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导航 > 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能力培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能力培养。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你是否需要一些实用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能力培养",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资助帮困,使其顺利完成学业,但少有对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能力培养方面的思考。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要承受经济和生活的巨大压力,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大学教育阶段是个人成才的关键阶段,对个人未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现在高校都已经开始尝试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却无人问津。加强贫困大学生职业意识、生涯规划教育,对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贫困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1 严峻的就业形势对贫困生就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据统计,20xx年大学毕业生为611万,比去年增加54万,再加上很多企业经营困难,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还有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目前没有找到工作,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可以预见未来几年,这种状况不会改变。

2 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贫困大学生找工作困难

近年来随着就业竞争的激烈化,不断攀升的求职成本成为摆在贫困大学生面前难以跨越的门槛。就业过程中,从制作简历、通信邮递、形象包装,到门票、车票、食宿等,每一项活动都要一笔不小的开支。难以支付的求职成本使大部分贫困毕业生望而却步,从而丧失了许多本可以获得的就业机会。

3 综合素质欠缺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

由于家庭背景和传统教育经历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在计算机、外语、文体艺术等方面的能力缺乏培养。大学期间,他们在动手能力、语言表达、组织策划、社交礼仪、实践创新等方面普遍弱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而上述能力正是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所看重的综合素质标准,因此贫困大学生在竞争的就业市场中明显处于劣势。

4 不良就业心态加剧了择业的困难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经济上的拮据直接影响了贫困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在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出现,引发了自卑、压抑、紧张、焦躁、消极、嫉妒、仇富等心理障碍,往往导致贫困生的心理负担过重,极大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心态。

5 理性认识不足导致自我期望和社会评价失衡

对刚毕业的贫困生而言,由于缺少社会实践,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因此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往往书生气过浓,喜欢钻牛角尖,缺少理性的眼光和辨证的思考。在自我评价上,有的贫困生或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或不从实际出发夸夸其谈,在选择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意义及其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1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职业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就业方案,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2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第一,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以下作用:①使人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②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③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④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⑤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⑥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职业目标与理想。第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即是此理。第三,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能力的关系。大学生正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时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在于设计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可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帮助和激励学生努力奋斗,把握机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了解自我、设计自我的过程,而就业能力的培养就是塑造自我的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相当于是设计好寻找宝藏的地图,而就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也就是按图寻找宝藏的过程,最终肯定能寻到宝藏。若大学生能正确认识自身,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就能合理定位,并不断地在学习知识和参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三、以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能力的途径

目前,由于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导致贫困大学生生活目标迷茫,学习动力不足,人际关系淡漠以及处世能力弱等问题的出现,直接关系到贫困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职业生涯规划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同时,贫困大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到职业生涯的规划中来。

1 高校的重视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首先,高校自身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发展、对学校的发展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开展,而不是流于表面形式。做好宣传工作,让学生主动地,热情地参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其次,合理的安排时间,实施全程的指导。要针对各个年级的不同情况,确立不同的目标,要从全程给予指导。具体方案如下:

一年级(适应阶段):结合入学教育灌输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未来从大一就开始设计的意识;培养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自我定位和探索职业定位的能力,并通过一些心理测试和职业测试、成长经历的寻求等手段确定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价值观等明确自己将来的职业锚。

二年级(探索阶段):进行就业能力的培养指导,

如开展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相当于部分素质拓展内容);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帮助学生塑造和完善自我,提高综合素质。

三年级(拼搏阶段):在这个阶段职业生涯指导的重点是培养大学生提高与职业相匹配的各项能力,通过参加兼职、社团组织以及社会活动等,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提高自己的责任感、自信心、主动性和受挫能力;提高表达和沟通及交往能力,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年级(冲刺阶段):针对学生择业期间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就业形势与信息的服务;加强就业面试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就业指导;引导其主动走向社会寻找锻炼机会。

最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指导队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队伍建设,必须朝着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组成一个职业生涯规划顾问团,主要由专业导师、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员、辅导员等成员组成,可以从各个方面给学生以最佳的指导。专业导师可以在学生的学业、专业方面给予全面的指导;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就业指导员则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帮助其确立择业取向;辅导员应该是协调各个环节的衔接工作。这些成员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可以预防学生职业上的盲目性,还可以提高总体的就业率,实现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2 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参与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1)贫困大学生要全面客观地自我剖析和定位。自我剖析就是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自我剖析包括很多内容,比如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特长、智商、情商、以及协调、组织管理能力。只有摆正自己的位子,相信自己的实力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同时要了解自己的专业情况,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仅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还会影响到自己的一生。对于专业不了解,很难制定目标,学习就缺乏动力,学业、职业生涯的规划也就缺乏相应的储备,因此要在了解自己的专业、客观分析自己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做好职业准备。社会需求是影响大学生进行学业、职业生涯规划的外部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的职业规划的现实意义。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社会的需求,特别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再结合自身的情况,以达到有的放矢的规划目标。同时,在大学期间还应该寻找更多的锻炼机会。例如,可以在学生会、社团等担任适合自己的职务,积累经验,锻炼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培养所需要的素质;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和受挫能力。

(3)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是将来开展工作的基础,也是实现职业理想的支撑。因此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这需要广博与精深的结合,不仅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掌握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还要通晓和熟悉相关的基础知识。加强自己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语言技能、网络技能、综合技能等。

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高校更应该重视对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为他们的就业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贫困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做好职业的定位,确定职业目标。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全面、有效实施,必将有利于他们明确目标,实现自我,在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fwr816.com阅读分享

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以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每个人要想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正处在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对职业的选择对大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讨论大学生就业问题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职业生涯的阶段模型。

一个人整个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按先后顺序可分为早期生涯、中期生涯和晚期生涯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三个时期中,我们依据休普的划分,又可以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探索阶段、创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这两种阶段模型可以用下图加以描述: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职业的选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与前后步骤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决定着未来职业的发展趋向。同时人是作为一种生物存在着的,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特征,因此职业选择的趋向必须依赖于个人的年龄和发展,不同年龄和发展阶段的特征都与职业生涯的选择和发展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过程。每个人都是作为不同的个体存在的,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个性、能力、兴趣不同,当他们即使是面对同一环境时所获得的现实机会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当一个人在作出职业选择的时候就必须在个体特征和现实机会之间取得平衡。

从职业生涯阶段模型中可以知道,大学生时代正处在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萨帕对职业发展研究认为探索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尝试期(1517岁);(2)过度期(1821岁);(3)初步试验承诺期(2224岁)。依据这一结论,大学时代应该跨越了过度期和初步试验承诺期两个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大学生的个体能力迅速提高,职业兴趣趋于稳定,逐步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预期;事实上在初步试验承诺期,许多学生往往需要就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作出关键性的决策。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工作在于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和尝试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职业,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帮助学生在未来较短时间内实现个体人力资本、兴趣和职业的匹配。

从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和对职业发展研究可以知道,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依据萨帕的研究,人早期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成长阶段(014岁)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个体的表现都不相同。(1)幻想期(410岁):需要占统治地位,在幻想中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2)兴趣期(1112岁):喜好成为职业期望和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3)能力期(1314岁):开始更多的考虑自己的能力以及工作要求。在西方许多国家,他们的职业教育从小学便开始了,而且教育的形式非常多样化。如,职业日、职业兴趣测试、社会实习等等,他们非常注重学生对社会工作经验的积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邀请社会上各种职业的到学校介绍各自的工作;学校还定期组织一系列的模拟实践活动,年满14岁的则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到校外打工,积累宝贵的工作资本。这些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相融的,我们只有在学有所成之后才能考虑职业的问题,我们现在这一代的大学生都是如此。特别是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以后,传统的计划分配已被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取代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形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体制上和观念上的变化与我们在成长阶段所受到的教育和感化是截然不同的。当现在的大学生成为就业责任的主体时,随之而来的压力也大大增加,特别是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种种心理问题,使就业走入误区。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我们应该承认并正确对待我们在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不足和差距。为了弥补这一差距,切实做好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可以从个体和社会两方面着手。

第一,个体的自我定位。每个大学生对自身都要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摆正自己的位子,相信自己的实力。现在有很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时候,在用人单位面前缺乏勇气,对比较有把握的事情总是不能大胆接受,尤其是对一些自己向往的高职,高薪的单位缺少竞争的勇气,从而丧失理想的就业机会。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竞争优势。为此,我们首先要准确的评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其次要善于剖析自己的个性特征,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在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所创的职业性向测验,他把个性类型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任何一种环境大体上都可以归属于其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组合。通过类似的职业性向测验我们能够更好的实现个性与职业之间的匹配。

第二,职业目标的确定。许多人在大学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的一种预期,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对个体年龄和发展的考虑,就业目标定位过高,过于理想化。近几年,不少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中一直强调大单位、大城市和高收入,甚至为了这些不惜放弃个人的专业特长,不顾个人的性格和职业兴趣。同样,对于那些存有这山望着那山高心理的学生,也是职业目标不确定的一种表现。盲目的攀高追求与选择不仅影响个人目前的就业,同样会对个体以后的职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在现在和将来要做什么。对于职业目标的确定,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工作能力、兴趣爱好等分阶段制定。

第三,建立和发展职业咨询机构,开设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单凭个人的经验是很难实现目标的。我们知道,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都是有限的,职业选择的每一个步骤都与个人的年龄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这过程中,借助职业咨询的智力和经验优势,为个体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至少是少走弯路。学校在建立职业咨询机构时应该注意到这类机构必须由一批具有广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并精通各种科学测评手段的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组成。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在大学生大学生涯开始之际就开设有关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课程,从理论上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懂得应该为什么,并且如何去规划和发展自身的职业生涯。

总之,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一个大学生就业的必要工作,也是每一个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

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


一、就业市场的现状

目前的大学教育已不是精英化教育,而是平民化教育了。现在的我国大学生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9%.达到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我国的高等院校招生年年扩招从1998年108.4万到20xx年475万人(20xx年预计500万人!全国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已达2000多万人(含各种层次的在校生)。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所说: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2000万人居世界第一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短短6年内翻了两番。在这样的招生速度和规模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难题。如果大学生在就学期间没有一个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业就会出现困难。加之大学生多数是一些独生子女,对工作和待遇期望值过高要求脱离实际、好高鹜远,势必进一步增加就业的难度。长此以往,对家庭社会、学校、大学生本人以及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遗症。

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手段之一。何谓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一般认为:大学生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并经过分析、测评后对自己未来的一生中所承担的职业职务和相应历程所做的中长期的预期规划与具体设计。

事实上在高校中,大学生真正知道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人不多很少人真正在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是值得我们吸取的。西方许多国家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从小学便开始。在一种没有压力、不马上兑现的氛围下进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早期熏陶和培养这时的教育是潜意识的、游戏式的其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兴趣。西方国家非常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具备和培养,鼓励年满14岁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校外进行各种打工锻炼这种打工对于家长或者学校来说并不是让学生要挣多少钱,而是培养他们早期的职业意识。这种意识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到了初中和大学阶段的学生主要通过打工来满足自己基本生活、学习所需。

所有这些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完全不相同的。对于职业或者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往往是在学有所成之后才能考虑。国家在这里充当的是一个就业责任的主体,学生充当的是一个就业责任的客体。但是现在国家已经从就业责任的主体变成了就业责任的客体,学生则从就业责任的客体调换成了就业责任的主体。这种变化是一种 历史 性的变革,在这种重大深层次、历史性的变革面前我们的家长学生、学校没有跟上这种变革的步伐我们的教育体制没有随这种变革作相应的改革。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们的职业意识就业观念未改变;没有把职业兴趣、职业设计意识从小培养。最终所导致的问题就是:大学生面对现实普遍都不适应茫然、仿徨恐惧、失望,他们感到困惑。这种困惑表面上看是大学生本人在就业上的困惑,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困惑,是一个社会的困惑。所以面对目前的就业市场我们不得不作深入地思考。

三、几点思考

1职业兴趣、职业意识必须在早期培养。从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和对职业发展研究可以知道,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萨帕的研究认为:人的早期职业生涯发展分三个时期即幻想期(4-10岁),表现为需要占统治地位.在幻想中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兴趣期(11-12岁),表现为喜好成为职业期望和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能力期《13-14岁》,表现为开始更多的考虑自己的能力以及工作要求。由此而来.在西方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形式多样。如:举办一些职业日、职业兴趣测试等活动;每隔一段时间邀请社会上各种职业的单位或者个人到学校介绍各自的 企业 和工作;学校还定期组织一系列的模拟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这些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相融的我们只有在学有所成之后才能考虑职业的问题,看来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意识应该也必须在早期培养否则很难适应职业市场的变化。

2、建立学校和社会的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服务。据在我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抽样调查的数据得知: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服务不满意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对社会的变化和人才需求了解甚少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本身又是一个持续、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单凭个人的经验或者感觉是很难实现目标的.因此.进行规范、持续、专业的职业生涯就业咨询、指导或者设计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这项工作学校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职责对在校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应该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中当然的一部分。目前学校缺乏一对一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服务。这也是出现学生不满意和认识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发挥自己管理职能在政府引导下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机构这种专业机构所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 自然 外延和补充。学生可以在学校内得到指导也可以在社会上得到指导。

3、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中的相关问题。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相关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对我们顺利地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工作十分重要。它主要表现为:一是自我定位不准。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不管自己专业水平高低、职业对自己的专业是否合适、自己的工作能力是否能胜任只要薪酬高都可以接受。不能客观地评价主观的自己和客观的职业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与此同时一些学生缺乏勇气对比较有把握的事情总是信心不足、大胆接受对一些自己能胜任的职业缺少竞争的勇气从而丧失实现理想的机会这两种表现都是自我定位不准所致。其次要剖析自己的个性特征。例如做一些职业性倾向测验,看看我是属于现实型、研究型、 艺术 型、社会型、 企业 型还是常规型。二是职业目标模糊。不少大学生在大学时代甚至更早就已经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的一种预期但是他们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年龄、经历、专业知识和 发展 的考虑,设定的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情绪化。不顾个人的性格和职业兴趣。在过分强调这些的同时却把真正属于自己职业目标淹没了。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的、持续的工作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共同努力。在人生的历程中我们必须尽量少做出错误选择,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正是我们少走弯路有力的手段。我可以不知道我能做成什么.但我必须知道我能做什么这才能实现我们自己的人生目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篇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资料,欢迎大家浏览借鉴!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从自我认识、环境评估、职业定位、计划执行以及评估反馈等环节都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认识不够客观、规划和实施有些脱离实际、带有理想化的倾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发展期望过高,职业路径设计不合理

不少大学生只盯住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单位,很少有人主动愿意去欠发达地区。不少大学生选择以考取学位和证书作为发展主路径,以考研和考博来作为自己职业设计的职业目标,还有些大学生为保险起见准备了四条以上的发展路径,但这些路径的结果悬殊较大,路径之间也缺乏内在联系,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模糊不清势必导致在实际选择中的犹豫不决,不利于核心职业目标的实现。

(2)社会实践的方向不够清晰

为了增加工作经验,不少大学生选择了兼职,做家教、促销员和业务员等;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不少大学生选择考证来增加筹码,整天忙着各种各样的考试;还有的大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只是为了向用人单位证明其兴趣广泛。总之,社会实践缺乏职业方向性,遍地开花,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要求,不仅使大学生疲于奔命,而且盲目性和风险性都增大。

(3)过于追求所谓的最佳规划

有些大学生对经济学上讲的最小成本、最大收益津津乐道,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寻找最佳规划上,希望一次规划,终身受益,在做规划时面面俱到,不愿舍弃,在行动中也不愿从小事做起,碰到困难就不知所措,不会灵活采取调整措施。实际上,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一个人几乎是无法做出一个十全十美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况且,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认识、能力的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也是需要不断调整、与时俱进的。

2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要素

一份完整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自我评估、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目标的确定、实施策略与措施和反馈调整五个环节。

(1)自我评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是进行正确的评估。自我评估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可行的规划方案的前提。一个人只有通过自我评估,正确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才能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出最佳抉择。如果忽略了自我评估,所做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容易中途夭折。

自我评估的主要内容是与个人相关的所有因素,包括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特长、学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情商以及潜能等。简言之,要弄清楚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当然,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所以在自我评估中还应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

(2)职业环境分析

职业环境因素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我们只有顺应职业环境的需要,趋利避害,最大可能地发挥个人的优势,才能实现个人目标。 职业环境分析包括对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组织(企业)环境的分析。要评估和分析职业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与需求变化的趋势;自己与职业环境的关系以及职业环境对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等。要弄清楚自己在这种职业环境条件之下,究竟能干成什么?这样你的职业生涯规划才会切实可行,而不致流于空泛。

(3)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

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为了实现某种职业生涯目标,进而获得自己理想的生活,所以目标抉择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一般我们可以首先根据个人素质与社会大环境条件,确立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然后通过目标分解、分化成符合现实和组织需要的中期、短期目标。

(4)实施策略与措施

所谓职业生涯策略与措施,是指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制订的行动计划。在我们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后,就要制订相应的行动方案来实现它们。实施策略措施要具体可行,容易评估。应包括职业生涯发展路线、教育培训安排,时间计划等方面的措施。

(5)反馈调整

现实社会中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会使我们与原来制订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有所偏差,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反省并对规划的目标和行动方案,作出修正或调整,从而保证最终实现人生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反馈调整就是一个再认识、再发现的过程。

3 、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路

要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从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社会和用人单位也要伸出关心和帮助的援手,而作为学校则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尽快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新路子。

(1)普及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广大学生较为深刻地剖析自我,参照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因此,职业教育就应该自始至终地贯彻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应作为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列入教育计划之中。目前许多高等学校已经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应作为就业指导课的核心内容,将科学的理念灌输给学生,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法,这对于学生步入社会和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引进职业测评体系,帮助大学生客观了解自我

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应该说,职业测评对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合理调整择业观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有些专业测评研发机构开发出来的测评产品信度、效度都比较高,也积累了足够多的常模,从使用反馈情况看还是相当不错的,受到广大学生和就业指导老师的认可。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测评在大学生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挑选和引进合适的测评工具,尽快让所有学生而不仅仅是毕业班学生接受职业测评服务。

(3)开展职业咨询辅导,协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定位

职业测评可以提供相对客观的评定和发展建议,对一般大学生来说可以起到参考作用,并不能完全反映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这就需要开展职业咨询辅导。在职业咨询辅导过程中,职业测评是基本依据,但不是惟一依据,还需要凭借咨询教师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两者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评估效果。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还不具备开展职业咨询的条件,因此,学校当务之急就是加快对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实操培训,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规划咨询需要。

(4)加强和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

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对其所学专业的应用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感性认识。通过这些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强的参观、考察乃至实践,使大学生不仅在心理上接纳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也进一步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因此,学校应加大力度建立相关的专业社会实践、实习和就业基地,组织和安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相关工作岗位上去锻炼,这应成为学校今后加强职业指导的一个努力方向。

(5)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以社会为导向

社会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发展,只有密切关注职业的发展变化,学会收集、分析社会需求信息,使自己职业的选择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并根据社会的变化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才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6)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培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既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充分体现高校的教育功能,需要具备一支具有较强专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队伍。这就需要通过集中培训和学习,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职业生涯指导队伍,经常开展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成为大学生的职业导航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学生求职的需求,才能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

大学生就业择业与职业生涯规划


又是新一届大学生找工作的关键时期。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作为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选好第一份工作、找准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至关重要。这其中,理清就业、择业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关系,更是成功的关键。

究竟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

目前我们常听到的声音最多的就是先就业,再择业,从上到下,从学校领导到学生当事人,从社会学家到普通老百姓,很多人都如是说。当然他们都会抱着自己的目的来说这话。

那么究竟应先就业还是先择业?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认为,只有让择业与就业保持同步才是上上之举,具体地说,择业好了才能去就业。因为,先就业,后择业,很可能导致盲目地为了找一份工作而找工作,缺乏理性的选择和思考,更谈不上长远的规划,这样做的后果很有可能是人职不匹配的情况,直接后果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频繁换工作,三五年后仍业绩平平,结果耽误了职业发展的宝贵时间。我们特别提醒,尽管竞争激烈,大学生还是应该树立先择业的意识,出校门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人们职业的持续发展。

四大因素影响择业选择

那么,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你的择业决策呢?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认为,主要应从几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当前的经济状况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大学生由于经济拮据,又不想再拖累父母,于是饥不择食地随便就加盟了一家向他伸出橄榄枝的雇主。向阳生涯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小A是一个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大学生,由于这个原因,很多公司向小A发来了OFFER。而小A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太宽松,求学期间还贷了些款,毕业后多种压力下需要他尽可能快地早上班,早有经济收入,所以他自然就选择了那家看起来薪水较高的公司。小B是小A的同学,由于家庭条件挺好,小B也因此并不十分在意薪水的高低,反而能够对找上门来的工作进行理性的筛选,最后选择了一家认为比较有潜力自己又感兴趣的公司。后来的情况是,小A所在的公司业务渐走下坡路,更要命的是,小A越来越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先前选择的这份工作,而公司内部转岗的可能性也几乎为O,结果小A的高薪很快一去不返;而小B所在的公司却越发展越好,工作也是越做越有劲,小B的工资也因此水涨船高。为什么同样优秀的他们,最后的发展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分析表明,小A失败的关键就在于,他过分看重眼前的高薪而没有对未来的发展做理性的规划。

亲人和朋友的影响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有时也缺乏判断力,家人的选择通常会对他们最终的选择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还有些学生朋友则很喜欢攀比,朋友找什么样的工作,自己也不假思索地跟着去。专家认为,适当听取家人和朋友的意见是必要的,但最关键的是要有自己的主见。

社会环境、竞争环境对择业决策的影响可能你的专业在就业时很受限制,也可能就业压力确实很大,也许你的相关专业正是冷门,让你没得选择;当然也许某些职业显得很热门,你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别人一起选择。对此,我们特别要提醒的是,就算你真的没得选择,也要选择一个与你目标接近的职业,再静待时机寻求转换。不要盲目追随热点行业,再热的行当都有可能会冷,现在的冷门行业将来也可能转热。当年的会计行业、现在的IT行业就证明了这一点。

个人志向对择业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志向远大者,都会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及职业生涯规划。这些人都会始终关注自己该走什么样的职业发展道路,什么样的选择会对自己更加有利。对于他们来说,前面的三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或说只是暂时的问题。而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者,则多会安于现状,或者说不知道怎么改变。如在择业上,常会是因为没有主意所以就不去选择,于是找个工作就可以了,就业吧,先!这类人最需要外力的帮助,特别是在择业这样关键的决策上。

因为你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明确的职业定位,所以就会有择业的标准,这样就会更好的就业,就会做到就业的第一步即是真正职业发展的第一步,就会让你的职业生涯从此扬帆起航,所以,务必先给自己做好职业规划。

大学生就业、择业与职业生涯规划


又是新一届大学生找工作的关键时期。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作为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选好第一份工作、找准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至关重要。这其中,理清就业、择业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关系,更是成功的关键。

究竟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

目前我们常听到的声音最多的就是先就业,再择业,从上到下,从学校领导到学生当事人,从社会学家到普通老百姓,很多人都如是说。当然他们都会抱着自己的目的来说这话。

那么究竟应先就业还是先择业?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认为,只有让择业与就业保持同步才是上上之举,具体地说,择业好了才能去就业。因为,先就业,后择业,很可能导致盲目地为了找一份工作而找工作,缺乏理性的选择和思考,更谈不上长远的规划,这样做的后果很有可能是人职不匹配的情况,直接后果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频繁换工作,三五年后仍业绩平平,结果耽误了职业发展的宝贵时间。我们特别提醒,尽管竞争激烈,大学生还是应该树立先择业的意识,出校门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人们职业的持续发展。

四大因素影响择业选择

那么,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你的择业决策呢?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认为,主要应从几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当前的经济状况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大学生由于经济拮据,又不想再拖累父母,于是饥不择食地随便就加盟了一家向他伸出橄榄枝的雇主。向阳生涯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小A是一个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大学生,由于这个原因,很多公司向小A发来了OFFER。而小A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太宽松,求学期间还贷了些款,毕业后多种压力下需要他尽可能快地早上班,早有经济收入,所以他自然就选择了那家看起来薪水较高的公司。小B是小A的同学,由于家庭条件挺好,小B也因此并不十分在意薪水的高低,反而能够对找上门来的工作进行理性的筛选,最后选择了一家认为比较有潜力自己又感兴趣的公司。后来的情况是,小A所在的公司业务渐走下坡路,更要命的是,小A越来越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先前选择的这份工作,而公司内部转岗的可能性也几乎为O,结果小A的高薪很快一去不返;而小B所在的公司却越发展越好,工作也是越做越有劲,小B的工资也因此水涨船高。为什么同样优秀的他们,最后的发展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分析表明,小A失败的关键就在于,他过分看重眼前的高薪而没有对未来的发展做理性的规划。

亲人和朋友的影响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有时也缺乏判断力,家人的选择通常会对他们最终的选择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还有些学生朋友则很喜欢攀比,朋友找什么样的工作,自己也不假思索地跟着去。专家认为,适当听取家人和朋友的意见是必要的,但最关键的是要有自己的主见。

社会环境、竞争环境对择业决策的影响可能你的专业在就业时很受限制,也可能就业压力确实很大,也许你的相关专业正是冷门,让你没得选择;当然也许某些职业显得很热门,你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别人一起选择。对此,我们特别要提醒的是,就算你真的没得选择,也要选择一个与你目标接近的职业,再静待时机寻求转换。不要盲目追随热点行业,再热的行当都有可能会冷,现在的冷门行业将来也可能转热。当年的会计行业、现在的IT行业就证明了这一点。

个人志向对择业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志向远大者,都会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及职业生涯规划。这些人都会始终关注自己该走什么样的职业发展道路,什么样的选择会对自己更加有利。对于他们来说,前面的三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或说只是暂时的问题。而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者,则多会安于现状,或者说不知道怎么改变。如在择业上,常会是因为没有主意所以就不去选择,于是找个工作就可以了,就业吧,先!这类人最需要外力的帮助,特别是在择业这样关键的决策上。

因为你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明确的职业定位,所以就会有择业的标准,这样就会更好的就业,就会做到就业的第一步即是真正职业发展的第一步,就会让你的职业生涯从此扬帆起航,所以,务必先给自己做好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竞争力培养


一 提高职业竞争力对大学生就业的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就业岗位不断减少,第二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同期毕业同专业学生的增多, 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第三,大批有经验、有技术、有知识的技术人员再上岗给应届大学毕业生带来的巨大挑战; 第四, 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更加趋于理性, 从开始注重学历转为注重真才实学, 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就业实际上是素质和能力的较量, 大学生要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把握就业的主动权脱颖而出,获得自己满意工作, 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 使自己在就业过程中扬长避短, 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二 提高大学生职业竞争力具体内容

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等一些客观性因素不容忽视,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大学生自身的竞争力。全面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有目的的进行能力的培养。

专业技能 确定了职业规划以后, 就要对未来职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有所了解, 并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开设的课程有重点对相关能力进行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越是符合岗位的要求, 越是具有获得这个岗位的竞争能力。就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假如未来的职业规划是当一名心理咨询师, 那么现在就要了解做一名心理咨询师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这方面知识的积累,例如心理咨询的会谈技巧,临床病症的诊断标准等。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职业竞争能力的原动力。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是自身的学习能力。正如壳牌石油公司总裁卡洛所说:应变的根本之道是学习。,活到老, 学到老将不再是少数人自勉的警句, 而是一种现实状态。首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知识更新的速度在加快。尤其对于专业技术来说更是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新的专业技术, 才能适应岗位对技术更新的要求。其次, 随着组织的发展, 岗位的变化需要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因此, 不仅要不断地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学习与专业相邻的知识, 还要学习与专业无关但与企业发展、个人发展有关的各类知识。智商和情商 是职业竞争能力的发展的条件。

智商指智力商数, 它反映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一般来说, 智商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成正比。情商是指情绪商数,它包括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智商和情商是职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两个轮子。智商是获得职业和职业发展的基础, 情商则是为智商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

执行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是职业竞争能力的核心。

执行能力是指执行计划的能力, 在企业活动中执行力是执行并实现企业既定战略目标的能力。杰克韦尔奇认为: 一个公司的效率, 不在它的办公大楼, 也不在它的人员,更不在它的会议, 在它的贯彻力度。现代企业家越来越重视员工的执行力, 中国联想总裁柳传志把执行力看成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 因此缺乏执行力的人, 在职业发展中是很难有作为的。抗挫折能力就是一个人面对挫折振作起来的能力。在职业发展中总会遇到各种挫折, 当面对挫折时,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 在具有相差不多的智商和情商的情况下, 抗挫折的能力对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和事业成功起着决定作用。研究证实, 一个人的抗挫折的能力越高, 越坚强地挑战挫折, 越能化危机为转机。所以, 执行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是职业竞争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 注重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 提高自己的求职能力

求职能力主要是体现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能扬长避短, 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良好素质, 赢得用人单位的赞赏而获得录用的一种社会活动。提高求职能力也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基本途径。

提高求职的投入度。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 就业市场越趋于严峻, 虽然学识与经验是大学生求职面试的关键, 但面对人才市场的竞争, 仅靠这点已远远不够, 如何在求职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 赢得用人单位得录用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焦点话题。我们认为大学生的求职能力,首先要取决于大学生对求职的投入度, 并在求职过程中对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展示要提高策略和技巧。提高求职技巧。

求职和应聘要预先充分准备, 做到有的放矢, 提高求职技巧。面对求职时的种种情况, 大学生要了解和熟悉一些招聘流程和应聘技巧。很多学生都是事到临头才匆匆制作材料、准备面试的。这样临时抱佛脚自然留下了很多遗憾, 但怎样弥补遗憾, 却始终没人有一个比较完满的回答, 以致这种情况年复一年持续下去。每个人都知道求职技巧的重要性,但每个人都不知道怎样提高求职技巧。所以, 一方面学校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通过开设相应课程及时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求职培训; 另一方面, 毕业生从各种渠道多学习并与同学多交流, 并且多参加各种单位的招聘活动也会为自己积累许多经验。

总之, 毕业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 脚踏实地, 戒骄戒躁, 积极提高职业素质, 这才是在职场上独占鳌头的根本所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