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中班下学期安全教案25 > 导航 > 大班下学期安全教案《我们身边的小物品》

中班下学期安全教案25

大班下学期安全教案《我们身边的小物品》。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只有写好上课用的教案课件,才能展现更完整课堂教学。那怎么才能快速写好一份优质教案课件?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大班下学期安全教案《我们身边的小物品》,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活动准备:
常见的文具如:(剪刀、小刀、铅笔等)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fwR816.CoM阅读延伸

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这些物品不安全》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这些物品不安全

活动目标:

1、知道家里哪些物品是不适合玩耍的。能对各种行为进行正确判断,并简单地说明理由。

2、在选择玩具时会考虑到安全因素,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两个分别贴有笑脸标志和哭脸标志的塑料筐。

2、收集生活中的玩具、图书、饮料瓶等幼儿能玩的物品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电池等不能给幼儿玩的物品。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在家里有一些东西是不能随便玩的,你知道有哪些东西部能玩的吗?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中的各种行为。

教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家里玩什么呢,请你想一想他们做得对吗?为什么?

3、与幼儿讨论挂图中的内容。

(1)教师:这个小朋友发现食品袋里还有一个小袋子。小朋友猜一猜这个小袋子里装的使什么?可以吃吗?

(2)这两个小朋友正在看书,他们是怎么看书的?他们做得对吗?

(3)玩电动汽车和飞机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把飞机里的电池拆下来做什么?他做得对吗?

这两个小朋友发现了小药瓶,瓶子里有什么?他们做得对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物品时不安全的。食品袋中的干燥剂有毒,不能用嘴巴咬。小药瓶里面还有没倒干净的药,这些药可不能随便吃。如果看书,可以坐下,好好的看。玩玩具拆下的电池也不能随便放,应该放到专门的回收电池的地方。

4、游戏分分类,巩固幼儿对安全物品和不安全物品的认识。

(1)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安全的吗?哪些东西小朋友可以玩耍或者使用呢?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一个分类的游戏,在桌面有两个塑料筐,一个上面贴着笑脸标志,我们把安全的可以玩的东西放进这个有笑脸的塑料筐里。另一个框子上贴着哭脸标志,我们把不安全的不可以玩耍或者使用的东西放进这个有哭脸的塑料筐里。

(2)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找对它们的家了吗?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好玩的弹性物品》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弹性物品

一、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的弹性(能变形、还能恢复原状),了解弹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2、学习用铁丝在筷子上缠绕铁丝的技能。
3、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在他探索中的发现和感受。

二、活动准备:
材料1:皮筋、松紧带、小气球、海绵、尼龙袜、弹簧(每组一份)
材料2:橡皮泥、铅丝(细铁丝)、硬纸板做的小丑头、小动物头等、圆筷子(或粗细适当的圆柱体缠绕铁丝用)

三、活动过程:
1、呈现材料1,引起幼儿兴趣
请幼儿玩玩桌上的东西,感知发现弹性。说说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提问一些幼儿,让幼儿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感知)如:拉皮筋会变长,松手又变成原来的样子;捏捏气球,会扁下去,松手又鼓起来等。
教师在幼儿发现的基础上小结:有的东西在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变化,不用力时又恢复原样,叫物体的弹性。

2、幼儿再次进行操作(请幼儿换着玩一玩,对每个东西都拉一拉、捏一捏、压一压)

3、弹性的利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
你平常见过什么利用弹性的物品?有什么用?(根据幼儿的回答,或补充或丰富。如:沙发、席梦思床垫用海绵和弹簧,坐躺着舒服,夹克袖口、弹跳床、自行车轮胎、弹簧称、拉力器、弹性玩具等,弹性的东西真有用。)

4、幼儿制作弹簧小玩具
(1)出示自制的弹簧小玩具,玩一玩,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示范怎样缠绕铁丝,辅导时也要重点辅导幼儿将铁丝紧紧地缠绕在圆筷子上做成弹簧。
(3)幼儿玩一玩自制的弹簧小玩具。

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自己物品自己用》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自己物品自己用

活动目标:

1、观看玩偶表演,对人物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知道应当使用自己的生活用品。

2、通过阅读幼儿用书了解随便使用他人物品带来的健康隐患。

3、能在老师的英倒下,根据提问讨论情境表演的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认识自己的标记,教师在教室里随意不知幼儿的小标记

2、小女孩、小男孩玩偶,水杯一个,排练情景表演。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游戏导入活动--找标记

幼儿观看玩偶表演

引导幼儿讨论表演内容

教师:

(1)你觉得乐乐这样做对吗?如果你的朋友遇到这种事情,你会怎么做?

(2)乐乐愿意帮助别人,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但是,自己的杯子只能自己用,可不能借给别人。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观看教学挂图,了解不能乱用别人水杯、毛巾的原因。

小结:感冒的小朋友的水杯上会沾着看不见的细菌,我们用这样的杯子喝水,细菌就会从杯子上跑到我们嘴巴里面。眼睛发炎的小朋友用毛巾擦眼睛,细菌会留在毛巾上,我们再用同一条毛巾擦眼睛,细菌也会跑到我们的眼睛里。这样我们也会生病的。

5、教师提问,引发幼儿讨论,拓展幼儿的经验。

问:如果小朋友发现自己或者别人没有毛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我们身边的价格》


【设计意图】
大都市的孩子,对超市中的购物、买卖过程、商品价格既熟悉又充满好奇,同时,幼儿对价格的概念又很模糊,因为大部分家长只是让幼儿参与选购物品,而没有让其参与买卖过程,所以幼儿不能正确理价格解价格与钱币的关系。为此特意设计我们身边的价格幼儿园教案,试图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以幼儿园为活动中心,将社会、家庭、幼儿园三者联系在一起,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体验数学的真正意义。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参观过程中观察价格,并初步学会认读价格。
2、幼儿在亲历买卖的过程中,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
3、幼儿尝试制作价格表,进一步认识价格的结构。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经验:对钱币面额已基本认识;能认读十位、百位数。
2、联系参观超市的有关事宜。
3、已制作好的价格卡若干,小卡片、笔等。
4、发动家长给幼儿每人五块钱,以便他们到超市进行自由购物。

【活动过程】
一、寻找、认识价格
1、幼儿在超市里寻找价格,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价格的书写特点,了解价格通常都是用数字表示的,会有单位元,让幼儿在认识价格中认识小数点。
2、教师出示多种价格卡,幼儿由浅入深地学习认读百位、十位、带小数点的价格。
3、幼儿到各种商品前练习认读价格。
二、体验买卖过程
1、幼儿每人身上带了五块钱,教师了解幼儿想买什么,并一起讨论五块钱能否购买此商品。
2、由教师带领,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及付款,教师给予指导。
3、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自己购买的商品。
三、总结购物情况
交流自己购买的商品,并展开讨论,巩固对价格的认识。
四、分组制作价格卡
1、幼儿画自己购买的和自己喜欢的商品,并为其标上价格。
2、幼儿给班级物品制作价格卡。
3、将制作好的价格卡放到相应的物品上,进行买卖游戏。

【活动延伸】
1、交给幼儿每人几张小卡片,请其在家与爸爸、妈妈制作大件物品的价格卡,如电器的价格卡。
2、将制作好的价格卡带回园讲述,巩固对价格的认识。
3、教师总结,帮助幼儿理解金钱与劳动的关系,让幼儿体验父母的辛勤劳动,并养成正确的消费观。
设计评析:
现代的孩子很早就能认识一元、五元、十元面额的钱币,但对于钱币与价格的关系依然比较模糊。此活动在现实、轻松的情景中,帮助幼儿获得这些知识,让幼儿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大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我身边的广告》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广告形式。

2、认识广告的用途,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环境与材料:

1、收集各类广告宣传单和广告录像片。

2、幼儿喜欢的玩具。

一次备课

1、观察广告宣传单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广告宣传单。

教师提问:知道它们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用?

小结:它们叫广告宣传单,是为商品做广告的。

2、广告的形式

提问:你见到过什么样的广告?

小结:很多地方都有广告,报纸广告、杂志广告、宣传广告、灯箱广告、电视广告、收音机广告、商店门口张贴的广告等等。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

3、广告的用途

引导幼儿观看广告录像片段。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小结:广告能让大家了解各种各样的商品,还能让大家都知道商品好在哪里。

4、设计广告

让幼儿也来做小小广告设计师,为自己喜欢的玩具设计广告。看谁设计的画面最漂亮,能够让小朋友都喜欢它,记住它,都想去买它。

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设计的广告,教师给以鼓励,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大班下学期安全教案《我们身边的小物品》”一文,希望“大班下学期安全教案《我们身边的小物品》”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中班下学期安全教案25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