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庐山实习报告 > 导航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为了改善自身的业务素养,更好参与上级的工作安排,那么,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就需要我们制定了。工作计划能指导工作和推动工作。好的工作计划应该怎么制作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
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译文及注释】
卢虚舟:范阳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楚狂人:指陆接舆,系楚国狂人,曾狂歌而过孔丘,劝他不要做官。二峰:指香炉峰和双剑峰。
1、绿玉杖:神仙所用之杖。
2、南斗:即斗宿星。
3、屏风九叠:形容山峰重叠,状如屏风。
4、青黛:青黑色。
5、九道:古代地志说,长江流到浔阳境内,分为九派。
6、谢公:指刘宋谢灵运。
7、琴心三叠:道家修炼的术语,意思是使心神宁静。
8、玉京:道家说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流放夜郎遇赦回来的次年,从汉口来到江西。诗中既写了庐山的秀丽雄奇,更主要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那时诗人已经历尽磨难,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道的心更加迫切了。
这首诗是咏叹庐山风景的奇绝,游览飘然,猛发学道成仙之欲望,并进而邀请同伴。诗分四段。首六句为第一段,是序曲。以楚狂自比,对政治淡漠,透露寻仙访道隐逸之心。庐山八句,为第二段,以仰视角度写庐山瀑布相望、银河倒挂、翠影映月、鸟飞不到雄奇风光。登高八句为第三段,以俯视角度,写长江茫茫东去、黄云万里、九派流雪的雄伟气势,并以谢灵运故事,抒发浮生若萝,盛事难再,寄隐求仙访道,超脱现实的心情。早服六句为第四段,想象自己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到达向往的自由仙界。并以卢敖故事,邀卢侍卿同游。
全诗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五岳寻仙不辞远,可借以作事业追求者的警句。--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元年(760)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山时作了这首诗。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我本来就象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嘲笑孔子迷于做官。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象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凤歌一典,用语精警,内容深刻,饱含身世之感。接着诗人写他离开武昌到庐山: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诗人以充满神话传说的色彩表述他的行程:拿着仙人所用的嵌有绿玉的手杖,于晨曦中离开黄鹤楼。为什么到庐山来呢?是因为好入名山游。后两句诗,既可说是李白一生游踪的形象写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寻仙访道的隐逸之心。
以上是第一段,可谓序曲。然后转入第二段,诗人以浓墨重彩,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先写山景鸟瞰: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古人认为天上星宿指配地上州域,庐山一带正是南斗的分野。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北的九叠云屏。三句意谓:庐山秀丽挺拔,高耸入云;树木青翠,山花烂熳,九叠云屏象锦绣云霞般展开;湖光山影,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绮丽。以上是粗绘,写出庐山的雄奇瑰丽;下面,则是细描: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金阙、三石梁、香炉、瀑布,都是庐山绝景。这四句是从仰视的角度来描写:金阙岩前矗立着两座高峰,三石梁瀑布有如银河倒挂,飞泻而下,和香炉峰瀑布遥遥相对,那里峻崖环绕,峰峦重叠,上凌苍天。接着,笔姿忽又宕起,总摄全景: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旭日初升,满天红霞与苍翠山色相辉映;山势峻高,连鸟也飞不到;站在峰顶东望吴天,真是寥廓无际。诗人用笔错综变化,迂回别致,层层写来,把山的瑰玮和秀丽,写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然后,诗人登高远眺,以如椽大笔,彩绘长江雄伟气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九道,古谓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条支流。雪山,形容白波汹涌,堆叠如山。这几句意谓:登临庐山高峰,放眼纵观,只见长江浩浩荡荡,直泻东海,一去不返;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变幻;茫茫九派,白波汹涌奔流,浪高如雪山。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何等雄伟,何等壮美!大自然之美激发了大诗人的无限诗情: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外苍苔没。石镜,传说在庐山东面有一圆石悬岩,明净能照人形。谢公,南朝宋谢灵运,尝入彭蠡湖口,登庐山,有攀崖照石镜诗句(《谢康乐集入彭蠡湖口》)。李白经过永王璘事件的挫折后,重登庐山,不禁感慨万千。这四句意思是:爱作庐山歌谣,诗兴因庐山而激发。从容自得地照照石镜,心情为之清爽,谢灵运走过的地方,如今已为青苔所覆盖。人生无常,盛事难再。李白不禁油然产生寻仙访道思想,希望超脱现实,以求解决内心的矛盾。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还丹,道家所谓服后能白日升天的仙丹。琴心三叠,指道家修炼的功夫很深,达到心和神悦的境界。这两句表明诗人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以摆脱世俗之情,到那虚幻的神仙世界: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玉京,道教谓元始天尊居处。诗人仿佛远远望见神仙在彩云里,手拿着莲花飞向玉京。诗人多么向往这样自由自在的世界: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游北海,遇见一怪仙,想同他做朋友而同游,怪仙笑道: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遂入云中。汗漫,意谓不可知,这里比喻神。九垓,九天。太清,最高的天空。李白在这诗里反用其意,以怪仙自比,卢敖借指卢虚舟,邀卢共作神仙之游。两句意谓:我李白已预先和不可知之神在九天之外约会,并愿接待卢敖共游仙境。诗人浮想联翩,仿佛随仙人飘飘然凌空而去。全诗戛然而止,余韵悠然。
此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既有对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对道家的崇信;一面希望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风物。诗的感情豪迈开朗,磅礴着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诗的韵律随诗情变化而显得跌宕多姿。开头一段抒怀述志,用尤侯韵,自由舒展,音调平稳徐缓。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转唐阳韵,音韵较前提高,昂扬而圆润。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删山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没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转换庚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

FwR816.coM编辑精选

初春汉中漾舟


孟浩然 初春汉中漾舟

漾舟逗何处,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赏析】

漾舟句:一作羊公岘山下。神女:典出《韩诗外传》郑交甫适楚故事。汉皋:山名,在襄阳西北。

轻舟二句:宋刻本无。

波影二句:或在联句莺花续后。妓:一作伎。逐:一作动。

联句一句:一作得句烟花续。

良会二句:宋刻本无。

秦中寄远上人


孟浩然 秦中寄远上人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译文及注释】
一丘:指隐居山林。三径:指归隐后所住 的田园。东林:庐山东林寺。黄金句喻处境窘困。

【赏析】
远上人是对一位名叫远的僧人的尊称。以诗相寄,主要还是借此诉说自己的贫愁。求仕不成,不得已才想要去田园归隐,但又为着无经营三径之资发。

彭蠡湖中望庐山


孟浩然 彭蠡湖中望庐山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译文及注释】
天上的月亮绕生光晕,船工知道即将要起风。
张挂起风帆等候天亮,泊船在浩渺的平湖中。
船行中流突然现匡庐,威镇九江气势正豪雄。
暗黑的山体凝成黛色,峥嵘的山势屹立曙空。
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很久就想去追随尚子,况且到此缅怀起远公。
我限于此次行役匆忙,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
淮海的路途不及一半,星转霜降又要到年冬。
寄言栖隐山林的高士,此行结束来隐与君同。
1、彭蠡湖:即今鄱阳湖。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亦名匡山,义名匡早。
2、太虚:古人称天为太虚。太虚二句:古谚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3、月晕:月亮周围所起的一圈光气。
4、知天风:古人有月晕而风的说法,所以舟子凭月晕而知道即将起风。
5、挂席:悬挂起船帆,谓开船。
6、明发:天亮,拂晓。
7、匡阜:庐山别名。庐山古名南障山,又名匡山,总名匡庐。
8、九江:即指浔阳江。
9、黤(yǎn)黕(dǎn):深黑不明。形容颜色的两字,都带黑旁。
10、容霁:一作凝黛。黛:青黑色颜料,古代妇女用来画眉。
11、峥嵘:形容山高的两字,都带山旁。
12、当:耸立。
13、曙空:明朗的天空。
14、香炉:香炉峰。庐山的北峰状如香炉,故名。
15、尚子:即尚长,东汉时的隐士。《高士传》记载:尚长字子平,隐居不仕。建武中,男女婚嫁既毕,断决家事不相关,当如他死。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
16、远公:即慧远,晋代著名僧人,隐居于庐山。
17、限:束缚。于役:有事远行。《经》: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18、微躬:身体,自谦之辞。
19、星霜:星宿,一年循环周转一次。霜,每年因时而降。所以古人常用星霜代表一年。
20、岩栖者:指那些隐士高僧。
21、毕趣:毕应作尽讲,趣指隐逸之趣。

【赏析】
《彭蠡湖中望庐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古。此诗是作者漫游东南各地、途经鄱阳湖时的作品,写在鄱阳湖中远望庐山的情景。开篇写因天风将至,舟子将船泊子湖中,接写庐山的壮丽景象,见景生情,想起了古时的隐士高人而感叹自己为行役所缚,盼望将来也能远离尘俗以山水为侣。全诗格调雄浑,气势磅礴,表现了孟诗冲淡中有壮逸的一面,也体现出典型的盛唐气象。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庐山实习报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