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思想汇报 > 7月入党思想汇报 > 导航 > 7月入党思想汇报:共筑“中国梦”

7月入党思想汇报

7月入党思想汇报:共筑“中国梦”。

但凡是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时常会使用到思想汇报,一份好的思想汇报可以促使我们不断进步。我们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汇报呢?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7月入党思想汇报:共筑“中国梦””,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敬爱的党组织:

总有一种记忆让我在寒夜里想起心生温暖,总有一种温暖让我在平凡的生活中念念不忘。回顾入党的心路历程,那些难忘的人,难忘的事,难以忘记的感动,仿佛从未离去。在此愿与大家交流心得体会,并分享那一份深深的感动。

我想大家依然记得长江大学英雄群体勇救落水儿童的感人事迹吧,他们在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 ,不顾个人生命安危,投入到了生命的大营救之中。跳入险不可测的江水中,奋力游向困在漩涡中的两名少年;9名不会游泳的同学,手挽手结成“人链”,向江中延伸,协助营救。他们没有丝毫犹豫徘徊、没有所谓值与不值的判断,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崇高使命和价值追求,他们不仅感动了荆楚,更是感动了中国。

此后每次经过长江大桥,看到那汹涌澎湃的江水,心里感慨万千,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当时舍己救人的场景,仿佛看到了江里涌动着一种精神,奔流不息。虽不认识他们,但我想他们一定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永远定格在我心里,对他们产生由衷的敬意。有一种失去叫拥有,有一种失败叫成功,有一种陨落叫永恒。大学生英雄群体用生命兑换的不仅仅是两个年轻的生命,更是一份崇高,一种永恒的精神!让我们每一个有爱心的人组成一个人链,把爱传下去,把希望传下去,把最崇高的精神传下去,把舍己救人的精神传下去,永不断裂。

在上次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中,一个人的事迹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生科院学生曹恒蕾一诺千金,代友尽孝,用责任坚守承诺感动了整个学校。她的家境也很贫困,但他依然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承诺与责任,她的所作所为远远超出了金钱和名利所能衡量的范围,这正是中国传统人格中不可撼动的信仰。曹恒蕾,也许我们不认识,但我们却能永远记得。她是我们学校的骄傲,她那持之以恒的爱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很多时候我在思索,在他们面前,自己是那么渺小,怎样向他们看齐呢?我若是菩提的那片叶,定要用心将根须关怀,生能遮风挡雨,死亦能化作春泥,我想这就是人生的价值。有一种爱要像曹恒蕾同学一样用心灵去开拓,甚至要像英雄群体一样用生命去注解。

刚入学时,就听说“爱在学校”,在学校的日日夜夜里也真切感到了特别是在国家大灾大难时更是淋漓尽致。西南的旱情牵动着学校每一位学子的心。 “心系灾区 情寄西南 ”、“ 情系西南,爱心捐款”从东区小树林到西区桂香园,学校的校园里到处洋溢着爱的气息。爱在学校,作为一个学校人,倍感骄傲,我深深地感到一种爱的清泉正源源不断地汇往灾区。玉树地震时,我们依然慷慨捐助,特别是全国哀悼日那天,很多同学一大早冒雨前来参加升旗仪式,以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哀悼,这一切让我感到,我们不仅要爱在学校,更要爱出学校!

这些都是爱,都是大爱。还有一种爱叫责任,有人说这种爱太冰冷,而我觉得这种爱很炽热,那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炽热,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炽热,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炽热。是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匹夫不是指除我们以外的其他人,而是首先应该包括我们自己,我们青年置身于学校所为何来?正因为一国之希望,在于青年,一国之未来,要由青年来担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我青年学子,责有攸归,更肩负着国家储备实力的重任。我们应该立志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用一生一世的爱与责任去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的中国!

此致

敬礼!

FwR816.COM小编推荐

入党思想汇报:共筑“中国梦


敬爱的党组织:

总有一种记忆让我在寒夜里想起心生温暖,总有一种温暖让我在平凡的生活中念念不忘。回顾入党的心路历程,那些难忘的人,难忘的事,难以忘记的感动,仿佛从未离去。在此愿与大家交流心得体会,并分享那一份深深的感动。

我想大家依然记得长江大学英雄群体勇救落水儿童的感人事迹吧,他们在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 ,不顾个人生命安危,投入到了生命的大营救之中。跳入险不可测的江水中,奋力游向困在漩涡中的两名少年;9名不会游泳的同学,手挽手结成“人链”,向江中延伸,协助营救。他们没有丝毫犹豫徘徊、没有所谓值与不值的判断,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崇高使命和价值追求,他们不仅感动了荆楚,更是感动了中国。

此后每次经过长江大桥,看到那汹涌澎湃的江水,心里感慨万千,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当时舍己救人的场景,仿佛看到了江里涌动着一种精神,奔流不息。虽不认识他们,但我想他们一定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永远定格在我心里,对他们产生由衷的敬意。有一种失去叫拥有,有一种失败叫成功,有一种陨落叫永恒。大学生英雄群体用生命兑换的不仅仅是两个年轻的生命,更是一份崇高,一种永恒的精神!让我们每一个有爱心的人组成一个人链,把爱传下去,把希望传下去,把最崇高的精神传下去,把舍己救人的精神传下去,永不断裂。

在上次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中,一个人的事迹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生科院学生曹恒蕾一诺千金,代友尽孝,用责任坚守承诺感动了整个学校。她的家境也很贫困,但他依然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承诺与责任,她的所作所为远远超出了金钱和名利所能衡量的范围,这正是中国传统人格中不可撼动的信仰。曹恒蕾,也许我们不认识,但我们却能永远记得。她是我们学校的骄傲,她那持之以恒的爱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很多时候我在思索,在他们面前,自己是那么渺小,怎样向他们看齐呢?我若是菩提的那片叶,定要用心将根须关怀,生能遮风挡雨,死亦能化作春泥,我想这就是人生的价值。有一种爱要像曹恒蕾同学一样用心灵去开拓,甚至要像英雄群体一样用生命去注解。

刚入学时,就听说“爱在学校”,在学校的日日夜夜里也真切感到了特别是在国家大灾大难时更是淋漓尽致。西南的旱情牵动着学校每一位学子的心。 “心系灾区 情寄西南 ”、“ 情系西南,爱心捐款”从东区小树林到西区桂香园,学校的校园里到处洋溢着爱的气息。爱在学校,作为一个学校人,倍感骄傲,我深深地感到一种爱的清泉正源源不断地汇往灾区。玉树地震时,我们依然慷慨捐助,特别是全国哀悼日那天,很多同学一大早冒雨前来参加升旗仪式,以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哀悼,这一切让我感到,我们不仅要爱在学校,更要爱出学校!

这些都是爱,都是大爱。还有一种爱叫责任,有人说这种爱太冰冷,而我觉得这种爱很炽热,那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炽热,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炽热,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炽热。是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匹夫不是指除我们以外的其他人,而是首先应该包括我们自己,我们青年置身于学校所为何来?正因为一国之希望,在于青年,一国之未来,要由青年来担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我青年学子,责有攸归,更肩负着国家储备实力的重任。我们应该立志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用一生一世的爱与责任去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的中国!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入党思想汇报:共筑“中国梦”



敬爱的党组织:

总有一种记忆让我在寒夜里想起心生温暖,总有一种温暖让我在平凡的生活中念念不忘。回顾入党的心路历程,那些难忘的人,难忘的事,难以忘记的感动,仿佛从未离去。在此愿与大家交流心得体会,并分享那一份深深的感动。

我想大家依然记得长江大学英雄群体勇救落水儿童的感人事迹吧,他们在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 ,不顾个人生命安危,投入到了生命的大营救之中。跳入险不可测的江水中,奋力游向困在漩涡中的两名少年;9名不会游泳的同学,手挽手结成“人链”,向江中延伸,协助营救。他们没有丝毫犹豫徘徊、没有所谓值与不值的判断,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崇高使命和价值追求,他们不仅感动了荆楚,更是感动了中国。

此后每次经过长江大桥,看到那汹涌澎湃的江水,心里感慨万千,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当时舍己救人的场景,仿佛看到了江里涌动着一种精神,奔流不息。虽不认识他们,但我想他们一定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永远定格在我心里,对他们产生由衷的敬意。有一种失去叫拥有,有一种失败叫成功,有一种陨落叫永恒。大学生英雄群体用生命兑换的不仅仅是两个年轻的生命,更是一份崇高,一种永恒的精神!让我们每一个有爱心的人组成一个人链,把爱传下去,把希望传下去,把最崇高的精神传下去,把舍己救人的精神传下去,永不断裂。

在上次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中,一个人的事迹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生科院学生曹恒蕾一诺千金,代友尽孝,用责任坚守承诺感动了整个学校。她的家境也很贫困,但他依然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承诺与责任,她的所作所为远远超出了金钱和名利所能衡量的范围,这正是中国传统人格中不可撼动的信仰。曹恒蕾,也许我们不认识,但我们却能永远记得。她是我们学校的骄傲,她那持之以恒的爱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很多时候我在思索,在他们面前,自己是那么渺小,怎样向他们看齐呢?我若是菩提的那片叶,定要用心将根须关怀,生能遮风挡雨,死亦能化作春泥,我想这就是人生的价值。有一种爱要像曹恒蕾同学一样用心灵去开拓,甚至要像英雄群体一样用生命去注解。

刚入学时,就听说“爱在学校”,在学校的日日夜夜里也真切感到了特别是在国家大灾大难时更是淋漓尽致。西南的旱情牵动着学校每一位学子的心。 “心系灾区 情寄西南 ”、“ 情系西南,爱心捐款”从东区小树林到西区桂香园,学校的校园里到处洋溢着爱的气息。爱在学校,作为一个学校人,倍感骄傲,我深深地感到一种爱的清泉正源源不断地汇往灾区。玉树地震时,我们依然慷慨捐助,特别是全国哀悼日那天,很多同学一大早冒雨前来参加升旗仪式,以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哀悼,这一切让我感到,我们不仅要爱在学校,更要爱出学校!

这些都是爱,都是大爱。还有一种爱叫责任,有人说这种爱太冰冷,而我觉得这种爱很炽热,那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炽热,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炽热,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炽热。是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匹夫不是指除我们以外的其他人,而是首先应该包括我们自己,我们青年置身于学校所为何来?正因为一国之希望,在于青年,一国之未来,要由青年来担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我青年学子,责有攸归,更肩负着国家储备实力的重任。我们应该立志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用一生一世的爱与责任去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的中国!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入党思想汇报范文:共筑“中国梦”


这篇《入党思想汇报范文:共筑“中国梦”》,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敬爱的党组织:

总有一种记忆让我在寒夜里想起心生温暖,总有一种温暖让我在平凡的生活中念念不忘。回顾入党的心路历程,那些难忘的人,难忘的事,难以忘记的感动,仿佛从未离去。在此愿与大家交流心得体会,并分享那一份深深的感动。

我想大家依然记得长江大学英雄群体勇救落水儿童的感人事迹吧,他们在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 ,不顾个人生命安危,投入到了生命的大营救之中。跳入险不可测的江水中,奋力游向困在漩涡中的两名少年;9名不会游泳的同学,手挽手结成“人链”,向江中延伸,协助营救。他们没有丝毫犹豫徘徊、没有所谓值与不值的判断,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崇高使命和价值追求,他们不仅感动了荆楚,更是感动了中国。

此后每次经过长江大桥,看到那汹涌澎湃的江水,心里感慨万千,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当时舍己救人的场景,仿佛看到了江里涌动着一种精神,奔流不息。虽不认识他们,但我想他们一定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永远定格在我心里,对他们产生由衷的敬意。有一种失去叫拥有,有一种失败叫成功,有一种陨落叫永恒。大学生英雄群体用生命兑换的不仅仅是两个年轻的生命,更是一份崇高,一种永恒的精神!让我们每一个有爱心的人组成一个人链,把爱传下去,把希望传下去,把最崇高的精神传下去,把舍己救人的精神传下去,永不断裂。

在上次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中,一个人的事迹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生科院学生曹恒蕾一诺千金,代友尽孝,用责任坚守承诺感动了整个学校。她的家境也很贫困,但他依然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承诺与责任,她的所作所为远远超出了金钱和名利所能衡量的范围,这正是中国传统人格中不可撼动的信仰。曹恒蕾,也许我们不认识,但我们却能永远记得。她是我们学校的骄傲,她那持之以恒的爱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很多时候我在思索,在他们面前,自己是那么渺小,怎样向他们看齐呢?我若是菩提的那片叶,定要用心将根须关怀,生能遮风挡雨,死亦能化作春泥,我想这就是人生的价值。有一种爱要像曹恒蕾同学一样用心灵去开拓,甚至要像英雄群体一样用生命去注解。

刚入学时,就听说“爱在学校”,在学校的日日夜夜里也真切感到了特别是在国家大灾大难时更是淋漓尽致。西南的旱情牵动着学校每一位学子的心。 “心系灾区 情寄西南 ”、“ 情系西南,爱心捐款”从东区小树林到西区桂香园,学校的校园里到处洋溢着爱的气息。爱在学校,作为一个学校人,倍感骄傲,我深深地感到一种爱的清泉正源源不断地汇往灾区。玉树地震时,我们依然慷慨捐助,特别是全国哀悼日那天,很多同学一大早冒雨前来参加升旗仪式,以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哀悼,这一切让我感到,我们不仅要爱在学校,更要爱出学校!

这些都是爱,都是大爱。还有一种爱叫责任,有人说这种爱太冰冷,而我觉得这种爱很炽热,那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炽热,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炽热,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炽热。是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匹夫不是指除我们以外的其他人,而是首先应该包括我们自己,我们青年置身于学校所为何来?正因为一国之希望,在于青年,一国之未来,要由青年来担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我青年学子,责有攸归,更肩负着国家储备实力的重任。我们应该立志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用一生一世的爱与责任去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的中国!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共筑中国梦思想汇报范文3000字


“中国梦”的保障在于行动、在于实干,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勇于攻坚克难,善于开拓创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表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早在十八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对“中国梦”的内涵、路径、保障做了相关阐述。中国梦是“富强之梦”,是“民主之梦”,是“文明之梦”,更是“复兴之梦”。“中国梦”实现的科学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梦”的保障在于行动、在于实干,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勇于攻坚克难,善于开拓创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要求,报告强调了两个“一定能”:“一定能在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为什么如此斩钉截铁地断言“一定能”?就是因为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的指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方向,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报告中的两个“一定能” 与人大会提到的“中国梦”是相一致地,二者的目标是相同的,实现目标的和组织者是相同的,依靠的对象也是一样的,都是人民群众,十八两个“一定能”极大地鼓舞了党员建设美好未来的信心,而“中国梦”是给全国人民描绘精彩明天的美好画卷。

“中国梦”的科学实现道路来之不易,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与之同时,我们在“中国梦”实现道路中产生了实现梦想的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与之同在的是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同时凝聚着实现它的中国力量。

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在两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之前,是无数关心中国命运的专家、教授的思索与探寻,“中国梦”与中国精神才逐渐清晰,他们对“中国梦”长期的思考和对中国精神的长期关注,才有习近平总书记自信地、自豪地说出这番话。

我国经济学家,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天勇教授,在XX年出版了的《中国向何处去》,XX年出版了姊妹篇《中国梦与中国道路》。这两本书是作者对中国道路问题的持续性和深入性研究。

中央政策研究室前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和中央党校前副校长李君如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分别为本书作序。郑新立表示该书“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中国国策论著中,顶尖级水平的一部书”。李君如称此书的出版将为体现公民共识的“中国梦”和中国精神的形成作出贡献,并为我国重大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和逻辑支撑。

周天勇在《中国向何处去》一书中所提出的: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入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

在《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书中,回答了未来30年中国具体怎么办,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对中国老百姓未来需要什么,什么是中国梦和中国精神,以及对资源环境生态变化趋势及对策,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等如何调整,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周天勇在《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书中将“中国梦”具体化为“成为城里人:数亿中国农民之梦”、“安居和乐业梦”、“生活的社会保障梦”、“公共服务梦”、“生态环境优美和家庭平安梦”、“精神生活之梦”等六个民众个人愿望与精神诉求。

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分析框架为读者勾勒出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并概括为:调整城乡、产业和企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实施赶超型科技进步战略;克服利益梗阻,坚定地推进改革,形成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深入推进政治、社会和文化等体制改革。周教授对我们国家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挑战进行了深刻冷静思考分析,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改革和开放、民生,提供了一个路线图,筹划和设计了一个务实、可供操作的路线和整体及综合性方案,体现了一名良心学者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中国知识分子世代相传的“铁肩担道义”精神的血脉支撑和延续。

满眼尽看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自主、自觉地的选择,是中国人自己的话语。

面对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的话语权缺失,“欧化”、“美化”严重,中国学术变成了西方学术的传声器,套用西方方法、论证西方结论、用西方语言说话,甚至直接重复西方话语等等不一而足,不绝于耳。

“中国梦”这种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是对西方政治话语权强有力的冲击,这当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所必须的,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在社会管理、人文政治方面有丰富的思想,中国应对人类政治文明有所贡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