要有“感”的内容,结合实际,要和“读”的内容紧密联系,写具体做到“读”、“感”相联, 有略有详、有感而发。

3、抓住点,联实际。有的学生读文章后会有很多感受,写读后感是不能面面俱到,这样就使内容杂乱、中心不明确。所以应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自己的身平经历,深入写下去,升化中心,这样就做到了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使人读起来亲切舒服。

要求

1、简略写出自己在学习中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应用自己的话语把学过、看过的文章或材料浓缩成精华的文字,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

2、应用原文做导引,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比如我们学习了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后,可以引用其中的一句话,来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3、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学习到的理论或文章。

4、把在学习过程中读到的理论文章中,最受触动或启发的部分作为中心来写,抒发感想。在写心得体会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两点:一是要在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同时, 要尊重客观实际生活,以事实为依据,不要长篇大段地照抄照录,要严防形式主义,否则会使心得体会失去它原有的自身价值。二是要善于提问,善于捕捉学习和生活中的细节之处。有些重大发现,往往是由一个简单的疑问开始,经过冥思苦想或从某一点上受到启示的。就像牛顿被苹果砸了一下,就创造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生活中我们要及时的,把好的思想线索记录下来,进行心得体会,那么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会帮助我们做出成功的事业。

范文

文明行动体会文章

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习惯。”由此可以看出,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密不可分的。下面就让我介绍一下我的学习习惯吧!

第一,要有预习习惯,在学习新课以前,要以浏览一遍将要学习的内容,明确学习目标,认真理解预习提示,不懂的要做好标记,到上课的时候,才可以做到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第二,上课认真听讲,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胆质疑。要会听、会看、会想、会说,听要入耳,如果听而不闻,等于没听。在专心听讲的同时,也要做好 “圈、点、勾、画”,认真做好笔记,正如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后,还要把笔记整理好,重新梳理一遍。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问题,这样可以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第三,课后要及时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一位心理学家在对记忆的保持量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刚学完时能记住很多内容,但在学后的短时间内遗忘速度也很快, 经过一段时间后,遗忘的速度会开始减缓,最后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因此,及时复习所学习的内容是很重要的。而且作业也是对当天学习内容掌握的情况的检察, 认真完成作业也是一种复习。

第四,要学会自主学习。作为中学生,应学会逐步摆脱对父母的老师的依赖,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否则,我们就不能独立地承担学习的责任。

第五,科学安排时间,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随着中学学习科目的增多,难度在加深,科学安排时间显得很重要。如果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有计划的学习,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不迫。可以把学习时间分为若干段,还可以要求自己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学习任务,这样可以减少时间不够用的情况,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学习是人们一生学习中的黄金时期,把握这三年的学习时间。因此,我们要有一个良好习惯,不要关于总结自己的经验,相信只要有了良好的习惯,再加上勤奋,就能取得优异成绩。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学习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学习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心得体会,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反思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把教学反思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称之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因此,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总结,教学就会是一种重复而单调的工作。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每个环节的重新认识和深层思考。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教学反思是教师思考和探求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之间的最佳通道和最佳切入点。教后记正是这一过程的外化形式和外在表现。

教学反思亦称授课心得、教后感想,是教师在授课后对整个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回顾、评价和总结,将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是教师对具体教学工作的检查和评定。因为教案在付诸实践后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认真反思,及时回顾总结每节课的心得和体会,记录教学中的得与失。教后记的特点是随手记录,不刻于章法,有感即录。写好教后记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的形式。写好教后记有利于提高备课质量,促使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查漏补缺,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那么,教学反思该记录哪些内容呢?

一、记录教师的心理状态

教师的授课效果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因此,教师经常分析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教师排除各种干扰,提高自制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随着教师的经验越积越多,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就会有很大的飞跃。

二、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独到见解

教学反思应该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考试中的失分点等记录下来,分析学生的出错原因,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措施。了解学生的问题、解决学生的难题,可为再教时确定学生难点、揣测学生的学习心态提供依据。

教师还应将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自己不能立即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外及时研究。如,我在第一次讲授定语从句时,选了几个定语讲解,可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很是茫然。课下我了解得知,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较差,不会划分句子成分。于是我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句子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类型的知识进行了讲解,并让学生做了相应的练习。在学生掌握了句子结构和句子类型的前提下再讲定语从句,效果就好多了。

学生的课后发问以及课后辅导中出现的困惑有些是因为课上没有听懂,有些是因为学生的理解出现错误,记录下这些内容可以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减少偏差,少走弯路。对于一些错误见解,只要存在普遍性,当堂剖析非常有益于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学习动词的-ing形式和-ed形式时,有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ing形式修饰物,-ed形式修饰人。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教师可举实例,正确的理解应为:-ing形式修饰使人产生某种感觉的人或物;-ed形式说明感到怎么样。如,He is a really amusing teacher. He felt embarrassed at first.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常常会有一些独到见解,教师应充分肯定他们提出的好见解,并虚心接受。这样不仅是对提出这种见解的学生的一种赞赏和鼓励,同时也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为以后的教学补充新鲜血液,做到教学相长。

三、记录教学中的偶发灵感

即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供以后参考。再详细的教案也不可能设计出教学的全部,更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预见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和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然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种偶得对课堂教学往往非常有益。但是,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悄然而至、转瞬即逝的偶发灵感,若不及时去捕捉,便会消失,也就谈不上服务于教学了。

总之,一节课下来,教师应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要思考课堂上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方法,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等。还要对所思考的问题作及时客观的分析和必要的取舍,找出问题的症结,探索改进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学习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优秀范文:如何写好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优秀范文:如何写好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的详细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小编。

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看完一部影视剧、听完一场报告等之后,或某种新理论的过程中或学完之后,写作主体有感而发,写出内心的所思所感,从而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参考或启迪的一类应用文体。心得体会类似于读后感,但比读后感内容更宽泛,适用面更广,而且经常用在一些学习、教育活动中。本文拟结合一篇实例,谈谈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对有关学习者有所帮助和借鉴。

一般来讲,撰写这类学习心得体会,大体有这样一个套路:写作背景、缘由等;学习对象;基本内容;学习体会;小结。

一、心得体会背景、缘由的交代

背景、缘由的写作可详可略,但一般都应稍做交代,以使文章结构严谨,符合文体规范。这一点类似于杂文的由头,但不一定是某一具体的事件,只是触发心得体会的一些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或其他缘由等。就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而言,可以介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大的背景和意义,也可以介绍本单位组织学习的大体情况,还可以介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其他方针政策背景以及工作实践等等。例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质量工作》一文的开头部分

我局是全省首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门之一。这次省委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在全党范围内,将用一年半的时间,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学习活动的开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通过省局党组的发动及近期的封闭式学习、听辅导和自学,自己对这次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了深刻的认识。

直接指出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新形势和本单位落实的大体情况。再如《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的开头部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今年的经济工作,提出了明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会议突出强调了“六个必须”: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该文开头虽未直接点明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但却交代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六个要求。亦属心得体会的背景交代。

也有个别心得体会开头没有这样的背景或缘由介绍,而是直接谈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看法,虽说有开门见山之效,但稍嫌突兀,而且显得结构不完整,表意不周密。在正规的场合还是应在开头部分交代几句相关的背景或缘由。

二、学习对象本体的阐述

这里的学习对象即指科学发展观这一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部分有时是心得体会之前的铺垫,有时又和心得体会融合在一起,这里主要介绍前一种情况。

心得体会是有感而发的应用文章,那么“感”从何来?其直接的来源当然是“科学发展观”这一宏大的理论体系以及当下正在普遍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间接的来源则是写作主体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一些好的做法或经验。因此,一般来讲,关于科学发展观这一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介绍在心得体会中要有所体现。当然,在具体行文过程中,如何介绍科学发展观确实有着一定的方式方法问题。因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从语言表述上仅几句话,即: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短短的几句话,却微言大义,内涵颇丰。写不好容易流于一般,人云亦云。如何确立角度,交代好这一部分确实需要动一番脑筋。例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质量工作》一文是这样介绍科学发展观的

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关键在实践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是我党在多年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得出的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而谋发展,促进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

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为全省经济建设服好务

几年来我局党组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对产品质量控制力为主攻方向,以技术创新,监管方式创新为突破口,以全面加强能力建设为重要保证,为促进××全面振兴,推动全省质监事业科学发展施展作为,尽全力促进××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职能作用,在标准化建设、节能减排、认证认可、法制建设、市场监管、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等各各方面,积极、勤奋、扎实、有效的开展着工作。 ……

如何写学习心得体会


一、读原文,抓重点
认真阅读原文,多读几遍,从字词句到文章的布局谋篇,直至文章中心力求读懂,抓住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延伸下去,展开丰富的联想。如果没有读懂原文,没有了解中心,那怎么能有深刻的感受呢?如果没有深刻的感受,就不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二、摆好位,侧重“感”
读懂了原文,并不是就能写好读后感,在写好应注意方法:一般文中既要有:“读”的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开头,应概括介绍“读”的内容或对自己有深刻启示的语句应略写,从而引发自己“感”的内容。又要有“感”的内容,结合实际,要和“读”的内容紧密联系,写具体做到“读”、“感”相联,有略有详、有感而发。
三、抓住点,联实际。
有的学生读文章后会有很多感受,写读后感是不能面面俱到,这样就使内容杂乱、中心不明确。所以应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自己的身平经历,深入写下去,升化中心,这样就做到了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使人读起来亲切舒服。

秘书心得体会:如何写好材料


秘书心得体会:如何写好材料


我辈朋友中,一提起写材料,很多人抓耳挠腮,长吁短叹,为之烦恼苦闷得很,有的甚至谈虎色变,心有余悸,避而远之。本人长期工作的体会,写材料确确实实是一件伤脑筋费精神消耗体力的苦差事,但有乐必先苦,有苦必有乐,苦乐相倚,苦中有乐,苦尽甜来,苦有所值。
在机关做秘书工作,写材料是基本功,常干的活,躲不开,避不了。如果你不会写,或者是不想写,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机关,逃之夭夭,或者是呆在机关一辈子,但只干一些打杂跑腿出不了大的成绩也难以进步提高的事情。因此,从你跨进机关办公室那一天起,你就一定要学写材料,与纸与笔亲密接触、形影不离,熟悉、熟练直至精通文字材料,与写材料结下不解之缘。如:年度开始,要写工作计划;部署工作,要写领导讲话;开展工作,要写实施方案;调查情况,要写调查报告;查办问题,要写检查结论;承办课题,要写研究论文;交流学习,要写经验材料;年度终了,要写工作总结,等等,等等。为工作写,也为学习写;为务虚写,也为务实写;为领导写,也为自己写;为完成本职任务写,也为图表现求进步写。有人看要写,没人看也要写;有作用要写,作用不大也要写。你的工作,除了写,还是写,写完了一个材料,下一个材料接着写。一天到晚地写,没日没夜地,天天写,月月写,年年写,写不停笔,写无止境。
八十年代初,刚刚参加工作,我年纪轻,资历浅,写材料这类苦活自然躲避不了。那时,写给什么请示,拟个什么文件,几百字、上千字,只要领会了意图,清楚了情况,明确了内容,三下五除二,挥笔疾书,一气呵成,只要格式对了,语句通了,意思表述清楚了就行,也还算是简单轻松,举手之劳。但是,如果碰上召开全省性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专项性工作,调查解析某项专题情况,领导讲话呀,工作总结呀,经验材料呀,调研报告呀,等等,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际操作;既有原则要求,又有具体安排;既要指出问题,又要分析原因,还要提出改进措施;既要总结成绩,又要谈出体会,还要提出方向任务。数千字,上万字的文稿,写起来就辛苦了。往往这个时候,时间紧,要得急,需在两三天内,甚至更短时间完成,逼上梁山了,只好日夜连轴转,通宵达旦地干,几小时、十几小时,甚至几天,把自己关在屋里,与外界断绝,看文件,翻材料,埋头伏案,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将方块汉字一( )个一个地往那稿纸上的方格里填,一行一行,一页一页地艰辛地往前爬行,就象打仗攻山头一样,只许前进,不能后退,跨过一丛丛荆棘,横过一道道壕沟,突破一个个堡垒,直到最网后到达胜利的顶峰。常常为写材料,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文稿纸扯了一张又一张,蓝墨水吸了一管又一管,烟头丢了一只又一只,茶水也喝了一缸又一缸,手写酸了,腰勾痛了,腿发麻了,屁股坐得发烧了,累得不网象个人样。写完了,交给科长;科长看了,改了,交给;看了,改了,交给主任;主任看了,改了,呈报领导;领导看了,批了,提出意见,原路退回。到我手中,不敢延误,又连夜奋战,调整,补充,修改,反复斟酌,推敲,再修改。认为可以了,清稿誊抄成正稿,按原有程序,又一级一级送审,修改,直至领导满意为止。顺利的时候,一次或两次就大功告成,不顺利的时候要三次四次,甚至更多次数,几上几下,翻来覆去,反复折腾,可以说是脑力和体力超强透支,让你心力交瘁,精疲力竭,很长一段时间都恢复不过精神来。
话说回来,当看到自己苦心堆砌的文字变成一篇思想丰富气势恢宏的文稿,印成一大摞崭新整齐并散发出油墨香味的材料,被众多人捧在手中如获至珍严肃认真地阅看,领导脸上为此露出灿烂笑容的时候,如释重负,身上的沉重枷锁总算卸载下来,不由得暗中一阵快慰和欢喜,犹如喝了一罐蜜糖似的,甜蜜蜜、乐滋滋地,要多高兴有多高兴,要多快乐有多快乐,一切苦涩、烦闷、疲惫烟消云散,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复地、不停地、持续地写呀,写呀,写下去。苦了乐,乐了苦,苦了再乐,乐了再苦,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其苦无尽,虽苦犹乐,其乐无穷。写得多了,见得多了,习惯了,顺畅了,脑瓜子也好使多了,一通百通,驾轻就熟,手到拈来,文字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工作水平竟提高了不少。
后来,工作时间长了,资历老了,地位高了,也算超脱出来,熬出头了,除了自己一时兴趣来了,写点体会性、感悟性文章,拿到有关报刊杂志上发表发表,练练手笔,养养心性,图个虚荣,赚点稿费之外,一些场面上的文字性工作就交给属下去做了,自己再不亲自捉刀主笔了,只在他们写之前拿出点指导性意见,交待些重点关键事项,审查下写作方案和提纲,稿子出来后看一看,圈划一下,提出一些修改意见罢了,少了许多动脑筋费心思加班熬夜拚时间拚体力之苦。
多少年来,有一点,我是坚持不变的,也就是召开或参加

秘书心得体会:如何写好材料第2页

什么大会,特别是本人亲自组织、主持的大会,需要本人讲话和发言的,不管要讲的内容有多丰富,时间有多长,我一律不要属下代笔写稿,也不在会议上印发讲话材料。这倒不是我冠冕堂皇自作聪明地粉饰自己,炫耀自己,故作姿态地去追求什么好会风、好作风或好文风,而是我不习惯也不乐意在大庭广众之中去机械地呆板地照本宣科念早已印好的别人写的东西,一则感到别扭得很,二则也确实不合口味,不想说的要念,想说的稿子上没有,脱稿发挥又拍掌握控制不了时间,乱了会议的程序安排。当然,既然要讲话,尤其是一些重要工作的部署动员,也不能轻率对待,敷衍了事。会前,根据工作的要求、会议的目的和需要讲的内容,经过缜密思考,认真拟好讲话提纲,一、二、三、四,几个大问题;大问题下,再甲、乙、丙、丁,几个要点或层次,一一写在本子上,记到脑子里。对那些特别重要的精神、原则、内容,需要引用名人、领导原话,法律、文件条文,中外古今的典型事例,有关数据等,则详细记录在另一卡片或纸上,以备讲话时使用。讲话或发言时,既敞开思想,放开话语,谈论风生,自由发挥,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活跃会场气氛,又紧扣主题,掌握节奏,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旁征博引,有论有据,有血有肉,使传递的信息和发布的内容深入听众心中。说得多了,熟能生巧,游刃有余,一打开话匣子,就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不拘不束,不赘不散,不遗不漏,台下受听,自己也感到满意。属下将我的讲话记录下来,稍加修藻,整理成文,竟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得到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时,突然想起一句古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写材料的经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