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中班数学教案数的认识 > 导航 >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听声音数糖果》

中班数学教案数的认识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听声音数糖果》。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才能充分实现教学意图。你是否在寻找合适的教案课件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听声音数糖果》,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参加活动。

2.能通过听声音默数10以内的数,并能找出相应的数字,尝试着了解多1或少1的数概念。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供幼儿踩的板板6~8块,上面写有数字。

2.糖罐一只(最好是铁罐),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法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糖罐和许多糖果,我们一起来玩听声音数糖果的游戏。小朋友分成两组:南南组和西西组,比一比哪组的孩子最棒。

2.小朋友用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老师请到后才能站起来大声告诉大家。(听到放进了几颗糖果,并要及时验证)

规则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教师请到后才能站起来大声回答。

二、玩法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板板,[:.]上面有数字,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几呀?(教师一边放板板,一边让幼儿认认板板上的数字)

2.这次游戏的玩法和刚才的不一样。小朋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去踩有这个数字的板板。

规则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每教师说开始,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

踩板板时不能拥挤,用脚碰到板板就行了。

三、玩法

1.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更有难度的游戏,也要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去踩比这个数字多1的板板。踩对的孩子老师要来抱一抱他,还有好吃的糖果奖励。

2.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玩少1的游戏。(多1或少1的环节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游戏水平及时调整)

规则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教师说开始,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能积极投入,**迭起。分析原因,其一是游戏中的规则简单,幼儿非常容易理解和操作。其二是游戏具有趣味性,默数是中班上学期不常用的一种数数方法,所以幼儿很喜欢。听完声音后不能马上回答,而是要捂住嘴巴听到命令后才能报出答案或去踩相应的板板,小小的一个动作既帮助幼儿遵守了游戏规则,又让他们沉浸在游戏情节中。

对于教师来说,我也非常喜欢这则活动。其一这个活动教具少,便于操作。其二是规则简单,便于教师交待清楚。其三是整个活动层层递进,幼儿在活动中练习了默数、手口一致点数、尝试理解多1或少1的数概念等。整个活动贯穿了形式不变内容变的设计原则,让幼儿反复练习,却不感到枯燥乏味。

在整个活动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教师一定要交代清楚游戏规则,游戏后要有验证环节,因为验证就是手口一致点数的过程,也是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数数时最后一个数词代表集合的总数这一数概念。

fwR816.cOm同步阅读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听声音数糖果》


【活动设计】
在小超市游戏中,我发现幼儿能熟练地唱数,但若要求他们进行一一对应地默数,就会遇到问题。如默数到5,报出的总数却是6。其实这是幼儿不明白数数时最后一个数词所代表的是集合的总数,不理解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
幼儿学习某些概念是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和理解的,而不是靠教师教会的。所以我依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正在开展的好吃的食物主题,设计了听声音数糖果活动。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我采用了默数的方法,同时通过反复练习让幼儿明白数数时最后一个数词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在活动中还添加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多1或少1,并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开展。这也是此活动的一个创新点。

【活动目标】
1、能通过听声音默数10以内的数,并能找出相应的数字,尝试着了解多1或少1的数概念。
2、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参加活动。

【活动准备】
1、供幼儿踩的板板6~8块,上面写有数字。
2、糖罐一只(最好是铁罐):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玩法一: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糖罐和许多糖果,我们一起来玩听声音数糖果的游戏。小朋友分成两组:南南组和西西组,比一比哪组的孩子最棒。
2、小朋友用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老师请到后才能站起来大声告诉大家。(听到放进了几颗糖果,并要及时验证)
规则: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教师请到后才能站起来大声回答。
玩法二: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板板,上面有数字,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几呀?(教师一边放板板,一边让幼儿认认板板上的数字)
2、这次游戏的玩法和刚才的不一样。小朋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去踩有这个数字的板板。
规则: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每教师说开始,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
踩板板时不能拥挤,用脚碰到板板就行了。
玩法三:
1、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更有难度的游戏,也要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去踩比这个数字多1的板板。踩对的孩子老师要来抱一抱他,还有好吃的糖果奖励。
2、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玩少1的游戏。(多1或少1的环节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游戏水平及时调整)
规则: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教师说开始,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能积极投入,高潮迭起。分析原因,其一是游戏中的规则简单,幼儿非常容易理解和操作。其二是游戏具有趣味性,默数是中班上学期不常用的一种数数方法,所以幼儿很喜欢。听完声音后不能马上回答,而是要捂住嘴巴听到命令后才能报出答案或去踩相应的板板,小小的一个动作既帮助幼儿遵守了游戏规则,又让他们沉浸在游戏情节中。
对于教师来说,我也非常喜欢这则活动。其一这个活动教具少,便于操作。其二是规则简单,便于教师交待清楚。其三是整个活动层层递进,幼儿在活动中练习了默数、手口一致点数、尝试理解多1或少1的数概念等。整个活动贯穿了形式不变内容变的设计原则,让幼儿反复练习,却不感到枯燥乏味。
在整个活动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教师一定要交代清楚游戏规则,游戏后要有验证环节,因为验证就是手口一致点数的过程,也是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数数时最后一个数词代表集合的总数这一数概念。

中班优质数学教案《听声音数糖》


活动目标

1.能通过听声音默数10以内的数,并能找出相应的数字,尝试着了解多1或少1的数概念。

2.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参加活动。

活动准备

1.供幼儿踩的板板6~8块,上面写有数字。

2.糖罐一只(最好是铁罐):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玩法一: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糖罐和许多糖果,我们一起来玩听声音数糖果的游戏。小朋友分成两组:南南组和西西组,比一比哪组的孩子最棒。

2.小朋友用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教案出自:)待老师请到后才能站起来大声告诉大家。(听到放进了几颗糖果,并要及时验证)

规则: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教师请到后才能站起来大声回答。

玩法二: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板板,上面有数字,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几呀?(教师一边放板板,一边让幼儿认认板板上的数字)

2.这次游戏的玩法和刚才的不一样。(教案出自:)小朋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去踩有这个数字的板板。

规则: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每教师说开始,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

踩板板时不能拥挤,用脚碰到板板就行了。

玩法三:

1.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更有难度的游戏,也要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去踩比这个数字多1的板板。踩对的孩子老师要来抱一抱他,还有好吃的糖果奖励。

2.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玩少1的游戏。(多1或少1的环节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游戏水平及时调整)

规则: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教师说开始,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

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听声音数糖果》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游戏中的要求数出10以内的数,尝试找出相应的数字。

2、通过游戏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数字卡片、糖果若干、110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森林幼儿园里过新年啦,大象老师想给小朋友们送一份新年礼物,但是想要拿到礼物要经过考验,小兔很想拿到礼物,她决定接受老师的考验,你们愿意帮帮她吗?

二、复习数字

大象老师给小兔出了第一个难题,认识数字。快帮小兔看看,你们认识这些数字吗?(出示数字卡片)按照数字卡片上的数字来学一学小动物的声音。

三、数出10以内的数

你们真棒,帮助小动物过了第一个考验。接着,大象老师又要小兔听声音数糖果了,你们行吗?

老师敲鼓,听到几声鼓声,就数出几颗糖。

1、大家一起数

2、个别小朋友上台数。看看她数的对不对,(教案出自:)那么她数的数应该是用哪个数字卡片表示呢?(找找对应的数字卡片)

四、幼儿操作

你们真能干,又帮小兔过了一关,接下来大象老师又给小兔出了个难题。这个难题可难了,要请小朋友先练一练再来帮助小兔。请你把数出来的糖果用数字表示。

数字接龙游戏。小兔数出的糖果在上面,它的好朋友数字宝宝在下面,你把他们接在一起。(幼儿操作)

你们都会帮糖果宝宝找好朋友了,那就来帮帮小兔吧?看看大象老师出的题。(出示题卡,师生一起操作)

五、总结

哇,完成啦,终于帮助小兔过关了,大象老师给了小兔一份大礼物,小兔开心极了。小兔说,谢谢小朋友的帮忙,我们一起分享我的礼物吧!(分享糖果)

中班数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数小鸭》


设计背景

前几天,为了使幼儿对10以内的数正确认读、学会数数及感知数的大小,认识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在复习儿歌等旧知识的同时引入新课,让孩子在轻松熟悉的氛围中展开学习,使孩子们的学习活动具有连贯性,数学课上的声情并茂,气氛活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这个确认都是10以内的数字。

2、学会点数、能够感知数字的大小。

3、让他们理解数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把孩子们的思路从旧知识引导向新知识,让孩子们在复习和参与过程领会到新知识。

2、组织好学生,适时添加新内容,让孩子从容愉快接受新知识。

3、防止有的孩子应注意力分散而导致只复习了二儿歌,而忽略了心知。

活动准备

我准备了16张幻灯片,鸭子的大小、神态、颜色各不相同,并对每一张精心挑选、最后制作成图片;准备《数鸭子》、《数字歌》碟片;预设上课时间的分配,设计过程引导语。

活动过程

前几天,为了幼儿对10以内数的认读、数数及数的比较,我设计了一节名为《数小鸭》数学课。根据教学意图,我设计了教学活动流程:首先,在儿歌《门前大桥下,游过几只鸭,快来快来数一数》音乐以及老师的语言引导下,激发了孩子们的热情。然后进入教学主题逐步出示鸭子由少到多的场景(每张图片至少两只鸭)图片,每张图片教学模式,幼儿认识小鸭子,说出小鸭子的颜色、大小;和数量,大家一起数,按数拿取相应的物品。图片出示数字,表扬数对拿对的幼儿。比较画面两种颜色的鸭子多少,体会数字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模仿《我爱我的小动物》创编歌曲,如:我爱我的小鸭子,小鸭有几只,有X只,有X只,小鸭有X只。最后,幼儿念数字儿歌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三像耳朵能听话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进入活动,初始如我所愿,教学效果非常好,幼儿对活动很感兴趣,双边活动很活跃,但是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活动已经进行了25分钟左右,所有幼儿虽然兴趣很浓,但我发现课堂纪律已有些难以掌控,而我的图片教学内容安排还有近一半没有实施。我知道,我不得不临时减少教学内容和活动程序,结果,这堂我精心准备了一个星期的图片活动课以我的不尽人意而结束。(:.)中班幼儿活动不能超过30分钟,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节课不算是一节完整、成功的课。而这一切都源于我的难以取舍。根据我的目的,我用了大量的时间制作图片。主体部分我弄了16张幻灯片,鸭子的大小、神态、颜色各不相同,我想把它作为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我也曾怀疑内容的过多,但面对每一张精心挑选、制作的图片,真的舍不得去掉那一张,测试了几次,觉得差不多能完成。而事实证明,幼儿的兴趣的确很浓,但由于图片的过多而导致了整体教学活动效果不佳。如果图片在8张左右,只要全面覆盖1-9数字的教学,个别数稍有侧重,完全能按意图进行,那一定是一节完美的课。这次的活动,虽然失败了,但我收获的却很多,尤其是:取舍是一种智慧,善于取舍,才会成功。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听声音数糖果》”一文,希望“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听声音数糖果》”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中班数学教案数的认识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