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房地产课程实践心得体会 > 导航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心得

房地产课程实践心得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心得。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写心得体会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心得”,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上午是在郑师附小,聆听了陈树杰教授做的报告:《遵循认知规律 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接着是金水区教研室段立群从教研室的层面讲的《提升课程实施质量 服务学生的能力发展》,最后是文化路一小冯淑英老师从学校层面做了报告。

下午,又转战到续三路小学,听了邢青云、兰志伟和毕瑞霞三位老师进行的现场授课。

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者,对于专家们的报告,我还是觉得只是报着听听的态度,理论再好,如果不去亲自实施,还是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次上。所以,对于现场课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这三节的授课老师,都是综合实践活动阵地的坚守者,都值得我学习。其中我最欣赏的就是兰志伟老师上的《我的书包》的分组课。有以下几点是让我回味的:

一、教学目标针对性强。

授课的班级是三年级的学生,是初步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年龄,培养他们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们爱上这门课程是第一位的。在这节课上,兰老师充分做到了这一点。

上课伊始兰老师总结了上节课的工作情况,学生们在上一节课提出了四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1、书包的历史。2、书包的各类。3、与书包有关的故事。4、书包与我的身体健康。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分组。

分组的时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首先让四名同学做引导员拿着四个问题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在分组的时候,播放了音乐,要求边去参加自己喜欢的组一边拍着手。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学生初次分组兴奋度过高,难以控制,另一方面也要求在音乐停止时找好自己的组,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分组的时候,是要依据研究问题来分组的,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常用的分组方法。

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

老师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的意识,在这一个环节体现得特别清楚。当学生们都找到自己要参加的组后,兰老师还又一个一个地问了四位引导员是不是愿意研究自己拿到的问题。因为四位引导员是随机拿问题的,果然,有一个引导员就说自己不愿意,而要去研究“书包与我的身体健康”这一个问题,并且把引导牌交给老师,投入到他想研究的队伍中去了。使分组真正做到了是依据学生的兴趣而定的。

因为学生参加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工作起来是一定会很投入的,就避免了因为兴趣不合的原因而半途而废的现象了。

三、该教时教。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在这节课上体现得特别充分。当学生们依据兴趣分好组后,老师让学生们发现此时分成的小组有什么问题。学生们很快便看出来:有的小组人多,有的人少。然后老师又让学生去试着解决:人数多的问题怎么解决?学生又很快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组内再分组。

此时,老师又播放了一段视频,是高年级的学生在介绍分组时的注意事项。我觉得这段视频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因为在这里分组的规律是由高年级的学生来讲的,这会比单纯地让老师来讲分组的注意事项,更能引起孩子们的认同感。事实证明效果确实不错,很快,人数多的组又分成了两个小组。

四、课上小游戏,起到大作用。

这节课上的小游戏的设计有两处,第一次是在上课前,数手指的游戏,让学生明确了:“听好要求是做好事的关键。”因为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上课注意力是有限的,做不好事的原因也往往是不注意倾听,通过这个游戏,说出老师伸手指的数和手指表示的数,就让学生明白了倾听重要性。

另外一个“八爪鱼”的游戏,更是让学生们初步感受到了小组合作的意义。

当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兴趣分好组后,让学生做这个游戏时,我听到周围有听课的教师说:“这时候应该让学生们分组来研究自己的问题了,还做什么游戏,做游戏和开展活动有关吗?”我觉得是很有关系的。因为这节课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孩子,他们还没有经历过分组,还没有感受到合作对于活动能够正常开展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就意识到了,小组合作要有组织者,分工要明确,团结协作才能成功。

通过这一天的学习,有理论,有实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感受到了这群综实人的坚持。在这次会上,得到消息是评定职称也要有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科了。这一消息真是让我感到震惊。

因为上学期,负责我们片区的牛红老师就给我打过好几个电话,问我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证书的事,还说我们金水区准备上市里反应,开辟综合实践活动职称,我觉得这事根本就不可能,定职称怎么会是我们老师所能决定的事呢?也就没有在意。没想到今天得到消息这事已经快批下来了。真是佩服综实人的意志呀!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学习体会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学习体会

结合半学年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的贯彻情况,简单谈一谈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理解。

一.课程总目标

课程总目标明确阐述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实践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亲身体验个体生活、社会生活,从中收获经验。这里包括有观察、接触、动手操作、亲历参与等一系列体验过程,这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首先我们需要为他们创设情境,提供安全的体验环境。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要有体验收获。

体验收获可以是经历感受,可以是作品,可以形成文字材料但不能只是走过场,关键是如何引导不同年龄的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收获感受,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承载方式记录感受收获。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验感受的目的是培养意识和能力。

通过体验感受,最终是达到培养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几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而这些能力是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这就需要在课业预设时充分地考虑到培养目标的具体需要。

二.具体目标

1.价值体认目标

从价值体认目标来看我们这里属于场馆活动体验类,为学生提供体验场所创设情境,小学和初中目标形成递进式衔接关系,从获得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到加深再到交流,从简单的体验到职业体验,从守规矩到发展兴趣专长再到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和生涯规划意识,从初步的集体思想、组织观念到形成国家认同,热爱中国共产党。可以说价值体认的目标的实现是有相当难度的,而关键在于如何围绕价值体验来展开,也就是说避免空洞说教,这就需要在场地的情境设置,课业主题的选择等方面综合设计考虑。

2.责任担当目标

责任担当目标是围绕培养社会责任感展开,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区逐渐由个人生活走向社会生活,从简单自理的养成教育,到为他人提供服务,其实就是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从愿意参与活动到负责担当,逐步加深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这里主要体现在围绕场馆活动过程中开展的服务活动,这些活动可以预设也可以是伴随活动生成的,学生在服务实践中完成能力的培养提升过程。

3.问题解决目标

问题解决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尝试整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以研究成果的方式体现出来。在具体课程实践中划分为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开展研究、得出结论几个方面,通过这个过程的体验达到能力形成的目的。从小学的意识培养到初中尝试理性思维的科学方法,从想法解释的简单提出到基于证据的研究成果论证,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体实践中我们要及时帮助学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选择,加强对生成性因素的把握,以使得学生的研究更有价值,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更有实效。

3.创意物化目标

创意物化目标主要围绕创意实现展开,小学注重手工的设计和制作技能的方法学习,中学则更注重技术运用和创意实现。其中体现在我们实际课业中,在课业设计时小学应更侧重技能技巧体验,初中则应侧重知识的整合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我觉得可以与问题解决目标结合起来特别是初中课程,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作品的同时,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和精益求精的理念。

综上可以看出具体四个目标是有机结合不可分割的,这在教学实践中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如何有机地兼顾这四个目标开展课业预设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有重要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心得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实践的课程、体验的课程,也是一门综合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它不是对学科知识的综合,也不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而是对学生生活领域和生活经验的综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的内容是学生的活动主题,是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兴趣出发提出来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正是因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以集体的利益为主。合作的关系依然紧密,如果查找到与其它组员要找的有关的资料,大家都会拿出来共享,正是由于这样,虽然研究任务很重,我们却也没有耽误很多学习时间。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 原以为高中生活只是紧张的学习,其实非也。

高中生活原来是如此多彩的。就以研究性学习这个课题来说吧,开始还不知道它有何意义,自开学到现在,这个过程带给我们许多学习的情趣和全新的感受。

从一定角度看来,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以往的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它的表面性,片面性局部性和机械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研究性学习具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主体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学习过程的创造性与多样性 ,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会性等特点,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特点恰恰可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的,自由的,宽松的,向上的学习氛围,这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研究性学习转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和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以我的小组而言吧,说它简单,最终成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但是,真是搞起来,要多方面考虑,还要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运用,这自然会遇到许多麻烦,它给我们很大创新空间和实践机会,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的一些依赖观念,改变我们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环境。这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机会。同时,研究性学习也促进同学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心得体会


三月份,我有幸参加了高新区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通过这6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明白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让学生学习适应社会的能力。它可以使我们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让我们增长了见识,也打开了视野,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此次综合实践课中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课堂中充满着研讨、探究、思考的气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大胆尝试,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探究。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活动的落脚点。教师提供很多机会,让学生从事主动的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把知识变成活的。在活动中,不仅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而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师鼓励学生学会总结,学会认定和寻找最佳策略。
其次,让我学会了如何指导学生确定主题。可以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也可以发掘学校周围社区教育资源,设计主题。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融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原来学习是这么快乐的事,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享受到热烈、沸腾、多彩多姿的精神的生活。
再次,此次综合实践活动课,让我体会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探讨出知识,并且在实践中深化巩固了知识,这是我们平时课堂里所没有做到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北京名师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心得体会


北京名师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

12月29日,在市教育局教研室领导的带领下,市直属学校的几位老师前往瑞林镇水口小学,听取了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老师的几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本次活动中,实验小学的老师为水口小学的孩子展示了五节精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圆形变变变》、《立体纸艺》、《舞蹈基本功》、《航模制作》、《版画制作》。在这几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有合作,有交流,有探索,有展示,老师适时点拨和启发。从学生的汇报展示过程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树立了自信心,掌握了基本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他们受益匪浅。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活动类的综合课程,是这次课改中的新型产物,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学科课程与知识类综合课程的一种补充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单纯从知识着眼,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着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各项基本素质,通过亲身体验、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有新的师生观、新的教学观。以前自己以教学主宰者自居惯了却浑然不觉,依赖讲授法多了却秉性难移。活动课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旧的单一的讲授法必须淡去,必须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几节活动课,老师都只是适当的引导,没有过多的讲解方法,充分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索经验和方法。

其次,我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因为综合实践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如三年级的《圆形变变变》,师问:不用剪刀,你能折出什么形状?学生用不同的圆形纸片不用剪刀折出了不同形状的图形,然合"做"出了心中想的不同的画。通过活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课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有些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进行调查,采访、查阅资料、讨论、设计创作、收集等活动,要用到语文,数学,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学以致用,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如《航模制作》,要制好航模,首先要先查阅资料,收集材料,设计好制作方案,然后才可以制作,制作中要有文字介绍,有数学中的对称、旋转、平衡等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同时,我认为要开展好一次好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自身的知识层面需要完善,要了解好这方面知识,使自己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们的成功。(金穗学校陈振鹏)

综合实践活动课选拔观感:天凉好个秋


一年一度的自治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研讨会,今年又要放在xx市举办了,这是自xx年来,我们承办的第二次研讨活动了。虽然这次研讨会上,方法类课只是示范观摩,主题活动的视频说课才是真正比赛的项目,但正因为有个“示范”二字,我们必须挑选最好的课展示给全疆同仁,一是亮出xx教育人的风采,二是在自治区综合实践活动学会的指导下,给xx接触方法类较少的地区做一示范,所以任务艰巨,压力很大。

接到任务后,我们重点在城区学校进行了示范课的布置,想从中挑选出两节课,一节小学,一节初中。三天来,我们教研室一行人于xx年9月24日到26日,一共听了一小两节、二小两节、三小一节、五小一节、六小三节、一中和四中各一节,共11节课(其中二小有一节是主题活动课,是为了参加百校联谊活动而准备的课;六小有两节是主题活动类课,准备放在学校内部供其他地区来学校参观时展示的)。这些课一一听来,感觉到我们学校一直在培养新人,也敢于放手让新人承担如此重要的示范型课。但敢于承担和能够承担还是有区别的。这次听课我们往返于各学校之间,我们没有时间能够和这些老师做交流,我们的意见也没有反馈给学校。这次听课没有带笔记本电脑,只是手记,我担心自己时间长了会忘记听课时的点滴感觉,加之明天又要进行视频说课的选拔了,只能抓住今明两天晚上的时间,把自己对这几节课的一些浮浅的想法粗略地写出来,希望有空能够和这些老师再做交流,也希望一同听课的教研室刘海主任、教研员姜金荣、袁芳、王惠云四位老师能够给予补充。

一小的xx老师是刚刚接手综合实践活动的新人,过去是教信息技术的老师。她的活动课题是《如何设计调查问卷》,这显然是方法类的课。从视频导课、问卷设计、课堂组织来看,张老师下了一番工夫,但由于接触这门课时间不长,她在处理整体效果时,对活动掌控不足,过于老成练达,缺乏亲和力。导课的视频资料也存在文字闪现过快、画面切换过频、音响控制过大的问题,如果不进行编辑是不适合当堂展示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活动中出现的调查问卷范例,其本身并不严谨,学生在此基础上逐条总结的“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当然也并不规范。在展示范例后继续围绕节能减排展开学生自主的问卷调查,感觉没有拓展,而且把学生的思路局限过窄。

一小的xx老师是一名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教师”,参加过去年在伊犁举办的研讨会。她的活动课题是《访谈的方法》,虽然也是用视频导课,但选用的《鲁豫有约》中一段和刘谦的对话,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效果还不错。接下来通过事先设计好的三个问题,让学生逐步归纳出访谈法的注意事项,其中有一项是关于“螃蟹”的,惜乎螃蟹一物非我边疆娃所熟知,不如换成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后面又展现的《大学生民族意识现状调查访谈提纲》又一次脱离学生实际,不容易引起学生关注。活动中学生的活动时间略短,前面20分钟的铺垫略长,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价值,所以在反馈交流时学生做的少。其实反馈本身也是一种访谈,却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

四中的xx老师的课题是《采访法指导》,采访法与访谈法在外延上不同,所以我们资源包采用的是访谈法。整节课中,学生的分组人数过多,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倡导的自主学习理解有误,这其实是和四中没有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有关——四中过去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柳英老师的个人素质还是不错的,但师生共同缺乏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习惯,全课亮点不突出,可惜后半部分我外出商议事情没有能听完,希望其他教研员能补充一下。四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参赛形式一直是单兵操练,他们的王裕萍、哲艳老师都参加过自治区研讨会,并都取得过第一名的好成绩。四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研工作,这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方面,他们采取的单兵操练模式,能够在研讨会取得好成绩,却没有开设这门课,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三小xx老师的主题是《学做小记者》,她这个活动也是百校联谊的活动,我在前面点评过。她这次没有更换,也没有再修改,所以我也没有再看。百校联谊里,五小的崔爱娣、二小xx都更换了主题,积极思考,认真准备,这种好学上进的态度值得我们肯定。

六小的xx老师的学科背景是数学,所以不但选题是数学问题《搭配中的学问》,而且前半部分也过多偏向于数学课程,使我开始误以为是一节数学课里的综合活动,但从后面环节来看,这是一节主题类的综合实践活动。前半部分的学科性质非常明显,知识的获得是传递式而不是体验式的,学生的讨论是被动式而不是主动性的。一个亮点是在在要求学生自己分组搭配时没有限定范围,学生能够自由发挥。最后一个小组的合作存在问题,只有一个学生在活动,其他学生或观或思或望或走神,看来关注全体方面蔡老师还是没有做到。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搭配的效果教师没有深入点评,甚至有的搭配组合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也没有指出,似乎仅仅是为了搭配而搭配,又有数学课的痕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