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高一上册化学教案 > 导航 > 高中高一上册政治教案:商品

高一上册化学教案

高中高一上册政治教案:商品。

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要知道写一份完整教案课件,会让学生更加高效掌握知识点。那写教案课件时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你也许需要"高中高一上册政治教案:商品"这样的内容,欢迎你的品鉴!

商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比较说明商品与物品、商品与劳动产品的联系和区别;举例说明使用价值和价值都是商品的属性,却一不可;区别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说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结合实例,说明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亲自调查、研究,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商品经济意识,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贡献力量的爱国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关于商品概念的教学建议:对于商品的概念,学生容易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相混淆。对此,教师应该把握两点:

(一)、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非劳动产品不是商品。因为只有有了人的劳动才有价值,人们才会有了交换的尺度。

(二)、商品还必须是用于交换的。没有交换就不能进行比较,也无法体现出人的劳动的意义。对于这个概念教师可以用书上的图形来说明,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哪些是商品,哪些不是商品并说明原因。使学生能够将商品与其它各种物品、劳动产品相区别。

二、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一)、商品的价值量即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用人们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计算的,而劳动时间又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之分。教师在讲述这一点时,应该讲清楚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时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且要说明为什么价值量应该要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

(二)、讲清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要将清其含义主要弄清楚两个概念: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关于这两个概念可以以某一个部门或行业为例并可以结合马克思的话来讲述。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行业、某一部门大多数的生产条件,例如某一部门大多数都是手工劳动或者都是电气化作业。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指的是大多数生产者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三、关于商品的价值。

(一) 讲清楚商品价值的概念。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个概念学生很难理解,教师首先要说明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不是因为它们使用价值相同。因为不同的商品有着不同的使用价值,因此无法从量上进行比较。要进行比较就必须找一个质上相同的东西进行比较,而人类的劳动虽然量上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付出。而这些是可以从量上进行比较的。

(二) 要说明商品交换实际上体现的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体现的是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例如:1把斧子=15千克大米。说的是人们在1把斧子上所付出的劳动和生产15千克大米所付出的劳动相等。因此,二者的交换实际上是劳动的交换。

(三) 要讲清楚商品的价值要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人们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上,商品即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但价值本身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必须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才能表现,而这另一种商品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例如在:1把斧子=15千克大米中,15千克大米就是1把斧子的交换价值。

四、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一)、讲清楚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者的劳动效率,它可以用生产某一件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或一定时间内生产出的劳动产品的数量来表示。相对于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来说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二)、当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社会劳动生产率一般保持不变。这样劳动者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仍然按社会平均价格来计算,这样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三)、由于不同的劳动生产者生产同一件产品其耗费的劳动时间不同,因此劳动生产率不一样。而劳动者要想获得很高的利润就必须尽量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出比别人更多的产品,这样劳动者要降低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即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者的利润越大。

(四)、一旦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就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时间减少即价值量下降。同时也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即使用价值增多。这样,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小,而使用价值增多,价值总量就保持不变。

(五)、这样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五、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首先,教师要讲清楚商品使用价值的含义。说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是由商品本身的物理或化学属性等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一种需要。这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而并不体现社会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但同时还要说明,除了商品以外其他的物品也可能有使用价值,所以使用价值并不是商品的特有的属性。

六、关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主要讲清楚以下几点:

(一)、对于一个商品来说,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没有使用价值就不能进行交换因而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就缺乏交换的比例也不是商品。

(二)、作为商品,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因为价值是抽象的东西,它不能自己独立存在,必须依赖于有形的东西。而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总是征对一定的有形物体。所以,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而存在。

(三)、作为商品,使用价值也不能离开价值。因为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很多,但它们并不一定都是商品,因为有些物品如自然存在的阳光、水分、空气等都由于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而不是商品。所以,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不能进行交换不是商品。

(四)、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是,对于商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来说,却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生产出使用价值,目的是要实现在商品上所耗费的劳动即价值,而要得到价值就必须让渡出使用价值。这样,生产者出让使用价值得到商品的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他购买商品的目的是因为商品对自己有用,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他所要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要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对生产者的劳动支付报酬即让渡出价值。这样,消费者出让价值而得到使用价值。

七、教学重点、难点

(一)商品的概念

商品的概念是本课乃至全书的最基本的概念,它是以后教学的基础。对此,应该把握两点:第一、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凡不是劳动产品就不是劳动产品,当然也有例外,但这不能否定商品是劳动产品。第二、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教师为了讲清这个问题可以利用书上的图,还可以以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区分出商品与其他劳动产品及非劳动产品的联系和区别。表格如下:

比较

商品

其他劳动产品

商品

其他非劳动产品

区别

1、 商品用于交换

2、 商品有价值

3、 商品是个历史范畴

1、 不用于交换

2、 没有价值

3、 劳动产品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范畴

1、 商品是劳动产品

2、 商品用于交换

3、 商品是个历史范畴

1、 不是劳动产品

2、 不用于交换(特殊情况除外)

3、 物品是个永恒的范畴

联系

1、 二者都是劳动产品

2、 二者都有使用价值

3、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二者都有使用价值

(二)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

主要讲清楚两个问题:

1、商品经济产生的过程。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来进行讲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原始社会没有商品经济,而末期却出现了商品经济。

例如: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条件。经过上面的分析学生不难理解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是商品经济出现的条件。同时教师还要讲明,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也越来越复杂化,因此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

(三)、商品的基本属性

1、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首先,教师要讲清楚商品使用价值的含义。说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是由商品本身的物理或化学属性等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一种需要。这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而并不体现社会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但同时还要说明,除了商品以外其他的物品也可能有使用价值,所以使用价值并不是商品的特有的属性。

2、关于商品的价值。

(1) 讲清楚商品价值的概念。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个概念学生很难理解,教师首先要说明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不是因为它们使用价值相同。因为不同的商品有着不同的使用价值,因此无法从量上进行比较。要进行比较就必须找一个质上相同的东西进行比较,而人类的劳动虽然量上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付出。而这些是可以从量上进行比较的。

(2) 要说明商品交换实际上体现的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体现的是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例如:1把斧子=15千克大米。说的是人们在1把斧子上所付出的劳动和生产15千克大米所付出的劳动相等。因此,二者的交换实际上是劳动的交换。

(3) 要讲清楚商品的价值要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人们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上,商品即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但价值本身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必须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才能表现,而这另一种商品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例如在:1把斧子=15千克大米中,15千克大米就是1把斧子的交换价值。

(4) 关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主要讲清楚以下几点:

①对于一个商品来说,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没有使用价值就不能进行交换因而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就缺乏交换的比例也不是商品。

②作为商品,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因为价值是抽象 的东西,它不能自己独立存在,必须依赖于有形的东西。而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总 是征对一定的有形物体。所以,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而存在。

③作为商品,使用价值也不能离开价值。因为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有 使用价值的东西很多,但它们并不一定都是商品,因为有些物品如自然存在的阳光、 水分、空气等都由于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而不是商品。所以,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 价值不能进行交换不是商品。

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是,对于商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来说,却不 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生产出使用价值,目的是要实现在商品上所耗 费的劳动即价值,而要得到价值就必须让渡出使用价值。这样,生产者出让使用价 值得到商品的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他购买商品的目的是因为商品对自己有用, 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他所要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要得到使用价值就 必须对生产者的劳动支付报酬即让渡出价值。这样,消费者出让价值而得到使用价 值。

3、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1)商品的价值量即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用人们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计算的,而劳动时间又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之分。教师在讲述这一点时,应该讲清楚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时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且要说明为什么价值量应该要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

(2)讲清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要将清其含义主要弄清楚两个概念: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关于这两个概念可以以某一个部门或行业为例并可以结合马克思的话来讲述。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行业、某一部门大多数的生产条件,例如某一部门大多数都是手工劳动或者都是电气化作业。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指的是大多数生产者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4、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1)讲清楚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者的劳动效率,它可以用生产某一件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或一定时间内生产出的劳动产品的数量来表示。相对于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来说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2)当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社会劳动生产率一般保持不变。这样劳动者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仍然按社会平均价格来计算,这样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3)由于不同的劳动生产者生产同一件产品其耗费的劳动时间不同,因此劳动生产率不一样。而劳动者要想获得很高的利润就必须尽量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出比别人更多的产品,这样劳动者要降低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即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者的利润越大。

(4)一旦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就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时间减少即价值量下降。同时也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即使用价值增多。这样,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小,而使用价值增多,价值总量就保持不变。

(5)这样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教师还可以以下面的简图进行说明:

教法建议

1、商品的概念:教师可以列举各种物品让学生分辨哪些是商品或者让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分辨出商品,然后将商品与劳动产品和物品进行比较分清它们之间的界限。

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会议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然后结合这个发展历程进行分析。

3、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与自然经济相比较,得出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

4、使用价值:教师可以通过设疑问,列举各种商品,让学生明白人们为什么要买这些商品,这依据的是商品的什么内在属性。

5、价值:通过事例分析两种商品为什么能够相交换,这种交换的本质是什么?

6、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这个关系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逐步引导,如:“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不是商品?废品或变质、卖不出去的是商品吗?商品的价值体现在哪儿?没有价值的商品存在不存在?物美价廉是指的什么?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否可以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等等。”并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然后让学生讨论、思考并总结二者的关系。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这个问题可以针对某一件商品的生产,让学生对不同生产能力的企业进行调查,让学生明白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及为什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8、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这个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说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成反比例,以及与价值总量的关系
商品的基本属性

教学过程

提问:

1、商品和商品经济是不是同时产生的?

2、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为什么不同?

3、商品经济的类型有几种?

上节课我们讲了商品的定义,一件物品要想成为商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是劳动产品,其次用于交换。那么成为商品后,世界上的商品成千上万,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和属性,但是它们都有两个最基本的属性,那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 商品的使用价值

1、商品的使用价值(定义)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商品的使用价值。(让学生看视频《商品的使用价值》)

通过这一段视频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物对人的需要的一种满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一种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举出一些例子。

学生举例略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了解到了:商品是包含在物品里面的。既然物品具有使用价值,那么作为物品一部分的商品当然具有使用价值,而作为商品却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因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耗费了大量的劳动,但是由于对人们没有用处,所以不会有人买它。这样,这种物品不可能进行交换因而不是商品。例如:买粮食是为了吃,买衣服是为了穿,买花是为了观赏等,每一种商品都有一定的有用性,粮食能满足吃的这种需要的属性就是粮食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没有用,是没有人愿意交换的,不是商品。

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一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同的,所以二者才需要交换。使用价值也不能比较大小,你不能说,是一根绣花针使用价值大,还是一列火车使用价值大,因为它们的用途是不一样的。你不可能用绣花针来运输,更不能用火车来绣花。

作为商品,它是为了满足人们某一种需要,有特定性;而作为一个物品,它的使用价值可以是多方面的。如粮食,我们买粮食是为了吃,而粮食用途是多方面的,既可食用,也可用作酿酒,还能制作工艺品,还能造纸,织布等用途。

2.商品使用价值所体现的关系

既然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下面就让我们来进一步思考一下: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人类所赋予它的吗?

不是,如粮食,最初我们只认识到它能吃,那这时,是不是它就没有别的用途呢?

显然也不是。它的使用价值是生与俱来的,是由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组织结构等决定的。

所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这种能满足人们特定需要属性与人的需要是一种物与人的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具体的,如一件商品,你能观察到它的结构,物理性质,质量等内容。

3、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除了商品以外,其它非商品的劳动产品,也有使用价值;与人有关的一些物品,也有使用价值,如阳光哺育万物成长,空气供人呼吸等等。

二、 商品的价值。

1、商品的价值(定义)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价值。(播放视频《商品的价值》)

这个定义可以分析为“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劳动是一个抽象的字眼,我们不能看到劳动,只能看到具体的劳动方式或劳动动作,所以价值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看不到,摸不着,那价值是怎样体现的呢?这就需要交换价值来表现。

⑴交换价值

是一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例如:

1把斧子=====15千克大米

这15千克大米就是1把斧子的交换价值,15:1就是这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由于这两种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它们需要交换,那又是什么东西决定它们能够划等号的呢?这就是价值。

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还拿这个等式来说,生产1把斧子和生产15千克大米的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过程,生产方式是很不一样的,这是有差别的人类劳动。但人类劳动既有差别又无差别,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不管差别有多大,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这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这个等式说明,生产1把斧子和生产15千克大米的劳动量是相当的。

⑵交换价值与价值有区别,但也有联系。

①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②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要根据价值的大小来决定,价值变了交换价值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2、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价值是抽象的,我们也可从等式中得到,表面看是两种商品在进行交换,实际上人与人在交换劳动。价值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3、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本质属性。

只有商品才有价值。自然物品,不凝结人类劳动,形不成价值;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虽然也在上面付出了劳动,但不用于交换,这个价值就不能表现出来,就没有价值。所以价值是商品特有的,而且是商品的本质。

三、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这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两者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请大家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播放完视频后)下面请大家将视频上所讲的内容和书本结合起来,思考并讨论一下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学生讨论总结并回答)教师归纳: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作为物品来说,可能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而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从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联系和区别这两个方面来看一看。

1、区别

这些结论是我们从上面分别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分析中得出来的。商品既然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那么,它们还有着联系:
2、联系

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播放视频《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购买商品的时候,大家都喜欢买到既便宜而质量又好的商品。也就是说大家都希望以较低的价格买到质量高即“物美价廉”的商品。“物美”是人们对商品质量的期望,也就是希望商品能够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体现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廉”是人们对商品价格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要低,这体现的是商品的价值。从人们的这种心态我们可以看出:

① 价值离不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A、 一件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不会成为商品。当然也没有价值。

B、 商品的价值是抽象的,而使用价值是具体的,抽象的东西必须依附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上。

C、 使用价值的好坏,直接影响商品价值的实现。

举例:现在重视产品质量就是为了价值的顺利实现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砸冰箱。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使用价值的重要性,而作为一个国家或企业也必须非常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即质量。产品质量不好必然要影响企业的信誉和效益。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所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与此同时:

② 使用价值离不开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用于交换,价值就不能表现出来,就不是商品。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了价值说明商品生产者之间进行了商品交换,因为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既然商品生产者之间进行了商品交换,这就说明商品对人们有用,这样它就是一种商品。所以,有价值的东西说明它是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人们总是把商品看作一个二因素的东西,希望找到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结合点。

如“物美价廉”“货真价实”这都是从二者结合的角度考虑的。

⑵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刚才我们是从商品本身来谈商品的两个属性,看到商品应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也会看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经常相互分离的情况,例如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消费者就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谁也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那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在生产者和消费者手中是怎样分离的呢?

学生回答略
商品生产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价值,而消费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即将自己生产的产品卖给消费者;消费者为了获得使用价值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用钱来购买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即向商品生产者支付价值。商品交换一旦成功,二者就分离了

板书设计:

一、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2、商品经济的含义

(1)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

(2)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三、 品的价值量

1、商品价值量的含义

2、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3)个别劳动生产率对商品生产者的影响

(4)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反比例

fwR816.CoM阅读延伸

高中高一上册音乐教案:京剧音乐


作者廖平凡
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高级中学音乐课本》第三节
执教:深圳市碧波中学 廖平凡
教具:影碟机 影碟(唱段实况) 幻灯片 幻片机 彩电等

教学目的
1、 通过对京剧的简介,使学生了解京剧基础知识。
2、 通过京剧名段欣赏和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1、 用提问式导入课题内容。
(我国戏曲中,影响的是什么剧种?)

2、 介绍京剧基础知识:(根据内容出示相应的幻灯片)

(1) 京剧的形成:
京剧在中国戏曲中形成较晚,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寿辰,诏令“四大徽班”(清朝安徽省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戏班)进京演出,皮黄腔风靡京城。后来,留京徽班艺人与来自湖北的汉剧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式,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京剧虽只有二百多年历史,但因为它久居京城这种特殊背景之下,名角辈出,流派纷呈,艺术成就显著,影响遍及全国以致世界,被世人称为中国的国剧。

(2) 京剧音乐:

1) 京剧音乐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西皮腔源于秦腔,形成于武汉一带。西皮腔一般较为高亢刚劲,活泼明快,适于表现激昂、明朗、欢快的情绪。二黄的起源在江西,形成于湖北、安徽,它的唱腔沉着稳重,凝炼严肃,适合表现深沉、悲怨的情绪。

2) 伴奏乐队称为“场面”,分为“文场”、“武场”两部分。文场由演奏旋律的管弦乐器组成,常用的乐器有京胡、月琴、小三弦、京二胡、笛子、唢呐、笙等(出示挂图),
来源深圳市碧波中学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鸿门宴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互动设计2:
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公元210年,秦始皇游会稽,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同去看热闹。项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样子,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无独有偶,《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结果呢?
一边,星汉寥落,夜色深沉。荒原上老树枯藤,乌啼凄厉。帅帐中倾国佳人翩然起舞。清锋灼灼寒光森森,挥不去数不尽的缠绵与悲怆。纵横天下的霸王苍凉吟唱着《垓下歌》
而另一边,平定黥布叛乱回京时,过沛县,汉天子面对故人沾沾自喜地高唱着《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此为衣锦荣归的慨叹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此为英雄末路的悲歌
(学生朗读并理解这两首诗)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历史是何其残忍,让两个英雄生在了同一个乱世。公元前206年,这两个英雄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
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
请看《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
二、作者、背景简介
1、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材料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三、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准确认读
1、学生听一遍录音,教师强调一些难字的读音。
本文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 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文中难读字有: 飨(xiǎng) 说(shuì) 美姬(jī) 鲰(zōu)生 卮(zhī)酒 有郤(xì) 玉玦(jué) 瞋(chēn)目 目眦(zì) 跽(jì)曰 参乘(shèng) 彘(zhì)肩 不胜(shēng) 刀俎(zǔ)
四、提要: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学生先概述课文内容,然后梳理(板书):
 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板书)
《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 无伤告密
 范增献计
宴会前 项伯夜访 起因
(1、2)  张良定计
 刘项约婚

 刘邦请罪
宴会中 范增举玦
(3、4) 项庄舞剑 经过
樊哙闯帐

刘邦离席
宴会后 张良献礼 结果
(5~7) 无伤被诛
 互动设计:
大家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点拨: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也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词语,用来比喻那些“不怀好意,设计陷害别人的宴会”。
简要分析课文
全文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宴会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共写了以下几件事:曹无伤告密。(导火线)──范增进言分析情况。(激化矛盾)──项伯夜访张良。(形势有所转化)──张良与刘邦商讨对策。──项伯劝项羽勿击刘邦。
第二部分:(3~4)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情节的高潮。
此部分有三落、三起:
三落:刘邦谢罪(缓和)──项羽不怒樊哙,称之壮士,赐酒肉,赐座。──刘邦以“如厕”为名逃脱。
三起:“范增数目项王”暗示动手。(紧张)──范增以项庄舞剑为由,刺杀刘邦。(严峻)──樊哙闯入帐(紧张到极点)。
第三部分:(5~7)宴会后,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

第二课时
五、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6:
宴前:起因、发展(1、2)
  1课文第一段
点拨: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情节迅速发展。
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2、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件事“项伯夜访”。 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这段文字是情节变化的关键。
讨论: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3、宴中:高潮(3、4)
 思考:鸿门宴上发生了那些精彩的情节?请简要归纳。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
 第二件事“范增示意”,
 第三件事“项庄舞剑”,
 第四件事“樊哙闯帐”,
 讨论A: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B:“项庄舞剑”是鸿门宴上最精彩的情节,请思考: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什么意思?
 点拨: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刘邦谢罪”,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讨论C:“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讨论D: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4、宴后:结局、尾声(5、6、7)
⑷ 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点拨: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二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三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
 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⑸ 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分别怎样,为何不同?
点拨:项羽: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
 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自己的武力;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计谋破产而恼怒。
  ⑴ “巨鹿之战”是项羽暴兴、成为西楚霸王的起点,他勇冠三军,摧毁秦军主力,成为众望所归、天下注目的英雄。
 “垓下之围”写项羽四面楚歌,慷慨别姬,最后败亡,自知愧对江东父老,不肯渡乌江,自刎而死,凄怆悲壮,撼人心弦。
 而“鸿门之宴”则是项羽由成功转向失败的关键。是人们公认司马迁《史记》中写得的内容,它正确展示了项羽由盛转衰。
 请同学们研究一下,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这些转化的趋势?看出了项羽悲剧的预兆?
 点拨:
① 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
② 项羽刚愎自用,又拙于应变;刘邦善于采纳意见,又随机应变。
③ 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授命。
④ 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有奸必肃,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
 ⑵ 教师补充两个细节:
① 从座次看人物
项羽、项伯东向坐。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② 羽亦军广武,与汉相守。数月,楚军食少。项王患之,乃为高祖,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
译文:(刘邦率军夺取成皋,接管西楚粮库敖仓,项羽获知后,回师荥阳。)项羽在广武扎营,与汉军对峙。几个月后,西楚军队粮食供给越来越少。项羽很担心,于是做了大茶几,把刘邦的父亲放在上面,派人通知刘邦说:“如果不快点投降,我就烹杀你老爹!”刘邦回应说:“我曾经与你同时接受义帝芈心的命令,我俩约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如果真想烹杀我爹,请分给我一杯羹喝!”项羽大怒,欲下令行刑。(项伯劝阻,项羽才停止行刑。)
评价:刘邦势力不足以战胜项羽,此时的刘邦还在贮备力量,所以对项羽的暴行只能忍气吞声,只不过刘邦的处理方法与众不同。
归纳:
刘邦:善于用人、善于应变、能言善辩。
项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一介武夫。
互动设计:
简要说说课文除了刘邦和项羽之外的人物对比:
1、范增和张良:
 范增:项羽亚父、老谋深算、有政治远见,知道夺项王天下者必为沛公。但项羽未听取其意见,致使他的谋略失败。
 张良:刘邦得力的谋士,忠诚不二,老练多谋。刘邦对他言听计从,配合默契,使刘邦变被动为主动,脱离险境,逃归营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2、樊哙和项庄:
 项庄:项羽手下武士,按范增意欲刺杀沛公,由于项伯阻挠未能得逞。
 樊哙:沛公手下武士,张良意护沛公,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使沛公转危为安。
3、项伯和曹无伤:
 项伯:项羽季父,把项羽要击沛公军消息夜告张良。项羽知道后不但不追究,反而还“许诺”。
 曹无伤:使人向项羽告密。由于项羽轻易泄露后被刘邦诛杀。
 这些人物的结局无不显示了主要人物项羽和刘邦的个性。预示着他们最后的结局。
六、整合评价
互动设计:
小结内容: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事件,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
宴会前,战与不战问题
宴会上,杀与不杀问题
宴会后,追与不追问题
项羽欲击刘邦──刘邦被放
曹无伤告密──曹无伤被诛
范增劝说项羽──范增怒骂项羽
作者的英雄史观:《项羽本纪》是一篇有史诗气魄的历史悲剧。司马迁只选取了几个场面,展示项羽的人格、才干、成功、失败。巨鹿之战体现了他的勇敢和决断;鸿门宴以传神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胸怀、张良机智的安排、刘邦圆滑的表演、樊哙忠勇的行为、范增失策的无奈。尤其一出垓下之围,更以悲壮的笔调叙说了英雄的末路:项羽高吟悲歌与爱姬挥泪诀别,领壮士突围,大呼一声,将汉将吓得惊慌回奔数里;他伤神于江东子弟八千渡江无一人生还,断然驻马乌江岸边笑迎死神。他与蜂拥而上的追兵肉搏,令人难以置信地斩杀数百人,最终身受重创从容自刎。当然文章对刘邦虽有贬抑,更多的却是颂扬,对项羽也颇多同情,尤其是把他作为一代帝王为之撰写“本纪”,其英雄史观显而易见。当然,我们不应要求作者像今天这样具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七、拓展延伸
互动设计:
千秋功过世人说
后人对项羽的认识怎样?以下三首诗均从项羽的乌江自刎写起,但评价各异,试比较分析。
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改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点拨: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该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点拨:从诗中可以看出,*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这里*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人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
互动设计:
千秋功过我来说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使其具有久远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使项羽乐观地估计了战争的形势,丧失了应有的判断能力,也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近乎盲目的自信和崇拜,铸就了他的悲剧性格。他的精神世界里惟一的支柱或许就是每次战斗赢得胜利。项羽不屑小计谋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最终,项羽用性格的笔为世人书写下了只属于他的人生篇章,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薄奠。无论是独夫的刚愎自用还是英雄的顾盼无奈,无论是力能抗鼎拔山,还是乌江别姬自刎,光照至今的永是夕阳般的英雄末路的辉煌与悲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古今义及特殊句式的用法。
(2)了解《史记》和司马迁

2、过程与方法:
学习在矛盾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品味精炼生动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对项羽悲剧性格命运的揭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公正客观地评价人物形象。

在以上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过程与方法目标,做到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个性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正确引导。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古今义及特殊句式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古今义及特殊句式的用法
2、理解对项羽悲剧性格命运的揭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公正客观地评价人物形象。

(四)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司马迁及《史记》的文学常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播放《垓下歌》,大屏幕显示项羽歌唱片断及歌词;或背景用项羽垓下悲歌的图片,旁边显示歌词,抽生读,生齐读:

师:大家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二、检查预习情况:
文学常识:《史记》,司马迁
背景知识

三、运用点拨手段,引导学生分析文章重点字词句:
1、课文疏通: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惊心动魄的鸿门宴。抽同学朗读课文第一段,正音。然后全班齐读。

师:请一同学梳理重点字词的意义及用法,其余同学及教师补充讲解。(1)军( )霸上 (2) 王( )关中 (3)说( )项羽 (4)成五采()
(5)此其志不在小()

师:重点句子翻译:
(1)珍宝尽有之(被动句)
(2)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师: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师:项羽为什么大怒?
提示:巨鹿之战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项羽的政治地位,使项羽高居诸侯上将军的位置。此时的项羽已经习惯了把自己看做是秦末大起义中的功臣,也习惯了天下诸侯对他的尊崇和敬畏。但是,他没有料到刘邦竟然抢先一步,先行入关。按照事先与刘邦的约定,无论项羽有多大功劳,关中王都应该给刘邦。这是项羽心中最难咽的一口气!

师:范增的进言说明了什么?
提示:范增发现,贪财好色的刘邦,入关之后竟然“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刘邦这种做法显然是在收买人心,志存高远。就这一点而言,范增比项羽高明,他看出了刘邦远大的政治志向,力劝项羽尽早解决刘邦的问题。

师:全班齐读第一段。矛盾激化,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的开端,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事态又将会如何继续发展。

师:抽同学朗读课文第二段,正音。然后全班齐读。
毋()从俱死也 (2) 鲰()生说我曰 (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4)要()项伯 (5) 沛公奉卮()酒为寿 (6)毋内()诸侯

师:梳理重点字词的意义及用法。(1)素善()留侯张良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具()告以事 (4)沛公今事有急(),亡(古今义)去不义 (5)不可不语() (6) 所以(……的原因)遣将守关者 (7)备他盗之出入(偏义副词)与非常也 (8) 非常(古今义) (9)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师:提问重点句子:
(1)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者在疑问句末相当于“吗”)?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师: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矛盾出现转机;二是“张良献策”,三是“刘项约婚”是情节发展的关键。

师: 张良与项伯皆谈到“义”,他们两人的“义”有和不同?提示:项伯完全低估了张良。张良是何许人也?他是刘邦手下的“三杰”之一,也是楚汉战争中一等一的谋士。他一眼就看穿了项伯的人性弱点:将个人义气置于集团利益之上。所以,他紧紧抓住“义”这个字做足了文章。他说:“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意思是说:我是替韩王护送刘邦的,如今刘邦有了危难,我却逃走了,这恐怕不够义气,我不能不告诉他。张良这番话是要让项伯明白:你来救我是出于“义”,我去救刘邦也是为了“义”。正是这个“义”,迫使项伯不得不同意张良把这一军情告诉刘邦。

师:刘邦追问张良的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其性格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刘邦连续向张良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君安与项伯有故?刘邦在理解了张良传授的计谋之后,对张良和项伯非同一般的关系立即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表明刘邦的政治警觉性极高。刘邦在解除了疑虑之后,马上提出第二个问题:孰与君少长?刘邦的这两个问题大不一样,前一问是表达他心中对张良的疑虑,后一问是解除了疑虑之后所采取的行动。在张良的指导下,刘邦立即实施了哄骗张良的行动。这又是刘邦善纳意见的一方面。为什么要哄骗项伯呢?因为项伯是此时能够给项羽传话的人,而且又是一个政治糊涂虫。所以,争取项伯、哄骗项伯成为刘邦的第一要务。

师:刘邦与项伯的会面与谈话,又可以看出其性格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项伯一入帐,刘邦立即敬酒,并马上与项伯订为儿女亲家。这是刘邦既实用又高明的一手,此计并非出自张良,张良仅仅是告诉刘邦要哄骗项伯,说你自己不敢背叛项王,并没有要他和项伯订为儿女亲家;但是,刘邦想到了,并且一见面就订成了。刘邦的世故,可由此见出。素昧平生的两个人初次见面,往往有一种陌生感,但是,刘邦却有这样的天赋,他能够在第一次见面时,迅速击碎两个人之间的陌生感,这是一种非常强的危机公关能力。这使刘邦能与项伯一见面就结为儿女亲家。此时刘邦一心想的是拉拢项伯,至于这门婚事是否会给自己的子女带来幸福,自然不在考虑之列。(刘邦的薄情寡义)故事:那是在彭城之战失败之后,刘邦在逃亡的路上遇见自己和吕后生的一儿一女。刘邦看见项羽的追兵离得近了,为了逃命,一次又一次地将亲生儿子、女儿从车上踹下来。后经夏侯婴苦苦劝告,才让儿子和女儿和他一同乘车逃命。

师:大家自读课文一、二段,教师巡视,释疑解难。

师:这两段记叙了几件事,由矛盾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情节逐步展开,为后来事态演变作铺垫,留下必要的伏笔。

师:抽同学朗读课文第三段,正音。然后全班齐读。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3)令将军与臣有郤 (4)不()者 (5)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6) 范增数()目项王

师:请一同学梳理重点字词的意义及用法,其余同学及教师补充讲解。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3)令将军与臣有郤() (4)不然() (5)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6) 范增数目项王 (7) 因击沛公于坐 (8) 不者, 若属(为……所 :表被动)皆且为所虏 (9) 翼蔽沛公

师:提问重点句子: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师: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所记之事。
提示:一是“刘邦谢罪”;二是“项王设宴”;三是“范增举珏”;四是“项庄舞剑。

师:刘邦与项羽的对话,分别看出二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提示:“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这段话出自刘邦之口,更是不容易。《史记》中刘邦有三种身份,一是沛公,二是汉王,三是高祖;因此,《史记》写刘邦说话,最多的是“沛公骂曰”“汉王骂曰”“高祖骂曰”。 但是,这个动辄“骂曰”的刘邦,此时对项羽却是卑躬屈膝,小心翼翼,一句骂人话都没有。可以说,对刘邦一生来说,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而项羽听着这些舒心,使他又找回骄傲与自信的话,竟然将自己的内奸和盘托出,毫无一点政治警觉性。刘邦权谋善变,项羽粗鲁直爽,项羽自然不是刘邦的对手。

师:座位安排又表明了什么?
提示:战国秦汉时习俗,面向东的座位最尊贵,其次是面向南,再次是面向北,最后是面向西。鸿门宴上,项羽面向东坐,是最尊贵的位次;范增面向南坐,是次尊贵的位次;刘邦面向北坐,是第三的位次;张良面向西坐,是最下一等的位次。项羽坐在最为尊贵的面向东的位置,表现了项羽以诸侯总盟主自诩的心情;刘邦坐在位次第三的面向北的位置,让项羽、范增坐上位,从行动上有意表现对项羽的尊崇。刘邦的做秀谦恭,项羽的自负自得,在位次的安排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谋士范增的地位还不及告密的项伯,群臣隔膜,是不可谋,已初见端倪。

师:项羽留饮,情节本来已经缓和,“舞剑”发生,大家都知道后世流传的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便是出自于此。形势再度紧张,从而引出”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师:抽同学朗读课文第四段,正音。然后全班齐读。
(1)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3) 瞋()目视项王 (4) 目眦()尽裂 (5) 项王按剑而跽()曰 (6) 拔剑切而啖()之 (7)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8)刑人如恐不胜()

师: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师:请一同学梳理重点字词的意义及用法,其余同学及教师补充讲解。
(1)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2)头发上()指 (3)哙拜谢() (4)臣死且()不避 (5)刑()人如恐不胜() (6) 而听细说()

师:提问重点句子:
(1)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师:“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师:樊哙与项羽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
提示:樊哙闯帐后,借题发挥,慷慨陈词,与刘邦前后呼应。一是以亡秦作比。二是拈出怀王之约。三是与刘邦前后呼应。四是出自武夫之口。(有勇有谋)明明是满口谎言,樊哙却说得振振有词,煞有介事;明明是被人欺骗,项羽却似乎真的感到自己是一个有过之人!刘邦集团的团结一心,项羽本人的政治幼稚,昭然若揭。

师:樊哙闯帐后,项羽不但不治其罪,反而称其为壮士,赐以卮酒,这里可以看出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提示:重义重信,豪爽耿直,颇有与樊哙“惺惺相惜”之感,是将帅之才,却不是君王之料。

师:大家自由朗读三.四自然段课文。

师:鸿门宴上刘邦与项羽的斗争从刘邦谢罪,矛盾缓解到范增举珏,危机四伏,项庄舞剑,险象环生最后樊哙闯帐,达到高潮。项羽惟恐担“不义”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计,终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师:抽同学朗读课文第五,六段,正音。然后全班齐读。
(1)如今人方为刀俎() (2)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3) 道芷阳间行 (4) 度我至军中 (5)沛公不胜杯杓()

师:梳理重点字词的意义及用法。(1)会()其怒 (2)相去()四十里 (3)道()芷阳间行 (4)度我至军中 (5)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师:提问重点句子。
(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3) 项王曰:“沛公安在?”

师:这三段讲述了哪几个情节故事?
刘邦脱逃 张良留谢 刘邦诛曹

师: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刘邦立即采纳了樊哙的意见。张良的精明强干已经被刘邦所了解,所以,刘邦特地选张良作为善后人,留下来善后。项羽与刘邦的驻地相距四十里,但是,刘邦逃席走的是小道,只有二十里。即使如此,他仍然仔细交代张良,务必等到他回到大营,才能进帐辞行,以免范增再生事端。刘邦的精细、老到,项羽怎么能比得上?

师: 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

师:大家熟读第五,六,七自然段,记住重点字词意义及用法。

2、理清文章结构和线索:
师:惊心动魄的鸿门宴就此结束,下面我们来把文章的结构梳理一遍。
提示:本文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 开端--无伤告密,范增献计 发展--项伯夜访,张良献策,刘项约婚 高潮--刘邦谢罪,范增举玉,项庄舞剑,樊哙闯帐 结局--刘邦脱逃,张良留谢 尾声--刘邦诛曹

师: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项羽本纪》中的节选部分,而结构却十分严谨,前后呼应,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师:鸿门宴是为谁设的一场宴会?最后得利的人又是谁?为什么会造成这样一种结局?
(引导学生从人物性格方面去谈)

师: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刘邦与项羽集团我们可以分作四大类别:主帅,谋士,武将,内奸。全班分为八个小组,每一小组分析一人物形象,然后派代表作答。
对比分析刘邦与项羽:
提示:《史记》有记载,项羽刘邦都曾看到过秦始皇出巡的壮大场面。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两人觊觎帝位之心相同,但语言一个率真无忌,一个含而不露,两人性格差异可见一斑,何况刘邦大项羽24岁,耍弄心计当然更甚之。
项羽骄傲自大,而刘邦忍辱负重、能屈能伸。 项羽粗疏大意,拙于应变,而刘邦能言善辩、随机应变。 项羽为人不忍,而刘邦果断坚决。 在用人问题上,项羽刚愎自用(固执己见)、任人唯亲,而刘邦知人善任、善纳意见。项羽养奸遗患、自绝内应,而刘邦有奸必肃、善于拉拢对方阵营的人。刘邦论成败:“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结语:《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太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久远的魅力。可以说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使项羽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也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近乎本能的崇拜,并进一步铸就了他的悲剧性格。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可现实是无情的,他只有叹息着自刎。项羽用性格的笔写下了只属于他的人生篇章,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薄奠。

4、研究性学习: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钱钟书在《管锥篇》第一卷中这样分析:‘言语呕呕’与‘喑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理学,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

5、作业:
以“我心目中的项羽为”话题谈谈你心中的看法。

高中高一上册音乐教案:非洲歌舞音乐



一、教学目标1、通过书本上的曲目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知道非洲音乐的社会功能;
3、初步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和乐器“马林巴”的音色。
二、教学重点1、欣赏布隆迪的《鼓舞》片段;2、节奏练习。 教学难点节奏练习组合 解决方法单个节奏打会、打熟,然后随教师口令由慢到快练习。 教具音响、教学磁带等。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教师问:班上哪位同学会跳街舞?学生答:某某某教师:热烈的掌声欢迎他来一段。某学生:上来表演教师:讲评教师:街舞之所以受年轻人欢迎,是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条条框框,舞者可以随音乐节奏自由发挥自己的动作,是种本能的体现,最适合年轻人张扬个性;街舞虽然成型在美国,但要追溯起源,可寻找到遥远的非洲大陆。今天,我们大家来共同学习非洲的黑人音乐二、 新授 板书非洲歌舞音乐 我们今天主要讲非洲的黑人音乐。从影视作品的印象中,我们思考回答一下,非洲音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请同学们回答,如果答出来,就表扬;如果答不出,则引出下面的内容:看来,大家对于非洲音乐知之甚少,有必要来共同学习。首先,我们来感受一下第一首乐曲,请大家注意两点:1、曲中大量运用了什么乐器?2、节奏变化程度?(教师不提供曲名),欣赏结束后,请大家归纳。学生集体得出结论:1、大量运用鼓; 2、节奏复杂。 教师稍作补充:鼓是噪音乐器,它发出的不是乐音,但音乐作品除了使用乐音外,有时也使用噪音,非洲黑人音乐更是如此;非洲鼓的音色与中国鼓音色有明显的不同,形态也不一样;非洲鼓有几十种基本鼓型和几百种鼓的变型,大的象水缸,小的如茶杯,形状也希奇古怪,有的甚至象人一样。刚才我们大家欣赏的是布隆迪的《鼓舞》片段;接下来我们欣赏第二首乐曲,没欣赏之前先学唱四小节旋律: ||: 2 1 6 6 | 5 1 6 6 |2 1 6 6 |5 1 6 6 :|| 非洲有一种很有特色的乐器,音色有点类似于白居易描写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接下来请欣赏《门库尔雅》,注意乐器的音色,猜想一下它是怎么演奏的。播放音乐。请同学们回答:1、乐器名称?(马林巴)2、怎么演奏?(教师讲解,并看书上图片) 非洲音乐除了节奏、音色较特别外,它的功能性也很强,音乐活动大都伴随着社会日常生活。非洲音乐,尤其是歌舞活动,有着强烈的自娱性质。所以,非洲歌曲的曲调音域一般较狭窄,乐句比较短小,较少使用装饰音,而且很少用变奏,常作多次反复。因为自娱性较强,有时夹杂着叫喊声。比如《非洲赞歌》 6.6 6 3| 5. 5 5 2 | 6.6 6 3 |1 1 1 5 | 6. 6 6 3 | 2 5.| 3 6.| 5 1. | 6 .6 6 3 | 2 5 5 || 非洲人歌曲技法虽然不高,但不妨碍人们对音乐的喜爱,特别是对舞蹈,几乎是人人爱跳的。下面欣赏《男孩之舞》,同时,观赏p82页的舞蹈图片。 三、 练习与拓展 大家通过欣赏这四首乐曲,对非洲黑人音乐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他们那令人“眼花缭乱”的节奏组合佩服不已。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多么复杂的节奏都是由简单的、基本的节奏组合而成的,下面我们来练习一些非洲音乐的节奏。第一部分:p80页《鼓舞》中的两 1、四二拍X XX|X XX|X XX X|X XX :|| 要求:双手同时拍击自己的大腿。 讲评。 2、四三拍||:X XX XX::X XX XX:|| 要求:先看老师用脚打一编;学生跟老师慢速练习; 讲评; 逐渐加快速度。 讲评。 第二部分:p84页学生自由练习这六条节奏,教师巡视、揪错、指导、讲评。请同学表演。讲评。请熟练的同学一条接一条不间断地打,讲评。选六个同学,在教师同一的速度指导下,合奏节奏,讲评。
四、 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非洲歌舞音乐”的主要特点: 1、舞蹈伴随着歌唱;
2、节奏鲜明而强烈; 3、伴奏乐器是已鼓为主的打击乐器,马林巴也经常使用;
4、歌舞中常伴有喊叫,以抒发感情,增加舞蹈的气氛。
五、 课外作业
1、非洲音乐为什么会对世界其他地区音乐产生影响?
2、非洲音乐对我们现代音乐有什么影响?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雨巷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 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江南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它有着不同于北国,也不同于南疆的独具特色的风韵。在你的心目中,江南有哪些典型的意象呢?请说说你心中的江南意象。

学生自由发言。

这些意象为什么能代表江南?你能从这些意象中体会出江南的总体风格或者意韵吗?

今天我们要领略的,就是江南的雨巷。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的。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1927年夏,时值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诗人隐居江苏松江,感受到了“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雨巷》这首诗便反映了这种郁结在诗人心头的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苦闷的时代情绪。

四、听课文音画录音

雨巷,该是有怎样的一番情致?让我们随着音乐,来听听戴望舒笔下的《雨巷》,听的时候,体验这首诗的整体情绪。

五、朗读本诗,把握诗歌感情,分析诗歌意象

1、说说你所感受到的《雨巷》的氛围。

明确: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美,迷蒙。

2、同桌交流,找出本诗的意象。

3、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试着来找一下,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可以与同桌互相讨论。

明确:一共是6个,主要是三个意象(景物)。

第一个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结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经历)雨巷:这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雨是细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细雨迷蒙,天色阴沉就易产生伤感。而小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青砖灰瓦青石路面,色调阴冷。这是一条空巷,而且残破。有“颓圮的篱墙”。这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迷蒙的细雨笼着狭窄破旧的小巷,再加上让人怀旧的具有隐蔽和遮挡作用的油纸伞,颓圮的篱墙,这几个意象构成了一个阴冷迷蒙破败空寂的背景,给人的心理体验是冷漠、凄清、又惆怅。

第三个是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

4、为什么作者要选用丁香这个意象呢?

明确: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璟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浣溪沙》)全词是:

手卷珠帘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春色暮,接天流。

李商隐有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5、诗中另外的物象还有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除了6个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这些意象一起构成了全诗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

“我”:孤身一人,彳亍着,心事重重,是一个孤独寂寞的独行者,也是一个追求者。

6、“我”苦苦追求的是什么呢?

明确:“丁香一样的姑娘”。

六、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

1、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那么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

明确: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

2、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再考虑“为什么”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
⑴ 痛苦的心境:原因是作者痛苦的初恋。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后来失败了。

⑵ 黑暗的现实:27年的白色恐怖,使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也可以是一部分进步青年的这种心境的反映。那个时期写出了《荷塘月色》的朱自清也是例证。“雨巷”意象正是作者心理现实和社会现实的象征,也是一切苦闷的象征。

对于美好的东西,我们都想得到,当我们得不到的时候,自然会痛苦失落。《雨巷》的成功正在于戴望舒写出了我们每个人都曾经体验过的一种感情,那就是“忧伤”。诗歌把诗人的感觉就是这样传输给我们,使我们产生了与他一样或近似的情感体验。在文艺学上,这种情况叫共鸣。能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的作品就是成功的作品,能让不同时代的人产生共鸣的作品,那就是伟大的作品了。

七、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把握诗歌的象征意义

探讨诗歌主题:

爱情诗 哲理诗 政治诗

现在,让我们带着诗人传递给我们的忧伤,走进那条细雨迷蒙的小巷中,也去体验一下在细雨迷蒙的小巷中彳亍独行的妙处。

拓展训练:

请两位同学分别用第一人称、散文的形式、诗的语言简单的为我们复述一下“我和丁香姑娘”之间的故事梗概:(注意环境、景物、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方式的运用,不超过200字,准备2分钟)

“我”:我在一个阴雨天,撑一把油纸伞,彳亍着,巷子阴暗而悠长,我的心情也被淋得湿漉漉的。我的心在期待着,期待着一位丁香一般的姑娘走来。奇迹竟然发生了,她出现在巷子的另一头,也撑着一把油纸伞,穿着紫色的长裙,轻轻而来,如同一个紫丁香般的梦。这姑娘似乎给这寂寥的雨巷注入了生机,“我”似乎忽然抓住了希望。然而,她只是飘过了我的身边,一个照面间,只投出了“太息般的眼光”,又静静地隐去。消了颜色,散了芬芳,眼光也没留住。我感到冷漠、凄清、又惆怅。

“丁香姑娘”:我在一个阴雨天,撑一把油纸伞,彳亍着,巷子阴暗而悠长,我的心情也被淋得湿漉漉的。我心里想着,或许会遇到一个着青色长衫的男子,戴着细黑边眼镜,高挑而又清俊。行在清冷的巷子里,渐渐有一种孤寂从心底升起,我望着巷子的另一头,他竟然来了,正是我想象的样子,看上去他是那样的忧愁,也许他只是想遇着一位宁静、美丽、多愁的女子,在相错的刹那,读她哀怨的眼神;相错之后,读她轻甩的发梢。然后,以他多情的心灵作一篇淡紫色的诗章,登在某一报刊的某一个角落给那个不知名的女子,也送给自己一份凄美的灵感。如果不是这样,我走过他的身边的时候,他怎么沉静得如同一粒水滴。

八、课堂小结

我们怀念戴望舒,不仅仅为他的诗,也为他的寂寞、他的幽怨、他的智慧。刚才我们虚拟了当时的情景,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真的撑着油纸伞,在一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去亲身体验和领悟他的忧郁和伤情。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学习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
2、通过对诗歌的分析和欣赏,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
3、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设想】
1、抓住诗的思路,反复朗读,着重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而具体、深入地感觉诗的意境,学习诗人的宽广襟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2、启发式导读:
按诗词阅读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阅读的主要过程为:读释──串解──赏析──悟旨,期间,利用课文注解和教学幻灯片材料作为辅助手段,师生讨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关于词的介绍:
课前将介绍词的特点的幻灯片打出,供学生预习用:
幻灯一:
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两汉,奠基于隋唐,大盛于宋代,它原本是配合燕(“燕”通“宴”)乐曲调的歌辞,但在发展中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每一首词都有词牌。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定。有的词不分段(段,又称“片”、“遍”、“阕”等),称作“单调”;有的词分两段,称作“双调”;还有分三段、四段的,称作“三叠”、“四叠”。前两类数量较多。此外,按词的字数多少,一般可分为小令(约五十九字以下)、中调(约九十字以下)、长调(约九十字以上),如《沁园春》114字,属于长调。词,又有“曲词”、“杂曲子”、“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别名。
要点: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词牌(“沁园春”);题目(“长沙”)。
2、朗读:
朗读前先打出幻灯片,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容易读错的字:
幻灯二:
沁(qìn)湘(xiāng)舸(gě)霜(shuāng)廓(kuò)浮(fú)斥(chì)遒(qiǘ)
同时明确:本词有25句,九个整句,114字。(词谱规定)
要求:在每个整句前用○1至○9这些序号标好。
二、导语设计
“名人少年多立志”,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对50位名人作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宏愿,均是其青少年时确立的志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立志是成才的动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是表现了作者青年时的志向和抱负的艺术写照,让我们通过学习,体会作者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推动我们早立志,早成才。
*诗词,我们在初中里已学过《七律长征》、《沁园春雪》,有谁能来背诵一下?
三、交代学习目的(即教学目的)
打幻灯:(幻灯三)
(内容同前教学目的)
四、解题和背景介绍
引导读课前提示,复述背景要旨。
打幻灯:(幻灯四)
《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
(○5○6)1911年,*18岁时到湖南长沙,在此从事革命活动13年。1913年至1918年在湖南第师范读书,1918年与何叔衡等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五四”时,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随后,又领导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军阀张敬尧的斗争。(○8○9)1920年与何叔衡等创建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成立后,他又组建了*湘区委员会并任书记。1923年离开长沙到上海、广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到1925年回湖南湘潭从事农民运动。同年秋,他自韶山经长沙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4)在长沙,重游岳麓山、水陆洲、湘江这些读书时经常与朋友游聚的旧地(○5○7)。追述往事(○6),写下了这首词。
注:标有(○5○6)等序号的是该词的整句句序。
五、上阕导读
1、第一层(第一个整句):
寒秋:深秋。
湘江北去:湘江,源出于广西灵山东,海洋山西麓,流贯湖南东部,经长沙北去,汇入洞庭湖,全长817公里,为湖南境内的河流。
⑴ 提问:本整句为了填词的需要,变动了词序。据词义,其正确的词序应怎样?
明确: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深秋时节,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只见)湘江水滚滚向北流去。
⑵ 提问:从上阕看,这个整句的作用有哪几条?
明确:其一,点明时令;
其二,交代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其三,引出作者;
其四,作出铺垫(A、为下文描写“湘江秋色图”作铺垫;B、为下文“万类……”的哲理作铺垫)。
短短十二个字,把诗人独立顾盼,意气昂扬的形象烘托如画,并为全词奠定了豪迈的基调。
还要注意:
“独立”、“寒秋”二词的巧妙:
“独”字与下阕的“百侣”相对应,说明作者形独而心不独。
“寒秋”,秋深有寒意,因为深秋,所以枫叶才会“红遍”;因为深秋,江水才有“碧透”之状;因为深秋,才觉“长空”,才能赏雄鹰搏击。可见,好些匠心独运的字词,要从宏观来把握,方悟其妙。
“独立寒秋”,表面是切合时令特点和作者处境,实际上读罢全篇会发现,诗人是“反弹琵琶”,“独立”而不孤单,“寒秋”却无冷意。
2、第二层(第二、三个整句):
万山红遍:万山,指湘江两岸岳麓山和附近的许多山峰。红遍:红尽之意。
层林尽染:见课文注3。
漫江碧透:漫江,满江,湘江即使到了深秋,水势仍然很盛,用一个“漫”字来写它,可谓恰到好处。碧,极言江水之清;碧透,即江水碧绿之极;透,同“遍”意相近,程度副词。(一说:“透”,言水清。)
百舸争流:舸,大船;百舸,许多船。争流,争着行驶。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见课文注6。
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类,宇宙成物;霜天,秋天;竞,竞相,争。
远望许多的山上,重重叠叠的枫树林,经霜变红,像染过一般;近看碧绿至极的湘江上,无数的船只在争着行驶。雄鹰在广阔的天空里矫健有力地高飞,鱼儿在清澄的江水里自由轻快地游动,宇宙间的万物,都在这深秋的时节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提问:这个“看”字,总领几句?诗人是如何描绘出一幅“湘江秋色图”的?作者用了什么方法?
明确:抓住典型,点面结合。多种角度,铺层描画。作者选取了山林、行船、雄鹰、游鱼等最能体现秋色的典型各作为一个点,再用万类概括面,从视觉的不同角度:远望──近看──仰视──俯视;不同色彩:“红遍”,“碧透”;不同形态:“层林”、“漫江”、“争流”、“击”、“翔”等,描写湘江秋色多姿多彩的画面,构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哲理图画。
此段描写用词精当,极富表现力:“遍”写枫色之广,“层”写枫林之茂,“染”写树色之浓,“漫”写江水之溢,“透”写湘水之清,“争”写行船之奋,“击”写雄鹰之健,“翔”写鱼儿之乐。锤炼精妙,令人拍案叫绝。(古诗词的欣赏,捕捉关键性的词语作分析,是一种重要方法,其技艺往往体现在用词上,而用词的技巧又往往体现在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锤炼上。)
打幻灯:(幻灯五)
[描点]远望──万山红遍(高) [群山]
近看──漫江碧透(低) [江水]
仰视──鹰击长空(高) [长空]
俯视──鱼翔浅底(低) [水面]
动作之劲──“争”“击”“翔”
色彩之浓──“红遍”“碧透”
数量之多──山以万计,林以层数,舸以百算
竞争之烈──红绿争辉,船只争流,鹰鱼争乐
类别之齐──动物、植物、人物、环境
[扩展]由实而虚,由点到面:万类霜天竞自由
由眼前自然景物到所有自然景物
由自然景物到自然界的主宰──人
这是感情的升华,物我同一,诗情与哲理同一。
请注意,作者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写得如此生机勃勃,奋发自强,是有深意的。王国维说“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此论甚当。“秋”入诗人情怀,多为悲秋,少有昂扬,如:
打幻灯:(幻灯六)
古之悲秋、伤秋之句:
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欧阳修: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陆游:一年容易又秋风。
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
[唐]刘禹锡跳出窠臼,唱出昂扬的秋之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
*将“寒秋”写得充满强烈的动感,强劲的力度,浓烈的色彩,艺术地描绘了秋色秋韵,揭示了秋力秋魄。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景语即情语,物我统一。作者咏秋的旨意在于:来自寒秋的这勃勃生机,在于“竞”字。要生存,要发展,就要“竞”。
3、第三层(第四个整句):
怅寥廓:怅,感慨;寥廓,宇宙的广阔。大千世界。
苍茫大地:苍茫,旷远迷茫。
主沉浮:主,主宰;沉浮,事物的升沉,消长,兴衰。
面对这勃勃生机的一派大千世界,怎能不激起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联系时代背景,深悟“问……浮”句的含义。这大自然的盛衰荣枯该由谁主宰,这世界,这国家的命运该由谁来掌握?透过这一非同寻常的询问,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虽问而不答,但答案可悟,下阕结尾,予以呼应,显章法之谨严。
“主沉浮”是诗人及其同伴的远大理想,是诗人革命一生的主线,年轻时确立的这一理想,成为一生的奋斗目标。这也是词意升华的表现。
过渡语:上阕写“今日之游”,描眼前之景,提出“谁主沉浮”之问;下阕写昔日之游,忆过去之峥嵘,回答“谁主沉浮”之问。
诗人是在思考谁是中国革命的这个问题中转到回忆往事的。
六、下阕导读
1、第一层(第五、六两个整句):
携来百侣曾游:携,同;来,助词,无意,又如:“归去来兮辞”;侣,革命战友,百侣,很多伴侣。
峥嵘:原指山势高峻,词中指不平凡。
回忆过去,曾经与许多战友在这里浏览聚会,度过许多不平凡的岁月。
从上阕的“独”游,联想到过去的“百侣曾游”,前后呼应,过渡自然,别具深义。“峥嵘岁月”引起下文的忆述。
2、第二层(第七、八句):
恰:正当。
风华正茂:茂,盛也;风采才华正盛。
书生:同学。
挥斥方遒:挥斥,奔放;方,正当;遒,强劲有力。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指点,评论;江山,国家天下大事;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粪土: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粪土,视……为粪土。万户侯,这里指大军阀,大官僚。
那时,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才华横溢,革命热情奔放,斗志旺盛,经常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反动统治者视如粪土一般。
一个恰字领起,像上阕的被领起部分一样,用铺陈的手法,使诗句连贯而下,非常有气势,到“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推向一个高潮,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准备了充足的背景气氛。
读着这几句,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和他的战友们在岳麓山上,湘江水旁,慷慨激昂,陈述志向的情景。这种气势多么豪迈,这种气势多么磅礴!
忆往昔,意在话今朝,诗人铺陈昔日情景,意在用艺术的形象,回答上阕的“谁主沉浮”。
2、第三层(第九句):
中流击水:中流,江心水深处;击水,游泳。作者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之句。
遏:阻止。
还记得么?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飞速前进的船只。
用询问,引出诗人及战友们当年搏击波浪的画面,使词的收尾谊迈有力,富有气势,整首词昂扬激越的风格在结尾处越发充分表现。寓意深刻,含蓄隽永。一“击”一“遏”,其实力至强,其神至壮,刻划出主人的激昂情态和英武精神。
诗人收篇句的寓意,在回答上阕的询问:“到中流击水”的英豪就是“主沉浮”的新生力量。“到中流击水”实际上喻示他们必将是革命狂澜的掀起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七、小结
打幻灯片:(幻灯七)
1、主题思想:
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作者及其战友们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
2、写作特点:
⑴ 用词精当,写景传神。
⑵ 多种方式,综合运用。
⑶ 前后呼应,布局严谨。
八、作业
背诵这首词。
九、推荐阅读
权延赤:《走下神坛的*》。
十、比较阅读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沁园春雪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依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十一、*诗词名句集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菩萨蛮大柏地》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送瘟神》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送瘟神》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为女民兵题照》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七律冬云》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击。要扫除一切害人是,全无敌。《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十二、教后记
略。

高中高一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我们的教学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针对这一新形势,我们提出了“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这一口号。要培养这样的跨世纪人才,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应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高中历史新课程这一高中历史教育的实验田,对我们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只有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才能赢得主动,取得事业和人生的双重进步。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本着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放宽教学视野的指导精神,积极摸索和总结教学规律,尽快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和求知兴趣,实现望亭中学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年级共六个班近三百四十个学生,重点班生源质量相对较好,普通班生源质量相对差一些,高一新生一方面由于初次来到一个新环境,心理和作息习惯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的历史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所以高一历史教学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一些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历史典故,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历史知识与历史发展脉络通过生动活波和直观浅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三、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又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高中历史教材的主体结构按“学习专题”构建。历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多彩的生活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四、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二)、具体措施:

1、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也要糅合趣味性较强的历史典故和历史逸闻,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转变教学方式,力求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1)每堂课均采取1+2+1的模式。前3—5分钟复习上一节内容;30分钟讲课;最后3—5分钟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做到日日清。

(2)每两周一次小考,把两周内所学主要内容以提问形式或试卷形式考察一遍。

高中高一政治教案:货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货币的职能;阐释价格、商品流通、纸币、通货膨胀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世界现行货币的调查、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辨证的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我国纸币的爱护及正确对待货币的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关于货币的本质,教师可以结合对货币产生过程的分析来说明其本质。教师在解释本质时应着重抓住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货币的含义。从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货币首先是一种商品,其次要看到货币还有和其他商品不同的地方是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而其他商品不具有这种属性。

2、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又有着不同。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有很多商品,但这些都不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只有当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才产生了货币。

3、从货币的作用来看,货币可以和其他商品相交换,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二、关于货币的产生教师主要讲清以下几点:

1、货币产生的原因: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得交换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化,这就需要一个交换的中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货币逐渐产生。

2、货币产生的过程: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货币的产生。
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以具体的事例并结合书中的图片来进行说明。

三、书*讲到了货币的五种职能,其中前两种是最基本的职能,即从货币产生时就具有的职能。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主要抓住前两种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这一职能指的是用货币来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一问题主要讲清楚:

第一,货币为什么可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有价值。所以货币的这一职能实际上是用货币的价值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第二,商品的价格。在这里应该弄清楚价格是用货币表现的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价格的变化要以价值为基础,用一定量的货币单位来表现。

第三,价值尺度职能中,人们无须拿现实的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只需要从观念上进行比较即可。因此,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职能。

第一,这是指用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买卖商品。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开始以货币为媒介。这时候,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买和卖往往相分离,这就给买卖双方造成一定的困难。货币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交换媒介的作用。由于货币的出现,买卖不再是直接的从商品到商品的直接交换,而是从商品到货币再到商品。这个交换过程叫做商品流通。

第二,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区别: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所起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

第三,货币的这种职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人们不可能用观念上的货币来购买商品。

3、贮藏手段职能。由于货币本身具有价值,所以可以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贮藏手段并不是指储蓄。

4、支付手段职能。这一职能是随着赊帐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教师只要讲清楚这一过程中货币的支付和买或卖并非现场交易,而是相分离即可。

5、世界货币的职能。这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职能,它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起作用。

四、关于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公式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是什么?它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2、什么是通货膨胀?它是怎么引起的?通货是指流通中的货币,膨胀是指纸币太多了超过了实际需要的数量。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实际需要的数量时,就表明用更多的纸币代表一定量的商品价值量,也就是说单位纸币所代表的商品价值量减小,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反过来意味着商品的价格上涨即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必然影响人们的生活。

3、纸币的发行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商品价格总额上涨,纸币的发行量也要增加。因此,当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时,商品的价格总额在上升,纸币的发行量也要相应增加,而一旦增加额超过了增长额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纸币的发行量与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和商品价格总额保持不变,而加快货币流通次数也会引起通货膨胀。


5、如何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关于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关键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考虑到我国经济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应道学生根据公式来进行推论。从纸币的发行量上看出要控制纸币的发行,要使纸币的发行量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次数上引导学生明白要大力发展经济,并且应该采取必要措施使经济尽量作到良性发展。


在讲这一部分内容时,由于比较抽象,教师可以进行实例说明,这样让学生更能接受。


五、关于正确对待货币。


当今的市场经济时代,人们对金钱的看法可以说是千奇百怪,更加重视金钱的作用。而学生在社会的影响下对金钱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可以预先对学生进行思想调查或者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想教育。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以与学生进行谈心、开主题班会、带领学生参观革命伟人的故居等。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关键要把握住两点:


首先,应该认识到金钱的重要作用。尤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应该看到在今天金钱也有着一定的消极作用。那种一味追求金钱,为了金钱可以出卖良心、道德、民族的、国家的利益的做法是不应该的。我们不可忽视金钱的消极作用。


在此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


六、关于纸币


首先,讲清楚纸币是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次,弄明白纸币的含义。在理解这个含义时应该清楚:


1、纸币是一种符号,它是货币的符号,代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2、纸币本身并没有价值,它只是代表着金属货币的价值。


3、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能发行纸币。


第三,讲明纸币为什么会代替铸币。即纸币和铸币相比较有哪些优点。这让学生看书即可。


最后,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纸币情况以及当今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纸币。


七、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书*讲到了货币的五种职能,其中前两种是最基本的职能,即从货币产生时就具有的职能。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主要抓住前两种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这一职能指的是用货币来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一问题主要讲清楚:


第一,货币为什么可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有价值。所以货币的这一职能实际上是用货币的价值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第二,商品的价格。在这里应该弄清楚价格是用货币表现的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价格的变化要以价值为基础,用一定量的货币单位来表现。


第三,价值尺度职能中,人们无须拿现实的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只需要从观念上进行比较即可。因此,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职能。


第一,这是指用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买卖商品。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开始以货币为媒介。这时候,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买和卖往往相分离,这就给买卖双方造成一定的困难。货币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交换媒介的作用。由于货币的出现,买卖不再是直接的从商品到商品的直接交换,而是从商品到货币再到商品。这个交换过程叫做商品流通。

第二,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区别: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所起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

第三,货币的这种职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人们不可能用观念上的货币来购买商品。


2、货币与纸币比较表

区别

货币

纸币

定义

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

职能

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只是代替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即只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是否有价值

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

纸币只是货币符号,无价值。

高中高一上册音乐教案:一唱雄鸡天下白


教学目标
1增加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知识的了解;
2了解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苗族等几大民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不同民族音乐的音乐特征
教学难点
如何从音乐中发掘背后的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请同学们聆听下面四段音乐,你能分辩出它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吗?说出理由。
苗 —— 飞歌
藏 —— 北京的金山上
蒙 —— 辽阔的草原
维 —— 掀起了你的盖头
请学生举手回答
<二> 新课
同学们回答的都很不错,我们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它们的民歌也因此各具韵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中国少数民族民歌。
酒歌 <一杯酒>
酒歌是中国民歌体裁风俗歌的一种,演唱于传统节日,婚丧,祭祀等礼仪活动的宴饮时刻,在这个场合演唱的歌曲,会有一些什么特点呢?
请学生回答。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分析少数民族音乐特点:
播放音乐片段 赏析
1、 藏族
西藏民歌的主要特点是活跃热烈、朴实和抒情优美。声音要求首先要自然流畅,在风格较强的歌曲中,偶尔出现用喉头控制声音的情况。这种唱法在民间称“枕固”,其意是说嗓子的拐弯处,是特殊的声乐装饰技巧。
藏族民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起音都会起在比较高的音上,但是结尾又会落到低音,同学们再联系历史,想想这又是为什么呢?
2、维吾尔族
被称作“歌舞之乡”。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印度等国家交界。这种地理环境,使得新疆的音乐深受阿拉伯音乐的影响,我们刚才听到的歌曲是乌兹别克族的民歌。这首民歌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结构规整对称,情绪热烈欢快,大多采用七声自然调式,也有用五声调式,b7、#1、#2、#4、#5等变化音的使用丰富而有变化,色彩鲜明独特,乡土气息较浓。主要伴奏乐器有手鼓、冬不拉、热瓦甫、铁鼓等。
补充欣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阿瓦日古里》、《阿拉木汗》
3 、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英勇善战的民族,豪爽大气是这个民族的性格,它属于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蒙古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歌曲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
接下来我们辨别一下《嘎达梅林》与《牧歌》这两首哪一首是长调哪一首是短调,为什么?
听赏
根据长调歌曲的特点,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短调歌曲的特点: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
在藏族民歌中 有枕固这种演唱技巧,蒙古民歌中也有一种独特的演唱技巧,那就是“呼麦”,
欣赏《辽阔的草原》
4、最后 ,我们来欣赏一首苗族的飞歌,这首歌曲里面有一个特性音 大家仔细听听然后看谱子 告诉我这个特性音在歌曲的那一个地方。

学唱《歌唱美丽的家乡》,体会特性音降3.
思考:为什么被称作“飞歌”,为什么出现快慢对比,为什么会有拖音?
5、巩固欣赏 再次辩听四首民歌
6、浏览性欣赏朝鲜族民间乐曲《纺织谣》
(1)老师简介本曲。
(2)学生聆听感受体验本曲。
7、拓展延伸
要求学生课余搜集整理更多的我国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
课堂小结
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希望同学们多去了解一下我国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布置作业
课后搜集其他少数民族音乐特征及代表曲目下节课上交流。
板书设计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藏族
酒歌-《一杯酒》
风格特点
知识背景新疆-“歌舞之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阿瓦日古里》、《阿拉木汗》
风格特点
知识背景蒙古
《辽阔的草原》
风格特点
知识背景
嘎达梅林-短调
牧歌-长调
苗族
《歌唱美丽的家乡》—“飞歌”风格特点
知识背景知识扩展
我国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
教学反思
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苗族音乐代表作品的赏析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鉴赏能力,结合各民族的背景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针对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调整方案,将流行音乐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相结合,进行对比欣赏可能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高中高一上册政治教案:商品”一文,希望“高中高一上册政治教案:商品”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高一上册化学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