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王维古诗大全 > 导航 > 王维有关闲静清幽古淡含蓄的经典古诗大全七篇

王维古诗大全

王维有关闲静清幽古淡含蓄的经典古诗大全七篇。

中华文化连绵不绝,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诞生过许多杰出的诗人,为了加强我们的人文修养,我们可以欣赏学习王维的古诗词,它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那么您知道有哪些有名的王维古诗词呢?以下是范文资讯网小编精心整理的“王维有关闲静清幽古淡含蓄的经典古诗”,敬请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王维有关闲静清幽古淡含蓄的经典古诗【篇一】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全文赏析

这诗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描写白石滩月夜景色,清新可喜,颇堪玩味。

白石滩,辋水边上由一片白石形成的浅滩,是著名的辋川二十景之一。王维的山水诗很注意表现景物的光线和色彩,这首诗就是用暗示的手法写月夜的光线。它通过刻画沉浸在月色中的景物,暗示出月光的皎洁、明亮。如头两句“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写滩上的水、水底的石和水中的蒲草,清晰如画。夜色之中,能看得如此分明,这正暗示月光的明亮。唯其月明,照彻滩水,水才能见其“清”,滩才能显其“浅”,而水底之石也才能现其“白”。不仅如此,从那铺满白石的水底,到那清澈透明的水面,还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生长其中的绿蒲,它们长得又肥又嫩,差不多已可以用手满把地采摘了。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绿”字:光线稍弱,绿色就会发暗;能见其绿,足见月光特别明亮。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相映相衬,给人造成了极其鲜明的视觉感受。用笔都空灵、超妙。这正是司空图所推崇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的高境。

最后两句,诗人在白石滩上绘上了一群少女。她们有的家住水东,有的家住水西,都趁着月明之夜,来到这浅滩上洗衣浣纱。不言而喻,正是这皎洁的明月,才把她们吸引过来的。这就又借人物的活动中再衬明月一笔。由于这群浣纱少女的出现,幽静明媚的白石滩月夜,顿时生出开朗活泼的气氛,也带来了温馨甜美的生活气息,整幅画面都活起来了。这就又通过人物的行动,暗示了月光的明亮。这种写法,跟《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以鸟惊来写月明,颇相类似。

此诗的意境跟《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近似,幽静而有生气,乡村生活气息颇浓,与《过香积寺》、《鹿柴》那一类诗的冷寂情调、意境是迥然有别的。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在白石滩白天所见的清秀景色,后两句写晚上所见的景物和人物活动。诗人淡淡几笔,勾勒出一幅清浅、明朗、柔和、优美的图画,足可见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画面清丽优雅,盎然生机、喜悦之情溢于言外。诗写清溪白石,语言也象清溪白石,洁净洗练,朴素圆实,富有生活气息,表现了一种自然、纯真的美,也寄托着诗人对这种自然、纯真的美的追求,流露出诗人特有的诗风。

王维有关闲静清幽古淡含蓄的经典古诗【篇二】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全文赏析

此诗通过借咏西施而抒发现世感愤不平的讽刺诗,语意深微,很有普遍性。诗人通过西施的故事来发表诗人对人生的一点体会。即“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的现象。这一现象有两种情况:一是一般人难于辨别好歹,一旦美好事物被发现后,大家才吃惊地感叹艳羡;二是某些人与事物本来也平常无奇,一旦被评为上品或提拔成高官贵妇后,大家就刮目相看,敬佩不已。

春秋时越国诸暨芋萝山的美女西施,被越王勾践选送给吴王夫差,成为吴宫邀幸擅宠、娇怜命贵的艳妃,左右了吴王,支配了吴国。当然,西施这样做是有她的政治目的,但王维的本诗并不是取材她的政治图谋,而是用她入官后艳色凌人,写令人感到厌恶的恃宠擅权的官场世态。

开始两句从通常世态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很有概括性的问题:“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是说:天下入好德者少,重色者多,有这种社会习俗,象西施那样的人物,安能长久地处于微贱之地?因此生活中象西施这样的人物,会有被尊贵的一天,只是时机之遇的早晚。这两句是对取人不重德能的当政者的讥讽,并同时表明,那些得势者一朝之内便娇骄得判若两人,根源还在于重色者。

三四句“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是前两句中的有“重”而不“微的一个突出的事实证明。一个越国的山村中的普通女子,一朝之间身价十倍,原因就是因为遇到了重艳色的人;重色人有多大权力,有色者就有多么贵重,如此的逻辑适合于说明历史上的一切权臣和宠姬。王维就是借宠姬而抨击权臣的,鄙视权臣并不是以自身的德能显出贵重的意义,而是借“重”而“贵”的,王维提醒当权的不要忘乎所以,用意是很尖刻的。

从第五句“贱日岂殊重”开始,到“莫得同车归”,连续八句,是对“西施”的讥刺,针对性是世俗心理和那些得宠后便殊众自贵、颐指气使的娇骄者。在王维看来,有一种社会性的心理惰性,就是一个美的事物,被埋没的时候谁也看不出它的“殊众”之处,而一旦被人发现了之后,它就成了世上稀有的宝贝。诗人认为西施就是这种心理的一个代表对象。诗人好象要问一问西施:“当年你在苎萝村溪边浣纱时,你意识到你自己是那么天下少有吗?比所有的浣纱姑娘都美吗?可为什么一进吴官,成为贵人,便感到自己成了稀世之珍呢?”对于自贵自稀的人,王维最鄙夷那种“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的得幸者,得幸者愈宠愈娇,借高权保护,唯己为是,非己为非,以致到了无有是非的程度。王维在仕途里不乏坎坷,接触了不少炙手可热的权臣,诗人很憎恶这种人,此刻诗人指着西施,一点也不客气地针砭了这些小人。诗中主要不是评价历史上的西施。

诗的最后两句:“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这是归结性的道德评价。这里包含的意义是很复杂的。在时间上,诗人回到了西施的时代,找到了那个被人传为笑柄的东施,向东施致语。向西施效颦学不到真西施的样子,又告诉她:这样的西施怎么可能学得了,况且她“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再不屑与当年浣纱伴为伍了,没有什么可效之处。王维的话当时的人是听得见的,诗人的真正的“邻家子”乃是现世人,不可效的是那些“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的衮衮诸公。

世间确实有某些品质才能很好的人,周围的人却不理解而以常人待之,待际遇一到,被入发现后,周围的人又要群起而效法。效法者有不理解其所以然,只一味学习其所然;不免便成了效颦的东施。

写作背景

《西施咏》作于天宝时期。王维所处的盛唐时代,在繁华的外衣下隐藏着政治危机:奸邪小人把持朝廷大权,纨绔子弟凭着裙带关系飞黄腾达,甚至连一些斗鸡走狗之徒也得到了君王的恩宠,身价倍增,飞扬跋扈;才俊之士却屈居下层,无人赏识。而“读书三十年”的儒生,却“腰下无尺组”,“一生自穷苦”。

王维有关闲静清幽古淡含蓄的经典古诗【篇三】

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念君等为死,万事伤人情。

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

浮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行人何寂寞,白日自凄清。

忆昔君在时,问我学无生。劝君苦不早,令君无所成。

故人各有赠,又不及生平。负尔非一途,恸哭返柴荆。

王维有关闲静清幽古淡含蓄的经典古诗【篇四】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全文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写作背景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王维有关闲静清幽古淡含蓄的经典古诗【篇五】

君心尚栖隐,久欲傍归路。在朝每为言,解印果成趣。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开轩御衣服,散帙理章句。时吟招隐诗,或制闲居赋。

新晴望郊郭,日映桑榆暮。阴昼小苑城,微明渭川树。

揆予宅闾井,幽赏何由屡。道存终不忘,迹异难相遇。

此时惜离别,再来芳菲度。

王维有关闲静清幽古淡含蓄的经典古诗【篇六】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赏析

【原文】

《积雨辋川庄作》

年代:唐作者: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释】

1、空林:疏林。

2、烟火迟:因久雨林野润湿,故烟火缓升。

3、藜:这里指蔬菜。

4、黍:这里指饭食。

5、饷:致送。

6、东菑:指东边田地上的农人。菑:本指初耕的田地,这里泛指田亩。

7、夏木:高大的树木,犹乔木。夏:大。

8、啭:鸟的宛转啼声。

9、黄鹂:黄莺。

10、山中句:意谓深居山中,望着槿花的开落以修养宁静之性。槿:也叫落叶灌木,其花早开晚谢。故以此悟人生荣枯无常之理。

11、清斋:这里是素食的意思。

12、露葵:经霜的葵菜。葵为古代重要蔬,有“百菜之主”之称。此诗也是他晚年生活的自我写照。

13、野老:指作者自己。【译文】

连日雨后,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的啼声。

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我已经是一个从追名逐利的官场中退出来的人,而鸥鸟为什么还要猜疑我呢?

【译文】

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升;

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水田广漠,一行白鹭掠空而飞;

夏日浓荫,传来黄鹂宛啭啼声。

山中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

松下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村夫野老,已经与我没有隔阂;

海鸥疑心,为何不信飞舞不停。

【赏析】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菑──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看吧,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唐人李肇因见李嘉祐集中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的诗句,便讥笑王维“好取人文章嘉句”(《国史补》卷上);明人胡应麟力辟其说:“摩诘盛唐,嘉祐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祐用摩诘诗。”(《诗薮·内编》卷五)按,嘉祐与摩诘同时而稍晚,谁袭用谁的诗句,这很难说;然而,从艺术上看,两人诗句还是有高下的。宋人叶梦得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采数倍。”(《石林诗话》卷上)“漠漠”有广阔意,“阴阴”有幽深意,“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画面就显得开阔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

如果说,首联所写农家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已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欣羡之情,那么,面对这黄鹂、白鹭的自由自在的飞鸣,诗人自会更加陶醉不已。而且这两联中,人物活动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对于“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王维来说,置身于这世外桃源般的辋川山庄,真可谓得其所哉了,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无穷的乐趣。下面两联就是抒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的。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这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吧?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自谓。诗人快慰地宣称: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庶几乎可以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

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从前有人把它推为全唐七律的压卷,说成“空古准今”的极至,固然是出于封建士大夫的偏嗜;而有人认为“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赞赏这首诗的深邃意境和超迈风格,艺术见解还是不错的。(参看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卷十)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后期的作品。王维后期的诗,主要写隐居终南山、辋川的闲情逸致的生活。《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他早年就信奉佛教,贬官济州时已经有了隐居思想的萌芽。再加上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的政局变化,他渐渐觉得仕途生活压抑、黑暗,理想也随之破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既不同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王维并没有受到迫害,实际上还升了官,但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却越来越深了。王维是个正直而又软弱、再加上长期接受佛教影响的封建知识分子,他的出路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旧时的园林归隐这一途了。于是,后期的王维就开始了亦官亦隐的生活,甚至对于他个人生活有很大影响的安史之乱,在他的诗歌里面也几乎没有什么积极的反映。他后期对现实基本是抱着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漠不关心的态度。最初隐居终南山,后来在蓝田辋川得到宋之问的别墅,生活更为悠闲,“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并吃斋念佛,“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这首诗就是作于王维隐居辋川蓝田时期。

王维有关闲静清幽古淡含蓄的经典古诗【篇七】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全文赏析

这首酬和诗,是王维晚年酬赠与给事中郭某的。“给事”,即给事中,是唐代门下省的要职,常在皇帝周围,掌宣达诏令,驳正政令之违失,地位是十分显赫的。王维的后半生,虽然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然而在官场上却是“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旧唐书·王维传》)因此,在他的诗作中,这类应酬的题材甚多。这首诗,既颂扬了郭给事,同时也表达了王维想辞官隐居的思想。写法上,诗人又别具机杼。最突出的是捕捉自然景象,状物以达意,使那颂扬之情,完全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中,从而达到了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诗的前两句着意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洞门高阁”,是皇家的写照,“余晖”恰是皇恩普照的象征。第二句“桃李阴阴”,是说郭给事桃李满天下,而“柳絮飞”是指那些门生故吏个个飞扬显达。这样,前后两句,形象地描绘出郭给事上受皇恩之曝,下受门生故吏拥戴,突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诗的三、四句写郭给事居官的清廉闲静。如果说前两句的景状是华艳的,这两句就转为恬淡了。一个“疏”字,一个“稀”字,正好点染了这种闲静的气氛。诗人描写“省中啼鸟”这个现象,意味甚浓。一般说,官衙内总是政务繁忙,人来人往,现在居然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不正活画出郭给事为官的闲静吗?

王维作诗,善于抓住自然界中平凡无奇的景或物,赋予它们某种象征意义。“省中啼鸟”,看起来是描写了景致,其实,是暗喻郭给事政绩卓著,时世太平,以致衙内清闲。虽是谀词,却不着一点痕迹。

五、六两句,直接写郭给事本人。早晨朝服盛装,恭恭敬敬地去上朝面君,傍晚捧着皇帝的诏令向下宣达。他那恭谨的样子,有一个“趋”和一个“拜”字生动地描写出来了。“晨”、“夕”两字,则使人感到他时时紧随皇帝左右,处于怎样一种令人嘱目的地位!从全诗结构看,这里是极扬一笔,为最后点出全诗主旨作好准备。

诗的末两句作了一个急转,从谦恭的语气中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意向:我虽想勉力追随你,无奈年老多病,还是让我辞官归隐吧!这是全诗的主旨,集中地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唐人的很多酬赠诗中,往往在陈述了对酬者的仰慕之后,立即表达希冀引荐提拔的用意。然而王维此诗,却一反陈套,使人感到别开生面。

Fwr816.coM精心推荐

让人惊艳绝伦美不胜收的王维经典古诗


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在我国悠久灿烂的人文历史曾上诞生过很多杰出的诗人,为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可以赏析解读王维的古诗词,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种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形式。那么您还记得哪些王维古诗词呢?以下是范文资讯网小编细心准备的《让人惊艳绝伦美不胜收的王维经典古诗》,欢迎大家收藏与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让人惊艳绝伦美不胜收的王维经典古诗【篇一】

托身侍云陛,昧旦趋华轩。遂陪鹓鸿侣,霄汉同飞翻。

君子垂惠顾,期我于田园。侧闻景龙际,亲降南面尊。

万乘驻山外,顺风祈一言。高阳多夔龙,荆山积玙璠.

盛德启前烈,大贤钟后昆。侍郎文昌宫,给事东掖垣。

谒帝俱来下,冠盖盈丘樊。闺风首邦族,庭训延乡村。

采地包山河,树井竟川原。岩端回绮槛,谷口开朱门。

阶下群峰首,云中瀑水源。鸣玉满春山,列筵先朝暾。

会舞何飒沓,击钟弥朝昏。是时阳和节,清昼犹未暄。

蔼蔼树色深,嘤嘤鸟声繁。顾己负宿诺,延颈惭芳荪。

蹇步守穷巷,高驾难攀援。素是独往客,脱冠情弥敦。

让人惊艳绝伦美不胜收的王维经典古诗【篇二】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

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

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

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全文赏析

此诗约作于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这个时候王维已经隐居终南山,每天以山水为乐,这首诗即表现了诗人的这种情怀。

诗人在题目中首先给读者指出了观景的视点——河北城楼,既然是在城楼之上,因此便具有了总览全局的视角,而这种视角正与中国绘画的全知视角相符合,在这种视角之下,王维的诗歌能够和绘画实现相通。而且古代登临之作都是通过对情景或历史的描绘而表现了作者个人感慨或情怀,故而这首诗在题目中也隐含了这样的趋势。

首联首先描述登上城楼,在云雾迷蒙中依稀见到,住户稀稀落落分布在傅岩之上,亭驿若隐若现。把整个布景置于云雾之间,不但有辽阔与沧桑之感,而且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如梦如幻的迷离之感。盖绘画中的章法,“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故十分之三天地位置得宜,十分之七在烟云锁断”。诗人是深知这种绘画手法的,因此这样设景,既拉大了人与景的距离,使之不至于太过清晰切近而失去朦胧美感,又给之后要展现的实在的物体布置了一个较为虚空的背景。而云雾笼罩的背景也正符合后来文人画的审美风尚。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间两联:“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高高的城楼与西下的落日相望,遥远的水面上映着苍山的倒影。岸边的一点儿温暖的昏黄火光,那是孤舟停泊的地方;打鱼的小船与晚归的鸟儿一同归来。前面两句,从大处着笔,显示出高、远、壮、阔之感,后面两句则从细节上加以点缀。正如绘画中“先从大处定局,开合分明,中间细碎处,点缀而已”的章法。颔联结构的布置也具有绘画般的技艺:高处的城楼,略低的夕阳,遥远的水边及更远一些的苍山倒影,错落参差,具有画面的美感。颈联两句,作者将视角从辽阔的大背景中拉回,关注于眼前的小景与细景:岸边温暖的渔火,小船,渔家,夕鸟,在前面大景观的铺垫之下,细节的描绘让读者感到的是融融的暖意。一“宿”一“还”,动与静的对照也让诗歌的写景不显得呆板与死寂,反而更让人觉得逍遥与闲静。正如后面作者所点出的:“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其意为:在这宁静沉寂的傍晚,看到这样的情景,心胸如同宽广的河水一样舒展自由。作者对景色的描绘中蕴含着一种自由快乐的情感,也传递给读者一种逍遥闲静的感受。

在诗中,作者给读者呈现出这样明晰的画面,使读者通过这画面而产生出一种闲静舒展的心情。“高城,落日,极浦,苍山”,仅仅四种景物的列出便具有了画意:落日下山水相映,高高的城池耸立在对面。而“岸、火、孤舟、渔家、夕鸟”也是这样,显示出一幅岸边打鱼者傍晚归家的风俗生活画面。王维极善于选取典型的有画面感的景物进行描绘,因而略一着笔便显露出充分的绘画感。再看其动词的使用——“眺”、“映”,不但显示出城池的高耸,水流的明澈,而且将城楼与落日,山与水的关系交代得非常清楚。绘画理论中对取势的要求是:“或上者势欲下垂,或下者势欲上耸”。此处,用“落日”而非“夕阳”,是因为“落日”比“夕阳”更具有绘画的感觉:高高的城池似乎耸立向上,直插云霄,形成了向上的动感势态,而恰恰与向下运行的落日形成对比。一个向上的动势,一个向下的动态,使画面具有充分的张力,给人以紧张与饱满的感觉。(王维诗歌中有许多这样的画面,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则不但有动势的对比,还有“直”与“圆”两种形状的对比,使画面感更加强烈。)而且,“高城”,“落日”,“极浦”,“苍山”的错落之势也是有着绘画经验的诗人特别设立出来的。“高城”,“落日”,在高处,近处,而“极浦”与水中倒映出的“苍山”则在远处与低处,参差交错。“极浦映苍山”,此处写水中倒映的山,与苍劲的青山对照,则二者又在质的劲与柔中形成对比,给画面增添另一层意蕴。“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宿”与“还”,不但形成静与动的对照,并且,“孤舟”带给读者的本来是寂寞、寂寥与悠闲、疏散,在心理层面上形成了多种意蕴,而“岸火”——这一丝橘黄的火光则基本消解了“孤舟”的寂寞之感,给有些寂寞清冷的画面染上了一层温暖的色调。“渔家”与“夕鸟”相伴归来的景象又唤起读者思乡——回家——孤独——向往等多层次感受,并带出了对生命中最温暖与最温柔的回忆,使诗歌具有丰厚的意味。另一方面,孤舟与渔家、夕鸟的数量对比又加大了这一层层的感受力。两个句子不但塑造了形象,又唤起一种十分舒服的感觉,这种舒服即为闲逸温情之感。而在前面大的背景——辽远广阔背景的衬托下,这种感觉变的更为强烈。

王维的这首诗,无论从构图章法的错落有致,还是绘画中所要求的动静与虚实等方面来说,都是极为符合绘画的要求并十分具有美感的。并且王维在对画面的描绘中将感情融入,也达到了如盐融于水般不着痕迹的效果。无怪乎顾可久对此诗评论曰:“情景俱胜”。应该说,这首诗可以代表王维诗歌的成就,并能够当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

让人惊艳绝伦美不胜收的王维经典古诗【篇三】

功德冠群英,弥纶有大名。轩皇用风后,傅说是星精。

就第优遗老,来朝诏不名。留侯常辟谷,何苦不长生。

谋猷为相国,翊戴奉宸舆。剑履升前殿,貂蝉托后车。

齐侯疏土宇,汉室赖图书。僻处留田宅,仍才十顷馀。

旧里趋庭日,新年置酒辰。闻诗鸾渚客,献赋凤楼人。

北首辞明主,东堂哭大臣。犹思御朱辂,不惜污车茵。

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谁言断车骑,空忆盛衣冠。

风日咸阳惨,笳箫渭水寒。无人当便阙,应罢太师官。

让人惊艳绝伦美不胜收的王维经典古诗【篇四】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全文赏析

此诗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为送别友人祖咏而写的作品。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起句平易如话,写两人才相逢又相别了,刚高兴了一会,此时又悲伤了起来。这两句语言朴实平易但蕴含的情感又很丰富。“相逢”、“相送”、“方”、“还”传达出来去匆匆的遗憾。“还成泣”一方面表明友情是多么真挚、深厚;另一方面短暂的“笑”对“泣”又起了反衬、加强的作用。这两句真是天生的好言语。下两句亦是叙别。济州位于黄河下游,作者在《被出济州》中谓之“井邑海云深”,谪居于此,自然更生遥远之感了。他的愁入荒城,也含有不甘于这种境遇的意思。那首也是作于济州的《赠祖三咏》写道:“贫病子(指祖)既深,契阔(离散、劳苦)余不浅。”可见二人皆是天涯沦落人,因此友情就显得分外深厚了。“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这两句写到环境,仿佛一路絮谈,周围环境都未顾及,此时友人解缆离去,才注意到伫望中的这些景象。这两句使人产生时间感,“祖帐”进行了多长时间啊。这景象引起作者特别注意,自是迎合了他此时的情绪,表现出友人离去造成自己的空虚感、落寞感,而“日暮长河急”更加重了心绪的撩乱。沈德潜称“着此二语,下‘望君’句愈觉黯然。”(《唐诗别裁》)诗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望着友人离去,真是“黯然销魂”至极了。“解缆君已遥”,写船快,实则怨船快;“望君犹伫立”,一个“犹”可见他是何等执着。这类的诗句很多,只是王维这两句用两个“君”分明是谈话口吻,仿佛此时他在心里默默地与友人在交谈。

这首诗叙别情,在王维同类诗歌中,显得特别浓挚深至,而语言表达又很自然素朴,“天寒”二句的描写也似是不经意间的点染,王文濡评曰:“不设色而意自远,是画中之白描高手。”(《历代诗评注读本》)这真是“淡者屡深”(司空图语)了。

写作背景

祖三即祖咏,是王维诗友,王维另有《赠祖三咏》一诗,称彼此“结交二十载”,可见交谊之深;且该诗结语云“良会讵有几,终自长相思。”与此诗首二句意思略同,均当是作者贬谪济州时,为祖咏离开济州赴官送行到齐州而作。

让人惊艳绝伦美不胜收的王维经典古诗【篇五】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全文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人之作。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像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写作背景

此诗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为怀念友人之作。据载,天宝末年安史之乱时,李龟年流落江南曾演唱此诗,可证此诗为天宝年间所作。

让人惊艳绝伦美不胜收的王维经典古诗【篇六】

洛阳才子姑苏客,桂苑殊非故乡陌。九江枫树几回青,

一片扬州五湖白。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

夜火人归富春郭,秋风鹤唳石头城。周郎陆弟为俦侣,

对舞前溪歌白纻。曲几书留小史家,草堂棋赌山阴野。

衣冠若话外台臣,先数夫君席上珍。更闻台阁求三语,

遥想风流第一人。

让人惊艳绝伦美不胜收的王维经典古诗【篇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全文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写作背景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让人惊艳绝伦美不胜收的王维经典古诗【篇八】

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念君等为死,万事伤人情。

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

浮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行人何寂寞,白日自凄清。

忆昔君在时,问我学无生。劝君苦不早,令君无所成。

故人各有赠,又不及生平。负尔非一途,恸哭返柴荆。

精选唐代诗人李贺的古诗精选七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长河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加强我们的人文修养,我们可以欣赏学习唐代诗人李贺的古诗词,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跨越千年的思想交流。那么您知道都有哪些必读的李贺的古诗词呢?以下是范文资讯网小编陆续整理的“精选唐代诗人李贺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大家!

精选唐代诗人李贺的古诗(篇一)

李贺《相和歌辞。长歌续短歌》原文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凄凄四月兰,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月明落石底。裴回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精选唐代诗人李贺的古诗(篇二)

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原文

洛郊无俎豆,弊厩惭老马。小雁过炉峰,影落楚水下。

长船倚云泊,石镜秋凉夜。岂解有乡情,弄月聊呜哑。

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欲将千里别,持我易斗粟。

南云北云空脉断,灵台经络悬春线。青轩树转月满床,

下国饥儿梦中见。维尔之昆二十馀,年来持镜颇有须。

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荒沟古水光如刀,

庭南拱柳生蛴螬。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

精选唐代诗人李贺的古诗(篇三)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八》原文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全文赏析

李贺《马诗》共二十三首,诗人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这是其中的第八首。此诗通过猛将骑良马,庸人骑劣马的对比,表明良才必须英主才能任用的道理。同时也对当时社会不能做到“才尽其用”的现象表示极大的愤慨,对趋炎附势的庸才进行无情的嘲讽。

精选唐代诗人李贺的古诗(篇四)

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原文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全文赏析

科举始于隋朝,盛于唐朝。作为帝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举制吸引着无数企图走向仕途的举子。及第时得意忘形,失意时丧魂落魄,折射到了文学上。它给文学带来了新的表现主题。

沈亚之落第还家,李贺写诗进行宽慰,这本是一般性的应酬之作。但是由于诗人的切身之痛,对科举制的体察,所以发出愤激之词,痛斥主考官有眼无珠,在光天化日之下“掷置黄金解龙马”可谓是字字珠玑。铿锵有力。

此诗为送别之作,需要为落第之友着想,因而“携笈”二句表示出对朋友的深切关怀。最后四句则寄予厚望,鼓励朋友振作精神他日再试。

其中,“古人三走”的典故用得贴切自然,画龙点睛。

精选唐代诗人李贺的古诗(篇五)

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原文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鹇尾。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挼丝团金悬簏簌,神光欲截蓝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全文赏析

《春坊正字剑子歌》,是李贺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上的一首著名的咏剑诗。它以构思新颖、设想新奇、比喻奇异、主题深刻而著称于世。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这首诗说:“从来咏剑者只形其利,此并传其神”。这个切中肯綮的评语,为读者指出了理解这首诗的主旨。诗的写作时间,可能在入京作奉礼郎任内。“春坊正字”,唐太子宫中掌校正经史文字的官名,隶属于左春坊,所以称为“春坊正字”。“剑子”,即剑。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读的开头二句,直接入题,说在太子宫中担任正字老前辈的剑匣中,装着一柄光芒耀眼如三尺秋水的宝剑,它曾上山刺虎、入水斩蛟,来历不凡。“吴潭斩龙子”;暗用《世说新语》中载周处在古吴地的义兴长桥斩蛟的故事。“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蛟胎皮志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鹇尾”。这四句紧接着说,远远看去,这柄宝剑好似从云隙中射下来的一抹月光,寒气侵人;又像是一条平铺着的洁白的绢带。银光闪闪,老鲨鱼皮制成的剑鞘呈现出蒺藜刺般光彩艳发的花纹,剑身上涂抹着一层厚厚的鸊鹈油像雄鹇鸟的尾羽毛般锃亮,永不生锈。“蛟胎皮”,就是鲨鱼皮,有珠纹而坚硬,古代的剑鞘多用它做成。“蒺藜”,草木植物,果实圆而有刺。这里用来形容剑鞘的花纹。“鸊鹈”,水鸟名,用它的脂肪涂剑可以防锈,“淬”,是涂抹的意思。“白鹇”鸟名,似山鸡而色白,尾长三尺,这里用以形容剑的锃亮。在这六句里,诗人用“三尺水”、“隙月斜明”、“练带平铺”、“白鹇尾”等一连串的比喻,渲染宝剑的光亮,用“蒺藜刺”形容剑鞘的精美,并用周处长桥斩蛟的故事,极力赞美宝剑的不凡经历,重点在“形其利”,下面的六句则把笔力的重点转向“传其神”。“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柄宝剑不仅精美绝伦,锋利无比,而且有一颗跳动着的心——一颗像战国时期的著名侠士荆轲那样的侠义之心,希望为国解愁、为人赴难,盼望着难能再有一试锋芒的时刻;然而它却长时间地被闲置不用,整天被佩在一个九品文官春坊正字的身上。它会感到委曲、羞愧的。所以在这里诗人呼告、祈求:不要让这柄满怀侠义之心的剑宝整天无所事事,徒然让它的光辉照映着春坊的图书文字吧!这两句是全诗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在这两个诗句里,诗人想落天外,比喻新奇,以飞扬之笔,点燃了全诗光照之火,成为统帅全诗的灵魂,把咏剑的主题升华到了咏人的高度,它十分自然地把宝剑的被抛弃、春坊正字的大材小用和诗人的失意不遇绾合在一起,咏剑的不能尽其用,实写人的不能尽其材;剑的不遇,正是春坊正字和诗人的不遇的真实写照。咏剑是宾,咏人才是主。王琦评云:“通篇供剑以抒不遇知己之感。”可谓中的之言,接着诗人又写道:“挼丝团金悬,神光欲截兰田玉。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挼丝团金”:用金丝编制成的圆形繐子。“簏簌”(lùsú,竹字头应改为罒字头):下垂的样子。这四句的意思是说:这柄宝剑虽然久遭废弃,不得其用,但它的神威却不减当年。它那剑柄上垂着的金色丝缚还是那样鲜艳夺目,它在匣中发出的奇异光芒,随时都在跃跃欲试,想把那坚硬无比的兰田美玉切削成泥呢!西方的白帝看见它也会惊惶失色,神母也会吓得嗷嗷大哭。在最后两个诗句里,诗人用了刘邦斩蛇的故事。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酒醉夜行,遇一大蛇当道。刘邦挥剑把蛇斩为两段。后来有人经过这里,见一老妇啼哭。问她的原因,她说她的儿子是西方之神白帝的儿子,化成龙,被赤帝的儿子(刘邦)杀了,所以伤心啼哭。说完这个老妇就不见了,她原来是西方的神母。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进一步渲染春坊正字宝剑的神奇威力。

全诗由形到神,由物及人,构思新颖,设想奇特,比喻连珠,绾合自然,炼字妍冶而传神,用典多而不晦涩,跳跃大而脉络暗藏,主题深刻而无枯燥之嫌,不愧为咏剑的名篇。

精选唐代诗人李贺的古诗(篇六)

李贺《拂舞歌辞》原文

吴娥声绝天,空云闲裴回。门外满车马,亦须生绿苔。

尊有乌程酒,劝君千万寿。全胜汉武锦楼上,

晓望晴寒饮花露。东方日不破,天光无老时。

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土。从蛇作土一千载,

吴堤绿草年年在。背有八卦称神仙,邪鳞顽甲滑腥涎。

精选唐代诗人李贺的古诗(篇七)

李贺《相和歌辞。日出行》原文

白日下昆仑,发光如舒丝。徒照葵藿心,不照游子悲。

折折黄河曲,日从中央转。旸谷耳曾闻,若木眼不见。

奈何铄石,胡为销人。羿弯弓属矢那不中,

足令久不得奔,讵教晨光夕昏。

[推荐写作]划竹筏的作文大全七篇


人的一生,看过许多范文,一篇好的范文会让我们学到东西,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去记录重要的事情。阅读范文能够更好地领悟作文书写的精髓,您是否正在考虑怎么样才能写好优秀范文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荐写作]划竹筏的作文大全七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划竹筏的作文【篇一】

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一起到安吉的大汉七十二峰游玩。

在石岭水库边的一栋“农家乐”住下后,我们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漂着白云的蓝天,清澈见底的小溪,绿树茂密的大山。

吃完了农家菜,我突然看见在泛着微波的水库边上,有一只大竹筏与一只小竹筏,似乎一母一子在清澈的水中慢慢地荡啊、荡啊。“太好了”我大叫一声,“我要坐竹筏!”。就要下去时,我看见在厨房边的水池中有两条大鱼与无数条小鱼。小鱼肚皮一侧,时而闪烁着耀眼的银光。我去问老板娘这些鱼是从哪里来的,老板娘说:“这些都是从水库里抓的。”听到这句话,我喜出望外:既可以坐竹筏,又可以捉鱼,那可得叫上爸妈、外公、外婆。叫上他们,又向老板娘借了捕鱼的工具,我们便上了竹筏。我们先上了小竹筏,但发现小竹筏还没有“发育”好,五人都坐上去有些漏水。于是我们又坐上了竹筏“妈妈”。虽然不再漏水了,但因大竹筏太重了,外公与爸爸也无法划动。最后还是风婆婆把这位该减肥的“母亲”吹出了浅水区。

到了深水区,可以钓鱼了,先将鱼钩黏上面粉后,我把鱼钩扔进水中。过了半晌,浮标仍一动不动。但功夫不负有心人,鱼终于拉着浮标开始一动一动。我猛地一拽,平静的水面腾出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接着落入水面击出点点水花。可惜钓鱼反倒变成了做慈善事业――用鱼饵喂鱼。

没有钓到鱼,汗水已经浸透我的全身,爸爸看我这样,笑着说:“不如我们下水游泳?”唉呀,就在水上,我怎么还会想不起来游泳?我可真笨呀!我想着就脱了衣服下了水。水上层的温度挺暖和的,但水下层的温度非常低,也许一块冰在水下一时半会还化不了呢。

不知不觉中,风婆婆又将我们送回了岸边。又过了快乐的一天,我们要回家了,向淡淡花香围绕的小溪,绿树簇拥的大山和碧波荡漾的水库说再见了。

安吉之旅,欢笑之旅……

划竹筏的作文【篇二】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想起这句歌词的时候,我坐在楠溪江的竹筏上顺流而下。两边是幽静的林间小道,再远处是绵绵的群山,水流很缓,江面就像还未打磨的镜子,影影绰绰倒映出附近的山与蓝天,白云。

我坐在竹筏上,享受这大自然的幽静。

竹筏缓缓移动,周围很安静,只有流水的“哗哗”声,偶尔传来艄公的划水声。蓝的天、白的云、绿的山映在水面,总在我们前方,却也因为我们的到来而泛起层层的波纹。远处时而飞来一群鸟,“叽叽喳喳”地叫着,打破了此处的平静,但马上又飞走了,是我们惊扰了它们?还是它们打扰了我们呢?

我坐在竹筏前头,在这炎炎夏日脚下竟能感受到一丝凉意,头顶的烈日没有了往日的威风。不禁用手去触摸水面,啊,那一丝清凉瞬间传遍全身。向水中望去,我居然碰到“蓝天”了!可是只一刹那,那大自然的杰作就被我拆散了,但随着竹筏的漂过很快就恢复了原先的美好。

这儿的寂静和清凉使人也陷入沉静,那一座座山包围着竹筏,这时我有一种安静又孤独的感觉,使我想尽快逃离。突然一只“狮子”出现在面前,雄伟霸气,一下把我从梦中惊醒,这里就是著名的狮子岩了,让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这样美丽生动的景色。

这时竹筏一个急转弯,把我惊了一跳,差一点儿就滑下竹筏,我的心“砰砰”直跳,原来我们要返程了,竹筏逆流而回的时候不再像来时那么安静,只听到艄公奋力的摇橹声,还有我意犹未尽的感叹声。

回到岸上,回到夏日的笼罩中,马上开始想念小小竹筏上那一丝清凉,脚下仿佛还在摇晃,又要伴着两旁的群山踏上回家的旅途。

啊,楠溪江,美丽寂静又让人流连忘返,这一个小小的竹筏让我们领略了你的美!

划竹筏的作文【篇三】

走进楠溪江,江水绵延好几个村庄,江的一边是高山,另一边是依水而居的村民。我来了,这个令我心醉的地方。

江水美景

坐上竹筏,很难想象这样简易的竹筏也可以在湍急的水流中划行。师傅坐在船尾,控制着船的前行。水很清,足以看见水底的石头。深水处呈现出绿色的景象,让人望不见底。两旁的山郁郁葱葱,被石滩包裹。偶尔有几只白鹭成群飞过,在天空划过一道白色的弧线。江边是戏水的人,江水中是游荡的舟。一副怡然自得的江山美景深深的被印在脑海中。船桨溅起水花,带来了夏日的凉爽。船稳稳地靠岸,停靠在石滩上。在岸边仔细观察,水中有许多银色的小鱼,还没有指甲壳大。它们的肚子是透明的,娇小的身体让它们游动迅速。当水平缓时,可以看见水中的石头上贴着许多这里特产的小螺丝。船往上游开去,浆已经无法让舟在湍急的水流中前行了,只好开起了电力船。在遇到激流时,往往要开好一会才能渡过。水花溅起白色的泡沫,真可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呀!湍急的江水,让我感叹自然的力量;简易的竹筏,让我感叹人们的智慧。

巧遇小羊

上岸了,顺着小路行走,下午太阳越来越大,走在绿荫下,突然看到一只白色的小羊躲在草丛中,悄悄的探出头来,羊角还很小。看来这个聪明的小家伙是跑来避暑的。小小的羊角从它的头上钻出,洁白的毛发没有一点杂质。当看到我时,它小声的发出咩咩声,胆怯的退后了几步,消失在草丛中,阳光下的草丛是那样美丽。夏日的骄阳下,可爱的小羊增添了几分旅行的乐趣。

美丽的楠溪江,世代保留着纯朴的民风,小路上的青砖仿佛让我穿越千年,陈旧的房瓦顺着倒贴在屋檐上,石阶旁常常能看见油绿的青苔藏在其中,阳光下的江面荡漾着银光,一旁的青山令人陶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油然而生。

郁郁葱葱的高山令我心醉,江水下神秘的世界令我心醉,坐落在江水旁的老房子令我心醉,纯朴的村民令我心醉。楠溪江,这个另我心醉的地方。

划竹筏的作文【篇四】

楠溪江,我又来了!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乘着好天气,爸爸又带我们一家人去了楠溪江。

一路上,高速两旁群山环抱,不一会功夫,我们就到了楠溪江一个专门漂流的地方。这里绿树成荫,百鸟争鸣,树木茂盛,感觉像是在仙境一般。我们登上的竹筏驶向小溪中央,中央的水更是清澈见底,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石头上长满了青苔,一群群小鱼游来游去好像是在比赛呢!我把手伸进了水里,突然一股凉气从我的手上传到了整个身体里,顿时感觉自己生活在冰天雪地里。上岸后,我发现有很多鱼群围着岸边的小船游来游去。于是,我拿来鱼网试图去抓几条。但你千万别看鱼多,正因为它们个头小,越发游得更加灵活。我一网下去,使劲一兜,一条也没捞着。来回试了无数次,结果还是空手而归。这时,爸爸告诉我,对付这些灵活的小鱼,不但速度要快,而且鱼网不能捞的太深,捞的越深,它们逃跑的机率就越大。哦,原来如此!听了爸爸的话,我试着重新拿起鱼网去捞鱼,这回总算捞到了两条,我兴奋不已。最后,进过努力,我共捞到了十几条鱼呢。

每次来楠溪江总会有一定的收获。楠溪江,我们下次再见!

划竹筏的作文【篇五】

黄相瑞

楠溪江是我们家每个寒暑假都去的地方。

楠溪江的水碧绿碧绿的,非常平静。风一吹,水面就泛起层层波纹。慢慢地,水面上的波纹一圈圈荡漾开去。楠溪江上时不时漂过几只竹筏,竹筏上的人有说有笑,为楠溪江增添了许多生机。

江边有许多石头,有几个小朋友在石头堆里找扁扁的石头,扔进江里,有的还会在水面上弹好几下呢!有的人在乱石上奔跑,跑着跑着就一头扎进楠溪江的怀抱。

楠溪江啊,不用说我是多么喜欢你了。远处的炊烟、翠绿的树木、暮归的老牛、错落有致的村落……

楠溪江,温州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如何不爱你?

划竹筏的作文【篇六】

“五一”假期,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尚湖游玩。

走进尚湖公园,只见那里绿草如茵,鲜花遍地,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湖边。湖边停放着一条条细细长长的竹筏,我们就去坐了坐。

竹筏上有两个撑筏的老爷爷,他们一前一后,从容淡定地站在竹筏上。无论竹筏怎么晃,他们都能站得稳稳的。竹筏前端是尖尖的,后面是圆圆的,整个筏子都是用竹子做的。竹筏上有四排座位,两旁是长长的扶手。我小心翼翼地扶着扶手坐了上去,看着满满当当一竹筏的人,心想:这竹筏能载得动我们吗?

正想着,撑竹筏的老爷爷把竹篙往水里用力一点,竹筏就缓缓前进了。

湖面上的景色真美啊。一棵棵水杉翠绿翠绿的,树间藏着几只白鹭,它们先是在水滩上一摇一摆地散着步,过了会又在树间飞来飞去,最后,白鹭们都一只一只地飞上了天空,它们无拘无束地在天空中盘旋着,嬉戏着……这景象使我想起了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哈,几千年前大诗人的名句就这样在我眼前重现了。竹篙在水中哗啦啦地滑动着,筏边漾起的水波中还漂动着几片白色的羽毛,这大概是白鹭们刚才梳理下来的吧,这可真是一群爱美的白鹭。

竹筏、水杉、草地、白鹭都倒映在湖水中,形成了一幅五颜六色的画卷。撑竹筏的老爷爷很慢很慢地撑着,好像怕惊扰了这幅画卷。坐在我前面的阿姨笑着问她女儿:

“你知道这个湖叫什么名字吗?”

“不知道。”小妹妹想了想,摇了摇头说。

“这个湖叫尚湖,‘尚’是‘高尚’的‘尚’。传说姜太公曾经在这里钓过鱼呢!”

哈,此刻的我也好想学着姜太公的样子,拿着没有鱼钩的钓竿,在这碧波中垂钓这满满的春意呀!

就这样,我们乘坐在竹筏上,一边欣赏着尚湖湿地的美景,一边在这“天然氧吧”里尽情呼吸,感到十分惬意。最后竹筏靠岸了,我们就依次上了岸,我又回头看了一眼湖面,我看到还有许多行驶着的竹筏,这些竹筏上的人有的在拍照,有的在愉快地交谈,还有的在静静欣赏湖面春光。远远望去,这天地间像极了一幅画,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画中游啊。

划竹筏的作文【篇七】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每当我唱起这支动听的歌,便想起乘竹筏的趣事。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再三恳求着爸爸带全家一起去桂林的漓江乘竹筏,爸爸答应了。来到漓江,看到排队买票的人真是太多了,我叹了口气,心里默默地想:诶!还得等多久才能乘上竹筏呢?

来漓江的人真多啊!他们在一旁东走走,西逛逛,无事可干。终于,我们乘上了竹筏。在竹筏上只能晒晒太阳,其他事都干不了,真是无聊。于是,我使着吃奶的力气在江水里摸呀摸呀,嘿!一条小鱼被我抓住了!我把小鱼捞起来,给妹妹看了看,她有点儿饥饿,便喊道:“我要吃!”我哈哈大笑起来,把小鱼重新放生了。过了一会,哎!一旁的妹妹怎么在一个劲儿的呼喊着:“Hello!Hello……”的。我把头凑过去想看个究竟,妹妹来了个完美转身,用双手挡住了护栏,不让我看。我踮起脚尖一看,原来是另一艘大船上的外国人在跟她打招呼呢!渐渐地,“Hello”的声音消失了。烈日当空,骄阳似火,炎热的阳光洒到了我的脚背上,我脱下鞋子,把脚放入江水里,江水凉丝丝的,感觉好极了。过了一会儿,我感觉脚下有点儿不对劲,便说道:“咦,怎么我的脚有点痒痒的?”我把脚拿上来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螃蟹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只大钳子,像是在对我说:“你可千万别来攻击我!我告诉你:惹我大螃蟹,揍你没商量!”。我只用双手轻轻一捏,它就成了我的小俘虏。

傍晚了,乘竹筏的人们三三两两地回到宾馆了。只有几只鸳鸯在江里游来游去,江水倒映着它们的身影。

我一边走向宾馆,一边哼起了我最爱唱的那首歌:“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唐代著名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经典古诗集集锦七篇


中华文化熠熠生辉,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多次出现过诗歌盛行的时期,为了让我们汲取民族智慧,我们可以欣赏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它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穿越千年的情感。那么您知道有哪些有名的白居易的古诗词吗?范文资讯网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唐代著名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经典古诗集”,欢迎阅读,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

唐代著名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经典古诗集(篇一)

七月行已半,早凉天气清。清晨起巾栉,徐步出柴荆。

露杖筇竹冷,风襟越蕉轻。闲携弟侄辈,同上秋原行。

新枣未全赤,晚瓜有馀馨。依依田家叟,设此相逢迎。

自我到此村,往来白发生。村中相识久,老幼皆有情。

留连向暮归,树树风蝉声。是时新雨足,禾黍夹道青。

见此令人饱,何必待西成。

唐代著名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经典古诗集(篇二)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全文赏析

白居易晚年辞去刑部侍郎的官职,赋闲东都,做《琴茶》一诗,表达了诗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点。

首联写自己天性开朗,旷达洒脱,与官场中的风气相悖,故寄身官场屡受排挤。

“抛官”即辞官,退隐之后无早朝之扰,尽可春眠;年事已高,再无为搏功名而读诗书之累,更觉逍遥自在。次联极写赋闲后的惬意之状。

三联起句写琴,《渌水》古琴曲,为诗人之所爱。诗人精通音律,曾有《听弹古渌水》诗云:“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欲识漫流意,为听疏泛声。西窗竹阳下,竟日有余清。”可知诗人提此曲是为了表明平和心境;次句写茶,“故旧”老朋友、旧相识。“蒙山”指蒙山茶,产于雅州名山县(今属四川),蒙顶山区,相传西汉年间,吴理真禅师亲手在蒙顶上清峰甘露寺植仙茶七株,饮之可成地仙。诗人举此茶,以表明自己超然的思想。

但诗人毕竟是标准的儒家子弟,他的辞官亦并非完全出自本心,看到唐王朝日益加剧的矛盾,各种弊端的呈现,他的忠君爱国之心无法掩饰,故此在尾联他仍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叹和欲展宏图的期望。“穷通行止”,这里的“穷”指报国无路,“通”指才华得施,“行”指政见得用,“止”指壮志难酬。乐天的《江南谪居十韵》“壮志徒许国,薄命不如人。才展凌云志,俄成出水鳞。葵枝犹向日,蓬断即辞春……行藏与通塞,一切任陶均”正是这句诗的最好注释。末句表达了诗人想返回长安为国效力的愿望,但诗人至终亦未能再进西京,令人感叹。

唐代著名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经典古诗集(篇三)

日晦云气黄,东北风切切。时从村南还,新与兄弟别。

离襟泪犹湿,回马嘶未歇。欲归一室坐,天阴多无月。

夜长火消尽,岁暮雨凝结。寂寞满炉灰,飘零上阶雪。

对雪画寒灰,残灯明复灭。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发。

所遇皆如此,顷刻堪愁绝。回念入坐忘,转忧作禅悦。

平生洗心法,正为今宵设。

唐代著名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经典古诗集(篇四)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下笔独逼真,

丹青以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不根而生从意生,

不笋而成由笔成。野塘水边碕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

低耳静听疑有声。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幽姿远思少人别,

与君相顾空长叹。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唐代著名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经典古诗集(篇五)

勿讶春来晚,无嫌花发迟。人怜全盛日,我爱半开时。

紫蜡黏为蒂,红苏点作蕤。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

树杪真珠颗,墙头小女儿。浅深妆驳落,高下火参差。

蝶戏争香朵,莺啼选稳枝。好教郎作伴,合共酒相随。

醉玩无胜此,狂嘲更让谁。犹残少年兴,不似老人诗。

西日凭轻照,东风莫杀吹。明朝应烂漫,后夜更离披。

林下遥相忆,尊前暗有期。衔杯嚼蕊思,唯我与君知。

唐代著名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经典古诗集(篇六)

楚怀邪乱灵均直,放弃合宜何恻恻。汉文明圣贾生贤,

谪向长沙堪叹息。人事多端何足怪,天文至信犹差忒。

月离于毕合滂沱,有时不雨何能测。

火发城头鱼水里,救火竭池鱼失水。乖龙藏在牛领中,

雷击龙来牛枉死。人道蓍神龟骨灵,试卜鱼牛那至此。

六十四卦七十钻,毕竟不能知所以。

唐代著名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经典古诗集(篇七)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全文赏析

新陈代谢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艺术地说明了这一道理。自然界是如此,人生亦概莫例外,有生必有死,所以人们应该“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因为有生有死,才符合世界发展的规律。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应当多考虑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国家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果如是,则虽死犹生,死而无憾。

表达爱意的古诗词含蓄


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李白《怨歌行》

3、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4、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5、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

6、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孟郊《列女操》

7、春闺月,红袖不须啼。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8、从别後,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9、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白居易《长相思》

1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桐》

1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1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3、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曹植《明月上高楼》

14、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15、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16、金章紫绶千馀骑,夫婿朝回初拜侯。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17、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18、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19、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20、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其一》

21、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22、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23、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24、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苏轼《贺新郎夏景》

25、漫向寒炉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陆游《浣溪沙和无咎韵》

26、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2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28、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周邦彦《六丑落花》

29、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30、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31、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严羽《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32、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江淹《古离别》

33、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

3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35、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36、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乐婉《卜算子答施》

37、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38、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39、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40、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41、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42、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43、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张籍《征妇怨》

44、靡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鱼玄机《闺怨》

45、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46、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47、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48、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4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50、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51、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52、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53、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54、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李白《杨叛儿》

55、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56、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57、一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58、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59、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60、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61、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62、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63、一寸相思千万绪。李冠《蝶恋花春暮》

64、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65、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6、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67、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68、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班婕妤《怨歌行》

69、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70、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秦风小戎》

71、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72、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73、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74、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75、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76、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77、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朱庆馀《宫词》

7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79、白头空负雪边春,着意问春春不语。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80、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81、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

82、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83、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牛峤《忆江南红绣被》

84、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85、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86、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