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实习报告 > > 导航 > 煤矿认识实习报告

煤矿认识实习报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习是大家都会经历的事情,我们可以将自己在实习生活中的收获进行一个总结,实习报告是我们用心工作的最终成果。那么实习报告要包括哪些内容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煤矿认识实习报告"这样的内容,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1、实习时间

20XX年10月22日, 上午8:0012:00;下午2:3017:00.

2、实习地点

神华宁煤集团教育培训中心

3、实习目的

通过这次认识实习,让同学们对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机、运输顺槽、掘进机、中央变电所矿山供电系统及其通风系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明白其简单的工作原理。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的机械工作联系起来。进而使同学们对采矿工作有新的认识。

4、实习内容

(1)运输巷道内的布置:巷道顶部有锚杆和金属网固定,在巷道的旁边有进水管路排水管路及其消防管道。行人侧宽度约为700mm非行人侧宽度约为500mm。

工作流程:从工作面采下的煤经刮板输送机到破碎机,经破碎机破碎运输到转载机,经转载机将煤送往皮带运输运往地面煤仓。

皮带运输包括:卸载部,驱动部,储带箱,张紧部,绞车、机尾部。

保护设施有:满仓保护,拉线保护,跑偏保护,温度保护烟雾保护,速度保护,等。

(2)液压支架

支架型号:zzp4200/17/35 Z支架,Z支撑,p铺网, 4200能承受的载荷,17最小高度, 35最大高度

乳化泵型号:WRB200/31.5 W卧式,R乳化,B泵, 200每分钟流量,31.5Mpa

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组成:工作面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过度支架端头支架液压支架破碎机桥式转载机

液压支架结构部件:顶梁、底座、掩护梁、连杆、前梁、伸缩梁、推移箱、推移千斤、调顶千斤、插动回路浮动活塞、液压锁、喷雾装置等

工作面保证三直原则:支架摆放直、刮板输送机直、采煤工作面直

工作原理:液压支架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具备升、降、推、移四个基本动作,这些动作是利用泵站供给的高压乳化液通过工作性质不同的几个液压缸来完成的。

支架和输送机的前移,都是由底座上的推移千斤顶来完成。当需要支架前移时,先降柱卸载,然后高压液进入推移千斤顶对活塞杆腔,另一腔回液,以输送机为支点,缸体前移,把整个支架拉向煤壁;当需要推输送机时,支架支撑顶板后,高压液进入推移千斤顶的活塞腔,另一腔回液,以支架为支点,使活塞杆伸出,把输送机推向煤壁。

当需要支架上升支护顶板时,高压乳化液进入立柱的活塞腔,另一腔回液,推动活塞上升,使与活塞杆相连接的顶梁紧紧接触顶板。

当需要降柱时,高压液进入立柱的活塞杆腔,另一腔回液,迫使活塞杆下降,于是顶梁脱离顶板。

(3)割煤机

1.型号:MG300/700-AWD1

2.组成:截割部,牵引部,电气控制箱,附属装置 截割部:摇臂、行星减速箱、螺旋筒等 牵引部:减速箱、行走机构、高压箱

电气控制箱:主电动机和副电动机、电磁阀箱、隔离开关、监控设备。

附属装置:底托架、喷雾装置、电缆水管拖移、紧链装置、摇臂调高装置、防滑装置等组成。

3.工作原理:以螺旋滚筒作为工作机械的采煤机械,当滚筒旋转并载入煤壁时利用安装在滚筒上的载齿将煤破碎,并通过滚筒上的螺旋叶片将破碎下来的煤装入刮板输送机。

(4)联络巷

实习的第一项内容是掘进机,在通往掘进机的巷道,首先看到的是通风系统,风机与隔爆开关分别布置于巷道两侧,为巷道及采掘工作面提供新鲜风流,紧接着就是风门,为让巷道的风流不至于短路,巷道都设有两道风门,其中一道打开时另外一道就会关闭;其次是巷道的支护,我们可以看到锚杆与金属网混合支护,巷道成梯形状,巷道顶板设有防爆水槽,用来防爆、降尘、灭火;最后是掘进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庞大的机器,其构造大致分为切割部、铲板、小溜子、操作台、泵箱、接线组、左右履带,掘出的煤用皮带运往地面。 掘进机型号:KBZ200/1140(660)(A)

组成:截割机构、装载机构、运输机构,行走机构。其他辅助系统有:电控系统、液压系统、水过滤循环系统、以及部分辅助系统。

风门分类:按用途分为永久性风门、临时性风门以及带调风窗用来调节风量的调节风门。

作用:风门是用以在需要通车和行人的巷道隔断风流或调节风量的设施。其煤矿风门常常成对出现,一个风门开则另一个必须关的原则。

隔爆水槽:矿用隔爆水袋是为了防止瓦斯爆炸引起煤尘爆炸时来稀释部分煤尘的。以减轻煤尘爆炸对矿井的危害。

(5)矿山供电系统

电力是现代化矿山企业生产的主要能源,现代的煤矿生产机械无不以电能作为直接或间接的动力,矿山的照明、通讯和信号也都使用电能,因此,矿山供电的可靠性、供电的安全性、供电质量的好与坏、供电的经济性等都对矿山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矿山供电系统分为井上供电系统与井下供电系统两部分。其中井上供电系统包括地面变电所和高、低压配电网。地面变电所有两回路电源进线,任一回路因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仍能担负矿井的全部负荷,以保证可靠供电。井下供电系统由两回路或更多高压电缆供电,并引自地面变电所的不同母线段。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能担负全部负荷。

(6)操作演示

在实习的最后阶段实习,为了更深入的让同学们了解井巷中的运行情况,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部分同学操作了掘进机、液

压支架以及采煤机,将采煤及运输的各个动态情况展示给同学们,让同学们从静态的讲解到动态的运行了解到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好的帮助同学们理解课本知识。

5、收获与体会

理论终归要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次的实习正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们在以后的理论学习中更能理解的到位。

说到收获,本次实习的最大收获就是让我们较系统的把煤矿的生产流程了解了,巷道建设,通风,供电,掘进以及运输等。在我们的大脑里初步的印下煤矿的整体轮廓,对于煤矿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加深,又大一刚到校的一问三不知到现在的有所了解的过度,现在在我们的思想中已不再是单单的挖煤了,而是对于整体煤矿开采的规划管理层面。要说一个煤矿是怎样运行的,这可不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在安全的同时完成一定的产量,甚至超额完成。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这就要说到效率的问题了,一个产业规划完整与否,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效率的高低。通过本次实习,深切地认识到我们已不再是仅仅的纸上谈兵,而是要实地指导生产,为企业赢取最大的效益。

煤是工业的粮食,一点都不为夸谈。矿工们的工作生活我们可以想象,作为新世纪的知识分子,我们更应该发扬劳苦大众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习理论课程上我们应该认真刻苦,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为劳苦大众提供更为便捷安全的工作环境。

F132.cOM更多实习报告小编推荐

煤矿认识实习目的


煤矿认识实习目的(1)
认识实习是高等院校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安排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将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使我们通过实习在专业知识和人才素质两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从而为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学校也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目标培养我们的团结合作精神,牢固树立我们的群体意识,即个人智慧只有在融入集体之中才能限度地发挥作用

通过这次生产实习,使我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到了井巷工程的知识、井下开采的过程及在学校无法学到的实践知识在向工人师傅学习时,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在生产实践中体会到了严格地遵守纪律、统一组织及协调一致是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的,从而近一步的提高了我们的组织观念

我们在实习中了解到了煤矿生产系统,以及现代煤矿开采作业的工作组织与实施基本情况通过参观实践,使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知识面通过生产实习,使我对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加强劳动观点起了重要作用,为即将学习的专业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煤矿认识实习目的(2)
通过这次认识实习,让同学们对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机、运输顺槽、掘进机、中央变电所矿山供电系统及其通风系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明白其简单的工作原理。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的机械工作联系起来。进而使同学们对采矿工作有新的认识。

煤矿认识实习目的(3)
一、煤矿安全生产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大学学习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实习,不仅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而且加深了对有关基础课及专业基础的理解。更重要的它是锻炼学生分析间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树立为煤矿现代化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的一次极好机会。深刻体验了澄河矿务局的煤矿企业文化和其文化管理体制下的发展潜力,增强了对煤炭生产的感性认识;熟悉和了解了矿井生产管理的各项制度(岗位职责、用人标准、规程规范);了解了当前国内国外现代化煤矿生产发展的一个基本现状;熟悉和了解了矿井开拓开采系统和生产系统;学习到了关于煤矿的许多生产、安全、管理常识;学习到了企业职工的培养和管理思路;学习到了煤矿各部门职能和职能的如何体现;参加了综采综掘工作面的劳动,了解了各工种的进行方式和配合方式,熟悉了其操作基本技能;积累了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扩大了专业知识面,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加这次生产实习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让我们在毕业之前能够亲身前往一线岗位进行生产工作的,让我们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完成学习到就业的过渡。

二、实习要求

(1)、严格遵守老师制定的住宿条例,不经老师批准不得无故旷工。

(2)、严格执行实习进程安排。

(3)、明确实习目的,端正实习态度,虚心向工人师傅学习。

(4)、遵守煤矿的劳动纪律,服从煤矿的安排,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5)、工作期间要佩戴好安全帽、矿灯和自救器,穿好工作服、工作鞋,注意安全。

(6)、积极思考,认真领会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在煤矿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7)、认真做好笔记,细心观察,注意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完成实习日志。

(8)、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

煤矿认识的个人实习报告范文


一、对xx煤矿集团朝川矿的初步了解。

19xx年7月1日朝川矿正式加盟xx煤矿集团经过一代朝川人的努力至XX年原煤产量达到130万吨销售总收入突破10亿元仅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拥有一条采煤、洗选、炼焦、化产、发电多业并举、循环闭合的产业链并具有生产条件职工收入也接近2万元。

二、个人表现。

1、严格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上班伊始我认真学习《办公室人员日常行为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并牢记于心时刻提醒自己严格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如坚持每天上班提早到单位打扫办公室卫生为同时创造一个干净的工作环境。

2、认真学习有关专业知识。我在二井办公室经常看一些关于写作的书籍参考一些机关文件及以往的资料试着写一些心得体会并向前辈老师请教写作相关的知识,心得体会《煤矿认识实习心得》。

3、主动与同事交流了解单位情况听取同事对自己的批评和建议。

4、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活动如井下义务劳动。

三、个人收获。

首先心态的转变。要知道作为一个已经毕业的大学生通常对自己的今后感到很迷茫而且有一种眼高手低的通病。经过这三个月的实习锻炼让我认清了自己并改掉眼高手低的毛病真正地从基础做起从小事做起。

其次、对自己的岗位有了初步的认识。办公室作为一个综合性地科室担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对外交往和后勤服务等繁重工作处于协调机关各部门、连接领导和基层的枢纽地位是机关的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参谋中心、运转中心和指挥中心。做为办公室的一员不是简单的往凳子上一坐听听电话发发文件需要的是眼活手快、会写能跑。因此今后我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与学习。

第三、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以往自己总是很懒不愿意做事总感觉什么事一定会船到桥头自然直因此实习期间吃了不少的苦。经过同事们的帮助自己渐渐的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也学到了学校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同事相处的方法和积极地工作态度。

四、认识自己的不足。

经过三个月的实习收获良多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工作上有时比较粗心大意不够细心干事谨慎有余以至于缩手缩脚;在生活上对于自己要求不太严格在学校的一些坏毛病没有彻底改正自己做错事时带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在写作上基础比较薄弱脑子里装的东西少写东西时需要辅助工具比如电脑等不能独立的完成写作。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写作能力。多看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籍经常阅读机关文件了解公司发展历史、人文文化、人际交往等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

2、积极参加自学考试从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改变心态。

3、爱岗敬业

煤矿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习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一下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一)、路线地质教学阶段:从单一的地层 、岩石、构造教学路线入手,重点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 地质现象的能力,并进行野外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

1. 学会地质野外记录。

2. 进一步熟练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

3. 观察、识别各种基本地质现象,掌握其记录描述方法:

(1)岩矿的野外命名及描述,标本的采集,岩性变化的观察与记录。野外实习中认识实习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的观察:野外实习中熟悉实习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古生物化石的采集 、编录及初步鉴定,在地层中产出特点的观察与记录。

(4)褶皱 、断裂等各种基本构造现象的识别与确定,构造在空间的变化及其特征的观察和描述。

二)、编写地质调查报告:按以下几方面完成地质调查报告编写任务:以前言 、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产资源、地质发展史、结束语等。

三、实习区概况

1、大同煤田位置

大同煤田位于山西省北部,在大同市西南约20km,地理座标为东经112°30′-113°15′,北纬39°35′-40°12′,跨越大同、左云、右玉、怀仁、山阴五个县市.形状近似椭圆。长轴方向为NE-SW(北东-南西),总面积为1827km2。聚煤盆地整体呈似长方形,四周群山包围,西面有西石山脉,南面有海拔1976米的洪涛山,东南为海拔1714米的口泉山,东北部以青磁窑断层为界。

大同煤田含有C-p煤系及J煤系。其中C-p煤系面积为1739km2,J系面积为772km2,两煤系重叠面积为684km2,为双系煤田。

2、大同煤田交通

大同市地处山西、陕西、内蒙三省交汇处,交通十分便利,因而大同矿区内的煤炭资源运输能力也大大提高。北面的京包与北同蒲铁路都通过大同市,大秦线、北同蒲电气化铁路和京大、大运高速公路都已建成通车运行。区内还有大同至王村铁路专线,另外公路纵横交贯,运输方便。(如图2-1)

图2-1大同聚煤盆地交通位置图

3、自然地理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西、南与本省朔州市、 忻州地区相连,东与河北省相接。本矿区属黄土高原平缓丘陵区,大面积被第四系黄土覆盖,地势较为平坦,平均海拔1056米,黄土冲沟发育,呈树枝状展布。

大同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春季干旱,风沙大,气候干燥,风沙严重。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3.6-7.5℃,极端气温为37℃,极端最低气温为-26℃。日温差一般在20℃左右,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是-11.3℃。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9月间,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年降水量为520mm,年最小降水量为138mm,年平均降水量为400mm左右。

大同市是全国的煤炭生产基地,有悠久的煤炭开采历史,被誉为“煤都”,采矿业极为发达,工业基础雄厚,有全国的大同煤矿 集团公司,生产规模大,装备水平高,开采技术先进,随着近年来各种技术交流活动的增多,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地方煤矿 的技术水平。大同旅游业也较为发达,有闻名中外的世界文化 遗产云冈石窟、华严寺、九龙壁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纵观大同地区的经济是以能源、重化工等产业为主。

三、实习区内地层

本区地层属华北型,除较普遍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三叠统,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出露的地层有太古界的阜平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古生界的上石炭统至二叠系,中生界的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本区地层,自下至上简述如下:

1、太古界阜平群(自己写符号):岩性为肉红色,浅灰色花岗片麻岩,含有伟晶岩脉侵入体,厚度巨大,达数千米。

2、古生界:

(1)寒武系下统馒头毛庄组( ):

岩性为砖红色、紫红色页岩和灰紫色白云质泥质灰岩互层为主,页理发育,页理面上具有石盐假晶,本组底部为一层含砾的钙质砂岩,平均厚53m,与下伏太古界阜平群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2)寒武系中统徐庄组( ):

底部为一层4-6cm的角砾状白云质灰岩,往上是猪肝色、紫红色页岩,夹灰绿色页岩及薄层泥灰岩,页理上具有石岩假晶,本组上部为灰色结晶灰岩夹薄层鲕状灰岩,厚79m,与下伏馒头毛庄组为整合接触。

(3) 寒武系中统张夏组( ):

下部为灰色中到厚层状鲕状灰岩,中部和上部也以鲕状灰岩为主,中夹厚层泥质条带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厚179m,与下伏徐庄组为整合接触。

(4)寒武系上统崮山组:

以竹叶状灰岩和泥质条带灰岩互层为主,底部竹叶体的的边缘为紫红色,中部夹生物碎屑灰岩,上部以结晶灰岩为主,夹鲕状灰岩及泥质条带灰岩,厚53m,与下伏张夏组为整合接触。

(5)寒武系上统长山组:

岩性为紫红色,薄层至中厚层竹叶状灰岩,夹薄层灰紫色灰岩、页岩及生物碎屑灰岩,厚19m,与下伏崮山组为整合接触。

(6)寒武系上统凤山组:

底部为一层灰黄色含生物碎屑灰岩,下部为厚层状灰黄色泥质条带灰岩与薄层竹叶状灰岩互层为主,上部为灰黄色厚层结晶白云质灰岩,顶部为灰黄色竹叶状灰岩与中厚层结晶状灰岩互层,厚83m,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

(7)奥陶系下统:

岩性以薄至厚层结晶白云质灰岩为主,中夹薄层泥灰岩及黄绿色灰岩,靠底部灰黄色薄层泥质灰岩、竹叶状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三者互层。厚68m,与下伏寒武系为整合接触。

(8)石炭系上统本溪组:

本溪组底界自平旺一旧高山一线以南覆于中奥陶统灰岩剥蚀面之上,此线以北覆于中、下寒武统灰岩之上,至十里河以北尖灭,与中奥陶灰岩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在奥陶系侵蚀面上往往有一层褐铁矿,鸡窝状分布(山西式铁矿)。自上而下,岩性分别为

底部浅灰色铝土岩(G层铝土矿层位),层位稳定;下部时有紫红色山西式铁矿,厚度变化大,不稳定,与下伏奥陶系灰岩平行不整合接触,泻湖相沉积。

中上部以灰白色、灰褐色粉砂岩与细砂岩互层为主,下部含1-3层棕色、黑褐色灰岩,有时可夹一层薄煤层。

上述岩性特征表明本溪组地层以粉砂、泥岩为主,粗碎屑岩含量较少,此外出现碳酸盐岩;粉砂岩中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岩屑等;粗碎屑岩中则以纯净的石英砂为主。前人认为本溪组沉积时海水进退相对频繁,主要为潮坪一泻湖相沉积。

本组厚度一般为30m,厚度在南部酸茨河达65m,呈南厚北薄至剥蚀尖灭。

(9)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底部为一层灰紫色、灰白色含砾粗砂岩(K11),分选不好,厚4-6m,钙质胶结,往上为砂岩、页岩、灰岩和煤层,含煤10层,其中6层比较稳定,为可采煤层,其余煤层不稳定,局部可采。

主要为一层巨厚的砂砾岩、含砾粗砂岩、中粗砂岩,即小峪砂岩。韵律分选明晰,多阶性,大型交错及缓斜层理发育,具有冲刷面。其间夹4、5号煤层,局部具有工业价值,两层之间砂岩分别为东山砂岩、偏岭砂岩。再上为大同煤田上部的巨厚主要可采2、3号煤层。

以上表明太原组地层中粗碎屑岩较本溪组增多,粉砂岩、泥岩含量减少,煤的含量。粗碎屑岩在底部为石英砂岩,中部为石英杂砂岩,上部为长石岩屑石英杂砂岩等;泥岩以高岭石、水云母为主。前人的研究认为太原组沉积物经历的搬运和筛选作用较本溪组弱,主要反映了过渡相一陆相的沉积,沉积环境为三角洲前缘环境。

太原组厚度一般为80一100rn,最厚在楼子沟附近达186m,平均厚113m,与下伏本溪组为整合接触。总的趋势南厚北薄,由130-50m逐渐向北被剥蚀变薄,至云岗十里河以北尖灭。含煤总厚0.06-47.45m,平均厚为17m,含煤系数20%。

(10)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底部为一层灰白色中粗砂岩与砂砾岩,厚3-6m,往上为灰白、灰黄色砂岩和灰色粉砂岩层。中下部含煤1-4层,由上向下编号为1、2、3、4,其中1号煤层比较稳定,局部可采,其它不可采。厚45-60m,与下伏太原组为整合接触。

山西组地层中粗碎屑岩含量较本溪组、太原组增多,而粉砂岩、泥岩含量则介于本溪组和太原组之间,煤层含量次于太原组。粗碎屑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石英杂砂岩等。粉砂岩、泥岩中为碎屑与高岭石共有的特征,前人研究表明山西组沉积地层主要为陆相河流沉积。

本组厚20一80m,一般约为50一60m,最后在鹅毛口北魏家沟达90m,大致呈南、南东厚,北、北西薄的趋势,至忻洲窑一新、旧高山以北隆起剥蚀尖灭。沉积环境属于山前平原的曲流河沉积。含煤总厚0.16-10.63m,平均厚为3m,含煤系数4%。

3、中生界

(1)侏罗系下统永定庄组:

由紫红、灰绿、灰白、灰黑、黄褐色碎屑岩组成,下部为粗砂岩,中上部为中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颜色自底至顶,由浅变深,越往上紫红色越深,厚70-250m,与山西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2)侏罗系中统大同组:

底部为一层灰白色含砾粗砂岩往上为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含煤20层,其中可采10多层。厚234m,与下伏永定庄组为整合接触。

(3)侏罗系上统云冈组:

底部为一层厚5-18m的石英质砾岩(K21)往上有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厚140多米,与下伏大同组为整合接触。

(4)白垩系:分布于煤田的西北部地区,岩性主要为各种碎屑岩和火山喷出岩,厚100多米。与下伏云冈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4、新生界:

老第三系:分布于煤田西北边缘地区,岩性主要是未胶结的砂、砾岩,夹有褐煤,厚250m左右。

第四系:黄土的各种松散沉积物。

四、实习区地质构造

1、大同煤田的构造概况

大同煤田呈一北东30一50℃走向不对称向斜,东翼陡而窄(倾角40一60°,西翼宽缓(倾角3-7°);北起云岗东北,西南经北羊路、庙湾、马道头,南至玉井,东西宽约30km,向斜轴延伸长约50km(图4-1)。

煤田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内蒙古一阴山构造隆起带的南侧。东以平旺一鹅毛口大断层为界,与新生带断陷盆地(大同平原)相毗临;西临吕梁经向构造带的西石山脉;南为一东西向小型洪涛山背斜为界,再南与平朔、宁武煤田相连。在平面上三者组成一个北北东向“S’’形。

受历次构造运动的影响,煤田内早期部分地层缺失,而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也发育不全。后期受燕山,喜马拉雅山运动强烈褶皱、断裂、推覆作用,导致煤田东部地层陡峻,直立甚至倒转,并伴生一系列次一级的小型褶皱和断裂,印支期发生了大规模的煌斑岩顺主要的山4 、2、3一5、8号煤层侵入,使煤层结构,煤的工艺性能遭到极大破坏。在煤田内,东部、东南部、南部构造较复杂,断层多,北部及西部则相对简单,断层、褶皱皆少。

图4-1大同煤田构造形态示意图

2、口泉断层

结合野外记录资料总结,(附野外素描图)

3、青瓷窑断层

结合野外记录资料总结,(附野外素描图)

4、云岗沟侏罗系地层小断层

结合野外记录资料总结,(附野外素描图)

五、煤层煤质

六、矿区水文地质

大同矿区地下水资源贫乏,大量的勘探资料表明,除第四系冲洪积层及基岩风化壳含水相对较大外,下伏中生界、古生界地层的岩石固结坚实,裂隙、喀斯特不甚发育,岩石一般不含水或含水微弱。地表水主要为口泉河、十里河河水。地下水补给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在口泉河、十里河河谷地段,地表水可以补给地下水。由于本区地表径流条件较好,一般不利于降水入渗;地下水排泄以蒸发和矿井排水为主。随着矿井多年的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原有动态平衡遭受破坏,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岩石的含水性大大减弱,煤田内大量井泉干涸现象就是的佐证。

七、大同火山群

大同火山群是中国第四纪火山群。已知有30余座,分布在山西省大同市、县和阳高县境内,集中于4区域:①东区指瓜园、神泉寺一带,有肖家窑头、鹅毛疙瘩等6座。盾状的肖家窑头火山由火山弹、火山砾、火山灰组成,局部覆盖熔岩流;穹窿状的鹅毛疙瘩火山由玄武岩组成,无火山口。②南区在桑干河与六棱山之间,包括大峪口、西窑等5座,是因玄武岩流沿断裂喷出, 依山而呈半圆形。③西区是大同火山群中最为集中和较复杂的一区,黑山、马蹄山、阁老山等15座属之。黑山规模,呈扁平穹窿状;狼窝山范围最广,火山口直径500米,西北有缺口;马蹄山和阁老山等由火山碎屑物组成,为平顶圆锥形,亦有缺口,状似马蹄。④北区以大同市北的孤山为代表,包括其西南的6座小火山。孤山形似面包,海拔1182米,兀立于御河谷地中。大同火山群处于侵蚀初期,下伏三趾马红土或离石黄土,上覆马兰黄土,为上新世末、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堆积开始时的产物。其形成以北区最早,东区、南区次之,西区最迟。

《煤矿认识实习报告》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的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