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演讲稿 > 关于未来的励志演讲稿 > 导航 > 励志演讲稿:未来总在想象之外

关于未来的励志演讲稿

励志演讲稿:未来总在想象之外。

过了旧的关会有新的烦恼,在上台发言之前,提前将要演讲的内容熟记于心是非常有必要的。演讲稿得撰写应该要注意演讲的场合,你想知道一篇演讲稿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吗?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励志演讲稿:未来总在想象之外”,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重回母校感慨万分,毕业后整整25年,又 重回学堂,首先感谢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和MBA学院对我的盛情邀请,能让我和在座的学弟、学妹们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我们关心的话题。说到这里,我要感谢原来的东家,工作了25年的浙江广电集团,没有中国蓝就没有今天的我,也感谢母校再次给予我新的平台。辞职之后收到很多鼓励,最有趣的是语文估计不太合格的朋友发短信说:祝你前途无量。这个量却写成了明亮的亮,最伤心的后面还有四个字:一路走好!还有一个损友发的这样一个心灵鸡汤——有只黄鼠狼,在养鸡场的山崖顶上立了块碑,上面写着:“摆脱禁锢,不勇敢跳下去,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只老鹰?”于是,它每天就在崖底等着吃摔死的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阅读心灵鸡汤时需要智商,大多鸡汤都是黄鼠狼写的。我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因为我的微信微博头像还真是展翅翱翔的雄鹰!所以,不管做高飞的鹰还是摔死的鸡,正是我今天希望分享的主题:未来总在想象之外,谁决定了泛传媒的明天。我离职后,清理我的办公室的时候,还找到了我小学和中学日记、工作日志等。在这些文字的记录中,我俨然是一个“好孩子”的形象。当然,现在我离开了体制,不能说是“坏孩子”。从我内心来说,依然强烈地有一种为咱们国家文化产业奉献微薄之力的使命感!所谓位卑不敢忘忧国。

今天的时代真的让我激动和兴奋!今天,我能以体制外的身份,和大家交流,能以中传老师的身份,和大家坐在一起,是我以前不敢想象的。在国力更加强盛、文化发展速度加快的大时代下,在座的学弟、学妹们,你们的未来更是在想象之外!温家宝总理说,现在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什么是互联网+?可以这样来理解,互联网+传统集市有了淘宝、互联网+传统百货商店有了京东、互联网+传统银行有了互联网+传统红娘有了世纪佳缘、互联网+传统交通有了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互联网+传媒呢?我想,会是一个泛传媒时代。我相信,泛传媒是囊括了未来的一切媒介和传播的主体。我们脑中可以想见这样的画面:飞机就要起飞,空姐对你说,请关闭您的电脑、手机、IpAD,还有您的手表甚至眼镜。未来的传媒业,会变得更有想象空间,节目会在手表上传播,也会在眼镜上播放,还会在玻璃、天花板上播放,或者,内容还会无屏传播,通过全息投影来传播。进入泛传媒时代,我认为未来传播介质的壁垒将被打破,所有的传播将只有内容和平台两个区分,不论传播介质如何变化,只有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才是制胜之道。科技的发展与硬件的进步为“泛传媒”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基础,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将重新定义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而在这个过程中,网络视频必将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为新节目模式的研发研制提供广阔的平台,而这也是我选择加盟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的一个考虑!接下来我想讲的是,泛传媒时代谁来主宰?

在我25年电视职业生涯的前20年中,你们在座的都不是我的主要目标观众和工作对象,我们更关心的是大伯大妈们。而在近几年,特别是“奔跑吧兄弟”节目播出之际,我们已经强烈感觉到,时代完全变了,年轻的你们才是这个时代的未来和决定者!仅有收视,不需要网络影响力的电视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就在离职之后的3个月时间里,我和一些电影公司、互联网公司聊天,他们的决断也是惊人的一致:你们是他们最大的受众群体。不管是电视、电影、视频网站、移动互联网或者网络游戏等各种媒介,在座的各位,你们都是他们最重要的受众目标。因为,在座的各位你们会是泛传媒时代最大的参与者、消费者、生产者、创造者和推动者。这是对你们的勉励,也是对你们的期望。

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我将和大家分享三句话。第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尤其是对于在座的各位。

1大格局

从国家的视角去看。要站到一个更高的视角和格局去看待、理解现在的文化创意产业。国家给了我们很大的文化创业的政策空间。

第一,硬实力很硬。从物质上来讲,现在是高度丰富,应有尽有。

27年前,那是1987年,肯德基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在北京前门开店。也是我大学二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吃上肯德基,那是非常奢华的午餐。还有咱们学校后门那时候有一个北齿餐厅涮羊肉,基本上都是大餐级的享受。

那一年我们国家的GDp排名是全球12位,现在是第2位,仅次于美国。现在我们很富裕,可以随时到国外去消费。

但有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就是去国外买到的是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国内消费的却是国外的文化产品。

第二,软实力很“软”。跟物质极大丰富对应的是,我们的文化实力不够强。

尤其是文化原创力更是比较疲软!不说许多网站模式是借鉴引进,就是我们现在的几乎全部现象级综艺节目都是舶来品。这一点,我作为之前担任浙江卫视总监,也常常反思。

记得有一次瑞典动画公司来访,人家用7年时间制作动画,我们急功近利,做不到。但是,我们的文化需求又如此之大!不要说跑男一个栏目可以创造的巨大收益,像我们当时小制作的《奔跑吧兄弟》电影也能创造4个亿的票房,这是让我很惊讶的事情。

当然,我们身边的都很喜欢看韩国的综艺节目、电视剧、电影。韩国的文化现象值得高度关注!而对于美国的文化产品接受度就更高了。比如,《速度与激情7》到现在的票房已破15亿、之前的《变形金刚4》接近20亿。

我们反观美国,通过“三片”来影响世界:从过去的弹片到现在的芯片、薯片直至大片。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说:“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形态。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我们的国家也很忧虑这样的情况。

xx2019年12月提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从国家的大格局来看,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会带来制度的变革,而制度的变革又会形成政策红利,推动经济增长和行业繁荣。现在国家意志就需要我们把文化软实力做大做强,这就依靠在座的各位。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2大趋势

现在我们处于文化饥渴、行业井喷的时期,整个行业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一个同事发朋友圈说:“在北京喝杯咖啡一落座,左边在谈五千万的业务,右边在聊一个亿的融资,前面在说Ip后面在侃大数据,说得头头是道没有一句话在点子上,这社会真心不缺满嘴大钱的主顾,缺的是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手艺人。你们这么大业务量,能把我这杯咖啡的帐单一块买了吗?”

我找来一组数据来解释一下。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居民的消费转向精神文化消费为主的重要拐点。

2019年中国人均GDp就达5000美元,文化娱乐消费具备起飞基础。

美国文化强国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1)1962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文化服务支出增速进入年增速5%左右的增长期。2)1973-1989年,人均GDp到5000美元附近,连续十年人均文化消费增速保持10%以上。3)1990年以后,文化产业进入成熟期,新技术开始促进内部结构调整。

我国人均文化消费增速2019年以来一直维持高位,且人均GDp 在 2019 年达 5000 美元,为文化产业高速发展奠定良好的需求基础。

行业的蓬勃发展也在资本市场得到了验证。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进军文化产业。之前的一些房地产上市公司收购影视公司、去年餐饮业的湘鄂情收视笛女影视和中视精彩,今年连生产床垫的喜临门也收购杭州的绿城传媒……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我看过一篇文章《解密小米:一家“很饥渴”的公司》,文章里说,即使估值已经超过450亿美元,小米依然是一家很饥渴的公司。

小米的CEO雷军在他的朋友圈贴出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的一段话:“最近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叫风口,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饥渴二字,正是当下文化需求的写照!

我在和华谊兄弟的王中军先生聊天时候,他说,他去年比较成功的投资是用1000万投资了三个大学生创业的“刀塔传奇”,现在市场对刀塔传奇的这个公司估值已达100亿。

而被市场高度认可的“乐视网”也从去年12月的30多块,涨到了差点破100块,一些证券分析师甚至把乐视网的市值看高到1000亿。

我那天和乐视高飞说,你们的互联网手机互联网自行车互联网汽车,抛一个概念就涨停!如果将来喊乐视互联网飞机,互联网游艇,估计股市要乱套了。

所以,从行业的发展大趋势来看,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3大视频

在这里我讲两点:我见证电视大片的到来,并看好网络大片的未来。

第一,我见证了电视大片时代!

在浙江广电集团的强力支持下,合力打造卫视的战略推动的背景下,2019年8月,我上任浙江卫视总监,立下了“军令状”,两年内,把浙江卫视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卫视。

我们团队提出“中国蓝”的品牌口号,经历了单点突破、线性统筹、面上围合、自成一体的过程。从节目上来讲,就是《我爱记歌词》、《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的大片探索过程。

在这里,有一些故事和大家分享。刚上任时,浙江卫视排名在第8位。我的工作方式就是抓重点,先进行单点突破。

我就选择了《我爱记歌词》,进行了地毯式的轰炸,从2019年国庆七天的连续直播,到周末连开三档K歌节目《我是大评委》、《爱唱才会赢》,再到全年举办《全国麦霸英雄汇》活动。这就完成了我们综艺团队的成长。这也为以后《中国好声音》的成功铺垫了很好的基础。

说起《中国好声音》,今天既是我在母校的第一讲、第一课,也是好声音的冠名商加多宝红罐变金罐值得纪念的日子。当时没有加多宝慧眼独具,这档节目或许就没有广告冠名,也许就没有今天这档节目的影响。很感慨!

《中国好声音》给浙江卫视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随之而来压力山大。主要是来自两方面。一是灿星公司对团队的信心打击。我们本来想引进一条鲶鱼,结果进来一条鲨鱼。二是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横空出世。

“真正的强者不是流泪的人,是含泪奔跑的人。”我记得,2019年节目团队负责人刚刚上任,下半年,我们推出一些节目,推出一个失败一个。她也经常在办公室里很委屈的流泪,压力确实无比之大,节目制片人都更换了几个。

这就好比大战,攻打山头一样,一个连上去,打不下来,连长撤掉,再上去一个,打不下来,再撤掉一个连长。

我们当时候制定的卫视的战略叫“对外风云际会、对内百舸争流”。《中国好声音》是风云际会的产物,百舸争流还需要去证明我们自己也能成功。

于是,从202019年初就开始了“百舸争流”,接力赛跑!从《人生第一次》、到《爸爸回来了》,再到《十二道锋味》,这时候,我们找节目团队开了次会,我和他们说,现在是积小胜为大胜的时候了!

《奔跑吧兄弟》这个节目,是团队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这次不成功,那以后,“中国蓝”的节目就只能依靠“八国联军”了。这个节目最终获得了观众的认可,成为最新的现象级节目。

跑男的成功也再一次证明了一个现象级节目要具备的要素是这样五个:“模式+团队+明星+宣发+平台”,这五大要素越极致、离现象级节目就近。

我个人始终有“大片的情结”,这个大片,也可以说是标杆节目或者现象级节目。在2019年的时候,我在接受媒体采访,就提到,我们要做的是“顶层设计,电视大片”。

在过去的三年,我也见证了电视行业“电视大片”时代的到来。刚才所提到的,就是我验证电视大片、现象级节目的亲历过程。

第二,我看好网络大片的未来。

对于未来的判断,我看好互联网会出现一档现象级大片。关于这个判断,我在上个月的“中国2019春季电视节目营销趋势论坛”上,曾详细阐述过。这里,我简要提炼概括一下。

互联网一定会诞生现象级节目,但是大家目前还在探索中。我们现在面对的状态是“三个没有一个有”。原创的现象级节目模式还没有,网台联动的现象级节目还没有,出现于互联网平台的现象级节目还没有,制播分离的现象级电视节目只有一个。

我相信,这些没有的,未来都会有。正因为如此,我选择了网络视频研究中心,而不是其他传统的研究中心,未来的最大可能性还是互联网。

网络大片的未来实现之路,还需要经历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探索。我想用马云的一句话对未来网络大片探索进行自勉:“方向对了,路再远也没有关系!”

我非常幸运,生活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对于像我这样之前在体制的人来说,我和中国蓝兄弟姐妹们在一个传统的平台上,实践并阶段性地完成了“电视大片”。

我又特别感激这个宽容的时代,尤其在国家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机遇期,能让我换一个轨迹,换一个身份去探索“网络大片”、去制作互联网的现象级节目!

所以,在这个最好的时代,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句尼采的话:“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二、未来十年:泛90后的黄金时代

我将和大家分享的第二句话是:“未来十年是泛90后的黄金时代。”在开始这部分之前,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视频:这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马克思说过一句话:“一切神圣的东西都将被亵渎。一切稳固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现在常常被学者和评论家们借用来描述后工业、后现代、全球化时代状况。

我也想把这句话用在现在和未来——这是一个迭代太快的非经验时代,这是属于泛90后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也是属于在座90后的黄金时代,因为你们是这个时代的消费者、生产者和改变者。

1泛90后是泛传媒时代的主力消费者

我是一个有电影梦想的人,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我接触了一些电影公司。许多导演认为,大多数电影的票房好不好,取决于你们90后看不看!其实对于浙江卫视来说,自从《奔跑吧兄弟》之后,现在也开始关注起90后的收视行为了。

而对于电影、电视、视频网站等媒体来说,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泛90后更加是主要受众群体和消费群体。有一句话说的好,你可以放下电视,但是离不开手机!

泛90后是天生具有大众娱乐的消费基因,眼界相对开阔,家庭生活水平普遍较高。与之对应的,80、90后对于娱乐消费支出接受程度较高, 绝大多数具有媒介消费习惯。

一些研究者认为,传媒娱乐消费属于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的标准化不同,每一代人的偏好不同。如50、60后人偏好养生,70 后偏好运动,但80、90后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对于娱乐付费的意识强。

当其成为主流消费人群,带动的是包括电影、游戏等在内的大众娱乐消费的崛起。如在国内19-35岁人群已经占据整体电影观影人群的76%,而16-32岁人群占据整体网游用户的62%。

在我们熟悉的电视领域,过去的广告客户要看的是节目的收视率,而现在更关心的是节目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

2泛90后是泛传媒时代的生产者

“观察自己永远是文化创新的最佳范本。”只有90后,你们才是天生的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族群。只要研究自己,不用去研究别人,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是你们的天然优势。

如果你们在座的90后,来做真人秀节目,你们会把电视真人秀节目拍得“够真实”,彻底杜绝煽情苦情炒作。

3泛90后是泛传媒时代的改变者

在我的观察,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你们将改变整个传媒业态。

第一,娱乐表达改变了内容的形态。对于90后来说,随时娱乐、随时表达、随时生产,是最常见的一个行为模式。比如,吃饭前先拍个菜,去看演唱会,先录一段视频……

在这样的情况下,传媒的内容形态会是两个极端化的并存:大片化和碎片化。

第二,互动分享改变了传播的方式。90后会期待与对方互动分享,这也改变了原先的传播方式由单向更迭为互动。

结合互联网的技术和传播特点,传统传媒的传播方式也由之改变,比如,新闻报道。原先的新闻首发是在传统媒体上,而现在的新闻首发已改为互联网发布。

对于未来呢,是否存在一种可能性,综艺大片也会在互联网上首发?

第三,个性追求改变了组织的结构。90后具有鲜明的个性追求,在潜移默化中,对未来的传媒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我这次辞职的信息发布为例,如果在十年前,或者五年前,甚或者是在两年前,会选择报纸、门户等传统媒体。

而这一次,自媒体《传媒内参》来联系我,我没有多加考虑,就答应了。我相信,未来的媒体组织行为,会形成两个极端:大平台、大集团式的庞然大物,另外一端是扁平化的“小而美”的众多自媒体。

终上所述,谁是泛媒体明天的决定者?勿庸置疑,就是包括在座各位在内的网络新生代。当然,“泛90后”其实并不是指年龄,而是指80尾等拥有“90后思维和90后生活方式”的人群,他们习惯独居但乐于分享,拥有个性但容易被影响,“泛90后”将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传媒的生态逻辑。

虽然互联网时代的你们进入了最黄金年代!但是记住华为任正非的这段话:“在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他说:“互联网虽然促进了信息的生产、交流、获取和共享,但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即使在互联网时代,车子还是车子,内容还是内容,豆腐还是豆腐。”

这是71岁的任正非先生对那些寄希望于互联网思维而不是靠刻苦努力一夜暴富的年轻人的忠告。

三、在最好的时代做最好的自己。

我现在和大家分享的第三句话是:在最好的时代做最好的自己。

我经常调侃自己是一个平民总监,现在的我学会了更加谦和!在卫视时我常教育员工,“离开平台,你什么都不是”,讲的是山上寺庙里一头驴,厌倦了拉磨的平淡生活,总是想出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有一天,僧人带着驴出去驮东西,路上行人见驴就伏地膜拜。一开始,驴还有些诚惶诚恐,后来就坦然接受这样的待遇,还摆起pose。回到寺庙,驴觉得自己身份高贵,不愿拉磨,僧人无奈放驴下山。

驴出去后,还是趾高气扬,遇到行人就站到路中央等待膜拜,结果总是被一顿揍,奄奄一息仓皇逃回寺庙,愤愤问僧人:路人的态度为何天差地别。僧人回答说:路人拜你,是因为你驮的货物是佛像。驴恍然大悟。

有时,离开了平台,就会差很多。所以,希望年轻的你们还要珍惜平台,世界那么大,也不要轻言离开平台。

有人还问过我一个问题:25年有哪些值得分享的体验和心得,或者有什么遗憾之处。我考虑很久,觉得,选择了方向,务必趁年轻一定要全力以赴,等老了敢说青春无悔!

如果要说25年很长,其实也很短。回过头去看这些年,能够记住的,也是一些点滴,比如,新青年制造,小强热线,中国蓝,我爱记歌词,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在这25年里,就是做了那么几件值得回忆的事。

所以说,人生很短暂,一生只能做一两件事。对我来说,始终在做文化创意,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此山望着那山高。你做了一部牛的电影,一个视频,一个节目,一辈子都可以引以为傲,引以为荣。

文化创意行业是一片大海,要找到自己的目标,定位,梦想,然后一头扎下去,滑铁有印,踏石留痕!

我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三点心得:第一是取势明道。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一定要判断整个大趋势,顺势而为,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寒窑赋怎么写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这个运就是势也!而“明道”这两个字,我觉得是学习和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就是任何事情都要选择重点,抓住重点!在我做电视频道总监的这十几年里,每次开例会,或各类会议,我都会和团队讲,要抓重点。第二是守正出奇。“守正”是最起码的底线,做人做事,首先要正,这是一个品德的问题,比如,感恩,善良。就感恩来说,懂得感恩的人,会走的更远。从做事上来说,一些大成功的节目,影响越大,责任越大,更要守正。第三是自燃自愈。进入社会之后,每个人都是靠自己。“不要轻言你是在为谁付出和牺牲,其实所有的付出和牺牲最终的受益人都是自己。人生是一场与任何人无关的独自的修行,这是一条悲欣交集的道路,路的尽头一定有礼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这是卡玛《人生是一场独自的修行》一段话!

马云也这样说:“任何团队的核心骨干,都必须学会在没有鼓励,没有认可,没有帮助,没有理解,没有宽容,没有退路,只有压力的情况下,一起和团队获得胜利。成功,只有一个定义,就是对结果负责。如果你靠别人的鼓励才能发光,你最多算个灯泡。我们必须成为发动机,去影响其他人发光,你自然就是核心!”

前天,北京卫视一把手徐滔和我聊了很多,我觉得她就是“自燃自愈”的典型。她说干了卫视总监这行,离开这个世界也没有遗憾了。她还说,人在职场中,就要全力以赴向前冲,不要害怕跌倒,哪怕被人绊倒了,也要抓着绊倒你的那个人的鞋带站起来。

所以,将来你们创业,无论有多疲惫,遇到多大的困难,挑战,只要一出现在公众面前,要立马激情四射,光芒万丈。活成一种沸点的状态,去在无形中影响别人。

大成者都是大磨难者。普通人被挫折所困,大成者直接战胜挫折、降服自我。欲成领袖,必须学会愈合自己的伤口,才有机会接受更大的挑战,变得更加卓越。

这也是曾国藩在他的家书中说的:“凡发一谋,举一事,必有风波磨砺,必有非议摇撼。坚忍力争而后有济!”

在最后,以这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讲座: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和一群最cool的人,一起做一件最牛的事。

未来总在想象之外!谢谢!

f132.CoM更多演讲稿编辑推荐

相信未来李开复励志演讲稿


今天分享这个故事,是“给未来的你”,希望你能看到未来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人可能会说,我未来称为什么养的人,开复怎么会知道呢?其实我不是确切地知道每个人未来会怎么样,但是你们要相信我,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和大学生的交流,在创新工场,Google、微软这三个地方我们所雇佣的每个员工,我们招聘的每个毕业生,来申请项目希望得到投资的每位年轻的创业者,在微薄上留言的每位求助者,他们都是二十来岁,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未来的你。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今天是9月2日,2015年,我跟在座的各位会谈什么事情,你们心中的困惑又是什么,你们要发展成为的人在2011年的今天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这就是我想跟大家探讨的:2015年的你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的演讲一共分4个部分。

1. 首先我认为,有可能2015年你会成为一个迷茫困惑的人。

在创新工场去年做校招的时候,我们去了15所高校,找到了顶尖的计算机系毕业的学生,发出了200份offer,然后我一一打电话,看他们是否愿意加入创新工场,来学习创业。在说服他们之前,我不想误导任何的学生,所以我的第一个问题总是会问:你有没有想过,在你人生的未来,创业是否是你想做的一件事情。当时我的想法是,既然是顶尖学校的顶尖学生,这个问题总应该想透宗应该知道答案吧?如果你不想创业,我可能就不希望你太努力地来创新工场,因为也许你会在一个大企业或者政府里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我们还是得到了许多回答。常见的回答有:

——啊?你真的是开复吗?是真的开复吗?

——是的,我想跟你谈谈创新工场对你的邀请。在谈offer前,我想先知道,你是否想过创业的事情?

——这时80%的回答是,不知道,没想过。

其实这就是一种迷茫。80%来创新工场申请工作并成功得到offer的人都没有想过创业是否是你自己的道路,这一点就是一种迷茫。这个数据还是顶尖学生的迷茫,我在网上看到更多的同学的发问,比如专业不对口,不知道想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爱做什么……

今天我想跟大家将的是,你们这大学四年,有一件事要做好,就是认清你自己,要弄清楚你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且特别要知道你的兴趣在哪里,你的天赋在哪里。在你考虑这个事情之前,首先要知道你要清空的过去的一些错误的理解就是:这个事情跟别人认为你是谁,或别人想要你成为谁,丝毫没有关系。你周围的人,无论是同学、老师、家长,他们都不知道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甚至他们想要你成为的人很可能根本不是你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人。所以大学四年,其他都可以再学,但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天赋。

为什么天赋如此重要?你想,如果我们非要把比尔·盖茨硬变成一个音乐家,硬要他去作曲,他能去成就微软吗?如果你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人硬要他去编程,他有可能成为比尔·盖茨吗?肯定不是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你至少亏欠你自己的是让自己找到自己的天赋。这样你才能够把你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另外我深深相信,找到自己的兴趣也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一个人如果自己做的事情是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他吃饭、睡觉、洗澡都在想着这个事情,最后他不成功都会很奇怪。

那该怎么去找兴趣和天赋呢?我给你们的建议也很简单:多尝试。多尝试那些自己可能有兴趣的东西,无论是选修课程还是实习工作,无论是参加社团或者去网上求知。重点是你要给自己分配时间,努力去找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可能存在的地方。还有,不要很刻意地去说,我未来要去做某一件事情因此我要很功利地去学某一个知识系统,因为这样做的话你可能就错失了你心中真正最爱做的事情。乔布斯曾经说,我们人生面临各种选择,应该追随我们的心。乔布斯还说,人生中的一些经历都像是一个个点,在人生未来某个阶段,我们都有机会把这些点串联起来,当你还没有画出你的曲线的时候,不要苛求每个点都在正确的位置,否则你可能就没有真正追随你的心。

我来演讲前,看了下我大学里选的课,发现有三种:一是选之前觉得可能有兴趣的,选了以后发现非常枯燥,上课都在睡觉,实际没有兴趣的,包括经济学,美国政治,欧洲文学,欧美文学,艺术经典,音乐经典,这几个都是我发现原来自己没有兴趣的。但是,我一点都不后悔花了时间选这些课,因为选之前以为自己有兴趣,选之后明白自己没兴趣,就让人生的选择划掉了一个,能多划掉些选择,这样的elimination也是一件好的事情。第二种是,上了几堂课,做了几次作业,就发现你爱上了它,这个感觉特别好,而且不可能第一次就撞上,我也是选了那么多发现自己不喜欢的课,才发现撞上了自己喜欢的课,也就是计算机。还有第三种可能发生的是,学完以后发现很有意思,但是不知道以后有什么用。这没有关系,就像乔布斯所说的,这些都是一个个的点,也许你的人生未来有一天会把这些点串起来。比如当时我发现,我对哲学很有兴趣,学了没用,又不可能做哲学家,但我今天写的书和文章,如果有丝毫的哲理在里面,还是要感谢当时学的哲学。当时还学了中国文学,听起来也很荒谬,这个学计算机的人学文学干什么,就是有兴趣嘛,那毕业了有用吗?没用,但是我这几年出了5本书,至少还有两本非常畅销。如果没有学中国文学,很可能也不会有成为业余作家的李开复。另外也有一些其他课程对我也很有帮助,比如英语写作、国际关系,这些在Google的四年确实蛮用得上的。

这些选课的决定,当时做的时候并不是刻意的。当时就觉得上一上。第一种发现不喜欢的,就扔掉,第二种是爱上的,就马上去追随它,第三种是喜欢但是没用的,那就先留着,以后终于会把它串起来。

我知道在座的许多同学说,你是站着说话不要疼,你在美国换专业选课之类都很轻松,我们在中国可不是这样的,很多是被限制的。确实中国有很多限制。但我跟你分享一个创新工场工友的故事。有一个很能干的工友名字叫尚若辉(音),他毕业于一个排名非常靠后的大学,几乎最后,没人听过那所大学的名字,因为父母亲说你学会计吧这个好找工作。但他学了才发现,没有兴趣,挂课,但他在网上浏览时发现,居然有一个方向叫用户体验设计,他特别感兴趣,怎么父母没告诉,怎么高考时没这么一个选择。但他没想这么多,就在网上交了各种相关的朋友,在网上上了各种课程,在论坛里发问,跟国内外的朋友交流,然后就发现自己原来有这方面的热情,也有这方面的天赋。然后居然发现自己在这个领域打工,半年之内赚了4万块,他的设计让人赞不绝口。但就在他发现非常开心的时候,悲剧发生了,以前只挂一两科,这个学期他挂了4科,因为他爱上了自己的兴趣。他跟父母做了沟通,他毕业以后不做会计,但他也尽力提升成绩,至少达到毕业的标准。父母看到这孩子在他感兴趣的领域还是不错的,就没有要求他了。他也就一边读书把成绩提起来,一边在新浪找到了一个兼职的工作,之后又在创新工场找到了一个兼职的工作。然后一毕业就在创新工场投资的知乎团队哩,成为了整个团队的用户体验负责人。所以当你找到自己的最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会想魔术一样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李开复励志演讲稿:相信未来


今天分享这个故事,是给未来的你,希望你能看到未来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人可能会说,我未来称为什么养的人,开复怎么会知道呢?其实我不是确切地知道每个人未来会怎么样,但是你们要相信我,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和大学生的交流,在创新工场,google、微软这三个地方我们所雇佣的每个员工,我们招聘的每个毕业生,来申请项目希望得到投资的每位年轻的创业者,在微薄上留言的每位求助者,他们都是二十来岁,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未来的你。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今天是9月2日,XX年,我跟在座的各位会谈什么事情,你们心中的困惑又是什么,你们要发展成为的人在XX年的今天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这就是我想跟大家探讨的:XX年的你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的演讲一共分4个部分。

1. 首先我认为,有可能XX年你会成为一个迷茫困惑的人。

在创新工场去年做校招的时候,我们去了15所高校,找到了顶尖的计算机系毕业的学生,发出了200份offer,然后我一一打电话,看他们是否愿意加入创新工场,来学习创业。在说服他们之前,我不想误导任何的学生,所以我的第一个问题总是会问:你有没有想过,在你人生的未来,创业是否是你想做的一件事情。当时我的想法是,既然是顶尖学校的顶尖学生,这个问题总应该想透宗应该知道答案吧?如果你不想创业,我可能就不希望你太努力地来创新工场,因为也许你会在一个大企业或者政府里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我们还是得到了许多回答。常见的回答有:

啊?你真的是开复吗?是真的开复吗?

是的,我想跟你谈谈创新工场对你的邀请。在谈offer前,我想先知道,你是否想过创业的事情?

这时80%的回答是,不知道,没想过。

其实这就是一种迷茫。80%来创新工场申请工作并成功得到offer的人都没有想过创业是否是你自己的道路,这一点就是一种迷茫。这个数据还是顶尖学生的迷茫,我在网上看到更多的同学的发问,比如专业不对口,不知道想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爱做什么

今天我想跟大家将的是,你们这大学四年,有一件事要做好,就是认清你自己,要弄清楚你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且特别要知道你的兴趣在哪里,你的天赋在哪里。在你考虑这个事情之前,首先要知道你要清空的过去的一些错误的理解就是:这个事情跟别人认为你是谁,或别人想要你成为谁,丝毫没有关系。你周围的人,无论是同学、老师、家长,他们都不知道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甚至他们想要你成为的人很可能根本不是你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人。所以大学四年,其他都可以再学,但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天赋。

为什么天赋如此重要?你想,如果我们非要把比尔盖茨硬变成一个音乐家,硬要他去作曲,他能去成就微软吗?如果你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人硬要他去编程,他有可能成为比尔盖茨吗?肯定不是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你至少亏欠你自己的是让自己找到自己的天赋。这样你才能够把你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另外我深深相信,找到自己的兴趣也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一个人如果自己做的事情是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他吃饭、睡觉、洗澡都在想着这个事情,最后他不成功都会很奇怪。

那该怎么去找兴趣和天赋呢?我给你们的建议也很简单:多尝试。多尝试那些自己可能有兴趣的东西,无论是选修课程还是实习工作,无论是参加社团或者去网上求知。重点是你要给自己分配时间,努力去找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可能存在的地方。还有,不要很刻意地去说,我未来要去做某一件事情因此我要很功利地去学某一个知识系统,因为这样做的话你可能就错失了你心中真正最爱做的事情。乔布斯曾经说,我们人生面临各种选择,应该追随我们的心。乔布斯还说,人生中的一些经历都像是一个个点,在人生未来某个阶段,我们都有机会把这些点串联起来,当你还没有画出你的曲线的时候,不要苛求每个点都在正确的位置,否则你可能就没有真正追随你的心。

我来演讲前,看了下我大学里选的课,发现有三种:一是选之前觉得可能有兴趣的,选了以后发现非常枯燥,上课都在睡觉,实际没有兴趣的,包括经济学,美国政治,欧洲文学,欧美文学,艺术经典,音乐经典,这几个都是我发现原来自己没有兴趣的。但是,我一点都不后悔花了时间选这些课,因为选之前以为自己有兴趣,选之后明白自己没兴趣,就让人生的选择划掉了一个,能多划掉些选择,这样的elimination也是一件好的事情。第二种是,上了几堂课,做了几次作业,就发现你爱上了它,这个感觉特别好,而且不可能第一次就撞上,我也是选了那么多发现自己不喜欢的课,才发现撞上了自己喜欢的课,也就是计算机。还有第三种可能发生的是,学完以后发现很有意思,但是不知道以后有什么用。这没有关系,就像乔布斯所说的,这些都是一个个的点,也许你的人生未来有一天会把这些点串起来。比如当时我发现,我对哲学很有兴趣,学了没用,又不可能做哲学家,但我今天写的书和文章,如果有丝毫的哲理在里面,还是要感谢当时学的哲学。当时还学了中国文学,听起来也很荒谬,这个学计算机的人学文学干什么,就是有兴趣嘛,那毕业了有用吗?没用,但是我这几年出了5本书,至少还有两本非常畅销。如果没有学中国文学,很可能也不会有成为业余作家的李开复。另外也有一些其他课程对我也很有帮助,比如英语写作、国际关系,这些在google的四年确实蛮用得上的。

这些选课的决定,当时做的时候并不是刻意的。当时就觉得上一上。第一种发现不喜欢的,就扔掉,第二种是爱上的,就马上去追随它,第三种是喜欢但是没用的,那就先留着,以后终于会把它串起来。

我知道在座的许多同学说,你是站着说话不要疼,你在美国换专业选课之类都很轻松,我们在中国可不是这样的,很多是被限制的。确实中国有很多限制。但我跟你分享一个创新工场工友的故事。有一个很能干的工友名字叫尚若辉(音),他毕业于一个排名非常靠后的大学,几乎最后,没人听过那所大学的名字,因为父母亲说你学会计吧这个好找工作。但他学了才发现,没有兴趣,挂课,但他在网上浏览时发现,居然有一个方向叫用户体验设计,他特别感兴趣,怎么父母没告诉,怎么高考时没这么一个选择。但他没想这么多,就在网上交了各种相关的朋友,在网上上了各种课程,在论坛里发问,跟国内外的朋友交流,然后就发现自己原来有这方面的热情,也有这方面的天赋。然后居然发现自己在这个领域打工,半年之内赚了4万块,他的设计让人赞不绝口。但就在他发现非常开心的时候,悲剧发生了,以前只挂一两科,这个学期他挂了4科,因为他爱上了自己的兴趣。他跟父母做了沟通,他毕业以后不做会计,但他也尽力提升成绩,至少达到毕业的标准。父母看到这孩子在他感兴趣的领域还是不错的,就没有要求他了。他也就一边读书把成绩提起来,一边在新浪找到了一个兼职的工作,之后又在创新工场找到了一个兼职的工作。然后一毕业就在创新工场投资的知乎团队哩,成为了整个团队的用户体验负责人。所以当你找到自己的最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会想魔术一样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再次分享一下乔布斯的一段名言:XX年斯坦福说:不要被信条所束缚,最重要的是拥有跟随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和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一个人。任何其他的事物都是次要的。

如果你对未来迷茫,希望你能把我时间,找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这样才不会迷茫。

2. 成为应试机器的人。

知道自己的迷茫还是有希望找到兴趣的,但成为应试机器的人就更严重了。在创新工场每年收到几万份简历。常常,打开一份简历我都不得不摇头。比如,某人,男,英语四六级平均成绩80分,刻苦努力,三好学生,等等,几乎每一个简历千篇一律地都是用这些成绩数字来描述一个人,而且是用在应试体系里的数字来描述一个人。这样的人是没有一点吸引力的。难道你在大学四年教育之后,只能给我这些数字吗?你是否成为了应试教育培训出来的一台机器?你的特点在什么地方?除了你的分数之外,你是不是可以告诉我你学懂了什么?你在学到的地方有没有好的创意,你是否知道你学的东西有没有用处?你在课堂学的东西能发挥出来吗?

所以,第二点我想建议的就是,不要成为应试教育的机器。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你们经过了XX年的应试教育,今天应该划上一个句点。我希望你们能逆转过去教育对你们所做的一切迫害,开始真正的学习和思考。

有关思考方面,一共有三种大学四年里你必须学会的学习的能力,这三种能力可以帮助你从应试的壳里飞出来:

第一种能力是自学的能力,这个特别重要,这点做不到,一切其他的大学教育都是白学了。读中学的时候,老师会一次一次重复当时上课的内容,但是进了大学以后,老师只能充当引路人,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和实践。在这四年中你一定要从一个被告知知识的人,到一个能学会自己学习知识的人。要能做到这一点,你必须要有理解的能力,不能只有背诵的能力。这包括了举一反三的能力,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要能够无师自通,给你一本课本,你能把它看懂,做到这些,你就拥有自学的能力了。

那你可能要说,我从何开始才能具备自学的能力呢?唯一一件必须学会的事情,就是学会问为什么。因为在应试教育里面,只要学了什么就可以及格了,就可以背诵了,就可以考试了,但是在大学里面,你不能只学什么,一定要学为什么,当你理解了一件事情为什么是如此的,你才能再次把它推出来,你才能举一反三,无师自通。随时都要问为什么,上课问,去论坛问,上网问,问同学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个时候你才真正懂了,学到了。

第二种能力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能力。你学的每样知识,不要知识知道这个公式是什么,理论是什么,而且要知道在真实的工作中有什么用。因为你进入社会才会知道,以前学的会计、统计、哲学、文学之类,可能都不是你老板认为你最需要的知识。有人说:其实在大学里学到的真的有用的知识,只是你一生中要用的5%而已。所以更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这些知识怎么能够应用起来。老师教了你怎么写英文,你要知道怎么把这个英文应用到比如说写一个公关稿上。再比如,老师教了你怎么编程,你要理解这个编程怎么转换成商业价值,成为一个移动互联网产品。这些都需要你在学习时多问一个问题,就是有什么用。我记得我女儿小的时候非常反对学数学,认为像指数之类的东西都是没有用的。直到有一天,我告诉她会用指数,你就可以计算你的银行有多少钱。我问他,你如果有100块钱,每年10%的利息,XX年以后你会有多少钱。答案居然不是200块钱的时候,她就突然有兴趣了。她说,哇,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她想知道为什么。这时我就告诉她,指数是有用的,要学会融会贯通,知道怎么实践。

第三种能力叫做critical thinking,就是批判式思维。每一件事情都有多方看法,不是只有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见,每一个意见都值得了解,都值得珍惜。不要被教条锁住,要学会用不同的观点来看问题。这里我也想讲一个创新工场的工友王俊煜的故事,他是北大元培班的高材生,然后进入了google,google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公司,但是这个公司是非常强烈的工程师文化,每做一个产品都想着这个技术能够多酷,能够多困难,能够多难让竞争对手抄袭,但是比较少去想,用户要这个东西有什么用。王俊煜也是一个特别喜欢做用户体验的人,特别在乎用户的感觉,而且深深地了解,一个产品不论技术有多难被抄袭,如果用户不喜欢还是不会去用的,他在google的时候就多次和人发生争执,在google的时候因为是工程师文化,他的声音有时候就会被淹没,但是他执着地提出他的想法,至少在两款产品上提供了巨大的贡献,并从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然后加入了创新工场,成为了豌豆夹这个产品的共同创始人,做出了非常好的产品,今天豌豆荚可能是创新工场投资的所有产品里,用户评价最高的一个。这证实了,我们不能只用一个方法来看问题,一定要尊重不同的观点。

怎么样培养这个critical thinking呢?我建议你们以后碰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不但要学会问为什么,还要学会问为什么不?为什么一定是这样,为什么不可能是那样?这样可以让你更深的了解,有不同的方法来看问题。我女儿以前参加过辩论社,她问爸爸,我辩论一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怎么选择。我给她的建议是,你永远要选择那个你不认可的观点。她听起来觉得很奇怪,我明明不认可这个观点,为什么我要去辩论它呢?多次之后,她慢慢了解了,当你去辩论你所不认可的观点时,会有很多好处:首先你会知道,有不止一个方法来看问题,其次,对方的辩论方向你已经了如指掌,辩论的时候好用,第三,辩论的对方也会知道,你居然这么有知识,两边都想得这么清楚,让你未来更能够平衡,更容易成为一个有批判式思维的思想家。

所以,如果你希望未来的四年不要成为一个应试机器,那就希望你多问问为什么,还有为什么不,还有这又什么用,这能够帮助你学到自学的能力,实践的能力,还有批判式思维的能力。

3. XX年在座的某位同学说,李老师,我感觉很孤独,我感觉很被动。有一位同学对我说,我的人际能力不够强,人际圈子小,又没有什么特长引起别人的注意,在社团也不知道怎么跟别人建立关系。这其实很自然,因为在应试教育的氛围长大,在过去的十几年,你们可能很少有时间,在学习之外,培养人际关系。

所以我会给你们建议:首先,在校的时候要多培养你们的情商。所谓情商,就是和别人交流的能力、将心比心的能力、得到别人信任的能力。以后进入业界你会发现,信任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信任这个东西需要很多时间来培养,但是犯一次错就可能毁于一旦。

如何跟你的朋友培养友情,我建议你们在读大学的时候一定要交几个要好的朋友。因为大学的友情往往是那种不变质的,可以受益一辈子的。希望你能将心比心,能像好朋友对待你一样对待好朋友,成为你的好朋友的好朋友。分享能让痛苦减半,分享能让快乐加倍。希望你们能在大学四年交到这么一批好朋友。

第二,我也希望你能很好地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就是口才。不要认为自己很聪明就很好、能够思考就足够了。希腊哲人说过,一个能够思考的人如果不能表达,等于一个不能狗思考的人。

另外我在网上看到美国一个创业家tim westergren,是很著名的互联网公司pandora的创世人,他说:如果我作为一个创业家,我能从上帝那里要求一样礼物,我会挑选口才。

如果一个创业者想要成功,他必须影响他周围的人,比如投资者、顾客、用户。一个有口才的创业者,可以更好地发掘公司的员工,可以让员工理解自己的愿景,可以激发你的员工的斗志和潜力。当然只有口才是不够的,但是我很惊讶我见到的每一个创业者都有这方面的才华。而口才不是在学校里任何课程可以学到的。所以口才、表达非常重要。

第三个最重要的建议是多争取学习实践的机会。在你大学这四年,如果你想突破,成为一个不那么内向的人,成为一个外向,受人喜欢,有魅力的人,你要多学习团队合作,因为你会发现,进入社会里面,团队的合作代表了一切,在课堂里面,是不那么鼓励团队合作的,考试的时候,如果团队合作,那不久作弊了么?如果想毕业之后有好的团队合作,在读书时一定要学习、培养。

我听到的我会忘掉,我看到的也不会记住,我做过的我才真正明白。必须去实践,才能真正明白一个团队是怎么工作的,是怎么定目标的,是怎么达到目标的,你会学习如何跟人协作,跟人协商,能够增加你的情商,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

我注意到,我在google工作四年,在创新工场2年,在这6年的时间里,我没有雇佣过任何一个没有实习经历的毕业生。所以明年暑假到来的时候,至少你们要答应我,不要回家去悠闲着玩一个暑假,因为暑假是你少数的难得的可以投入实习工作的机会。暑假是没有学业压力的,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把你的时间花在实习上面。没有一个没实习过的学生能够进入google或者创新工场。这代表了实习让你真正体会了社会要什么。毕竟学校和社会是脱节的。学校的老师、学校的课程并不真的了解在企业里我们需要什么。唯一的方法学到实际工作经验的机会就是暑假去实习。如果你找不到创新工场、google、*这么好的公司实习,我的建议,去任何一个公司。去一个能对口的公司最好,不能对口的公司也没问题。技术公司找不到,找服务业,哪怕是到餐馆里段盘子,都有价值。虽然你不会想端盘子一辈子,但是你端盘子的时候,有机会跟周围的人,跟顾客、跟老板的接触会让你成为一个情商更高的人。除了实习之外,还有学生的社团,社团其实是一个微观的社会,所以参与社团是进入社会的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的方式。

重复一下,如果想提高情商,我的三个建议:培养友情,培养口才,争取实习。

相关一点:如果在社团活动中犯错了怎么办?争取工作机会碰壁了怎么办?万一我去*应聘被拒绝了怎么办?万一他们嘲笑我怎么办?万一我发现自己很不足怎么办?万一我发现周围的人都比我优秀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一定要再次提醒你,积极主动,不要畏惧失败。从大学的第一天开始你就必须从被动转向主动。你一定要成为自己的主人,要积极地管理自己的学业甚至未来的事业计划。理由非常简单:只有你能管理你自己的未来,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今天的社会里,只有一个积极主动、不怕失败的人,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赢得成功。只有善于展示自己的人,才能在工作里得到最多和最少的机会。有的时候你可能回想,算了吧,别争取了吧,休息一下,多累呀。但是你不能放弃,你的被动其实就是弃权,而你不去解决问题,也是一种解决,不去做个决定,也是在做决定你做的决定就是让你成为一个被动、消极、不成功的人。

谈到犯错,我们这个社会往往是不鼓励犯错的,甚至是惩罚犯错的。但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都失败了很多次。你可能不记得,你第一次尝试走路的时候,你跌倒了,你第一次张嘴说话的时候,你说错了,你第一次游泳的时候,你可能快淹死了。你第一次投篮,肯定没有投进。但现在这些事情你都会做了,那是因为你没有因为失败而被打倒。你从失败中学习,失败中站起来,失败中学到更多。这也是我今天能跟大家分享的,我的任何成功,最大的我学到的教训都是来自失败,而不是来自于成功。

我们都非常尊敬的乔布斯先生最近身体不是特别的好,他有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尤其在看到他身体越来越弱的时候:记住你们即将死去,这件事情帮助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生命中所有的荣誉。。。。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来真正重要的东西。

当你担心失败或失去什么东西的时候,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最好的解药。如果你能清空一切,你没理由不去做那些你必须做的事情。

4. 未来的你可能是一个浮躁、贪婪的你。

这个我在年轻人中间一次又一次看到。这更多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因为环境中有很多不公平,有一些富翁迅速致富,不是每个最诚信的人都得到了最大的成功,有一些人非常贪婪,做的事情尼姑非常浮躁,但是他们依然成了亿万富翁。这些人很不幸成为了部分在座的你们的偶像,或者部分你们未来奋斗的动力。

奋斗是应该的,但是不要基于这种侥幸致富来作为你的动力。在今天的社会里,创业也好就业也好,一定要脚踏实地,一定要知道你在做什么,一定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学习,有一本书《异类》里面告诉我们每个了不起的大师都是经过一万个小时的练习才了不起的。莫扎特联系了1万个小时,比尔盖茨编程了1万个小时。千万不要浮躁,不要认为可以得到侥幸的成功,那种侥幸的成功即便得到了,可能也是短暂的。就算不是短暂的,也是不值得的。

这里我分享一个故事,隐去主人公的名字,用假名。在创新工场,我们投资了一个团队,这个团队的负责人叫小凤(化名),她是名校毕业,才华横溢,很聪明,对技术对产品都很有感觉,而且口才非常好。因为她自己在表面上非常光鲜,她被团队一致推为团队的负责人。但她非常浮躁,认为自己什么都懂,认为自己可以驾驭整个团队,认为自己可以做商业计划,甚至我们都相信了她自己的说法。但很不幸的是,她浮躁地希望能够快速得到成功,能够快速出名。结果,她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怎么出风头与搞人际关系上,而疏忽了脚踏实地地把产品做好。最后产品做得非常不成功。团队成员一个又一个离开,最后自己也离职了。这个例子看到的是很不幸的,一个完全有机会成为非常优秀的人才,因为浮躁,没有得到成功。这让我也有很大感触,让我们今后面对这些创业都青年人才时,必须常常问你,考你,确保你做了你需要做的功课。比如你花了100个小时,你在你的产品方向,你的领域里,一定要懂得比我们多。如果你没有花这个苦功夫,没有懂得比我们多,我们就不要投资你。这是我们从中自己学习到的一个教训。这样也可以避免这类的事情再次发生。

另外一件浮躁的事情发生在某大学,一批学生发了一个新闻稿,说创新工场投资了我的电影。非常得意。这一下就吸引眼球了。洋洋得意地等着创新工场出来辟谣,一辟谣,他们就可以把事情越搞越大,经过微薄的转发,最后也许大家知道了创新工场没投资它,但是它已经出名了。这是他们悉心的计划。计划因此可以火起来。但是这种浮躁的聪明人,聪明反被聪明误。看到这种不诚信的做法,一个传统的企业可能就算了,息事宁人了,或者辟谣,或者别理他。但我认为做这种事情的人需要得到一个教训,因此他们收到了我们律师的电话。这个电话警告了他们,如果不停止侵权,我们告他们。然后他们也收到了校领导的通知,说他们这么做是不可接受的,请不要再闹了,学校可能也惩罚了他们。结果,他玩火自焚了。希望这也成为一个教训。

在微博的时代,其实这种虚假很多时候都不能蒙骗人,如果你们不相信的话,可以问问郭美美。

还有一个很不好的例子,也隐去他的名字。一位叫小高的创业者,他有了所有的创业者应有的才华,不但懂技术,懂产品,而且创业过,有经验,也有在大公司任职的经历,口才很好,非常自信,30出头,从我们眼里,从任何风险投资者眼里,都是一个需要追捧,抢的创业者。他来见了我们,跟我们讲了创业想法,听了以后我们觉得蛮好的。这个人也很好,团队也很好。我们当时恨不得就掏出支票来投资他了。但是我又问了几个问题。我说你这个计划多久能做出来。他说4个月我可以把这个产品做出来。但是我是搞技术的,我知道这个产品没有一两年的时间绝对做不出来。我又问他,你这个想法为什么和在现在公司做的业务非常相似?他慌忙地回答,不会不会的,我们有很多新的想法,做出来一定是不一样的。听了这两句话之后,我心里大概知道了,他可能打算从现在的公司偷窃一些源代码出来。另起炉灶,用不同的用户体验来包装原公司的技术,4个月做出一个平常要花2年的时间做的产品。这可能是他的如意算盘。当时有一位投资经理说,开复啊,别这么较真,这些事情,不要问这么清楚,你问清楚了,大家都不好。他没说他是偷窃,我们也没问,大家都不说,不就是了么。听到这话,我非常失望,对创新工场我没有教好我的员工非常失望。于是,那个周末我发了个邮件:今生我们有缘聚在创新工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们在这里不只是为了金钱,也是希望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不仅仅希望能成为顶尖的早期投资者,我们也希望能正面影响中国的创业环境。我们不仅仅希望能够孵化顶尖的企业,也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成为受世界尊敬的企业。我们不仅仅希望扶持最聪明能干的创业者,我们也希望找到德才兼备的创业典范。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创业者的时候,不仅仅要看他是否能赚钱,而要深度理解这个人,看他是否有潜力成为一个值得尊敬的好领导。如果一个创业者有诚信的问题,例如盗窃代码或践踏别人,我们是绝对不能够容忍这样的一个人的,无论他的公司能多成功,赚多少钱。作为创新工场,我们的一举一动代表了中国的未来,无论是对我们平台的员工,还是对我们投资的公司,如果我们支持犯罪,我们自己就是在犯罪。如果我们投资邪恶,我们自己就是邪恶。如果我们自己容忍卑鄙,我们自己就是卑鄙。

我们不能浮躁,我们更不能不诚信。举一个正面的例子。在座如果有想创业的同学,我劝你们不要太浮躁,一毕业就创业,失败的概率太大了,就算你做过实习,你也不会深度了解财务、法务、运作、市场、技术、产品、用户。你不可能这么快成为全才的。给自己至少几年的时间,再去创业。尤其是要去做高科技产品的创业的话。

最好的培训学习方法,就是加入一个创业公司。在里面学习几年。当你觉得自己学够了的时候,你逐步累计自己的实力、人脉,再过几年再来创业也不迟。我们要求每一个来创新工场创业的人,都懂得比我们多,对领域有丰富的涉猎和经验。

例如,豌豆家团队,除了王均与之外,还有一位北大的才女,叫崔瑾。崔瑾的经历让人最感叹的一代是她在北大国际关系毕业,她非常想学习创业,有人告诉她有一个很不错的公司,叫*,让她去申请,当时*没有太多职位,就跟她说你要来的话就做前台,作为一个北大毕业生,她就答应了。所以今天崔瑾经过在*、奥美、google的累计,学到了很多做事、做人的方法,她今天能够成为豌豆家的首席运营官,很大的程度来自于毕业的那一天她没有带着北大人可能会有的自豪感而不愿意接受一个前台的工作。她愿意从基层做起,虚心地学习。

再举一个清华的例子。我们投资的一个创业者叫许朝军,可能大家都在网上看到了一些他的发展,他在大学的时候先从chinaren干起,然后被收购进搜狐,然后又到了陈一舟的千橡,跟王兴一起做了校内网,之后成了人人网,几十亿美元上市,之后又到了盛大,成为边锋的总裁,是个非常能干的人。他今年才30岁。我想讲的不是不是说他多成功,当然今天他很成功,拿了千万美元的投资,在创新工场支持下,做了点点网,崛起非常块。我想讲的不是他有多成功,而是他有一个多么谦卑的第一天,在XX年前的今天,他从乡下来到北京,他发现周围的人懂得都比他多。他傻傻地进了计算机系,但是他从来没摸过计算机。他周围的人在城里长大的都会编程。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学习、赶上这些人。他要先学会打字,但是买不起键盘。他就在纸做的键盘上练习学会了打字。他编程如果那不到计时,就在纸上编程,辛苦地把自己训练成了计算机高手,在很多很好的企业里做得非常好。而他从搜狐出来的时候,曾经有风险投资家对他说,你很厉害,在中国最早的社区chinaren就做得这么好,然后搜狐收购了以后,23岁就成了技术总监,这简直前途无量,我们想投100万美金,让你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他说:对不起,我还没有学习够,我现在是懂技术了,但是我在运营、市场、用户方面还要继续学习,然后他就一次又一次参加了不同企业,学会了他所需要的一切,最后他才在创新工场支持下,出来做了点点网。所以你看这么成功的一个人,他拒绝了100万美元的投资,因为他知道自己还要继续学习。

在脚踏实地的话题上,我再想分享一句乔布斯的座右铭: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句话不是乔布斯写的,是一个叫kewin kelly的人写的,kewin今年65岁,是美国有名的科技预言家和科技作家,他是我非常尊敬的朋友。有幸我去年见到了他,我跟他说乔布斯从你那里学到了人生的座右铭,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肯定不是告诉我们都笨笨的,都饿饿的,一定是有更深的理解。你可不可以用最简单、最容易懂的语言,阐述、诠释这四个英文字给我听?他是这么说的: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渺小,如果我们不学习,科技的发展速度会让我们所有的一切在5年后被清空,所以我们必须用初学者的谦虚的自觉,饥饿者渴望的求知态度来拥抱未来的知识。希望大家也能记得这句话。

谦虚、渴望、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的学习,就可以避免浮躁、贪婪的你。

各位同学,人生在世,我们拥有的两个最大的财富,是我们的才华和我们的时间。才华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少,我们这一生可以说,是用我们的时间来换取才华。而在你们大学这四年,你们可能是这一生拥有最多可以自己掌控的时间的阶段。所以希望你们务必利用这四年的时间,把握这四年的时间,培养自己的才华。昨天刚踏入校门的时候,你可能还是一个青涩的、被动的,为了应试分数读书的,被家庭呵护的,刚毕业的中学生,今天希望你们从这个讲座听到如何避免迷茫困惑、应试机器、孤独被动、浮躁贪婪这些可能是未来不好的你,四年后,我希望你们能够追随你们的心,学习思考、脚踏实地、成为高智商、高情商,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并且讲诚信的中国未来的主人翁。

同学们,祝福你们过精彩的四年,成为一个精彩的人。

阳光总在风雨后演讲稿


阳光总在风雨后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精彩的手语操《阳光总在风雨后》,终于在段老师和四班孩子们坚持不懈的排练中闪亮登场,让我们也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四班的每一个成员,这掌声里,有我们的肯定,赞赏,鼓励和祝福!

人生路上难免跌倒,难免受伤,难免哭泣,但我们要勇敢的抬头,因为年轻没有失败,年轻就是资本,宁可为追求波涛汹涌的自由磕破头,跌个脚,也不愿藏躲在避风的港口。我为那些不服输,用于坚持,持之以恒的同学高兴不已。

然,高兴之余,我不免看到有些同学遇到一丁点儿的困难就放弃了。英语单词太难背诵了,放弃;数理化公式不理解,放弃;语文作文很烦人,放弃;卫生区的卫生太难打扫了,放弃……到最后,看着人家语数外考优秀分,看着人家登台唱歌博得观众阵阵掌声,看着人家代表龙化中学去参加县运会比赛,看着人家班级得流动红旗……我们羡慕不已,可是低头看看懒惰的自己,我们收获了两手空空,不免悲从中起。

其实,每个同学都是一个生活学习的天才,只要我们沉下心来踏实学习,就肯定大有进步,在这里,吴老师教给同学们一个30个字的锦囊妙计,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去做,我保证不出一个月,你的学习突飞猛进。

一、制定计划。

要知道当前阶段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把内容目标具体地融入每一节课,对照计划及时把欠缺的知识补上,自己不欠自己的账。

二、课前预习

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勾画出来。

三、专心听课。

四、及时复习

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要趁热打铁,学过就复习。

五、独立完成作业

六、多思善问

这三十个字,是我们到达成功彼岸的绝招,它让我们的心踏实不浮躁,告诉我们“要经得住外界花花绿绿的诱惑,要沉下来,坐得住冷板凳,才能保证心灵的通道畅通无阻,才能让知识直抵内心和脑海。”国学大师陈寅恪在一次演讲中送给学生的一句话今天我送给你们:“心有浮躁,犹草置风中,欲定不定。”

同学们,从现在就行动起来,让我们的生活有个目标,让自己的学习有个计划,我们的生活才会有奔头,我们的每一天才会有更丰富,更充实,更多彩。

我们愿做你心中的灯塔,守候你回家的路。我们愿做你迷雾中的明灯,让你看透乌云上有晴空,孩子,你一定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本周工作安排如下:

1.值周班级是八年级1班,八年级1班安排好本班学生周一周四的值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

2.从本周开始,每天的考评成绩将在第二天公布在公开栏上,请大家及时了解本班的考勤,卫生及晨午检,消毒的情况。

3.从本周开始,每四周评选两个月考评优秀班集体,被评为“月优秀班集体”的班级将获得100元奖金。全体师生对评选办法如果有更好的意见和建议请积极与政教处沟通,政教处会权衡利弊后积极采纳。

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之路,是靠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没有小步的积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引申意是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忍不拔最终才能达到目的。

同学们,我们愿做你心中的灯塔,守候你回家的路。我们愿做你迷雾中的明灯,让你看透乌云上有晴空,孩子,你一定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完毕,谢谢!

政教处

2013-11-3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 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希望《励志演讲稿:未来总在想象之外》一文能帮助您解决关于2024“关于未来的励志演讲稿”相关的问题,再次感谢您的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