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主持词 > 悼念会主持词 > 导航 > 关于悼念母亲的祭文

悼念会主持词

关于悼念母亲的祭文。

我们将计划付诸于行动中,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如果我们要完成一场完美的演出,我们需要熟记上台之前要用的主持词,主持词是正式表演前注意强调的重点。该从哪些地方书写主持词呢?也许下面的“关于悼念母亲的祭文”正合你意!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我作为死者亲属代表向在万忙之中,冒着暑热炎天前来参加我母亲追悼会吊唁的各位领导,亲朋,好友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向曾经关心过,支持过,帮助过,尤其是在我母亲病重期间对我母亲进行关心,探望,帮助的单位,领导,亲朋,好友,乡邻,母亲的生前同事表示最深深的谢意。

逝者已去,痛在生者。目睹母亲的遗容,母亲往日的音容笑貌一一浮现在眼前,母亲勤劳,朴实,慈祥的面容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心痛。

我母亲的一生是辛勤劳作的一生,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一生,是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一生,是在生活中战胜病魔屡屡创造奇迹的一生。

母亲是一位从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走出的女性,作为家庭长女,从懂事开始就和外婆一起承受着家庭重担,小小年纪就在家从事纺纱,织布,较早就品尝着人世的艰辛,过早的生活重担的磨练使母亲变的坚强,执着。从而她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后铸就了她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的坚强性格。尽管在极左思想泛滥,家族蒙尘时期,也没有对生活放弃信心和希望,也没有被社会,生活的压力击垮,始终如一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我们也在她苦大仇深的历史背景下,得到生存的空间。她上敬公婆,下爱子女,忠诚我父亲,尽职尽责。她是极左时期我们家庭的福星,是我们心中的楷模。

母亲一生与教书育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教三十多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记忆中,我们总是跟随母亲一起上学校,回家。我们半夜醒来,常常看到母亲还在灯下备课,看书的情形历历在目。每逢寒暑假,我们又是在教师集训班里伴随着母亲,我们姊妹和母亲接触的最多,受到关爱最多,得到教益最多。母亲对生活充满信心,哪怕是在精神上得到不公正待遇时期也没对社会,家庭丧失信心。母亲的这种性格极大的影响着我们,时刻激励着我们去不懈努力,是我们遇着困难不逃避,不畏缩。

长期的艰辛工作及沉重的家庭负担,使母亲身患有高血压症等多种疾病。尤其在晚年,一直在同病魔做坚决斗争,先后在四次严重中风及心力衰竭的情况下,死神也没有把她夺走,她创造了一次次的奇迹,谱写了一曲曲的传奇,每次都从死神的手中坚强的挺了过来。母亲从未因身患疾病而得到特殊照顾,十多年来,父亲和我们对母亲的关怀也是有目共睹的,那是我们要报答她恩情的唯一方法。我们不会忘记,无数个日日夜夜,母亲带着病体在灯下为我们做鞋子,衣服的背影,我们的穿戴在母亲的设计下,永远是新潮的;我们也不会忘记乡里邻居们投来羡慕和敬佩的神情和目光。母亲在我们心目中是崇高的,伟大的,她是我们行动的设计师。

母亲在生之年,非常重视我们姊妹的学习,工作情况,他教导我们要认真学习过硬的本领才能做社会上有用的人材,为我们五个姊妹的学习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投资,对我们从未放弃希望。我们曾经幼稚过,但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我们也逐步走向成熟,我们永远是娘的牵挂,母亲永远是我们的偶像,母亲的恩情我们永远难忘。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母亲已安详的离我们而去,我们对母亲的怀念和追忆纵有万语千言也难以表述,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时刻牢记母亲在生之年对我们的教诲,做一个正直,诚实,勤奋,坚强的人,以不辜负母亲对我们的重托。

月蚀盈亏莫奈何,

从来美满费蹉跎。

嫦娥也破团圆镜,

累及人间别离多。

走好,母亲,一路走好,

上苍常念好生之德,

人间自有儿女情肠。

瑶池座上将留下你的身影,

天国金殿才是你的归乡。

从此,天人各异,

云汉迢迢,

我们的心绪,

永远在你身旁。

走好,母亲,一路走好,

我们默默凝望着你,

哪怕能看见的仅仅是你纤小的背影。

你即将要去的地方,

那可是我们心目中神圣的天堂。

无论,春夏秋冬,

还是雨雪风霜,

你的笑貌音容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上。

母亲走好,走好,一路走好……

你忠实的儿子***祭拜

F132.cOm更多精选主持词阅读

悼念父亲的祭文


这几年,每到大约这个时候,您的老伴、儿女、姑爷们、外孙们,都到那个十字路口,去烧纸和念叨,祝福您灵魂安康并保佑家里平安幸福。一年又一年。

纸钱,在寒风中旋舞。您的灵魂,是否在这个时候,回来看看您的家,看看您的儿女亲人?

每个人,都如森林中的一棵树或草或花,在他(她)应到的时空里生根开花结果,有着一个或长或短、或酸些甜些苦些辣些的独特配方的人生。您的人生,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走来,您的女儿,有缘和您共同走了四十多年。

曾记得,年轻时的您,几乎从不摸家事,但渐进老年的您,发馒头使碱的精准程度迅速超越了老伴儿;曾记得,小时候听到熟悉的“叮玲玲”自行车铃响,就奔跑过去给您开门;曾记得,您说的您把大钱放衣服里面小钱二百放外面裤兜里结果被小偷扒去的糗事;曾记得,您对您挑选的姑爷百般维护的言辞;曾记得,老照片里一个英俊的军官的模样......

是否连生了三个女儿,让您在重男轻女的社会氛围里人生有些不同? 是否多年的三十儿,三个女儿的喧哗笑嚷让您的心里稍稍有所慰藉?是否您可以更明了地说明您的愿望好让儿女们奋斗、达成?是否您觉得应该再陪护我们一程看到更多的儿女幸福?!

好了,亲人之间的人生互相叠印而延长,我的人生给您的是欢乐多还是?我不知道。我希望,您在那边,会使用一种魔法,把苦的变成甜的,甜的更酿成蜜。我也希望,您把这个魔法,传递给我们每个人,让我们都能坚实地去过每一个季节。

这篇祭文,献给年前的您,希望您的印记在午夜回想在我们的梦里,祝您愉快!

写给母亲的祭文


时间过得真快,又过年了,沐浴着浓浓的年味,又到了一个祭日了,按照家乡的习俗,出嫁的姑娘三年后的正月初二这个祭日是不能回家上坟的,于是每个正月初二都是我一年中最痛苦最痛苦的日子,遥望家乡的方向,满脑子都是母亲辛勤劳作的身影和那双被苦难蹂躏的泪眼,眼前晃动着的是母亲临走时的那幕让我痛心疾首的情景,一想起这些,我的眼泪就会禁不住簌簌落下。八年了,妈妈!我始终无法卸却对您的那份思念和感激之情,随之涌动在心中的还有一份深深的愧疚之情,你为儿女含辛茹苦一生,等我们都有能力尽孝的时候,您却匆匆弃我们而去,留给了我们一生的愧疚和遗憾!妈妈,又是一个祭日了,我好想去坟头看看您,静静地陪你一会儿,让你听听女儿心中对你的那份深切思念之情,妈妈!我真的好想好想你!如今隔着世俗的屏障,我只能坐在这冷漠的电脑前,写这篇祭文,用以表达对您的那份情、那份爱、那份感激、那份崇敬,希望您能听到女儿心中的声音。

吃苦耐劳的母亲

我的母亲出生在旧社会的一个中农家庭,排行老三,上面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按说在解放前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应该是很不错的,可是姥姥姥爷的重男轻女思想相当严重,母亲是第二个姑娘,自然就成为了家里的多余之人,一场痢疾一直拉得母亲几近丧命之时,姥姥才找来一个郎中给吃了一点药,这场劫难使得母亲的身体很瘦小,身高一米五,体重只有三十五六公斤。18岁那年,姥姥以一袋谷子的代价把母亲嫁给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父亲。我的父亲是家中的长子,从外地逃荒而来的人,家庭境况可想而知,可母亲就是用她那瘦弱的身体承担起了这样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八口之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我的母亲和父亲不仅为爷爷奶奶送了终,而且帮二叔三叔盖了房子娶了媳妇,母亲成家时,三叔还小,解放后,仍然一贫如洗的母亲还是坚持背着三叔过河去上学,希望他将来能有出息,叔叔姑姑都各自成家了,可我们的小家也麻烦大了,因为那个时候没有计划生育的办法,这么一个瘦弱的女人居然生养了九个孩子(有三个孩子不幸夭折),每个孩子之间相差2岁,那个时候,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在外打零工,家里八口人,全靠母亲一人操持,那个时代,经济不发达,农家的活是很苦很累的,所有的农活全靠一双手,一把硬骨头,软一点的男人常常也会累趴下。我的母亲身高不到一米五,体重不足四十公斤,一个这样小巧的女人是不能和那些粗重的农家活连在一起的,可我的母亲却从来巾帼不让须眉,农家的活全都是一把手,刨地轮锄播种扬谷样样在行,肩挑背抗一样不弱,男人能干的活,我的母亲也能干,男人能吃的苦,我的母亲都能吃,男人能受的罪,我的母亲全能承受。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没有像我母亲这样吃苦的人,正是母亲的辛勤劳作、吃苦耐劳、顽强不屈,才换来我们一家免受果腹之苦。那是我上初二的秋天,天气已经很寒冷了,星期天我和母亲到田里收黄豆,太阳落山的时候,满地的黄豆苗躺在田里,母亲怕丢,决计要全部背回去,可是只有一个体重不足四十公斤的母亲和一个只上初中的面黄肌瘦的我,怎么能把这茫茫一片的黄豆苗背回家呢?我真的愁起来了,可母亲似乎很不在乎,只是忙着往绳子里装豆苗,装啊装啊,捆起了好大好大的一大捆,足有母亲身体的两倍,这么大怎么能背起来,即使背起来又怎能背回家?好远的一段路呢,母亲靠在田间的地塄上,让我给她扶到背上,母亲撑起来了,晃了几晃就蹒跚地向家移去了,暮色中根本看不到母亲,只看到一个硕大的球在田里慢慢移动。那一刻那一幕深深刻在我的记忆中,每每讲到朱自清的《背影》,母亲那背影就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伴随着对母亲的深深感恩和思念,我总是讲得潸然泪下。

坚强不屈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很坚强的女人,1964年四清运动时,我的父亲兼管着村里的采购,可是父亲却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所有账目全是村里的会计帮着记,运动伊始,会计可能是贪污底虚兼胆小,居然跳井自杀了,这样父亲就被冤枉成了贪污犯被关押起来,四清队的去我家清欠,我家唯一的一个红扣箱和一头小猪都被清欠去了,这样的家境何来贪污,可运动是不讲道理的,父亲被关押了起来,母亲四处哭诉,四处求人,最后的结果是父亲被放出来了,可我们家却背上了二千多元的清欠债,那个时候一个好劳力,一天才能挣到八分钱,二千块钱对于任何一家人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何况我们这样一个贫寒的家呢,也正因为此,我们家几乎成了全村里的瘟疫,亲戚邻里几乎都不愿意跟我家来往,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场景,快过年了,家里实在穷得没有办法,无奈之下,哥哥去借钱,五块钱居然跑遍全村的每家每户都没有借到,一场痛哭后,才上初二的哥哥就辍学劳动了,在这样的境况之下,母亲原本不强的身体更加弱了,经常闹病。可我的母亲抹一把眼泪,摁着肚子吃几口粗饭就接着忙去了,父亲在外打工,再加之家庭责任感不太强,于是偌大一个家,母亲就没日没夜地忙啊忙,硬是用她的不屈精神把我们六个孩子带大了,还让我们全部都入了学。

心灵手巧的母亲

我的母亲不仅是能吃苦的一把手,而且是心灵手巧的一个民间艺人。母亲是文盲,可就是这样一个不识一字的人。居然学会了裁缝,学会了做纸扎,学会了刺绣,学会了剪纸,而且样样都做得让所有人赏识。我的母亲看看别家孩子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裁剪缝制出同样的、甚至还有更好创新的衣服给我们穿在身上,母亲可以徒手剪出几十种配有各种花鸟的喜字,可以提笔画出若干寄寓民间无数美好祝愿的鞋垫图案,可以刺绣出各种充满民间吉祥韵味的饰物,可以糊裱出各种各样的祭祀用品,可以缝制出各种各样的故衣。于是村里家家户户生日、满月、婚事、丧事都会请母亲帮忙。我的母亲不仅仅会效仿,更主要是很善于革新,在她的手里总有新颖的创意诞生,以致几十年了村里家家户户老少几代都离不开母亲的帮忙。再加之母亲的热情善良,使得她终日有忙不完的事情,煮面煮菜的间隙里,母亲都要在鞋垫上画几笔,在红纸上剪几刀。经常在昏暗的灯光下忙到下半夜。八年了,我们姐妹们聚在一起提起母亲,总会颇有感慨地说:母亲要是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决计是一个优秀的民间艺人!

充满爱心的母亲

我们家穷,但并没有穷掉美德,母亲是一个颇有爱心的人,自己不富裕还要周济亲戚邻里,能帮的忙,她从不犹豫。那个时候我家的窑洞建在一个小马路的旁边,而且从西到东全是大的坡路,有很多骑自行车的路人总会到我家歇歇脚求碗水喝,遇到中午傍晚,我母亲常常还要给路人饭吃,于是经常过路的人都跟我母亲很熟识,现在说来喝口水吃碗饭真的不是什么,可那个时候就不是个小事情了,甭说吃饭,就是水,我们家来得也很不容易,我们家住在村东的高坡上,挑水需要下很大一个坡到别人家去用辘轳绞水,父亲常年在外忙,哥哥还小,母亲就得自己去绞水挑水,挑一担水爬很陡的两个坡路至少需要20分钟才能挑回来,如果遇到冬天,那就更不容易了,井口的冰明晃晃地泛着白光,一不留神就会滑入井里。即使这样,我的母亲也没有吝啬,总是主动热情地把水端出来给路人喝。我家有两株葡萄树,每到秋天成熟的时候,母亲是绝对不允许我们随便采摘了吃的,等到八月十五时,母亲把那些已经凝成黑紫色的甜甜的葡萄,就开始分发了,左邻右舍,所有的亲戚家,还有那些哪怕是有一点点恩于我们家的人,母亲都要送一篮去,而自己却舍不得吃一串。只要有人提出帮忙,我的母亲再苦再累也不回绝别人,总是满承满应。由于母亲会裁缝,每年的腊月我的母亲常常为侄儿男女和村里的人要通宵通宵地忙,尤其是那些跟我家一样穷的人,母亲常常要贴上布头与辛苦帮人家,自己原本就很可怜,可母亲总觉得人家很可怜。父亲去世后,我们就不让母亲到农田干活了,可母亲仍然不辍劳作,单鞋垫就做了足足有二尺高的一摞,儿子女儿媳妇女婿孙子外孙全都是好几双,而且各种花色图案各不相同。每每看到那些用爱纳成的鞋垫,我们的心中就会涌起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我的母亲留给我们的绝对不仅仅是这些,让我们为之怀恋和赞叹的也不仅仅是这些,一个农家女人无数事情提不到大雅之堂的,但却深深铭刻在我们儿女的心中,彰显出母亲的美德,我们为有这样的母亲而自豪,如今母亲已经弃我们而去了,这份情我们今生无法偿还,但我们愿意把母亲的美好品德传承下去,哪怕迎接我们的是世人的耻笑!最后我期望普天下的儿女们好好爱自己的父母,好好去赡养他们,趁他们还健在,捧一颗孝心给他们吧!因为我们尽孝的日子是有限的,也是难以计算的,等父母撒手人寰之时我们就只能吞噬今生永远无法释怀的愧疚和遗憾了!

母亲祭文


母亲李桂枝,生于一九三二年阴历九月二十四,于XX年4月26日逝世,享年七十七。我们含泪泣血,祭母在天之灵!
妈,儿子不孝。妈,你为儿子辛苦操劳了一辈子,我们却未能使你尽享天年,而且,临终还受尽病痛的折磨。妈,儿子不孝。
虽然,天命有常,人皆归天有时;虽然,病魔狠厉,人事有时而穷。儿子也知道,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但是,妈,你走得太早。现在日子这么好,你至少该再享十年福啊!这也罢了,毕竟,天命有时。但是,妈,你走得好苦。在我们陪着你走的这最后的日子里,你缠绵病榻,吃、吃不下,睡、睡不稳,坐卧不宁,辗转难安;当你安然酣睡时,我们额手称庆,这样的日子却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陪着你痛,陪着你苦,陪着你熬;你一天天的消瘦下去,曾几何时,我们还因为你胖,一再劝你少吃肥肉。你痛彻肺腑,呼天抢地,我们却束手无策,有心无处施,有力无处使。我们恨啊!无情的癌症,为什么要缠上我们的母亲!妈啊,你就这样走了,让我们情何以堪!
妈,你这一生全是在为他人。在家,身为长女,帮父助母,抚弟护妹;婚后,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孝顺公婆。中年丧夫,独自支撑,老人弱子,均有所安;含辛茹苦,寡居守节,清寂以终。
妈,你是我们的好母亲。你20岁与父亲成婚,21岁起做母亲,至36岁,育子六,夭折一,成人五。在那艰难的岁月,你和父亲,要供我们吃,供我们穿,已是殊为不易;见我们一个一个的大了,又拼死拼活,积攒多年,于1974年,为我们建起一座大瓦房——现在想来,这简直就是个奇迹。不仅如此,你把我们的接受教育,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只要我们能读,再苦再难,你都要供我们一直读下去。这才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们家出了个高中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家出了个大学生,四邻称善,羡慕不已。我们今天都能知书识礼、体面立世,全是因为母亲,执着于我们的读书学习。为了操持这个家,几十年里,你起早贪黑,巴心巴肝。后来,儿子陆续成人成家了,你又为孙辈忙开来……
妈,你是姥姥奶奶的好媳妇。姥姥奶奶一直和我们住,一直是你在照顾。父亲是个孝子,但父亲奔忙于外,家里大事小情,多赖母亲操持。若非母亲的默默付出,何来父亲的孝名。后来父亲故去,那时,姥姥奶奶都已70多岁,我们中有三个还在上学,最小的不到十岁。上有老,下有小,全靠母亲独自撑持,于是有人放言,说我们这个家要散。母亲坚韧顽强,拼命劳作,扶老携幼,艰难守护,我们这个家不仅没有散,而且一天天的好起来,令四邻刮目相看。姥姥奶奶把这些都看在眼中,老怀大慰,直至安然离世。奶奶先走,姥姥最后几年瘫痪在床,自始自终,母亲端汤送药,饮食起居,无有不周。妈,是你的这一系列孝行,为儿子树了个好榜样。人说百善孝为先,我们不说这些,我们只知道,我们应该对老人好,就像母亲那样去做。
妈,你是外公外婆的好女儿。曾听舅舅说过,母亲自小聪慧灵秀,但身为家中长女,很小就帮助父母,照顾弟妹,不得已牺牲读书识字的机会。后来出嫁了,也是放不下娘家,尤其外婆过世后,更是把娘家全部担在了自己肩上。那时,三嬢在外地读书,舅舅十来岁,小嬢才两三岁,里里外外,全靠母亲操持,直到舅舅嬢嬢们长大成家。所以,母亲还是舅舅嬢嬢们的好大姐。妈,你为舅舅嬢嬢们的奉献,是为我们树的又一个榜样;有母亲友爱在前,我们兄友弟恭,和和乐乐。
妈,你这辈子,坚韧独立,任劳任怨,对上尊而有余,对下爱之有加。相夫勤勉同心,教子严慈相济,待人宽厚诚朴,为人正直清白,与妯娌无争,与乡邻无怨。但上天待你何其不公,中年丧夫,老来丧子。四十多岁,父亲便离你而去,留下一大家老小,你独自背负;六十多岁,大哥外出不知所踪,你备受煎熬。不过,天意难测,今生的苦,应该正是来世的福。上天有信,不昧因果。我们在此跪求!

妈,你在天有灵,请你昭示我们,这些算不算你今生的福:你的儿子、儿媳、孙女,济济一堂,跪泣于此,为你送行。由于你的言传身教,我们做人,都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我们做事,都认认真真,尽心尽责。我们都有自己的一番作为,虽说未必给你长多少脸,但绝对没有给你抹半分黑。我们兄弟友爱,妯娌和睦,孙女都有所教,也必将有所成,你的玄孙炎呈健康活泼。自从你一病不起,儿子儿媳,多方求医,分班陪护,争相尽孝,日以继夜,未曾稍有懈怠。得知你生病,亲戚邻里,前来探视,络绎不绝,无不记挂你的好,大家都为你祈福,愿你早日康复,长命百岁。你是一个平凡的人,你是一个普通的母亲,但你在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几十年,诠释了一个中国传统妇女,在家里该如何做女儿、做大姐,出嫁后该如何做妻子、做媳妇,为人母该如何教子、持家,走出家门该如何与亲戚往来、与邻里相处。正是因为这一切,母亲才有如今的哀荣!妈,你是我们的骄傲!
西方有谚语说:上帝不能分身亲自去所有的家庭,所以世间才有慈母,在每一个家庭默默地付出。妈,你就是上天为我们派来的慈母。这一辈子,你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甚至你这一病不起,也未必不是为了成就儿子:一者,自你生病以来,无论是在峨眉、成都住院时候,还是在家养病期间,我们轮流在你床前侍候,凡事有商有量,力求母亲称心,兄弟妯娌关系,比以前更加亲密了;二者,母亲病重,为人子、媳,理当床头尽孝,做得再多,做得再好,都是本分,但令儿子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竟由此博得了孝名,不仅母亲李家和父亲这边的长辈,而且我们接触了的所有的地邻,都称我们是难得的孝子。妈,你大可放心,我们会亲密相处,直到永远;但你用自己缠绵病榻之苦,为我们换来的这孝名,令我们情何以堪!我们会把这份孝心,传给我们的后辈;我们会把这份孝行,奉予我们的岳父、岳母。因为,母亲,还有父亲,都是这样做的。
妈,你就这样走了。在这诀别的时刻,我们在你的灵前扪心自问:我们为你做过多少?甚至,我们为你做过什么?我们说不出来,我们曾经以为可以拿出来说的,在你的灵前仔细思量的时候,我们才发现:那不值一提。妈,你为了儿子,一生一世。我们不敢求你下辈子还做我们的母亲,能有这一世以你为母的福分,我们已经是侥天之幸了;如果真有来世的缘分,请让我们也来为你,一生一世以还!
妈,你走好!

悼母亲祭文


各位长辈、各位亲朋、父老乡亲们:

在我与母亲永别的时刻,我衷心地感谢您们陪在我的身边,送别我的母亲,陪我度过有生以来最悲伤、最痛苦、最无助的时刻,为此,我感到无比的感激!您们让我感到坚强,鼓起勇气,充满力量。

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天国的路上,风烟滚滚,冷雨萧萧,而我的母亲,却不得不孤独地踏上归途。她满眼的不舍,不时的回头张望;她满腹的关怀,却来不及留下只言片语;她步履沉重,却又行色匆匆;她依依不舍,却又无可奈何,她哪里舍得撇下她挚爱的亲人们就这样匆忙的离去呀,她分明已经看见幸福就在不远处向她招手,可是,无情的病魔过早地夺去了母亲年轻的生命,也给我们做儿女的留下了无尽的怨恨和终生的遗憾。

母亲一九五七年农历十月十八日,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虽然清贫,但外祖父、外祖母勤劳善良、为人忠厚、乐于助人的品性深深地影响了母亲。母亲从小就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孝顺父母,贤良有加。为人妻人母后,更是勤劳持家,埋头苦干,无怨无悔。为了改变家庭的贫困面貌,母亲和父亲一道起三更睡半夜,养鸡养兔,做衣服,运砖头,三十年间从未停歇。忙完外面的活儿,回到家里还要洗衣做饭,操持家务,再苦再累却从不埋怨。

上大学一直是母亲的梦想,也是农村孩子走出农门改变命运的唯一渠道,母亲深谙此道,所以在供养我和姐姐上学方面,她拼了命一般,和父亲苦干硬干,即使他们吃糠咽菜,也从没有想过放弃,直到自己病重的那一天。

母亲能歌善舞,上学时是学校的文艺骨干、运动健将,成年后又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文体活动,成为村里秧歌队的主要成员,病中更是时常放声高歌、以歌明志,表明了她与病魔抗争的顽强意志。母亲模样俊俏,身材高挑,穿什么衣服都好看,然而在我的记忆力里,母亲却从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新衣裳,一分一粒都不舍得浪费在自己身上,全都积攒下来供养我们。而如今,儿女们已经长大成人,都可以挣钱孝敬母亲了,可母亲一天清福也没享上,就这样撒手人寰了,母亲,不是说好了,儿子在城里买大房子给您住吗,您怎么不信守约定呢?

我还记得,在我和姐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从来没有过喋喋不休的说教,有的只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默默地以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同时也得到了亲朋好友和众乡亲的好评。在母亲抱病的两年里,家里始终是门庭若市,探病的人骆驿不绝,母亲也始终用微笑着面对着众人,大家无不感慨,曾经都说病魔在母亲身上发生了奇迹。

母亲的坚强也非常人能比。在成长和创业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会想方设法去解决,从不畏缩。母亲不喜欢眼泪,也从不让我们流眼泪,尤其是在和病魔抗争的那个阶段,母亲也从没有因为疼痛难忍而流泪,挂在她脸上的始终是坚毅和微笑,她始终咬着牙坚持着,病魔也曾一度在她的坚强面前退缩了,然而,在当今医学仍毫无办法的癌症面前,母亲的坚强也只能是蚍蜉撼树,无力回天了。

母亲是睿智的,但她却从不张扬她的聪明,她把什么都放在心里,始终是一副大智若愚的状态,正是这种状态成就了她短暂而又美丽的一生,她就像一颗流星,虽然一闪而过,但那璀璨和辉煌却永远的留在了我们的心底。

母亲的一生,是辛劳的一生,她用她的行动完美的诠释了鲁迅先生笔下“孺子牛”的精神,吃的是草,挤出的却是牛奶和血;母亲的一生,是默默无闻的一生,她虽然不认识闻一多,却是先生说的那种人,那种“只做不说”的人,那种“做了也不说”的人,是那种只想付出,不图回报,只考虑他人,却永远也不想给他人添麻烦的人。

母亲的一生,就像初升的太阳,虽然没有光芒四射,但她却始终温暖着四周;母亲的一生,更像一张白纸,虽然质轻价廉,然而却纯洁干净,没有侵染,没有瑕疵。

母亲走了,留在人间的是美丽,是善良,是无私,是宽容,是勤劳,还有她淳朴的微笑,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中。在以后的人生中,我们将以母亲为榜样,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好好工作,孝敬父亲,接过母亲留下的重担,把我们这个家建设得和和美美,兴旺发达。

放心吧,母亲,我们已经长大,从您身上学到的东西够我们受用一生,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一定做社会的栋梁。

生老病死乃人生自然规律,即命数到此,那也是无可奈何。所有的人都已竭尽了全力,包括母亲自己。母亲太累了,太累了,您就静静地躺着,好好地休息吧,我们会时常聚在您的坟前,看望您,陪伴您,为您送衣送饭,为您赶走孤单。

一路走好啊,母亲!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