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二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 导航 >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土耳其进行曲

二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土耳其进行曲。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若老师能写出高水平的教案课件,相信课堂教学氛围会非常浓郁。写好教案课件,你目前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也许"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土耳其进行曲"就是你要找的,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教学内容:
1、复习《小号手之歌》。
2、欣赏管弦乐曲《土耳其进行曲》。
3、节奏听辨练习。
教学目的:
1、能背唱《小号手之歌》。
2、初步熟悉《土耳其进行曲》的旋律,能用打击乐器为其伴奏并随音乐行进。
3、在听辨节奏练习中进一步熟悉节奏谱,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小号手之歌》,要求吐字清楚、节奏正确,唱出进行曲的特点,最后背唱歌曲。
2、按课本的插图为小号手的五个动作配上象声词,这一过程由学生完成,教师可适当作些提示,注意每个动作都可有几个象声词,不要搞标准答案。
3、教师可根据五个动作的节奏创作五段短小的音乐。
吹号:1=G 2/4 5 55 3 3 │5 55 2 │5 55 6 │2 22 5 │
走步:1=G 2/4 1 5 │1 5 │1 5 │5—│3 1 │3 1 │2 5 │1 —│
打枪:1=G 2/4 5555 3333│5555 2222│3333 6633│1111 1111│
挥刀:1=G 2/4 5 5 . │6 6 . │7 7 . │i i . │
刺杀:1=G 2/4 5 —│6 —│3—│5 —│2 —│5 —│3 —│1 —│
4、让学生熟悉这五段音乐,再强化对这五种不同节奏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动作,将这五段音乐描绘的情景表现出来。
5、教师任意弹奏五段音乐中的一段,要求学生听辨边表演。
6、简介《土耳其进行曲》,同样曲名的《土耳其进行曲》有两首最为有名,一首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写的,另一首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写的。
7、简介土耳其在我们亚洲的最西边,与欧洲相连,是一个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国家。他们的国旗是在红旗上画一弯月亮和一颗星星。
8、听赏《土耳其进行曲》,听第二遍时可请学生随节拍拍手或原地踏步,还可选用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伴奏。
9、教师在钢琴上弹奏两个主题让学生听辨记忆。
10、随音乐进行列队行进的练习,先是方队进行,再是菱形队进行,最后是旋转十字形的进行,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随笔:背唱本歌曲;能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fwr816.cOM展读推荐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进行曲


进行曲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唱歌《小号手之歌》、《米老鼠进行曲》。
2、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管弦乐曲《土耳其进行曲》、《进行曲》。
3、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音乐表演
4、少先队鼓号队演奏。
5、进行曲的初步总结。
教学目标:
1、学会《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第一段歌词和《小号手之歌》《米老鼠进行曲》。
2、听赏《土耳其进行曲》《进行曲》,能随音乐列队行进或击出节奏。
3、在《出旗》这一音乐活动中进行综合性音乐表演。
4、能区分X X 、X X. 、X — 、X XX 、XXXX XXXX 等节奏。
教材分析:
1、《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这首歌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原为儿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原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于1962年。
2、《出旗》这是少先队鼓号队演奏曲中的一首。用于少先队员们集合仪式中出队旗的场合,由于队号只能奏出“5135”这四个音,故全曲仅用这四个音构成,由于上句落在“5”,下句落在“1”,使两乐句具有动静对比,且有可循环性。
3、《小号手之歌》这是动画片《小号手》的主题歌,黎汝清作词,金复载作曲。金复载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专职作曲家,曾为五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小号手》《三个和尚》《哪吒闹海》《济公》等。
4、《土耳其进行曲》 这是贝多芬为德国剧作家科策布的剧本《雅典的废墟》所作配乐的片断,后被改编成钢琴曲,成为家喻户晓和学琴者必弹的世界名曲(与此齐名的还有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全曲结构为A+B+A+B+A+尾声。
5、《进行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1892年,52岁的柴可夫斯基为两幕舞剧《胡桃夹子》谱写了优美的音乐,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来作者将其中的音乐改编成管弦乐组曲,取名为《胡桃夹子组曲》,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由八首乐曲组成。
6、《米老鼠进行曲》这是1955年出品的美国动画片《米老鼠俱乐部》的主题歌,由此奠定了米老鼠在美国动画片中的特殊地位。
教学重点:
1、在唱歌和听赏音乐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和理解进行曲的特点。
2、在各项音乐活动中,注意动作与音乐的协调。
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继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难点:
1、随录音学唱《队歌》有一定困难,因为《队歌》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演唱,低年级学生唱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随《土耳其进行曲》作队列行进时,要求按课本上的图示作队列变化会有一定困难,且场地难以保证。可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3、由于《进行曲》兼有舞曲特点,中段音乐形象有所改变,音乐语言也不为学生所熟悉,故听赏时会有一定困难。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2、少先队鼓号队演奏。
教学目的:
1、对《队歌》产生亲切感,并初步学唱第一段歌词。
2、学会演唱《出旗》音乐的乐谱。
3、大致了解少先队队歌的历史变革。
教学过程:
1、从少先队的历史引出少先队队歌的历史。
2、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两遍(出示队歌的全部歌词)。
3、听赏由马思聪作曲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并简介作曲家马思聪。
4、跟着《队歌》的录音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
5、边轻唱《队歌》边在原位踏步,体会进行曲的节律。
6、随《队歌》的音乐分组表演高举队旗的行进姿态。
7、欣赏少先队鼓号队演奏的录音或录象。
8、随教师学唱《出旗》的乐谱,提醒学生注意乐谱中只用了“513”四个音。
9、随《出旗》的音乐踏步或分组列队行进,同时即兴模仿吹对号的动作,也可模仿演奏队鼓及镲的动作。
10、边唱《出旗》的乐谱,边列队走出教室。
随笔:学会本歌曲第一段歌词,学会演唱《出旗》音乐的乐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小号手之歌》。
2、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音乐表演。
教学目的:
1、学唱《小号手之歌》的歌词,并能初步唱出进行曲的特点来。
2、在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表演中做到节拍统一、配合密切,并具有一定创造性。
教学过程:
1、听赏《小号手之歌》,提示这是一首雄壮有力的进行曲。
2、简介革命老区人民当年艰苦斗争的情景和儿童团员们机智勇敢斗敌人的小故事,使学生对当年的儿童团员产生亲近感。歌词中提到的“白匪”是指当时的地方反动武装。
3、随录音轻声学唱《小号手之歌》。
4、引导学生注意歌谱中的休止符,并用对比的方法讲述休止符在这首歌曲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在学唱时注意将这些休止符“唱”出来。
5、随《小号手之歌》的录音分组列队前进,并一边即兴表演各种动作。
6、复习少先队《出旗》的音乐。
7、加入大小队鼓几镲的演奏,可分步骤按课本中出示的节奏进行教学。
少先队的出旗号声可用先期的录音代替。
8、分组进行列队表演,边唱《出旗》旋律,边演奏各种打击乐器。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随笔:初步唱出进行曲的特点。音乐活动中做到节拍统一、配合密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小号手之歌》。
2、欣赏管弦乐曲《土耳其进行曲》。
3、节奏听辨练习。
教学目的:
1、能背唱《小号手之歌》。
2、初步熟悉《土耳其进行曲》的旋律,能用打击乐器为其伴奏并随音乐行进。
3、在听辨节奏练习中进一步熟悉节奏谱,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小号手之歌》,要求吐字清楚、节奏正确,唱出进行曲的特点,最后背唱歌曲。
2、按课本的插图为小号手的五个动作配上象声词,这一过程由学生完成,教师可适当作些提示,注意每个动作都可有几个象声词,不要搞标准答案。
3、教师可根据五个动作的节奏创作五段短小的音乐。
吹号:1=G 2/4 5 55 3 3 │5 55 2 │5 55 6 │2 22 5 │
走步:1=G 2/4 1 5 │1 5 │1 5 │5—│3 1 │3 1 │2 5 │1 —│
打枪:1=G 2/4 5555 3333│5555 2222│3333 6633│1111 1111│
挥刀:1=G 2/4 5 5 . │6 6 . │7 7 . │i i . │
刺杀:1=G 2/4 5 —│6 —│3—│5 —│2 —│5 —│3 —│1 —│
4、让学生熟悉这五段音乐,再强化对这五种不同节奏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动作,将这五段音乐描绘的情景表现出来。
5、教师任意弹奏五段音乐中的一段,要求学生听辨边表演。
6、简介《土耳其进行曲》,同样曲名的《土耳其进行曲》有两首最为有名,一首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写的,另一首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写的。
7、简介土耳其在我们亚洲的最西边,与欧洲相连,是一个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国家。他们的国旗是在红旗上画一弯月亮和一颗星星。
8、听赏《土耳其进行曲》,听第二遍时可请学生随节拍拍手或原地踏步,还可选用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伴奏。
9、教师在钢琴上弹奏两个主题让学生听辨记忆。
10、随音乐进行列队行进的练习,先是方队进行,再是菱形队进行,最后是旋转十字形的进行,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随笔:背唱本歌曲;能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进行曲》。
2、唱歌《米老鼠进行曲》。
3、进行曲的初步总结。
教学目的:
1、能随《进行曲》的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初步理解这首进行曲中所具有的童趣特点。
2、初步学会《米老鼠进行曲》,唱好连续符点节奏的旋律进行。
3、对进行曲的特点有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
1、从《土耳其进行曲》过渡到《进行曲》,同样是进行曲,前者是雄壮坚定的,后者是轻巧灵活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节奏鲜明,使人能随其节拍行进。
2、《进行曲》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一段音乐,描写一群孩子们在圣诞树前的嬉戏情景,他们有时一个一个走过来领取圣诞礼物,有时牵着手围着圣诞树跳舞,所以这段音乐是灵巧活泼的。
3、听赏两遍《进行曲》后要求学生随音乐奏出X X XX X X │X X X 0│和X .X X.X X.X X.X 的节奏。
4、教师可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以加深学生对这段音乐的认识。
5、简介芭蕾舞剧。
6、学唱《米老鼠进行曲》时可由美国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引出。
7、让学生随《米老鼠进行曲》的音乐走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进行曲的认识。
8、师生共同总结什么是进行曲,使学生了解声乐和器乐曲中都有进行曲,进行曲大多是雄壮有力的,也有的活泼矫健,只有少数是速度较慢、情绪悲伤的。
随笔:对进行曲的特点有初步的认识。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米老鼠进行曲


教学内容:
1、欣赏《进行曲》。
2、唱歌《米老鼠进行曲》。
3、进行曲的初步总结。
教学目的:
1、能随《进行曲》的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初步理解这首进行曲中所具有的童趣特点。
2、初步学会《米老鼠进行曲》,唱好连续符点节奏的旋律进行。
3、对进行曲的特点有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
1、从《土耳其进行曲》过渡到《进行曲》,同样是进行曲,前者是雄壮坚定的,后者是轻巧灵活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节奏鲜明,使人能随其节拍行进。
2、《进行曲》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一段音乐,描写一群孩子们在圣诞树前的嬉戏情景,他们有时一个一个走过来领取圣诞礼物,有时牵着手围着圣诞树跳舞,所以这段音乐是灵巧活泼的。
3、听赏两遍《进行曲》后要求学生随音乐奏出X X XX X X │X X X 0│和X .X X.X X.X X.X 的节奏。
4、教师可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以加深学生对这段音乐的认识。
5、简介芭蕾舞剧。
6、学唱《米老鼠进行曲》时可由美国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引出。
7、让学生随《米老鼠进行曲》的音乐走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进行曲的认识。
8、师生共同总结什么是进行曲,使学生了解声乐和器乐曲中都有进行曲,进行曲大多是雄壮有力的,也有的活泼矫健,只有少数是速度较慢、情绪悲伤的。
随笔:对进行曲的特点有初步的认识。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进行曲


进行曲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唱歌《小号手之歌》、《米老鼠进行曲》。
2、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管弦乐曲《土耳其进行曲》、《进行曲》。
3、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音乐表演
4、少先队鼓号队演奏。
5、进行曲的初步总结。
教学目标:
1、学会《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第一段歌词和《小号手之歌》《米老鼠进行曲》。
2、听赏《土耳其进行曲》《进行曲》,能随音乐列队行进或击出节奏。
3、在《出旗》这一音乐活动中进行综合性音乐表演。
4、能区分X X 、X X. 、X — 、X XX 、XXXX XXXX 等节奏。
教材分析:
1、《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这首歌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原为儿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原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于1962年。
2、《出旗》这是少先队鼓号队演奏曲中的一首。用于少先队员们集合仪式中出队旗的场合,由于队号只能奏出“5135”这四个音,故全曲仅用这四个音构成,由于上句落在“5”,下句落在“1”,使两乐句具有动静对比,且有可循环性。
3、《小号手之歌》这是动画片《小号手》的主题歌,黎汝清作词,金复载作曲。金复载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专职作曲家,曾为五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小号手》《三个和尚》《哪吒闹海》《济公》等。
4、《土耳其进行曲》 这是贝多芬为德国剧作家科策布的剧本《雅典的废墟》所作配乐的片断,后被改编成钢琴曲,成为家喻户晓和学琴者必弹的世界名曲(与此齐名的还有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全曲结构为A+B+A+B+A+尾声。
5、《进行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1892年,52岁的柴可夫斯基为两幕舞剧《胡桃夹子》谱写了优美的音乐,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来作者将其中的音乐改编成管弦乐组曲,取名为《胡桃夹子组曲》,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由八首乐曲组成。
6、《米老鼠进行曲》这是1955年出品的美国动画片《米老鼠俱乐部》的主题歌,由此奠定了米老鼠在美国动画片中的特殊地位。
教学重点:
1、在唱歌和听赏音乐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和理解进行曲的特点。
2、在各项音乐活动中,注意动作与音乐的协调。
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继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难点:
1、随录音学唱《队歌》有一定困难,因为《队歌》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演唱,低年级学生唱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随《土耳其进行曲》作队列行进时,要求按课本上的图示作队列变化会有一定困难,且场地难以保证。可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3、由于《进行曲》兼有舞曲特点,中段音乐形象有所改变,音乐语言也不为学生所熟悉,故听赏时会有一定困难。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2、少先队鼓号队演奏。
教学目的:
1、对《队歌》产生亲切感,并初步学唱第一段歌词。
2、学会演唱《出旗》音乐的乐谱。
3、大致了解少先队队歌的历史变革。
教学过程:
1、从少先队的历史引出少先队队歌的历史。
2、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两遍(出示队歌的全部歌词)。
3、听赏由马思聪作曲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并简介作曲家马思聪。
4、跟着《队歌》的录音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
5、边轻唱《队歌》边在原位踏步,体会进行曲的节律。
6、随《队歌》的音乐分组表演高举队旗的行进姿态。
7、欣赏少先队鼓号队演奏的录音或录象。
8、随教师学唱《出旗》的乐谱,提醒学生注意乐谱中只用了“513”四个音。
9、随《出旗》的音乐踏步或分组列队行进,同时即兴模仿吹对号的动作,也可模仿演奏队鼓及镲的动作。
10、边唱《出旗》的乐谱,边列队走出教室。
随笔:学会本歌曲第一段歌词,学会演唱《出旗》音乐的乐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小号手之歌》。
2、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音乐表演。
教学目的:
1、学唱《小号手之歌》的歌词,并能初步唱出进行曲的特点来。
2、在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表演中做到节拍统一、配合密切,并具有一定创造性。
教学过程:
1、听赏《小号手之歌》,提示这是一首雄壮有力的进行曲。
2、简介革命老区人民当年艰苦斗争的情景和儿童团员们机智勇敢斗敌人的小故事,使学生对当年的儿童团员产生亲近感。歌词中提到的“白匪”是指当时的地方反动武装。
3、随录音轻声学唱《小号手之歌》。
4、引导学生注意歌谱中的休止符,并用对比的方法讲述休止符在这首歌曲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在学唱时注意将这些休止符“唱”出来。
5、随《小号手之歌》的录音分组列队前进,并一边即兴表演各种动作。
6、复习少先队《出旗》的音乐。
7、加入大小队鼓几镲的演奏,可分步骤按课本中出示的节奏进行教学。
少先队的出旗号声可用先期的录音代替。
8、分组进行列队表演,边唱《出旗》旋律,边演奏各种打击乐器。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随笔:初步唱出进行曲的特点。音乐活动中做到节拍统一、配合密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小号手之歌》。
2、欣赏管弦乐曲《土耳其进行曲》。
3、节奏听辨练习。
教学目的:
1、能背唱《小号手之歌》。
2、初步熟悉《土耳其进行曲》的旋律,能用打击乐器为其伴奏并随音乐行进。
3、在听辨节奏练习中进一步熟悉节奏谱,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小号手之歌》,要求吐字清楚、节奏正确,唱出进行曲的特点,最后背唱歌曲。
2、按课本的插图为小号手的五个动作配上象声词,这一过程由学生完成,教师可适当作些提示,注意每个动作都可有几个象声词,不要搞标准答案。
3、教师可根据五个动作的节奏创作五段短小的音乐。
吹号:1=G 2/4 5 55 3 3 │5 55 2 │5 55 6 │2 22 5 │
走步:1=G 2/4 1 5 │1 5 │1 5 │5—│3 1 │3 1 │2 5 │1 —│
打枪:1=G 2/4 5555 3333│5555 2222│3333 6633│1111 1111│
挥刀:1=G 2/4 5 5 . │6 6 . │7 7 . │i i . │
刺杀:1=G 2/4 5 —│6 —│3—│5 —│2 —│5 —│3 —│1 —│
4、让学生熟悉这五段音乐,再强化对这五种不同节奏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动作,将这五段音乐描绘的情景表现出来。
5、教师任意弹奏五段音乐中的一段,要求学生听辨边表演。
6、简介《土耳其进行曲》,同样曲名的《土耳其进行曲》有两首最为有名,一首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写的,另一首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写的。
7、简介土耳其在我们亚洲的最西边,与欧洲相连,是一个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国家。他们的国旗是在红旗上画一弯月亮和一颗星星。
8、听赏《土耳其进行曲》,听第二遍时可请学生随节拍拍手或原地踏步,还可选用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伴奏。
9、教师在钢琴上弹奏两个主题让学生听辨记忆。
10、随音乐进行列队行进的练习,先是方队进行,再是菱形队进行,最后是旋转十字形的进行,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随笔:背唱本歌曲;能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进行曲》。
2、唱歌《米老鼠进行曲》。
3、进行曲的初步总结。
教学目的:
1、能随《进行曲》的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初步理解这首进行曲中所具有的童趣特点。
2、初步学会《米老鼠进行曲》,唱好连续符点节奏的旋律进行。
3、对进行曲的特点有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
1、从《土耳其进行曲》过渡到《进行曲》,同样是进行曲,前者是雄壮坚定的,后者是轻巧灵活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节奏鲜明,使人能随其节拍行进。
2、《进行曲》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一段音乐,描写一群孩子们在圣诞树前的嬉戏情景,他们有时一个一个走过来领取圣诞礼物,有时牵着手围着圣诞树跳舞,所以这段音乐是灵巧活泼的。
3、听赏两遍《进行曲》后要求学生随音乐奏出X X XX X X │X X X 0│和X .X X.X X.X X.X 的节奏。
4、教师可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以加深学生对这段音乐的认识。
5、简介芭蕾舞剧。
6、学唱《米老鼠进行曲》时可由美国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引出。
7、让学生随《米老鼠进行曲》的音乐走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进行曲的认识。
8、师生共同总结什么是进行曲,使学生了解声乐和器乐曲中都有进行曲,进行曲大多是雄壮有力的,也有的活泼矫健,只有少数是速度较慢、情绪悲伤的。
随笔:对进行曲的特点有初步的认识。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士兵进行曲


第二单元快乐的游戏
第二课时《士兵进行曲》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士兵进行曲》。
2.欣赏管弦乐曲《布老虎》。
教学目标:
1.能随着《布老虎》的音乐展开想象,初步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并初步了解布老虎的民俗。
2.在熟悉《士兵进行曲》音乐的基础上,能按节拍敏捷地作出种种动作。
3.能在音乐游戏中体会快乐。
教学重点:了解乐曲不同情绪。
教学难点:能按节拍敏捷地作出种种动作。
教学过程:
1.出示布老虎的图片或实物后,初听管弦乐曲《布老虎》。
2.介绍有关布老虎的民俗。
布老虎是儿童的玩具,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中,人们都喜欢用老虎的造型来打扮小孩,头戴老虎帽,脚穿老虎鞋,手中拿着布老虎,睡觉时还有老虎枕……有一首民谣唱道:“小猴孩,你别哭,你别闹,给你买个布老虎,白天拿着玩,黑夜吓麻胡”。“麻胡”是民间传说中专门残害儿童的恶鬼,让孩子穿虎鞋、戴虎帽、玩布老虎是表示驱恶除魔保佑平安的意思。
布老虎身上的图案色彩鲜明,眼睛很大,额头还有一个”王”字,但并没有过于凶猛的样子,相反,它能使孩子们爱不释手。
3.观看《布老虎》动画,布老虎什么时候很安静?什么时候很凶猛?引导学生分辩两个不同的“老虎”主题,一个是貌似凶猛的,一个是比较温和的。
4.三次倾听《布老虎》,用动作表示布老虎的两个主题。
5.初听《士兵进行曲》,什么乐器演奏的?介绍作曲家.
6.随音乐做士兵齐步走的动作,感受其进行曲的律动。
7.请学生仔细观赏课本上的图示,知道一共要做拍手、拍腿、踏左脚、打枪、立正、敬礼等六个动作。同时要念qi、cha、peng、pa、ka等象声词。
8.教师随音乐作示范。
9.这个练习的难点是既要做动作,又要念出声音,两者要密切配合,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因此可带领学生先随音乐学做动作,再同时念出声音。
10.分组比赛,看哪一组做得最整齐。
11.学生自己设计动作,随音乐自由表演。
教学反思:孩子们能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能随音乐自由设计动作并进行律动。

花城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狮王进行曲


知识目标:通过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并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聆听尝试记忆音乐主题,积累一定的音乐要素,初步感受音乐形象与音乐要素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和丰富的评价激励,让学生在集体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重点:通过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
难点:初步感受音乐形象与音乐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具: 钢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神秘的语气)同学们,我想告诉大家,森林里又来了一只动物,他在干什么呢?可能会发生什么呢?(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播放音乐狮王进行曲——片断一)
2、那你们猜猜会是一只怎样的动物呢?
(继续欣赏狮王进行曲——片断二)
3、为什么是一只庞大而恐怖的动物呢?你从音乐的什么地方感觉出来的?
4、对比欣赏音乐主题——感受、记忆音乐主题。
5、那你们想知道音乐表现的会是一只什么动物吗?(欣赏全曲)
6、那你们想为乐曲起一个什么名字呢?(讨论)
教师小结:这首曲子是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他为这首曲子起的名字叫《狮王进行曲》
7、那你们想不想来模仿一下狮王的形象呢?
8、重点模仿狮王走路的样子,把握音乐节奏。
播放《狮子王》片断,进行动作点拨。(表现出狮王坚定、自信、威风的特点)
9、那你们听过狮王的吼叫吗?(试着模仿一下)
你们能听出乐曲中哪里是模仿狮子吼叫吗?(听乐曲片断三)
如果能够听出来。请举起你的手,如果能听出不止一次你可以用数字告诉老师。
10、那狮子为什么要吼叫呢?
三、教学拓展
引导学生从小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欣赏影片片断,激发学生对爱的向往,在狮王进行曲的音乐声中结束。)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老友进行曲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老友进行曲》
【教学目标】
1、欣赏《老友进行曲》,感受乐曲轻快、优美的旋律。
2、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能够哼唱乐曲的主题;通过想象,描述各段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景。
3、小组合作,创编一个乐段或部分旋律的图形谱,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导入
欣赏乐曲《运动员进行曲》(或者教师播放学生集会、发奖、下操时常用的进行曲风格的乐曲)。
师:乐曲的曲名?乐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2、完整初听《老友进行曲》
师:乐曲的速度、节拍?
生:速度不快不慢,适合行进;四四拍的节拍。
3、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是由德国作曲家卡尔?泰克根据自己儿时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而创作的管弦乐曲。音乐欢快、活泼,表现了与朋友在一起时欢快的心情。
4、分段欣赏
(1)第一部分
初听提问:乐曲的速度、力度?
再听提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教师出示谱例,随音乐哼唱主题的第一旋律。
提问:主题的第一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2)第二部分
初听提问:乐曲的速度、力度与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情绪上又怎样的变化?
教师出示谱例,了解音乐要素(音型、音区)对音乐的影响。
(3)第三部分
初听提问:乐曲的第三部分与哪一部分相同?
(5)总结曲式结构
三段体:ABA
4、补充欣赏
欣赏《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或者播放建国50周年庆典录像,8000少先队员组成的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广场,背景音乐由1200名军乐团队员吹奏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提问:同学们看后有什么感受?(骄傲自豪、振奋人心)
欣赏电影片段《闪闪的红星》中的《红星歌》。
学生讨论观看后的感受。
教师播放建国50周年庆典阅兵式录像,解放军海陆空仪仗队、各兵种方阵通过*广场的画面,背景音乐是军乐团吹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教师总结:这些乐曲都具有进行曲的特点,适合队伍在行进间演奏。还有一类进行曲适合在音乐会上欣赏,除了具有进行曲雄壮的特点外,还具有活泼、轻快、舞蹈性的特征。
欣赏《拉德斯基进行曲》《巡逻兵进行曲》等。
5、小组合作,为乐曲创编图形谱。
可根据学生情况为某一段落创编图形谱。
可以哼唱主题与打击乐伴奏相结合,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的第一乐段伴奏;可以运用吹奏乐器演奏主题的第一旋律或哼唱主题,用打击乐器为第二乐段伴奏等等。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出发


出发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
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情绪,了解歌曲的内容和一般特点。
3、听辨和感受《出发》和《放风筝》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
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
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
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
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
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
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
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聆听河北民歌《放风筝》。
1、聆听中国风格的音乐。
提问:《放风筝》与前面刚听过的乐曲《出发》有什么不同?
鼓励学生从音乐情绪、风格、音乐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2、听歌曲歌词,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
三月—姐妹穿着—放风筝—风筝飞翔—回家
3、介绍这首民歌的音乐特征: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传唱,不同地域《放风筝》的音乐也不一样,同一首民歌,不同的人唱得也不一样。介绍歌曲之中的衬词、装饰音以及旋律等特点。
4、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
四、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
1、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春天的想象,将春天能发出声音的事物列举出来,将这些事物发出的声音模仿出来。
2、组织学生对各种声音依次模仿和表演。
3、教师选取其中的几种声音填入如下表格中,进行节奏设计,组织学生按节奏念读。全体学生顺序表演。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思考哪些声音应该用强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用弱的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渐强,哪些则应该渐弱。
1.春雷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2.春风呜—呜—…
3.春雨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
4.山泉叮咚叮咚叮咚叮咚…
5.布谷鸟布谷O布谷O布谷O布谷O…
6.…
4、然后将学生分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节奏声部,先依次表演各自的声部,然后两个、三个声部,直至所有声部都组合在一起,创作出一首《春天交响曲》。
5、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还有哪些春天的声音可以组合到《春天交响曲》中来,可以用什么节奏来表现,等等。
五、教师总结本课。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土耳其进行曲”一文,希望“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土耳其进行曲”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二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