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主持词 > 悼念会主持词 > 导航 > 悼念父亲祭文

悼念会主持词

悼念父亲祭文。

常言道,经验都是一次次的积累。面对一项活动的主持任务时,我们就要预先对自己的主持词进行撰写,精彩的主持词能够激发出现场观众的热情。我们应该要怎样写好主持词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悼念父亲祭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隆冬时节,北风呼啸,天寒地冷。尽管房中的空调温暖着我的身体,让我感受不到天气的肆虐,但想起永远沉睡在故乡凄凉坟茔中的父亲,我的心比天寒,比地冷。

明天,就是父亲的百日之祭。在父亲离去的这些日子,我总是想写些文字,纪念我虽然平凡但一生要强、与命运不断抗争的父亲。但是,每一次,只要有这样的念头产生,泪水便模糊了我的双眼,思绪也异常凌乱,使我无从下笔。我知道,那是我内心深处不能触及的最痛的地方,而我苍白的笔墨怎能描绘父亲丰富的一生。

父亲走了,让我真正理解和感受了“生命”二字的意义。以前,当听到或看到熟悉的、不熟悉的人去世,我只是隐约地体会到一种悲哀,一种惋惜,慨叹一声“人生无常”。然而父亲,在这个世界上才度过了82个年头,如果不是重病缠身,他应该是安享天年,长命百岁的。父亲的离去,让我真切感受生命竟是如此脆弱,面对无可挽回的失去竟是如此的无望与无力!那种刻骨铭心的伤痛,是再高明的医生,再珍贵的药物,也无法医治的!父亲,我想您,很想很想。很想再为您做几顿可口的饭菜,我在厨房忙碌着,您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是我这一百天来每次做饭时都会出现的幻觉)。很想再为您捶捶背,给您洗洗脚。很想再和您一边轻松愉快地聊聊天,一边看着您和蔼可亲的脸和温馨的笑容。

亲爱的父亲,您离开我们已经有一百天了。这一百天里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挂念着您,每天都在和您说话,每天都沉浸在与您一起的点点滴滴中,亲爱的父亲,您在天堂过得还好吗?女儿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讲给您听,可女儿却无法用文字准确地表达。我刻录了一个盘子《献给父亲的歌》,放在车上,每天都听。每次听《父亲》这首歌,就觉得刘和刚唱出了我的心声,今天我在这里把它唱给您听,我亲爱的父亲,您听到了吗?

想想您的背影 我感受了坚韧

抚摸您的双手 我摸到了艰辛

不知不觉 您鬓角露了白发

不声不响 您眼角上添了皱纹

听听您的叮瞩 我接过了自信

凝望您的目光 我看到了爱心

再苦再累 您脸上挂着温馨

我的老父亲 我最疼爱的人

生活的苦涩有三分 您却吃了十分

人间的甘甜有十分 您只尝了三分

这辈子做你的儿女 我没有做够

央求您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带着这种痛,含着眼中的泪,回忆父亲的点点滴滴,惟以悼念我的父亲。

父亲因严重弥漫性肺炎,心肺功能衰竭,于XX年十月十三日凌晨四点五十分,抢救无效,驾鹤西去。魂归缈缈,唯余桑梓,女儿撕心裂肺,痛心疾首,一腔悲情,两行酸泪,一时多少言语,竟不知如何诉说……

父亲走了,我们万分悲痛,父亲的一生,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念。任何记忆都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模糊,可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身姿背影却在我心中渐渐变得清晰起来。您生前的点点往事,仿佛就在我的眼前。

父亲于一九二七年生于pzgsh镇,家境贫寒,父亲时常讲起七岁就开始帮祖父干活,过早的沉重体力劳动压弯了一个未成年人的脊梁。

父亲十七岁时参加革命,四六年十月入党。随军北撤,四八年在临沂党校学习,几经辗转为国贡献。现在想来,在那个年代,父亲的性命得以保全,也只能感慨人善天眷顾!

父亲一生育有我们兄妹四人。那时侯父亲在供销部门工作,在那个艰苦年代,微薄的工资不足以养家,为了我们的温饱,为家庭想尽办法竭尽全力。泪眼回忆,父亲这辈子从来就没有睡过一次天明觉。记忆中父亲也绝少给自己添过新衣,可对我们总是想办法尽量吃好穿好。追忆往昔痛在心头,食难下咽!父亲的勤劳与俭朴有口皆碑。父亲是闲不住的人,勤劳的品德已深入骨髓,那时候总记得父亲起的最早,生好炉子做好饭才叫我们上学,他去上班。虽然家穷没有什么,但屋里院落总是打扫的干干净净。

父亲文化不高,也没有什么高雅爱好。一生性情耿直。耿直的他在文革期间倍受迫害,腰被造反派给打伤了,一直还留有伤痛,每逢阴雨天还腰痛。那时我们兄妹几个都还小,面对那可恨的时代也无力应对!现在还清晰地记得,母亲得知那天晚上造反派要提审(就是挨打)父亲,就带着我们几个给父亲送棉袄和棉裤,母亲说穿的厚点还能挨的轻点。可到了“学习班”我们也没能见到父亲,棉衣也没能送去,可怜的父亲就在那天晚上被造反派用“磨刀石”打得浑身是伤,三根肋骨和两节腰椎被打骨折,膝盖也打伤了,我可怜的父亲,那可恨的时代、可恨的人!……直到文革结束父亲才得以平反。

暮年的父亲由于一生的操劳和那可恨时代(文革)留下的伤害,使得父亲身患多疾,高血压、肺心病,腰痛、双膝盖走路不能超过半小时,但父亲意志坚强,坚持锻炼,与病痛抗争,每当我问及父亲身体怎么样,父亲都是说“没什么大碍”……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走后,我无数次在心中念着这句话,无数次为这句话泪流满面。而今我再怎么呼唤父亲也不能回应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痛心疾首,心如刀绞!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返哺之情,何况人呢?女儿不孝,未能在床侧朝夕伺候,空留孝心,痛心疾首!如今纸灰摇曳,我父何在?悔!痛!未能朝夕陪伴。此时女儿哽咽难耐,眼泪奔涌而出,数次失声,真想大声疾呼我父安在?

父恩如山,父恩如海,父恩儿当何报?父亲临终数次呼儿乳名。呜呼!一腔悲情何日尽谴?如今难睹我父音容,不尽为女孝道,欲想念只有合目追思……

纸短情长,笔拙意远,十分才思,不尽我父滴水之恩,万千泪水难报我父养育之情。胸闷难耐,思情难排,寥寥数语,权泄相思之苦,且谴追念之郁。

来源于新浪博客

F132.cOM更多主持词小编推荐

关于悼念母亲的祭文


今天,我作为死者亲属代表向在万忙之中,冒着暑热炎天前来参加我母亲追悼会吊唁的各位领导,亲朋,好友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向曾经关心过,支持过,帮助过,尤其是在我母亲病重期间对我母亲进行关心,探望,帮助的单位,领导,亲朋,好友,乡邻,母亲的生前同事表示最深深的谢意。

逝者已去,痛在生者。目睹母亲的遗容,母亲往日的音容笑貌一一浮现在眼前,母亲勤劳,朴实,慈祥的面容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心痛。

我母亲的一生是辛勤劳作的一生,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一生,是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一生,是在生活中战胜病魔屡屡创造奇迹的一生。

母亲是一位从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走出的女性,作为家庭长女,从懂事开始就和外婆一起承受着家庭重担,小小年纪就在家从事纺纱,织布,较早就品尝着人世的艰辛,过早的生活重担的磨练使母亲变的坚强,执着。从而她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后铸就了她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的坚强性格。尽管在极左思想泛滥,家族蒙尘时期,也没有对生活放弃信心和希望,也没有被社会,生活的压力击垮,始终如一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我们也在她苦大仇深的历史背景下,得到生存的空间。她上敬公婆,下爱子女,忠诚我父亲,尽职尽责。她是极左时期我们家庭的福星,是我们心中的楷模。

母亲一生与教书育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教三十多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记忆中,我们总是跟随母亲一起上学校,回家。我们半夜醒来,常常看到母亲还在灯下备课,看书的情形历历在目。每逢寒暑假,我们又是在教师集训班里伴随着母亲,我们姊妹和母亲接触的最多,受到关爱最多,得到教益最多。母亲对生活充满信心,哪怕是在精神上得到不公正待遇时期也没对社会,家庭丧失信心。母亲的这种性格极大的影响着我们,时刻激励着我们去不懈努力,是我们遇着困难不逃避,不畏缩。

长期的艰辛工作及沉重的家庭负担,使母亲身患有高血压症等多种疾病。尤其在晚年,一直在同病魔做坚决斗争,先后在四次严重中风及心力衰竭的情况下,死神也没有把她夺走,她创造了一次次的奇迹,谱写了一曲曲的传奇,每次都从死神的手中坚强的挺了过来。母亲从未因身患疾病而得到特殊照顾,十多年来,父亲和我们对母亲的关怀也是有目共睹的,那是我们要报答她恩情的唯一方法。我们不会忘记,无数个日日夜夜,母亲带着病体在灯下为我们做鞋子,衣服的背影,我们的穿戴在母亲的设计下,永远是新潮的;我们也不会忘记乡里邻居们投来羡慕和敬佩的神情和目光。母亲在我们心目中是崇高的,伟大的,她是我们行动的设计师。

母亲在生之年,非常重视我们姊妹的学习,工作情况,他教导我们要认真学习过硬的本领才能做社会上有用的人材,为我们五个姊妹的学习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投资,对我们从未放弃希望。我们曾经幼稚过,但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我们也逐步走向成熟,我们永远是娘的牵挂,母亲永远是我们的偶像,母亲的恩情我们永远难忘。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母亲已安详的离我们而去,我们对母亲的怀念和追忆纵有万语千言也难以表述,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时刻牢记母亲在生之年对我们的教诲,做一个正直,诚实,勤奋,坚强的人,以不辜负母亲对我们的重托。

月蚀盈亏莫奈何,

从来美满费蹉跎。

嫦娥也破团圆镜,

累及人间别离多。

走好,母亲,一路走好,

上苍常念好生之德,

人间自有儿女情肠。

瑶池座上将留下你的身影,

天国金殿才是你的归乡。

从此,天人各异,

云汉迢迢,

我们的心绪,

永远在你身旁。

走好,母亲,一路走好,

我们默默凝望着你,

哪怕能看见的仅仅是你纤小的背影。

你即将要去的地方,

那可是我们心目中神圣的天堂。

无论,春夏秋冬,

还是雨雪风霜,

你的笑貌音容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上。

母亲走好,走好,一路走好……

你忠实的儿子***祭拜

父亲祭文


父亲杨克桃,生于解放前的动荡年代。家里兄妹六人,父亲从小跟随当船工的爷爷飘泊于江河之上,以水为院,以船为家,无根无靠。解放后,响应国家精减城市人口支持下乡建设的号召,父亲兄妹六人跟随奶奶一起自愿下放到湖北省汉川县榔头镇长岗村为农民,扎根于农村建设。
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为了多一个人口争工分,父亲早早和母亲结婚成家,支撑大家庭的同时,也挑起自己家庭生活的重担。成家的父母居无住所,借住在乡邻家。早出晚归,辛勤劳作。随着我们儿女的降临,父亲除了生活之担外,还于点滴的积累中建起自己第一个两间的房屋。屋子虽小,却给了孩子们一个安身之所。
为了还建房欠债,父亲留下母亲和一群待抚的孩子,独自飘泊在外到武汉做起小生意,住车站,睡街头,风餐露宿,吃尽苦头。间歇中回到家中,带回自己辛苦积蓄之时,也给童年中的我们带回点点的零食,带回孩子们期盼的快乐。
看着慢慢长大的孩子们挤住在厨房中的一张床上,父亲有了第二次建房的压力,更多辛苦的外出贩卖瓜果蔬菜,旅馆简易和小吃摊点是他暂时的歇脚处。一年到头,把辛苦赚来的钱上交给生产队里因自家缺少劳动力而欠的工分外,余下部分为再次建房而累积。八十年代初农村包干后,父亲终于在村子里建起首屈一指的三间大房,使得三个儿女都有了自己各自的房间,而父亲不得不为了再次还房债飘泊在外。把家里的农活丢给母亲和年幼的孩子们一起承担。
八十年代未,父母亲一起放下农田,离开了自己辛苦建起未住几年的新房,租住到武汉做废品收购生意,穿梭于城市中的各个角落,在城市人熟睡的午休中洒下自己辛勤的汗水为城市的废物利用奉献着自己体能和智慧,从中谋取微薄的利润养活全家。自建了两次房子的父亲直到中年,母亲也出外后才和母亲一起租住着城市里简单狭小的小屋,给自己暂时的一个家,结束了独自飘泊动荡、风餐露宿的生活。
九十年代初,父亲的废品生意达到顶峰,心地善良的父亲说服亲戚朋友们都出动到武汉,带领他们一起走致富之路。在繁忙的生意中,父亲还到处跑动关系把父辈兄妹几人的户口按返城政策转回到武汉,同时还设法捎带上自家亲戚顶替本已是武汉户口的四弟之名,为身边的亲戚们谋取生存之利。同时善良的父亲也因为个性直率,在为大家出钱出力后却反而落下一堆的不是,而导致亲朋的误解,导致亲兄弟十多年没有往来。
在遭受亲戚的打击后,父亲的生意日渐下滑,父亲趁此在汉川城关第三次买下房产,同时为两个儿子操办婚事。至此又欠下一堆债务的父亲又和母亲一起到武汉红钢城租住房子,以挑铁为生,以体力钱的积累还债。
父亲的身体也逐渐在辛苦中落下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病痛。在还完所欠债务后,已近六旬的父亲再也无力做体力之类的活,辗转于古田转向于维持父母生计的小营生,同时也时不时的照顾着子孙们。
年过六十后父亲的生计越来越难,但他却把压力深藏于自己的心里,暗自节省,甚至为了生活费用和母亲吵架,也不对我们三个子女提出生活的要求。每次当我们问及父亲的生活时,他总是回答说我还能照顾好自己,不用你们操心。可是,暗地里,他却每天为了省下几块钱饭钱而只在早上吃两个包子后饿着肚子晚上回家吃饭。动脉硬化、高血压、长期咳嗽等病痛也强忍着不去大医院检查。腿痛得走路都困难也只是轻描淡写说说了事。而我们作为子女,却忽视了父亲自己心里的压力,忽略了父亲身上的重病,有时甚至还怪父亲自私。
父亲发病住院到父亲猝然离世仅仅三天时间,这与父亲身上常年的疾病与病症无不相关。联想这些,我才明白是我们太忽视了父亲的身体和生活,是我们的不孝才导致了父亲走得如此猝不及防,连留下一句遗言的时间也没有;是我们的不孝才导致父亲走得如此早,没给我们任何尽孝和挽回的机会;只给我们留下难以接受的突变与悲伤。
父亲,您匆匆走了,带走了您身上长期的病痛,带走了您一辈子操劳;
父亲,您猝然走了,留给我们无数的悔恨,留给我们无尽的遗憾;
父亲,您走了,你看到了吗?您生前所有的亲朋都来送您了,包括您十多年没往来的四弟;四叔是擦着泪花送您的,您生前未尽的兄弟和睦的心愿可以了结了;
父亲,您走了,在您生前我们没有尽到孝,没有赡养过您,我们只能用无数的鞭炮为您送行,送您到天国门口;我们跪求您的原谅:原谅我们的粗心;原谅我们没有为您的生活分忧解难;原谅我们没有在早前重视您的病征,及早治疗和预防;原谅我们的没有为您养老、为您送终;原谅我们的所有不孝;用您的生命来告诫警醒我们的不孝,这样的代价该是如何之沉重啊;
父亲,您走了,在为您出殡那天,从武汉运送您遗体回汉川的灵车上,我长跪您旁边,握着您的手,挨着您冰凉的身体,一路牵着您、陪着您最后走完武汉到汉川这条你独自走了无数次的路,一遍遍的看着您紧闭的双眼、微肿的面容,一次次的把您留在了我心底,永远留在我心里;我没有哭出来,只能在心里默默的和您说话,只能以长跪的方式表达我过去对您疏于照顾的无尽悔意;看着灵车后建新表哥的车一路上都以闪烁车灯的方式来祭奠您的离去,想着您再也体会不到人间的喜怒哀乐,更是悲伤不已;我不知道子女的长跪和亲朋好友的哀思是否能让您在去天国的路上有一些欣慰?表哥白天里闪烁的车灯是否能为您照亮去天国的长路?让您不是孤孤单单的在路上找不到方向?
父亲,您走了,留下母亲独自一人,我们会好好的赡养母亲,把对您没尽到的孝心累积到母亲身上;您知道么?看到您辛辛苦苦为母亲留下的存折,我只能长泪。是我们不好,让您对我们赡养父母没有信心,才逼使您刻薄自己为母亲攒钱;
父亲,您走了,去了另一个国度,但愿那里再没有病痛,没有压力,没有让您烦心的生活;女儿祝您在天国安好,平静快乐!请您托梦给我,请您再次走入我的梦中,让我再看看您,再和您说说话,再听听您的声音。

悼念敬爱的父亲——在追悼会致辞


公元二零零九年九月二十八日(古历八月初十),是令我们全家万分悲痛的日子。秋风无情催老树。敬爱的父亲在历经人生八十六个春秋的风雨后与世长辞了。几天来,我的眼前无时不刻不萦绕着父亲的音容笑貌。追思他老人家生前的点点滴滴,不禁心潮翻滚,感慨万千!

父亲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我的祖上家境本很殷实,后遭败落。父亲生于1923年古历冬月11日,他六岁失去双亲,靠替人放牛混口饭吃度过了童年,后来又做长工打短工,苦不堪言。他经历了旧中国战火纷飞的苦难岁月。1948年被国名党军队抓去当壮丁,深夜冒死逃生,潜入池塘,躲过追杀。五、六十年代困难时期,他既要投入党的工作,又要承担家庭重负,与母亲一道,一穷二白,茹苦含辛,抚养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其中寒苦,非言语能够表达。

父亲的一生是勤俭的一生。年少时的苦难生活造就了父亲勤劳俭朴的本色。“勤俭不怠,辛劳一生”是他的全部人生。他七十多岁高龄还在耕田,八十岁时还经常喂牛、砍柴。只要能动,他就要做点事情。他和母亲一直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一生不沾烟酒,粗茶淡饭,节衣省食。七十年代在白螺道班工作时,为了节省每次2角钱的车费供我们读书,他总是步行柘木到白螺。1979年夏季的一天,为了节省5角钱车费,他搬着从岳阳买来的一床晒簾摸黑从白螺渡口走回来,深夜才到家。儿女们成家立业了,他生怕增添儿女的负担。记得每次到我的小家里来,同我吃顿饭就满足了,给他钱,最多只要20块。

父亲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解放前他曾经冒死逃离国民党反动军队。解放后他毅然于1950年参军入伍,投身革命,在白螺区中队任班长,从事镇压xx的工作。1952年至1956年,先后任官薛光明初级社、高级社副主任、主任;1957年入党,1957年至1961年任付桥大队党支部书记;1962年至1967年任付桥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大队长;1967年至1977年任付桥大队贫协主席;1978年至1980年任白螺道班班长。在30年工作历程中,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生正气,不谋私利,是毛泽东时代农村干部的典型代表。他为党的事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58年大跃进时期,他作为党支部书记因不肯虚报浮夸粮食产量,受到无情的批斗,备受屈辱。他在五、六十年代艰苦的工作岁月里积劳成疾,以至晚年体质每况愈下,经常患病。特别是在开挖四湖总干渠时,熬坏了左眼,造成终身残疾,但他从不因此向组织提任何照顾要求,只是偶尔看到很多同时代干部享受退休金,有些失落,便自宽自解地说:我小时候家里穷,没有读书,当不了国家干部。我安慰说:你的儿子是党的领导干部,儿子养你的老,就是组织上养你的老。他听后很满足,很乐观。

父亲走了。他没有任何牵挂,但有着对生活、对亲人们的无限眷念。他没有留下什么物质遗产,但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无法用金钱来衡量,那就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人格和勤劳俭朴、为人善良的优良美德,我们一定会并将教育我们的后代继承和发扬。我们也一定会并将教育我们的后代孝敬健在的母亲——张奶奶,让她老人家安享晚年,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大地啊,你此刻为何如此格外肃静,也许是大千世界正在为父亲静默致哀!天空啊,你此刻为何如此阳光明媚,原来是美丽的天国在召唤父亲的灵魂,露出灿烂的笑容!

敬爱的父亲,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此去西天,您一路走好!

爷爷祭文大全


维公元XX年元月2日凌晨6点30分,农历十二月初七,我最敬爱的爷爷因呼吸系统衰竭,抢救无效,离我们而去.....终年94岁。


远在北京的我听到表妹电话里梗咽的声音,我虽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爷爷去世的消息击碎了,电话里我听到妈妈,还有爷爷儿女门撕心裂肺的哭泣,我在这头也抱着老公眼泪纷飞,回想爷爷这一生,一时多少言语,竟不知如何诉说……

爷爷于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生于湖北省天门市,此时正值日本向袁世凯递交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国内战乱,民不聊生,社会底层的人们食不果腹,饥饱无着落,爷爷童年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艰难度过,辛酸凄然!


十几岁时爷爷有幸拜师学医,由于自身勤奋好学,深得老师喜爱,不到20便已经可以独立就诊,经过几年的奋斗,爷爷拥有了自己的诊所,还找到了和他牵手60年爱妻,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唯一的一个儿子出生了,家庭幸福美满,可是好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幸福只在一瞬间,内战开始了,后期兵败的国民党开始到处抓壮丁,特别像爷爷这种有医疗技能人更是他们扑捉的对象,爷爷为了保住自己的家人,转让了诊所,被迫离开了自己的祖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身在海外的爷爷听到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开心的流泪了,他和很多和他一样在外的华人在周恩来总理的号召下,带着满心的希望再次回到了祖国,定居在了祖国美丽的南疆---云南,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爷爷成为当地医院的院长,开始为人治病疗伤,没日没夜的辛苦劳作,由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脊椎严重变形,但是为了家人为了孩子为了所有信任他的人,爷爷每天都很努力的工作,只有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是在疼得厉害,才会让奶奶轻轻的给他按摩......


爷爷喜欢钓鱼,是个钓鱼迷,工作不繁忙的时候就会带上吃的,出去钓鱼,他很专业,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楼角放着好多鱼竿,各种各样的,长的短的,粗的细的,爷爷说他们各有用处,记得有一次,哥哥和爷爷去钓鱼,由于时间太长,回来以后几乎全身脱皮,那是因为被太阳暴晒后的结果,但是他们却很开心.....


爷爷一生育有一儿五女,总的来说妈妈们的童年还算可以,但也有最艰难的时候,特别是回国后碰到三年自然灾害,在那个艰苦年代,微薄的工资不足以养家,听妈妈说那时候吃的非常少,国家给的粮食有限,看着饥饿的孩子,为了她们的温饱,勤劳的爷爷从市里到郊区,走了很远很远,用他瘦弱的肩膀担回来两框从农民地里收回来的长着虫子的卷心菜,然后用牙刷一点一点的把虫子刷掉,再把菜剁碎了混在米饭里给孩子们吃,听3姨说,里面哪有米饭,全是青菜,米粒都能数过来,但那个时候,对于他们来说,能有吃的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过这次经历给他们兄弟姐妹几个留下了阴影,现在他们见到卷心菜就恶心......

爷爷一生与人为善,与世无争,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健康成长,一个个事业有成,一家家幸福美满,每到此时他的嘴角都会浮起幸福的微笑,正是受他的这种乐观向上精神的影响,我们整个大家族日益壮大起来,他的儿子有了儿子,儿子的儿子又有了儿子,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诞生了,几乎每次过年我们都会看到一个新的生命诞生家族不断壮大,截止到今日我们这个大家族一共有45人因爷爷的存在而聚集,这是一个幸福美好的大家庭,阿姨们和睦相处共同孝敬老人,每次聚会都是那样开心快乐,记得又一次我们全部去照全家福,转遍了市里各大相馆,居然没有一个相馆能同时容纳45个人的室内拍摄场地,最后我们只能在院子里按家为单位拍照留念。

妈妈是唯一不在爷爷身边的孩子,由于工作缘故,不能每年回去,所以每次听到我们要回去的时候,爷爷总是兴奋不已,很是开心,记得有一次听说我回云南,当时已经80多的老爷爷自己一人打车到4姨家来看我,吓得我赶紧下楼跑到路边去接他,爷爷下车一直抓着我的手,他的眼中有明显的泪痕,但是他很坚强,只是一直紧紧握着我的手,没有一句话,这一刻让我眼泪不知所措的流了下来(因为那时候爷爷已经知道我爸爸去世的消息),我扭过头搽掉眼泪,努力地挤出笑容告诉他:“爷爷我回来看您了!”


暮年的爷爷很少说话,经常沉默寡言。只是用一双的眼睛默默的看着我们,他用无言告诫我们晚辈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要堂堂正正,戒骄戒躁,孝敬父母,勤劳奋进!

爷爷,去年春节我带石头去看您,您很开心,因为我看到您笑了,那天早上起来,您问我冷不冷,我随口说了句冷,没想到你把小姨骂了一顿,说把我冻坏了,吓得小姨晚上又给我加了一床被子,其实不怪她,因为习惯北方冬天有暖气的日子,到了南方这种冷是正常的......

爷爷,时间过的真的很快,在大家的祝福中,今年7月26号我和石头结婚了,您一直放在心上的石头可以落下了,他对我很好,您放心吧......

爷爷,孙儿不孝,未能在床侧朝夕伺候,空留孝心,痛心疾首!如今只能一文祭奠,缅怀爷爷,此时孙儿哽咽难耐,眼泪奔涌而出,心中数次呼唤,辛劳一辈子的您好好休息吧,这一次您真的累了,如果可以请您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大家幸福平安!并代问那边奶奶和爸爸好!

伏维尚飨

孙女张老三
孙女婿小石 祭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