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孩子意外受伤 > 导航 > 孩子在幼儿园意外受伤应急处理预案三篇

孩子意外受伤

孩子在幼儿园意外受伤应急处理预案三篇。

小孩子身心没有发育成熟,在什么都不懂的年纪,胆子却大的出奇。大人一不留神,小孩就受伤了。为了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幼儿园必须建立起一套关于孩子的应急处理机制。下面是范文小编整理出的孩子在幼儿园意外受伤应急处理预案三篇,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孩子在幼儿园意外受伤应急处理预案(一)

常见伤处理方案

1.磕伤、擦伤

用湿纸巾或清水擦洗伤口,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涂消炎药膏,再包扎。

具体处理方法:

1、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用湿纸巾或清水将伤口擦洗干净,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然后涂一层外用消炎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用消毒纱布包扎好。

2、如果擦伤面积比较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污物,或受伤部位肿胀、严重疼痛,或受伤在重要位置,建议立即送医。

3、大而深的伤口,更应及时带孩子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2.被木刺等尖锐物体戳伤

稍微挤压伤口,流点血,带走细菌。若有刺留在皮肤里,先用冰敷一会再用针挑出来。

具体处理方法:

1、挤压是伤口,流出一小点鲜血,排出细菌。无论刺伤伤口多小都要及时就医,注射破伤风针。

2、如果木刺、竹刺等异物留滞在皮下,可放一块冰使皮肤有些麻木,再用消毒过的针轻轻挑开皮肤,用消过毒的镊子夹出异物。

3、如果被玻璃碎片刺伤或铁钉断在伤口里,不要自行处理,立即去医院清除。

3.跌倒,或被撞出淤青

先用手掌按压5分钟,有淤血就用冰敷。

具体处理方法:

1、不要按揉,立即用手掌压迫5分钟,压迫面积要大于受伤面积,能直接减少出血。

2、有淤血,最好用碎冰或冷水敷。如果受伤部位是胳膊或腿,将患处适当抬高;24小时内应冷敷,第一轮冷敷20分钟,停20分钟,反复进行2-3小时。

3、24小时后再用温水热敷,以加速淤血消散。

4、撞到脑袋,若出现恶心、呕吐、嗜睡、没精神或异常烦躁、哭闹,及时就诊。

5、“撞傻”是极少的,但昏迷不醒要当心,有可能会造成脑震荡。

孩子在幼儿园意外受伤应急处理预案(二)

幼儿流鼻血概率之高,错误动作可能会让孩子流血量加重。

一 错误动作

今天我们就请来我们幼儿园的园医老师,精灵小朋友来公众号做客,告诉家长朋友们,错误的处理鼻血处理方法,以及应该如何正确诊治!掌声欢迎!

错误动作一,让孩子仰头

当孩子流鼻血时,让孩子仰头止住鼻血,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1)孩子会将鼻血咽下再吸收;

(2)仰头时,鼻血很容易呛入气管和肺内,造成宝宝呼吸困难;

(3)仰头时,鼻血会通过咽喉进入食道,肠胃,继而刺激肠胃,让孩子肠胃不适,想要呕吐。

错误动作二,让孩子完全低头或者平躺

完全低头,让孩子尽快排出,会让孩子脑部充血,也是十分危险的!

二 正确示范

看到太多触目惊心的案例,今天园医老师要带跟大家示范一下正确动作,希望今后如果有小朋友流鼻血,家长们也可以按照这些小方法给孩子治疗!

第一步,让孩子身体直立或者身体稍稍往前倾斜15-30度。

主要目的:能让孩子在身体比较舒畅的情况下,让鼻血自然流出。

第二步,轻轻地捏住孩子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鼻翼柔软处)10分钟左右,让孩子暂时用嘴巴呼吸,如果没有止血,则再次按压10分钟。

一般情况下,机体都会自行启动凝血功能,修复止血,所以家长不用过于担心。

第三步,给孩子冷敷,拿小冰袋或者小毛巾敷在鼻骨两侧,辅助机体止血。

孩子在幼儿园意外受伤应急处理预案(三)

儿童异物卡喉的原因

小儿的气管与食物交叉的“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功能尚不健全。常见于宝宝在玩耍、嬉笑、打闹或啼哭而发生,多见于幼小儿童尤其以刚学会走路的两岁间孩子。由于食物或异物卡在声门或落入气管,造成孩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3-5分钟就会呼吸停止。

宝宝被异物卡喉该怎么判断?

当你发现孩子突然呛咳、不能发音、喘鸣、呼吸急促、皮肤发绀,甚至出现停止呼吸的情况,他极有可能是被异物卡喉了。这时,首先是保持冷静,不要惊慌。一旦孩子出现被噎住的情况,要学会急救方法。如果因异物卡喉使宝宝窒息而使孩子大脑缺氧5-8分钟,所产生的受损是非常大的,且不可逆。

异物卡喉 第一时间是自救

如果发现宝宝异物卡喉,第一时间不是去医院,而是将异物排出。

如何排出异物呢?如何排出异物呢?当儿童异物卡喉时,爸爸妈妈一定要多练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因为并不是所有意外事故的发生,都能等到去医院救治。“孩子窒息时间长,脑部缺氧,到医院抢救就来不及了”。

那到底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呢?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先生发明的。在临床中,他被大量的食物、异物窒息造成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震惊。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动物实验,他发明了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首先用手指抠催吐。把手指伸到宝宝的喉咙深处,按压舌根催吐。

【0-3岁】

把宝宝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宝宝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宝宝后颈部,让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

在宝宝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若经上述操作异物没出来,可把宝宝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

抢救者跪下或立足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腿上,面朝前。

抢救者以中指或食指,放在宝宝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轻柔。

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在宝宝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3岁以上】

1.宝宝取立位或坐位,救护者坐或跪在宝宝身后,并将双手环绕在宝宝腰部,同时让宝宝弯腰头部前倾。

2.救护者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处顶住宝宝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2厘米。

3.用另一只手抓牢握拳的手,向上向内快速拉压冲击宝宝腹部。

【如果宝宝呼吸已经停止、失去反应的儿童,采用心肺复苏】

把宝宝平放在地板上,实施心肺复苏的急救。

实施心肺复苏前就应让其他人拨打急救电话,如果身边没有人可以将手机处于扩音状态,一遍按压一遍打电话,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

儿童心肺复苏胸外按压的部位为胸骨下段,两乳头连线正中心,男女相同。

胸外按压15次后,及时检查口腔是否有异物排出。有的话,则小心移除;没有的话,则人工呼吸2次,胸外按压速率至少100次/分钟。

fwR816.cOM品读分享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不让眼睛受伤害


【活动目标】
1、认识眼睛的基本构造,知道眼睛的用途。
2、知道要保护眼睛,学习爱护眼睛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眼睛的图片,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上边门,下边门,关起门来就睡觉(请小朋友们来说出谜底)
2、带领幼儿观看眼睛的图片,了解眼睛的大概构造及作用。
(1)这是什么?眼睛的上边是什么?中间的黑葡萄就是什么呢?
(2)如果我们的眼睛看不见东西了怎么办?(请大家一起闭上眼睛来体验看不见东西的感觉)
3、观看教学挂图,了解可能会伤害眼睛的种种错误行为。
4、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眼睛的方法。
教师提问讨论:眼睛对我们大家都很重要,但我们要怎么样才可以好好保护它呢?(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再请个别幼儿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在平时生活中,看书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都不可以过长,学会做眼保健操。
【活动反思】
大部分孩子都已了解眼睛对我们的重要性,知道平时要保护好它。在今后还会和家长朋友做好家园共育,随时提醒幼儿用眼时间,养成用眼卫生的好习惯。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烫伤处理


这篇《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烫伤处理》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2、了解简单的预防烫伤和自救的方法。
3、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张,并设法解决。
【活动准备】
1、收集皮肤烫伤的各种图片、照片(幼儿用书)。
2、收集易造成烫伤的物品图片,如煤气灶、热水器、热水瓶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图片、照片或幼儿用书画面,让幼儿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师:这些图片上的人怎么啦?他们怎么会这样的?你被烫伤过吗?(引发幼儿回忆自己被烫伤的经验)
小结:这些人都是因为自己或别人太大意把皮肤烫伤了,烫伤后皮肤会很疼、溃烂,也很容易感染,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还会留下很难看的疤痕,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讨论生活中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
讨论:家里有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幼儿每说出一种物品,教师便出示相应的图片或画出简易图)
师:这些东西怎么会把我们烫伤的?怎么做才能避免烫伤?
师:幼儿园里有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幼儿每说出一种物品,教师便出示相应的图片或画出简易图)
师:这些东西怎么会把我们烫伤的?怎么做才能避免烫伤?
师:还有哪些东西也会烫伤我们?对这些东西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利用幼儿用书《小心烫伤》进行小结。
三、了解一些轻度烫伤的处理方法。
讨论:如果不小心被烫伤了怎么办?怎样处理才是的?
小结:烫伤了,先用冷水冲一会,然后再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盖在伤口上面不动,再找人帮忙上药或去医院。千万不能随意揉搓烫伤的地方!如果烫的很厉害,就不能直接脱掉上面的衣物,不然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幼儿园安全教案:南南的脚受伤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乘坐自行车的正确方法。

2、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南南的脚受伤了”,幼儿操作材料“南南的脚受伤了”(一)、(二)

2、自行车两辆,分别装有前、后坐椅。

【活动过程】

1、看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讨论南南的脚受伤的原因。

(1)小朋友,你们每天是坐什么车来上幼儿园的?

(2)有一位小朋友叫南南,他也是坐妈妈的自行车上幼儿园的,可是有一天他却没有到幼儿园,是怎么回事呢?

(3)幼儿看操作材料(一)、(二)。

提问:南南的脚怎么了?为什么会受伤?南南的脚为什么会被轮子卡住?脚受伤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方便?

小结:南南是因为坐在自行车上时手没有抓住扶把,两脚没有放在踏杠上,两脚乱动才被卡在轮子里受伤的;脚受伤就不能走路,不能上幼儿园,更不能玩游戏了。

2、让幼儿分别乘坐自行车,学习如何安全地坐自行车,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师分别推出幼儿可以前坐和后坐的自行车,请幼儿坐到车上进行讲解或讨论:“小朋友在车上脚应该怎样放?手应该放在哪儿?身体应该怎样?能不能坐在车上睡觉?”

小结:当我们坐自行车时,应该把脚放在踏板上,两手抓住扶把,身体不来回转动或摇晃,不在车上睡觉或站在车上,这样坐车才不会有危险,我们就可以很快到我们想去的地方去玩了。

幼儿园小班教案南南的脚受伤了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懂得安全乘坐自行车的重要意义。
2、学习乘坐自行车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师自绘《南南的脚受伤了》图片(一)、(二)。
2、自行车一辆、放在自行车上用的儿童座椅两张。(一张是放在前杠上的,一张是放在后架上的)。
活动过程:
1、看图片,讨论南南的脚受伤的原因。
(1)、小朋友,你们每天坐什么车来上幼儿园?
(2)、有一位小朋友叫南南,他也是坐妈妈的自行车上幼儿园的。可是有一天他却没有到幼儿园,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指导幼儿看图片)
(3)、看图片(一):南南的脚怎么了?
看图片(二):为什么会被轮子卡住?脚受伤了会给自己带来哪些不便?
小结:南南是因为两手没有抓住扶把,两脚没有踩住踏板,坐在车上乱动才把脚卡在轮子里受伤了。脚受伤了就不能走路、不能做操、也不能玩游戏了。
2、请幼儿看挂图《南南的脚受伤了》,并进行讨论。让幼儿学习如何安全地坐自行车,并教会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师推出自行车,取出两个座椅装好。
怎样坐在自行车上就不会有危险呢?我们的脚应怎么放?手应放在哪里?身体应怎样?能不能坐在车上睡觉?能不能坐在车的前杠上?
小结:当我们坐自行车时,应把脚放在踏板上,两手抓住扶把,身体不能来回的转动或摇晃,不在车上睡觉,不坐在前杠上,这样坐车就不会有危险了。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设计:受伤的小熊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知道小熊受伤的原因。

2、懂得一些运动器具的正确玩法,知道运动时要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

1、小熊玩具。

2、玩具圆圈。

【活动过程】

一、出示受伤的小熊,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贴满橡皮膏的玩具熊。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动物朋友!看!(从背后拿出小熊)它是谁呀?原来是一只小熊!

师:哎呀!这只小熊怎么啦?

师:这只小熊受伤了!

师:看看小熊哪些地方受伤了?

2、联系自己受伤的情景,说说自己受伤后的感觉。

师:你有没有受过伤,受伤后,会有什么感觉?(很疼,会哭,流血等)

3、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讲述,猜猜小熊受伤的原因。

师:小朋友们猜一猜,小熊是怎么受伤的?(幼儿发言)

二、欣赏故事,知道小熊受伤的原因。

1、结合挂图幼儿完整倾听一遍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

师:小熊到底是怎么受伤的,让我们听一听它的故事吧!

2、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提问,引导幼儿模仿“接、扶、抓”等动作。

师:故事结束啦!小熊的鼻子是怎么受 伤的?

师:当有皮球抛过来时,要用手去接,“接”怎么做呀?老师抛球过来了,你们要接住哦!(幼儿模仿接的动作)

师:小朋友玩滚皮球游戏的时候还要注意小脚不要踩到球上,会很容易摔倒受伤的!

师:小熊的屁股是怎么受伤的?

师:玩滑滑梯的时候,小手要怎么样?要扶着扶手,“扶”怎么做呀?我们也来做一做!(幼儿模仿扶的动作)

师:小熊的膝盖是怎么受伤的?

师:爬攀登架的时候,要抓紧攀登架,“抓”怎么做呀?(幼儿模仿抓的动作)

三、结合生活经验,讨论一些运动器具的正确玩法,知道运动时要注意安全。

1、教师出示玩具圆圈,讨论游戏玩法。

师:小熊玩的玩具我们小朋友都玩过!幼儿园里还有许多小朋友们没玩过的玩具呢!出示玩具圆圈!

师:玩具圆圈可以怎么玩?(幼儿发言)

师:跳圈游戏的时候注意不要跳在圆圈上,很多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不能推,不能撞!。

2、小结。

师:我们玩任何玩具都要注意安全,这样才不会受伤,我们从小就要学会保护自己,做一个能干的好宝宝!

师:小熊受了伤!我们让它好好的休息,我们把它送回家吧!

【活动结束】

户外大型玩具。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孩子在幼儿园意外受伤应急处理预案三篇”一文,希望“孩子在幼儿园意外受伤应急处理预案三篇”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孩子意外受伤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