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高一上册化学教案 > 导航 >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论语一则

高一上册化学教案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论语一则。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写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各种可能情况都尽在掌握。那大家是不是在为写教案课件发愁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论语一则”,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朗读课文,能够背诵课文;

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初步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从小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兴趣,喜欢古文。

教学重点: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初步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学习,从小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兴趣,喜欢古文。

教学过程:

一、初读古诗,初步感知古诗内容

1、解读题目

同学们,我们一起学习过古诗,古文你们学习过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古文。

“论”这个字你们认识吗?在这里它念“lún”,(板书),谁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记忆这个字的字形(熟字加部件,熟字减部件,熟字换部件)?书写

出示“论语”,这是一本书的名字。古时候有个人叫孔子,原名叫孔丘,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这本《论语》主要记载的是一位叫做孔子的人和他的弟子的言行。

(板书:论语一则):《论语》这本书中的一篇文章

2、初度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古文,把字音读准确,

(2)同桌互读古文,相互检查字音,

(3)自由读古文,把句子读通顺。(指名读1人)

(4)古文的读法和我们现在说话的方式可不一样,我们在读古文的时候,速度要比较慢,大家试着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2人)

二、质疑解疑,进一步理解古诗内容

请你默读古文,看一看这篇古文中有哪些词、句是你不明白的?或者是与我们现在的说法不同的?请你画一画,提出来。(副板书书写)

同桌或者小组一起讨论,看看能解答哪些问题。

你能不能说说这篇古文的意思?(指名说,大概意思通顺即可)

三、品词品句,细细体会古诗内容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指的是谁?(引导:《论语》中主要记录的是谁的言行?)(孔子)

焉:相当于现在我们所说的“今天天气多好啊的‘啊’”

必:什么意思?组个词语(必然,必定,必须……)(一般表示非常肯定的、语气坚定的话)

孔子是那么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现在,他的话国内外很多人都听说过,他都认为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自己的老师的人。我们更应该自己多向别人学习。那我们要怎样向别人学习呢?读古文的第二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指名说大概的意思)

四、拓展提高,激发学生情感

1、我们明白了这篇古文的意思,谁能用连贯的话告诉大家?

2、自由读,整体感悟古文的意思

3、你就是孔子,你要对别人说这些话,要怎样说?(自由读,指名背)

4、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同桌互背)

5、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让你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感觉?

6、《论语》这本书已经流传了很久,还有很多话人们都听说过,老师这里也有两句,要送给同学们,你们可以试着用刚才我们学过的方法去想一想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板书设计:

14 论语一则

孔子

学生提出的不懂的字、词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fwR816.cOM品读分享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学习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
2、通过对诗歌的分析和欣赏,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
3、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设想】
1、抓住诗的思路,反复朗读,着重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而具体、深入地感觉诗的意境,学习诗人的宽广襟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2、启发式导读:
按诗词阅读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阅读的主要过程为:读释──串解──赏析──悟旨,期间,利用课文注解和教学幻灯片材料作为辅助手段,师生讨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关于词的介绍:
课前将介绍词的特点的幻灯片打出,供学生预习用:
幻灯一:
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两汉,奠基于隋唐,大盛于宋代,它原本是配合燕(“燕”通“宴”)乐曲调的歌辞,但在发展中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每一首词都有词牌。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定。有的词不分段(段,又称“片”、“遍”、“阕”等),称作“单调”;有的词分两段,称作“双调”;还有分三段、四段的,称作“三叠”、“四叠”。前两类数量较多。此外,按词的字数多少,一般可分为小令(约五十九字以下)、中调(约九十字以下)、长调(约九十字以上),如《沁园春》114字,属于长调。词,又有“曲词”、“杂曲子”、“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别名。
要点: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词牌(“沁园春”);题目(“长沙”)。
2、朗读:
朗读前先打出幻灯片,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容易读错的字:
幻灯二:
沁(qìn)湘(xiāng)舸(gě)霜(shuāng)廓(kuò)浮(fú)斥(chì)遒(qiǘ)
同时明确:本词有25句,九个整句,114字。(词谱规定)
要求:在每个整句前用○1至○9这些序号标好。
二、导语设计
“名人少年多立志”,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对50位名人作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宏愿,均是其青少年时确立的志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立志是成才的动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是表现了作者青年时的志向和抱负的艺术写照,让我们通过学习,体会作者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推动我们早立志,早成才。
*诗词,我们在初中里已学过《七律长征》、《沁园春雪》,有谁能来背诵一下?
三、交代学习目的(即教学目的)
打幻灯:(幻灯三)
(内容同前教学目的)
四、解题和背景介绍
引导读课前提示,复述背景要旨。
打幻灯:(幻灯四)
《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
(○5○6)1911年,*18岁时到湖南长沙,在此从事革命活动13年。1913年至1918年在湖南第师范读书,1918年与何叔衡等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五四”时,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随后,又领导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军阀张敬尧的斗争。(○8○9)1920年与何叔衡等创建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成立后,他又组建了*湘区委员会并任书记。1923年离开长沙到上海、广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到1925年回湖南湘潭从事农民运动。同年秋,他自韶山经长沙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4)在长沙,重游岳麓山、水陆洲、湘江这些读书时经常与朋友游聚的旧地(○5○7)。追述往事(○6),写下了这首词。
注:标有(○5○6)等序号的是该词的整句句序。
五、上阕导读
1、第一层(第一个整句):
寒秋:深秋。
湘江北去:湘江,源出于广西灵山东,海洋山西麓,流贯湖南东部,经长沙北去,汇入洞庭湖,全长817公里,为湖南境内的河流。
⑴ 提问:本整句为了填词的需要,变动了词序。据词义,其正确的词序应怎样?
明确: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深秋时节,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只见)湘江水滚滚向北流去。
⑵ 提问:从上阕看,这个整句的作用有哪几条?
明确:其一,点明时令;
其二,交代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其三,引出作者;
其四,作出铺垫(A、为下文描写“湘江秋色图”作铺垫;B、为下文“万类……”的哲理作铺垫)。
短短十二个字,把诗人独立顾盼,意气昂扬的形象烘托如画,并为全词奠定了豪迈的基调。
还要注意:
“独立”、“寒秋”二词的巧妙:
“独”字与下阕的“百侣”相对应,说明作者形独而心不独。
“寒秋”,秋深有寒意,因为深秋,所以枫叶才会“红遍”;因为深秋,江水才有“碧透”之状;因为深秋,才觉“长空”,才能赏雄鹰搏击。可见,好些匠心独运的字词,要从宏观来把握,方悟其妙。
“独立寒秋”,表面是切合时令特点和作者处境,实际上读罢全篇会发现,诗人是“反弹琵琶”,“独立”而不孤单,“寒秋”却无冷意。
2、第二层(第二、三个整句):
万山红遍:万山,指湘江两岸岳麓山和附近的许多山峰。红遍:红尽之意。
层林尽染:见课文注3。
漫江碧透:漫江,满江,湘江即使到了深秋,水势仍然很盛,用一个“漫”字来写它,可谓恰到好处。碧,极言江水之清;碧透,即江水碧绿之极;透,同“遍”意相近,程度副词。(一说:“透”,言水清。)
百舸争流:舸,大船;百舸,许多船。争流,争着行驶。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见课文注6。
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类,宇宙成物;霜天,秋天;竞,竞相,争。
远望许多的山上,重重叠叠的枫树林,经霜变红,像染过一般;近看碧绿至极的湘江上,无数的船只在争着行驶。雄鹰在广阔的天空里矫健有力地高飞,鱼儿在清澄的江水里自由轻快地游动,宇宙间的万物,都在这深秋的时节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提问:这个“看”字,总领几句?诗人是如何描绘出一幅“湘江秋色图”的?作者用了什么方法?
明确:抓住典型,点面结合。多种角度,铺层描画。作者选取了山林、行船、雄鹰、游鱼等最能体现秋色的典型各作为一个点,再用万类概括面,从视觉的不同角度:远望──近看──仰视──俯视;不同色彩:“红遍”,“碧透”;不同形态:“层林”、“漫江”、“争流”、“击”、“翔”等,描写湘江秋色多姿多彩的画面,构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哲理图画。
此段描写用词精当,极富表现力:“遍”写枫色之广,“层”写枫林之茂,“染”写树色之浓,“漫”写江水之溢,“透”写湘水之清,“争”写行船之奋,“击”写雄鹰之健,“翔”写鱼儿之乐。锤炼精妙,令人拍案叫绝。(古诗词的欣赏,捕捉关键性的词语作分析,是一种重要方法,其技艺往往体现在用词上,而用词的技巧又往往体现在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锤炼上。)
打幻灯:(幻灯五)
[描点]远望──万山红遍(高) [群山]
近看──漫江碧透(低) [江水]
仰视──鹰击长空(高) [长空]
俯视──鱼翔浅底(低) [水面]
动作之劲──“争”“击”“翔”
色彩之浓──“红遍”“碧透”
数量之多──山以万计,林以层数,舸以百算
竞争之烈──红绿争辉,船只争流,鹰鱼争乐
类别之齐──动物、植物、人物、环境
[扩展]由实而虚,由点到面:万类霜天竞自由
由眼前自然景物到所有自然景物
由自然景物到自然界的主宰──人
这是感情的升华,物我同一,诗情与哲理同一。
请注意,作者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写得如此生机勃勃,奋发自强,是有深意的。王国维说“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此论甚当。“秋”入诗人情怀,多为悲秋,少有昂扬,如:
打幻灯:(幻灯六)
古之悲秋、伤秋之句:
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欧阳修: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陆游:一年容易又秋风。
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
[唐]刘禹锡跳出窠臼,唱出昂扬的秋之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
*将“寒秋”写得充满强烈的动感,强劲的力度,浓烈的色彩,艺术地描绘了秋色秋韵,揭示了秋力秋魄。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景语即情语,物我统一。作者咏秋的旨意在于:来自寒秋的这勃勃生机,在于“竞”字。要生存,要发展,就要“竞”。
3、第三层(第四个整句):
怅寥廓:怅,感慨;寥廓,宇宙的广阔。大千世界。
苍茫大地:苍茫,旷远迷茫。
主沉浮:主,主宰;沉浮,事物的升沉,消长,兴衰。
面对这勃勃生机的一派大千世界,怎能不激起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联系时代背景,深悟“问……浮”句的含义。这大自然的盛衰荣枯该由谁主宰,这世界,这国家的命运该由谁来掌握?透过这一非同寻常的询问,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虽问而不答,但答案可悟,下阕结尾,予以呼应,显章法之谨严。
“主沉浮”是诗人及其同伴的远大理想,是诗人革命一生的主线,年轻时确立的这一理想,成为一生的奋斗目标。这也是词意升华的表现。
过渡语:上阕写“今日之游”,描眼前之景,提出“谁主沉浮”之问;下阕写昔日之游,忆过去之峥嵘,回答“谁主沉浮”之问。
诗人是在思考谁是中国革命的这个问题中转到回忆往事的。
六、下阕导读
1、第一层(第五、六两个整句):
携来百侣曾游:携,同;来,助词,无意,又如:“归去来兮辞”;侣,革命战友,百侣,很多伴侣。
峥嵘:原指山势高峻,词中指不平凡。
回忆过去,曾经与许多战友在这里浏览聚会,度过许多不平凡的岁月。
从上阕的“独”游,联想到过去的“百侣曾游”,前后呼应,过渡自然,别具深义。“峥嵘岁月”引起下文的忆述。
2、第二层(第七、八句):
恰:正当。
风华正茂:茂,盛也;风采才华正盛。
书生:同学。
挥斥方遒:挥斥,奔放;方,正当;遒,强劲有力。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指点,评论;江山,国家天下大事;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粪土: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粪土,视……为粪土。万户侯,这里指大军阀,大官僚。
那时,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才华横溢,革命热情奔放,斗志旺盛,经常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反动统治者视如粪土一般。
一个恰字领起,像上阕的被领起部分一样,用铺陈的手法,使诗句连贯而下,非常有气势,到“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推向一个高潮,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准备了充足的背景气氛。
读着这几句,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和他的战友们在岳麓山上,湘江水旁,慷慨激昂,陈述志向的情景。这种气势多么豪迈,这种气势多么磅礴!
忆往昔,意在话今朝,诗人铺陈昔日情景,意在用艺术的形象,回答上阕的“谁主沉浮”。
2、第三层(第九句):
中流击水:中流,江心水深处;击水,游泳。作者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之句。
遏:阻止。
还记得么?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飞速前进的船只。
用询问,引出诗人及战友们当年搏击波浪的画面,使词的收尾谊迈有力,富有气势,整首词昂扬激越的风格在结尾处越发充分表现。寓意深刻,含蓄隽永。一“击”一“遏”,其实力至强,其神至壮,刻划出主人的激昂情态和英武精神。
诗人收篇句的寓意,在回答上阕的询问:“到中流击水”的英豪就是“主沉浮”的新生力量。“到中流击水”实际上喻示他们必将是革命狂澜的掀起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七、小结
打幻灯片:(幻灯七)
1、主题思想:
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作者及其战友们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
2、写作特点:
⑴ 用词精当,写景传神。
⑵ 多种方式,综合运用。
⑶ 前后呼应,布局严谨。
八、作业
背诵这首词。
九、推荐阅读
权延赤:《走下神坛的*》。
十、比较阅读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沁园春雪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依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十一、*诗词名句集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菩萨蛮大柏地》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送瘟神》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送瘟神》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为女民兵题照》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七律冬云》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击。要扫除一切害人是,全无敌。《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十二、教后记
略。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课文如何教,难题不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而在教学过程的设计。这篇课文是一篇特写消息,根据教材单元教学要求并结合课文的特色,学习目标可以确定为:

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区别及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2、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3、体会课文标题的新颖性。

然而,教学过程如何设计呢?如何设计才能体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的要求呢?本人在反复的构思、实践和吸取多方的经验之后,得出这样的体会:用“比较”的方法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学起来觉得轻松。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用一分钟的时间对新闻的概念、要素、特点和结构进行回顾一遍。

其次,给学生五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接着观看有关香港回归的照片资料,以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

其次,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

2、课文有哪些特色(比较阅读)?

这两个问题能概括上述学习目标,问题解决完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也就完成了。

这两个问题重点探讨第二个问题。本人根据课文内容改写一篇一般性消息,作为资料印发给学生,主要是为了跟课文(特写消息)作比较,让学生从两者中找出主要表达手法上的区别。接着探讨课文在描写上是如何体现细致这个特点的,也就是课文对现实场景的描写是如何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的。这点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主分析,老师只需点拨和归纳。通过学生的分析和老师的归纳,学生不仅领会到特写消息和一般消息的区别,也掌握了特写的表达技巧。以上是课文特色表现之一。

课文特色表现之二是含蓄的语言风格。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体会、让学生自己说。

课文特色的第三个表现是标题的新颖性。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自己说。

另外补充一点,课堂上要强调朗读,对描写精彩的语句,体现含蓄语言风格的语句,要求学生朗读,根据教学过程,长的齐读,短的个别读,让学生从自己读或听别人读的过程中去得到体会。

以上两个问题探讨完毕之后,老师做个总结。

最后用剩下的十分钟时间做四道练习题。

总之,整个过程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充当引导的角色。

以下是本人的课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复习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3、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4、体会本文标题的新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方法】

自主、合作、交流。

【教具】

1、香港回归照片资料。

2、课件。

3、新闻材料。

【重点】

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二、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⑴when:何时。

⑵where:何地。

⑶who:何人。

⑷what:何事。

⑸why:何因。

⑹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⑴ 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

⑵ 短:消息要求短。

⑶ 快:时效性。

⑷ 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⑸ 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⑴ 标题(正标、副标题)。

⑵ 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⑶ 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⑷ 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⑸ 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三、感悟

(五分钟阅读课文;看香港回归照片。)

四、请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

(让学生找,学生齐读。)

2、课文有哪些特色?

(比较阅读。)

板书:

1、描写──清新的可视性:
细致:现实场景的描写 生动的可听性

富于动感

鲜明的色彩感

2、语言:

含蓄,用事实讲话,现场与背景相结合(让学生找出体现含蓄的语言风格的语句,并且学生齐读。)

3、标题──新颖。

分析:

1、描写:

⑴ 描写细致(举例比较):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⑵ 细致的程度(举例比较。):

(提示:如何体现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描写。)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0点左右: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

4时40分: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

2、语言含蓄(比较和体会以下例句):

⑴ 随着末任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⑵ 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标志着英帝国的太阳在中国的领土上空永远落下了。

3、标题:

⑴ 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

⑵ 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完美结束(本人根据课文改写的一般消息的标题。)

总结:标题⑴,主谓倒装,更能表达情感。虚实结合“实”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离开香港。“虚”指英国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五、积累与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旗帜(qí zhì)掩映(yǎn yìng)瞩目(zhǔ mù)冉冉升起(rǎn)凝重(níng)展拓(zhǎn tuò)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⑴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的港督府拉开绪幕的。( )

⑵ 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秆。( )

⑶ 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制既将告终。 ( )

⑷ 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暮中。( )

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题目(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2字):

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新,题型新。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这么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的。”除笔试外,考生还必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文【三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小编整理了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文【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沁园春 长沙
【学习导航】
1、通过诵读,感知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
2、品味关键词语,再现生动鲜明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歌的主旨和意味。
3、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培养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4、感受*博大的胸怀和革命壮志,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培养健康全面的审美情趣。
【作者简介】
*(1893~1976),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的指导思想。他的代表词作有《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采桑子重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高度结合,多表现革命生活中的大事,从中折射出的昂扬斗志、意气风发的革命情怀是*诗词的特点。
【资料链接】
1、 *诗词
*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主义者,他在诗词中热情地讴歌革命的人生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在*诗词中讴歌人生的革命理想,战胜困难的警句,时时出现,美不胜收。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欲与天公试比高”、“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埃”、“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等等。*诗词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就是说,宇宙间无穷无尽的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人类社会同样是如此。沧海与桑田总是更迭着的,新生也总是战胜腐朽。
2、时代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全国各地农民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先后成立了20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统一战线成立,而革命应由哪个阶级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春天,*回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被军阀赵恒惕追捕。秋天,*自韶山赴广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游橘子洲,追怀往昔,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诗篇。
3、体裁介绍
词,这种文学样式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又名“长短句”、“诗余”等,它的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据字数多少来划分的。小令字数≦58,中调59~90字,长调≧91字。词可以分上下两段,叫做“片”或者“阕”。
沁园春:词牌名。沁园:相传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园林,后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内容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自主学习】
1、字音
沁园春( ) 分泌( ) 挥斥方遒( ) 遒劲( ) 百舸( )   
橘子洲( ) 寥廓( )  浪遏飞舟( )峥嵘( ) 携来( )   
2、字形
惆chàng( ) 为虎作chāng( ) jú子洲( ) 诡jué( )
亚zhōu( ) zhōu郡( ) 挥斥方qiú( ) qiú长( )
màn江碧透( ) màn骂( ) 浪è飞舟( ) jié( )石
【能力提升】
1、古人笔下秋景多萧杀悲凉、清冷惨淡,而*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2、在上片的写景中,作者景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的?词的下片“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围绕着“同学少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

3、这首词的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4、“看”字和“忆”了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5、写法借鉴
(1)、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本诗突出的表现手法。这首词虽然也是一般地写秋,但这秋景却全是诗人眼中景,打上了鲜明的情感烙印。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的、美好的,充满生机的。从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惆怅、沉重的心情,但他笔下却没有中国一般旧体诗词中的肃杀、伤感的“悲秋”情调,这都缘于词人心中对祖国江山的无限热爱和强烈的革命责任心、革命使命感。祖国山河如此美丽,词人更感到责任的重大、革命的必要,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是极其可悲的,“主沉浮”的必定是人民,必定是那些“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决心改造世界的革命青年。
(2)、意象壮美 意境高远
《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意象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选取上,对景物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于立意的,作者视野开阔,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的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他所取的“象”,就自然是那些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了,如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 “百舸争流”中的“争”字,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由于“击”“翔”这两个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动词的运用,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了在万里长空中鹰飞的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的欢愉自在,如果把“击”“翔”换作“飞”“游”,就表达不出雄鹰展翅飞翔时矫健有力的姿态,表达不出鱼游水中那轻快自在的情趣。诗人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用一个“竟”字,则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词的下阕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突出了年轻的革命者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在这里,胸怀博大的看风景人也便成了“风景”,这是一幅气势磅礴的“伟人图”呵! *在《沁园春长沙》中,由于选取物象典型,表达意象生动,组合意象巧妙,创造出了高远的意境,形成了一幅幅壮阔的画面,使得这首词具有很强的审美效应。
(3)、语言极富表现力
这首词的语言,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层”字表现出树林的重重叠叠,“染”字则活画出岳麓山一带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写的是近景,“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透”字表现出江水碧绿清澈,“百”字写舸之多,而一个“争”字,则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姿。“鱼翔浅底”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把鸟不扇动翅膀地盘旋回飞的状态,用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
【素材挖掘】
1910年,*即将外出求学,临行前他改写了日本月性和尚的一首言志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6岁外出求学并立下大志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自此以后,他开始心系社会,励志苦学,探求大本大源,读“无字之书”,“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他开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不为浮誉所惑,不与流俗相竞”。他开始建立新民学会,乐观豁达地发出“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豪迈战歌。
运用方向:上述材料可运用在“志向”“自信”“胸怀”“奋斗”“责任”“功利”“个性与人生”等相关的作文中。
精彩段落:惊叹云蒸霞蔚的山峰,却害怕荆划棘刺,畏首畏尾,缺乏自信,这只能使人浑浑噩噩,碌碌无为。须知“无限风光在险峰”,时代需要的是凭借自信这架云梯的攀登者。当年炮火纷飞中,面对五岭、乌蒙、岷山,自信的*唱起了多少支攀登之歌,胜利之歌!他高唱“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他高唱“踏遍青山人未老”;他高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字里行间,充满着自信者的豪气!(《自信——登山的云梯》)
【佳作欣赏】
大同世界,焉能忘本?
山西考生
是日高考,书“大同世界,焉能忘本?”感慨系之,故作此文。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时维六月,序属促夏。榴花绽红,清荷吐绿,轻舟晚楫香风细;鸳鸯戏水,白鹤亮翅,柳枝摇曳湖水平。乘假日,风吹衣袂,花迎树阴;望繁星,夏解人意,月又明空。忆往昔,唐风宋韵,过长街十里,尽是人间繁花;叹而今,闾阎扑地,皆为钟鸣鼎之家,舸舰弥津,何缺青雀黄龙之舢。于是余有叹焉,斯大同盛世,风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怡人。呜呼!陶陶然之乐哉。
然则,大同盛世,焉能忘本?子为猫,本在捉鼠:子为人,本在图学。倘若忘本,将何以立身治国,何以齐家平天下?
不为学者,学书学事学志气,枉费七尺之躯:不为图者,国家图民图天下,怎称炎黄子孙?学为本,终身勿忘。忘本都如离江之水,无以致远:忘本者,若无泽之鉴,岂能一用?
故大同盛世,尤不能忘本也。
追先贤,一代风骚,长剑天涯,酒过三巡还依旧,笑星醉春风;勉吾辈,义气书生,笔走龙蛇,大鹏一日乘风起,直上九万里。
且夫大同盛世,儒雅书生,春风得意,何曾闻失路之人?昔精忠岳将,悲故土,一去沃野遭掠戮,伤哀怨痛深藏处。忍堪回首,国无路,泱泱中华如何复?悲乎!今大同盛世,楼高但凭云飞过,水深且任鱼纵横:英雄侠肝义胆,神游五湖四海:君子风度翩翩,静对天地变幻。十里碧阴,亭中谁在斗奇葩?才子风流,六丈高楼,听风听雨听天下,心怀广宇。
大同盛世,无战火之忧,无贫寒之苦,学而优则仕,不曾闻失路之人。我莘莘学子,幸遇时机,尤当图学治国,不可忘本。猫捉鼠,人图学,此天之道也。
呜呼!闲书草草,幸承恩于盛世:抛砖引玉,是所望于群英。随赋对联一则,勉吾学子,闻鸡晨舞,悬梁夜读书。大同盛世,尤不能忘本。
看英雄,侠肝义胆,扭乾坤傲宇宙,笑傲苍穹,名垂千古,挥洒磅礴气势。
望学子,风华正茂,舞慧笑长灵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书写万丈豪情。
点评:文章引经据典,很有文化底蕴,用语典雅精工,骈散结合。
【知能测控】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gě) 橘(jú)子洲 遒劲(jìn) 沁人心脾(qìn)
B.峥嵘(zhēng lóng) 携(xié) 遏(è)制 萧瑟(sè)
C.漫江(màn) 寥(liáo)廊 挥斥(chì) 矫健(jiǎo)
D.惆怅(zhàng) 稠(chóu)密 辟谣(pì yáo) 寥廓(li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漫江碧透 火势蔓延 轻歌慢舞 漫无边际
B.苍海桑田 苍茫大地 满目疮痍 天下苍生
C.百舸争流 苛政如虎 道路坎坷 沉疴痼疾
D.鱼翔浅底 材料翔实 吉详如意 周密详细
3.这首词的上阕运用了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对其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其中“遍”字写出了林红之广;“染”字则表现出山麓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过一样壮美。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其中“透”字写出了江水碧绿清澈和江水溢满之状;“争”字则表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C、“鹰击长空”的“击”字准确地描绘出雄鹰迅猛有力、展翅飞翔的矫健雄姿。
D、“鱼翔浅底”的“翔”字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情态。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没有中国*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B.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C.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
D.长沙果然名不虚传,集山水洲城于一体,秀色可餐,是人间的又一天堂啊!
5、填出下列名句:
(1) ,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长沙》)
(2) , ,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3)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 。(《采桑子重阳》)
(4) ,屈指行程二万。 (《清平乐六盘山》)
(5)雄关漫道真如铁, 。(《忆秦娥娄山关》)
(6) 踏遍青山人未老, 。(《清平乐会昌》)
二、综合提高
(一)阅读《沁园春 长沙》一词,完成下面的问题。
6、词的上阙,词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深沉的思绪的?从哪几个角度来描绘绚烂多彩的秋色图的?


7、作者在词中塑造“同学少年”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意蕴?


8、柳完元的“独钓寒江”与*的“独立寒秋”所表现出的诗人的胸襟、气度是否相同?

9、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10~11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0、这两首词都写到了梅花,二人笔下梅花的形象是否相同?

11、*词前的小序中称他的词 “反其意而用之” (其指陆游的词),请简析*的词与陆游的词有哪些不同之处?


(三)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玉阶怨
李 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吴声子夜歌
薛奇童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12、这两首诗的开头两句分别写到白露、飞霜,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13、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吴声子夜歌》时说:“此与宫怨词‘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词异而意同。”请比较这两首诗,分析其内容上的“同”和写法上的“异”。

三、表达交流
14、仿照画线的语句在后面续写句子,使分句前后的内容、句式对应。
诗词,如一束空谷幽兰,沁人心脾;诗词,如一声冲霄清吟,豪迈坦荡。“采菊花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仿佛看到了陶渊明的境界超然; 。
15、“艺术起于至微。”诗意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请你下面仿照横线的三句诗,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漂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1)
(2)
(3)
【一课一背】 采桑子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鉴赏:这首词以突兀劲练、清新、健朗、富含哲理的起句,形象地阐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表达了乐观进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争取自由解放的无限的革命斗争中去的奋斗精神,奠定了全词豪迈昂扬的基调。工农武装割据成功的闽西根据地,无论是战地黄花的芬芳还是秋风江天的开阔,都从不同角度传达出作者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全词议论、写景、抒情有机融合,抒情和写景中的议论,表达的是深刻的哲学思想,写景和议论中所抒发的则是炽热的革命感情,达到革命战争和风光山水的自然结合。上下阕中使用的叠句,在重叠反复中强化立意的递进与开拓。一切景语皆情语,结句描摹的开阔辽远的秋天景色,含蓄地反映出作者轻快明朗的心情,同时,也在风格上呼应了开篇之句,潜气回转,构成了这首词的完整性。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水调歌头游泳
*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第2课 诗两首
【学习导航】
1、了解雨巷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及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感受再别康桥的意象美。
2、在诵读中感受两首新诗的诗情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3、体味新诗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杭县( 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徐志摩(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小字槱森,后改名志摩。 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1897年出生,至1931年飞机出事,生活了35年,英年早逝。原名徐章垿,为什么改名叫徐志摩呢?因为他小时候特别可爱,清末时长着一个大脑袋,留着一个"猪尾巴",所以他的父亲就请了一个名叫志慧的和尚看相,说是将来必成大器。所以1928年,他出国时改名"徐志摩"——志慧和尚摸过的。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
【资料链接】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11月6日,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自主学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支撑( ) 掌管( ) 漫溯( ) 扑朔迷离( )
生肖( ) 笙箫( ) 踟蹰( ) 彳亍( )
杞人忧天( )颓圮( ) 嵩山( ) 长篙( )
雨巷( ) 巷道( ) 下载( ) 三年五载( )
2、辨析字形并组词。
斓( ) 谰 ( ) 绽( ) 淀( )
寥( ) 廖( ) 寞( ) 漠( )
采( ) 彩( )
【能力提升】
1、怎样理解和欣赏《雨巷》中的两个主要意象?

2、《再别康桥》的二到六节中,诗人捕捉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3、《再别康桥》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轻轻”“悄悄”的运用,有什么意味?
4、《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5、试从“三美”的角度去鉴赏《再别康桥》这首诗。

《素材挖掘》
一首好的抒情诗,应该是艺术美的结晶。它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唤起人们审美的感情。然而多年来,《雨巷》和戴望舒的其他一些诗作,却被视为象征派和现代派的无病呻吟而排斥在文学史的视野外;直到最近,人们才像观赏出土文物一样,把这些作品从遗忘的尘土中挖掘出来,又重新看到了它们身上的艺术光辉
其实“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他回忆他的妻子王弗死后的十年,回忆他们相见的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此处无声胜有声”,“意在言外,旨在象内”。所以“唯见长江天际流”能引起我们很多的遐想,又如利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刚离开父母的学子读《再别康桥》是不是更有感觉?为什么"沉默时感情最深"呢?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达时机、船都已走了,但送别的人伫立不动,若有所思。"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康桥尚且如此,诗人何以堪?实际反衬了诗人对康桥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带着诗人的主观感情了。
《佳作欣赏》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有一种别离无声无息,惟有渐行渐远的切肤之痛。
从梦的边缘醒来,隐约听到车轮穿过夜雨的声音,穿过清晨的声音,或者也穿过往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场甘霖潸然降临,默默地滋养与浸润。窗外,铅灰色的天空沉郁着,似闲愁无边无际。
忘记了最初的来路是朝向哪个方向;忘记了是晴着,还是阴着;忘记了惊鸿一瞥怎样找到了绿洲;忘记了第一个牵系命运的手势怎样匆匆挥就。我在最后的一片云中,看到了殷泽的离去;在最后的一滴雨中,看到了你犹疑的泪滴。
静悄悄的别离是怎样的不朽?我始终不懂,是谁在暗处操纵着记忆的列车穿过时光的隧道,轰鸣着远去?当周遭恢复了往日的沉寂,在路旁众多的树木中,会不会有一枚早慧早熟的叶子,忍不住伤心地坠落,其余的树叶仍毫发无损地沉默着?岁月的尘埃纷纭落定。平凡的一生,往往因为一束平常的目光,或者一个跳跃的念头而改变。无意,也是有意。
静悄悄的别离是雨后空寂的林间小径,铺满金黄的落叶;是大写意的国画,荡着悠远的诗意;是午夜曼妙的乐曲,舒缓自如地淡去;是人与人在逐渐走近,心与心却拉开了距离。
一股潮湿的水汽轻烟一样飘散。一种温柔的情愫冰霜一样消融。
还有什么是我喉中的鱼骨,始终没有吐出?我想像着血色的夕阳如何映红水面,映红你深思的双眸和风霜的面庞。想像着如黛的青山如何褪为嶙峋的黑暗,褪为笼罩我一生的夤夜。尽管已经讲了许多,对大海、对明月、对你。但我还是记起有一句最重要的什么话没有讲过,是圣典般的欢喜夸大了来历不明的亲切,是骨髓里的率真和执拗牵引出一切,改变了一切。
缱绻的情怀是嚣攘的世间留下的最后一颗火种,把灵魂引燃;是坦诚的最后一粒子弹,把真情击中。我怎能不用心地把握?然而,在光阴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悄悄,是土地返青的理由,是河流改道的理由。同样,也是泪滴滚落的理由,是血液凉彻的理由。总之,是勇敢地活下去的理由。
还要急急地追赶吗?我与真正意义上的别离相距太久,而且远。明晰的景象却游鱼一样静影沉璧,尘封在亿万年前地壳变迁的永恒一瞬,在一次又一次游人的惊诧和喟叹中,我们永生的疼痛一览无余。心慢慢地灰下去,然后转暗,忧伤而坚硬。
还不到深秋,可是,我的头脑中却充满了枫叶的粲然、落花的萧飒、青草的凄凄。一种凄楚的美、破败的美、残存的美。一股凝重、沉实的气息。为什么人生的季节与现实的四季不能完全地吻合?敏锐的内心却与现实的丰欠、亏盈有着惯性的联系。还不到深秋,我就看到了收割后空旷的田野,还有我腕上轻飘飘的竹篮。我痛恨我的不谙稼穑。忠厚、朴质的土地不偏袒任何一颗种子,除非有什么挡住了从种子通往果实的道路。
月台上,星辉倾泻,凝眸无语;栈桥旁,汽笛长鸣,兰舟催发。一阕阕妩媚婉约的词,一曲曲低辶断肠的箫。无处停泊。无处停泊。在悄悄里,烦忧又忘忧;在悄悄里,摄魂又销魂。
遥远的今生究竟有多远?我在一路探寻中慢慢离开你的视线,以及你心灵的港湾。夕阳下,柳浪深处,长亭短亭殷勤相送,如流的箫声起于逝水之湄。荡漾,如烟如雾,柔媚中蕴藉着风骨;哀怨,似梦似幻,流连中充溢着果决。注定会有这样一段缥缈的音韵点染冗重的今生。这个结局我清楚地知道。
泊走你的那一湾水,明亮了我的一生。 一股潮湿的水汽轻烟一样飘散,一种温柔的情愫冰霜一样消融一种淡雅的忧伤醇酒一样散发……
带走你的那一湾水,明亮了我的一生。
简评:质朴而淡雅的文字在娓娓的诉说,夹杂着浅浅的闲愁,把我们引到了一个恬静的地方。杨柳青青依水而立,淡荷粉粉悄然绽开。会沉浸在那样恬然舒适的环境,却又不能忽略在心底掠过的丝丝忧伤。淡雅纯净的文笔如在空谷吐艳的幽兰,楚楚的有着灵性,散发着清新的芬芳。不由自主地,心会跟着文字一起跳动,为她悲,为她痛。淡淡的忧伤带着无边的思念,化成了细雨,轻轻地,轻轻地洒落到心灵的草地上,似在洗涤染上的灰尘。在细雨中,我们仿佛看见潸然落下的泪滴,从脸上滑落到青青的草地。
【知能测控】
一、基础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倩影(qiàn)  青荇(xìnɡ) 栉风沐雨(jié) 呕心沥血(ǒu)
B.漫溯(suò) 笙箫(shēnɡ) 桀骜不驯(xùn) 从容不迫(cónɡ)
C.彳亍(chì chù) 颓圮(sǐ) 无济于事(jì) 载歌载舞(zài)
D.长篙(ɡāo) 斑斓(lán) 荒谬绝伦(miù) 味同嚼蜡(jiáo)
2.下列各句中画线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作者多年_______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_______出来,与崇高宽阔的胸怀相________,充满了纯朴的人情美。
A.积淀流淌契合 B.积聚流淌吻合
C.积淀 流露 吻合 D.积聚流露契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见有能望其项背的。
《大堰河——我的保姆》
[学习目标]
一、认识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
二、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情感目标:加深对母爱的认识。
[学习重点]
对大堰河形象的认识。
[学习难点]
作品写作时代、背景离现实时代较远,学生热情较难调动。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播放MTV作品《懂你》,用画面、歌曲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冲击,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用这首作品引出“母爱”这一话题。播放片段后,教师以“我们今天共同学习一篇赞美特殊母爱的诗歌,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入新课。
2.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二、作者介绍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此诗以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2卷第3、4期合刊。
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组织春地画社。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等。 
1935年10月,经保释出狱。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武汉,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到西北地区,创作了《北方》等诗篇。同年到桂林,任《广西日报》副刊编辑,又与戴望舒合办诗刊《顶点》,此间较重要作品有《诗论》。
1937年后辗转于武汉、山西、桂林、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此时代表作有《向太阳》等。1944年获模范工作者奖状,并加入中国*。
1941年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主编《诗刊》。1945年10月随华北文艺工作团到张家口,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领导工作,写有《布谷鸟》等诗。
1949年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到黑龙江农垦农场劳动,1959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区。*中一再遭到批判。
1976年10月后重新获得写作权利,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  1979年彻底平反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1985年被法国授予文学艺术勋章。
诗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等,论文集有 《诗论》、《艾青谈诗》等。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三、文章疏导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诗。追溯诗人的身世,可以为我们找到解读这首诗的钥匙。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地主家庭。据说艾青出生后,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她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四、整体把握
1.这首诗一共13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1、2节为第一部分,写“我”和大堰河虽然阶级出身不同,却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我是地主的儿子”,却“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诗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它鲜明的叙事性质。而重叠反复地咏叹“大堰河,是我的保姆”,为全诗奠定了浓郁的抒情基调。
第3~10节为第二部分。诗人在狱中看到窗外大雪,触景生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追述大堰河勤劳善良、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
第3节,“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大堰河已经故去,诗人描述了她的坟墓和家园的凄凉景象。
第4节,诗人饱含深情地回忆起“我”与大堰河一起度过的贫苦、然而却让“我”感到无限温暖的生活。“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之后”,连续用了8个“在你……之后”的句式,为读者真实地再现了大堰河勤劳操持家务的情景。在这些话语中,我们能感到大堰河勤苦操劳、仁爱善良的行为在“我”心中投下了母爱的光辉。
第5节仅4行,叙述了“我”离开大堰河时的情况。虽然是简短的过渡,诗人却捕捉了离别场面中最令人心碎的一幕:“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第6节,将“我”回到自己家中的情形与在大堰河家里的情形进行对比。“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并与第4节一样,连续使用排比长句,表现“我”在自己家里的陌生感、拘束感。
第7节,写大堰河“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为了生活”,“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连续使用六个“她含着笑……”,一方面写出了她劳动时的乐观态度,另一方面写出了她为了自己的家而付出的艰辛。每一句都展现了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
第8节,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淳朴情感。她像对亲生儿子一样,疼爱自己的乳儿,在他身上寄予了希望。
第9、10节,写大堰河临终的情况,“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带着遗憾,“含泪”离开了这个凄凉的世界。
第11~13节为第三部分。诗人思绪回到现实,回到监狱,用儿子对母亲的情感,为大堰河“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并将这种情感扩大,“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直接抒发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
2.关于《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在狱中写的成名作。诗中的人物形象可说是实有其人和实有其事。它与《我的父亲》是姊妹篇,都是研究艾青早年生活及其家庭的重要诗篇。
大堰河是个童养媳,她的名字就是她出生的那个村庄的名字。她的村庄叫大叶荷,大堰河是谐音。大叶荷这个村子很小。这个女孩子从小嫁到畈田蒋做童养媳,度过了劳碌悲苦的一生,死时只有一口很简陋的棺木,一手把纸钱的灰,用几把稻草盖一盖棺材,旁边也围点稻草,就算是一个坟墓。
大堰河的确是一个勤劳朴素的农妇,我的姑母早年丧夫失子,住在畈田蒋,时常赞叹大堰河,说她很勤快,可惜死得太早了。旧社会的童养媳都是悲苦的,连一个自己的名字都没有。我们村子里就有许多童养媳,都像大堰河一样,用出生的村庄的名字代替她们的名字。
有人问,大堰河在劳动时还含着笑,是不是实写?我说,看看鲁迅写祥林嫂到鲁四家开始做工的那一段,写到“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就可懂得“笑”里所包含的深刻悲剧意味。大堰河的“含着笑”,一方面说明大堰河的要求多么卑微,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旧时代穷苦人要谋生,哪能哭丧着脸去惹东家或旁人的不愉快呢?
五、问题探究
1.这首诗在意象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在《雨巷》一诗中,“丁香”可以看做是诗人迷茫的内心追求,它是比喻意象。而这首诗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例如诗的第4节,诗人连续用8个排比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集中塑造了大堰河这个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妇女形象。
2.这首诗形式上的自由表现在哪里?
艾青的诗在形式上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即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在参差与变化里取得一致,在繁杂的细节中提炼出单纯的意象。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它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全诗13节,少则4行一节,多则16行一节;少则每行2字,多则每行22个字。全诗不押韵,但有11节的首尾句相互重复,以确定基调与色彩,中间几行大多采用排比句式,且多长句,以尽情抒发与描摹。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这首诗与《雨巷》《再别康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它同样成为新诗中的名篇佳作。
3.如何理解这首诗表现出来的阶级观念?
在阶级斗争年代里,文学作品往往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政治解读,在这种方法指导下,这首诗的主题解读,就变成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对自己所属阶级阵营的背叛和对被压迫阶级的同情,并坚定地成为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因为诗中也提到,诗人虽然出身地主家庭,但他是吃了劳动人民的奶而长大的,所以是与中国大地上的农民有着割不断的情缘的农民的儿子。作为地主儿子的诗人,彻底抛弃了自己的出身,把大堰河的儿子称为“我的兄弟们”。在新的时代里,阶级分析方法渐渐过时,至少已经不是惟一的文学分析方法,而是众多方法之一种。但是,是否可以因为它只是众多方法之一种就否定它呢?回答是不能。首先,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年代,也正是那种阶级意识非常鲜明的时代,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为了革命理想,抛弃自己富有的家庭,告别自己良好的出身,投身革命运动,站到被压迫者一边,为人民的解放而战斗,这是普遍的现象。艾青也属此例。他的诗中表现出来的阶级意识和阶级观念,也是非常真诚的,不是空喊口号,所以,这一点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其次,当今时代,社会仍然存在严重的不公,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却又命运悲苦的下层人比比皆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帮助这些弱势人群,所以,适当用阶级的眼光来看这首诗也是需要的,至少可以唤起一些人的良知。
六、创作回忆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我1933年1月写于狱中的一首抒情诗。
我在1932年4、5月间从法国回到上海。不久,我参加了“左翼美术家联盟”,与江丰、力扬等一些美术青年,组织了“春地美术研究所”(即春地画会)。1932年7月12日,我们12人就被国民党*逮捕,押在第二特区法院看守所。后来,江苏省高等法院第三分院以“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主义”“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第六条、第十条,刑法第九条、第四十二条”为罪名,判处我有期徒刑六年。一天早晨,我从看守所的窗口看到外面下雪,想起了我的保姆,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诗。我完全是按照事实写的,写的全是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完之后也没有什么改动。因为看守所的生活也不允许我反复修改。
我出生在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姓蒋的地主家庭。我是这个家庭生下的第一个儿子,按理说这是要喜庆的。但因为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我会“克死”爹娘。父母迷信,因此不喜欢我,一生下来就遭到家庭的歧视。很快,就被送到本村一位贫苦的农妇家里抚养。这位妇女很小的时候从一个叫“大叶荷”的邻村卖到我们村,这个村离我们村大概五华里。
“大堰河”这名字,小时候只是听口音的,1973年我回家乡,乡亲们谈起这首诗时告诉我,“大堰河”其实是“大叶荷”的误写,我们家乡的土音“大叶荷”和“大堰河”完全一样。所以,我在诗里写到:“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从哪里来就叫哪里的名。我在“大堰河”家一直住了五年。诗里写了:“我是地主的儿子,/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五岁那年,因为我要去念书了,被父母带回去了。在“大堰河”家里的五年,使我感染了农民的那种忧郁和伤感,使我对中国农民有了一种朦胧的初步印象。回到父母家里,我是在一种被冷漠、被歧视的空气中长大的。所以,我长大一点后,总想早点离开家庭。
“大堰河”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她与前夫生了三个,前夫死后,从邻村上姜村招赘,又生了两个。1953年和1973年我两次回家乡,都去看了他们。《大堰河》这首诗,是出于一种感激的心情写的。我觉得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大堰河”很爱我,我也爱她。1953年和1973年,我都到她墓上去了。
这首诗写好后,我就放在身边。后来要解到苏州去了,就把这首诗以及其他一束诗稿交给狱中的难友,托他出狱后带给我的朋友李又然。李把这些诗送到了《春光》杂志,发表于1934年该刊第1卷第3期,为了避过敌人的注意,我就根据本名蒋海澄的谐音第一次用了“艾青”这个笔名,以后我的第一本诗集即取名《大堰河》(上海群众杂志公司1936年出版)。
七、文章赏析
艾青说,《大堰河──我的保姆》“带有自传性质”,“我完全是按照事实写的,写的全是自己的真实情感”(《艾青谈他的两首旧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这种“自传性质”,决定了这首诗极少用比喻意象,而纯以描述性意象为主。这类意象是诗人的心灵对现实的直接映照,其触角可以伸到生活的各个层次和心灵的各个领域,具有极大的包容量和丰富的表现力。《大堰河──我的保姆》“带有自传性质”,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自传,从本质上说它依然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对大堰河的深沉的爱为动力,按照诗的艺术规律展开想像,其意象的运动与组合主要通过如下两条渠道进行。
其一是接近联想,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象在空间或时间上接近,而把它们联想到一起。《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信息提取方式主要是接近联想:“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坟墓”“瓦菲”“园地”“石椅”,这些事物都在大堰河生前或死后涉及的狭小的生活范围内,因空间接近的原因,被联想到一起来了,这是空间接近联想。紧接下去:“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搭好了灶火”“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等等大堰河辛勤操劳的场景,由于时间上接近的原因被联想到一起,这就属于时间接近联想了。
其二是对比联想,即由于对某一事物的回忆,头脑中又浮现出与之相对立的另一种事物。诗人描写了大堰河家的极端贫苦的生活之后,紧接着联想到自己家里的豪华生活:“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纽扣……”这里展示的还不仅仅是地主与贫苦农民悬殊的生活水平,而是诗人的波涛起伏的内心世界:“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在大堰河家中的那段生活,给艾青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他目睹了贫苦农民的痛苦生活,也发现了他们的善良美好的品格;他对养育自己的大堰河充满深情,而对自己亲生父母的家却感到陌生而不安,艾青的叛逆思想在幼小时候已见端倪。此外,大堰河的生前勤奋劳作与死后的惨淡萧条、大堰河对乳儿的“美梦”与现实粉碎了她的梦均构成了对比。大堰河的勤劳、善良的品格与她的悲惨命运就在这对比中凸现出来,从而显示出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和对不合理的世界的诅咒。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流溢着爱,这既是大堰河对她的乳儿的纯洁的、无私的爱,又是她的乳儿──诗人对养育他的乳母的刻骨铭心的爱,然而诗人并未以他的一己之爱为满足,《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献给大堰河的,同时也是献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这表明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同时也是这首诗的普遍价值之所在。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荷塘风起


学习目标
1.诵读文本,积累优美词句,鉴赏、仿写精彩的语句语段。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握和运用写景状物常用的衬托、比喻、象征等手法。
3.通过观照自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自然意识,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 探求主旨,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2。 培养热爱自然的品质,增强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 导入新课
展示风景优美的画图,激发学生的下之情。
教师点评
当我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沐浴在自然的阳光中,绿色款款的走进眼帘,小河静静的流过身边,微风拂面,鸟儿欢唱,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是何等的心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一起去探寻颜元叔笔下的那一汪荷塘。
(二)课堂内容
1.走进作者
颜元叔,1933年生,湖南茶陵人,台湾当代散文作家。致力于散文创作的艺术实践,“以刀的笔,刻画着时代的斑斑点点,鞭笞之间,固是怒目金刚,看看流脓淌血,纸背却怀着一颗菩萨心肠,他凭知识良心,去丈量历史,去人世生活,故可在众浊之中见清澈,在嘈杂中闻清音。”(见台湾出版的散文集《台湾散文十大家》卷首“评语”)著有散文集《人间烟火》《玉生烟》《颜元叔散文精选集》等。
2.整体感知:
学生分角色朗读,解决下面问题
◆、自读课文,并标划出重要的字词。学生说,借助投影,展示字词。
教师订正。
澹澹(dàn) 无暇(xiá) 馨香(xīn) 纤细(xiān) 鸮(xiāo) 蓓蕾(bèilěi) 宁谧(mì) 树杪(mi?o)
◆、学生接读课文,标划出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教师进行欣赏指导。
◆请分别找出体现作者游踪变化和思想感情变化的语句,并用恰当的图式表示。
路过荷塘 --恢复旧交----似乎未来变
斜刺里往荷叶荷花深处走去(走向荷池与莲池间的长堤)
--神往、执意、激奋 --荷珠
站在长堤上,面朝西方 --神会、振奋 --风荷
走过长堤,到池边的尖顶亭去 -- ‘不染的生命’ -荷花、荷箭
从尖顶亭望过去 --美中不足 --芜秽、镇住、封杀
走到荷塘的西侧 --让生活停刹 --荷香
在园内转了一圈 --也生长心田上 --荷境
(提示学生注意作者表现的角度和层次 移步定点 多角度写 多种感官 展开,使荷塘风雅俊美的神色得到展示)
(三)重点研读
学生思考暗含作者感情的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师明确下列语句: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面几个句子,说说它们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
①从枝茎到荷叶,从荷叶到荷花,从荷花到莲蓬,突变似的展现。不过是几星期,荷塘已经满溢着生命。
②那带刺的荷茎,纤细、修长、劲韧,撑住一顶荷叶,圆似斗笠,叶心是一个小盆地,向天空摊开,承受雨水,承受夜露,承受阳光!
③是什么人还是兽,伸出了手或爪,摘采了一片片的清香圆绿,偷偷带回厨房,鸮笑地铺入蒸笼,油腻地端上餐桌?是人还是兽,忍心摧残了这片片清香圆绿!
④荷叶的活力像浪潮般向湖心推展开去,宽大慷慨的荷叶,亲密并肩的荷叶,把池水覆盖得失却踪影,叠起了自己的碧绿城池。
答案:①运用了排比的手法,急促的语言节奏,展现出荷蓬蓬勃勃的生命力。②运用比喻和排比的手法,既写出了荷舒展自然的生动形象,又突出了它宽广无瑕的胸怀。③用反问的形式,对摧残了荷也摧残了爱荷人的心的“强盗”进行严厉的谴责,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愤慨之情。④作者运用了移情手法,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荷”,仿佛具有了人的生命活力、富有人的性灵。
教师总结:
颜元叔凭着文学家的敏感和丰厚的文学功底,以传神的彩笔描摹荷叶,既曲尽“荷塘风起”的殷实之美,又宣泄出一种“碧黛深沉”的空灵之美。作者把有形的荷叶与无形的清风融于一体,使“荷塘风起”这一大的美境透出一种深旷、清丽而又跃动的韵味。同时用文学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荷花受到摧残的忧思,向人类社会发出了保护自然的呼吁。可以说,文章中展现的“荷塘风起”的主体画面,是作者内心世界与自然世界高度浑成的结晶体。
(四)主旨概括
文章通过重游荷塘的所见、所闻、所感,描写了荷塘静谧美、动态美;表达了人类对它的破坏,也表达了希望人与自然协调统一,和谐相处的愿望。 也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 厌恶污浊 向往高洁 鄙视世俗 的高洁情怀。
(五)作业
1.诵读关键语段234。2。探究文章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点。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荷花淀


教学目的:
一. 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
二. 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
三. 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设想:
一. 安排两教时。
二. 精选文段进行诵读、分角色表演,感受其语言轻柔、清丽的风格和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
三. 着重让学生改写夫妻对话、分析水生嫂和祥林嫂不同的人生命运产生的原因。
四. 利用多媒体音像带,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写出故事梗概。
第一教时
教学重点:
解题;讲析景物描写和情节结构特色。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容光焕发城5县(市)所辖。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
《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
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
二.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三. 分析景物描写特色:
1. 提问: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2.提问:作者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呢?
让学生找出描写段落:
明确:首先,描写月色下的水乡景色。第1段和第3段。
第1段开头3句点明了时间、空间和劳动对象,语言简练、动听 、优美,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
第3段通过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内院外的基本色调:洁白、银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编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①。描写了芦苇、荷花,这与后文的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②。正因为白洋淀如此美丽可爱,所以人民热爱她,决不容许日寇来侵犯。这都为以后小说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其次,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61段。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严阵以待,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里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四. 分析情节结构:
提问: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他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请快速概括这三个生活片段的内容。
夫妻话别 探夫遇险 助夫杀敌
五. 布置作业:
文中对话描写的特点。
第二教时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性格,归结主题。
教学步骤:
一.分析人物形象:
1. 分角色朗读6――30段
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领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体会人物对话所包含的细腻复杂的感情。
问:“今天回来得这么晚”,这句话对描写人物、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
明:它承应上文:“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很晚丈夫才回来”。还表现了水生嫂久候亲人心焦的心理。同时又暗写了水生以工作为重的品质。这句话又可说是情节的开端,说明“今天”非同往常,回来得晚是事出有因。
问:水生嫂既然十分关心水生,为什么不直接问明情况,却问“他们几个呢”?
明:水生没有说明晚归的原因,只是说吃过饭了。但是,他异常的神情(脸上红胀,说话气喘),水生嫂很快就察觉到了。她并没有直接追问,因为她知道水生是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有些事是不便细问的。于是,她机敏地转换话题,问“他们几个呢?”水生回答她:“还在区上。”水生露出了一点口风之后,又把话语岔开,反问她:“爹哩?”、“小华哩?”这样写,一方面交代了水生家的其他成员以及水生对他们的关心,另一方面写出了水生对参军一事欲言又止,不愿立即让妻子知道的心理。
问:“怎么了,你?”这是什么句式,水生为什么会这样说?
明:这是主谓倒装的句式。由于水生笑得不平常,水生嫂猜不透,一下子迸出这短促的问句,反映了她心情的急切。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她急于要知道底细。表现了中国女性传统的温柔、贤淑、羞怯、质朴的品性。
再看另外的对话:女人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你走,我不拦你”“嘱咐嘱咐我吧”。行动:女人“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是新单衣、新毛巾、新鞋子,这种“送郎上战场”的言行,证明水生嫂并非一心当好妻子,她知道自己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人。
这样就可以解释水生嫂丰富的内心世界了。她爱丈夫,爱家乡,爱祖国。丈夫参军看似使她陷入了优先爱丈夫还是优先爱祖国的矛盾,也许她真的为此困惑过,但是,很快她就明白这并不矛盾。她必须爱一个“值得”爱的丈夫,而爱不爱家乡和祖国是衡量他“值得”爱与否的主要指标。如果丈夫为了他临阵退缩,她会因失望最终失去丈夫,相反,丈夫“总是积极”的决定才赢得她的敬重和爱慕。所以,她愈是有个心爱的丈夫,就愈是会支持他报国杀敌。
为了更好地认识水生嫂的柔情似水的性格特征,可指导学生做改写练习,有意改变水生嫂的性格特征,不歪曲人物,写一段临别对话。
2. 几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对话也写得个性鲜明,生动有趣,分别展示了她们怎样不同的个性呢?
明:“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可见她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至于水生嫂的谨慎周密,显然跟丈夫走前的嘱咐有关。
建议让学生仿写改写这段对话,如添加一个人的对话,使之与前文一致,或者改写这几个人的对话,改变他们的性格特征。
二.归结主题:
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能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孙犁就是这样用他独特的笔法,构建了一副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表达了他对美丽的中华河山、中华儿女、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
三.做“思考与练习三”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学任务:

完成高一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解题能力;讲练结合,夯实基础,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二、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总体偏低,故情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教学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不断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习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灵活运用语言文字,强化写作指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不断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精神,努力开发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

四、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必修2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前3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在课外自主安排。

(一)必修1

本册教科书“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写景抒情的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文章。4个单元分别是: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品人与品文(记叙散文),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从写作内容的角度训练记叙文的写 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口语 交际”专题为《朗诵》。“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名著导读”介绍了《论语》和《大卫科波菲尔》。

(二)必修2

本册教科书“阅读鉴赏”部分4个单元分别是:情趣与理趣(中外抒情散文),含英咀华(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情景交融(古代抒情文),对话与交流(演讲辞)。“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从写作方法的角度进行记叙文的训练,写作专题分别是: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美的发现 学习 抒情,园丁赞歌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口语交际”专题为演讲。“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修辞无处不 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名著导读”介绍了《家》和《巴黎圣母院》两部长篇小说。

五、主要措施:

1、认真学习。学习新教材、新课标,明确课标对高一年级的要求;认真钻研新教材,扎扎实实备好课,讲好课,充分发挥课内45分钟的效力,科学支配时间,注重教学效果。

2、提高备课质量。对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都要详细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基点、疑点,设计好课堂练习,灵活处理教材。 3、作文教学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表达交流”训练,但又适当超越教材。调动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与点评,提高批改实效。重视自能作文,要引导学生、要求学生多练笔,教师认真批阅。教师适当做做“下水作文”,以期评点学生作文时心态主动、亲切,真正挠到痒处。本期拟做大小作文8~10次,课外练笔若干。

4、充分利用《语文读本》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积极开展周末阅读活动,每周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现当代美文和文言短文,提供给学生阅读,,努力通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5、 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自奋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课文理解;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讨论。

附:本期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课时

1 2013.9.1-9.7 开学第一课;《沁园春 长沙》《诗两首》《优美的汉字》 8

2 9.8-9.14 军训一周

3 9.15-9.21 《大堰河--我的保姆》《烛之武退秦师》大作文1写作 8

4 9.22-9.28 《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大作文1讲评 8

5 9.29-10.5 《奇妙的对联》;第一单元测试;国庆放假5天 3

6 10.6-10.12 《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大作文2写作;月考一 8

7 10.13-10.1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短新闻2篇》大作文2讲评; 8

8 10.20-10.26 《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程》《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8

9 10.27-11.2 《荷塘月色》大作文3写作;第三单元测试;放月假 6

10 11.3-11.9 《故都的秋》大作文3讲评;第四单元测试;月考二 8

11 11.10-11.16 期中复习、考试及讲评;大作文4写作;《成语》 8

12 11.17-11.23 《囚绿记》《诗经两首》;大作文4写作讲评; 8

13 11.24-11.30 《离骚》《孔雀东南飞》大作文5写作;放月假 6

14 12.1-12.7 《诗三首》《修辞无处不在》大作文5讲评;月考三 8

15 12.8-12.14 《兰亭集序》《赤壁赋》;名著导读 8

16 12.15-12.21 《游褒禅山记》演讲比赛;大作文写作6; 8

17 12.23-12.28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大作文6讲评 8

18 12.29-1.4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姓氏文化》;放月假 6

19 1.5-1.11 月考四;本期总复习 8

20 1.13-1.18 期末测试及其讲评 8

说明:计划只是总体设想,视具体情况,执行时可能有所出入。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鸿门宴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互动设计2:
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公元210年,秦始皇游会稽,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同去看热闹。项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样子,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无独有偶,《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结果呢?
一边,星汉寥落,夜色深沉。荒原上老树枯藤,乌啼凄厉。帅帐中倾国佳人翩然起舞。清锋灼灼寒光森森,挥不去数不尽的缠绵与悲怆。纵横天下的霸王苍凉吟唱着《垓下歌》
而另一边,平定黥布叛乱回京时,过沛县,汉天子面对故人沾沾自喜地高唱着《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此为衣锦荣归的慨叹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此为英雄末路的悲歌
(学生朗读并理解这两首诗)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历史是何其残忍,让两个英雄生在了同一个乱世。公元前206年,这两个英雄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
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
请看《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
二、作者、背景简介
1、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材料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三、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准确认读
1、学生听一遍录音,教师强调一些难字的读音。
本文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 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文中难读字有: 飨(xiǎng) 说(shuì) 美姬(jī) 鲰(zōu)生 卮(zhī)酒 有郤(xì) 玉玦(jué) 瞋(chēn)目 目眦(zì) 跽(jì)曰 参乘(shèng) 彘(zhì)肩 不胜(shēng) 刀俎(zǔ)
四、提要: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学生先概述课文内容,然后梳理(板书):
 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板书)
《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 无伤告密
 范增献计
宴会前 项伯夜访 起因
(1、2)  张良定计
 刘项约婚

 刘邦请罪
宴会中 范增举玦
(3、4) 项庄舞剑 经过
樊哙闯帐

刘邦离席
宴会后 张良献礼 结果
(5~7) 无伤被诛
 互动设计:
大家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点拨: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也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词语,用来比喻那些“不怀好意,设计陷害别人的宴会”。
简要分析课文
全文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宴会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共写了以下几件事:曹无伤告密。(导火线)──范增进言分析情况。(激化矛盾)──项伯夜访张良。(形势有所转化)──张良与刘邦商讨对策。──项伯劝项羽勿击刘邦。
第二部分:(3~4)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情节的高潮。
此部分有三落、三起:
三落:刘邦谢罪(缓和)──项羽不怒樊哙,称之壮士,赐酒肉,赐座。──刘邦以“如厕”为名逃脱。
三起:“范增数目项王”暗示动手。(紧张)──范增以项庄舞剑为由,刺杀刘邦。(严峻)──樊哙闯入帐(紧张到极点)。
第三部分:(5~7)宴会后,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

第二课时
五、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6:
宴前:起因、发展(1、2)
  1课文第一段
点拨: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情节迅速发展。
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2、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件事“项伯夜访”。 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这段文字是情节变化的关键。
讨论: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3、宴中:高潮(3、4)
 思考:鸿门宴上发生了那些精彩的情节?请简要归纳。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
 第二件事“范增示意”,
 第三件事“项庄舞剑”,
 第四件事“樊哙闯帐”,
 讨论A: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B:“项庄舞剑”是鸿门宴上最精彩的情节,请思考: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什么意思?
 点拨: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刘邦谢罪”,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讨论C:“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讨论D: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4、宴后:结局、尾声(5、6、7)
⑷ 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点拨: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二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三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
 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⑸ 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分别怎样,为何不同?
点拨:项羽: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
 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自己的武力;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计谋破产而恼怒。
  ⑴ “巨鹿之战”是项羽暴兴、成为西楚霸王的起点,他勇冠三军,摧毁秦军主力,成为众望所归、天下注目的英雄。
 “垓下之围”写项羽四面楚歌,慷慨别姬,最后败亡,自知愧对江东父老,不肯渡乌江,自刎而死,凄怆悲壮,撼人心弦。
 而“鸿门之宴”则是项羽由成功转向失败的关键。是人们公认司马迁《史记》中写得的内容,它正确展示了项羽由盛转衰。
 请同学们研究一下,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这些转化的趋势?看出了项羽悲剧的预兆?
 点拨:
① 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
② 项羽刚愎自用,又拙于应变;刘邦善于采纳意见,又随机应变。
③ 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授命。
④ 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有奸必肃,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
 ⑵ 教师补充两个细节:
① 从座次看人物
项羽、项伯东向坐。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② 羽亦军广武,与汉相守。数月,楚军食少。项王患之,乃为高祖,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
译文:(刘邦率军夺取成皋,接管西楚粮库敖仓,项羽获知后,回师荥阳。)项羽在广武扎营,与汉军对峙。几个月后,西楚军队粮食供给越来越少。项羽很担心,于是做了大茶几,把刘邦的父亲放在上面,派人通知刘邦说:“如果不快点投降,我就烹杀你老爹!”刘邦回应说:“我曾经与你同时接受义帝芈心的命令,我俩约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如果真想烹杀我爹,请分给我一杯羹喝!”项羽大怒,欲下令行刑。(项伯劝阻,项羽才停止行刑。)
评价:刘邦势力不足以战胜项羽,此时的刘邦还在贮备力量,所以对项羽的暴行只能忍气吞声,只不过刘邦的处理方法与众不同。
归纳:
刘邦:善于用人、善于应变、能言善辩。
项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一介武夫。
互动设计:
简要说说课文除了刘邦和项羽之外的人物对比:
1、范增和张良:
 范增:项羽亚父、老谋深算、有政治远见,知道夺项王天下者必为沛公。但项羽未听取其意见,致使他的谋略失败。
 张良:刘邦得力的谋士,忠诚不二,老练多谋。刘邦对他言听计从,配合默契,使刘邦变被动为主动,脱离险境,逃归营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2、樊哙和项庄:
 项庄:项羽手下武士,按范增意欲刺杀沛公,由于项伯阻挠未能得逞。
 樊哙:沛公手下武士,张良意护沛公,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使沛公转危为安。
3、项伯和曹无伤:
 项伯:项羽季父,把项羽要击沛公军消息夜告张良。项羽知道后不但不追究,反而还“许诺”。
 曹无伤:使人向项羽告密。由于项羽轻易泄露后被刘邦诛杀。
 这些人物的结局无不显示了主要人物项羽和刘邦的个性。预示着他们最后的结局。
六、整合评价
互动设计:
小结内容: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事件,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
宴会前,战与不战问题
宴会上,杀与不杀问题
宴会后,追与不追问题
项羽欲击刘邦──刘邦被放
曹无伤告密──曹无伤被诛
范增劝说项羽──范增怒骂项羽
作者的英雄史观:《项羽本纪》是一篇有史诗气魄的历史悲剧。司马迁只选取了几个场面,展示项羽的人格、才干、成功、失败。巨鹿之战体现了他的勇敢和决断;鸿门宴以传神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胸怀、张良机智的安排、刘邦圆滑的表演、樊哙忠勇的行为、范增失策的无奈。尤其一出垓下之围,更以悲壮的笔调叙说了英雄的末路:项羽高吟悲歌与爱姬挥泪诀别,领壮士突围,大呼一声,将汉将吓得惊慌回奔数里;他伤神于江东子弟八千渡江无一人生还,断然驻马乌江岸边笑迎死神。他与蜂拥而上的追兵肉搏,令人难以置信地斩杀数百人,最终身受重创从容自刎。当然文章对刘邦虽有贬抑,更多的却是颂扬,对项羽也颇多同情,尤其是把他作为一代帝王为之撰写“本纪”,其英雄史观显而易见。当然,我们不应要求作者像今天这样具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七、拓展延伸
互动设计:
千秋功过世人说
后人对项羽的认识怎样?以下三首诗均从项羽的乌江自刎写起,但评价各异,试比较分析。
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改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点拨: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该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点拨:从诗中可以看出,*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这里*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人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
互动设计:
千秋功过我来说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使其具有久远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使项羽乐观地估计了战争的形势,丧失了应有的判断能力,也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近乎盲目的自信和崇拜,铸就了他的悲剧性格。他的精神世界里惟一的支柱或许就是每次战斗赢得胜利。项羽不屑小计谋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最终,项羽用性格的笔为世人书写下了只属于他的人生篇章,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薄奠。无论是独夫的刚愎自用还是英雄的顾盼无奈,无论是力能抗鼎拔山,还是乌江别姬自刎,光照至今的永是夕阳般的英雄末路的辉煌与悲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古今义及特殊句式的用法。
(2)了解《史记》和司马迁

2、过程与方法:
学习在矛盾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品味精炼生动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对项羽悲剧性格命运的揭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公正客观地评价人物形象。

在以上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过程与方法目标,做到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个性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正确引导。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古今义及特殊句式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古今义及特殊句式的用法
2、理解对项羽悲剧性格命运的揭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公正客观地评价人物形象。

(四)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司马迁及《史记》的文学常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播放《垓下歌》,大屏幕显示项羽歌唱片断及歌词;或背景用项羽垓下悲歌的图片,旁边显示歌词,抽生读,生齐读:

师:大家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二、检查预习情况:
文学常识:《史记》,司马迁
背景知识

三、运用点拨手段,引导学生分析文章重点字词句:
1、课文疏通: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惊心动魄的鸿门宴。抽同学朗读课文第一段,正音。然后全班齐读。

师:请一同学梳理重点字词的意义及用法,其余同学及教师补充讲解。(1)军( )霸上 (2) 王( )关中 (3)说( )项羽 (4)成五采()
(5)此其志不在小()

师:重点句子翻译:
(1)珍宝尽有之(被动句)
(2)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师: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师:项羽为什么大怒?
提示:巨鹿之战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项羽的政治地位,使项羽高居诸侯上将军的位置。此时的项羽已经习惯了把自己看做是秦末大起义中的功臣,也习惯了天下诸侯对他的尊崇和敬畏。但是,他没有料到刘邦竟然抢先一步,先行入关。按照事先与刘邦的约定,无论项羽有多大功劳,关中王都应该给刘邦。这是项羽心中最难咽的一口气!

师:范增的进言说明了什么?
提示:范增发现,贪财好色的刘邦,入关之后竟然“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刘邦这种做法显然是在收买人心,志存高远。就这一点而言,范增比项羽高明,他看出了刘邦远大的政治志向,力劝项羽尽早解决刘邦的问题。

师:全班齐读第一段。矛盾激化,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的开端,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事态又将会如何继续发展。

师:抽同学朗读课文第二段,正音。然后全班齐读。
毋()从俱死也 (2) 鲰()生说我曰 (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4)要()项伯 (5) 沛公奉卮()酒为寿 (6)毋内()诸侯

师:梳理重点字词的意义及用法。(1)素善()留侯张良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具()告以事 (4)沛公今事有急(),亡(古今义)去不义 (5)不可不语() (6) 所以(……的原因)遣将守关者 (7)备他盗之出入(偏义副词)与非常也 (8) 非常(古今义) (9)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师:提问重点句子:
(1)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者在疑问句末相当于“吗”)?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师: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矛盾出现转机;二是“张良献策”,三是“刘项约婚”是情节发展的关键。

师: 张良与项伯皆谈到“义”,他们两人的“义”有和不同?提示:项伯完全低估了张良。张良是何许人也?他是刘邦手下的“三杰”之一,也是楚汉战争中一等一的谋士。他一眼就看穿了项伯的人性弱点:将个人义气置于集团利益之上。所以,他紧紧抓住“义”这个字做足了文章。他说:“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意思是说:我是替韩王护送刘邦的,如今刘邦有了危难,我却逃走了,这恐怕不够义气,我不能不告诉他。张良这番话是要让项伯明白:你来救我是出于“义”,我去救刘邦也是为了“义”。正是这个“义”,迫使项伯不得不同意张良把这一军情告诉刘邦。

师:刘邦追问张良的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其性格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刘邦连续向张良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君安与项伯有故?刘邦在理解了张良传授的计谋之后,对张良和项伯非同一般的关系立即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表明刘邦的政治警觉性极高。刘邦在解除了疑虑之后,马上提出第二个问题:孰与君少长?刘邦的这两个问题大不一样,前一问是表达他心中对张良的疑虑,后一问是解除了疑虑之后所采取的行动。在张良的指导下,刘邦立即实施了哄骗张良的行动。这又是刘邦善纳意见的一方面。为什么要哄骗项伯呢?因为项伯是此时能够给项羽传话的人,而且又是一个政治糊涂虫。所以,争取项伯、哄骗项伯成为刘邦的第一要务。

师:刘邦与项伯的会面与谈话,又可以看出其性格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项伯一入帐,刘邦立即敬酒,并马上与项伯订为儿女亲家。这是刘邦既实用又高明的一手,此计并非出自张良,张良仅仅是告诉刘邦要哄骗项伯,说你自己不敢背叛项王,并没有要他和项伯订为儿女亲家;但是,刘邦想到了,并且一见面就订成了。刘邦的世故,可由此见出。素昧平生的两个人初次见面,往往有一种陌生感,但是,刘邦却有这样的天赋,他能够在第一次见面时,迅速击碎两个人之间的陌生感,这是一种非常强的危机公关能力。这使刘邦能与项伯一见面就结为儿女亲家。此时刘邦一心想的是拉拢项伯,至于这门婚事是否会给自己的子女带来幸福,自然不在考虑之列。(刘邦的薄情寡义)故事:那是在彭城之战失败之后,刘邦在逃亡的路上遇见自己和吕后生的一儿一女。刘邦看见项羽的追兵离得近了,为了逃命,一次又一次地将亲生儿子、女儿从车上踹下来。后经夏侯婴苦苦劝告,才让儿子和女儿和他一同乘车逃命。

师:大家自读课文一、二段,教师巡视,释疑解难。

师:这两段记叙了几件事,由矛盾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情节逐步展开,为后来事态演变作铺垫,留下必要的伏笔。

师:抽同学朗读课文第三段,正音。然后全班齐读。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3)令将军与臣有郤 (4)不()者 (5)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6) 范增数()目项王

师:请一同学梳理重点字词的意义及用法,其余同学及教师补充讲解。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3)令将军与臣有郤() (4)不然() (5)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6) 范增数目项王 (7) 因击沛公于坐 (8) 不者, 若属(为……所 :表被动)皆且为所虏 (9) 翼蔽沛公

师:提问重点句子: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师: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所记之事。
提示:一是“刘邦谢罪”;二是“项王设宴”;三是“范增举珏”;四是“项庄舞剑。

师:刘邦与项羽的对话,分别看出二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提示:“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这段话出自刘邦之口,更是不容易。《史记》中刘邦有三种身份,一是沛公,二是汉王,三是高祖;因此,《史记》写刘邦说话,最多的是“沛公骂曰”“汉王骂曰”“高祖骂曰”。 但是,这个动辄“骂曰”的刘邦,此时对项羽却是卑躬屈膝,小心翼翼,一句骂人话都没有。可以说,对刘邦一生来说,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而项羽听着这些舒心,使他又找回骄傲与自信的话,竟然将自己的内奸和盘托出,毫无一点政治警觉性。刘邦权谋善变,项羽粗鲁直爽,项羽自然不是刘邦的对手。

师:座位安排又表明了什么?
提示:战国秦汉时习俗,面向东的座位最尊贵,其次是面向南,再次是面向北,最后是面向西。鸿门宴上,项羽面向东坐,是最尊贵的位次;范增面向南坐,是次尊贵的位次;刘邦面向北坐,是第三的位次;张良面向西坐,是最下一等的位次。项羽坐在最为尊贵的面向东的位置,表现了项羽以诸侯总盟主自诩的心情;刘邦坐在位次第三的面向北的位置,让项羽、范增坐上位,从行动上有意表现对项羽的尊崇。刘邦的做秀谦恭,项羽的自负自得,在位次的安排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谋士范增的地位还不及告密的项伯,群臣隔膜,是不可谋,已初见端倪。

师:项羽留饮,情节本来已经缓和,“舞剑”发生,大家都知道后世流传的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便是出自于此。形势再度紧张,从而引出”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师:抽同学朗读课文第四段,正音。然后全班齐读。
(1)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3) 瞋()目视项王 (4) 目眦()尽裂 (5) 项王按剑而跽()曰 (6) 拔剑切而啖()之 (7)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8)刑人如恐不胜()

师: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师:请一同学梳理重点字词的意义及用法,其余同学及教师补充讲解。
(1)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2)头发上()指 (3)哙拜谢() (4)臣死且()不避 (5)刑()人如恐不胜() (6) 而听细说()

师:提问重点句子:
(1)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师:“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师:樊哙与项羽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
提示:樊哙闯帐后,借题发挥,慷慨陈词,与刘邦前后呼应。一是以亡秦作比。二是拈出怀王之约。三是与刘邦前后呼应。四是出自武夫之口。(有勇有谋)明明是满口谎言,樊哙却说得振振有词,煞有介事;明明是被人欺骗,项羽却似乎真的感到自己是一个有过之人!刘邦集团的团结一心,项羽本人的政治幼稚,昭然若揭。

师:樊哙闯帐后,项羽不但不治其罪,反而称其为壮士,赐以卮酒,这里可以看出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提示:重义重信,豪爽耿直,颇有与樊哙“惺惺相惜”之感,是将帅之才,却不是君王之料。

师:大家自由朗读三.四自然段课文。

师:鸿门宴上刘邦与项羽的斗争从刘邦谢罪,矛盾缓解到范增举珏,危机四伏,项庄舞剑,险象环生最后樊哙闯帐,达到高潮。项羽惟恐担“不义”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计,终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师:抽同学朗读课文第五,六段,正音。然后全班齐读。
(1)如今人方为刀俎() (2)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3) 道芷阳间行 (4) 度我至军中 (5)沛公不胜杯杓()

师:梳理重点字词的意义及用法。(1)会()其怒 (2)相去()四十里 (3)道()芷阳间行 (4)度我至军中 (5)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师:提问重点句子。
(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3) 项王曰:“沛公安在?”

师:这三段讲述了哪几个情节故事?
刘邦脱逃 张良留谢 刘邦诛曹

师: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刘邦立即采纳了樊哙的意见。张良的精明强干已经被刘邦所了解,所以,刘邦特地选张良作为善后人,留下来善后。项羽与刘邦的驻地相距四十里,但是,刘邦逃席走的是小道,只有二十里。即使如此,他仍然仔细交代张良,务必等到他回到大营,才能进帐辞行,以免范增再生事端。刘邦的精细、老到,项羽怎么能比得上?

师: 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

师:大家熟读第五,六,七自然段,记住重点字词意义及用法。

2、理清文章结构和线索:
师:惊心动魄的鸿门宴就此结束,下面我们来把文章的结构梳理一遍。
提示:本文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 开端--无伤告密,范增献计 发展--项伯夜访,张良献策,刘项约婚 高潮--刘邦谢罪,范增举玉,项庄舞剑,樊哙闯帐 结局--刘邦脱逃,张良留谢 尾声--刘邦诛曹

师: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项羽本纪》中的节选部分,而结构却十分严谨,前后呼应,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师:鸿门宴是为谁设的一场宴会?最后得利的人又是谁?为什么会造成这样一种结局?
(引导学生从人物性格方面去谈)

师: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刘邦与项羽集团我们可以分作四大类别:主帅,谋士,武将,内奸。全班分为八个小组,每一小组分析一人物形象,然后派代表作答。
对比分析刘邦与项羽:
提示:《史记》有记载,项羽刘邦都曾看到过秦始皇出巡的壮大场面。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两人觊觎帝位之心相同,但语言一个率真无忌,一个含而不露,两人性格差异可见一斑,何况刘邦大项羽24岁,耍弄心计当然更甚之。
项羽骄傲自大,而刘邦忍辱负重、能屈能伸。 项羽粗疏大意,拙于应变,而刘邦能言善辩、随机应变。 项羽为人不忍,而刘邦果断坚决。 在用人问题上,项羽刚愎自用(固执己见)、任人唯亲,而刘邦知人善任、善纳意见。项羽养奸遗患、自绝内应,而刘邦有奸必肃、善于拉拢对方阵营的人。刘邦论成败:“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结语:《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太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久远的魅力。可以说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使项羽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也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近乎本能的崇拜,并进一步铸就了他的悲剧性格。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可现实是无情的,他只有叹息着自刎。项羽用性格的笔写下了只属于他的人生篇章,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薄奠。

4、研究性学习: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钱钟书在《管锥篇》第一卷中这样分析:‘言语呕呕’与‘喑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理学,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

5、作业:
以“我心目中的项羽为”话题谈谈你心中的看法。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奇妙的对联


【课文类型】

活动课。

【课前准备】

1、收集对联:

⑴ 收集楹联:

① 了解什么是楹联。

② 主要从祠堂、庙宇、古建筑中获得。

③ 选择较有文化意义的加以整理。

⑵ 收集春联:从春节期间人们所贴的对联中去搜集。

⑶ 收集商业用联。

⑷ 收集喜庆、婚、寿、挽等联。

2、阅读资料,网上查询。

3、了解对联的有关基本知识。

【活动目的】

1、知识:

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的历史。

2、能力:

⑴ 品味对联形式与内容。

⑵ 学会欣赏对联。

⑶ 学作一些简单的对联。

⑷ 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对传统文化兴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对联

二、对联来源的发展介绍

三、对联的分类

1、由学生展示所收集的对联,然后归类。

2、分类标准。

四、对联欣赏

1、趣味联(讲一个趣味对联故事)。

2、古对联(楹联、春联、商业联、喜庆联、挽联)。

3、现代联。

五、对联课堂活动

1、对联与名人。

2、猜谜。

3、对联断句。

4、读准对联。

5、改对联。

6、学对对联。

六、总结、归纳,进一步明确知识

七、作业:收集、交流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论语一则”一文,希望“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论语一则”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高一上册化学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