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职业生涯规划 > 导航 > 去还是留?规划好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

去还是留?规划好职业生涯。

伴随着各行各业的衍生,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独具匠心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什么样的范文比较高质量?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去还是留?规划好职业生涯",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前,Y是X公司IT部门的员工。

早在大学四年级,Y就到一家软件公司实习了,实习薪水2000多元。临近毕业时,X公司的老总给他打了个电话,想请他帮忙建设企业网络,他们正在投资六千万建设厂房和办公大楼。Y欣然应允。

随后,Y就帮忙负责设计网络、招标、采购设备。X公司的老总非常器重他,他也觉得非常充实、愉快。随后,Y就没去原来的软件公司实习,而是留在了X公司实习。尽管实习费不高,但工作比较充实,是负责弱电工程(网络、电话、监控、catv)的具体实施。

当时,Y就立志将来做一个CIO,要为这家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做出点成绩。后来,Y满腔热情地报名参加了助理企业信息管理师考试,并拿到了证书。毕业后,很自然地就留在这家公司。

经过两年的锻炼,Y渐渐成了IT部门的骨干,相当于IT部门的主管。尽管部门的人不多,但工作比较充实。Y的日常工作主要负责维护弱电系统,网络维护,电脑维修,软件安装,以及有关信息化项目的鉴定验收资料(是一个市级项目,主要是来验收公司的智能设备)。偶尔,还给个老总做个演讲文件等。但是,至今没有实施过任何信息系统。

公司的一个副总曾对Y说,他很看重Y,Y很受领导器重。

又过了两年,Y慢慢就觉得心里有些不平衡了:现在公司的信息化一直没有新进展,缺乏锻炼机会。另外,作为传统企业的IT部门,虽然干了不少事,可薪水不高,远没有一些软件公司的工资高。

Y很困惑,目前,IT部门的职能就是维护系统和网络,仅仅是修理工的角色。想提高技术吧,缺少实践机会;想深入行业中,涉足管理,使IT部门日后成为信息化实施的主导吧,又觉得没有那个能力,特别是,信息化战略规划一般是由专业咨询公司才能做的工作,IT部门怎么能做得好呢?

当前,Y还遇到了一个跳槽的机会,有一家软件公司要挖他,想让他做一些具体的软件开发工作,薪水比现在要高。

Y很困惑,到底是去,还是留?如果留下,是不是一辈子就干修理工的活儿呢?如果跳槽,又背离了自己朝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初衷。

一般,IT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往往决定了该部门人员的职业发展走向。一些信息化做得好的企业,IT部门的地位相对较高,IT人员的发展前景比较好。相反,信息化起步比较晚的企业,IT人员的职业前景相对黯淡。

IT人员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呢?面对当前的困惑,以及外界的诱惑,Y是去,还是留?

点评:

跳出目标看方向

在合适的时机为自己规划未来发展的方向,能够让自己既能安心在目前所在岗位上积累学习,又能促使个人的职业发展曲线保持上升的发展趋势。

从职业发展周期来看,毕业四年的Y,此时正处在一个自我反省与客观环境评价进行对比的矛盾动荡期,即,一方面,经过几年的积累和学习后,自己是否获得了一定的能力和经验;另一方面,企业所提供的机会和资源是否能够满足自己发展的需要?在两方面比较与评价之后,来思考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Y从大学刚毕业就有了自己明确的目标成为企业的CIO,并且为这个目标而不断的努力。这和那些只求在公司中有一口饭吃,谋得一官半职就满足的人们相比,他有着更清楚的奋斗目标,因此,他才会陷入到痛苦的抉择中。

但是,由于Y狭隘地理解了目标和职业发展之间的差别,Y才会陷入到过于具体且狭窄的目标中,反而缺乏客观地评价自己与外部环境的能力。

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是不清楚职业发展规划的含义和发展规律有关,而只是粗浅的将目标=方向,才导致抉择的问题。

从三个方面做职业规划

那么,职业发展规划在规划什么(what)?在何种时机下进行规划(when)?应该如何来进行规划(how)?这是所有与Y有着类似困惑的人们所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对自己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应该规划什么?

首先,规划的对象是自己,就是要让自己获得最大的发展。但是由于人们往往受到当前条件和价值观的影响,所谓的最大发展是会呈现出阶段性的差异。

这就说明,人不可能对自己的规划在一夜之间一蹴而就,这里的规划其实包含了长期计划与阶段反省的含义在里面。

第二,要清楚两种目标。即规划自己的外在职业生涯目标和内在职业生涯目标。所谓外在职业生涯目标,指未来期望的职务目标、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经济收入、工作地点等。所谓内在职业生涯目标,指要求未来具备的观念、能力、成果、心理素质、知识体系等。

而外在目标是内在目标的表现形式,内在目标才是职业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如果仅仅注重外在职业生涯目标的设计,那么在为之努力的过程中,往往会容易迷失方向,出现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行为。

第三,要进行两类规划,即人生规划和目标规划。所谓人生规划,就是要大概的为自己的生命设计一个活法,扮演什么社会角色,这个规划的意义不在于去做什么,而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哪个年龄阶段去做哪些事情。

所谓目标规划,要在自己职业生涯中设计阶段的目标,一般以3~5年为一个周期,要把这个时间内要实现的状态,以具体的行为方式表达出来。

人生规划是我们所有行为的最终要义,不管我们在做什么从事什么职业,最终要体现在自己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体现出什么样的价值。而目标的规划,则让我们从遥远的规划中看到希望,知道自己怎么样一步步达到最后的目标。

选择合适的规划时机

接下来,在什么时候进行规划?想什么时候规划就什么时候规划的想法是错误的。

因为我们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基础的。太早,我们不清楚自己真正的价值、兴趣和优势所在;太晚,则可能错过了最佳的积累时期。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发展阶段、环境、个人条件不同,不可能存在统一的最佳规划时间,但是每个人可以根据一定的原则来选择现在是否是规划自己职业发展的最佳时机。

第一, 是否缺乏合度?即你与这家企业、与你所在的岗位是否合得来?如果企业的发展战略重点已经将你的自身优势排除在外,你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如果你对目前的岗位不适应、不喜欢,你就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了。

第二, 是否缺乏深度?即便你与企业、所在岗位有较高的合度,但是你发现你所在岗位的技能对于你来说已经没有可以学习的技能了,也就是你只在输出而没有输入了,你就需要考虑自己未来的问题了。

第三,是否缺乏广度?根据你对公司文化和价值的判断,自己是否有希望从事与自己所在岗位相关性的工作?或者对于自己来讲,是否有兴趣从事这些相关的工作?当你在一家公司的发展区间受到了限制的时候,你要小心自己在公司的发展可能具有威胁。

总之,在合适的时机为自己规划未来发展的方向,能够让自己既能安心在目前所在岗位上积累学习,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并实现自己的价值,避免盲目跳槽,同时又能促使个人的职业发展曲线保持上升的发展趋势。

四步规划职业发展

如何进行进行职业发展的规划?美国学者罗宾斯(S.Robins)博士将职业生涯分为5阶段探索期、建立期、职业中期、职业后期、衰退期。在每个发展阶段,职业发展规划的侧重和要点有所差异。

结合Y的情况,我们重点介绍人们在建立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的方法。该阶段的特点是,已经完成了从学生时代到企业员工的过渡,开始从学习阶段进入到进步提升阶段,为下一个全面掌握阶段打基础。对其进行规划的方法分为三步走:

第一,选择方向。在综合了个人经历、志向、兴趣等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个人所需要努力的方向。例如Y要在3~5年的时间内,从事与IT有关业务的管理性质的工作,能够独立运作项目。

第二,条件分析。自身尚不具备哪些能力?目前最大的优势和资源有哪些?现在尚缺哪些条件?例如对于Y来讲,要成为一位具有高级管理能力的CIO,目前尚不具备任何优势资源。因此他必须通过技术锻炼和管理经历的积累获得这种资源。

在目前有了基本管理经验的基础之上(优势),尚缺乏较强的管理素质和战略眼光,在沟通能力和专业技术方面欠缺(劣势),现在要正确判断B公司是否真的没有提供个人发展的机会(是否尚缺条件)?这家公司能否为自己提供弥补不足的机会(是否是机会)?

第三,目标分解。将职业发展方向细化到每一年的工作目标中,具体可以从内在和外在的发展目标进行计划,例如一年内完成哪类项目、做到什么职位、年薪计划(外在目标),如何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掌握哪些技能、锻炼哪些素质(内在目标)等。

第四,实施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以及阶段目标实施结束后,要进行第五步的阶段总结。

当然,职业生涯的发展并不像一根被压紧的弹簧,只需要自然扩展就可以了。它的目的不是束缚人们,而是有意识地指导人们的行为。

因此,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对目标的认识,也是可以左右摇摆的。而且可以在各种经历的尝试中,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这样,人们的职业生涯就可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FWr816.Com精心推荐

职业生涯规划,为成功还是为幸福


有个小故事:

六年前,我是按部就班过日子的小职员,每天规划着自己以后做老板;六年后,我有了年入百万的公司,却规划着如何回到朝九晚五的生活。

吾生有涯,规划无涯。当我们尚未闹清规划的目的与标准是什么,生涯规划往往显得缥缈或无用。

所以,在开始正式的生涯规划之前,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成功还是幸福,我要的是哪种人生毕竟,这两者并非等义词。

成功与幸福的倒U关系

说到成功与幸福,碰巧有这么一件相关的事。

两个月前,我受邀到广东佛山去参加一个会议,其间走访了一些企业,并且跟当地居民进行了一些交流。每到一地,我除了看经济和物质方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看人的面部表情和精神状态,这是社会观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在佛山感受最深的是当地人精神状态好,幸福感强,幸福指数比较高。相对的,我在北京却经常听到很多人抱怨不幸福,说自己活得太累,生活压力太大。这引起了我的思考:相比北京,佛山不是大城市,也不是风景名城,但人们的幸福感为什么那么强呢?

其实,早就有人提出,中薪阶层的幸福指数最高,那些世人看来最不成功和最成功的人士幸福指数却相对偏低。最新的全球幸福指数调查显示:国民幸福感名列前茅的并不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而是拉丁美洲、亚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中等收入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非常高,而美国、英国这样的富裕国家却分别排在了第114位和第74位。

这些统计告诉我们,幸福感是相对的,与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受相关,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与你贫穷还是富有、是否成功出色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显然,这对于那些抱着成功就会幸福想法的许多当代年轻人来说,或许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这是因为很多来找我做职业生涯规划的青年,张口就是成功,仿佛这是唯一目的。当然,我并不排斥将成功作为规划目的,我想要强调的只是:成功不等于幸福。在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首先要弄清你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

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价值观,也就是说,你把什么看得最重。有人看重收入,那么职业生涯规划就会朝向高薪方向;有人看重地位,那么规划时就会优先考虑升迁;而有的人宁愿平凡安宁地生活,如此一来,职业生涯规划就会侧重稳定。一般来讲,职业价值观对确定职业规划具有本质意义。不过,从纵向来看,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会因时因境做出一定调整和改变。比如,一般在职业规划初级阶段会较多考虑一些经济利益,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随着初级目标的实现,职业规划就会多一些考虑成就感的获得;再进一步,职业规划则会加大幸福感的权重。当然,任何一种职业价值取向都是因人而异的。

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特征,也可以说是宗旨: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而每一名职业规划师也都需要把握一条准则,那就是:你可以帮来访者分析情况,但永远不能代替他做出决定。

我帮很多人做过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咨询,其中有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20xx年8月,一个大学毕业生来做咨询,想要确定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之路。事实上,她的条件非常优秀,外形气质很好,而且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专业也是当下的热门。按照我的判断,她的整体素质非常适合到外企发展。

但是,她说了一段出乎我意料的话:李老师,我并不想进外企,我希望自己能进国企。相对来说外企竞争太激烈,不稳定。我希望压力小点儿,稳定点儿,希望工作之余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自己的爱情、婚姻和家庭。显然,这个学生并不像当下很多年轻人那样把高薪和外企的名声看得那么重,相反的,她更看重生活的稳定性和家庭要素。

听了她的叙述,我理解了什么样的职业生涯才是她要的,也是能够带给她幸福快乐的。

在一个鼓吹成功学的年代里,人们提起生涯规划想到的就是怎样做个成功人士。其实,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从来都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做伟人和成精英,它只是按照人们各自不同的需求和条件,帮助他或她设计出适合的职业道路而已。职业生涯规划没有简单的模式可以套用到任何人身上,就像天底下没有两片绝对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生涯规划。

所以,做好个人职业规划的方法之一就是:说出你的故事。

我真心期盼在我们这样一个人人都需要自我管理的时代,每个青年人都能大胆率真地说出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生涯规划就是理性的冒险

理解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则和目的,然后按照你的价值观,设定一条实现目标的路。如此即可吗?其实不然,在我看来还欠缺一点儿东西,那就是超越自我的冒险精神。

前面我们说过了,工作前期是满足生存需要,之后则会更多地侧重满足成就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基础上,又提出过高峰体验论。我想:一个人的高峰体验应该离不开奋斗的挑战与冒险过程。

举个例子:当你去爬泰山,经过了漫长艰难的山路,终于到达了山顶。此时,清晨的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映入你的眼帘。这一刻,你一定会全身心地沉浸于高峰体验,你也就会暂时忘却了走的路,流的汗,吃的苦。再比如,一对情侣两情相悦,到了如胶似漆的状态。他们常常会沉浸在二人世界里,完全忽略了周围的一切。这是否也会伴随一种高峰体验?

那么,在工作中,我们同样也需要高峰体验。比如你是一名记者,肯定不会满足于简单的采访、写稿,你会争取进步,成为知名记者和媒体圈里有影响力的人物。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实现了这个目标,比如获得了新闻界的至高荣誉普利策大奖,你会去想能得多少奖金,够不够买栋房子?肯定不会,那一刻你的高峰体验是被人认可和欣赏的快乐。

然而,一个人生涯高峰体验的获得需要巨大的付出,包括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失败。因而,国外有一种说法,认为职业规划的过程就是生涯冒险(career adventure)的过程。从某种角度来看,的确如此。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是一次冒险的历程,其中会有理想的召唤和奋斗的喜悦,这会给你带来精神的刺激。但同时,这种刺激也可能带你跌入深渊,甚至丧命。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做生涯规划时必须具有想象力和冒险精神,要多做一份承担痛苦和折磨的准备。

天底下任何一份职业,回归到本质上看,都避免不了一定的简单重复过程。因此,生涯发展并不像我们最初憧憬的那样完全充满着乐趣与新奇。当然,如果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兴趣性格和素质能力进行与职业的有效匹配,那么,相应的痛苦就会呈现得少一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学会用一种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分析自己的生涯和职场的关系,从而,更加理性地去思考和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

我相信,带有冒险精神的理性思考,能更好地帮助我们青年人规避奔向理想道路上的潜在风险,让我们实现更多的高峰体验。

企业留人之道——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人才的流失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报酬问题,待遇偏低,人才难留,这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才能发挥问题,一个人才在某一岗位上,如果才能得不到发挥,专长得不到利用,也不会安心工作,迟早也会溜号;

 三是社会角色问题,对于一个人才而言,尽管待遇较高,才能也得到了发挥,但如果没有适当的职务,心理也是不平衡的。因此人们对能力的大小有一个认同理念,往往认为职称和职务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力大小、贡献多少的体现。如果不能量其才,任其职,担任一定的角色,人才也难以留住。

 获得报酬、才能发挥、社会角色就像一个三条腿的凳子,我们的人才就是坐在凳子上的人,如果这三条腿中的任一条腿出来问题,凳子都会倾斜,使人才流失,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三条腿不出现问题呢?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满足人才需求,留住人才,使三条腿稳定而不出现问题的重要手段。

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员工树立明确的目标与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生涯发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个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评价自己的智能;确认自己的性格,判断自己的情绪;提出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答案;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以此来开发自己,改变自己,设计塑造自己,跨越自己的障碍。成功地把握自己扮演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使自己得到适应发展,所以职业生涯规划能解决才能发挥的稳定问题。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确定符合自己兴趣与特长的生涯路线。正确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有效的行动,化解人生发展中的危机与陷阱,使人生事业发展获得成功,担当起一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职业生涯规划能解决社会角色的稳定问题。

 当一个人的才能得到相应的发挥,并担任一定的社会角色时,他的地位及职务也得到了提高,其待遇和报酬也必然相应提高。例如,担任了部门主管、经理、总监、副总以及总经理等等。职位的提高,其待遇和报酬也必然相应提高。所以,报酬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即获取报酬也得到了稳定。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留住人才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当然,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只有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相一致、相吻合,才能发挥其作用,产生其效力。


企业留人之道: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据有关统计信息表明,企业的人才流失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报酬问题,待遇偏低,人才难留,这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才能发挥问题,一个人才在某一岗位上,如果才能得不到发挥,专长得不到利用,也不会安心工作,迟早也会溜号;

三是社会角色问题,对于一个人才而言,尽管待遇较高,才能也得到了发挥,但如果没有适当的职务,心理也是不平衡的。因此人们对能力的大小有一个认同理念,往往认为职称和职务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力大小、贡献多少的体现。如果不能量其才,任其职,担任一定的角色,人才也难以留住。

获得报酬、才能发挥、社会角色就像一个三条腿的凳子,我们的人才就是坐在凳子上的人,如果这三条腿中的任一条腿出来问题,凳子都会倾斜,使人才流失,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三条腿不出现问题呢?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满足人才需求,留住人才,使三条腿稳定而不出现问题的重要手段。

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员工树立明确的目标与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生涯发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个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评价自己的智能;确认自己的性格,判断自己的情绪;提出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答案;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以此来开发自己,改变自己,设计塑造自己,跨越自己的障碍。成功地把握自己扮演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使自己得到适应发展,所以职业生涯规划能解决才能发挥的稳定问题。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确定符合自己兴趣与特长的生涯路线。正确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有效的行动,化解人生发展中的危机与陷阱,使人生事业发展获得成功,担当起一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职业生涯规划能解决社会角色的稳定问题。

当一个人的才能得到相应的发挥,并担任一定的社会角色时,他的地位及职务也得到了提高,其待遇和报酬也必然相应提高。例如,担任了部门主管、经理、总监、副总以及总经理等等。职位的提高,其待遇和报酬也必然相应提高。所以,报酬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即获取报酬也得到了稳定。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留住人才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当然,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只有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相一致、相吻合,才能发挥其作用,产生其效力。

职业生涯:选择安稳还是梦想


A君在一间知名的日企任职负责产品的技术支持,工作相当稳定,薪酬虽未必超过欧美企业但是各种福利与保障也都算得上小时候梦想的社会主义。可是,几年下来当初的满足感渐渐淡去,重复性的工作让他越来越没有了热情。目睹周围自己的几位朋友纷纷放弃了当初的专业转而追逐梦想,此君也想起了自己内心一直蠢蠢欲动的渴望,做一名工业设计师,他最喜欢的是设计灯具。

于是,A君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在卧室里搞起了创作,一开始纯粹是自娱自乐,后来是分赠亲朋好友,在得到更多的肯定后他决定开设一家网店,没想到生意出人意料的好。于是A君开始了两班倒的生活,但是这样分裂的生活却让他感到工作的面目更加可憎。辞职吧,刚刚经历金融危机,父母又怎能放心,再说放弃稳定其实自己也难免有些惴惴;坚持吧,工作越来越没有了感觉,而且能否实现梦想也许就差着临门一脚。

A君的故事也许对每个人都不陌生,在稳定与梦想间,或者说在那些摸得着的和那些尚有距离的结果之间权衡似乎是人一生解决不完的迷题。诺贝尔奖得主卡尼曼的前景理论已经证明人面对损失时的非理性,一方面大多数人在能获得的时候都逃避风险,所以既得的稳定永远比不确定的未来更让人心动;而另一方面人们对损失比对得到更加敏感,所以梦想中的风险也常常被我们放大,让我们对机会视而不见。在这非理性的下面藏匿的也许是人类千万年进化下来对安全与控制的渴望。

要安稳还是梦想?

稳定固然是现成的,它让我们貌似一眼能看到未来,于是有了心理上的确定感,但这种安全感常常是建立在环境不变的基础上的,一旦环境或外部条件变化这种安全感会立即被粉碎,说白了这种稳定常常是别人给的,操之在人。而且,这种安全与稳定的表面看似没有风险实则是在拒绝变化。静止总是相对的,而运动却总在发生,稳定也永远是相对的、暂时的,所以为了坚守这一份稳定我们就会尽全力让现在的美景成为永恒,难免诞出了一份严防死守的生命态度,而生命的可能性就成了雷池里荡漾的诱惑又可怖的幻影。

很多人选择的安稳,并非出于自己内心的渴望,这选择更多反应的不是我的要求,而是别人的期望。选择别人眼中的安稳与节奏,虽然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是往往却是以牺牲自己的愿望、要求和梦想作为代价,这一部分损失却常常被我们的非理性所忽略不计。因为坚持梦想就等于自己要负全责,没有人可以埋怨,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埋单,不过为自己负责是早晚要面对的事情,因为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任何人为你负责都难免最终遭到埋怨,中国众多费力不讨好的父母应该最有体会。

得到多少取决与你付出多少!

周围一些图稳的朋友常在话里话外抱怨自己的生活太过平凡,虽然他们每个人看上去都渴望不平凡的人生,但这又着实令他们害怕,因为这意味着与别人不同。我们每个人都与别人不同,很多的相同都是委屈和乔装的结果,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们很难真正喜欢自己,所以抱着稳定的饭碗却又不住的叫骂也就不难理解了。这只是再一次说明,任何一种选择都需要付出代价。从生活中得到多少取决于你往里面放了多少,这里绝对没有懒可以偷。

安稳与梦想并不矛盾!

其实安稳与梦想也未必是绝然的矛盾。弗洛姆说过,如果人能藉着自发性活动,来实现他自己,并使自己与世界建立关系,他便不再是一个孤独的微尘了。也许没有什么比脚踏实地的梦想更能带领我们自发自动的生活了。经由这样的旅程我们与世界化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的一部分,对自己及生命意义的怀疑也一扫而空,我们便获得了力量与安全。但是,这种安全感与个人未获得自由前的那种安全感不同。这种新的安全感不是依靠个人从外界较高权力所得之保护,这种新的安全感是动态的,它不是依靠保护,而是以人的自发活动为根本,操之在我。

生命也许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自发自动的生活,当这一状态成为了生命本身的终极目的,也许我们才能真正免除不安全的恐吓与不自由的痛楚。

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好自己的发展


作者心语:没有规划的交通意味着拥堵,没有规划的城市意味着混乱。没有规划的人生长满了凌乱的野草,让我们无法欣赏生命田园优美的风光,无法收获成功的果实而抱憾终生。起点上输一寸,就会在终点上输一丈。

做裤子需要打样,盖楼房需要图纸。现在,小到一个工厂、企业,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都有五年计划、三年计划、年度计划等等。可是,我们却往往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即作为生活主人的我们,很少能静下心来规划一下自己。作为教师,我们曾经为无数学生的未来设计、构划,也经常为一次考试而苦心积滤,为一节公开课而彻夜不眠,甚至为和学生的一次谈话而盘算良久。但是,却从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简单而深刻的问题:我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我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教师?我是否在不断地设计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我是否在不懈地追求着一种自我的完善? 我一生的教育生涯应如何度过?

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教师是要从事一辈子的工作,是与整个生活乃至生命休戚相关的事业。所以,我们应该也必须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教师职业生涯做个像样的规划。设计良好的职业生涯,不仅可以保障我们的专业成长和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我们建立和提升自己的教育专业地位与人生价值,在具体实在的成功中体味教育者独有的幸福。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22岁的青年,在遭受人生的种种不幸之后,情绪低落到极点,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无奈之余,他求助于算命先生为自己占卜未来。算命先生告诉他:你只能活到45岁。谁知这句生命的预言,却改变了青年一生的命运。从那以后,他不再怨天尤人,消极颓废,而是积极乐观地面对生命中的每一天,并为以后23年的人生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制订了每一年要做的事情和完成的人生目标,昼夜忙碌着,与死神做着赛跑,分秒必争地努力工作,丝毫没有倦怠之意,时时刻刻都在埋头苦干,执著于一生的追求。最终,他的每一项计划都实现了,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45岁生日那天,他坐在床前静候着死神的降临,然而他并没有死。谈及成功经验,他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每一个人都能预先知道自己的寿命,人们就会知道自己还有哪些事情该做而没有做。这样从终点往回走,自己的人生一定会更好。

朴实的几句话,却揭示了一条走向成功的道理:从生命的终点往回走,为生命做一个科学的规划,你就会拥抱成功。其实,我们何必非要等到那种死的威胁来临时,才去规划人生呢?行动越早,人生越有方向,成功越有把握。

一、什么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国内外的许多相关资料,我们大致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定义:它是指教师从自身优势和特点出发,根据时代、社会的要求和所在学校的共同愿景做出的,能够促进自身有计划地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性、系统性的自我设计和安排。

从上述解释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三个关键点:一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教师自已,而不是其他任何个人或组织,它是教师的自我设计和安排;二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基于现实,从教师个人和时代、社会、学校发展的实际出发,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三是设计职业生涯对教师自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促使教师关注和思考在工作中如何做正确的事、怎么正确的做事、怎样有效的做事等核心问题。

我们的祖师爷孔子就是最早的人生规划师,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把人生划分为学习、自立、完善等六个持续上升的阶段,给我们树立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被中国青年一代尊称为人生设计师的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小平更明确地警告:不做人生规划,你离挨饿只有三天。

二、教师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我想主要原因有三:

1.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1)我们处在一个教育大变革的时代。职业、岗位及其所需要的知识、理念、能力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且更新的速度在加快。为了适应并超越这种不断的、加快的变化,我们必须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学习的时代。学习化社会 学习型组织日益受到关注,终身学习成为每个人生存发展的不二手段;在新的《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地把终身学习列为六项主要内容之一。教师理应成为终身学习的表率,设计职业生涯就是要对自己的终身学习做出一个明确的规划。

(3)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强调科学发展的时代。科学发展的前提是科学规划,所以无论是国家、地方、行业还是个人,都面临一个科学规划自己的问题。

2.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显得日益重要而迫切

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广大中小学教师不断地专业发展、专业提升,就没有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成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手段、方法、途径很多,而促进和帮助中小学教师形成、执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抓手或切口。大量的研究证明,凡是那些专业发展得好,专业成长得快的教师,都是自我规划比较早且比较好的教师。

3.设计职业生涯,是教师自我实现和人生幸福的需要

设计职业生涯可以减少教师自我发展的盲目性,防止教师在自我发展的路途上少走弯路,提高教师自我发展的效能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苏格拉底曾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对一个教师而言,没有规划的职业生活,是不应该过的生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践证明,一个教师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专业成长会处于盲目的状态,不仅成长速度很慢,而且会走很多弯路,其职业原动力和职业成效感、职业幸福感都会受到影响。

三、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充分认识自己的发展状况,立足当下

职业生涯发展是从做好本职工作开始的。自我认识是成功之路的起跑线,自我认识是成功人生的根据地;自我认识是智慧人生的发动机。一个教师只有看清自己,接纳自己,才能重塑自己,从而成为理想的自己。职业倦怠感产生的重要原因,就是这些教师缺乏基本的反思和改进意识,年年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二十年的教学经验只是一年经验的二十次重复。

要想使自己的教育生活充满情趣和活力,就必须坚持在学习中不断反思,自我反思是生涯设计的基础,是自我主动成长发展的基础。要通过自我反思,充分认识自己发展状况,就是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特长和缺点不足,对自己认识越清醒,发展的动力就越充足。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优势特长和缺点不足,而那些优势和特长就是我们成功的支点,一定要学会经营自己的长处。任何人都是在自己的长处上获得成长和成功,所以,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自己,努力找到自己的优势特长和缺点不足,然后扬长避短或者扬长补短,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科学、有效。

2.对社会、学校和自己的家庭等成长环境做细致地分析

分析成长环境,是为了了解环境的特点,找出对自己成长有利的方面或者不利的方面,清楚环境中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和需要的外在帮助,如何取得领导和同事等的更多帮助,从而更好地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成长的途径。

3.合适的自我定位与具体的目标设计

要给自己一个比较符合实际又有挑战性的定位,同时,从时间和项目两个角度,把职业生涯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确立不同的目标和具体任务。发展目标要突出自已的状态改变,切忌空泛,必须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和自我惩罚措施;既要按任务驱动去订规划,又要形成自已真正的自我需求去规划自己的发展,把规划变成承诺,让承诺变成行动,用行动创造结果。

4.合理划分成长阶段,在每一个阶段确定明确的事业追求和阶段目标

成长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不管哪一种途径都必须建立在教师内心具有强烈的主动学习欲望的基础上才会真正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借鉴许多名师成长的经验,我给自己的教育人生设计了八个五年计划,具体如下表:

郑立平教育人生八五计划

发展规划阶段特征事业追求主要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模仿与创新阶段定位正确认识自我,确立职业方向第二个五年计划创新与徘徊阶段立足扎根教育教学,获得环境认可第三个五年计划徘徊与突破阶段出色注重创新开拓,拿出优异业绩第四个五年计划突破与成熟阶段成功提升专业能力,自信面对工作第五个五年计划成熟与升华阶段拓展丰富教学艺术,寻求理论创新第六个五年计划升华与充实阶段收获提炼成长经验,形成教育思想第七个五年计划充实与超越阶段新生快乐读书学习,坚守教育梦想第八个五年计划超越与沉醉阶段完美享受精神富足,追求幸福人生

在每一个发展阶段,还有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具体目标,即目标的分解、细化,具体到哪一年争取完成什么事。一本书,一节课,一个小机会,一次小成功,看似不起眼,但,它们都是一块块砖,垫在脚下,久了,就长高了;也是一把把土,铺在身前,久了,就成了路。这部分内容因人而异,无标准可循,笔者暂不做细致解释。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障碍赛,需要不断地跨越自己。现实与梦想之间,必须有一把梯子,这把梯子叫做行动。回想自己的成长,从21岁大学毕业初涉教坛,到20xx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创新班主任,再到现在成为国家级骨干班主任、山东省班主任培训工作专家组成员,并尝试着著书立说、各地讲学,可以说,基本上都是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划,在一路辛苦一路欢歌中昂首走来。

5.关注自我精神状态,对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不断进行追问和剖析

成长,其实就是一种状态,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同样大学毕业的学生到相同或相似的工作环境后,不几年,有些人就硕果累累、功成名就,而有的人依然还很不适应。是什么造成了这巨大的差别?环境有影响,但,是关键因素吗?绝对不是。关键在于各自拥有的发展心态。我们常说的机遇总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在做任何事时都能假想我能成功、我一定能行,就会比那些没有想象过的人更有成功的可能。我们自己是职业生涯的设计师,我们对自我成长的精神状态,决定着我们人生的未来。如果我们的规划设计比较合理,它首先能对以下8个问题做出清晰的解释:

(1)你是为学校、为校长而工作,还是为自我、为兴趣而工作?(喜欢自己做的事,就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幸福。让工作成为自己喜欢的事情, 为兴趣而工作,是人生幸福之源!)

(2)你是着眼于当下谋划自我,还是着眼于未来规划人生?(让对未来的期待,引领我们今天的生活!)

(3)在人生旅途上,你是一个纯粹的生命消费者,还是一个不断为自己生命增值的人?(教师理应学会为生命理财,学会为生命投资,让自己的生命不断增值!)

(4)你是事事等待领导安排,还是像机敏的猎豹一样,总是主动出击寻找机会?(机会总垂青于那些有所准备的人。所有创造者,都是主动者!所有成功者,都是主动者!所有幸福者,都是主动者!)

(5)你是否善于抓住影响你专业发展的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和关键书籍?(我们常说,人生紧要处,往往就那么几步,所以我们必须抓住那些可能对你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事以及给你启迪和动力的思想。)

(6)遇到困难,你是以抱怨和牢骚来应对,还是以积极的心态去化解?(事实证明,牢骚满腹的人做事成功率最低!怨天尤人的人幸福感指数最低!)

(7)你是把工作当做课题来研究,还是把课题当做工作来对待?(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教育教学就是我们的根本。最容易诞生成果的领域,就是我们每天都在从事的工作!)

(8)对于心中的目标,你是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还是保持永久的激情?(热情只萌动希望,激情可以点燃梦想,而坚持才能铸就辉煌!特别是对于教育这个本身就平凡甚至清贫的职业,如果没有真正的虔诚和痴情,往往很难取得什么成就。)

西方有一句谚语: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到哪儿去,那么你通常哪儿也去不了。规划就是要在职业生涯的起点和终点划一条清晰的线,明确自己教育人生要走的道路。起点可以很低,但终点一定要高;速度可以快也可以慢,但一定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恒心。难免会有许多斜岔,路旁也肯定会有一些野草或鲜花,但我们一定要明白:我想到哪儿?我能到哪儿?我想要什么?我能得到什么?我始终认为,做教师的人最可怕的不是工作量大,也不是跟学生、家长闹得不愉快。最可怕的是,重复,在重复中麻木,看不到希望。

生涯设计实际上就是要让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考虑,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永远使自己活在希望里,知道自己今年要做什么、明年要做什么、两年以后要做什么,从而用自己的行动来拯救自己。缺乏一个明确的梦想,对人生没有一种设计,或许正是导致我们许多教师不能迅速提高业务能力,不能发展提升的原因。

每一个青年教师初上教坛,都充满了激情与梦想,要做一名好教师;也都曾不甘平庸,要在教学上有所作为,要在工作中不断超越自己。但是,很多人却在自己的工作中逐渐倦怠,思想变得消极和麻木,行动变得迟缓和敷衍;而那些名师从不这样,他们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思想追求,坚守着对事业和学生的真爱,始终如一地向着一个又一个目标迈进。所以说,名师的成功之路,大都是一个在教育实践中坚守自己梦想的长期征程。

或许,有些老师会说,我都40多岁了,还做什么规划?我说,正因为你40多岁了,所以更需要做好自己的成长规划。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你已经在茫然中荒废了人生的很多宝贵时间了,如果再不看看自己的目标,整个教育生涯就苍白而可怜地结束了。其实,40岁左右正是创业的最佳年龄,拥有精力充沛、经验丰富、做事扎实、家庭支持等等许多优越的条件,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具备。岁月只能使我们容颜变老,激情却让我们永远年轻。40岁、50岁,都只是生理年龄。谁说40岁的人,不可以拥有18岁的心?

支玉恒老师,1939年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1959年于河北体育学校毕业后在小学上体育课,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到1977年,近40岁时他才改教语文。当时他连汉语拼音都认不全,可是苦练三年后,工作就大有起色。后来走出了张家口,走出了河北省,成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

其实,年龄不是拒绝成长的借口,惰性才是造成我们平庸的祸首。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要享受教育的快乐幸福,就必须认真细致地规划自己,下定决心改变自己。作为一个承担着教育重任的班主任老师,更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给学生树立一个可以仰望的榜样!

愚蠢的人总奢望远方,智者在脚下播种幸福。每个教师都需要精心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从终点处规划人生,将远大的蓝图分解成一个一个小的目标,全力以赴让它们一个个实现。如此,我们就成了自己生命的主角,贪婪地享受教育人生的幸福!

职业生涯发展该向左还是向右


对于许多而立之年的经理人来说,如果以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为人生目标,那只须坚守现有的状态便可以了。但是如果想体验不同的人生精彩,实现另一种人生的飞跃,那么可能一切又要从头开始。在30岁这个人生关口上,职业发展该向左还是向右?

一个30岁职业经理人的心理困惑

30岁的傅建海是一家房地产集团的公共关系部副总监。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在房地产业的基层做起,而是半路出家。

傅建海在短短几年内做得风生水起,令整个业界都对他刮目相看。公司总经理更是对他信任有加。

无论从世俗的哪一个角度衡量,毕业仅仅六年的傅建海无疑已经是一个成功者:有丰厚的收入、有房有车、还有着不可限量的锦绣前途。但对傅建海而言,内心的矛盾却时刻困扰着他。

在这家公司工作几年后,当工作的激情开始减退时,傅建海才发现,他与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格格不入。

在工作作风上,公司里的员工早已习惯慢悠悠的工作方式,良好的福利待遇及制度保障使他们基本失去危机意识,做事情是能拖则拖,这使做事讲究效率、雷厉风行的傅建海很无奈。

而更让傅建海难受的是,公司里许多资历比他深、工龄比他长的员工,他们看着傅建海在短短数年内就如此风光,内心开始感到不平衡,他们在工作上故意作绊,使傅建海的工作执行越来越困难。

职场上的无形压力像一张网,傅建海越来越感到身心疲惫,丰厚的薪金收入越来越不能抚平内心的压抑与烦恼。

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傅建海遇到了自己大学同学元浩。毕业后,元浩在一家公司打了两年工之后,靠着一点积蓄代理某DVD产品,经过几年的打拼,公司迅速发展壮大,资金与实力都上了一个台阶。对于未来发展,元浩充满了憧憬与激情。元浩一向欣赏傅建海的才干,极力邀请其一起创业。创业好坏是为自己打工,得失全由自己,何苦在别人公司里为五斗米而委曲求全?

在遇见元浩之前,傅建海对成功的定义就是有楼有车、工作稳定,但他突然发现,原来创业梦想是如此激动人心。自己目前的成功只不过是拥有一些物质上的收入,但元浩的成功却是在得到现实收入回报之外,更拥有一份精神的自得与满足以及对未来开拓的激情。这一点,正是自己所缺乏的。

按目前的情况,傅建海知道如果自己以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为人生目标的话,只需适当调整一下心态,坚守现有的状态便可以实现。但是如果想体验不同的人生精彩,实现另一种人生的飞跃,那么创业才是适合自己的选择。

30岁:舒适坚守还是艰苦奋进

傅建海的困惑正是许多年届三十的职业经理人的真实写照。

从事业发展角度看,他们大多度过最艰苦的职场熟悉期,跨过择业初期茫然无措的困惑,在经验与技能的积累推动下,开始进入了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许多人升上了企业的中层职位或者担任着企业骨干,但由于没有物质的匮乏与生存的威胁,他们又开始追求精神的富足以及对人生梦想的自我实现,时时要突破现状。是舒适地坚守还是艰苦地奋进?这是横亘在许多职业经理人面前的一道问题。

作为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亚加国际集团公司和美欧亚国际商务公司董事长的王辉耀走过了一段很不平凡的人生奋斗轨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大家都争先恐后去捧铁饭碗时,王辉耀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中国外经贸部平步青云的仕途,去读当时很少人听说过的MBA;上世纪90年代初,不到30岁的王辉耀就已做到了跨国公司的董事经理。丰厚薪金福利并没有让他停下前进的步伐,接下来他又选择了成为一名西方外交官。

后来,当更多的人都争先恐后出国时,刚过而立之年的王辉耀却令人惊讶地放弃了外交官的荣誉,选择回国创建了自己的事业。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王辉耀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准确。

同样作为成功者,原微软中国区总裁唐骏的人生足迹却恰好与王辉耀相反。唐骏在而立之年放弃当三家公司的老板,选择到微软当一名职业经理人。经过八年的奋斗,当上微软中国区的总裁,在职业经理人的岗位上,唐骏迎来了人生的辉煌。

成功可以参考,但无法复制。对于王辉耀与唐骏来说,无论是做职业经理人还是自主创业,这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在三十而立的人生关口上,他们都能够清晰回答这个问题:自己拥有什么样的优势?自己的人生梦想是什么?自己要往哪里去?

成功无定势,王辉耀与唐骏的成功故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只有看清自己,才能发展未来。

30岁经理人的职业定位

在30岁这个人生分水岭上,经理人必须分清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于成就感的认可范围及程度。

有些人的工作成就感源于自己为社会所创造的财富,只要能创造财富,他愿意放弃自己原有许多固守的价值观、生活准则。对生活的期望是不断创新、不断实现新的目标;有些人的工作成就感除了满足一定收入的需求外,更追求工作的意义、个人社会地位、企业责任感等外部因素,对人生的要求是有秩序、安稳、公平与效率。那么前者适合做一名创业者,而后者则更适合担当职业经理人。

打工,是成就别人的成功,创业,才完全属于自己。这种对于事业成就感的不同认定,促使许多职业经理人转变为创业者。甄荣辉放弃贝恩管理顾问公司中国总裁每年千万元的收入,与人合伙创办无忧工作网。他认为做职业经理人可能今天干好了,如果明天不去做就完了,可做合伙人就不同,不干也没关系,干到一定程度可以找专业人士来做,自己就轻松了。正是出于这种观念,许多与甄荣辉一样想法的职业经理人甘于放弃舒适的生活,而选择自己创业。

二、对工作压力的承受深度及广度。

创业是艰苦的,要忍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有调查显示,如果普通员工心理承受压力系数为1的话,那么一位中层经理的相应系数就为3,一位高级职业经理人的相应系数则为10,而处于创业期老板的相应系数就至少为100!

除了压力系数不同之外,压力来源也有所不同。职业经理人所承受的压力多来自组织内部,如业绩要求的压力、职位升迁的压力;而创业者所承受的压力更多来自外部,竞争、销售、市场,这些压力更为繁杂、更为琐碎,这需要创业者有非常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从容面对工作以及工作之外的种种压力。对压力可能接受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你适合做职业经理人还是自我创业。

三、对于个人才干的识别。

一名30岁的职业经理人可能在某个大的企业统领着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队伍,个人的才干只有在秩序化的企业组织中才能得到最有效的运用与发挥。但如果只有某一项单纯的才干及技能,而不懂得如何创建组织的秩序化、企业运作的效率化,就难以胜任一名创业者的角色。自己的才干是适合在秩序化的组织进行发挥还是能够从无序中创建出一个有序的组织?对这个问题的准确回答,有助于经理人在创业与做职业经理人之间作出决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