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史记读后感两千字 > 导航 >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两千字

史记读后感两千字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两千字。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两千字,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这是第二次去瞿秋白纪念馆了,前一次记得是班级的团日活动时去的,大家要一起来,一起走,所以时间比较仓促,只是大致参观了一下,未能给我心中带来很深的触动。但这一次就不一样了,这次我特意先在网上查阅了许多瞿秋白的资料,详细了解他的一生事迹,这样再次参观瞿秋白纪念馆,当看到那些实物,联想到此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一股崇敬之情就从心底油然而生。下面就我自己的瞿秋白纪念馆之行及感想记述如下。

从我们学校到瞿秋白纪念馆还是很方便的,从万达那边乘坐公交车大概二十多分钟后下车再步行五分钟左右就到了。首先参观的是瞿秋白故居。瞿秋白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庭院,黑瓦白墙,交相辉映,书香气息浓厚,很有江南水墨的美妙韵味。这使得它在这四周现代化的建筑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庭院的正门口,有一块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进入大堂便看见瞿秋白的一具铜像,虽说瞿秋白患有肺病,是一个瘦弱的文人,但是他的铜像却高大威武,让人产生无比崇敬之情,我想虽然秋白体弱多病,但他那宽博的胸怀和渊博的知识让他倍具气质与魅力身后的墙壁上“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旁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两行诗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发自肺腑,动心又动情。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受过国民党的刑,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怀坦荡、意志坚强,

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念馆有《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陈列了瞿秋白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进入黑漆大门的故居,门上方高悬有“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故居展示了瞿秋白一家人当年生活居住的场景。简陋的桌椅床柜家具,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陈列,见证了瞿秋白的成长和这个知书达理家庭的付出。

接着,我们踏入了瞿秋白同志的纪念馆,纪念馆显得非常的亮丽光线。同样刚进门也是一尊巨大的瞿秋白同志铜像,在铜像两旁一一陈列着书籍和画像,还有的就是出土的文物。接着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长长的镶在墙上的字碑,上面密密麻麻的字我自然也看不懂,只觉得刚刚长出新叶的枝条依偎着,修饰着这清俊奇秀的字是很有韵味的。面向纪念馆的大厅,左边是瞿秋白与列宁的浮雕,他们俩气宇轩昂,在蓝天下阔步,充满对前途光明的憧憬,充满对革命的激情,体现了瞿秋白作为一名革命家的风度与情怀,也正刻出了当时瞿秋白在翻译俄文,传播俄国无产阶级理念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后边是瞿秋白与鲁迅的浮雕,将瞿秋白与鲁迅放在一起不仅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也体现了瞿秋白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与其做出的贡献,只是他为了革命事业“牺牲了”它用于研究各种文学的时间与精力。

走着走着,浑然不觉已经到了最后,虽然很不愿意,我还是来到了瞿秋白最终被抓捕行刑那一段。但越到生死关头,越能体现一个信仰之崇高,人意志之坚定。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在向香港转移途中,在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水口村小迳被地方反动武装保安十四团钟绍葵的部队俘获,关入上杭监狱。由于叛徒指认,身份被识破,于

5月9日被押解到长汀。在被押期间(5月23日),瞿秋白写下了《多余的话》,表达其由文人从政曲折的心路历程。6月18日晨,写完绝笔诗,神态自若缓步走出囚室,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留下最后的风采。用毕酒菜,从容走向刑场,沿途唱俄文《国际歌》《红军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到达罗汉岭,选一草坡坐下,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饮弹洒血,从容就义。年仅三十六岁。

看到这我又不禁想起了文革中他又被诬为“叛徒”,墓被捣了,碑被砸了,死后四十多年后又蒙受一场大冤案。但是,历史毕竟是公正的。1985年,党中央对瞿秋白作出了历史性的评价,完全恢复了瞿秋白的真实而伟大的形象,在瞿秋白的故居建立了瞿秋白纪念馆。一代英豪,重新屹立在人们的心目中。

参观结束后,脑海中浮现他的种种,与他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又是多么的平庸,是那个动荡的年代创造了瞿秋白这样的伟人,而那那时的中国也需要想瞿秋白那样的赤子。面对蒋介石的“招安”,他的回答是“头可断,志不可改”“中国共产党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面对财富,面对生存,更是面对一个人的考验,瞿秋白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瞿秋白是不朽的。他如滚滚江水,在大地的怀抱中终古地流淌着,不息地流淌着;他是喜马拉雅上的珠穆朗玛峰,像高山一般的崇高,一般的雄伟,一般的壮丽,一般的高昂,巍然耸立,永不倒下。他的人格,他的信仰,他的坚定,他的道德,他的文章,他的聪慧,他的

希望,将永世长存!

篇二: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这是我进入常州瞿秋白纪念馆之后看到的瞿秋白的诗,短短两行我却仿佛看到了一个翩翩才子惊艳世人的志气,不愿做雄鹰,只愿为家燕,衔来绿意盈盈的春天,装点挚爱的故乡,这天高云淡如锦如缎的江南。

作为常州人,自是从小听闻瞿秋白先生的各种事迹,早早的便在心里埋下了钦佩的种子,待长大些也明白他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在那个战火纷飞,思想混杂的年代里,他硬是以一己之力为革命胜利献上了不小的贡献。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作为上海大学原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把上大建设为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族振兴输送了一大批栋梁之才。

慕名来到了常州瞿秋白纪念馆,这是常州地区唯一的一家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人物类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全面收藏、陈列、展示瞿秋白同志业绩、研究瞿秋白思想,弘扬瞿秋白精神的专业馆。

步入祠堂,“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的屏风赫然映入眼帘,在屏风前面树立着古铜色的瞿秋白石膏像,身姿矫健,神采秀奕,表现的是青年儒雅、书生味正浓的革命家形象,也与我想象中的那个文质彬彬的瞿秋白形象符合,一直觉得他那样的文人凭借着怎样的力量才能撑起革命的重任,中国革命的这一艘航船,在他掌舵的那一段,正遇上波涛汹涌的激流,暗礁重重的险滩。可就是这样羸弱的双肩却担当了“八七”会议,土地革命,武装起义,于是,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也便燃成了燎原。假如没有这一位28岁的书生,中国革命的航船,又该怎样的前行?

走在这座古屋的土地上,感受着瞿秋白先生的种种生前,书桌上似乎是先生正在挥毫泼墨,笔墨纸砚记载着最初的志向,《俄乡纪程》、《赤都心史》,即便是在红色“丝绸之路”上,也真实地描述了他心路的历程。“心弦上乐谱的记录”,正是先生的作品特有的芬芳,特殊的光彩。中国的一部现代文学史,假如没有先生的名字,该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古朴的床上放佛还残留着属于先生的气息。

走出客厅,是祠堂的天井。四周回廊楹格,天空日光云影。中间有石栏古井一眼,水色清冽,深邃如镜,极具江南风情。瞿秋白就是喝这井水长大的。他曾在这种植梅花、菊花,十三岁时就写了《白菊花》诗:今岁花开盛,宜栽白玉盆。只缘秋色淡,无处觅霜痕。 在这座朴素自然的故居,在先生面容清癯的塑像前,我的心里,只有虔诚。

随后我便来到了展览大厅,这里陈列了瞿秋白人生历程及英雄事迹。

“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正因为这个理念,先生走上了漫漫革命之路,我与朋友有幸得到工作人员的指引,告诉了我们观看展览的正确顺序,孩童时期的聪颖好学,少年时期的风华正茂,青年时期的成熟睿智,每个时期的瞿秋白都有着独特的魅力,最让我动容的无疑是他英勇就义的时候,年仅36岁的瞿秋白在6月18日晨,写完绝笔诗,神态自若缓步走出囚室,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留下最后的风采。用毕酒菜,从容走向刑场,沿途唱俄文《国际歌》《红军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到达罗汉岭,选一草坡坐下,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饮弹洒血,从容就义。 我们一直生活在安稳的现代,所以根本无从体会那种对于生死毫不在意的酣畅感,他们是为了革命而牺牲,所以纵使有千般对亲人的不舍,也敌不过为祖国献身的大义。

为了加深对瞿秋白的了解,我还看了电影《秋之白华》,看完深深被“秋之白华,秋白之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爱情打动,他们原本各位人妻(夫),但革命的热情让他们相遇,他们会在一起是因为他们虔诚的相信着他们共同的信仰,他们一起为了光明的未来努力。

欣赏杨之华的勇敢,孤身一人来到上海,只会追求内心的梦,在暗夜中飞奔出去送他晚餐,她撩拨被风吹乱的发,在他丝丝入扣的烟雾中轻轻的说那一句“他知道我爱他吗?”

他说:他不敢。但是她敢,于是他也敢了。随后的温柔缱绻,柔光洒进窗棂,他深情印在她手心的“秋之白华”都是她勇敢追求来的幸福。爱一个人,竟然可以如此恬淡的勇敢,如此执著地跟随。她让他学会坚守,她令他感动。

《秋之白华》的电影中,我看到了江南古镇的一波清水,大学校园的漫天黄叶,庄重如苏俄赤都的皑皑白雪,安详如一际苍穹的宁静鸽群??我以为世界会是美好而静谧的,可是隐藏在唯美之下的是瞿秋白英勇无畏投身革命,参加集会,宣传鼓动,从容被捕,凛然就义,是革命的气息,是红色的味道。

最后,瞿秋白在牢里写下了绝笔书,他说:“我留恋什么,我最亲爱的人,我曾经依傍着她度过了这10年的生活,是的,我不能没有依傍,我不会组织自己的生活,我不会做极简单平常的琐事,我一直是依傍着我的亲人,我的唯一亲人,我如何不留恋。”那种悲哀与无助,以及浓浓的不舍感,让我深深感慨。

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他们的爱情最终战胜了那个时代的纷争,成为不朽的传说。 通过对瞿秋白的深入了解,我愈发钦佩他,愣是用文人的肩膀承担起开创新时代的重责,坚定不移的走在发展中国的道路上,纵使头破血流,也绝不放弃!他与杨之华的爱情故事,更是恩爱缱绻,给艰难的革命道路添上一抹别样的风情!

篇三: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来到常州上学,当然要了解一下常州,而老师又让参观纪念馆,正好一举两得。由于之前参观过烈士陵园,对瞿秋白有了一点了解,但是,参观过瞿秋白纪念馆之后,才了解的更深。 来到门口瞿秋白同志故居,瞿秋白故居几个字特别醒目。走进去,踏着青石板路,院落里种着几株桂花树,错落有致,倍感自然。里面的大堂前,瞿秋白烈士的高大铜像迎面而立,身穿西服,带着眼镜、手握书卷,栩栩如生。身后的墙壁上“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旁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两行诗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发自肺腑,动心又动情。

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受过国民党的刑,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怀坦荡、意志坚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念馆有《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陈列了瞿秋白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进入黑漆大门的故居,门上方高悬有“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故居展示了瞿秋白一家人当年生活居住的场景。简陋的桌椅床柜家具,具有浓郁生活

气息的陈列,见证了瞿秋白的成长和这个知书达理家庭的付出。

纪念馆显得非常的亮丽光线。在纪念馆里,他的一首《哭母诗》,也令我为之动容。瞿秋白的母亲因家贫,看着这些嗷嗷待哺的孩子,母亲心如刀绞,她在1916年农历初五的晚上自杀了,时年四十。瞿秋白当时在无锡当小学教师,闻讯赶回家奔丧,哭倒在母亲遗体前,写了这首诗。诗有四句:“亲到贫时不算贫,褴衫添得泪痕新;饥寒此日无人管,落上灵前爱子身。”瞿秋白在斧钺交加时,脸不变色心不跳;在敌人的枪口面前,他说“此地甚好”,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但在慈母的遗体前面,他却泪水漣漣,悲痛欲绝。这就是瞿秋白的完美的人格的体现,堪为今人楷模。

这次参观给了我很大的感触,瞿秋白是不朽的。他是一派浩瀚的大水,在大地的怀抱中终古地流淌着,不息地流淌着;他是喜马拉雅上的珠穆朗玛峰,像高山一般的崇高,一般的雄伟,一般的壮丽,一般的高昂,巍然耸立,永不倒下。他的人格,他的信仰,他的坚定,他的道德,他的文章,他的聪慧,他的希望,将永世长存!瞿秋白纪念馆门前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便是最好的

说明。

瞿秋白的一生,疾病缠身,日常事务繁重,但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拼命工作,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为人处事的态度,对文学的热爱,对革命的忠诚深深震撼了每一个人,然我们肃然起敬。从五四运动到红军长征,从《晨报》到《新青年》,瞿秋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是瞿秋白毕生奋斗的座右铭,他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寻求中国光明之路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的一生。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我离开瞿秋白纪念馆,想到:人固有一死,有的轻于鸿毛,有的重于泰山。瞿秋白走了,但却活在人民的心中。

瞿秋白,一位永远的伟人!

----江苏理工学院13测控2二师兄


Fwr816.COM文章精选

孔繁森纪念馆观后感


孔繁森纪念馆观后感

在公司党组织的带领下,我有幸参观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孔繁森的半身塑像。后屏风上刻着江泽民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大厅里还摆放着一块红色的匾,上面写着入党誓词。其实,提到孔繁森大家都不陌生,但直到参观了他的纪念馆后我才真正感到他的精神之伟大和崇高。

孔繁森出生在1944年聊城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参军、入党。在国家、党和人民需要他的时候,欣然赴藏。大家都知道,在当时那个年代,西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活艰苦。在海拔6000多米的高原上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虽然家有90高龄的老母亲、多病的妻子和孩子,他仍坚决服从组织的决定。

1992年,拉萨市墨所工卡等县发生强烈地震。他在地震废墟上领养了两个失去亲人的孤儿,并与他们同吃同住,抚养他们成人。

我清楚得记得他在牺牲前写的一篇日记小梁,不知为什么我头痛得怎么也睡不着觉,我是在海拨6000多米的地方给你写信。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我有一事相托,万一我发生不幸,第一,你不要难过;第二,你给地方领导讲不幸的消息,不要给我家乡讲,更不能让我母亲和家属、孩子知道;第三,你要每月以我的名义给我家写一封信报平安。第四,我在哪里发生的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切记,切记!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眼睛开始湿润了。

我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了孔繁森的事迹,看着每一幅照片和件件珍贵的实物,一次次被他的精神所震撼。他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具有时代精神的奋斗之歌、奉献之歌。他的作风是朴实的,但朴实中映射出夺目的光彩。他在物质上是清贫的,但是在精神上是富有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喊一万句口号,不如办一件实事。话虽朴实,但道出了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让人感到灵魂上的洗礼。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孔繁森同志始终在努力践行最喜欢的这句话。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学习他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学习他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学习他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时刻以此激励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党员。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努力让自己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任弼时纪念馆观后感


任弼时纪念馆观后感

回顾任弼时的一生,正如叶剑英在追悼任弼时时所评价的: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走着漫长的艰苦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

今天,有幸能够参观任弼时先生纪念馆,在参观纪念馆之前,我只知道任弼时这个人是谁,却不曾了解。怀揣着一份新鲜感与敬畏感,踏上了前往汨罗的路途。

道路上依旧穿梭着忙碌的车辆,呼号着从我们身旁经过,大家排着整齐的队等候在纪念馆门口,享受着纪念馆外围所带来的盛大气势,宏伟的建筑算不得高大,却隐约地透着威严。

跨进了这向往已久的大门,逐渐融入了一种和谐安详的氛围,心飘飘乎,仿佛跟着任弼时先生又重新见证了历史,仿佛又重见了这些事件的前身。曾几何时,这位伟人为我中华如今的繁荣昌盛和平安宁付出了多少鲜血、多少代价。

虽然纪念馆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层,但里面的历史事件却让我们不得不开始对任弼时先生肃然起敬。

1921年春,任弼时与刘少奇等一同赴苏联,通过赤白军交战的火线,历经种种艰辛到达莫斯科,进入培养革命干部的东方劳动者大学。大革命失败后,任弼时长期担负着到各地恢复党的地下组织的危险工作。1928年末,他作为中央巡视员到安徽接头时被捕,国民党当局却未搞清他的身份。在押解途中,他巧妙地把被捕消息和预定的假口供托人带给在上海的妻子陈琮英,以便配合组织营救。审讯时,他受到头顶窑块、膝跪铁链和老虎凳等酷刑,为保护我国党地下组织,一直坚持咬定所编造出来的假身份。他的这份坚守是我们这些后辈所远远不能体会的。

热血沸腾,赤诚英勇,如泣如诉,如歌如诗,弘扬于世,铭记在心。


焦裕禄纪念馆观后感


篇一: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征文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敬业奉献为人民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4月16日下午,我校全体党员到焦裕禄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参观,近距离地观察了解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内心很受感动,也很受教育。结合参观学习情况,个人也进行了一些思考,为什么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50多年了,他的事迹至今让人念念不忘?我想关键就在于他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精神为我们称颂,他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对于今天的党员,仍然具有很强的鞭策作用!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公仆精神。在共产党“打天下”的革命战争年代,衣食住行、行军打仗都离不开群众的掩护与支援,群众明白共产党和部队是为了百姓打天下、谋幸福的政党和子弟兵,舍生忘死地予以拥护支持。可如今新的时期,少数党员干部、个别同志的所作所为却为人民所不齿,正如有的群众所说:“过去干部对群众是又扫院子又挑水,大爷大娘不离嘴;现在是吃白了,养胖了,把大爷大娘全忘了。”过去把自己当“鱼”群众为“水”;现在把自己当“龙”把群众作“虫”。由原来的鱼水关系,变成现在的油水关系,处处把自己摆在群众之上,甚至水火关系,不相融合。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关注和呼声不闻不问,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善与群众沟通交流,片面追求功绩,奢侈浪费。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焦裕禄同志以他的一言一行对艰苦奋斗作了生动的诠释,这也正是他赢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重要原因。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自觉践行艰苦创业、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优良作风,发扬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保持不畏困难、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不怕困难、不惧风险的大无畏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容,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始终保持一种敢做善成的勇气、保持一种逆势飞扬的豪气,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敢于挑起重担,敢于克难制胜,敢于奋勇争先。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在挑战面前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善于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夙兴夜寐思改革,废寝忘食谋发展,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作风带领广大教职工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廉洁奉公,敬业奉献的精神。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是焦裕禄精神的鲜明特点。焦裕禄同志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以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众心

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我们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党和人民事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造福人民群众。要把人生价值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多想他人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要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坚持慎独慎微,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自觉拒腐蚀,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2014年5月16日

篇二: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1

自强不息、无限忠诚、鞠躬尽瘁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上周六,我们参观了焦裕禄同志纪念馆,这是在党的88岁生日来临之际的一次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参观听取焦裕禄同志的生前事迹,使我深受启发和教育,焦裕禄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那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事迹永远的留在了人们心中,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通过学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要学习他为革命自强不息。抗战时期,焦裕禄同志深受日寇、汉奸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家中的生活非常困难,他的父亲被逼上吊自杀,他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当苦工、给地主当长工。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人生的追求、对幸福的渴望。抗日战争胜利后,焦裕禄同志回到家乡,积极投身革命工作,通过努力担任了县委领导干部。从一个受压迫普通农民,成长为党的领导干部。苦难使他变的坚强,斗争使他变的成熟,这正是他为革命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我们要学习他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要敢于面对工作中的挫折和挑战,大胆工作,树立敢于摸索、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工作态度,开拓工作新局面。

二、要学习他对工作的无限忠诚。焦裕禄同志对革命忠心耿耿,为人民鞠躬尽瘁。他参加革命工作以后,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以后,始终继承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艰苦朴素,永葆劳动人民的本色。1962年12月,焦裕禄同志被调到兰考县任县委书记后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

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焦裕禄同志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立下了这样的誓言,在他参加革命工作十八年间,一贯听党的话,对党的工作忠心耿耿,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焦裕禄同志不愧为党的好干部、好榜样。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三、要学习他为百姓鞠躬尽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为所谋”,焦裕禄同志就是这样,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的做好事。他看到兰考那么多群众吃不饱穿不暖,他心似刀绞;他看到全县那么多群众在风沙盐碱地里劳作而得不到好收成,他心急如焚。他知道自己来自人民群众,他心里时刻装着群众。他深深地知道他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他的。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他不顾自己身患肝癌,为解除兰考人民遭受“三害”的日子里,他跑遍了县149个大队中的120个生产队,跋涉5000多里,查清了全县84个风口,1600个沙丘,他带领群众栽泡桐治盐碱,堵沙口治风灾,直到住进了医院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焦裕禄知道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群众给的,他没有利用权力搞特殊化,他利用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给所有的领导者树立了榜样。我们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增强组织观念,要 “对己清正、对人公正”,真正成为一名让公司满意和信任的干部。

篇三:王琳琳—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3月29日, 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青年路街道办事处领导干部、全体党员一行30余人,来到焦裕禄同志的故居博山进行参观学习。焦裕禄纪念馆以文字、照片、书法、绘画、音像、雕塑、实物等形式,展示了焦裕禄同志早期、中期、晚期的苦难生活及渴望翻身得解放、走上革命道路的艰难经过;在解放初期,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工业战线,深入车间,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为工业管理内行的先进事迹;担任兰考县委书记后,那种忘我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永远教育、感染、激励着后人。

重温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让我们仿佛回到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幅幅照片,一件件破旧的衣服,一张张泛黄的手稿,真实记录着焦裕禄同志艰苦卓绝、历经奋斗的艰难路程。特别是在兰考任县委书记时,全县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粮食短缺,百姓纷纷走上逃荒的路。为解决乡亲们的温饱问题,改变兰考贫困落后的面貌,焦裕禄同志带领全县人民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同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作顽强斗争。他心里始终装着是36万兰考人民,深感责任之重大,在工作中,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忘我工作,身染绝症也全然不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惦记的是人民群众,在他身上,真正体现了什么才是“同呼吸,心相印”。

虽然焦裕禄同志去世40多年了,但是他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着想、为人民奋斗的精神却一直在身边,自幼就对焦裕禄的事迹非常熟悉,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自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后,对焦裕禄同志的敬仰更加深刻,这次参观学习,对他的精神实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不仅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好典型,也是每一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好榜样,好典型。

学习焦裕禄精神,要学习他的责任意识。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看到一幅照片,仿佛身临其境:大雪天,火车站挤满了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焦裕禄站在雪里充满感情的对班子成员说:“我们经常口口声声说要为人民服务,我希望大家能牢记今晚的情景,去领导群众改造兰考的面貌”。这是他对班子成员提出的要求,也是对自己作为兰考县委书记的严格要求,更是压在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不再为温饱问题担忧,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责任意识不能谈薄,仍然需要我们心里想着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学习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要持久、永恒,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对照焦裕禄的精神,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找准差距、制订措施,严格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工作水平。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作为一名党员,应该时刻做到严于律己,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加强自身修养和作风建设,认真学习焦裕禄同

志忠于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 让焦裕禄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篇一:参观铁人纪念馆感想

参观铁人纪念馆感想

2009年5月27日,我参加了大队组织的参观铁人纪念馆活动。大家共同重温铁人精神,大庆精神。

参观当日,我们充满着缅怀与敬仰的心情共同来到位于大庆让胡路区铁人广场对面的铁人纪念馆。当同志们随着纪念馆解说人员的讲解和带领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铁人王进喜带领上万人开发我们大庆油田时的会战场景。在展厅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响亮口号与“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萦绕在每个人的脑海中令人感慨万分;那一幅幅铁人王进喜在发生井喷的危急关头,奋不顾身,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的壮烈画面,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大庆油田企业员工的责任与使命。铁人王进喜病重时还嘱咐身旁的同志要将大家看望他留下的钱一定要交给党组织,他年仅47岁就与世长辞,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献给了我们伟大的石油开发事业。他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在场的每一名同志,也深刻地教育了我。

参观后,队里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就参观铁人纪念馆让同志们发言谈观后感。有的同志就引用铁人王进喜说的一句话:“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在实际工作中,我要将铁人精神真正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去,为

创建百年油田、为实现“轻烃上产100万、天然气集输30亿”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准备队:陈丽红

2009年6月3日

《铁人》观后感

电影《铁人》以刘烨扮演的新一代劳模为贯穿影片的一根主线,进行细腻的人物刻画,再以黑白的场景再现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人为建设祖国、为祖国发展贡献自身力量的感人事迹。那时候搬运设备不足,他就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人拉肩扛”把钻机卸下来。井架立起来后,没有打井用的水,王进喜组织职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吨,保证了按时开钻。钻井队准备往第二口井搬家时,王进喜右腿被砸伤,他在井场坚持工作。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发生了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拐杖,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一次次的事迹成就了他“铁人”的称号。

影片中有一幕我个人觉得很真实,也很感动,好多人也都留下了眼泪,就是过年的时候王进喜违反纪律用油换了一些肉回来,却发现自己最看重的徒弟刘文瑞不见了,他想刘文瑞可能当了逃兵,就到处去找,最后,在一节车厢里看到了哭的泪流满面刘文瑞,口中还痴痴的念着“我受不了了”,王进喜呆呆地看了他半天,失望,痛苦,震惊种种感情涌上心头,最后狠狠地说:“受不了了,那就滚。”然后走到另一个徒弟身边,抢过他手中的干粮,又把自己的干粮袋,衣

物都交给他,怜惜地说:“回去好好活着,不管到了哪里,都活出个人样来。”这个场景的拍摄,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一个疼惜徒弟的师傅,恨铁不成钢的那种失望、心痛和即使心痛而又出于父爱般的关心更让人感动。

王进喜在参加“五一”万人誓师大会时,喊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等的口号,让我深受触动。这是现代年轻人没有经历、没有感受过的时期,是老一辈人艰苦奋斗,为祖国建设可以奉献一切的直接表现。

从中我们学习到东西是我们终身受用的。“铁人”是种精神,是种让你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退缩也不想退缩的精神。我们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不会因此而放弃我们的责任,只会把它做的更好。虽然我们身处在不同时代,但是我们对祖国的爱是不输于老一辈人的,我们会以我们的方式爱着我们的岗位、我们的家、我们的祖国。

江洪

2009年6月29日

篇二:大庆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大庆人都听说过:“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苦难也不怕。”大庆石油工人的楷模就是令人敬佩的铁人王进喜爷爷。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铁人纪念馆门前。

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雕像,那不正是投身工作忘记吃饭的;遇到困难永不退缩的王进喜爷爷吗?他的后面不正是那象征着王进喜爷爷47岁的47个台阶吗?我走过去,一步、两步、三步??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着47个台阶。

到了馆内,首先是一个硕大的屏风,上面刻的是王进喜爷爷带领几名工人奋斗的场面。我真佩服王进喜爷爷啊!我们上了楼,到了一厅,先是王进喜爷爷留下的格言,其中一句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时家里穷,我就给别人放牛,我知道牛脾气,牛总是付出的多,享受的少,所以,我要为革命当一辈子的老黄牛!”这句话体现出王进喜爷爷生前是多么的热爱革命呀!里面一件陪伴王进喜爷爷一生的破烂不堪补了又补的羊皮袄也让我记忆犹新,如果换成了我,换成每一位同学,都不可能穿这样的衣服。这样我更加敬佩王进喜爷爷了。

到了第二厅,我看到了那一台摩托车,那是王进喜爷爷得奖时得到的。我还从妈妈口中得知,那时,王进喜爷爷的住处离工作的地方很远,每天王进喜爷爷起的最早,睡的最晚,而且每天要走二十多里路那。我想:有了摩托车该不用那么辛苦了吧!在二厅,我还看到了那时的学校,里面灯光很暗,但黑板上方的八个大字非常明显“好好

学习,天天向上”我为他们破旧的学校感到震惊!

最后,我们走进第三厅。在哪里,我了解了王进喜小时候的情况。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母亲生下了他,很高兴,便按习俗把他称了一下——十斤。父亲便管他叫十金娃。可长大却又黑又瘦,便改名为王进喜。王进喜爷爷三岁时他父亲便去世了,六岁便上山砍柴换钱了,七岁就给地主放牛,经常被地主骂,常常吃不着饭。看到这,我为王进喜爷爷感到悲伤,如果他生活在这个年代,早是被家人宠着的心肝宝贝了。

假如王进喜爷爷还活着,我就会站到他的面前,大声喊道:“爷爷,您是我们的骄傲!”

篇三:参观铁人纪念馆有感

参观铁人纪念馆有感

10月16日公司组织全体党员来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参观,铁人纪念馆外观独特的、气氛庄严、展示形式多样,在这里我们寻找到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历史渊源,重温了大庆油田成立近半个世纪经历史沉淀留下的优良会战传统,使我们再一次被震撼和感动。

铁人纪念馆新馆座落于大庆西城区,和大庆石油管理局、美丽的石油广场仅一路之隔。下车后映入眼帘得是一座造型别致、气势雄伟的建筑,沿着四十七级台阶看上去首先感受到它的庄严和肃穆。我们怀着崇敬之情走进纪念馆,犹如走进一座神圣的殿堂。

深入展馆,我们看到了铁人王进喜同志艰辛的童年生活。王进喜同志的父亲双目失明,年幼的他早早地担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六岁赶车百里送羊毛,十岁给地主放牛……如此的艰辛,让王进喜同志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壮丽人生,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的英雄形象,更加熠熠生辉。

那一幅幅照片,一个个场景,向我们诉说着一个时代的故事,随着讲解员的叙述仿佛回到了那荒原一片、艰苦卓绝的年代,让我们感受着黑土地上跳动不息的历史血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在参观纪念馆的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被铁人的事迹所震撼着,其中,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铁人王进喜同志为了制服井喷,奋不顾身的跳入泥浆池中的事迹。如今,当年铁人那勇敢的一跳已经被永久地记录了下来,在大屏幕里向游人讲述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然而,当年铁人用身体搅拌泥浆时穿的那件四十八道杠棉工作服,如今却孤独地躺在展柜里,向世人讲述着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铁人精神,就是“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铁人精神,就是为“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铁人精神,就是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

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铁人精神,就是“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对工作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铁人精神,就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铁人带领着我们国家的第一代石油工人,在大庆这个不毛之地,顶风雪,冒严寒,在极其恶劣的艰苦条件下展开了大庆油田的第一次创业历程。如今,我们大庆石油管理局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在中央、地方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二次创业,打开了国有企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靠的就是大庆精神,靠的就是铁人精神,靠的就是我们铁人队伍铁一般的意志!如果说,一次创业,英雄的大庆人发扬铁人精神,创造了企业辉煌,那么,二次创业,面对重组改制后的重重困难,大庆人又是依靠铁人精神,开拓进取,负重前行,使企业重新焕发了朝气和活力。

在观看铁人王进喜跳入泥浆池的纪实短片时,在场的人都被铁人的大无畏精神深深震撼,大家神情凝重,纷纷感慨道:“铁人一生心里只装着祖国的石油事业,惟独没有他自己,真是了不起!要是所有人都能向铁人一样,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祖国会更加强大。”

在铁人的手记前,看着铁人一笔一划工整的字迹,我们被他识字搬山的韧劲所感动,在那种物质资源极其匮乏的条件下,铁人还时刻不忘学习,如果不是为报效祖国和实现远大的理想,这样的努力谁会坚持呢?

一幕幕场景、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大家回忆、思索、感慨……铁人精神不仅仅是动力,更是一个标准,一个高度,一个我们永远仰止的山峰。新中国几代石油人正是依靠“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传统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工作作风,为了国家战略安全、国家荣誉和彻底摘掉贫油落后的帽子,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从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正是几代石油人的不懈努力使得大庆油田连续稳产5000万吨27年,成为我国头号油田和闻名世界的大油田。

参观完毕大家纷纷表示,铁人精神对当代我背年青工作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年青工作者知国、爱国、报国,激发年青工作者爱国主义情感为重点,着力培养青年投身祖国建设的雄心壮志和努力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工作者,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把“爱国、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发扬光大,把“对待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三老四严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继承弘扬、创新发展铁人精神,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需要,人民的愿望,是我们必须承担起的神圣使命。

铁人纪念馆以翔实的史料生动地再现了大庆油田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突出反映了大庆油田会战的优良传统和以“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的感人事迹。是新时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宣传和打造“中国大唐电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品牌,建设一溜的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开发部:程云玲

2010年10月22日


五四宪法纪念馆观后感


五四宪法纪念馆观后感

01

今天我们参观了五四宪法馆,很开心。走进园林荫绿映入眼帘,不禁想起祖国曾经艰辛的成长历程与如今的辉煌成就。进入北山馆,我们首先参观的是会客厅,主席休息室与相关宪法文献以及宪法的历史与发展。之后,我们还参观了陈列宪法书籍的栖霞馆,阅读了法律文献与观看宪法的影音,这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宪法制定修改的历程,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宪法,分析宪法发展规律,为之后法学学习和研究奠基。

02

今天我们参观了五四宪法馆,宪法馆古朴典雅,可谓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宪法馆分为两个,我们都有参观,里面的内容颇丰,详细介绍了五四宪法草案在西湖边起草的经历,并展现了宪法的历史沿革。

我们还参观了会客室、主席办公室、主席休息室这里陈列了许多文物和历史资料。紧接着,我们来到影视厅看了第一部宪法诞生记。通过讲解和参观,我了解到了五四宪法的历史背景,制定和实施的过程。

我们相信铭记历史是拥抱未来的最好姿态。比宪法蓝图更重要的,是执行;比历史认知更重要的,是行动。纵有登顶之梦,何妨从脚下做起?

03

在烟雨蒙蒙的日子里,我们踏着小径参观了宪法的起草地址。正是在这美丽的西湖边上,我们的开国者讨论并修订了我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也正是在这部宪法的领引下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宪法修订的地方宁静而美丽,但又不乏庄严感,这更让我对宪法肃然起敬,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肃然起敬。一部部宪法的手稿与草案排列在纪念馆里,让我得以回顾这段伟大的历史。

04

在美丽的西湖边松柏青翠的葛岭,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掩映其中,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地就坐落在西湖边北山街84号大院内。63年前,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这里度过了77个日夜,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为1954年宪法的正式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大家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实物等资料,深入学习五四宪法的诞生历程和深远影响。我们也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地,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党史、国史教育,坚定了学法、守法、用法和维护宪法的信心和决心。

05

通过这次参观五四宪法纪念馆的活动,让我认识到学习了解宪法的诞生和发展历史,全面领会宪法作为治国安邦总章程的时代意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学习宪法知识相结合,做到真学、真懂、真用。

06

略闷热的阴天午后,有幸来到西湖边的五四宪法陈列馆,来重温这段光辉历史。陈列馆共有北山和栖霞两个馆址。前者多以上世纪50年代时的宪法手写资料文物为主,后者则以数量庞大的藏书为特点。建国之后五位不同时期的主要领导人半身像也摆放其中,时刻提醒我们铭记这段法律的历程。我们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法律人,更是要坚定心中信念,争取在未来篇章中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07

4月24日下午,我们前去参观了五四宪法纪念馆。也是这天,我才知道杭州是我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起草地。进入纪念馆大家都被要求穿上鞋套,里面庄重的氛围可见一斑。纪念馆里面的资料让我们知道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从无到有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它是经过了这么多人的集思广益才完成的。这次参观,我收获颇丰,感受到了宪法精神,也增加了自我的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08

今天,我们参观了五四宪法纪念馆,让我记忆犹新的便是毛主席的办公区。在其编纂宪法办公的地方,我们发现桌上的杯子不一样,原来那叫政权杯。杯子的设计者将杯盖上面那部份酷似拳头,所以又叫拳头杯,是建国初期景德镇的工艺大师为新政权的诞生而创作的。而将手柄设计成镰刀和斧头,象征着工农联合,于是也叫政权杯。

在主席的桌子上,陈列着满满一桌子的书籍,在他淋浴的地方,还有一张专门摆放书籍的椅子,可见主席很喜欢看书。当时,主席在杭州和北京同时工作,文件在这里起草出来,马上通过电报传回北京。北京进行审议后,意见马上传回杭州,再进行修改。这便是西子湖畔夜以继日鸿雁传出京杭互动的由来。

09

星期三下午,我们**级的法学生和预备党员一起去参观了坐落在西湖边的五四宪法历史陈列馆,我们都获益匪浅。首先参观的是北山路上的陈列馆,一进门,陈列馆中的氛围就让人肃然起敬,当年,毛泽东主席就是在这里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用了77个日夜写就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之后我们还去参观了栖霞岭的另外一个场馆,通过这次参观,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宪法知识的认识,增强了宪法意识。

10

今天参观五四宪法陈列馆。我们深刻了解五四宪法的起草修改制定过程。本次溯源之旅,我们不仅知道了五四宪法制定的历史,更是感受到了宪法自身的魅力以及它背后所代表的一代人的美好期盼,而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通过自身言行来传承和宣扬宪法精神的决心。

11

今日我们走进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走进序厅,一眼就看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雕像。。解说员说:桌子上的这六个杯子,这六个杯子不是普通的杯子,而是政拳杯,杯盖上的是一个拳头,所以称为政拳杯。紧接着,来到影视厅看了第一部宪法诞生纪。通过讲解和参观,我了解到了五四宪法的历史背景,制定和实施的过程。最后,来到宪法宣誓墙宣誓,我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庄严地宣誓着: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此时此刻,我感到非常的光荣、自豪。希望以后能为祖国献出一份力量!

通过这次现场教学活动,我的收获很大。学到了许多在平时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使我更热爱我的祖国!

12

周三下午,我们班一行人来到了五四宪法纪念馆,听说这里便是毛泽东曾亲临54次,起草宪法的地方。宪法馆坐落在西子湖畔,虽不能直接欣赏到西湖的茂丽景色,却也长期在其鸟语花香的熏陶之中愈发宁静幽远,在此起草,真是不二之选。进入宪法馆,被其挂满整面墙壁的一本本现行法律所震撼。心中顿时生出满满的安全感。我十分庆幸,我们生活在如此错综复杂的法律网中。感谢我生在中国。

13

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博物馆,对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是全国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这句被镌刻在二楼墙上的话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于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所做出的重要指示中提及到的。在这铿锵有力的话语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我党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决心。本次参观之旅,我们不仅了解到了五四宪法制定的历史,更是感受到了宪法自身的魅力以及它背后所代表的一代人的美好期盼,更加坚定了我们通过自身言行来传承和宣扬宪法精神的决心。

14

在参观中,我首先感受到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随着缓缓移动的参观人流,杨靖宇、佟麟阁、左权、张自忠一个个熟悉而崇高的名字印入眼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无数抗日先烈的爱国牺牲精神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今天,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严于律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15

今天下午,分院组织去参观杭州市的五四宪法馆。那里有很多的历史资料,也看到了伟大的人民主席毛泽东的雕像。那里有会议室,主席办公室,主席休息室......这里陈列了许多文物和历史资料。厅内播放着第一部宪法诞生记。通过参观,我了解到了五四宪法馆的历史背景制定和实施的过程。后来,我们看到了许多的法律文书,两面墙上都是满满的法律书,给予我很大的震撼。

16

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博物馆,对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是全国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这句被镌刻在二楼墙上的话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于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所做出的重要指示中提及到的。而在这铿锵有力的话语也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是我党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决心。

17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依次参观了北山馆和栖霞馆,参观过程中我通过文献资料、历史档案、视频等,全面了解五四宪法的诞生过程和深远影响。参观学习后,我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为宪法知识的普及,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的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们对宪法的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

法,国之重器,宪法,国之根本大法。作为新一代少年,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并遵纪守法。

1954年毛主席来杭州起稿时,正是他的生辰,一个人对自己的生辰必定是极为看重的,但老人家所思所想的是治国需要一部大法,这次去杭州就是为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后来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里边也写上了这句话。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青年要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增强对祖国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增强国家观念,尊重自己的民族。

19

看门外依旧水气氤氲,胸腔中却如蓝海般翻涌,感动于先辈们的无私奉献,敬佩于无数中华儿女的前赴后继,沉浸于祖国从屈辱到辉煌、从积弱到强大的万般不易,原来我追寻宪法之旅,就是追寻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源。到达目的地我就感到了深深的严肃。

天地有浩然正气。在结束之际,当我们举起右手握拳向宪法宣誓时,那空中的水气都宛若是浩然正气,因为,我是在向伟大的祖国母亲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为什么她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为什么她是其他法律的母法?尽管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下着雨,空气中依稀泛着水气,却依旧不能影响到我那追寻宪法的心。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如今中国法制源头,体会到了五四宪法精神对我的深刻含义。

2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五四宪法。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对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次的观看五四宪法馆的活动,让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们国家已经出过这么多的宪法,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原来我们的国家这么重视法律,明白了坚持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以及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努力学法,努力把专业课学好,努力在未来为国家的法制建设出一份力的目标。

21

今天是我生平第一次参观宪法馆。之前到过西湖多次,竟不知此处还有两座宪法馆,颇为惊喜。我们第一个去的是北山馆,进去之前竟要套鞋套,让我觉得很正式,肃然起敬。这是毛主席先前办公过的地方。馆内藏有多部宪法的草案,让我了解了很多宪法的相关历史。例如《宪法常识草案》。里面的文件还都是繁体字,让我一下产生了年代感与敬畏感。接着我们参观了栖霞馆。这里不需要鞋套,嘻嘻。一进去就看到了108部法律文件的封面张贴在墙面上,我好似被雷击中,感受到了法律体系的庞大与自己任务的艰巨,我再一次肃然起敬。我们还在馆内观看了一个关于《宪法》起草历史过程的小短片,获益匪浅。此趟宪法馆参观之行很有意义!宪法馆值得一去!

22

我们到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换好鞋套,在自愿者阿姨的带领下我们有序地参观了序厅。走进序厅,一眼就看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雕像。他慈详的看着书。志愿者为我们讲解了这尊毛主席的雕像是用44吨的汉白玉雕刻而成。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会议室,志愿者说:桌子上的这六个杯子,这六个杯子不是普通的杯子,而是政拳杯,杯盖上的是一个拳头,所以称为政拳杯。我们又参/观了会客室、主席办公室、主席休息室这里陈列了许多文物和历史资料。紧接着,来到影视厅看了第一部宪法诞生纪。通过讲解和参观,我了解到了五四宪法的历史背景,制定和实施的过程。

23

1919年5月4日,中国巴黎和会铩羽而归,致使北京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群众运动。从此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青年要继续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增加对祖国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增强国家观念,尊重自己的民族。此次参观五四宪法纪念馆以及毛泽东的居住地,切身体会了五四精神。五四纪念馆中丰富的藏书能够是我们从各方面了解我国,各种历史文物将我们带往那个年代。

革命烈士纪念馆观后感


革命烈士纪念馆观后感

4月22日周一,我们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去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我们首先参观了各位烈士和中国革命在**的轨迹,我感触颇多。正是这些英勇烈士的精魂,才铸就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正是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勇敢就义的精神,才使我们现代青年得以为了自己的梦想毫无顾忌地追逐。还有见义勇为纪念馆里的平民英雄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正义的力量,用鲜血证明着人间温暖。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要勇于做先锋,勇于追梦,勇于向前。

无论是革命烈士还是见义勇为者,他们其实都是日常生活当中的普通人,是因为一个信念、一份责任,让他们在危险出现的时候,义无反顾地选择冲锋陷阵。从这些平民英雄遗留下来的物件当中,看见的是他们质朴的生活作风和明媚如暖阳的赤子之心,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感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每个人都应当充满善意和爱地去对待这个社会,去营造和守护每一个生命和每一个所谓的舒适区,那些你做出的善举,都会生根、发芽,开出最美的花。

烈士,一个让人感动、钦佩而又深觉遗憾的词语。觉得岁月静好的我们常常容易忽视这个词语。但那天来到了烈士陵园缅怀烈士,让我心中的血液再次沸腾。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走进这个松柏环绕,绿荫满园,安静庄严的烈士陵园,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那些替我们负重前行的英雄们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面对侵略、面对压迫、面对水火,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坚韧的革命作风,是如此让人敬畏。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生命更崇高的意义在于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烈士永生,浩气长存!我曾怀疑过人的永生,但当乐观豁达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都汇聚到了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身上,那便是永生。

烈士已经离开了我们,解读他们只能通过冷冰冰的碑文。从他们附近走过,仿佛接受了人生的洗礼。通过此次的学习活动,升华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我们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今日团日活动带我们走进了革命烈士纪念馆,从一张张黑白的照片上我们看到了破碎的山河、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老百姓和烈士坚定的眼神。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同胞坚强的呐喊还我山河、还我家园,看到了烈士奋勇抗战的场面硝烟弥漫,解放军正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挡之势,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祖国大地上高高飘扬。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静立在烈士们的遗像前,读着熟悉的诗,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成千上万的中华优秀儿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年轻的生命,用鲜血书写了历史上最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篇章,奏响了一曲悲壮的革命先驱者之歌。让我们更加怀念无数先烈前仆后继、功勋卓绝,无数连姓名都没留下的英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留给后代子孙的是一卷卷感人肺腑的史诗,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4月23日,我们一行人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缅怀先烈。现场要保持安静,因为这是纪念的现场,因为这是历史的回响。印象最深的画面是那一个又一个关于烈士的蜡像,他们服装不同,或破旧或体面;他们的面容不同,或邋遢或干净;他们的动作不同,或站或坐,或正在受着鞭打或饱含热情地伫立宣誓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深爱着我们的祖国,深爱着这片土地,他们都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纪念馆里摆放的一封信吸引了我:怀旧的灯光打在泛黄的纸上,稚嫩的笔迹规规矩矩地摆在作文方格中-这是一篇小孩子写的,关于他父亲的故事。这个父亲跳下了三尺高的桥,跳进了彻骨冰冷的水里救人。而他所做的行为是他所认为理所当然的,所以他救完人之后就去继续他的邮递工作了,就像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样,不为名不为利不为钱地默默地走了

这个社会正是因为这些或伟大或平凡的、但都是为着人民着想的人们的存在而美好。郁郁葱葱的林子在路的两旁弯着身子,将这个革命烈士管微微地掩着,掩盖着他们的血与泪,掩盖着他们的苦与艰,但是他们的信念和为人民付出的心却在这片天空中回响

一次革命纪念馆的参观,是一场爱国主义的渲染,是一段历史的重温。守桥烈士蔡永祥甘洒热血捍正义,英雄司机吴斌身受重伤保乘客,火海英雄杨耀林危急关头救女子,熊猫女孩毛陈冰慷慨献血救孕妇我们的和平年代,是这一个个见义勇为的英雄为我们谱写的。岁月静好,哪有那么容易。世界和平,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时代呼唤英雄,社会需要英雄。现世安稳,离不开英雄们的奉献;社会安宁,需要你我他共同的守护。

通过这次参观烈士陵园活动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去往的途中,有人晕车,身体不舒服一路坚持到底站,体会到同学们怀着严肃端庄的态度来表达对逝去烈士们的敬仰之情。从参观中,我学习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见义勇为。感受到勇士们的伟大寓于平凡之中,正直、善良是他们高贵品质的基础,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英雄的意志从未磨灭,雷锋精神并未走远。他们的一举一动值得后人赞赏,更值得我们学习。

面对一幅幅战斗图画,一张张烈士照片,一句句赞扬诗歌,一件件战争遗物,我的内心感到无比的沉重和悲痛。回忆历史、缅怀烈士的过程,也经受着心灵的洗礼。

这次参观使我增长了不少历史知识,我们永远不该忘记祖国被侵略的耻辱,永远不该忘记烈士们的丰功伟绩。正是因为有这些英勇就义的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我们美好的今天。感悟的同时也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力学习,勇敢战胜困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四月二十一日,恰逢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班级组织了一次特别的团日活动,即班级全员前往参观**烈士纪念馆。

也许对于现在的我们已经很难再去体会烈士们当时的生活处境,但这并不阻止我们去缅怀他们、去悼念他们。我们缅怀他们就是要学习他们那种为了实现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革命主义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那种模范遵守党的纪律,把一生交给党来安排的高贵品格;我们纪念,就是要想他们那样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持有上下求索坚忍不拔的毅力。

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忠于职守,作为人民公仆,他们鞠躬尽瘁,用浩然正气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是时代英雄和社会楷模。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勇士们用自己朴素的大爱撑起一片澄澈的蓝天,也激发起千千万万人民,用热情的双手和滚烫的爱心,谱写一首首荡气回肠的赞歌。

这世上总有一些伟伟大大的人,为了信仰而活着,多年前某个风雨如晦的日子里,当他们一脚踏过泥泞,半截身子就拥抱了死亡,那是他们心中的归宿,用自己的血肉堆砌出一条道路,把民族送向新生的路。多年后的今天,依旧有那么一群人,我们称他们为willing people,一群愿意的人,愿意去做一些事,愿意去给人生的希望,愿意在某个黎明吹响号角我不相信人是无私的,但我相信人可以为了信仰踏破山河。历过数年,便觉人间值得。

烈士墓园建在半山坡上,我们沿着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树木向上爬坡,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内心也变得庄重肃穆了。墓园中不仅有在战火的硝烟中前仆后继的战士,还有在新中国建设中忘我工作的劳动者。我的心灵深深体会着这次参观受到的洗涤和震撼。那些名字被刻在纪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肃穆庄严的纪念碑前,在严肃的氛围中,我们真正地诚心的默哀。我眼前仿佛浮现出几十年前战士们英勇奋斗,捐躯卫国的壮烈场面。他们很多人都风华正茂,但为了解放中国,为了解救亿万中国人民,他们英勇献身,舍己为人。他们的精神和壮烈牺牲的壮举都会永载史册的!

这次去烈士纪念馆的参观之旅使我感触颇多,走进纪念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向我袭来,一桩桩令人沉痛又令人肃然起敬的事件书写在纪念馆中,那些英雄给我们留下的不只是他们的事迹,更是他们传承下来的不怕牺牲的精神。看着摆在陈列柜中的那些烈士们的遗物,带着血迹,已经破碎,让人的心中不由得升起敬意,这是我们的英雄啊,对于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做出了贡献的英雄啊,可惜现在已经离我们远去,只能看着他们的遗物,听着他们的事迹,默默怀念他们。

为了响应五四青年节,我们分院举办了参加烈士纪念馆的活动。我们在烈士纪念馆看到了很多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他人而奉献自己的英雄,他们的事迹有大有小,但每一位都值得被纪念被尊敬,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的主体!

我们进行了献花圈,为英雄哀悼,进行宣誓等环节,进行中每个人都是认真的,那种肃静的氛围感染每一个人,五四的精神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使得这场活动真诚而有意义。

**革命纪念馆,是浙江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钱塘大桥北边西侧的月轮山上。建于1968年10月。1983年4月,中共**市委决定,将蔡永祥事迹陈列馆改为**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陈列**市革命烈士事迹和蔡永祥烈士事迹。

蔡永祥,是一位我们值得敬仰的烈士,他把一生奉献给了人民。**,这座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英雄之城,二十世纪以来饱经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磨砺,无数仁人志士投身其中,前赴后继,献出了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革命烈士纪念馆让我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不忘过去!

在烈士墓前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烈士陵园。烈士陵园里的树木高大威猛,四季常青。那一棵棵树木就代表着一位位战士,赞扬了他们就不屈服,为了革命的斗争事业,宁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他们就像这些树,无论经历多少严寒酷暑,都还是一动不动的屹立着。我热爱烈士,热爱祖国,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我将永远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

在**革命烈士纪念馆中,我看到这片土地上几十年来经历的沧桑与磨难,也看到了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投身于革命事业中,献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为当时身陷黑暗的人们开辟出一个光明的未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生死,他们不后退,而是站出来守卫他们的信念。他们的牺牲是重于泰山、被后人铭记的。他们的生命停留在那一刻,可是他们奉献、无畏的精神将代代流传下去。

在4月22日,分院组织参观了**烈士陵园。庄重而气氛沉重的烈士陵园,没有太多的修饰,只坚强提拔的青松在旁,这些就像是烈士们的情感一般,对待我们中国的亲人柔情似水,对待敌人坚强不屈。我身穿白衣,缓缓而进,脚步轻而迟缓,因为怕打搅到这里安息的英魂,因为感染到了这里沉重的气息。最让我感触的是那些英年早逝的烈士们,他们的人生还没有我已有的人生长,但是却在艰苦的环境中,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一定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挑重担,攻坚克难。

现在安稳的社会不是一直这样的,是很多人,活着的或者死去,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这个城市留下了它独特的美丽。平凡却伟大。

烈士们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只能从只言片语中了解到他们的付出,还有那些留下来到文物,布满了历史的痕迹却教我们深思,沉重却充满意义

不管是在战火中前仆后继的战士们,还是在城市建设中见义勇为的市民们,他们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几十年来他们的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们鼓励着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从中学习肩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为中国的前途和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今天早上一行人来到**烈士纪念馆参观,面对一幅幅珍贵的烈士照片和一件件遗存下来的物品,我感觉烈士们好像就在眼前,述说着自己的故事。他们用鲜血,用生命,用精神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是他们让我们如今能够在这样强大的中国安稳生活,我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表达心中的感激,或许作为一名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只有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秉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才得以表白我们的感谢之情!

今天我荣幸的去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感触良多。现在的我们虽然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但这其实平静的生活的背后,正是无数英雄们的挺身而出,无私奉献,为我们创造了这么美好的生活环境。这些英雄的行业涉及了各行各业,他们虽然年龄职位身份不同,但都敢于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在人们有危难的时候秉承着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保卫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定,很好地传承了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他们用行动来证明了英雄的一直从未泯灭,雷锋的精神并未走远这句话,而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更需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感和正义感,从周围小事做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正义的力量扫荡邪恶,向伟大的英雄学习致敬。

四月的微雨中,巴士载着我们开往烈士陵园,车窗外,高楼大厦渐渐稀少,烈士们沉眠的地方,绿荫环绕,那里庄严宁静的气氛,也让我的心情越发肃穆了起来,陵园大气而不显花哨,正如烈士们淡泊明志而又伟大无私。

在那里受后人瞻仰的,不止有抗战先烈,也有见义勇为的先烈们,他们,是战乱年代和和平年代中,有着中华名族传统气节与精神的那些英雄的代表,《论语为政》中有言见义不为,无勇也,见民族大义而抛头颅洒热血是见义勇为,为救灾除恶而赴汤蹈火也是见义勇为,这勇,正是支持中华名族几千年屹立不倒的民族脊梁。

微雨微凉,凉不了胸中热血,回望那在山巅的烈士陵园,我想,先烈们的热血,应该也从未凉过吧。

今天参观了**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这个纪念馆分为三个展厅,分别是**市革命史展厅、**市见义勇为烈士事迹陈列厅以及最美**人临时展厅。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见义勇为烈士事迹陈列厅,展厅分为四个部分:甘洒热血捍正义有如王国娟、张明法等烈士;危难之中现英雄有如铜官山下七烈士;水火无情人有情有如萧山区11火灾中牺牲的消防员;忠于职守献英魂有如吴斌等烈士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时代精神的瑰宝,这种精神需要我们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今天文法分院组织了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活动,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今天和平安逸的生活原来是革命先辈们用艰苦的斗争,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要忘记过去,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要想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时代呼唤英雄,社会需要英雄,只有我们每个青年积极参与,使社会出现更多平凡的英雄,才不辜负祖辈牺牲的鲜血。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国的伟大复兴我们必不能辜负祖国人民的期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主席的这句话在参观完烈士陵园时给了我深深的力量与震撼。今天,我们在团总支的带领下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和见义勇为事迹陈列厅。在烈士纪念馆中,印象最深的是门外蔡永祥烈士的白色雕像,他坚守自己的岗位守护钱塘江大桥,在一次列车经过时,铁轨上有大木头,为保列车安全,他毅然抱起木头最后受火车气流影响牺牲。在陈列厅中,看到了都是生活中的见义勇为的烈士,有勇斗歹徒的、有救人水火的、有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数不胜数。参观完后,满怀对烈士的敬佩,三鞠躬、颂歌、宣誓,愿革命烈士流芳千古,愿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伴随着清晨空气中氤氲的雾气,跟随着历史的脚步,我们参观了**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以历史时期为线索,以穿插叙述革命烈士的事迹的形式展示英烈们的英勇事迹。在这回忆历史、缅怀烈士的过程中,我也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蔡永祥纪念碑,其生动的造型,栩栩如生的表现了蔡永祥烈士伸出强有力的巨手,紧紧抱着枕木,不顾自己生命危险,誓死保护国家人民生命财产的大无畏精神。**,这座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英雄之城,二十世纪以来饱经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磨砺,幸有无数仁人志士投身其中,前赴后继,献出了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才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

今天分院组织参观了**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走在肃穆的展馆中,瞻仰着革命先辈们一张又一张照片,观瞻着他们一件又一件的光辉事迹,对先烈们的崇高敬意油然而生,这是他们用鲜血与生命才换来了我们如今美好的生活。五四的火炬燃烧百年已传递到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手中,而五四的精神也在新的时代中有了新的内涵,新时代的青年应该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完成新的历史使命,并将五四的火炬继续传承下去。我们都已经加入中国共青团很多年了,但是当我们再次举起右拳宣誓,再次唱响团歌,心中依然激荡着满腔热血。我们是中国的青年,我们要做好中国的青年!

为纪念百年前五四青年的进步,分院借团日活动举办了祭奠仪式。一路舟车劳累,上山几步反倒是令人清醒了几分。纪念馆内安静肃穆,陈列墙上伟人的画像和个人经历传递着浓厚的使命感。烈士平常朴素的遗物拉近了真实感,更多了几分敬佩。其中不乏有名字充满土地气息的烈士,或许他们未曾受过高等教育,却依然心中有大爱和责任,这是最该当代青年反思的,拥有了高等的教育,随后该创造什么。在之后参观的见义勇为展厅里,可以见识到平凡百姓的善良无私和勇敢。本来伟大就来自平凡,平凡自然也造就着伟大。

全体同学参观了**烈士纪念馆,缅怀先烈的事迹。

尽管勇士们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但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关键时刻、危机关头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见义勇为是时代精神的跪拜。虽然时至今日,有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的尴尬,有救人反被诬告的心酸,有他人落难却冷眼旁观的漠然,但是,我们身边依旧有那么多见义勇为的勇士用行动发出的呐喊:英雄的一直从未磨灭,雷锋的精神并未走远!

革命烈士陵园静谧庄严,参观的人一样恭谨肃穆。仪式开始进行,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我们如今生活上的安稳,是多少人奋斗甚至于献出生命换来的。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身处平安祥和的年代,更要对烈士身怀感激。不忘过往烈士的舍身奉献,才能守住今日幸福生活,才能更坚定信念,开创未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烈士的奉献精神千古不朽。

这周我们集体参观了**革命英雄纪念馆。烈士,一个让人敬佩又感动得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得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美好而安逸得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有激情。但那天得参观,让我们得血液再次沸腾。

几十年来,革命先烈得奉献精神已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得精神风貌和革命斗志,我们在烈士墓前鞠了躬,那不是普普通通得一鞠躬,那是充满敬意得充满情感得一个弯腰。我们献了花,那是凝聚着我们无限情感得一束鲜花,或许先烈们也在看着我们,这样一代新中国得中华儿女,如何来完成他们未完得使命。

烈士们已经离开了我们,解读他们,只能通过一块块碑文,一座座坟墓。从他们附近走过,仿佛接受了人生得洗礼。此次学习升华了我们得精神世界,我们真切得感受到革命先烈们得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今天生活得来之不易。

4月的微雨中,我们怀着对先烈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刚到时充满好奇的打量这个地方,革命烈士陵园松柏环抱、绿荫满园、雄伟庄严。在烈士园的英烈事迹展示厅中,展示了各名烈士的光辉业绩以及烈士们谱写的一曲曲英勇悲壮的历史篇章。革命烈士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他们的精神光照千秋,永垂青史。

敢教日月换新天。在这过程中一直印在脑海的四个大字永垂不朽!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遥远的往事中烈士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战斗。他们虽然失去了生命,但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烈士业绩垂青史,留得精神在人间。我们要不忘革命精神,继续烈士们的伟大事业,把对先烈的无限缅怀和对英魂的不尽敬仰,化为现实中不懈奋进的动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浩浩河山荡气回肠,纵观中华历史,幸与不幸交织缠绕。我们如今的幸应该感念曾经他人的不幸。

中国是红色的,生于中国大地的人民流淌着的血液也是红色的。血液像黄河与长江一般从未停止奔流,昨天流淌着,今天流淌着,未来也会流淌。只要灾难不止息,他们就不会停止为家园现身的步伐。一种植根于基因的英雄主义,一种发自内心的拳拳赤子心。为人民服务在他们身上成为历史,为国家捐躯在他们身上得以写实。他们来自祖国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姓氏,却有着相同的名字,他们的名字叫烈士,一个忠贞又惨烈的名字,一个红色的烙印。

他们是应当被纪念的,是值得歌颂的。世界上有三种人是配得鲜花的,教师和医生,还有一个便是烈士。

将近一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在这里我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什么是革命精神的力量。

纪念馆的广场上矗立着蔡永祥烈士的塑像,塑像的背后是毛泽东同志的语录牌为有牺牲多壮烈,敢教日月换新天,遒劲有力字体的背后是烈士们不怕牺牲,无惧死亡奉献人民的革命精神。进入纪念馆内扑面而来的是庄严肃穆的氛围,走道两边陈设的是烈士们的生平介绍与遗物,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生了锈的小铁杯,那是一个烈士生时使用的茶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了让受伤的身体不阻碍战斗,他用生了锈铁杯接住了因为腹部中弹流出体外的肠子,这是何等的令人震撼。我凝视着那个生了锈的杯子,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感到了震撼。

烈士是伟大的,使他们造就了历史,历史因为他们而辉煌。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篇一】

为扎实推进校党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落实校团委一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日前,软件与通信学院组织2016级团员学生干部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开展党性教育,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学习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弘扬先烈革命精神,传承发扬革命传统。

每一幅照片,每一段文字记载,详细了解了平津战役的全部过程,一件件真实的展品、一段段感人的故事,颂扬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也铭刻着革命先烈为创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丰功伟绩。

通过这次参观,师生们再次全面认识了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深刻地感受了先烈们艰苦奋斗、勤政奉公、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留下的光荣传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学们都下定决心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更加努力刻苦,学好专业知识,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篇二】

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学习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弘扬先烈革命精神,传承发扬革命传统,2016年12月31日,土木工程学院大学生业余党校组织第十六期入党积极分子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

上午9点,我院团总支党校、组织部带领入党积极分子抵达平津战役纪念馆。

大家参观了平津战役纪念馆序厅、战役决策厅、战役实施厅等展厅,认真观看每一件展品,每一幅照片,每一段文字记载,详细了解了平津战役的全部过程。一件件真实的展品、一段段感人的故事,颂扬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也铭刻着革命先烈为创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丰功伟绩。

通过这次参观,大家全面认识了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深刻地感受了先烈们艰苦奋斗、勤政奉公、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留下的光荣传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更加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篇三】

近日,重点实验室党支部、团支部为了更好地践行两学一做,向革命先烈学习,组织室内青年员工参观了反映中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专题纪念馆。

纪念馆包含了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等五个部分。通过2500余件文物和多媒体、电动沙盘等现代展示手段,纪念馆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了平津战役的历史全过程。特别是展览列出的解放军使用的简陋、带着缺口的饭盒等生活用品,简单陈旧的步枪,让我们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对抗当时装备着美式军械的国民党王牌军并取得最终胜利。那一瞬间,都市的现代与繁华全部退去,只剩枪炮声在耳边轰鸣,冒着炮火奋勇向前的革命战士们身影在眼前窜动,血染的军旗依然飘扬

展馆还特别设立榜样的力量两学一做展览专题,列举了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钱学森和孔繁森等前辈榜样。通过列举前辈们的生平事迹,向大家展示了什么叫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无私奉献精神,什么是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的爱国情怀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做合格共产党员提出了四讲四有要求。我们每位共产党员要以英雄模范为榜样,真正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