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职业生涯规划 > 导航 >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论文。

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范文往往会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论文,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而调查发现,大学生择业盲从,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相当普遍,这无疑增加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盲目和挫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是以专业学科为体系,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尚未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严重缺位。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到来的新形势下,面对激烈的职业竞争,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一、职业生涯规划及其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个体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通过自身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的测评,对决定个人未来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社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结合时代特点,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大学生正处于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对职业的选择,对于今后步入社会和一生的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大学生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目标,并制定出相应的计划,避免就业的盲目性,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为有效的途径。有研究表明,职业生涯规划对社会而言可以降低教育成本,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对个人而言,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增强个人实力,提升成功的机会。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还相当薄弱,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专职的职业生涯辅导教师,职业心理辅导师资尤其匮乏。专职从事职业规划教育人员不仅数量少,而且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业务训练,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操作技巧。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生涯指导工作一般都由专家来进行,生涯辅导已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我国高校专职人员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素质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要求。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对高校职业生涯设计这一项目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比例平均在40.6%以上。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就难以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2.大学生职业教育意识薄弱,对职业生涯规划普遍不重视。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忽视职业教育,从家庭、学校到社会都很少关心应该如何选择职业和职业发展。学生在应试教育、学历教育的影响下,在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很少正面接触职业世界的丰富信息,以至于职业意识淡薄,高考填报志愿时盲目选择,大学毕业时面临职场竞争手足无措,甚至逃避就业。高校关注的重心在教学、科研方面,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作用和较高的专业性要求,因而在政策、资金、设备和人员上极少投入。在就业难的问题出现后,虽然有的学校开始给予一定的关注,但关注的重点是就业率,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要关心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

3.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零散,时间安排不合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一个大学生临就业时才认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不足再来弥补,恐怕为时已晚。据了解,很多高校都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才开始《就业指导》课的,学生大一、大二时却没有相关职业教育安排,而教育形式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你讲我听的单纯课堂授课形式,授课时间明显滞后。有的学校只安排一般的讲座,或偶尔邀请一些专家和企业老总来作一场报告。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效果较差。

4.缺乏专业有效的个性化辅导。

在面临人生的多重选择的时候,年轻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他们特别需要一种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咨询有机结合起来的个别咨询辅导。因为一旦选择错误,将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专业,要承受更大的职业风险,可能带来不尽的悔恨懊恼,以及心理、家庭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而目前较多高校职业心理辅导严重缺位,未能给学生提供专业有效的个性化辅导,使得中国大学生在人生选择的最重要阶段完全跟着感觉走,在择业竞争中表现出种种适应不良。

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究其原因,归结到底就是因为高校没有建立一个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因而造成教育不到位,咨询不到位,辅导不到位,缺乏整体效应的被动局面。如果大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临近毕业时才仓促做准备,是很难找到一个理想职业的。并且大学生无目的、无规划地盲目就业,势必会影响他们的长远发展。因此,构建科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学校各职能部门、学生和社会,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做好这项崭新的工作。

1.加强大学生职生涯规划教育的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保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集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指导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多种专业、多类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因此,要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组织建设,建立一个专门负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机构,整合、协调、共享现有的教育资源,改变就业指导办公室孤军作战的局面。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具体事务的运作可采用三级管理模式,由主管学生工作、教务工作的校领导和相关机关负责人组成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方针、政策等宏观管理;就业指导办公室下设职业生涯规划小组,主要负责教学、咨询、辅导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安排以及各个部门的相互协调管理;各个院系职业生涯规划部负责具体操作实施。各部门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共同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它有一个学习、理解、运用的过程。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将科学的理念灌输给学生,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观,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能力,学会根据社会的变化合理调整职业生涯规划。高等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要列入教学计划,并安排一定的学分量。课程内容应针对不同年级,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即分出层次,又相互贯通,有机连接,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同时结合职业咨询师以及企业人力资源专家讲座,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尽早让学生开始认识自己、设计自己,完善自己。

3.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教学人员不仅精通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掌握有关政策,还要具备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成功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为保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须具备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队伍。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加强培训和学习,建设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要建立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管理制度。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咨询、测评、辅导、实践等工作中的作用,保障教育效果的优质、高效。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性化特点。由于每个人独特的能向、性向、价值取向及生涯运行等情况千差万别,每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规划应因人而异。课程建设能起到普及知识理论的作用,但具体到个人,需要对症下药,有个性化的辅导。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建设包括职业测评、职业辅导和职业心理咨询三个方面。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测评建设主要是人员建设、测评手段建设和档案建设:一是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做测评,给予测评对象科学、客观的测评和解释;二是需要有科学、完善的测评手段,给予测评对象完整、科学的自我认知。三是建立学生职业测评档案,搞好跟踪服务。在职业辅导过程中,职业测评对一般大学生可以起到参考作用,但还需要凭借职业咨询教师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两者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评估效果。

职业心理咨询也是职业辅导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学生在择业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职业心理咨询可帮助大学生释放心理压力,调整心态,提高心理素质,为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职业辅导咨询可以视学校的具体情况设在就业指导中心或者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咨询人员从事这项工作。除了个别咨询以外,也可针对一些普遍的、共性的问题进行团体咨询。

5.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建设。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和深化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不仅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对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感性认识和职业适应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加强理论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建设。实践建设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如教学环节中的实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参观学习等,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各种各样的职业,达到对外部环境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学校还要加大力度建立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实习与就业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大学生开展职业实践活动,让学生未出校门先到相关的工作岗位上锻炼。经过具体的实践,大学生既积累了经验,缩短了走向社会的适应期,又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与社会的差距,及时调整和补充,合理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为将来就业及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Fwr816.coM精心推荐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范本


职业生涯即是我们在职场中走过的历程,该历程是充满鲜花还是遍布荆棘,取决于我们的规划,既职业生涯规划。任何一位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其从开始就必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分解,通过不断努力,最终实现成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职场中的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进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呢?

一、树立明确的发展方向

明确的发展方向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就无从谈规划,没有方向的努力,也不一定有理想的结果。

据说兔子自从第一次与乌龟比赛,因为自满和偷懒而输掉了之后,一方面很没有面子,另一方面,也关起门来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并且给自己约法三章:第一,决不服输;第二,决不自满;第三,决不偷懒,全力以赴。一个月之后,兔子又找到了乌龟,要求再比赛一场,乌龟勉强同意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在老虎、猴子、大象等动物的监督公证之下,比赛开始了。发令枪响过之后,兔子一溜烟地飞奔而去,而且,一路之上,兔子不断地自我激励:我是最棒的!我加油!我一定能成为第一!

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乌龟这一次又获得了第一名,兔子又输掉了!为什么?

答案是:兔子跑错了方向。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做指引,尽管我们在职场中如何努力,结果或许也会和兔子一样。但若兔子自开始就找准方向,相信第三次比赛时,兔子一定会取胜的。

发展方向的确立,还应结合自身的特长与爱好。有很多职业人士对自己的职业和未来很迷茫,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总感觉工作起来没有激情,或者更愿意干别的工作,这就是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自身的兴趣爱好脱轨的原因。任何工作只有从心理喜欢才更能干好,而我们的最喜欢的就是我们的兴趣爱好,因此如果将自身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结合起来,将更有助于自己职业目标的实现。兔子和乌龟比赛,兔子就会选择赛跑,因为跑是兔子的特长;但如果是乌龟邀请兔子比赛,那肯定是游泳,因为游泳对于乌龟来说,也是他的特长。

另外发展方向的确立,还应结合自身的性格特征。如:性格内向的人比较适合做财务、审计等工作;性格外向的人适合于培训、营销、管理等工作。

二、将规划合理地分解为多个计划

规划是比较长期的计划,为便于规划有效的实施并实现,应将其分解为多个计划,如远期计划、中期计划和近期计划等,并通过努力一步步的实现。科学合理的分解规划,一方面可以让目标更加清晰,另一方面当分解后的计划一个个的实现的时候,更有助于增强信心,激发热情,加速目标的实现。

心理学家对于计划的分解对最后结果的关系作了个实验,实验是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又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不迭;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也就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

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在生活中,之所以很多人做事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方向不明确、难度较大,而是觉得距成功太遥远。他们不是因失败而放弃,而是因心中无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乃至倦怠而失败。如果我们懂得分解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也许成功就在眼前。

三、坚持是实现目标的保证

通往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往往充满了荆棘,有时虽然我们有明确的目标,同时也将目标进行了科学的分解,但在具体的路途中,很有可能无论如何努力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时就有可能产生放弃的念头,正是在这关键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坚持,因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也是问题即将解决的时候。

有很多了解牛顿的著名学家评价牛顿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在于他比大多数人聪明,而在于他能够坚持,更多时候是能耐熬,一个问题在他的脑袋里装上几天、几月甚至数月,一直熬到问题投降为止。牛顿因为他对每个问题的坚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成为了伟大的物理学家。如果我们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始终保持而锲不舍的精神,那么实现目标也不再有任何困难。

松下掌门人幸之柱拥有今天的伟大成功,从其人生的第一步开始就对任何困难坚持锲而不舍的精神。幸之柱在毕业找工作时,到一家电器公司应聘,因为形象和专业等原因被拒绝了11次,在拒绝面前他不断的完善充实自己,终于在第12次应聘时,招聘官被其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不断的进步感动,让他进了该公司。相信在后来的路途中,他还会遇到更多的挫折和困难,正是他从一开始都有着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最终成功的将该电器公司带领到让同行都非常惊讶的规模和地位,发展成为如今的松下。

四、职业生涯规划案例

邓某为一药业公司营销总监,其96年大学市场营销本科毕业后,就一直从事营销工作,说到职业生涯规划,邓总从高中起就开始有了明确的目标。邓总老家在镇上经营百货,高中时经常有营销员来自家店铺推销,他被营销员的口才和幽默所吸引,加上自己也经常帮家里卖东西,因此很喜欢营销,大学专业也就选了市场营销。在大学期间,为将专业和实际相结合,邓总又经营了一个自己的百货店,每周坚持到各学生宿舍卖牙刷牙膏、洗衣粉香皂等,后来干脆将同学需要的几乎所有日用品、电器等打了个清单,挨个寝室发放。一年过后,他的客源越来越多,绝大多数月份的营销收入居然比家里的百货店还高。

看到自己每月的营销收入比家里还高时,邓总更加坚信了自己的选择,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作了规划:2-3年的营销员生涯,3-5年内期望能成为营销部经理,10年内成为总经理。

当问到邓总的职业生涯是否按照他的规划进行时,邓总苦笑后勉强点了点头。原来邓总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毕业后到了一家电器生产企业搞营销,想当初自己在学校的营销经验,加上本科营销专业,认为会很快成为公司营销冠军,从而将理想一步步的实现。可是事实却给邓总开了个玩笑,半年左右邓总离开了该电器生产企业。因为电器生产企业的营销对象为电器营销企业,而电器营销企业的采购人员很多都是电子专业出生,对电子产品非常熟悉,在营销的过程中邓总往往被对方的专业问题难住。离开电器营销后,邓总想到自己半年前在学校创业的一帆风顺,因此又想回到学校卖东西,可这次他连校门都没法进,因没有学生证被保安给拦住了。此时邓总很是迷茫,他回想自己营销时一个个被拒绝的场景,加上本次被拒绝后连校门都没有办法进,情绪非常低落,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选择。失落之后邓总决定乘车回老家休息,在汽车还没有出站的时候,很多小贩上车卖饮料和小吃,车内买的旅客很少,后来几乎没有人买,但是小贩仍然不停的上车来叫卖,邓总想起自己的遭遇和此时小贩的遭遇如此雷同,但每次回家看见车站的小贩几乎都是这几位,他们为什么能够坚持?对就是坚持,邓总此时眼前一亮,买了一瓶小贩的饮料就下了车,从此他的信念就是找准方向,始终坚持。

邓总说当初进入该药业公司时,深知没有医药方面的专业知识也会和当时的电器营销一样的遭遇,因此进入公司后,他借阅了公司绝大多数专业书籍,下市场时也带着书包,晚上回到旅馆就翻阅学习,当时他的近期目标就是早点将销量提上来,成为公司的营销冠军。邓总除了比其他营销员每天跑更多的客户外,还看了很多关于心理学、交际学和与口才相关的书籍,因为他相信:了解客户的心理,自己有良好的口才,更有助于营销的成功。果然工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邓总终于成了公司的年度营销冠军,这次的成功对他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他又找回了以前在大学时候的信心,坚定了自己的目标。

通过邓总的不断学习和努力,其医药知识超过专业本科水平,管理能力也上了台阶,他在连续三年的营销冠军之后, 20xx年担任公司的营销部经理,在他的带领下,公司20xx-20xx每年的营销业绩都超过50%的增长,20xx年被公司提为营销总监。邓总感叹虽然目前的路走的还算成功,但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很狭窄,离自己的最终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一位出色的总经理除了精通营销管理外,还得熟悉生产、财务等各环节并拥有精湛的管理艺术。现邓总正在进行MBA深造,下一步还将学习财务方面的知识,邓总说,待他掌握了所缺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后,他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终目标也就不远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建设


青岛理工大学学生处李兵宽等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连续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等特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学校各职能部门、学生和学生即将面对的职业世界。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做好这项崭新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理论的必由之路。首先是大学生涯,要过上一个充实而又有意义的大学生活,从而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做好铺垫。就业指导课面向毕业生,指导学生如何择业、就业,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步入职业生涯。

二是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课程建设只能起到普及知识理论的作用,具体到个人的人生定位和职业道路的选择的时候需要有个性化的咨询指导。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未来职业世界只有笼统的、模糊的感性认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难免有不足之处,只有加强面向个体、个性化的咨询辅导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是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建设。知己是指对自我的认知,知己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只有建立一个切合实际的自我观念才能做好自己的人生定位,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测评建设主要是人员建设和测评手段建设:一是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做测评,给予测评对象科学、客观、公正的测评和解释;二是需要有科学、完善的测评手段,给予测评对象完整、科学的自我认知。

四是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建设。活动建设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如教学环节中的实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参观学习等,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职业,达到对外部环境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

五是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队伍建设。为保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队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论文


大学生的成长不同于其他团体成员。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学习直至就业,整个过程都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繁荣稳定具有一定的影响。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学生本人,均需在了解大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前提下,制定措施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在竞争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征是:对知识和成功非常渴求、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客观评价自我。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亟须形成一定的教育机制、管理措施和专业队伍,结合课程设置和学生发展实际,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能力、性格和兴趣进行辅导和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在进行自我剖析、全面客观地认知主客观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有助于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并且采取各种积极行动去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①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普遍表现出以下特点:

多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全面。大学生没有了中学升学的压力,紧张与繁忙之后是对自身的放松,生涯规划更无从谈起。很多大学生知道有就业指导中心,但仅知道这个部门负责统计毕业生信息、搜集并张贴用人单位信息、开设就业指导课等。一旦被问及如果自己在就业方面遇到难题,会咨询就业指导中心吗?回答往往不令人满意。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遇到就业难题首先选择咨询家长,其次是亲朋好友,再次是老师,最后才是向就业指导中心求助。这说明,就业指导中心在学生的心目中只是按规章制度办事的机构,而没有起到给学生很好的引导和提供帮助的作用。

就业指导中心师资队伍不完善。据笔者了解,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有10多位,分别负责对外联络部、职业发展部、就业管理部、网络信息部、办公室等不同部门的工作,而且各部室的工作还进行了细分。而国外大学的就业指导专业化程度更好。比如哈佛大学共有12个学院,各个学院都设立了自己的职业指导中心;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高,很多人具有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博士学位;职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与毕业生学生比,数量多、工作队伍力量强大。另如,肯尼迪政府学院每年大约有500名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就有8名。

②目前国内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只是忙于事务性的工作,对于如何开设生涯规划课,如何针对全校学生的普遍特点及个性特征整合资源开展具有创新性的工作等,还不够重视。高校需要在提高学生认知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及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对生源及就业市场调查、总结和宣讲的力度还不够。如何建立起一个更加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来指导和支撑招生、就业工作,指导生涯规划课怎样开设,怎样引导每位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及公司信息等,还有待高校做进一步的思考。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个性特征建立学生档案,档案除包括反映学生基本情况的客观资料外,还应以动态、发展的方式对学生的生理状况、思想品德、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职业志向等内容进行全面跟踪分析与了解。加强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个体咨询,切实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③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实意义

最初的职业指导是帕森斯(parsons)于1908年在波士顿为就业困难的社会青年提供的帮助。哈佛大学的职业指导培训则开始于1911年。

④国外的职业指导从此初见端倪,在大学或社会团体中被广泛用来规划个人的人生发展。众多理论研究成果与成功实例向我们说明,人生需要规划才能获得更大成功。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帮助刚入学的青少年确定未来成才目标,解决青少年学生在理想、信念和自我实现中的困惑,如自我迷失、对未来不确定、对生存缺乏安全感等,使学生能放眼未来并立足当前,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取得更高的学业成就。

⑤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用人单位选人的第一标准,其次是知识和能力。开设生涯规划课,督促学生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对学习生活进行安排,分阶段地发展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教导学生做人和做事,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标准,除去功利、虚荣和浮华的外衣,得到学术上、思想上和心灵上的真正宁静。

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择业、就业相结合。职业生涯目标确立后,有利于教师制定生涯规划课的内容和形式,更有利于学生有重点和有针对性地去发展。把学校教育与社会联系起来,特别是与用人单位的实习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更清楚地定位自己,仔细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在择业时就不显得盲目,能尽快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合理设置课程,将生涯规划课纳入教学计划。首先,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要明确,学校的整改措施要到位、准确,学生才能自觉地用以指导自身的职业发展。其次,可以将生涯规划课设为必修课或限选课,丰富上课的内容和形式。在教师安排方面,由校领导或博士生、主管各二级学院的领导或者毕业生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在内容方面,除了介绍就业形势,还要对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引导。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按大学生感兴趣程度高低排列的职业生涯规划项目依次为:求职技巧;面试辅导;职业前景及行业资讯讲座;专家一对一咨询;职业测评;网络职业生涯规划辅导。⑥在上课形式方面,可以采用团队报告、印刷辅导书、职业生涯专家讲座、企业观摩等。最后,可以将服饰礼仪、人文素质修养、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等分章节编排在生涯规划课中,既整合了资源,又能给学生全面引导。

壮大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整合各种资源,优化队伍。高校应对就业指导机构加派足够人力物力,明确方向,划分任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多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整合各种资源,安排专业心理教师、社团活动指导教师、外聘企业家等经验丰富的人员给学生上课。上课内容可以加入模拟面试、强化求职技巧、锻炼临场应变力等实践活动。此外,可以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教育:大一时引导学生尽快转换角色,融入大学生活,尽快熟悉学校规章制度和校园环境,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有选择地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及比赛;大二时除了担任各社团干部干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外,还应该把能力延伸至社会进行锻炼;大三时确立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努力,比如考研、出国或就业、创业等,并开始做准备,同时在假期制作好自己的简历;大四时整合自身学习成果,整理人脉资源,主动出击,寻找就业机会。

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办学模式。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服务于社会。学校要清楚地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在生涯教育中,明确规定学生每年应该做的事情。无论是送学生到校办企业或实践基地实习,还是把企业请进来,与企业长期合作办学,都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生活,使学生更有学习热情和干劲,也更能实现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与学生家长联系,共同引导学生。多数大学生对社会缺乏充分了解,社会阅历比较单薄,容易受家庭、亲戚朋友和同学的影响。⑦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这要求学校教师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在学生毕业前,由二级学院毕业生辅导员写一封给家长的信,提及当今就业形式和学校就业情况,谈及家长正确引导学生就业的重要性,提出对家长帮助学生正确选择和给出好建议的希望,从而加强学校与家长的互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

建立职业生涯评估和反馈机制。通过就业市场调研及生涯规划课的实践,学校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职业生涯评估体系,使就业指导工作形成系统的学科知识,并不断进行研究、创新和实践。此外,要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当前形势的熟悉程度、对课程设置的建议以及最关注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等。要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建立档案,搜集学生就业建议和用人单位反馈信息及资料,确保就业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论文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途径,应针对具体的教育内容、教育对象选择适宜的实施途径,并做到实施途径多样化,以增强教育效果。目前,技工院校职业生涯规划途径单一,调查发现80%左右的学校开设有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约50%的学校通过专题讲座、到企业参观及实践等途径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相对单一的实施途径制约了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的取得。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通过哪些途径实施呢!根据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本人认为可通过以下四方面途径予以实施。

一、职业规划课程介入

课程介入指独立开设职业指导、就业指导等课程,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与策略。其重点是向学生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职业规划的意识和能力。课程介入分为两种:(1)以必修课程的形式介入,重点针对职业生涯规划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开设,要求全体学生均需参加学习。(2)以选修课的形式介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选修课又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提升型,主要针对需要深度了解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开设;二是补偿型,针对错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谭学习或初次学习没有完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开设;三是兴趣型,针对感兴趣的学生而开设。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初期,需要适度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修课,以便于引导学生认识并接受其教育。

课程介入以班级授课的形式展开,它具有以下优势:(1)同时面向全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和知识的传授,有利于提高教育效率;(2)班级的氛围,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探讨和商量;(3)具有教育成本较低,是解决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紧张的重要手段。

二、职业规划专题辅导

专题辅导是指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主题举办的专题讲座、报告会、交流会或咨询会等,旨在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专题辅导可分为教师发起的专题辅导和学生发起的专题辅导两类,以前者居多。教师发起的专题辅导是教师根据教学、辅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者是针对职业生涯规划新理论、新方法,或者是针对职业实践中出现的新变化,有意识地进行集中辅导;学生发起的专题辅导是由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请求教师给予辅导。

专题辅导的优势在于;(1)以问题为导向,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实效突出,特别是由学生发起的专题辅导,学生的参与程度高,辅导效果能得到充分保证;(2)适应面广,专题辅导适用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方面面,既可进行理论辅导,也可进行知识与信息传递,还进行操作技能的培养;(3)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演讲为特点的专题讲座、报告会,也可以互动为特点的座谈会、交流会或讨论会。

三、职业规划教学渗透

教学渗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拓展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思维等。教学工作是技工院校的中心工作,是学生求知、强能、塑品质的主阵地。教学内容中包涵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素材,比如:语文教学中的人物传记,营销课程的实践案例,等等,合理加以运用,即可使教学收到双重功效;教学方法与形式包涵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子,比如:体育教学中的耐挫折教育、意志力教育,专业课的职业道德、理想、纪律与情感教育等。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渗入,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目的性。当前,学生厌学、逃学的重要原因在于学习目标的模糊,近30%的被调查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清楚,近20%的学生对未来的职业不重要,如此状况,怎么可能认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四、职业规划自我反思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分析现实、预测与设计未来的过程,也是反思人生的过程。自我反思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生活、在规划职业生涯的过程中、在落实未来职业方案的实践中,不断反思自我、反思职业生涯规划,据此调整与改进未来规划、更新职业观念,调整职业理想等,促进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愈趋合理和切全实际。

自我反思以学生的内省为主,其实施为:(1)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培养,两者缺一不可,是运用自我反思的必备条件;(2)学生自愿自主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运用自我反思的又一必要条件;(3)学生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和指导,充当好向导与咨询者的角色,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论文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开设了《事业与人生》课程,通过问题式学习法和实践导向法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20xx 年,教育部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要求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同年,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开设了全校性选修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20xx 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设了选修课《事业与人生》,立足于有专业特色的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较好效果。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背景

(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想培养能够与全球优秀青年竞争而立于不败之地的优秀大学生,就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大学生的特点和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全力投入,高效产出。生涯规划教育是让人通过内省、测定和分析,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和价值观进行总结,结合时代和组织特点进行权衡优化,为自己的事业和未来发展选择合理的方向并设计出可行的步骤。可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是培养富有竞争力的青年人才的重要手段。

欧美等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在财政和法律上予以保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宣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由政府创办的一种最有前途的教育事业。更为重要的是,发达国家将其作为系统工程看待,注重在人的不同发展阶段开展相应的教育,并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育有机衔接。在发达国家,小学往往通过开展职业日等方式,邀请学生家长到学校介绍和扮演各种职业,培养小学生对职业的感性认识。中学则会进行专业的生涯规划指导,英国的《雇佣和高等教育》规定学生从高中一年级开始接受职业咨询顾问的指导,然后根据兴趣选择大学的专业和方向。①美国大学考试中心(ACT) 在考生填报大学志愿之前,还会先让学生进行兴趣测试并据此对专业选择提出建议。

当前,我国的普通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致与考试无关的职业思想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③目前,一些中学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比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④但就覆盖面、深入度等方面来看,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笔者在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xx 级学生的深度辅导访谈中了解到,在高中阶段接受过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的学生不到10%,做过正式或非正式自我认知测评的也不到50%,且几乎都只为高考志愿填报。

由于缺乏系统教育,多数学生的生涯规划还停留在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对生涯规划不重视、不了解,甚至误解,导致大学期间问题凸显。这个问题,只靠学生自己摸索,或者仅通过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活动来弥补,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不够。通过开设正式的生涯规划课程,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规划理念,掌握基本理论和技巧,也必将提升学生对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

(二)以院系为平台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具有特殊优势

学校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针对专业各异的学生需求,全校性选修课可以做到对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的启蒙,但却难以指导他们针对现实做出科学选择;二是松散的教学关系无法实现持续指导,无法督促学生把积极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三是在提供与专业、校友等联系紧密的资源、信息方面,难以覆盖周全。

相比较而言,由院系来开设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则具有一定优势。首先,从师资力量上,《事业与人生》课程教学团队由接受过专业生涯发展理论和实践培训的院系学生工作教师组成,他们对本专业相关的信息、资源掌握最为充分,对学生的关注也会持久长效,能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并利用学院资源邀请一些优秀校友参与;其次,课程教学目标可以更加贴近选课学生本身的个性化需求,从而能为学生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

1. 解释学生在校面临的困惑

一般来说,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只要学好知识,就会被认为是好学生,并在升学时占有优势。这一阶段对学生的评价往往采用单一标准,大家的区别只是因分数不同而引起的高低分层。上了大学之后,如果仍然采用单一标准看待问题,就会面临很多困惑。当升学不再是大学毕业后的唯一选择,学生们便开始问自己,读书读到什么程度才是头?毕业后哪一个职业才是自己适合的?如何实现?只要学好知识就行这一过去屡试不爽的风向标变得不再可靠,而且不再有人能告诉他们到底还要学些什么就够了。

大学期间,教学和生活环境的急剧改变带给大学生普遍困惑,同时学科的不同也会使得各院系学生具备不同的特点,因此,以院系为平台开设课程有助于聚焦重点。

2. 有助于大学生重建自我发展的评价体系

根据美国学者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15~25 岁是人生职业探索期,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年龄段。大学期间不再只是学习的延续和知识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完成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变,从单纯学习知识到考虑知识、能力结构与未来职业发展的接轨,从学生向职业人、从子女向持家人的过渡。能否适应大学生活并完成这些转变,将直接影响到大学阶段的学习,乃至未来的事业发展和个人幸福。

是留在本专业还是转到别的专业?转往哪儿?这是很多学生入校后遇到的第一个需要自主决策的生涯发展问题。而毕业后学生们面临的各种职业的性质更是千差万别,难以取舍。笔者根据深度辅导统计结果,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xx 级本科生110 人中,希望将来从事生物科研或生物产业的占46%,打算转行的占23%,没有明确想法的占31%。在近两年访谈的92 名研究生中,未确定发展方向的达42%,其中完全没有想法的达13%。很多学生从来没有科学地关注过自身的特质,对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面对各种选择表现得无所适从。因此,帮助学生重建自我发展评价体系,是帮助学生学会科学决策的先决条件。让学生自主地量体裁衣般建立起适用于自身发展的评价体系,是课程的重中之重。院系掌握关于学生现状和发展路径的第一手数据,能给学生提供积极有效的重要参考。

3. 有助于大学生积极完成学业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助于大学生的就业,但又不能简单地将它看成是就业指导课,这是一门对学生价值观、责任感和能力素质多方面进行教育和提升的综合性培养课程。与中小学相比,大学的教学、管理模式有着极大的不同,大学生面临课程、专业和人生发展方向等一系列的选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能够帮助大学生理解并正视大学的情况,协助他们做好学业规划,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服务。

在普通教育阶段,由于是以打基础为主,学校一般比较强调各科目全面发展,升学一般也都是按照考试总分划定录取线。于是,好学生们通常会将很大一部分精力集中到补短板上,避免原本不擅长的科目拖后腿,而对于擅长的科目则往往满足于课本要求的内容,不愿意浪费时间按照兴趣去探索。进入大学之后,是否具有某方面的特长和特点变得更加重要,而且因为学习方向的多元性和知识范围的开放性,几乎没有人能做到多方面齐头并进应付自如。只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学业上有的放矢,才能在精力分配上有所侧重,使自身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与事业发展需求协调一致。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进程组织和教学方法

(一)课程教学进程组织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职业适应与发展、创业教育等6 个部分。由于学分和学时的限制,我们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开设了2 学分的《事业与人生》课程,安排了32 课时的教学和实践。课程采取理论讲授、名家讲堂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力求做到将能力培养融入到课程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涯规划知识和技能,在培养初步职业意识的同时,增强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根据课程的目标进行了详略不同的安排。理论部分仅讲授经典易学的理论,重在启蒙,有兴趣的学生通过课后自学的方式深入。对普通学生而言,经典理论的提示也足以引发他们思考,指导他们实践规划。

在名家讲堂模块中,课程邀请不同领域、不同经历的代表人物与学生见面,讲述他们的成长经历、思想观点或自身的感悟,并回答学生在学术或生活、思想等方面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未来的专业与人生道路。

社会实践部分则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进行社会观察,谋定而后动。生涯规划的意义就在于把规划转化为行动力,从而让生涯得到积极发展,所以在课堂上安排了大量的讨论,把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抛给学生,使其充满兴趣和好奇。课程还特设了大量的实践课,保障学生可以亲手去实践自己的设想,让学生分组走进社会去寻找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去勇敢地尝试自己有意向的方向,并发展协调好各种职业素养和能力。学生在实践之后,又返回课堂,和同学们分享,讨论并分析总结,为自己的长远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热身训练。

(二)课程教学方法

在课程中,我们注重采用问题式学习法和实践导向法,取得了较好效果。问题式学习法是将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他们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⑤实践导向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的角色由编导者变成活动的引导者、辅导员和主持人。⑥通过一些环节的合理设计,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培养了团队精神、小组讨论技巧、随机应变能力、交往能力、答辩技巧和守时意识等。主要活动有:

1. 建立团队

根据兴趣岛游戏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并设计自我介绍和快速民主选出组长环节。此后的课堂活动均以小组为单位来组织,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2. 无领导小组讨论

为让学生感受到有无领导的差别,在某次讨论环节要求所有组长轮转到下一组担任观察员。

3. 情景模拟

安排一名教师扮演团队负责人,某个小组的学生扮演团队成员,进行现场表演。

4. 意外事件

在备战备荒游戏中,突然宣布因为意外事件而改变规则,检验和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5. 生涯人物访谈

每个小组自行查找资料,确定并联系好访谈人物。在正式访谈之前要求提交访谈提纲,由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6. 现场答辩

分小组进行生涯人物访谈的现场答辩时,将会场组织工作交给学生。开场时老师介绍答辩规则和注意事项,此后只作为旁观者倾听。答辩会取得圆满成功,学生表现个个精彩,且没有超时。

7. 撰写生涯规划书

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让学生全面梳理课程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促进学生思考自己的发展。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效果与意义

《事业与人生》课程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出发,认真剖析每个独特的个体,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他人经验、社会观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修课之后开始具备正确职业意识,在做出选择和判断时,会通过职业兴趣、性格、价值观和能力等维度来剖析自我,通过探索外部世界的方式分析,并利用适当的工具帮助决策,做到对自己负责,并进而实现对社会负责。学生在社会实践的环节中,学会团队合作,并至少深入地了解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对社会和职场做出基于自身考虑的分析,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独立决策等核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有助于他们求职,更有助于他们实现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曾有一名学生很想学医学,但因为父母反对一直犹豫不决,为此很苦恼,通过课程学习和探索,最终下定决心转专业,并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成功取得父母的支持,最终如愿以偿。

此外,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课程中也力求将多种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一般来说,人的能力分为三种:专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来自日常的课程学习,而对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几乎没有课程特别设计,但正是这两种能力往往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事业发展的走向。在职业生涯指导课程中后两种能力的训练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被融入到每堂课中。在北京大学教务部组织的课程评估中,本课程取得了总平均93.6 的好成绩,有学生留言说,课程联系实际,给我们很大的收获、既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又能锻炼团队合作意识。

开设正式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几场生涯规划报告和讲座无法取代的。而根据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和专业的差异,采用院系开课、小班教学模式的生涯规划课程是最有成效的形式。当大学生们对自身思考得比较清楚,有困惑知道如何排解时,必将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业学习和科研之中。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