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二十四孝读后感300字 > 导航 >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300字6篇

二十四孝读后感300字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300字6篇。

伴随着各行各业的衍生,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能够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好的范文是怎么样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300字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导语:《二十四孝图》是现代著名作家鲁迅所写,出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一)

随便一翻《二十四孝图》,这样的字眼映入眼帘:“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哭竹生笋”。“刻木事亲”、“埋儿奉母”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尝粪忧心”则让人恶心。

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发指。先说说那个郭巨埋儿吧。说是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兴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神州大地,最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德,我们应该懂得理解长辈的心,懂得感恩、懂得孝敬长辈。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二)

《二十四孝图》图文并茂,非常感人。我发现,百事孝为先,小时候那些孝顺的人,长大都有了很大的成就。

二十四孝有:孝感动天、亲尝汤药、啮指痛心、百里负米、芦衣顺母、鹿乳奉亲、戏彩娱亲、卖身葬父、刻木事亲、行佣供母、怀橘遗亲、为母埋儿、扇枕温衾、拾萧异器、涌泉跃鲤、闻雷泣墓、乳姑不怠、卧冰求鲤、恣蚊饱血、扼虎救父、哭竹生笋、尝粪忧心、弃官寻母、涤亲溺器。其中,我最喜欢刻木事亲,意思是: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南(今河南黄北)人。

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见面,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子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居然有血流出。

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虽然这篇文章里木头人的手指会流血不现实但古代人真的是孝顺。现在有很多人特别是我们这代人一天到晚都是在想自己该怎么样,自己吃的好不好,玩得好不好,向父母要这要那,达不到要求就发脾气,有时对父母和长辈说话、行为很不礼貌。

和前人相比我真的对“孝顺”二字没有做好。读了这本书,我以后一定要孝顺父母,尊敬老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吧!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三)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其中《二十四孝图》给我影响最深。文中主要是批判封建孝道观念,读来胜让人惶恐,不仅觉得就是观念与当今所持态度不同的何止十万八千里之远。开篇作者反对“妨害白话者”,态度尖锐,亦使人想起鲁迅先生是中国历史上写白话文的第一人,鲁迅先生认为,勿徒的古书是束缚儿童想象力的。从“我的小同学因为‘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可见,那时的儿童对诸如此类的新的形式的书籍是多么喜爱,这就是白话。

接下来,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选文分析了“郭巨埋儿”的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二十四孝图》对荒谬愚昧的封建孝道和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四)

今天,我从书架里拿出来从未看过几眼的鲁迅先生晚年时期之作——《朝花夕拾》,而仔细去看内容,却发现这部散文集中写的,有全是鲁迅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幼年之事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去到晚上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连篇,回味无穷。

我幸运地读到了其中的一篇散文——《二十四孝图》对于这样的一篇文章,虽然名叫《二十四孝图》,但其实并没有写出如何孝顺父母,没有起到教孝的目的。其中的卧冰求鲤却让童年的鲁迅产生了恐惧,他一直认为孝顺父母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从文章中可以读出鲁迅先生对封建制度的厌恶。试想这种常人不能做到的,却又拼命引导要求人去做到,是便于统治,不从根本上解决贫穷问题,却要求人们做出十分极端的行为并以此为孝道,而且还对这种孝道加以宣扬。

这本书主要技记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批判的感受,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二十四孝图》对荒谬愚昧的封建孝道和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给予了尖锐的抨击,给了我很大的心灵震撼!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五)

鲁迅小时候并没有读过像《儿童世界》这样丰富多彩的书,在他小时候,书,也就是画册罢了。

他有一本叫做《二十四孝图》的书,里面的故事让他懂了不少。比如,黄香扇枕,子路负米,这之中都体现了他们的孝心,也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

虽然说是这样,可有一次鲁迅还误会古人了呢!

是因为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看到了郭巨埋儿的故事。后来,他才知道,这郭巨埋儿是因为家中贫穷,实在养不起这孩子,起初鲁迅也为这孩子捏了一把汗,后来郭巨挖出了黄金,他才算松了一口气。

鲁迅后来一直想,会不会有一天因为家境条件,父亲也会把自己埋掉?答案是不会的,哪个做父母的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就算郭巨真的打算埋儿,他的心里也会痛啊!父母爱孩子,那么孩子是否也应该孝顺父母呢?这《二十四孝图》,告诉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六)

我一直以为《二十四孝》里的那些人好伟大,读了鲁迅的《二十四孝图》后,我才发觉那些人太虚伪了。比如春秋末期楚国人,老菜,他七十岁时穿五色彩衣诈跌“娱亲”的故事,有那个必要吗?一个老头子……实在侮辱了孩子,再者说一个七十岁的老头儿无论身体再怎么健康,都应该好好养老,都不应该……

我跟鲁迅有共同的观点,那个《卧冰求鲤》,真是的,做个孝子那么难啊,大冬天爬在冰上,把冰融化了。别说捉鲤鱼而鲤鱼没求着,自己反掉进了河里,丢了小命……

实在让人气愤的是那郭巨,这人真是的,我怀疑他是生出来就那么大,没当过小孩,为了他娘亲,竟然要埋了他亲生儿子,还说什么“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掩埋此子?”真是恶母。

封建时代的“孝”在我看来,纯粹瞎说!伤天害理!

FwR816.COm小编推荐

《二十四孝》观后感


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有多少的孝子的感人故事震撼着我们,激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从而让我们懂得了应该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二十四孝》中有许许多多感动人心的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芦衣顺母》。这篇故事中的孝子周闵损生母早死,父亲为他娶了一位继母,继母平时待他非常不好,经常虐待他。继母后来又生了两个弟弟,冬天的时候,继母为两个弟弟用棉花做棉袄,给他做的却是用芦花,后来父亲知道继母虐待周闵损,便要休了她,周闵损连忙位继母求情。继母非常感动,之后,待他如同亲生儿子,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周闵损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两个弟弟,如果继母走了,弟弟们就没人照顾。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周闵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懂得体谅他人,懂得顾全大局。

和周闵损相比之下,我自愧不如。记得三年级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买衣服,走着走着,我突然看中了一件连衣裙,很好看。我便硬缠着妈妈给我买,妈妈带着我走上前去,拿起这件裙子问:“这件裙子要多少钱?”“200!”老板伸出两根手指说。这时妈妈立即把裙子放回衣架,跟我小声说:“我们先去看看别的衣服,好吗?”“不要!”我坚决地说。手一直攥着裙子的角不放。“我们先去到别家看看,等一下再来买呀!”妈妈和我商量着说。“不要!不要!我不要!我就要这件,我就要!”我倔强地把脸扭到一边,把耳朵堵上,不再听妈妈讲话。妈妈见状,轻轻叹了口气,走上前去说:“那就要这件吧!”我一听到这句话,开心地笑了!现在回想这件事,十分惭愧。家里只有爸爸一人赚钱,维持生活,养活我们姐妹三人。那时的我真的太不懂得体谅父母了,太不懂事了。只知道为自己,不懂得为大人们着想。

也许,“孝”这个字在现在人心里,已经渐渐淡漠了。有些人认为父母赚钱养家为我们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他们都错了,以前的我不懂事,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也渐渐懂得了父母的不易。父母给予我们一切一切,不求回报,给予我们无限的爱,我们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给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一切一切的人——父母!同时我们也要懂得体谅他们,体谅他们的不易。所以我们在家要多多为父母分担家务,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们不是冷血动物,我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我们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孝”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传统美德,让它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成为更多人的座右铭,让更多的人知道孝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品德!

《孝行今古图说二十四孝》观后感范文


今天,我在家里看了《孝行今古图说二十四孝》的视频,我深受感动。原来,古今中外的所有人都有孝心的美德,所有人都知道孝心德行的重要。孝顺就是对父母的教训要接受,对父母的心意要体贴,对父母的健康要留意,对父母的事业要协助。

我们要孝顺父母,长辈。晋朝有个吴猛,家境贫穷,父子俩相依为命。炎热的夏天,父亲每天在外辛苦地劳动又疲劳地回到家,可因家穷,买不起蚊帐,蚊子叮得父亲睡不着觉。吴猛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担心父亲睡不着觉明天就无法工作,于是吴猛决定让父亲睡觉而自己被蚊子咬。他脱衣裳,着屁股躺在木板上,任凭蚊子再咬都不吭声,这一夜,父亲睡了个好觉。天亮了,父亲醒了,看见吴猛全身都是又红又大的疱,父亲热泪盈眶,急忙带着他看医生。医生了解情况后也深受感动,小孩这么小就那么懂事、孝顺,就送给他们一顶蚊帐。小小的吴猛做的事真让人感动!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夏天都开着空调,没有蚊子了,但我们也要体谅父母,为父母着想。爸爸每天跑运输,起早贪黑,在他休息时,我做事要轻手轻脚,不要影响他……

晋朝的王祥,因母亲早逝,父亲又帮他找了个后娘。可后娘对小王祥是相当不好,一会儿叫他扫地,一会儿叫他挑水,一会儿叫他砍柴……而王祥一点儿也不在乎。有一年冬天,后娘生了重病,卧床不起,每天只能喝粥。她和王祥爸说,想吃鱼。他爸为难了,左思右想,外面天寒地冻,别说是吃鱼了,就是捉也捉不到啊!恰巧,他们的话被王祥听到了。他决定去试试,想了很多方法都行不通,最后他为了后娘,竟脱了全身的衣裳,趴在冰上,让自己的体温去融化冰。王祥的行为感动了上天,神仙便送给他两条红鲤,让他回家孝顺后娘,这也成了民间佳话。王祥的行动让我明白了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的道理。现在,要吃什么东西就上街买,不要有“破冰捉鱼”的壮举,但也要体谅父母,协助大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要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我们要逢食思亲,过节思亲,饥寒思亲,疾病思亲,安乐思亲……让我们感恩生活的点点滴滴,做个有孝心的美德少年吧!

二十四节气作文立春5篇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出彩呢?作文是体现个人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证明,作文是我们对世界的感悟对生活的感悟。优质的作文是作者神与物游才能的出的最终结果,为了解答您的疑惑范文资讯网为您准备了一篇权威的“二十四节气作文立春”,希望大家喜欢本文!

二十四节气作文立春 篇1

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

最好立春晴一日,风调雨顺好种田。

立春晴,雨水多。

立春晴,雨水匀。

立春寒,一春暖。

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不晴,还要冷一月零。

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

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

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

春脖长,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

立春不下是旱年。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二十四节气作文立春 篇2

又是一年立春时,迎年的气息,以及明媚的阳光,令人感到春意融融,似乎不再是寒气袭人。为了提前寻找春天那土壤的清香,清晨,推开窗子,一股久违了的清新及芬芳迎窗而入,沁入心脾。许久没有闻到过这样清新的气息了。是啊,春天就这样近了,近了。

今日的立春,以及这久违的清新,让我回忆起了曾经。

记得从前的时候,每年的立春,母亲都会亲手给我们姊妹烙荷叶饼,以庆祝迎接春天的到来。

每一年的立春,母亲都会早早和好面,烙好荷叶饼,等待着孩子们回来共享美味。母亲烙的荷叶饼,不但好看,更加好吃,还有那香喷喷的醋溜土豆丝、胖豆芽炒蒜苗、尖椒炒肉丝、温拌白菜、鸡蛋酱、肉酱等。可是,由于母亲的身体及衰老,那些味道,已有很多年头不曾尝到过了。接过母亲手中重担的我,支撑起这个家,可我烙过的荷叶饼,永远没有母亲的味道,荷叶饼虽很圆,却是有的糊,有的起泡,有的厚……即使是这样,也不失家的欢乐与温馨。可就在父亲仙逝后这三年,家中少了欢乐与祥和,也不再似往年那般热闹,冷清显得尤为浓重。因而,我更加理解母亲,更加爱戴母亲。

在我的记忆当中,母亲总是那样热爱生活,积极、勤劳、慈祥、善良。后来,光阴的侵蚀,使母亲渐渐苍老,头发虽已花白,却没有现在这般苍老,也没有如今这般衰老。如今,母亲的牙齿仅剩下三两颗了,脸色更是接近了大地的颜色。

从小就未曾离开过父母的我,珍惜着母爱。因为,我坚信,只要有母亲健在,就会有家的欢乐与温馨;只要有母亲健在,就会有家的生机与盎然;只要有母亲健在,就会有为儿女亮起的那归家的灯与光明;只要有母亲健在,就会有家的方向与力量……

如今,作为孩子母亲的我,也开始了母亲之旅,我继承着母亲的温柔、善良,以及那平凡中的伟大,更是学习着母亲那水一样的性格,大地一样的豁达,棉花一样的温柔……可我怎么都觉着,自己离母亲那伟大慈爱相差万里,但至少我在努力,努力给予孩子慈爱的同时,更要给予妈妈更多更厚重的女儿之爱。

春天,是老年人发病高峰期,特别是那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作为女儿,尽量让耄耋之年的母亲健康、快乐、幸福。于是,为了维持母亲的健康,以及维护母亲的身体,近日来,为母亲买了一些心脑血管方面的维护药,不让母亲在临近年的春季闹毛病,安稳地度过快乐幸福吉祥年。为了让母亲更加健康,药补的同时,以食补相结合,再给母亲弄一些可口的、有营养的、适合老年人的饭菜,及时供给营养,来减少药补对身体的损伤。为了让母亲能够吃到更多的美味,与爱人陪母亲去牙科咬牙样镶牙。母亲这一辈子是善良慈祥的,就连咬牙样都不会使劲儿。医生很有耐心为母亲试牙样。我同医生说:“我妈妈一辈子是善良慈祥的贤妻良母,从来都不会咬牙切齿。所以,我妈妈才咬不实牙样。”其实,一方面,是由于母亲的牙龈已经萎缩;另一方面,是由于母亲那18年的半身不遂而影响到左侧无力。镶上全齿之后,不仅会增强母亲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更会增强母亲对活着的信念及坚强。为了让母亲的身心更加健康愉悦,又陪母亲去选布料,为母亲做一件老人家可心的蒙古袍。

作为女儿,我知道,也懂得,母亲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了,而在意的却是,晚年更加愿意同子女们一起其乐融融地生活。正是因为我懂得了这些,更加珍惜母亲,多多抽出时间来陪伴母亲。因此,为了让母亲更加开心,我经常打电话给哥哥姐姐们回家来吃饭,以理解母亲那一份对子女们的想念、牵挂与惦念。我更加懂得母亲的心,作为母亲,无论是八十岁,还是九十岁,在她的眼中,儿女们永远都是小孩子,即使是母亲的记忆力减退,哪怕是自己都顾暇不及自己,也不忘惦记子女们冷暖饱饿。

这就是一位平凡而伟大母亲的内心世界,以心灵腾留出一大片一大片的晴空,积攒出广阔无垠的慈爱,来呵护关爱自己的子女!

不惑之年的我,作为母亲的女儿,作为女儿的母亲,已走过人生一半的心路历程,到了中年,终于懂得了这些,懂得了人生,懂得了生活,懂得了母亲那平凡而伟大的慈爱!

立春了,我和爱人、孩子陪着母亲来到春饼店。松原本就很火的春饼店,今日格外热闹,几家联锁春饼店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想必都是为了能够在这立春之日吃到春饼吧,或是家庭聚餐,或是三五好友,以迎接春天的到来。我和爱人为母亲点了老人家当年做过的那些菜和春饼,我们四口人吃得很开心,妈妈说,今天的热闹,似乎有种当年过年的喜庆与味道。我更加开心了。

下班后,与姐姐一起到欧亚商厦的“兴旺茗茶”去品茶,店员为我特别沏了一杯珍珠茉莉花茶,我欣赏着滚烫的水花冲开那一朵朵玫瑰粒般的茶叶上下翻腾,刚开始有若兰,一会儿有若藤,再一会儿有若玫瑰绽放,最后,茶饮净了,剩下的层层叶子,更有若生活的节奏与积淀。就在茶社的旁边,我又选取了两盆植物,一盆是“步步高”,一盆是“欣欣向荣”,以迎接这即将到来的春节。

生活也好,人也罢,就如那叶子,从来都不曾有过一模一样的,其实,这也都是上天极细致的设计,都有其脱俗的格调,接纳生活所赋予的一切,在那些“事不如意常都有”中,或能寻到一二高雅,或能发现二三清新,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的馈赠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知足、感恩来面对生活。于是,你就注定会成为这个世界上独特的唯一。因此,我又到六桂福选取了属于我的那一枚叶子。因为,我懂得了,生活的惬意,永远是由自己来创造!

时光的长河中,今日的立春,就这样留下了一缕清新与淡香。

二十四节气作文立春 篇3

今日立春。“春打六九头”,明天就六九啦,农谚真准啊!立,开始的意思。春,生长的意思。立春就是万物开始生长。我参加了两年节气活动,今天也要进行物候观察。可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出不了门,只能在家中进行。

一大早,我去阳台上看我的风暴瓶。瓶里的液体全变成了白色的絮状物,像装满了洁白的雪花。

立春习俗之一是“咬春”,就是吃萝卜、春饼。我家有妈妈特意留的半个绿萝卜,我啃了一口,有点辣。妈妈就把萝卜切成丝,加上白糖、香油,味道好极了。我就算“咬春”了。妈妈把一块家常饼热一下代替春饼。

我妈妈是教师,早饭后又居家“上班”了。“牛牛,快来看!”妈妈叫我去书房:原来我的作文

二十四节气作文立春 篇4

早晨,我是从“人民日报”公众号推送上看到今日立春的。

今天可是春天了呀!春天,这两个字是有魔力的,念着它,心里一阵喜悦,仿佛这立春,就能把窗外的枯草全部拔光,能把生病的空气吹跑,能把冠状魔鬼赶走。

春天,多么有活力的两个字,眼前浮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我的心就像长上了翅膀,我想飞出去,我要去踏青,我要去姚家沟看看满山满岭的桃花,我想去关山牧场闻闻青草的味道,我想去山坡上剜芨芨菜,我想……

今天是立春,也是六九的第一天,俗话说:五九、六九,隔河看柳。

我的眼前就是河,河两岸就是柳树,可是,今年的柳树没一点动静,是不是它也惧怕病毒,不敢吐绿绽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也只好在诗句中,去想象柳树在风中婀娜多姿的模样。

我的眼前就是山坡,山坡上就是树林,树林里就有两三棵水桃花树,渴望着,有一天清晨,粉白粉白的水桃花开放在我的眼睛里。

天瓦蓝瓦蓝的,没有一丝云,太阳温和明媚,像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喜眉喜眼地笑,又像一只小白猫,蹑手蹑脚地跳跃。

也许它努力地叫醒万物,河边的光头树、枯草、细柳、河水、鸭子,我想,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被太阳叫醒,也用不了多久,春天就跟着阳光来到我们身边了。

再坚硬的冰,也一定会在春天融化;再冷酷的冬天,也一定会被春天打败,春天来了,还有什么是战胜不了的。

二十四节气作文立春 篇5

冬天还未走远,迎春花便开了。他们俯在墙角悄悄地绽开花瓣,明亮的鹅黄色布满了园子,像天上的云彩走失在人间。

我倚在门旁,吟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不禁想起奈保尔的话:“第一个春天包含了太多清晰的东西:苔藓玫瑰,孤零零的蓝色鸢尾和我窗下的牡丹。我期待季节更迭,新的一年到来。接着记忆开始混杂,时光开始飞驰,岁月开始交叠,使我难以分辨回忆中的时间。”万物发芽了,风里夹杂着唱山歌的声音,一个嘹亮地唱着,一个轻声和着,曲罢还有笑声。

我“扑哧——”一声笑了,走进厨房,遮住刺眼的阳光,握住冰箱的把手,取出放在最高层的山楂膏。“姐姐,你在干什么?”妹妹不知何时站在我身后,盯着我手中的瓶子。“要喝山楂膏吗?”我朝她招了招手,打开碗柜。“要。”她随即说到。“好,那你等下。”我取出两个杯子,拧开了瓶盖。我朝里面看了看,用银勺挖出了一小勺,放在温水中,棕红色渐渐散开。“姐姐,为什么不多加些?”妹妹指着瓶子问道。

“太甜了就不好喝了。任何事情都有个度,最适合你的才是最好,不要贪多。”我静静地搅拌着温水,看它一点点化开。“嗯。”她接过杯子,一大口喝完。我抿了一口,甜而不腻,暖暖的。“姐姐,你喝得好慢。”

她将杯子放在桌上,看着我。我摇了摇杯子,说道:“慢慢品,静下心来,会别有一番滋味,生活的情趣就在这。”“你会感到像漫步在暖风中,在草坪上放风筝,惬意而轻松。”

“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出去玩?”她嘟起嘴,眼睛里像住着满天的星星,闪着光。“快了。疫情很快会结束的,我们要再等几个星期。立春已经到了,那么春天就开始了。冬眠的动物醒了,植物吐出嫩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冲洗着杯子,一边说道。

“立春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妹妹问道。“中国有二十四节气,代表着季节,气候的变化,他们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所以要多读古书。而立春是其中一个节气,也是第一个节气。立春后,就是雨水了。”她听完点点头,我笑了笑,握住她的手,一起念着: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中国的文化滋润着我们,中国的春天,终会到来。一月否极,二月泰来。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满的作文 (合集6篇)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在我们准备迎接二十四节气小满来临之际,一般老师会要求我们围绕其写一篇作文,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写小满作文呢?范文资讯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关于二十四节气小满的作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满的作文【篇一】

二十四节气中,小满并不像立春、清明那样为人熟知,但我小时候,却总盼望着小满的到来。小满前后正是打鸟的季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这时候南方已是初夏,北方才春意刚浓。树木披上了新绿,原野透出柔嫩的青色。虫儿都已开始繁衍,去南方过冬的鸟儿就都陆续地飞回,沉寂了一冬的大地喧闹起来。各种各样的鸟儿在田野水畔、林木梢头成群地飞来飞去,时而落在新翻的黑黝黝的升腾着湿气的田垄间蹦跳着寻找着虫儿,时而停在绿荫间尽情地歌唱。遍地野花争奇斗艳,随处可闻鸟声婉转,一个鸟语花香的季节。

家乡人管这些每年小满前后光临一次的鸟儿叫山雀,以别于常年在房前屋后叽喳的麻雀。山雀的种类很多,较早到来的有一种叫烙铁背的,头和背部都是深绿色,肚子洁白,非常漂亮,叫的也好听,当地人叫“会哨”。还有大白眉,麻色的身子,眉部则是一条鲜亮的白道,也十分会歌唱。还有红颏、黄颏、蓝颏,自然是以下颏的颜色来区分。最晚来的是红马鹩,从头到尾一片火红,腹部却是黄色,也是一种既漂亮又善于鸣叫的鸟。东北有农谚:小满雀来全。小满前十几天,是鸟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日子。小满一过,鸟们就逐渐离开,据说是飞到山里产卵孵仔去了。剩下的只有一种叫马粪球子的灰色小鸟,在灌木丛中跳来跳去。这种鸟,不怕人,很容易抓到,但因为个头太小,也不好看,孩子们都不喜欢。

我小时候,农村孩子读书的不多,这时地已经种完,没什么活可干,于是就跑来跑去打雀。打雀主要用铁丝拧成的带弹簧的夹子,在销子上拴一个从秫秸或玉米秸中扒出来的白色的小虫,把全部埋在土里,只让虫子露在外面,当鸟看见虫子去啄时,销子拉离了支着夹子的竹棍,夹子就夹住了鸟的脖子。我家村前有一个大坑,是村民们取土脱坯盖房日积月累留下的,坑中间积着一大洼水,周围长十几棵柳树,这里成了打鸟的最佳所在。孩子们把夹子早早埋在水坑周围,躲到不远处谁家场院一段土墙后面,耐心地等待着。

九十点钟后,天逐渐热起来,鸟儿结成群结队飞来落在树上,先是各展歌喉,尽情地鸣唱。唱累了,叫渴了,就纷纷飞下树去到坑边喝水。当它们看见鲜活的还在不断爬动的白虫子时,忍不住嘴馋去啄,于是就上了孩子们的当,走上了不归路。当一个、两个、甚至更多个同伴被牢牢地夹住的时候,其他的鸟儿还不知晓,仍然喝水的喝水,找虫吃的找虫吃。可当一只小鸟侥幸没有被夹死,扑楞着翅膀挣扎起来,才惊动其它鸟儿纷纷飞起逃离。孩子们见鸟群飞走了,就争先恐后从土墙后面钻出来,拼命往水坑跑。见到自己夹子夹到了猎物的,自然异常高兴,取下死鸟,重新把夹子埋好。见到自己夹子仍然静静地埋在那里的,只得悻悻地重新回到短墙后面等待下一个鸟群飞来。

孩子们常常是午饭都顾不得回家吃,直到下午三四点钟,来喝水的鸟逐渐稀少了,才带着战利品回到各自的家中。煮晚饭时,大人把死鸟用菜叶包好,放在灶堂里烧熟,分给孩子们吃。对于一年才吃一次肉的孩子,小鸟自然是难得的佳肴,细细地撕开才麻雀大小的山雀的翅膀、大腿、胸脯,甜嘴咋舌地一点一点地送入口中,连肚腹里面的小小的心肝都小心地摘出来吃掉。在孩子们看来,一只小鸟不亚于一大快猪腿或羊排。有时打着一两只活的,又是会“会哨”的,就让大人札个笼子养起来,挂在窗前。山雀很不好养,有吃硬食的,如烙铁背、红马鹩,谷子、米粒什么都吃;有吃软食的,如大白眉、蓝颏就只吃虫子,最多吃一点蛋黄,很难养。当自己养了一春一夏的小鸟死了的时候,孩子们难免流下几滴眼泪。

前年回老家看望哥哥,恰逢那天正是小满。吃晚饭的时候哥哥说了句:“小满雀来全啊”。我不由得问哥哥的已读初中的孙子小旭:“农村孩子这时候还打雀吗?”

小旭一脸的疑惑:“打雀?打什么雀?”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满的作文【篇二】

温暖递进。一夜之间,北方缩短了与南方的距离,被风引领着渐次进入同一个季节。小麦籽粒饱满,走向成熟,麦芒划去人间的疾苦,直接指向幸福。

倒垂的柳枝,拂去了停留在水波里的清静,迎来了火红的杜鹃,笑意盈盈的牡丹,金银花、石竹、虞美人竞相开放。

五月,醉在花香酿造的酒里。

这些,还远远不能够望见秋天枝头丰硕的果实,于是,你自备雨水,充盈前后左右的田坎,好让秧苗在水中看清自己的倒影,看清自己是如何完成从青色到金黄的蜕变。

喜欢在土壤里种下些许小清新,让它们长出苦苦菜,虽味苦,却为躁动不安的人,安心、益气;为热毒攻心的人,清热,凉血,解毒。

于碧蓝的天空下,扯起一杆杆绿色的生命大旗,一边预防过于干燥的热风,一边抵御突如其来的雷雨、冰雹。

晴好的天气,你需要抓紧晾晒遇到阴天就会发生霉变的心情。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满的作文【篇三】

“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进了小满,天气就有变化了。天气炎热了,太阳红红的很灿烂。

今天,我教大家一道小满吃的美食——冰镇雪碧苦瓜,口感一如既往得好。先去超市里挑几个大苦瓜,买一瓶雪碧和其他材料。首先,把苦瓜洗干净,这跟苦瓜像长满痘痘的脸庞,看上去经常熬夜。把苦瓜的脚和头切掉,把它横着一刀两断,用手把籽挖出来,苦瓜的籽倘若一颗绿色的宝石一拍就掉下来了。接着,把苦瓜切成小片,这些小片仿佛像小桥一样形状各异。然后,往锅里放盐和白醋,焯30秒,捞出再放入冰水中,这样的口感更加爽口,捞苦瓜片放入碗里,加入雪碧、枸杞和柠檬,最后放进冰箱冷藏一天一夜,喝一口下去,整个人都舒服了。

这么诱人的食物,快去做做吧!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满的作文【篇四】

青青的麦穗初露,麦粒鼓着腮帮,粒子越发饱满,摆出一副胸有成熟只待收割的傲人神情。哇,我迫不及待挣脱爸爸的手,冲到田地里,撑开双臂,快速而轻柔地拂过身体两侧的穗芽。

跑到麦田的尽头,我老远路就看见,爷爷和伯伯双脚踩在稻田里,弯着腰,把一棵棵秧苗快速插进泥土里。一行、两行,越来越多,我看呆了。一眨眼功夫,稻田里,齐刷刷地插满了一行行苍翠欲滴的秧苗,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队,整齐又壮观。看到这一派让人震撼的杰作,我突然感觉插秧是一件有趣又好玩的事情,就喊着嚷着,飞奔向前,自告奋勇要求加入插秧队伍。

谁知,田间小路狭小湿滑很不好走,好几次要不是爷爷揪住我的衣服,我就差点掉下沟去。我感觉好纳闷,为什么爷爷挑着秧苗还能走这么稳,而自己还没有下田就已经东摇西摆了?不管它三七二十一,到了田边,我把裤腿使劲往上卷,倏地从田埂跳到水田里,双脚顿时感觉被泥土吸住,一股夹杂着各种味道的水飞溅到了我的身上、脸上、嘴上,身体也像失去控制,整个摔倒在了水田里,这下子别提多狼狈了。虽然我全身湿了,但依旧学着爷爷的样子,散开捆绑秧苗的稻草,用拇指与食指捏住一棵秧苗,使劲往水田里插。起先,秧苗怎么也不听话,插一棵倒一棵,倒一棵,爷爷过来扶一棵。在爷爷的.指导下,我插下去的秧苗都听话似的直直地站着,一阵微风拂过,秧苗左右晃动,好像正冲我微笑呢!

爷爷摸着我的头,笑着说:“不错,不错,我们宸儿已经学会插秧了,不愧是我们张家的好儿郎。”“小满时节种中稻,张家有儿初成长”我回头一看,原来是老爸在编打油诗。“哈哈哈哈”我们爷孙三代快乐的笑声顿时在田间蔓延开来。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满的作文【篇五】

初夏的小雨淅淅沥沥的飘了几天,雨过天晴,阳光又驮着小满来到人间。

小满,大麦、小麦等越冬作物灌浆已满,籽粒日渐饱满,即将成熟。“小满者,物长于此,小得盈满也。”

晨起走在郊外的小径,几天的小雨把小满淋得湿漉漉的,潮湿的空气中蕴含着农作物的清香。麦到小满日夜黄,看小麦青绿,大麦微黄,碗豆花枯,蚕豆结荚,看农家的田园生意盎然,丰收在望,便有一种邻家小女初长成的感觉,心里顿生一种美意。

小满,本是节气中的字眼,但我却怎么看怎么也有一种小富既安、小胜即喜、知足常乐的联想。 二十四节气中没有大满,甚好。小满比大满更有盈盈之气,更让人意犹未尽。有那么一会儿,我在脑海里甚至闪过小满即小康的意念。保民生,谋福祉,奔小康,是现今各级政府的近期目标,也是我等草民的愿望。

何为小满?何为小康?一介星斗小民眼中的小满和小康,不外是有一份不悲不亢的工作,有一笔不多不少的收入,有一处随心随意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和和美美的家。过犹不及,平平淡淡才是真。谁说小满不是满?小乐不是乐?小康不是康呢?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之中。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我们想象中的大富大贵大喜大乐呢?也许小满离我们更近,小康跟我们的日子更为贴切。莫到琼楼最高层,高处不胜寒。节气中都没有大满,何况人生?与其想入非非和自寻烦恼,不如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就像此刻,于小满之日,安闲地徘徊在清新宁静的氤氲中,与阳光作伴,与清风为友,与天地同在,何等的自在和逍遥!

小满不是自满,不是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小满是知足,是满足。小满也期待,期待大满;期待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年年有个好收成;期待诸事顺利、事业有成,工资年年长一点。相信许多个小满必会积累成大满。

野径静寂,没有人来这片麦田,但我能感觉到车流声。匆忙的,沉重的,急迫的。他们只是路过,从麦田后面的那条高速上飞快的路过,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目标。我不知道是不是叫小满或小康,但我猜想,他们中一定有人和过去的我一样,过着那个曾经叫生活的生活。

那个曾经叫生活的生活,是一种生活在别处的生活。居然有个老外诗人说,真正的生活总是在别处。但那么些年来,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我就远远的看着别处的自己像看一个影子,有一种不能制止花瓣纷纷坠落的无能为力。凡事求好求大求全求精,但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生命总和季节擦肩,该结籽的时候扬花,该收获的时候播种。凉风起处,第一片秋叶坠落,归人还在异乡的途中……

庆幸的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我总算赶在生命的大雪之前,做了风雪夜归人。不啻于上帝赐给我半世的礼物。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多少个季节错过之后,我才明白,迷路正为看花开,看今日心底的一朵莲花小小满满的开了。

没有昔日的迷途,怎有今日的归返?归返之路,我既是桃花,又是人面,人面桃花两依然,已到白头莫悲切。

时值小满,我心中的天地却无限的深远。静默,像一柱沉香的自若,像一园幽草的安然。伫立,于无弦处听古琴,那高山的琴韵仍在;于无水处觅流水,那流水的知音可在?

哦小满!今日你是远方的远,近中的近,爱中的爱,满中的满。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满的作文【篇六】

“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一看到这首诗就知道小满来了。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道小满的美食——冰镇苦瓜。

首先,我们把买回来的苦瓜洗净,然后把苦瓜两头切去,中间一切,切好的苦瓜仿佛半个竹子一样,备好一个大锅,放水,加盐,加白醋,开锅把苦瓜放入里面,焯30秒捞出,放入盆中的苦瓜仿佛在说:“救命啊!”

把枸杞、柠檬、蜂蜜放入像“火柴盒”形状的盆中,在冷冻一夜,冰镇苦瓜就做好了。

第二天,朋友品尝后说很好吃。好的美食要分享,你也做一道给你的朋友尝尝吧。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这本书的作者东尼博赞,1942年出生在英国伦敦,“发明”了思维导图(话说我真的不觉得这类东西叫发明,撑死了叫个开始使用),据说目前近3亿人用思维导图。当然这个作者本人的title还是比较多,记忆大师啦,心理学教,教育学家等等。

这本书从简要介绍大脑开始,根据脑部结构引出思维导图,后续提出了思维导图的定义、基本应用、高级应用和未来。总体来说,思维导图打破了常规记录模式,由顺序的自上而下(后者从左到右)的记录方式,变成了图文并茂,发散的记录方式,文中的基本应用和高级应用个人觉得可以分两类,读后感.一类是头脑风暴类,发散思维,想到什么写什么,可以不注重逻辑;第二类是日记、文章、笔记等我觉得需要逻辑的记录方式,这类其实我倒是觉得更像刘濯源的学科思维导图。至于后者这个学科思维导图我更是觉得就是耍流氓,把自己的东西稍微结合点而已。

对我个人来说《思维导图》这本书给我增加了一种记笔记的方式,可以用简单的词,用树状发散的逻辑来记录,效率还是高了一些,不过思维导图解决不了我关注的记忆问题,还要要多回顾吧,不过至少一本书让你吸收到了东西就是好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