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检讨书 > 导航 > 落实防灾责任坚持防治结合

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检讨书

落实防灾责任坚持防治结合。

即使是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都会不有不同的心得。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相信每一个人在小学和中学都写过不少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关于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样去写呢?以下“落实防灾责任坚持防治结合”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我县境属丘陵地带,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多年来,平均降水量,降水多集中在春末夏初,主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43.5。由于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分配不均,地域差异明显,海洋台风及客水影响等,加上垦荒造田,不合理切坡建房、修路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导致水土流失、沟渠坡陡,山体极为不稳,经常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尤其在强降雨作用下,不稳定斜坡和结构松散的沟谷区极易产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洪地质灾害。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至今,全县发生滑坡427处,崩塌561处,毁坏房屋642间,倒塌房屋451间,冲毁农田387亩,死亡大牲畜261头,直接经济损失115万元。我县县委、县政府从实践“”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始终把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落实防灾责任,坚持防治结合,完善防治措施,切实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证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县无一起因山洪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事件,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
我县针对全县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地理条件比较复杂、群众防灾避灾意识薄弱、缺乏应急抢险知识的情况,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宣传单以及在圩镇人员较密集的场所、主要交通路口设立永久性警示牌等多种形式,进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同时,广泛普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有重点有选择地把《防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家园资料洪法》、《矿产资源法》、《法》中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政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介绍。特别是以普及提高群众应急救灾抢险知识为重点,用图片和示范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宣传,使应急救灾知识家户喻晓,增强了群众的主动防灾避灾意识,减少诱发山洪灾害的人为因素。
二、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防灾责任。
我县建立了防灾救灾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为防御山洪灾害的第一责任人,把责任层层落实到县、乡、村,逐级签订防御目标责任书,分区分片包村,责任到人,并在汛前进行公示。县里成立了由国土资源、交通、水利、建设、民政、地震、气象、农业、林业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由国土资源、水利、农业、建设等部门负责规划、协调等工作,其他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各乡镇也成立相应机构,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形成做好全县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的合力。同时,对于在防御山洪灾害工作中因擅离职守、推诿扯皮、行政不作为、指挥组织不力、监测预警不及时等行为造成人员伤亡责任事故或重大损失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坚持防治结合,切实抓好灾害防治工作。
我县坚持防治结合的原则,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建立科学的防灾预案,健全山洪灾害应急机制,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在源头上切断山洪灾害隐患。
(一)、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订防灾预案。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在每次组织的防汛安全检查中,把防御山洪灾害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会同农业、国土资源部门共同制订防治规划,重点对山坡、陡坡下建房居住的群众进行调查摸底,找出隐患点,逐户造册登记,分级分部门建立台帐备案,详细制订《我县汛期山地灾害防灾预案》。至目前为止,已登记在册的全县隐患点住户有547户,大多数分布在门岭、高排、晓龙、永隆、中村、洞头等山区乡镇,并把山洪地质灾害分为一般级、较大级、重大级和特大级四种,分别设置不同的警示标志,再按等级制订防灾避灾措施和应急抢险预案。县、乡两级防汛机构及时收集分析山洪易发区雨、水灾情的信息,当降雨强度达到中至大雨等级时及时发出警报,各级、各部门责任人迅速上岗到位,按预案做好各项“防、避、撤”准备;当降雨强度达到暴雨等级时发出危险警报,各级、各部门责任人立即按预案组织危险区人员避险撤离,做到有备无患。去年3月下旬,筠门岭镇连降暴雨,几个村多处发生山体崩塌、滑坡,盘古村陈昌胜家屋后时有轻微的崩塌出现,镇村干部发现后及时动员并帮助他砌好了挡土墙,避免了灾害的进一步发生。
(二)建立应急机制,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我县根据《我县汛期山地灾害防灾预案》,建立了全县山地灾害应急机制。山洪灾害易发区的乡镇建立汛期防御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制度,安排专职人员负责,24小时值班,接到雨、水、灾情信息和上级预警令时,立即采取有效手段,在最短时间内传递。有灾害隐患点的村委会安排1-2名村组干部担任专职预警信号发送员,统一用敲锣的形式为预警信号,保证预警信号传递不留死角。一旦山洪地质灾害发生,做到转移有线路、避灾有地点、生活有着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今年8月15日-17日,连续暴雨袭击的珠兰乡杉坑村石碣组池传升等13户紧挨屋背的山体出现裂痕,经现场勘察山体裂痕长度达,如出现滑坡将严重威胁13户人家、54口人的生命安全和76间房屋(2600多平方米)财产。情况紧急,险情就是命令,乡党委、政府领导立即赶赴现场,听取汇报了解分析险情,当即召集了全小组村民和现场的乡、村干部紧急会议,采取了果断措施;第一,切断坡上水源,把屋后坡中耕田的积水全部排干,使其不再有渗流。第二,村民应做好搬迁准备,先把屋内的重要东西搬开,尽量减少一些财产损失。第三,村民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主动防灾避灾,在下雨天要远离危险房屋,特别是紧靠滑坡处的一排房屋绝对不能再住人。尤其是晚上要轮流值班,值班人员由包村干部负责安排,密切观测,发现险情敲锣报警立即撤离。第四,要求村民要克服重重困难,像当年防地震般的提高警惕,暂时可在就近平阔地面搭建临时简易毡房,避开危险期。为了确保危险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乡、村干部做了大量工作,此次的搬迁人口户数之多,给整个搬迁工作增加了难度,有些村民由于对灾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面对十多年的房子一时间难于舍弃,更有甚者为了达到不搬迁的目的,故意向政府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竟拿出三峡移民的政策来作比较等等。难度之大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谢赣健县长带领相关部门领导先后多次亲临现场为搬迁工作作出部署春节后陶敏芳副县长深入实地现场办公。首先由县政府给予每户搬迁村民3000元的搬迁补助(现已到位),另觅新址搞新村规划,有关部门给予支持,只收工本费,不收审批费。二,将裂痕处的12.8亩耕地列为退耕还林,同时落实新村规划,将就近的一块平整地列为退耕还林。三、为一些生活较困难的农户联系小额贷款,以解决建房资金不足和目前的生产生活问题,退耕返林后的村民可优先推荐到本乡万亩果园基地搞种养业。通过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最终村民还是从长计议,认识了搬迁的紧迫性、重要性,加上政府一系列的搬迁优惠政策,村民在理解了政府的同时,有着由衷的感激之情。舍弃危险房屋后,不久村民将搬入漂亮的新居,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筠门岭镇竹村朱元贞家,去年在汛前检查中发现其房屋背后坡又高又陡,山体极不稳,极有可能发生泥石流,如不及时搬迁,遇有暴雨时,整栋房屋都会被泥石流淹没。由于该村民年纪大,存在留恋祖业的心态和侥幸心理,死活不愿搬。镇村干部领导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老人带领全家顺利撤离了危险房。5月份的一场大暴雨把他家的后墙及灶台全部推倒,因预警及时,人员早有准备,未造成任何伤亡。事后,他被政府的应急措施所感动,主动要求镇村干部帮助他选好建房地址,重新建房。
(三)、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截断隐患源头。
几年来,

我县采取专防与群防相结合的方式,对要求在山坡、山脚下兴建住房的农户,按程序由本人写出申请,所在村委会和乡镇水技站签署意见,再由乡镇土管所会同相关部门到实到勘察,视建房地点的地质地貌决定是否审批,有灾害隐患的地方坚决不批。对批准建房的一律免费为其提供预防灾害的技术指导,并严格按要求进行施工建造。通过严格把好宅基地审批关等有力措施,有效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家园资料地消除了人为的灾害隐患。对过去已经审批已在陡坡和山脚下建房的农户,政府出台搬迁优惠政策给予扶持,由乡镇政府、村委会划出土地,在保证原有占地面积的前提下到指定地点重新建房,政府按原建房的面积,根据不同的建造时间,分别以每平方米80元、70元、60元的标准给予拆迁补助。对特困户县财政还另补给每户3000元搬迁费。对这些农户的建房手续和收费,我县只收工本费,其他各种收费给予减免。近三年来,全县因防灾避灾需要共搬迁1855户,县、乡两级因此支出的搬迁费达1350多万元。
由于我县政策优惠、措施得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山洪地质灾害忧患意识,提高了抢险救灾的能力,山洪地质灾害损失逐年减少,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践证明:只要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进一步强化全民防灾避灾意识,加大普及抢险救灾宣传力度,采取防灾救灾的有力措施,防患于未然,尽力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结合岗位谈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


结合岗位谈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新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一、创新培训理念,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性。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落实这一新要求,要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的理念灌输到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创新教育培训的理念。一要强化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价值取向。确立干部教育培训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把干部全面发展作为干部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认培训是干部应该享受的权利和福利,不断满足干部个人多层次的需求和实现干部的全面发展。要突出推广个性化、差别化培训,在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培训方法、培训内容上不搞一刀切,逐步实现干部参加培训自主化、课程供给菜单化、教育方式多样化、学习时间弹性化,使广大干部真正学为所需、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用有所成。二要强化整合资源理念。整合资源是实现干部教育培训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要放开视野看培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市场理念对教育培训机构、阵地、师资、设施等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市场调节来统一协调培训需求和培训供给,通过优胜劣汰,引导培训机构在竞争中以效益求生存,从而提高培训质量。要改变过去培训资源部门所有、地区分割的现象,鼓励和支持各方面力量创办和参与干部教育培训市场竞争,逐步、有序开放干部教育培训市场,鼓励成立大的、实力强的社会教育培训集团。要树立人才资本的观念,确立干部教育培训是培训生产力,是最具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生产性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三要强化统筹发展理念。要把阶段性工作和经常性、长期性工作有机统一起来,把当前工作和长远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认真分析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及其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要求,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系统性。在保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连续性的同时,又要适时摈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制度、做法和模式,保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改革张力,把继承和发展、推陈和出新统一起来,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仅承担起现实发展的责任,也能承担起未来发展的责任。二、创新培训内容,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要从提高干部能力和满足工作需要的角度出发,科学设置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切实做到学用结合,努力克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学习与运用难结合的状况。一是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要针对时代需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了解广大干部在新的形势下需要什么、想知道什么,需要通过培训学习解决什么问题,着力选取那些与工作联系紧密、有利于促进解决实际问题的更新知识作为培训施教的内容。要把培训内容定位在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上,定位在涉及社会事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上,定位在教育引导干部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解决社会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上,实现学习理论知识与培训业务技能、传授实用技术与明确政策任务、培训学习与学以致用的有机结合,努力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二是由补偿型向超前型转变。因干部所在部门和行业的差异性、干部素质的层次性、干部对培训需求的多样性,就要求培训内容要创新,实现培训效益的最大化。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从很大程度上讲只能算做是一种补偿型的培训,往往是为了应付某些事项而采取的应知应会培训、缺什么就补什么、以会代训。这种补偿性质的培训,容易滋生形式主义、学习上的本本主义,参训人员学的东西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只能起到临阵磨枪的作用。干部培训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趋势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不能仅仅是现在缺什么就补什么,而且要做到将来需要什么,现在就学什么。 

结合岗位谈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 三是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要根据各级各类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必备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新知识培训,开展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技术、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知识的培训,加强创新思维、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心理调适、公务礼仪、应对媒体等方面的训练,切实提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要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充实干部头脑,加强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教育,帮助干部增强科技意识,掌握科学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开展经济、法律、管理知识的培训,丰富知识底蕴;进行文学、艺术、历史、哲学、音乐的学习,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促进人文精神的养成。三、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干部教育培训的灵活性。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当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培训渠道不畅,教学质量不高,方法陈旧等,这都需要在科学发展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一要拓宽培训渠道。要综合运用委托培训、合作培训、自主培训等多种途径,大力整合干部培训资源,既充分发挥党校干部培训主阵地的作用,又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各行各业的资源优势开展多种形势的联合办学。打破传统封闭模式,大胆地走出去请进来,邀请专家学者和相关职能的领导讲课,在沿海发达地区建立干部培训基地,采取干部挂职锻炼、外地培训和出国出境培训等形式,建立“纵成线、横成网”的教育培训体系,促使培训学员不能停留在学了什么、而应致力于学会什么,不只是需要明确学习什么、更应当知道怎样学,真正把应学到的知识学到手,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二要优化教育手段。加强远程网络教育工程建设,实现师资力量和信息共享,改变内地和欠发达地区教育培训水准较低的局面。着眼于干部掌握信息的需要,发挥现代多媒体教学设施作用,加大电化教学网点建设,改革传统及培训方式,把课堂设到街道社区、机关单位和乡村组,提高教与学的效益;加大干部读书网络建设,积极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干部队伍,把干部集中培训与加强自学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和实际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把理论阐述和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充实干部教育培训成果。三要改进教学方式。培训目标上要做到既传授知识,又发展干部能力,培养干部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整合学习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干部能力动性的发挥,提高他们思考、研究和驾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风格上要寓教于乐,选择多种信息沟通模式,举办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形势报告等。对学习时间长的培训班,可以组织学员开展研讨、社会调查或外出学习考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贯穿整个教育培训活动的全过程,使之很好地转化成为教学相长的课堂、沟通交流的平台、探讨问题的论坛和提升素质的纽带。四、创新培训机制,突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要围绕“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目标,结合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的实际,积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一是创新宏观管理机制。要建立健全组织部门主管、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体系,克服宏观管理中出现的缺位、越位、不到位现象,努力实现由条块分割管理向归口统一管理,由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管理为主,由微观管理向宏观指导和调控的转变,形成统分结合、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培训管理格局。同时充分发挥调训单位、施教单位、参训单位等管理主体的作用,使其各施其职、各尽其责,做到相互配合、相互协作、齐抓共管。二是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干部教育培训只有制定了相关的激励约束政策,才能使培训效果得到根本的保证。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学分制度、督学制度、考核制度,建立内在与外在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共同作用的干部教育培训动力机制,将干部培训与使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干部培训的使用率和干部使用中的培训率。要适应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需要,通过建立干部任职资质制度、干部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干部学习情况登记制度、培训项目自我申报制度等,不断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进行干部任前公示时,应把干部受教育培训的情况作为公示的内容之一,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三是创新投入保障机制。要按照党管干部和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的管理体制,划定培训事权,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干部到不同的培训阵地接受培训,确保干部调训不重复、不错位,不断加强组织保障。同时,切实加大党校培训主阵地和其他培训机构的建设力度,通过市场竞争,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培训机构建设,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培训效益的最佳效益,加强阵地保障。切实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大培训经费的预算额度,通过政府补一点、单位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等方式有效保证培训经费,稳步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

铁路系统落实党风责任制体会


铁路系统落实党风责任制体会
铁路系统落实党风责任制体会
近年来,基层站段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为铁路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但同时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笔者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当前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⒈责任主体不明确。没有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职工群众支持参与”的工作格局和工作机制,明确谁主管谁主抓的责任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党委过问、行政兼顾、纪委主唱的现象,致使工作都有责任,而责任落实都不到位。
⒉工作创新不够。一方面,责任制考核内容缺乏可操作性,考核什么,如何考核,不能根据岗位实际准确定标,考核的口径要么太小,要么过大,甚至把工作范围内的其他问题也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内容,造成日常工作落实不力;另一方面,部分班子成员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对自己履行党风责任制的职责认识不够,站位不高,找不到工作的切入点,工作思路窄,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停留在一般化、机械化的状态,未能体现出责任人应有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⒊日常工作落实不一贯。有的单位没有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是一项长期性、日常性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还没有得以很好的解决。有的认为现在安全压力大,经营任务重,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又没有存在大的问题,无须花大力气抓,致使在落实党风责任制方面经常出现时紧时松现象。上级要求严了,面临检查评比了,就集中精力、抽调人员应付准备一下,没有形成像抓生产经营那样的分阶段、有重点、常抓不懈的工作态势。
⒋考核追究不彻底。虽然各单位都制订了责任制考核和追究办法,但考核追究不彻底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一是考核形式单一,有的仅(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仅停留在填表式的考核上,内容填多填少、填好填坏没有质和量的要求,缺乏对被考核人实际意义上的约束力;二是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对责任制日常落实的情况掌握不够,特别是职工群众的日常监督没有参与进来,不能实施全面全过程的监督考核;三是追究力度小。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特殊性,带来考核追究方面的工作难度,一些单位也往往疏于追究,多数是以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和适当的经济考核为主,通报批评、责成检查等轻处理方式也鲜见,而真正采取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严厉手段的更是少之又少,
二、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应采取的措施
⒈明确工作责任。要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要像抓安全那样,切实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肩负不同责任的主体职责要进行细化,纳入个体和部门整体的综合经济责任制考核,促进岗位职责的落实。一要界定责任范围,达到“两个明确”,即:明确职责范围,确立管辖范围就是责任范围,责任主体必须对责任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明确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范围。二要落实责任目标,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人、管物、管廉政相统一”的原则,进行责任目标分解,以展开表的形式责任到人,或采取签订责任状的形式定责,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目标体系。三要突出工作重点,通过分析排队,确定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重点部位和重点人,本着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加大部门和部门负责人的奖惩力度,加强日常工作监督和工作指导,通过抓重点带一般,促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
⒉完善制度措施。首先,纪检部门要主动参与到本单位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去,参与到党委有关重大问题决策办法的制定中去,协调有关部门,把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要求渗透到制度措施之中,在制度措施出台的源头上把好关;其次,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随时向党政有关领导输送职工群众的心声,对有关的制度措施及时进行修订完善;第三,以创新精神,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结合上级要求和单位特点,对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办法作一次全面清理,符合的保留,不适应的及时废除,使其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从而贴近本单位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达到服务于生产经营的要求。
⒊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明确党风廉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格局,强化宣传教育,变独唱为合唱,形成大宣传教育格局。一是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干部职工的年度教育培训计划,纪委要积极协调党委宣传、职教等部门,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确定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分层施教,对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和“六管”人员重点施教;二是把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纳入重大经济活动中,在签订工程合同、购销合同前,主管领导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廉政教育,签订廉政建设保证书。对一些重大经济活动,纪委人员要安排专门人员参与始终,发挥好教育和监督的作用;三是把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纳入工作创新课题,通过问卷、座谈等,把握干部职工乐于接受的形式,把严肃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话题,通过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辩论赛、警示教育、职工论坛等形式,灌输到干部职工的头脑中,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增强落实党风责任制的主动性。
⒋加大考核追究力度。加大党风责任考核,敢于在责任追究上碰硬,是抓好责任制落实的关键。一是要建立考核组织,完善考核追究办法。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有纪检监察、组织、干部、劳人部门参加的责任制考核组织。要注重考核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确定应考核项目分值的基础上,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核要作出全面分析与评估,尽量客观准确的反映被考核对象的真实情况。考核内容标准既要全面准确,又要便于操作,既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又要防止流于形式,如述职述廉、评议测评、个别征求意见等都是被实践证明的有效考核手段,要不断加以完善。二是加强上下级的工作协调。采取“报告制”等方式,由基层单位事先向分局报告追究事项,听取是否需要追究的意见,使责任追究的准确性更有把握。同时,要明确责任追究的范围,按照分级管理、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明确站段追究的范围。三是明确应负的责任。在一般情况下,责任追究应以上追一级为宜,针对所发生的问题,分清直接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并按追究程序和干部管理权限处理,使责任追究既严肃认真,又可有效地防止出现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



落实两个责任心得领会


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在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推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制的工作中,要坚决落实好“两个主体责任”,进一步扎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制度藩篱。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落实两个责任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落实两个责任心得体会

落实“两个责任”,才能将权力而不是权利关进笼子,才能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相信深圳的相关创新举措,能将党风廉政建设推上新的高度,能让权力的肌体变得更加健康而富有活力与生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重在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这“两个责任”。

一、强化管党认识,落实党委主体责任。

镇党委“主体责任”就是集体责任。每位党支部负责人就是落实“主体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坚持在党言党、在党管党,做到把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主要领导应当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而且自觉带头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带领一班人切实贯彻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带动每位党员清正廉洁、大公无私、勤政廉政,像焦裕禄、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就是要强化党委在管党治党上的职责和义务,保证党组织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乡镇落实“两个责任”心得体会范文乡镇落实“两个责任”心得体会范文。一把手要增强忧患认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善谋治党之策,做党风廉政建设的清醒人、明白人、带头人。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是法定之责、分内之事。同时要求各党支部把落实主体责任作为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对腐败行为要动真碰硬、零容忍、零藏身之地。努力营造优良从政环境,切实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二、把准工作重点,确保责任分解到位。

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不仅是领导,还要担负责任。加强作风建设责任,开展以“五德”教育、党风党纪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教育,连续创新教育载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尚廉的优良风尚。对腐败问题敢于亮剑、敢于亮丑,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用于亮。立足打造敢担当、重落实、善创新的干部队伍,进一步健全干部“正反评价”体系,为科学选人用人提供依据。党委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头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和廉洁从政规定,带头管好本人、家人和身边人,净化朋友圈和生活圈。带动镇班子成员自觉接受纪委监督,始终保持敬畏之心,筑牢思想防线,严守法纪底线。

三、抓好措施落实,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首先要加强学习宣传,各支部通过召开中心组学习会、民主生活会、党员干部会,传达落实“两个责任”的最新要求,把“两个责任”精神实质学深吃透,并且人人要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其次要强化组织领导,通过“提位次”保证纪检履职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增强纪检部门监督、执纪、问责的威慑力。三要加大督查力度。对各支部、各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检查考核,并现场测评打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及时组织专项巡查,一旦查实要迅速、严肃作出处理。同时落实报告制度,要求各支部主要负责人每年1月底前,要以书面形式分别向镇党委和纪委报告上年度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情况。四要严格责任追究。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的单位,实行“一案双查”,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倒查支部的主体责任和纪检委员的监督责任。对责任范围之内领导不力、不抓不管而导致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或屡屡出现重大腐败问题而不制止、不查处、不报告的,无论是谁,都要追究责任。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为建设幸福富庶的××提供坚强保证。

结合金融工作谈落实科学发展观


结合金融工作谈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要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对于处在股份制改革纵深推进和实施经营战略转型关键时期的农业银行来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保证改革稳定、发展和谐的根本点和落脚点。下面笔者结合基层经营行实际,就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县域农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谈几点体会。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业绩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一个新的高度,整个报告有38处指出要“科学发展”,并反复提出,反复论述。其核心定义,科学发展就是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县支行的经营实际,我认为,要坚持好科学发展观,首先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业绩观。业绩是考量工作成效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没有树立好正确的业绩观,就很难处理好量和质的关系、局和面的关系、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就会走弯路、走岔路,甚至走错路。长期以来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经营行若不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就很容易出现短期行为,甚至不惜付出高额成本来获取眼前的蝇头小利,这无一不是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损害。同时,有没有树立正确的业绩观也是考量我们工作是否求真务实的重要指标,单纯地为了出业绩才去抓发展,甚至不顾实际情况,在条件并不具备的情况下采取“拔苗助长”的方式,最终只会得不偿失,阻碍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坚持求真务实、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摒弃功利主意思想,与时俱进、认真负责地推动业务发展。 二、着力培养忠诚的优良客户群体,保障科学发展 再好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都必须以客户作为有效实施载体。而客户群体是否优良,其忠诚度怎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发展好与坏、快与慢。结合X支行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起码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精耕细作”。一是要本着培育的态度。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优质客户资源很少,这就需要我们仔细甄别和遴选出成长型、资源型、潜力型优质小客户、“三农”客户,精心培育,良性互动发展;二是要本着帮助的态度。大部分小企业、“三农”客户大多内部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这就需要我们利用银行特有的管理资源、专业知识资源、人才资源和行业信息等资源,帮助客户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分析市场、抗击风险,推动客户又好又快发展;三是要本着服务的态度,把“以客户为中心”真正落在实处,不断地改进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方式,实现从单纯的信贷支持向综合金融支撑转变,从单纯的金融“输血”到培育客户自身“造血”转变,从单纯的扶持功能向综合服务功能转变。也只有在精心培育、尽心帮扶、倾心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与客户建立起来牢固的、互为鱼水的银企感情才牢不可破,客户的忠诚度才坚不可摧,从而保障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扎牢科学发展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是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合规文化建设是基础,也是关键。因为合规管理不仅是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核心,更是确保业务经营合法守法、符合监管规定、符合自律性原则的主要手段。反思以前“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把“合规”贯穿于业务发展的全过程,让一些当时看起来的小问题成了最后的大麻烦。所以,建立合规文化,让“合规”成为每位干部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动,是落实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合规文化建设。首先,要努力建立并完善合格的“规”。银行业务拓展、营销策略、内部管理、发展战略、市场竞争、考核激励、工作创新等各方面,都必须要与市场竞争的客观需求相匹配,这就需要我们的这个“规”要不断完善,并随着市场变化进行相应调整,确保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其次,要创建科学的合规管理机制,确保一个“规”在建立好后能够被大家持续地遵守,并始终使其在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保持核心地位。第三,树立“合规就是效益”的思想,把合规理念渗透到每一员工,使遵章守纪、合规经营成为每一员工的自觉行为。第四,就是要把合规管理嵌入到业务经营的每个环节,确保规范发展。 四

结合金融工作谈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一支业精技强的干部员工队伍,推动科学发展 发展战略的最终执行者是广大干部员工,推动整个发展进程的也是广大干部职工,所以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打造好一支优秀的干部员工队伍,才能推动发展、加快发展。一是要以提升全行干部员工的业务经营、管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突破口,通过学习、培训、轮岗等方式,着眼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员工在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技能;二是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让员工的个人发展与农行的整体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之把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转化为一种自觉愿望;三是对员工实行有效的激励约束,从正面引导和鼓励员工,增强其发展的动力和压力;四是要科学建立健全一套严谨、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并适度进行人才本土化挖掘和开发,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熟悉当地环境、经济、人文、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优势,有力推动发展。 五、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确保发展质量 坚持科学发展观,中心还是发展。虽然增长印证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就会出现增长失调,最终导致制约发展的局面。在实践过程中,有的企业并没有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片面地追求量的扩张,片面地追求速的提升,而忽视了“质”这个最关键的因素,最终导致“欲速则不达”的后果。我认为,科学发展必须要做到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的关系,要在确保风险可控、确保发展质量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扩面提速的稳定性,才能保证整个发展进程不出偏差,才能确保发展成果。同时我们在抓发展过程中,要坚决抵制违规行为,对故意违规的人和事要用重典,过去一些基层营业机构之所以屡违屡犯,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其违规行为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没有什么违规成本可言,所以必须强化制度执行,辅之以严厉的制裁措施,才能为发展保驾护航,切实推动发展。

对纪委落实监督责任的几点思考


对纪委落实监督责任的几点思考

《党章》赋予纪委“三大任务”“五项工作”,概括起来就是监督执纪问责。监督执纪问责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监督是执纪和问责的前提,执纪和问责是监督的延伸。本文主要谈纪委如何有效落实监督的问题,重点围绕有监督的底气、有监督的重点、有监督的措施、有监督的合力、有监督的制度“五个有”来谈。

一、有监督的底气

(一)底气来自于党委。《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纪委监督的主心骨是党委、后盾是党委,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的监督,是协助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当好参谋、出好主意,检查、督促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因此,纪委可以放心的监督、大胆的监督。

(二)底气来自于职责。《党章》第四十四条规定了纪委的“三大任务”“五项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加强对所辖范围内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因此,对“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是纪检监察机关职责所在。一方面对行政执法部门在履行自身监督和检查职责行为进行再监督、再检查。另一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履行权力(监督权力)和履行职责(监督责任)进行再监督、再检查。突出归位意识,突出对主抓者、主责者、监督者的监督。

(三)底气来自于自身。一是站位要高。纪委是党的纪律的执行者,执行纪律靠监督,监督是纪委的本职。要树立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的意识,树立不监督就是渎职、监督不到位就是失职的意识,将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自觉。充分认识到“纪检干部在作风和纪律上偏出一寸,纪检事业就会离中央的要求偏出一丈。”纪检监察干部只有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才会严、紧、硬;反之,不想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党纪政纪必然失之于宽、松、软。二是自身要硬。“打铁还须自身硬”,“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干部提出的“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16字要求,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升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严守纪律,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遵守准则、条例,发挥表率作用,打造纪检监察干部过硬的形象。对纪检干部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切实解决“灯下黑”问题,打造坚强有力的执纪监督“铁军”。三是知识要全。纪检监察工作涉及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纪检干部不可能在各个领域都成为专才,这就需要我们在扎实学好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习与工作密切相关的经济、金融、法律、法规、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调整和优化知识结构。运用“纪言纪语”使纪律审查更加聚焦纪律,从而提高监督水平,增强执纪效果。四是“三转”真转。按照“转职能”的要求,突出主业,全面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专职,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按照“转方式”的要求,顺应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形势和新要求,改进方式方法,更好地履职尽责。按照“转作风”的要求,持之以恒纠“四风”,以“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的标准,加强纪检干部能力素质建设,不断提升发现问题、监督执纪、问责追究的能力,做到会监督、善监督。

二、有监督的重点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和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督职责。第十七条规定:党内监督必须加强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监督,重点监督其政治立场、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执行党的决议,公道正派选人用人,责任担当、廉洁自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

因此,“再监督”的重点,从监督的对象来说,一是要突出抓好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这个重点;二是要突出十八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这“三类重点人”。十八大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这“三个时间节点”,体现“越往后执纪越严”的执纪标准。三是突出对职能部门履行监管、执法等职责情况进行“再监督”,对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各自监管职责的“再监督”。从监督的领域来说,要重点监督扶贫领域、项目单位、民生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市场配置不均衡、市场竞争不充分、垄断性强等容易发生腐败的领域。从监督的事项来说,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心、群众关注、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如政府投资项目的立项和建设工程的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扶贫资金等,确保对重点事项的有效监督。从监督的岗位来说,要紧盯易于滋生腐败的管人、管财、管物等重要岗位和环节。

三、有监督的措施

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推进“三转”工作,找准职责定位,明确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一是抓认识促监督。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进一步从“不想监督”变为“主动监督”,逐步改变领导交待什么才办什么的被动状态;进一步从“盯人”转为“盯权”,紧盯权力及其运行过程,切实把职能转到“再监督”上来。纪委应重点监督指导各单位充分认清领导班子及成员必须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责任。要把反腐倡廉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狠抓落实。二是抓纪律促监督。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对所负责单位及所属系统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六大纪律”,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情况进行“再监督”,坚决纠正无组织无纪律、自由主义、好人主义等现象。三是抓作风促监督。紧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四风”的持续纠正,重点监督所负责单位整治私设“小金库”、违规使用“三公”经费、违规使用公务用车、违规操办婚丧喜庆、违规发放电话费等事项是否落实,对顶风违纪者予以严肃查处。五是抓惩处促监督。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 苍蝇”一起打,重点查办所负责单位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干部在履行职责中的失职渎职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违规违纪行为。坚持抓早抓小,快查快结,力争查处一个,教育一片,形成震慑。

四、有监督的合力

监督不只是纪委的责任,监督只有形成合力,才更有效。一是形成纪委专责监督与各级党组织共同监督的合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九条规定: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二是形成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合力。将党内监督同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各种监督方式优势互补,形成监督网络,提高监督效力。三是形成监督与执纪问责的合力。《云南省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监督办法(试行)》,从十个方面明确了对党政一把手进行重点监督的内容。《办法》还规定,监督包括专项纪律检查、述廉述责、巡视监督、审计监督、有关事项报告、党务政务公开、约谈和诫勉谈话、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等15种。通过各种形式的监督,形成监督合力。并运用好“四种形态”,进行执纪问责,形成震慑,从而促进党政一把手担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守纪律、讲规矩,从而促进各级干部严守廉洁自律高标准,严明“六大纪律”底线,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五、有监督的机制

有效监督的关键是及时掌握被监督单位的情况,这就需要完善的机制做保障。一是建立健全日常工作报告制度。各被监督单位每半年就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人事工作、上级重要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以及“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等,向纪委专题报告。“三重一大”事项、党内政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等会议,提前报告纪委派人列席。年底,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向纪委进行述责述廉,重点述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及执行廉洁纪律情况。二是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约谈制度。建立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约谈同级党政班子成员制度,强化对同级党政班子成员履行主体责任的督促指导。建立党委其他班子成员约谈分管负责人制度,对分管系统和部门及联系单位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不力的情况开展专题约谈,发挥督促、提醒、警示作用。健全纪委书记对下级党委书记和同级党政部门党委(党组)书记的工作约谈制度。建立派出纪工委对监督联系单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二级班子重要岗位人员约谈制度,通过履行监督责任来促进主体责任的落实。三是建立健全常态巡察制度。以巡察强化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党员干部遵守“六大纪律”以及纠正“四风”情况的监督。并综合运用民主评议、受理投诉、谈话了解、个别座谈、查阅资料、走访调研、明察暗访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强化党内监督。四是建立健全专项检查制度。可采取自查、抽查和督查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对民主集中制落实情况,“六大纪律”“三公”经费、专项经费、项目经费、物资采购、各类津补贴和奖金发放、公务卡结算、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执行情况,以及 “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执行、监督情况的检查。重点把控是否针对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是否对各风险责任人进行了有效教育、管理和监督。通过专项检查,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完善制度措施,堵塞管理漏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