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高校辅导员述职报告 > 导航 > 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论文

高校辅导员述职报告

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论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能够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范文的撰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民办高校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适用人才,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在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如何针对民办高校的特点,建设一支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已成为关系到人才培养和民办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环节。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民办高校辅导员来源复杂。

由于办学时间都不长,不少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年龄分布呈现出哑铃状两头大、中间小,即50岁以上和30岁以下的辅导员人数占绝大多数,而30-50岁之间的人数较少。一方面,年龄较大的辅导员由于绝大多数是由企业内退人员、部队转业干部、退伍(复员)军人等组成,他们与青年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仅依靠自身的知识储备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年龄过轻的辅导员队伍,社会阅历相对不足,社会知识、工作经验等各方面积累不够,对学生中的许多问题不能给予很好的指导。

2、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低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性的不强和准入机制的缺乏使没有专业知识和事务经验的外行也可以进入,某些时候甚至成了其他岗位裁减人员或教师家属的安置办,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行事,工作方法五花八门必然使得辅导员感觉不受重视、没有地位,职业认同感低、吸引力不强;困扰多年的政治待遇、物质待遇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大部分人聘期相对较短、地位的不稳固、将来发展方向不明确,使得辅导员队伍极不稳定,在许多人眼中这仅仅是简单的谋生手段,因此,有机会就转、有条件就跳的心态普遍存在。在部分民办高校较为集中的城市,笔者甚至听到过部分辅导员白天忙工作、晚上比待遇忙跳槽的故事。辅导员工作主要是靠事业心和责任感在起作用,相对稳定的队伍才能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不断提高工作的水平和层次。队伍的频繁流动,使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连续性不强,往往只能在低水平的阶段重复。

3、专业化培训弱,师资队伍专业性还不强。

由于资源有限,骨干培训涉及面小,培训专业化程度弱,学位进修名额稀缺,而实际需要培训、进修、提高的辅导员人数庞大,现有的培训、进修难以满足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另外,各民办高校虽然都建立了辅导员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制度,甚至还建立了辅导员学习日制度,但培训形式多以讲座、报告会、交流会为主,内容纷繁复杂,随意性大,不成体系,更谈不上专业化系统培训。培训中,缺乏既掌握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又熟悉辅导员实际工作过程,能把理论教育和经验传授、理论和实践、体会与感悟、基础和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辅导员工作有真实体验的专业师资队伍。

4、民办大学辅导员职责过多

辅导员岗位职责的规范性直接影响着辅导员工作质量,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关键。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和各高校对辅导员岗位职责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规定,但长期以来,在工作的实际过程中,辅导员往往充当政工人员、行政干事、教辅人员、党政秘书、团学干事和招生就业人员来使用,辅导员普遍存在工作领域模糊不清、工作内容繁杂凌乱、工作职责事无巨细、工作时间无限延长、角色扮演越位错位、评估检查没完没了等问题,大大降低了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职责,使辅导员整天套在繁冗的事务之中,使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观上想做好,但客观上往往力不从心。因此,只有规范辅导员岗位职责,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专业化发展对策

1、进一步完善高校辅导员选聘、管理、培养和发展的机制

完善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机制,就要贯彻高进、明责、严管、精育、优出的原则,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和发展机制,使之成为推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制度保证。首先,省教育厅要督促高等学校必须要像重视业务教师的选拔那样重视辅导员的选聘,并牵头建立高标准、严要求的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把真正优秀的人才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其次,要明确职责,强化考核,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制度。

2、建立科学的辅导员评价方法

民办院校应在法律的指导下,充分运用优胜劣汰的方法,推进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而考核无疑是推动辅导员专业化的最有效措施。首先,要明确工作职责,确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构建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应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辅导员专业导向,体现辅导的专业性,应重点考核其工作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效果等内容。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全面科学,既应考虑定量的因素,也应考虑定性的因素;既要考虑工作能力、工作效果、工作业绩也要考虑工作动机、职业道德、工作态度,还要考虑学生一次就业率、考研率、四六级英语通过率、学习成绩合格率。其次,要严格考核程序,健全民主监督机制。

3、建立纵横结合,分层递进的辅导员培训机制

加强辅导员培养工作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第一,形成精品项目+专业培训全员普及教育体系。建立起全员参与的成长培训体系,针对全体辅导员,从国家方针政策、学校发展规划、辅导员岗位职责等方面,全面地提供培训内容,满足所有辅导员的成长需求。第二,形成节点培训+进阶培训分层重点教育体系。建立起分层递进的成长培训系统,针对纵向上的每一个时间节点,从知识、技能、才能和态度等方面,全面地为该阶段提供培训内容,满足不同层次辅导员成长需求。

4、加强辅导员的专业技能提升与职业培训力度

民办高校应加大投入,提高辅导员专业学识水平,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专业学习上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应主动调整现有辅导员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加快整合现有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打通高校辅导员学习深造道路;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应加强辅导员队伍培训基地建设,改变长期以来培训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口号多内容少、讲座报告多情景模拟少、会议多考察少等现象,积极搭建平台,让高校辅导员获得专业技术资格和辅导员必备的工作技能,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5、提高待遇,提升职业声望与社会认同

待遇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种职业的社会声望,公众也会以待遇的好坏来评价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并给予不同的社会认同。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及相关激励理论,我们知道人的需要是有层次且不同的,应该满足辅导员最迫切的需要,才能起到期待的激励作用。但是,每个辅导员的需要不同,即使是同一位辅导员的需要也会因时间、空间的改变而不断变化。所以,当我们在加大对辅导员的福利待遇的投入的同时,更需要考虑每一位辅导员当前最迫切的需要。这不仅需要从物质方面满足,更需要从精神方面进行关怀。学校要提高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领导要切实关心、重视、认同辅导员的工作,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待遇。

总之,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提高辅导员他们的职业吸引力,从而使他们产生职业认同感和事业归属感,这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Fwr816.COM文章精选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规划


摘 要: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广大辅导员的辛苦工作,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做好辅导员职业规划和专业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专业化

民办高校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适用人才,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在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如何针对民办高校的特点,建设一支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已成为关系到人才培养和民办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环节。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民办高校辅导员来源复杂。

由于办学时间都不长,不少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年龄分布呈现出哑铃状两头大、中间小,即50岁以上和30岁以下的辅导员人数占绝大多数,而30-50岁之间的人数较少。一方面,年龄较大的辅导员由于绝大多数是由企业内退人员、部队转业干部、退伍(复员)军人等组成,他们与青年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仅依靠自身的知识储备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年龄过轻的辅导员队伍,社会阅历相对不足,社会知识、工作经验等各方面积累不够,对学生中的许多问题不能给予很好的指导。

2、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低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性的不强和准入机制的缺乏使没有专业知识和事务经验的外行也可以进入,某些时候甚至成了其他岗位裁减人员或教师家属的安置办,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行事,工作方法五花八门必然使得辅导员感觉不受重视、没有地位,职业认同感低、吸引力不强;困扰多年的政治待遇、物质待遇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大部分人聘期相对较短、地位的不稳固、将来发展方向不明确,使得辅导员队伍极不稳定,在许多人眼中这仅仅是简单的谋生手段,因此,有机会就转、有条件就跳的心态普遍存在。在部分民办高校较为集中的城市,笔者甚至听到过部分辅导员白天忙工作、晚上比待遇忙跳槽的故事。辅导员工作主要是靠事业心和责任感在起作用,相对稳定的队伍才能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不断提高工作的水平和层次。队伍的频繁流动,使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连续性不强,往往只能在低水平的阶段重复。

3、专业化培训弱,师资队伍专业性还不强。

由于资源有限,骨干培训涉及面小,培训专业化程度弱,学位进修名额稀缺,而实际需要培训、进修、提高的辅导员人数庞大,现有的培训、进修难以满足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另外,各民办高校虽然都建立了辅导员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制度,甚至还建立了辅导员学习日制度,但培训形式多以讲座、报告会、交流会为主,内容纷繁复杂,随意性大,不成体系,更谈不上专业化系统培训。培训中,缺乏既掌握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又熟悉辅导员实际工作过程,能把理论教育和经验传授、理论和实践、体会与感悟、基础和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辅导员工作有真实体验的专业师资队伍。

4、民办大学辅导员职责过多

辅导员岗位职责的规范性直接影响着辅导员工作质量,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关键。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和各高校对辅导员岗位职责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规定,但长期以来,在工作的实际过程中,辅导员往往充当政工人员、行政干事、教辅人员、党政秘书、团学干事和招生就业人员来使用,辅导员普遍存在工作领域模糊不清、工作内容繁杂凌乱、工作职责事无巨细、工作时间无限延长、角色扮演越位错位、评估检查没完没了等问题,大大降低了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职责,使辅导员整天套在繁冗的事务之中,使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观上想做好,但客观上往往力不从心。因此,只有规范辅导员岗位职责,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专业化发展对策

1、进一步完善高校辅导员选聘、管理、培养和发展的机制

完善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机制,就要贯彻高进、明责、严管、精育、优出的原则,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和发展机制,使之成为推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制度保证。首先,省教育厅要督促高等学校必须要像重视业务教师的选拔那样重视辅导员的选聘,并牵头建立高标准、严要求的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把真正优秀的人才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其次,要明确职责,强化考核,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制度。

2、建立科学的辅导员评价方法

民办院校应在法律的指导下,充分运用优胜劣汰的方法,推进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而考核无疑是推动辅导员专业化的最有效措施。首先,要明确工作职责,确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构建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应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辅导员专业导向,体现辅导的专业性,应重点考核其工作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效果等内容。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全面科学,既应考虑定量的因素,也应考虑定性的因素;既要考虑工作能力、工作效果、工作业绩也要考虑工作动机、职业道德、工作态度,还要考虑学生一次就业率、考研率、四六级英语通过率、学习成绩合格率。其次,要严格考核程序,健全民主监督机制。

3、建立纵横结合,分层递进的辅导员培训机制

加强辅导员培养工作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第一,形成精品项目+专业培训全员普及教育体系。建立起全员参与的成长培训体系,针对全体辅导员,从国家方针政策、学校发展规划、辅导员岗位职责等方面,全面地提供培训内容,满足所有辅导员的成长需求。第二,形成节点培训+进阶培训分层重点教育体系。建立起分层递进的成长培训系统,针对纵向上的每一个时间节点,从知识、技能、才能和态度等方面,全面地为该阶段提供培训内容,满足不同层次辅导员成长需求。

4、加强辅导员的专业技能提升与职业培训力度

民办高校应加大投入,提高辅导员专业学识水平,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专业学习上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应主动调整现有辅导员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加快整合现有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打通高校辅导员学习深造道路;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应加强辅导员队伍培训基地建设,改变长期以来培训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口号多内容少、讲座报告多情景模拟少、会议多考察少等现象,积极搭建平台,让高校辅导员获得专业技术资格和辅导员必备的工作技能,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5、提高待遇,提升职业声望与社会认同

待遇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种职业的社会声望,公众也会以待遇的好坏来评价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并给予不同的社会认同。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及相关激励理论,我们知道人的需要是有层次且不同的,应该满足辅导员最迫切的需要,才能起到期待的激励作用。但是,每个辅导员的需要不同,即使是同一位辅导员的需要也会因时间、空间的改变而不断变化。所以,当我们在加大对辅导员的福利待遇的投入的同时,更需要考虑每一位辅导员当前最迫切的需要。这不仅需要从物质方面满足,更需要从精神方面进行关怀。学校要提高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领导要切实关心、重视、认同辅导员的工作,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待遇。

总之,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提高辅导员他们的职业吸引力,从而使他们产生职业认同感和事业归属感,这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


辅导员工作不是机械的重复

处在高校学生辅导员岗位上的教育工作者们应该合理规划自身的发展路径,在年复一年的学生工作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突破口。

高校辅导员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岗位,抛开那些繁琐的学期和年度安排不说,正处于活跃期的大学生们有意无意地制造一些小事故就让老师们寝食难安。虽然一些辅导员最终选择了离开,但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热衷着这项事业,在他们看来,与学生们相处的每时每刻都是快乐的,而伴随着一批批学生毕业离校的则是辅导员的自我成长。

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的辅导员丁峰在大学辅导员圈子中有些小名气。

早在20XX年初,这个新学院刚刚成立,这意味着辅导员的工作几乎全都要从零开始,而丁峰毅然放弃了专任教师的机会而成为辅导员,对于劝他慎重考虑的老领导们,他的回答是:我喜欢和学生们打交道,能够成为一名辅导员,再累我也开心!。

对于人到中年的丁峰,无论从工作经验还是个人精力来说,都要面对很大的压力,为了弥补差距,丁峰老师首先拿出了大量的时间来查缺补漏,他回忆道:当时最纠结的应该是我的爱人,因为从我担任辅导员之后,诸如接孩子放学、照顾老人等很多的家庭琐事都全部抛给她了而在她眼里我则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懒虫加网虫。其实,我原本不太习惯上网,也正是在那时才知道原来网上有那么多的辅导员学习和交流的资源,后来为了进一些辅导员交流群,我还让学生帮我申请了一个qq号,但是没想到这个号码传开了,最后变成我与同学们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了

在摸索出一套娴熟的辅导员工作流程以后,丁峰老师并没有把此后的工作看成是一种机械的重复,而是在工作中不断做出新的尝试。由于擅长文学艺术,他在工作中逐渐通过运用自身的特长来为辅导员工作助力。几年来,他深入到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吹笛子、练书法、排演节目,在艺术交流的过程中渗透着思想教育,育人细微,润物无声。

除了提升辅导员相关的工作能力之外,丁峰老师还自费参加了许多能够服务大学生的培训,比如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指导讲师等,并且趁寒暑假休息的时候拜访了许多教育界的前辈。虽然很多人都不了解他的这个做法,认为这是多此一举,但是丁老师却很坚定的说:虽然很多人将辅导员称作学生的保姆,但我感觉更应该是他们的父母,如果像钟点工一样算计投入和回报,就不要指望孩子将来能出息,想让学生长大成人,就应该不计回报--哪个合格的父母会拿着本子算儿女的帐呢?我的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开开心心的学习,顺顺利利的就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似乎说明成功都是辛苦得来的,但实际并非如此。有成就的人物在别人眼中的磨励与苦寒中,可能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淡定的快乐。那些诺贝尔奖得主,如果他们一个个都香自苦寒来,估计也没有人对科学的巅峰如此兴致昂然。他们在快乐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快乐地持续努力进步,然后一个个大师、成功就悄无声息地诞生了。

丁峰老师清楚自己期望的目标是什么,根据自己的目标制订了努力的蓝图,主动投入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点悟的自我成长历程中,最终成长为优秀的辅导员。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民办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民办高校教学中的主力军。民办高校由于学校性质的不同,相比公办高校存在着人员流动量较大的特点。这不但不利于青年教师的事业成功,也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做好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民办高校的重要的职责。这有利于青年教师队伍稳定和青年教师获得职业上的成功,更利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发展与组织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内外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教师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主题,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民办高校教学中的主力军。民办高校由于学校性质的不同,相比公办高校存在着人员流动量较大的特点。本文作者工作单位每年都会有部分青年教师辞职。针对这一事件深入分析,作者认为这不但不利于青年教师的事业成功,也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做好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民办高校的重要的职责。有利于青年教师队伍稳定和青年教师获得职业上的成功,更利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一)青年教师缺乏正确的角色定位,不能认同在民办高校创造的价值 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对工作单位缺乏理解,不愿深入的了解学校。不能认识到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感觉在民办学校就是打工族,没有把自己定位成人民教师,没有把自己当成学校的主人,感觉自己创造的价值远远低于理想值。同时,民办高校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加上受到其他高薪单位和事业单位优厚待遇和良好发展环境的冲击,部分优秀青年教师和紧缺教师流失,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

(二)民办高校工作量大与难度较高

民办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开始注重定编定岗的建设,也相应的引进了专业人才从事相对于专一的工作,但仍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部分青年教师常感觉工作量过大,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学生管理任务、科研任务,同时,高职教师的双师特征对其自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民办高校教师的培养、考核和管理制度相对滞后,缺乏人文关怀

民办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教师的成长发展规律、培养和考核及职业生涯规划应有其自身的特点。民办高校为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出台了一系列的发展培养计划,但往往要求到校工作满多少年后可以参加且要求培训后再留校工作年限,使青年教师们感到缺乏人文关怀。民办高校现存的考核和绩效管理制度对青年教师要求的过于严格,使他们在大量工作的现实前缺乏了自主时间,导致工作创新性严重不足,又使他们感觉身心疲惫没有温暖感。现存民办高校教师的培养、考核和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不理由教师自身的自我发展要求。

(四)青年教师自身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进入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他们渴望实现事业抱负和自我价值。但是由于社会大环境对民办高校存在一定的偏见,造成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声誉有一定的影响,消弱了青年教师的角色认同感,甚至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加之,民办高校学生学业成绩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欠缺,致使加大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难度,对职业产生恐惧心理。所以,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定位上不够稳定,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未做任何规划,对自己学习要求不高。对工作敷衍了事,不愿刻苦专研,不能吃苦耐劳,害怕遇到困难且不愿主动解决困难。

二、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要帮助青年教师正确认识自我

通过谈话、考核等途径使青年教师深入了解自己的学历结构、专业能力和水平和优缺点,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多帮助他们了解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史和国际知名民办高校成功例子,引导他们对民办教育树立正确的观念,使他们走出自卑的心理。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帮他们树立职业理想,使他们能够把自身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到一起。

(二)以人为本,建立切实可行的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让青年教师及时熟悉学校情况,了解民办高校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组织开展教师的各项合作,让青年教师更快的融入到学校的大家庭,并能让老教师帮助他们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培养、考核和管理制度,加强岗前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和提高教学水平的培训。建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考核制度,增加考核的透明度并建立考核的监督机制,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努力工作、加强协作。青年教师也应该根据学校的培养计划有针对性的制定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借助学校的发展实现自身的提升。

(三)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为自己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青年教师入职前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引导他们设计自己的未来并为之制定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新职工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括自我评估、环境评估、目标确定、发展策略、规划修订等环节。③民办青年教师应该积极分析自身条件,适应所处环境,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策略并随时间的不同进行修订。制定了职业生涯规划就要使它变为现实,青年教师就应该把目标转化成具体的方案和步骤。在这个过程中青年教师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学习,落实自己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每一步,做好提升的准备。

总之,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在刚到工作岗位时普遍存在着不适应和不稳定的因素,人员流动较大在民办高校中存在这着一现象。作为民办高校应该高度重视,积极主动的进行了解和引导,尽量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稳定生活,从而实现他们的理想和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辅导员职业规划


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篇辅导员职业规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广大辅导员的辛苦工作,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做好辅导员职业规划和专业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民办高校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适用人才,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在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如何针对民办高校的特点,建设一支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已成为关系到人才培养和民办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环节。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民办高校辅导员来源复杂。

由于办学时间都不长,不少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年龄分布呈现出哑铃状两头大、中间小,即5岁以上和3岁以下的辅导员人数占绝大多数,而3-5岁之间的人数较少。一方面,年龄较大的辅导员由于绝大多数是由企业内退人员、部队转业干部、退伍(复员)军人等组成,他们与青年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仅依靠自身的知识储备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年龄过轻的辅导员队伍,社会阅历相对不足,社会知识、工作经验等各方面积累不够,对学生中的许多问题不能给予很好的指导。

2、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低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性的不强和准入机制的缺乏使没有专业知识和事务经验的外行也可以进入,某些时候甚至成了其他岗位裁减人员或教师家属的安置办,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行事,工作方法五花八门必然使得辅导员感觉不受重视、没有地位,职业认同感低、吸引力不强;困扰多年的政治待遇、物质待遇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大部分人聘期相对较短、地位的不稳固、将来发展方向不明确,使得辅导员队伍极不稳定,在许多人眼中这仅仅是简单的谋生手段,因此,有机会就转、有条件就跳的心态普遍存在。在部分民办高校较为集中的城市,笔者甚至听到过部分辅导员白天忙工作、晚上比待遇忙跳槽的故事。辅导员工作主要是靠事业心和责任感在起作用,相对稳定的队伍才能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不断提高工作的水平和层次。队伍的频繁流动,使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连续性不强,往往只能在低水平的阶段重复。

3、专业化培训弱,师资队伍专业性还不强。

由于资源有限,骨干培训涉及面小,培训专业化程度弱,学位进修名额稀缺,而实际需要培训、进修、提高的辅导员人数庞大,现有的培训、进修难以满足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另外,各民办高校虽然都建立了辅导员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制度,甚至还建立了辅导员学习日制度,但培训形式多以讲座、报告会、交流会为主,内容纷繁复杂,随意性大,不成体系,更谈不上专业化系统培训。培训中,缺乏既掌握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又熟悉辅导员实际工作过程,能把理论教育和经验传授、理论和实践、体会与感悟、基础和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辅导员工作有真实体验的专业师资队伍。

4、民办大学辅导员职责过多

辅导员岗位职责的规范性直接影响着辅导员工作质量,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关键。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和各高校对辅导员岗位职责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规定,但长期以来,在工作的实际过程中,辅导员往往充当政工人员、行政干事、教辅人员、党政秘书、团学干事和招生就业人员来使用,辅导员普遍存在工作领域模糊不清、工作内容繁杂凌乱、工作职责事无巨细、工作时间无限延长、角色扮演越位错位、评估检查没完没了等问题,大大降低了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职责,使辅导员整天套在繁冗的事务之中,使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观上想做好,但客观上往往力不从心。因此,只有规范辅导员岗位职责,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专业化发展对策

1、进一步完善高校辅导员选聘、管理、培养和发展的机制

完善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机制,就要贯彻高进、明责、严管、精育、优出的原则,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和发展机制,使之成为推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制度保证。首先,省教育厅要督促高等学校必须要像重视业务教师的选拔那样重视辅导员的选聘,并牵头建立高标准、严要求的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把真正优秀的人才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其次,要明确职责,强化考核,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制度。

2、建立科学的辅导员评价方法

民办院校应在法律的指导下,充分运用优胜劣汰的方法,推进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而考核无疑是推动辅导员专业化的最有效措施。首先,要明确工作职责,确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构建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应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辅导员专业导向,体现辅导的专业性,应重点考核其工作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效果等内容。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全面科学,既应考虑定量的因素,也应考虑定性的因素;既要考虑工作能力、工作效果、工作业绩也要考虑工作动机、职业道德、工作态度,还要考虑学生一次就业率、考研率、四六级英语通过率、学习成绩合格率。其次,要严格考核程序,健全民主监督机制。

3、建立纵横结合,分层递进的辅导员培训机制

加强辅导员培养工作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第一,形成精品项目+专业培训全员普及教育体系。建立起全员参与的成长培训体系,针对全体辅导员,从国家方针政策、学校发展规划、辅导员岗位职责等方面,全面地提供培训内容,满足所有辅导员的成长需求。第二,形成节点培训+进阶培训分层重点教育体系。建立起分层递进的成长培训系统,针对纵向上的每一个时间节点,从知识、技能、才能和态度等方面,全面地为该阶段提供培训内容,满足不同层次辅导员成长需求。

4、加强辅导员的专业技能提升与职业培训力度

民办高校应加大投入,提高辅导员专业学识水平,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专业学习上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应主动调整现有辅导员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加快整合现有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打通高校辅导员学习深造道路;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应加强辅导员队伍培训基地建设,改变长期以来培训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口号多内容少、讲座报告多情景模拟少、会议多考察少等现象,积极搭建平台,让高校辅导员获得专业技术资格和辅导员必备的工作技能,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5、提高待遇,提升职业声望与社会认同

待遇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种职业的社会声望,公众也会以待遇的好坏来评价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并给予不同的社会认同。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及相关激励理论,我们知道人的需要是有层次且不同的,应该满足辅导员最迫切的需要,才能起到期待的激励作用。但是,每个辅导员的需要不同,即使是同一位辅导员的需要也会因时间、空间的改变而不断变化。所以,当我们在加大对辅导员的福利待遇的投入的同时,更需要考虑每一位辅导员当前最迫切的需要。这不仅需要从物质方面满足,更需要从精神方面进行关怀。学校要提高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领导要切实关心、重视、认同辅导员的工作,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待遇。

总之,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提高辅导员他们的职业吸引力,从而使他们产生职业认同感和事业归属感,这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策略


民办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民办高校教学中的主力军。民办高校由于学校性质的不同,相比公办高校存在着人员流动量较大的特点。这不但不利于青年教师的事业成功,也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做好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民办高校的重要的职责。这有利于青年教师队伍稳定和青年教师获得职业上的成功,更利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发展与组织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内外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教师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主题,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民办高校教学中的主力军。民办高校由于学校性质的不同,相比公办高校存在着人员流动量较大的特点。本文作者工作单位每年都会有部分青年教师辞职。针对这一事件深入分析,作者认为这不但不利于青年教师的事业成功,也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做好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民办高校的重要的职责。有利于青年教师队伍稳定和青年教师获得职业上的成功,更利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一)青年教师缺乏正确的角色定位,不能认同在民办高校创造的价值 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对工作单位缺乏理解,不愿深入的了解学校。不能认识到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感觉在民办学校就是打工族,没有把自己定位成人民教师,没有把自己当成学校的主人,感觉自己创造的价值远远低于理想值。同时,民办高校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加上受到其他高薪单位和事业单位优厚待遇和良好发展环境的冲击,部分优秀青年教师和紧缺教师流失,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

(二)民办高校工作量大与难度较高

民办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开始注重定编定岗的建设,也相应的引进了专业人才从事相对于专一的工作,但仍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部分青年教师常感觉工作量过大,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学生管理任务、科研任务,同时,高职教师的双师特征对其自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民办高校教师的培养、考核和管理制度相对滞后,缺乏人文关怀 民办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教师的成长发展规律、培养和考核及职业生涯规划应有其自身的特点。民办高校为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出台了一系列的发展培养计划,但往往要求到校工作满多少年后可以参加且要求培训后再留校工作年限,使青年教师们感到缺乏人文关怀。民办高校现存的考核和绩效管理制度对青年教师要求的过于严格,使他们在大量工作的现实前缺乏了自主时间,导致工作创新性严重不足,又使他们感觉身心疲惫没有温暖感。现存民办高校教师的培养、考核和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不理由教师自身的自我发展要求。

(四)青年教师自身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进入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他们渴望实现事业抱负和自我价值。但是由于社会大环境对民办高校存在一定的偏见,造成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声誉有一定的影响,消弱了青年教师的角色认同感,甚至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加之,民办高校学生学业成绩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欠缺,致使加大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难度,对职业产生恐惧心理。所以,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定位上不够稳定,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未做任何规划,对自己学习要求不高。对工作敷衍了事,不愿刻苦专研,不能吃苦耐劳,害怕遇到困难且不愿主动解决困难。

二、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要帮助青年教师正确认识自我

通过谈话、考核等途径使青年教师深入了解自己的学历结构、专业能力和水平和优缺点,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多帮助他们了解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史和国际知名民办高校成功例子,引导他们对民办教育树立正确的观念,使他们走出自卑的心理。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帮他们树立职业理想,使他们能够把自身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到一起。

(二)以人为本,建立切实可行的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让青年教师及时熟悉学校情况,了解民办高校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组织开展教师的各项合作,让青年教师更快的融入到学校的大家庭,并能让老教师帮助他们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培养、考核和管理制度,加强岗前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和提高教学水平的培训。建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考核制度,增加考核的透明度并建立考核的监督机制,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努力工作、加强协作。青年教师也应该根据学校的培养计划有针对性的制定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借助学校的发展实现自身的提升。

(三)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为自己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青年教师入职前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引导他们设计自己的未来并为之制定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新职工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括自我评估、环境评估、目标确定、发展策略、规划修订等环节。民办青年教师应该积极分析自身条件,适应所处环境,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策略并随时间的不同进行修订。制定了职业生涯规划就要使它变为现实,青年教师就应该把目标转化成具体的方案和步骤。在这个过程中青年教师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学习,落实自己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每一步,做好提升的准备。

总之,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在刚到工作岗位时普遍存在着不适应和不稳定的因素,人员流动较大在民办高校中存在这着一现象。作为民办高校应该高度重视,积极主动的进行了解和引导,尽量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稳定生活,从而实现他们的理想和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资质核查困难重重,报考须谨慎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许多民办高校在招生及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校的具体办学资质采取遮掩甚至欺骗等手段。因此,对于数以百万计的民办高校学生来说,要想搞清楚所在学校的资质及自身的学生身份并非易事。

资质真伪难辨

目前,涉及民办高校的资质包括办学资质、招生资质、高考统招资质等。据了解,对于民办高校的名称,业内尚有争议。有的人认为,民办高校应该专指那些具备办学资质、招生资质和高考统招资质的民办院校;而有的人则认为所有的民办院校,不管是从事学历教育、自考助学还是培训的,都可以统称为民办高校。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民办教育协会于20xx年7月宣布,统计表明北京有109所民办高校,另外还有北京传媒学院、北京国际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管理大学、北京科技学院、中国电子科技学院等等一大批不合法冒名招生的学校。这么跟你说吧,都可以叫民办高校,但是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区别,不在统招计划范围内,没有学历教育资质的学校,准确地说,应该叫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所有的都算上,109所这个数量不是很准确,但是,有办学资质、招生资质的民办高校,在北京市教委的信息系统里,也就五六十所,其他的民办高校都是没有资质或者资质不全的。日前,北京市教委直属的首都教育咨询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根据北京市教委20xx年7月14日发布的《关于部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招生宣传违规情况的通报》,共有25所学校被通报批评。其中包括北京兴华大学、北京卓达经济管理研修学院、北京中山学院、东方文化艺术学院、北京人文大学、北京黄埔大学、北京八维研修学院、北京财经专修学院、现代管理大学、北京国际经贸研修学院、北京珠宝首饰研修学院、北京社会函授大学等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其主要问题是回避学校的非学历性质,在专业介绍中没有明确区分自考助学专业和本校自设的其他非学历专业,对于本校自设的非学历专业也以本、专科的名义进行笼统宣传等。

从该通报内容来看,违规民办院校大多是具备高考统招资质的学校,其普遍做法都是回避非学历教育性质,混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使许多选择民办高校的学生难辨真伪。

核查困难重重

日前,记者对全国主要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网站及热线电话进行了调查,尚未发现有将所在地民办高校及其专业的相关资质完整公示以供查询的情况。那么,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什么未将民办高校目录及各高校所设专业是否具备办学资质、招生资质和高考统招资质等情况完整地公示,以方便学生查询呢?就像你刚才说的,很多学校压根连最为基本的办学资质、招生资质都不具备,也就是说没有在教委备过案,属于非法办学,这种情况在各地很多。除非接到举报或被曝光,否则教委根本就无从知晓,更甭提什么名单了。另外即使是已经备案的,已经取得办学和招生资质的学校,所开设的专业也不稳定,会根据生源变化调整。有的还存在擅自开设专业、擅自招生的问题。所以说,这个名单公布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山东省荷泽市一位教育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这方面情况很不稳定,变数太大,不好操作。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民办高校资质核查的难度,记者根据北京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公开的民办高校名单,随机抽取了几家,通过教育部授权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进行核查发现,除非核查者知晓学校的全称、学校类型(分为独立学院、自考助学院校、国际教育合作院校、职业资格考试院校、民办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等)一类的资质属性,否则无法进行查询。记者输入公开名单中的北京京华医科大学,分别选择了所有的学校类型进行查询,均表示没有该学校信息。对有的学校进行核查时,则发现学校类型与公布的情况出入较大。

随后,记者又以经北京市教育咨询服务热线证实具有办学和招生资质的某民办高校的大三学生小吴的信息情况进行了核查。记者输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档案管理系统,结果居然显示:不存在或者没有通过审核!在输入学生学籍管理查询系统后发现,该系统竟然要求查询者提供几年前参加高考时的准考证号码。

相关信息更新滞后

记者调查发现,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官网或授权网站的信息更新速度严重滞后。

近年来,少数高校的无视国家规定擅自扩大招生计划、不经省级招办自行录取新生等严重违规行为,破坏了国家招生制度,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原则,扰乱了高等教育办学秩序。为此,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编报20xx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要求严格实行高校招生资格、招生计划与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和网上毕业证书查询相挂钩,明确从20xx年开始实行学生学籍电子注册。

然而,据记者20xx年2日8日在教育部授权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查询时发现,该站发布的20xx年以来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毕业生数据上网情况显示:全国各地20xx年毕业学生学历文凭数据均未上网,天津、山西、内蒙古、安徽、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自20xx年起更是一片空白。自20xx年至20xx年,信息完整的仅有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等省。

记者还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信息更新情况进行了了解。20xx年9月,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北京逸仙专修学院被北京市教委批复更名为北京旅游专修学院。记者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全国民办高校资质查询系统中,输入北京旅游专修学院,显示没有该学校信息,而输入更名前的旧名称北京逸仙专修学院,则可显示其办学许可证、院校地址等项。

偶尔也会去看一下,但信息更新速度太慢了。尤其是民办学校里有高考统招资质的学校,每年名单都不一样,如果更新速度慢了,就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了。北京市某民办高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好多东西都是我们知道很长时间了,官网上才有,确实有点慢。

看来,民办高校资质的及时、准确和透明化公示,确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