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十二五财政干部培训工作总结 > 导航 > 2023年XXX财政局“十二五”支农工作规划

十二五财政干部培训工作总结

2023年XXX财政局“十二五”支农工作规划。

为了更出色的完成公司的工作任务,此时就需要给自己写好一份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是一个框架,只有把工作放在框架里,才能从各个方面进行全盘的考虑和分析评估。如何能让自己的工作计划写得更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2023年XXX财政局“十二五”支农工作规划,带给大家。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20xx年XXX财政局“十二五”支农工作规划

一、“十二五”财政支农工作规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全局工作的总体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挖掘农业发展潜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推广,创新管理模式,提高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按照“两高于、一确保”的目标要求,安排预算内支农资金,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十二五”期间按平均增幅按15%计算,如表所示:

年份
20xx
20xx
2013
2014
2015
小计

预算内支农

资金
31083
35746
41107
47274
54365
209575

2、大力支持水利事业的发展,重点支持防洪减灾工程、水环境整治和保护工程以及农田水利工程。

3、大力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支持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强农业园区建设,提高规模化比重,促进土地集约经营。鼓励和培养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强农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严格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形成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切实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注重环境建设,优化农村生态。

4、加强制度建设,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合理,分工明确,覆盖全面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系,确保各类专项资金每个环节都有制度的约束,保证财政支农资金合理、安全、高效运行,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控制体系,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机制。

二20xx年主要工作

1、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建立健全稳定增长机制。

2、 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突出强农惠农服务,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4、完善公共财政覆盖,体现财政保障保护力度。

5、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机制。

6、加强自身学习,常学常新,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地为民理财和为农服务;注重团结协作,发挥团队精神,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注重廉洁自律,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FwR816.coM编辑精选

区财政局全年工作规划


区财政局全年工作规划

20**年,区财政局将以“一个中心、两个着力点、四个到位”为主线,全力推动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加快建设宜居幸福新**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

一、以狠抓财源建设为中心,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一是开展财经形势调研。密切关注上级财税体制改革动向,结合我区财政发展形势及存在问题,定期开展专题税源调查,研究分析收入完成指标、税收结构等情况。二是加强财政扶持力度。完善区级领导企业联系点、“三送三帮”和大企业直通车等制度措施,积极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提高企业创税能力。三是健全综合治税体系。完善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强化考核督查和奖惩政策落实,健全科技治税、以票控税机制。及时跟踪落实搬迁企业税收划转政策,确保税收划转到位。

二、着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资金保障能力

一是压缩“三公”经费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确保民生政策落实和重点项目建设。公用经费和“三公经费”支出原则上较去年各压缩5%。二是加大教育、医疗的投入力度。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各项补助政策,完善公办幼儿园及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三是加强土地出让资金收益管理。抓紧回笼项目资金,优先保证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区办实事项目的资金需求,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

三、着力深化财政改革,健全公共财政制度体系

一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探索实施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对项目完成进度、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项目效益与预期目标偏差情况进行跟踪和控制,有力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二是深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定期测算政府性债务预警指标,及时汇报资金使用、还款及项目建设等情况,保证融入资金的安全运行。三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断扩大改革的预算级次和资金范围,提高公务卡使用率,大力压缩结余结转资金,分批次开展部门远程报账试点工作,杜绝违规现象。四是深化政府采购管理改革。落实好工程招投标“容缺办理”和绿色通道机制,扩大采购项目验收范围,探索政府采购联络员制度,逐步推行电子化平台。

四、“四个到位”规范财政管理,提升科学理财水平

一是财政预算执行到位。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严控无预算、超预算及追加预算,增强预算约束刚性。同时做好公务接待费等预算信息的公开试点工作,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二是专项资金管理到位。加强对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费等资金的管理力度,建立专项资金规范申报、科学核定、及时拨付、绩效考评四位一体的资金管理模式,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国有资产管理到位。坚持一手抓服务,一手抓监督,健全国有资产综合管理体系、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重大事项审批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023年XXX县财政局预算科工作计划


20xx年XXX县财政局预算科工作计划

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经济增长总体上仍将延续良好的增长态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保持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将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支出刚性需求不断上升,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20xx年的财政预算管理工作难度将进一步加大。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按照财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监督、绩效评价“四位一体”的要求,积极推进财政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一、组织收入方面

会同国库科,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

一是进一步加强财税部门配合协作。建立完善财税部门收入分析联系会议制度,切实加强与国地税等职能部门的业务衔接,从而准确掌握全市税收征管基本情况。同时,加强财税库系统的应用,及时掌握重点规模企业应税、月度申报及实际征缴等关键数据,做到对税源的分布、流量、潜力等情况的全面掌握。并根据各个阶段的征收形势,与税务部门一起对重点企业、区域、行业及税种进行动态分析,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二是进一步抓好重点税种的征管。一方面,协调国地税部门加大对征收潜力较大的所得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的征管力度,确保应收尽收。另一方面,会同地税部门加强对重大项目税收的跟踪管理。协助国地税部门加强与项目建设单位的衔接协调,实行“一户一档”管理,定期开展税收分析,及时掌握投资、工程和税款入库进度,调整和加强征管措施。

三是进一步加强协税护税工作。重点围绕基础业务、岗位职责、服务承诺、票据安全等业务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控机制,确保协税办日常管理工作安全规范运行。督促和指导基层协税办主动与税务部门衔接协调,及时发现和解决个体工商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使协税护税人员深入了解我市财税体制、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情况,提升协税护税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强化绩效考评理念,完善考核约束机制。

二、支出管理方面

科学安排预算,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项目、重点资金安排及时到位,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一是科学安排年度预算。在搞好财力测算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编制20xx年度财政支 出预算。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部署,继续增加对“三农”、教育、卫生、社保、科技、文化和环保等方面的投入,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中央、省及地方出台的重大政策性支出。加大力度落实厉行节约各项规定,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部门单位基本运转经费继续实行零增长。

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以规范预算指标管理为抓手,加强与相关职能科室的业务衔接,建立完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资金拨付的内部工作机制和业务操作流程,对超预算或预算进度较快的拨款申请,与职能科室一起加强审核,从严控制拨付。同时,会同相关职能科室加强对重点支出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三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细化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逐步实现预算编制全部细化到“项”级科目和落实到具体执行项目。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制定通用资产配置标准,建立分层次的配置标准体系。

三、税政法制方面

会同相关职能科室,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时将制度具体化、细致化,把精细管理明确到制度执行中的各个环节和关键控制点,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牵头对现有各类市级专项资金进行清理,着力解决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固有化、项目安排分散化、重点不突出等问题,整合资金用途或扶持对象相近的专项资金,增强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能力;强化专项资金预算管理,逐步将财政专项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

“十二五”预算科工作思路

总体思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推进财政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以全面提高预算管理的完整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目标,完善政府预算体系;重点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根据精简程序、理清环节和明确标准的要求,规范预算管理工作流程。

一、加强预算体系建设

1、规范和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根据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社会事业的发展规律和公共服务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财政保障方式,着力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不断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公共服务领域,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和完善财政政策工具,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建立完善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管理制度。构建规范的政府性基金预算编报体系,确保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完整、细化和准确,全面清晰地反映所有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增强政府性基金预算约束力,确保预算按批准的项目、科目和数额执行。

3、探索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根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总体要求,逐步建立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积极探索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办法,强化地方金融企业资产和财务管理。

4、有序推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试编工作。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保险有关政策,按照规定范围、程序、方法和内容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试编工作。

二、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认真落实江苏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把推动教育公平作为公共财政的保障重点。同时,注重机制引导和内涵建设,完善职业教育财政支持政策,加大高水平院校建设力度,积极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二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政府补偿机制,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继续积极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和残疾人事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水平,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继续加大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统筹城乡公共资源分配,积极增加对农村道路、水电、通讯、污水处理、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三)推进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一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财政政策定向调控的优势,引导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着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生活性服务也加快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抢占技术发展制高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大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行业创新平台和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 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三是大力支持人才建设。整合各类人才资金,进一步加大投入,支持更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以高端人才引领自主创新。

三、加强预算基础工作

1、严格预算指标管理。预算指标严格控制在年度可用财力之内,确保全年收支平衡。年初预算经人代会批准后执行,除国家重大政策变化,原则上不再调整,对确需追加的经费,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办理并下达指标。执行“严格控制、包干使用、先审批后支出”的原则和有关权限设置要求,不符合审批手续的指标不得下达。

2、完善财政预算执行分析动态管理机制。按月分析收支预算变动情况,及时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中存在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加强财政供养人员信息统计工作,明确统计口径,细化审核内容,升级统计软件,提高财政供养人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继续完善预算指标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本级预算支出执行的日常审核,规范财政资金的运行。配合做好人大、审计部门等对预算的审查监督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人大和审计做出的各项决议和决定。

3、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全面了解掌握本级财政政府性债务规模和结构,定期清理核实地方性债务,落实存量债务和新增债务的分类管理;建立完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政府性债务的举借计划编制及报告制度;建立债务率、新增债务率等指标体系,进行债务规模和风险预警;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根据负债规模和年度财力情况设立相应的偿债准备金,并列入年度政府财政收支预算,专项用于债务偿还;加强对下级政府债务管理工作的督促和指导。

4、逐步推行预算信息公开。大力推进重大民生支出事项的公开,主动公开预算安排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三农”、保障性住房等涉及民生的重大财政专项支出的管理办法、分配因素等。进一步完善预算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健全预算信息公开工作协调机制,完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和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建立预算信息披露制度,强化预算信息公开责任制度,制订预算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积极做好预算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完善申请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程序
2023年XXX财政局财政监督检查科工作计划

20xx年XXX财政局财政监督检查科工作计划


20xx年主要工作思路

20xx年,财政监督检查科的总体工作思路是:紧紧围绕全局工作中心和工作重点,以服务财政管理和财政改革为宗旨,以促进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为工作目标,以日常监督、专项检查、绩效评价为主要手段,切实履行财政监督职责,发挥财政监督作用。主要工作举措:一是继续坚持内审检查,重点是对局机关银行账户管理、银行存款管理、内控制度执行和财政支出管理等方面的检查;二是牵头或协同相关部门、科室,组织实施8-10个项目的专项检查。重点是对“三农”、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检查;三是组织开展2-3个项目的绩效评价,重点是选择社会关注度高、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财政支出项目;四是进一步健全考核办法,加强对局机关科室日常监督和镇级财政监督工作开展情况的督促、指导和考核。

第四部分:“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二五”财政监督检查科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绩效评价“四位一体”的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坚持以促进财政改革和加强财政管理为工作目标,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适时调整工作重点,不断创新财政监督方式方法,强化财政资金的绩效监督,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全过程监督机制,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监督,不断提高监督层次和水平。主要工作措施: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财政监督办法》,深入推进“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覆盖、全部关联”的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促进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紧密融合;二是适时调整和突出财政监督重点。要根据财政中心工作和财政管理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监督检查项目和绩效评价项目,提高财政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三是完善财政监督方式。要在审核审批、跟踪回访、监控、稽核、督促、检查、调查、协调、宣传、总结等各类工作方式上进行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的财政监督方式方法;四是加强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要按照“一个平台、纵横联网、过程覆盖、系统健全、监控有效”的基本要求,逐步实现财政监督专职机构与业务管理机构的信息共享,财政部门内部与外部相关业务的信息共享,逐步实现对财政收支业务的实时监控,推动财政监督工作上新台阶。

检察院“十二五”工作规划

检察院“十二五”工作规划

检察院“十二五”工作规划
为推动检察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走在全市、全省山区检察院前列的宏伟目标,现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和高检院《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着眼于“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以班子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业务建设为中心,以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为抓手,按照我院确定的“强化监督,精细管理,文化育检,服务和谐”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落实检察权,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学习型、智慧型、文化型的检察官队伍,着力培育业务工作品牌,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为建设“和谐”、“平安”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积极主动争取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及常委会的监督。
2、坚持科学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检察工作全局,着力推进检察改革,实现科学发展。
3、坚持强化监督。不断加强法律监督工作,努力维护公平正义。
4、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开展各项检察工作。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从到20xx年,用五年时间,推动检察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形成“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的良好局面,着力培养名全省检察业务专家和先进典型,培育个在全市、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检察业务工作品牌,力争个科室被评为全市、全省“先进科处室”,积极争创“省级先进检察院”和“省级文明单位”。
(二)具体目标
1、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政治坚定、清正廉洁、开拓创新、团结高效,班子成员大局意识强,综合素质好,政治威信高。班子成员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胸怀全局、团结协作;系统思考、勇于创新三个表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引领全院干警在积极争创“省级先进检察院”、“省级文明单位”的大愿景下同心同德,开拓进取。
2、队伍向心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检察队伍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爱岗敬业、执法公正,文化层次和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综合素质适应新时期开展检察工作的需要。35岁以下检察官队伍不断壮大,检察官断档问题得到缓解,干警的成长环境更加优越,工作激情得到充分释放,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显著提高。
3、执法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打击刑事犯罪,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诉讼监督等各项检察工作都有比较完善的机制,检察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良好,无违法办案和安全事故发生。职务犯罪查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大要案比例达50%以上,侦结率、起诉率和有罪判决率均达90%以上。审查批捕和公诉工作质量显著提升,批捕准确率和公诉案件的有罪判决率达100%。继续完善《刑事检察监督工作实施办法》,并将对刑事诉讼全程进行全面动态监督的机制逐步扩展到民事、行政诉讼监督过程中,将诉讼监督工作打造成我院业务工作亮点。
4、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规范化、人本化、信息化”的“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得到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制约细致周密,规章制度健全落实,考核评价科学合理,选人用人公开公正,检察改革取得突破。以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为抓手,积极依托“检企共建”、青年学习团队等平台,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规范发展、创新发展。
5、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检察工作得到党和人民的充分肯定,与上级院和地方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有关部门关系协调顺畅,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为民执法形象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检察工作的职能、性质和作用进一步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检察工作的良好局面。
四、工作措施
(一)多措并举强班子,打造坚定有力领导核心
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注重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营造良好成长环境,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检察官法》的要求,不断优化班子年龄和知识结构;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格落实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素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领导能力建设。学习借鉴先进的领导和管理理念,着力提高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理矛盾分歧的能力;加强实践能力建设。强化调研分析,主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着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班子成员要善于系统思考、勇于创新,不断突破思维局限,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加强民主建设。积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班子成员经常进行思想

检察院“十二五”工作规划第2页

交流,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积极征求干警意见,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班子成员主动接受干警监督,做清正廉洁的表率。
(二)以人为本带队伍,建设忠诚干练检察队伍
在尊重干警个性发展和个体成长的基础上,努力引导干警实现自我超越,进行系统思考,着力培养干警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检察事业的良好信念。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干警头脑,增强“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培养“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职业道德;加强能力素质建设。大力强化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干警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确保每人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培训,鼓励本科以下人员提高学历,力争本科以上学历达90%以上,鼓励未取得检察官资格人员参加司法考试,争取35岁以下检察官人数达我院总人数的1/3以上,以缓解检察官断档问题;加强检察文化建设。以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为载体,着力建设好青年干警、女检察官和全院干警三个学习团队,深入推进“检企共建”,开展争做学习型、智慧型、文化型检察官活动,在全院形成学本领、干事业、谋发展的良好风气;加强执法作风建设。加大教育、监督和管理力度,建立健全个人执法档案,着力解决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执法为民、执法便民、执法护民;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继续在核定编制内招录应届大学毕业生和通过司法考试人员,发展壮大检察队伍,拿出部分编制招录专业技术人员,以适应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强检工作的需要。
(三)聚精会神抓业务,着力培育业务工作品牌
宽严相济打击刑事犯罪。严把事实关、证据关和法律适用关,对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提前介入,快捕快诉”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做到“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适度”,使执法办案活动既有利于震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又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打防结合查办职务犯罪。按照“稳中求深、准中求好”的工作要求,坚持“抓系统、系统抓”的工作方法,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严肃查办社会广泛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着力强化诉讼监督工作。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机制,规范监督程序,提高监督水平。积极贯彻落实检察一体化工作机制,推进品牌战略,对《刑事检察监督工作实施办法》进行进一步完善,深入推进对刑事诉讼的全程进行全面动态监督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检察业务工作品牌,并积极探索加强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工作的新机制;创新检察信访工作。全力做好息访、息诉工作,建立健全以预防控制、信息传输、快速反应、协调配合等为主要内容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积极争创“文明接待室”。
(四)励精图治促保障,大力提高检务保障水平
积极争取经费保障。争取县委、政府的支持,落实检察经费最低保障标准,积极争取专案经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上级财政专项补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大力落实从优待检的各项政策,帮助干警解决实际困难,改善干警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树立强烈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创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齐侦查指挥、侦查取证、多媒体示证等设施,重点对“办案工作区”的同步录音录像设施进行进一步改造,以保证办案工作的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检察网络建设,积极稳妥普及网络办公、办案软件应用,逐步推行网上办公、办案,提高信息技术在检察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大力加强门户网站建设,使其成为宣传检察工作的窗口,促进检民交流的桥梁。
(五)不遗余力创机制,推进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着力推进“以机制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的理念。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达到资源配置优化,办公秩序井然,队伍管理严谨,办案活动规范,工作运转高效。坚持用科学的机制管理各项检察工作,建立起“规范化、人本化、信息化”的“三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业务规范管理机制。完善案件质量管理,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过程管理,过程控制”;改进检委会议案规则,提高议案质量;落实办案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办案工作区建设,确保办案安全;规范人民监督员制度,强化社会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建立队伍分类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对检察官、书记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类管理的新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检察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建立绩效管理机制。对在检察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要大力褒扬,对工作拖沓,责任心差的干警要加强批评教育,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择优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全院干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

乡镇政府十二五工作规划


乡镇政府十二五工作规划

一、总体构想

“十二五”即从20xx年到20xx年**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全面实施富民强镇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小康生活;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主题,以工业强镇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实现全镇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快速发展。

二、指导原则

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十二五”期间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继续保持适当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全面提升整体素质;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设施农业建设、交通、农村电网改造、水利和设施农业等方面的建设;

——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引资格局,利用外资上新水平;

——实施工业强镇发展战略,全镇工业企业增长上新档次;

——实施可持续科学发展战略,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努力增加收入,优化美化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丰富人民文化生活。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xx年至20xx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五年平均年递增8%,争取在实际执行中更快更好些。全镇预算内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0%,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相适应,财政实力进一步提高。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0%以上,继续保持对经济增长较强的拉动力。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xx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43∶34∶33。规模工业占全镇工业的比重提高到20%。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经济布局进一步优化。城镇结构初步改善,20xx年全镇城镇化水平达到15%。

——科技教育加快发展。20xx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以上。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20xx年年末总人口控制在4.3万人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上级规定的指标范围内,全镇绿化率达到51%。

——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达到6000元。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达到60%。城镇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文化、体育设施增加。

——招商引资迈上新台阶。五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1亿万元以上。

四、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加快工业化进程

确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实施“工业强镇”发展

乡镇政府十二五工作规划第2页

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加强基础工业、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培育支柱产业和发展重点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培育发展支柱产业。“十二五”要在“十一五”计划确定的支柱产业基础上,优先选择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把有限资源用于支持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多、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产品和产业,建成一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工业骨干项目,尽快形成优势,增强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农产品加工业具有较好产业基础的优势,并且能够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包装、仓储运输业等行业发展,并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十二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优质无公害玉米、杂粮等优质食品和绿色食品。20xx年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6%以上。

培育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施“工业立镇”战略,努力培植支柱重点产业,壮大工业经济规模,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采用科学、先进管理方法,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十二五”期间,要把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坚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行业,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着力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农业发展,关键在于形成富有成长活力的主导产业或新增长“亮点”。从镇情出发,应重点培育无公害杂粮、蛋鸡、肉牛、肉羊四大支柱产业。

无公害杂粮达到5万亩,禽畜牧业要以发展草食动物为突破口,加快禽畜牧业的发展。蛋鸡、肉牛、肉羊养殖不但要有量的扩张和还要有质的提升。通过扶持大户,建规模小区,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全力具有现代化饲养模式的养殖大户和专业村,到20xx年饲养蛋鸡300万只,万只以上标准化养殖户达到200户,饲养肉牛存栏3万头、50头以上标准化养殖户达到50户,饲养肉羊20万只,100只以上标准化养殖户达到100户。同时,稳定生猪生产,到20xx年,全镇百头以上规模养猪场达到100个以上。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发展壮大等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基地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使全镇85%以上的农牧户纳入产业化经营。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一是大力引进优良品种。品种是农业增长之源,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的品种,就意味着我们拿到了进入国内外市场的准入证,特别是适销、高值、创汇的品种。二是积极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变现有传统的耕作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三是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一家先进农业加工企业,就可以带来品种、技术、资金、设备和市场,形成引来一家,带进一批,开发一片,富裕一方的结果。

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深入贯彻国家、自治区扶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机补助的优惠政策;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实施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带动多元投入;增加对农牧业的信贷扶持,建立健全农村牧区信用体系。

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积极发展劳务产业,规范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培育能够对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组织劳力有序输出的大型就业综合服务中介机构,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劳务收入,创出牛古吐劳务品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十二五”期间,每年劳务输出稳定在8000人以上,劳务收入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由目前的28%提高到35%。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

面向城镇居民,进一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我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积极发展房地产业。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快房地产业开发,建立和完善房地产服务体系,改善人民居住条件。“十二五”末期,兴建一批品位高,可塑造镇镇新形象的建筑群和风景靓丽的花园式、休闲型住宅。同时推出一批中低档实用房以满足居民需求,抓好经济适用房建设,提高住房的工程质量、环境质量。搞好市场开发建设,建设2至3个层次较高的大型超市和零售商场。加快建设具有牛古吐特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粮食、牲畜、蔬菜等批发交易市场。培育一批产供销、贸工农、内外贸一体的商业企业,成为拓展国内外市场,带动中小流通组织的龙头骨干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信用消费等现代营销方式,繁荣镇区商贸。积极培育农村商业网点和市场,整顿、规范农村集贸市场,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四)积极推进信息化

加快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以网络建设为基础,推进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融合,实现更高程度的资源共享及信息交换。建立覆盖全镇的地域宽带、高速接入网,通达企事业单位和村,使用户能享受宽带、高速、大量、多媒体的网络传输服务。广泛应用先进的技术,加速发展综合业务接入能力的光纤用户接入网,重点抓好主干传输网、用户接入网、城镇电话网、无线通信和数据通信网建设。积极发展卫星数字电视、数字音频和数据广播业务,推动双向传媒业务的发展,重点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及信息的传送质量,扩大光纤网覆盖范围。强化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体系。

(五)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鼓励外商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改善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效益。鼓励集体、私营企业及股份制企业吸引外资发展经济。加大以农业科技园和市场体系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以地缘、人缘、血缘为纽带,广泛进行招商引资。

(六)重点项目与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必须符合国家在新形势下的投融资政策取向,着眼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全镇“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目标顺利完成。“十二五”期间,全镇初步安排100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其中续建项目5个,新开工项目95个。按行业分:农林水利项目77个,工业项目13个,社会事业项目10个。

交通建设要加强镇村公路改造力度,镇通往村公路基本实现小油路路面、村通往组实现高标准砂石路。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为惠民行动的实践来抓,争取和引进资金,打配机电井100眼,扩大水浇地面积2万亩。完成 12个村33个组,1139户,5433人,10671头牲畜的饮水工程。

能源建设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与环境协调发展。以建设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为目标,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建立多元化能源结构。“十二五”期间,新建沼气池1700口。续建城镇电网改扩建工程,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及供电质量,整改率达到100%;加强需求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七)提高集镇化水平

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加强规划、建设与管理,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向城镇合理集聚,突出抓好城镇的功能培育和发展壮大,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逐步形成以牛古吐为中心,敖吉、元宝洼、哈里海吐集贸市场为依托,中心村为基础,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能力的梯度结构城镇体系,密切城镇关系,提高城镇化水平。

突出城镇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到20xx年,镇城区面积扩大到10平方公里,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到20xx年建好**街道给排水、亮化、美化、垃圾处理工程。

(八)科教兴镇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按照教育“三个面向”要求,以建设教育强镇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教育成果,调整中、小学布局,改善办学条件,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行为,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继续实施“农民教育工程”。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切实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为我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九)精神文明建设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我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教育人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推进思想教育基地建设,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加强科教基地建设,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反对封建迷信。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争创文明镇镇。深入开展双拥工作,重视民兵预备役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多出优秀作品和人才。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到20xx年全镇有线电视覆盖率达60%以上。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文化公共设施建设要加强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等设施的建设,努力挖掘民间文化。不断完善小城镇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设施。规范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十)提高集镇居民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十二五”期间要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城镇居民的收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改善居民物质生活的同时,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美化城镇生产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培育和规范劳务中介组织与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培训,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企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继续发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完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加强重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和改善农村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卫生室村村达标,积极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努力解决农民基本医疗问题。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健康活动,努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十一)人口与资源及环境保护

实施可持续科学发展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加强规划、综合协调,逐步形成以法律为基础,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切实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普及优生优育科学知识,提高全民人口素质。大力推行计生利益导向机制,认真落实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扶政策,逐步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到20xx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十二五”期末总人口控制在4.3万人以内。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大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提高综合环境质量。通过实施城镇下水道的综合治理以及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措施使我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镇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在国家标准二类之内、地表水水质达到相应功能区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5%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在90%以上。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的处理能力,把**镇建成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小镇。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新路子,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资源管理新体制。严格保护耕地,完善各类用地的管理制度,合理利用土地,鼓励节约挖潜,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盘活土地存量,实现全镇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2023年XXX财政局“十二五”支农工作规划》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十二五财政干部培训工作总结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