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摆渡人读书笔记 > 导航 >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集锦6篇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集锦6篇。

阅读了作品,我们的思绪如滔滔江海。此时我们可以选择写一篇读后感,这篇“摆渡人的读书笔记”是小编搜寻到的宝藏必看的好文,记得收藏此文以便日后参考!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 篇1

《摆渡人》读书笔记1700字

1

常常有人问:读书有什么用?网上的答案有千千万万。

其实,读书的作用有很多,其中有一点让我感触很深。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知道自己的世界是怎样造就的,我们能够发现自己是怎样与这个世界产生关联的。

那么,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摆渡人2:重返荒原》这本书就告诉了我们这个答案。

在《摆渡人》第一部中,女孩迪伦坐上火车去见未曾谋面的父亲。

却成为火车上唯一一个没有生还的乘客,遇到了自己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

每个灵魂在现实世界和天堂之间,都必须穿过一片荒原。

而摆渡人的职责就是带着灵魂躲过恶鬼的吞噬,最终抵达天堂。

在这个过程中,迪伦和崔斯坦相爱了。

抵达天堂之后的迪伦不顾一切回到荒原寻找崔斯坦,将崔斯坦带回了现实世界。

《摆渡人2:重返荒原》,则是续写迪伦与崔斯坦来到现实世界后的故事。

2故事梗概

女孩迪伦和灵魂摆渡人崔斯坦,在经历了异常惊心动魄的抉择之后,终于打破生死界限,有惊无险地来到了现实世界。

与此同时,一位名叫苏珊娜的摆渡人,窥探到他们逃离了荒原,因此心生向往。

为此她欺骗了一个由她引渡的灵魂,借助他的力量来到了现实世界。

他们引发了一场巨变:两个摆渡人从荒原穿越到现实世界,造成两个破洞,把荒原的恶鬼引到了现实世界,使无辜人类枉送性命。

最后,命运的审判者骤然降临,冷酷地下达了判决:

摆渡人因私自离开荒原,放弃了神圣的职责,有罪。

判处崔斯坦和苏珊娜返回荒原,成为恶鬼。

面对同样的判决,崔斯坦和苏珊娜却有不一样的结局。

崔斯坦和迪伦之间的纽带是明亮、净朗的,闪着光芒,他们之间不仅相爱,还心怀善念。

哪怕来到现实世界,手无缚鸡之力也要阻止恶鬼杀人。

审判者不愿将这道明亮、净朗的光熄灭。

在崔斯坦拼上性命补上两个破洞之后,特赦他继续守在现实世界,防止恶鬼再度出现,祸害人类,成全他和迪伦厮守终生。

而苏珊娜和被她欺骗的灵魂杰克,他们之间的纽带是黑色的、邪恶的,全由贪婪和自私结成。

他们不配得到审判者的同情和怜悯,最终只能步入死亡。

3精彩赏析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在人间和天堂之间,必须要穿过一片荒原,这片荒原就是你的心境,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荒原就是什么样的。

苏珊娜曾经带过两个灵魂。

一个叫迈克尔的男孩得了一种罕见的病症,让他一生都只能困在屋子中。

迈克尔的孱弱和胆怯吸引了很多恶鬼,在荒原路上困难重重。

灵魂在荒原上磨磨蹭蹭,是因为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心存畏惧,每迈出一步都需要极大的勇气。

而迈克尔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勇气。所以最终还是被恶鬼拖走了。

一个叫有瑜的老奶奶因年老得病去世。

但是她精力充沛,也不怨天尤人,反倒乐在其中。

苏珊娜甚至都想不起来,有哪个灵魂是这么活力四射、热情洋溢地踏上这段旅途的。

他们沿途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就跨越了荒原。

两个不一样的人,两种不一样的荒原。

荒原上一切都瞬息万变,而这一切取决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的成长环境、你遇见的人、你遇见的事,形成你对这个世界的感知。

这个世界究竟是明亮还是灰暗完全取决于你的个人感知。

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与书中不同的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中,只有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摆渡人。

以利益结成的纽带是黑色的,以爱结成的纽带是洁白的。

崔斯坦和迪伦之间的纽带是爱、是无私、是奉献,最终得到审判者的特赦。

而苏珊娜和杰克之间的纽带是利益算计、是贪婪、是自私,最终只能走向毁灭。

书中,灵魂与摆渡人之间有纽带,现实世界中,我们与他人也同样有纽带。

比如夫妻关系,一个和睦的家庭,需要爱、需要包容为基础,才得以幸福与长久。

如果这份关系掺杂了权利、地位、金钱,往往就会滋生出很多矛盾与纠纷,最终演变为陌生人,甚至仇人。

父子、母女、朋友之间的关系同样也是如此

4结语

荒原如同人生,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荒原上,而每个人的荒原都是不同的。

一辈子很长,我们会遇到这世上各种不同的爱、不同的痛、不同的恶,不同的悲。

遇见这些爱、痛、恶、悲时,我们的心情决定了这个世界是好还是坏。

就像书中所言:荒原上的一切都瞬息万变,心情只要稍一低落,就可能面临凄风苦雨。

不可否认,人生有时候就是很艰难,心情就是很低落,这个世界就是很灰暗。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的答案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难得喜欢。

当你发现你全神贯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所有的艰难都不算什么,整个世界都能因此而明亮起来。

如果说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可以先从尝试开始。

有时候不是因为喜欢才开始,也可以是因为开始了才喜欢。

所以,不管人生是喜是悲,只有自己才能摆渡自己,最终抵达天堂。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都要永远地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 篇2

知道《摆渡人》这本书纯属偶然,介绍说可以与《追风筝的人》媲美,所以就买了。读第一遍的时候除了感动,更多的是觉得神奇,后来又读了两遍,依然是感动,感动崔斯坦对工作的尽心尽责,为了爱的勇敢跨越;感动迪伦的善良,为了爱的执着;也感叹生命的神奇。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创作的小说,故事情节简单: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与母亲无话可说,又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所以她决定去看望在成长的岁月里没有任何相貌特征的父亲。路上突发交通事故,当她离开事故现场,走出隧道却发现空无一人。然后,她发现有个男孩坐在洞口不远处的上面,便主动上去搭话。那时,迪伦其实已经死了,而那个男孩是她的摆渡人,叫崔斯坦,他将带着迪伦的灵魂经历重重困难走过荒原,引领她的灵魂到达另一个地方。

而在这个穿越荒原的过程中,崔斯坦和迪伦心理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迪伦慢慢爱上了崔斯坦,而崔斯坦也渐渐感动于迪伦的善良无私,从内心里也爱上了对方。做为摆渡人的崔斯坦,在引导迪伦穿越荒原,到达彼岸的时候,他也需要迪伦做他的摆渡人,穿越荒原,来到真实的人间,开启他们爱的幸福生活。因为爱的匮乏,她的心是一片无尽的荒原,穿越之后,因为爱的丰盛,她蜕变成一个勇敢坚强的摆渡人,将自己的爱人引领回家,脱离无形的控制。

崔斯坦,一个灵魂的摆渡人,他的工作就是引领刚刚死去的人的灵魂穿过荒原,让他们安全到达他们称为家的彼岸。在穿越的途中要与各种恶魔鬼怪周旋战斗,尽力保护灵魂的安全,让他们不被恶魔抓去,否则便会魂飞魄散。崔斯坦不知道自己多少岁,也记不得自己摆渡了多少灵魂,他既不是鬼也不是人,也没有灵魂,他也不会死,也没有固定的外形与名字,他只是没完没了的带着不同的灵魂穿越荒原,教会了我们什么叫责任,什么叫义务。

崔斯坦的工作没有酬劳,也没有止尽,但他却尽心尽力地做着,努力对每个穿越的灵魂负责。崔斯坦必须按每个灵魂的实际情况变成不同的外形,取不同的名字,那些灵魂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他都义无反顾地引领他们,保护他们。最初,崔斯坦扮演的是安慰者的角色,除了保护他们,还关心他们,倾听他们的遭遇,努力抚慰他们。但时间久了,崔斯坦变得麻木了,同时也看到许多灵魂的自私,他不再安慰他们,成了一台冷漠的机器,死者们的卫星导航系统,他依然觉得保护那些灵魂穿过荒原,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自保必须放在第二位。虽然,崔斯坦已经不喜欢他的工作,但他依然觉得保护每个灵魂,让他们平安无恙,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情。感动于崔斯坦对责任的诠释,感动于他对工作的担当,这点是现在我们许多人应该学的。

而对于爱,该书从少年的角度来洞悉人性,通过迪伦与崔斯坦所见所感,道出所有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幸福向往。而在整个长途跋涉的穿越中,爱情是主线,但这爱情就好比人鬼情,是没有一点结果的。当崔斯坦把迪伦送到目的地后,他是没有办法穿越过去的。当看到迪伦跨过那墙,他也努力地试过,可是她的世界他去不了,他们只能在墙的两边,在分界线的两端,他能看到她,可她却看不到他的痛苦。崔斯坦绝望和悲伤,却不得不继续他的工作,去摆渡下一个灵魂,而他的世界是荒原,迪伦自然不能长久的呆在荒原里,因为那里很危险。意想不到的是迪伦很勇敢,对爱很执着,她相信崔斯坦一定深爱着自己。迪伦开始独自返回荒原,寻找崔斯坦,没有崔斯坦的'保护,她在荒原是危险的,她怕恶魇,怕那黑乎乎油腻腻的湖水,可为了爱,她必须要去尝试一下,哪怕魂飞魄散。经过自己的百折不挠,迪伦终于战胜了恶魔,抵达了安全屋,最后还成功找到了心爱之人。

当两个相爱的人再次相逢,他们是又惊又喜又怕,相爱的两个人希望能够相守,可是该去哪里呢?荒原不行,而分界线那边崔斯坦又去不了,于是,有了爱的迪伦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她要引领他穿过荒原,重返人间,来到她真实的世界。到人间,变成一个真实的人,对于崔斯坦来说是前途未卜的,他没有试过,他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更不知道他最后的结局会是怎样,好在迪伦一路上鼓励他,安慰他,相信他,所以为了爱,他也必须变得勇敢。最后,他们成功了,迪伦的灵魂找到她在火车上的身体,然后她得救了,她重返人间了。迪伦努力寻找着崔斯坦,然后她看到他坐在隧道出口的左侧,注视着她,她看到他出现在了自己的真实世界里。

曾经崔斯坦觉得自己不可能逃离自己的岗位,因为在他之上还有更高的自然法则,还有不可撼动的命运。崔斯坦觉得他的痛苦,他的绝望,他放弃自己的职责的欲望都无足轻重,因为他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他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双脚。因为有了爱,崔斯坦克服了重重困难,勇敢地迈出了尝试的第一步,只要敢去尝试,成功就会距离自己越来越近。

书的结尾,迪伦说:“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

冥冥之中,一切就像命中注定,而爱情却是实实在在的。

合上书,我笑了,对结局很满意,也很感动,感动于迪伦为爱的义无反顾,感动于崔斯坦为爱的勇敢跨越。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 篇3

不要忽略人生中每一个让你意想不到的时刻,那是你的灵魂摆渡人在向你告密。

——题记

首次接触到这本书,是被它新奇的名字和朋友对它的介绍吸引,而它也真的没有让我失望,仅是看完序幕,便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至此爱不释手。虽然全书的基调是奇遇、魔幻,但它真的是本很棒的作品,带来的不仅是感动和温情,还有坚韧和勇气。

在这本书里,作者克莱儿·麦克福尔从少男少女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温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所见所感,细腻道出所有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极幸福的向往:一座座高山、沼泽地恶水湖......还要面对随时而至的恶魔群起而攻,稍有不慎就会魂飞魄散,然而每次惊险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后,也都是有温情,有坚韧,有希望的。

不过令我感动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当迪伦终于到达灵魂的天堂之后,为了爱,她竟走出多少冤魂梦寐的天堂重返荒原,哪怕前方的路危险不可知,她还是打开了通往荒原的大门,从柔弱到坚强,从被摆渡到反摆渡,并最终带领崔斯坦重返人间。她的这份勇气是真正让我感动和钦佩的地方,也让我在看的过程中,心一直被故事的情节牵动着,不敢错过一个字,甚至不敢也不忍翻到书的最后一页看结局如何,很久都没有看到这样的一本书了,它正如书的背面所介绍的那样“这是一个史诗般的动人故事,它令人激奋、恐惧、温暖,回归人性,引人深思”。

在合上这本书后,脑海中仍不时闪现书中的各种人物:勇敢女孩迪伦,摆渡人崔斯坦,不愿杀人的纳粹士兵乔纳斯,等待丈夫到来的老人伊莱扎......。有魅力的文字是有灵魂的,但也是朴实、深刻的,它能让人无论经历多少起伏,看到多少人情冷暖,都能在喧嚣落幕、曲终人散时心中浮现感动。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 篇4

少女的爱,摆渡的情

最近一直在读一本书:《摆渡人》,让我印象深刻

这本书是围绕着摆渡人崔斯坦和小女孩迪伦两个主人公写的。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成名之作,一举摘得五项世界级文学奖项,从成就上说,可以是非常优秀。

故事要从小女孩迪伦说起,一个十五岁的单亲女儿与自己的妈妈相依为命,在一次不经意的发现中,得到了自己父亲的电话号码,并与之取得联系,在一个周五的下午,坐上了开往父亲那的火车,去见她从未谋面的父亲。

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在经过一个隧道的时候,火车出现了事故,其他乘客都安全脱离,只有小女孩迪伦,不行丧命了。但她再次醒来时,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在人世,她从火车中走出,并遇到了男主人公崔斯坦。在崔斯坦的不断引导和保护之下,她成功地走过了荒漠,大山,峡谷以及小河,并数次躲避了恶魔的追击。但好运不长,但他们进过大峡谷的时候,恶魔倾巢出动,崔斯坦被恶魔带走了,迪伦并不知道摆渡人是不会死的,所以对崔斯坦非常伤心,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崔斯坦,就在这一刻,她那被埋藏的情感一下子爆发,她明白了,自己是喜欢崔斯坦的。第二天,崔斯坦出现在了她面前,并晓得了迪伦的情谊,陪同迪伦走完全路。以善意的谎言,让迪伦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但谁也没想到,迪伦爱崔斯坦爱的太深,千方百计,想方设法,逃回之前的地方,找到了崔斯坦,并带崔斯坦回到了人世。(是的,没错,死而复活)

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崔斯坦——一个没有固定名字固定形象的灵魂摆渡人。他对事思路清晰,经验丰富且勇敢无畏。他引导过成千上万的灵魂,其中有的被抓住有的进入到新世界,但毫无疑问的是他对每一个灵魂,无论好与坏,都认真负责,一丝不苟,遇到危难,拼劲自己最大的能力,哪怕是有生命危险。他也是所有摆渡人中唯一一个也是第一个达到现实世界的。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高冷,大男子主义。但在后续的发展中,逐渐了解到他的真实面目,热心,感情细腻且有责任心。他不会去推卸责任,一旦有事自己扛着,有担当。

这本小说中,爱情是永恒的主题,无论是迪伦还是崔斯坦,或是其他人,都是由爱情串在一起。作者的写作手法十分高明,在崔斯坦与迪伦之间的爱情中,没有埋下任何伏笔,一切水到渠成,顺其自然,让人感到理所应当。而本作还有另一个支线索家庭,全文以家庭开始以家庭结束,因家庭问题,,才有了后面的一切。

这总的来说是一本灵魂治愈型小说,让人感到人性的真善美。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 篇5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精选】

克莱儿麦克福尔居住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南部,是英国文坛备受瞩目的实力作家。她的作品往往在出其不意的情节架构中饱含感人至深的真情,贯穿着人生思索和人性独白。《摆渡人》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一举摘得五项世界文学大奖,版权销售33个国家,是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

我想,我是个摆渡人。

他在岸这边落水了,我要把他送到河那岸去。

河那岸有别人在等他,不是我,我是摆渡人。

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愿做个逗号,呆在你脚边。

但你有自己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个摆渡人。

摆渡人不知道乘客究竟要去哪里,或者他宁愿停留原地。

想跟自己说,那些河流,你就别进去了。因为根本没有彼岸。

摆渡人只能漂在河中心,坐在空荡荡的小船,呆呆看着无数激流,安静等待淹没。

你真傻。

即使这样,哪怕重来一遍,我也不会改变自己的选择。

我们喜欢计算,又算不清楚,那就不要算了

而有条路一定是对的,那就是努力变好,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做自己。

然后面对整座海洋的时候,你就可以创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

我们都会上岸,阳光万里,去哪里都是鲜花开放。

用三个晚上的时间看完了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小说《摆渡人》,个人觉得小说写得挺精彩,语言流畅,情景引人入胜。像看一部穿越大片。

第一天晚上看了一些,差点吓得失眠,说吓得有点夸张,但的确让人想到死亡和灵魂,心里不免有点心悸,建议胆子小点的女人别看。呵呵,玩笑啊!

这是一场穿越了生死的爱情故事,单亲女孩迪伦在去看望父亲的火车上,遇到车祸,当她在恐惧中逃下火车,她以为她是活着的,而她却是火车唯一死去的人。她逃出黑暗的火车隧道,发现除了蜿蜒向远方的铁轨,就是荒野和山脉。她惊恐,迷茫,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时,她发现山坡上坐着一个大男孩,无疑让她心里有了一些依靠。那个男孩带着她向深山走去,当黑夜将近,危险来临,潜伏在周围的魔鬼开始向他们袭击,男孩保护着迪伦到达了第一个安全屋。迪伦对发生的事感到疑惑,在谈话后,她才知道她已经死了,而现在的她,只是脱离了肉体的灵魂,男孩是引领她的灵魂在无界,安全走过荒原的人。他叫崔斯坦。

迪伦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跟随她的摆渡人穿越危机四伏的荒原,到达一个个安全屋。

她信任依赖着崔斯坦,在两个人相互接触过程中,彼此产生好感。在与魔鬼的搏斗中,两个人生死与共,情感越来越深。历经了千辛万苦,生死相依,崔斯坦终于安全把迪伦送到了她该去的'地方。当两个人来到边界线,深情拥吻。崔斯坦答应迪伦一起跨越边界,永远跟随她。然而,当迪伦跨过边界线,发现崔斯坦并没有跟过来,他消失不见了。她想返回去,边界线已经成为一道无形的屏障阻隔了她的来路。她痛不欲生,发现自己的生命里,再也不能没有他。

而崔斯坦欺骗了迪伦,他知道他是无法穿越边界线的,他为了让迪伦去她该去的地方,欺骗她,答应永远跟随她。

迪伦看不到他,他却能看到边界线那边的迪伦痛不欲生的哭喊。但他只能伤心地看着她,然后离开,去接下一个灵魂,护送下一个灵魂穿越荒原。这是他的使命和责任,也是他的命运。

迪伦到了她该去的地方,也是灵魂们生前最想去的地方,但迪伦看到的依然是荒原的景象,象由心生,所以她仍然身处荒原。她在管理人带到一座房子里,看到很多生死簿,还有崔斯坦引领过的千万个灵魂的账薄,每个灵魂都记录在册,被勾去的是一些没有走出荒原的,被魔鬼抓去成为魔鬼的灵魂,还有偷偷想重返荒原回到人间的灵魂。于是迪伦也心生了返回荒原的念头,但她不知道如何穿越回去。

她找到崔斯坦引领过的一个灵魂,他带她去见了一个很老见识很广的女人,她告诉迪伦返回荒原很简单,随便一个门,她都可打开重返荒原,但没有一个灵魂生还。迪伦深爱上崔斯坦,她不想在没有他的世界里孤独永生,哪怕她魂飞魄散,她也要找到崔斯坦。她想逆天而行,她要带崔斯坦返回人间,一生相守。

她打开了返回荒原的门,独自面对魔鬼们的袭击追赶,为了爱,这心中固执的信念,她变得坚强勇敢,她按原路返回和崔斯坦走过的路,终于看到崔斯坦正保护着另一个女人与魔鬼们搏斗,迪伦因内心的一点嫉妒之心,大声呼喊崔斯坦,崔斯坦因看到她分神,松开了那个灵魂的手,以至于那个灵魂落入魔鬼们之手,迪伦深感内疚。

两个相爱的人再次相见,深情拥吻,迪伦要崔斯坦尝试冲破命运的束缚,跟她返回人间,崔斯坦虽然心有顾虑,但为了爱的人,他愿意去尝试。

在安全屋,迪伦要求崔斯坦让她再看看外面那些灵魂们,还有多少在天黑前没有感到安全屋,崔斯坦拗不过她的好奇心,用魔法让迪伦可以看到外面其他的摆渡人和灵魂。她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摆渡人怀里惊恐万状的表情,深表同情,她央求崔斯坦去帮助那个摆渡人,崔斯坦告诉她那是不可能的,一个灵魂只能有一个摆渡人。迪伦不忍心看着小女孩被魔鬼们抓走,趁崔斯坦不注意跑出安全屋,引开魔鬼们对小女孩的纠缠。为保护迪伦,崔斯坦身上多处受伤,他发现他本可以很快自愈的皮肤,没有恢复到原来是样子,而是开始腐烂!

迪伦和崔斯坦终于来到那个火车发生事故的隧道口,他们忐忑前行,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不知道崔斯坦能不能留在人间。迪伦在车厢里不小心绊倒,无意中松开了崔斯坦的手,当她醒来,发现有医务人员,警察,义工都在忙碌,她被抬出了隧道,但她心里非常痛苦和担心,她想知道崔斯坦在哪里,她不能没有他,没有他的人间也毫无意义,就在她内心无比担忧痛苦时,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与其说说崔斯坦是迪伦灵魂的摆渡人,倒不如说迪伦是崔斯坦灵魂的摆渡人,爱是他们相互摆渡的媒介。迪伦的善良,单纯,勇敢,引领崔斯坦走向了新生,他在荒原墨守成规,例行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摆渡了无数人,在荒原存在了或许千年之久,他几近麻木,没有血肉,只是在不停的工作,因为迪伦,他开始复苏,情感在心里滋长,让他拥有了人的情感,生出血肉之躯。而迪伦为了爱情不惜自己的生命,勇敢返回荒原,带领崔斯坦返回人间!

当我们面对生死存亡,会是什么给我们力量?你能做的到吗?

我相信人有灵魂,死不可怕,而是死后,你的灵魂也要领受艰难的跋涉,才能到达我们想去的地方。

爱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爱让胆小懦弱的迪伦变得坚强勇敢,让没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躯,正如书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

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

此时,迪伦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一个男孩的身影。

男孩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但是,迪伦很快意识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

命运,从他们相遇的那刻开始,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 篇6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作者从少男少女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温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所见所感,细腻道出所有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极幸福的向往。巧妙、惊人的情节交错,让这部小说别具一格,值得瞩目。

好久没有读到能让我感动的书了,就是在不经意的一瞬间,被迪伦在发现自己真实的状态之后,心微微颤了一下。

每次惊险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后,也都是有温情,有坚韧,有希望的。很少人能时时感觉到,身边的一切有多不堪一击。当生命都逝去之后,生前的一切酸甜苦辣就都没有任何意义了。当然这不是因为我对生命悲观,相反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灵魂超脱。

虽然故事的主角是少年少女,全书的基调是奇遇、魔幻,但我想说的是,我很担心它会因为体例和故事背景被真正适合它的更多读者忽视。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没想到自己会那么快读完它,看到“如果生命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这句话,会不自觉想象这是一个让人唏嘘不已,感天动地的故事,所以一开始还是带着些顾虑和好奇的。

崔斯坦为了超度魂灵,随时准备变成那些亡灵在最后一次许愿中想要得到的陪伴者的样子。但为了爱情,他可以把这件事情变成永恒。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流于平淡、庸俗的,但是往往惊喜和转机也因为庸俗、平淡而倍加可贵。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到,爱是不应该被被动对待的,追寻幸福的最诱人之处就是追寻的过程。

因为它应该是不经意间的火花,是看不见的幸福终点。迪伦看似到了生命终点也没找到的东西,竟然就在她离开人世的一瞬间出现了。虽然这是作者很巧妙的夸张描写手法,但是其中的含义却是跃然纸上的。

如果每个人都认为等待就会得到幸福,安静走路转角就会遇上爱,那么也就不可能有轰轰烈烈和刻骨铭心了,所有的爱都只是为了爱而爱了,那多可悲。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