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演讲稿 > 初中毕业发言稿 > 导航 > 初中评课发言稿

初中毕业发言稿

初中评课发言稿。

有些路只有我们坚持努力走过才不会后悔 ,当我们在一些重要场合需要演讲时,不妨提前作准备写一份专属的演讲稿。优秀的演讲稿可以吸引到听众的参与。如何才能准备一份好的演讲稿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初中评课发言稿,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有关体育评课的发言应该准备怎样的稿件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发言稿,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大家好!我是跃升里小学的xxx。

我今天做的这节课是一年级《看图写话》的期末复习。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为了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并且和中年级的语文写作相衔接,从低年级就要逐步开展一定的写话训练。因为这是一堂复习课,学生已经掌握了“谁 干什么”的句式,这也是我们期末复习的重点,结合学生的已知,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步骤:

以连一连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谁 干什么”的句式。

2 以填一填的形式,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提示把句子写具体,层层递进,提高难度,让有能力的学生尝试用“什么时间 谁 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的句式把句子说具体。一般学生掌握“谁 干什么”的句式就达到了看图写话的基本要求。同时,我结合大纲的要求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句号和逗号。为每一位学生都创造了可发展的空间。

3 以写一写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因为这是一节复习课,所以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去写,然后去检查,教给他们看图写话的方法,也培养了学生逐步养成检查的习惯。由于这是复习课,每个环节我都让学生进行总结,在教师的指导下,复习巩固看图写话的方法。最后由学生自己小结的基础上,本着学有所得,学为所用的原则,帮助学生编了一个小儿歌,让学生在写作中正确、巧妙的运用。通过这次的做研究课,我的教学理念有了的转变,课堂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下面我就结合刚才这节课,谈谈我的个人体会。

我先谈谈我感觉几处成功的地方:

进入填一填的练习后,我利用提示语的方式让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通过比较第一二句话,让学生知道用上“在什么地方”使句子更加具体了。再通过引导启发,由学生说出,句子的开头还可以加上“什么时间”就更加的具体了。因为学生掌握的时间只是局限在“早上”,“中午”等等,我给出了在“语文课上”,又引导学生自己来说。其中一个学生回答了“数学课上”,我及时通过引导让学生注意到图上小朋友看的是一本语文书,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要“仔细观察”的概念,同时让学生明确想象要合理。2最后,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去试着写出一句话。我就“仔细观察”这个要点给出了一句话:早上,明明和小文在院子里下象棋。让学生自己来发现其中的错误,图上实际是两个小朋友在下围棋。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观察的能力。3本着“学有所得,学为所用”的原则,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看图写话的小儿歌,强化了看图写话的方法,也变于学生的记忆和运用。

在这节课上,我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例如,刚才我提到的,在观察看语文书这个环节时,我应该在学生说出“数学课上”以后,当时就让学生再来说一说,然后让其他学生认真听,由他们自己去发现其中的错误,引导学生要“仔细观察”的同时,还要想象合理。2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多处都出现了“那么”的口头语。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刻意的去发现,改正,使得自己的语言更加的简洁、精练。3评价学生的时候应该在充分给予肯定的基础上,对其他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评价仅仅是“你真棒”,“你回答的真好”等,没能说出好在什么地方,就显得评价的语言过于单调,缺乏新意。

我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研究课,实践经验不够丰富,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给我提出意见,帮助我进步。最后,在这里我还要感谢给予我大力帮助的简主任和xx老师。谢谢大家!

[初中评课发言稿]

F132.cOm更多精选演讲稿阅读

小学数学评课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伴着时间这匆匆的脚步,我们又迎来了XX年的教学研究周,XX年,很多地区将它看作是有效教学年,我想此时我们相聚在东苑小学开展着以有效教学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是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

上午我们听了两节课,分别是人教版三上、四上数学广角的内容,这是人教版新教材中增加的一个新内容,也是人教版教材独有的内容。看过教材的老师都知道其实这一内容就是我们常说的奥数,以前的教学只针对个别优等生,而现在却要面向全班学生,可以说这是一个具有思维挑战的课题,是一个新的探索。它展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具体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索,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素养。那么怎样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亲历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呢?在这儿我们就这样一个具体内容在研读教材的思路和策略上作了粗浅的尝试和探索。

参考教师用书,不难发现上面的教学建议是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学习方式大多是采用动手实践及小组合作,所以相当一部分老师把这类课当作是活动课,归在综合实践运用这一领域,因此我们首先作了一个归类整理工作,明晰了数学广角在课标中的地位,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数学广角的内容都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探索规律”。(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和探索规律)。同时我们还对分布在几册教材里的相关和相近内容作了一个清晰的了解,比如说关于排列组合的知识是分布在二上和三上两册教材完成,理解了该内容的前后联系,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更好地提高自己使用和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极大限度的避免课堂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研读教材时我们看到了这一内容的主题图已经很好地创设了学习情境,图中提供了相关的问题信息,不仅显示“教什么、学什么”,而且提供了“怎么教、怎么学”的思路,并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但是我们怎样才能把教材中提供的教学思路转化为自己的教学策略呢?教材呈现方式只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着教学方式,开始我们的老师在上这节课时也只是把它当作问题来教,只是注重引导学生说出问题,把解决课本上的具体问题当作教学目标,其实它应该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策略的体验,应该给学生一种思想,让它们生长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一单元向学生渗透的是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其中例1是烙饼问题,怎样操作最省时间,充分利用资源(锅要充分利用,尽量不空着),例2是沏茶问题,能同时做的事情尽量同时做,在实际备课中我们发现例1的教学难度比例2大,因为例2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另外如果将两例题安排在一节课内,教学容量又太大,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于是我们对教材进行了重组,选择了先单独教学其中的例2,上午的第二节课就是围绕例2展开教学的。听完这节课,我的感受是:首先我认为这是一节常态和朴实的课。这节课创设了有效教学的情境和策略,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需要,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思考,在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他们在课堂上是专注和投入的,感受到优化的过程和优化带来的好处,学生在操作后的交流中说到:我忙着思维都来不及写了;请允许我说出来等等。他们表现出来的情感是真实和鲜活的,

四年级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课始老师选择了课本上的主题图,但并没有立即提出活动课题,怎样呈现?教材是静态的,因此教师让学生发挥想象,看图说一段话,语文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应该为数学学习提供源头活水,在这儿语言文字作为载体触动了学生的思维。老师接着又问要想喝茶需要哪几道工序?此时学生调用生活经验,将心思集中到课堂生活中来,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继续追问:那你们能估一估每道工序大概会用几分钟吗?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育的智慧,这一个小细节就是借助“估”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还生活面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和主动捕捉信息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观察力,引导他们时时处处注意留心生活中的许多常量,并积淀成生活的常识。但在这儿教师的评价语言有些贫乏,未能真正起到表扬的作用。大多数学生估的非常接近准确值,虽然学生自己说是猜,但这并不是盲目地猜,也是在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但老师只是说你们和我想的都一样了,在这儿老师可以这样评价:你们的生活经验很丰富;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啊!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追问: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问题层层递进,操作活动拾级而上,这个问题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相当熟悉,同时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情境,而且他们已经具备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学生们被老师的问题吸引住了,探索新知的情感被激活了。这时教师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摆放学习材料,借助流程图使问题的结构更清晰,流程图是一个学习策略,教师结合寻找最佳方案展示了学生探索活动的过程。

在这儿我想和大家说一个小插曲:这节课的教学是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当时在第二次试教时,例1的教学中老师采用的都是四人一小组用学习材料摆一摆,合作交流,当时的想法是让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在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拓展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两次的试教中上课的老师在巡视中发现经过这样的交流后只出现了一种方案,而且只是最优方案,但我们都知道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体会优化的思想。有对比才能更好地体会优化,只有一种怎么谈得上体会优化?于是我们进行了预设,如果在第三次磨课中还是只出现了一种方案,那么上课老师自己出示另一种方案让学生们进行对比从而体会优化,第三次磨课中我们按预设正常进行。课后我们开展了讨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很多内容都适合于合作学习,但合作学习何时介入,那应该是以个人思考为前提,一般当出现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采用。为什么只出现一种而且是最优方案,我们的思考是因为生活经验比较欠缺或数学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在与同组伙伴的交流中得到启示,所以可能未出现老师想要的第二种方案,但应该说在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的最优方案上小组内学生达成了共识,这种合作交流是有效的,但是我们还是决定在例1教学中改变学生活动方式,多安排了一些小组,同桌两人一小组,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以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如果还只是出现一种方案,那就证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比我们教师预想的要多,当然我们只能根据学生实际来组织教学,由老师直接出示另一种方案进行对比,并运用数学思维为选择的方案进行合理的阐述,今天的课堂就出现了我们预想的2种不同的方案。但这时有一个同学还有不同的方案,可惜老师并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表述清楚,而只是简单地认为他说的和第二种方案相同,其实不尽然,因为在试教时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学生可能认为洗水壶(1分钟)和找茶叶(1分钟)能够同时进行,在这儿要让学生理解虽然这两道工序所用时间相同,但还要考虑到能不能优化的问题?优化过程不是仅仅展现学生不同的方法就行了,而是比较方法之后,思考:能不能优化?怎样优化?所以老师应该让这个学生大胆地、完整地说出自己真实的思维过程。

习题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选用了一个与例题匹配的基本题(教材上练习第2题),让学生熟悉的生活事实再次进入课堂,使数学有了亲近性和现实性,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感悟数学,学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客观世界,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数学,在学习中感受数学,很好地起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

当然在这儿同样只出现了一种最优方案没有凸显出解决问题过程中不同策略的展现、对比和调整,也可以说这样的话教学重点不够突出,但我想我们应该尊重课堂事实,我们的理解是在数学学习中,解题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过程。学生在例1的教学后已经产生了初步的运筹思想,所以结合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直接用生活的眼光去选择了最佳策略,课上我们也听到了学生的回答(用最短的时间去完成最多的事情),那么在这儿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进行合理的解释、分析和评价。但建议老师多让几个学生说说。

然后教师诉诸生活找原型,联系实际讲数学(课堂上学生说的很精彩:吃饭时可以听磁带;洗衣机洗衣服时可以拖地等等),学生的生活经验转变成为了智慧经验,真正让学生把知识用于学习和生活、学会学习和生活,提高生活能力。

最后教师安排了一道变式题,与例题不是完全匹配的,起到加深理解新知识的作用,此时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该说此时的合作交流有了厚实的“物质基础”,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充分展示自己思想,陈述自己的想法。但第一种方案最好让学生说清楚,因为流程图上只看到爸爸取文件的路线,其实妈妈的购物时间是含在爸爸取文件的时间当中,妈妈只需在超市门口等1分钟,要结合算式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所用时间。总之整节课学生的学习情绪饱满,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很高,这都表明他们体会到了数学思维的乐趣。

现在情感目标的实施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关注,但常常会有游离于外的感觉。本节课课尾充满诗意,教师选择了切合教学内容的文字材料:朱自清先生优美的散文《匆匆》,教师入情入境的话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节约宝贵的时间,让我们留住时间那匆匆的脚步吧!教师对课程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以知生情,最终使数学学习变得生动丰满而深刻,三维目标有机融合,教育无痕,我想这就是数学的文化价值所在吧。

既然是研究课,那自然也就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这类课时一个共同的问题:练习设计缺少层次感,挖得深,有没有必要呢?对个别学生来说,最基本的都难以理解;但对另个别学生来说,却想学得更多些。关键是,在四、五十人的课堂内,如何使他们都有满足、成功感?当然上午两节课中也存在着这样的困惑。

应该说磨课的过程是充满艰辛和智慧的过程,我们享受这个过程,在这研究过程中,老师们都在成长,我---教研员也在成长,所以最后我想对大家说如果今天的您能走进我们的课堂,且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那将是我们最好的期盼。

以上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也非常希望在座的老师们能就这个话题继续展开交流。谢谢!

小学英语评课教师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市实验小学的张利琼。今天我很荣幸坐在这发言,感谢王老师给我这个机会。其实,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英语教师。在十年嗑嗑绊绊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不断学习探究,逐渐积累了一些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个人经验。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我感到很高兴,如果说的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多多包涵。
在这次全市小学英语优质课比赛中,共有14节词汇课。14位教师每一位都能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重难点教学,努力了解学生,完成任务教学。各位老师各尽所能,各展其才,给我们带来14节优秀的课。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对这些课做一下小小的点评:
一、对词汇课的认识
词汇课听起来好象是单纯教几个单词,但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应把握这样一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境。这两句话说的什么意思?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单词的同时,离不开句子的教学,教语句的同时不能脱离环境的创设。在这次比赛中,我们7号老师和9号老师就做的相当不错。7号老师教授的是四种水果:pear, orange, petation 、chant 、tpr 、look and match、 listen and point、 listen and draw 、guessing game和 task-based等教学方法,采取了师生操练、小组操练、生生操练等多种形式,给人一种多姿多彩的感觉。特别提出的是6号和10号老师,她们可能不是英语专业毕业的老师,但她们能充分利用空中资源,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共同操练,这很值得让我们去借鉴。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就是对我们所学的知识做一个总结和拓展。
这几部教学环节相辅相成,互相联系。教学时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游戏、歌曲甚至是短短的几句课堂用语就能将它们自然衔接,慢慢过渡,但有很多老师常常忽视这些,使的下一个环节出现的有点突然。比赛中我认为做的比较好的有4号、7号、9号、13号等老师。
三、关于课堂教学细节的处理
优秀的课堂之所以优秀,除了教学结构外,还有细节的独特处理,就如人一样,七分长相三分打扮。如1号、2号、10号老师的cai课件,4号和9号老师独特新颖的词卡,4号和13号老师漂亮的板书设计,11号和12号老师多样的评价语,13号和14号老师完整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5号和12号老师好听的语音语调,特别是12号老师夸张的语音语调和态势语,这些都留给了我们每一个在场的老师深刻的印象。

语文评课发言稿2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刚才我们仔细聆听了三位老师按照新课程标准执教的公开课。我个人的感觉是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精彩粉呈。

大致说来,三位老师执教的观摩课有如下特点:

1、三位老师的课都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以人为本”的课堂理念,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课堂上“老师机械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已不复存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全部交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大家可以看到这三位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完全相信学生,让学生聆听,让学生朗读,让学生评论,让学生品味。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自主合作共探究。学生听的全神贯注,读的琅琅上口,说的头头是道,品的有滋有味,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2、三位老师的课都体现了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都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才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说三位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明晰。张知锋设计的让学生“听、读、说、悟、思”,朱淑艳老师让学生“在文章中感知亲情,生活中感悟亲情,在行动中培养亲情”,丁玉萧老师按照“整体感知——品味趣味——创编美文”的思路授课,教师在清晰地思路中又把“圈点批注”这一学习方法贯穿其中。可以说既体现了训练的过程,又渗透了方法的指导。同时三位老师又把人文关怀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张老师让学生明白生命中的第一次次愈多,生命也就多姿多彩,愿大家珍重第一次,大胆尝试,拥有更多的第一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朱老师让学生在文中感知亲情,在生活中感悟亲情,在行动中土培养亲情,培养学生具有承担社会义务和责任感的意识。丁玉萧老师注重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鱼,培养学生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3、三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注意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过于传播知识的做法,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用教材,并且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课内迁移到课外,使教材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树立了大语文教育观,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比如张老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最精彩、最感人的第一次;朱老师让学生说自己感动的话,说说自己的亲情故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用教材这个例子对学生进行重陶、感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刚才我说三位老师的课各具特色,具体说来,张老师的课问题设计很有梯度,由听、读、说到悟、结,一步一个问题,一步一个台阶,层层蓄势,环环相扣,整堂课呈现出一种起伏迭宕之美。朱淑艳老师的《散步》我认为最大特色是整堂课自始自终都洋溢着一种浓浓的情意,文章的景美、情美、语言美。教师的课制作美,教学设计构思美,教师的教学语言美。让语文课魅力四射,让语文课美不胜收,让语文课充满诗情画意,让人们听后如沐春风,如饮美酒。丁玉萧的课则紧紧抓住语文这一学科自身的特点,把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落到了实处,教师教给了学生怎样去圈点批注,怎么去品味语段,怎样别出心裁地读课文,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求表面的热闹,真正回归了语文的本真地位,整堂课充满思辨的光彩。

我们这三位老师的讲课,旨在倡导新课程理念,倡导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具体新课程怎么上,没有统一的模式,各位老师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智慧,认真探索,我们共同创造新课程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语文评课发言稿(2):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在汇报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先来介绍一下我校的校园网站,汇报时,您可以边听边查阅我校的教研信息。

XX年,随着新教学楼的竣工,我校的软硬件各个方面都逐步到位了。目前,我校学生用机、教室教学用机、教师办公用机共323台,并达到百兆到桌面。

本校校园网站已开办近3年之久,为校领导的行政命令发布、上下级思想交流、教师办公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的平台。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我校校园网站的首页。通过导航栏,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我校网站的构成:有学校概况、学校管理、教师天地、学生园地、党团生活、大队部、政策咨询、留言簿和资源库。同时,校园网站还为我校教师提供ftp,e——mail,vod视频点播等服务。

今天,我们是将实验小学近几年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点思考、探索和一些尝试以及困惑坦诚地置于各位老师的面前,希望能得到各位专家、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这里,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今天我们所展示的课改实验工作的想法和做法,其实很多学校都已在实施和研究,也总结了不少有益的经验。我们在这里不揣浅陋,就是想通过此次活动,给我校的语文老师搭建一个对话、展示、提升的平台,在各位富有经验的专家老师的指点帮助下,以这次活动进一步地促进我校语文教师将研究与教学实践融为一体,促进老师们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并促进我校向学习型、科研型、实践型、总结型的教研组织再迈进一步。

自XX年秋季课程改革开始在国家级实验区启动至今,已历经了四个年头。我校也同新课程一起走上了一条探索之路,老师们在这条充满艰辛,更充满希望的探索之路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也迎来了收获的喜悦。在我校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们试图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拓宽教学内容,丰富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力求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由于新课程理念要求下的新课堂问题多,困惑多,矛盾多,因此,以往教师孤军奋战的教学研究方式已不再符合新形势下的新课堂。在我们倡导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我校也在不断修正学校的教研方式,同许多学校一样,我们将我校的教研视角定位在群研上。群研在我校是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一个操作层面。XX年6月,我校进行了首次校本培训,当时,张平主任、李晨红老师等专家做了切合教学实际又具指导意义的理念的引领,令我校的老师受益匪浅。

其实,实验小学的群研工作历时已久了。这些年来,我校的语文教研在校领导的关注和天山区教研室、乌市教研中心、自治区教科所以及教育学院人文学院、自治区继续教育处等各级领导的专业指导下,本着扎扎实实搞教学的精神,特别重视加强教研组内的群体学习和教学研究课的交流。这几年,在前一任主任梁主任的具体指导下,学校一直坚持教研组隔周学习的制度(本学期改为一周一次的教研组群体学习)。在教导处的指导监督下,各组老师以“推荐与自选相结合,个体研读与群体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理论学习,这样是着眼于培养每位教师做思考型、反思型的教师。同时,我校注重在教学理论引领下的教学研究课的实施,特别是自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有幸承担了自治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在教研专题探索的驱动下,我校紧抓各教研组的组内研究课的课堂实践工作。为了让教师尽快地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实验最初的两年里,我校各教研组每位老师每学期上组内研究课达2——3节(每次上课前上报学校,通知各科老师听课)。同时,教导处非常重视教师课后自我反思能力的训练,写教学反思是我校的教研制度。其间,我校每学期坚持开展不同形式的校级教研活动(如校本培训,教师间的教学比武,家长开放日活动、青蓝工程等),充分发掘校内有潜力的教师,并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在理论引领下的较为夯实的课堂实践,使得我校教师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基本达到了全员参与、全员提高的教研目的。

在这样的积淀下,我校语文教研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科研特色: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立足基层教研组,实抓群研工作,教研组工作求真、求实、求活,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群策群力,博采众长,积极推行“集体备课、尝试走班、集体评课” 的群研制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下面,我就将我校的“集体备课、尝试走班和集体评课”的一些探索及思考向各位老师做一个汇报,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以及更好的建议。

一、 集体备课:

1、 提出:其一,新课程理念提倡合作,不仅是指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应是教师的教研方式。发挥团队精神,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互相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原来势单力薄的教师个体走出封闭的圈子,每个教师的个人优势被整合为集体的智慧,会时时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创新思维和教学设计;其二,以往的备课,每个老师要备一本书的内容,不但花费的时间长,而且每个单元、每课内容都备得不是很精致。费时低效,甚至有些老师为了应付检查,就索性 “抄教案”。因此,我校于两年前正式提出自己的集体备课方案。

2、 实施:

(1) 原则: “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田校长提出)

(2) 措施:其一,备课时间、地点、人员制度化: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固定时间在各办公室集体备课;其二,备课内容和主备人员制度化:教研组每人主备一至两个单元,就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细致、深入地备课。每周教研组活动时,按单元由负责主备的老师先讲解自己所备单元的整体思考和每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以及教具准备等;其他老师边听边在语文书上做详细的记录,然后全组老师共同商议,制定出一份比较完善的教案,并把这一单元的教案,拷贝到每个班的电脑中;其三,个性修改制度化:每位老师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及本班学情,对集体备课教案进行再创造,使之成为一份适合个人特色和本班教学的个性化的教案;其四,及时反馈制度化:在集中教研组集体智慧与使用本人个性化教学策略后,效果如何,要及时反思,做好后记,交流总结得失,形成习惯。(集体备课上网,个人备课、教学反思教导处会随时抽查并总结)

3、 收获:其一,让每位老师集中精力备好一至两个单元的课,提高了每位老师的备课质量;其二,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节省了时间,让每位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其三,集思广益,“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充分发挥教研组“群研智慧”,做到了资源共享。

4、 思考:在我校推行由个人备课向个人与集体合作备课转变的同时,我校语文教研在思考由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集体备课还应提倡由静态备课向动态备课转变;由于备课是终身随时的感悟,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文字,因此集体备课应由文字教案向文字与思维相结合的教案转变,对于富有研究精神与教学经验的老师 ,我们还在思考向“0教案”过渡的尝试。

二、 尝试走班:

1、 提出:其一,教师的需要。我校的语文教学基本是以一贯之——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尽管一直推行群体学习,组内教研,校本培训,但依据班级个体,不可避免的是部分老师仍会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因此,学校应努力为老师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为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升、班级管理自我反思、自身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其二,学生的需要。孩子的天性是追求新、活及变的。但是在目前相对封闭的教室里,学生要满足享受所有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至少是与本年级的所有老师交流的愿望都是很难达成的。那么,我校就力图为孩子们创建一个“欢迎本年级老师走进我们班”的机会,先满足孩子们小小的愿望,让他们在与本年级老师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学会适应不同的老师,获取不同的信息,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基于这两个需要,两年前,我校田征校长提出试行教师走班制。

2、 实施:其一,以课改龙头年级为试点,由“自主、合作、探究”课题组的老师们先行做走班实验;其二、由试点老师介绍走班经验及教训,然后推广先进经验,并建议各语文教研组实施全员走班制。(本学期建议每位语文老师设计一节精品课,在本年级走班,年级组老师听课评议。)

3、 收获:其一,学生的收获。每位老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每节课的训练侧重点也不同,每一节走班课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精心设计的,可以说一次走班课就是一次公开课。与不同的老师合作上一次走班课,从学生自身而言,提高了对不同老师的适应能力,感受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同时体会到不同老师上课所带来的新鲜感,满足了孩子求新求变的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二,授课教师的收获。不同的班,不同的特点,对老师的组织教学、教学机制是一次极好的训练和考验,提升了老师针对不同的学情调整教学策略的能力。作为走班的施教者,体会到了不同班级的学生思维、学习习惯、语文素养等方面的差异,有助于发现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忽视的问题,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完成教学后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思和修正;其三,听课老师的收获。作为同年级的听课者,以“旁观者”的身份更能发现自己在本班语文教学、班级管理方面的不足与欠缺。通过走班课,听课教师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班,而是一个年级、一个整体,从学生、教师的方方面面做了一次很好地横向比较,发现的不再是个别的、特殊的现象,而是全面、普遍的现象。从而,对年级组的教研水平、团队共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 思考:目前我校的走班制是立足于教研组的。但针对学校要达到优质资源的共享与有效交流的教研目的,仅仅立足于本教研组的走班尝试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在思考:其一,年级大课走班尝试;其二,跨年级走班;其三,跨学校走班。走班制的逐步实施,就是为了促使老师从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情境中汲取经验,并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

三、 集体评课:

1、 提出:授课、说课、听课、评课是学校反思性教研的常规工作,集体评课也是许多学校的日常教研工作。我校语文学科在推行集体评课的教研定位上,是与校本培训接轨的。一次集体评课,就是一次有意义的案例引领式的培训。以一个个鲜活的课堂教学范例为载体,通过对课例的点评和分析,共同提炼出老师们平日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再合作设计突破的方案并从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提升教研质量。

2、 实施:其一、组织活动。我校每学期召开一至两次的校级教学研讨活动(教学竞赛—— 十几年来,基本上是每年一次;家长开放日——让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站到了家长的面前,请家长评价,与家长互动;青蓝工程汇报课——一年来,田校长全方位而长远的思考,精心的部署及教导处、师傅们扎实有效的指导、徒弟们虚心的学习;校级推优课——“众人搭台,一人唱戏,大家受益”),为老师们集体评课提供了平台;其二、形式多样。我校组织由下至上的集体评课,即先由各教研组或学段教研组交流评议,再以宣讲或“沙龙”及“培训”等形式组织全体语文老师集中评课,为老师们集体评课创设对话、民主、具有指导意义的研讨氛围;其三,明确分工。在集体评课的过程中,对于每位参与的老师均做到人人有分工,由学习层的教师做课堂实录的记录,由资深教师整理、宣讲评课稿或案例分析,由专家教师提炼有指导意义的教学问题和教学困惑,参与的所有老师 讨论交流。

3、 收获:其一,评出了方向。以教学为媒介、课例为载体的集体评课聚合了老师们的视野,提出并解决了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帮助老师找到了教学研究的方向;其二,评出了进步。有人说:“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老师们在具有浓厚研究氛围的集体讨论中时常迸发出教学灵感,还有的从交流中受到启发,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加快了老师教研能力提升的速度;其三,评出了团结。每一次集体评课就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分享,会促使老师们用开放的心态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接纳,促进了教师间的团结。

4、 思考:目前我校的集体评课还停留在“示范教学——对话反思”的被动式阶段。为了促进我校语文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在思考既保持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研,又要引导老师们开辟包含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课前,先提炼教师真实的教学困惑或问题,带着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课中,以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课后,选取多方对话、自我反思的话题,力争引入视频案例的技术,从而引发教师思维碰撞,提升案例讨论的理论水平和教师理性思考的深度。

今天,我将实验小学语文老师们近几年在教学研究上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及思考做了简要介绍。之前,宁老师和李校长对我校开展这个研讨会给予了热情的指导。宁老师反复强调要办得有特色,让参与的老师们不虚此行。对于特色的定位,我想,我校这些年就是突出了“研”和“实”。在我校校领导所一贯要求的以研究为先导的扎扎实实的教学实践中,我校的老师们用笃学实践来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型、科研型组织,求得专业发展,从而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

小学语文评课自己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跃升里小学的xxx。我今天做的这节课是一年级《看图写话》的期末复习。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为了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并且和中年级的语文写作相衔接,从低年级就要逐步开展一定的写话训练。因为这是一堂复习课,学生已经掌握了“谁 干什么”的句式,这也是我们期末复习的重点,结合学生的已知,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步骤:

以连一连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谁 干什么”的句式。2 以填一填的形式,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提示把句子写具体,层层递进,提高难度,让有能力的学生尝试用“什么时间 谁 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的句式把句子说具体。一般学生掌握“谁 干什么”的句式就达到了看图写话的基本要求。同时,我结合大纲的要求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句号和逗号。为每一位学生都创造了可发展的空间。3 以写一写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因为这是一节复习课,所以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去写,然后去检查,教给他们看图写话的方法,也培养了学生逐步养成检查的习惯。由于这是复习课,每个环节我都让学生进行总结,在教师的指导下,复习巩固看图写话的方法。最后由学生自己小结的基础上,本着学有所得,学为所用的原则,帮助学生编了一个小儿歌,让学生在写作中正确、巧妙的运用。通过这次的做研究课,我的教学理念有了的转变,课堂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下面我就结合刚才这节课,谈谈我的个人体会。我先谈谈我感觉几处成功的地方:

进入填一填的练习后,我利用提示语的方式让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通过比较第一二句话,让学生知道用上“在什么地方”使句子更加具体了。再通过引导启发,由学生说出,句子的开头还可以加上“什么时间”就更加的具体了。因为学生掌握的时间只是局限在“早上”,“中午”等等,我给出了在“语文课上”,又引导学生自己来说。其中一个学生回答了“数学课上”,我及时通过引导让学生注意到图上小朋友看的是一本语文书,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要“仔细观察”的概念,同时让学生明确想象要合理。2最后,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去试着写出一句话。我就“仔细观察”这个要点给出了一句话:早上,明明和小文在院子里下象棋。让学生自己来发现其中的错误,图上实际是两个小朋友在下围棋。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观察的能力。3本着“学有所得,学为所用”的原则,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看图写话的小儿歌,强化了看图写话的方法,也变于学生的记忆和运用。在这节课上,我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例如,刚才我提到的,在观察看语文书这个环节时,我应该在学生说出“数学课上”以后,当时就让学生再来说一说,然后让其他学生认真听,由他们自己去发现其中的错误,引导学生要“仔细观察”的同时,还要想象合理。2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多处都出现了“那么”的口头语。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刻意的去发现,改正,使得自己的语言更加的简洁、精练。3评价学生的时候应该在充分给予肯定的基础上,对其他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评价仅仅是“你真棒”,“你回答的真好”等,没能说出好在什么地方,就显得评价的语言过于单调,缺乏新意。

我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研究课,实践经验不够丰富,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给我提出意见,帮助我进步。最后,在这里我还要感谢给予我大力帮助的简主任和xx老师。谢谢大家!

小学作文教学评课发言稿


我国的农村小学教育,历来比较薄弱,尤其是作文教学,通过教学评课的方式,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那么小学作文教学评课发言稿怎么准备?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小学作文教学评课发言稿,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老师们:

下午好!

前几天有幸聆听了我校几位老师的展评课,让我受益匪浅,在这里主要针对姚敏老师和刘君碧老师的习作教学,谈谈我的收获.

习作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难点,许多学生面对作题仍然无言以对、空话假话连篇,而这次两个老师的习作训练内容,更有利于老师去引导学生说出学生的心里话,不再惧怕作文。依据《新课程标准》对中高年级的习作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在本节习作指导课上他们把这一要求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习惯,培养学生表达有序的能力,以及由感到说,由说到写的正确表达的方法。

语文特级教师高林生在《小学作文教学应有的突破》一文中提出“作文是一个人在表述动机的驱动下,遵循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则,选择合适的词语、句子,以别人可以理解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以线性文字编码显现其结果的过程”。这其实点明了作文的实质,“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而现在学生为了作文而作文,提到作文就头痛,我觉得这两节节习作课的重点还是要让学生打开话匣子,说出真话,然后,顺水推舟,由说到写。写作文的难点放在了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怎样抓住事情中的主人公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来写具体”。另外,让每一个学生从别人的评价中完成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那些写得好,那些还不足,可以怎么修改,这也是促进学生写作水平。

说到这节作文课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法,使我想起了这样一句俗话“落在猫脚爪下的夜莺是唱不出歌来的”为学生营造宽松的表达氛围、和蔼的创作气氛,让学生尽情地释放生命的活力,尽情地倾吐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变“要学生写”为“学生要写”,把学生引入“成长”、“有趣”的境界,文思如泉,妙笔生花。这样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从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出发,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引导学生走出怕作文的怪圈,让他们自由的去表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谈话法,谈论“成长”,”回忆童年“这样一个话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关键是唤起学生的童心,”学生可以在这节课上愉快地讨论,畅所欲言地表达,把真实的心境说出来,写出来,与别人交流,这是讨论法。另外正确的评价自己的习作和别人的习作,从而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增长知识,培养了能力。这是评价法。在这节课上,如果要把教学方法归纳出来,大概有谈话法、疏导法、讨论交流法,评价法。

这两节课的设计上从习作本质的特点出发,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在课上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现语文习作教学的目标,过程,方法,内容的四结合。让我们非常明了的感受到从激趣——审题——选材——说作文——评作文——写作文——改作文这一教学流程的清楚和流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倾吐真言。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效果。

[小学作文教学评课发言稿]

语文工作室评课活动发言稿


语文工作室3月13日活动评课稿

各位语文界的同仁,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工作室全体成员,衷心感谢仙踪中学各位领导和语文组各位老师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同时,我还要感谢县教研室的张先富主任,对本次活动的积极推动;感谢各位兄弟学校的领导和专家。刚才大家的发言十分精彩,以诚恳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对两堂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尤其是计主任和赵书记的发言,切中肯綮,入木三分,让本工作室在座的各位成员受益匪浅,我对大家深表感谢。

今天既是学术活动,大家本应畅所欲言,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可能无法满足各位同仁的愿望。对此,我深表歉疚。下面,我先就两位老师的课作一简要分析。我觉得今天下午两位年青教师让我觉得眼睛一亮,我们认为仙踪中学语文组是一个有着强劲实力的、充满活力的教研组。两位老师阳光活泼,语言简洁流畅,课堂的节奏控制得十分得体,面对那么多专家和领导,整节课表现出十分娴熟的驾驭能力,让人刮目相看。先说一下王玮老师,总体觉得她对这节课的目标定位是十分准确的,李白的《蜀道难》是一篇古体,属必修内容。在设计的时候,教师注意到了基础知识的落实,正音正字的过程也是一项不少的。听录音诵读并且指出读错字音,培养了学生批判意识和质疑精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指向三个方面:即自然美、意象美和情感美,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把诗歌的目标定位在美的体验,符合课标要求。因为《蜀道难》这首诗从主题来说,在学术界一直是个非常麻烦的争论对象,到目前为止,至少四种说法。即便如王老师在课堂上所说,是送友人入蜀,也还是个谜。此说依据为原文:“问君西游何时还”,“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但是,仅凭这两句就肯定是一首送别诗,未免武断。关于此诗,明代学者胡震亨在《唐音癸签》卷二十一说:“《蜀道难》自是古曲,梁陈作者,止言其险,而不及其他。(白)则兼采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趄趑,形胜之地,匪亲弗居’等语用之。为恃险割据与羁留在佐逆者著戒。”对李白此诗在古题之外翻出新意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孙绍振先生说:“《蜀道难》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其难能可贵,就在于突破了乐府古题的单纯空间的夸张性铺排,呈现出多给复合的意象系列和情致起伏。在时间上,纵观历史,驱遣神话传说;在空间上,横绝云岭,驱策回川;在意象上,天马行空,色彩班斓,纠结着怪与奇,交织着惊与叹,赞与颂。”①在艺术上的突破是两位学者的共识。因此,王老师选择的抓手无疑是正确的。第二理由是,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一下子读懂这首诗是一种奢望。我们可以通过指导诵读,引领着孩子们踮起脚,让大师们俯下身子来对话,通过诵读建立起一个纽带,让孩子们产生情感上的体验。哪怕是一点点的体验,我都觉得是成功的。可惜,这节课没有将诵读进行到底。

王玉辉老师是一个有六年工作经历的老师,但是看上去他应该比较成熟了。他有着语文教师应该有的学养和追求;他有着年轻教师的那种满满的自信;他还有着一般语文教师所没有的个性。对于他的课如果作一般意义上课来观察的话,我非常赞同赵书记的话:该强的地方没有让它强起来,该弱的地方没有让它弱下去。这是一则《孟子》寓言,对于寓言来说最为重要的当然是作者的寓意了。因为这里头不仅是文本的核心,多数还包含着作者的写作意图。至于对本文中情节的曲折性,人物形象的刻画的生动性,这是前人已经认可的东西,当然是孟子文的亮点,但是,却不应该成为本文主要教学目标。如果我们再细看一下,玉辉老师选择的课文是高二学生学习的选修文本《先秦诸子选读》,那么,对于目标的确定则应作另外的考虑。我们的新课标中对必修和选修的培养目标方面都有比较明确论述。必修部分侧重于工具性,即语言基础的培养,兼顾人文性;选修方面则应侧重于人文性,即注重民族的、传统的、文化层面的探究。因此,本文作为选修课,则不应也不必上得如此细致,对于选修课的教学,大可以进行整合,要着重从文化的视角来探讨。我觉得本文可以从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来设置富有探究意义的目标。从而引导学生回归到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上面来。儒家构建的以“礼、义、廉、耻”为核心的价值观为何在今天受到如此重视,从孟子时代来看,对于人的追求与价值的评判就已经达到如此高度。如果这样来处理教材,就等于把教材用活了,而不至于死在教材之中。不管怎么说,玉辉老师对于先秦诸子思想观点的深入了解,那种随意驱遣,滔滔不绝的演讲(谓之玉辉大讲堂)的霸气,实在值得我学习且佩服。

下面想简单与各位同仁探讨一下,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去听评课。首先,我想跟大家介绍两本书:一本是《课堂观察》一本是《课堂观察II》都是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崔允漷先生主编的。这本书并非是纯理论性质的,它更加重要的是崔先生与他的研究生同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市高级中学的全体老师八年实践的结晶,凝聚着一个满怀话语霸权的大学教授对于中学课堂教学的深切关怀,当我读着那些老师的观察范例,听着那一个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的时候,常常为之动容。这本书还有个副标题:让听评课走向专业化。根据我的个人体会,我认为,当前多们中学的老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使我们的听评课变得有些学术的味道来的。

一、从关注课文(文本)教材到关注课程

1.要善于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教材,比如,今天我们听王玉辉老师的这节课,我们除了关注文本以外,我们还应该看到这是一篇选修的文本,我们在处理的时候,要更多的去关注选修课的特点,这就是关注到了课程;

2.就语文课而言,我们应该去思考:除了课堂,我们还需要关注什么?语文是母语,我们老师们的教学能让我们学生感受到了什么了呢?一种日渐强大起来的霸气?还是一种油然而起的自豪?“汉字听写大会”只是央视的一档普通的节目,为何引起那么大的关注度?还有是生活影响了语文,还是语文影响了生活?

3.就语文课教学来说,我们应当做语文课程资源的建设者。这些事情现在有人在做,我们学校有的老师在研究“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也有的老师在研究“流行文化”的问题,当然这还远远不够。

二、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

1.我们在评课的时候有多少真正把目光放在学生身上,你统计这堂课有多少学生在活动吗?你统计过老师叫起的或者是自己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比例是多少吗?你注意到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影响了学生,还是学生影响了教师?

2.你注意到教师课堂的行进路线了吗?你注意过教师关注的学生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

3.你对课堂评价的时候关注过学生在课堂外的活动吗?

三、从关注外在的形式到关注内在的核心

1.多媒体的运用是否真的辅助了教学,增加了课堂的容量。

2.教师是否真正把课堂的话语权交还了学生?还是围起桌子,调转凳子,做做样子?

3.是不是越热闹的课堂就越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四、从关注预设到关注达成,到关注生成

1.在课堂上,我们的老师为什么拼命把学生往自己设定的答案上引?

2.学生的回答偏离了老师的航线,或者造成“失联”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五、从关注信息(知识)的释放到关注信息(知识)的接受。我们的老师可能仅仅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正误,即与他设定的答案是否一致相符,但是,我多少人会更加关注学生回答问题时的错误信息,并且能够智慧地运用错误信息,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标呢?

六、要改变目前教师的这种状况,我呼吁我们的一线们更加紧密地结成教研共同体,发挥集体的智慧,发扬协作的精神,实现共赢的目标。

七、最后,我想提议让阅读成为我们师生共同的习惯。谢谢大家。

工作室开放活动即兴评课发言稿


今天有幸参加了“海门市幼儿兴趣课堂名师工作室”活动,作为一名乡镇幼儿园的工作者,每次参加观摩研讨活动都是以学习者的身份,所以每次都有很大的收获,这次也不例外,而且收获颇丰。

在上午的活动中,有个环节就是上课教师的说课,很欣赏东洲幼儿园黄瑾主任的说课方式,不用稿子拿起话筒脱口开讲:讲大班孩子绘本阅读的目标,目前孩子的已有阅读水平;讲读到绘本《月亮先生》时触发的教学知识点;讲如何捕捉绘本的重点;讲怎样化解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透过黄主任看似信手拈来的话题,真切感受到黄主任对于本次活动的前期准备有多充足,包括对孩子、对绘本、对大班年龄段科学领域目标的把握等等,一切的一切都了然于心。所以,虽然活动中有关月相图这个知识点有点难度,但活动整体效果还是相当不错。

当然这次活动的亮点还有很多:比如丁娟老师的科学绘本《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中,四个人合作一张记录单。在孩子记录的过程中,有个孩子说,该我记啦,我听到旁边的听课老师说,对啊,应该每个孩子一张记录单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了。结合后面的活动环节我们发现:这才是丁老师设计的巧妙,正是让四个孩子合作记录一张记录单,才有积极讨论、并愿意发表自己的想法的机会,如果每个人一张记录表,自己思考自己记录,这个目标就达不到了。

再比如通过王祖霞园长的大班美术欣赏活动《藤蔓之美》,可以看出通源幼儿园的特色,王园长的美术功底和教学艺术很值得我们学习,本次活动学习到了有关装饰画的许多知识,收获了操作性极强的美术教学方面的技能。有个小疑惑:活动的课题是藤蔓之美,在后面的环节中,特别是后来的请大家用十分钟的时间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加工装饰,如果特别地强调用藤蔓状的线条,不知是否更贴合课题?

感谢“海门市幼儿兴趣课堂名师工作室”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以上《初中评课发言稿》由范文资讯网演讲稿栏目资深小编整理编辑而成,希望能帮助您的写作和演讲需求,也请您继续访问更多关于2024“初中毕业发言稿”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