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 > 导航 >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找相邻数》

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找相邻数》。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只有写好上课用的教案课件,才能展现更完整课堂教学。写教案课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找相邻数》。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多1或少1的关系。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小房子10座,小动物形象10个(小猴、小鸡、老鼠、小青蛙、小狗、小牛等),数字卡片1~10。

2、《粉刷匠》儿歌视频和《找朋友》音乐各一个。

3、幻灯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用儿歌激发幼儿兴趣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唱唱《粉刷匠》放松一下师:我们是小小粉刷匠,刷了屋顶又刷墙,看我们刷的房子漂亮吗?

幼:漂亮师:那数一数我们一共刷了多少座小房子(出示课件)

幼:10座

师:现在老师给这10做小房子装上门牌号,让我们的小房子更加整齐。

师:就在我们刚才刷房子的时候,他们的主人回来了,看看他们都是谁?

幼:小猴、小鸡、老鼠、小青蛙、小狗、小牛、大象、熊猫、小猪、小马

二、给小动物们找邻居

师:小动物回到家后,看到自己的房子焕然一新,还安上了门牌号,可高兴了,(教案.出自:.教案网.)都急急忙忙的进去看看。现在小朋友也来看看,你喜欢的动物和谁是邻居?

(幼儿自由回答)

师:刚才小朋友都回答正确了,邻居就是紧挨着他的小动物,那你喜欢的小动物房子的门牌号是多少,邻居的门牌号又是多少呢?

(幼儿自由回答)

三、讲解相邻数,和数字宝宝做游戏

师:咱们小朋友都回答正确了,小动物也记住了自己和邻居的门牌号,为了表示对我们的感谢,他们要出去买些吃的奖励我们(把小动物撤走)

师:小动物刚走,门牌号上的数字宝宝们说话了,3号数字宝宝你们还记得我的邻居门牌号是什么吗?幼:2和4

师:谁在叫我4号数字宝宝摇摇晃晃的走了出来。看到3号数字宝宝说干嘛,吵什么我在考考小朋友的记忆力,看看他们还知不知道我们邻居的门牌号是什么。数字宝宝4一听,来了精神,说小朋友,我的邻居是谁?幼:3和5师:恭喜你,答对了!我的邻居就是紧挨着我的两个,他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相邻数,知道了吗?幼:知道了师:刚才数字宝宝告诉我们他们的邻居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

幼:相邻数师:嗯,刚才小朋友看样都仔细听了数字宝宝4的话。这时候,所有的数字宝宝都出来了,请小朋友帮着找找他们的相邻数是多少(幼儿自由回答)师:小朋友,我们帮助每个数字宝宝找到自己的相邻数,那你发现每一个数字宝宝和他的相邻数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幼儿说出多1少1的关系)师:小朋友说的都对,每个数字宝宝的相邻数比他自己不是多1就是少1。数字宝宝们找到自己的相邻数,为了感谢我们,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幼儿戴上数字头饰,当《找朋友》音乐停止后,两个或三个小朋友抱在一起)四、巧答难题,和小动物们一起做游戏师:正当我们在玩的时候,小动物们回来了,听说我们小朋友刚刚学习了相邻数,准备用他们买的东西考考我们,看看这些东西,哪些是相邻数?

师:小朋友回答的真好,小动物们决定请我们一起去和他们吃这些好东西,来,让我们走吧!

fwR816.cOm同步阅读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相邻数》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多1或少1的关系。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小房子10座,小动物形象10个(小猴、小鸡、老鼠、小青蛙、小狗、小牛等),数字卡片1~10。

2、《粉刷匠》儿歌视频和《找朋友》音乐各一个。

3、幻灯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用儿歌激发幼儿兴趣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唱唱《粉刷匠》放松一下师:我们是小小粉刷匠,刷了屋顶又刷墙,看我们刷的房子漂亮吗?

幼:漂亮师:那数一数我们一共刷了多少座小房子(出示课件)幼:10座师:现在老师给这10做小房子装上门牌号,让我们的小房子更加整齐。

师:就在我们刚才刷房子的时候,他们的主人回来了,看看他们都是谁?

幼:小猴、小鸡、老鼠、小青蛙、小狗、小牛、大象、熊猫、小猪、小马

二、给小动物们找邻居

师:小动物回到家后,看到自己的房子焕然一新,还安上了门牌号,可高兴了,都急急忙忙的进去看看。现在小朋友也来看看,你喜欢的动物和谁是邻居?

(幼儿自由回答)

师:刚才小朋友都回答正确了,邻居就是紧挨着他的小动物,那你喜欢的小动物房子的门牌号是多少,邻居的门牌号又是多少呢?

(幼儿自由回答)

三、讲解相邻数,和数字宝宝做游戏师:咱们小朋友都回答正确了,小动物也记住了自己和邻居的门牌号,为了表示对我们的感谢,他们要出去买些吃的奖励我们(把小动物撤走)师:小动物刚走,门牌号上的数字宝宝们说话了,3号数字宝宝你们还记得我的邻居门牌号是什么吗?幼:2和4师:谁在叫我4号数字宝宝摇摇晃晃的走了出来。看到3号数字宝宝说干嘛,吵什么我在考考小朋友的记忆力,看看他们还知不知道我们邻居的门牌号是什么。数字宝宝4一听,来了精神,说小朋友,我的邻居是谁?幼:3和5师:恭喜你,答对了!我的邻居就是紧挨着我的两个,他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相邻数,知道了吗?幼:知道了师:刚才数字宝宝告诉我们他们的邻居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

幼:相邻数师:嗯,刚才小朋友看样都仔细听了数字宝宝4的话。这时候,所有的数字宝宝都出来了,请小朋友帮着找找他们的相邻数是多少(幼儿自由回答)师:小朋友,我们帮助每个数字宝宝找到自己的相邻数,那你发现每一个数字宝宝和他的相邻数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幼儿说出多1少1的关系)师:小朋友说的都对,每个数字宝宝的相邻数比他自己不是多1就是少1。数字宝宝们找到自己的相邻数,为了感谢我们,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幼儿戴上数字头饰,当《找朋友》音乐停止后,两个或三个小朋友抱在一起)

四、巧答难题,和小动物们一起做游戏

师:正当我们在玩的时候,小动物们回来了,听说我们小朋友刚刚学习了相邻数,准备用他们买的东西考考我们,看看这些东西,哪些是相邻数?

师:小朋友回答的真好,小动物们决定请我们一起去和他们吃这些好东西,来,让我们走吧!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瓶子宝宝找帽子》


【教学目标】

1.能够仔细观察、发现瓶口和盖子大小的不同。

2.能根据瓶口和盖子的大小、颜色进行配对。

3.积极参与到操作活动中,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瓶子,幼儿观看,鼓励幼儿和瓶子宝宝打招呼。

2.提问:冬天到了,天气变冷了,我们头上会戴什么呀?(帽子)那瓶子宝宝也需要什么呀?(幼儿讨论回答:帽子)

3.师:那今天我们一起来玩瓶子宝宝找帽子的游戏吧!

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瓶口、盖子大小的不对,尝试进行匹配。

1.教师出示瓶口大小不同的瓶子,大大小小的瓶盖若干,组织幼儿观看。

2.提问:这些瓶子、瓶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组织幼儿自由回答。

4.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这些瓶子宝宝的瓶口大小不一样,瓶盖宝宝的大小不一样,那你们能帮它们来配配对吗?

5.教师示范操作,帮助一个瓶子宝宝找帽子,并进行要点的讲解,幼儿倾听。(根据大小进行挑选。)

6.组织个别幼儿上前进行匹配操作,教师指导帮助。

三、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帮助幼儿巩固掌握大小对应匹配的技能。

1.师:你们想不想玩瓶子宝宝找帽子的游戏呀?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瓶子和盖子,请你们帮它们都来配配对吧!

2.教师分组发材料,组织幼儿动手操作,(教案出自:)帮助瓶盖进行大小匹配,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3.讲评幼儿操作结果。(检查是否有幼儿没有盖好盖子的。)

四、组织幼儿同时根据颜色、大小进行匹配,进一步加深游戏的难度。

1.师:刚刚我们根据瓶子和盖子的大小进行了配配对的游戏,那接下来游戏要变得更难了,你们想挑战吗?

2.教师介绍新游戏的玩法,幼儿倾听。(要求幼儿除了根据瓶盖的大小配对,还要根据颜色来配配对。)

3.组织幼儿自由动手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4.组织幼儿互相进行检查,纠正。

5.总结:你们帮助瓶子宝宝找到了帽子,真棒,还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数玉米》


【活动设计】
现在,正是玉米丰收的时节。玉米对于孩子来讲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都吃过,对玉米也十分熟悉。在一次,吃点心(玉米)时,孩子们边吃边在讨论,一根玉米上到底有多少粒玉米?数一数不就知道了这么多很难数的。听着孩子们的议论,当时我就在想:这可是件很容易的事,只要细心、仔细点就能数清楚了,我自己尝试着数,但数着数着,要不就忘了数到哪儿了,要不就忘了这粒到底是数过还是没数,再不然一打岔又忘了自己数到几了当我再次数玉米的时候,我拿了一支笔,每数过一粒玉米就用笔做一下标记,这样等满棒的玉米上都做满了标记的时候,玉米的总数就出来了,连数了三次,总数都是一致!
后来我想其实要让大班的孩子弄清楚一根玉米棒上到底有多少粒玉米是没必要的,因为玉米长得可不那么规整,中间部分还可以,但是首尾两端可就麻烦了,还因为孩子们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一程度。不过想想玉米是一个很好的本土材料,而且每一根玉米的排数都是双数。何不利用我自己数玉米的方法迁移到让孩子来发现玉米的排数呢!因此,我设计了本活动《数玉米》。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排列的方式,尝试数清圆形排列的玉米排数。(重点)
2、通过活动,发现玉米的排数都是双数的这一排列规律。
3、知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能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数学知识,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难点】通过纪录、汇总发现玉米的排数都是双数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掌握120以内的单、双数。
2、玉米棒、记录纸、水彩笔幼儿人手一份;小圆点、小图钉、毛线等。

【活动过程】
(一)多吃玉米有益处。
1、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出示一个完整的玉米)问:玉米可以干什么啊?(可以吃)
2、让幼儿了解吃玉米的好处。
师:我们都很喜欢吃玉米,你知道吃玉米有什么好处吗?
3、教师小结:多吃玉米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可以预防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的人,现在这种人很多的,我们应该多吃,这样有助于预防。
(二)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数出玉米的排数。
1、师:今天,玉米宝宝们排着队,要来做早操了,你们看,一排、一排、一排的队伍整齐吗?(整齐)
2、引导幼儿猜测玉米的排数。
师:请你来猜一猜,这个玉米一共有几排队伍呀?(幼儿猜10、30、26)
3、引导幼儿尝试数玉米的排数。
师:大家都猜的不一样,玉米到底有多少排呢,我们来数一数。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玉米,请你们仔细数一数手中的玉米有多少排。
4、幼儿操作:数玉米,教师观察幼儿是怎样数的。
5、引导幼儿交流并讨论数玉米排的方法。
师:你们数得清楚吗?哎呀,我也数不清楚了,谁数清楚了?你是怎么数的?(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数玉米排数的方法)
6、出示讲解图并小结。
师:以前我们数的都是从第一排开始,第一排、第二排;圆形排队的,先要做个记号确定起点,再数第一排、第二排这样数就不容易数错或者漏数。
7、引导幼儿讨论:
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确定起点呢?在我们周围找找看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帮忙,并说出如何使用材料。(请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三)幼儿尝试运用辅助材料的方法,数出玉米的排数。
1、今天,老师还帮你们准备了一些小东西,看一看有什么呀?(出示辅助材料:黑笔、小圆点、小图钉、毛线)
2、出示纪录纸。
(1)师:今天,我们要把数出来的玉米排数纪录下来,请你来看看应该怎么记?
(2)与幼儿一起讨论纪录的方法
3、幼儿操作,借助辅助材料数玉米的排数并做相应的纪录,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数的快的小朋友与同伴交换数,相互检查。
4、集体交流,发现玉米排数的规律。
(1)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有几排?教师并将幼儿的结果纪录在一张大表格中。
(2)引导幼儿讨论哪种方法数起来最方便?(用笔画、用图钉做记号)
(3)请幼儿观察玉米排里的秘密。
师:请你来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幼:16排的玉米最多,10排的玉米最少引导幼儿观察玉米的排数都是双数的规律)
(4)教师小结:其实玉米的排数是有一定的规律的,都是按照一排一排这样排队的,并且排数都是双数。
(四)延伸活动:
师: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呀?(出示橘子)
师:请你来猜猜看这只橘子会有多少橘子瓣呢?(幼儿猜测)
师: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找到起点,做上标记,一、二、三一共有多少瓣啊?它是双数的还是单数的呢?
师:是不是所以的橘子都是单数(双数)的呢,请你回家再去数数看,明天来告诉老师!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找影子朋友》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影子的特点,知道影子是与实物外形一样的。

2、学习从上到下、从整体到细小的局部进行细致观察、比较观察,在此基础上判断并找出实物的影子。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投影仪;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卡(操作卡上的内容难度具有递进性),笔一支;

3、教师的教学范图两大张,分别张贴于黑板两面,纸棒子一根,两只具有细微区别的毛绒熊玩具,红笔或粉笔一支;

4、影子知识的准备。

教学过程

1、语言激趣导入,引出影子朋友。

师:小朋友,我很想和大家做朋友,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愿意!)和你们做朋友真高兴!今天我还带来我的一个好朋友。(教案出自:)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呢?(师稍作左盼右顾寻找状。)1、2、3我的好朋友请出来!(此时,投影光亮,师站在光下摆出个美丽姿态,墙上立刻呈现影子造型。)我的好朋友是谁呢?(你的影子。)对喽!我的好朋友就是我的影子(如图1)。

2、玩一玩,说一说,感知影子与实物的关系。

(1)在玩中感知实物外形不同,影子也不同。

师:谁愿意上来请出自己的影子朋友?(一次请四位幼儿上来,反复两次。)幼儿上来后,师念儿歌:1、2、3,影子朋友请出来!(当念到请出来时,打开投影灯光,墙上出现幼儿的影子。)

师:这是谁的影子朋友?你们怎么知道的?

幼:因为那个影子和他是一样的交换玩一次后

师总结:原来影子朋友的形状和小朋友的样子是一样的;小朋友样子不同,影子朋友也就不一样(如图2)。

(2)在玩中观察影子的细微变化。

师:谁来了?(两只小熊。)仔细找一找!黄熊的影子朋友在哪里?白熊的影子朋友在哪里?你们怎么知道的?

幼:黄熊大一点点,白熊小一点点;黄熊头上有一朵小花,白熊没花;白熊拿了一只小杯子,黄熊没拿杯子

师:小朋友的小眼睛真亮!我们找影子朋友的时候,可以先看看它们的整体形状,然后再从上到下看一看它们身上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这样你就可以找出谁是谁的影子朋友了(如图3)。

3、运用观察方法,共同寻找影子朋友。

(1)师:小朋友,有只小狐狸找不到它的影子朋友,真着急!想请小朋友来帮忙,你们愿意吗?(愿意!)你们看!(出现一只小狐狸和许多与其相似的影子。)请小朋友来仔细观察。

(2)稍等片刻后:谁是小狐狸的影子朋友?

师指着幼儿一致不同意的影子说:为什么它不是?(形状不一样:前腿往后)并将此影子拿到旁边。

师指着幼儿一致认同的两个影子(略有差异),说:小朋友说这个是它的影子朋友,这个也是它的影子朋友,那让我们先比较一下这两个影子(分别将两个影子放在小狐狸的下面以便幼儿比较观察),先来看一看它(指着不是的那个)是不是小狐狸的影子朋友?比较比较看,从头到尾仔细看。(幼儿说不是后)问:为什么不是小狐狸的朋友?

师:哦!小狐狸有长长胡须,而这个影子没有,所以不是它的朋友。那小狐狸的影子朋友就是谁呢?(幼儿齐指。)对,这才是它的影子朋友。(师用笔圈出来。)(教案出自:)师:原来这两个影子只有胡须一点点不一样,还真难发现。看来我们观察时可要仔细(如图4)。

4、运用观察方法,幼儿独立操作思考。

(1)师:小朋友帮助了小狐狸,小狐狸真高兴!可是,这里还有很多东西也找不到它的影子朋友,也想请小朋友帮忙呢,你们愿意吗?(愿意。)

(2)提出操作要求。

师:你们看!是谁找不到影子朋友?(自行车、小蚂蚁、葫芦娃、小老鼠。)在找影子朋友前,老师提一个要求:请小朋友观察时要从上到下认真地看,还要一个一个比较地看,保持安静,自己想,这样才能找到它们的影子朋友。找出它们的影子朋友后,用笔把影子朋友圈出来。别找锗哦!不然它们可不高兴呢!现在拿出你的操作卡开始吧!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找规律》


【活动目标】
1、学习在9格内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规律地进行排序。
2、对思维训练活动感兴趣,愿意用语言说出排序的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白板课件《找规律》、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移动白板、6组小动物图片、白板笔。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9格及小动物学具。

【活动过程】
一、复习游戏,唤醒已有经验。
1、导入。
师:今天我带来了两位好朋友,它们在哪呢?
2、游戏排队,复习ABAB模式。
二、学习按规律进行4格间隔排序。
1、出示2个小动物图片和两层楼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师幼一起帮老虎和狮子分房间。
要求:横排住的两个小动物不一样,( )竖排住的两个小动物也不一样。
三、学习按规律进行9格间隔排序。
1、出示3个小动物图片和3层楼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按幼儿的要求安排小动物住进第一横排的房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们的排列顺序。
3、请幼儿安排小动物住进第一竖排的房间。
四、幼儿操作,展示作业。
1、出示操作材料。
2、提出操作要求。
(1)横排住的3个小动物不一样,竖排住的3个小动物也要不一样。
(2)谁住第一间房间自己决定。
(3)分房间时要注意小动物的排列顺序。
3、幼儿操作。
4、改错。
教师出示一个错误的操作结果请个别幼儿改错,集体检查。
5、探索发现其规律:斜着的房间里住的小动物是一样的。
6、展示幼儿不同的排序方法。

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找圆形》


【活动目标】
1、知道圆形的特征,能从不同的物品中找出共同的地方,尝试画圆形。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能遵守操作规则。

【活动准备】
1、圆形实物若干。
2、放大的缺少轮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引出话题。
今天赵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东西,看看是什么?
和幼儿一起观察并介绍物品:硬币、眼镜、手表、时钟等。
看一看这些东西什么地方是一样的?或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老师示范画圆,幼儿打开操作材料,跟画圆。
2、找圆形。
教师出示放大的缺少轮子的图片:小朋友看看图上有什么?
咦,这些车子能骑、能开吗?为什么呀?
小朋友眼睛真灵,原来呀,这些车子的轮子都不见了,那怎么办呢?我们小朋友来帮帮忙好吗?找找看,应该画在哪里?
老师示范在一辆车子上画,另外的请幼儿自己找、自己画。
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3、找找生活中的圆形。
刚才我们帮车子找到了它们的圆圆的轮子。现在请小朋友去找找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回家找找家里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我们请爸爸妈妈帮帮忙把它们画下来带到幼儿园给大家看。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兔逛超市》


【活动目标】

1.能用点卡表示6以内物体的数量。

2.能目测或用点数方法计数。

【活动准备】《幼儿画册》,笔。

【活动过程】

一、拍手数数1~10。

师幼共同拍手数数,从1数到10。速度可视幼儿情况由慢逐渐加快。集体数和个别数相结合。

二、学习用点表示5和6的数量。

1.用点表示5。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五个苹果,提问:小兔逛超市,超市有几个苹果?5个苹果可以用几的点卡来表示呢?教师示范用笔在图片的下方画出5个圆点。引导幼儿学说:5的点卡可以表示5个苹果。

2.用点表示6。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6个西瓜,提问:这是什么水果?(教案出自:)有几个?可以用几的点卡来表示6个西瓜?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用笔在图片的下方画出6的点卡。引导幼儿观察是否正确。

三、做《幼儿画册》上的练习。

1.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帮助幼儿理解画面的内容。

提问: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每样物品有多少呢?

2.提出活动要求。

请幼儿用画点卡的方式把每种蔬菜和水果的数量表示出来。

3.鼓励幼儿画完后说一说。

如:3的点卡表示3个西瓜,2个点卡表示2个茄子等。

4.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检查作业。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比较远近》


【活动目标】
1、理解远近的含义,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远近,并初步学会记录。
2、在游戏中体验比较远近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有自然测量的经验。
2、各种可以用来测量远近的工具:纸棒、盒子、绿茶瓶、书本、小筐
3、6个装有(即时贴1条,记录表1张、记号笔1支、粉笔1支、五角星贴贴纸1枚的小筐。
4、地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目测远近。
1、幼儿排成一队随老师进教室,立正站好。
师:谁离黄老师最远?谁离我最近?
2、幼儿坐成半圆形。
师:谁离我最远?谁离我最近?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用目测可以比较远近。
二、工具测量远近。
1、A和B(两个坐得比较近,目测不出来离老师的距离)谁离黄老师近?谁离我远?(出现争议)
2、目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测量远近?(工具:如手、脚等)
3、请一个幼儿用手或脚测量,老师观察指导。
师:现在我站起来,凳子就代表我的位置。
(预测:1、幼儿测量正确:他量得真好,开始量的时候手或脚会和他的凳子碰一碰,量到最后会和我的凳子碰一碰。2、幼儿测量不正确:开始量的时候手或脚要和他的凳子碰一碰,量到最后要和我的凳子碰一碰。一只手要碰到另一只手,脚跟脚尖要碰住等。)
4、出示箱子里的各种物品(纸棒、盒子、绿茶瓶、书本、小筐)。
师:我这有好多东西,它们能测量远近吗?
幼:能。
师:我请一个孩子来试试。(师及时纠正和指导)
三、跳远比赛。
1、比赛:刚才我们学习了用工具测量远近。你们想不想来一次跳远比赛?现在我请小朋友三个人一组去领一份材料,找到一空地,贴上及时贴,每个人轮流跳,跳到哪用粉笔做记号,其他两个人分别测量、做记录,记录表的上面一行写学号,下面一行写远近,最远的贴上代表冠军的星星。
2、检验(重点检查两份记录表)
四、延伸活动测量地图。
师:刚才的跳远比赛每组都产生了一位冠军,现在他们要代表我们班去体育馆参加比赛。这是一幅幼儿园到体育馆的地图,你们看得懂吗?
幼:有一条路上有酒店,有一条路上有医院,有一条路上有银行
师:你会选哪条路?为什么?
幼:近,可以节省时间。
师:到底哪条路最近呢?我们一起回教室量一量吧!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找相邻数》”一文,希望“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找相邻数》”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