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策划方案 > 个人工作思路及计划 > 导航 > 农业工作思路及春季农业工作打算

个人工作思路及计划

农业工作思路及春季农业工作打算。

订目标,做计划,大量的行动起来。为了更好地完成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我们要赶快写好一篇方案。好的方案要抓住活动的本质,做好策略。方案该怎么写才好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农业工作思路及春季农业工作打算,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落实惠农政策创新工作思路
努力实现农业工作开门红
——新洲区2006年农业工作思路及春季农业工作打算
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政府
(2006年2月25日)
各位领导: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新洲是一个农业大区,农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近几年来,新洲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都市农业大区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市场,尊重规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加快了都市农业建设步伐,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2月16日召开了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2005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今天,市政府又召开全市农村工作座谈会,这对各区做好“三农”工作是一个较大的鼓舞。下面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将新洲区2005年“三农”工作思路及春季农业工作打算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作一个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市领导批评指正。
一、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面向两大市场,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突出板块基地(农业园区)和龙头企业,统筹各类要素,优化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加快都市农业大区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奋斗目标
无公害蔬菜常年园18.5万亩,总产150万吨;双孢蘑菇800万平方米,总产7万吨;生猪65万头,肉类总产5万吨;良种蛋鸡860万只,总产6万吨;无公害水产品7万亩,总产7.4万吨;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达到50%;农业产业化经营覆盖率达到50%;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力争农民打工收入占纯收入的40%;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达到40%;农业增加值由2004年的21.03亿元增加到21.97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由2004年的3590元增加到3841元。
(三)工作措施
1、落实三农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务农的积极性。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中央1号和省委1号文件,这两份文件含金量较高,有很多惠农政策,作为农业大区的新洲,我们将认真贯彻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加大以良种补贴、粮食直补、购机补贴和粮食最低保护价等政策的执行力度,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严格规范涉农收费,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认真落实化解村级债务政策,加快推进村级债务化解;全面总结徐古改革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街镇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国有农场改革,促进农场更好更快的发展;严格农村基本农田保护,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确保5月底以前全面完成,千方百计调动农民务农的积极性。
2、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构建都市农业大区框架。一是围绕六大产业抓调整,在蔬菜产业方面,以双柳10万亩无公害蔬菜产业园为主,逐步带动李集、邾城等地蔬菜产业的优化升级;在食用菌方面:以武汉长华公司为龙头,以徐古为核心,推进东北部山区和丘陵岗地农民种植双孢菇。在畜禽产业方面,以阳逻升阳公司为龙头,引导农民饲养肉牛、水禽和特色动物,兴建专业化、集约化的养殖小区。在鱼类产业方面,以三大水产板块为重点,大力建设“三带(周武线、新施线、阳大线)三区”(涨渡湖生态旅游园区、武湖休闲园区、特色加工区),做强做优鱼类产业;在林竹产业方面,以东部山区和丘陵岗地为主体,引导农民发展公益林、商品林。二是围绕市场需求抓调整,瞄准鲜食型、加工型、专用型的农产品,积极引进和开发新品种,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和企业的需求;三是围绕粮食自给抓调整,继续调减小麦、中稻等作物,扩大双季稻和粮经兼用型作物,确保粮食安全;四是围绕避灾节本抓调整,压缩高耗水作物,扩大节水型、耐旱型作物,变被动抗灾为主动避灾,发展节水避灾减灾农业;五是围绕特色产品抓调整,着力提纯复壮旧街的药材、阳逻的扁豆、汪集孔埠的土豆、李集的小香葱等;六是围绕文化底蕴抓调整,突出民俗文化之旅、农家休闲之旅、孔学文化之旅,引导区内外资本开发道观河、将军山、涨渡湖、桃花湖、七仙湖等重点景区;突出发展农家乐,重点抓好以阳大、新施、新道公路沿线为主的农家乐项目建设,发展乡村休闲农作和生态旅游,构建都市农业大区框架。
3、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龙头企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是连接农民和联系市场的桥梁。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区优势产业带和重点建制镇的布局实际,以实施“四个一批”(引进、扶持、改造、发展)为重点,以民营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为取向,优化区域环境,发展龙头企业,扶持以双柳农产品加工、升阳食品、徐古长华、涨渡湖中创食品、三店大兴等为主的龙头企业,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民众创业,引进和培育一批生产型、加工型和流通型的龙头企业,并运用政策、资金等要素,引

导企业向园区和小城镇聚集,共享基础和环境设施,降低建设和生产成本,实现企业集群和专业化分工,同时,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4、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省委、省政府确定2005年为农业实用技术落实年。按照这个要求,重点在综合技术抓优化、关键技术抓量化、实用技术抓简化上下功夫。一是推广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是推广良种应用、设施农业、三高三省、轻型简化栽培、良田良法良制配套、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病虫草鼠害防治、综合防灾抗灾等技术;二是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标准和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探索发展循环经济,引导科研部门、农村经营户建立示范基地,推广生态模式,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增强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素质和效益。
5、推进农村劳力转移,增加广大农民非农收入。要想富裕农民,就必须转移农民、减少农民。2005年,全区在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阳光工程”这条渠道,以农广校、技校、商校、二职高等为基地,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提高其素质和岗位技能,挖掘农业内部和外部的就业空间,进一步壮大区级劳动力中介组织,完善区街两级劳动力市场网络,建立健全社会化的劳动力服务网络体系,加大本区域内用工协调,大力扶持培育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全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力争2005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1.3万人,增加广大农民的现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
6、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新洲是一个农业大区,地形地貌特殊,自然灾害频繁,农业难以摆脱靠天收的现状。2005年重点是加固连江支堤,启动堤防达标工程,完成7座水病险水库整险,更新改造4处大型泵站,建设蓄水4万方以上当家塘50口,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加快改造等级公路20.9公里,硬化村级公路200公里;加强体育硬件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提高宽带、数字电视普及程度;利用农业部能源国债项目,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100口;加快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和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7、加大引资引项力度,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创新优势环境,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始终将抓好招商引资作为要务之要务、重点之重点、中心之中心,凡是区域以外的资金就积极地去引,区域以外的项目就努力去争,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在硬环境建设方面,加快区街两级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完善区域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品味,为创业者提供通讯、传媒、电力、交通、金融和信息服务。二是建搭招商引资引智平台,以规划建设各类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区、农产品市场和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完善配套设施和落实优惠政策,大力改善软硬环境,增强投资的吸引力。三是加大项目包装推介力度,抓住国家投资农业和外商投资重点,积极推介区内优势资源和项目,引进区外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盘活农村存量资源。四是加大跟踪协调服务力度。对已申报的项目和签约的意向项目,建立领导联系和跟踪协调服务制度,确保项目早日立项、早日开工、早日见效。
8、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一主三化”战略的思路,依托武汉这个大都市,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村经济,实行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和街(镇)村统筹,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一是统筹城乡规划与建设,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城镇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农村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等,统一纳入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规划,统筹建设。二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按照现代经济发展规律,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推进产业集聚升级,完善技改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快发展以旅游、商贸流通、金融信息服务等为主的第三产业,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完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构建都市农业新框架。通过整合城乡各种资源,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形成城乡联动、产业共兴的局面。三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重点加强农民就业服务,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合作医疗、社会、社会救助等制度,同时,大力发展城乡教文卫事业,确保社会稳定和事业发展。四是加快相关制度改革,以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务工环境、子女入学、农村公共投入为重点,建立城乡同等的国民待遇,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2005年春季农业工作打算
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季主动,全年主动。为了实现2005年农业工作开门红,在当前春季农业工作中,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制定区委1号文件。根据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以及即将出台的市委1号文件,区委、区政府将组织涉农部门负责人学习,吃透精神,领会实质,并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讨论,听取意见,集思广益,认真研究,高标准、高质量地制定2005年

区委1号文件,以此推动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抓好农业“五春”工作。以春播、春调、春繁、春防、春管五春为主,引导农民淡化节日气氛,及早谋划2005年春耕生产,同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传播抗灾知识,引导农民开展以清沟、施肥、防病为主的田间管理,防治好动物疫病,减轻灾害损失。2005年全区规划种植早稻26万亩,棉花10万亩,蔬菜16.5万亩,花生2.5万亩,中一季稻11万亩,玉米及其他2万亩,在田作物清沟达38万亩次,施肥达26万亩次,防病达29万亩次。
3、备足春播春调农资。组织区农业、供销等部门,发挥农资购销的主渠道作用,广泛筹措资金,组织人员跑市场、摸信息,多方采购种子、农膜、肥料、农械等生产资料,做到质优价廉、数量充足。目前,全区已备优质种子190吨,肥料55000吨,农膜780吨,农药300吨,农械11000台套,基本能满足广大农民春耕生产的需求。
4、开展各种支农服务。以开展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动员街镇场区、相关涉农部门干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实行重心下移,开展各种支农服务。一是组织千名干部下基层,指导和帮助基层开展农业春播春调、农村土地二轮延包等工作;二是开展农村小康建设,利用市派工作队和区派工作组,组织干部进驻贫困村,帮助贫困村开展工作;三是搞好技术进村入户,动员农口相关业务部门以技术培训、电视讲座、送科技下乡等为途径,千方百计搞好技术服务;四是筹措春耕生产资金,动员区信合、财政、农发行等部门,多方筹措资金,改善金融服务,帮助农民和企业解决缺资的困难。
5、推进农产品产销衔接。一方面组织街镇场区和相关涉农部门干部跑市场、摸信息,进一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加大对本地、本市30多家龙头企业的衔接,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销定产,切实解除农民调整的后顾之忧。
6、组织护春打假行动。进一步动员区技监、工商、农业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各大市场,开展拉网式地农资大抽查,没收假冒伪劣和未审定的种子,取缔无证经营的农户,妥善受理和处理农民投拆,依法打击违法经营者,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F132.com延伸阅读

××年工作思路(农业局)



××年工作思路(农业局)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思路
××年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关键之年。我们农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省、市、县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为目的,以环境建设为抓手,以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为载体,强服务、壮产业、优结构、铸品牌、增投入、夯基础,不断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二工作目标
××年我们的工作目标是:
—农业总产值达亿元,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增长;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万亩,粮食总产达万吨以上;—全县茶叶总产量达到吨以上,总产值达到亿元,其中名茶产量达到吨,产值亿元;
—实现全年水果产量万吨,产值亿元;
—全县生猪出栏万头,禽出栏万羽,全年畜禽产值达亿元;
—全年社会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万亩,产量万吨,产值亿元;其中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万亩次,产量万吨,产值万元;
—全年水产品总量达到万吨,产值达到亿元;
—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万亩,产值达到万元。
三工作重点
为实现上述目标,××年,我们将着重抓好六方面工作,概括的说就是“增强六种能力”。
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障能力。主要是完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一是继续抓好中低产田和茶厂优化改造。××年建立中低产田改造示范方个,改造茶厂个,新增茶叶加工专用变压器台,进一步加快茶厂改造步伐,改善茶叶加工环境条件,为推行茶叶的认证打下基础;同时还要进一步精心包装项目,积极争取省、市有关部门支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夯实农业基础,确保农业基础安全。二是实施“沃土工程。重视产地环境整治,积极实施“沃土工程”,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化肥,严禁高毒、高残农药和禁用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加强土肥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和示范;因地制宜推广多种秸秆还田实用技术,示范、推广果肥结合和粮肥结合等生态种植模式,增加耕地有机肥投入,实现有限土壤资源的永续利用。三是推广专用肥。加强土壤肥力监测与分析,重点开发、应用适宜我县使用的粮、油、果、茶、桑、蔬菜等配方肥、专用肥、掺混肥等新肥料,研究、开发缓释肥、微生物肥等新产品,示范、推广平衡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四是推进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围绕“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清洁能源生态工程,把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与养猪业有机结合,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三改一建”和“猪沼作物”能源生态模式,为农村提供优质燃气。五是实施水域养殖证制度,保护渔业资源。积极做好“养、管、捕”三篇文章,探讨一套完整的监督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保护××湖水域生态平衡;进一步规范××湖垂钓捕捞和娱乐游钓行为,规范水产养殖用药行为,促进了我县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完善渔业执法行风监督体系,实行有奖举报制度,探索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提高群众的参与面,强化群众监督,防止受利益驱使无端增加捕捞强度,切实以合力促进渔业资源和千岛湖水资源的保护。
增强科技支撑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支撑力量。科技支撑能力包括科技研发、科技的推广应用、应用主体吸纳科技的能力等内容。一是加强,提高农民素质。继续通过“绿色证书”、农函大、农广校等多种途径,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深入开展“百千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深化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活动,加强农技咨询服务,开展面对面的科技帮扶活动,全年完成户种养大户的综合技能培训,人以上的绿色证书培训,人次以上的农民单项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二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年,我局将重点推广无性系良种茶栽培技术、机制名茶生产技术、无公害名茶采制组合生产技术、无公害水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经济林生态饲养土鸡技术、无公害生态三元猪饲养技术、无公害网箱养鱼生产技术、设施栽培技术和无害化病虫防治技术等十大实用技术,建好个以上的科技示范基地,带动个科技户率先应用技术并直接受益致富。三是加快种子种苗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合与协作,大力引进推广符合绿色农产品生产要求,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新品种,要进一步加大局属六大良种繁育中心建设,根据市场要求,努力扩大繁育规模。茶叶良种繁育中心要确保××年出圃茶苗万株;水果良种繁育中心要进一步抓好优势水果树种的嫁接繁育工作力争嫁接苗木万株;继续办好千岛湖本鸡种鸡场和孵化场,全年供应千岛湖本鸡苗万羽,保证全县养鸡户的苗鸡需求;积极参与水产引繁试养场良种引繁试养工作,加快翘嘴红鲌、匙吻鲟等优新品种养殖推广力度,力争种苗放养万尾以上;尽快筹建农作物良种繁育中心,引进新品种个以上,继续做好高山蔬菜良种繁育工作,力争繁育高产一号、黑珍珠四季豆等高山蔬菜良种公斤。四是创建农业示范园区。依托生态优势,发挥区位优势

,精心包装项目,积极开展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市级都市农业专业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五是进一步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肥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与示范,全年新推广以新型龙井茶机为主的农业机械台以上,振频式杀虫灯应用只以上,水果套袋万只以上。六是完善农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乡镇农技服务机构和村级农科站“三级农科网”。鼓励科技人员以成果、专利、技术等入股形式,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经营和分配,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培育完善技术市场。要重视抓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让农业信息网延伸到所有涉及农部门、乡镇、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及种养大户。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农业信息采集、分析、发布队伍,为农民提供系统、准确、快捷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进出口贸易信息,并逐步与国际国内接轨。
增强产业提升能力。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基地。坚持农业结构调整不动摇,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和规模开发,重抓特色基地建设,促进农业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品种结构的不断优化,达到产业基地区域化、规模化。全年新发展无性系早生良种茶亩;新发展以枇杷、蜜梨、杨梅、柑桔等为主的优质水果基地亩;高山蔬菜总面积达到万亩次;加强畜禽养殖大户的培育,建设绿色、生态畜禽产品基地,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二是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进一步加快农业系列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步伐,力争建成千岛玉叶茶、千农园水果、千蔬牌高山蔬菜、落凤岛本鸡、千岛青溪绿色水产品、千岛佳禾迷你蕃薯,以及三元猪、饮用贡菊、中药材等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综合示范的基础上,实行生产过程记录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监控,以点带面,促进标准化生产的推广和普及,努力做到按标生产、按标流通。三是进一步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进一步健全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和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从注重农业生产环节的管理转变为准入、经营、使用的全程监管,强化准入管理。开展经常性的检查整顿,堵塞淘汰、禁用和假冒伪劣农资的进口关和入地关,严厉查处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四是加大留地农产品检测力度。要添置仪器设备,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水平,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对生产基地实行质量安全检查,实行产地标志卡制度,严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农产品上市。五是推进农业功能开发。顺应农业向经济型、生活型、生态型、观光型和文化型等方向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挖掘生态功能,大力发展观光型农业、旅游型农业,弘扬新安茶文化、果文化,提升农业品位。
增强生产经营主体能力。生产经营主体是农业生产力的主导力量,决定着农业发展模式和水平。主体能力主要包括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广大农民群众等生产经营主体,按照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要求,创新生产经营体制,增进发展生产的动力和能力。一是扶持壮大农业龙头。在坚持做大、做强、做壮的原则下,重点扶持一批带动农户能力强、科技开发能力强、加工增值能力强、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在项目建设、科技服务、政策服务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二是打造品牌抢市场。积极组织县内农业企业、产业协会、种养大户选送产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所举办的各类优质农产品展销、展示活动,注重品牌的打造和保护,强化品牌整合,同时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及产品申报活动,合力打响千岛湖生态品牌,以品牌吸引消费,以名牌抢占市场。三是花大力气建设加工基地。通过各种产业协会,进一步加强县内外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为加工企业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狠抓农业招商,努力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来我县落户,推行“龙头农户”生产模式,建立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
增强动植物疫病控制能力。一是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警体系建设,在××乡君石村建好集“五室一圃”为一体的平方米标准化实验办公场所,配备相对完善的现代化的病虫监测工具、实验仪器等,力争在系统测报上达到、可视化、网络化和规范化;把病虫害观测对象由粮、油转向粮、果、油、茶、桑、蔬菜等多种农作物,使观测对象多元化,涵盖全县主要作物;拓宽《病虫情报》发布途径,加大发送量,使病虫情况及时被农民知晓,减少因信息不灵造成的农业损失。二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依法开展动植物检疫、防疫工作,力争全县禽流感、口蹄疫的免疫密度达到,猪瘟的免疫密度达到,其中规模养殖场户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的免疫密度均达到,并做好新城疫、羊痘、细小病毒、链球菌等疫病的预防工作;加强动植通监管,逐步完善农村集贸市场生猪屠宰检疫,实行偶蹄动物入境报验制度;及时处置动植物重大疫情,确保农业产业发展安全。
增强农业法制保障能力。第一,充分利用媒体、农技⒑农业信息网络等各种有效载体,开展法制教育活动,营造农业法制教育的良好氛围;定期组织开展全县性农业法律服务下乡活动,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第二,强化行政执法,大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体系规范化建设和开展农资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主体的生产生产营行为,依法保护农民利益;切实改善管理手段,进一步提高农业局执法地位和执法形象。第三,加强执法素质培训,完善并严格执行执法人员上岗培训和考试、考核制度;加强对农业法制工作人员和执法人员的法律和业务知识更新,提高农业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第四,强化农机(渔船)安全管理。继续开展农机安全村创建活动,加大水上、道路安全检查,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意识,重点查处“三无”、“三证不全”、违章载客渔船、拖

拉机等,消除事故隐患,确保水上、道路安全。
(四)主要措施
加强理论武装,保持先进性。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处在转型时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众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客观上要求广大农业工作者清醒认识形势,正确把握规律。理论的提高是能力增强的前提,学习是提高水平的基本手段。在健全完善党员学习积分卡、干部学习日、党员理论考试等学习制度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织和学习型干部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全局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重要思想新高潮,深入开展“推进强农富民工程、优化服务争当先锋”、“推进环境建设、争当三个示范”大讨论,强化理论武装,着力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激发机关工作的热情和干劲。强化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理论解释客观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分析“三农”问题,提高出思路、出点子、出政策的本领,提高指导和服务“三农”的能力。
切实转变职能,提高针对性。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办事透明度和行政效能。加强宏观规划,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前瞻性,重点抓好“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的制订,进一步明确方向。认真抓好项目建设和管理,积极开展绩效评价,科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近几年项目的绩效评价考核,努力提高项目建设效果。积极下乡入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注重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走,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反馈农情民意,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同时,认真分析本部门、本行业的关键点与薄弱点,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设计好载体,力求取得新突破,不断开拓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境地。
加快方法创新,增强有效性。一抓重点。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抓住关系全局的问题,抓住各级领导关心、社会各界关注、农民群众关切的大事、要事、难事,区别轻重缓急,找准带动各项工作的抓手,选准几件事,一抓到底,抓出特色,抓出成效。二抓预案。制订动植物疫情、重大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等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组织指挥体系,适时组织演练,确保有效应对。三抓政策。认真学习农业农村政策,吃透精神,原原本本地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农户,使农民从政策中得到实惠。从本县和农业产业出发,因地制宜制订政策,给农民和农业发展更多的支持。利用一切机会,加强上下、左右的沟通与联系,努力争取上级领导重视,赢得部门支持,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做好“三农”工作,形成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强大合力。四抓宣传。善于发现典型,树立先进,支持农民首创,总结工作亮点,扩大社会影响,以点带面,层层推进。主动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主阵地,加强农业宣传,千方百计拓宽农民群众获取政策、市场、技术信息的渠道。
改进工作作风,体现务实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思想上加深对农民的认识,从感情上密切与农民的联系,真正做到亲民爱民、利民富民,做到有所呼就要有所应,有所需就要有所为。牢固树立“姓农、知农、爱农、为农、富农、护农”的思想,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实践,深入基层,密切联系农民群众,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踏踏实实为农业发展做实事、为农民群众做好事。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把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争当生态建设、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三个示范”要求上来,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示范”要求,确保干在实处,力求走在前列。全面落实责任制,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抓紧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注重教育崇廉、制度保廉、监督促廉。切实加强,严肃纪律,树立全新的农业局形象。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是新时期农业工作的主题,也是农业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局广大干部职工将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县委县政府加强“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开拓创新的思想观念、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扎实实地做好全年的各项工作,努力打造出一批现代农业的精品力作,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新路子,努力提高农民收入,为建设和谐××、秀美××作出应有的贡献。

×县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认真贯彻中央、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按照落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抓住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这个“双增”目标,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围绕“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和“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扩大农业开放,着力抓好科技兴农,立足县情,创新思路,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力争全县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上新台阶、构建和谐平安新我县做出应有的贡献。具体要做到“一、二、三、四、五、六”
(一)紧扣一个主题
紧扣农民增收主题。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从政策的扶持入手,建立政策倾斜和利益补偿的长效机制。从发展高效农业不断扩大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新空间,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化区域布局,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建立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科技支撑机制,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内在发展动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力,进一步完善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多渠道、多层面增加农民收入。
(二)实现两大转变
⒈在发展思维上由就农业抓农业向跳出农业抓农业转变。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积极策应党中央的农业发展政策,转变观念,创新思路,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方式,从产业规划、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统筹考虑,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实行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一起抓。
⒉在工作方式上由行政干预向政策推动、提供服务转变。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借助外力和启动内力相结合,经济手段和组织措施相结合,在传统产业中融入更多的创新因素,用市场经济的办理念指导农业。努力改变依靠行政手段的传统做法,提高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引导广大群众遵循市场规律发展农业经济的水平;努力改变直接指挥生产经营活动的传统做法,提高充分尊重农民和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并努力搞好社会化服务的水平;努力改变只重视抓生产的传统做法,提高按照抓生产与抓市场并重的原则来引导农民开拓市场的水平;努力改变凭主观意志办事的传统做法,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水平。
(三)完善三项机制
⒈完善粮食生产的激励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两个“一号文件”,加大宣传力度,把政策原汁原味、原原本本交到农民手中,让农民了解政策、理解政策,提高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积极探索良种补贴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订单生产和种植基地四挂钩,大力提高粮食单产,适度提高复种指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切实抓好抗灾物资、资金、技术的准备。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为粮食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⒉完善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积极应对中央的农业扶持政策,加强了解、研究国家投入政策变化,做好畜牧、水产、林业、水利、扶贫、水保等方面的争资、争项工作。加强对农龙头企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管理、和农村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加大农业资金的整合力度,管好、用好各类支农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整合农业资源,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建立农业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个私业主向农业领域投资。
⒊完善农村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完善农村工作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约束机制、落实机制、督查机制、服务机制、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积极做好年度考评,对农业农村工作实行科学的管理和考核评价,逐步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广大干部群众发展愿望的农村工作机制。营造各级各部门重心下移、城乡发展互动、所有资源统筹运作的工作体系。
(四)深化四项改革
⒈农村税费改革。全面落实“两免征”政策,规范整治涉农收费,建立农民负担举报制度,健全和完善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
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全省林改工作的步骤和时间安排,广泛宣传,精心组织,规范程序,依法实施,对全县万亩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进行确权,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做到“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确保年内顺利完成林改工作。
⒊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做好四座国有水库的水利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对全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进行调查摸底,明晰水利工程所有权和管理机制。按照“谁建、谁有、谁受益”的原则,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改革,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多种经营。
⒋农口下属企事业单位改革。年内全面完成农业、水务、果业、水保下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点要抓好县畜牧良种场、农科所、渔种场、园艺场四个企事业单位的改

制工作。按照公益职能和服务职能分离的原则,逐步理顺动物防疫和农技推广管理体制,稳定农业技术人员队伍。
(五)做活五篇文章
⒈围绕“希望在山”做活以果业为主的高效林业这篇文章。一是做大做强以脐橙为主的果茶业。年内完成新开发脐橙面积亩。落实经营主体,强化果园管理,确保开发一块,成功一块。依托茶场、茶场,新开发无公害茶叶亩;二是巩固发展青梅产业。策应青梅酒厂的动工兴建,积极引导农民加强现有青梅园的管理,逐步加大发展力度,年内力争新开发青梅亩以上。三是大力发展杂交竹为主的竹业。重点改造或扩种竹类面积万亩。四是大力发展以为主的速生丰产林业。加快做好年产万高密度纤维板的立项、审批、招商工作,积极发展招商林业。依托公司,以等乡镇为重点,发展以为主要树种的工业原料基地。
⒉围绕“潜力在水”做活以罗非鱼为主的特种水面养殖这篇文章。进一步加大省级罗非鱼良种繁育场的建设力度,并以此为依托,在全县座水库、亩以上山塘推广罗非鱼养殖,力争年内罗非鱼可供加工量达到吨。积极引进罗非鱼饲料生产和产品加工企业,形成罗非鱼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加大渔业技术推广,大力开发宜渔低洼地资源和改造中低产鱼池,推广稻鱼工程,积极引进新品种,抓好大众鱼、特色鱼、创汇鱼和休闲鱼的养殖,发展外向型渔业。力争全年渔业养殖面积达到万亩,水产品总量达万吨。
⒊围绕“重点在田”做活以发展商品蔬菜为主的种植业结构调整这篇文章。以建设粤闽蔬菜供应地和满足自给要求为目标,重点建设好个蔬菜生产基地,发展以反季节蔬菜为主的外销型蔬菜产业。同时,把握农民传统习惯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花卉、红芽芋、扁萝卜、道菜、荸荠、西瓜、菜油两用油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引导农民扩大种植规模,形成经济作物区域布局。力争使经济作物占种植业比重提高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增收元
⒋围绕“后劲在畜”做活以奶牛养殖为主的畜禽养殖业这篇文章。继续做大做强奶牛产业。稳步推进乡奶牛主产区,巩固禾个饲养小区,年内完成新增奶牛头。重点规划发展头以上规模的饲养小区。逐步建立完善奶牛良种繁育体系、饲草供应体系和奶牛防疫体系,确保奶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大做强生猪养殖业。通过果园养猪和积极引入外资,建设万头大型养猪场。以草畜配套为切入点,推行冬闲田种草,大力推广种草养畜技术,积极发展牛羊兔等节粮型畜牧业,推进草食畜禽规模化、集约化,力争年内生猪出栏万头,家禽出笼万羽,牛出栏万头。
⒌围绕“出路在工”做活以转移剩余劳力为主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这篇文章。坚持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产业来抓,着力提高农民劳务素质和劳务效益。建设好一批职业技能、专业技术中心和培训基地,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服务、管理工作,积极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信息、中介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产业,鼓励农民发展企业化农场,推动农村劳力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养殖业向加工业转移。
(六)加强六种能力建设
⒈以农田水利和优势产业集中区建设为关键,加强土地产出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建设。认真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实施,积极做好其它加固项目的勘测设计、项目规划、项目申报工作。加强对农村水毁工程的修复,高度重视“七小”水利工程的建设,重点建设好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的工程,全面推进中低产田的改造。进一步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整合土地、资金、劳力、科技等生产要素,着力建设好果茶业、奶牛、特种水产、高效林业五大优势产业集中区,实现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土地综合利用能力。
⒉以推广标准化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为核心,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建设。积极完善奶牛良种繁殖、模式化饲养、疫病监测防治和奶产品质量检测等工作,全面推行《脐橙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和《果品质量标准》,推广脐橙标准化栽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模式。加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和茶叶、花卉标准化生产示范力度,扩大推广覆盖范围。积极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开发新技术、新成果。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园、示范基地和领导干部领种示范田的典型带动作用,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力争建立瓜菜、畜禽产品检测检验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
⒊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和农产品流通为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转换和市场开拓能力建设。按照“三个跟着走”的发展思路,着力扶持发展打造七大龙头,。鼓励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扩张企业规模,着力打造年产值万元以上、争取过亿元的“核心”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流通销售,大力扶持以农产品营销、流通、中介为主的流通组织以及各类农村新经济组织,重点扶持发展各级奶农协会、果农协会。积极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建立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保鲜、冷藏项目。充分运用“政府网”、“网”为农产品推介、销售提供信息服务。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努力把打造成知名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由初级产品向终极产品转变。
⒋以农村基础建设为载体,加强农业物质装备建设。大力实施农村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等农村基础建设项目。加大植树造林力度,重点抓好河流两岸、水库周围、公路两旁、铁路沿线、山上造林绿化和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绿化工作,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长江防护林、防沙治沙等国债项目建设,管护好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大力推广“”生态模式。加大水土保持执法力度。积极

争取农机补贴,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完善气象预报服务,有效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⒌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和扶贫开发为手段,加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农民知识化工程,年内完成培训农民万人。积极开展移民扶贫,全面完成名移民任务,及时做好已经搬迁移民的跟踪服务。组织实施好全县个重点村和各个扶贫资金项目,集中力量抓好贫困地区道路、水利、人畜饮水、科教、卫生等基础建设。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牛、水产、茶叶、蔬菜、中药材等产业,推行“参与式”扶贫,提升扶贫开发层次。继续抓好领导干部联系到村到户和县直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扶贫工作。健全和完善扶贫培训体系,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和农村综合脱贫能力。
⒍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为基础,加强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能力建设。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年内全面启动“三清一拆”,积极推进重点村的“三改”工作,突出抓好“空心村”整治,完善村镇规划编制。积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逐步健全新农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加大对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投入,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和诚信农户评比活动,努力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提高计生工作水平。紧密结合“十大体系”建设,创新农业发展体制机制。高度重视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加快果业、水利、林业、畜牧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和引进。着力完善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动物防疫以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农业预警和应急机制。积极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妥善解决由征地、山林权属纠纷、民事纠纷、计划生育等引发的信访问题,大力推进民事调解进村,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新我县,为农业发展提供稳定基础。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干部作风,增强广大干部的服务意识,稳定农村干部队伍,为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只要解决了客户的问题,就是好的策划书。《农业工作思路及春季农业工作打算》如果还没解决您的需求,请访问我们为您2024准备的“个人工作思路及计划”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