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实用写作的心得体会 > 导航 > 高分作文四点实用重要经验的托福技巧心得

实用写作的心得体会

高分作文四点实用重要经验的托福技巧心得。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每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候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写心得体会为了更好的记忆,也是为了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高分作文四点实用重要经验的托福技巧心得》,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写作是测试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TOEFL考试自1987年起增加了写作测试,原因是美国的大专院校普遍反应单纯的客观题测试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考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目前大多数美国院校要求申请入学的学生提供TWE(Test of Written English)即写作考试的成绩,一般要求是在5分以上,而一些名校的要求会高达满分6分,由此可见,托福作文的成绩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申请者最后进入的学校和取得奖学金的数额。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考生的托福写作成绩平均在3.5分左右,作文已成为广大考生在留学路途中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有没有可能在短期内提高写作成绩呢?答案是肯定的。本文不仅要帮助考生在短期内突破写作瓶颈,而且要提高考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质量,从而为有志赴海外留学的莘莘学子助一臂之力。

TOEFL高分作文的奥秘何在?笔者认为,考生务必从以下四点入手,即:内容简单化、结构模式化、语言要包装、考前要强化。

一、内容简单化

内容简单化是考生在构思托福作文时应遵循的原则。考生不论是在练习时还是在考场上都应当牢记这一点。许多考生在作文上败下阵来就是因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追求内容的新颖别致。ETS出托福作文试题时特别注意选择一些弹性不是很大的题目,因为托福考试作为一种语言测试方式,其重点在于

于测试考生英语语言水平,它不像GMAT和GRE这类智商型考试那样测试考生逻辑思辩的能力;如果设置弹性较大的题目,评卷人在评分时就不容易把握。

事实上,托福作文考试的内容并不会给评卷人留下太深的影响,参阅任何一本托福指南书的考生都可以发现书中范文的内容不会有太多新意,评卷人评判的是考生的文能力,考生在构思时只要保证自己的内容符合逻辑,能够言之有理、言之成理、切题即可,然后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追求语言的得体性上;有的考生在考场上绞尽脑汁,想要找出些绝妙的内容来吸引评卷人的特别关注,结果往往是花费了十分的心思只得到一分的回报,有时反而会弄巧成拙,使评卷人的注意力转移方向,影响得分。

在考场上,笔者认为考生在构思内容上所花的时间不应超过5分钟,在认真读题并将其理解透彻以后,考生可以在试卷题目下方的空白处列一个简短的提纲,用中文即可,以此作为写作过程中内容的提示,在提笔开始写作的过程中就可将重点放在保证语言的流畅得体上,不会因为内容而中断思路。

二、结构模式化

TOEFL高分作文的第二大策略是结构模式化,这也是最核心的一条策略。通览以往的TOEFL作文考题,细心的考生不难发现,托福作文考题不仅题目弹性很小,而且题型相结稳

定,这就为考生在短期内提高作文分数创造了一个条件,使考生完全可以在考前针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题型按照固定的结构模式进行训练。TOEFL作文考题从语言形式上可大致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种为二选一,即题目给出两种观点,问考生倾向于哪一种观点,但近两年这类题目转向隐蔽化,考生要学会“拨云见日”,将隐蔽的题目转化成熟悉的题型。

例如1998年5月的托福作文题目:你朋友有一笔钱,你认为是应该用这笔钱买车还是度假,这就是典型的隐蔽化的二选一题型,可以转化为:一些人认为,你朋友应该用这笔钱买车,而另一些人认为你朋友应用这笔钱度假,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第二种题型是提出一个观点,问考生同意与否。1998年8月的考题就属这一类型,题目说向朋友借钱会影响朋友之间的友谊,问考生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第三种题型是要考生在题目所给的若干事物中选出一种说明其某种特性。观察近年的TOEFL作文考试可以看出,每年每种题型都会出现一次。

固定的题型自然有较为固定的模式与之相配,下面笔者将详细解释前两种题型的结构模式。二选一的题型有三种结构模式,一是一边倒的结构模式,即考生完全倾向于一种观点。这一模式又可分为两种,一边倒和修正型一边倒。

一边倒是说考生在文章中完全同意

一种观点,这种写法的优点在于思维单一,只需要列举几个理由,并展开讨论,不会由于内容复杂而产生逻辑的混乱,而缺点在于相对单一的内容会使考生觉得没有太多话可写。

修正型一边倒的写法是指考生即可以写赞成这种观点的理由,也可以谈反对它的理由,但由于赞成的理由多于反对的理由,所以最终考生还是同意这一种观点。这种写法显出考生的态度较为客观,不武断,而且从正反两方面谈,考生写起来会觉得可写的内容较多。

第二种二选一题型的结构模式是折衷的写法。考生可以先写赞成一种观点的几点理由,接着写赞成另一种观点的理由,最后考生就自己的情况,明确表示最终赞成哪一种观点。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说题目要考生明确表示自己倾向何种观点,这种既说甲好又说乙好的折衷写法是不是跑题。事实是,这种写法不仅符合题意,而且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所以,在考试中完全可行。

如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些人认为公司应当雇用年轻、有朝气和创造力的职员,而另一些人认为应当雇用有资历、有经验的老职员,你同意哪一种观点。针对这一题目,有一个考生写道:在雇用职员时常常会发生争论,有人认为应雇用年轻、有朝气和创造力的职员,而另外一些人觉得要雇用年龄大、资历老

且有经验的职员。赞成雇用年轻职员的人通常会列举这样的理由:……,而赞成雇用年老职员的人会说:……,假如我是一个广告公司的经理,就我的实际情况而言,在雇用策划人员时,我会选择年轻职员,因为…,而在管理阶层,我会选择一些有经验的老职员……。这篇作文在实际TOEFL考试中的得分是6分。二选一的题目还可以这样写:先说赞成一种观点的理由,再说不赞成这种观点的理由,就个人而言,比较倾向另一种观点并陈述理由。

第二种题型的结构模式相对简单得多。针对提出的一种观点问考生同意与否这种题型,考生应在第一段里明确表态是同意还是不同意题目所给观点,然后用二到三个自然段举例来支持自己的态度,最后一段做一小结,并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种题型的诀窍在于凭例证和事实说话,但考生要学会提炼事实不要在文章中讲一个冗长的故事,因为考试有时间和字数的限制。

有考生也许会问,既然结构模式化是TOEFL高分作文的核心策略,那么有没有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固定模式来对付所有的作文题型呢?考生可以尝试这种模式:即先提出自己某观点或事物的看法,然后列举理由,最后得出结论,事实上就是在写议论文时常用的三大块结构,但考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绝不可以机械地生

搬硬套,这样反而会影响成绩。

三、语言要包装

做到内容简单化和结构模式化,考生就已经向TOEFL高分作文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如果考生还能在语言的细节上下一些功夫,TOEFL作文的分数就会更上一层楼,这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谈的第三大策略:语言要包装。前面我们已经说过,TOEFL作文的测试重点是考生的语言能力,因而在语言细节上下一点功夫就可以让考生展示自己的语言修养。

作文中语言的包装主要应从以下六点入手。

首先是语法方面的包装。考生要注意在作文中选取一个中心时态,通常选取一般现在时即可,但在陈述具体例证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变换时态。TOEFL明确要求高分作文的句子要做到多样化,所以最好不要全盘使用简单句,这样会降低文章的层次、复杂句和简单句应在文章中交叉出现,而对一些描述性的例证以及临时想起的内容可以使用简单句。

词汇的包装是个较为艰巨的过程,但单从TOEFL应试的角度而言,考生可以精选一些TOEFL高分作文学习,吸取其中的语言营养,对其中的用词进行细致的研究和模仿,在练习时尽量使用范文中一些常用的优秀词汇。

语言包装的第三点是注意文化移入,TOEFL作文的评卷人与考生来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许多考生认为正常的习惯表达法也许是评卷人根本无法理解的,

所以这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具有危险性,考生如果把握不好会起到反作用。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带有比喻色彩的修辞手法,因为喻体的不同会带来文化理解的问题,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人在形容非常着急时常常比喻说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但如果在和文中出现“ants on a hot stove”,TOEFL的评卷人不会明白是什么意思,西方对应的说法是“a cat on hot bricks”(滚烫的砖块上的猫)。在文化移入方面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可供借鉴,考生在文章中可以使用一些中国历史或典故,但前提条件是考生可以用英文将其解释清楚,这样不仅可以向评卷人展示自己的语言解释能力,还可以通过这种文化移入为博得评卷人的好感。

同样在引用名人名言时考生也要特别注意:中国人习惯用别人说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西方人引用名人名言通常都是为了进行批判性分析,这也是东西方文化上的一大差异,建议考生心意一不要使用名人名言,而应当用自己的逻辑去说服对方。

说到这里自然就引出五一个语言包装的问题:应不应当在作文中作用谚语,大多数考生会觉得这些语言对评卷人而言已是陈词滥调,不应该在他们面前卖弄,事实恰恰相反,非英语国家的考生使用谚语常常会给英语国家的评卷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他们认为只有英语功底很扎实的考生才能正确地使

用谚语。因此,在对所用表达法把握很大的情况下,考生不妨在作文中写一些地道的英语习语。

语言包装的最后一点是文体意识。普林斯顿所提供的评分标准中非常明确地指出考生所写的文章应当是academic(学术性)的,考生在提笔之前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现在这篇文章应当是学术性的正式文体,在遣词造句时要抛弃口语体的非正式的词汇和句型。

四、考前要强化

前面所讲的三大策略都是针对托福作文具体写作过程而言,接下来要说的第四大策略主要针对考前准备,即:考前要强化。任何事物都是要在实践中得到证明的,想要写出真正的TOEFL高分作文,除了要学习领会前面的三大策略外,考前准备时还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考生一定要提起笔来写,只有拿起笔真正写过文章的人在考场上才有可能将种种策略运用开来,赢得高分。应该写什么,又该怎样写呢?建议考生每个题型写两篇文章,对照范文找差距,不断修改,不断完善,这个过程不仅会帮助考生强化固定的结构模式,还可以使他们在语言方面做好准备。

练习的要点是宜精不宜多,不要走入只写不改、以多求胜的误区。二是要研究范文,而不是机械地背诵范文,研究范文要抓住文章的构思、结构、句式、词汇等方面;考生可以在范文旁边写下自己的评语:别人为

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究竟高明在哪里,这个句式为什么要在这里用,可不可以移入自己的文章等等,从而把文章彻底理解并消化吸收。三是要在考前准备句式文章,因为TOEFL的作文有固定的结构、在学习范文时考生可以自己整理出一篇句式文章,而不是单纯的一个句型一个句型孤立地去背。文章的开头会采用什么样的句式,中间每段的主题句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如何去写,最后怎么结束,这些都弄清楚,整理好了,托福作文就变成了一篇完形填空,考生只须针对不同的题目填充不同的具体内容即可。

在文章的末尾,还想提醒考生注意一点,作言语是一个考生占动的测试项目,考生自己完全可以决定写什么不写什么,所以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应当采取回避的态度扬长避短,没有把握的词汇、句式或表达法尽量不同,多用一些自己很熟悉很有信心的词句。

希望考生能在实践中领会运用TOEFL高分作文的四大策略,用成绩说明:托福高分作文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水中月、镜中花;只要行之有法,你就可以成功。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商务送礼四原则的技巧心得


商务送礼是一门艺术,自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根据古今中外一些成功的送礼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起码应该注意以下四个原则:
一、礼物轻重要得当
一般讲,礼物太轻,意义不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更是如此,而且如果礼太轻而想求别人办的事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但是,礼物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有受贿之嫌,特别是对上级、同事更应注意。除了某些爱占便宜又胆子特大的人之外,一般人就很可能婉言谢绝,或即使收下,也会付钱,要不就曰后必定设法还礼,这样岂不是强迫人家消费吗?如果对方拒收,你钱已花出,留着无用,便会生出许多烦恼,就像平常人们常说的:花钱找罪受,何苦呢。因此,礼物的轻重选择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二、送礼间隔要适宜
送礼的时间间隔也很有讲究,过频过繁或间隔过长都不合适。送礼者可能手头宽裕,或求助心切,便时常大包小包地送上门去,有人以为这样大方,一定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细想起来,其实不然。因为你以这样的频率送礼目的性太强。另外,礼尚往来,人家还必须还情于你。一般来说,以选择重要节曰、喜庆、寿诞送礼为宜,送礼的既不显得突兀虚套,受礼的收着也心安理得,两全其美。
三、了解风俗禁忌
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身份、爱好、民族习惯,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有个人去医院看望病人,带去一袋苹果以示慰问,哪知引出了麻烦,正巧那位病人是上海人,上海人叫苹果跟病故二字发音相同。送去苹果岂不是咒人家病故,由于送礼人不了解情况,弄得不欢而散。鉴于此,送礼时,一定要考虑周全,以免节外生枝。例如,不要送钟,因为钟与终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对文化素养高的知识分子你送去一幅蹩脚的书画就很没趣;给伊斯兰教徒送去有猪的形象作装饰图案的礼品,可能会让人轰出来。
四、礼品要有意义
礼物是感情的载体。任何礼物都表示送礼人的特有心意,或酬谢、或求人、或联络感情等等。所以,你选择的礼品必须与你的心意相符,并使受礼者觉得你的礼物非同寻常,倍感珍贵。实际上,最好的礼品应该是根据对方兴趣爱好选择的,富有意义、耐人寻味、品质不凡却不显山露水的礼品。因此,选择礼物时要考虑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技巧心得:商务送礼的四原则


商务送礼是一门艺术,自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根据古今中外一些成功的送礼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起码应该注意以下四个原则:
一、礼物轻重要得当
一般讲,礼物太轻,意义不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更是如此,而且如果礼太轻而想求别人办的事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但是,礼物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有受贿之嫌,特别是对上级、同事更应注意。除了某些爱占便宜又胆子特大的人之外,一般人就很可能婉言谢绝,或即使收下,也会付钱,要不就曰后必定设法还礼,这样岂不是强迫人家消费吗?如果对方拒收,你钱已花出,留着无用,便会生出许多烦恼,就像平常人们常说的:花钱找罪受,何苦呢。因此,礼物的轻重选择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二、送礼间隔要适宜
送礼的时间间隔也很有讲究,过频过繁或间隔过长都不合适。送礼者可能手头宽裕,或求助心切,便时常大包小包地送上门去,有人以为这样大方,一定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细想起来,其实不然。因为你以这样的频率送礼目的性太强。另外,礼尚往来,人家还必须还情于你。一般来说,以选择重要节曰、喜庆、寿诞送礼为宜,送礼的既不显得突兀虚套,受礼的收着也心安理得,两全其美。
三、了解风俗禁忌
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身份、爱好、民族习惯,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有个人去医院看望病人,带去一袋苹果以示慰问,哪知引出了麻烦,正巧那位病人是上海人,上海人叫苹果跟病故二字发音相同。送去苹果岂不是咒人家病故,由于送礼人不了解情况,弄得不欢而散。鉴于此,送礼时,一定要考虑周全,以免节外生枝。例如,不要送钟,因为钟与终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对文化素养高的知识分子你送去一幅蹩脚的书画就很没趣;给伊斯兰教徒送去有猪的形象作装饰图案的礼品,可能会让人轰出来。
四、礼品要有意义
礼物是感情的载体。任何礼物都表示送礼人的特有心意,或酬谢、或求人、或联络感情等等。所以,你选择的礼品必须与你的心意相符,并使受礼者觉得你的礼物非同寻常,倍感珍贵。实际上,最好的礼品应该是根据对方兴趣爱好选择的,富有意义、耐人寻味、品质不凡却不显山露水的礼品。因此,选择礼物时要考虑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ETS Propell托福培训心得


综合写作高分核心要求

业界一直对于托福综合写作拿高分的关键点有所争议,这次培训我们得到了对于公开评分标准的进一步解释材料,综合写作高分标准如下:

Selects and presents the relevant main points from both the lecture and the reading

(从阅读和听力材料中选取主要信息点,即我们常说的阅读三个主要信息点和听力三个信息点)

Demonst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plete his memories ething a counselor should possess, not a teacher. (跟学生处好关系是辅导员而非教师的职责) Thats ething taken for granted, but at the same time, secondary. One must go through and pass a series of courses and tests in order to become a teacher. Any teacher is able to have excellent kno college. Teachers should not let that privilege become useless and ween two sentences? 句与句直接没有联系) Students will also eventually grow up to be influencing other people and teachers should voluntarily be their students role models.

总结:在这个中间段中,考生使用了一系列的语法结构,其中包括动名词,动词不定式,复合句和从句的使用,其中部分句型同时使用了两种语法结构,比如在最后一句话中,考生同时使用了动词不定式和and所连接的复合句,因此满足了一系列的语法结构的要求。但是考生之所以在这篇文章中只拿到4分是因为这段出现数个表意不清和句与句之间没有联系的错位,这说明托福考试对于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表意清晰的要求高于语法结构的复杂性。

雅思高分女孩:学英语 说最重要


编者按:高中三年学的是日语,英语基础薄弱,成都女孩刘羽经过一年多努力竟获得雅思6分的高分并被澳大利亚5所知名大学同时录取。昨日,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攻读市场营销和心理学专业的刘羽从澳大利亚放暑假返蓉。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英语学习故事。同时,我们也欢迎各位家长、学生和老师为我们讲述你自己的、你身边的学习故事。

刘羽告诉记者,她在初中三年学习过英语,但进入高中阶段,她打算前往日本留学,就选择了放弃英语,全身心投入到日语学习。XX年3月,在完成高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后,她报考了树德中学国际部gac预科班,打算毕业后到澳大利亚或英国留学。

入学时,老师发现刘羽的英语水平很低,甚至连一些基础知识也没有掌握,而前往上述国家留学雅思成绩是必要的前提,于是只能让她试学一个月。

“难道因为基础差就再也学不好英语了吗?我不甘心!”严格的入学条件反而成为激励刘羽发奋学习的动力。她告诉记者,学英语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口语。她就主动找老师、同学和外教进行英语对话,及时纠正发音,而且她还挑出日常对话中出现频率高的单词重点记忆,这样记忆不仅印象深,而且比死记硬背要容易许多。同时,刘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最基础的初中、高中英语课本开始,背单词,读课文,做习题。

工夫不负有心人,XX年6月,刘羽获得雅思6分和gac预科课程平均成绩3.3分的好成绩(满分4.0分),随后她同时接到莫那什大学、邦德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格里菲斯大学、卧龙岗大学等5所澳大利亚知名大学发来的录取通知书,最后她选择了澳大利亚八大名校之一的莫纳什大学攻读市场营销和心理学学士学位。

刘羽选择的专业涉及到市场管理和心理学等多种专业,日常生活用语很多,这在中国国内的课堂上很难涉及到。特别是心理学授课过程中,不少专业单词从德文、拉丁文转化而来,一进大学课堂,刘羽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上了近一个月的心理学课,她完全无法理解老师的讲课。

倔强的刘羽并不认输。她发现,国外大学更多地强调自主学习,老师在课堂上一般只重点分析具体案例,而理论和基础知识则需要学生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来掌握。于是,她在课后借来大量辅助资料自己阅读,同时上网阅读,增强自己的知识理解能力。一个学期下来,她的心理学成绩明显上升,上课也不再感到吃力了。

体会1

以前我学日语,发音节奏快且没有升降调,英语发音圆润,说惯了日语,一旦开口讲英语,我就老感觉自己发音不准,渐渐地更不敢开口。为了克服这一心理障碍,我选择了她主动开口说英语。事实证明,这一招非常有效,不仅迅速提高了自己的口语水平,还锻炼了我的勇敢和毅力。

体会2

在国外大学里,和老师的频繁交流、讨论课题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学生常常是因为语言的困难和心理的害羞而害怕和老师进行交流。其实国外的老师会定时在课后接受提问。答疑时间一般为一周3到5个小时,学生在提问前可通过电子邮件与老师预约或和老师商量延长答疑时间。

写一点考研经验


写一点考研经验

应政哥的要求,再加上有学弟学妹需要参考,决定写一篇完整的考研经验。废话不多,挑重要的说。

数学篇:我数三117分,分数不算很高,但是觉得题目很基础,我用的所有资料包括:高数同济版上下两册,高数同济版上下册课后习题,浙江大学概率论以及课后习题解析,同济大学线性代数以及课后习题解析,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李永乐复习全书,李永乐历年真题解析。

我大概3-5月看完高数,线代,概率论教材及习题,必须做比较系统化的笔记,写上没有弄懂的定义和例题。6-7月做第一遍李永乐复习全书,标记好难题,并把典型的例题写在错题集上。(我在7、8月份上了一些辅导班的课程,觉得还不错,特别是张宇和张磊的视频可以在网上搜一下。)8-9 月份做了第二遍李永乐复习全书,在这期间可以做完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这本也做两遍)。10月份开始做李永乐历年真题,按考试时的时间做,相当于模拟考,然后对照答案给自己打分,我当时做真题平均120左右,这也可以检验自己之前的学习成果。这样按套题做完后,后面有按章节把题目分类,这时候你可以再次检验自己哪些部分没有学好,查漏补缺。真题至少做三遍。

注意:1,看一遍书,或做一遍题都要有自己的笔记。而且笔记是越做越少,因为你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少。2,查漏补缺,在系统复习完一遍后,哪些章节不懂,一定要重新拿起教材和复习全书专门复习那一部分。一直到考前都要重复做这件事。3,在第一遍复习时,不要纠结自己不懂的问题,只需知道自己的弱项,到9月份你看的书多了,做的题多了,自然会有质的飞跃。4,书上有些定义需要你会证明,比如中值定理等等,教材上的典型例题一定要会做,反复做。

英语篇:我英语一70分,今年英语算比较难,但我做完还剩40分钟,原因是作文套了模板。我用过的所有资料:张剑黄皮书历年真题解析(93到14都要做)、网上拓词软件、小本的单词书(原则上单词释义只记考研要考的意思)。

我每天大概花30-60分钟记单词,而且是记做阅读时遇到的生词,我没有专门背过单词书,前提是你基础还行。我每天做两篇真题阅读,一直坚持到考前。93-97年做一遍即可,97-07做三遍,07-14做三四遍不为过。每做完一遍,必须把生词抄下来第二天早上记忆,每句话的结构要弄懂,而且基本可以自己随口拈来。这也就培养了翻译和写作技能。

新题型:新题型靠逻辑思维,以及平时的积累,所有针对性练习留到10月份以后。可以适当做一点模拟题。

作文:由于平时练习阅读也对写作有帮助,所以我11月开始做所有的作文真题,按自己的思路整理好作文模板,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作文真题做两遍足矣。

翻译:翻译我大概9月开始做真题,97年后的做三遍左右。重点在于把句子结构弄懂,灵活翻译,有时候单词不懂,但可以在语境中猜出来。如2014年是讲贝多芬,所以以你对贝多芬的常识性了解,猜出很多句子意思不成问题。

注意:在阅读中背单词,不要几个月抱着单词书背,其他的什么都不做。近20年的真题已经囊括了所有考研词汇,所以记住阅读中的词汇就行。阅读是重点,占40分,而且可以锻炼你的写作和翻译。(没报班的同学可以在网上找找何凯文、商志的视频,很有帮助)。作文最好拿分,只要不跑题,有自己的模板就会很不错了。

政治篇:我考了80分,算是高分,但鉴于我高中是理科生所以我对政治有点一窍不通。我用过的资料有:红色的大纲解析、风中劲草的考点背诵、辅导班的讲义、石磊的时政、石磊的20天20题、肖秀荣的1000题、肖秀荣的历年真题解析、肖秀荣的最后五套题(2014年压中两个大题)石磊的最后三套题(2014年压中两个大题)。

我10月上了辅导班(可网上搜李海洋、石磊的视频),让我对政治有了大致了解,红色的大纲解析出版后我就买来看了两遍,因为比较厚,所以当小说看,不用仔细背诵,这算是打基础。风中劲草我背了3遍,要仔细背,很有用。(如果上辅导班就跟老师的重点来)肖秀荣的1000题做第一遍会错很多,一定要把错题标出来,然后做第二遍。肖秀荣历年真题一套一套做,相当于测试自己的水平,至少做两遍选择题,后面的大题仔细看看,分析答题方法和套路。考前半个月,背诵石磊的20天20题。在考前一周,开始疯狂做各种人出的最后几套卷,但重点背肖秀荣的大题。

注意:选择题靠背诵和理解。大题靠政治思维和答题套路。我自己背的大题很少,但考试可写的东西很多。坚持几点原则:1,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2,坚持毛泽东思想3,坚持党的领导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就叫政治思想和政治觉悟。而且学政治不要装清高,当愤青,要适应政治术语,把思维调成政治模式。你想愤青想骂党,考完研再说。我一个大题可以一口气写四五百字,这就叫政治思维。至于套路可以参考一些老师(我用过石磊的)给的答题模板和万能公式,比较有用。

专业课:我考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124分。所用书籍:教材和金圣才的辅导书,以及历年真题(可问考上的学长学姐要)。

我本科学过教材,所以我10月开始看书做题,感觉时间特别紧,所以我只看了一遍管理学和两遍微观经济学教材,并背诵辅导书上的重点(四遍左右),其他时间都花在找所考院校的重点上。所以找真题和找学长学姐很重要。另外,像管理学的答问题都比较灵活,我没有一个答问题能完整的背出来,但是我理解意思,于是就用自己的话写,还举出案例,这样论述题会得分较高。因此,我觉得要理解性记忆加上了解相关案例。

3-8月份的时间安排:

6:30起床然后洗漱完吃早餐

7:30-8:30找个座位背单词或读阅读

8:30-11:30做英语阅读或其他,然后做好笔记,分析理解

中午吃饭午休

2:00-5:00数学

6:30-10:00数学

12:00前准时睡觉

9-10月把晚上数学的时间花在专业课上。

11-1月把英语和数学的时间缩短放在专业课和政治上。睡前还可以被一个小时的政治。

我课比较少,基本没去上,所以全用来考研了。可以用新浪微博关注石磊,商志,黄涛,何凯文,李海洋,张宇等考研届名师,他们会发一些很有用的消息或者知识点,包括答题模板。

关于制定计划:

1,首先知道自己要在几月份做完哪些事。

2,了解自己的进度和效率。比如一本大纲解析有400页,我首先测试一下我一个小时能看多少页,然后制定自己每天的计划。

3,计划因人而异,但是一定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最好每5天有个计划。

4,学会适当放松,每个周给自己半天休息时间,六月份可以回家几天,暑假旅游三四天也不成问题。但记住暑假最关键,会有质的飞跃!

初试关键:打好基础,注重真题,抓住重点!

复试篇:对于文科来说,出了成绩再准备应该不晚。我是复试前六天开始准备的,吓坏了我自己。首先,看完指定书目,对该课程有重点的了解与背诵。其次,准备好中文和英文自我介绍。最后,准备好考研的常规问题。如:你为什么要读研?你为什么选择该校或该专业?你读研的计划是什么?你的优劣势是什么?你觉得研究生和本科生有什么不同?(中英文均准备)

我复试分为中文专业课笔试100分,英文专业课笔试50分,中文面试一对五个老师80分,英文面试一对两个老师20分。

诀窍:谦虚,礼貌,自信,大方,不紧张。我面试时给每个老师发了我的以及一本我获奖证书、读研设想的合订本。老师马上觉得我做事很认真,态度很好。然后,我抽了两个专业课题目,五个老师每个人问了我三四个问题。我所做的是:1,面带微笑,从容淡定。2,条理清楚,讲话流利不打结。3,谦虚,礼貌,多对老师说谢谢。

我觉得面试很重要,所以平时可以多锻炼下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我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但一旦需要我发言,我可以滔滔不绝,抓住公共场合发言的机会可以提升表达能力。英语听力和口语需要平时练习,临时抱佛脚不太管用。

一定要学会坚持,最后把考研当成一种习惯,习惯单调乏味,一天到晚对着书本习题的生活。人要耐得住寂寞,对自己有信心,而且要有梦想,敢于奋斗!不要考虑没考上怎么办的问题,因为哪怕你没考上,只要你奋斗过了,你至少知道自己还没有丧失追逐梦想的能力!初中英语老师说过一句话“彼人也,我人也,彼人是,我乃不能是?”所以,相信自己!坚持到底!

最后特别感谢杨泰,唐思学姐,王璐学姐,雷明望学长给我的帮助!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学弟学妹们起到一点借鉴的作用。

雅思高分心得


雅思高分心得

首先是听力部分,听力B段课程给了我很多细节方面的帮忙,C段课程则给了我一个宏观方向解题的方法。在课程过程中,Demi老师每节课的听写是帮忙学生找出自己词汇方面漏洞的最好时机。所有的错词要记录并且反复听写。

推荐使用雅思王听力中名词的听写部分还有Sophie老师给与的7分机经单词,我在考前将它们刷了三遍,这就给予了自己必须的拼写基础和听力所需要的感觉。

然后,听力最重要的是多听多练习,当自己遇到错误点,听不出的点能够反复精听再复述。Sophie老师是让我们做听写练习,我认为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能够直接听写文本中最困难的部分,不用每句话都听写下来。我感觉在B段升C段的过程中,我的听力是有质的进步的。[由整理]

第二是阅读部分,阅读其实重要的是解题方法,遇到不同的题型都要采用不同的解决思路和解题顺序,这些老师课堂上都会详细地提及。

再次就是多练习,在做题中积累生词和替换词。当题目做多了,一个人能够很好的明白自己的阅读水平大概是多少分。然后再透过了解自己的水平和知识缺漏点,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我在做完每一篇阅读之后,都会精读全文,用荧光笔标注生词,方便二次复习。但是,我很容易阅读钻牛角尖,所以有一样问题的同学能够尽量将阅读题目与文章进行详

详细比较,选取最贴近文章的答案,不要过度思考,也不要凭感觉做题。

我的阅读从一开始备考雅思到最终结束复习一向都稳定在7分,不高也不低,所以我觉得阅读考试是一个真正考出水平的考试,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很大的提升,所以平时一年一年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我个人很不喜欢看新闻所以也不爱听英文广播,和我一样的同学能够多看美剧给自己营造语言环境,从看美剧中也能够丰富口语的谈资的。

第三是写作部分,对我而言这是最困难的一个部分了,而且我的写作分数不高,我在平时的练习中水平也一向只写在6分。在这个模块我会写的相对较少一些。写作光靠自己是很难进步的,如果能够大家还是尽量买书或者上课。在我看来,雅思写作有两个重要点:一是背诵替换词、二是句型多样化。

第四是口语部分,在课上老师会带给思路,也会让同学们进行试讲,大家必须要利用好上课的时间,积累素材和好词好句并且勇敢地表达自己。在课下有空就能够写题卡,我是最后半个月才开始写题卡,所以每一天花费很多时间在口语上,如果在一开始备考就开始好好准备题卡,我相信在后面的学习中会更简单一些。

我在考前是准备好了所有part1和part2还有一半的part3。这个准备并不是完全的每句话的背诵,而是记忆该讲的点,和能够用上

的好词。口语可能是存在压分现象的,但是我觉得只要好好准备,它并不会影响你整体的成绩。并且还是看个人的积累,因为在part3你不明白自己会被问到什么问题,你的整体回答会不会有一些文化差异让考官听得不明白。所以平时的练习和题卡的书写必不可少,争取在part1和part2就给考官留下一个好印象。

最后想提的是,很感谢新航道的老师们和助教们,他们都在我备考期间给了我很多帮忙和鼓励,老师私下安慰鼓励的话,都让我更放松并且有自信地应对考试。

但是只上课并不足够,关键还是要靠自己课下的努力,而且雅思是一个考出水平的考试,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从5分学到7分,所以不要急于求成,课下遇到的问题能够多和老师交流。还有,我在备考期间的用书除了剑桥4-12,也刷完了9分达人听力4,和9分达人阅读2和3。但不要为了背答案而去刷题,更主要的是自己对照所带给的中英文对文章有一个透彻的理解。

中医考研的一点经验之谈


中医考研的一点经验之谈

2013年考研早已经落下帷幕,而今我复试也已经结束,总体上说是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就陆续有不少学弟学妹们来询问我的一些考研经验,这让我有点受宠若惊,或许好的经验真的谈不上,但也愿意把我考研的一些体会与各位分享一下,倘若没有误人子弟我就心满意足,但若有那么一两位学弟学妹们说有那么点用我就阿弥陀佛了!

鄙人13年中医考研学生,初试总分380,其中中医综合246分,政治80分,英语54分。各科均不属于出类拔萃的那种,都比较平均,所以总分加起来在复试中占据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还是有点优势。我本人在大学五年期间的学习成绩并不很好,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奖学金,在班级里的成绩排名每学期也都靠后,尽管从未挂过科,但很多都是将将60,英语四级也是大三下学期六月才考过的,六级一直就没过。尤其从大二下学期我开始决定考西医开始,一直到大四上学期11月因政策原因被迫放弃,我基本没有太好好学中医,所以在12年3月开始准备中医时,我几乎处于一个零基础的尴尬境地。如果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最后的结果确实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所以我个人觉得可能我的这些所谓经验更适合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参考参考。

言归正传,我个人将分科目介绍我考研的一些经历。我将中医综合复习分为了四个阶段,即基础理解、识记、强化、真题攻关。每个阶段的时间并未有一个很明确的界限,接下来我将按照这四个阶段介绍我中医综合的复习进程。

基础理解阶段我是在3月起步的,历时大概4个月左右,主要是构建中医框架,这主要是因为本人在考研之前有一个比较长时期的荒芜期,对于中医整体的把握性不够,这个阶段我所做的工作就是从中医基础理论上发散到各个科。例如在看中医哲学基础时,我着重理解阴阳五行的内涵,并直接归属五脏系统,对于阴阳,我配合中诊八纲辨证一起复习一遍,然后五行,每一行配一脏,五行生克制化乘侮中看整个中医的体系,并从每一脏又看到中诊中每一个脏腑辩证,实际上可以看出中医的一个整体框架,所以我中基中诊基本上在基础复习这块我只看了一遍,可能这点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但自我觉得我从这一块收益良多,在中医知识体系构架这个目的上我达到了。

识记阶段我实际上和所有阶段重合,他散步在所有阶段之中从未有断过。我个人认为考研从应试角度上就是一个背诵大课堂,不管是政治还是英语或者中医综合,记忆是考研成功首要前提。我在3月开始就在背中药和方歌,这几乎等同一个炼狱的过程,很痛苦,我基本处在一个背了忘,忘了背,每天都至少两个小时,早上爬起来第一件事是把中药从第一章开始点,一直点到我背的地方为止,有多少不会的标记,和今天要背的任务一起背。当最后我把中药背下来时已经是5月中旬,整整两个半月时间,每天两个小时,甚至有时达到四个小时,最后的效果就是点到哪位中药,我可以在5秒之内背出它的功效,这个阶段我仅仅只是背功效。方歌在7月我也基本上达到了每首方歌都能很流畅的背下来。在中药方歌背完之后并不是这么就算了,我基本上还坚持到在背完之后每周都能再背一个来回,一直坚持到考研结束,其实你只要真的背下来,之后每周默一遍是很快的。对于中内的辩证分型论治的识记这一块我大概在9月中旬的时候达到一个很熟练的程度。实际上在背完这三科再加上到此时第一轮复习已经结束,我在做任何一套中医综合试卷时220分已经是最低分了,所以大家千万别小看记忆,理解很重要,但我个人认为记忆是关键。如果各位能够将中医这三科记忆部分完成,那么过一般学校的复试线问题不大。中综能达到220,英语加政治100-110分并非难事,算起来已经320了。所以当很多学弟学妹问我政治的时候,我一直告诉他们不要太在乎政治,中医综合才是关键,政治分真的只是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但中医综合却是考研这座大厦的基底,中医综合高,你考研才能出成绩。而对应的,中医综合要想拿高分,识记是你必须跨过的一个最关键的坎。

强化阶段我大概是在7月末开始的,在这个阶段我主要看了四科,中药,方剂,中内,中诊。参考书对于中药方剂我主要用的是文都的,因为文都在这两科上总结的相对较好,看起来有针对性,在中药的时候开始重视每一味药物之间的比较,最主要的是同类药之间的比较,对于不是同一类但功效也相似的药物也应该做些比较,在比较时应该自己独立思考,可以少量参考一些资料,但多自己总结。对于方剂我主要是从真题上去总结的,用240分之路的实战演练篇,可以看出方剂考试的出题思路,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应该及时查阅相关资料,而不是看解析,把这个方剂相关的一些内容都看熟看透。对于中内,我着重开始对每一个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历史沿革的总结,同时也开始重点攻关240分之路实战演练的题,通过题目来知道自己对于哪些方面的知识有欠缺,并做相对应的工作。对于中诊,我可能复习方法有些特殊,但自我感觉效果还可以。我开始将中诊进行分类,一类是理解篇,一类是识记篇,一类是总结篇。对于理解篇,主要是症状学这一块,因为症状太分散,要记忆起来很困难,但总结从我个人知识底蕴又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我选择多加思考去理解,尽量做到看到这类题目少犯错误。我的理解思路主要是与中内相结合,例如失眠,那么中内有不寐的病,中内分型分为肝火扰心、痰热扰心之实证,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心胆气虚、阴虚火旺之虚证,那么失眠的病因也就是以上这些,其实中诊和中内相结合的例子很多很多。还有一部分如五色主病这样的推理性很强的,也应着重理解。原则就是可理解的一定理解,可联想的多去联想,目的只有一个,会。对于识记篇,主要是舌诊、脉诊、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这四块内容很少,考试很多,题目集中,不是不可以理解,而是识记起来并不太费时间,而且记下来之后不会再犯错误。对于总结篇,主要是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尤其是脏腑辨证,应该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的病因病机来总结。可以采取分拆组合的方式。首先,分归五脏来探讨每一脏的病证特点,然后再按照气血阴阳分别探讨,再然后进行有序组合,你就能应对绝大多数中诊题了,乃至对你中内辩证都有很大帮助。这些工作量稍微有点大,我当时也并没有做的很细致,但效果却是显著的,如果你们有时间能做的更好,我相信效果你们是看的见的。在强化阶段我开始识记针灸部分,主要是记忆针灸经络循行,经络歌,特定穴歌,着重复习针灸总论这一部分,因为针灸学考试重点在这里。说实话,我针灸复习的不好,所以这块具体问题你们可以去问像刘学、龙麟等。

在真题攻关这块,我大概是在强化中期已经开始了,时间是在10月1号国庆节,我当时计划的是每天一张试卷。在考研结束时,从91年到12年真题我前前后后做了五遍,近十年真题我又多做了一遍。自我感觉做真题是很有必要的,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真题原题以及改编题出现,真题做多少遍都是不嫌多的,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我个人认为做真题的前部分应该归属于强化阶段,即第一遍和第二遍,这个应该很认真研究,整个时间跨度可以达到将近两个月,每道题都要认真看,一套真题一两个小时做完,花两个小时去研究,着重研究自己错的,对于没错的也应该再分析一遍,看自己有没有是猜的,或者思维错误,但结果却对的,总之前两遍着重于细做,这两遍真题研究时间跨度大也没有关系,对一些反复考察到的题目或者知识点应该着重分析。一般在12月的时候可以结束这样的真题复习方法,改为重点钻攻。我在这个时候一套真题的速度一般是70分钟就能做完,不需要可以将究速度,但要保证两个小时应该做完。这个时候只要对于自己错的题多加研究,此时错题本应该派上用场,第一遍第二遍的时候整错题本会多的让你无所适从,这个时候错题本会相对轻松,而且是真正地精华,你会从错题本中受益良多。我当时是一次做两套真题,然后两套题一起分析,有的时候做的顺,我一天能做四套。总之,这个时候我就是大量练习真题,把其中错误部分着重分析。通过大量真题总结考试重点,自己的缺点所在,做到有的放矢的复习,我个人认为这是考研复习的最佳方法。

对于英语,从个人角度来说,我英语太烂,四级勉强过关。在英语这块复习上,尽管最后成绩并没有拉我后腿,但实际上我真没有什么发言权。我个人复习上就是从一开始准备考研,就背单词,从没有停过一天,一直背到考研那天。然后每天坚持做阅读,每天至少一篇。我复习英语完全就是奔着考研去的,我个人认为考研阅读是英语的关键,作文是英语的基础,30分的作文,绝对不能小视。所以我个人从9月就开始了的背诵,而且从头到尾我只背了15篇,最后的结果就是这15篇我背的滚瓜烂熟,到后期虽然没有总结出自己的模板,但写起来也比较顺手,毕竟各种句子都背的很熟了。

政治上,我个人建议选择题还是大家的关键,不要舍本逐末。有人从5月就已经开始准备政治,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我的政治按说是在7月份开始的,但那个时候有一天没一天的,复习到9月份的时候还没看完马原的一半,更谈不上理解。真正地复习是从9月中旬开始的,那个时候我开始又从头看政治,每天都是晚上下自习之后回到寝室,先做一篇英语阅读,然后开始看政治,把他当小说一样,扫一遍,每天扫20页,大概四五十分钟,然后就做选择题,我当时用的是命题人1000题,后来有了风中劲草,这本书还是很好的,我后来就一直练的是这个的选择题,当然命题人1000题后来也做了一遍。这样模模糊糊一直到12月,政治大概看了一遍命题人的讲义,看了一遍风中劲草。在12月是政治复习的关键,这个时候我开始调整复习时间,把政治放到晚自习的前两个小时。这个时候我密切去关注各种冲刺试卷或者押题试卷,都去的诚信复印社买的打印版,买回来了我就都做选择题,其他题都没有看过,所以我做的选择题应该是很多的,我是有多少套看多少套的选择题。最后政治成绩80分,真正地功底还是在选择题上面。对于大题,我就最后背了肖四,这个要背的滚瓜烂熟,总共20道题。然后看了领航20天20题,不管题目怎么出,所有的题目考点这里面都有,但是不需要去背,因为你根本背不完,对于这本书,我基本上就是五天看一遍,然后循环看。大题之间的分差基本上很小,不要去押宝哪个考研机构能压中题,对于大题你只需要有话说就行。很多人包括我在考研前都觉得政治大题怕写不了多少字,实际上上考场之后你会发现你有的是话写,到最后是写不完。考研政治选择题高,总分高,选择题低,总分低,复习得有所偏重,毕竟这是应试,多拿分是关键。

很多人也问了我关于报班的问题,我本人没有报班,实际上一开始我报了政治,但在真正开始要上课之前我退了。我个人认为报班与否根据个人实际选择,实际上各种辅导班对考研帮助并不大,关键还在于你能否坚持下来。中医综合完全没有必要报班,英语呢,我个人认为下点语法阅读方面的视频看一遍就好,也没有必要报班,实际上根据我们考研的经验,报班帮助并不大。政治方面,报个班也行,能帮助理解,我在到政治上考场之前很多政治术语都不理解,尤其是马原,我本人是学理科的,这些东西我完全是云里雾里,从来没有明白过,所以报个班听这些名师们指点一下其实也有所帮助。但报班不能产生依赖,很多人就等着最后压题,如果是抱着压题的心态去报班的,这样的同学我很不赞同。报班的同学也应该有所取舍,如果上课和你的计划冲突,那么宁愿不报班或者不去上课。我当初就是觉得一天天的上课,会让我复习断断续续。毕竟复习状态和效率是考研成功的保障,而复习效率需要一天天的坚持复习去保持。

做个总结,我个人认为中医考研中医综合是关键,英语是保障。中医综合关键在记忆,多总结,多思考,多做真题。英语把握阅读和作文,政治关键在选择。报班,我不反对,不鼓励。最后的成功来源于坚持,从每一天开始,一直坚持到考研结束,按部就班,有计划的复习,最后你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如果有任何其他问题,可以再祥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