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植树造林主持词 > 导航 > 植树造林心得体会范文

植树造林主持词

植树造林心得体会范文。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基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们一般通过心得体会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植树造林心得体会范文”,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植树造林还能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噪音,保护生态平衡,因此植树造林是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的。下面是带来的植树造林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心得体会范文篇1

这几年,全球各地都有极端天气状况的发生,有的国家发生洪涝灾害,有的国家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干旱,还有的国家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种种可怕的自然灾害,这都是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所以现在人们对环境保护提高了重视程度。我呢,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名环保小公民。

每年3月12日是植树节,这一天我总要参加由园林局组织的植树造林的活动。一大早,我们就来到动物园,领取了一棵属于我的小树苗。来到种植地后,我和爸爸、妈妈每人拿一把铁锹,一铁锹一铁锹地刨起土来,不一会儿,我们就刨了一个又大又深的坑。接着,我们又一起把小树苗轻轻地放在坑里,深怕伤害了小树苗。妈妈双手扶着小树苗,我和爸爸又拿着铁锹,一铁锹一铁锹地把刨出来的土填进去。填一会儿,踩一踩,要把土踩实了,就这样,我们反复地做了几次。我们的小树苗终于能够笔直地站在那里,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那么精神,那么可爱!最后就要我为小树苗浇水,让它能够吸取养分,快快成长。

看着我的小树苗,虽然我也觉得很累,但是我骄傲,我自豪!因为我为地球妈妈增添了一根绿色的头发。将来我的小树苗一定会长成一棵苍天大树,它会保护地球妈妈,让妈妈变得更年轻,更漂亮!让我们的空气更清新,环境更美丽!

植树造林心得体会范文篇2

绿化祖国,就是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用绿色植物把国土覆盖起来。植树造林还有许多好处呢!

首先,植树造林能放风固沙。每一次狂风吹起,沙砾飞扬,不得不出门的人们,像鱼儿在惊涛骇浪中在挣扎,顺着风走的人身不由己的向前飞奔,逆着风走的两腿向前,而身子后退,人们被弄得苦不堪言。要想抵抗风沙的袭击,必须大力植树造林,从而就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

其次,植树造林可以提供许多宝贵资源。木材是森林的主要产物,可以用来建房,建桥,造纸等。木材还可以用来做工具,家具,工艺品等日常用品。有吃的方面,酸甜可口的水果,香酥的茶叶,有高级的药材等,总之,它的作用大的很。

再其次,植树造林能消除空气污染,美化环境。我们每天吸收的灰尘,二氧化碳等这些环境卫士,在净化空气,保障人们身心健康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此外,植树造林还能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噪音,保护生态平衡,为人们提供理想的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的场所。

森林真是人们忠实的朋友,而现在,森林却在迅速消失,成为我们关注的大事。所以,植树造林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要植树造林,我们要绿化祖国!

植树造林心得体会范文篇3

阳春三月,大地复苏,春意盎然,恰是植树的好时机。与此同时,象征着孕育绿色生命的植树节也应运而至。为了给我们的家园增添更多绿色,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对国土绿化重要性的认识,坚持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山东工会管理干部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员,我们把握时机,精心策划、准备,开展了20xx年爱心植树活动,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xx年3月11日在济南市长清区林业局的协调下与长清各区直属机关共同在长清区文昌街办事处三龙村开展了植树造林活动。

这次植树活动得到了会计系团委老师的大力支持,同时在会计系学生会的协调,组织了14级青协干事28,会计系09级班长、团支书12人共计40人,一起参加这次活动。大家三人一小组,合作进行植树,各个青年志愿者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领到工具后,大家争相动手,分工合作,有条不紊的完成了任务。所有志愿者都发扬了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努力。这些新绿的小树为我们祖国增添了一道绿色风景线。在活动中,同学们表现积极,服从安排,认真高质量的完成了植树任务。

此次活动得到了林业局以及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植树是为了环保,为了保护地球母亲。虽然我们每个人所能贡献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大家每一个人贡献一份力量,大家的力量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此次活动为加强青年志愿者各项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各位青年志愿者共同协作,较好地培养了大家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以实际行动来为济南的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增强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培养同学们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了大家的责任感。

植树造林心得体会范文篇4

植树节这天,天气爽朗我们来到了**坂头水库,用锄头和铁锹为荒山披上绿装。前几年,由于森林遭到极大的破坏,大自然已经对我们进行了惩罚。我们不会忘记98年的那场大洪水,它冲毁了多少家园,它带走了多少可贵的生命。我们不会忘记北方的沙尘暴,它掩盖了晴朗的天空,它让出行的人们头顶塑料袋。现在我们意识到了大自然的愤怒,我们要植树造林,我们要造三北防护林,我们要在长江源头造林,我们要在黄河源头造林,我们要在全国各地造林。中国森林面积小,资源数量少,地区分布不均。1990年中国森林面积为1.246亿公顷,人均约0.107公顷,而全世界森林面积约40.49亿公顷,人均约0.8公顷。中国森林覆盖率12.98%,而全世界森林覆盖率为31%。中国森林蓄积量91.4亿立方米,人均约8立方米,而全世界森林蓄积量约3100亿立方米,人均约72立方米。而南方是多山的地区,不少山地坡度很陡,雨量多并常出现暴雨。因此森林对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护沙、调节气候,减免洪水灾害和下游河流、湖泊、水库的淤积具有更重要作用。这些让我们更了解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今天,我们用双手种下一棵树;明天,我们的自然灾害就会少一点。让我们用辛勤的劳动换回一个绿色的家园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看到一棵棵树苗植根于祖国大地,用绿色回报人类时,我想到了怎样树人,怎样才会使人生更有意义。

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人生的价值何在?我为什么活着?这些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我相信几乎每个人都曾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或有意或无心地思考过、反问过自己吧。当我看到产房里新生婴儿之啼哭,年轻母亲亲切的安慰,我深信,人生是必有其意义的。当我看到大地上各种生命自由伸展,到处生机勃勃,生意盎然,我深信,人生是必有其意义的。当我看到青春少男欢乐之歌谣,青春少女美丽之笑靥,自由小孩之嬉戏,良朋好友之聚会,我深信,人生是必有其意义的。人生的意义,在于奋进中!全力投入重任,去变革落后的事物,推翻邪恶的力量,推动生活的前进!在搏击中前进,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中。孤立的个人,没有意义。只有在人与人的互相支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中,人生的意义才能得到体现。人生的意义,也深深蕴含于平凡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干好每一件具体工作,尽自己应尽的责任,享受各种各样生而为人的乐趣。不是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吗?愚蠢的人,不思考人生的意义。在生活中久受磨难的人,怀疑人生的意义。自私自利的人,嘲笑人生的意义。而智才则告诫每个人:人生自有其意义!这种意义,在于热爱,在于创造,在于奉献!人们啊,热爱生活、创造事业、奉献社会吧!你将会领略到生而为人的无尽乐趣!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首先须依赖于对人生与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人是作为人类这样一个整体而存在的。任何一个人,都是这个整体的一分子,都必然的要依赖于这个整体而生存,谁也不可能脱离这个整体。作为孤零零的一个人,即使有再大的本事,他都会无法产生,无法生存,更无法使生命延续。作为人类的一分子,个人在依赖别人的同时,相对于其存在,他也必然会对别人产生或大或小的某种作用:或者为别人带来利益,或者对他人造成损害,这也就是所谓的个性。但是,个性总是要溶解在社会的共性之中。谁也离不开这个社会。作为人类的一分子,为了整个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的繁荣,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的发展和他人的幸福做出自己的奉献;作为个人自身,要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也有责任使自己的人生成为有价值的人生,成为能够为别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帮助的生存。

就一个具体的人来讲,他总是要从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来衡量自己存在的价值的。无论人们的世界观多么不同,他都不可能以自己作为衡量自己存在价值的尺度。母亲的喜悦在于孩子的成长,教师的欢乐在于学生的成才,医生的欣慰在于病人的康复。许多著名的人物都这样解读过自己对生存的感受:曹禺先生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该为人民用尽自己的才智、专长和精力,再离开人间。不然,他总会感到遗憾,浪费了有限的生命。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讲过: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爱因斯坦也讲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既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而更多的伟大人物则是用自己的具体行动解读了人生的意义:雷锋、焦裕禄、郑培民,举不胜举的英雄们用自己的实践,阐述了奉献与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展示了人生价值的真谛。

实际上,从整个人类繁衍历史的角度看,一个人的奉献再大,都不可能超过他从整个人类社会所得到的收获。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人类的文明在不断进步,科学的发展在不断延伸,由此带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高。但是,现代文明的这一切,都是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奋斗不息,艰苦探索,顽强拼搏的结果。我们现在用电脑写文章,用网络发邮件,是何等的方便。可是,人类从结绳记事到发明文字、从甲骨记文到造字印刷、从鸿雁传书到传发电报、一直到现在的互联网的建立,这中间经历了多少人不屈不挠的探索和艰苦卓绝的努力。回顾历史,有多少科学家为了某一个发现、一项发明或一个创造而穷困潦倒,艰难困苦,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没有这些奉献,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是永远默默无闻的奉献,我们会有可能享受现代文明的今天么?一个人的奉献再大,也不可能超越整个人类社会所赋予他的东西,这绝对是不争的事实。臧克家的诗句说得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作为世界上的高级动物人,无论高矮胖瘦、轻重美丑,都有一副肉体的躯壳;同样,也都应该有一个灵魂。我这里所说的灵魂,是指一个人的精神,他的理想、追求和信念。否则,那一具躯壳,只能是酒囊饭袋,甚至是行尸走肉而已。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过去许多伟大的志士仁人为我们做出过榜样。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奉献精神,奉献也会让我们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3.12植树造林感想体会


植树节这天,天气爽朗我们来到了**坂头水库,用锄头和铁锹为荒山披上绿装。前几年,由于森林遭到极大的破坏,大自然已经对我们进行了惩罚。我们不会忘记98年的那场大洪水,它冲毁了多少家园,它带走了多少可贵的生命。我们不会忘记北方的沙尘暴,它掩盖了晴朗的天空,它让出行的人们头顶塑料袋。现在我们意识到了大自然的愤怒,我们要植树造林,我们要造三北防护林,我们要在长江源头造林,我们要在黄河源头造林,我们要在全国各地造林。中国森林面积小,资源数量少,地区分布不均。1990年中国森林面积为1.246亿公顷,人均约0.107公顷,而全世界森林面积约40.49亿公顷,人均约0.8公顷。中国森林覆盖率12.98%,而全世界森林覆盖率为31%。中国森林蓄积量91.4亿立方米,人均约8立方米,而全世界森林蓄积量约3100亿立方米,人均约72立方米。而南方是多山的地区,不少山地坡度很陡,雨量多并常出现暴雨。因此森林对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护沙、调节气候,减免洪水灾害和下游河流、湖泊、水库的淤积具有更重要作用。这些让我们更了解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今天,我们用双手种下一棵树;明天,我们的自然灾害就会少一点。让我们用辛勤的劳动换回一个绿色的家园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看到一棵棵树苗植根于祖国大地,用绿色回报人类时,我想到了怎样树人,怎样才会使人生更有意义。
“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人生的价值何在?”“我为什么活着?”……这些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我相信几乎每个人都曾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或有意或无心地思考过、反问过自己吧。当我看到产房里新生婴儿之啼哭,年轻母亲亲切的安慰,我深信,人生是必有其意义的。当我看到大地上各种生命自由伸展,到处生机勃勃,生意盎然,我深信,人生是必有其意义的。当我看到青春少男欢乐之歌谣,青春少女美丽之笑靥,自由小孩之嬉戏,良朋好友之聚会,我深信,人生是必有其意义的。人生的意义,在于奋进中!全力投入重任,去变革落后的事物,推翻邪恶的力量,推动生活的前进!在搏击中前进,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中。孤立的个人,没有意义。只有在人与人的互相支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中,人生的意义才能得到体现。人生的意义,也深深蕴含于平凡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干好每一件具体工作,尽自己应尽的责任,享受各种各样生而为人的乐趣。不是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吗?愚蠢的人,不思考人生的意义。在生活中久受磨难的人,怀疑人生的意义。自私自利的人,嘲笑人生的意义。而智才则告诫每个人:人生自有其意义!这种意义,在于热爱,在于创造,在于奉献!人们啊,热爱生活、创造事业、奉献社会吧!你将会领略到生而为人的无尽乐趣!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首先须依赖于对人生与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人是作为人类这样一个整体而存在的。任何一个人,都是这个整体的一分子,都必然的要依赖于这个整体而生存,谁也不可能脱离这个整体。作为孤零零的一个人,即使有再大的本事,他都会无法产生,无法生存,更无法使生命延续。作为人类的一分子,个人在依赖别人的同时,相对于其存在,他也必然会对别人产生或大或小的某种作用:或者为别人带来利益,或者对他人造成损害,这也就是所谓的个性。但是,个性总是要溶解在社会的共性之中。谁也离不开这个社会。作为人类的一分子,为了整个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的繁荣,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的发展和他人的幸福做出自己的奉献;作为个人自身,要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也有责任使自己的人生成为有价值的人生,成为能够为别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帮助的生存。
就一个具体的人来讲,他总是要从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来衡量自己存在的价值的。无论人们的世界观多么不同,他都不可能以自己作为衡量自己存在价值的尺度。母亲的喜悦在于孩子的成长,教师的欢乐在于学生的成才,医生的欣慰在于病人的康复。许多著名的人物都这样解读过自己对生存的感受:曹禺先生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该为人民用尽自己的才智、专长和精力,再离开人间。不然,他总会感到遗憾,浪费了有限的生命。”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讲过:“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爱因斯坦也讲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既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而更多的伟大人物则是用自己的具体行动解读了人生的意义:雷锋、焦裕禄、郑培民,举不胜举的英雄们用自己的实践,阐述了奉献与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展示了人生价值的真谛。
实际上,从整个人类繁衍历史的角度看,一个人的奉献再大,都不可能超过他从整个人类社会所得到的收获。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人类的文明在不断进步,科学的发展在不断延伸,由此带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高。但是,现代文明的这一切,都是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奋斗不息,艰苦探索,顽强拼搏的结果。我们现在用电脑写文章,用网络发邮件,是何等的方便。可是,人类从结绳记事到发明文字、从甲骨记文到造字印刷、从鸿雁传书到传发电报、一直到现在的互联网的建立,这中间经历了多少人不屈不挠的探索和艰苦卓绝的努力。回顾历史,有多少科学家为了某一个发现、一项发明或一个创造而穷困潦倒,艰难困苦,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没有这些奉献,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是永远默默无闻的奉献,我们会有可能享受现代文明的今天么?一个人的奉献再大,也不可能超越整个人类社会所赋予他的东西,这绝对是不争的事实。臧克家的诗句说得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作为世界上的高级动物——人,无论高矮胖瘦、轻重美丑,都有一副肉体的躯壳;同样,也都应该有一个“灵魂”。我这里所说的灵魂,是指一个人的精神,他的理想、追求和信念。否则,那一具躯壳,只能是酒囊饭袋,甚至是行尸走肉而已。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过去许多伟大的志士仁人为我们做出过榜样。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奉献精神,奉献也会让我们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植树造林的好处


植树造林的好处

阅读精选(1):

植树造林的好处

首先,植树造林为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给了许多有用的原料和用品。如吃的方面,有各种香甜鲜美的水果;有芳香四溢的茶叶;还有滋补身体的冬青树上的女贞子,鲜美可口、清肺平喘的银杏等珍贵药材。用的方面,搞建筑,开采煤炭,交通运输,制造车辆、船舶,修建桥梁、码头,造纸等都需要木材。在农业生产中,我们使用的超多农具也离不开木材。

木材加工产品更受到人们的喜爱。锯末水解可得葡萄糖、酒精等物质。50公斤锯末可提取糖浆37公斤或结晶葡萄糖10公斤,食用或药用均可。每1立方米干锯末可提取酒精70公斤、饲料酵酶18公斤、醛4.2公斤、干冰18公斤、木素板33平方米。每百斤桦树皮可提炼桦皮焦油15公斤~30公斤,它可用来配制木材防腐剂,或加工提取汽油等物质。用1立方米木材,能制成150多公斤的人造丝或人造毛,相当于7.5亩棉田的年产量或20只~30只羊的年产毛量。还有房屋建筑、家具等用的胶合板、纤维板大都是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剩余的废物制成的。至于车辆上的轮胎,大家肯定明白是从橡胶树上脱胎而来的。[由整理]

其次,植树造林可为人类带给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明白人每一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树正好相反,它的叶子

子在阳光照耀下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据统计,一亩树林每一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用。由于森林具有遮荫避风、树木呼吸和蒸腾作用,因此有成片树林的地方冬暖夏凉,能够避暑疗养。树木能粘附空气中的尘埃而使空气清洁、新鲜。科学测试证明: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尘埃20吨~60吨。此外,树木在呼吸过程中产生超多特殊空气,能治疗一些疾病,对人体有良好作用。比如,桦树、杨树、桧树等能分泌出植物杂菌素,能够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病原菌。道路两旁栽树能够降低噪音,多种多样的树型、花果和翠绿的枝叶能够美化环境,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带给理想化环境。

再次,植树造林能够使水土得到持续,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我国许多地方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个性是黄河流域,由于土质松散,每到雨季,雨水冲刷,超多泥沙流入黄河,致使河水变浑,河床增高,给防洪防汛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而多植树就能够控制水土的流失,因为树木有庞大的根系,这些根系像一只只巨手牢牢抓住了土壤,土壤中的水分就被树根吸收蓄存。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要控

制沙漠,最有效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因为沙漠向人类进攻的主要武器是风和沙,超多植树造林,就能够构成一道道防护林,减少风的速度和力量,固定沙丘,起到控制风沙的作用。

阅读精选(2):

植树造林的好处

首先,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持续,哪里植被覆盖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会有超多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毁坏,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极大。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务必植树造林,因为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具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呢。

其次,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风沙所到之处,田园会被埋葬,城市会变成废墟。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务必造防护林,以减弱风的力量。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80%。如果相隔必须的距离,并行排列许多林带,再种上草,这样风能刮起的沙砾也就减少了。

再次,植树造林能为人类带给许多有用的东西。不少水果、药材都是林产品;茶叶、橡胶、新碳等更来自林木。树林的用处真是大得很。

此外,植树造林能清除完全污染。具统计,一亩树林一年能够吸收灰尘2万~6万千克,每一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出48千克氧气;一个月能够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千克,一

亩松柏林两昼夜能分泌2千克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

植树造林还能减少噪音,美化环境,持续生态平衡,为人类带给理想的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的场所。

阅读精选(3):

植树造林的好处

在中国,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对植物资源只知索取而不加以保护和建设,因而,造成许多严重后果,此刻,我国森林面积只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同世界各国的平均数22%相比,我国属于缺林少木的国家。

因此,植树造林这一活动势在必行。那么,植树造林有哪些好处呢

首先,植树造林能涵养水源。据统计,5万亩森林的涵水量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小型水库。由此,能够看出,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森林能够涵养水源主要与植物的根系有关。当雨水降落到地面上时,楨物庞大的根系利用它根尖上的根毛区将地面上剩余的水分吸入体内,既供自己进行生命活动,又持续了水分。在有森林的地区,当雨水降落到地面时,变成地下水的约占35%。在没有森林地区,变成地下水的仅占10%。

其次,植树造林能够净化空气。此刻也许有人担心,人和动物进行呼吸时,都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那么,天长日久,空气中的氧气会不会减少呢人和动物会不会死亡呢不会的。因为,在地球上有许多

植物,它们透过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吋,总是吸收二氧化碳,呼出超多氧气。据测试:1公顷的阔叶林每一天能够吸收1000公斤的二氧化碳,产生新鲜氧气700多公斤。不少植物还能吸收有害气体。所以,上面的担心真可谓杞人忧天了。

植树造林还能防止水土流失。各种灌木和乔木能够利用它们庞大的根系紧紧地抓住土壤,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据调查:由于森林、草原的破坏而造成的水土流失,仅黄河、长江每年带走的泥沙就有26亿吨,相当于冲走600万亩良田。这难道不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吗

此外,植树造林还能吸滞尘埃,森林有着天然吸尘器之美称。有些树木能吸滞尘埃,这是由于叶子表皮上有一层绒毛,再加上叶子的表面积较大的缘故。试验证明:1公顷松树林一年能够吸滞尘埃34吨。在有森林地区空气中含尘量比无林区少三分之一以上。如果大地一片郁郁葱葱,那么,那些令人厌恶的灰尘就会超多减少。所以在城市,植树造林除了能够绿化和美化环境外,还有益于人体健康。

人们常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其实,植树造林好处何止是乘凉呢又何止于上面的那些介绍呢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林丰草茂,山清水秀,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的人间乐园,让我们都来植树造林吧!

关于做好冬春季植树造林工作的意见


关于做好冬春季植树造林工作的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各相关直属机构:
20xx年全市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圆满和超额完成了市级下达的各项任务。20xx年全市共计完成各类辖区绿化面积76980亩(市级辖区绿化73016亩、生态隔离林带建设3964亩),核实率98.64%,平均成活率为90.1%,占市下达计划50326亩(市级辖区绿化46000亩、生态隔离林带建设4326亩)的153%。苗木基地建设完成46098亩,占市下达计划35985亩的128.1%。核桃种植完成面积202941亩,占计划的101.5%。全市共完成各种绿化任务222980亩,占年初计划215000万亩的103.7%,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根据市委林业工作会议提出的创建“森林××”的要求,为继续深入推进全市城乡绿化及生态建设工作,扎实抓好冬春季植树造林,再掀城乡绿化生态建设新高潮,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做好冬春季植树造林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省委林业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以实施“五大工程”为着力点,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布局,选准冬春季绿化的主栽树种和园林苗木品种,突出营造丰富多彩的景观生态林,加快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全面巩固和提升城乡绿化的质量和水平。
二、目标任务
(一)20xx年冬春季城乡辖区绿化工作。20xx年4月底前,在完成原有任务目标的基础上,抓好辖区面山绿化76980亩,“五采区”植被恢复3542亩的补植和抗旱保苗工作,实施任务14400亩,在七个县区实施好10万亩核桃特色经济林的种植任务。
(二)“五大工程”建设工作。按照20xx年制定的三年规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实施完成五大工程制定的目标,20xx年对全市470个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整治,对河道、池塘、水库、滇池等水域浅水区、湿地实施完成的芦苇种植1834亩、柳树种植7379亩进行补植补种;对交通沿线、县城、乡镇、村庄视野可及面山耕地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完成的各类经济林果28.55万亩进行全面补植;全市1307条县、乡、村公路沿线实施景观绿化和经济林果种植,对已完成的绿化总里程5723公里进行全面查缺补漏和补种。
1、泥石流、滑坡治理区发展竹子工程:在滑坡稳定区域,且立地条件适宜区,以选择金竹、灰金竹、慈竹等乡土竹种为主,抓住时节在规划的基础上适时栽种。冬春季绿化完成规划任务的40%(470个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整治),用三年时间使全市泥石流、滑坡治理区绿化达85%以上。
2、河道、池塘、水库、滇池等湖泊浅水区、湿地区域整治绿化,实施芦苇、柳树工程:在沟旁、水旁使用滇杨、柳树,川滇桤木、旱冬瓜树种,池塘、湖泊水库浅水区栽种芦苇,水位线以上的区域也可栽种滇杨、柳树,川滇桤木、旱冬瓜、竹子树种,全面绿化完成查缺补漏和补植补种任务。
3、交通沿线绿化区域发展经济林果景观绿化工程:因地制宜,原则上在公路沿线以栽种乡土景观树种为主、适度搭配种植彩叶树和特色经济林树种,冬春季实施完成932公里的农村公路绿化种植或补植任务。
4、村庄景观绿化工程:因地制宜,兼顾村庄面山绿化,重点突出实施村庄道路、四旁绿化。20xx年1月—20xx年9月完成2572个村庄绿化任务,实施绿化面积39320亩,种植树木470.39万株。
5、县城、乡镇、村庄视野可及的面山开荒种粮区域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经济林果工程:结合农业、林产业发展,种植核桃、竹子、花椒以及适宜的水果;与促进产业发展相结合,以核桃经济林的建设为重点,种植完成10万亩以上的特色经济林,用三年时间完成85%以上的调整任务,今年调整完成开荒种粮区域的20%。
三、工作任务
(一)突出重点,精心布局,全面推进冬春季绿化工作
城市园林绿化要继续挖掘城市绿化的空间,突出以营造景观彩色树种为主,丰富城市的绿化层次和色彩效果。一是在拟建公园、大型绿地中建设秋色叶景观区域,增种落叶观花( )、观叶、观果植物,呈贡新城和各县、市、区在现有的大型公园中,补栽落叶树,打造秋色叶景观区域;二是建设“线”型秋色叶景观网络。××主城和有条件的县(市)区,要结合现有秋色叶景观道路的基础上,按照“一街一树一景”的原则,在主要道路和通往风景区、公园的景观道路栽种落叶树,组成城市秋色叶景观网络。
市林业主管部门要组织对今年以来新造林地的成效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紧进行整改,抓紧时间搞好补植补造,提高植树的成活

关于做好冬春季植树造林工作的意见第2页

率和保存率,巩固已取得的城乡园林绿化成果。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挖掘冬春季植树造林的潜力,研究制订冬春季植树造林计划,继续推进城市及交通沿线面山、石漠化、“五采区”、难造林地的绿化。大力种植冬春季落叶彩色树种和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树种,确保超额完成年初规划安排的10万亩核桃种植任务。切实加强新造林地的抗旱保苗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快苗木基地建设,培植多品种、多规格的苗木,组织调运储备苗木,确保苗木供应充足,为今后植树造林打下基础。
深入研究滇池沿岸、河道、沟渠绿化工作,科学规划,在全市河道、池塘、水库、滇池等湖泊浅水区、湿地区域正常水位以下栽种芦苇,在正常水位线以上栽种竹子,在正常水位交界处栽种柳树,打造20条具有秋色景观的滨河带。
农田机耕道绿化要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乡村道路、水利工程、小城镇建设等项目工程,强化工程建设中的绿化建设,努力营造具有田园风光和诗情画意的新农村景象。
村镇(村庄)植树绿化要结合小康村、生态村建设,把村庄植树绿化工程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有机结合,广泛发动农村干部群众,栽植环村林、街道树、庭院果,大力推广核桃、竹子栽培,逐步使每个村庄都成为“花园式”村庄。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
冬春季植树造林工作要坚持“高起点、高品位”的要求,按照“精心、精细、精品”的要求,研究制定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思路,突破传统绿化种植的思维和模式,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立地条件,特别是石漠化地区、五采区、难造林地等地块,采取超常规技术措施来实施。优先安排视野可及、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对严重缺水的,可先行安排进行整地,待明年雨季来临时再进行造林,确保绿化造林的成效。
(三)适地适树,大力推广应用乡土树种苗木
市林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各地的经济条件、自然环境、气候特征等,指导各地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以选用培育的乡土树种为主,多采用落叶树种和彩色树种,补植增添一些有色彩的林木,必要时可采用乔、灌、花、藤及地被植物相结合进行绿化,丰富树种配置,彰显季相变化,达到增加森林色彩和层次景观的效果;要注意营建混交林,预防各种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选用高质量的苗木,尽量使用容器苗;与促进林产业发展相结合,大量选用以核桃为重点的特色经济林树种,鼓励和提倡栽植经济林,以经济效益促进长期管护,为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强化管护,确保绿化造林的成效
“三分栽,七分管”,搞好新造林木的管护工作是巩固绿化造林成果的重要保证。针对××冬春季节干旱少雨的特点,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抓好新造林木的管护工作。在造林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三年的管护成本以及肥料、浇水、保水和支撑架、地膜覆盖等设施,解决好干旱问题,提高造林成活率。推行绿化工程管养责任制,把林木存活率作为工程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施工主体的管养责任,并根据林木存活率情况分期拨付工程款。对林木存活率不达标的,责成施工单位及时补栽补种。认真研究加强林木管养工作的有效举措,落实专门养护管理队伍,落实林木管养经费,建立养护责任及考核奖励标准,使养护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责任,尽心尽力做好绿化管养工作,确保新栽树木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保存率在95%以上。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对随意侵占林地和乱砍滥伐林木等违法行为要进行严肃查处,保护全市造林绿化的成果。
四、组织领导
冬春季植树造林是城乡绿化工作的补充和完善,是全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要贯彻落实全市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工作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绿化是第一环境,第一基础设施,第一生态要素、第一景观要素”的理念,增强做好冬春季植树造林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方位推进冬春季植树造林工作。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精心安排,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指导到位、工作到位,分级管理,层层负责。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要进一步强化对植树造林工作的领导,大力抓落实、抓检查、抓奖惩、抓问责,做到“心里想着绿化、逢会必讲绿化、下乡定查栽树、检查就到地头”,全力推进冬春季绿化造林工作的落实。
强化组织实施和部门技术指导,确保责任落到实处。按照属地管理实施原则,由各县(市)区负责组织实施,市级国土、环保、滇管、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园林、建设等部门负责牵头和技术指导。国土部门负责泥石流、滑坡治理区发展竹子工程的技术指导和协调工作;水利、滇池管理和环保部门负责河道、池塘、水库、滇池等湖泊浅水区、湿地区域整治绿化,实施芦苇、柳树工程的技术指导和工作协调;交通和建设部门负责交通沿线可绿化区域发展经济林果和15条道路出入口景观绿化工程的技术指导和工作协调;园林和建设部门负责村庄景观绿化工程的技术指导和工作协调;农业和林业部门负责县城、乡镇、村庄视野可及的面山开荒种粮区域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经济林果工程的技术指导和工作协调。
(二)深入宣传发动,再掀绿化造林的新高潮
各地要结合冬春季造林的工作特点,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短信、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墙报等媒介,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植树造林的新举措、新进展、新经验、新典型,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绿化造林意识,充分发动全民参与冬春季绿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绿化生态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各项绿化造林工程的顺利实施,再掀全市城乡绿化造林的新高潮。
(三)严格把关,确保冬春季绿化工程质量
冬春季植树造林不能只讲数量、不讲质量,要把质量标准作为绿化造林的主要指标,切实加强技术指导,严格把关,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各地要认真组织绿化造林技术人员,深入山头地块进行指导和检查,做到县有专家、乡有检查员、村有指导员,形成覆盖全面的绿化造林技术指导体系,对各地的绿化造林实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
(四)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社会倒逼部门、下级倒逼上级、督查倒逼落实”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城乡绿化工作的督促检查机制,严格绿化造林工作奖惩,对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严厉问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