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农机局指导培训工作总结 > 导航 > 农机局年度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

农机局指导培训工作总结

农机局年度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

为了公司的利益,一份工作计划就可以帮助我们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制定工作计划要有明确的成果输出形式和时间节点。工作计划写好的技巧是什么?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农机局年度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农机局年度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

20xx年我局将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抓重点、稳增长、强基础、提水平”的思路,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的原则,加快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着力促进农机与农艺快速融合,更加注重经营与管理方式协调发展,努力推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重点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工程,以坚持农机化科技进步为出路,巩固提高水稻机械化种植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应用成果;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抓手,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以加强农机化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先进适用的特色农机;以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为突破,不断提高我市农机装备水平、农机作业水平、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农机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

(一)目标任务

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3%,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

(二)主要工作

1.推广乘座式插秧机100台,实现机插秧面积75万亩以上。

2.推广秸秆反转灭茬机100台,夏秋两季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120万亩以上。新建秸秆收集加工基地5处,年收集秸秆20万吨以上。

3.新增、更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00台。

4.推广高效植保、水产养殖等特色农机600台。

5.新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10个。

6、建设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6-10个。

7.拖拉机年度检验数800台、联合收割机年度检验数600台。

8.农机技术培训800人次。

(三)工作措施

1.认真落实农机化发展扶持政策。一是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及农机服务组织知晓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会同财政部门对财政补贴政策的实施加强监督管理,确保用好管好强农惠农资金,防止套取补贴资金、补贴机具外流等违规现象的发生。二是落实好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相关保险政策,努力推进农机政策性保险工作。三是探索根据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面积给予奖补的路子,降低农民生产成本,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

2.全面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全面推广联合收割机收割后秸秆切碎技术,推广秸秆反转灭茬机以提高还田效果。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提升作业质量。加大秸秆收集经纪人的培养力度,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实施市场化运作,加快秸秆成型基地和秸秆收集加工站建设。提高秸秆收集财政奖补标准,调动秸秆收集经纪人及秸秆利用企业收集加工农作物秸秆的积极性。

3.不断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步伐。一是巩固提升水稻种植机械化取得的成果。继续做好整村、整乡推进工作,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认真开展技术服务。通过加强集中育供秧基地建设,跟踪考核财政补贴机具作业面积、作业质量,提高水稻机插秧技术应用实际效果,夯实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二是组织实施农业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建设项目。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钓鱼镇核心区为依托,周边乡镇辐射区为补充,加大项目建设力度。项目区全面实施耕作、种植、收获、灌排、植保、烘干一条龙农机作业,通过项目建设在我市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我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三是选择基础设施较好、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规范的戴南、昌荣、钓鱼、中堡等乡镇,通过采取政策扶持、技术支撑、市场运作等措施,建设3-5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基地。

4.大力发展先进适用的特色农机。一是研究实施高效设施农业基地特色农机购置奖补办法;二是针对我市芋头产业发展,由有关单位引进机具进行试验示范;三是做好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工作,提高高效设施农业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四是召开高效农业机械现场演示会,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5.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在加快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的同时,尤其注重抓好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按照《江苏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指南》要求,将我市规模比较小、管理不到位、服务能力差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有计划的整合,各乡镇扶持1-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财政补贴资金给予重点倾斜,推动合作社扩大服务规模,做大做强产业。20xx年以6-10个机具数量多、服务面积大、管理上档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建设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到20xx年在全市建成以市级农机维修中心为主、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为辅、乡镇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点为补充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络。

6.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管。深入贯彻《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认真履行农机安全监管职能,推进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执法队伍精干化和设施装备优良建设。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监理规范化示范窗口创建等活动,强化隐患治理,预防农机事故发生。实施拖拉机分类管理,启动手拖免费实地检审,努力提高农机“三率”。注重提高“平安农机”创建的覆盖面和创建质量。组织开展农机质量调查和农机产品质量抽查,深入开展农机“打假”和农机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扎实做好农机质量投诉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和企业合法利益。

7.加强农机人员教育培训和技能开发。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力度,拓宽职业技能鉴定范围,不断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水平。继续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召开现场会,送科技下乡等活动,深入场头、田头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机手的操作技能,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农机管理、使用人才队伍。

8.确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20xx年我们将发挥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能动作用,挖掘招商引资潜在优势,全面捕捉投资信息,积极招引投资项目在我市落户。同时注重结合农机部门工作职能,招引更多的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在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同时,推动我市农机化事业发展。

FwR816.cOM编辑分享

农机局工作思路


农机局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o一o年,农机局将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加快发展水稻产业化经营为契机,重点突破水稻种植机械化,力争基本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抓好机械化示范基地、农机技术服务、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三大亮点,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农林工作再上新台阶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
㈠机具推广目标
⒈高性能插秧机(乘坐式占70%)300台;
⒉大中型拖拉机及小拖报废更新300台;
⒊新型旋耕机、秸秆还田机200台;
⒋蔬菜、水产、林果茶及农产品加工等特色农机300台;
⒌自走式稻麦联合收割机40台;
6.高效植保机300台;
㈡配套管理服务指标
⒈培训各类农机人员1000人次;
2.检验农田大中型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1000台以上;
3.农机政策性保险投保率达100%;
三、具体工作措施
⒈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建议市政府成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领导小组,农林、财政、农工、科技、水利等共同部门参与;继续将水稻种植机械化工作列本文 入市对镇机关年度考核内容,并与各镇单独签订责任状明确任务目标;农林局组织局机关领导,相关科室及站所分镇进村、明确责任,全力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对于土地流转后规模种植的承包者,要明确要求水稻种植机械化达到80%以上。
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在积极争取和认真实施上级补贴政策的同时,根据本市农业结构特点和农机发展要求,明年争取市级财政农机补贴资金900万元,镇级财政补贴资金250万元,同时完善补贴政策,加快新机具引进。在水稻机插技术推广上补贴政策实现三个倾斜:一是向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倾斜;二是向种植大户、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及机插大户倾斜;三是农业保险对主推机插秧技术倾斜。同时继续实行机插技术推广先进奖励机制。
⒊加大机插技术推介力度。机插秧技术以其省工节本、增产增效、抗病耐涝、稳定可靠等特点已经被采用的农民所认可,一些种田大户、农机大户通过机插作业服务增收的典型不断涌现,要进一步加大对典型镇、村、户的总结宣传力度,大力营造水稻机械化种植的氛围,引导广大农民主动采用机插技术。
⒋加大秸秆还田技术示范力度。中央及省级财政将扩大秸秆还田财政补贴范围,以推动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要充分利用这一政策,进一步加大稻麦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示范力度,建设一批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示范镇、示范村,促进生态农业与资源节约型农业建设。
⒌加大特色农机推广力度。结合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农林牧渔业等适用特色农机推广的力度。同时,要加快对油菜种植、收割机械的引进试验、试验与推广,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6.加大各项配套服务力度。要针对农机发展数量猛增、规模迅速扩大和服务要求不断提高的特点,工作任务将更重、难度将更大、范围将更广,因此必须要在人员培训、机型选择、技术服务、配件供应、维修保障、信息宣传等方面及早做出打算,制订有效措施,强化服务意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7.加大农机安全监管力度。进一步做好农机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工作,联合公安、交通部门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及安全警示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全市上下农机人员的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大力开展各项“平安农机”的创建活动,形成市、镇、村、机手共同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与氛围;根据统一步骤,做好农机政策性保险工作;继续加强财政补贴机具的监督管理。

农机局工作规划


认真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农机局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的购机补贴领导组,2精心组织实施。多次召开党委会研究购机补贴工作,制定了详细地实施方案,落实责任,详细工作流程。并邀请县委宣传部、县广播电视局等宣传部门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购机补贴政策。具体操作程序上遵循科学、简便、公开、透明、高效的原则。购机补贴政策和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的带动下,全县农民购机热情高涨,自筹购机资金820万元,重点购买先进适用的大中型农机具。农机销售、维修等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农机具的增加和农机社会化服务进程加快,不仅稳定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减少了返乡的劳累和后顾之忧,还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极大的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繁荣了农村经济。

农机局广大干部职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市局的指导下,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农机工作的整体部署,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节本增收为目标,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政策法规为保障,坚持整体提升,重点突破的原则,积极实施政策引导、项目带动战略,优化队伍,依法管理,整合资源,统筹发展,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在构建和谐社会、平安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农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圆满完成了市、县各项目标任务,推动了全县农机化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绩

年任务的136%1招商引资680万元。

已婚育龄妇女参检率100%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现象。2本单位(包括二级机构)无计划外生育。

全局无重大责任事故,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达标。保持了大局稳定。

4完成了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上交任务。

全局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5加强文明单位建设、平安农机创建工作。

较上年增长5.42万千瓦,6农机化综合水平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位次。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62.42万千瓦。增长率3.45%农机户发展到10.835万户,较上年增加758户,超额完成市、县目标任务。

其中,7全县完成机耕面积130万亩。深耕深松面积84万亩,机播184.11万亩,机收114.32万亩,玉米秸秆还田45万亩,刘店乡魏庄村建设200亩保护性耕作示范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开展农机科技下乡活动8次,8培训各类农机4272人次。举办农机新技术专题培训班12起,全年发放农机科普资料2.3万份。

引进外省、市380台联合收割机来我县作业,9组织带领我县750台联合收割机到全国各地开展跨区作业。为农民机手增加收入2200万元,加快了全县麦收进度。

其中推广大中型拖拉机210台,10推广各类先进适用农业机械1650台。玉米秸秆环田17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6台,精少量播种机300台,玉米免耕播种机100台,深耕犁140台,提升了农机科技含量。

培训考核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500人;年度检验农机占入户总数的78%年审农机驾驶员占办证总数的76%11完成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入户挂牌350台。

补贴机具14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77台,玉米联合收获机5台,秸秆还田机64台,补贴工作全面结束。年—XX年度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资金110万元。目前完成补贴动力机械和机具配套共计18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3台,玉米收获机1台,秸杆还田机77台,旋耕机44台,共计补贴资金79.05万元,12落实购机补贴资金114.99万元。占总资金的71.94%

二、主要工作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农机局对招商引资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招商引资工作。局有关领导和招商引资人员多次到外地落地招商。六月三十日,1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农机局与漯河市郾城县投资人陶殿业达成协议,由陶殿业投资1100万元在县城关镇小学路与新建路交叉口建设县双超物流中心,投资680万元的营业大厅、物流配送中心、办公室等基础设施已于九月底完工,目前,双超物流中心经营正常、有序,不仅便利周边的群众,而且有效促进了县的经济发展。

县农机局年度工作计划


县农机局年度

一、2014年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全县“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业发展新优势,促进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的总体要求,努力提高全县农业装备水平,促使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重点工作

1、认真组织落实中央惠农政策,扎扎实实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去年,我县争取上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1470万元,位列全省第十、全市第一。补贴机具4768台套,拉动农民自筹资金589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的粮食生产、设施农业、经济作物等产业的发展。2014年,县农机局继续把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补贴资金、扎实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做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计争取省局、市局的支持。同时,根据上级提出的“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在做好补贴的具体工作中,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把中央的农机购置补贴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兑现落实到千家万户。

2、围绕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着力提升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

围绕全县农业生产大局,坚持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放在农机化工作的重要位置。在进一步提升巩固全县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同时,着力提升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继续把提高玉米机收率作为重点,通过加快机具更新换代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机械使用效益及补贴政策扶持等多方面的努力,加快提高以机收为重点的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全面提升我县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和质量。

3、围绕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农业发展,加快推进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及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

以实施农机化科技创新示范工程为抓手,紧紧围绕全县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发展品牌基地的需要,按照突出特色、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稳步推进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动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及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一是要瞄准主攻方向,把经济作物的播种、收获等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作为发展重点。依靠重点作物、关键环节的有效突破,带动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创新示范力度,加快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依托特色品牌基地和农业园区,加快建设新的农机化示范基地,深入开展所需机具的试验改进和示范推广工作,积极探索总结不同经济作物的机械化生产模式,以加快全县经济作物的机械化进程。

4、大力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努力提高全县农机服务组织化水平

根据全县发展农业强县的需要,进一步把农机合作社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目前,全县已发展农机合作社16家,入社农户230户,服务农户5800户,作业服务总面积15万亩。其中,“三夏”“三秋”订单作业14万亩。2013年,根据实际需要和群众意愿,稳步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一是充分鼓励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农机合作社建设发展中来,吸引更多的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户加入到农机合作社中来,从而稳步推进农机合作社总量增长。二是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利用购机补贴、秸秆综合利用等各项农机化扶持政策,积极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以机械化带动土地集约化经营。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较高、农机合作组织能力较强、条件比较成熟的乡镇,积极鼓励农机合作组织搞土地连片承包作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

5、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确保农机化服务安全

(1)以提高“三率”水平为重点,确保农机。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工作内容,强化评价考核指标,深入开展以“三率”整治为基础的“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试点推广粘贴农机安全反光贴,保障夜间行驶安全,不断创新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实现形式,努力提高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2)加强农机修配服务网络建设。严格实施农机维修技术资格准入制度,深入开展“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机维修网点管理水平;加强维修网点的规范化管理,积极培育和规范农机维修市场,试点建设集维修、配件供应、技术于一体的多功能农机维修中心,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机维修服务体系的经营模式,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络。

6、围绕生态农业发展,进一步健全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在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过腹还田的基础上,加快秸秆饲料、秸秆建材、秸秆肥料等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扶持壮大一批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积极探索秸秆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路子,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一项产业做大、做强,不断健全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农机局年度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农机局指导培训工作总结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