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心理学读书笔记 > 导航 >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6篇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6篇。

范文资讯网编辑为您准备的“心理学的读书笔记”都是经过仔细筛选的。用书香熏染生命,读经典塑造灵魂,当我们从作者写的作品中得到了很深的体会时。当我们读作品有所感悟时,不妨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希望你会发现这些指南有助于你更好地完成任务!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1】

犯罪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790年德国人明希编写的《犯罪心理学在刑法制度中的影响》;而最早以犯罪心理学为书名的著作是1792年德国人绍曼编写的《犯罪心理学论》。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联。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中的基础理论学科。

犯罪心理学它要应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特殊的群体——犯罪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因此,普通心理学中关于人的心理的实质、各种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心理学研究的各种方法等都要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得到应用;反之,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又可丰富和发展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使其更加充实和不断完善。

犯罪心理学学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方法和手段的日臻完善,使犯罪心理学愈来愈明显地呈现出科学的发展模式,有关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现象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的应用方面开始步入科学的轨道,有关犯罪心理活动的研究方式、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方面也表现出科学性的特点,逐渐形成完整的、独特的'犯罪心理学学科体系和专门的研究方法,建立起系统化的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知识结构。

犯罪心理学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了,往往被用于刑事侦查中。对于我们更好揭露、证实、减少、控制犯罪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我归纳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点:

1.可为犯罪的预测、预防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具体的方法。通过对犯罪心理产生的各种因素的控制,对犯罪心理进行预测和控制,就可以从客观上减少犯罪的发生。

2.可为警察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提供理论指导。犯罪心理学研究警察的心理特点,可为其克服心理弱点、改善心理品质提供一些理论和方法。

3.通过研究犯罪人的心理痕迹,可为发现、揭露和证实犯罪,确定侦查范围

和方向提供帮助。

4.通过研究犯罪人的心理状态,提高审讯效果。犯罪人在审讯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有一定的阶段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状态。不同的犯罪人对抗审讯的态度、方法也不一样,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指向,就是企图掩盖犯罪事实,蒙混过关。审讯人员应了解犯罪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特点,时刻掌握其心理动向,从犯罪人的不同表现推测其心理特点并采用相应的审讯策略和方法,通过对犯罪人进行心理控制、心理影响而打破其心理防线,达到加快审讯的进程、提高审讯效果之目的。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发展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遵循犯罪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断总结犯罪心理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随着犯罪心理学的不断发展,犯罪心理学研究人员逐步开始采取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建立起系统化的犯罪心理学学科知识体系,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高了犯罪心理基本理论的科学性和应用性,犯罪心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科学的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使犯罪心理学走上科学的轨道,也使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2】

爱情,一个古老而新鲜的人类话题,似乎是人类永远无法揭开的迷团。说到爱情,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它是人类的最高情感。谈到爱情,自然延伸到男人、女人、婚姻三个方面。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水火缠绵是爱情神话的起源。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她们住在美丽浪漫的伊甸园。然而,野果的诱惑和蛇的呼唤,似乎注定了今天的男女在追求爱情玫瑰的芬芳时,要承受被刺伤的痛苦。

爱情心理学是研究男女爱情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即探讨男女在爱情和婚姻中爱情的获得和稳定的心理规律,包括爱情心理学和婚姻心理学。具体研究了:稳定爱情的心理规律;男女爱情的心理奥秘;求爱择偶的心理;初恋的心理;婚后各各阶段的爱情挫折心理和爱情发展的心理特征等。

它是一门应用心理学。爱情不仅受社会、思想、道德等因素的影响,还受许多复杂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掌握好爱情中的心理问题,将会使爱情甜蜜、美满。

人类自古以来就在探索爱情,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爱情进行专门的研究还只是在近代。从古代开情心理学相关书籍开始,爱情心理思想就已在许多文学、哲学作品中出现,如《诗经》中有有关爱情文字描绘,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中有有关爱情的论述,及至19世纪司汤达的《论爱情》,都孕育了一定的爱情心理观点。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科学发展的局限性,爱情心理学思想比较零散,依附于其它学科的发展。

20世纪初,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进一步提高的需要,尤其是弗洛伊德别开生面的心理研究,及其《爱情心理学》的专着,为爱情心理学的研究创开新局面。人们开始对它进行专门研究,并逐渐形成体系。我国爱情心理学研究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发展起来。

根据该书,爱情是一种建立在性欲基础上,在男女交往过程中产生的高尚情感。它由两部分组成:

一种是建立在性欲基础上的,具有仰慕和珍惜异性的爱;另一种是依恋、理想、情感和人格追求等复杂因素形成的爱。爱是性与爱的结合,没有形的爱是不正常的;只有性欲的满足,没有情感的升华,才能产生真正的爱。同时,爱情是在男女之间的双向交流中产生的。一方有感而发,另一方无心的情感是爱之外的东西。

相爱的男女,都渴望自己的爱情美满。要获得美满的爱情,应具备以下心理条件:

首先,我们不应该过分痴迷,咄咄逼人,或公开表示我们的爱占有欲,并充分尊重对方。美满的爱情,要求人把爱情只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在开拓与领略自己人生的同时,重视对方,不干涉对方的活动,但又不是漠不关心。要为双方的个人自由留有充分余地;

其二,将爱情给予对方,比向对方索取爱情时,自己更感欢欣,并以对方的幸福为满足。即是要有无私精神;

其三,美满的爱情是彼此双方独立个性的结合。即恋爱双方不作为对方的依附而存在,而是让双方都有发展自己个性的余地;

其四,寻找和珍惜双方心理上的共鸣。美满的爱情在于精神上的和谐,心灵上的沟通。

爱情心理学研究的是对方的发展观、外在形象、内涵价值、社会条件,以及自己的需要、兴趣、理想、性格、修养等,这些都会影响对象的选择。

人的潜意识在择偶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小,我们就开始认识和接触异性,对异性有很好的印象,并把一些造成好印象的异性形象藏在潜意识里,形成一个均匀的形象。但性偶象的集中形成是青年期。

此时,随着性意识的发展和性文化的全面输入,出现了强烈的性欲。因此,在潜意识中,许多在日常生活、电影、电视、图画、小说中所熟知和触及的零散多样的异性形象被整合在一起,形成朦胧模糊的形象,成为性想象的对象,在潜意识中被压抑。它往往飘忽不定,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正是潜意识里潜藏着各因素揉合而成的异性偶像,使你在茫茫人海中会选择他(她),而不是别人,当遇到某一异性,你会马上被他(她)吸引住,并产生爱情,这是因为对方的某一形象突然唤醒你潜意识中的偶像,于是就有一见钟情,有似曾相识之感。

在性交中,个体的外貌形象是导致异性恋和恋爱的主要因素。因为相貌形象最容易被人感知,异性的相貌形象符合要求,不仅会让人体验到身体上的愉悦,也会让人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悦。性吸引力的形成在于外表形象,它从美、气质美、性三个方面吸引异性。

从择偶标准的心理特征来看:每个人的择偶标准不同,但男女择偶也有心理上的共性。

男子择偶定向和他在生理、心理上所占的优势相关。男子与女子不同的性差优势,造成他的自强和自立心理,使他们在考虑婚姻时,在潜意识里把女子放于附属地位。他们觉得自己有把握创造身外之物,认为女子只要吸引我就行,并不注重女子的社会条件,所以,男子往往愿与迷醉自己的女子恋爱。

女子形体方面的吸引力在男性择偶中尤为重要,男子更多使用性吸引标准,常把女子的形体魅力放在第一位。

男性择偶的另一个特点是,他们把女性气质的美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们都希望自己的爱人温柔贤惠。因为男人认为女人天生的气质是现实婚姻生活和感情稳定的基础,是缔结良好关系的可靠保证。他们认为,贤惠温柔不仅是男人的情感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

美是天生的,但是很多男人把爱和美联系在一起,这使得一些女人变得盲目骄傲。于是美貌有时与轻浮浅薄相伴而生,染上世俗的恶习。因此,真正成熟的男子,他的择偶常把女性的内在美放在至关重要地位。

女子的择偶定向明显不同于男子,两者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首先是由于性差的不同造成她们的依赖性,把婚姻生活作为一种“托附”,要求对方要有坚实的依靠感。其次,男子的情欲尤具冲动性与不稳定性,这对家庭的稳定产生不利因素。

这样,男子的思想道德对女子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择偶时她们很慎重,都希望有忠诚的爱人与安定宁静的家庭,女子择偶常从婚姻及未来的角度考虑,衡量双方的关系比较现实,多数女子不能离开成家立业这一恋爱目的来设想对男子的爱,对两性间的感情度要求甚严,喜欢的并不当作爱情,择偶侧重男子的内在美--思想、道德、生活能力,温存体贴,也较注重男方的社会条件。

本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爱情三角理论。该理论认为:

sternberg(1986)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是目前最重要且令人熟知的理论。他认为爱情包括三种成份: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及承诺(commitment) 。

所谓的亲密是指与伴侣间心灵相近,互相契合,互相归属的感觉,属于爱情的情感成份;激情是指强烈地渴望与伴侣结合,促使关系产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动机,也就是与「性」相关的动机驱力,属于爱情的动机成份;而承诺则包括短期和长期两个部份,短期的部份是指个体决定去爱一个人,长期的部份是指对两人之间亲密关系所作的持久性承诺,属于爱情的认知成份。随着认识的时间增加及相处方式的改变,上述的三种成份将有所改变,爱情的三角形会因其中所组成元素的增减,其形状与大小也会跟着改变。三角形的面积代表爱情的质与量,面积愈大,据sternberg( 1986 )的说法:

三角形越大,爱情就越丰富。

总的来说,我认为,如果把爱情看作一枚硬币,则一面是男人,另一面可是女人。她们很复杂,谁也离不开谁,而且谁都不是能够一眼看穿对方。爱情的定义是时代的产物,而今天这个时代,社会将爱情视为婚姻的基础。

在原始社会,所谓的婚姻关系只是一种生存所需要的“家庭”单位,此时‘爱情“也就无足轻重。原始社会的语言中也没有“爱情”这个词,结伙同行生儿育女通常比独居更有利于生存。公元前5世纪,哲学家柏拉图论述了爱情是人类最高的美的,包括精神,智慧和性。

但他指出婚姻与爱情无关,只为繁殖后代。中世纪后的欧洲,贵族社会里逐渐产生一种热情、理想上不能实现的、对婚姻之外的爱的追求。当时的婚姻仍然为政治和经济的目的所安排。

到了随后的几个世纪里,追逐爱的理想由上层社会散布到中下层社会。此时一些平民不愿意其爱情因私通而被报复,逐渐发展到从对爱的追求到结婚的誓言。这时人们就开始期盼爱情不仅产生在追求和热恋的阶段,还能延续到婚姻里。

人们开始相信由爱情导致的婚姻更为实际合理。苏利文指出“当另一个异性的满足和安全变得和自己的满足和安全一样重要时,爱情就存在了。”而弗鲁姆说“成熟的爱是保全个体的个性、整体性的结合,相爱双方融合为一体,但仍为二体。

 综合各方面因素,现代社会条件下爱情的定义包括:是在男女之间产生的;实在个体心理达到相对成熟时产生的;个体在生理上被唤醒,包括性欲和性感;是一种对异性产生的具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感情,其中包括认知成分。 爱情是人类各种感情中最复杂、最微秒、多矛盾的统一。

男性重行动,女性重感情;男性习惯抽象观念,女性习惯感性直觉。其实男人女人就像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男人有其可歌可泣的优点,同时也有可鄙可耻的劣根;女人有可爱可亲的长处,同时也有可气可恼的顽习。也正因为如此才演绎出版本各异的现代都市爱情。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3】

确立一个可操作的目标(可观察、具体而存在的,而不是那种模糊而抽象的目标)。设定一个务实的目标。别胡思乱想。从小事做起。不要太理想化,但要选择一个最不可接受的目标。

将你的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迷你目标。每个迷你目标都要比大目标容易达成,小目标可以积成大目标。现实的(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对待时间。

扪心自问:这项任务事际要花我多少时间?我真的能花多少时间?

开始吧,不要一下子把事情做完。每走一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利用接下来的15分钟。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忍受15分钟,你只要通过一次一次的15分钟才能做完一件事情。

所以你在15分钟内所做的是很有意义的。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当你遭遇到一个(或者两个、三个)困难是,不要放弃。困难只是一个需要你解决的问题。这不是你个人价值或能力的反映。

可能的话,将任务分派出去(甚至扔下不管)。你真的是唯一一个这么做的人吗?真的有必要这么做吗?

我会找一个合适的人来做,这样我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保护你的时间,学会说不,不只是做,而是妥善安排!注意你的借口,不要用借口来拖延,而是把它看做是15分钟内的一个信号。

或者用你的借口作为完成一步的奖励。我们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可以拖延,也可以行动,即使自己的心里不舒服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行动的。过去的历史不能决定你现在该做什么。你可以从学习、成长和挑战自己中获得快乐。你不必等到完美才觉得有价值。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4】

乐观、希望、信念、信任和信心这些关于未来的积极情绪,是我们最该学习和拥有的态度和品质,将快乐和积极情感扩展到最大并把痛苦和消极情绪缩减到最小,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充满光明,未来也更为广阔。

一、积极心理学与了解自我

很荣幸这学期选修了《积极心理学》这门课程,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感慨很多,收获也很多,体会也非常的多。在短短的一个学期的时间里,符老师声情并茂,运用发人深省的故事和道理,结合典型案例和自身的经历,为我们上了一堂堂生动深刻的积极心理学课。她丝丝的话语,有如甘露,沁人心脾。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洗礼,最重要的是使我懂得了如何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是一个胆小自卑甚至有些忧郁消极的女生,生活中稍有不顺,就会有挫败感,就会有失败和恐惧的感觉,甚至是一帆风顺时,我也总担心失败了会怎样,即便是在阳光下,我也不能发现自身的积极品质,经常陷入一种抑郁的情绪当中,害怕与人相处,不敢面对别人的视线。但是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的性格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改变。首先,我对于自我具有了肯定的态度,接纳自我的不同方面,对生活感觉积极;其次在我的生活中,我的生活有了目标和方向感,觉得现在和过去的生活都是有意义的,同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最后最重要的是,我懂得了有希望就有光明,只要心中握有这可贵的希望,就能够自我激励与命运抗衡!

二、案例分析 - -有希望就有光明

经过一个学期的积极心理学的学习,我获益匪浅,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教材中的关于布拉斯威尔的故事。布拉斯威尔是20xx年参加《美国达人》选秀的一名职业歌手,但是在一场离奇的车祸里,他失去了自己的声音,大夫说他这辈子都别想再唱歌了,应该首先想着学会说话。失去了声音的歌手无异于常人失去了臂膀,他开始从头学习发音,学习说话,学习唱歌。之后的生活中,他的生活分外艰难,还要供养三个女儿。但是他没有失去希望,他选择去参加比赛,目标就是获得奖金来改善家里的生活状况。初赛时,由于声音的问题,他的表象并不出色,但是他没有放弃,完全的投入到比赛的演唱中,动情处时眼睛透着伤感,甚至还闪着泪光。现场的评委都被他打动,大声的赞扬了他的演唱和演唱中露出的真情实意,同时称他“有着最美的笑容,还有一种可贵的希望从眼睛中透射出来,他激励了所有人”。

这个故事是最令我精神振奋的故事,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坚强,也看到了期盼,又看到了不灭的希望,我更看到了一个男人的责任感。为了家人,他站上了阔别多年的舞台,从咿呀学语开始,到自如的放声歌唱,如果没有惊人的毅力和对生活的希望,他不可能做的到,他的参赛,不仅仅是为大家唱了一首歌,而是演绎了一段人生的奇迹,更是给大家上了发人深省的一课。在我们的生活中,人是不能没有希望的,一旦希望破灭,人的精神便会崩溃,失去了精神支柱,人也就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了,而只要一丝希望尚存,虽然未必能够实现,但在充满希望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希望和鼓励而精神倍增,就会平添许多生活的勇气。在人生漫长的岁月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寻找一份希望,或是得到一份有力的帮助,让自己有充足的精神,足够的理由和信心生活下去,从而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赢得生活的美满幸福。

有兄弟两人,哥哥叫乐观,弟弟叫悲观,两个人一起洗手,一盆清水端过来了,两个人洗了手,但水还是很干净,这时,悲观说:“水还是这么干净,怎么手上的泥还是洗不掉啊”,乐观却说:“水还是这么干净,原来我的手一点都不脏啊”。几天后,兄弟俩又一起洗手,洗完了手,盆里的清水变得很脏了,悲观就说:“水变得这么脏啊,我的手怎么这么脏啊”,乐观却说:“水变得这么脏,瞧,我把手上的泥全洗掉了!”。一母所生的兄弟,面对一样的问题,因为拥有不同的心态,所得出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真正的快乐是来自内心的,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生活中的欢笑与悲哀常常源于一个人看世界的那双眼睛。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很难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花香的人,也难以感受花朵的芬芳。一个快乐的人,他眼中的世界也是快乐的,我们要用乐观的心态去真实地活在当下的每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不陷入完美主义情节,遇事冷静,懂得控制情绪。人生中偶尔也有悲伤,也有失落,但悲伤、失落过后,阳光依旧灿烂,幸福的感觉依然存在。简单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幸福!所以让自己学会快乐,不让悲伤包裹自己!

乐观、希望、信念、信任和信心这些关于未来的积极情绪,我们要学习拥有这些态度和品质,将快乐和积极情感扩展到最大并把痛苦和消极情绪缩减到最小,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充满光明,未来也更为广阔!

三、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这学期符老师关于积极心理学课程的教导,我学会了很多,符老师讲述的知识和道理是我的永远的收获与收藏,让我获益匪浅。以后要是有机会,要多学些心理方面的知识,努力把自己的人生摆个好姿势。如果可能,也可以帮助别的人,走出困惑,找到希望。

可是这门课程只开设18个学时,我觉得课程时间太短无法使学生学习透彻积极心理学,同时也不能满足对心理学极为热爱的同学的求知欲望,希望这门课程可以增加学时,希望积极心理学在每一个学子的心中延伸,希望每一个学子都能有一份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明天。

参考文献: 《当代积极心理学》 主编 刘翔平第七章 希望

《心理统计》作者 韩昭

《人的价值与潜能》马斯洛

《真实的幸福》白灵

《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麦斯威尔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5】

读《文艺心理学》有感

长时间不曾读书,更不曾这么认真的读书。《文艺心理学》又名《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一部谈美学的论著。朱光潜先生在美学领域的成就不必在这里描述。他是中国美学研究的鼻祖和一代美学大师。

通读完后,首先的感觉是朱先生知识的渊博,旁征博引,学贯中西。在他的书中,古今中外的文献引用得极多,而且所引用的英法德等国关于美的论述都是他最早翻译过来的。其实粗读一篇,我真没有弄明白到底什么是美。

虽然他通篇都在介绍什么是美,从心理学角度、从哲学角度、从自然科学角度去研究、论证美的本质意义。但是我读的还是一头雾水,因为朱先生的思想是那么的深邃;眼光是那么犀利;观点是那么独到。都说读书就是读者和作者心与心的交流,我只觉得朱先生穿着一身长马褂,在某个黄昏的清风中,向我娓娓道来,像一切得道智者一样,他持才并不傲物,从容淡泊,虚怀若谷。

对我而言,朱先生只能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形容了。

美是物质和创造的结合

什么是美?朱光潜先生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对于一个严谨的科学研究者或理论研究者来说,一个简单而草率的定义,必然会让读者误入歧途,甚至感到幸福大方。

伟人如柏拉图也曾犯下把人定义成没有羽毛动物的错误,留下了千古笑柄。美不是事物的属性,不能用科学和定性的方法来定义。譬如我们说水,这是可以严格定义的,凡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质就是水,这个不会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而改变。

然而我们很多人对美的定义其实都是成为美的条件,我们说脚长的女人比脚短的女人要美,对称的比散乱的要美,但这都是成为美的条件,但具备这些条件的不一定就是美。正如空气中的水是雨的条件一样,空气中的水不是雨。因此有人问圣·奥古斯丁:

“什么是时间?”,他回答:“你不问我,我本来很清楚地知道他是什么,你问我,我倒觉得茫然了”。

美不能定义,又不是事物固有的属性,那就没有研究价值了吗?朱先生告诉我们,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事物的属性。当我们看到美丽的事物时,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它是美丽的。但是研究判别美,不仅要在物本身着眼,同时还要着重观赏者在所观赏物中见到的价值去研究。

通俗一点讲,就是美不仅在物,而且在心,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世界上没有天生自在,俯首即拾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所以美学研究的理论,不仅要讲艺术,而且要讲心理。作者用了十七章的篇幅在讲美,我才疏学浅,读了多遍亦只是管中窥豹,不能全面真正理解作者所阐述的理论。

当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有一个问题。我认为美就是美。知到这么多有意义吗?

把握美的实质可以提升审美的境界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攀登过山,游玩过水,欣赏过画,背颂过诗文,当我们发现某处景色让我们心情愉悦时,我们会说,这里真美;当我们读到某处诗文让我们身临其近时,我们会说这首诗真美;当我们读到某篇文章让我们长期心灵的桎梏、精神的困顿豁然开朗的时候,我们会说这篇文章真美。当我们谈论美的时候,这只是一种随意的判断,依赖于我们自己的粗略经验。至于为什么我们觉得美丽,我们没有意识到仔细考虑。我们应该欣赏和评判美,但实是上,我们离不开理论的支持。

如果我们不决定如何美,就没有理由说这幅画比那幅画更美;如果我们不了解艺术的本质,就没有理由说这幅画是艺术作品,那幅画不是艺术作品。只有了解美的本质,才能使欣赏和创造的过程更加准确。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6】

美育心理学是研究美育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由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交叉而成。美育心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在概念界定、发展简史、性质、任务、结构、体系等方面已初步定性化,并且在效应方面已有大量的数据。

美育心理学给学生介绍了各种美的形态,并且让学生知道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都来自于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并且详细地分析了美的存在形态,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本的本质。刘兆吉教授认为:“美育心理是探讨如何以音乐、美术、文学的艺术美和大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学校生活中的现实美为教育手段,发展他们的美感和欣赏美,创造美,评价美以及识别美与丑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文明习惯,促使他们智能和身体健康发展。

的确如此。在西方,一些伟大的`美学家在雄辩地论述美学的心理学基础的同时,偶尔也会提到媒与心理学。如亚里斯多德强调用音乐教育来“发展人们优美的感情和文雅的音乐鉴赏力,美术教育培养人们对于美的形象的欣赏力和对艺术的鉴赏力。”认为“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可以使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达到平静。” “不同性质的文艺激发不同的情绪。”朗吉弩斯注重“作品对于读者审美趣味的培养。”歌德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因此艺术教育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

看了这本书后,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美的特征,美的本质,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审美观的形成。美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作的生动体现,是主体与客体、自然与必然、真与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社会生活中的积极的、肯定的形象。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审美心理的过程,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因为美时刻都在我们身边。它随时都会被我们发现或者被我们忽落。

同时,美育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教育的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丰富和发展了教育心理学思想,充实和完善了教育心理学体系在美育心理学未提出以前,教育心理学主要涉及到智育心理、德育心理、体育心理、劳动技能教育心理。为美育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心理学依据。教育的具体施行必须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否则就带有无目的性和盲目性。美育心理学为素质教育进一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具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知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技能素质教育、能力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主旋律。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部分,是素质教育中利用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是课堂教学策略改革的方向之一。而美育要渗透到教育的其他四育中去的重要依据就是美育心理规律。

书本中还介绍了语言教学的美育心理,视觉艺术的美育心理,听觉审美,让我深刻的懂得了语言艺术的重要性,文学教养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FwR816.COm小编推荐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7篇)


当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会有许多的感悟。 写读后感时,需要集中精力描述自己内心确实有所感触的内容,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的内容推荐看这篇文章,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篇1)

在《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中有这样一句话:“许多教师刚入行的时候意气风发,以三尺讲台为事业,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希望功成身退时桃李满天下。但是,入行不久他们就发现这个职业不容易,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很快被消磨了,职业倦怠感也就与日俱增。” 我想我就是走过这样路的人。面对几个简单的算式,讲解多遍算理情况下始终还是有记不住的孩子,耐心一点点的被瓦解,连带着自己也开始急躁起来。但是,在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过后使用各种方法,却也只能取得短期的效果,时间长了,家长累、孩子厌恶,我也感到没有职业幸福感。

在读完《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后,我感悟到:成功的关键不是消除各项弱点,而是充分激发个体内在的积极性的建设性力量和美德。投入、活力、奉献、专注是人类共同的美德,教师更应该具有这样的美德,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挥这些美德,一定可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让自己的职业人生丰富多彩,蓬勃发展。“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是教人如何积极面对人生,如何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这才是现代社会的芸芸众生日益荒漠化的心灵最需要的甘露。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试图以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正如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起者、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说:“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

肖川有过这样一句话:“流光在你的背后,生命期待着我们的蓦然回首。当你以研究的姿态对待工作和学习时,春天的鲜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残阳,都将以更为美好的风姿走进我们日臻完满的生活。”对比自己的每一个阶段内的表现,真的感觉一个教师积极投入的工作状态对教学效果、教育生活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工作虽然是写写教室里的故事、课堂里的发现、读书感悟,但愿在本该采摘果实的季节再开出几多芬芳的花来,充满远方的诗意。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篇2)

“当我们聚焦于积极面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进步和希望。”写在《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封面上的这句话,给了我迫不及待想把它读完的力量,期待能够从书中获得希望和进步。

记得一首歌中这样写: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笑着笑着就会哭了。纵然“积极”代表着乐观向上,我心向往之。然而成年以后独自面对生活、工作,诸多烦恼四面八方而来,才懂得为什么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倘若被这八九吓倒、压垮,便只能在绝望中掩埋自己,只有积极地透过剩下的一二,看到希望,才能够将自己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而能够如是去做,必定要拥有积极的、强大的心理。就像作者说的那样:“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两股抗争的力量,积极力量和消极力量,这两股力量就像太极中的阴阳两极,此消彼长。”所以我们的确应该学一点儿积极心理学,努力给自己注入积极能量,同时也引导学生积极地面对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有些许特殊性,因为教师的人生与学生的人生紧密相连。我们努力寻找教育教学的乐趣,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快乐工作,更是要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愉悦体验,带动他们快乐学习。

积极心理学要求教师拥有慧眼识人的能力,相信人人都可成才,能够敏锐地发现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才能恰当的指导和培养他们成才,而不是只以“成绩”论英雄。这样你会发现,班里的学生虽然成绩高低不同,但十八般武艺各有精通,只要肯努力,都有可以成才的方向。这是多么美好的一种教学理想,然而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思维定势,同时现在的教师工作辛苦、事情繁杂,在这样的状态下,每天面对各种调皮捣蛋,和老师斗智斗勇,想方设法逃避学习的孩子,老师们很难做到耐心倾听、平等交流。所以大多时候,习惯于用简单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以至于出现问题的学生往往是被“制服”而不是心服口服。最终问题看似解决,其实仍然存在。所以真正实现人人成才这样的一个目标,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就要求我们的心中要充满爱,要完整地接纳每一个学生,以真诚为基础,但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同时要一视同仁、以礼相待,相互信任,在心与心的碰撞中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捣乱,我们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就是个爱惹事生非的淘气包,也许他是因为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有的学生犯了错不肯承认,不要一味地反感他不知悔改,也许是因为每次犯错后被惩罚地过于严厉,他太害怕了;有的学生总是和同学发生矛盾,不要轻率地认为他是个不合群的孩子,也许只是因为他不懂得与人交往的正确方法。因此当学生出现各种问题时,不要急于指责,要多倾听他们的心声,从而弄明白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然后引导他们一点点去认识自己的问题,最终能够主动转变自己的问题。这样会让我们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被爱的感觉,帮助他们从学习的消极体验中走出来,去获得学习过程中的乐趣。这就好像大禹治水,只有将学生心中的问题根源“疏导”出来,他们的问题才不会再次“泛滥”。

当我们面对阳光时,生命中便充满光明,阳光地面对工作,阳光地对待学生,相信在积极态度的催化作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必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篇3)

以前我读书总是耐不下性子,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可是,自从我带了毕业班的政治后,面对一些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总觉的手足无措。简单的处理方法对有些学生是不起作用的,同时我也感到有些挫败感,继而对教育工作失去原有的热情。但我没有坐以待毙,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专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给课堂教学的100条建议》等专业知识,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学生各种行为出现的原因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是相联系的,只有用对了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可以说,在读过这些书目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青少年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但是鉴于我们教育心理学的学术沙龙主要关注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及差异心理,因此我就主要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批评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评价形式,并且也是一种常用的教育形式。但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批评功能也应从注重甄别转向激励。

面对学生犯错,我们是否当即斥责,甚至“雷霆大作”?其实,学生很可能不是有意犯错的,所以我们无需大动干戈。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教师不讲究批评的艺术,不考虑批评的言辞、场合,只要有错,便会有一场“暴风骤雨”,这样,只能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挫伤,引发逆反心理和敌对情绪,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反而会增加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们的心灵创伤。“靠近清泉,心灵就会湿润,靠近评价,生命就会舞蹈”。作为评价的协调者、指挥者、促进者,应给每个学生以闪光的机会,使学生在坦诚、关爱、相互尊重的评价氛围中,乐于接受批评,乐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由此获得快乐、自信、成功,并茁壮成长。作为教师,在面对学生的不足、错误时,不应说“你真笨!你不行!此类的话。我们应用教师特有的爱保护学生们的自尊,保护学生们的自信,也保护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未来。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篇4)

积极乐观的情绪好比正能量,低落悲伤的情绪就是负能量。无论是谁,都有心情好的时候也有心情差的时候,关键在于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你不妨学几招转换情绪的技巧,并开始创造新习惯。

情绪转换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拒绝令人泄气的感觉,但除非你观察到这个现象,否则无法做到拒绝它。你必须知道自己处在负面(或漠不关心)的状态里。如果你能够觉知到自己的负面情绪,要跳脱负面情绪就会容易许多。

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可以选择:想继续保持原来的感觉?还是想转换你的感觉?你此刻的情绪状态不一定代表你下一分钟的情绪状态。同样的,你昨天的感觉不一定等于你今天的感觉。做出你自己想做的转换。

只要你选择转换情绪,就可以立即转换。无论你体验到的负面感觉有多么的强烈,越常练习观察、决定、转换,就越快能够转变到正向的情绪,因为你已经创造了这种健康的习惯。

有不少有效的策略可以让人立即转换到正向情绪,而且成效卓著,所以如果你只熟悉其中一、两种,我鼓励你也试试其他策略,甚至可以一次使用一种以上的策略。

研究显示,当你放慢呼吸的速度,深深地、慢慢地吸入氧气,中和了负面情绪的身体症状,如快速心跳、压力荷尔蒙的释放(包括肾上腺素和可体松)、(当然)还有呼吸又浅又急。你让自己的身体平静下来,这样比较容易转换到平静的正向情绪。

当我感受到负面情绪时,我发现走到外面或走到另一个房间有助于跳脱当时的情境,甚至有助于跳脱周遭环境里的有毒能量(无论是由我或别人所制造的)。场所的改变可以提醒你,你的情绪由自己掌控。

我最喜欢的转换技巧之一是由我的客户米查和他的伙伴R.G.创造的。他们建议你走到户外,盯著树上的叶子看一分钟。让自己完全投入,观察叶子的活动。试试看,你会很讶异这套策略带来的平静效果有多大。你也可以看著湖面的波浪,或是坐在海滩上凝望大海。

冥想并不需要枕头、特别的服装、祈祷文或是完全的安静。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进行短暂的冥想,即使塞在车阵当中、身边都是喇叭声也可以冥想。你要做的就是闭上双眼,深呼吸,让自己和心中的想法分离。过一阵子,你会感觉身体和头脑都平静多了。接下来,你可以问自己:我现在要选择感受什么样的情绪?然后自己创造那种感觉。

幽默感就像放慢呼吸一样,对身体有实际的影响。当你大笑时,会释放名为脑内啡的荷尔蒙到血液里,这有助于提振心情。许多研究显示,笑确实能够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在手腕上套一条橡皮筋。当你发现自己体验到负面情绪,或是正在制造你知道会导致转换成愤怒、挫败或悲伤的想法,请拉那条橡皮筋弹一下自己的肌肤。那样小小的疼痛感会提醒你做出不一样的决定,并选择正向的思维和情绪。用橡皮筋弹过自己之后,立刻想:好吧!那样的情绪够了。现在我要选择感受什么样的情绪呢?这么做会帮助你打断与破坏,思维和感觉的联结。你就能真正的避开负面的情绪,因为,你已经训练自己的心“弹”离负面情绪。

运用口头提示去提醒自己能够摆脱负面情绪(而且想这么做),效果也不错,因为你会在那个提示与调高命运开关控制杆的正向行动之间创造出一种连结。你可能会说:“那样的情绪够了!”,“暂停”,“弹离负面的情绪”,“停!倒带”,或是其他和橡皮筋弹手腕有同样效果的简单说法。

运动可以帮助你降低目前的压力,甩掉任何担忧和焦躁,抛开负面情绪。有些人喜欢跳跃运动,或是肢体伸展,好让心智停止制造负面思想,身体不再释放压力荷尔蒙。

当你疲倦或吃得不好,又忽略身体要你好好照顾它的信号,要转换到正向情绪就困难许多。如果你感受到负面的情绪,请注意是不是饿了、累了、疼痛,或是身体不舒服。拒绝你的负面情绪,但是别忘了也要照顾自己身体的需求。悲伤或无精打采等负面感觉,有时会完全掩盖住身体极不对劲的恐惧。压抑自己的局促不安以及不理会身上的病痛是非常不健康的。在身心两方面,请诚实面对自己的感觉,面对身体的需求和你的情绪状态。

聆听使你觉得积极正向的音乐是改变情绪的绝佳方式。你可以选择尤其有助于连结特别情绪(例如自信和信心)的任何音乐。现在比以前更容易准备属于自己的音乐,无论去哪里,都可以轻松地带著这样的音乐合集,在电脑、汽车音响或个人音响播放。你可以准备一份上班前用来增强自信的音乐,另一份音乐则在回家的路上听,以便转换成喜悦和爱的感觉。

朋友帮你一些小忙,会更容易连结某些正向情绪(例如灵感与和谐)。当你很难调高正向情绪的音量时,你可以打电话、写电子邮件、传送即时讯息,或是找某位你知道能帮助你转换情绪的人闲聊。到处都找得到乐观的人,尤其现代科技这么发达。

若要调高某种情绪的音量,就必须真正体验那种情绪。就某种程度来说,这是行动的艺术。在创造情绪的过程中,要尽量真实,只要运用想像力,就可以加强情绪的强度。宇宙会回应你传送出去的心灵感应,因此,如果你觉得发达,宇宙就会为你呈现富足

就像我走进我的梦想之家,亲身体验一切,就有助于创造真正拥有这个家的情绪状态。

如果你回想起童年时曾感觉到某种特别强烈的正向情绪,不妨透过记忆重新创造出来。重新连结当时的那个你,和你当时体验的一切。反问自己下列问题:

我想体验哪一种情绪呢?

我一生中何时感受过那种情绪?

尽可能找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缓缓深呼吸,在心中重播当时的场景。重新连结那种正向的感觉,同时紧握住它。请记住,你还是同样一个人,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感受那种情绪。

当你感觉到自己的正向情绪处于低档,或是反而感受漠不关心或负面的情绪,伸手协助他人是一种转换心境的好方法。当你选择付出慈悲,无论那个行为多么微小,都会创造出爱、喜悦和同情的感觉。

改变思维是另外一种转换情绪的好方法。因为你的感觉经常是被有意识或甚至无意识的思维所驱动。同样的,别忘了可以转变情绪的“观察、决定、转换”法。

无论你正在体验什么样的负面感觉,首先观察,但是也要注意可能会驱动这些负面感觉的任何思维。请反问自己: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呢?我正在想什么?这么做就更容易将任何隐藏的毁灭性思维找出来。一旦你好好观察这些思维,就可以有意识地决定拒绝它们,选择感受比较好的情绪,同时转换过去。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篇5)

通常,幸福的人大多热于奉献,奉献的时候可以拥有更多的幸福,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如果教师能够成为播种幸福的人,则不仅自身可以拥有幸福,在生活当中充满活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将更有幸福感和创新活力。

那时,我刚从事教育工作只有半年并且担任了班主任,有时候真的茫然无措,不知道怎么去管理。所以我经常会板着脸,要树威信,直到有一天,我从孩子的日记中看到了:“郑老师极少笑,要是能够多一些微笑,就更美了。有时候想跟老师多说一句话都不敢”。当我们班得到流动红旗,获得“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时,杨老师的脸依然那么严肃,似乎这些蒙誉的得来本来就是应该的:当我们做错了事,郑老师的脸还是那么严肃,但严肃中更多的是斥责。虽然我们知道郑老师都是为了我们好,但是她为什么总是不笑一笑呢?”当看到学生的这篇日记时,我感到有根无形的鞭子在抽打着我的心灵。我也何尝不想“一笑泯思仇“呢?但是又很害怕一“笑“会让学生爬到我头上来,班级纪律就会松散。

那读了这本书之后,播种幸福是教师存在的价值,让我感触特别大。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幸福不单单只有知识,更多的是做人的品德、理想、激情和乐现的心态。所有能让孩子感觉幸福的体验,都能体现我们的价值,所以很瓶愧的是,为了树立自己的成严,而吝告于自己的微笑。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时光。我希望能成为一个传播幸福的人,让我的学生因为老师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篇6)

假期来临了,我们的共读书目是陶新华的《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趁着假期我想好好静下心来看看书。当看到这本书时,我是很期待的,因为以前我就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一直觉得心理学很炫、很酷,可以洞察人的内心。现在当了老师,就更想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了,想了解孩子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尤其是想知道当碰到棘手的问题时我应该怎么做。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

整本书的内容正如书名所言,作者认为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当视角不一样时,就会看到不一样的结果。书中说:“通常,幸福的人大多乐于奉献,奉献的时候可以拥有更多的幸福,这是一种良性循环。”有时候我们会抱怨工作很多很繁琐,希望工作能够轻松一点,但是如果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就不会这样想了。多工作,多奉献,这样的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而且我认为工作着就是快乐的,虽然辛苦,但是有一种满足感和认同感,无所事事则会消磨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变得更消极。

本书中还谈到了对“早恋”的态度,“早恋”不以结婚为目标,“早恋”不是恋爱,“早恋”只是对异性表达爱慕的正常的情感反应。我们教师当发现学生的“早恋”情况时,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粗暴阻止,而是要正确引导,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青春期教育。

看完这本书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问题,大多数老师以分数来区别对待学生,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成绩好的学生犯错了也会给他找客观理由,大多数时候比较宽容。而如果差生犯了一点点错就被会批得狗血淋头,老师心里肯定在想:“学习不好,还不遵守纪律,天天给我找事儿,这个学生怎么这么差劲!”越批越狠,说的差生好像一无是处。我们根本不听学生的辩解。有的时候真的是有一些客观情况我们不了解,误会了学生的情况也是有的。我就在心里想我有时候也是这样的,没有真正的公平看待每一个学生,把成绩看的更重要,学生的身上有很多的闪光点,而我们没有发现。有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是体育比较好,有的学生喜欢劳动,也有的学生音乐方面有特长,所以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自信、阳光、快乐。

看了这本书我收获很多,知道了理想教师的积极特质有:职业理想、诗意激情、自我效能、团队合作、学习反思、灵活创新、爱心责任、勇敢坚韧、积极面对。我激励自己不断学习,力争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成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教师。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篇7)

《读懂心灵》是一本以各种小故事构成的心理书籍。书中分有八个小主题,其中最让我感触最多的就是第三小主题一一在失意与缺憾中修复自己,其中的一句话很是令人深思:

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过旱地为未来担忧,那仅仅是徒劳,不于事无补,还会让自己活得更加疲意。

生活不在昨天,也不在明天,它只是踏踏实实的今天。生活中往往就是这样,我们常常会好高骛远,内心幻想这美好的未来,却从未努力去靠近它。与其迷

茫未来自己该做什么,不如踏踏实实过好现在,没有人会一生下来就明白自己的人生该是做什么的,未来都是掌握在现在一点一点努力的自己的手上。

好多同学可能都和我一样,进入大学,对自己的未来都是无知迷茫的,很多人在这种迷茫中慢慢松懈自己,没有目标的过着每一天,看着宿舍其他的同学积极的参加着各种组织或者协会,每天都很充实,心里是羡慕的,比起每天懒在宿舍的自己,虽然会听到舍友说:“好累,好羡慕你什么都没参加啊!”但其实自己心里是难受的,虽然也有为自己的未来考虑过许多,但每次定下的小目标,第二天就会被扼杀在了被子中,就如书中说得:生活不是在昨天,也不是在明天,它只是踏踏实实的今天。与其每天后悔昨天不努力的自己,然后再对明天设下目标,不如好好充实过好今天,不后悔昨天,不多虑明天,相信在一天天充实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慢慢的找到符合自己未来的目标,并一步步靠近它。

大学生活说久也不久,说短也不短,足够你思考自己的未来,但希望在毕业之时,别还是停留在思考中,而一点也未付出行动。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5篇


栏目小编为您整理的“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将会让您增长见识,作品这本书当中的故事情节感动了很多人。 读后感是对作者、书籍、读者的一种评价,你最近在思考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吗?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1

诺曼《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让设计充满情感

这是《设计心理学》系列的第三本也是最后一本,由于该本书的内容过于概念化,所以花费了不少时间去阅读,还跳过了关于机器人设计的一部分。情感,是一种很复杂的东西,正确地认识情感,不仅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还能更好地生活和理解世界。诺曼正是在这本书中阐释了如何在设计中运用情感因素,让设计拥有情感、唤醒情感。

诺曼博士首先对情感进行了分类和定义:本能、行动、反思三个层次。本能层次是先天部分;行为层次是控制身体日常行为的运作部分;反思层次是大脑的思考部分。

例子:坐过山车,用快刀把事物剁开切成块,思考严肃的文学或艺术作品。这三种行为以不同方式影响我们:第一种是最原始的,对堕落、高速和攀高产生本能的反应。第二种涉及使用高效的好工具时的愉悦,指的是熟练完成任务产生的感觉,来自行为层次的反应。这也是任何专家顺利完成工作时的快感,如驾车通过崎岖山路或弹奏高难度曲子。这种来自行为的愉悦,不同于严肃的文学或艺术作品带来的快乐,因为后者来自反思层次的享受,需要进行分析和诠释。

针对三种层次的设计随之呈现三种风格:

本能层次的设计——外观

行为层次的设计——使用的愉悦和效用

反思层次的设计——自我形象、个人的满足、记忆

这三种风格的设计并不是简单的独立或结合,而是灵活地区分重要性并融于一体。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2

1、人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2、人有哪些需要?

3、人的需要如何转化为行为的动机,进而推动人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4、人的气质和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5、遗传和个体在心理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6、心理学研究什么?

7、心理学如何进行研究?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并且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1)认知:指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也称作信息加工的过程(information processing);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2)认知过程: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将信息经过神经系统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

(4)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之间的联系与关系的认识。

(5)记忆:人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并没有马上消失,还被保留在人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这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5)思维: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间接、概括的认识事物,揭露其本质及其内在联系与规律,使人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6)语言活动:利用语言吧自己认识活动的成功与别人进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传达自己的感情,这就是语言活动。

2、动机和情绪。

(1)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2)动机(motive):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3)动机的基础: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4)情绪(emotion):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形成的对事物的态度。

(5)认知是情绪的基础;情绪对认知产生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6)自觉能动性: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绪,而且能够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改造世界。

(7)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8)意志: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未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2)心理特性:能力(ability)、人格(personality)。

4、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个体心理的三个方面――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

1、行为(behavior):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在一定的刺激情景下产生。

3、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4、行为的复杂性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

5、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现象。

6、行为具有外显的特点,可以用客观方法进行测量。

8、库恩(20xx):心理学――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和测量来揭示人的心理过程规律。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3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由唐纳德·A·诺曼著作的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知识不仅存储于人的头脑中,而且还存储于客观世界。

设计必须反映产品的核心功能、工作原理、可能的操作方法和反馈商品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运转状态。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过程,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

第一章 日用品中的设计问题

“绝大多数的日常知识存储于外部世界,而非人的头脑中“,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

几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

1)概念模型:优秀的设计是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只是这种交流要靠产品来体现。产品本身必须能够说明问题。如果设计者没有提供这种概念模型,用户只得自己创造,结果容易出错。概念模型是优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2)反馈:显示操作的结果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没有反馈,用户便总会琢磨自己的操作是否产生了预定效果。因为没有反馈,用户会在不合适的时间关闭或是重新启动机器,从而丢失刚刚完成的工作;或是重复指令,使机器操作两次,造成不利后果。

3)限制因素:要想使物品用起来很方便,几乎不出错,最牢靠的方法是让该物品不具备其他功能,从而限制用户的选择范围。设计时未考虑限制因素,是在产品上附加警告信息和使用说明的原因之一。

4)预设用途:优秀的设计人员总是设法突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将不正确的操作隐匿在用户的视线之外。如果物品的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合理利用,用户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

设计模型是指设计人员所使用的概念模型,用户模型是指用户在与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模型。系统表象基于系统的物理结构(包括用户使用手册和各种标示)。设计人员希望用户模型与设计模型完全一样,但问题是,设计人员无法与用户直接交流,必须通过系统表象这一渠道。如果系统表象不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出设计模型,用户就会在使用过

程中,建立错误的概念模型。

自然匹配是指利用物理环境类比(physical analogies)和文化标准(cultural standards)理念设计出让用户一看就明白如何使用的产品。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空间类比概念设计控制器,如控制器上移表明物体也上移;为了控制一排灯的开关,可以把开关的排列顺序与灯的顺序保持一致。有些自然匹配则是文化或生理层面的,例如,升高表示增加,降低减少,声音高表示数量多。

第二章 日常操作心理学

有趣的是,人们在使用日常物品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埋怨自己的倾向与常规的归罪习惯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人们习惯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与环境,而把别人的问题归咎与性格。

人的行动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1)确定目标

2)确定意图

3)明确行动内容

4)执行

5)感知外部世界状况

6)结实外部世界状况

7)评估行动结果

在日常情况下,行为是由头脑中的知识、外部信息和限制因素共同决定的。人类习惯于利用这一事实,最大限度地减少必学知识的数量或是降低对这种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的要求。

第三章 头脑中的知识与外界知识

人们依靠着两种类型的知识: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前者包括各类事实和规则。例如:“红灯亮了要停车”„陈述性知识易用文字表达,也易于传授。而程序性知识则使人知道如何演奏乐器,如何在冰面上把爆了胎的汽车平稳地停下来,如何在打网球使有效回击对方发过来的球,以及在说“frightening witches”这个词组时,知道如何正确地移动舌头。程序性知识难以用文字、甚至不可能用文字表述清楚,因此很难用语言来教授,而最好的教授方法是示范,最佳的学习方法是练习,因为就连最优秀的教师通常也无法描述这类知识--程序性知识大多是下意识的。

艾伯特·贝茨·洛德用实例证明说,“叙事歌唱艺人”实际上根据诗歌的韵律、主题、情节、结构和其他特征,对史诗进行了再创作。他们的技能出众,但并不是靠死记硬背。一部长篇史诗,艺人们只需要听一次就能在数小时或一天后,“逐字逐行”地背诵出来,这一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史诗中的多重限制因素。洛德指出,实际上前后两次背诵的诗歌并非一字不差,但听众会觉得它们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它们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具有同样的韵律,而这些才是听众所关注的。

心理学家把记忆分成两大类:短时记忆(STM)和长时记忆(LTM)。

短时记忆存储的是当前信息,信息自动进入短时记忆,并可毫不费力地提取出来,但这种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一般只能存储5-7个信息项目。如果对记忆内容加以复述,存储量可达10-12个信息项目。

长时记忆存储的是过去的信息。她的存储和提取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并非实际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经过了一个解释加工的过程,因此会出现偏差或更改。我们能否有效地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知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初解释这些信息的方法„长时记忆的问题不在于她的容量,而是在于她的组织--如何存储和提取信息。如果记忆材料具有一定意义或是与已知信息相吻合,存储和提取过程就会容易很多。如果材料没有什么意义,就必须先对其进行解释加工,然后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第四章 知道要做什么

文化行为准则以基模(schemas)的形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得以体现。基模也就是知识结构,由一般规则和信息组成,主要用于解释情况,指导人们的行为。在一些固定的情况中(例如,在餐厅吃饭),基模会很具体。认知科学家罗杰。希安可和鲍勃。埃布尔森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遵循事先写好的“稿子”(scripts)行事。社会科学家欧文。戈夫曼把规范行为的社会因素称为“框架”(frames),并且展示了框架控制人类行为的过程,即使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情况或文化中。

记忆中的信息被重叠在一起,这是对联结主义学派记忆理论的粗略概括。其实,信息进入记忆之前,还必须经历一个加工过程。

当我们经历两件相似的事情时,这两件事就会融合在一起,形成某种一般化的“原型事件”,这一原型便会控制我们对其他相似事件的解释和反应动作。如果所经历的事情与这个原型相差很远,那它就会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储在记忆中。

如果有1000个类似的事件,我们就会把它们综合成一个原型。如果只有一件事与众不同,我们也会将其存储在记忆中,且不与其他事件混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我们的记忆中似乎就只有两类事件:一般事件和特殊事件。一般事件发生的概率应是特殊事件的1000倍,但在我们的记忆中,特殊事件的发生概率并不一般事件低。

这就是人类的记忆。我们总是把类似的事件融合在一起,而过分地强调不同寻常的事件。

第五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差错、失误(skip)是下意识行为,错误(mistake)产生于意识行为中。

失误可以分成六类:撷取性失误(capture errors)、描述性失误(description errors)、数据干扰失误(data-driven errors)、联想失误(associative errors)、忘记动作目的造成的失误(loss-of-activation errors)、功能状态失误(mode errors)

撷取性失误:两个不同动作在最初阶段完全相同,通常不熟悉的动作被熟悉的动作所“抓获”。

描述性失误: 做对了动作但是搞错了对象,错误对象与原定对象相似,空间上越接近发生失误的概率越高。

数据干扰失误:因外界刺激而引发的动作会干扰某个正在进行的动作,使人做出本来未曾计划要做的事。

联想失误:办公室电话响了,我拿起话筒说:“请进来”。

忘记动作目的造成的失误:忘了本来要做的事,有时我们只会忘记其中一部分。

功能状态失误: 常出现在使用多功能物品,适合某一状态的操作在其他状态下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发现失误不难,我们经常可以察觉出动作的结果和预订目标不一致,但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个层面(钥匙打不开车门,先是仔细检查钥匙,最后发现不是自己的车)人们在纠正错误时,似乎总是从最低的层面开始,慢慢往较高的层面过渡。

选错目标往往是导致错误的原因。在处理问题时,人类过渡依赖储存在记忆中的经验,而对事物并不进行系统分析。我们习惯根据记忆作出判断,但是记忆倾向于对一般事物进行过度概括和规范,并且过度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

与差错相关的设计原则:

1)了解各种导致差错的因素,在设计中,尽量减少这些因素。

2)使操作者能够撤消以前的指令,或是增加那些不能逆转的操作的难度。

3)使操作者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并纠正差错。

4)改变对差错的态度。要认为操作者不过是想完成某一任务,只是采取的措施不够完美,不要认为操作者是在犯错误。

要想办法设计出可以容错的系统,人们正常的行为并非总是准确无误的,要尽量让用户

很容易地发现差错,且能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

设计人员对自己的产品太熟悉,以致他们察觉不到,也无法了解到产品的哪些方面会造成使用上的困难。

第六章 设计中的挑战

悄然滋长的功能主义

对产品不断提出要求的是用户,设计人员不过是在满足用户的需求。然而,更多的功能只会增加产品的大小和负责程度,设计人员不得不把更多的操作信息隐藏起来,如此就违背了所有的设计原则,没有限制因素,也没有预设用途,而且缺乏可视性和自然匹配。

治疗功能主义的方法有二,第一,避免或严格限制产品功能的增加,第二,对功能进行组织,将功能组件化,利用“分而治之”的策略。

陷入误区的外观崇拜

设计人员崇尚产品的复杂外表。制造商和设计人员总是根据他们所认为的市场需求来设计制造商品,如果有足够多的人犯下盲目崇拜复杂外表的错误,我们大家就得为这些人的需求付出代价,购买一些外表新奇迷人但却几乎不能用的产品。

第七章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设计人员必须让自己的客户满意,但这些客户未必是产品的最终用户。

将任务化繁就简的七个原则:

1)应用储存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

2)简化任务的结构

3)注重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

4)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

5)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性因素

6)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

7)若无法做到以上几点,就采用标准化

在西方文化中,设计反映出资本主义市场的重要性,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厂家把设计重点放在产品的外观上。在消费经济中,食物和饮料价格的贵贱不在于它们味道的好坏,易用性也不是衡量家用和办公用设备优劣与否的首要标准。我们的周围充斥着欲望之物,而非实用之物。

八、自己的观点与总结

诺曼讲了很多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技巧。对于一个并非设计专业的普通人来说,这些原则和技巧很有趣,但并不是核心重要的东西。对普通人来说重要的不是去做设计(适当的懂得一些还是很有用的,比如家居设计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而是提高欣赏设计的品味;就像说没有必要人人都成为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但要是我们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缺少了欣赏,那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了。所以我也写一点阅读过程中的想法和理解--并不直接是书里的内容。

1)设计与软件

设计就其本意来讲,是一种组织物质材料的方式。我们有各种的原始材料,设计人员通

过头脑的想象和实验,提出一种如何来组织规划这些材料的方式,更好的满足我们的需要。

那么,尽管好的设计往往被理解为是更美观却更昂贵的方式,但设计至少在其本意上并不排斥廉价,好的设计完全可以用更节省的方式更好的达成目标;另外,因为设计本身是一种精神产物,它增加的是物质的附加值,而并不增加世界的物质产出。在这个意义上说,设计跟软件有共通之处:设计是有效组织物质材料的方式,软件则是有效发挥硬件能力的方式。它们都是非物质的,却在最终产品的生成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缺了好的设计,物质材料的使用可能是低效的、粗陋的;缺了好的软件,硬件的发挥也是受限的,甚至是无法发挥的。我们的传统是更加强调物质材料和硬件,但在一个基础原料不缺少的社会里,可能设计和软件所起的作用更加大一些。从更大的角度上说,这可能也是目前的中国称之为“发展中”的部分原因--我们的大城市有了足以媲美发达国家的硬件设施,但在那些不像高楼大厦一样能够直接看到的的软环境的发展提高上,我们还任重道远。

2)能用与好用

一件能用的产品做出来,一般并不是件难事。但要让这个产品一步步通向更好的道路是越来越艰难的。假如有一个完美的标准,从90%完美到100%完美所要付出的努力,可能远比从10%到90%完美所作的努力大得多得多。其原因在于,越往更好的道路前进,我们所能用的常规的方法就越来越少,就越需要我们真正有意义的创新。作为外行人,我们往往有一个线性的标度,倾向于认为从90%到100%的难度远小于从10%到90%的难度;但作为使用者,我们往往又对即便是1%的差别也很敏感。造成的结果是,真正好的那个产品能够流传下去,但我们却不明白为什么那个居于第二的产品会死掉-对于1%的差别就可能造成质变(这个1%差别仍然可能是非常难以追赶的)这样的事情我们往往缺少直观的感受,因而离“完美”就总还是差了那么一小步(却可能永远追赶不上)。

3)做好与做全

好的产品往往并不是全功能的,因为全功能的东西实在是难以设计:设计的难度随着功能的增加远不是线性增加的。当已经有了若干功能以后,再要添加一个新功能,除了完成这个新功能外,会有一个很大的额外负担,即保证原有的功能并不会因为这个新功能的影响而变坏。甚至于,好一些的设计需要考虑,新功能的加入能不能对原有的功能有所提升。这种指数增加的设计复杂性限制了更多功能的加入。所以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引为设计典范的作品,多是对某一个功能的完成达到了极致,却并非因为它可以做很多事情,每件事情只能做到90%的好。与这些严肃的、在某一个功能上有特长的设计相比,国内近些年的山寨作品有一些向全功能发展的趋势。原因自然并不是他们有了原作者都没有的处理多功能和谐存在的能力,而是因为既有功能的简单叠加(能用但未必好用)要远比既有功能的哪怕是很小的提高都要容易得多。

诺曼也探讨了不少关于自动化机器的话题,他认为,“如果人的某种能力可以很容易的被自动化机器所取代,那就表示这种能力对人来说并不重要。”我深以为然。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4

在家里的这段时间仅是完成了《设计心理学》的阅读,

有用的:这是一本结构感较强的书,一层层加高、一层层深入,所以,给我感触比较深和最值得引用与借鉴的自然就是最后第七章的内容了。

在设计中,应当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保证用户能够随时看出哪些是可行的操作(利用各类限制性因素);

注意产品的可视性,包括系统的概念模型、可供选择的操作和操作的结果;

便于用户评估系统的工作状态;

在用户意图和所需操作之间、操作与结果之间、可见信息与对系统状态的评估之间建立自然匹配关系。

用户能够弄明白操作方法;

用户能够看出系统的工作状态。

将任务化繁为简的七个原则;

应用储存于外部异界和头脑中的知识。

三种概念模式/心理模式:设计模型(design model)、用户模型(user’s model)、系统表象。

简化任务的结构。

不改变任务结构,提供心理辅助手段;利用新技术,把原本看不见的部位显现出来,改善反馈机制,增强控制能力;自动化,但不改变任务的性质;改变任务的性质。

注重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

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

操作意图与可能的操作之间的关系;操作行为与操作效果之间的关系;系统实际状态与用户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所感知到的系统状态这两者间的关系;所感到的系统状态与用户的需求、意图和期望之间的关系,

电脑资料

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性因素。

利用形状的匹配或颜色指示等自然因素,人为地造成唯一匹配关系。

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

设想用户试图要做对每一项操作;支持用户的操作,而不是去打击用户在对话中作出的回应;要让用户发现差错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使用户能够比较容易地取消错误操作;还要有意增加那些无法逆转的操作的难度。

若无法做到以上各点,就采用标准化。

标准化:每个人只需要学习一次,就知道如何使用所有经过标准化的物品。

有意思的:这本书是上个世纪70年代完成初版,作者在书中对未来的产品进行了许多的预测,而且总是在现代得到了证实。科技的发展和产品的更替似乎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作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的作者正好就在摸索规律这方面体现了他的智慧。拥有这种智慧是可钦可敬的,也是可以勉励自己的。

要思考的:许多人都高举“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旗帜并且很努力地想做好,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我们自己有多少人是抱着“高姿态”去面对生活、面对身边的人?多少人时常会沉浸在自己的些许成就中忘记了谦逊和理解?值得思考,这样的“高姿态”带入到工作中来,多少会影响判断工作的智慧吧?!以至于也经常有一些不妙的现象:以“自己”为中心的设计。突然,很想寻找大隐于市的境界。呵呵~~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5

设计日常化

各种生活的审美现象,在我们这个时代是无所不在的。大众消费文化的兴盛,使审美活动日益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情景:街面上眼花缭乱的各式广告招牌、超级市场里造型精美的工业消费品、地铁站川流不息衣着时尚的摩登人群、影视作品中光怪陆离的震撼视听„„这些审美活动越来越超出纯艺术的范围,渗透于大众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用的各个领域,构成了今天的“审美化生活”或者是“生活化审美”。在消费文化时代,人的消费行为将愈来愈多地受到感情 因素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审美色彩。只有实用性而不能给人以美感的日常商品正越来越被人们所摒弃,艺术设计正是将这两者完美结合的产物。它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会、文化、商业、消费市场、科技等诸多因素,再现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空间环境,小到衣、食、住、行、用等方方面面。使之不但具有物质功能,还具有审美功能,而作为设计日常的一些应用就应注意到一下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李砚祖先生认为:“设计直接影响和反映着生活质量的高低,生活是设计的目的,设计也是 生活的一面镜子,而设计则成为人类生活艺术化的工具。”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为:艺术设计推动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现实转化。众所周知,商业设计对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它成为一种可以为日常生活增值的服务,并能引导大众消费,带领艺术进入生活或者生活艺术化进程。徐恒醇先生认为:“大众的审美需求,总是与社会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工业生产对于消费者的魅力在于,通过商品的生产把适用于审美功能以文化的多样性在产品中结合起来,它能提供各种时尚商品而造成流.日常生活审美化”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话语空间日常生活审美化将一些过去不屑于审美价值的东西纳入审美范畴并加以关照,进一步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话语空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审美活动的增多,人们的审美趣味也更趋于多元,这在一定程度推动公众审美教育和艺术眼光的提升,而同时,代表性的社会文化及审美观念在对日常生活产品的需求中释放出来,也可以影响和促进产品设计和服务的不断完善。尤其在后现代语境下,人们日常生活的审美需要是因为产品的物质功能已经得到普遍保证,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人与世界关系的和谐与丰富、人类自我意识的情感化需要变得更加迫切,于是人们将使用的物品和生活环境视为人的价值 和意义的一种表征,甚至“把世界作为自己的作品来关照”。

如何管理复杂

“复杂是世界的一部分,但它不应该令人困惑” “好的设计能够帮助我们驯服复杂,不是让事物变得简单(如果复杂是符合需求的),而是去管理复杂”——唐•诺曼

这本书贯彻了一个思想就是:复杂的事物也可以令人愉快。有些复杂正是满足需求的,事物太简单时,也会被看做呆板和平庸。人们更喜欢中等程度的复杂,太简单会让人感到厌烦,太复杂会让人感到困惑。人们更喜欢复杂、功能多的事物。

而应对复杂的关键是找到理解的两个方面:一是事物的设计决定了它的可理解性,它是否有潜在的逻辑作为基础?二是我们自己的一套理解能力和技巧,我们有没有花时间和经历去理解并掌握其中的构造?可理解性和理解力是两个要掌握的决定性要素。

让复杂不再可怕

书中提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当然我想以更本土化、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说出来。就如很少人愿意多花太多的时间去了解一个自己不熟悉的网站,当花上几分钟后网站依然没有太多的闪光点时,大多数人就会关闭网页了。但很少听到有人因为学习骑自行车、开汽车很难,因而放弃或者逃避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对这些任务而言,这些时间是合理的。所以,我认为设计师一方面要让产品具有可理解性;另一方面,当复杂(需要等待、学习等)是不可避免时,用让用户理解复杂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世界如此复杂,但是我们大部份都能做得很好。甚至在没有经验的全新的情况下也能应付。重点是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语义符号,它像是指示器,使得社会中的各种信号能被解读。很多语义符号并非是蓄意设计的,而是在事件中自然而然产生的附加品。但是利用这些语义符号进行设计,能起到非常有效的结果。

综合起来说就是复杂不可怕,让人们无法理解、认知混乱才可怕。那么如何为人们进行设计呢?遵循人们的使用轨迹,了解人们的真心愿望。同时将产品和服务做为一个整体来设计。如何处理复杂呢?对组织结构和模块进行符合逻辑的划分,充份利用一些自动化功能,如默认选项、强制功能等以简化操作。一个简单功能的物品和一个头脑简单的人一样,却并不被人看好,人人喜欢好的功能,因此对“简单”的追求很有可能只是存在于道德层面的一个伪命题。心理学生来说,复杂的事物更容易理解,简单的事物反倒令人困惑。设计优秀的物品应该是容易被人理解的,它们给用户提供了操作方法上的线索;设计拙劣的物品使用起来困难,因为他们不具备任何操作上的线索,或是给用户提供了错误的线索,从而使用户陷入困惑,破坏了正常的解释和理解过程。

设计情感化

“产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产品让人易学会用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悦。”

——唐•诺曼

我认为对于诺曼的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产品也可以将情感信息元素从设计者那里传递给使用者。现在,居多事实表明,在审美上令人感觉快乐的物品能使人更好的工作。使人感觉良好的产品和系统会较容易使用,并引起更和谐的结果。在与人的情绪和情感有着良好沟通的物品,容易让人有更长久的情感依赖。设计生产那种没有情感可言的、冷血型的产品,就不会给人们的交流带来愉快,也不可能拉进人们之间遥远的感情距离。而如果产品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具有较强的情感化因素,就会让人们在交流时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喜欢它,产品与人之间的距离将因为情感化的设计而靠的更近。

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的组成部分,在人性化设计的诸多定义中就有“最大限度的迁就人们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情感,使人感到舒适”,“适应人的身体和情感并让人能在产品背后得到更多关怀的用品的设计”,这些含义中都包含了对情感的关注。情感化作为人性化设计的一个方面,与人性化设计共同致力于产品设计对人本身的关爱和呵护上,在产品设计中全面灌注“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提高产品的亲和力。只不过情感化设计在细致层面上更注重满足人们情感上的需求,给人们带来更多轻松快乐、幽默新奇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

再者,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是建立在个性时代的基础上的。对情感的追求本质上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个性是人精神世界的突出表现。随着物质均质化的结束,个性消费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热点,设计师要充分认清不同年龄、性别、社会经历的消费者的独特需求,将情感化设计的着眼点放在情感需求的差异化层面。时尚是产生在社会大众共同体的情感需求层面上的,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因而建立在时尚基础上的设计本身就是对大众情感需求的体现。

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和制造商对产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的感性心理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人们已经不在满足单纯的物质需求,人的需求正向着情感互动层面的方向发展,同时它又是一种开放式互动经济形式,主要强调商业活动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设计出更多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产品,将会是市场的必然趋势。产品真正的价值是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最重要的一个需要是建立其自我形象和其在社会中的地位需要。当以物品的特殊品质使他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当它加深了我们的满意度时,喜爱的情感就产生了。从而交易也产生了。一切都是为了打动你!而让形态打动消费者的情感需求需要:

1、漂亮的外形、精美的界面由此提升产品的外在魅力,并最快传递视觉方面的各种信息。视觉的传达要符合产品的特性、功能与使用环境,使用心理等。

2、产品特质的情感化

真正的设计是要打动人的,它要能传递感情、勾起回忆、给人惊喜 产品是生活的情感与记忆"只有在产品/服务和用户之间建立起情感的纽带,通过互动影响了自我形象、满意度、记忆等,才能形成对品牌的认知,培养对品牌的忠诚度,品牌成了情感的代表或者载体。

3、操作的情感化

巧妙的使用方式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情感上会越发喜欢这种构思巧妙的产品,这种巧妙的使用方式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愉悦感,从而排解了人们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所以得到用户的青睐。

作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情感化设计在更深层面上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和体贴,它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诠释着设计师对生活的理解和向往。把对人情感需求的充分关注融入设计之中,满足实用性以外的需要,设计出令人快乐的产品,为人们带去更多可以获得愉悦和感动的产品,激发生活的热情,让生活丰富多彩。

做为设计师,我们要设计出有情感的产品,必定首先是一个有爱,懂得热爱生活和感悟生活的人。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体验。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系列5篇


书籍中的大千世界,足以让人类解放思想,收获新思维,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绪随情节变化。写一篇读后感重点在哪里?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一篇与“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相关的文章。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1)

1、人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2、人有哪些需要?

3、人的需要如何转化为行为的动机,进而推动人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4、人的气质和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5、遗传和个体在心理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6、心理学研究什么?

7、心理学如何进行研究?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并且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1)认知:指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也称作信息加工的过程(information processing);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2)认知过程: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将信息经过神经系统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

(4)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之间的联系与关系的认识。

(5)记忆:人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并没有马上消失,还被保留在人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这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5)思维: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间接、概括的认识事物,揭露其本质及其内在联系与规律,使人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6)语言活动:利用语言吧自己认识活动的成功与别人进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传达自己的感情,这就是语言活动。

2、动机和情绪。

(1)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2)动机(motive):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3)动机的基础: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4)情绪(emotion):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形成的对事物的态度。

(5)认知是情绪的基础;情绪对认知产生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6)自觉能动性: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绪,而且能够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改造世界。

(7)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8)意志: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未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2)心理特性:能力(ability)、人格(personality)。

4、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个体心理的三个方面――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

1、行为(behavior):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在一定的刺激情景下产生。

3、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4、行为的复杂性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

5、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现象。

6、行为具有外显的特点,可以用客观方法进行测量。

8、库恩(20xx):心理学――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和测量来揭示人的心理过程规律。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2)

设计日常化

各种生活的审美现象,在我们这个时代是无所不在的。大众消费文化的兴盛,使审美活动日益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情景:街面上眼花缭乱的各式广告招牌、超级市场里造型精美的工业消费品、地铁站川流不息衣着时尚的摩登人群、影视作品中光怪陆离的震撼视听„„这些审美活动越来越超出纯艺术的范围,渗透于大众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用的各个领域,构成了今天的“审美化生活”或者是“生活化审美”。在消费文化时代,人的消费行为将愈来愈多地受到感情 因素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审美色彩。只有实用性而不能给人以美感的日常商品正越来越被人们所摒弃,艺术设计正是将这两者完美结合的产物。它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会、文化、商业、消费市场、科技等诸多因素,再现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空间环境,小到衣、食、住、行、用等方方面面。使之不但具有物质功能,还具有审美功能,而作为设计日常的一些应用就应注意到一下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李砚祖先生认为:“设计直接影响和反映着生活质量的高低,生活是设计的目的,设计也是 生活的一面镜子,而设计则成为人类生活艺术化的工具。”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为:艺术设计推动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现实转化。众所周知,商业设计对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它成为一种可以为日常生活增值的服务,并能引导大众消费,带领艺术进入生活或者生活艺术化进程。徐恒醇先生认为:“大众的审美需求,总是与社会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工业生产对于消费者的魅力在于,通过商品的生产把适用于审美功能以文化的多样性在产品中结合起来,它能提供各种时尚商品而造成流.日常生活审美化”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话语空间日常生活审美化将一些过去不屑于审美价值的东西纳入审美范畴并加以关照,进一步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话语空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审美活动的增多,人们的审美趣味也更趋于多元,这在一定程度推动公众审美教育和艺术眼光的提升,而同时,代表性的社会文化及审美观念在对日常生活产品的需求中释放出来,也可以影响和促进产品设计和服务的不断完善。尤其在后现代语境下,人们日常生活的审美需要是因为产品的物质功能已经得到普遍保证,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人与世界关系的和谐与丰富、人类自我意识的情感化需要变得更加迫切,于是人们将使用的物品和生活环境视为人的价值 和意义的一种表征,甚至“把世界作为自己的作品来关照”。

如何管理复杂

“复杂是世界的一部分,但它不应该令人困惑” “好的设计能够帮助我们驯服复杂,不是让事物变得简单(如果复杂是符合需求的),而是去管理复杂”——唐•诺曼

这本书贯彻了一个思想就是:复杂的事物也可以令人愉快。有些复杂正是满足需求的,事物太简单时,也会被看做呆板和平庸。人们更喜欢中等程度的复杂,太简单会让人感到厌烦,太复杂会让人感到困惑。人们更喜欢复杂、功能多的事物。

而应对复杂的关键是找到理解的两个方面:一是事物的设计决定了它的可理解性,它是否有潜在的逻辑作为基础?二是我们自己的一套理解能力和技巧,我们有没有花时间和经历去理解并掌握其中的构造?可理解性和理解力是两个要掌握的决定性要素。

让复杂不再可怕

书中提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当然我想以更本土化、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说出来。就如很少人愿意多花太多的时间去了解一个自己不熟悉的网站,当花上几分钟后网站依然没有太多的闪光点时,大多数人就会关闭网页了。但很少听到有人因为学习骑自行车、开汽车很难,因而放弃或者逃避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对这些任务而言,这些时间是合理的。所以,我认为设计师一方面要让产品具有可理解性;另一方面,当复杂(需要等待、学习等)是不可避免时,用让用户理解复杂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世界如此复杂,但是我们大部份都能做得很好。甚至在没有经验的全新的情况下也能应付。重点是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语义符号,它像是指示器,使得社会中的各种信号能被解读。很多语义符号并非是蓄意设计的,而是在事件中自然而然产生的附加品。但是利用这些语义符号进行设计,能起到非常有效的结果。

综合起来说就是复杂不可怕,让人们无法理解、认知混乱才可怕。那么如何为人们进行设计呢?遵循人们的使用轨迹,了解人们的真心愿望。同时将产品和服务做为一个整体来设计。如何处理复杂呢?对组织结构和模块进行符合逻辑的划分,充份利用一些自动化功能,如默认选项、强制功能等以简化操作。一个简单功能的物品和一个头脑简单的人一样,却并不被人看好,人人喜欢好的功能,因此对“简单”的追求很有可能只是存在于道德层面的一个伪命题。心理学生来说,复杂的事物更容易理解,简单的事物反倒令人困惑。设计优秀的物品应该是容易被人理解的,它们给用户提供了操作方法上的线索;设计拙劣的物品使用起来困难,因为他们不具备任何操作上的线索,或是给用户提供了错误的线索,从而使用户陷入困惑,破坏了正常的解释和理解过程。

设计情感化

“产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产品让人易学会用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悦。”

——唐•诺曼

我认为对于诺曼的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产品也可以将情感信息元素从设计者那里传递给使用者。现在,居多事实表明,在审美上令人感觉快乐的物品能使人更好的工作。使人感觉良好的产品和系统会较容易使用,并引起更和谐的结果。在与人的情绪和情感有着良好沟通的物品,容易让人有更长久的情感依赖。设计生产那种没有情感可言的、冷血型的产品,就不会给人们的交流带来愉快,也不可能拉进人们之间遥远的感情距离。而如果产品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具有较强的情感化因素,就会让人们在交流时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喜欢它,产品与人之间的距离将因为情感化的设计而靠的更近。

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的组成部分,在人性化设计的诸多定义中就有“最大限度的迁就人们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情感,使人感到舒适”,“适应人的身体和情感并让人能在产品背后得到更多关怀的用品的设计”,这些含义中都包含了对情感的关注。情感化作为人性化设计的一个方面,与人性化设计共同致力于产品设计对人本身的关爱和呵护上,在产品设计中全面灌注“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提高产品的亲和力。只不过情感化设计在细致层面上更注重满足人们情感上的需求,给人们带来更多轻松快乐、幽默新奇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

再者,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是建立在个性时代的基础上的。对情感的追求本质上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个性是人精神世界的突出表现。随着物质均质化的结束,个性消费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热点,设计师要充分认清不同年龄、性别、社会经历的消费者的独特需求,将情感化设计的着眼点放在情感需求的差异化层面。时尚是产生在社会大众共同体的情感需求层面上的,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因而建立在时尚基础上的设计本身就是对大众情感需求的体现。

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和制造商对产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的感性心理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人们已经不在满足单纯的物质需求,人的需求正向着情感互动层面的方向发展,同时它又是一种开放式互动经济形式,主要强调商业活动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设计出更多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产品,将会是市场的必然趋势。产品真正的价值是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最重要的一个需要是建立其自我形象和其在社会中的地位需要。当以物品的特殊品质使他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当它加深了我们的满意度时,喜爱的情感就产生了。从而交易也产生了。一切都是为了打动你!而让形态打动消费者的情感需求需要:

1、漂亮的外形、精美的界面由此提升产品的外在魅力,并最快传递视觉方面的各种信息。视觉的传达要符合产品的特性、功能与使用环境,使用心理等。

2、产品特质的情感化

真正的设计是要打动人的,它要能传递感情、勾起回忆、给人惊喜 产品是生活的情感与记忆"只有在产品/服务和用户之间建立起情感的纽带,通过互动影响了自我形象、满意度、记忆等,才能形成对品牌的认知,培养对品牌的忠诚度,品牌成了情感的代表或者载体。

3、操作的情感化

巧妙的使用方式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情感上会越发喜欢这种构思巧妙的产品,这种巧妙的使用方式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愉悦感,从而排解了人们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所以得到用户的青睐。

作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情感化设计在更深层面上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和体贴,它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诠释着设计师对生活的理解和向往。把对人情感需求的充分关注融入设计之中,满足实用性以外的需要,设计出令人快乐的产品,为人们带去更多可以获得愉悦和感动的产品,激发生活的热情,让生活丰富多彩。

做为设计师,我们要设计出有情感的产品,必定首先是一个有爱,懂得热爱生活和感悟生活的人。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体验。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3)

1.利用“居家优势”

邻居家的一棵大树盘根错节,枝叶茂盛,遮住了你家后园菜地的阳光,你想与他商量一下这个问题,是应该到他家去呢,还是请他到你家来?

心理学家拉尔夫・泰勒等人曾经按支配能力(即影响别人的能力),把一群大学生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后各取一等组成一个小组,让他们讨论大学十个预算削减计划中哪一个最好。一半的小组在支配能力高的学生寝室里,一半在支配能力低的学生寝室里。泰勒发现,讨论的结果总是按照寝室主人的意见行事,即使主人是低支配力的学生。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自己或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在别人的环境中更有说服力,在日常生活中应充分利用居家优势,如果不能在自己家中或办公室里讨论事情,也应尽量争取在中性环境中进行,这样对方也没有居家优势。

你想上级在申请书上签字,你是不顾麻烦,精心修饰一下仪表呢,还是相信别人会听其言而不观其貌?

我们通常认为,自己受到别人的言谈比受到别人的外表的影响要大得多,其实并不尽然。我们会不自觉地以衣冠取人。有人通过实验证明,穿着打扮不同的人,寻求路人的帮助,那些仪表堂堂、有吸引力的人要比那些不修边幅的人有更多的成功可能。

你试图鼓动一伙青年去清扫某块地方,而他们却情愿到别的地方去,你怎样引起他们的兴趣呢?

许多研究者发现,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你就越具有说服力。例如,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顾客相称。甚至身体姿势、呼吸等也无意识地与顾客一致。这是因为人类具有相信“自己人”的倾向。正如心理学家哈斯所说的:“一个造酒厂的老板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一种啤酒比另一种好,但你的朋友,不管是知识渊博的,还是学识疏浅的,却可能对你选择哪一种啤酒具有更大的影响。”

你准备拜访隔壁新搬来的一对夫妇,请他们为社区的某项工程募捐,用哪种方法最好呢?

平庸的劝说者是开门见山提出要求,结果发生争执,陷入僵局;而优秀的劝说者则首先建立信任和同情的气氛。如果主人为某事烦恼,你就说:“我理解你的心情,要是我,我也会这样。”这样就显示了对别人感情的尊重。以后谈话时,对方也会加以重视。

当然,优秀劝说者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他也会遭到别人的反对。这时老练的劝说者往往会重新陈述对方的意见,承认它具有优点,然后才指出自己的意见更好,更全面。研究证明,在下结论前,呈示双方的观点,要比只讲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你准备参加某次决策会议,为一项不为大家重视的事业争取更大的一笔钱款,什么样的证据最有说服力呢?

如果向听众提供可靠的资料而不是个人的看法,你就会增加说服力。但要记住,听众受到证据的影响,也相同程度地受到证据来源的影响。在一项实验中,让两组被试听到关于没有处方是否可以卖抗阻胺片的争论,然后告诉一组被试说可以卖的证据来自《新英格兰生理和医学月刊》(这是虚构的),另一组则被告知证据来自一家流行画报。结果发现,第一组比第二组有更多的人赞成,没有处方也可以卖抗阻胺片。因此,引用权威更能消除听众的先入之见。

你刊登广告,推销某种药品,是把药品的成分、功能、用法详细介绍一番好呢?还是介绍某个患者使用后如何迅速痊愈的事例好呢?

优秀的劝说者都清楚地知道这样一点:个别具体化的事例和经验比概括的论证和一般原则更有说服力。因此,你要多卖掉药品,你就应酌情使用后面一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你要说服别人,你就应旁证博引,使用具体的例子,而不一味空洞说教。

总之,说服别人,赢得赞同的能力并不是神秘的天赋,通过学习一些社会交往技能(当然首先要观点正确),我们就可以增强自己言谈的说服力。为了坚信这一点,你不妨试一试。

工作的压力经常让人焦躁,进而会影响人际关系。总有人向我抱怨跟同事的关系难处,其实在我看来,和同事相处好,最重要的是凡事往积极的地方想。

我在企业工作的时候,到了年底,总有大批项目报告要总结。由于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量大,每个人都难免有些焦躁。一次,因为数据录入的工作没人做,同事和我吵了起来。由于这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所以我当时很生气。但冷静后想想,事情总要有人做,而且这个环节完不成,我负责的后期整理和总结工作就没办法开展,最终吃亏的还是我。想到这里,我也不和同事赌气了,调整好心态开始工作。后来,同事主动向我道歉,矛盾化解了,我俩在工作中的配合也更加默契,任务完成得更顺利。

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人们总会因为压力或焦虑而影响情绪,甚至大发雷霆。发脾气是人之常情,但这么做能解决问题吗?显然不能。不良情绪特别容易影响个人与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一次做项目,领导对我的报告非常不满意,狠狠地训了我一顿。当时,我的心情差到了极点,但工作还是要做。稍事休息后,我调整了下心态,继续工作,最终将项目顺利完成。事后想想,领导有领导的压力,假如我第一次做得足够好,领导自然不会无缘无故训我。回过头再看,每次修改后的方案的确比之前更好,而人的工作能力提高正是这么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想到这里,我反而庆幸能遇到这么认真的领导,让自己成长。但我同时也看到了一个问题:员工工作做得不好,指出其不足即可,过度责骂会影响情绪和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工作效率,事倍功半。

现在,我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有了自己的团队,奉行“凡事往积极的地方想”这一原则。有时也会遇到员工不能按时完工的情况,此时我总会先肯定他们的努力,因为我相信他们都是认真努力的人。随后,我才会指出他们的问题。总体而言,我对我的团队很满意,而且只有凡事往积极的地方想,事情才不会向坏的方向发展。

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心理空间。

从心理发展上看,自我界限是逐渐形成的。胎儿在母亲体内,他感觉到他和母亲是一体的,母亲就是他,他就是母亲的一部分。出生以后,虽然在肉体上与母亲已经分开,但在心理上仍然是连在一起。没有母亲或母亲的替代者,他一天也活不下去。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与母亲的心理距离也就越来越远。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与母亲在心理上分离的过程。分得越开,也就意味着成长得越好。遗憾的是,好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与母亲一部分分开、另一部分还连在一起的状况,这是一种不完全的成长。换一种说法,就是:处于这种状况的人,他的自我与母亲之间的界限不清楚。

这种界限不清楚的状况会投射到他的所有人际关系中。具体表现是:一方面,他会过多地在他人面前展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过分地渴望他人了解自己,并过度地依赖他人,希望他人在本来该自己做出决定的方面代替自己做出决定;另一方面,他会过多地想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以便获得与别人融为一体的感觉,还想别人依赖自己,希望参与别人即使是很私人化的决定,等等。

在自我界限不清楚的人的内心里,总是存在着成长与不成长之间的冲突。成长的力量当然是十分巨大的。曾经有科学家做过植物成长的力量的试验:用一些较薄的铁条捆住小南瓜,小南瓜慢慢长大,轻而易举就把铁条绷断了。然后逐渐增加铁条的厚度,直到铁条的厚度到了预计值的十倍时,才没有被绷断。植物的成长的力量都如此惊人,人的成长的力量就根本无法测量了。想想一个一岁的小孩能做什么,再想想一个三十岁的男人能做什么,就知道成长是怎么回事了。

但是,不成长的力量同样也是很大的。这是因为,不成长有很多的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安全。小孩在学步的过程中,走几步就回头,抱住妈妈的腿,那是为了安全;再长大一点,打开自己家的房门,看见有陌生人走过,把门一关,又跑回来抱住妈妈,那也是为了安全。在孩子心中,只要与妈妈融为一体,就什么都不怕了。这种心理会保持到成年,一个没有充分成长的成年人,他会下意识地感到,只要跟另外一个人变成一个人,就会有安全感。自我界限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变得模糊不清了。成长从来都是以丧失安全感为代价的,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人对食物和性的需要,所以对安全感的追求,可以强大到与成长的力量抗衡的程度。

不成长或者说自我界限不清的第二个好处是,可以获得想象的、虚假的温情。从生理的角度看,在我们用手触摸边界很清楚的物品,比如表面光滑的硬物时,我们的感受是它是它、我是我,较少有交流的体验。但当我们触摸一件软的、毛茸茸的物品时,我们就会感觉到与该物品在某种程度上的融合和某种意义上的温情。心理上也是如此,在我们觉得与一个人没有边界的时候,我们就会自然地感到来自他的温情,即使这些温情是我们自己想象的,也可以暂时帮助我们抵御人世间的风寒。

自我界限不清的第三个好处是,可以控制他人。当然,这种控制感也是想象的、虚假的。需要这种控制感的原因是,自我界限不清的人往往都不太自信,他不能肯定别人会对他好,所以需要控制他人的态度,这样可以让自己感到有信心一些。

大家已经看得很清楚,这些好处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好处。如果把安全感建立在他人身上,这样的安全感是很不稳定的;假想的温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露出其本来的面孔,结果是更令人难以承受的冷漠;而假想的控制感,会使人觉得自己对他人有巨大的权力,这迟早会导致关系的破坏。不仅如此,在他控制别人的同时,他自己实际上也失去了自由,他时常会有被别人控制的感觉,言行举止都会过多地考虑别人会怎么想,就好像在为别人而活着。

只有成长本身会带来真正的安全感。因为这种安全感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之上,所以它非常稳定可靠。当然,即使是一个成长得很好的人,也会需要温情,但是他所感受到的温情是真实的,不带任何虚情假意。至于控制感,他可能根本就不需要(理性的控制除外,比如作为行政首脑对下属的必要控制),他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别人对他的态度的好坏,对他的自信心没有任何影响。

要在心理上划清与他人的界限,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久的努力。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自己在哪些看法、情感和行为上与别人的界限不清楚。然后一条一条慢慢地在那些不清楚的地方画上清楚的线。这样做会有一些痛苦,但也会有更多的成长的喜悦。

自我界限清楚的人,并不意味着他不需要别人,也就是说,他并非在任何情形下都自己承担一切,拒绝别人在情感上和行动上的支持。自我界限清楚意味着,一个人与他人接近,但没有近到他失去自己的程度,也没有近到把别人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的程度,他还是他,别人还是别人;与此同时,他也不会离别人太远,不会远到丧失爱自己想爱的人的能力和可能性,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他会从别人那里获得不虚假的安全感与温情。

即使在夫妻之间、父母与儿女之间、朋友之间,每个人也都应该有清楚的自我界限。那种消弭了自我界限的情感,迟早会对身处这种情感关系中的每一个人造成伤害。也许有人会说,在这样亲密的关系中把界限弄得那么清楚,会不会使关系变得很冷漠?回答是不会。因为自我界限清楚,并不意味着没有情感。而且,两个都有着清楚的自我界限的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才是最深厚、最真实和最有价值的。

让我们近一点吧,因为我们都互相需要,但也不要太近,不要近得分不清哪个是你,哪个是我;或者我们互相离远一点吧,但是不要远得在我们彼此需要爱的时候,听不到对方的声音。

大家对于“考试焦虑的原因”这个话题也许已经很熟悉了,首先想到的就是压力太大了,竞争太厉害了,殊不知的是人际关系问题引起学生考前焦虑在中、高考试焦虑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下面就几种比较常见的情况与大家一起分享:

情况一:某某同学原来跟我非常要好的,但是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都不理我了,而且还带着其他同学一起疏远了我,我现在心很急,不知怎么办才好?

分析:经过进一步了解来访者的情况,明白了是她童年的创伤,使得她与父母的沟通不好,所以非常渴望从同伴身上找到良好的沟通,但是她不知道自己内心存在着很大的认知偏差,她认为:我付出了这么多,应该要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就出现了非常计较的情绪和行为,使得同伴离她而去。对这位来访者进行了几次沙盘游戏治疗和认知的调整以后,情绪基本稳定下来。

情况二:我与我的男朋友经常吵架,每次我都是以失败告终。事因是这样的:当我看到或听到男朋友与其他女同学说话或开玩笑时,我就会心惊胆颤,接着便会对他有些不合理的要求,这时候他也不会让着我,结果就吵架了,整个过程经常在我的学习生活中出现,严重影响了我的高考复习。

分析:从与她的面询中了解到,来访者认识到是由于从小父母非常地疼爱她,甚至有些溺爱,所以才会出现现在的任性、强势心理,产生了“男朋友只能属于我一个人”的错误认知,并且当男朋友稍微有点不顺着自己,就会跟他吵架,她忽视了男朋友也是独生子女,也是父母的宝贝。虽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知,但就是无法改变,在高考的关键时刻,怎么能调节自己是最重要的。这位来访者有强烈的求助愿望,这点足以证明她的心会慢慢平静下来。

情况三:我与同班的几个同学成绩都很优秀,相互竞争非常厉害,今年就要中考了,我们的竞争更加明显了,我几乎每天都在关注对方在做什么?有一天发现他们几个在一起讲话,好像听到在讲我的坏话,就跟他们争吵了起来,从那以后我们的关系就非常紧张。

分析:很清楚地可以看出,这位来访者是由于嫉妒心理产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影响了自己的考试复习,产生焦虑的情绪。中国人的嫉妒心理特别强烈,如何将自己的嫉妒心理化为努力的动力,这是非常关键的,否则将会害己又害人,严重的还会危害社会,这位来访者就是害苦了自己。但后来经过咨询他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考前的心理状态调整得不错。

虽然当代社会往往会宣扬“做人要乐观”,但美国的科学家认为,这也不完全正确。据1月16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纽约大学心理卫生系教授沃克・福特的研究小组发现,悲伤带来的负面情绪是平衡精神健康的重要环节,是人天生的自我保护功能。换句话说,悲伤也许对健康有益。

人都经受过困难的事情,比如关系破裂、亲人去世,还有在现阶段全球金融危机中失去工作。“但不要抑制悲伤,把它释放出来。”福特教授说,悲伤能让人变得坚强,更有能力面对挑战。很多成功的人,都会在回忆自己的艰辛历程时表示,曾受到精神和悲伤的情绪困扰。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采取药物来抵抗悲伤和抑郁,这是错误的做法,它甚至可能会影响人类情绪的成长。”福特教授认为,用药物治疗悲伤等同阻止自己接受痛苦。

悲伤可以带来保护作用,福特教授认为,强烈的悲伤情绪阻止很多正常机能的运转,让我们不得不停止正常的工作,避免同类事情的发生。也可以说悲伤给我们的心理起到了威慑作用。研究还发现,悲伤时最适合搞人际关系,因为悲伤让人不再傲慢,变得谦逊。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4)

推荐几本比较好的心理学书籍,这里边有的是挺别人推荐的,有的是自己感觉还不错的,在读书上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具体是好是坏还需要你自己去评价~~

1、《心理学与生活》国外大部分心理学专业的入门第一本教材 国内有中文版 网上有中文电子版。书的价格是80多 但是很入门。是学心理的专业入门书 很好懂 老外写的很有趣。属于那种理论加实际的 图片例子很多

2、《普通心理学》国内心理学系的入门教科书 彭聃龄写的 绝对买得到 40多左右

3、《盲点》

邰启扬,吕玉 编著

本书列出了47种人类心理盲点或误区,并对之进行一一解读。有理——所有的分析与论述都基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趣——生动的事例与设计精巧的实验让您感同身受属于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教材

4、《高调做事 低调做人》张振学

要讲的是为人处事和做人,从书名都可看出。

自己认为读了:可以了解自己的身心,也从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处理事情那些,对人态度的不足!

5、《冰鉴》曾国藩

里面全是曾一生用来识人相士的手段。

全文不多,有兴趣可以传给你看。

6、《快乐的人生》《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卡纳基

《人性的弱点》是必看的,我超喜欢的,这也是一本叫你如何为人处事,察言观色的书

7、《婚姻的烦恼》《心灵飞舞》《幸福从心开始》李子勋

8、《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

9、《我们的心理伤痕》徐浩渊

10、《我是谁》朱建军

11、心理学鼻祖弗洛依德的《梦的解析》,心理学入门就看这个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5)

1. 科学思维最重要的特点很容易掌握,那就是科学思维所基于的理念是比较、控制和操纵。

注:心理学的四个成分:科学、行为、个体以及心智。

心理学的四个目标: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2. 实验设计的基本目的是分离变量,当成功分离出一个变量,实验的结果就能排除大量之前提出作为解释的其他原理。

注: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解释首先要区分出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

3. 科学家们通过两种方法尽可能地排除不正确的理论:要么是在实验条件下直接进行控制;要么在自然情境性进行观察,以便比较各种可能的解释。

注:对于事物的探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以理论为依据,一是以现象为依据。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可以从理论出发对其进行推演,也可以直接从问题分析入手推演解决方法。

4.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应该是这样的:科学家能够操纵他感兴趣的变量,并对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感想:一个创造性的想法不仅仅能解决问题而且还能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其进行提前预防

5. 使用随机分配能有效避免由于分组方式所导致的系统误差。这两组被试在所有变量上均得到匹配,但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随机分配也消除了实验组或控制组之间的偏差。所谓的重复是指在各种环境下重复一个实验,看还能否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

感想:随机相比于人为控制,会更加接近事物本质。对一个人的评价与认识,要看他与朋友与家人的相处

6. 随机分配有两个优点:一个是在任何实验中,样本的梳理越大,随机分配越能平衡两组所有其他的无关变量。而即使在一些匹配得不是特别好的实验里,由于随机分配克服了系统误差,仍然可以让我们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只要研究可以被重复。这是因为,经过一系列这样的实验,两组间混淆变量造成的差异就会被平衡。

感想:整体趋势才可以作为评判依据,对一个人的评价要参照他周围所有人的评价而不是单一的几个,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更贴近实际,让人信服。

7. 对科学家显而易见的事情却被外行人完全误解。

8. 聪明的汉斯——神马的故事。“这匹会思考的马将会使科学家对许多问题作出长时间的思考”

注:一匹会算术的马是一匹优秀的马,但不是优秀的数学家。

9. 节省原则:当两种理论拥有同样的解释效力时,我们倾向于选择那个比较简单的理论(设计较少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感想:因为相比于难以理解的东西,人们更倾向于简单的,毕竟简单的东西比较“轻”,可以“抖”

10. 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发展性障碍,其表现是社交缺陷、语言发展的之后及异常,以及活动和星期范围狭窄等。

感想: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自闭症小孩的视频,他们是遗落在人间的天使,需要更多的人的呵护与关爱,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只要被爱包围与安抚,都会被感化。爱才是世界的主旋律。

11. 仅仅相信见证叙述或者认为流行的治疗方法和伪科学无害,最终带来伤害。

感想: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而不知。

12. 如果草率地用理论(这就代表了沟通)来给一个现象(按键敲击)加上标签,对实际操作者来说,意识到需要更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去判断理论能否被证实可能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感想:改变一个固有的观点比让大家一开始接受一个新观点更难。因为它意味着要打破与重组之前的固有认知。

13. 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通常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联。为了对许多同事发生的`时间锁造成的因素影响分别进行考察,我们必须创设一些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的条件。科学实验将世界上原有的相关关联分割开来,以此来使单一变量的影响显现出来。

感想:一个结果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要考察每个因素对它的影响作用大小,就必须控制其他的变量,以便在考察时,能够更精准地知道测试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14. 心理学上很多经典实验都需要将现实世界的自然关系分开考察,通过这样一种逻辑,就能看出哪个变量是决定因素。

感想: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在考察队时间起决定作用大小的因素间,可采取隔离其他因素,然后运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方法对它进行测试。

15. 创设特殊条件来验证是否存在真正的因果关系,这种方法可以防止错误观念像病毒一样侵袭我们。

感想:基于验证的结果相比于纯粹的思考得出的结论更有考究性、真实性与可靠性。

16. 尽管人们有大量关于物体运动和下落的经验,但对于运动的直觉理论都是些相当不靠谱的。

外行人关联的不准确是因为他的观察是“自然的”,而不是像科学家那样进行实验控制。

感想:人们的直觉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可靠的,因为直接主要依赖于人们以往的经验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往往存在偏差。

17. 早起我们关于宇宙结构和活动的世俗理论十分离谱,他们之所以依然存留下来,只不过是作为一些历史教训,提醒我们自己可以荒谬到什么程度。

感想: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18. 个人经验并不能为抵制有关心理学的错误信念提供保证。

感想:个人经验往往都不靠谱,因为人们有认知偏差

19. 研究显示,笃信宗教的程度与参加慈善活动、帮助贫困的人或是不欺骗其他人这些行为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感想:信仰只是作为内心的一种力量支撑,有的时候是一种寄托,并不代表就会根据它完全行事。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精选(5篇)


读书,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读后感书名是一部让人非常感动的作品,他的作者{作者人名}令人尊敬。对于这个作品,我们应该书写感受表达理解。下面将为您全面解析“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在阅读后还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1

本书主要是案例、案例分析、应对策略的结构组成方式,围绕“关注积极情绪,实现师生幸福”主题展开叙述,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进行教育教学方面有以下几个内容让我印象深刻。

一是人的情绪情感体验总是优先于大脑皮层的智力活动,当学生认为自己在做无意义、无价值的工作之后,他们对生活会产生负面评价,从而对未来人生产生不良影响。杏仁核是记忆中的情绪成分存储地,受到刺激后被唤起的情绪85%是消极情绪记忆。而长期的压力状态下,免疫系统会受到危害,得病几率上升。人脑的基本功能依次是生存反应,满足情绪的需要,认知学习,这三者功能的顺序的不可变更的。只有在生存反应感到安全、情绪体验愉快的时候,大脑才能较好地发挥认知学习功能。积极的情绪体验在大脑中比较容易遗忘,因此快乐的时间总是显得很短暂。因此我们应当给学生安全、愉快的体验。教师的主要人物就是在工作、生活中寻找快乐,与学生一起克服困难。教育的主要工作就是引导,唤起学生的积极情绪。适当的体育锻炼,良好的学习兴趣,优势的肯定,适度的压力都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二是神经元工作有关键期,语言学习能力第一个关键期是出生到5岁左右,第二个关键期是12岁左右。当然,人的一生任何时候都可以学习,大脑的神经元可塑性很强。长时程增强效应是指反复激活次数越多,神经元的连接就月有效。适应于再生效应是指生存环境越丰富,越能够刺激大脑神经元发育。因此教师应当涉及好的教学方法,持续吸引学生努力学习。因此教育要抓准时间,反复训练,不断优化。三是快乐和幸福是伴随痛苦和烦恼而共生的。积极性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提出幸福公式:幸福=遗传(50%)+生活环境(10%)+个体可控行为(40%)。生活环境中金钱、健康状况对幸福感的提升几乎没什么影响,其中最重要的社交生活和婚姻满意度。“心流”之父米哈里契克森特米哈伊研究认为,最愉悦的一刻同行体现在一个人为了一件充满挑战但自认为是最值得努力的事,把体能与智力都发挥到极致的时刻,这就是幸福流,是最接近幸福的状态,是生活中的最优体验。因此,和学生一起播种幸福。一是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交活动,改善自己与家人关系。更重要的是,聚焦积极面,增强成就感。“给镜子一缕阳光,它能反射一片天空;给心灵一缕阳光,它能反应出一个天堂。”二是各类活动,如写感恩信,每天回忆三件不错的事,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发挥自己的优势,分享成就感。

总之,理解学生,接受学生,设立可达到的标准,体会强化成功体验,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理解。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教育的品质,决定孩子的命运。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2

今年寒假,有幸读了陶新华的《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一书,心理颇有感慨。文中倡导把积极的心理学运用到教育之中,比如,幸福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概念,追求幸福应该是人生的重要目标或者最有价值的目标。“想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必须去发现自我的优点,进行充分得发挥,用毕生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等等。

最引起我共鸣的是作者所提到的长善救失,“长善救失”语出《礼记学记》,其原文是“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增长优点而改正缺点的。根据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发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长处,补救学生的缺点。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明确的职责所在。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的差异性,决定了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善救失的教育思想就是针对人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差异性提出来的。

教师如何“长善”,如何“救失”,是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的。 有人说,孩子的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改不了。于是,很多的家长、教师都习惯于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而时时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边,以“爱”的名义让孩子成天处于被批评、被指责的生活状态之中。 我们不妨以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例:改作业的时候,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把学生的错误找出来,然后要求学生改正;改作文的时候,我们做得最多的就是帮学生指出不足之处,然后教学生如何修改;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早已习惯于先开导学生认识错误,然后循循善诱地教育学生:“人非圣贤,岂能无过。”改过来了就还是一个好学生。所有这些,都是在“救失”。那“长善”呢?在学生没有出错时,我们记得表扬学生了吗?学生的作文虽然稚嫩,但总会有写得好的地方,我们帮学生指出作文的优点,告诉学生好在哪里了吗?学生没有犯错误时,我们就没有去做正面的品德教育吗?看来,在很多时候,我们确实是让“长善”缺席了。

在“长善”缺席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可能就要事倍功半,甚至是要吃力不讨好了。 “长善”非但不能缺席,而且应该放在首位。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发现学生原有的长处,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学生的作文为例,如果一个学生的作文内容没有什么优点,而他写的字很漂亮,那就要重点表扬他写的字。教师应该真诚地告诉他:“你写的字真漂亮,老师喜欢你写的字。”相反,如果一个学生的作文内容很精彩,只是字写得不好,那就要重点表扬他写的内容,教师应该指出他的作文好在哪里,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个“好”字敷衍了事。教师如果能够更多、更有效地去做好“长善”的工作,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感动、更多的自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助长”学生的优势,从而更加健康地成长。缺点当然也要说,帮学生指出错误所在,才能达到“救失”的教育目的。但是,教育却不宜以“救失”为主,更不能习惯性地只去“救失”,而忘了“长善”。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懂得正面激励,这对于教育来说是多么重要!用心去发现孩子的优点,指出孩子的优点,赏识孩子的优点,这就是“长善”。“长善”本身就蕴藏了“救失”的功能。教育要以“长善”为主,这样就更容易将教育的言语说到孩子的心窝里去,让孩子的“善”蓬勃发展,枝繁叶茂。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3

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所谓“教育心理学十二讲”便是针对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十二个问题所进行的探讨,如关于“教师要学习教育心理学” “人的心理的实质”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学习过程的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掌握知识过程的心理分析” “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心理分析” “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 “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 “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及“教师心理”等.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

可以说,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但是鉴于我们教育心理学的学术沙龙主要关注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及差异心理,因此我就主要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本书之所以要谈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我想是由于受教育体质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教育心理学也要联系到体质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

此外,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关于教师的心理学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应该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即“教育心理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性质,而且是以前者为主的一门边缘科学”.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也共同点和不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我们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的.

其次,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归纳书中的观点,我们就可以看出: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第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

1.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学问题比比皆是.但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品德..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按照共产主义的面貌来塑造一代新人.

3.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这就是说,教师了解了雪上加霜的心理,才能助长学生的优点,矫正学生的缺点.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掘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

4.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此外,本书还提到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总结法等,可以说从理论上归纳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具体,有效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4

最近读了罗伯特.斯莱文所着,姚梅林等翻译的第七版《教育心理学》,收获很大。本书内容体系完整,事例科学、实用,可读性强,最有特色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通过大量的真实例证将各种理论与实践紧密而明确地联系在一起,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不少启示。

课堂上,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有序地举手发言,而不是一知道答案就喊出来导致课堂一片混乱。对此,本书在行为学习理论这章中分享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个二年级的小学教师,试图教给学生如何表现出适宜的课堂行为。她说:“我们班存在一个问题,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你们当中的许多人不是先举手等待教师点名,而是直接回答,谁能告诉我,当我向全班提问时,你们该怎么做?”其中有个学生的手举到空中,说到:“我知道!举手并安静等待!”教师叹了口气,试图忽视她,但班上只有她一个人举手并越叫越起劲,最后只得叫她。

其实,这里面教师的做法就是错误的了,她实际上教给学生的恰恰与其愿望相悖,不仅提高了那位学生不举手就直接说出答案的可能性,而且也使该行为被其他同学效仿。

看了这个例子,我感触颇深,之前的教育实践中,我所采取的许多教学方法多是沿袭传统的。而这本书在对这些传统的方法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指出那些我们原以为“理所当然”的错误。譬如,上例中就涉及心理学的一种行为理论——阳性强化法。它的原理是适应性行为出现时给予强化,如赞扬、奖励等,以建立或维持某行为;适应不良行为出现时,则不予强化或有意忽略,以消除它。

所以,在我们试图建立一种行为习惯时,要分清哪些行为该强化,哪些行为需要忽视。在开始忽视某种行为时,可能会增加此行为发生的频率,这是一种典型的消退爆发,持续地忽视不适宜的行为才是最适当的课堂管理策略。可惜的是,我们最终会放弃忽视,像例子中的教师那样,在不经意中就给学生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只有大声地回答问题并且坚持喊叫才有可能获得强化。

将心理学与教学相结合,就能科学地分析教学过程,认识教学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实质、规律和作用,从而借助心理学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智能的发展状况,以利于教学。

五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我正讲着课,一个男生突然“啪啦啪啦”的把键盘敲得一阵响,使得全体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朝他看去。

这时我该怎么办?训斥他?忽视他?让他去办公室?向全班同学解释他的行为干扰了正常教学,破坏了开学初全班同学制定的课堂规则?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应对不良行为的措施,而且每种措施相对应的心理学上的解释是不同的。依照书中所谈,我沉住气,认真地分析场景:当他捣乱时,大家的注意力全都转移到他那,而他呢,正得意洋洋地享受这种目光聚焦的感觉,这表明他在寻求同学们的关注。这时我如果训斥他,可能会增加同学们对他的注视,进而会奖励他的捣乱行为,所以正确的做法就是忽视该行为。出乎意料的是那个学生看到我没理他,照常上课,其他同学也没看他,竟也停止了敲击。

看来有效的教学既不是一些雕虫小技,也不是一套抽象的原则;相反,它是把理解透彻的原理明智地应用于实践,满足实践需要。理论联系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本文作者所说,不管教师的哲学观是什么,他们必须精通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并加以有意识地使用,而不能盲目跟风或非此即彼的简单套用。教师应该立足于对教育对象的了解,开阔视野,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除了行为学习理论,本书作者在发展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理论、学生多元化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等方面也都进行了相应的阐释。书中的每一个例子都是那么鲜活,浅显易懂,不胜枚举。除此之外,本书配有卡通图画,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及趣味性。同时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其他教学辅助资源,为读者提供有效的导航。也使一线教师能够短时间内积累经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5

在《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中有这样一句话:“许多教师刚入行的时候意气风发,以三尺讲台为事业,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希望功成身退时桃李满天下。但是,入行不久他们就发现这个职业不容易,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很快被消磨了,职业倦怠感也就与日俱增。” 我想我就是走过这样路的人。面对几个简单的算式,讲解多遍算理情况下始终还是有记不住的孩子,耐心一点点的被瓦解,连带着自己也开始急躁起来。但是,在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过后使用各种方法,却也只能取得短期的效果,时间长了,家长累、孩子厌恶,我也感到没有职业幸福感。

在读完《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后,我感悟到:成功的关键不是消除各项弱点,而是充分激发个体内在的积极性的建设性力量和美德。投入、活力、奉献、专注是人类共同的美德,教师更应该具有这样的美德,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挥这些美德,一定可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让自己的职业人生丰富多彩,蓬勃发展。“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是教人如何积极面对人生,如何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这才是现代社会的芸芸众生日益荒漠化的心灵最需要的甘露。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试图以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正如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起者、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说:“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

肖川有过这样一句话:“流光在你的背后,生命期待着我们的蓦然回首。当你以研究的姿态对待工作和学习时,春天的鲜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残阳,都将以更为美好的风姿走进我们日臻完满的生活。”对比自己的每一个阶段内的表现,真的感觉一个教师积极投入的工作状态对教学效果、教育生活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工作虽然是写写教室里的故事、课堂里的发现、读书感悟,但愿在本该采摘果实的季节再开出几多芬芳的花来,充满远方的诗意。

写作示范:心理学读书笔记(4篇)


我们在上学时也会去读一些范文,一篇优秀的范文是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的,阅读范文可以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经历并且有所感悟。多阅读范文还会帮助到我们学习的各个方面,您最近在寻找优秀范文的参考模板吧?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作示范:心理学读书笔记(4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学读书笔记(篇一)

设计心理学一套共有四本,这本设计心理学是日常的设计,还有另外三本书还没有来得及读,分别是:与复杂共处,情感化设计,未来设计。

通读全书,个人感觉作者并非在讨论某一个问题和某一个设计的秘诀和方法,而是传递一种希望透过表象,直达用户内在需求的关怀,那就是抓住本质,抓住用户需求和事实发展的最本源。

开篇道,如果在旅馆里弄不清怎么开关水龙头,或者面对不熟悉的炉灶或电灯开关时,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会手足无措。唐纳德.A.诺曼大胆地指出,不是你太笨,而是物品的设计没有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心理。对于我,读了这本书,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在平时的生活中,我都会留心观察身边的设计,发现好的设计,当然也会各种吐槽那些不好的设计。

书中也讲到了心理学的概念,也就是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所以对于学设计来讲,是很有必要去读下有关心理学的书籍的,这样的话有助于我们的专业的提升的因为设计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创造性活动。

像《设计心理学》这本书表述的那样,设计师和客户都不是最终用户,我们不能了解每一个用户的想法,每个事物的原理,然而我们可以学会抓住设计的本质、还事物以本源,这样即使世界变幻莫测,时代脚步永不停息,设计却也将会是永恒的。

心理学读书笔记(篇二)

《儿童行为心理学》这本书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看完了。主要是利用闺女睡觉的零散时间看完的。看完之后还是要记录总结一下,以利于自己更好的理解书中的内容。

这本书主要是针对0到6岁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所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比如孩子老爱反复扔东西,爱咬人,爱抢别人的玩具,爱偷看大人洗澡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层解析。不单单看到孩子表面的问题,要分析出现这样问题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去更好的教育孩子。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像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在和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遇到喜欢的玩具就会去抢,好多大人这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都会把玩具从孩子手里强制拿走还给别人,或者要么就开始打孩子。以为孩子不听话怎么老是抢别人的玩具呢!第二种情况多见于老人带孩子。我在公园里跟妞玩的时候经常见到。

表面上是孩子抢别人的玩具,其实根本原因是孩子不懂得物权所有的概念,在孩子的眼里,自己喜欢的就是自己的,还分不清“你的”,“我的”的概念。所以,在发现孩子抢玩具的时候。家长更多做的要耐心劝说,不单单是大声责备。家长应该耐心的跟孩子说,这个玩具是别的小朋友的,不是你的。你玩会要还给别人,或者告诉孩子玩别人的玩具首先要得到别人的允许。如果是对方宝宝恼怒或者哭着要回玩具。家长这时一定要给自己宝宝转移注意力,用别的玩具代替。这招很有效果。

还有一点我认为是很重要,就是关于孩子秩序敏感期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物品必须按照原来的位置进行摆放不能变动。0到4岁是培养孩子秩序感的关键期。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也是影响一个人终生的习惯和品质。孩子一旦顺利度过秩序敏感期,就会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所以当孩子出现秩序敏感期是,父母一定要理解和尊重孩子,满足孩子的需求。不能满足的也要讲道理,转移注意力,寻找替代目标等,切勿蛮横镇压。另外,一定要给孩子提供一个井然有序的环境,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用完及时归位等,都是有利于孩子良好秩序感的建立。最后,还有一点非常值得看的就是附录写的称职父母应该知道的心理学规律,这些心理学规律很实用,无论在幼儿期还是少年期,我自己细细的看了三遍,还都抄录在了本子上。建议每个家长都要去了解并且实际应用这些内容。

总之,当孩子行为上出现一些问题,父母一定要深究问题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句话说得好,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当孩子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问题时,除了敏感期的问题之外,有可能就是父母本身的不良影响。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为孩子做好榜样。给孩子一个正面的影响力量,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心理学读书笔记(篇三)

从什么时候感觉到自己有拖延症?大约是大学时间。

高中时,由于处在一种高度“集权”的家庭中(父母管教十分严格),一旦摆脱这种管束,进入大学生活后,我发现自己的状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种情况在大一的时候还是好的,毕竟生活习惯的是难以很快被“恶化”的,所以第一年,我参加了各种活动、加入各种组织、社团,学业也没有落下,没有付出什么努力,也能取得二等奖学金和班上能拿的奖。

最大的变数发生在大二,我开始追星,开始玩游戏。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甚至请假不去上课,自然,我有底线,就是不挂科,所以延续大二,我只能拿三等奖学金。

大三的时候,准备考研,但是心里对于爸妈的这种期许,我是极度不情愿的。所以,基本投入的学时时间可能不超过50个小时,自然,考研也是失败的。

大四毕业了,我很恐慌,担心自己的表现是否能在社会上立足,所以在第一份offer提供过来时,我就接受了,并且为这极少的工资,付出我最大的诚意和努力。

现在毕业已经四年,现在的我,已不同于当年的我,但是我仍然感觉到拖延在我生活中经常的出现。所以我读了这本书《拖延心理学》。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两个方面:这是一本让你了解你自己、分析你自己的书,整体就分为两部分,理解拖延和克服拖延,对我来说,理解拖延部分,看的过程中,我会心跳加速,因为我可以感觉到,作者说的就是我,活灵活现的展示了,生活中,你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你会因为那些借口去拖延。

理解拖延

“恐惧”

恐惧这个词语出现了134次,结合方式为“恐惧成功”、“恐惧失败”。恐惧成功是我第一次听到的观点,很多人害怕成功以后自己的生活发生的压力会变大,也有人害怕自己的成功会让身边人受到伤害或者嫉妒,这里比如说妻子担心自己的成功会让丈夫自尊心受损。

“控制”

恐惧这个词语出现了80次。结合方式为“害怕被控制”、"控制某某”“自我控制”,这里理解为,很多人需要对自己和自己认为的所有物(比如自己的孩子、时间、所有权)有全盘的控制,这种控制是不受其他人的阻碍、指使,当自己被要求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认为自己失去了控制权,固会产生控制反叛,会给自己理由拖延。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这个词语出现了80次,结合出现的还有“高期待和苛刻要求”。这里的完美主义者,我觉得可以理解成行动派和理想派,行动派的完美主义者和强迫症可以关联理解,理想派,往往是因为想要把事事都做到完美,实际执行中反而会迟迟不行动。

克服拖延

这部分,我觉得作者考虑到了原因的差异,所以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建议,比如,细化目标和步骤,把宽泛的目标变成可执行的步骤并列出来;建立的第一个目标应当在15分钟内可以完成;在做某一件事情前,给自己一段时间放空;改变自己做事情的环境,和数字网络说再见或者去图书馆、咖啡厅,甚至放弃半天的上班时间;结伴同行事半功倍;甚至及时就医。这些在其他的鸡汤文或者时间管理的书籍中,我也有看到过。每个人的适用程度和解决问题的实效肯定是不同的。

我喜欢作者介绍的其中一个方法,是用于自我分析的,因为很喜欢,印象深刻,所以我会全文摘录:

自由书写

“你可以将你的笔记用于“自由书写”。自由书写就是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将你的所思所想以一种不停顿、不判断和不做修饰的方式书写下来。这种方式通常被书写者用于激发自己开始做事的动力,或者发现某些没有被自己意识到的想法。

在二十分钟左右的自由书写过程中,你所要做的就是一直写下去,哪怕你写的是“我没有什么好说的”或者“我不知道接下来该写些什么”。不要把你的笔从纸上挪开(或者,不要停止敲击键盘),只要将你的思绪写下来就可以了。不必担心标点、拼写和语法,也不必担心你写的是否有意义,或者是否准确。不要涂抹,不要划掉,也不要删除。自由书写的目的不是要写出一篇美文,而是要在不做判断的情况下去了解你的思维和情绪。”

这对我来说,这不仅是分析自己的手段,我觉得是充分了解自己的价值观的手段,我有时候总觉得,自己心里想到了什么,但是却无法总结成观点,但是写东西的时候,哪怕很无趣,我也觉得,我终于通过某种方式了解到了自己的真实想法,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已经不像原来那样每天去写日记(写字对我来说和手腕的酸痛是结合在一起的)。但是我却很喜欢在键盘上打字,我很享受一个个单词出现的过程,很享受一片文章成型的过程。哪怕,就想现在这样,也不会有很多人给我对文章的反馈。

这本书,我更喜欢前部分,因为你了解了自己,才能对症下药,而提供的建议,每个人的承受度是不同的,就比如害怕失去“控制权”的人,可能也会觉得,凭什么指使我去做什么?

20xx年看了很多书,但是却很少写读书后感,这是一种遗憾。但是有了今天这第一篇,我想,不管自己写的作品有没有借鉴异议,那也是在记录我今时今日的观点,如能有人欣赏并关注,十分感激,这也就是我写原创文章能实现的最大的意义了。就写到这里。

心理学读书笔记(篇四)

利用暑假期间我翻看了《儿童发展心理学》,在读了之后感触颇深。

记得在一年级品生课上,我正在讲故事给学生听,我班的辉辉看见书上有一幅图片是寒号鸟的故事。他不明白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就跑过来跟我说:“老师图上这只小鸟在干什么啊?”我就告诉他:“小鸟不垒窝快要冻死了,他又问:“那为什么不垒窝啊,它会垒吗,我看邻居家的小鸟都是在鸟笼中的啊,冬天屋里有暖气不会冻死的啊,它怎么不去屋里取暖呢?”他一直不停的问当时我有些生气了,这是后面还没有学到的内容,问这么多,干扰了我上课,就没有一一的回答。在学习了《儿童发展心理学》后,我了解了儿童心理学所关心的问题,它研究的是儿童期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和发生的规律,以及这个时期心理年龄特征。当然它还可以细分为更小的阶段,比如常用的婴幼儿期(出生到2岁)、儿童早期(2岁到6岁)、儿童中期(6岁到11岁)和青少年期(11岁到20岁)。现在的发展心理学已逐步分化出各个以专门年龄阶段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它主要包括婴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在学习了幼儿心理学后,我了解了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知道了在他们的幼儿年龄段就是好学、好问的。他们的求知欲较强,所以只要是让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他们就会喋喋不休的问个不停。因此,对于处在这个生长时期的孩子来说好学、好问是他们的年龄特征。而做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就要在了解孩子的前提下,尊重孩子。要保护他们的求知欲,而不应该因嫌麻烦而拒绝回答孩子的提问。如果在被孩子问急的情况下,为了应付孩子的问题,给出了错误的答案,以后当孩子明白后,就会认为是老师撒谎,这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撒谎的“榜样”。所以,看来要想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前提应该是,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处处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上是我在学习儿童心理学的一点感触。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集锦(11篇)


作者写的作品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细节。此时将我们体会到的东西用文字呈现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一下与“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相关的事宜,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篇1)

《设计心理学》这本书是作为一个设计师必读的书籍,这一部书籍作者是唐纳德A诺曼,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技术系教授,尼尔森诺曼集团的灵魂人物、联合创办人(该公司以提升消费者感受的智囊团着称),历任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认识科学系和心理学系教授、苹果公司先进技术小组副总裁,主要着作包括:《记忆和注意力》、 《使我们变聪明的事物》、《隐形计算机》等。

诺曼的这本书主要从概念模型、预设用途、可视性、匹配、反馈提出了设计心理学观点。特别是举了很多设计的例子,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很多原本比较深奥的设计心理学知识,看了以后很有感触。

我们也许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看着眼前美观豪华的门却不知如何打开;颇具现代感的水龙头却把你弄得手忙脚乱;因为不会使用家里的组合音响而生出跟不上时代的挫折感这些人前的尴尬、人后的沮丧,其实问题全然不在我们!全怪设计者考虑不周。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为找不到正确的使用方法而错误的怪罪自己,因为那不是我们的错。然而作为一个设计者必须全面的去考虑问题。

一个好的设计必须具备它的可视性,正确的操作部位必须显而易见,必须正确的传递给使用者信息。往往设计的失误会导致错误才发生。其实设计本身也是一种不断犯错误且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交流的过程。

一个好的设计还必须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操作意图与可能的操作行为之间的关系,操作行为与操作效果之间的关系,系统实际状态与用户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所感知的系统状态这两者间的关系所感知这两者间的关系, 所感知到的系统状态与用户的需求、意图和期望之间的关系。

这本书虽然没有完全透彻的去理解和领悟一些道理,但是深深的觉得中国的设计实在是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地方。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篇2)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由唐纳德·A·诺曼著作的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知识不仅存储于人的头脑中,而且还存储于客观世界。

设计必须反映产品的核心功能、工作原理、可能的操作方法和反馈商品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运转状态。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过程,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

第一章 日用品中的设计问题

“绝大多数的日常知识存储于外部世界,而非人的头脑中“,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

几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

1)概念模型:优秀的设计是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只是这种交流要靠产品来体现。产品本身必须能够说明问题。如果设计者没有提供这种概念模型,用户只得自己创造,结果容易出错。概念模型是优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2)反馈:显示操作的结果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没有反馈,用户便总会琢磨自己的操作是否产生了预定效果。因为没有反馈,用户会在不合适的时间关闭或是重新启动机器,从而丢失刚刚完成的工作;或是重复指令,使机器操作两次,造成不利后果。

3)限制因素:要想使物品用起来很方便,几乎不出错,最牢靠的方法是让该物品不具备其他功能,从而限制用户的选择范围。设计时未考虑限制因素,是在产品上附加警告信息和使用说明的原因之一。

4)预设用途:优秀的设计人员总是设法突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将不正确的操作隐匿在用户的视线之外。如果物品的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合理利用,用户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

设计模型是指设计人员所使用的概念模型,用户模型是指用户在与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模型。系统表象基于系统的物理结构(包括用户使用手册和各种标示)。设计人员希望用户模型与设计模型完全一样,但问题是,设计人员无法与用户直接交流,必须通过系统表象这一渠道。如果系统表象不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出设计模型,用户就会在使用过

程中,建立错误的概念模型。

自然匹配是指利用物理环境类比(physical analogies)和文化标准(cultural standards)理念设计出让用户一看就明白如何使用的产品。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空间类比概念设计控制器,如控制器上移表明物体也上移;为了控制一排灯的开关,可以把开关的排列顺序与灯的顺序保持一致。有些自然匹配则是文化或生理层面的,例如,升高表示增加,降低减少,声音高表示数量多。

第二章 日常操作心理学

有趣的是,人们在使用日常物品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埋怨自己的倾向与常规的归罪习惯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人们习惯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与环境,而把别人的问题归咎与性格。

人的行动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1)确定目标

2)确定意图

3)明确行动内容

4)执行

5)感知外部世界状况

6)结实外部世界状况

7)评估行动结果

在日常情况下,行为是由头脑中的知识、外部信息和限制因素共同决定的。人类习惯于利用这一事实,最大限度地减少必学知识的数量或是降低对这种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的要求。

第三章 头脑中的知识与外界知识

人们依靠着两种类型的知识: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前者包括各类事实和规则。例如:“红灯亮了要停车”„陈述性知识易用文字表达,也易于传授。而程序性知识则使人知道如何演奏乐器,如何在冰面上把爆了胎的汽车平稳地停下来,如何在打网球使有效回击对方发过来的球,以及在说“frightening witches”这个词组时,知道如何正确地移动舌头。程序性知识难以用文字、甚至不可能用文字表述清楚,因此很难用语言来教授,而最好的教授方法是示范,最佳的学习方法是练习,因为就连最优秀的教师通常也无法描述这类知识--程序性知识大多是下意识的。

艾伯特·贝茨·洛德用实例证明说,“叙事歌唱艺人”实际上根据诗歌的韵律、主题、情节、结构和其他特征,对史诗进行了再创作。他们的技能出众,但并不是靠死记硬背。一部长篇史诗,艺人们只需要听一次就能在数小时或一天后,“逐字逐行”地背诵出来,这一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史诗中的多重限制因素。洛德指出,实际上前后两次背诵的诗歌并非一字不差,但听众会觉得它们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它们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具有同样的韵律,而这些才是听众所关注的。

心理学家把记忆分成两大类:短时记忆(STM)和长时记忆(LTM)。

短时记忆存储的是当前信息,信息自动进入短时记忆,并可毫不费力地提取出来,但这种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一般只能存储5-7个信息项目。如果对记忆内容加以复述,存储量可达10-12个信息项目。

长时记忆存储的是过去的信息。她的存储和提取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并非实际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经过了一个解释加工的过程,因此会出现偏差或更改。我们能否有效地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知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初解释这些信息的方法„长时记忆的问题不在于她的容量,而是在于她的组织--如何存储和提取信息。如果记忆材料具有一定意义或是与已知信息相吻合,存储和提取过程就会容易很多。如果材料没有什么意义,就必须先对其进行解释加工,然后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第四章 知道要做什么

文化行为准则以基模(schemas)的形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得以体现。基模也就是知识结构,由一般规则和信息组成,主要用于解释情况,指导人们的行为。在一些固定的情况中(例如,在餐厅吃饭),基模会很具体。认知科学家罗杰。希安可和鲍勃。埃布尔森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遵循事先写好的“稿子”(scripts)行事。社会科学家欧文。戈夫曼把规范行为的社会因素称为“框架”(frames),并且展示了框架控制人类行为的过程,即使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情况或文化中。

记忆中的信息被重叠在一起,这是对联结主义学派记忆理论的粗略概括。其实,信息进入记忆之前,还必须经历一个加工过程。

当我们经历两件相似的事情时,这两件事就会融合在一起,形成某种一般化的“原型事件”,这一原型便会控制我们对其他相似事件的解释和反应动作。如果所经历的事情与这个原型相差很远,那它就会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储在记忆中。

如果有1000个类似的事件,我们就会把它们综合成一个原型。如果只有一件事与众不同,我们也会将其存储在记忆中,且不与其他事件混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我们的记忆中似乎就只有两类事件:一般事件和特殊事件。一般事件发生的概率应是特殊事件的1000倍,但在我们的记忆中,特殊事件的发生概率并不一般事件低。

这就是人类的记忆。我们总是把类似的事件融合在一起,而过分地强调不同寻常的事件。

第五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差错、失误(skip)是下意识行为,错误(mistake)产生于意识行为中。

失误可以分成六类:撷取性失误(capture errors)、描述性失误(description errors)、数据干扰失误(data-driven errors)、联想失误(associative errors)、忘记动作目的造成的失误(loss-of-activation errors)、功能状态失误(mode errors)

撷取性失误:两个不同动作在最初阶段完全相同,通常不熟悉的动作被熟悉的动作所“抓获”。

描述性失误: 做对了动作但是搞错了对象,错误对象与原定对象相似,空间上越接近发生失误的概率越高。

数据干扰失误:因外界刺激而引发的动作会干扰某个正在进行的动作,使人做出本来未曾计划要做的事。

联想失误:办公室电话响了,我拿起话筒说:“请进来”。

忘记动作目的造成的失误:忘了本来要做的事,有时我们只会忘记其中一部分。

功能状态失误: 常出现在使用多功能物品,适合某一状态的操作在其他状态下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发现失误不难,我们经常可以察觉出动作的结果和预订目标不一致,但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个层面(钥匙打不开车门,先是仔细检查钥匙,最后发现不是自己的车)人们在纠正错误时,似乎总是从最低的层面开始,慢慢往较高的层面过渡。

选错目标往往是导致错误的原因。在处理问题时,人类过渡依赖储存在记忆中的经验,而对事物并不进行系统分析。我们习惯根据记忆作出判断,但是记忆倾向于对一般事物进行过度概括和规范,并且过度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

与差错相关的设计原则:

1)了解各种导致差错的因素,在设计中,尽量减少这些因素。

2)使操作者能够撤消以前的指令,或是增加那些不能逆转的操作的难度。

3)使操作者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并纠正差错。

4)改变对差错的态度。要认为操作者不过是想完成某一任务,只是采取的措施不够完美,不要认为操作者是在犯错误。

要想办法设计出可以容错的系统,人们正常的行为并非总是准确无误的,要尽量让用户

很容易地发现差错,且能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

设计人员对自己的产品太熟悉,以致他们察觉不到,也无法了解到产品的哪些方面会造成使用上的困难。

第六章 设计中的挑战

悄然滋长的功能主义

对产品不断提出要求的是用户,设计人员不过是在满足用户的需求。然而,更多的功能只会增加产品的大小和负责程度,设计人员不得不把更多的操作信息隐藏起来,如此就违背了所有的设计原则,没有限制因素,也没有预设用途,而且缺乏可视性和自然匹配。

治疗功能主义的方法有二,第一,避免或严格限制产品功能的增加,第二,对功能进行组织,将功能组件化,利用“分而治之”的策略。

陷入误区的外观崇拜

设计人员崇尚产品的复杂外表。制造商和设计人员总是根据他们所认为的市场需求来设计制造商品,如果有足够多的人犯下盲目崇拜复杂外表的错误,我们大家就得为这些人的需求付出代价,购买一些外表新奇迷人但却几乎不能用的产品。

第七章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设计人员必须让自己的客户满意,但这些客户未必是产品的最终用户。

将任务化繁就简的七个原则:

1)应用储存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

2)简化任务的结构

3)注重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

4)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

5)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性因素

6)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

7)若无法做到以上几点,就采用标准化

在西方文化中,设计反映出资本主义市场的重要性,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厂家把设计重点放在产品的外观上。在消费经济中,食物和饮料价格的贵贱不在于它们味道的好坏,易用性也不是衡量家用和办公用设备优劣与否的首要标准。我们的周围充斥着欲望之物,而非实用之物。

八、自己的观点与总结

诺曼讲了很多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技巧。对于一个并非设计专业的普通人来说,这些原则和技巧很有趣,但并不是核心重要的东西。对普通人来说重要的不是去做设计(适当的懂得一些还是很有用的,比如家居设计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而是提高欣赏设计的品味;就像说没有必要人人都成为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但要是我们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缺少了欣赏,那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了。所以我也写一点阅读过程中的想法和理解--并不直接是书里的内容。

1)设计与软件

设计就其本意来讲,是一种组织物质材料的方式。我们有各种的原始材料,设计人员通

过头脑的想象和实验,提出一种如何来组织规划这些材料的方式,更好的满足我们的需要。

那么,尽管好的设计往往被理解为是更美观却更昂贵的方式,但设计至少在其本意上并不排斥廉价,好的设计完全可以用更节省的方式更好的达成目标;另外,因为设计本身是一种精神产物,它增加的是物质的附加值,而并不增加世界的物质产出。在这个意义上说,设计跟软件有共通之处:设计是有效组织物质材料的方式,软件则是有效发挥硬件能力的方式。它们都是非物质的,却在最终产品的生成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缺了好的设计,物质材料的使用可能是低效的、粗陋的;缺了好的软件,硬件的发挥也是受限的,甚至是无法发挥的。我们的传统是更加强调物质材料和硬件,但在一个基础原料不缺少的社会里,可能设计和软件所起的作用更加大一些。从更大的角度上说,这可能也是目前的中国称之为“发展中”的部分原因--我们的大城市有了足以媲美发达国家的硬件设施,但在那些不像高楼大厦一样能够直接看到的的软环境的发展提高上,我们还任重道远。

2)能用与好用

一件能用的产品做出来,一般并不是件难事。但要让这个产品一步步通向更好的道路是越来越艰难的。假如有一个完美的标准,从90%完美到100%完美所要付出的努力,可能远比从10%到90%完美所作的努力大得多得多。其原因在于,越往更好的道路前进,我们所能用的常规的方法就越来越少,就越需要我们真正有意义的创新。作为外行人,我们往往有一个线性的标度,倾向于认为从90%到100%的难度远小于从10%到90%的难度;但作为使用者,我们往往又对即便是1%的差别也很敏感。造成的结果是,真正好的那个产品能够流传下去,但我们却不明白为什么那个居于第二的产品会死掉-对于1%的差别就可能造成质变(这个1%差别仍然可能是非常难以追赶的)这样的事情我们往往缺少直观的感受,因而离“完美”就总还是差了那么一小步(却可能永远追赶不上)。

3)做好与做全

好的产品往往并不是全功能的,因为全功能的东西实在是难以设计:设计的难度随着功能的增加远不是线性增加的。当已经有了若干功能以后,再要添加一个新功能,除了完成这个新功能外,会有一个很大的额外负担,即保证原有的功能并不会因为这个新功能的影响而变坏。甚至于,好一些的设计需要考虑,新功能的加入能不能对原有的功能有所提升。这种指数增加的设计复杂性限制了更多功能的加入。所以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引为设计典范的作品,多是对某一个功能的完成达到了极致,却并非因为它可以做很多事情,每件事情只能做到90%的好。与这些严肃的、在某一个功能上有特长的设计相比,国内近些年的山寨作品有一些向全功能发展的趋势。原因自然并不是他们有了原作者都没有的处理多功能和谐存在的能力,而是因为既有功能的简单叠加(能用但未必好用)要远比既有功能的哪怕是很小的提高都要容易得多。

诺曼也探讨了不少关于自动化机器的话题,他认为,“如果人的某种能力可以很容易的被自动化机器所取代,那就表示这种能力对人来说并不重要。”我深以为然。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篇3)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知识不仅存储于人的头脑中,而且还存储于客观世界。

设计必须反映产品的核心功能、工作原理、可能的操作方法和反馈商品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运转状态。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过程,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几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

1)概念模型:优秀的设计是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只是这种交流要靠产品来体现。产品本身必须能够说明问题。如果设计者没有提供这种概念模型,用户只得自己创造,结果容易出错。概念模型是优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2)反馈:显示操作的结果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没有反馈,用户便总会琢磨自己的操作是否产生了预定效果。因为没有反馈,用户会在不合适的时间关闭或是重新启动机器,从而丢失刚刚完成的工作;或是重复指令,使机器操作两次,造成不利后果。

3)限制因素:要想使物品用起来很方便,几乎不出错,最牢靠的方法是让该物品不具备其他功能,从而限制用户的选择范围。设计时未考虑限制因素,是在产品上附加警告信息和使用说明的原因之一。

4)预设用途:优秀的设计人员总是设法突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将不正确的操作隐匿在用户的视线之外。如果物品的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合理利用,用户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

设计模型是指设计人员所使用的概念模型,用户模型是指用户在与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模型。系统表象基于系统的物理结构(包括用户使用手册和各种标示)。设计人员希望用户模型与设计模型完全一样,但问题是,设计人员无法与用户直接交流,必须通过系统表象这一渠道。如果系统表象不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出设计模型,用户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建立错误的概念模型。

自然匹配是指利用物理环境类比(physical analogies)和文化标准(cultural standards)理念设计出让用户一看就明白如何使用的产品。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空间类比概念设计控制器,如控制器上移表明物体也上移;为了控制一排灯的开关,可以把开关的排列顺序与灯的顺序保持一致。有些自然匹配则是文化或生理层面的,例如,升高表示增加,降低减少,声音高表示数量多。

有趣的是,人们在使用日常物品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埋怨自己的倾向与常规的归罪习惯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人们习惯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与环境,而把别人的问题归咎与性格。

人的行动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1)确定目标 2)确定意图 3)明确行动内容 4)执行

5)感知外部世界状况

6)结实外部世界状况

7)评估行动结果

在日常情况下,行为是由头脑中的知识、外部信息和限制因素共同决定的。人类习惯于利用这一事实,最大限度地减少必学知识的数量或是降低对这种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的要求。

人们依靠着两种类型的知识: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前者包括各类事实和规则。例如:“红灯亮了要停车”。。陈述性知识易用文字表达,也易于传授。而程序性知识则使人知道如何演奏乐器,如何在冰面上把爆了胎的汽车平稳地停下来,如何在打网球使有效回击对方发过来的球,以及在说“frightening witches”这个词组时,知道如何正确地移动舌头。程序性知识难以用文字、甚至不可能用文字表述清楚,因此很难用语言来教授,而最好的教授方法是示范,最佳的学习方法是练习,因为就连最优秀的教师通常也无法描述这类知识--程序性知识大多是下意识的。

艾伯特。贝茨。洛德用实例证明说。。“叙事歌唱艺人”实际上根据诗歌的韵律、主题、情节、结构和其他特征,对史诗进行了再创作。他们的技能出众,但并不是靠死记硬背。一部长篇史诗,艺人们只需要听一次就能在数小时或一天后,“逐字逐行”地背诵出来,这一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史诗中的多重限制因素。洛德指出,实际上前后两次背诵的诗歌并非一字不差,但听众会觉得它们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它们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具有同样的韵律,而这些才是听众所关注的。

心理学家把记忆分成两大类:短时记忆(STM)和长时记忆(LTM)。

短时记忆存储的是当前信息,信息自动进入短时记忆,并可毫不费力地提取出来,但这种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一般只能存储5-7个信息项目。如果对记忆内容加以复述,存储量可达10-12个信息项目。

长时记忆存储的是过去的信息。她的存储和提取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并非实际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经过了一个解释加工的过程,因此会出现偏差或更改。我们能否有效地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知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初解释这些信息的方法。。长时记忆的问题不在于她的容量,而是在于她的组织--如何存储和提取信息。如果记忆材料具有一定意义或是与已知信息相吻合,存储和提取过程就会容易很多。如果材料没有什么意义,就必须先对其进行解释加工,然后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文化行为准则以基模(schemas)的形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得以体现。基模也就是知识结构,由一般规则和信息组成,主要用于解释情况,指导人们的行为。在一些固定的情况中(例如,在餐厅吃饭),基模会很具体。认知科学家罗杰。希安可和鲍勃。埃布尔森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遵循事先写好的“稿子”(scripts)行事。社会科学家欧文。戈夫曼把规范行为的社会因素称为“框架”(frames),并且展示了框架控制人类行为的过程,即使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情况或文化中。

记忆中的信息被重叠在一起,这是对联结主义学派记忆理论的粗略概括。其实,信息进入记忆之前,还必须经历一个加工过程。

当我们经历两件相似的事情时,这两件事就会融合在一起,形成某种一般化的“原型事

件”,这一原型便会控制我们对其他相似事件的解释和反应动作。如果所经历的事情与这个原型相差很远,那它就会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储在记忆中。

如果有1000个类似的事件,我们就会把它们综合成一个原型。如果只有一件事与众不同,我们也会将其存储在记忆中,且不与其他事件混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我们的记忆中似乎就只有两类事件:一般事件和特殊事件。一般事件发生的概率应是特殊事件的1000倍,但在我们的记忆中,特殊事件的发生概率并不一般事件低。

这就是人类的记忆。我们总是把类似的事件融合在一起,而过分地强调不同寻常的事件。与差错相关的设计原则:

1)了解各种导致差错的因素,在设计中,尽量减少这些因素。

2)使操作者能够撤消以前的指令,或是增加那些不能逆转的操作的难度。

3)使操作者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并纠正差错。

4)改变对差错的态度。要认为操作者不过是想完成某一任务,只是采取的措施不够完美,不要认为操作者是在犯错误。

要想办法设计出可以容错的系统,人们正常的行为并非总是准确无误的,要尽量让用户很容易地发现差错,且能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

设计人员对自己的产品太熟悉,以致他们察觉不到,也无法了解到产品的哪些方面会造成使用上的困难。

设计人员必须让自己的客户满意,但这些客户未必是产品的最终用户。

将任务化繁就简的七个原则: 1)应用储存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 2)简化任务的结构 3)注重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 4)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 5)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性因素 6)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 7)若无法做到以上几点,就采用标准化

在西方文化中,设计反映出资本主义市场的重要性,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厂家把设计重点放在产品的外观上。在消费经济中,食物和饮料价格的贵贱不在于它们味道的好坏,易用性也不是衡量家用和办公用设备优劣与否的首要标准。我们的周围充斥着欲望之物,而非实用之物。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篇4)

1.利用“居家优势”

邻居家的一棵大树盘根错节,枝叶茂盛,遮住了你家后园菜地的阳光,你想与他商量一下这个问题,是应该到他家去呢,还是请他到你家来?

心理学家拉尔夫・泰勒等人曾经按支配能力(即影响别人的能力),把一群大学生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后各取一等组成一个小组,让他们讨论大学十个预算削减计划中哪一个最好。一半的小组在支配能力高的学生寝室里,一半在支配能力低的学生寝室里。泰勒发现,讨论的结果总是按照寝室主人的意见行事,即使主人是低支配力的学生。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自己或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在别人的环境中更有说服力,在日常生活中应充分利用居家优势,如果不能在自己家中或办公室里讨论事情,也应尽量争取在中性环境中进行,这样对方也没有居家优势。

你想上级在申请书上签字,你是不顾麻烦,精心修饰一下仪表呢,还是相信别人会听其言而不观其貌?

我们通常认为,自己受到别人的言谈比受到别人的外表的影响要大得多,其实并不尽然。我们会不自觉地以衣冠取人。有人通过实验证明,穿着打扮不同的人,寻求路人的帮助,那些仪表堂堂、有吸引力的人要比那些不修边幅的人有更多的成功可能。

你试图鼓动一伙青年去清扫某块地方,而他们却情愿到别的地方去,你怎样引起他们的兴趣呢?

许多研究者发现,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你就越具有说服力。例如,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顾客相称。甚至身体姿势、呼吸等也无意识地与顾客一致。这是因为人类具有相信“自己人”的倾向。正如心理学家哈斯所说的:“一个造酒厂的老板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一种啤酒比另一种好,但你的朋友,不管是知识渊博的,还是学识疏浅的,却可能对你选择哪一种啤酒具有更大的影响。”

你准备拜访隔壁新搬来的一对夫妇,请他们为社区的某项工程募捐,用哪种方法最好呢?

平庸的劝说者是开门见山提出要求,结果发生争执,陷入僵局;而优秀的劝说者则首先建立信任和同情的气氛。如果主人为某事烦恼,你就说:“我理解你的心情,要是我,我也会这样。”这样就显示了对别人感情的尊重。以后谈话时,对方也会加以重视。

当然,优秀劝说者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他也会遭到别人的反对。这时老练的劝说者往往会重新陈述对方的意见,承认它具有优点,然后才指出自己的意见更好,更全面。研究证明,在下结论前,呈示双方的观点,要比只讲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你准备参加某次决策会议,为一项不为大家重视的事业争取更大的一笔钱款,什么样的证据最有说服力呢?

如果向听众提供可靠的资料而不是个人的看法,你就会增加说服力。但要记住,听众受到证据的影响,也相同程度地受到证据来源的影响。在一项实验中,让两组被试听到关于没有处方是否可以卖抗阻胺片的争论,然后告诉一组被试说可以卖的证据来自《新英格兰生理和医学月刊》(这是虚构的),另一组则被告知证据来自一家流行画报。结果发现,第一组比第二组有更多的人赞成,没有处方也可以卖抗阻胺片。因此,引用权威更能消除听众的先入之见。

你刊登广告,推销某种药品,是把药品的成分、功能、用法详细介绍一番好呢?还是介绍某个患者使用后如何迅速痊愈的事例好呢?

优秀的劝说者都清楚地知道这样一点:个别具体化的事例和经验比概括的论证和一般原则更有说服力。因此,你要多卖掉药品,你就应酌情使用后面一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你要说服别人,你就应旁证博引,使用具体的例子,而不一味空洞说教。

总之,说服别人,赢得赞同的能力并不是神秘的天赋,通过学习一些社会交往技能(当然首先要观点正确),我们就可以增强自己言谈的说服力。为了坚信这一点,你不妨试一试。

工作的压力经常让人焦躁,进而会影响人际关系。总有人向我抱怨跟同事的关系难处,其实在我看来,和同事相处好,最重要的是凡事往积极的地方想。

我在企业工作的时候,到了年底,总有大批项目报告要总结。由于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量大,每个人都难免有些焦躁。一次,因为数据录入的工作没人做,同事和我吵了起来。由于这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所以我当时很生气。但冷静后想想,事情总要有人做,而且这个环节完不成,我负责的后期整理和总结工作就没办法开展,最终吃亏的还是我。想到这里,我也不和同事赌气了,调整好心态开始工作。后来,同事主动向我道歉,矛盾化解了,我俩在工作中的配合也更加默契,任务完成得更顺利。

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人们总会因为压力或焦虑而影响情绪,甚至大发雷霆。发脾气是人之常情,但这么做能解决问题吗?显然不能。不良情绪特别容易影响个人与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一次做项目,领导对我的报告非常不满意,狠狠地训了我一顿。当时,我的心情差到了极点,但工作还是要做。稍事休息后,我调整了下心态,继续工作,最终将项目顺利完成。事后想想,领导有领导的压力,假如我第一次做得足够好,领导自然不会无缘无故训我。回过头再看,每次修改后的方案的确比之前更好,而人的工作能力提高正是这么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想到这里,我反而庆幸能遇到这么认真的领导,让自己成长。但我同时也看到了一个问题:员工工作做得不好,指出其不足即可,过度责骂会影响情绪和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工作效率,事倍功半。

现在,我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有了自己的团队,奉行“凡事往积极的地方想”这一原则。有时也会遇到员工不能按时完工的情况,此时我总会先肯定他们的努力,因为我相信他们都是认真努力的人。随后,我才会指出他们的问题。总体而言,我对我的团队很满意,而且只有凡事往积极的地方想,事情才不会向坏的方向发展。

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心理空间。

从心理发展上看,自我界限是逐渐形成的。胎儿在母亲体内,他感觉到他和母亲是一体的,母亲就是他,他就是母亲的一部分。出生以后,虽然在肉体上与母亲已经分开,但在心理上仍然是连在一起。没有母亲或母亲的替代者,他一天也活不下去。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与母亲的心理距离也就越来越远。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与母亲在心理上分离的过程。分得越开,也就意味着成长得越好。遗憾的是,好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与母亲一部分分开、另一部分还连在一起的状况,这是一种不完全的成长。换一种说法,就是:处于这种状况的人,他的自我与母亲之间的界限不清楚。

这种界限不清楚的状况会投射到他的所有人际关系中。具体表现是:一方面,他会过多地在他人面前展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过分地渴望他人了解自己,并过度地依赖他人,希望他人在本来该自己做出决定的方面代替自己做出决定;另一方面,他会过多地想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以便获得与别人融为一体的感觉,还想别人依赖自己,希望参与别人即使是很私人化的决定,等等。

在自我界限不清楚的人的内心里,总是存在着成长与不成长之间的冲突。成长的力量当然是十分巨大的。曾经有科学家做过植物成长的力量的试验:用一些较薄的铁条捆住小南瓜,小南瓜慢慢长大,轻而易举就把铁条绷断了。然后逐渐增加铁条的厚度,直到铁条的厚度到了预计值的十倍时,才没有被绷断。植物的成长的力量都如此惊人,人的成长的力量就根本无法测量了。想想一个一岁的小孩能做什么,再想想一个三十岁的男人能做什么,就知道成长是怎么回事了。

但是,不成长的力量同样也是很大的。这是因为,不成长有很多的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安全。小孩在学步的过程中,走几步就回头,抱住妈妈的腿,那是为了安全;再长大一点,打开自己家的房门,看见有陌生人走过,把门一关,又跑回来抱住妈妈,那也是为了安全。在孩子心中,只要与妈妈融为一体,就什么都不怕了。这种心理会保持到成年,一个没有充分成长的成年人,他会下意识地感到,只要跟另外一个人变成一个人,就会有安全感。自我界限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变得模糊不清了。成长从来都是以丧失安全感为代价的,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人对食物和性的需要,所以对安全感的追求,可以强大到与成长的力量抗衡的程度。

不成长或者说自我界限不清的第二个好处是,可以获得想象的、虚假的温情。从生理的角度看,在我们用手触摸边界很清楚的物品,比如表面光滑的硬物时,我们的感受是它是它、我是我,较少有交流的体验。但当我们触摸一件软的、毛茸茸的物品时,我们就会感觉到与该物品在某种程度上的融合和某种意义上的温情。心理上也是如此,在我们觉得与一个人没有边界的时候,我们就会自然地感到来自他的温情,即使这些温情是我们自己想象的,也可以暂时帮助我们抵御人世间的风寒。

自我界限不清的第三个好处是,可以控制他人。当然,这种控制感也是想象的、虚假的。需要这种控制感的原因是,自我界限不清的人往往都不太自信,他不能肯定别人会对他好,所以需要控制他人的态度,这样可以让自己感到有信心一些。

大家已经看得很清楚,这些好处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好处。如果把安全感建立在他人身上,这样的安全感是很不稳定的;假想的温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露出其本来的面孔,结果是更令人难以承受的冷漠;而假想的控制感,会使人觉得自己对他人有巨大的权力,这迟早会导致关系的破坏。不仅如此,在他控制别人的同时,他自己实际上也失去了自由,他时常会有被别人控制的感觉,言行举止都会过多地考虑别人会怎么想,就好像在为别人而活着。

只有成长本身会带来真正的安全感。因为这种安全感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之上,所以它非常稳定可靠。当然,即使是一个成长得很好的人,也会需要温情,但是他所感受到的温情是真实的,不带任何虚情假意。至于控制感,他可能根本就不需要(理性的控制除外,比如作为行政首脑对下属的必要控制),他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别人对他的态度的好坏,对他的自信心没有任何影响。

要在心理上划清与他人的界限,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久的努力。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自己在哪些看法、情感和行为上与别人的界限不清楚。然后一条一条慢慢地在那些不清楚的地方画上清楚的线。这样做会有一些痛苦,但也会有更多的成长的喜悦。

自我界限清楚的人,并不意味着他不需要别人,也就是说,他并非在任何情形下都自己承担一切,拒绝别人在情感上和行动上的支持。自我界限清楚意味着,一个人与他人接近,但没有近到他失去自己的程度,也没有近到把别人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的程度,他还是他,别人还是别人;与此同时,他也不会离别人太远,不会远到丧失爱自己想爱的人的能力和可能性,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他会从别人那里获得不虚假的安全感与温情。

即使在夫妻之间、父母与儿女之间、朋友之间,每个人也都应该有清楚的自我界限。那种消弭了自我界限的情感,迟早会对身处这种情感关系中的每一个人造成伤害。也许有人会说,在这样亲密的关系中把界限弄得那么清楚,会不会使关系变得很冷漠?回答是不会。因为自我界限清楚,并不意味着没有情感。而且,两个都有着清楚的自我界限的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才是最深厚、最真实和最有价值的。

让我们近一点吧,因为我们都互相需要,但也不要太近,不要近得分不清哪个是你,哪个是我;或者我们互相离远一点吧,但是不要远得在我们彼此需要爱的时候,听不到对方的声音。

大家对于“考试焦虑的原因”这个话题也许已经很熟悉了,首先想到的就是压力太大了,竞争太厉害了,殊不知的是人际关系问题引起学生考前焦虑在中、高考试焦虑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下面就几种比较常见的情况与大家一起分享:

情况一:某某同学原来跟我非常要好的,但是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都不理我了,而且还带着其他同学一起疏远了我,我现在心很急,不知怎么办才好?

分析:经过进一步了解来访者的情况,明白了是她童年的创伤,使得她与父母的沟通不好,所以非常渴望从同伴身上找到良好的沟通,但是她不知道自己内心存在着很大的认知偏差,她认为:我付出了这么多,应该要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就出现了非常计较的情绪和行为,使得同伴离她而去。对这位来访者进行了几次沙盘游戏治疗和认知的调整以后,情绪基本稳定下来。

情况二:我与我的男朋友经常吵架,每次我都是以失败告终。事因是这样的:当我看到或听到男朋友与其他女同学说话或开玩笑时,我就会心惊胆颤,接着便会对他有些不合理的要求,这时候他也不会让着我,结果就吵架了,整个过程经常在我的学习生活中出现,严重影响了我的高考复习。

分析:从与她的面询中了解到,来访者认识到是由于从小父母非常地疼爱她,甚至有些溺爱,所以才会出现现在的任性、强势心理,产生了“男朋友只能属于我一个人”的错误认知,并且当男朋友稍微有点不顺着自己,就会跟他吵架,她忽视了男朋友也是独生子女,也是父母的宝贝。虽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知,但就是无法改变,在高考的关键时刻,怎么能调节自己是最重要的。这位来访者有强烈的求助愿望,这点足以证明她的心会慢慢平静下来。

情况三:我与同班的几个同学成绩都很优秀,相互竞争非常厉害,今年就要中考了,我们的竞争更加明显了,我几乎每天都在关注对方在做什么?有一天发现他们几个在一起讲话,好像听到在讲我的坏话,就跟他们争吵了起来,从那以后我们的关系就非常紧张。

分析:很清楚地可以看出,这位来访者是由于嫉妒心理产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影响了自己的考试复习,产生焦虑的情绪。中国人的嫉妒心理特别强烈,如何将自己的嫉妒心理化为努力的动力,这是非常关键的,否则将会害己又害人,严重的还会危害社会,这位来访者就是害苦了自己。但后来经过咨询他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考前的心理状态调整得不错。

虽然当代社会往往会宣扬“做人要乐观”,但美国的科学家认为,这也不完全正确。据1月16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纽约大学心理卫生系教授沃克・福特的研究小组发现,悲伤带来的负面情绪是平衡精神健康的重要环节,是人天生的自我保护功能。换句话说,悲伤也许对健康有益。

人都经受过困难的事情,比如关系破裂、亲人去世,还有在现阶段全球金融危机中失去工作。“但不要抑制悲伤,把它释放出来。”福特教授说,悲伤能让人变得坚强,更有能力面对挑战。很多成功的人,都会在回忆自己的艰辛历程时表示,曾受到精神和悲伤的情绪困扰。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采取药物来抵抗悲伤和抑郁,这是错误的做法,它甚至可能会影响人类情绪的成长。”福特教授认为,用药物治疗悲伤等同阻止自己接受痛苦。

悲伤可以带来保护作用,福特教授认为,强烈的悲伤情绪阻止很多正常机能的运转,让我们不得不停止正常的工作,避免同类事情的发生。也可以说悲伤给我们的心理起到了威慑作用。研究还发现,悲伤时最适合搞人际关系,因为悲伤让人不再傲慢,变得谦逊。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篇5)

设计是一门最古老的语言。设计师与用户通过产品来沟通。

交互操作都由三个步骤组成:

目标、执行、评估。

细分为七个阶段:

确定目标→实现目标的意图→具体动作的顺序→动作的执行→感知外部世界的状况→对感知到的状况加以解释→对解释进行评估

什么样的设计是好设计?

正确的概念模型,即设计的概念模型,系统表象,用户心理的概念模型相一致。

做好设计的方法:

1.将所需的操作知识储存在外部世界,而不是全部地储存在人的头脑中,但是如果用户已经把操作步骤熟记在心,应该能够提高操作效率。

2.简化任务结构,考虑到人的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注意力的局限性。对任务进行重组,或是提供辅助手段来减轻用户的脑力负担,但不要夺走用户控制权。

3.可视性,符合用户心里预期。缩小动作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评估阶段要让用户很容易看到哪些操作是可行的。执行阶段要把每一个操作的结果显示出来,使用户能够方便、迅速、准确地判断系统的工作状态。

4.匹配原则,控制器、功能、系统状态和可视部分之间的关系。利用自然和非自然的限制因素,例如物理限制、逻辑限制、语意限制和文化限制;利用强迫性功能和自然匹配的原则。

5.反馈原则,向用户提供信息,使用户知道某一操作是否已经完成以及操作所产生的结果。

6.容错性

(1)了解导致失误和错误的因素,尽量减少因素。包括:1.撷取性失误2.描述性失误3.数据干扰失误4.联想失误5.忘记动作目的导致的失误6.功能状态失误

(2)使操作者可以撤销以前的指令,或是增加那些不能逆转的操作的难度。

(3)使操作者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并纠正差错。

(4)改变对差错的态度。要认为操作者不过是想完成某一任务,只是采取的措施不够完美,不要认为操作者是在犯错误。

7.标准化,若无法做到以上各点,就采用标准化。标准化是不得已才使用的方法,每个人只需要学习一次,就知道如何使用所有经过标准化的物品。

设计的两大致命诱惑:

1.悄然滋生的功能主义

2.陷入误区的外观崇拜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篇6)

在家里的这段时间仅是完成了《设计心理学》的阅读,

有用的:这是一本结构感较强的书,一层层加高、一层层深入,所以,给我感触比较深和最值得引用与借鉴的自然就是最后第七章的内容了。

在设计中,应当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保证用户能够随时看出哪些是可行的操作(利用各类限制性因素);

注意产品的可视性,包括系统的概念模型、可供选择的操作和操作的结果;

便于用户评估系统的工作状态;

在用户意图和所需操作之间、操作与结果之间、可见信息与对系统状态的评估之间建立自然匹配关系。

用户能够弄明白操作方法;

用户能够看出系统的工作状态。

将任务化繁为简的七个原则;

应用储存于外部异界和头脑中的知识。

三种概念模式/心理模式:设计模型(design model)、用户模型(user’s model)、系统表象。

简化任务的结构。

不改变任务结构,提供心理辅助手段;利用新技术,把原本看不见的部位显现出来,改善反馈机制,增强控制能力;自动化,但不改变任务的性质;改变任务的性质。

注重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

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

操作意图与可能的操作之间的关系;操作行为与操作效果之间的关系;系统实际状态与用户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所感知到的系统状态这两者间的关系;所感到的系统状态与用户的需求、意图和期望之间的关系,

电脑资料

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性因素。

利用形状的匹配或颜色指示等自然因素,人为地造成唯一匹配关系。

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

设想用户试图要做对每一项操作;支持用户的操作,而不是去打击用户在对话中作出的回应;要让用户发现差错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使用户能够比较容易地取消错误操作;还要有意增加那些无法逆转的操作的难度。

若无法做到以上各点,就采用标准化。

标准化:每个人只需要学习一次,就知道如何使用所有经过标准化的物品。

有意思的:这本书是上个世纪70年代完成初版,作者在书中对未来的产品进行了许多的预测,而且总是在现代得到了证实。科技的发展和产品的更替似乎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作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的作者正好就在摸索规律这方面体现了他的智慧。拥有这种智慧是可钦可敬的,也是可以勉励自己的。

要思考的:许多人都高举“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旗帜并且很努力地想做好,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我们自己有多少人是抱着“高姿态”去面对生活、面对身边的人?多少人时常会沉浸在自己的些许成就中忘记了谦逊和理解?值得思考,这样的“高姿态”带入到工作中来,多少会影响判断工作的智慧吧?!以至于也经常有一些不妙的现象:以“自己”为中心的设计。突然,很想寻找大隐于市的境界。呵呵~~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篇7)

我理解的悲剧――读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有感 最早接触朱光潜先生的《悲剧心理学》这本书是在高中,依稀记得初读《悲剧心理学》时并不轻松,没有细读,看完后也只知道先生在叙述“悲剧”这两个字。这段时间重读先生的《悲剧心理学》却带给我震撼,让我收获颇多。

还记得初读《悲剧心理学》时,那时的我刚刚学完哲学,所以偏重于从哲学角度解读这本书,看书时多追究书中运用的辩证法,反而忽略书的内容。此次重读朱光潜先生这本书时便着重于书本身的内容。在《悲剧心理学》这本书中朱光潜先生分析了黑格尔看似乐观却不乐观的悲剧精神以及叔本华的悲剧精神观,认为“任何伟大的悲剧都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是悲观的,因为他表现得最可怕的方面并不总是让善和正义获得全胜,但任何伟大的悲剧归根结蒂又必然是乐观的。因为它的本质是表现壮丽的英雄品格,它激发我们的生命力和努力向上的意识。”①悲剧并不像喜剧那样带给人们嬉笑和欢乐,但是让人刻骨铭心却往往是悲剧,在悲剧了不仅又有怒骂,更多的是感同身受,悲剧总是表现生活中阴暗和丑陋的一面,展示给人们更多是灾难和痛苦。这也是人们为什么会喜欢悲剧的原因之一。

朱先生认为观众喜欢悲剧的另一原因则是观众的心理,人们往往对悲剧更具有认同感,悲剧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同时也能净化观众的心灵。从人性的弱点来说看着别人的悲剧会给自己带来快感,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看到别人过的比我还差我的幸福指数瞬间就提高了!”①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另外一方面,悲剧也在鼓励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勇敢的向前。就悲剧来说,我想大部分东方人熟悉的还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我也不例外,对于西方世界的悲剧,我的认知仅仅是局限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无论是《李尔王》还是《哈姆雷特》都可以称得上是悲剧的代表作。

在《悲剧心理学》这本书中,先生还引用了大量的神话故事来阐述悲剧,对于古希腊神话,先生分析了三大古典悲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俄狄浦斯王》,先生认为“俄狄浦斯王犯错并不是有意为之,而完全是因为不知而范,而且这个悲剧是阿波罗预先注定,德尔菲的神谕曾经预言过的”。可以说这个是先生对于希腊神话的创造性见解,书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对于我这样一个东方人来说,往往不能理解西方的神话世界,特别是西方人的神话世界观,西方神话世系谱对于东方人来说也同样难以驾驭,无论是希腊神话还是罗马神话。两次读这本书,对于里面的神话,我可谓焦头烂额啊,这次读这本书时,我还特意查询资料,希望能够理解西方的神话故事,无奈我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东方人,生活在无神论的世界里,确实不是很能够理解西方人的神学世界观。

《悲剧心理学》这本书,朱光潜先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悲剧的快感、悲剧精神进行论述。两次读这本书,有不同的感受,这大概也和我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同有关,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学生,我任然是偏向于书中的哲学思想和神话传说,对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我觉得自己仅仅是知之皮毛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篇8)

由唐纳德・A・诺曼著作的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知识不仅存储于人的头脑中,而且还存储于客观世界。

设计必须反映产品的核心功能、工作原理、可能的操作方法和反馈商品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运转状态。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过程,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

“绝大多数的日常知识存储于外部世界,而非人的头脑中“,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

几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

1)概念模型:优秀的设计是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只是这种交流要靠产品来体现。产品本身必须能够说明问题。如果设计者没有提供这种概念模型,用户只得自己创造,结果容易出错。概念模型是优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2)反馈:显示操作的结果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没有反馈,用户便总会琢磨自己的操作是否产生了预定效果。因为没有反馈,用户会在不合适的时间关闭或是重新启动机器,从而丢失刚刚完成的工作;或是重复指令,使机器操作两次,造成不利后果。

3)限制因素:要想使物品用起来很方便,几乎不出错,最牢靠的方法是让该物品不具备其他功能,从而限制用户的选择范围。设计时未考虑限制因素,是在产品上附加警告信息和使用说明的原因之一。

4)预设用途:优秀的设计人员总是设法突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将不正确的操作隐匿在用户的视线之外。如果物品的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合理利用,用户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

设计模型是指设计人员所使用的概念模型,用户模型是指用户在与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模型。系统表象基于系统的物理结构(包括用户使用手册和各种标示)。设计人员希望用户模型与设计模型完全一样,但问题是,设计人员无法与用户直接交流,必须通过系统表象这一渠道。如果系统表象不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出设计模型,用户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建立错误的概念模型。

自然匹配是指利用物理环境类比(physical analogies)和文化标准(cultural standards)理念设计出让用户一看就明白如何使用的产品。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空间类比概念设计控制器,如控制器上移表明物体也上移;为了控制一排灯的开关,可以把开关的排列顺序与灯的顺序保持一致。有些自然匹配则是文化或生理层面的,例如,升高表示增加,降低减少,声音高表示数量多。

有趣的是,人们在使用日常物品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埋怨自己的倾向与常规的归罪习惯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人们习惯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与环境,而把别人的问题归咎与性格。

在日常情况下,行为是由头脑中的知识、外部信息和限制因素共同决定的。人类习惯于利用这一事实,最大限度地减少必学知识的数量或是降低对这种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的要求。

人们依靠着两种类型的知识: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前者包括各类事实和规则。例如:“红灯亮了要停车”?陈述性知识易用文字表达,也易于传授。而程序性知识则使人知道如何演奏乐器,如何在冰面上把爆了胎的汽车平稳地停下来,如何在打网球使有效回击对方发过来的球,以及在说“frightening witches”这个词组时,知道如何正确地移动舌头。程序性知识难以用文字、甚至不可能用文字表述清楚,因此很难用语言来教授,而最好的教授方法是示范,最佳的学习方法是练习,因为就连最优秀的教师通常也无法描述这类知识--程序性知识大多是下意识的。

艾伯特・贝茨・洛德用实例证明说, “叙事歌唱艺人”实际上根据诗歌的韵律、主题、

情节、结构和其他特征,对史诗进行了再创作。他们的技能出众,但并不是靠死记硬背。一部长篇史诗,艺人们只需要听一次就能在数小时或一天后,“逐字逐行”地背诵出来,这一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史诗中的多重限制因素。洛德指出,实际上前后两次背诵的诗歌并非一字不差,但听众会觉得它们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它们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具有同样的韵律,而这些才是听众所关注的。

短时记忆存储的是当前信息,信息自动进入短时记忆,并可毫不费力地提取出来,但这种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一般只能存储5-7个信息项目。如果对记忆内容加以复述,存储量可达10-12个信息项目。

长时记忆存储的是过去的信息。她的存储和提取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并非实际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经过了一个解释加工的过程,因此会出现偏差或更改。我们能否有效地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知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初解释这些信息的方法?长时记忆的问题不在于她的容量,而是在于她的组织--如何存储和提取信息。如果记忆材料具有一定意义或是与已知信息相吻合,存储和提取过程就会容易很多。如果材料没有什么意义,就必须先对其进行解释加工,然后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文化行为准则以基模(schemas)的形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得以体现。基模也就是知识结构,由一般规则和信息组成,主要用于解释情况,指导人们的行为。在一些固定的情况中(例如,在餐厅吃饭),基模会很具体。认知科学家罗杰。希安可和鲍勃。埃布尔森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遵循事先写好的“稿子”(scripts)行事。社会科学家欧文。戈夫曼把规范行为的社会因素称为“框架”(frames),并且展示了框架控制人类行为的过程,即使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情况或文化中。

记忆中的信息被重叠在一起,这是对联结主义学派记忆理论的粗略概括。其实,信息进入记忆之前,还必须经历一个加工过程。

当我们经历两件相似的事情时,这两件事就会融合在一起,形成某种一般化的“原型事件”,这一原型便会控制我们对其他相似事件的解释和反应动作。如果所经历的事情与这个原型相差很远,那它就会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储在记忆中。

如果有1000个类似的事件,我们就会把它们综合成一个原型。如果只有一件事与众不同,我们也会将其存储在记忆中,且不与其他事件混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我们的记忆中似乎就只有两类事件:一般事件和特殊事件。一般事件发生的概率应是特殊事件的1000倍,

但在我们的记忆中,特殊事件的发生概率并不一般事件低。

这就是人类的记忆。我们总是把类似的事件融合在一起,而过分地强调不同寻常的事件。

差错、失误(skip)是下意识行为,错误(mistake)产生于意识行为中。

失误可以分成六类:撷取性失误(capture errors)、描述性失误(description errors)、数据干扰失误(data-driven errors)、联想失误(associative errors)、忘记动作目的造成的失误(loss-of-activation errors)、功能状态失误(mode errors)

撷取性失误:两个不同动作在最初阶段完全相同,通常不熟悉的动作被熟悉的动作所“抓获”。

描述性失误: 做对了动作但是搞错了对象,错误对象与原定对象相似,空间上越接近发生失误的概率越高。

数据干扰失误:因外界刺激而引发的动作会干扰某个正在进行的动作,使人做出本来未曾计划要做的事。

忘记动作目的造成的失误:忘了本来要做的事,有时我们只会忘记其中一部分。 功能状态失误: 常出现在使用多功能物品,适合某一状态的操作在其他状态下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发现失误不难,我们经常可以察觉出动作的结果和预订目标不一致,但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个层面(钥匙打不开车门,先是仔细检查钥匙,最后发现不是自己的车)人们在纠正错误时,似乎总是从最低的层面开始,慢慢往较高的层面过渡。

选错目标往往是导致错误的原因。在处理问题时,人类过渡依赖储存在记忆中的经验,而对事物并不进行系统分析。我们习惯根据记忆作出判断,但是记忆倾向于对一般事物进行过度概括和规范,并且过度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

与差错相关的设计原则:

1)了解各种导致差错的因素,在设计中,尽量减少这些因素。

2)使操作者能够撤消以前的指令,或是增加那些不能逆转的操作的难度。

3)使操作者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并纠正差错。

4)改变对差错的态度。要认为操作者不过是想完成某一任务,只是采取的措施不够完美,不要认为操作者是在犯错误。

要想办法设计出可以容错的系统,人们正常的行为并非总是准确无误的,要尽量让用户

很容易地发现差错,且能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

设计人员对自己的产品太熟悉,以致他们察觉不到,也无法了解到产品的哪些方面会造成使用上的困难。

对产品不断提出要求的是用户,设计人员不过是在满足用户的需求。然而,更多的功能只会增加产品的大小和负责程度,设计人员不得不把更多的操作信息隐藏起来,如此就违背了所有的设计原则,没有限制因素,也没有预设用途,而且缺乏可视性和自然匹配。

治疗功能主义的方法有二,第一,避免或严格限制产品功能的增加,第二,对功能进行组织,将功能组件化,利用“分而治之”的策略。

设计人员崇尚产品的复杂外表。制造商和设计人员总是根据他们所认为的市场需求来设计制造商品,如果有足够多的人犯下盲目崇拜复杂外表的错误,我们大家就得为这些人的需求付出代价,购买一些外表新奇迷人但却几乎不能用的产品。

设计人员必须让自己的客户满意,但这些客户未必是产品的最终用户。

将任务化繁就简的七个原则:

在西方文化中,设计反映出资本主义市场的重要性,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厂家把设计重点放在产品的外观上。在消费经济中,食物和饮料价格的贵贱不在于它们味道的好坏,易用性也不是衡量家用和办公用设备优劣与否的首要标准。我们的周围充斥着欲望之物,而非实用之物。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篇9)

何人可的《设计心理学》是我从大一下学期就买的一本书,本以为暑假可以读的,但因为自己偷懒,所以一直拖到了大二上学期才读,而何人可的《设计心理学》刚一开始读的时候确实很无聊,但迫于自己的信念,就一直读了下去。可后来我发现越往后写的越有意思。

21世纪是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世纪,在这一进程中,工业设计将起到关键的作用,综合化国际已成为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设计教育必须从亦可称为中心想以课题为中心转变,将涉及作为一种高度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来组织教学,全面提高设计的综合素质。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国际化,设计教育也必须面向国际化的竞争环境,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设计人才。

设计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性学科,其主要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人机工程学、信息科学等,而这些学科又往往相互交叉,形成一个复杂的相关网络。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道感觉这个词,入我对他的感觉不太好,我感觉完成这项任务挺困难的等等,这里的感觉的意思是觉得。而知觉这一词,如我们看到的红色,不是脱离具体事物的红色,而是红旗的红色,又或者红花、红衣、红车等的红色。所以感知觉不仅使人们感知客观规律事物的基础,也是人们接触设计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

设计还要针对消费者的心理。澳大利亚着名室内及产品设计师Joseph licciadi曾有过这样的论述:艺术家总是以自我感受为中心,我,我,我,最后是你。设计师则是相反,你,你,你,然后是我。对于创作,艺术家始终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在满足这样的前提下,再进行艺术创作。因此,艺术家是感性的、自我的,而设计是理性的、开放的。满足人的需要是设计的根本目的,而了解和发现需要是满足需要的前提。因此对于消费者心理,是指消费者在消费非活动中的一般心理活动过程。所以消费者心里的研究是设计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就开始讨论美学问题。柏拉图阐述了美是独立存在的观点。那么美是什么,什么才是美,这是人类一直是人类在探讨的问题,并逐步形成各种美学相关的学科,其中与设计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审美心理学。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有关于设计创作的独特方法,拓展出我们设计创作的思维,让我了解到什么才是好的设计,什么才是美的设计,什么设计让最大化的群众所接受,因此在设计这条道路上,我们还要为之做不懈的努力。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篇10)

诺曼《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让设计充满情感

这是《设计心理学》系列的第三本也是最后一本,由于该本书的内容过于概念化,所以花费了不少时间去阅读,还跳过了关于机器人设计的一部分。情感,是一种很复杂的东西,正确地认识情感,不仅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还能更好地生活和理解世界。诺曼正是在这本书中阐释了如何在设计中运用情感因素,让设计拥有情感、唤醒情感。

诺曼博士首先对情感进行了分类和定义:本能、行动、反思三个层次。本能层次是先天部分;行为层次是控制身体日常行为的运作部分;反思层次是大脑的思考部分。

例子:坐过山车,用快刀把事物剁开切成块,思考严肃的文学或艺术作品。这三种行为以不同方式影响我们:第一种是最原始的,对堕落、高速和攀高产生本能的反应。第二种涉及使用高效的好工具时的愉悦,指的是熟练完成任务产生的感觉,来自行为层次的反应。这也是任何专家顺利完成工作时的快感,如驾车通过崎岖山路或弹奏高难度曲子。这种来自行为的愉悦,不同于严肃的文学或艺术作品带来的快乐,因为后者来自反思层次的享受,需要进行分析和诠释。

针对三种层次的设计随之呈现三种风格:

本能层次的设计——外观

行为层次的设计——使用的愉悦和效用

反思层次的设计——自我形象、个人的满足、记忆

这三种风格的设计并不是简单的独立或结合,而是灵活地区分重要性并融于一体。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篇11)

设计心理学

第三章头脑中的知识与外界知识

精确的行为可以诞生于含糊不清的知识里,原因有以下四条: 1.知识同时储存于头脑中和外部世界里。2.无需具备高度精确的知识。3.外界纯在自然约束条件。

4.头脑中有关于文化规范与习俗的知识。

人类行为由内在(头脑)和外部知识与规范共同决定。

人类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必学知识的数量,包括学习的广度、准确度、精确度和深度。人类甚至有意构建各种环境因素来支持自己的行为。

储存于外界的知识

比如打字,不能完全背下来具体每行都有哪些字母,但是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和使用,可以在不看键盘的情况下,快速打字。

人们依赖两种类型的知识完成工作:是什么与怎么做

是什么,被心理学家称作陈述性知识,包括事实和规则的知识。(如红灯停,绿灯行)陈述性知识易用文字表达,也易于传授。

怎么做,被心理学家称作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很难甚至不可能用文字表述清楚,因此很难用言语来教授。最好的教授方式就是示范,最佳的学习方法是练习。程序性知识大多是下意识的,隐藏在信息处理的行为层次之下。

通常情况下,人们可以轻易地从外界获取知识。意符、物理约束和自然映射都是作为外界的知识可以觉察到的线索。

人们在做判断时不需要精确的知识。人们所需要的是结合外界的与头脑中的知识来做清楚的决定。

依靠约束简化记忆 例如:背诗比写诗轻松,诗歌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但在结构上都有着严格的限制,包括押韵、节奏、韵律、谐音、双声和拟声等等。利用有效的约束因数来简化记忆内容。

由于多种物理约束因数的存在,安装方法并没有那么多。如乐高,方对方,圆对圆等等。

心理学家把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储存的是当前最新的经验或思索的内容是刚刚产生的记忆。短时记忆对设计意味着什么?

对短时记忆系统造成的约束来源于干扰任务,一是通过使用多种感官。触觉(触摸)也是最低限度的干扰。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记忆的效率,最好用不同的模式呈现不同的信息,像视觉、触觉(触摸)、听觉、空间位置以及手势等等。长时记忆储存的是过去的信息。它的储存和还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长时记忆的主要困难在于组织管理(话在口边,却说不出来)

头脑里的知识就是记忆里的知识:内部知识。

如果我们研究人们如何运用他们的记忆和如何获取知识,我们会发现各种类型。现在,对我们来说,有两种记忆类型很重要:

1.随意的记忆:似乎随意记忆的项目,没有意义,与另一个事情或已经知道的事情没有特别的联系。

2.有意义的记忆:要记忆的项目与本人或与其他已知事物形成有意义的联系。

设计的意义显而易见,即提供有意义的结构。或许更好的方法是不需要记忆,将所需的全部信息展现在外部世界。

帮助人们记忆的最有效方式就是使人们不需要记忆。

前瞻记忆:指记住在未来某个时间要从事的一些活动这个记忆任务。未来记忆:指规划能力,想像未来的能力。两者是密切相关的。例如提醒功能

提醒本身有两个不同的层面:信号和信息 信号——有件事要记住 信息——这件事是什么

自然映射

映射时结合外部世界与头脑里知识的最佳案例。

有三个层次的映射,依据帮助记忆的有效性逐次递减: 最佳映射:控制组件直接安装在被控制的对象上; 次好的映射:控制组件尽量靠近北控制对象;

第三好的映射:控制组件与被控制对象的空间分布一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