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英语新课程学习体会 > 导航 > 小学新课程标准学习计划

英语新课程学习体会

小学新课程标准学习计划。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范文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让我们来参考一些范文吧!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小学新课程标准学习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了切实让广大教师学习好新课程标准,把握好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实施好新课程标准,制定如下实施计划。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1、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科研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抓新课程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教研教改制度,建立教科研工作制度,定期召开新课程研讨会,组织研究课,作好研究记录,保证研究探讨的连续性和完备性。

2、完善考评制度。学校制定出详细的考评细则,对教师实践新课程进行考核,对教师成绩并入本学期综合考评,记入个人档案,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1、严格学习制度,规定每周四下午为固定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落实保障措施,将学习情况纳入对教师的考核量化。本学期的重点学习内容是各科《新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及有关新课程方面的理论文章,每位教师本学期做新课程学习笔记不少于5千字。

2、积极组织有关新课程方面的论文撰写、评选及征文活动和教案评选活动,要求教师围绕新课程标准的内涵、目标、任务、措施等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并结合自己在实践新课程中的教学体会,写出有独到见解的优秀论文,鼓励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实践好新教材,对优秀论文和优秀教案及时向上推荐和上报。

3、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促进新课程的学习,本学期打算请区教研室的领导就新课程方面进行理论讲座和发表指导建议。积极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外出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力求达到三个认识和四个转化:

达到三个认识:

(1)提高对新课程的认识,增强教育改革的责任感。

(2)提高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提高能力意识,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

实现四个转变:

(1)传授知识教学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转变。

(2)实现由单向交流向多维互动转变。

(3)实现有封闭性课堂向选择性、开放性、实践性课堂转变。

(4)实现由重结果教学为重知识形成过程的转变。

三、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1、把年轻的教学能手、教学骨干作为实践新课程的领头兵,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新课程的学习实践和研究,为他们创造展现才能的时空。

2、有重点的培养。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让他们参加大型的或较高层次的理论学习和研讨会,增强课程改革意识和改革能力。

3、充分发挥能动作用,鼓励教师从教学中发现问题,主动研究,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4、压担子。每学期给教师定目标、定任务:学校规定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对研究课题要有计划、有实施方案、有研究记录、有阶段性总结,每位教师都要结合教研教改实际,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和精心设计一篇教案,每人上好一堂公开课或示范课。

5、发挥示范作用,提高整体素质,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营造出一个互相激励,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改革氛围,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新课程实践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总之,我们将在区教育局和学区的领导下,依照区教研室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研究、勇于探索,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把新课程实施好,使我校教育教学水平有一个大提高。

Fwr816.coM精心推荐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7篇)


通过阅读“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您可能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相信你参阅以后一定会有所收获。撰写内容合理,符合课程目的,符合培养目标的教案要求,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有助于教师培养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 篇1

1. 理念与现实的矛盾。

新理念的出现带来实践的困难,且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我们已经习惯了旧的体制管理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时没有足够进行课改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夹在应试成绩与素质教育二者中间,造成课改口号喊得响,却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想要跟上课改的脚步,却又觉得找不到方向,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新课改为我们的班级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面对面的座位排列形式固然有益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也加大了纪律管理的难度。

2.课堂活动设计形式化。

新课改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要求对语言实践活动作精心组织、巧妙设计和具体指导。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发现如下问题:(1)活动设计过多,冲淡了教学内容和目的,师生台上台下满堂转,令人眼花缭乱,学生太累,给人以做秀、表演之嫌。(2)课堂活动表演化,质疑问题显得苍白,不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3)照搬教师用书。每位教师都有一本教师教学用书,可有些时候老师们照搬教案,没有从教材出发,没有从学生出发,没有从实际出发。

3. 未处理好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搞新课改,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法,要扬长避短,把传统教法与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方法很好地统一。把知识与技能看作是融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载体,三者不能分割。

面对这样的问题,要在有限的时间、固定的教材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下完成英语教学,难度是相当大的。为此,本人有以下几个观点:

1.强化语言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

继续教育强化口语、听说训练,就是为了帮助我们真正实现用流利英语进行课堂教学,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升个人素质,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目的。要做一个优秀的外语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优秀的外语教师,只有具备较好的政治与道德素质,才能为人师表;同时要具备较强的知识与能力素质,才能胜任工作。另外还要具有较佳的心理及审美素质,以便能全方位地开发学生心智,发现、培养和教育出各种类型的人才。

2.处理好四种关系。

a.处理好听说与读写的关系;

b.处理好教师用书与备课的关系。

c.处理好运用教学法与五个教学步骤的关系。

d. 处理好英语与母语的关系。

教师所使用的英语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要利用学生已学的英语来解释或表达新的教学内容。最后要牢记“Use English whenever possible; use Chinese if necessary”。

3.经常进行听课、说课和教法研讨讲座活动。

这一类活动能够为我们解惑答疑,帮助我们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尤其是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经常听课,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 篇2

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也提出了响应的要求,教学时需要先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某一课程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投入进去,积极性也会随之高涨起来。比如说,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实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元素化合物”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背默比赛。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需要时刻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以兴趣为基础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学会学习,帮助他们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都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开展高效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在合作中进行分享、交流,让不同的学生贡献各自的经验,将他们各自优势发挥出来,以便为他们都能够完成一些更为复杂的任务奠定好基础。

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也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对于锻炼学生知识的使用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指引学生就特定的学习任务进行相互之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积极配合与协作的过程中,既能够保障任务顺利完成,也能使得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加深了对相关化学问题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创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去思考、辩论,这样的教学也是能够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交流与合作的。学生都能够在交流探究当中激发出思维火花,同时其他的学生也能够从其他学生的思维中受到启发,感受看问题的不同视角与方法。这对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在探究“氯水的漂白性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进行简单的演示实验:在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氯水,这个时候红色会慢慢褪去。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红色褪去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设计相关的实验来验证褪色是由一些微粒引起的,又是哪种微粒呢?问题一出,学生开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争论的着眼点集中在了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氯水中存在着的微粒分别和酚酞以及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次氯酸的漂白性引发了其褪色;也有可能是发生了中和反应,使得溶液的PH值小于8,进而也出现了褪色的现象。学生也都能够在积极的交流与合作中既能很好地实现彼此观点的交换,也对这部分知识点有了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这一节课堂教学收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自主学习主要指的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依据自身的学习条件,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根据自身的状况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这一过程表现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参与性以及创造性,通过自主学习,学生逐渐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化学教学当中,教师需要转变学生不好的学习方式,积极地为学生提供一些好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正确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时刻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思考和探究知识的机会,将学生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效率。例如,在探究“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用多媒体课件将钠、铝、铁等金属物以及金属化合物的知识展示出来,然后再让学生讨论几种金属物质所具备的物理性质,指导他们自己设计相关的实验方案;然后再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都能够在实验的基础上有效地了解这些金属和水、氧气与酸之间的化学反应;最后,教师再提议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在各个环节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将他们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领域广泛使用开来,为此将多媒体课件与化学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建立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让信息为化学的“教”与“学”服务。结合多媒体课件自身独有的动静结合的特点,来为学生创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样多彩的画面和生动的展示都能为学生带来强烈的刺激,有助于学生边看边思考。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还能够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生动化,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去感受这些化学知识,为促使学生理解、掌握这些化学知识而服务。此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能够让化学课堂教学变枯燥为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与兴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做好了铺垫。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为教育界带来了一些新的改变,也为高中化学课堂带来了一些新的活力,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化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就要积极地应对这些挑战,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一些好的教学策略,不断地吸收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及时地对教学行为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总结,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从而让教与学都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促使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 篇3

新课程的特点宏观上人教版《化学》(必修)的专题内容安排不再是单纯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入手,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微观上教材还借助各种栏目完成了教材内容的呈现,如“科学探究”,“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视野”,“资料卡片”,“科学史话”等。

一、改变教学策略,实现从“读,听化学”向“做化学”,“探究化学”的转变

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似乎要高于学生,因为学生的可塑性和适应性比教师要强,针对这一点,我校高一化学备课组可谓绞尽脑汁、例如在《化学能与电能》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先后提出了“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让电子从A处定向移动到B处”,“什么样的物质能失去电子,什么样的物质能得到电子”几个循序渐进的问题,从学生的分组讨论,交流,总结中得出结论:将氧化剂和还原剂分放在两处,用导线连接,分别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是实现电子定向移动的前提、之后,再通过实验来验证、课堂教学中学生看似没有太多形式的参与,但却是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地进行深层的思考,有思维的积极参与、这种教学方法一改先做实验再得出结论的教学法,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思考,还加深了学生对“原电池的能量转换方式”,“原电池对反应类型的要求”的印象、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有一些知识是抽象的,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这些抽象枯燥的知识呢, 我们高一备课组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大胆设想,积极讨论,总要想出一些生动恰当的比喻来降低教学的`难度、例如我们在《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一节的教学中,对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我们用组织同学登山,从一侧的山脚爬过山顶到达另一侧山脚来比喻完成一次化学反应,怎样能让单位时间内顺利到达目的地的人增多就象如何让单位时间内反应掉的物质变多、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不难得出结论:“多派一些人来爬山”(增大浓度),“爬山的人补充一点力气”(升高温度),“将山铲低一点”(使用催化剂),由此引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几个外界因素: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这样该知识就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中了、在将要学习的《化学 选修4》中的“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的教学中,我们已经设想好一个比喻:劫富济贫、

教材中栏目的设置,蕴含着教与学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了解,借鉴教材倡导的教学基本方法,有助于教师驾驭教学过程、在《富集在海水之中的元素——氯》的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阅读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和确认”,并探讨该史话给我们的启示、学生从中得到启示远远多于我们预计的,如“氯气的制取方法”,“氯气的部分物理性质”,“科学研究应有献身精神”,“做任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废”,“不能盲目迷信权威”等、通过课本中的“资料卡片”,“科学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充分利用“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的习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

例如在《化学 必修1》课本P44的“科学探究”是探究Al和O2能否反应、学生通过两个对比实验得出结论,无论铝箔是否打磨,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都会蜷缩变红,熔化但不滴落、由此,让学生深入探究其中的原因,为什么不滴落 有致密物质包裹;什么致密物质 铝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致密的氧化膜;新物质为什么不滴落 新物质熔点高、我们又提出“怎样才能让铝在O2中燃烧”的问题,让学生课外讨论思考,学生对此兴趣盎然、

新课标最大的特点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我们高一备课组的所有教师都参加了新课程培训,回来后我们又集体认真研究讨论了《新课程标准》,这不仅帮助我们对整个高中化学必修,选修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而且也避免了在课堂上随意延伸、例如在《化学 必修2》中的《化学能与热能》的教学中,我们侧重的是定性分析和描述,并未将选修中的“热化学程式”和“盖斯定律”随意引入拓展、在《离子反应》的教学中我们也没有将“弱电解质”的相关知识引入,更不敢将“电解质的分类”扩大、在《化学 必修1》中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后学生的兴趣很高,求知欲也正强,我们大胆将《化学 必修2》中的《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中的“金属冶炼方法”和“铝热反应”等知识融入到该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对教科书进行能动的实践创造的主体、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智能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在整个学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时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和表现,对胆大但粗心的同学我们侧重培养他们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而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则加强对胆小或动手能力不强的同学的鼓励和指导、在分组讨论时,我们的目光较多地停留在不善于交际的同学身上、对一些生活习惯不太好的同学,我们在《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则让他们分别扮演工人,环保官员等角色进行现场辩论、我们现在发现这些针对性的措施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和谐氛围中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增进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新的理念下,师生间已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知识的“授”“受”关系,而是能动的,平等的合作者、我们不仅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更注意课下和学生加强交流、每一次阶段测试后我们都要求学生写一封《致化学老师的一封信》,这就给师生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信中,他们畅所欲言,提出自己在化学学习中的不解和困惑,咨询有效的化学学习方法,甚至有的学生把自己焦虑,失望的心情也写下来,这就大大增强了师生间的信任、从来信上,我们也看到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肯定和建议,这大大增强了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自信和激情、也有的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批评和意见则有利于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传统的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评价的改进,激励,发展功能,忽视对学生的动态评价,使评价失去了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作用,而新课程则提出了全新的课程评价的理念,更加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更加多元的评价、我们在每一次阶段测试后,都要求学生自己写试卷分析,促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改正错题,通过错题的纠正,让学生发现自己知识的薄弱环节。

(2)统计得失分率,让学生总结自己在知识模块中的优劣。

(3)对本次测试情况作总体分析,便于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4)提出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以提高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真正的了解学生在本阶段学习上的收获和学习的状态,也能更清醒地认识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评试卷,力争及时补差补缺,提高教学效率

在充满竞争又需要合作的社会,教育内部教师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应当是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我们高一备课组的教师都是年轻教师,应该说我们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但我们能很好地秉承屯溪一中优良的校风“善以他人之长补己所短,不以己长非人所短”、我们每个工作日都在同一个办公室,几乎每一堂课前我们都展开激烈的讨论,讨论不同的教学方法可能的效果,甚至讨论教材的编排是否合理,每次考试我们都流水阅卷,我们之间也互相听课评课,甚至会分析彼此学生的试卷,互提意见,共同进步。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 篇4

不只要有一定的智商水平,形成性评价是衡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状态及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形成性评价能促进一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及社会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戈曼指出: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更需要有较高的情商。临时以来,教学只重视开发智商,而忽视开发情商,致使学生心理障碍严重,耐挫能力低,一旦受挫则悲观丧气,严重阻碍着智力因素的发挥。通过形成性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激励学生向上,对学生进行兴趣、好奇感、情感、毅力、性格、注意力等诸方面心理素质的基础训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既能关注过程,又能关注结果。由此可见,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形成性评价就显得异常重要而且刻不容缓。

1.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1.1评价内容:形成性评价内容较为广泛,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参与程度、合作精神、作业完成情况、口头表达能力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策略、文化知识和发展潜能等多个方面。

1.2实施方式:

1.2.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竞赛法为形成性评价提供了事实依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把学生的课堂纪律、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训练等多方面的情况用分值体现出来,并进行小组竞赛。课堂结束前,我把比赛成绩统计出来并登记在自制的表格中。比如说,课前三分钟铃声一响,我就观察各小组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对做到快、齐、静的小组分别奖励6分、4分、2分,较差的小组则得不到奖励分。上课期间给动静分明的小组加分鼓励,这样做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增强组织纪律性,同时也让学生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上好一堂高效率的英语课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在课前复习阶段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及运用情况过程中,也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好胜心理,促使学生及时复习,也使学生的注意力由下课时的放松状态很快地进入到紧张有序的课堂状态。此外,不管是传授新知识阶段还是操练阶段,我都采用自愿或抽查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较量,这样一方面给课堂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因为在操练过程中,为了本组的胜利,学生之间要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以提高小组的整体水平,而这些在平常学生是较难做到的'。

1.2.2把各小组学生的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及课外活动的参与态度也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生在课后及时复习作业能有效地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养成一种复习、作业、预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习惯的养成正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策略的集中体现,这对学生将来学习、生活及事业的成功也是个良好的开端。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部分,它能帮助学生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交际,同时还是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及社交能力的广阔天地。因此,考查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也是评价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1.2.3竞赛成绩的统计。在每堂课结束前统计各组的总计得分,优胜组得一颗星,到期末即可按所得星的数目多少来衡量各组组员的平时成绩。

1.2.4把课堂口语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把口语评价分散到每学英语课上进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情感,使他们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而且也能带动英语其他各种技能更好地同步发展,为其中口语终结性测试取得较高性度创造了条件。同时,通过课堂口语评价,便于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改善教学过程,推动学生形成继续学习的动力。

2.评价的方法

2.1分散评价。指考评时间上的分散和内容上的分类。

将期末一次性的测试分散到每节课上进行用经常性评价代替偶然性评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考查。有利于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为学生成长提供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

2.2按级评价。将英语口语评价分为A,B,C三等。

A等:要求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开口说英语,且语音语调准确,优美,语言流畅,语速适当,能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材料。

B等:要求学生能大胆开口说英语,语音语调正确,语速适当,能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等。

C等:要求学生能按教师的要求提问和回答简单内容,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语速适当。

利用小组竞赛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同时,积极向上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部分胆小、基础薄弱的学生受到鼓励和鞭策,使他们逐步形成争强好胜、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敢于迎接挑战、勇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对挫折和失败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的健康完美的心理素质,也使学生在兴趣、情感、性格、注意力等多方面的心理素质得到基本训练,这也正好体现了“促进学生发展,鼓励学生向上”的评价目标。

总的来说,形成性评价使得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学生也乐于开口、动脑、动手,并通过视、听、说、唱、感等多种途径提高了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能自觉复习、认真作业、主动预习,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使今后的英语学习有了重要的保证。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 篇5

难的学生不是细心的辅导,而是在他们犯错后不问原因的批评指责。但是对于他们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却不能及时的发现并加以表扬,而是把眼光过多的集中在那些优等生身上,久而久之,那些学困生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抱着种破罐破摔的态度,因而学习成绩总是搞不上去。

所以基于以上的教训,下面就是我对新课程改革下对于英语教学过程当中的的几点反思:

我们常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要让学生愿学,首先就要师生情感交融。教师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学生,把亲切、信任、尊重、友好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要想让学生乐学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从教师的激励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胜利的果实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英语教学要尊重个体差异性,不能对学生制定统一的标准,英语学习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和多样性,并且是多层次的评价方式。这也是课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实行分层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最简单易行,而行之有效的:一是按学号顺序安排学生做值日报告,限时间、范围,逐日进行。同时,由科代表做好评价记录。不同能力的学生按不相同的标准作评价记录,随堂点评,以利发展。二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给参加各项课堂活动进行评分累积,每月由学生评出最佳小组,给予激励,使他们体验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布置多种多层次可选择的作业。对于拼写差的学生,布置单词抄默写、听写作业;对于语法差的,布置语法练习或翻译句子的作业;口语弱的编写对话作业;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布置高于其能力的“跳一跳就能摘到桃”的作业供其选择。对于完成得好的作业分类收集成册展示,以鼓励保持良好的作业习惯,对成绩提高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

正确认识考试评价的功能。学习困难的学生最害怕考试。为了帮助他们克服害怕考试的心理,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程度,制定出不同的层次要求。实验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实行“同分不等值”,多方位、多层面、多形式进行分层评价,合作达标,促进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同样,分层评价有利有弊。首先,分层评价为学生提供一个“最近发展区”。使他们通过自身努力能达到易见的效果,较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自尊心。同时,也能促其不断向高层次挺进,使他们也能享受一段对于他们而言良好的教育;使那些能力强的学生享有进入更高级教育的机会。但是,也会给少数惰性较大的学生找到利已的借口。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 篇6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教育中对美术教育的偏见以及美术教育中的弊端,要将美术教育的重点进行调整,重塑美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美术教育的重点不是培养专业的美术人才,而是更具普遍性、广泛性、开放性的惠及全体初中生的课程。学生在美术教育中应该获得更多思考、想象的机会,并用语言、文字之外的绘画形式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情感、感悟,达到锻炼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教学目的。美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情商和审美能力,特别是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传统的美术教育一般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特长,为想从事美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一种基础教育,而普通的学生一般忽略美术学习,更注重文化课的学习,以应对升学考试。另外,教师也不重视对普通非艺术学生的美术教育,这使初中的美术教育几乎形同虚设。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下,面向全体初中学生的美术教育才是符合时代历史潮流和现实教学需要的。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高等专业人才,而是引导学生建立一种审美情感,()生出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例如,在美术教学中,学生会欣赏一些世界名画,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可谓是永恒的经典。学生不是要临摹画作,而是心怀敬畏,以一种审美视角来体味画作本身的美,以及画作背后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对时代变革的一种态度。画作的色调,明暗过渡自然和谐,体现出画家精湛的绘画技巧,特别是对画家内心世界的`剖析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欣赏美、创造美,更能获得许多心灵、情感的交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健康的发展。美术教学是引导学生建立审美情感的尚佳途径。

现代的初中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育不应该再是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但是学习的主体,也应该是发现问题的主体,还应该是创造问题的主体。现代教育中,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依据初中学生的这种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教学模式的尝试,以促进学生身心更健康的发展和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推进。例如,在欣赏画作《静物》时,霍达按照科学而精确的结构与透视规律,借助细腻丰富的色调转换,塑造出质感强烈、若可触摸的、逼真的静物形象。在欣赏画作时,学生看到的还是平面的图画,教师可以对应画作找到相似的静物,按照画作呈现出的角度和光线将静物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可以进行对比观察,

更直观、更具触动性地领略画家独到的画功。美术不仅是理论和创作,更重要的是观察,通过观察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缜密,使学生能够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地思考问题,感知生活。创新教学模式是对学生和美术教育事业都有积极意义的教学实践活动。

成长于新时代的初中学生,其接受更多元、更开放、更新鲜的元素。在初中生的思想中,有许多具有先见性、创新性的元素需要表达和表现。但是一些长期工作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美术教师还依然秉持着传统观念,依据传统的理论来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

每个学生都有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思想情感的权利,所以教师应该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兴趣进行教育教学。绘画技巧的熟练程度是评价学生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但是作品中表达出的情绪、情感是否充分、明确,也应该成为评价画作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多角度分析、审视学生的美术作品变得更重要、更必要,学生的艺术能力应该得到更多富于感性的肯定。

新课程改革下,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完善教育体制,改进教育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对教育的更多、更高的要求。初中美术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导,使学生更全面、健康地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建立坚实的基础和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杨清。刍议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的困境及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06)。

[2]冯雯婧。新课改下教学评价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探析[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08)。

[3]杨永强。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的创新教学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6)。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 篇7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通过对新课程教学的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学生学习最关键的因素,我认为是兴趣。兴趣的培养,情感教育不容忽视。

一、学生学英语难的因素

要找到提高英语学困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我认为学生学英语难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因素: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信息社会娱乐的多样化诱惑着广大中学生,使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英语。比起默写单词、背诵课文,上网、玩游戏、看电视似乎更具有诱惑力,这些占据了他们大量的业余时间。

2、家庭因素:大部分学困生的父母对孩子的英语学习不重视,不能很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期望过高,不断对孩子施加压力,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过重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完全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教学因素:不可否认,我们很难把45分钟的英语课都上得具有生活性,时代性和文化性,但我们每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都希望做到这一点,我们也很不乐观的看到,有些老师教学方法仍然陈旧,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有些老师将英语语言条文化,使生活的语言变成固定的规则,使英语变成死记硬背的代名词。

4、学生因素:绝大部分的英语学困生都并不是因为自身智力的原因而导致的学习困难,往往是学习态度和方法导致的结果。如有的同学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经常爱开小差,因此一些知识点没有学好,基础知识缺陷,学习新知识又遇到很多障碍,这样的障碍未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导致在学习道路上负担越来越重,步伐越来越小,时间一长,致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而成为学困生;而有的同学学习虽非常用功,但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他们来说,往往“事倍功半”;有的同学则是过分地注重卷面分数,忽视了英语的语言性,缺乏口头练习。

二、如何提高英语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新课程中对英语教学强调:“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因此,学生只有对英语语言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报有积极的情感,才能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取得好成绩。(1让学困生愿意学习。有一句话说得好:成功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每年接新班,在第一堂课上,我都会说同样的话:我知道在你们父母心中,你们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你们在我的心目中也是独一无二的,不管你们在小学时取得多么好的成绩,也不管你们考的是二、三十分,现在的你们在我面前都是一张白纸,我希望你们在这张白纸上能画出最美的图画。“Don’t be nervous.Take it easy.To be happy.”每次讲完这一番话,我都会看到几位后进生的眼睛一闪,而我也会不失时机地给他们投去鼓励的眼神,我相信在那一刻,我和他们的心已经贴近了一点。因为他们觉得老师对每一位同学是一视同仁的,不偏袒,不歧视,消除了他们心中的种种顾虑。但有些同学仍旧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英语,所以我会拿出一些标有英语的生活用品:如书刊、招聘广告、药品、照相机、各种说明书等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浏览了之后,向他们指出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2让学困生开心地学习。想让学困生能快乐地学习,我认为最重要是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准备好每一堂课,不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再要备学困生,在对教材的处理上要做到深入浅出,使他们易于掌握。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寓教于乐,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和积极性,并激发学困生学习的热情。如班上有时举手的同学多了,我会让他们先来一个石头剪子布,获胜者才可以回答问题,要求石头剪子布需用英语来说:“stone,scissors and cloth”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这时我往往注意观察学困生们的表情,我发现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比赛当中,单词念得比平常标准多了,响亮多了。

小组竞赛这个教学环节并不是每堂课都能用的到,我发现在上语法课或是试卷讲解时,学困生又恢复了老样子,觉得枯燥无味,而且注意力很难集中。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上建立了一种激励性评价制度,为每位同学制作一个激励性评价制度,每取得一个进步,老师奖励一个“学分币”,同学们把它称为“学分币制”。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这个机制实行后,很多上课不爱开口的同学,上语法课和试卷讲解课要打瞌睡的同学,比原来认真多了,积极性高了很多,而且总是希望能听到或看到老师犯的错误。(3)让学困生学会学习。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学困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英语单词和短语的积累仍属于初级阶段,对一些单音节词的读音规则都不知道如何掌握。因此,开学之初,我系统地从音标教起,并进行了语音测试,对学困生的音标要求逐步过关。在记忆单词方面,教导他们通过记忆字母组合和辨认音节类型的方法来记忆。同时,要求他们对已学过的单词要运用到口头表达和写作中以达到长期的记忆。其次,摸清学困生的知识困难点,给他们制定短期目标,如有的同学一般现在时没有掌握好,那么要求他这个时间段重点搞清楚这个语法点;有的同学是混淆一般疑问句和wh-疑问句,则要求他们把每张卷子上同类题型在老师的课堂讲解之后,经过自己的理解,反馈给老师,这道题错在哪?为什么错误?实现了一个小目标,再制定下一个短期目标,使他们能感觉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感,不带畏惧情绪冲刷下一个目标。但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由易到难的原则,才能漫漫地提高学困生学习的意志力。

因此,我认为学困生并不是真正学习困难者,他们同样具有进取心,同样渴望知识,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耐心,信心和爱心,要用真情去教育他们,鼓励他们,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把他们的 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心坎里,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有可能培养了一位未来的栋梁之材。

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汇总8篇


不知道该看什么好文章我们推荐您看看“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让我们都努力变得更加优秀吧。合格的教师应该在课前的准备花足心思,完成教案的编写,是老师们的本职工作。将教案写成繁琐的讲稿,造成上课时照本宣科,不利于灵活地把握教学进程。

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 篇1

反思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 杭州市萧山党山中学 邬昌玲

一、反思的背景

作文教学从来都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尤其强调的是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1)当学生把作文看作一种需要,他们作文的长进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简单地理解,激趣是写作教学的关键。

但当前的作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a、重“理”轻“情”。指的是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偏重写作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b、重“文”轻“境”。不少老师还沿袭传统作文教学中的方法,重视范文“文字”内容的讲解,而忽视对范文所描述“情境”的创设。失去了真实情境的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往往会束手无策,长此以往,逐渐对作文失去了信心,最后还有甚者不愿上作文课,害怕写作文。(2)针对于此,许多教改实验区都尝试一种“体验性写作”的教学策略(3)(注:体验性写作教学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真情地体验,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并取得良好得效果。笔者想,在此基础上,有没有一种相对应的教学模式,使得操作更具体可行呢?

二、体验式学习模式

体验式学习模式(见图一)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全世界各地拓展训练的培训模式。其实,该模式在美国教育界也甚受青睐。美国教育家杜威是体验式学习的宗师,最终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David Kold(大卫.高比)于1984年提出。该模式强调一切学习以经验为起点,通过学员自愿参与一连串活动,分享和反思他们所经历的体验,整理和转化成为一项有个人意义的信息,并带到另一次学习循环中。体验式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其中“乐”一是指教师把传授的知识融入到能激发学员兴趣的教学方法中,使整个教学过程引人入胜;二是指被教师调动的学员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的过程,从而体会到学习本身的乐趣。学员学得快乐才是真正的乐所在。(4)

很明显,这种学习模式与体验性写作的教学原理是一样的: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发展,一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也正应了我国教育祖师孔子所讲过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是否也能把这种模式魅力迁移到我们的写作教学工作中?

三、对写作教学成功案例的分析

为此,笔者有意识地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对两个成功的写作教学案例进行了分析。案例一: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黄德初老师上过一堂诗歌写作课《少年情怀都是诗》。(5)他成功地将游戏引进了课堂。这堂课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的第二单元的活动课,这是一个诗歌单元,也就是说学生在上课之前已足足感受了一个单元的诗歌氛围。课堂上,(1)黄老师先让学生回顾一下学过的诗歌诗人;(2)然后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纸条,每位同学必须在老师的提示下写上5句话,如一个问句,一个条件句,用“有没有„„”“昨天„„”开头的句子等,最后都将纸条放进一个“谬斯”魔盒里。因为难度不大,学生很快都完成了;(3)全班自动分组,先给自己的诗社命名,每个小组再从魔盒当中抽取6张纸条,并合力结合成一首诗,最后订好题目,派代表出来朗读。当时的现场是一片快乐的海洋,学生们从来没有那么快乐过,先后朗读出来的诗篇都十分出彩。拼凑出来的诗也许不是尽善尽美,但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很明显地被完全激发了。(5)(4)老师让大家谈谈对诗歌特点和诗歌创作的感悟。高一学生的感悟只能是浅显的,但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是十分深刻的。诗歌写作在每位学生心中绝对不会再是过往深沉,玄妙,不知所云的感觉,而是快乐的体验。案例二:

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提出的趣味作文教学实例也是十分有参考价值的。(6)(1)他经常把课堂当作写作资源,如特意地迟到让学生写心理感受;课堂上,同学之间的讨论,全班学生一起进行游戏„„最后让学生把这堂课发生的事情写下来。李老师还鼓励学生走出课室,对校园的花草树木自然景观用文字进行“写生”。(2)为了让同学之间学会合作,他经常是这样完成写作的:发给每位同学一张纸,开始写作后,当他喊“停”时,要以竖排为单位,每个同学把自己的文章交给头一位同学,老师喊“开始”后,每个同学就把别人的文章续写下去,此过程不断循环,直至把文章写完。

他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都离不开“好玩”二字,学生在玩之余,其实正用浓厚的写作兴趣替代了“怕写作文”的恐惧心理。因此李教授的作文教学方法对全国中小学教育产生了广泛地影响。

四、体验式学习模式的细化

其实,在以上案例不同的成功激趣背后;相同的,我们都看到了体验式学习模式的身影,笔者作了以下细化的归纳(见表一):

表一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写作教学中的细化 阶段 老师的任务 学生的任务

经历体验(1)创设情境(2)营造氛围 体验角色 观察反思 引导,讲解 体验思维

积极尝试 搭建平台 体验分享(口头、写作)总结领会 点评,提升 体验成功

五、体验式学习模式的运用 在接下来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按照细化了的体验式学习模式进行具体操作,并收到良好的效果。以下是几个自认为还比较成功的案例,以供参考: 案例三:

在听完华附黄老师的课后,刚巧我正在讲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也是个亲情诗歌单元。我深受黄老师启发,在开展该单元综合性学习时,我让学生进行以母爱为主题的诗歌创作,以下(见表二)是我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诗歌教学的过程: 表二 综合性学习——赞颂母爱诗歌写作教学过程 阶段 老师的任务(具体)学生的任务(具体)

经历体验 营造母爱氛围:回忆该单元中出现的母爱诗篇和形象 回忆,朗诵

观察反思 大家说说自己的母亲与这些母亲形象是否有相同之处,并用笔写下来 每人写下关于母爱的一首诗

积极尝试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评选出最好的一首诗,并共同将它改造得更好 热烈讨论,共同“加工”

总结领会 分析讲解写作要领,并装订成册子,命名为《给爸爸妈妈的诗》,在全班内发行,人手一册 每小组派代表朗诵

效果:对学生而言,整个创作过程都是十分快乐的。母亲是很熟悉的人,要回忆母亲给自己的爱,再写成诗,这个任务比较容易完成。四人小组再加工的过程中,每位成员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都有表达自己声音的机会,不同的体验更能丰富诗歌的视角,使得改造出来的诗味更浓了,母爱更沉了。(学生课堂创作选录见附录一)将此次实践与之前黄老师的课堂进行对比,笔者还发现,体验式学习模式是没有年龄的限制的,同样都能达到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效果。看完了学生的习作,我真的很意外,学生的创作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的写作能力远远超出你我可以想象的范围。在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成长的烦恼”综合性学习中,我依然运用了相同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进行“我长大了”的命题作文的写作兴趣,只是在“积极尝试”的环节作了相应的改动,同组成员分别找出其他成员作文中最精彩的一句话,用横线划出来。这样,每位同学都拥有了被同组“伯乐”挖掘出来的“千里句”,全班63位同学的“妙句”都被放进了一本《成长语录》集子中,该本集子成为了每个学生记录自己成长的珍贵印记。案例四:

在作文教学中,写作结构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但纯理论的教学似乎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太深刻的印象。体验式学习模式所强调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就能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以下(表三)是我几次运用体验式学习模式展开写作结构教学的过程: 表三 运用体验式学习模式进行作文结构教学的过程——“如果你是导演” 阶段 学生活动 案例

(一)(插叙的运用)案例

(二)(分段的重要)案例

(三)(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经历体验 回忆以前所学课文中曾经出现的相关内容 《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现实与回忆之间是如何转换的,曾经学过的课文《羚羊木雕》; 《音乐巨人贝多芬》中前五个段落中没有出现贝多芬的原因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客人那么多,如何安排他们的顺序?

观察反思(老师布置任务)讨论交流 影视作品中又是如何转换的?如果你是导演„„ 影视作品中也有很多相同作用的镜头运用。如果你是导演„„ 先后的逻辑顺序,如“第一个”,“过一会儿”,“接着”,“渐渐地”,“最后”。如果你是导演„„

积极尝试 拓展思维,联系自己的经验写作 黑场转换,字幕转换,虚化,局部五官放大„„进行写作练习一个镜头特写脚,一个镜头特写头发„„一个镜头一个段落,吸引读者。进行写作练习字幕的交待,时间的先后顺序变化,地点的转换„„前后一定要有逻辑联系。进行写作练习

总结领会 选出优秀范例(老师点评)选出优秀范例,(老师点评)选出优秀范例,(老师点评)选出优秀范例,(老师点评)

效果:三个案例的教学效果都非常不错。学生发言积极,并相互启发,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写作任务。由此可见,运用该模式就是要使个人的学习受到尊重,个人过去的体验将成为新的宝贵的学习资源。给一些“任务”他们去做,而不是给一些东西他们“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思考,有意识地注意了事物之间的联系,结果是他们自然而然地学到了“东西”。

六、小结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如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套用鲁迅的话来说,孩子是可以敬佩的。而体验式的学习模式正由于其寓教于乐和效果持久等优势而被广泛运用在于培训中,在国内也方兴未艾。我们是否可以使其在教育界也大放光彩呢?

通过实践,这种教学模式确实可以运用在作文教学中,并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当然,以上观点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愿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第66页,湖北教育出版社

(2)倪文锦主编《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第112页至第114页,高等教育出版社(3)刘墨,欧阳芬主编《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第106页,开明出版社(4)《经历.体验.成长》第18页至第36页,杨成著,广东人民出版社(5)参见《少年情怀都是诗》教学实录,《广州教学研究》2005年第4期(6)《趣味大作文》(初中),李白坚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 篇2

第三节物质运输的路线教学反思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并增加实践环节。

《标准》期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使他们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在生物课的教学中,使每节课设计都能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出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 篇3

人文精神,是指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所谓关注人生价值的实现,关怀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关怀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操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音乐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识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新课程从人文教育观出发,体现鲜明的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音乐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更密切地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习音乐经验,吸取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在实际教育教学(此文来自)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一、联系实际,体验生活的乐趣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音乐新课程正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音乐学习的。音乐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音乐,把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和音乐经验相联系,尝试用自己喜欢的音乐方式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将自己对生活和音乐的理解融于一体。新课程从实际出发,并联系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教材贴近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即要在新环境下与教师接触,学会与新同学友好相处。只有老师和新朋友间的友爱、温暖,才会使他们有安全感,对新集体的依附感,才会对其他的环境、学习任务产生感情和兴趣。因此,在教材的第一单元中设计了“好朋友”的主题。在“游戏”单元中,创设多样的“玩法”,挖掘“一起玩”的内涵,使学生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让学生通过对游戏的参与交流,模仿和表现,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懂得相互欣赏和共同分享,既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二、注重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音乐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音乐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和交流,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在音乐教学中,人文主题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是统领与被统领的关系。音乐课程要求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同音乐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形成有机的结合。其中特别重要的是知识技能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才能够成为智慧。音乐教育到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艺术的本质、特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失掉了情感,艺术也无从谈起。在音乐课程的教学总,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才能接触到音乐的本质,也才能让学生领会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如新课程中《让我们手拉手》、《一对好朋友》等歌曲,引导学生表现他们丰富、有趣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内心感受,学会同学之间互谅互让,珍惜友情,共享快乐。

三、通过多学科的整和,促进智能的发展

音乐的学习,除了音乐课之外,更应当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进行。一方面,音乐活动本身离不开其他智能的支撑。例如,聆听音乐需要自我身心智能,作曲需要逻辑智能及空间智能。指挥和演奏音乐离不开身体智能和人际智能等。另一方面,融入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音乐活动,具有鲜明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和深入理解音乐会的机会,尤其可以使能力特长不同的学生都有可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内增强对音乐的兴趣,促进自身各方面智能的发展。例如,一位语言朗读能力很强而音乐能力平平的学生,在音乐课上可能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热情也不高,但在语文课参加配乐朗读却非常积极,学习的效果也相当的不错。有些在音乐上有突出能力的学生,可能在对其他学科上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加强对那些学科的兴趣。在各科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音乐,表达各种情绪,使人得到放松。从而使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整和,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音乐记录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音乐和文化的连接,可以更深刻的了解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风俗人情各不相同。音乐教学通过观看或聆听中外音乐作品,了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尊重各地不同的文化。如在“过新年”的设计中,可在聆听和感受《小拜年》、《窗花舞》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不同地区过年的情景,在结合花鼓调《小拜年》播放录象,了解剪窗花、写春联、帖门福、扭秧歌等相关风俗,让学生感受中国年文化的无穷情趣,培养学生爱家、爱祖国的人文意识。

五、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

艺术修养是一个人审美素质的主体部分,是衡量一个人审美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艺术修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个人人格素质与生活质量的高低。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主动的、充分的使其感性和理性,情感和理智得到协调共处,使其心理结构的多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艺术修养高的人还能更好的洞察、感悟、理解人类的生活本质,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超功利的审美情感体验。作为审美教育的音乐教育,其目的就是让人们享审美体验所获得的那份情感,这种快感也就是人们在更充分的理解人类的本质后所得到的快感。由于具备一定审美素质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审美体验,因此,艺术教育的任务和使命便理所当然的是“提高每个人在他一生发展的每个阶段的审美素质”。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在现代社会里,一个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不同程度上的“艺术家”。因此,艺术审美素质是一个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 篇4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面对这些全新的教学要求,作为地理教师你该如何使用新教材?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的潜能?……这些都需要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一、反思是否已转变了自己的角色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如:每节课的开始,我总是对学生说:"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研究,一起探讨有关……的问题。”上课期间,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课堂提问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看?"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也经常以"很好!""太棒了!""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等语气来及时赞扬鼓励。同时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合理按排,尽量变讲授内容为探究内容和活动内容,给学生提供发现和掌握知识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二、反思是否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教材和教师是知识的.源泉,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学习观的基础上的,即教师是劳动者,学生是产品。而新型教学模式应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他们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我国古代早有“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至理名言,这就告诉我们,学习地理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其一,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触类旁通是其二,后者就是一种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讲解中捕捉瞬息即逝的问题,就会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探索,从“学会”走向“会学”,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

三、反思是否强化了地图教学

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理新课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图,作为教师,你想过没有在地理教学中应怎样充分发挥这些地图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图、描图、绘图?怎样将地图变成学生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样培养学生查阅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四、反思是否注重了活动课教学

活动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探究,使听、看、说、思、做有机配合,培养学生各种习能力。地理新课程安排了大量的活动。如七年级上册有34个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有小制作、模拟演示、读图分析、动脑思考、填表、计算、绘图、谈感想看法等。我特别注重活动课的教学,每一项活动内容我都结合当地特点精心设计组织,每一项活动内容都注意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我对活动的总结,重点并不放在知识结论上,而是放在引导大家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的过程上。重在肯定同学们的参与过程和鼓励、赞扬同学们敢于发表意见,尤其是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行为。之后,我又把这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延伸到课外,要求学生平时更多地关心社会、关心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

把它们和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探究。事实证明,这样学生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五、反思是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勇于创新的品格。记得前些时上"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一课时,我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而是让学生结合身边发生的一些现象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洁净的空气?现在绵阳市尤其是大街上空气如何?你有什么感受?我们能有什么好的建议来改变这一现状?"。经过一番热烈地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观点新颖,建议颇有创造性,这让我感到学生的创新意识犹如埋藏在地下的一座金矿,急待老师去发现、挖掘。

六、反思是否联系了学生现实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先生曾提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获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地理教师,请问自己,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你心中有数吗?你是怎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掌握新的地理知识?

总之,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细胞,就多一些教学科研的智慧。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急学生所想,为学生所急,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才能不断地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 篇5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边。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而语文课教学的改革,则是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更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难点。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新课标,同时又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努力的探索。

反思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缺乏学生主动思考的体验

传统语文课堂一直是教师展示个人才情的舞台。教师悉心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讲课热情洋溢,课堂气氛活跃。殊不知,学生只是当了旁观者,局外人,他们被动的接受着教师的理论,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有想到,也没有时间想到自己的感悟,久而久之,使学生们思维僵化,滋生了依赖思想,丧失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俗话所说的“巧母拙女”。教师的讲解全面透彻,虽曰爱之,实则害之。

二、缺乏学生与书本的直接对话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在预习中,学生粗粗的读遍课文外,教师限于课时有限,一般很少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课文。教师通常是在上面讲的天花乱坠,而学生在下面听的是雾里看花。试想,一篇文章,诗歌的意境,散文的灵气,小说的底蕴,在学生对课文缺乏咀嚼甚至完全不熟悉课文的前提下,又怎能被领会?学生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缺乏与课本的密切接触,缺乏自己的主动深入思考,又怎能不是舞里看花?教师的架空分析,只能是把文章肢解的支离破碎,就像把金鱼从水里捞到桌面上来供大家欣赏一样。

三、缺乏新鲜的有活力的课题

多少年来,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构成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材千变万化,学生性情各异,然而,教师的教法却没有多大长进,惯性思维和惰性思维使得教师在新旧教材的变轨中,一切跟着感觉走。所谓的成熟就是在教参的诠释上更高明一些,所谓的经验无非就是一些方法技巧:应试现代文阅读分几步走,作文如何开头……都是抽象的理论,冰冷冷的原则,都是准备好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去装去填。

四、缺乏对学生真正的尊重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居高临下的站在讲台上,盛气凌人的发号施令,板着面孔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不允许学生有一丝的不恭。教师要求学生动作整齐划一,回答异口同声,把学习不好的学生统统斥之为差生,希望学生像鸵鸟一样,一头扎进书山学海。学生一不听话,教师便把他们视为另类,巴不得把他们除之而后快。师生之间缺乏共同语言,感情不能融洽,教学难有成效。

五、缺乏自我素质的提高

多年来,教师常教导学生,“不进则退,不思则惰”,却从没对自己说过,“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多年来,教师惯于严格要求学生而疏于自我提高。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中,教师显的固步自封,孤陋寡闻。教师对于学生需要什么,想些什么,则是茫然无知。说实话,读书,对于很多语文教师来说,也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有几个老师能通读四大名著,有几个老师能写的一手好文章,有几个老师能自觉钻研教育理论,并以此知道教育实践。身为人师,才疏学浅,误尽苍生,实在汗颜。

如此的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也就导致了教学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考试成绩也是差强人意。

以上种种的不足,也正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探索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要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首先需要教师的灵活引导。教师要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教师在课堂中要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课堂内容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带入特定情境。同时,教师还要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的并用,不随意打断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来培养学生的鲜活的思维。教学,学活,语文课堂气氛怎能不活,这样的课堂气氛也一定会良好。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教师的教学,以便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一个学习的合作者或是学习的指导者。课堂上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课堂上,教师不应把知识硬塞给学生,学生学的再多,充其量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形鹦鹉”;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堂上,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刺激学生学生自主学习,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三、要让尊重和赏识走进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惟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能充满信心,才能激活思维,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教师要真诚的爱自己的学生,爱他们的优点,也爱他们的缺点,亲近他们,与他们心心相印,尊重他们的人格,少一点审视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使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四、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感悟空间,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和鼓励;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激发学生潜在的好奇心,把学生提到主动学习的角色上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变革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五、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教师是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教师,学生是市场经济熏陶下的学生,要想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要想契合教育发展的需求,要想适合学生的需要,教师必须进行继续教育,必须自我充电,以赶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学生的需要。在知识的领域上,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是一条潺潺不息的小溪;从教育的角度看,教师应该掌握科学的理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作为教师的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反思和不断的探索。

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 篇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课改以来,沉寂的课堂热闹了起来,对话成了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对话理念的引入,的确给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仔细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由于观念的偏差、认识的局限,导致对话教学中出现了很多虚浮和无效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对话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和纠偏,构建积极有效的语文对话教学框架。

一、对话真实意义缺失的反思

(一)教师主宰的“假对话”

教师虽然从形式上给予学生自由言说的机会,但是整个对话过程都牢牢地掌握在教师预设的框框中。教师不是“主导”,而是“主宰”。虽然课堂有问有答,但是在话语霸权之下,不过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一步一步地接近预先设计好的答案,教学完全封闭在教师的诱导之中,成为掩人耳目的“对话圈套”。属于语文教学本性的心灵对话严重缺失,学生在这样严密控制的对话中,失去主体的个性、情感和思想,陷于精神上的单一与苍白。这样的课堂对话所表现出来的不是学生学习、感悟和建构知识的过程,而是被教师强势牵引着的模式化的表演罢了,是语文课堂的虚假饰物和华丽包装。是装腔作势的“假对话”:

(二)脱离文本的“空对话”

文本是学生的第一认识对象和对话伙伴,是师生课堂对活的直接凭借和依据。有些教师为了生成“无法预约的精彩”,为了“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就从“平等的首席”中让出来,成了教学的“旁观者”和“局外人”,任由学生天马行空地随意发挥,漫无边际地自说白话,置文本于不顾,严重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如,一位教师教学《秦始皇兵马俑》,在总结课文时间学生: “面对这雄伟壮观的秦始皇兵马俑,你觉得最应该感谢谁呢?”学生回答: “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古代那些制造兵马俑的劳动人民。” “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秦始皇。如果秦始皇不为自己制造陵墓,就不会留下兵马俑了。” “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第一个发现兵马俑陶片的农民。” “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考古专家。”“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特,从不同的角度猜测着教师的“谜底”,教师因为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也莫衷一是,无果而终。这种脱离文本视野,缺失文体价值观的对话,是一种没有潜质的“空对话”。这种没有意义生成的对话只能 是空洞无物、毫无意义的语言形式。这样的对话越多,距离教学目标就越远。时间长了,学生会变得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哗众取宠,迷失了精神的家园。

(三)漠视差异的“偏对话”

对话教学的第一要义应该是民主和平等。要求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最自然、最真诚的交流,真正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和精神领域,倾听他们幼苗拔节、心灵开花的声音;欣赏他们蓬勃向上、笑容灿烂的样子;分享他们成长途中五彩斑斓、妙趣横生的故事……遗憾的是,我们发现很多的语文课上,少数能说会道的尖子学生几乎垄断了话语权和表达权,他们频频地发言,屡屡地表演,俨然是对话的“贵族”,而其他学生则很少有自由表达的机会,至于少数“差生”更是与对话无缘:对话主体严重失偏,对话机会严重失衡。学习生活中的“偏对话”,使他们越发心灵封闭,心思枯竭,自卑脆弱。教师不能漠视差异,而应把它开发成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尊重儿童的差异,赋予每个学生自由表达的权利。尊重儿童的话语权,就是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生命。还儿童话语权,教育中才有儿童的影子,对话教学才能有效展开。

(四)琐碎问答的“浅对话”

由于理解的偏差,有些教师把对话简单地理解为“谈话”和“说话”,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琐碎的问题,也不管这些问题有没有思考的价值,有没有提问的必要,教学的展开全部围绕问题进行,教学的推进过程就是问答的延续过程。问题回答完了,对话也就随着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宣告结束,这样的对话缺少思维的交锋,思想的碰撞;没有精神的交流,视界的融合;缺乏自我反思和相互唤醒,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问与答、理解上的“浅表层”,其实是变异了的“独白”,是近乎无效的“浅对话”。

二、 “有效对话”实践策略的构建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其实这里面包含着两层含义:

(1)阅读是读者与文本间主体的对话过程。

(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主体间的对话过程。

这里面蕴含着语文教学对话的两个概念:一是“阅读对话理论”,二是“教学对话理论”。现在很多教师把两者混为一谈,把《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对话”理解为单纯的“教学对话”,这显然是很片面的。新课堂要求从“教师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走向“师生对话论”。 “对话”,不仅是一个时尚的名词、一个新锐的理念,更应是一种实实在在、付诸课堂实践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行为。

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 篇7

一、怎样处理预设课堂教学目标与生成开放课堂教学过程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所提倡的课堂教学必须是开放的、生成的、动态的。强调课堂教学的开放、生成、动态是否意味着不再强调教学目标甚至根本就不讲教学目标、不要教学目标?很多执教新课程的教师不能辨证地处理这一问题。实际上,我们既要强调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动态性,同时也不能不要教学目标,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目标意识淡薄,不强调甚至不要教学目标,只是在课堂上一味强调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只是一味追求一些“表面的热闹”——看起来像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教学的效率的高低是可想而知的。

二、问“听懂了吗”好,还是问“还有问题吗”好?

在我们国家,老师们在课堂上经常问的一句话是“听懂了吗?”而在西方一些国家,很多老师在课堂上经常问的一句话是“还有问题吗?”两种问法究竟哪一种更好?这实际上体现了我国和外国在教学理念上的差异——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大家知道,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它很多时候甚至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如果提不出问题,还谈什么解决问题,还谈什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怎么能够得到有效地培养呢。

三、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否就摈弃所有传统教学方式?

新课程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但并非全盘否定传统教学特别是传统教学中那些有效的科学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因学科制宜、因内容制宜,并非所有的学科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我们不能不顾学科以及学科内容的实际情况而一味地强调每节课都必须运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四、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是否就不要传统教学媒体?

当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教育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可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媒体都是支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工具。既然是工具,就必须依据教学实际的需要来考虑是否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并非每一节课都必须要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有些学科中的教学内容还得慎用现代教育媒体,比如在进行语文学科时,不能多媒体的图解来取代学生的理解和感悟。20xx年5月,笔者曾经参加了荣昌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支持教学优质课赛课的评课工作,在评课过程中,我对教师们利用教学媒体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参加比赛的41名教师都使用了现代教学媒体,而同时使用黑板等传统教学媒体的教师仅有10人,其余31名参赛的教师都是在讲台上“点鼠标”。课件有优点,但也有缺点,比如课件一旦制成之后,要在进行课堂教学之时修改课件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即课件具有封闭性,而板书相对于课件来说显然具有开放性。前边已经述及,现代教育和现代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的必不可少的特征乃开放性。由此可见,运用什么现代教学媒体还是传统教学媒体,必须依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五、是“满堂问”好,还是问适量的有价值问题好?

现在的中小学常规教学特别优质课比赛、研究课展示,很容易发现一个“满堂问”现象:老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学生只得答完一个问题接着回答下一个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否有思考价值却考虑得比较少,如果作一番统计。不难发现这些问题当中,很多都没有思考价值。实际上,课堂提问不在问题的数量的多少,而主要在于是否有价值。让学生思考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肯定比回答许许多多毫无思考价值的问题好。

新课程教学反思简短 篇8

一、一纲多本下的教学

1、教师教学应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新课程很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一个课程标准,多种版本的教材并存,而且各个版本的教材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可以改变过去把课本当成金科玉律,让学生死记课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记得98年上海高考有这样的一道题目:

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重量50%以上的物质是

A.蛋白质B.脂肪 C.糖类 D.水

题目的答案是D、水。这样命题的依据是因为课本上有“水在细胞中是最多的”的语句,命题的立意是考查考生推理的能力。各种科学证据证明答案应该是脂肪,但是在很多教师的教学中依然坚持错误的答案,一个方面因为高度相信高考题,另一个方面为了保证考试的时候可以那多拿2分。这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从中也可以折射出以往的生物教学重结论、重识记、重应试,轻过程、轻实证、轻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等弊端。一纲多本,高考直接使用某个版本教材的原话直接考查的可能性减少了,这就促使我们教师教学从以往教教材向使用教材转变,既尊重教材,又不盲从教材,带着批判的眼光利用好教材,教材是一个呈递知识的范本,不是“圣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就是让学生不要盲从、迷信权威,要带着质疑去学习、去接受。对知识要保持一种开放、动态的认识,而不是把它当成封闭的僵化的教条对待。

2、重视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不同版本的教材,知识点的组织、语言叙述、编排的理念等都有很大的差别,高考不可能依据教材来考核,我们如何对待这种差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答案就是抓住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有一些近似戏谑的生物学明言如“事实比想象离奇”、“生物学唯一的规律是:生物学中的概括一律具有例外”正是从侧面说明了生命世界的纷繁复杂。由于生物多样性等原因,生物规律既有普遍性,又又有它的特殊性,生物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概念的发展,概念的发展是认识的进步,理论的更新,观念的转变。抓住核心概念的教学就是抓住了高中生物教学学的重点、主干、提纲,既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譬如,免疫的内容以前是放在选修来学习的,现在放在了必修3,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增加对“稳态”这个核心概念的认识。

二、要正视生物实验教学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新课标重视实验不仅体现在考纲有20个基础实验的上,体现在课本大量的科学史上,更体现在对科学探究能力的明确要求上。实验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要增加学生对知识的鲜活认识,破除对知识产生过程的神秘感,不再觉得创造知识是高不可攀的。对实验教学我们要有一个整体的计划,不可为了实验而实验。譬如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把它细分成不同的细节,融入20个基础实验教学中,要在回顾科学史中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史的教学重点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哪些人在何时做了哪些事。实验不仅是学习的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和策略。以什么形式开展实验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学生动手能力强,可以多以探究的形式,基础差的可以先学习理论再实验验证,学校硬件环境差,可以多做演示实验。

三、落实新课标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面向全体学生,不仅仅是口号

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另一方面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要求我们要了解学生,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分层要求,实行有坡度的教学设计,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手段,注重不同学生的情绪体验,分层辅导提优补差,加强学法指导,特别是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了解他们的学习计划、指导他们阅读教材(参考书)、如何听课、如何做好笔记、用好笔记,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11篇


自古以来老师在社会上的地位都是非常重的,作为教师必须了解教案的作用之大。对于板书的书写模式,在教案中应该也是有所体现的,写出一篇优秀的教案是一个难题吗?接下来范文资讯网的编辑会为大家分享“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篇1)

不只要有一定的智商水平,形成性评价是衡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状态及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形成性评价能促进一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及社会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戈曼指出: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更需要有较高的情商。临时以来,教学只重视开发智商,而忽视开发情商,致使学生心理障碍严重,耐挫能力低,一旦受挫则悲观丧气,严重阻碍着智力因素的发挥。通过形成性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激励学生向上,对学生进行兴趣、好奇感、情感、毅力、性格、注意力等诸方面心理素质的基础训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既能关注过程,又能关注结果。由此可见,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形成性评价就显得异常重要而且刻不容缓。

1.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1.1评价内容:形成性评价内容较为广泛,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参与程度、合作精神、作业完成情况、口头表达能力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策略、文化知识和发展潜能等多个方面。

1.2实施方式:

1.2.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竞赛法为形成性评价提供了事实依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把学生的课堂纪律、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训练等多方面的情况用分值体现出来,并进行小组竞赛。课堂结束前,我把比赛成绩统计出来并登记在自制的表格中。比如说,课前三分钟铃声一响,我就观察各小组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对做到快、齐、静的小组分别奖励6分、4分、2分,较差的小组则得不到奖励分。上课期间给动静分明的小组加分鼓励,这样做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增强组织纪律性,同时也让学生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上好一堂高效率的英语课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在课前复习阶段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及运用情况过程中,也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好胜心理,促使学生及时复习,也使学生的注意力由下课时的放松状态很快地进入到紧张有序的课堂状态。此外,不管是传授新知识阶段还是操练阶段,我都采用自愿或抽查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较量,这样一方面给课堂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因为在操练过程中,为了本组的胜利,学生之间要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以提高小组的整体水平,而这些在平常学生是较难做到的'。

1.2.2把各小组学生的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及课外活动的参与态度也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生在课后及时复习作业能有效地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养成一种复习、作业、预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习惯的养成正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策略的集中体现,这对学生将来学习、生活及事业的成功也是个良好的开端。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部分,它能帮助学生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交际,同时还是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及社交能力的广阔天地。因此,考查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也是评价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1.2.3竞赛成绩的统计。在每堂课结束前统计各组的总计得分,优胜组得一颗星,到期末即可按所得星的数目多少来衡量各组组员的平时成绩。

1.2.4把课堂口语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把口语评价分散到每学英语课上进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情感,使他们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而且也能带动英语其他各种技能更好地同步发展,为其中口语终结性测试取得较高性度创造了条件。同时,通过课堂口语评价,便于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改善教学过程,推动学生形成继续学习的动力。

2.评价的方法

2.1分散评价。指考评时间上的分散和内容上的分类。

将期末一次性的测试分散到每节课上进行用经常性评价代替偶然性评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考查。有利于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为学生成长提供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

2.2按级评价。将英语口语评价分为A,B,C三等。

A等:要求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开口说英语,且语音语调准确,优美,语言流畅,语速适当,能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材料。

B等:要求学生能大胆开口说英语,语音语调正确,语速适当,能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等。

C等:要求学生能按教师的要求提问和回答简单内容,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语速适当。

利用小组竞赛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同时,积极向上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部分胆小、基础薄弱的学生受到鼓励和鞭策,使他们逐步形成争强好胜、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敢于迎接挑战、勇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对挫折和失败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的健康完美的心理素质,也使学生在兴趣、情感、性格、注意力等多方面的心理素质得到基本训练,这也正好体现了“促进学生发展,鼓励学生向上”的评价目标。

总的来说,形成性评价使得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学生也乐于开口、动脑、动手,并通过视、听、说、唱、感等多种途径提高了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能自觉复习、认真作业、主动预习,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使今后的英语学习有了重要的保证。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篇2)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通过对新课程教学的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学生学习最关键的因素,我认为是兴趣。兴趣的培养,情感教育不容忽视。

一、学生学英语难的因素

要找到提高英语学困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我认为学生学英语难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因素: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信息社会娱乐的多样化诱惑着广大中学生,使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英语。比起默写单词、背诵课文,上网、玩游戏、看电视似乎更具有诱惑力,这些占据了他们大量的业余时间。

2、家庭因素:大部分学困生的父母对孩子的英语学习不重视,不能很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期望过高,不断对孩子施加压力,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过重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完全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教学因素:不可否认,我们很难把45分钟的英语课都上得具有生活性,时代性和文化性,但我们每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都希望做到这一点,我们也很不乐观的看到,有些老师教学方法仍然陈旧,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有些老师将英语语言条文化,使生活的语言变成固定的规则,使英语变成死记硬背的代名词。

4、学生因素:绝大部分的英语学困生都并不是因为自身智力的原因而导致的学习困难,往往是学习态度和方法导致的结果。如有的同学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经常爱开小差,因此一些知识点没有学好,基础知识缺陷,学习新知识又遇到很多障碍,这样的障碍未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导致在学习道路上负担越来越重,步伐越来越小,时间一长,致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而成为学困生;而有的同学学习虽非常用功,但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他们来说,往往“事倍功半”;有的同学则是过分地注重卷面分数,忽视了英语的语言性,缺乏口头练习。

二、如何提高英语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新课程中对英语教学强调:“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因此,学生只有对英语语言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报有积极的情感,才能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取得好成绩。(1让学困生愿意学习。有一句话说得好:成功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每年接新班,在第一堂课上,我都会说同样的话:我知道在你们父母心中,你们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你们在我的心目中也是独一无二的,不管你们在小学时取得多么好的成绩,也不管你们考的是二、三十分,现在的你们在我面前都是一张白纸,我希望你们在这张白纸上能画出最美的图画。“Don’t be nervous.Take it easy.To be happy.”每次讲完这一番话,我都会看到几位后进生的眼睛一闪,而我也会不失时机地给他们投去鼓励的眼神,我相信在那一刻,我和他们的心已经贴近了一点。因为他们觉得老师对每一位同学是一视同仁的,不偏袒,不歧视,消除了他们心中的种种顾虑。但有些同学仍旧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英语,所以我会拿出一些标有英语的生活用品:如书刊、招聘广告、药品、照相机、各种说明书等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浏览了之后,向他们指出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2让学困生开心地学习。想让学困生能快乐地学习,我认为最重要是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准备好每一堂课,不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再要备学困生,在对教材的处理上要做到深入浅出,使他们易于掌握。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寓教于乐,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和积极性,并激发学困生学习的热情。如班上有时举手的同学多了,我会让他们先来一个石头剪子布,获胜者才可以回答问题,要求石头剪子布需用英语来说:“stone,scissors and cloth”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这时我往往注意观察学困生们的表情,我发现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比赛当中,单词念得比平常标准多了,响亮多了。

小组竞赛这个教学环节并不是每堂课都能用的到,我发现在上语法课或是试卷讲解时,学困生又恢复了老样子,觉得枯燥无味,而且注意力很难集中。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上建立了一种激励性评价制度,为每位同学制作一个激励性评价制度,每取得一个进步,老师奖励一个“学分币”,同学们把它称为“学分币制”。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这个机制实行后,很多上课不爱开口的同学,上语法课和试卷讲解课要打瞌睡的同学,比原来认真多了,积极性高了很多,而且总是希望能听到或看到老师犯的错误。(3)让学困生学会学习。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学困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英语单词和短语的积累仍属于初级阶段,对一些单音节词的读音规则都不知道如何掌握。因此,开学之初,我系统地从音标教起,并进行了语音测试,对学困生的音标要求逐步过关。在记忆单词方面,教导他们通过记忆字母组合和辨认音节类型的方法来记忆。同时,要求他们对已学过的单词要运用到口头表达和写作中以达到长期的记忆。其次,摸清学困生的知识困难点,给他们制定短期目标,如有的同学一般现在时没有掌握好,那么要求他这个时间段重点搞清楚这个语法点;有的同学是混淆一般疑问句和wh-疑问句,则要求他们把每张卷子上同类题型在老师的课堂讲解之后,经过自己的理解,反馈给老师,这道题错在哪?为什么错误?实现了一个小目标,再制定下一个短期目标,使他们能感觉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感,不带畏惧情绪冲刷下一个目标。但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由易到难的原则,才能漫漫地提高学困生学习的意志力。

因此,我认为学困生并不是真正学习困难者,他们同样具有进取心,同样渴望知识,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耐心,信心和爱心,要用真情去教育他们,鼓励他们,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把他们的 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心坎里,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有可能培养了一位未来的栋梁之材。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篇3)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勺窝中学:张习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这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是多么重要,课堂教学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活动,如何使英语学困生保持欢快的情趣、兴奋的心情和求知的欲望?就这一点,我认为是兴趣。兴趣的培养,情感教育不容忽视,经过十几年的英语教学和不断的反思中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学困生学英语难的因素

要找到提高英语学困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首先必须了解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我认为原因有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因素: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信息社会娱乐的多样化诱惑着广大中学生,使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英语。比起默写单词、背诵课文,上网、玩游戏、看电视似乎更具有诱惑力,这些占据了他们大量的业余时间。

2、家庭因素:大部分学困生的父母对孩子的英语学习不重视,不能很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期望过高,不断对孩子施加压力,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过重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完全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教学因素:不可否认,我们很难把45分钟的英语课都上得具有生活性,时代性和文化性,但我们每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都希望做到这一点,我们也很不乐观的看到,有些老师教学方法仍然陈旧,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有些老师将英语语言条文化,使生活的语言变成固定的规则,使英语变成死记硬背的代名词。还有一些老师试图通过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使语言教学“理学化”。还有的老师对成绩好的同学和成绩差的同学态度也截然不同,对成绩好的同学的批评就如和风细雨,对成绩差的同学的批评则是雷雨交加,不能很好地从情感方面来了解和引导他们,在成绩差的同学心灵深处留下很深的创伤,使得他们自己也认为:我就是差的,我就是不行。甚至有的老师干脆就把这些学生“抛弃”了,使得这些同学在校就如在托儿所,只管吃好睡好,只要不出事,其他的一概不管,因此加剧了两极分化。

4、学生因素:绝大部分的英语学困生都并不是因为自身智力的原因而导致的学习困难,往往是学习态度和方法导致的结果。如有的同学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经常爱开小差,因此一些知识点没有学好,基础知识缺陷,学习新知识又遇到很多障碍,这样的障碍未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导致在学习道路上负担越来越重,步伐越来越小,时间一长,致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而成为学困生;而有的同学学习虽非常用功,但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他们来说,往往“事倍功半”;有的同学则是过分地注重卷面分数,忽视了英语的语言性,缺乏口头练习,久而久之,对语法知识能说得头头是道,但张嘴却只能说出:“How are you? I’m fine”等简单句子,学就了一门哑巴英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成了英语学困生。

二、如何提高英语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育部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因此,学生只有对英语语言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报有积极的情感,才能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取得好成绩。

(1)让学困生愿意学习。有一句话说得好:成功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每年接新班,在第一堂课上,我都会说同样的话:我知道在你们父母心中,你们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你们在我的心目中也是独一无二的,不管你们在小学时取得多么好的成绩,也不管你们考的是二、三十分,现在的你们在我面前都是一张白纸,我希望你们在这张白纸上能画出最美的图画。“Don’t be nervous.Take it easy.To be happy.”每次讲完这一番话,我都会看到几位后进生的眼睛一闪,而我也会不失时机地给他们投去鼓励的眼神,我相信在那一刻,我和他们的心已经贴近了一点。因为他们觉得老师对每一位同学是一视同仁的,不偏袒,不歧视,消除了他们心中的种种顾虑。但有些同学仍旧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英语,所以我会拿出一些标有英语的生活用品:如书刊、招聘广告、药品、照相机、各种说明书等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浏览了之后,向他们指出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一些国际性的大都市,精通英语所具有的优越性,使他们意识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但单靠这一点就想让学困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还是远远不够的。导致每位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都不一样,所以每次接新班,我都会向班主任和前任课老师详细了解每位同学的情况,尤其是学困生的情况,不单单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还包括他们的性格,爱好和家庭状况。如黄帅同学,个性较内向,孤僻,加上对前任课教师有抵触情绪,导致学习困难,表现欠佳,自暴自弃,一度消沉。刚上七年级时连基本的抄写作业都不交。在这种情况下,我和他交心谈心,做了大量的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取得了他真诚的信任。只要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我就尽量鼓励他,使他慢慢地有了自信,并及时对他进行学法指导,英语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终于成了班上的优秀学生。

今年所接的初一(3)班,经过家访了解到,将近1/3的同学来自外省市,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父母收入不高,生活十分窘迫,日夜为了生活而操劳,很难顾及到孩子的学业,也很难给小孩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更谈不上能辅导小孩的英语学习。这些同学在校表现得比较自卑,也很敏感,在英语课上不敢发言,更不想谈论关于自己的家庭情况,英语教材是一套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新型教材,几乎每一堂课我们都必须提到与家庭相关的话题,如家庭成员的生日、父母的职业、家庭住址等。在描述My room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当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我的房间很小,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张椅子。这个开场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好奇心,但更重要的是赶走了这些民工子女的自卑感:原来老师小时候的生活环境也是很差的!我发现那堂课上,家庭条件最差的李丹同学表现得自信多了,从不举手的她举起了手,用不太流利的英语介绍自己的房间。当我对她说很好时,她涨红了小脸,激动不已。

因此,我认为只有我们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找到了,学生的心扉才能够向我们打开,才会向我们讲出自己消极行为的真实动机,我们的情感教育才能够成为现实。

(2)让学困生开心地学习。想让学困生能快乐地学习,我认为最重要是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准备好每一堂课,不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再要备学困生,在对教材的处理上要做到深入浅出,使他们易于掌握。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寓教于乐,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和积极性,并激发学困生学习的热情。如班上有时举手的同学多了,我会让他们先来一个石头剪子布,获胜者才可以回答问题,要求石头剪子布需用英语来说:“stone,scissors and cloth”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这时我往往注意观察学困生们的表情,我发现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比赛当中,单词念得比平常标准多了,响亮多了。在记单词上,我经常举行一些小组竞赛,如上“food and drinks(食物和饮料)”这一课时,我让同学们玩了一个猜单词游戏,同学们可以用形体语言或其他单词来表达,越难的单词分值越高,最后拿所获得的分值来“go shopping(购物)”。如orange:It is a kind of find of fruit and it is a color.这个活动经常让很多同学觉得上课时间太短了。

小组竞赛这个教学环节并不是每堂课都能用的到,我发现在上语法课或是试卷讲解时,学困生又恢复了老样子,觉得枯燥无味,而且注意力很难集中。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上建立了一种激励性评价制度,为每位同学制作一个激励性评价制度,为每位同学制作一个学习成长记录袋,对他们的每一个进步都有记录,如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堂上认真倾听、笔记完整、准时背书、默写优秀、试卷积极分析、作业工整、发现老师的错误、提出一个好问题、作文优秀、测验进步。每取得一个进步,老师奖励一个“学分币”,同学们把它称为“学分币制”。每个月底,同学们就会拿自己积攒的学分币来竞拍老师买来的学习用品,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这个机制实行后,很多上课不爱开口的同学,上语法课和试卷讲解课要打瞌睡的同学,比原来认真多了,积极性高了很多,而且总是希望能听到或看到老师犯的错误,如板书错误,绝对逃不过他们的金星火眼。我班的许海平同学,刚上初一年级时,单元测验分数为29分,第一次月考分数为42分,获得了13个学分币,第二次月考分数为60分,又获得了18个学分币,成为班上学分币增长最快的同学,月底竞拍时拍到了三本崭新的练习本,现在对英语学习充满了信心,并且学得很开心,就像上班多劳多得一样。家访时,当我把他在校的英语学习情况向他父母汇报时,父母高兴地流下了眼泪,并承诺在家一定好好监督儿子做作业。

(3)

让学困生学会学习。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学困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英语单词和短语的积累仍属于初级阶段,对一些单音节词的读音规则都不知道如何掌握。因此,开学之初,我系统地从音标教起,并进行了语音测试,对学困生的音标要求逐步过关。在记忆单词方面,教导他们通过记忆字母组合和辨认音节类型的方法来记忆。同时,要求他们对已学过的单词要运用到口头表达和写作中以达到长期的记忆。其次,摸清学困生的知识困难点,给他们制定短期目标,如有的同学一般现在时没有掌握好,那么要求他这个时间段重点搞清楚这个语法点;有的同学是混淆一般疑问句和wh-疑问句,则要求他们把每张卷子上同类题型在老师的课堂讲解之后,经过自己的理解,反馈给老师,这道题错在哪?为什么错误?实现了一个小目标,再制定下一个短期目标,使他们能感觉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感,不带畏惧情绪冲刷下一个目标。但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由易到难的原则,才能漫漫地提高学困生学习的意志力。对于那些在课堂上羞于开口的同学,每天约好时间到我办公室朗读或背诵学过的课文,分析生词的读音规则,词性和词义,这个过程也就是教会他们如何预习新课的过程,在课堂上,经常请这些同学朗读比较有把握的单词或对话,并任命发音有了明显进步的同学来担当英语小组长,负责同学们的单词和课文背诵,在不断倾听的过程当中,他的英语水平也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此外,我每天与他们约好时间,面对面地交谈,询问他们今天的学习心得,有哪些障碍,及时给他们解决。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初一(3)班的大部分学困生在答题技巧上有了一定的改观,在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这五个学习环节上基本能达到要求,少部分同学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因此,我认为学困生并不是真正学习困难者,他们同样具有进取心,同样渴望知识,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耐心,信心和爱心,要用真情去教育他们,鼓励他们,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把他们的 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心坎里,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有可能培养了一位未来的栋梁之材。

拟写人:张习荣

(一)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篇4)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一、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重点

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发展学生。要培养学生三种综合性能力:

1、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2、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二、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21世纪是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以知识和技术创新频率不断加快、社会深刻变革为主要 特征的时代。教师要为这个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至少应 具备以下几种核心能力:

1、终身学习的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日益加速。面对教育和 专业知识的加速老化,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掌握新的信息和教育技术,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力或素质结构,成为多才多艺教育者,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社会和时代,才能不断创新教育以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超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与新课程同步发展,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专业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种超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要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适应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3、反思教育的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更加广泛和深入,教师将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模式、过程、手段与方法,因而要求教师不仅要自觉地在情感、意志上不断调适,而且要具备能够分析、讨论、评估和改变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能力。教育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教”。因而教师必须思考各种教育行为的社会与个人后果以及伦理背景,给教育以终极关怀。

4、基于网络资源教育的能力。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教育和学习的数字化生存成为可能。21世纪网络技术将有更大的发展,网络资源将更加丰富,人类创造的最新资源也将以最快捷最优先的方式上网储存传播。谁不学会基于资源的学习,谁就将成为文盲。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基于资源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5、激活创造性的能力。变革和创造将是21世纪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类发展史表明,人的创造潜力是无限的。如同“芝麻开门”的暗语能打开宝库一样,人的创造潜力必须通过激活才能变为现实的创造力。21世纪的教育必须将学生培养成为会创造之人,使他们通过一个个会创造的头脑和一双双会创造的手,创造出新的生活、新的时代和新的世界,这是教育的根本追求。因此,教师必须具有通过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创新精神和激活学生创造性的能力。

6、心理辅导的能力。可以预料,随着知识创新的加速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21世纪的社会竞争将日趋激烈,同时,通过合作共同应对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也日益成为必然选择。面对激烈竞争人们将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向合作又要求人们能相互理解和支持。无论是竞争与合作都要求人们和谐相处。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心理辅导的能力,通过助人自助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三、以新课程的理念实施高中英语教学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

高中英语课程是为高中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课程。因此,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中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特别强调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英语。

高中的学生学习方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在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水平上也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学设计不但要符合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以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构建共同基础的目的。

2、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要符合新课程的需要。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学习方式,改变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应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应增加开放的任务型活动,增加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进步。

3、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高中学生经历着从少年、青年到成年转化的特殊时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 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学生应该形成适合自己学习需求的学习策略并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习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出空间和时间,使他们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信心,提高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其它学习资源完成 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要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交际中形成交际策略。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独立制定具有个性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自我评价不断修整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5、拓展学习渠道,增加语言输入量

高中英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开设选修课。其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跨学科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余地和发展个性的空间,也为学生规划人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我们一方面要上好必修课,要充分利用和挖掘课程资源,挖掘教材中的内涵,为学生打好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基础,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拓展学习渠道,为学生开设选修课,不断为学生增加语言输入量,完成课程规定的课外阅读量。使学生在不断的语言接触和学习中,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听觉、视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要开发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拓展英语学习和运用的渠道。

6、创设最优化的英语学习环境 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英语学习尤其重要。我们没有现成的英语学习环境,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去营造。不仅要创设课内的学习环境,更要创设课外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换角色,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外,要建立课外学习小组或合作伙伴,建立英语学习园地,英语广播,创办英语小报和英语角等,使学生有更多运用英语的空间。

7、实践“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新课程强调语言的功能而不是语言形式;强调用语言做具体的事情,而不是一般的语言输出(表达)。因此,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提倡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来实施课堂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指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某事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任务的设计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任务应有明确的目的;2)任务应具有真实意义,即接近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3)任务应涉及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达等过程;4)学生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到语言;5)学生应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6)完成任务后一般应有一个具体的成果。教师要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能体现教学目的的种类任务、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运用所学英语和其他方面的才能,完成所设定的任务目标,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自主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强化学习动机和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增进文化理解,体验学习的价值等。

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要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四、对高一英语教学提出几点要求

1、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要以学习新课程标准作为理论学习的重点。不仅高一教师要学,高

二、高三的老师也要认真学。通过学习要把握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目标。

2、加强集体备课,倡导合作精神。我们面临新的标准,新的教材,如何把握,要靠集体的力量。

3、研究教材,整合教材。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各模块要求,从而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整合教材。要挖掘教材中的内涵,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学生间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复习和作业的习惯,高声朗读及背诵的习惯,听英文广播,阅读英文报刊资料的习惯,正确使用工具书,教辅资料的习惯等等。

在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学法指导,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且有不断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其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新标准把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鲜明地提了出来,充分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要地位。

兴趣是一种探求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趋向,它能促使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对老师所教内容有无兴趣,兴趣多少跟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有直接的联系。老师必须使自己的课生动有趣,好的教法是激发兴趣的重要因素,教无趣,必不乐学。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渗透着“爱”,倾注着“爱”。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降低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兴趣,自信心。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与赞美。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民族、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尊重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以“我是学生友,学生是我师”的态度对待他们,以宽容、豁达、理解、信任赢得学生的尊敬与信赖。这样,教师的愿望、思想及教学方式便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的要求就容易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才能赢得每个学生的尊敬。教师要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增强成功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总之,教师要设法使学生Love English and love you。

5、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加上假期的原因,学生原有的知识遗忘较多,再加上新教材的学习要求明显提高,词汇量增加,学生学习有一个适应期,教师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做好双基的补偿工作。同时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工作。要在语言的实践中来加强双基的复习和巩固。

6、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要尽快培养学生的预复习习惯和能力,听课和记笔记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要有明确的预复习提纲或单元的学案。

7、要努力探索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话题为主线,以任务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外语教学存在着学用脱节的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在高校里,那些学了十多年英语,获得了较高级证书的学生,却仍然听不懂,也说不好英语。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采用“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

“任务”是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应用语言的目的。即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语言运用的活动中把词汇、语法和功能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词汇和语法都是为“做事情”或“完成任务”服务的。教师不必用过多的时间去传授语言知识。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指导者、旁观者和裁判的地位,一改过去的教师“一言堂”为学生的“群言堂”,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体会和学习语言,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篇5)

在现阶段下,各大学校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地探讨教材改革,大多地方已经普及了新课程下的教材,寻求教学方式和教材相结合,更好的促进高中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

1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

1.1教材中内容需适度进行调整

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对于教材以及辅助材料的选择可以有多种方式,为了提高高中英语的教学水平,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可以将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调整,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删减,这样可以有效的进行讲解,不会出现为了讲教材而讲教材的情况。因为这样的话,教师教学就会容易出现分不清主次,学生学习来也是重点难点不好区分,对于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的完成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书籍选择,可以区分精读读物和泛读读物,精读是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以及词汇和语法的知识。泛读主要是以阅读为主,让学生提高英语的语感,为后期英语能力的提高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

1.2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需开展适合能力水平的听说活动

一些教材内容涉及的听说读写的难度大多超出学生现有的掌握水平,一般都是听力语速快,单词生僻或者话题冷门等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这些难易理解的可以进行指导和点拨,过度难得材料就要果断舍弃,不要为了练习而练习,要以学会为目的进行目标训练才是首选,机械的反复训练反而会让学生厌倦,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所以,开展英语方面的听说读写相关的训练,要结合学生实际,选取适合学生的话题,即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让学生提供一些题材,这样就可以刺激学生的兴趣。1.3需更加注重词汇的讲解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学生对于一些英语词汇的要求是能够使用,根据学生的实际,对于所有的词汇,不可能全部都做到掌握,而且一些材料的词汇量很多,而不都是重点词语,所以,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只需要掌握利用率高的词汇即可,其他的词汇可以在提高语言素养方面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基本词汇和生僻词汇,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有重点的学习,对于一些新词可以在听说读的过程中去接触,这样可以扩大其词汇量的掌握。

2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教材的优势特点

2.1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口语技能

对于以往教材来说,新教材内容更加充实,在好多地方都是以提高高中学生的口语能力而设计的,所以,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特点,来重点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培养,不断的加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那么,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就是要让学生多练习,从而不断的提高英语口语的能力和英语的综合素质能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才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2.2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为了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才发展产生了新教材。新教材的教学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英语口语、写作以及交流等各个方面。教材的改革,对英语教师的能力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高能力的教师才能更好的利用新教材,将里面的内容更好的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能力的快速发展,以适应社会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3新课改背景下改革英语教学的方式

3.1丰富教学内容

语言学习的最重要的就是兴趣,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推动学生学习英语,对英语不再排斥。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特点,注重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练习交流对话,来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学习,不断的提高其思考能力。

3.2新课改环境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方式转变

以往传统教学均是教师占有主导地位,为了适应新课改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教师备课的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将重点知识内容进行归纳,这样学生就可以有重点的学习。另外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了让学生更加灵活的学习英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这种开放性的课堂更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打造高效学习的课堂。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需求,来设计课程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点拨,从而高效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3.3充分发挥微课教学方式的作用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学方式也在随着不断的改变,微课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它主要是利用丰富的材料资源,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便利。其中,阅读在英语学习中占有很大比例,微课这种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以及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4结语

综上,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教学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以学习英语为兴趣,以达到能够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要求,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这样学生能够在日后英语应用中,就可以得心应手。所以,在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中,教学内容和教材相结合,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综合素养,旨在培养成为社会综合型人才而努力。

作者:于艳丽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许秀玲,新课程改革下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J].学周刊,20xx(23):142-146.

[2]李红霞.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xx(04):121-122.

[3]冯玉娟.分析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05):52-53.

[4]王蔷.MichaelHarris.SeniorHighEnglish[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7]俞红珍.教材的“二次开发”:涵义与本质[J].课程教材教法,20xx,25(12):9-13.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篇6)

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也提出了响应的要求,教学时需要先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某一课程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投入进去,积极性也会随之高涨起来。比如说,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实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元素化合物”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背默比赛。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需要时刻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以兴趣为基础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学会学习,帮助他们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都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开展高效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在合作中进行分享、交流,让不同的学生贡献各自的经验,将他们各自优势发挥出来,以便为他们都能够完成一些更为复杂的任务奠定好基础。

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也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对于锻炼学生知识的使用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指引学生就特定的学习任务进行相互之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积极配合与协作的过程中,既能够保障任务顺利完成,也能使得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加深了对相关化学问题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创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去思考、辩论,这样的教学也是能够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交流与合作的。学生都能够在交流探究当中激发出思维火花,同时其他的学生也能够从其他学生的思维中受到启发,感受看问题的不同视角与方法。这对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在探究“氯水的漂白性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进行简单的演示实验:在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氯水,这个时候红色会慢慢褪去。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红色褪去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设计相关的实验来验证褪色是由一些微粒引起的,又是哪种微粒呢?问题一出,学生开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争论的着眼点集中在了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氯水中存在着的微粒分别和酚酞以及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次氯酸的漂白性引发了其褪色;也有可能是发生了中和反应,使得溶液的PH值小于8,进而也出现了褪色的现象。学生也都能够在积极的交流与合作中既能很好地实现彼此观点的交换,也对这部分知识点有了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这一节课堂教学收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自主学习主要指的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依据自身的学习条件,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根据自身的状况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这一过程表现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参与性以及创造性,通过自主学习,学生逐渐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化学教学当中,教师需要转变学生不好的学习方式,积极地为学生提供一些好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正确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时刻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思考和探究知识的机会,将学生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效率。例如,在探究“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用多媒体课件将钠、铝、铁等金属物以及金属化合物的知识展示出来,然后再让学生讨论几种金属物质所具备的物理性质,指导他们自己设计相关的实验方案;然后再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都能够在实验的基础上有效地了解这些金属和水、氧气与酸之间的化学反应;最后,教师再提议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在各个环节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将他们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领域广泛使用开来,为此将多媒体课件与化学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建立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让信息为化学的“教”与“学”服务。结合多媒体课件自身独有的动静结合的特点,来为学生创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样多彩的画面和生动的展示都能为学生带来强烈的刺激,有助于学生边看边思考。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还能够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生动化,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去感受这些化学知识,为促使学生理解、掌握这些化学知识而服务。此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能够让化学课堂教学变枯燥为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与兴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做好了铺垫。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为教育界带来了一些新的改变,也为高中化学课堂带来了一些新的活力,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化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就要积极地应对这些挑战,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一些好的教学策略,不断地吸收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及时地对教学行为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总结,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从而让教与学都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促使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篇7)

1. 理念与现实的矛盾。

新理念的出现带来实践的困难,且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我们已经习惯了旧的体制管理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时没有足够进行课改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夹在应试成绩与素质教育二者中间,造成课改口号喊得响,却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想要跟上课改的脚步,却又觉得找不到方向,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新课改为我们的班级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面对面的座位排列形式固然有益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也加大了纪律管理的难度。

2.课堂活动设计形式化。

新课改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要求对语言实践活动作精心组织、巧妙设计和具体指导。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发现如下问题:(1)活动设计过多,冲淡了教学内容和目的,师生台上台下满堂转,令人眼花缭乱,学生太累,给人以做秀、表演之嫌。(2)课堂活动表演化,质疑问题显得苍白,不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3)照搬教师用书。每位教师都有一本教师教学用书,可有些时候老师们照搬教案,没有从教材出发,没有从学生出发,没有从实际出发。

3. 未处理好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搞新课改,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法,要扬长避短,把传统教法与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方法很好地统一。把知识与技能看作是融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载体,三者不能分割。

面对这样的问题,要在有限的时间、固定的教材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下完成英语教学,难度是相当大的。为此,本人有以下几个观点:

1.强化语言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

继续教育强化口语、听说训练,就是为了帮助我们真正实现用流利英语进行课堂教学,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升个人素质,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目的。要做一个优秀的外语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优秀的外语教师,只有具备较好的政治与道德素质,才能为人师表;同时要具备较强的知识与能力素质,才能胜任工作。另外还要具有较佳的心理及审美素质,以便能全方位地开发学生心智,发现、培养和教育出各种类型的人才。

2.处理好四种关系。

a.处理好听说与读写的关系;

b.处理好教师用书与备课的关系。

c.处理好运用教学法与五个教学步骤的关系。

d. 处理好英语与母语的关系。

教师所使用的英语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要利用学生已学的英语来解释或表达新的教学内容。最后要牢记“Use English whenever possible; use Chinese if necessary”。

3.经常进行听课、说课和教法研讨讲座活动。

这一类活动能够为我们解惑答疑,帮助我们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尤其是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经常听课,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篇8)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英语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疑惑点,观察学生学习的兴趣、意志和情感,通过教学的巨大热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进行最优化教学,引导学生自觉地参加语言活动,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

首先,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组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电脑及多功能投影仪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直观性和趣味性。其次,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唱英语歌,办英语角,组织英语晚会,观看英语电影,使学生感到英语是一种看得见、听得着的实用语言,寓学于乐,创造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所有的同学都愿学敢说.勤学多问。这样一来,同学们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习的效果自然会好。

新课改强调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仅有的四十五分钟里,教师通过认真备课,积极创设情景,进行重点句型和语言目标的操练;或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然而有的时候,课堂上有些活动,由于时间的关系,练得少,也觉得这节课不是太成功;而且教材部分与我们学生的实际脱节,学生对材料不熟悉,甚至不懂,学生就无从说起,无法开口。这样“以人为本”也就是失去了意义。“面向全体”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只有加快课堂训练的节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言是有通过反复操练、实际运用才能达到掌握运用该语言的目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没有量就谈不上质。在45分钟内,教师除用少量的时间进行精练的讲解外,其余绝大部分时间要和学生一起进行紧张的大面积的听说活动。一节课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思想中心兴奋,培养学生的兴趣,防止教室“死角”的出现。提高全体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和效率。通过快节奏、大密度并有梯度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娴熟地掌握基本知识,至少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学生通过口语训练,敢于开口说英语,口语就会越来越流利,口齿也会越来越清晰,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逐步培养起来,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教学信息交流就可以通过口头直接进行,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激发学习动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是新课改的中心思想之一。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性原则要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和处理信息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题作用,这与“应试教育”把学生当做被动的受教育者,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创新能力,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着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激励、独立获取知识、自求发展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围绕学生学会学习而教,使学生为学习而学习,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英语的全套本领,让学生掌握如何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途径,帮助他们找到掌握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如何使用工具书、如何预习新课。如何进行归纳、巩固和复习等,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授之于渔”,从而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面对新课改,我们都是具体的实验者和尝试者。新课改使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更要有耐心和爱心。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教学与课改目标紧密结合。把感情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做到精泛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继续研究新课改,进一步提高自己.积极主动地探索出一条自己的教学新路。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篇9)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同学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我校去年起在全校开展“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学习的生命课堂改革。教师是课堂改革的实施者,课堂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作为班主任和科任课老师的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在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既尝到了这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带来的甜头,也有不少的困惑。

首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分组时尽量采取男女搭配,优、中、差搭配,学科平衡搭配四人就近组合的原则,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才能起到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的效果;另外在日常管理中也采取小组捆绑,从学习、纪律、卫生、就寝等方面对小组内用操行评定分整体评价,每学月对操行分高的小组和学习中进步最大的全体组员进行奖励;在学习中,尤其在课堂讨论中,小组全员参与,尽量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多给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在同学面前有敢于开口讲话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益高起来。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学生通过导学案,明确当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先学。教师再在课堂上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通过“学生的学”,再确定“教师的教”。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自学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利用推测,查阅资料等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生命课堂的主人。

另外,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实践证明,小组竞赛比个人之间的竞争更能激发全体学生产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更能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教学活动中学生有自主权和选择权,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交往双方是平等的合作式的,彼此尊重对方,相互信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而增强其主体意识。

但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备课是关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更深层次地去理解和认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精髓。尤其是在“先学”与“后教”环节中的练习设计得不够理想和充分。此外,还要探讨学习“兵教兵”在“先学”、“后教”和“当堂训练”环节中的应用,让每位有能力的兵能主动教,另一个兵能主动地去学。我相信只要坚定信念,不断探索,总会开出绚丽之花。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篇10)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下面简单地回顾一下开学以来所做的一些英语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我将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课改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愿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新课程英语教学反思(篇11)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而其根本在于课程教材改革。课改的基础是加强师生的互动,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突破口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核心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我们教师应当以历史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努力构建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创新教学。

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它要求人们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而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社会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孩子们以启迪、哺育和成长的主要方式。是教师的生命活动场所,是师生生命涌动和生存发展的重要时空。正如有关教育学家所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能有真正的生活。”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课堂教学必须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创造一种热烈、沸腾、多姿多彩的而又温馨和谐的气氛,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体会思索的快乐和享受收获的喜悦,使他们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把探究引进课堂,有利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而前提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性超前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潜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同样也具有巨大的自学潜能。

传统的课堂是一个封闭系统,有固定不变的程式,教师围绕教案转,期望达到预定的答案。

开放性课堂是在师生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富有爱心的交流,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是相互尊重与创造,是师生共同进行的美好创造活动,是老师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的课程,这是课堂充满生命力的体现。历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辨论会、故事会、历史剧表演、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卡片、举办历史讲座,参观历史博物馆、考查历史遗址等等,让学生去参与实践,去感悟历史,去体验历史。

俗语说:“教无定法”。新课堂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是灵活的。把探究引进课堂,采用的方法可以是:1.采用小组制;2.确定探究的主题、步骤、方式;3.课堂演示;4.对结果进行评价。在讲《改革开放带来的日常生活的变化》一课时,可将学生分成卡票组、交通组、家居组、时装组四个小组,确立不同的学习探究目标,指导他们分头去搜集资料。然后,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探究目标,完成了相关项目的任务。卡票组:通过小品的形式,实物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票证---粮票、油票、布票、肉票以及改革后的各种各样的信用卡,让同学们大开眼界。交通组:运用多媒体演示了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的演变---竹排、木头船、自行车、轮船、电车、高速列车、航空飞机,海陆空,从南到北,形成了强烈的历史意识。家居组:同样运用多媒体演示了改革开放前后城市农村住房的变化---茅屋、瓦房、花园式的别墅、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鲜明的历史对比。时装组: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带来的是一组赏心悦目的时装SHOW,从唐装、中山装、旗袍、列宁装、军装、时装。他们的精彩表演赢得阵阵的掌声,把改革开放前后人们服饰的变化演示得淋漓尽致,把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我不由感叹学生的魅力和风采。学生的可塑性和潜力真的是无可估量的。之后,是学生、老师对各小组发言进行了评价。在欢笑中,在丰富多彩的节目中,展示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成果。可见。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必定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教育在发展,历史教学模式也正以动态、开放的形式不断向前发展。把探究引进课堂,使课堂充满求知欲和表现欲,使课堂充满着智慧的挑战,显示出生机和活力。当然,这也要求教师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保证。我们相信,只有不断地探究,不断地完善,明天的历史课堂将更加生动。

小学新学期学习计划表【标准】


新学期又来了,长期按学习计划办事,就会使学习生活很有规律,甚至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到时候,就不必为起不起床,睡不睡觉,学不学习再付出意志上的努力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新学期学习计划表,欢迎借鉴!

小学新学期学习计划表1

新一学期来临了,在这之际,新年的钟声也渐渐消逝,从过节的快乐中走出,投入紧张的学习。在这段过度期中,定制一个计划,也是对以后学习的一个目标。

首先,应该先纠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心态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拥有好的心态,就会拥有好的成绩!

在这学期里,要加强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在语文上,除了把课文中的内容、知识掌握好以外,还应多读一些课外书,如名人名著等。还要再想些办法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能力,不能只想课内不观课外了。数学,不能只明白课本上的习题应怎么做就够了,如果要学好它,就必须在课外再花一些时间来钻研和多做一些试题等。

上课仔细听讲,弄懂每一个问题,作业即使完成,追求质量和速度,回家做好预、复习工作。在空余期间多看一本好书,适当做些娱乐。做到少在电脑前一会儿,多看一两本好书,扩展知识面,提高阅读以及协作能力。早晚多听读外语,多积累一些单词,提高英语各方面的水平。从良好的基础上向着更高的目标出发。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好每一次的笔记,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口头作业,只有基础扎实了,才可以累计更多。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科学安排时间,没有合理的安排,再好的计划也会付之东流。所以,在新学期里,最要学会的就是要合理安排学习、娱乐、休息的时间,要把每一点一滴宝贵的时间都抓紧。

新学期,新打算,也为新的目标努力。

小学新学期学习计划表2

一、在校计划表

1、 上课老师没有让讨论的时候不能和同桌说悄悄话,打乱课堂秩序。

2、 在学校要有礼貌,见到老师时要问好,放学时要对老师说再见。

3、 下课的时候,可以在操场上玩耍或在教室里安静地看课外书,不能追逐打闹。

二、作业质量计划表

写作业时要用正确的握笔姿势,把字写得工工整整,不能毛毛糙糙的,写错三个字扣一面红旗,如果这个星期内被扣掉五面红旗的话,这个星期则不能玩电脑。

三、放学后计划表

1、中午放学后,回家读一小时课外书。

2、下午放学后,回家第一件事是写作业,写完作业后可以适当地出去放松一下。

四、作息时间计划表

1、每天晚上八点四十开始洗漱,九点准时上床睡觉。

2、早上六点五十起床,做一做简单的运动。

3、七点半骑自行车上学。

五、游戏时间计划表

1、星期一星期四不能玩电脑。

2、星期五星期日可以玩电脑四十分钟。

六、学习成绩计划表

1、语文考93分以上。

2、数学考95分以上 。

3、英语考97分以上。

七、写博文计划表

1、一周写一篇博文。

2、每天评论二十人。

3、一天抽出十分钟做评论时间。

这就是我的新学期计划,你们的呢?大家一起交流,让新学期充满惊喜,见证奇迹吧!

小学新学期学习计划表3

新学期马上就要到来,我成了四年级的学生,特制订了新学期学习计划。我的新学期学习计划是:

一、好好听课,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认真完成每天的作业,并保证书写整齐。

二、要保护好低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从自己的行动做起,做他们的好榜样。

三、少看电视,多读书,读好书。多读一些科普类的书,增长更多的知识。并把作文和读书心得发到我的博客和同学交流,让老师点评。阅读不止,成长不息,快乐无限!

四、在家帮爸爸妈妈多干家务活,在学校多做宋老师的好帮手,让爸妈和老师少为我操心。

五、积极参加濮阳市第五届博客之星活动,多写博客,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乐趣和身边的故事。

六、利用节假日、星期日下午补习好英语,使英语成绩进入班级前列。

七、利用星期六下午搞好业余爱好葫芦丝的学习,争取早日通过葫芦丝八级证书考试。

八、星期六、日利用空闲时间骑自行车、打篮球搞好体育锻炼。

九、希望在各位的辛勤培育下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美好的四年级,使班级工作更上新台阶,学习更上一层楼!

党员学习计划标准模板


转眼,20xx年在不知不觉之间过去,20xx年新的学期已经到来。为了更好的做好新学期的工作,为了更好的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我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章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工作中不断得到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党性修养与工作能力。特制定本年度党员学习计划。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当今的世界是知识更新的时代,作为一个教师党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起好表率作用。为此,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二是要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学习社会、科学、文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提高人文素养。三是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乐于奉献,不断创新,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走向成熟。

继续认真全面地学习《党章》,以《党章》的要求对照自己,督促自己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不断进步。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今年的2会精神。坚持每天关心国家大事,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国家以及全球大事,学习优秀党员、先进模范的事迹,保持较高的政治觉悟。积极参加党员活动,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学习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存,推进各项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教育教学方面:积极学习新课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将新课标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以主人教育办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着力深化学生德育工作,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常规管理,使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学校、社会的主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了更好的教育好学生,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争取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多读专业书籍,积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扬长避短,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坚持每天读书,除了多读书外多做读书笔记,勤思考,勤总结,认真写好博客。同时,认真研究教材文本,深入细致地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落实每一节课,用耐心爱心细心对待孩子。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力争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当然,还要加强教研工作,积极参加学校校本活动。加强对教育、教学论文的研读,努力将这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同时希望能对实际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启示和指导。

三、发挥表率作用,保持党员形象。在工作中,要时时刻刻注意表率示范作用的发挥,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以身作则,要时刻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把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与自觉地维护单位党组织的形象结合起来,努力增强集体荣誉感,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为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保持模范的行为,团结同事,热心帮助同志,与其他老师协调合作,做有利于发展和团结的事,在群众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向身边的优秀党员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向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学习。

在新的学期里,我会按照我的学习计划,努力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争取在新的学期里做出新的成绩。总之,本人将不断发一个党员一面旗,永葆先进为人民,这是党的先进性教育对每个共产党人提出的要求。作为一个党员,不仅要做一个合格党员,而且要做一个优秀党员。通过先进性教育,深深认识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而且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问题。因此,争创优秀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初中学校课程的学习计划


崇明县建设中学创建于1960年,位于崇明县建设镇北首,毗邻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和开发中的崇明新城,是一所较为优质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包括1个根宝足球基地班),学生298人;在编教职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25人,县、校级骨干教师各5人。学校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勤学善教,务实求新,博大精深,团结奋斗”的校训,把“师资优质,学生优秀,教育优化,质量优胜,校风优良,校园优美”作为管理目标,积极实施精细化教育教学管理,努力打造人文和足球特色,办学效益和质量稳居农村初中前列。现为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红十字工作示范学校、崇明县文明单位、崇明县行为规范四星级示范校和崇明县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一、学校背景分析

(一)教师资源

优势:

1、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多年的办学实践与人文积淀,使教师在新课改的教育实践中,积极转变观念,潜心钻研,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全校教师充分意识到,只有立足课堂,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与行为,才能真正提升教育质量,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2、骨干教师队伍日趋成熟。学校开展多层次的结对拜师活动,为教师搭建不同层次的发展平台,从不同层面提升了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加速了教师的成长步伐,为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3、校际合作交流常态化。借助托管资源,建立了与海南中学两校互动的校本研修机制。学科对学科,年级对年级,互帮互学,获得双赢。两校教师共同参加课改实验基地和兄弟学校的重大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研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举措,交流针对性教学材料。推进了校本研修互动机制运作的常规化和“主动有效”课堂的实施。

不足:

1、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差异。学校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但部分教师自我发展意识不强,不重视自身学科素养的提升。受主客观因素限制,学校缺少县内有影响力的领军的人物。

2、教师发展不够均衡。自觉性高的教师与主动性有待提高的教师并存,成熟型教师与缺乏经验与方法的教师并存,创新意识与愿望强烈的教师与重短期效应靠经验处于较保守状态的教师并存。

3、个别学科的团队教研能力不强,研讨氛围不浓。组长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有待培养和提高,研修管理机制需要健全和完善。

4、国家基础型课程已能按照上海市课程计划的要求执行,但对照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标准和要求,学校三类课程体系门类和科目不够丰富,教师缺乏对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考和尝试,有待培育教师教学研究文化自觉的态度和能力。

(二)学生资源

优势:学生来自农村,比较朴实,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不足: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整体下降。由于地处城区边缘,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相当数量的家长外出务工,优质生源流失严重。我们的生源中,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家长文化水平很低(家长的学历都在初中及一下),农民进城务工后家庭教育出现缺位现象,特殊家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家庭教育质量难以提高。这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参加各类活动的态度和水平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学习习惯不佳,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较弱;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业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创新能力不足。

(三)地方资源

优势:学校毗邻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前卫村和开发中的崇明新城,为教师与学生进行课程开发及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源,凸显了学校和地方特色。

不足:地方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整合力度有待提高。应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交流,为拓展型课、探究型课程的开发、开设提供有力的指导、帮助。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发展目标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精神,一方面学习实践,优化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容方式,另一方面结合学校地域文化、教师专业特点,学生需求和社会的需要,努力建设以学生健康发展和现代社会需求的符合学校校情和生情的课程。积极夯实基础型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因地制宜开发学校的拓展型课程,在分析学校情况和开发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设探究型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建设学校的课程文化。

(二)教师发展目标

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培养一支师德高尚,学识优良,业务精湛,爱岗敬业,会教学,能教研的师资队伍。教师基本功扎实,学科知识丰富和完备,能有效地解读和整合教材,面对不同的群体能因材施教,教师的基础型课程校本化的能力,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力,探究型课程的指导与管理能力有较大提升。学校骨干教师积极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有在区域层面有影响的教师。

(三)学生发展目标

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有所长(zhǎng)。

“学会做人”即培养学生具有民族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懂礼仪、懂感恩、讲诚信、能抗挫,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向着自己的追求奋勇前进。

“学会学习”即培养学生具有勤奋、刻苦的品质。不断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尤其是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使学生愿学习、会学习、乐学习。

“学有所长”即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都能得到生动活泼地成长。

三、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原则

1、多样性原则:坚持以上海市课程标准为课程设置准则,兼顾以学校办学目标、特色要求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科目设置力求丰富多彩,可供学生充分选择。

2、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和开发的主体,在课程的建设、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优化校本课程。

3、开放性原则: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自主权。校本课程在实施中,教师要灵活地创造性地实践课程并不断反思出现的各种问题,对课程随时予以补充、调整。

4、可行性原则: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充分考虑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校本课程实用、可行。

(二)课程实施结构

按照《上海市中小学20xx学年度课程计划》结合本校实际,在充分研究课程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弹性化,即“统一+菜单(选择)”的模式,既有共同必须学的拓展型课程,也有自主选择的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学校特色化,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