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大学生学习规划 > 导航 > 留学或就业,大学生应及早规划

大学生学习规划

留学或就业,大学生应及早规划。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范文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你可能正在找一些相关内容的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留学或就业,大学生应及早规划”,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华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傅佳红今年申请到了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电子通讯工程专业。与很多学生在大一大二就早早想好了要出去留学不同,傅佳红是在大四时才临时决定要出国留学的。同时,作为一名工科专业的女生,她所面临的很多困惑极具代表性。她建议:应尽早制定自己的生涯规划。

工科女生面临的困惑

与很多理工科女生一样,在毕业时,傅佳红面临了诸多困惑。

找工作时,我发觉自己没有就业优势。虽然,相比很多专业,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工作是相对好找的,但是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也并不乐观。 傅佳红告诉记者,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很多单位都首选男生,因为同样条件下,男生比女生力气大,在需要扛机器设备时,男生显然更能出力。

除了性别上的困惑,她此时还面临升学与就业的困惑。 都说女生读了研究生之后,再出来找工作会更难。但是本科毕业后,老师又明确告诉我们,即使到了工作单位里,我们还是要再学习,否则我们专业光靠本科学习的内容是不够的。

傅佳红告诉记者,国内工科专业都有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跟不上实际发展和需求。即使教科书也不断改版,但是相比国外,新的理论一出来,教授可能拿着一张纸就来给学生上课相比,国内的教材内容还是有让人吃不饱的感觉。

去年10月才决心留学

面对这些困惑,傅佳红一直到去年10月份才下定决心留学。我找工作一直不顺利,于是决定准备考研。那时一个朋友和我说,你既然准备读研究生,为什么不出国去读呢?在国内你要读3年研究生,而到英国只要读1年就行了。

读书时间短,开阔眼界,还能汲取到最新的知识,更能明显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到国外去留学成为摆在傅佳红面前的最佳方案,一切眼前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其实从10月份才开始忙留学已经十分紧张了,很多学生为了留学从大一大二就开始准备了。 傅佳红告诉记者,下定决心后,她开始忙着联系中介、写自我陈述等准备事宜,因为年底课业很忙,她今年年初才开始全身心准备考雅思。所幸,她雅思考得还不错。

建议:及早制定生涯规划

傅佳红坦言,半年时间准备留学,在时间上十分紧凑。 其实我面临的很多困惑,到大四再思考已经偏晚了,如果我能早点想明白这些问题,及早制定我的生涯规划,那么就不会到了大四才在就业、升学的问题上摇摆不定,申请国外大学时也能更有把握、时间更充裕。

她还建议,希望留学的学生应多增加和在校老师的沟通与接触,增进彼此的了解。很多学生的推荐信都是自己打了草稿,请导师誊写的。我觉得最理想的情况,还是应该请对自己熟悉、了解的导师为自己写推荐信。

FwR816.Com编辑精选

大学生求职,合理规划要及早


小夏是北京某知名大学新闻学专业研究生,今年顺利被一家企业录用。对于找工作的过程,小夏坦言自己确实有些优势:不少岗位所要求的诸多条件如党员、男性、硕士等他都满足。但小夏依旧觉得竞争很激烈,大学期间就开始为就业做准备。本科期间,小夏在两家报社实习、研究生期间积攒了在银行、外企部门的相关工作经验。小夏告诉记者,他每一次经验都有明确的目的,为就业做准备。

合理规划,做到人职匹配

高级职业顾问孟广表示,像小夏这样能合理、提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并不多见。学会们在求职时,大多听从来自外界的建议,受到父母、师兄师姐、社会舆论的影响较多。有些同学很冲动,以直觉为导向,还有的学生听从家里的安排,缺少自己的计划,往往很难找到让自己踏实工作的岗位。孟广建议,求职的过程首先要摒弃感情要素,不要太顺从他人的安排。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阎芳老师认为,学生在校内接受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求职技巧等课程训练与指导,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之后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阎老师建议学生们在求职前要首先做好调研,一方面要了解整个就业市场的情况,另一方面要花时间和精力好好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单位,然后再对自己的专业、兴趣、优势、劣势做好分析,力求在求职过程中做到人职匹配。需要注意的是,职业规划并非指找一份工作,需要与自己未来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单位,才能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孟广认为,职业规划的重点在于知己知彼,知己是指要知道自己具有的社会能力、学习能力等;知彼是指要了解所要从事行业的特点,岗位说明、薪酬福利。结合自己作选择是比较合理的方式。不少学校都开设就业指导课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让学生求职过程更加从容。

不对口现象文科生更明显

据小夏介绍,他的同学,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同学进了媒体,有的同学进了企业,也有的同学自主创业。阎芳老师指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确存在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大学更多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综合能力和思维方式,学生能够在很多领域驾驭好自己的工作也是一种能力和水平的体现。

在一项调查显示,应届生在求职时看重哪些因素?职业发展前景以41%的比例居于首位,薪酬福利占16%位居第二,办公地点、工作环境、行业前景、专业对口等位列其后。由此可见,专业是否对口并非应届生主要考虑的因素。一位毕业生坦言,自己在找工作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能做什么工作,对此,阎芳老师建议,学生在毕业后应该尽早进入职场和社会,去在实践中继续学习和锻炼自己,在工作中进一步体会和了解自己,这样可以为以后更好的发展积累经验,等待自己的实力增强后,再选择更好的工作也是可以的。在校内期间,学生首先要打牢自己的专业知识根底,另外要注重外语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听说等交流技能,同时不能忽视计算机应用知识,除本专业以外的其他跨学科领域知识也应该广泛涉猎,这些都有助于在求职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多渠道了解企业

就业是求职者与单位的双向选择过程,业内人士建议求职者通过多渠道了解公司的情况,现在网络很发达,在校学生也可以通过家长、学长等渠道询问。小夏认为,对刚毕业尚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求职时难免会出现对自己定位不准的情况。他建议大家可以多向学长取经,对于何时投简历、不同类型的企业招聘时间段、笔试面试的注意事项等,学长的经验能起到指导作用。另外,与薪资福利相比,一个企业的工作氛围、领导风格、企业文化等方面也是求职者需要考虑的因素,但这些往往要在工作或实习之后才能了解。

与众多工作单位,小夏得出结论工作没有十全十美的,深入了解之后总有些不尽如人意。孟广表示,找工作不能以理想为目的,为了生存也存在适度的妥协,关键要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特点、能力的工作,也可以先就业再择业,在工作后不断修正自己职业规划的方向,日趋符合未来事业发展的需求。

大学生求职合理规划要及早


小夏是北京某知名大学新闻学专业研究生,今年顺利被一家企业录用。对于找工作的过程,小夏坦言自己确实有些优势:不少岗位所要求的诸多条件如党员、男性、硕士等他都满足。但小夏依旧觉得竞争很激烈,大学期间就开始为就业做准备。本科期间,小夏在两家报社实习、研究生期间积攒了在银行、外企部门的相关工作经验。小夏告诉记者,他每一次经验都有明确的目的,为就业做准备。

合理规划,做到人职匹配

高级职业顾问孟广表示,像小夏这样能合理、提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并不多见。学会们在求职时,大多听从来自外界的建议,受到父母、师兄师姐、社会舆论的影响较多。有些同学很冲动,以直觉为导向,还有的学生听从家里的安排,缺少自己的计划,往往很难找到让自己踏实工作的岗位。孟广建议,求职的过程首先要摒弃感情要素,不要太顺从他人的安排。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阎芳老师认为,学生在校内接受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求职技巧等课程训练与指导,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之后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阎老师建议学生们在求职前要首先做好调研,一方面要了解整个就业市场的情况,另一方面要花时间和精力好好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单位,然后再对自己的专业、兴趣、优势、劣势做好分析,力求在求职过程中做到人职匹配。需要注意的是,职业规划并非指找一份工作,需要与自己未来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单位,才能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孟广认为,职业规划的重点在于知己知彼,知己是指要知道自己具有的社会能力、学习能力等;知彼是指要了解所要从事行业的特点,岗位说明、薪酬福利。结合自己作选择是比较合理的方式。不少学校都开设就业指导课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让学生求职过程更加从容。

不对口现象文科生更明显

据小夏介绍,他的同学,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同学进了媒体,有的同学进了企业,也有的同学自主创业。阎芳老师指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确存在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大学更多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综合能力和思维方式,学生能够在很多领域驾驭好自己的工作也是一种能力和水平的体现。

在一项调查显示,应届生在求职时看重哪些因素?职业发展前景以41%的比例居于首位,薪酬福利占16%位居第二,办公地点、工作环境、行业前景、专业对口等位列其后。由此可见,专业是否对口并非应届生主要考虑的因素。一位毕业生坦言,自己在找工作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能做什么工作,对此,阎芳老师建议,学生在毕业后应该尽早进入职场和社会,去在实践中继续学习和锻炼自己,在工作中进一步体会和了解自己,这样可以为以后更好的发展积累经验,等待自己的实力增强后,再选择更好的工作也是可以的。在校内期间,学生首先要打牢自己的专业知识根底,另外要注重外语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听说等交流技能,同时不能忽视计算机应用知识,除本专业以外的其他跨学科领域知识也应该广泛涉猎,这些都有助于在求职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多渠道了解企业

就业是求职者与单位的双向选择过程,业内人士建议求职者通过多渠道了解公司的情况,现在网络很发达,在校学生也可以通过家长、学长等渠道询问。小夏认为,对刚毕业尚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求职时难免会出现对自己定位不准的情况。他建议大家可以多向学长取经,对于何时投简历、不同类型的企业招聘时间段、笔试面试的注意事项等,学长的经验能起到指导作用。另外,与薪资福利相比,一个企业的工作氛围、领导风格、企业文化等方面也是求职者需要考虑的因素,但这些往往要在工作或实习之后才能了解。

与众多工作单位,小夏得出结论工作没有十全十美的,深入了解之后总有些不尽如人意。孟广表示,找工作不能以理想为目的,为了生存也存在适度的妥协,关键要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特点、能力的工作,也可以先就业再择业,在工作后不断修正自己职业规划的方向,日趋符合未来事业发展的需求。

大学生应及早制定职业规划,避免求职道路过于狭窄


眼下正是毕业求职的旺季,网上申请、赶场跑招聘会、一轮轮的笔试面试让大学生们忙个不停。在网络上,一些毕业生也在找工作的同时,以幽默的方式缓解求职压力。

我学经济我悲剧,毕业工作没处去。我学历史我脑残,求职路上好心烦。近来,在一些以在校大学生群体为主的网站上,类似这样的句子随处可见。西安文理学院数学系大四的学生小杨近来就把自己的网上签名改为了我学数学我无奈,工作找得很失败。正在全力备考研究生的他告诉记者,写这样的签名只是想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

记者上网发现,对本专业就业渠道狭窄的戏谑,是毕业生们调侃的主要内容。数据显示,20xx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660万,再创历史新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毕业生小宋告诉记者,现在每天生活的主题就是跑招聘会、笔试、面试,心理上比较焦虑。

同在求职路上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李源则认为,调侃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生就业中的供需矛盾。他以自己所学的日语专业为例,除了一些外企和大国企的特殊岗位之外,很少有单位专门招收日语专业的学生。

一份来自国内某知名教育评估机构的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在20xx届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中,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为67%,医学、工学等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比率最高,而比率最低的法学仅为47%。专业不对口成为职场的普遍现象。

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春华说,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情况在职场中普遍存在,大学生应当改变观念,不必把眼光过于集中在本专业所对口的岗位上。同时,还在校的大学生应当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并尽可能利用大学的资源多辅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做到一专多能,以适应更多岗位的需要。

此外,张春华也建议用人单位不应当把岗位需求专业设置得太死,有些非本专业的学生,可以考虑适当放宽专业限制,给更多大学生机会。

大学生应该及早进行职业规划


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找工作像大海捞针,就业后又骑驴找马,这是很多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时的写照。专家认为,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应引起学生和社会的共同重视。

由于没有理性的职业规划,有的大学生把找工作看作概率事件,在求职时海投简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找工作讲求的是成功率,而不是中标几率。

尽管就业压力大已成为不争事实,许多大学生读书期间却不以为意,抱着到时再说的心理,结果延误了进行职业规划的时机。他认为,大学生应该正确看待所学专业和未来就业与终生事业的关系,尽早开始为自己进行职业规划。

在美国,中学在孩子们上高中时就要请专家给他们做职业兴趣分析。十几岁的孩子职业兴趣并没有定型,但通过职业日、职业实践活动,可以根据其暴露出来的特征进行有效引导,达到以兴趣定职业的目的。

相比之下,我国高中生在对个人兴趣爱好还懵懵懂懂时就被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上大学选专业时,即使父母和考生本人考虑自身兴趣和能力倾向,其判断往往也缺乏专业性。一贯对职业规划的忽视,将可能导致大学所学专业、毕业后从事工作和长远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仅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也是社会人才培养的浪费。

引导年轻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社会专业机构共同努力,企业也应该积极帮助新员工设计职业生涯,使其尽快认同企业文化。

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要及早确定择业方向


大学生就业难,日益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话题。一方面,大学生抱怨就业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在哀叹人才难求。近日,记者对汽车、电子、包装、石材、食品等多行业的多家公司高层、人力资源部经理以及大学就业办负责人进行了采访,希望能给仍然徘徊在求职路上的毕业生们一点启发。

不少大学生是撞钟和尚 极少有人做过职业规划

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们是否已经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提前做好规划了呢?针对该问题,记者对我市多所高校的1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

调查发现,无论是刚刚踏进象牙塔的大学新生,还是即将走上就业之路的大学生,当记者询问是否想过就业问题时,他们一般都是一脸惘然。对于如何在学校提高自己的能力,如何规划自己的将来,他们都坦言未曾想过。面对压力,52%的学生都选择通过考研的方式来暂且缓解即将到来的就业压力。45%不准备考研的同学,面对压力竟然无所适从,没有任何打算和准备。只有3%的学生表示,他通过参加考各种证书、参加一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的方式,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就业。

企业用人有时不看重专业知识 他们更注重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

不少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表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专业课成绩基本上差不多,被录用后,经过后天的培训学习,基本上都能达到企业所需的员工素质。实际上,在招聘过程中,决定一个毕业生是否受招聘单位青睐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包括一个人道德素质、文明素质、文化素质以及价值观等。其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认为一个受企业欢迎的人,首先必须具备诚信,很强的自信心和执行力及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交际能力。还有,一个大学生是否具有多方面的技能,比如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也都成为企业目前所关注的目标。是否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也都成为大学生就业时的一块敲门砖。

是否具有职业精神也很重要。如今,缺少职业精神成为不少企业对职场新人不满的重要一点,一些用人单位的负责人表示,企业用人其实就跟年轻人找对象一样,都希望能找到负责任的人,现在一些大学生缺少职业精神,做不到干一行爱一行,达不到事事以服务企业的利益为出发点的职业要求,这也是企业感慨良才难求的原因。

考研不是逃避就业的最佳方式 避免就业难要从大一抓起

针对许多大学生用考研的方式来暂时逃避就业,许多企业高层认为,对于一些想继续研读学问的学生来说,考研是条正确的道路。然而对于那些暂时想逃避就业压力的同学来说,考研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迟早要走向社会,面对就业。学好知识,积极为就业做好准备,这才是正确的方式。

根据多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那些有素质有能力的大学生,就业机会明显多于一般学生。而这些容易就业的学生的素质、能力不是天生而来的,正是他们日月积累知识,逐渐锻炼出来的。这些优秀的大学生,在大学里,他们往往就树立了自己的理想、有了就业、前途规划,在现实中,他们不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规划付诸于实际,最终使自己成为有才能的人。

鲁东大学体育学院20xx级的学生小李在刚刚入学时便从老乡那里得知自己所学专业不好找工作,因而从一进大学校门开始他便给自己确立了明确的目标,积极为自己4年后就业做准备。从大一开始,他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始专攻计算机。兴趣加努力,他的计算机知识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在20xx年即将毕业之际,他从网站上搜索到某航天研究所要招聘具有计算机专业水平的。他参加了竞聘,令人想不到的是,作为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体育生小李,竟然打败了来自全国各地名校、学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了这份工作。

求职过程也是自我选择的过程 大学生要及早选择好职业方向

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认为,就业,不仅是企业对求职者的一个选择过程,更是求职者自我选择的过程。招聘过程中,很多大型企业的招聘岗位都有详细的工作岗位分析和说明。大学生平时应多参加一些招聘会,细细研读这些企业岗位要求,对照自身的条件,综合一些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在立足学好自己专业课的基础上,对自己在大学里的生活进行一个系统规划,然后按照规划认真去落实,这样,等到了毕业时,就基本上具备了企业所需人才的素质,这样无疑增添了自己成功就业的砝码。

一位人力资源总监如此坦诚其纳贤标准:我们更喜欢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对客观事实的捕捉能力强,态度积极、工作严谨、思维活跃,具有较清晰的自我定位的人。而这些素质的背后,是要求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学会观察思考。对于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一定要养成负责的态度。某高校就业办的主任认为,现今的高校教育应该多在课程中引入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进行项目调查与研究、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交流沟通能力、跨文化学习能力等人才所必备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就业应做的准备工作


面向就业的职业规划,为了就业在校大学生就业不仅要做好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要做好就业准备工作。

作为在校大学生,应该为就业做哪些准备?大学生就业前准备都包括哪些内容呢?总结大学生的成功就业经验,为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准备提供了可操作的实用方法。

1、要有就业意识

哪怕你只要大一的学生,也应该尝试找一份兼职工作,至少要写一份简历,去招聘会现场体会一下,只有亲历了那种场合,作为一个从小倍受呵护的80后、90后,才能理解什么叫就业压力,才能真正不把大学当作学习的终点,游戏的开始;才能有决心在大学期间,为工作做出各方面的准备。

2、尽早确定职业目标

越早决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对大学生的就业准备越重要,很多学生到了大四,还在犹豫要不要考研,是考研呢?还是就业?这种犹豫,无论对考研,还是就业都没有好处。如果你早早决定考研,那么你大学期间的重心是学习,系统地学习,拿到更好的成绩;如果你早早决定就业,那么大学期间的重心是实习,学习也围绕就业相关的知识,成绩只要能拿得出手就行了,企业所看重的是综合素质。

3、除学好本专业外,还要为就业而学习

离开学校,大学生们会发现,自己再没那么多的时间学习了,知识是不会辜负人的,在大学期间,要利用宝贵的学习时间与学习资源,好好学习。除了本专业外,还要为就业而学习,选修第二专业,技多不压身,多一个专业,也许就业的时候就有用。职业规划 另外,还要结合自己的专业与职业兴趣,考几个对就业有帮助的证书,在面试时主动亮出与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是非常有利的。

4、多交朋友

大学时期,是最好交朋友的时候,大家在一起没有那么多的利益的冲突,最真诚、最单纯,这时候交朋友,很多会成为一生的知己,到就业的时候,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人脉是就业最好的帮手。

5、在学习之外,培养一个特长或爱好

多参加集体活动,尤其是体育活动、文艺活动,培养业余爱好,如果能有一个特长就更好了。爱好与特长,对就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更有甚者,能够把爱好发展为事业,这也是最成功的就业或创业模式。例如,酷爱健身的人去当健身教练,把自己的爱好转化为事业,把自己从爱好中的受益传授给别人,让大家都受益。

6、找机会实习

一定要在大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与实习,这在大学生中已经成了共识,大学生的简历中,没有实践经验的已经很少了。这是非常明智的,因为,在找工作的时候,没有工作经验是大学生最大的硬伤,但工作经验并不是完全不可以得到的,社会实践与实习是很好的提前获得工作经验的机会,一定要重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有职业规划的人生是精彩的人生!

大学生应早做职业规划


从莘莘学子到天之骄子,再从天之骄子到芸芸众生,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这是不少大学毕业生的写照。前不久,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携手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针对上海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开展了大学生职前状态调查的调研,结果发现,前途迷茫没信心、自我认知偏差大、优势不明空自卑、毕业该往何处去等,是大学生面对求职普遍感到的问题。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指出,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缺少职业规划相关,会令求职行为趋于盲目,因此,提升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和就业能力,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才能在大学校园中早做规划,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与职场无缝对接?

求学时:走好规划四步曲

洪向阳指出,现在很多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认识多是纸上谈兵,缺乏核心能力,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无法满足岗位所需。而且还有不少人抱着大一大二先轻松,大三大四再加油的心态,对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乃至未来的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未来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认为,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分为四步走―――

大一:探索进入大学后很多人会发现,当前所学的并非自己感兴趣的:明明想当会计,却偏偏学的是市场营销;希望成为IT高手,学的却是中国汉语言

向阳生涯首席组织生涯管理专家马士斌指出,大一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可以通过对自我和职业环境的综合分析,找到初步的职业定位。如通过专业的生涯辅导,或借助一些分析问卷和科学测评工具,对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价值观以及需要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客观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同时了解目标行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目标职位的胜任条件与资历要求等。

大二大三:准备有了初步的职业定位后,在学习阶段就要围绕定位来确定专业、选修课及自学课程。同时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将已有的知识重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这两年里除了尽可能多地吸收专业知识外,还可以参加一些商业课程及相关从业资格证书的准备。

大四:冲刺大四是求职的关键时期,要调动所有的资源,尽可能挖掘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在不断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千万别忽略了收集和获取目标公司、职位的信息。不但要了解目标企业的相关信息,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情况,更要清楚地知道招聘单位对应聘者的知识、技能的要求情况等,以便随时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求职签约:对接如今能在离校前拿到企业的offer,真算得上是一件大乐事。在签约至离校前的时间段里,可以有针对性地弥补一些知识及技能。洪向阳强调,要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需要不断提升良好的适应能力,比如建立与强化自己的职业角色意识,调整生活规律,尽快完善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结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掌握职场生存的法则,破解快乐工作的秘密等。在正式就职前,这些都是重要的功课。

毕业后:频繁跳槽可能越试越错

一般来说,进入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后,往往容易产生现实震荡,即发现工作性质或工作量超出自己能力或预估,还可能会与上司或同事不和,或觉得环境不如意等就产生懊恼情绪。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很多毕业生一旦出现不如意后就会想到再次跳槽。

很多毕业生还认为,乘着自己年轻,可以通过试错法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试错法是指从多次尝试解决问题却多次遭遇失败中寻求问题解决之道。在毕业生身上就表现为当认为工作不合适自己就跳槽。他们认为尝试不同工作,积累各行业的工作经验,以后找工作会更容易。

著名学者舒伯曾指出,人的职业发展过程有五个阶段,即成长、探索、确立、维持、下降。14岁以前是成长阶段,15-24岁的时间段是处于探索阶段。而大学生毕业后1―3年,恰恰是职业生涯探索初期,通过过往的学习、生活体会以及对职业的理解,进行自我推敲与职业方面的探索,寻找最佳契合点。而当顺利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时,便把已经开始的这份工作视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开端。因此,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初期,可以允许自己在试错中探索自己适合的职业,但切记要把握好度,缺少职业规划的试错,结果可能是越试越错,那些一年换7家公司的试错肯定是不值得提倡的。

而根据向阳生涯多年来对招聘市场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用人单位也并不认同这种试错法。工作经验并非以跳槽数量判定,这种浅尝辄止式的工作经历太多,不仅不能为求职带来任何的加分,反而会令企业觉得没有安全感:与其招聘这样的经验丰富者,还不如招白纸一张的新人更好培养。

在职场中快速获得成功的,往往是在大学期间就提前做好规划的人。他们不仅注重自己在个性化知识结构方面的培养,同时也懂得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一个有着清晰职业规划的人,定能主宰自己的发展轨迹,顺利完成从大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