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美化新农村建设方案 > 导航 > 我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美化新农村建设方案

我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有效的节省工作时间,需要我们对下阶段的工作进行详细的准备规划了。工作计划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计划的内容远比形式来的重要。如何开展工作及工作计划?小编现在向你推荐我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市今年将启动实施“七大”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工程。立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围绕种植业、畜牧业、林果渔、苗木花卉及其它农中国之家业“三个三分之一”的农业结构调整目标,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实现“五个加快(转变)”、“四个拓展”、“五个提升”: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升级,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加快转型,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转移,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方式加快创新;拓展农业功能,拓展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产品市场,拓展社会化服务领域;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提升农业安全保障水平,提升农业政策支持保护水平,提升农村改革创新能力,提升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突出设施农业建设和高值田开发,在保证粮食总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做到以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为载体的生产基地建设常抓不懈,以主导产业、主导产品为载体的规模特色农业常抓不懈,以新品种、新技术为载体的品牌效益农业常抓不懈,以市场开拓、产加销一体化为载体的现代市场农业常抓不懈,全市重点培植优质粮、瓜菜、干鲜果、畜禽、苗木花卉、桑蚕6大主导产业,集中培大培强有机蔬菜、泰山池藕、泰山系列食用菌、泰山中药材、泰山茶、新泰黄花菜、肥城桃、宁阳大枣8个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有机蔬菜“亮点”产业,在全市形成1—3个在省内外有明显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培育2—4个初具规模、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年内新发展设施大棚5万亩,新调整高效经济作物面积15万亩,新增高值田面积10万亩。以国家大型优质小麦基地建设和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为抓手,促进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向优质化、专用化发展,全市粮食总产265万吨,增长4.8;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200万亩,增加1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面积达到110万亩,增加10万亩。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工程。以强市兴企富民为目标,围绕建设农产品加工业强市,打破传统农业的局限,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做到“四个加快”:一是加快龙头企业群体培优扶强。用足用好国家和各级有关优惠扶持政策,集中力量培植泰山亚细亚、肥城银宝、**复发中记、蒙牛乳业**分公司等4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吸引创办发展一批生产带动型、加工拉动型、营销推动型龙头企业,集中培植一批多元化投入的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贮藏、包装、保鲜企业和组织,进一步增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加快农业招商引资步伐。发挥区位和资源两大优势,筛选一批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开发、休闲、观光等项目,通过多种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引进一批农业资源开发和农产品加工项目,靠项目带动加快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步伐,积极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强市。年内新发展投资过5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贮销企业33家。三是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扩规升级。对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改造完善和扩规升级,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和要求,组织具备条件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争创山东省和国家标准化批发市场和定点批发市场,通过2—3年的努力,力争每个县市区争创2—3家山东省和国家标准化批发市场和定点批发市场,使我市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和区域销售中心。四是加快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新机制、新模式、新办法,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扩大对拳头产品、主导产业、优势农产品和基地农户的覆盖面。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公司 基地 农户”、“公司 股份合作制农场 农户”、“公司 合作社 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带动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和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使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是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工程。以增强农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精心组织实施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计划”,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完善市、县和基地、市场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加强对主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发展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年内新发展有机蔬菜认证面积3万亩,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8.6万亩,新增绿色食品基地面积18.4万亩。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6420万美元。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对有一定基础、规模、产品质量和信誉度较高的地方特色农产品,积极做好商标注册和申报原产地保护工作,努力争创省级、部级和国家级农产品名牌,年内力争每个县市区认定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3—5个,努力打造**农产品优质安全绿色的特色品牌,不断提高我市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

我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第2页

名度和占有率。
四是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以依靠科技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瞄准省内外、国内外先进水平,引导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姻,开展协作攻关,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在农业生产和加工领域中的推广应用。采取农业技术人员和基地农户双向选择、利益挂钩、技术承包、结对联姻等有效形式,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对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组织实施好良种产业化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沃土工程、农业丰收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大力推广应用设施农业、高产高效模式化栽培、农作物免耕栽培、化学调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旱作农业、秸杆综合利用等重大农业实用技术,引进、示范、推广一批品质好、有特色、效益高的新品种、新技术,搞好技术集成和组装配套,加快农业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力争全市粮食平均单产提高10公斤以上,经济作物平均亩收入提高50元以上。抓好青年农民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农业专题培训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加快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民技术骨干队伍,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和创业的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市、县、乡三级农业电子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把各级农业网站打造成面向“三农”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显著提高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的进村入户率。
五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以提高农民非农收入水平为目标,围绕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坚持抓好常规技术培训的同时,整合社会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实施《农民工培训规划》,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增加阳光工程投入,扩大农民工学员受益覆盖面,加快我市农村劳务输出以“普壮工”为主向以“技能工”为主转变,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自主创业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坚持“整体转移为主,分散转移为辅”,外抓拓展,内抓挖潜,瞄准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鼓励支持、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务输出服务中介组织,大力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搞好规划与引导,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小个体、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年内力争实现新增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8万人。
六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农业循环型经济和生态农业,对农村土、水、种、肥、药、电、油、柴、粮等各种生产要素统筹规划,整体安排,综合开发,加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大生态农业示范县、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建设力度,提高农村林木覆盖率和小流域治理率,改善农村生态生活环境。加大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力度,消化农业废弃物,着力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加快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质量。
七是农村民心凝聚工程。立足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围绕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和积极性维护好、发展好和实现好,加大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力度,大力转变各级涉农部门和干部工作作风,做到落实政策零偏差,服务基层零距离,廉洁自律零违纪,群众信访零投诉,凝聚全市420万农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一心一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落实中央和各级制订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真正把取消农业税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三项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加快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长效机制,落实好农民负担百分考核和“一票否决”制度,严厉查处农村“三乱”行为,坚决防止各种变相增加农民负担的现象发生。抓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落实,促进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进一步稳定。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重点抓好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的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真正使贫困户受益。坚持开展打假护农活动,使之制度化和规范化,依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农、害农行为,为农业生产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维护广大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Fwr816.Com推荐阅读

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思考


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思考


规划是龙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牛鼻子”,对规划的定位和作用要有明确的认识。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有些村庄布局不合理,特别是有的村建房屋间隔空间太窄,连消防车都开不进去,留下严重隐患,要推倒重建财力上实在承受不起。尽管这种现状是新农村建设以前形成的,但给我们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这也充分表明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先行,以有效避免未规划先建设、边规划边建设、拆了建、建了拆现象的发生。为此,笔者就进一步搞好我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发以下思考:
一是规划要突出前瞻性。前瞻性、预见性是规划编制的生命。如果规划没有前瞻性,编制规划就失去了意义。在本世纪内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编制中,必须着眼长远,突出前瞻性,围绕发展搞规划。要充分考虑到××市大铜业、大物流、大旅游、大城市框架和今后工业化、城镇化、商贸、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在布局上应当以那些有发展前景,有利于农户聚居,有可能长久存在的村为重点,特别是乡镇、集镇、小城镇和中心村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对今后要撤并的边远村庄和一些不可能成为居民集中点的地方,只对现有设施进行必要的维护,不宜再投入本文 新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规划要注重特色性。新农村建设规划一定要突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是规划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市广大农村在区位、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决定规划不能套用一个模式,不能搞千村一面,而要力求彰显个性,各具特色。农村规划要从村庄的地形地貌出发,依山顺水,不推山、不填塘,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农村社区。同时要注意保护上清古镇、仙水岩龙虎山景区等地各种古迹和有价值的传统民居等文化遗产,做到新农村建设与古建筑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新村建设项目尽量与古建筑保持协调统一,使“古迹为新村增色,新村为古迹添彩”,形成观光旅游新亮点,既增色,又生财。
三是规划要强化和谐性。新农村建设是通过农村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充实农村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农民丰富活泼的生活空间和具有归属感的精神家园。因此,编制村庄规划必须充分征求当地农民意见,使规划编制的过程变成一个政府、专家和基层干部群众互动的过程,从而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群众的认同感。
四是规划要体现实用性。就是说应注重配套搞规划,规划编制就是为了指导下一步的发展建设。因此,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把实用性摆在突出位置,量力而行。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统筹考虑,使规划与村庄建设相结合,与调整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商业网点及电力、水利、交通、电信等配套设施相结合。对基础设施建设,先搞什么、后搞什么,在哪里搞什么,一定要衔接配套,避免先建后拆、边建边拆,浪费社会资源。
五是规划要明确产业性。应充分考虑村镇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明确产业定位,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村镇,发展规模经济,村镇规划新办工业企业应向工业园区集聚,以利整合资源,节约用地和处理排污,共享基础设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资效益。镇规划要综合考虑集镇、城镇郊区、田畈农区、丘陵山区等不同区域、资源等因素,因地制宜,促进商贸服务业、特色工业、生态农业、林果业、休闲旅游业等特色经济的发展,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新格局。
六是规划要力求集约性。就是要注意保护耕地、集约用地,乡(镇)、村的规划,原则上都要安排在荒山荒坡,尽可能少占或不占耕地,确要占用耕地的,也要采取“占一补一”的办法,垦复耕地。按照“先规划后建房,没有规划不批建”的原则严格执行,要制定配套政策,完善操作措施,促使村民严格按照规划和设计进行建设,以增强规划执行的强制性。(作者单位:市委政研室)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关注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工业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贯彻落实的重大举措,是实施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经之路,是时代的呼吁,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我作为一名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如何结合实际,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服务和指导搞好新农村建设,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政府管理理念,强化综合服务职能,适应发展需要,全面推进我镇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要有长期打算,在发展规划上要有长远眼光,在制定目标上要把握关键,在工作开展上要有重点。同时要通过全民动员,城乡互动,各部门上下协调,共同促进我镇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县河镇位于**城区以东,距城10公里。**河横穿我镇,有丰富的水资源,山青水秀,集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为一体。全镇总面积137平方公里,下辖29个村、250个村民小组,26699人。有耕地24000亩,其中水田60OO亩,全镇人均耕地不到一亩,人多地少,自然条件较差,严重制约县河的发展。从2007年起,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抢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将条件较好的红侠、县河村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按照“二十字”标准,通过三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县河村成为省级特色旅游村,生态观光旅游是县河村一大特色,现拥有农家乐80户,人均收入5800元。2009年将牛岭、红升两村,2011又将灯塔村、牛岭沟村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并逐步向全镇扩展,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在我镇掀起了高潮,从而给我们带来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未曾有过的激动和憧憬。但是,对于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时刻保持理情,才能取得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

一、建设新农村,必须进一步搞好科学规划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所以要把制定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去年,省政府开始实施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这为我镇实施新农村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结合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编制好新型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发挥好规划的导向作用,是关系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五个方面的要求,分村分项精心制定好规划。制定规划时要把握三个关键问题。一是要突出抓好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蓝图。二是要因地制宜抓好村容村貌和新社区发展规划,治理脏、乱、差、散,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使环境“美”起来。三是要扎实抓好农民规划,使农民掌握致富本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二、建设新农村,中心任务是要发展农村经济

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我镇按照区委“一抓三建一统揽”的总体要求,搞好产业发展规划:“山上退耕建果园、河边开发建乐园、社区创建生态园、服务创新建家园”。从我们县河镇发展状况来看,关键是抓好生态旅游、经济林果、蚕桑、畜牧、食用菌、旅游、劳务输出六大支柱产业发展。一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科技种田,在提高单产上下功夫,保证全镇农民有饭吃。二是按照“一村一品”,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在黄洋河沿岸牛岭、红霞、县河、红升、毛坝等十个村发展生态旅游业,开办“农家乐”带动全镇种植养殖发展。三是在边远的村发展畜牧、食用菌和经济林果园,为旅游农家乐,提供天然的绿色食品。四是引导蚕桑大户进行土地流转、做大做强传统的蚕桑产业,将凡庙、关沟、枫树村打造成蚕桑专业村,年发种5000张,产值达400万元。五是组织剩余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定单输出,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三、建设新农村,必须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经济发展“瓶颈”制约问题。一是搞好公路硬化,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解决群众出行问题。我镇大多数村实现了通水泥路目标,通组路仅达60%,力争再用三年时间使通村路达到100%,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二是积极争取项目,搞好安全饮水,力争全镇90%以上农民饮上安全的自来水。三是加大电网改造力度,力争两年内使全镇100%的农户用高质的电,彻底解决用电难问题,使农民“活”起来。

四、建设新农村,根本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大力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大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为新农村建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切入点,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评选“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评选活动。下功夫解决“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粪便乱堆、柴草乱垛、禽畜乱跑和乱建、乱占等脏、乱、差”问题。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农民增强健康意识、卫生意识和环境意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农民“跃”起来。

五、建设新村,重点是加强社会各项事业建设

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健全和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计生、社保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另一方面要加强软件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及时高效的为农民搞好服务。()同时要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特别是低保、养老、医疗保险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使农民得到实惠,真正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六、建设新村,关键是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因此要解决有人办事问题,今年我镇借村“三委会”换届之机,一是配齐、配硬了村“三委会”班子成员。严格按照《党章》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按照“两推一选”程序,充分尊重党员群众意愿,将一批政治坚定、办事公道、作风正派、群众威望高、有致富头脑和较高素质的党员选进“三委会”班子。二是要深化农村基层工作,规范村级组织工作机制,发挥好村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全学习、工作、等各项制度,促进基层民主规范化进程。三是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在加强党员队伍管理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吸纳带头致富户、返乡青年、复退军人等青状年加入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克服农村党员青黄不接,普遍老化现象。要敞开出口,对不履行党员义务或不发挥作用的党员,要严格程序,该批评教育的批评教育,该除名的予以除名。

科学领导统筹规划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科学领导统筹规划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重要使命。今年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我县始终按照中央提出的五句话20字(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模式,以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尚、建立新机制为主题,以20个新农村示范村和30个整治村为重点,围绕“村民富、村庄美、风尚好、班子强”的要求,科学领导,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科学谋划,确立新思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任何组织和群体要有效地进行活动,顺利地实现既定的目标,就必须实施科学的领导。实施科学领导,首先必须要有科学的工作思路。针对当前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农民文化技能素质较低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因地制宜与典型示范,富民惠民与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了《望城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全面科学的建设思路。一是明确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第一步:20xx年至20xx年抓试点、闯路子,20xx年至20xx年建机制、促发展;第二步:再用5年时间抓完善、上水平,到20xx年把全县农村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明秀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到一年启动,三年突破,五年变样,十年巨变。二是确立“六新”的建设目标。即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塑造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村级班子焕发新活力,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同时,通过新农村建设,达到“六有”,即乡乡有主导产业、村村有科学规划、人人有创业技能、户户有致富门路、家家有文明公约、处处有和谐环境。三是开展两个不同层面的示范。第一个层面是今年启动2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主要在交通干线、城镇周围、旅游景点周边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布点;第二个层面是搞好30个整治村,主要以偏远落后的村为重点。四是确定了示范村“三整三改一分离”(整修村组公路、整治生态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改电、改水、改厕,人畜分离)和整治村“四清四改”(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清污水,改水、改厕、改灶、改猪圈)的建设内容。
二、突出重点,迈出新步伐
实施科学领导,必须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新农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既是一项利民富民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基础工程。只有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掌握科学工作方法,突出工作重点,才能真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突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把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做大。每年力争引进过千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10个,过亿元的2个,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10个。二是把优势产业做强。发展特种水产养殖15万亩,扩张板块规模,做活百里水产走廊文章;将分散的农家乐升级为具有水乡文化的观光旅游线路,实现营业收入过亿元,打造生态休闲农业品牌。三是把传统产业做亮。发展大户养殖,扩大生态养殖小区,年生猪出栏达120万头;发展生态优质稻种植20万亩,实现“国家级优质稻生产基础县”目标;发展千亩以上连片蔬菜种植基地10个,万亩蔬菜种植板块2个,打造无公害放心菜品牌。同时,财政投资100万元,重点扶持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精心打造具有山水特色,生态优美的山丘型自然村落;水乡文化,田园风光的平湖型农民新村;文明秀美、和谐发展的社区型居民小区。二是从基础入手,找准切入点。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花钱最少、见效最快的事情做起,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村子抓起,以水、电、路、广播电视、通讯建设为突破口,政府每年每村安排20万元办点经费,采用村民理事会管理与农民自主建设的模式,用五年时间基本达标。
3、突出发展劳务经济。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今年除上级投入外,县政府投资300万元,对通过培训并已安置就业的农民工每人补助500元,属特困家庭的每人补助1000元,计划年内培训6000人,安置5000人。二是创新办学模式,畅通输出渠道。坚持农科教结合的培训模式,整合县农广校、县职业中专及社会办学机构教育资源,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校企联合、委托培训的形式,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精心打造劳务品牌。形成农民培训、劳务输出、回乡创业、跟踪服务一条龙的长效机制。
4、突出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一是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合理划分乡镇事业站所职能,积极推进乡镇文化站所改革试点工作,综合设置机构,精减

科学领导统筹规划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2页

人员编制。二是组建三大公司:即水利建设投资公司、公路建设投资公司、城镇建设投资公司,通过市场运作,盘活存量资产,加速资本运营,拓宽筹资渠道,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立土地流转中心,继续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挖掘土地潜力,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四是设立财政偿债基金,健全县乡偿债机制,落实化解村级债务试点工作,推进县、乡、村消赤减债工作。
5、突出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一是抓村干培训。一方面,组织示范村支部书记到市里培训,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参观学习,拓视野、长见识,当好火车头;另一方面,组织第一书记、书记到县里培训,到兄弟县市参观学习,取人之长,学以致用。二是抓骨干培训,以村为单位,由县新农村办组织党员骨干在本村培训,到县内典型村参观学习,转变观念,激发热情。三是抓农民培训,由县新农村办牵头,县农科教办组织有关单位骨干下村,举行新农村知识讲座、法律知识宣讲、实用技术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6、突出推进和谐农村建设。一是解决“四难”问题。硬化所有的示范村通村公路,修好通组公路路基,解决“行路难”问题;鼓励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行大病救助,解决“就医难”问题;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助学工程,解决“上学难”问题;对受训农民实行直补,并安置就业,解决“就业难”问题;二是搞好扶贫帮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5的农村人口进低保,“一对一帮扶”工程,确保农村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三是实行县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确保农民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三、强化措施,构建新机制
实施科学领导,必须要有科学的工作机制。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实践,是一个探索积累的过程。对此,我们只有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构,创新工作机制,才能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1、创新投入机制。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我们提出了“六个一点”:吃透文件精神、用足用活政策,上面争取一点;预算后再追加一点;部门参加示范村现场办公会支持一点;采用“双赢”式建设模式融资筹措一点;鼓励创业成功人士支持家乡建设捐一点;发动农民筹资筹劳出一点等多种方式,全县共筹措资金6.88亿元,实行项目运作,统筹安排,集约投放。
2、创新领导机制。采用“一线工作法”,创新领导机制。一是“书记工程”制度,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委领导、政府负责;二是“三级联点”制度,县级领导联点,县直单位办点,乡镇干部驻点;三是“第一书记”制度,从机关选派20个优秀青年干部到示范村任第一书记,增强班子战斗力;四是“一对一帮扶”制度,全县副科以上干部均联系一个贫困户,实行一对一帮扶;五是成立“新农村办”,负责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联系协调、业务指导、检查督促。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3、创新激励机制。为了有力、有效、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县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县委、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关于新农村建设项目补助办法》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奖励办法》,各乡(镇)、村相应制定了有关《实施办法》,特别是7个都市区乡镇和20个示范村力度更大。县委、政府明确规定:凡捐资万元以上,上光荣册;10万元以上的由县委政府授予“支持新农村建设突出贡献者”称号,实现了政府主导,农民自主建设。
4、创新参与机制。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明确县直单位新农村建设目标责任的通知》,县直各单位下基层排忧解难办实事,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开展文化下乡活动;通过“一对一帮扶”活动,全县党员干部纷纷上户,进行产业扶贫;通过“示范组”、“示范户”评比活动,党员骨干带头筹资筹劳,农民积极自主建设;通过“双赢式”建设模式,激活民间资本,创业成功人士纷纷投资兴业,支持家乡新农村建设。形成了能人兴产业、农民建家园、干部搞服务的良好氛围。
5、创新竞争机制。示范村一定三年,实行动态管理。一是严把入口关。哪村农户热情高,自主建设好,班子战斗力强,工作基础好,并完善了申报手续,哪村就进入20个示范村行列。二是严把管理关。示范村建设实行一月一报告,一季一调度,半年一检查,年终一考核。同时,分阶段、分重点逐项考核验收,实行滚动式管理。三是严把出口关。实行“半年整改,年终淘汰制”,对考核验收不合格、整改不到位的个别村,实行“末位淘汰制”,由建设进程快、特色明显的村递补,有效地强化了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意识和绩效意识,推动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计划


按照新农办的统一部署安排,镇村委会定为本院派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单位。 院领导非常重视,明确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派出1名工作队员于3月1日进驻村。在乡党委、乡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工作队员会同村两委领导一同对村的自然条件、集体经济状况、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队员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及群众的建议与要求,经村两委和 院领导协商讨论,制定 年度扶贫开发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西北方向,距镇政府3公里,国土面积10.72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513户、2200人。境内平均海拔在2450米,平均气温在14℃左右,森林覆盖率为64%,彝族占总人口的90.32%,是一个集高寒、民族、山区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聚居村。
全村耕地面积2521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16亩。有林地13550.00亩。农民人纯收入达5015元。该村农户经济主要依赖于种植业、养殖业及部分劳力外出打工收入。洋芋、萝卜、烤烟、林业及林果业、松茸及野生食用菌、畜牧业6大特色产业是全村主导产业,核桃、萝卜和以松茸为主的野生食用菌销售收入占农村经济收入的35%以上。该村设党小组12个,党员总数82人,党员中男党员79人,女党员3人。团员19人。
村两委领导班子健全并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凝聚力。纵观村,有着山地多、森林资源较丰富等自然优势,加上通过前几年不懈努力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完成了农网改造,解决了农民用电,接通了程控电话和互联网。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村组基础设施较差,部分水渠年久失修,影响农田灌溉用水困难;有几个组虽然已修通公路,但路面差,一遇雨天无法通车,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的不便;村级集体经济门路少、底子薄弱;群众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差等因素,严重地阻碍着村农民群众和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州、县、乡政府及村级组织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通过扶贫开发等多种途径逐步改变村的贫困面貌。
二、指导思想
根据州、县两级要进一步加大村级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的力度的要求,在 年,我院开展村级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扶贫与党建一齐抓,围绕镇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小康建设的进程,认真抓好如下四个重点:①提高村两委干部综合素质,加强村级组织建设;②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③搞好村务公开,抓好各项制度建设;④以转变群众观念,增强市场经济意识为突破口,促进两个文明同步发展。
三、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按照五个好标准,切实抓好村的村级组织建设。
1、引导村两委干部和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根据县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提高村两委干部和全体党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村两委干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巩固村两委班子并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注重团支部、妇代会、调委会等村级组织建设,发挥这些群团组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2、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按程序培养和发展新党员,不断增添党的新鲜血液,有计划地培养村级后备干部。
3、结合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举办实用科学技术培训班,逐步提高农民群众科学技术水平,增加科技含量,引导农民群众主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
4、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搞好建章立制,突出抓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切实减轻农民不合理的负担。
5、配合镇政府认真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提高育龄夫妇少生、优生、快富意识,促进全村计划生育工作保类进位。
6、向村农民群众宣传灌输党的富民政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提倡学科学,反对和抵制邪教,树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风尚,保持安定、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
(二)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村两委办公场所的改善及村级文体活动场所建设。
(三)认真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员自身建设。工作队员要制定学习、工作制度,提高对村级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的认识,加强对村级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工作任务,保证工作时间和精力,加强调查研究,自觉为村级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村争取项目,为争取资金牵线搭桥;为扶贫村排忧解难,做好服务工作。

人民法院
年4月27日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我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美化新农村建设方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