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 导航 > 敬老院之行社会实践报告

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敬老院之行社会实践报告。

伴随着各行各业的衍生,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敬老院之行社会实践报告,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弘扬优秀传统,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的同时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作为当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有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我班团委决定,在三月最后一个周末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参加服务老人的社会实践,去给予老人呵护和关怀,让自己的周末过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周末我和几位班委费尽周折联系敬老院,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联系上了西湖区天竺路敬老院,准备看望住在那里的老人。

老人们一看到一群看望他们的学生,立刻兴奋起来,拉着我们的手问寒问暖,十分关心我们各方面的情况。动作虽简单,但体现出了老一辈们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和关怀。或许,在这里老人们很少见到年轻一代的身影出现,以至于我们的到来使他们兴奋异常我们询问了各位老人的生活起居情况后,便与老人们聊起了家常,很快就融入其中。我们没有因为假期期间不能外出游玩而埋怨过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满腔的热情。因为这次看似普通的活动其中实际上蕴含了巨大的人性价值,它是一种美德,更是老人与大学生之间心与心的

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也是老一辈与年轻一辈缩小代沟的途径。

在我的印象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这样一个画面,我们在去敬老院前买了一点物品,到哪儿我们分给了老人,每到一个房间老人都要拉着我们的手说道:孩子们,你们现在还在读书,也需要用钱的,你们不必买东西了,常来看看我们,陪我们聊聊天我们就很高兴了。是啊,看看他们居住的环境,听了听他们的光辉历史,他们的确不需要什么物质上的给予,他们希望的是能有人陪陪他们,他们希望的是心灵的碰触。他们的要求很简单,不求穿得多华丽,不求吃的多美味,也不求儿女能给予他们多少物质上的满足,他们只希望在无聊的时候有人陪她聊聊天,解解闷,在他们回想起伤心往事是有人安慰。

老人中有好多都是因为没有家属照料或家属太忙顾不上老人而被送到了敬老院,从此开始了他们孤单而乏味的最后旅程他们说,自从送进敬老院之后,就基本没见到过自己的子女,说到这里时,老人的眼角湿润了,声音也开始哽咽这时任何安慰的话语都显得很苍白,我只好转移他们的话题,谈他们的光辉时代的事情。

从我们进入敬老院,我就注意到有位拿着拐杖的爷爷当我走近他时他一直对我微笑,然后拉着我的手,和 我 亲 切 的 交 谈,在交谈的过程 中 我 们 知 道 了他 是 浙 江 工 业 大 学 的 政 治 教 授 他 给我 们谈 价 值 观 ,谈 学 习,谈生活,谈 亲, 情 与 爱 情他那么的热情,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尽忠!也许这些话听起来俗不可耐,让年轻人听了肯定会笑掉大牙,但是我却认为这些话饱含了他们那个时代的年轻一代热爱祖国为国奉献的精神与价值观。

在这实践过程中,我不仅为老人们做了些日常的事,也进一步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此进一步增进感情。通过与老人们的聊天,使我明白了很多,明白了他们过去的经历,明白了他们的辛劳,明白了他们对儿女的期盼,更明白了他们对我们后辈的希望而作为儿女的我们,是否应该常回家看看呢?

在回来时大家都一致认为:来到这里,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锻炼,老人需要社会的关心,社会也应该给予这些老人一定的关注。敬老爱老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们当代大学生有必要而且需要和老人们多交流沟通,明白老人的苦处、难处,这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

在此我们金融一班的团委向社会发出呼吁: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应该继承、发扬。

在社会上拼搏的儿女们,常回家看看,再忙也不要忘记生养我们的父母,要明白,他们不仅仅是需要我们物质上的满足,他们更需要的是我们心灵的交流。

青年一代的我们,不要整天沉迷于网络、酒吧、歌厅、游玩。关爱老人关心弱势群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我们闲暇时,多做做公益事业,多关心弱势群体,人人都献出一份爱,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的美好。

朋友们,行动起来吧,世界会应为我们更加的美好!

FwR816.Com编辑精选

暑假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学校今年暑期开展了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社践活动。于是,我和我们社区放假在家的大学同学走进我们社区,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送温暖给他(她)们”的活动。了解和关心老人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感受党的温暖和社区的关爱。

尊老敬老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今天这个物质愈加丰富的时代里,中年一代的人们却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到身边的父母.所以,现在的社会有了很多内心孤独无依的老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就非常有义务来担起这个社会责任,继续发扬这个延绵千年的传统美德.

7月19日,早晨8点,我们便踏上了这次实践的路途。一路上,同学们一遍又一遍的练习着自己为老人们准备的小节目,一个多小时的忙碌之后,我们便来到了这所名为“夕阳红”的敬老院。一进去,我们被眼前的环境所震惊了,可以说,这里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蓝天白云,依山傍水。在破烂的围墙内外,喧嚣与寂寞对比如此鲜明,让我不禁感叹,再怎样繁华的地方,依然还有角落里沉睡着孤寂与无奈。

走下车,热心的院长阿姨接待了我们,把我们带进会客室,为我们准备了一大箱矿泉水。她一边忙活还一边给我们

们讲解敬老院的概况:夕阳红敬老院是吉林市规模最大,环境最好并且建设较早的一所养老院。建地面积有XX多平方米,院内有老人110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老人已有101岁的高龄,最年轻的仅仅只有20多岁。院内有7栋房,为了照顾一些特殊的老人,还专门设有小食堂,可以单独给老人做他们自己想吃的饭。

听阿姨说,这里的老人平时生活很丰富,说着便用手指着窗外的一条湖,“很多老人非常喜欢钓鱼,这个湖便给他们提供了这个优越的条件。”顺着湖边,我们看到了一个凉亭,里面甚是热闹,老人们正在棋盘上格斗着,旁边看的人更是着急的为勇士们出谋划策。凉亭对面是一个门球场,院内有不少老人喜欢这项运动。阿姨说平时一些老太太们也不闲着,总聚在一起打麻将或者打花牌等等,生活也很丰富有趣。

在给我们介绍完敬老院的概况之后,阿姨还给我们介绍了朝鲜这个民族一直以来流传的这种敬老传统,让人敬慕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听完阿姨的介绍,我们便自行在院内参观。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还显得很拘谨,但个别活跃性格开朗外向的学生十分热情的带动了大家。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或者听力有些障碍,同学们也耐着心和他们聊天,听老人讲自己的过去,也与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园生活。平时娇生惯养

的我们,走出校园来到社会,走进老人。把老人当作朋友一样聊天,听老人们的事迹是如此的着迷,见到老人的笑脸大家就笑的很开心。感觉像一家人似的其乐融融。通过跟老人家的聊天,使我们明白的很多,明白到他们过去的经历,明白他们的辛劳,明白他们对他们儿女的记盼,更明白他们对我们的希望…

其中有一位老人对我印象深刻,他一直坐在院内的那棵梧桐树下,望着远方,我们亲切的过去和老人聊起天来。这个老爷爷已经81岁了,因为儿女工作都很忙,所以不得已来了养老院生活。他最近每天都坐在这棵树下等着他的儿女来看望他… 说着,老爷爷的眼眶便已湿润。我们说,“爷爷,没关系,我们都是你的儿女啊!”爷爷露出一脸欣慰的笑容。

不久到了吃饭的时间,在老人们开饭之前,我们向老人送上了我们从学校带来的礼物并表演了大家准备已久的小节目。我们的歌声并不动听,但我们想要老人们开心的情意却是真真切切的。老人们显然是被我们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一个劲的拍着手附和着我们的歌声,有的奶奶爷爷还高兴的和我们一起唱了起来,唉!人老心不老,或许在孩子们当中,他们的嘴角才会上浮。

临走之前,我们和院长合了影,我们希望能把在这里最美好的一天永恒的记录下来,因为这一天

我们懂了太多…

记得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在某个敬老院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拧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不知道你从哪里冒出来的吗?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老人,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可曾经他们也是社会的创造者,祖国之栋梁!没有他们过去的峥嵘岁月,怎能换来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老人,是需要

我们关心的一个弱群体,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的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报答他们曾经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将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继续更好的传承下来!

这次实践给了我很多启发,作为当今社会的一名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这些弱势群体,去关心这些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因为他们曾用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他们理应得到这种爱. 我们要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爱的接力棒,给老人们带去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怀,引起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群体更多的关注.因为: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我们是所有老人的子女!

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

在我们xx学院志愿者热切期待下,我们再次开展关爱镇龙敬老院的活动。以关爱老人为中心深入了解老人日常生活,实践关爱活动。以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志愿服务为奋斗目标。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关爱活动的发展,使关爱活动走上规范化、正常化。现总结如下。

一.活动前准备。

活动之前先与敬老院院长取得联系,在得到院长的允许后。我们开始准备关爱活动的细节。由康大志愿者干事组织康大学院25名志愿者参与关爱敬老院活动,由志愿者干事们和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上培训课。让志愿者了解镇龙敬老院的环境并教导如何和老人沟通等关于敬老院的培训知识。我们策划者会通知康大志愿者服务总队演绎部的志愿者干事组织表演节目。还组织采购探望老人家所需的食品。在活动前一天晚,我们的干事会组织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开会,再次强调活动时间和集中时间和说明去敬老院的注意事项。并为志愿者们分为两大组。

二.活动进行时。

出发时间到,我们会在康大学院正门出发,约步行25分钟。到达敬老院我们两位志愿者干事先进敬老院并询问院长。在得到准许,我们志愿者分为两组进入敬老院。每组人负责一栋老人宿舍。进入宿舍和老人聊天并邀请老人到楼下的大院观看由康大志愿者表演的节目歌曲。并分发山楂饼,陈皮丹等食品,让老人馋下。我们关爱活动主要就是和老人家聊天,老人家们都很健谈,有些老人还高兴地唱起革命歌和我们一齐互动。然后我们和老人家一齐照相留影,有些老人们还摆出姿势让我们照相,笑得合不拢嘴。最后我们志愿者集中一齐大合唱,带动老家们的气氛。

三.活动结束。

活动时间到了,我们先和院长打声招呼,并询问这次活动的意见。再次集中志愿者和老人家门道别。临别的时候还有个婆婆迈着蹒跚的脚步依依不舍送我们离开。活动后,我们志愿者干事总结出经验记下在本子里,做为下次关爱活动的参考,让关爱活动越搞越好,让老人家们感受到我们的热情,也让老人家们得到温暖。

经过我们关爱或欧诺个可以通过志愿者的一份努力,给老人带去关爱、欢乐和温暖,树立榜样,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对此,我们康大志愿者感到很光荣,很自豪。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传递爱的接力棒,给老人们带去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怀,让老人家们感受到我们康大志愿者的爱心之情。

社会实践之敬老院报告范文


今年的暑假,我过的和去年有所不同。其实学校要求我们参加社会实践 ,无非是想让我们提前接触社会 , 了解社会 , 这样才不会在真正走上社会的时候找不到生活的重心 , 于是我才决定今年要真正的去接触社会 , 品尝社会的酸甜苦辣。

暑假我一开始,我开始了紧张的规划,开始和同学一起商议着,想找点事情做。打工也好,义工也好,总之该去做点什么。当我告诉父母说要去做义工时 , 他们都感到惊讶:在他们眼中我还是孩子,平时又不太爱说话,能一个人出去打工 ?肯定吃不了苦 , 干不了几天就会回家。我们还是积极联系,不过很多地方觉得我们工期很短,不愿意找我们。也是,谁愿意为了一个月半个月的事情就付工资的。然后联系到了民政局孤儿院,说是想陪孩子们做些事情,答复却也是一样,他们只要长期的义工,短期的不接受。想来也有道理,把孩子吓坏了,短期工走了找谁去。最后,总算找到了一个地方,一家敬老院愿意收容我们。于是我们就踏上了工作的路途。

第一天,经过一番寻找,才终于找到那家敬老院。偏僻,凋零,与预想的样子完全不同。不过没有时间感慨,繁重的工作接踵而至。我们不是来慰问老人,献爱心的,我们是来客串工作人员的。地面很脏,扫地的扫帚却已经磨损的很不像话,扫起来很吃力。接着换来一把大的扫帚,环卫工人清理大街上树叶的那种。只是,我们谁都不会用。我们这一代成长个孩子,估计都只是看过那些没做过那些吧。于是很羞愧的,让老人上了一课。老人接过扫帚,说孩子们没做过这个吧,我来吧。

扫地是一个沉重的工作,体力很容易消耗的。地面稍微清理之后,我们没有时间休息。我被带入了一个仓库,那是老人们的孩子们送来的棉被等过冬衣物,看起来有些发霉的样子。我需要把那些都搬出去晒。沉,真的很沉。只是,这不是个技术活。有一个朋友被带到房间去,帮老人们擦桌子板凳。据说有些时候会被骂出来说是不准动他们的东西。受了委屈不能找老人说理也许很难过。

第一天上午是很短暂的。我们看到了老人们的饭菜,都觉得有些不忍了。

下午又是一个沉重的时段。他们拿出一条三十来米的厚重地毯,让我们给洗了。说是去年冬天办活动用脏了的。折腾了一个小时,我们也没找到好办法可以洗,只能泼水上去,撒洗衣粉,用刷子刷,可是进度实在有点慢,被批评了。直到院长拿出剪刀,剪成了三节,才能放进水池搓洗。

体力活期间,还有成员去陪老人下棋解闷,唱歌跳舞什么的。第一天就是这么过去的。

直到晚上,我们才聚在一起,开始感慨。敬老院不大,只有二三十号老人,可是工作人员除开院长,竟只有两人。我们总算明白为什么他们接受我们答应的那么爽快,去年冬天的活都搬出来了。

接下来几天的生活大同小异,除了体力劳动,就是陪老人说话。

我也从工作中学习到了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技巧。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价值。人往往是很执着的。可是如果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么你一定会交得 到很多朋友。对待朋友,切不可斤斤计较,不可强求对方付出与你对等的真情,要知道给予比获得更令人开心。不论做是事情,都必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学会和周围的人沟通思想、关心别人、支持别人。我不知道多少人有过这种感觉,但总的来说,这次的生活是我人生中迈向社会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忆的。现在想来,那一周的生活,我收获还是蛮大的。

这次工作虽然早已结束,但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国内敬老院普片存在这种状况,收费不低,服务却很不够。通过交谈我们得知老人的生活并不如意。武汉夏季炎热如斯,老人们却不能开着空调,不是没有,而是敬老院省电。老人们没有谁能聊天,寂寞孤单。老人们的生活起居需要人照顾,可是正式工作人员只有两个,那么些地方要打扫,怎么可能忙得过来,怎么可能不是吧去年冬天的地毯等我们来了洗掉。我们去的第一天,看见有个老人明显神志不清,后来好像是晕倒了,竟然只是把他抬到阴凉的地方,竟然没有医生来检查一下。我想国内的小型敬老院也许大多都是这种光景,外面宣传很光鲜,里面生活像牢狱。想来他们的孩子们不希望老人过这样的生活吧。

使我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也开始关心窗外事。 它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我们国家还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问题,经济还不够发达,政治体制还不够健全,非常需要我们这些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生 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作出自己应做的一份贡献!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 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于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在我们xx学院志愿者热切期待下,我们再次开展关爱镇龙敬老院的活动。以“关爱老人”为中心深入了解老人日常生活,实践关爱活动。以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志愿服务为奋斗目标。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关爱活动的发展,使关爱活动走上规范化、正常化。现总结如下。

一.活动前准备。

活动之前先与敬老院院长取得联系,在得到院长的允许后。我们开始准备关爱活动的细节。由康大志愿者干事组织康大学院25名志愿者参与关爱敬老院活动,由志愿者干事们和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上培训课。让志愿者了解镇龙敬老院的环境并教导如何和老人沟通等关于敬老院的培训知识。我们策划者会通知康大志愿者服务总队演绎部的志愿者干事组织表演节目。还组织采购探望老人家所需的食品。在活动前一天晚,我们的干事会组织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开会,再次强调活动时间和集中时间和说明去敬老院的注意事项。并为志愿者们分为两大组。

二.活动进行时。

出发时间到,我们会在康大学院正门出发,约步行25分钟。到达敬老院我们两位志愿者干事先进敬老院并询问院长。在得到准许,我们志愿者分为两组进入敬老院。每组人负责一栋老人宿舍。进入宿舍和老人聊天并邀请老人到楼下的大院观看由康大志愿者表演的节目

目歌曲。并分发山楂饼,陈皮丹等食品,让老人馋下。我们关爱活动主要就是和老人家聊天,老人家们都很健谈,有些老人还高兴地唱起革命歌和我们一齐互动。然后我们和老人家一齐照相留影,有些老人们还摆出姿势让我们照相,笑得合不拢嘴。最后我们志愿者集中一齐大合唱,带动老家们的气氛。

三.活动结束。

活动时间到了,我们先和院长打声招呼,并询问这次活动的意见。再次集中志愿者和老人家门道别。临别的时候还有个婆婆迈着蹒跚的脚步依依不舍送我们离开。活动后,我们志愿者干事总结出经验记下在本子里,做为下次关爱活动的参考,让关爱活动越搞越好,让老人家们感受到我们的热情,也让老人家们得到“温暖”。

经过我们关爱或欧诺个可以通过志愿者的一份努力,给老人带去关爱、欢乐和温暖,树立榜样,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对此,我们康大志愿者感到很光荣,很自豪。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传递爱的接力棒,给老人们带去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怀,让老人家们感受到我们康大志愿者的爱心之情。

有关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寻访百岁老人,学习绿色生活方式”,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暑假实践小分队于7月12日抵达浙江省唯一的长寿之乡永嘉。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实践队队员提供医疗、走访村舍、寻访老人、探望养老院和敬老院的老人并学习这里的养生文化和绿色生活方式。

7月13日和14日,实践队在居住地附近的祠堂给当地村民提供医疗服务(包括量血压、贴耳贴、推拿)和访谈。实践队队员在适应农村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彼此学习团队精神,相互协调与合作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实践活动中当地村民热情好客,送西瓜,送饮料,邀请实践队队员吃饭,实践队员被淳朴的民风深深感化。这里的农民不仅善良淳朴,而且劳动和学习,因此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7月15和16日,实践队相继抵达苍坡古村、丽江古村、芙蓉古村和林坑古村,走访古村落,寻找长寿老人,学习长寿文化。实践队队员走访了许多80岁以上的老人,交谈中得知,尽管世事沧桑、荣衰交替,然而古村落的生活文化恒常不变。耕读并重、恬淡安静、与世无争的悠久文化,让这里的老人生活的健康长寿。

与长寿老人的交谈中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不仅有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都拥有一颗感恩、恬淡、知足

足的心。实践队走访过程中,意外发现浙江中医药大学李大鹏院士是本地人,并在XX年捐款380万元用于建设发展苍坡古村,这对于本校学生的暑期实践莫过于是最大的支持和鼓励。这几天虽然劳累,队员们都很开心,表示不虚此行,工作生活都很充实,社会实践很有意义。这也是实践队来社会实践的目的,弘扬中医文化,传递正能量,同时接受社会再教育。

7月17日、18日和19日,实践队走访了2个养老院和1个敬老院,实践队员给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和他们聊天,逗他们开心,场面是如此的和谐和温馨。 让大家感觉到了老人们是如此的和蔼可亲,也从中了解到老人是多么的寂寞,他们也多么希望得到儿女们的关注,真的希望儿女们能够多陪陪这些老人们,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温暖。

为期7天的辛苦努力,对于实践队每个成员,不仅得到了村民和学校老师的认可,更有意义的是通过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更好地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提高个人的社会经验。同时通过寻访老人,学习绿色生活方式,将此健康之道更好地宣传和推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