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 导航 > 干部培训心得之中国社会现状再认识

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干部培训心得之中国社会现状再认识。

《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制定才会更好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干部培训心得之中国社会现状再认识,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干部培训心得之中国社会现状再认识

经过清华大学一个星期培训学习,收获真是非浅,不同专家观点,给自己思想一次小小的碰撞,通过碰撞、思考、认识,产生了对中国社会现状的再认识,开拓了自己工作的新思路。
一、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武器。
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发展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发展中必然出现肯定到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曲折过程。人类社会仍然如此,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改变而改变,但是发展有快慢,会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是矛盾不断转化的曲折过程。我国革命胜利是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阶段发展建立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仍然存在一定量的手工作业和半手工业和大量农民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残余,但也存在现代化的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时代。上述两种社会关系的对立与矛盾形成了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社会性质为封建资本主义社会。在学习中我认为这一观点是实事求是,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我国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矛盾并没有减少,有的还很尖锐。这是发展的正常过程。俗话说前途是光明的,发展是曲折的,发展本身是量变过程,矛盾不断转化过程,要树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问题在于经济发展了,物质财富丰富了,但是上层建筑——政治体制改革没有跟得上。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治体制模式统治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因此产生矛盾是不可避免,有时还很尖锐。有时尖锐也是一种好事,越是尖锐越碰击现有政治体制的变革,一但变革就会更加加快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实现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所需求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计划经济少一点,市场经济多一点,国家垄断少一点,市场调节多一点,调节贫富差别的手段科学一点,社会保障、社会公开多一点,利用手中权力、政策等腐败少一点,使的几代人渴望而追求的社会民主与自由实现早一点。
三、在我们现实生活或区域经济发展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所谓科学就是在经济建设中方针政策符合发展现状和要求。因此,在工作中要求我们(一)政绩观少一点,实事求是多一点。如城市建设,前期规划大家可以多花点精力、财力,做得更科学,长远一点,不能三天两头改。在规划过程中多考虑便民设施,如我区公共厕所和垃圾周转站整体偏少,有的布局不科学,出现城市越发展,其功能缺限就越明显。(二)社会发展速度适度一点,不能一拥而上,招商引资是好事、急事,招的大项目好项目,有利于我区发展;招的滥项目、假项目给我区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三)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立足科学化,有些乡镇不宜搞城镇化、工业化,有的就是需要搞农业现代化,全区工业化、农业化、城镇化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才能算科学发展。我区还算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发展工业,推进城镇化进程,但其他产业要留足空间,注意协调发展。(四)维稳需制度和法制,不应“属地化”和“一票否决”行政维稳。人的行为只能靠制度和法律手段约束,不计后果的以钱维稳,以权维稳,只能导致社会畸形发展。
一周的学习,想法很多,虽不能改变整个社会,但对工作还是有益的,望多参加一些学习,否则思想就僵化了。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班主任培训心得:对班主任工作的再认识


班主任培训心得:对班主任工作的再认识

一:班主任

从古代看教师是授业解惑的人,从现代教育观念来说,教师是陪着孩子们一起长大的人,虽然说塑造人的灵魂有些过了(著名教育家怀特海说儿童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材料,而是按照内部规律发展的生物,教育只有排除障碍以及对这种发展提供自由活动的余地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但是教师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实在太大了,无论你是否承认这一点。班主任则是在现代以班级授课为主要教育形式的前题下,支承着教育发展的主力军。如果说课任老师主要负责一节课的教学,那么班主任则是学生从进校园到出校园,甚至包括学生毕业,都将给于学生极大影响的人。这几年我甚至发现,一个班的学生如果从一年级到毕业总是一个班主任带着,那么毕业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班的班级风格会和它的带头人班主任的个人做事风格一模一样,我说的班级风格,也就是这个班给人的总体感觉。那么,这个总体表现其实应该是全体学生综合表现的复杂叠加。正是这个原因,有时我很害怕做班主任,因为到头来你会发现这个班和自己一样,尤其是缺点也暴露给了别人。

从此来看,班主任的工作直接影响了一个班的形象,当然也给班上的每个学生无限的影响。从自己多年的班主任生涯看,班主任工作难!难在什么地方?用张万祥老师的话说,一把锁只能用一把特定的钥匙才能打开。这把钥匙很小,很脆弱,但它能打开孩子们的心锁。这些钥匙,不是那么简单就被你拿到的。(班主任 )一个班主任他必须对各个学科都要通晓,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我会给学生上什么什么课的水平,而是要通晓。关于这一点,我已经越来越体会到了做班主任的难处。因为我作为一个教英语的老师,每次给学生谈数学的时候,总不得不很难为情的说:让我们的数学老师好好讲讲。之类的话。很多人都说,这样要求,能有几个班主任合格?是阿,没有几个人会合格,所以合格的人才叫专家,做的好的才叫名师呢!

这是技术上的难,还有一难,也是决定性的难:爱心。我现在明白了,爱心这两个字可不是随便说说就有的,那是需要参透人生这本最难读懂的书以后,你才能具有这颗真正的爱心。现在很多所谓的教育家、名师们,他们说起来他们的经验绝招令人眼花缭乱。那么孔子的教无类,他们做到了吗?如果一个教师真的做到了教无类,而且他也能象苏霍姆利斯基那样,用爱心做自己的教育,那么爱心他就有了,教育家的称号不虚了,名师当之无愧了。

《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老师能在学生故意把一瓶墨水全倒到自己光秃秃的脑袋上,还丝毫没有任何反应的情况下,跑到这个学生的妈妈面前去给这个他打圆场,就让我想到了爱心的份量。有人说,要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看待,我说不够,因为当一个儿子故意这样对待他的爸爸的时候,他的爸爸会不生气吗?不会的,那一定会大巴掌打过去的。那要怎么样做才算是一个教师的爱心呢?有一个电影名字叫:《喜盈门》。这部电影里有一个老爷爷,他去地里给孙子看庄稼,晚上回来孙媳妇给自己拿出来的饭是:窝窝头。这时候,小孙女却跑出来,给老爷爷拿出来了他们吃剩下的饺子。这时老爷爷却还能眼睛含着眼泪生气的说:我活了这么大年纪了,不缺这碗饺子吃。说完就又去地里看庄稼了。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爱心,同行们,能做到吗?我理解一个教师必须有如此的胸怀,否则你做不了现在的名师。

这就是我理解的班主任,我在尽力而为。

二: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

从以上的理解来看,班主任工作将体现在一个学生生命的方方面面。那么如何来做这个工作呢?特别是今年,我觉得我找到了做好这个工作的基本方法,那就是班主任课程。

从现代教学观来看,课程是一个人一生所必须走过的路。我理解它已经不是只限于学校阶段的这段路。它还应该包括毕业后,来到社会上,甚至一直到一个人生命的结束所需要的学习过程和体验过程。那么,班主任课程我想首先应该是在校园内这段路上,一个班主任应该带领他的学生一起走过的一段路程。这段课程当然也会辐射到学生毕业以后,乃至他们的人生所有路途中。虽然只是辐射,可是毕竟是和一个班主任有关系的,这就决定了班主任课程的重要性。

我理解班主任课程应该包含于教育的非常广泛的领域内,例如:班级文化的营造,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等等,而所有这些,我想行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这就要求一个班主任无论在何时,都必须是一个楷模。粗读了一遍《论语》,我真的体会到了什么是楷模。在《论语》的乡党篇第十中,孔子的形象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但要说具体操作,班会课还真的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这非常适合现在老师们的胃口,因为只要你告诉一个教师说,你这样的教学不好,他马上就会反唇相稽:你告诉我怎么做?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把教育当成一个单纯的技术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但是,不管怎么说,班会课确确实实是我们班主任的一个杀手锏。

今天听丁如许老师做的班会课报告,让我很受启发。我做班会课也有一个学期了,但是还停留在起步阶段。《水浒》阅读课程是我本期开发的第一个比较成型的课程,而这个课程中,我主要是探索了班会课的一些做法,形式虽然不算太单调,可是相比丁老师讲的,我的班会课路子太窄了。丁老师已经把班会课渗透到了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形式更加实用、有趣。

说到这一点,我想我的教学思想还要进一步的解放,不能受到各种所谓的考试分数等等的束缚限制,因为你只要在教育这块儿田里耕种了,肯定是有收获的,这样也就不会和学校的整体工作冲突太多。

根据丁老师的班会课特点,我理解班会课应该是我的班主任课程实施的一个平台,而且今后这个平台也不能只限于为阅读而阅读的状态,还应该发散开去。根据某个课程的具体要素,采用不同的班会课来实施,来展现,来总结,例如我的班会课程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性教育,那么我就可以利用丁老师的面临地震主题班会课,来做一个具体的展现,这样生动形象。接下来,我应该全面掌握丁老师的班会课,从而使班会课这种教育形式更好的服务于我的班主任课程。

丁老师的班会课理念给我的最大冲击是:他十分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利用和文本的保存。无论怎么说,这样做都是非常明智的。这两天我想了很多,教育究竟应该在什么环境下展开?

我的班会课虽然也有一些积累,但要和丁老师的班会课相比差距还太远,研究的味道还是不浓,今后要更加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丁老师的班会课,已经形成了一个自己的完整体系,在我现在的视野里,还无能力看出这个系统还有那些地方不足,我想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消化它。按照丁老师的做法去创新性的利用,这样就能更好的理解它、运用它。特别是如何让它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这是我最关心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被异化,也就是使自己永远君子不器。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


篇一:分数的再认识

开始我对《分数的再认识》这节课的理解不够深入,经过认真的学习教材的编写意图,经过课堂实施中对教材的重新感悟,我对本节课的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对于分数意义的教学,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在编排上有很大的不同,人教版的三年级只涉及到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到五年级再正式认识分数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在认识上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飞跃。因此,人教版到五年级再正式认识分数,肯定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这样编排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北师大版从教材整合的角度出发,让三年级学生学习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后,马上认识分数的完整意义,这样让学生看到了知识的全貌,避免了“小步子”教学,这也许更符合新课改的一些精神。另外,北师大版也考虑到了学生掌握的不是很扎实,所以在五年级就专门安排了“分数的再认识”这节课。

因此,“分数的再认识”不是初步认识整体“1”,而是对整体“1”的再认识。此时,学生已经懂得出了可以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只是学生对整体“1”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还感受不到整体“1”不同,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所以,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体验到同样拿出相同整体“1”的几分之几,但是由于整体“1”不同,拿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另外,还让学生根据整体“1”的几分之几所对应的数量,描述出整体“1”的大小。这样学生会深刻的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丰富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而达到对分数再认识的目的。

人教版教材更加关注整体“1”产生,但是没有从不同的侧面加强对分数意义上的理解,没有丰富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学生只会记忆分数的概念,但并不真正深入的理解分数的实质内涵。这正是北师大版教材编排本节课的目的所在。

篇二: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

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探究交流数学知识,构建自己有效数学理解的场所。所以本课我力求做到了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把学生推向学习的前沿,把学习的权力还给了学生,把反思与发现的空间和时间也给了学生,把发现的权利交给了学生。为此本节课教学中,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对学生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学生却没有给予肯定的回答。新课伊始,教师通过、等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知识经验,可惜,教师过高的估计了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分数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致使导入新课占用了较多的时间,无疑,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后面的教学。我在想:教师必须了解学情,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对于学情,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每一步骤。

二、教师投入了全部的教学激情,学生却没有受到熏陶与感染。课堂几次出现短暂的冷场现象令教师手足无措,甚至沁出了汗珠。我在想:教师的教学机智应该提升,才能适应课堂教学中不断出现的各种“ 生成” 。

三、教师注重了“ 引” ,却“ 引” 的不够恰当,致使得出的结论很是费心、费神、费力。我在想: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引领学习的主人获取知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教师要充分的课前预设。最大可能地想象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形,并寻求相应的处理办法,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

四、教师注重了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文本资料的准备,却没能把这一切储备在自己的头脑中,使得教学中曾经出现了大脑一片空白的即时现象。我在想:教师课前必须充分的准备,只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完备。

另外,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有必要说出来,和大家共勉。

整合教材。改个别学生的“ 分铅笔” 活动为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 拿纸片” 活动,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是为了人人参与,人人动手,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篇三: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再认识分数的完整意义。因此“分数的再认识”不是初步认识整体“1”,而是对整体“1”的再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懂得整体“1”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是学生对整体“1”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所以本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体验到同样拿出整体“1”的几分之几,但是由于整体“1”不同,拿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另外,还让学生根据整体“1”的几分之几所对应的数量,描述出整体“1”的大小。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我创设了“拿水笔”、“比一比”、“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分数对应的整体“1”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理解数学问题。

2、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讨论解决问题。如在“拿水笔”的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合作开拓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本节课,大多数的学生能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问题,争先恐后地抢答问题。

然而也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我继续思考的:分数的再认识,再认识的内容有两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思考一:这里的“进一步”、“体会”两词就属于模糊词语,对于老师而言,比较难以把握,到底“进到哪一步”?“体会到哪一层”?

思考二:我们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他是否进到那一步了,是否真正体会到了。评价标准是什么?仅仅是那几道题?教学过程中,拿水笔环节进行的很顺畅,几乎异口同声说出“因为总枝数不同,它们的1/2当然不同”。是不是这样就算是体会了呢?

胡书记“6.25讲话”彰显中国社会共享式发展


胡书记“6.25讲话”彰显中国社会共享式发展“6.25讲话”彰显中国社会共享式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今年6月25日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科学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29年来所取得的基本经验,明确表达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全面阐述了党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重大战略,为十七大胜利召开奠定了政治、理论和思想基础。从讲话的某些“信号”预示着今后中国社会将走向“共享式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6.25讲话”是十七大的“舆论先行”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中国共产党势必要对事关执政路线、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做出明确的诠释。从以往十四、十五、十六大召开前,即1992年的“6.9讲话”、1997年的“5.29讲话”、2002年的“5.31讲话”,再到今年的“6.25讲话”,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党的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似乎已经成为贯例。回顾新时期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是改革开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个个新的里程碑,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强调“新时期29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促进科学发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该讲话既是对我党高级干部的一些体会,又可以看作是十七大的“预备会”,奠定了十七大的政治基础,为十七大提供了成熟的思想与理论准备。
二、“6.25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6.25讲话”其核心内容就是旗帜鲜明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夺取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即一面旗帜、四条方针),全面阐述了经济建设“又好又快”、政治建设“积极稳妥”、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社会建设“更加突出”、党的建设“保持和发扬先进性”“五大建设”的理论创新成果。该讲话旗帜鲜明、高屋见瓴,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发展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的马克思主义。“一面旗帜”、“四条方针”、“五大建设”紧密联系,一脉相承。旗帜是主题、是方向、是灵魂;“四条方针”是条件、是措施、是目标;“五大建设”是途径、是动力、是保障;只有相互联系、掌握好精神实质,才能辩证地看问题,才能科学地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矛盾”,也才能确保“举旗旗不倒,走路路不偏。”打天下难,但坐天下比打天下还难;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比解决发展的问题还难。这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规律。这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社会建设昭示民生共享式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强调“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社会建设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全新的领域,农民告别“皇粮国税”、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城镇居民医保和农村低保等已经让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的着的利益,已逐渐显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实施公共财政的公众分享的“以民为本”的执政导向。党中央清醒地意识到社会发展系统失衡所造成的事关民生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收入分配等领域这些问题的危险性和艰巨性,在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的同时,还第一次把“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和“发展”同等重要的“两大历史任务”,这预示着今秋召开的十七大,将为今后中国社会走向“共享式发展”和“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机制和制度支撑,类似被公众戏称为“新三座大山”的高房价、上学难和看病贵等更大民生问题将得到根本性改善。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此铿锵有力、斩钉截铁的话语,再一次在新时期新阶段重要的历史关头为我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期待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胡书记“6.25讲话”彰显中国社会共享式发展

《主题班会之中国梦》有感


今天在学校的要求下我们班开了关于“中国梦”的主题班会,在主题班会过程中诠释了梦想与理想的含义,诠释了“中国梦”的含义,朗诵了诗歌,畅谈了理想..
整个过程规范的进行着,最后的环节是全班高唱《我的未来不是梦》,第一次,我看到了全班同学那么认真的唱着,当然,我也没有吝啬发出了我这五音不全的声音。声音前所未有的宏亮,仿佛我们都唱出了自己压在心底的梦想,毕竟我们离自己的理想仅有一步之遥。从百天到十几天的倒计时牌在计算着我们分别的日子,计算着我们还能拼搏的日子,[莲~山 课件 ]计算着我们将要成为胜利者的日子..
一首歌已完毕,老班想以我们三年中刻苦准备会考,从而实现几乎全班十科会考全过的事例来激励仅剩半个月时间的我们,让我们坚持到最后,相信自己。可是刚准备开口,眼泪就夺眶而出了..我知道老班容易动情,每说到伤感的话题,她的眼泪都会不自觉流出来,因为我也是。真的再回首,时间真的过得太快,三年的时光,沉淀了太多的情感。小小的校园,独特的饭堂,热闹的班级,亲切的教师,温馨的宿舍,打闹的同桌以及冷天时同睡的闺蜜...好多好多..在这小小的校园里,却能有大大地回忆,满满地都是甜蜜,要说最大的伤感,莫过于十几天后的分别吧。
看到老班泪水流出,我和同桌也情不自禁地掉下了泪水。好怕,怕到时的壮行大会上再次流泪,小学初中都未曾如此,大概越大就越知道珍惜了吧...离别难免伤感,但是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聚,没有离别就没有相聚。在即将毕业分别的日子里,我所能做的也就只有祝愿全体中山中学的高三学子们:高考顺利,取得好成绩! !创造中山辉煌! ! !

学习《江泽民文选》心得--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道路


学习《江泽民文选》心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道路
学习《江泽民文选心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道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目标,开创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有机互动的发展新格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跃进到一个新的境界。学习《江泽民文选》,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道路,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一条科学的民主政治建设道路,它将从根本上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提出,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两者相辅相成。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对中国发展全局具有的重要战略作用。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法制,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一再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
民主是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不同国家迈向民主的道路是不同的,相应地民主发展所形成的制度成果也是不同的。这种差异的产生,一方面与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条件、现实状况不同有关;另一方面与民主本身所承载的价值目标和现实任务不同有关。中国的国情和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的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是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江泽民同志认为,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民主旗帜的关键,不仅在于要高举社会主义民主旗帜,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设,而且要始终坚持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他指出,“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完善因而也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和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政治制度对发展人民民主、保障国家统一和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越性。”
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呢?江泽民同志的回答是: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这三个“必须”,从国体、政体和政党制度三个方面勾画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然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决定了这个基本框架必须在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逐步丰富和完善。这就要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序的变革和有效的治理是保障国家持续发展的根本。这就需要稳定的政治体制和有序的政治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权建设,事关全局。科学把握政治体制改革,既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大局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为此,江泽民同志提出,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来把握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体要求有三个方面:其一,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的,强调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其二,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人民民主,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这是我国政权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其三,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总进程,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既把握住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大方向,也把握住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大格局和总进程。实践证明,正是基于这种科学的把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率领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开拓创新,使我国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巨大成就。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民主的发展不仅面临着具体目标和道路的选择问题,而且面临着如何将民主建设的实际成果巩固下来,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以权威、有效地运转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政治发展战略,解决了前一个问题。针对后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民主建设要与法制建设相统一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伊始就明确了这一发展战略。他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由此我国开始了与民主建设相统一的法制建设进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民主法制建设有机统一的发展战略,提升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江泽民同志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历史继承性,而且看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开拓性。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实施依法治国,就是要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从而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这必然会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产生两大推动力量:一是法制建设的力量,主要体现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推动作用,宪法权威的巩固、国家基本制度的稳定以及新的法律资源的积累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支撑作用。二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力量。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必然促进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进行广泛的政治参与,而这种政治参与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所需要的。为此,江泽民同志指出:“依法治国,要贯彻两个原则: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必须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从而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既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成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基础是一个具有相当活力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形成的相互促进作用,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获得持续发展的现实推动力量。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必将反过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跃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明确的战略目标需要清晰而系统的发展道路与之相呼应,从而保障目标的实现。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道路: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这种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就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此,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根本。
第三,深化制度建设,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制度建设的基础是法制建设。加强法制建设,一方面要认真总结我们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在这种制度建设中,探索、借鉴与创新获得了有机统一,从而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
仔细研读《江泽民文选》,思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发展,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道路,是一条科学的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道路。其目标选择,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要求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其路径选择,符合中国的国情与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中国是一个大国,稳定而有效的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是保持我国在持续发展中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论述,为我们把握这个关键点,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执笔:林尚立)




干部培训心得


“学生干部”是一个多么光荣且值得炫耀的名号,我一直渴望着能够当上一官半职,但想真正被冠上该称号是需要辛勤付出的。在陈书记和赵老师的一番精彩演讲后,我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真正意识到自己与“学生干部”这个耀眼光环的距离是那么的遥远,虽然“学生干部”这个名号犹如沉甸甸的大石,但只要我有热情加信心,相信距离会拉近甚至可以逾越的。

首先需要对“学生干部”有一个明确且正确的认识。学生干部的本质是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是平等主体的关系,所以不要认为学生干部就是一个官职而有权指挥甚至产生想要凌驾于别人之上的想法,相反的当学生干部的名号被冠于某位学生时,就意味着一种责任、使命和服务。学生干部是学校育人工作的最基层的执行者、主要协助者,学校的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后勤等都离不开学生干部的配合和协助,因此要求学生干部必须摆正心态。

其次是学生干部应具备的条件。我们已经知道了学生干部是为学生、老师、学校服务的,那么拥有强魄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必要的。在大学校园里,与中学相比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大多数活动、组织都没有老师来牵头,老师多以嘉宾的身份出场。那么领头羊呢?就是各位学生干部。一个活动的策划、组织、进行,时间与地点的申请、安排;活动前的准备,活动的就绪,活动的总结等一条完整的活动链都得依赖学生干部们的劳心劳力,这一切都以健康的身心为载体,因此千万不要忽视了这点,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另外口才佳也有助于工作的开展。因为口才在一定程度上能映射出一个人的能力,能为任何事情赢得一个良好的开始,做到事半功倍,因此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而最重要的是学习好。学生干部光只有能力而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也只能徒劳的,只有同时拥有能力和知识,别人才会由衷地佩服和诚服于你的领导,自己也可以不必遭到别人蔑视的眼光,让自己说话、做事底气更足、更自信。

第三是对学生干部的要求。学生干部在服务别人之前应要求自己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坚持原则,办事公道,作风正派,谦虚谨慎,以身作则以做好表率。其次要具备一定的素养和宽广的知识面,掌握工作所需具备的知识。再者要有明确的学习的目的,学习勤奋刻苦,学风严谨,学习成绩优良,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自觉的产生“服务”意识,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和较强的工作责任感与团队合作精神,

结合现状谈对保先教育的认识


结合现状谈对保先教育的认识内容显示中
结合现状谈谈对”保先”的认识


经过几天封闭式的理论强化培训,感触颇深。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的重大举措,是“三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的延伸,很及时很有必要。我作为第一批学习人员,在思想上认识、在行动上支持、在学习上用功。下面,我结合党员现状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是我们党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的。先进,就是先行、先导、先锋,也就是走在一般群众的前列,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走在社会发展趋势的前列。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同一般群众的比较中展现出来的。看共产党员有否具有先进性,主要是拿它同一般群众作比较。二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等各方面,具体体现在党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展现于更高的阶段觉悟、理论素养、组织纪律性、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坚韧不拔、团结协作、忘我奉献的行为。三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应该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体现在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活动中。人民群众评价身边的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主要依据就是看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是否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段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是我们党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概括。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而党的先进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也集(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中体现了新时期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要求。
二、现阶段为什么要提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历史唯物主义内涵决定了党的先进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必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内在本质不可移易,但它的具体含义是随着发展的时代和党的任务的变化而变化。这也就决定了作为党的先进性具体表现的党员先进性内容必须随着党的先进性所反映的时代要求和内容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有多万党员,大部分党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党员的素质,特别是政治思想素质还不适应党的事业的要求,有的党员、干部对人民奋斗的历史经验不够了解,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政治上下够成熟;有的党员在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上有许多明确的弱点和不足;有的党员干部不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政策,不注意政治、不注意大局;有的党员干部作风飘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有部分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入党目的不明确;有的人入党是为了捞到好处,有的混同于一般群众,对党没有深厚的感情,没有革命的理想和目标,对工作、对党的事业更谈不上有责任感、使命感。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对自身思想改造的放松、党性意识淡化,由此而带来以权谋私、弄虚作假、权钱交易、假公济私、贪污受贿等种种腐败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人严重背离了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的根本宗旨,背叛了党和人民,走上了犯罪之路,诸如成克杰、胡长清之流就是典型的反面案例。这些事实也深刻地说明,我们党员队伍还需要加强教育,还需要加强党性修养,也只有通过不断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使广大党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如何保持和体现先进性
首先,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要通过不断地理论学习,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主义”,而且是科学,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实践中明辨是非,加强在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努力增强实践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自觉性。
其次,坚定理想信念,在政治上保持先进性。政治上的先进性是指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与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讲政治的基本要求是要有政治上的敏锐性和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关键时刻不站错立场。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而奋斗。具体到我县,全体党员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努力使××年末县委全委会、经济工作会和人代会确定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能顺利实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应该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先进性最集中、最典型、最本质的表现。
第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上保持先进性。不论是党的干部,还是普通党员,只要发挥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就体现了先进性。一是骨干作用。就是要在实现党的任务中勇挑重担,成为群众的中坚和核心。既要成为市场竞争的“弄潮儿”,又要甘当法律、法规的“守护神”;既要成为不畏艰险的冲锋者,又要成为抵御腐朽侵蚀的防御者;既要甘为变革的献身者,又要勇为创业的自强人。二是带头作用。就是要时时处处走在群众的前面,成为群众的表率和榜样,这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要做到“四个敢于”,敢于领先,走在潮流前面;敢于竞争,在事业上有所突破;敢于标新立异,不因循守旧;敢于冒险,不畏首畏尾、停止不前。三是桥梁作用。就是要在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之间进行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及时进行沟通和情况反映,使自己成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纽带。
第四,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在作风上保持先进性。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项根本要求。合格的共产党员要有好的作风,就要像牛玉儒同志那样,求真务实,言行一致,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不说空话,多干实事,正确对待名利、地位和权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好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总之,通过三天的学习,特别是在听了专题讲座以后,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充满了信心,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有很大帮助,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来回答和践行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及怎样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