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 导航 > 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计划(9篇)

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计划

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计划(9篇)。

在职场上,为了先人一步,我们应该制定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能让我们对下阶段的工作更成竹在胸。怎样写出很专业的工作计划呢?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计划(9篇)”,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计划 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xx】54号)和《教育部等十五部门关于印发等五个配套文件的通知》教财〔20xx〕2号文件精神,确保我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我校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在工作实施过程中,根据学校实际并结合有关文件精神,广泛宣传,精心组织,积极完成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安排落实

开学前,根据县教育和科技局及马官镇中心学校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学校组织召开了营养改善计划相关会议,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就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做了认真部署,安排落实各项工作,切实做好开餐工作准备。

二、高度重视,提供保障

学校成立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以切实做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时、保质、保量开餐。为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开展顺利,尽量让学生吃好营养午餐。

三、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

为保证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食堂从业人员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制定和各种工作应急预案。

四、认真组织,监督管理

学校管理人员亲自针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进行指导和安排。校长不定时对学生进行了询问,了解掌握工作开展实施情况,做好工作开展的监督和管理。

五、供餐模式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工作要求,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供餐模式,学校实行食堂中午供餐,供餐食谱为: 米饭+三菜。

六、严把食品原料采购关

食品原料的采购严格执行由上级部门竟标确定的供应商供货的原则,杜绝从其它任何渠道进货。每批食品原料送到时,都由管理人员就食品的品质、价格、数量进行十分严格的把关,并向供应商索要检验、检疫合格证等相关证件。

七、充分发挥监督小组职能

向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公示营养改善计划、学生食堂管理工作监督电话:0853—8611212。就每批食品原料的进货情况、每周供餐食谱、和资金食用情况及时张贴公示,广泛接受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监督。

八、科学、合理制定食谱

认真为学生负责,严格执行供餐食谱,积极推动学生饮食结构科学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谱做到丰富花样、多供蔬菜、多种肉类搭配供餐。

九、严把储存、加工、留样关

除了严把食品采购和入库关,对储存、加工、留样各环节同样高度重视。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重要性的教育,食品原料离地分类进行存放,摆放整齐有序,做到生熟食物分开、荤素分开。定期对操作间、配餐间、储藏室、食堂周边环境进行消毒,确保卫生良好,餐具、用具干净清洁。食物加工好后,在开餐半小时前由专人尝试,在确保食物无异样后,才提供给学生食用,并备专用容器留样密封保鲜存放48小时。

十、档案建设

账目完整,档案齐全,上级下发文件通知、学校制度类等资料分类保存。

十一、供餐操作

坚持统一领取、统一发放、统一食用,餐前洗手、餐后处理垃圾,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不挑食,不浪费食物。

十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供餐环境不足。学校由于条件有限 ,学校食堂是简易食堂,没有餐厅,操作间与配餐间是混用进行操作。

(2)工人工作量大,工资待遇较低。

十三、今后工作努力方向

尽管有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有全校教职工的满腔热情和尽职尽责的工作,但是,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跟上级的要求及学生和家长的期待有一些差距。今后,我们将对学校的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好做法,发扬长处,改进不足,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做得更好。

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计划 篇2

本年是我县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第二个年头,也是试点食堂供餐模式的第一个年头。一年来,蛋奶供餐模式继续推进,食堂供餐模式试点也顺利开启,现就片区这一年的主要工作简单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片区实施营养计划的乡镇学校17所,教学点13个,民办学校1所,共计31个单位。20xx年上期实名制学生15931人;20xx年下期实名制学生16596人,其中蛋奶模式16437人,食堂供餐模式159人(东胜乡铁峰村小学)。

二、主要工作

1、严格督查,落实责任。

一年来,分别于3月、5月、10月、12月到每一所学校,对实施过程的程序规范,蛋奶保温加热,目标考核资料准备等进行了精心的督查指导。采取听取汇报、查询资料、访问家长师生、总结分析等方式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督查指导。东胜乡铁峰村小食堂供餐试点工作开始后,每月至少两次到校对操作流程、食品安全等各方面进行了督查。

2、加强培训,精心指导。

每月月报召开营养专管员报表填制培训会,对报表存在的问题、食品安全、资金安全进行了精心培训和指导,此外,本年度还召开了

实名制信息报送、体质健康监测、年终目标考核等专题会议,使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得到逐步提高。特别食堂供餐试点工作,从厨房的建设到设备设施的准备,以及学校实施方案、制度的建设等软硬件各方面进行了精心指导,为食堂供餐模式的顺序实施提供了保障。

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行政领导、营养专管员、班主任工作量巨大,导致部分学校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更换频繁,工作效率低。

2、模式单一,学生厌食(蛋奶)情况出现,少部分学校浪费较大。

3、部分学校重视不够,实施方案、管理办法不切合实际,或者流于形势,致使管理不到位,特别是食用过程的监管不到位,出现不按要求统一食用,教师不到位而学生不食用且乱扔乱丢现象。

4、有少数学校管理人员不细心,档案资料特别是涉及资金安全的台账、表册等填制不规范,存在资金安全隐患。

四、来年的工作设想

1、加大督查力度。力争在每两月对每一所蛋奶模式学校进行一次督查、每月两次对食堂供餐模式学校督查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对部分工作薄弱的学校增加督查次数,特别是食品安全、资金安全的督查要落实到位,严格要求,并对检查后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作好记录。

2、督促学校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要求学校将此项工作常台化、积分量化,并与评先评优、奖励绩效挂勾管理。

3、督促学校稳定管理人员队伍,培养业务素质过硬、工作积极踏实的管理人员。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意义重大,责任也重大,但有上级的正确领导,有全社会的关注关爱,有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坚信来年会做得更好。

龙台教育督导组杨洪

二O一三年十二月

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计划 篇3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情况,更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20xx年5月14日我校对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教师、学生全部参与调查,现就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我校从20xx年4月22日开始由区配送中心统一配送热餐,主要在上午课间加餐,改善学生营养。学生营养加餐的标准为每人每天4元,全年800元。

二、对于学生营养计划我校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主要是通过班会、晨会、学校集会以及学生应知卡等方式进行宣传,使全体学生都能明白国家实施营养餐工程的意义和要求,并教育学生注意节约,不能浪费。

三、学校将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卫生知识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通过学校集会和班级教育现结合的办法加强教育。

四、学校对于营养餐的接受、保管、发放进行了细致的安排,专人负责。

五、通过调查问卷,学生、教师对此项工作的知晓率达100%,满意度达100%,师生普遍认为热餐比原来的预包装食品花样多、营养更丰富,学生喜欢吃。学生认为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营养提高了,身体更加健康了。

六、通过了解,大部分学生认为营养计划工作实施的很好,深入人心,有的老师、同学建议:希望有关部门经常调整供应种类,避免长时间食用同一类食品,学生会口味厌烦,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总之,营养改善计划,是改善农村学生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在我校开展顺利,受到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计划 篇4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是党中央惠民政策的高度体现。根据宿松县教育局教秘[20xx]6号文件精神及20xx年12月22日“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题会议”的精神和要求,我校召开了“全乡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题会议”,结合我乡实际和学生现状,对我乡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期间的具体情况、供餐方式及操作流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讨论和研究,为使我乡小学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成为民心工程、放心工程和阳光工程,特拟定本方案。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切实加强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确保该项计划的顺利实施,特成立“洲头中心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洲头中心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小组”,并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人。

1、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余素龙,全面负责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副组长:宗富洪、蔡贤书、李水罗,领导和督促各片区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方案的实施。

成员:余玉峰、田先明、吴山水、柯勇奇,协助片区开展工作。

张海桃、龚绍明、夏金才、叶靖华、周建春、吴尔央、高宁波、石军民、叶培荣、张松林、孙太阳,具体负责本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和落实《中心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2、工作小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宗富洪,具体负责全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稳步推进和监督管理。

副组长:余玉峰,具体负责全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制度建设、工作流程的管理和督查。

成员:

田先明,具体负责全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档案管理及督查。

吴山水,具体负责全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流程的管理及实施情况的评估。

柯勇奇,具体负责全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监管和督查。

二、统一安排,规范操作

我乡11个行政村,共有完小4所,村小7所,教学点1个,现有在校学生共2986名。结合我乡实际情况,为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实行统一管理,规范操作,将在全乡12所学校统一向学生提供“完整午餐”,实行“分校就餐”、“食堂供餐”方式,以保障供餐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

三、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20xx年12月23日至12月30日熟悉政策,加强宣传,召开教职工代表会议,全面动员,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基层调研,完善工作方案。

2月1日至2月10日全面摸底,统计上报,聘用人员,办理证照。

2月11日至2月16日加强宣传力度,组织教师全面家访,建立各类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构,组织从业人员培训,招标确定食品供应商。

2月17日至2月23日维修改造厨房、食堂及餐厅,添置各类供餐设备。

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计划 篇5

自开展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程以来,我校非常重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工作。认真鲁山县教体局关于营养改善计划的文件精神,为真正把这项惠民工程落在实处,做到政策执行不走样,学生营养有保障,学校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建立健全专项制度,及早拟定工作方案,切实采取强有力的推进措施,有效确保了全校学生全部按时吃上了可口的营养改善早餐。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露峰第四小学位于露峰街道办事处,是义务教育普通小学。现有教职工18人,专任教师18人,教学班7个。兼职营养餐教师1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构。

成立了以校长段学利为组长,张瑜副组长,班主任为组员的露峰四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职责明确。实行校长负责制,把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切实承担起具体组织实施和相关管理责任,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确保按时、保质、足额、准确发放食品和人数统计上报工作有序进行。

(二)制定实施方案。学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方式及工作流程规范、管理制度建设、应急预案、食堂建设等进行认真研究,拟定出台了操作性较强的《露峰第四小学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早餐改善计划实施细则》。

(三)大力宣传,使党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民心。

学校召开领导小组、实施小组成员及全体教师参加的专题会议,利用周一晨会,传达上级关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了全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发放学生营养状况调查表、黑板报、宣传标语等途径,广泛深入宣传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义、政策、做法等,向学生、家长、教师和供餐人员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争取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大力支持。

(四)建立机制、落实责任

制定了《露峰四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应急预案》、《露峰四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就餐管理办法》。同时,学校建立健全了学校供应室学生奶登记、验收、入库、出库、食品留样、保鲜等管理制度,制定了食品储存、加工、分发和食用等操作规程,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保证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账目清楚,切实做到按制度管理、按制度办事。

学校对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学生实行实名制签名管理,班主任、班助理和校委会成员入班陪餐。明确管理对象,细化管理信息,严格管理规程,坚决杜绝虚报冒领营养餐的行为和现象。

(五)严格管理、确保安全。

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向学生、家长、教师和供餐人员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六是做好跟踪监测。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建立学生营养状况监测评估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膳食搭配是否合理,是否满足营养需求,学生营养状况是否得到了明显改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整改。

(六)多方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为保证学生营养供餐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多方联动,上下协调,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学校与食堂从业人员、食品经销员,分别签订了用工合同和食品原料定点采购协议书。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1、由于学校实用房紧张,学生没有餐厅,给学生就餐带来困难。

2、学生比较多,专门负责营养改善教师过少,管理困难。

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计划 篇6

温泉中学营养监测工作总结

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德政工程,更是一项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民族振兴工程。为了很好的落实此项工程,切实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温泉中学高度重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按照上级部署,结合本校实际,精心组织,统一安排,认真组织启动“计划”的实施。

一、基本情况

温泉中学位于县城南7公里处,是一所镇级寄宿制学校。被列为营养监测重点学校。全校有教学班11个,在校学生423名,其中被监测班级分别为七(1)班、八(1)班和九(1)班,共计115人。

二、主要做法

㈠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校在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上级政策和规定,强化工作管理,成立了由校长负责的营养餐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由总务主任负责的营养餐改善计划实施小组,组建了由家长、学生、教师和社会人士代表共同组成的营养餐改善计划监督小组。制定了《温泉中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小组负责具体落实方案,监督小组监督方案的落实,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

㈡建章立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在实处,我校结合校情,研究制定了营养餐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及措施。一是以学籍管理为平台的学生营养1

餐供餐实名制制度。二是建立了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制度。三是制定了饮食卫生、仓库保管、烹调、食品卫生检查、从业人员体检及培训,食品进货采购等相关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了食堂、食品、卫生制度。明确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职责、管理人员职责、加工人员职责、督查人员职责。五是制定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管理办法等。由于建立完善了各项工作管理制度,保障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

㈢强化监督检查、落实责任追究

为规范管理,确保供餐质量,一是学校注重强化过程管理,落实营养食物供应。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供货点,由实施小组购物后交由食堂仓库保管小组签名验收,再分发给加工小组按操作程序进行加工,再由监督小组品偿并取样、留样、保存、登记签名。二是实行张榜公示,接受监督。以学籍管理为平台、动态公示当月享受学生营养餐人数;在食堂外公示“今日营养食谱”;按照资金管理办法,公示资金支付情况及学生消费信息;公示县教育局及镇中心学校监督举报电话。三是学校自检自查,采取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内部监督检查与外部监督检查相结合等方式,通过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专业机构监督等对“计划”实施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公示检查结果,确保“计划”实施透明、公开。四是落实责任追究,建立完善“计划”实施工作通报、目标责任考评、信息公开等机制,对“计划”实施过程中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取得的工作成效

1、自实施学生营养餐以来,我校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正在逐步形成。

2、减轻了家长负担,对控辍保学取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吃得饱,吃得营养,学得乐、学得好。

3、有效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教育教学秩序良好,学生成绩呈明显上升趋势。

4、改善了学生的生活质量,优化了营养结构,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5、通过一年对115名学生进行监测超重肥胖的学生14人占12.17﹪,营养不良的有9人占总人数的7.8﹪,体格正常的92人占总数的80﹪,总体情况良好。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供餐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2、受地域、交通等客观条件限制,物价不稳定,供餐营食品有待改进。

五、下步工作打算

1、充实管理力量,强化工作监管,规范供餐工作流程。

2、健全完善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规范管理。

3、加强人员培训,强化管理,更好的落实营养餐改善计划。

3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班会、校会等全方位宣传实施“计划”工程,使营养改善计划工程实施深入民心,社会认可,积极参与。

总之,通过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切实保障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拉近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距离,减轻了家长负担,促进了学生努力学习的氛围,促进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温泉镇初级中学

20xx年11月26日

蔡川小学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

蔡川小学

20xx年7月1日

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计划 篇7

为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增强学生体质,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不断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根据《xx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通知》(x教发[20xx]2号)文件精神及相关要求,我校于20xx年3月17日至21日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自查,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管理机制方面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

1、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

副 组 长:

成 员:

领导小组的成立,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切实做到有组织、有领导,为继续按程序开展好各项工作打好基础。

2、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

我校严格按照《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监管暂行办法》等四个配套文件精神,xx县教育局营养改善计划相关要求,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和职责。学校与分校、学校与供货商、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负责人、班主任、从业人员签订了相关管理责任书,层层落实了管理责任。成立了由校长、家

长、学生、在职教师等为成员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监督小组,在醒目位置定期公示了监督小组、经费账目、配餐标准、营养餐谱、食品数量和价格,用餐学生名单等信息,自觉接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3、 我校严格依照《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了学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预案符合学校实际,并具有操作性。并积极落实了预案的学习、演练等工作,师生熟悉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相关办法。

4、我校严格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妥善管理、合理使用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真正做到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公开透明。

二、规范操作方面

我校本学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的学生总人数为1065人,其中中心校599人,寄宿校209人,xxx完小25人,xxx完小34人,xxx完小34人,xxx完小35人,xxx完小30人,xxx完小58人,xxx完小41人。建立了实名制学生信息库,确保营养改善落实到每位学生。

1、学校严格按照供餐食谱供餐,不存在随意调整供餐食品的种类、供餐食品的数量等行为,确保了给学生提供等质、等量、等价的营养食品。

(1)供餐形式。辖区所属学校全部实行学校集体食堂

统一供餐,配餐参照营养标准,结合学生体质状况、我乡饮食习惯和物产特点,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科学制定供餐内容,做到合理搭配、营养均衡,保证营养质量。

(2)供餐食谱

周一至周五:每天早上1元钱的馒头、油茶。

周二、周四:每生2元/盒250ml 的牛奶。

周一、周三、周五:每天每生吃一顿2元钱的肉或鸡蛋。

2、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基本规范。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做到了持证操作。工作人员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了勤洗手、勤消毒、勤剪指甲、穿工作服、戴口罩上岗操作。认真、细致、规范地填写了《购货凭证》、《进货台账》、《出库清单》、《发放登记表》等,各个流程运行顺畅,记载细致、有据可查。

3、食品采购符合要求。供货商、营养餐理人员按时签收配送食品,学校注重与配送企业的沟通协调,并认真做好了食品的接收工作,确保配送食品按质、按量、按时送到学校。非配送食品做到了定点采购,采购的食品新鲜、卫生、清洁,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与规定,并按照相关规定向供货商查验、索要、留存供货商的相关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资质证明、采购清单等有效证明材料。学校还安排专人负责食品验收工作,建立了详实的食品入库台账,有验收记录,并注明了名称、数量、价格、金额等事项,有收货人和验收人的名字及日期。

4、实行食品质量监督登记:

营养餐管理人员对食品卫生、营养餐质量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严格按照卫生规范及食品留样制度按时取样,每种食品留样量不少于100克。并做留样记录,详细记录了留样食品的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留样人员、审核人员等信息。留样每份保存48小时以上备检,留样器皿必须及时清洗消毒。各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营养餐工程”的日常管理,负责食品的发放工作,实名登记就餐学生及数量,营养餐管理人员核实人数后由班主任签字按时领取营养餐,并监督学生用餐,防止学生弃餐、换餐、留餐,吃不完的食品坚决逐一回收销毁,及时处理食品垃圾。

5、档案资料齐全:

由营养负责有关专干全面负责方案、制度的起草及相关表格的制定,及时搜集上报上级要求的相关信息,对各种资料及时整理,归档保存。

三、宣传教育方面:

1、加强安全教育,通过通过《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黑板报、健康教育课程、班会课、家长会等活动进行食品安全、营养膳食知识及健康常识等教育,提高学生健康安全意识,普及营养知识;

2、在校园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整治校园环境卫生;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就餐场地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学校餐厅面积小,现在学生都是在教室里或室外用餐,卫生达不到标准,存在安全隐患,没有专用库房储存营养餐。

2、供餐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3、由于地处高寒山区,资源有限,采购存在多方面的困难,通过总结实践证明,我乡目前的供餐食谱渐渐不适合山区学生实际营养搭配。

五、下步工作打算

1、充实管理力量,强化工作监管,规范供餐工作流程。

2、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管理培训,强化管理,更好的.落实营养餐改善计划。

3、考虑大多数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我乡实际情况,改进供餐食谱,将牛奶换为学生喜欢吃的新鲜猪肉和鸡蛋。

**学校

20xx年3月22日

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计划 篇8

为了促进教育工作顺利的开展,学校食堂关系到师生关系的重要工作,为了防止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办好学生和家长放心满意的营养餐,根据昭阳区教育局关于做好20xx年春季学期营养餐工作的精神要求,结合示范小学的实际情况,特拟定本学期营养餐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习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和省市区有关会议精神,科学有效的“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成了实施了领导小组,制定了营养餐改善计划的实施方案,营养餐计划管理发放流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定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计划,各项相关责任人管理安全责任书,明确负责人,准时让全校学生吃好每一顿可口的午餐,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决不让安全事故发生。

二、主要实施计划

1、在校长组织人员的安排下,对食堂卫生、供水、供电、食堂餐厅进行排查,做到全面清理、清洗、消毒,决不让仓库存储过期的食品存在,食品是教学中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让每位学生吃安全放心的菜。

2、对本校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排查,必须获得健康合格证的人员方可上岗,否则不能上岗在校工作。

3、根据文件要求,加强从事人员的管理,学习供餐操作流程方法、食品安全、健康工作的培训。

4、保证食品的新鲜,学校每天按照“当日食品当日食用”,杜绝第二餐食用,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5、每天认真检查防蝇、防鼠工作,做到室内无鼠无害虫,地面无积水,无赃物等。

6、食堂工作人员每天必须认真清洗蔬菜,做到多次清理多次清洗。

三、健全管理制度

健全制度、落实职责、加强监督学校成立“营养改善计划工程”建立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人员专门负责,对食堂进行“营养改善计划工程”专人管理,落实到主要的责任人,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工作。做到操作规范,把关严格,配备专人进行具体工作,对每天供应的食品数量、食品质量、卫生情况等进行严格的把关和监督。

四、建立档案建立档案

学校建立“营养改善计划工程”档案,对于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处理过程,及处理结果,改进的方法进行详细的登记,如发生因饮食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立刻停止食用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五、用餐安全,万无一失

1、班主任是第一责任人,要经常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健康教育等工作责任用餐期间的顺序,监管用餐的全过程,统一实行集体用餐和监督用餐,防止烫伤及弃餐等行为,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2、学生在食用过程中如发现有变质、异味情况时,要求学生立即停止食用,变质食物立即收回,追究有关责任人。若发生腹痛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立即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确保学生及时治疗,并及时通知家长,确保学生的安全,然后调查原因。落实责任,及时整改。

六、工作人员严格要求,按章操作

1、工作人员做到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保持良好的个人习惯。

2、不准在发放食品时吸烟,挖鼻孔,掏耳朵,不对着食品打喷嚏,咳嗽,不随地吐痰。

3、不准乱丢废弃物等,杜绝出现所有易污染食品的不卫生动作,确保学生吃放心的饭菜。

七、确保“营养改善计划工程”实施精神

“营养改善计划工程”是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学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这项惠民工程做实做好、把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孩子的深切关怀,对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的重视支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保证“营养改善计划工程”营养、安全,以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工程”的方案和方法,不足之处望有关管理领导指导批评,我校将会诚心接受批评,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案,今后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示范小学

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计划 篇9

20xx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积极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20xx年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xx年,全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132所,其中:农村中学6所、农村小学91所、教学点35个,惠及学生13243名,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2376人(中学生3385人、小学生8992人),附设学前班学生867人。20xx年,自治区应下达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1459.58万元,批准动用历年沉淀资金417.13万元,实际下达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1042.45万元,下达教师陪餐资金67.84万元,本年度实际支出资金1215.38万元,截止20xx年12月31日账面结余资金336.57万元,结余主要原因是20xx年12月及20xx年1月份就餐资金尚未结算。

(二)主要做法

20xx年以来,我县坚持以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以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管理为重点,健全管理制度,细化工作措施,在组织实施、供餐管理、供餐上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xx年6月份,我县荣获全国“阳光校餐示范县”殊荣,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强化组织领导,在抓管理上下功夫。县委、政府将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建立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为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20xx年,针对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组织召开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会议2次,列出问题清单,提出解决办法,明确职责分工,夯实部门责任,推动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

加强供餐管理,在抓改善上下功夫。全县统一实行学校食堂供餐,严格落实5.6元供餐标准,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和县城寄宿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提供一个熟鸡蛋,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每天免费提供一顿午餐。20xx年11月份,将农村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学生全部纳入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供餐所需资金由县财政承担。坚持科学制定午餐供餐食谱,既做到营养膳食结构合理,又兼顾食物的色、香、味搭配,保证提供的食物营养素种类齐全、含量充足,易于消化,卫生安全。在有条件的学校要求每餐至少为学生提供一种主食、两种菜肴、一种汤类供学生食用,从学生“吃得上”、“吃得饱”向“吃得营养”、“吃得均衡”转变,使农村学生营养健康水平逐渐提高。

突出工作重点,在抓安全上下功夫。完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原料采购制度,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所需的米、面、油、鸡蛋、蔬菜、肉类等原料进行公开招标采购,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关。严格执行学校饮食卫生、学校食堂操作间卫生、食品留样等14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零事故”。20xx年,继续推进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建设,投入资金137万元,新安装了34所学校食堂监控设备,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技防水平。严格遵照《彭阳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切实加强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确保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按时完成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填报工作,准确掌握学生信息,防止虚报、冒领补助资金行为发生。

加强业务培训,在抓提升上下功夫。20xx年8月份,举办了全县营养改善计划管理人员培训班,邀请固原市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专业人员,对全县132所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管理人员,进行了食品卫生安全、营养改善计划管理、阳光校餐管理等内容的业务培训,进一步增强管理人员安全风险意识,提升管理人员管理水平。

注重氛围营造,在抓宣传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各种会议、重大活动等时机,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培养强化农村群众和在校学生的爱国爱党意识和感恩意识。各实施学校通过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印发宣传单等,深入宣传营养改善计划政策,并及时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监督、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氛围。制定出台《彭阳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阳光校餐”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阳光校餐”管理,坚持做好“阳光校餐”数据上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始终使营养改善计划在“阳光”下运行。

强化经费保障,在抓投入上下功夫。20xx年,县财政把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工资列入部门预算,安排专项资金330万元,专门用于319名食堂从业人员工资发放。安排专项资金208万元,更换学校食堂设备1295台(件)。按照每生每年60元标准,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补助公用经费83.48万元,切实保障学校食堂正常运转。

细化工作措施,在抓规范上下功夫。严格按照全县营养改善计划“1654321”管理要求,坚持实行营养改善计划就餐成本核算,保证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零利润”供餐。切实利用《宁夏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业务平台》,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全程化、智能化管理,及时通过业务平台对各学校基本信息、食堂建设、食谱制定、财务账目和食材采购的数量、价格及食品留样等进行实时动态监管,不断推动营养改善计划趋于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加强监督检查,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县教育、财政、宗教、卫计、农牧、市监等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和年度工作计划,经常深入学校进行督导检查,并现场解决相关问题,确保营养改善计划安全顺利实施。同时,县教体局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制定了《彭阳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考核方案》,对照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各乡镇中心学校和初级中学及部分村级小学的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核,并推荐县委、政府对3所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成绩突出学校进行了表彰奖励,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切实推动全县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在全县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年来,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由于县级营养办缺乏营养膳食专业人员,在学生营养膳食指导工作上力不从心,学校供餐食谱比较单一,存在个别营养素摄入量不达标的情况。

二是个别学校不能够按时、保质上报“阳光校餐”相关信息,存在拖延、不报、错报的情况。

三是食堂从业人员工资较低,食堂从业人员队伍不稳定。我县现有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从业人员319人,平均月工资为1000元,低于全区三类区最低工资标准,且未缴纳社会保险,食堂从业人员队伍不稳定,操作技能不高,影响着学校食堂正常供餐。

四是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食堂运行经费不足。尽管县财政按照每生每年6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但根据近几年实际支出费用测算,每生每天需1元水、电、煤等经费,每年按200天计算,每年短缺生均经费140元。

五是临时性、兼职性的营养改善计划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与营养改善计划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不相适应,不利于这项工作的长远开展。

二、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我县将紧紧围绕县委、政府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教育扶贫,深入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为全县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一)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对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主体,充分发挥财政、宗教、卫计、农牧、市监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综合治理学校食堂和周边食品安全隐患问题,指导各学校实施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

(二)进一步强化科学供餐。依托自治区营养改善计划专家指导组,科学制定供餐食谱,努力使学生吃得营养、吃得均衡,使农村学生营养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进一步加强“阳光校餐”管理,确保营养改善计划在“阳光”下运行。

(三)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制度,强化执行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执行制度成效的责任制和问责制,务求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进一步加强培训力度。会同相关部门继续举办学校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和食堂从业人员专题培训班,普及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让所有管理人员掌握新《食品安全法》对学校供餐的新要求。

(五)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加大营养改善计划政策宣传力度,充分挖掘和大力推广先进典型,发挥榜样作用,激励和引领各学校共同把营养改善计划这一惠民工程做实做好。

(六)进一步强化资金管理。完善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原料采购制度,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实行食品原料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确保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

(七)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县教体局将继续会同市监等部门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等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重点对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执行管理制度、食堂从业人员管理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营养改善计划安全顺利实施。

FwR816.cOM编辑分享

营养改善工作计划


篇一:营养改善工作计划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是党中央惠民政策的高度体现。根据宿松县教育局教秘[20xx]6号文件精神及20xx年12月22日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题会议的精神和要求,我校召开了全乡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题会议,结合我乡实际和学生现状,对我乡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期间的具体情况、供餐方式及操作流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讨论和研究,为使我乡小学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成为民心工程、放心工程和阳光工程,特拟定本方案。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切实加强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确保该项计划的顺利实施,特成立洲头中心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洲头中心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小组,并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人。
1、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组 长:余素龙,全面负责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副 组 长:宗富洪、蔡贤书、李水罗,领导和督促各片区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方案的实施。
成 员:余玉峰、田先明、吴山水、柯勇奇,协助片区开展工作。
张海桃、龚绍明、夏金才、叶靖华、周建春、吴尔央、高宁波、石军民、叶培荣、张松林、孙太阳,具体负责本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和落实《中心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2、工作小组成员及职责:
组 长:宗富洪,具体负责全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稳步推进和监督管理。
副 组 长:余玉峰,具体负责全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制度建设、工作流程的管理和督查。
成 员:
田先明,具体负责全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档案管理及督查。
吴山水,具体负责全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流程的管理及实施情况的评估。
柯勇奇,具体负责全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监管和督查。
二、统一安排,规范操作
我乡11个行政村,共有完小4所,村小7所,教学点1个,现有在校学生共2986名。结合我乡实际情况,为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实行统一管理,规范操作,将在全乡12所学校统一向学生提供完整午餐,实行分校就餐、食堂供餐方式,以保障供餐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
三、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20xx年12月23日至12月30日熟悉政策,加强宣传,召开教职工代表会议,全面动员,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基层调研,完善工作方案。
2月1日至2月10日全面摸底,统计上报,聘用人员,办理证照。
2月11日至2月16日加强宣传力度,组织教师全面家访,建立各类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构,组织从业人员培训,招标确定食品供应商。
2月17日至2月23日维修改造厨房、食堂及餐厅,添置各类供餐设备。
2月24日至2月29日学生供餐试运行,进行食堂就餐演练,开展全乡食堂供餐试运行情况大检查。
3月1日各校正式供餐。
四、严格管理,强化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确保我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顺利实施,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意见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管理,强化管理机制,建立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特提出如下要求。
1、供餐类型及要求:各校统一实行学生完整午餐的膳食补助计划;按照每生每餐3元的补助标准每餐足额向学生提供营养午餐(每餐不少于三菜一汤,每天必须有一个荤菜或配备牛奶、面包、鸡蛋等营养食品)不得有意克扣;每周末必须制定好下周的每日供餐食谱,且注意分餐调换(一周可按一、三、五配同样食谱,二、四配同样食谱)。
2、人员配备及职责:各校分别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采购、质检、监督等管理人员和专职的炊事员。
⑴采购员,根据每天的菜谱负责供餐所需的各类食品的及时足额采购,且索取相关的合法票证;
⑵质检员,负责对所采购的各类食品进行质量检验和把关,坚决杜绝霉烂变质、边角头料、无合法票证的食品;
⑶监督员,负责核准和登记进货的数量,并负责列好每日进货清单、建好供餐台账;
⑷炊事员,确保饭菜的洗涤干净、搭配合理、食用可口、卫生安全,负责厨房、餐厅、餐具的卫生和消毒,尽责做好学生用餐的服务工作。以上各类人员不得兼职。
⑸会 计,建立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专账,监督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每生3元足额使用,专款专用,一律杜绝克扣及挪作他用。
3、制度建设及管理:加强领导,规范操作,健全制度,统一管理。
⑴组织建设。各校要成立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报中心小学备案。
⑵制度建设。各校要切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实施方案和各种管理制度。
①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严把人员上岗关,做到规范上岗,职责分明,杜绝误工窝工现象,确保就餐秩序正常稳定。
②食品采购管理制度,严把食品采购关,做到按单采购,渠道正规,杜绝假冒伪劣及变质霉烂等不安全食品进入食堂。
③食品仓储及出入库管理制度,严把食品存储关,做到定期检查,分类储存,标识清楚,杜绝霉烂变质、过期食品出仓。
④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制度,严把食品质量检验关,做到对采购食品分类验质,防止以次充好,并索取相应的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书等,杜绝不合格食品进入食堂。
⑤食品数量核准登记制度,严把食品购入数量关,防止克斤扣两,杜绝资金流失,杜绝弄虚作假,中饱私囊。
⑥食品卫生安全督查制度,严把食品卫生安全关,做到食堂、餐厅、餐具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确保每日食品留样,及时杀灭蚊蝇蟑螂,杜绝饮食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⑦就餐值班陪餐制度,严把教师就餐值班关,实行学校负责人陪餐制,明确值班、陪餐人员职责,确保学生就餐秩序,杜绝混乱就餐,随意就餐。
⑧校长负责制度,校长是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第二责任人,事务长是第三责任人,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要做到责任层层分解,逐级负责,各司其职,并逐级签订工作责任书。
⑨培训考核制度,严把人员管理关,学校定期组织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食品卫生安全、营养知识等培训,并对其履行职责的情况纳入学期及年度工作考核,均与绩效工资挂钩,做到奖惩分明。
⑩责任追究制度,严把所有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关, 做到作风正派,大公无私,切实维护学生利益,确保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对工作过程中以权谋私、渎职违规等行为实行责任追究,视其情节轻重将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解聘等处分,并追究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⑶管理流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管理制度每日清单支出台账
⑷操作流程。供餐食谱食品采购食品检验食品核准食品留样
⑸就餐管理。学生就餐期间,各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必须亲自负责本班学生的就餐秩序,坚守岗位直至学生就餐完毕。
⑹相关要求。各校食堂必须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每个炊事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办理健康证(即上岗证)持证上岗。
五、杜绝事故,应急避险
为保障我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确保学生就餐安全,以防饮食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完善的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通常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各校必须制定《学生就餐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护领导小组,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做到统一指挥,组织有序,行动迅速,有备无患。
2、在学生就餐过程中,值班教师必须严密注视学生的身体不适等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和报告学生出现的食物中毒事件,并在第一时间及时组织施救。
3、当个别学生出现食物中毒状况时,由值班教师直接送往学校附近医院或医疗室进行救治。
4、当大批学生出现食物中毒状况时,由校长及时组织相应数量的教师和运输工具按症状先重后轻及时有序送至附近医院或医疗室进行救治。
5、应急措施。一旦发生饮食安全事故时,应在第一时间按照《学生就餐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以下措施:
⑴、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及时报告县教育局办公室、卫生行政部门及县、乡人民政府。
⑵、临危不乱,全力协助医护人员进行人员救治。
⑶、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及现场,并按卫生部门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⑷、加强事故发生当时的安全保卫工作,把握事故态势,及时做好家长相关人员的思想教育与疏导工作,确保秩序稳定,事故处理及时、高效。
⑸、及时认真撰写事故报告,实事求是反应事故真相,追究事故原因,检讨管理失误,总结事故教训。
⑹、根据事故原因及时进行整改,迅速恢复供餐。
六、结合实际,逐步完善
我乡现有完小和教学点12个,对具备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条件的学校唯有官洲一家;其余11所学校,已有食堂餐厅的2所(即:乌池、西口),但不能满足全体学生就餐的需求,需进行扩建;已有伙房、餐厅在建的学校3所(即:中小、金坝、洲头),但建成后同样不能满足全体学生就餐的需求,餐厅需要扩建;已有伙房的4所(即:坝头、下夹、宗营、南口),其中坝头、宗营需要扩建餐厅,下夹、南口需要改建餐厅;无伙房、餐厅的有2所(即:泗州、罗渡),需要新建食堂。具体情况及规划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情况表》。


篇二:营养改善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有关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文件精神,切实实施好我校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提高学生营养水平和身体素质,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程,改善我校学生营养长期失衡,改善农村小学学生营养缺乏现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含量,提高学生饮食质量,发挥学校强体与育人的双重功能,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二、领导机构
为全面落实好我校学生营养早餐工作,特成立我校学生营养早餐实施工作领导组。
(一)红柳小学学生营养餐工作领导组
组 长:魏佳万
副组长:李映贵 展天补
成 员:李爱 滕燕 展全蕊 薛再新 赵会玲 高晓娜
领导小组成员主要全面负责学生营养餐的全面实施与发放、监督,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营养餐的标准、卫生安全工作的实施监督管理。各班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学生就餐及维持秩序、监督学生营养餐的配发、食品安全等工作。
三、实施内容
小学生营养餐,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以发放实物的形式进行直补,由学校每天按时发给每名学生营养食品(食物)。
四、实施方式
由学区联系早餐供货企业提供营养早餐,学校为学生提供就餐服务。
五、验收:李映贵 展天补
六、对象:红柳小学1-6年级在校全体学生。
七、补助规划
1、早餐主要食品:鸡蛋、面点、牛奶、苹果。
2、星期一、二供应纯牛奶和鸡蛋,星期三、四供应纯牛奶和面点,星期五、六供应纯牛奶和苹果。
3、保证学生每餐所吃东西必须价值3元的等值食品。
八、实施时间
从20xx年4月5日开始实施。
十、管理办法
1、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程的所有食物实行专人采购和验收签字。食用品要有合格标品牌,实物要留样检查,符合储存规定,此项工作有后勤人员全面负责,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关,确保安全关。
2、班主任和生活委员负责本班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程的日常管理,负责食用品的发放工作,每天对食用品的发放造册登记,每月汇集成册入档,以备检查和审计。
十一、工作措施
1、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每天进行日清月结,月底结算,领导组成员负责督促后勤人员轮流做好各方面工作。
2、班主任应采取多种形式,向家长和学生进行大力宣传,保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程的顺利实施。
3、强化监督管理。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必须坚持安全、营养、方便、价廉的原则,做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食物不进校、不食用,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4、做好总结与反馈工作。学校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积极探索,逐步提高。每学期结束,要将营养餐改善计划实施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镇中心校。


篇三:营养改善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让广大农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结合我校实际,特拟定本计划。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关注和改善民生,对全镇农村小学寄宿生实施早餐计划,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人口素质全面提高、教育全面发展。
基本原则: 加强监督、规范管理、落实责任、社会满意。
二、实施范围、补助标准和补助形式
实施范围:早餐计划实施的对象为全镇农村小学寄宿学生。
补助标准:早餐计划经费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2元,全年补助500元(每年天数按250天计算),对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的寄宿生,小学生每天补助4元,全年补助1000元。
补助形式:由学校每天早上提供免费营养早餐及加餐(午或晚餐)。
三、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切实加强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确保该项计划的顺利实施,特成立梅林中心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并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人。
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组 长:简荣淞,全面负责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副组长:张锦聪、詹来云,领导和督促各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方案的实施。
张文彪,具体负责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监管和督查。
成 员:
魏贵华、简鸿胜:具体负责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档案及资金管理。
魏友和、魏宝堂、王广生、魏桐福、魏宏亮、简良文、简笔仲及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本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和落实《中心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四、严格管理,强化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确保我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顺利实施,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意见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管理,强化管理机制,建立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供餐类型及要求:各校统一实行学生完整早餐的膳食补助计划;按照每
每餐2元的补助标准每餐足额向学生提供营养早餐,每周加餐一次,每次按排2.5元,低保家庭的寄宿生另外每天提供免费午餐,不得克扣;每周一必须上交本周的每日供餐食谱,并且在公开栏中公示。
二、食品采购供给:1、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定的有关要求,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不得销售的农产品。 2、采购时索取发票等购货凭据,并做好采购记录,便于溯源; 向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批量采购食品的,还应索取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 3、入校前严格验收,如实登记,作好记录。 4、食品运输工具要保持清洁,防止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5、营养餐工程的实物采购。每天有采购清单,出售人员签字,采购员签字。食用品要合格,实物要留样检查 6、出售人员必须经防疫卫生部门体检,办理健康证,卫生许可证,持证上岗。
三、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1、食用品要合格,实物要留样检查,此项组织机构全面负责,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关,确保安全关。2、每周一早上由王广生、魏桐福、魏宏亮、简良文按寄宿生花名册签领早餐券,然后排队就餐。3、做好登记工作学生就餐情况每周要在公开栏公示,接受社会监督。3、食品加工卫生要求 (1)、蔬菜必须在浸泡池中用清水浸泡不少于10分钟; (2)、粗加工时使用的刀、墩、案、盆、池等要荤素分开; (3)、对食品加工必须做到烧熟烧透,加工好的食品存放一般不超过2个小时。加工食品要严格做到生熟分开,加工用的容器和用具应标明生熟标记;成品(食物)存放实行四隔离。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品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加工好的熟食品,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4、餐具洗刷消毒的卫生要求:用(食)具实行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为保证洗刷效果应使用流动水。 (1)要有专用的餐饮具洗刷池(盆),带油污的物品要加入洗涤剂。并与无油污的物品分开洗刷; (2)所有餐饮具在使用前要进行消毒。用蒸汽消毒时,不得少于10分钟,刀、墩、案板第一次使用前都要进行消毒; (3)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餐饮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未经消毒餐具和私人物品不得放入其中,且要防止消毒后的餐具受到二次污染,保洁柜也要定期消毒。食堂为学生准备的餐具橱柜要保持清洁通风。并防止老鼠、昆虫爬入; (4)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四、资金安全管理及食堂财务管理: 1、学校安排报账员专管营养餐收支,进行日清月结,负责督促各班轮流做好食堂各方面工作。 2、定期在公开栏及厨房显眼的地方公布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基金总量、学生名单、及受益学生人数等相关信息。 3、建立专项资金管理问责机制。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 3 金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4、学校食堂必须设立专帐。 5、所有的支出必须有票据,据实核实入账。购物的发票必须有经办人员、经审员、分管领导签字后才能入账。 6、实事求是地核实早餐品种成本,规范早餐销售价格,保本经营,服务学生,不得以赢利为目的。 7、食堂的帐务凭证不得随意销毁,必须保存 10-15 年。
五、杜绝事故,应急避险
为保障我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确保学生就餐安全,以防饮食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完善的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通常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各校必须制定《学生就餐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护领导小组,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做到统一指挥,组织有序,行动迅速,有备无患。
2、在学生就餐过程中,值班教师必须严密注视学生的身体不适等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和报告学生出现的食物中毒事件,并在第一时间及时组织施救。
3、当个别学生出现食物中毒状况时,由值班教师直接送往学校附近医院或医疗室进行救治。
4、当大批学生出现食物中毒状况时,由校长及时组织相应数量的教师和运输工具按症状先重后轻及时有序送至附近医院或医疗室进行救治。
5、应急措施。一旦发生饮食安全事故时,应在第一时间按照《学生就餐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以下措施:
⑴、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及时报告县教育局办公室、卫生行政部门及县、乡人民政府。
⑵、临危不乱,全力协助医护人员进行人员救治。
⑶、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及现场,并按卫生部门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⑷、加强事故发生当时的安全保卫工作,把握事故态势,及时做好家长相关人员的思想教育与疏导工作,确保秩序稳定,事故处理及时、高效。
⑸、及时认真撰写事故报告,实事求是反应事故真相,追究事故原因,检讨管理失误,总结事故教训。
⑹、根据事故原因及时进行整改,迅速恢复供餐。
六、加强宣传教育
全镇各校要高度重视早餐计划的宣传报道工作,通过校园广播、校班板报、校务公开栏、各种会议等途径,大力宣传早餐计划实施的意义,使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早餐计划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宣传食品卫生和科学饮食知识的教育过程,有效地促使学生养成安全、卫生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篇四:营养改善工作计划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的惠民政策,关系到广大农村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未来。下半年,我县将在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食堂建设步伐。今年,我县利用食堂建设专项资金5350万元,规划建设学校食堂项目200个。目前,已开工建设122个。下半年,我们将结合全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制定学校食堂建设规划,统筹校安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方面的资金,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优先建设,为实施食堂供餐创造条件。
二是收购社会资金投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固定资产。为妥善处理社会资金投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后勤服务建设问题,为实施食堂供餐扫清障碍,我县决定从20xx年起用1-2年时间,用教育附加等专款,对全县19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固定资产进行依法收购。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启动。
三是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继续发挥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作用,继续实行教育局党委成员分片包干联系学校制度,继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采用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内部监督检查与外部监督检查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常态化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四是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宣传范围。继续通过《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宣传画、网站、报纸、电视台等多种媒体和途径对国家政策进行宣传解读。开通营养餐官方主题微博,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拓宽宣传渠道,促进营养改善工作公开透明,积极争取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营养餐改善工作计划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营养餐改善工作计划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民生决策,这既是一项责任工程,也是一项风险工程,需要多方联动,扎实推进。为了切实开展好我校学生营养餐改善工作,结合乡党委和中心学校制定的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XX〕54号)的有关要求,以在校学生为对象,以为学生提供营养餐为基本方式,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二、组织领导

1、成学生营养餐改善工作实施领导组

组 长:张清泉

副组长:杨 琼 张春芳

管理员:杨术全

成 员:杨昌子 姚纯清 杨德松 周 涛

各班班主任

2、工作职责如下:

张清泉:领导李家河乡中心小学学生营养餐改善工作实施。

杨 琼:负责监督落实营养改善詈划,处理日常事务。 杨术全:负责处理营养餐项目日常管理业务,数据业务处理,档案建设及管理,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杨昌子、姚纯清:负责对周二、周四学校食堂供餐模式的特质采买,及对食堂的管理。

周 涛:负责对周一、周二、周五课间加餐模式,牛奶、鸡蛋的发放。

各班班主任:负责领取食品既对学生发放、签字工作。

三、明确职责,落实工作

1、学校营养餐工作,校长张清泉为第一责任人,杨琼、杨术全、杨昌子、周涛、姚纯清、杨德松为直接责任人。

2、各班班主任为该班营养餐的第一责任人。

3、学校拟定出安全协议书,将与相关人员签订工作岗位责任协议。

四、加强食堂管理

学校要加强对食堂工作的领导与管理,把其列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食堂经营服务工作。学校食堂实行校长负责制,并确定一名校级领导分管,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堂管理员。由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等组成,行使食堂的监督、检查等职能。

1、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建立采购索证验收、食品加工卫生管理、餐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卫生检查及奖惩、除虫灭害卫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和紧急处置等制度,并上墙明示。

2、监督指导食堂统一建立食品采购登记台账,食品及原辅材料的采购实行索证(索票)登记制度;学校应做好购货记录。

3、严禁采购下列食品及食辅原料:①“三无”(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产品。②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③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④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及其制品、未经卫生检疫部门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⑤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五、学校要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管理

1、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并进行健康检查和饮食卫生专业知识培训,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患者,严禁从事学校食堂工作。

2、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及便后,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勤洗手,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不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六、学校要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存放管理

要建立健全食品出入库管理制度和收发登记制度;食品在校储存期间,要按照食品保管要求,分类存放,安全管理;要严防食品在储存期间发生霉变、腐烂和生虫不洁等现象;对过期食品和霉变食品要按规定及时处理,严禁不符合质量卫生要求的食品流向学校食堂和学生餐桌。

七、应急措施

各校要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较严重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改善计划的意见》及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科学有效地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二、内容及要求
(一)营养餐的供餐方式
本学期我校从8月25日开始供餐,学校统一进货,再由食堂向学生提供鸡蛋、牛奶、花卷、饼干,价格为县教育局确定的价格。
(二)学校成立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层层签订五级责任书,明确职责,靠实责任。
1.开学初,我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学校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制定《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为了履行好监管职责,我校按照教育局要求,层层签订责任书,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强化责任意识,并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了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
2.在日常工作中,分别从食品采购质量监督、财务管理、供应加工监督、宣传和档案管理四个环节负责对营养餐改善计划各环节进行监督。加大检查力度,主要从食品卫生和安全入手,确保学生能吃上安全、卫生的营养餐,确保把党和政府的温暖落到实处。
(三)加强各环节监管,确保营养改善计划规范运行。
1. 严把进、收货关,确保从源头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学校。为了把好这第一道关,由学校、食堂与营养餐各供货商签订供货协议,建立进货台账登记制度,并设置档案。学校安排专人负责审查供货单位的资质,杜绝从小商小贩,无证无照商贩处购买原料,特别是防止地沟油、劣质添加剂、过期食品流入我校。另外,学校还在各灶分别安排了一名食品卫生监督员,对各灶的食品卫生和供餐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
2.严格监管,按照学校加工制作环节的要求,向学生提供合格食品。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身穿工作服,卫生帽,各食堂购买了消毒柜、冰柜、食品留样柜,确保设施设备齐全,发挥功效。为了消毒达标,学校要求各灶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用84消毒液对所用餐具按一洗二消三冲四保洁程序进行消毒。学校监管方面,每天由各灶监督员和专职管理人员进行检查,项目涉及卫生、质量、数量、留样等。
3.加强统计记录环节的监管,为学校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每天营养餐就餐结束后,由班主任负责如实填写实名制发放登记表,填写学生就餐观察登记表,作为学生营养餐具体落实结果的重要依据,也作为会计入账的重要依据。
4. 按照县上要求,我校设立营养餐资金专账,专款专用,结余资金滚动使用。
5. 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强化食堂管理人员职责意识,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20xx年8月25日

中国营养改善计划


篇一:中国营养改善计划

前言

(一)食物与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食品生产以及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均热能日摄入量2328千卡,蛋白质68克,脂肪58克,已达到基本满足人体营养的需要。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人群营养知识的不足,致使我国居民中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营养不良问题。

国家统计局1992年进行的中国儿童情况抽样调查表明,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检出率为10%-20%,生长迟缓检出率平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即全国约有2160万儿童体重不足和4200万儿童生长迟缓。另外,儿童中因铁、碘、维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营养性疾病也较多。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智力的发育,甚至导致儿童死亡率的升高,进而将会影响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并且成为使人类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天约有15000余人死于慢性病,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而且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膳食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居民对动物性食品的需要不断增加。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对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项调查表明,1992年城乡人均谷类和薯类消费与198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0.9%和49.4%,而肉、蛋、奶和水产品的消费分别增加了81.1%、200%、323%和97.4%,这种对动物性食品需求的显著增长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和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和发展。目前,我国城乡食物消费正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时期。这为调整和引导食物生产和消费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抓住这个机会,制定合理的营养政策,科学调整食物结构,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慢性病的发生,而且能正确地引导我国的食物生产,促进我国居民尽快形成合理的食物消费习惯,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1992年12月在罗马召开的全球性部长级营养会议通过了《世界营养宣言》和《世界营养行动计划》,包括中国在内的159个国家的代表作出承诺,要尽一切努力在2000年以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要实现这一目标,尽快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特制定《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二、目标

(四)总目标。通过保障食物供给,落实适宜的干预措施,减少饥饿和食物供给 ,落实适宜的干预措施,减少饥饿的食物不足,降低热能--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预防、控制和消除微量营养素缺乏症;通过正确引导食物消费,优化膳食模式,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预防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

(五)具体目标。

1、全国人均热能日供给量2600千卡,蛋白质72克,脂肪72克。贫困地区人均热能日供给量2600千卡,蛋白质67克,脂肪51克。

2、孕妇和儿童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1990年降低1/3。

3、提高4-6月以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到2000年,使母乳喂养率以省为单位达到80%。

4、5岁以下儿童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较1990年降低50%。

5、基本消除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病。

6、到2000年,全国消除碘缺乏病。

7、减缓与膳食有关的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

8、2000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目标: 农产品名称 产量(百万吨) 粮食(含大豆) 490-500 大豆 17.8 肉类 68 禽蛋类 22 奶类 8 水产品 40 油料 25 糖料 90-110 蔬菜 260 水果 62

9、加工食品在食品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0%提高到40%。

10、增加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富含微量营养素的粮食加工品和营养强化食品。

11、全民食盐加碘。

三、方针与政策

(六)将提高居民的营养水平作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力、技术和物质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为实现国家目标打好基础。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营养改善工作,积极争取国际援助,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力求实现:减少贫困和消除致贫原因;增加食物的供应量及实现消费量,特别是婴幼儿食品消费量;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增加生产能力和促进经济增长。

(七)加强部门间的合作。计划、财政、农业、轻工、贸易、卫生、教育、技术监督、工商管理、统计、盐业等部门要密切协作,以确保计划的实施、监测和评估。

(八)进一步加强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以科学引导生产,因地制宜,不断扩大农作物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在保证市场需求的同时,实施相应的食物生产结构调整政策,大力发展草食家禽,加快发展禽、蛋、奶、牛羊肉的生产、加工,继续提高水产养殖和淡水产品比重,积极而有计划地开发食物新资源。

(九)实行引导消费和鼓励生产相结合的政策,从调整食物生产结构入手,促进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同时引导城乡居民适度消费,使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和膳食营养结构配套协调。

(十)重点解决贫困地区的营养改善问题。在坚持从经济开发入手开展扶贫工作的同时,重视健康及营养问题并将之纳入扶贫计划。在营养改善行动中,应特别注重改善儿童、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及低收入人群的营养状况。

(十一)继续推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保持人口、环境与食物供给的平衡。

(十二)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等与营养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努力降低食源与水源性疾病的发病率。

(十三)加强对粮食、肉类、水果、蔬菜等食品流通渠道的管理,提高食品保鲜质量,建立合理的流通体系。

(十四)加强对食物生产、食品流通、食品工业、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及研究机构和科技队伍的建设,同时加强对各类人员的营养知识培训,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十五)加强营养科研事业的建设,特别是营养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设,重点扶持一批营养和食品工业与流通研究所,增强其开展基础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大力推广研究成果和促进技术转让。

(十六)加强信息工作,促进营养知识尤其是母乳喂养、科学育儿、膳食平衡等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十七)有计划地加强非政府组织机构的参与活动。

四、策略与措施

(十八)将营养目标纳入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计划。

1、将有关营养政策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财政部门应视情况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2、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要体现与本部门工作相关的营养目标和措施。

3、各地要依据本计划并结合有关部分的工作计划,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将营养目标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十九)加强有关营养与食品卫生工作的法制建设。

1、认真实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

2、制定《特殊营养食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

3、制定《营养标签管理方法》。

4、制定与营养和公共营养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

5、制定《婴幼儿食品管理办法》。

6、制定《儿童营养不良防治方案》。

7、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到2000年,使我国食品卫生法规接近国际标准。

(二十)增加食物生产及改善家庭食物供应。

1、农业部门在继续抓紧粮食生产,提高粮食质量的同时,加快发展耗粮少,转化率高的畜、禽和水产品的养殖。到2000年,猪肉量占肉类总量的比重为67%,禽类和牛羊肉的比重分别为19%和12%,水产品人工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从目前的56%上升到60%以上。大力发展豆类产品的生产,并开辟其他增加蛋白质资源的途径。积极促进绿色食品生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2、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及农副产品两级储备体系,重点扶持商品粮等生产基地。加强国家对粮、肉、蛋、奶、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等食品价格的宏观调控,稳定市场,保障低收入人群及遭受自然灾害地区人群的基本食物供给。

3、积极发展食品加工业,使加工食品在膳食中的比重由目前的30%上升到40%左右。

4、不断改进保鲜和保藏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在加工、运输、销售和贮藏中的营养损耗。到2000年,使粮储技术及鲜肉、鲜菜等储运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扶贫政策,鼓励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家扶持下,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合理安排家庭食物生产与消费,解决食物供给。

6、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推广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农、牧、渔业产品的产量,丰富家庭食物的品种,提高膳食质量,继续搞好菜篮子工程,丰富城乡农副产品市场。

7、调整酒类产品结构,实现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蒸馏酒向发酵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在适度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大力节约酿酒用粮。

(二十一)提高食品和饮用水质量,预防传染性疾病。

1、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依法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活动,逐步扩大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到2000年,餐饮业(街头食品除外)餐具消毒合格率达到90%。

2、完善各类食品生产卫生规范的制定工作并在主要食品行业全面推行。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在各类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推广使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的方法。对肉类食品生产、贮藏、运输和销售的卫生管理与冷链化程度的提高要予以特别重视。到2000年,城市肉类食品冷链化程度达到80%。

3、加强对食品餐饮业和食品生产企业的管理,逐步建立并实行营养师(士)制度。

4、加强对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检验人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检验人员的培训,做到合格上岗。

5、加强对街头食品和卫生合格率较低食品的卫生管理与监督,大幅度降低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到2000年,使食品卫生总合格率达到88%。

6、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减少农药使用量,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与监督,做好农药使用技术培训,降低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量。

7、加强化学品管理,防止或减少有毒化学品对食物的污染。

8、搞好环境卫生,进一步加快农村改水步伐,保护水源,减少城乡生活饮用水污染,降低水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9、降低腹泻病死亡率,使80%的腹泻病患者能得到口服补液治疗。

(二十二)提倡母乳喂养,改善儿童营养。

1、由卫生部门编制母乳喂养、辅助食品添加及婴幼儿科学喂养等方面的培训教材和健康教育材料,对卫生保健人员进行培训并通过他们对社会和婴幼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2、推进爱婴医院计划,在所有医院的产科和家庭接生中推行母乳喂养。

3、提倡科学的家庭化辅助食品的制作,防治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

4、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午餐。

5、食品工业部门要加强对断奶食品、儿童营养食品、强化食品及学生食品的开发和生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这些食品的卫生监督和对婴幼儿配方食品及自制食品的监督指导。


篇二:中国营养改善计划

一、前言

(一)食物与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食品生产以及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均热能日摄入量2328千卡,蛋白质68克,脂肪58克,已达到基本满足人体营养的需要。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人群营养知识的不足,致使我国居民中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营养不良问题。

国家统计局1992年进行的中国儿童情况抽样调查表明,我国5岁以下儿童体重不足检出率为10~20%,生长迟缓检出率平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即全国约有2160万儿童体重不足和4200万儿童生长迟缓。另外,儿童中因铁、碘、维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营养性疾病也较多。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智力的发育,甚至导致儿童死亡率的升高,进而将会影响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并且成为使人类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天约有15000余人死于慢性病,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而且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膳食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居民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对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项调查表明,1992年城乡人均谷类和薯类消费与198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0.9%和49.4%,而肉、蛋、奶和水产品的消费分别增加了81.1%、200%、323%和97.4%,这种对动物性食品需求的显著增长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和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和发展。目前,我国城乡食物消费正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时期,这为调整和引导食物生产和消费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抓住这个时机,制定合理的营养政策,科学调整食物结构,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慢性病的发生,而且能正确地引导我国的食物生产,促使我国居民尽快形成合理的食物消费习惯,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1992年12月在罗马召开的全球性部长级营养会议通过了《世界营养宣言》和《世界营养行动计划》,包括中国在内的159个国家的代表作出承诺,要尽一切努力在2000年以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为实现这一目标,尽快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特制定《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二、目标

(四)总目标。

通过保障食品供给,落实适宜的干预措施,减少饥饿和食物不足,降低热能--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预防、控制和消除微量营养素缺乏症;通过正确引导食物消费,优化膳食模式,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预防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

(五)具体目标。

1.全国人均热能日供给量2600千卡,蛋白质72克,脂肪72克。贫困地区人均热能日供给量2600千卡,蛋白质67克,脂肪51克。

2.孕妇和儿童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1990年降低1/3。

3.提高4-6个月以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到2000年,使母乳喂养率以省为单位达到80%。

4.5岁以下儿童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较1990年降低50%。

5.基本消除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病。

6.到2000年,全国消除碘缺乏病。

7.减缓与膳食有关的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

8.2000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目标:

农产品名称产量(百万吨)

粮食(含大豆)490-500

大豆17.8

肉类68

禽蛋类22

奶类8

水产品40

油料25

糖料90-110

蔬菜260

水果62

9.加工食品在食品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0%提高到40%。

10.增加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富含微量营养素的粮食加工品和营养强化食品。

11.全民食盐加碘。

三、方针与政策

(六)将提高居民的营养水平作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力、技术和物质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为实现国家目标打好基础。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营养改善工作,积极争取国际援助,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力求实现:减少贫困和消除致贫原因;增加食物的供应量及实际消费量,特别是婴幼儿食品消费量;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增加生产能力和促进经济增长。

(七)加强部门间的合作。计划、财政、农业、轻工、贸易、卫生、教育、技术监督、工商管理、统计、盐业等部门要密切协作,以确保计划的实施、监测和评估。

(八)进一步加强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以科学引导生产,因地制宜,不断扩大农作物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在保证市场需求的同时,实施相应的食物生产结构调整政策,大力发展草食家禽,加快发展禽、蛋、奶、牛羊肉的生产、加工,继续提高水产养殖和淡水产品比重,积极而有计划地开发食物新资源。

(九)实行引导消费和鼓励生产相结合的政策,从调整食物生产结构入手,促进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同时引导城乡居民适度消费,使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和膳食营养结构配套协调。

(十)重点解决贫困地区的营养改善问题。在坚持从经济开发入手开发扶贫工作的同时,重视健康及营养问题并将之纳入扶贫计划。在营养改善行动中应特别注重改善儿童、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及低收入人群的营养状况。

(十一)继续推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保持人口、环境与食物供给的平衡。

(十二)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等与营养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努力降低食源与水源性疾病的发病率。

(十三)加强对粮食、肉类、水果、蔬菜等食品流通渠道的管理,提高食品保鲜质量,建立合理的流通体系。

(十四)加强对食物生产、食品流通、食品工业、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及研究机构和科技队伍的建设,同时加强对各类人员的营养知识培训,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十五)加强营养科研事业的建设,特别是营养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设,重点扶持一批营养和食品工业与流通研究所,增强其开发基础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大力推广研究成果和促进技术转让。

(十六)加强信息工作,促进营养知识尤其是母乳喂养、科学育儿、膳食平衡等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十七)有计划地加强非政府组织机构的参与活动。

四、策略与措施

(十八)将营养目标纳入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计划。

1.将有关营养政策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财政部门应视情况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2.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要体现与本部门工作相关的营养目标和措施。

3.各地要依据本计划并结合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将营养目标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十九)加强有关营养食品卫生工作的法制建设。

1.认真实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

2.制定《特殊营养食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

3.制定《营养标签管理办法》。

4.制定与营养和公共营养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

5.制定《婴幼儿食品管理办法》。

6.制定《儿童营养不良防治方案》。

7.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到2000年,使我国食品卫生法规接近国际标准。

(二十)增加食物生产及改善家庭食物供应。

1.农业部门在继续抓紧粮食生产,提高粮食质量的同时,加快发展耗粮少,转化率高的畜、禽和水产品的养殖,到2000年,猪肉量占肉类总量的比重为67%,禽肉和牛羊肉的比重分别为19%和12%,水产品人工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从目前的56%上升到60%以上。大力发展豆类产品的生产并开辟其他增加蛋白质资源的途径。积极促进绿色食品生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2.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及农副产品两级储备体系,重点扶持商品粮等生产基地。加强国家对粮、肉、蛋、奶、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等食品价格的宏观调控,稳定市场,保障低收入人群及遭受自然灾害地区人群的基本食物供给。

3.积极发展食品加工业,使加工食品在膳食中的比重由目前的30%上升到40%左右。

4.不断改进保鲜和保藏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在加工、运输、销售和贮藏中的营养损耗。到2000年,使粮储技术及鲜肉、鲜菜等储运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扶贫政策,鼓励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家扶持下,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合理安排家庭食物生产与消费,解决食物供给。

6.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推广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农、牧、渔业产品的产量,丰富家庭食物的品种,提高膳食质量,继续搞好菜篮子工程,丰富城乡农副产品市场。

7.调整酒类产品结构,实现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蒸馏酒向发酵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在适应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大力节约酿酒用粮。

(二十一)提高食品和饮用水质量,预防传染性疾病。

1.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依法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活动,逐步扩大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到2000年餐饮业(街头食品除外)餐具消毒合格率达到90%。

2.完善各类食品生产卫生规范的制定工作并在主要食品行业全面推行。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在各类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推广使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方法。对肉类食品生产、贮藏、运输和销售的卫生管理与冷链化程度的提高要予以特别重视。到2000年,城市肉类食品冷链化程度达到80%。

3.加强对食品餐饮业和食品生产企业的管理,逐步建立并实行营养师(士)制度。

4.加强对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检验人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检验人员的培训,做到合格上岗。

5.加强对街头食品和卫生合格率较低食品的卫生管理与监督,大幅度降低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到2000年,使食品卫生总合格率达到88%。

6.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减少农药使用量,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与监督,做好农药使用技术培训,降低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量。

7.加强化学品管理,防止或减少有毒化学品对食物的污染。

8.搞好环境卫生,进一步加快农村改水步伐,保护水源,减少城乡生活饮用水污染,降低水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9.降低腹泻病死亡率,使80%的腹泻病患者能得到口服补液治疗。

(二十二)提倡母乳喂养,改善儿童营养。

1.由卫生部门编制母乳喂养、辅助食品添加及婴幼儿科学喂养等方面的培训教材和健康教育材料,对卫生保健人员进行培训并通过他们对社会和婴幼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2.推进爱婴医院计划,在所有医院的产科和家庭接生中推行母乳喂养。

3.提倡科学的家庭化辅助食品的制作,防治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

4.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午餐。

5.食品工业部门要加强对断奶食品、儿童营养食品、强化食品及学生食品的开发和生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这些食品的卫生监督和对婴幼儿配方食品及自制食品的监督指导。

(二十三)预防微量营养素缺乏症。

1.卫生部门要针对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2.制定微量营养素缺乏病防治规划。

3.落实全民食盐加碘措施。

4.食品工业生产和加工部门要适应广大消费者需求,发展具有优势的营养强化食品和粮食加工品。居民家庭菜园应大力提供种植富含微量营养素的蔬菜。

5.对3岁以下儿童实施补充维生素a的干预措施,由卫生部门在试点基础上扩大实施范围。

6.加强防治儿童佝偻病。

(二十四)保护处于困难条件下的人群。

1.采取有效行动,保障遭受自然灾害人群的食物供应。

2.对老年人营养予以足够重视。供应营养丰富的膳食并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健康状态人群的需要,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降低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生。

3.有关部门制定帮助残疾人改善营养的计划。

(二十五)加强营养人才培训及营养教育。

1.加强培训营养人才,在办好正规的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有关营养类专业教育的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发展营养学教育,逐步在农业、轻工、商业、粮食等院校开设有关营养科学课。

2.加强培训在职营养专业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和做出相应的规定,使营养人才得到合理的使用。

3.有计划地对从事农业、商业、粮食、轻工、计划等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营养知识培训。

4.将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的教育内容。教学计划要安排一定课时的营养知识教育,使学生懂得平衡膳食的原则,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5.将营养工作内容纳入到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中,提高初级卫生保健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并通过他们指导居民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食物资源改善营养状况。一、前言

(一)食物与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食品生产以及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均热能日摄入量2328千卡,蛋白质68克,脂肪58克,已达到基本满足人体营养的需要。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人群营养知识的不足,致使我国居民中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营养不良问题。

国家统计局1992年进行的中国儿童情况抽样调查表明,我国5岁以下儿童体重不足检出率为10~20%,生长迟缓检出率平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即全国约有2160万儿童体重不足和4200万儿童生长迟缓。另外,儿童中因铁、碘、维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营养性疾病也较多。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智力的发育,甚至导致儿童死亡率的升高,进而将会影响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并且成为使人类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天约有15000余人死于慢性病,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而且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膳食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居民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对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项调查表明,1992年城乡人均谷类和薯类消费与198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0.9%和49.4%,而肉、蛋、奶和水产品的消费分别增加了81.1%、200%、323%和97.4%,这种对动物性食品需求的显著增长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和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和发展。目前,我国城乡食物消费正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时期,这为调整和引导食物生产和消费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抓住这个时机,制定合理的营养政策,科学调整食物结构,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慢性病的发生,而且能正确地引导我国的食物生产,促使我国居民尽快形成合理的食物消费习惯,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1992年12月在罗马召开的全球性部长级营养会议通过了《世界营养宣言》和《世界营养行动计划》,包括中国在内的159个国家的代表作出承诺,要尽一切努力在2000年以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为实现这一目标,尽快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特制定《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二、目标

(四)总目标。

通过保障食品供给,落实适宜的干预措施,减少饥饿和食物不足,降低热能--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预防、控制和消除微量营养素缺乏症;通过正确引导食物消费,优化膳食模式,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预防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

(五)具体目标。

1.全国人均热能日供给量2600千卡,蛋白质72克,脂肪72克。贫困地区人均热能日供给量2600千卡,蛋白质67克,脂肪51克。

2.孕妇和儿童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1990年降低1/3。

3.提高4-6个月以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到2000年,使母乳喂养率以省为单位达到80%。

4.5岁以下儿童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较1990年降低50%。

5.基本消除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病。

6.到2000年,全国消除碘缺乏病。

7.减缓与膳食有关的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

8.2000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目标:

农产品名称产量(百万吨)

粮食(含大豆)490-500

大豆17.8

肉类68

禽蛋类22

奶类8

水产品40

油料25

糖料90-110

蔬菜260

水果62

9.加工食品在食品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0%提高到40%。

10.增加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富含微量营养素的粮食加工品和营养强化食品。

11.全民食盐加碘。

三、方针与政策

(六)将提高居民的营养水平作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力、技术和物质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为实现国家目标打好基础。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营养改善工作,积极争取国际援助,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力求实现:减少贫困和消除致贫原因;增加食物的供应量及实际消费量,特别是婴幼儿食品消费量;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增加生产能力和促进经济增长。

(七)加强部门间的合作。计划、财政、农业、轻工、贸易、卫生、教育、技术监督、工商管理、统计、盐业等部门要密切协作,以确保计划的实施、监测和评估。

(八)进一步加强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以科学引导生产,因地制宜,不断扩大农作物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在保证市场需求的同时,实施相应的食物生产结构调整政策,大力发展草食家禽,加快发展禽、蛋、奶、牛羊肉的生产、加工,继续提高水产养殖和淡水产品比重,积极而有计划地开发食物新资源。

(九)实行引导消费和鼓励生产相结合的政策,从调整食物生产结构入手,促进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同时引导城乡居民适度消费,使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和膳食营养结构配套协调。

(十)重点解决贫困地区的营养改善问题。在坚持从经济开发入手开发扶贫工作的同时,重视健康及营养问题并将之纳入扶贫计划。在营养改善行动中应特别注重改善儿童、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及低收入人群的营养状况。

(十一)继续推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保持人口、环境与食物供给的平衡。

(十二)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等与营养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努力降低食源与水源性疾病的发病率。

(十三)加强对粮食、肉类、水果、蔬菜等食品流通渠道的管理,提高食品保鲜质量,建立合理的流通体系。

(十四)加强对食物生产、食品流通、食品工业、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及研究机构和科技队伍的建设,同时加强对各类人员的营养知识培训,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十五)加强营养科研事业的建设,特别是营养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设,重点扶持一批营养和食品工业与流通研究所,增强其开发基础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大力推广研究成果和促进技术转让。

(十六)加强信息工作,促进营养知识尤其是母乳喂养、科学育儿、膳食平衡等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十七)有计划地加强非政府组织机构的参与活动。

四、策略与措施

(十八)将营养目标纳入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计划。

1.将有关营养政策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财政部门应视情况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2.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要体现与本部门工作相关的营养目标和措施。

3.各地要依据本计划并结合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将营养目标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十九)加强有关营养食品卫生工作的法制建设。

1.认真实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

2.制定《特殊营养食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

3.制定《营养标签管理办法》。

4.制定与营养和公共营养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

5.制定《婴幼儿食品管理办法》。

6.制定《儿童营养不良防治方案》。

7.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到2000年,使我国食品卫生法规接近国际标准。

(二十)增加食物生产及改善家庭食物供应。

1.农业部门在继续抓紧粮食生产,提高粮食质量的同时,加快发展耗粮少,转化率高的畜、禽和水产品的养殖,到2000年,猪肉量占肉类总量的比重为67%,禽肉和牛羊肉的比重分别为19%和12%,水产品人工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从目前的56%上升到60%以上。大力发展豆类产品的生产并开辟其他增加蛋白质资源的途径。积极促进绿色食品生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2.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及农副产品两级储备体系,重点扶持商品粮等生产基地。加强国家对粮、肉、蛋、奶、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等食品价格的宏观调控,稳定市场,保障低收入人群及遭受自然灾害地区人群的基本食物供给。

3.积极发展食品加工业,使加工食品在膳食中的比重由目前的30%上升到40%左右。

4.不断改进保鲜和保藏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在加工、运输、销售和贮藏中的营养损耗。到2000年,使粮储技术及鲜肉、鲜菜等储运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扶贫政策,鼓励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家扶持下,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合理安排家庭食物生产与消费,解决食物供给。

6.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推广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农、牧、渔业产品的产量,丰富家庭食物的品种,提高膳食质量,继续搞好菜篮子工程,丰富城乡农副产品市场。

7.调整酒类产品结构,实现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蒸馏酒向发酵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在适应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大力节约酿酒用粮。

(二十一)提高食品和饮用水质量,预防传染性疾病。

1.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依法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活动,逐步扩大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到2000年餐饮业(街头食品除外)餐具消毒合格率达到90%。

2.完善各类食品生产卫生规范的制定工作并在主要食品行业全面推行。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在各类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推广使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方法。对肉类食品生产、贮藏、运输和销售的卫生管理与冷链化程度的提高要予以特别重视。到2000年,城市肉类食品冷链化程度达到80%。

3.加强对食品餐饮业和食品生产企业的管理,逐步建立并实行营养师(士)制度。

4.加强对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检验人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检验人员的培训,做到合格上岗。

5.加强对街头食品和卫生合格率较低食品的卫生管理与监督,大幅度降低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到2000年,使食品卫生总合格率达到88%。

6.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减少农药使用量,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与监督,做好农药使用技术培训,降低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量。

7.加强化学品管理,防止或减少有毒化学品对食物的污染。

8.搞好环境卫生,进一步加快农村改水步伐,保护水源,减少城乡生活饮用水污染,降低水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9.降低腹泻病死亡率,使80%的腹泻病患者能得到口服补液治疗。

(二十二)提倡母乳喂养,改善儿童营养。

1.由卫生部门编制母乳喂养、辅助食品添加及婴幼儿科学喂养等方面的培训教材和健康教育材料,对卫生保健人员进行培训并通过他们对社会和婴幼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2.推进爱婴医院计划,在所有医院的产科和家庭接生中推行母乳喂养。

3.提倡科学的家庭化辅助食品的制作,防治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

4.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午餐。

5.食品工业部门要加强对断奶食品、儿童营养食品、强化食品及学生食品的开发和生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这些食品的卫生监督和对婴幼儿配方食品及自制食品的监督指导。

(二十三)预防微量营养素缺乏症。

1.卫生部门要针对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2.制定微量营养素缺乏病防治规划。

3.落实全民食盐加碘措施。

4.食品工业生产和加工部门要适应广大消费者需求,发展具有优势的营养强化食品和粮食加工品。居民家庭菜园应大力提供种植富含微量营养素的蔬菜。

5.对3岁以下儿童实施补充维生素a的干预措施,由卫生部门在试点基础上扩大实施范围。

6.加强防治儿童佝偻病。

(二十四)保护处于困难条件下的人群。

1.采取有效行动,保障遭受自然灾害人群的食物供应。

2.对老年人营养予以足够重视。供应营养丰富的膳食并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健康状态人群的需要,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降低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生。

3.有关部门制定帮助残疾人改善营养的计划。

(二十五)加强营养人才培训及营养教育。

1.加强培训营养人才,在办好正规的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有关营养类专业教育的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发展营养学教育,逐步在农业、轻工、商业、粮食等院校开设有关营养科学课。

2.加强培训在职营养专业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和做出相应的规定,使营养人才得到合理的使用。

3.有计划地对从事农业、商业、粮食、轻工、计划等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营养知识培训。

4.将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的教育内容。教学计划要安排一定课时的营养知识教育,使学生懂得平衡膳食的原则,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5.将营养工作内容纳入到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中,提高初级卫生保健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并通过他们指导居民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食物资源改善营养状况。

6.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营养宣传教育活动,推荐合理的膳食模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二十六)评估、分析和监测。

1.在现有卫生防疫机构内,设立营养监测系统和营养监测与信息中心,所需人员内部调剂解决,完善营养调查和评估制度,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2.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将营养指标纳入本地区经济发展统计指标体系。

3.卫生部和国家统计局在做好年度监测的同时,每5年和10年分别组织一次全国中等规模的营养抽样调查和较大规模的抽样调查或普查。

五、组织与领导

(二十七)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内贸易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卫生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轻工总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单位协同组织实施本计划。卫生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十八)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负责提供信息、建议,供有关方面实施本计划参考。

(二十九)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当地的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三十)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工作计划并检查执行效果。

(三十一)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有关国际机构的合作,将国际营养大会的后续行动与我国目前正在执行的有关项目相结合,争取国际上的技术和经济援助。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有关“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文件精神,切实实施好我校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提高学生营养水平和身体素质,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程”,改善我校学生营养长期失衡,改善农村小学学生营养缺乏现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含量,提高学生饮食质量,发挥学校强体与育人的双重功能,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二、领导机构

为全面落实好我校学生营养早餐工作,特成立我校学生营养早餐实施工作领导组。

(一)红柳小学学生营养餐工作领导组

组 长:魏佳万

副组长:李映贵 展天补

成 员:李爱 滕燕 展全蕊 薛再新 赵会玲 高晓娜

领导小组成员主要全面负责学生营养餐的全面实施与发放、监督,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营养餐的标准、卫生安全工作的实施监督管理。各班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学生就餐及维持秩序、监督学生营养餐的配发、食品安全等工作。

三、实施内容

小学生营养餐,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以发放实物的形式进行直补,由学校每天按时发给每名学生营养食品(食物)。

四、实施方式

由学区联系早餐供货企业提供营养早餐,学校为学生提供就餐服务。

五、验收:李映贵 展天补

六、对象:红柳小学1-6年级在校全体学生。

七、补助规划

1、早餐主要食品:鸡蛋、面点、牛奶、苹果。

2、星期一、二供应纯牛奶和鸡蛋,星期三、四供应纯牛奶和面点,星期五、六供应纯牛奶和苹果。

3、保证学生每餐所吃东西必须价值3元的等值食品。

八、实施时间

从20XX年4月5日开始实施。

十、管理办法

1、“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程”的所有食物实行专人采购和验收签字。食用品要有合格标品牌,实物要留样检查,符合储存规定,此项工作有后勤人员全面负责,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关,确保安全关。

2、班主任和生活委员负责本班“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程”的日常管理,负责食用品的发放工作,每天对食用品的发放造册登记,每月汇集成册入档,以备检查和审计。

十一、工作措施

1、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每天进行日清月结,月底结算,领导组成员负责督促后勤人员轮流做好各方面工作。

2、班主任应采取多种形式,向家长和学生进行大力宣传,保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程的顺利实施。

3、强化监督管理。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必须坚持安全、营养、方便、价廉的原则,做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食物不进校、不食用,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4、做好总结与反馈工作。学校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积极探索,逐步提高。每学期结束,要将“营养餐”改善计划实施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镇中心校。

学生营养改善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改善计划的意见》及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科学有效地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二、内容及要求

(一)营养餐的供餐方式

本学期我校从2月17日开始供餐,学校统一进货,再由食堂向学生提供鸡蛋、牛奶、花卷、饼干,价格为县教育局确定的价格。

(二)学校成立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层层签订五级责任书,明确职责,靠实责任。

1.开学初,我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学校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制定《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为了履行好监管职责,我校按照教育局要求,层层签订责任书,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强化责任意识,并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了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

2.在日常工作中,分别从食品采购质量监督、财务管理、供应加工监督、宣传和档案管理四个环节负责对营养餐改善计划各环节进行监督。加大检查力度,主要从食品卫生和安全入手,确保学生能吃上安全、卫生的营养餐,确保把党的温暖落到实处。

(三)加强各环节监管,确保营养改善计划规范运行。

1. 严把进、收货关,确保从源头杜绝假冒伪

伪劣商品流入学校。为了把好这第一道关,由学校、食堂与营养餐各供货商签订供货协议,建立进货台账登记制度,并设置档案。学校安排专人负责审查供货单位的资质,杜绝从小商小贩,无证无照商贩处购买原料,特别是防止地沟油、劣质添加剂、过期食品流入我校。另外,学校还在各灶分别安排了一名食品卫生监督员,对各灶的食品卫生和供餐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

2.严格监管,按照学校加工制作环节的要求,向学生提供合格食品。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身穿工作服,卫生帽,各食堂购买了消毒柜、冰柜、食品留样柜,确保设施设备齐全,发挥功效。为了消毒达标,学校要求各灶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用84消毒液对所用餐具按“一洗二消三冲四保洁”程序进行消毒。学校监管方面,每天由各灶监督员和专职管理人员进行检查,项目涉及卫生、质量、数量、留样等。

3.加强统计记录环节的监管,为学校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每天营养餐就餐结束后,由班主任负责如实填写实名制发放登记表,填写学生就餐观察登记表,作为学生营养餐具体落实结果的重要依据,也作为会计入账的重要依据。

4. 按照县上要求,我校设立营养餐资金专账,专款专用,结余资金滚动使用。

5. 加强

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强化食堂管理人员职责意识,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向家中心小学

20xx年2月17日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计划(9篇)》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