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书记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 导航 > 优秀范文: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书记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优秀范文: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为了更好的记忆,也是为了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优秀范文: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庄严的政治宣示,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讲话精神,首先要深入理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一)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大致上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历史阶段。

前一个阶段,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后一个阶段,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组织起来并空前团结,冲破重重难关,革命、建设和改革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奋斗中得出了两个最重要的历史结论:唯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要救中国、发展中国,必须同时代特征和我国国情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种结合的成功范例。

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16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在这16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人民先后作出了两次重大的历史选择:第一次是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第二次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带领全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带领全国人民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实践中开创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证明,中国人民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因为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国情。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是在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对中国国情认识不深、把握不够,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过一些失误和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逐渐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社会主义。历史证明,只有这样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裕。

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因为这条道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在深刻分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科学社会主义走过了近160年的风雨历程。社会主义既经历了凯歌高奏的年代,也经历了发展受挫的岁月。尽管发生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但社会主义仍然是人类发展的正确方向。我国改革开放以来29年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同时代特征和本国国情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因为这条道路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是贫穷,而是要求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此,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力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存在和发展的,只有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才是科学合理的,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有效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从根本上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且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1982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之后,我们党一直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之后又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结合进入了新的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共同理想,又是发展道路,还是奋斗目标。作为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能够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作为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光明道路。作为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证明,这是一个顺乎民意、凝聚民心、聚集民力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理想、道路与奋斗目标有机统一起来,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优秀范文:学习贯彻******总书记“6.25”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优秀范文:学习贯彻总书记“6.25”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的详细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色是当代中国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必须毫不动摇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庄严的政治宣示,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讲话精神,首先要深入理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一)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大致上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历史阶段。

前一个阶段,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后一个阶段,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组织起来并空前团结,冲破重重难关,革命、建设和改革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奋斗中得出了两个最重要的历史结论:唯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要救中国、发展中国,必须同时代特征和我国国情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种结合的成功范例。

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16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在这16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人民先后作出了两次重大的历史选择:第一次是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第二次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带领全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带领全国人民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实践中开创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证明,中国人民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因为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国情。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是在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对中国国情认识不深、把握不够,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过一些失误和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逐渐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社会主义。历史证明,只有这样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裕。

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因为这条道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在深刻分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科学社会主义走过了近160年的风雨历程。社会主义既经历了凯歌高奏的年代,也经历了发展受挫的岁月。尽管发生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但社会主义仍然是人类发展的正确方向。我国改革开放以来29年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同时代特征和本国国情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因为这条道路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是贫穷,而是要求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此,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力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存在和发展的,只有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才是科学合理的,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有效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从根本上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且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1982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之后,我们党一直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之后又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结合进入了新的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共同理想,又是发展道路,还是奋斗目标。作为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能够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作为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光明道路。作为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证明,这是一个顺乎民意、凝聚民心、聚集民力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理想、道路与奋斗目标有机统一起来,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这是篇好内容,主要描述社会主义、中国特、发展、坚持、道路、中国、建设、人民,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富于创新,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阐述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开好党的十七大,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一重要论述精辟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历史经验,深刻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大家表示,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机遇、新挑战,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我们要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全面落实四个“坚定不移”,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鼓舞斗志。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按照总书记讲话中所要求的,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加强学习、勤奋工作,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要肩负起艰巨的使命、担当起繁重的任务,努力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新征程上,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富于创新,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阐述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开好党的十七大,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一重要论述精辟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历史经验,深刻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大家表示,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机遇、新挑战,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我们要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全面落实四个“坚定不移”,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鼓舞斗志。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按照总书记讲话中所要求的,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加强学习、勤奋工作,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要肩负起艰巨的使命、担当起繁重的任务,努力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新征程上,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习胡锦涛同志“6.25”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地把生活作风建设列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强调领导干部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胡锦涛同志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这些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讲话的精神,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把生活作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摆到重要位置,认真抓实抓好。
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不是小事
领导干部作风是领导干部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生活作风作为领导干部作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映着领导干部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对整个社会风气有着重要影响。
从总体上看,当前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是好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在生活上注重道德修养,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廉洁自律,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但也不可否认,少数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贪图享乐。讲排场、比阔气,办公条件追求豪华,生活要求趋于奢侈,甚至沉溺于酒绿灯红之中,腐败堕落,道德败坏。二是精神萎靡。精神空虚、意志消沉,对本职工作缺乏热情,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甚至热衷迷信活动,喜欢问卦占卜、烧香拜佛。三是思想庸俗。在领导集体中,惟我独尊,作风霸道,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不讲正气、不讲团结、不顾大局;在日常交往中,把人际关系庸俗化,拉山头、搞帮派、划“圈子”;等等。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不太重视生活作风建设,认为生活作风纯属个人私事,他人和组织无权过问,也没有必要过问;或者认为生活作风上即使存在一些问题,也只是“小节”,不必小题大做,更无须上纲上线。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不是私事,也不是小事,而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政治问题。这是因为:
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与党的形象密切相关。一个政党的形象如何,固然与其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关系最直接,但也与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相关联。实际上,人民群众总是从身边的领导干部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来认识和评价我们党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好,党的形象就好。如果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方面不注重道德修养,情趣低下、贪图享乐,甚至腐化堕落、道德败坏,就会极大地损害党的形象。

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影响社会风气。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民风淳。领导干部所处的地位和所具有的影响,决定了其言行往往能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如果领导干部在生活上作风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守道德,就会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产生促进作用;反之,如果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方面不检点、不自重,甚至品质低下、道德沦丧,就会严重败坏社会风气。
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关系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大量事实说明,领导干部经济上的腐败与他们在生活上的腐化和道德上的堕落有着密切关系,许多腐败分子正是从追求生活上的享乐而逐步走向腐败和犯罪深渊的。
积极探索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建设,必须把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纳入到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整体工程中去。同时,注意研究和把握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特点和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索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加强教育是基础。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反映。因此,加强思想教育是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基础。应进一步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纪律观念教育等,使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生活作风上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健全制度是保证。制度更带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全局性。应根据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健全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大力推进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这主要包括: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考察考核制度,将生活作风情况明确纳入领导干部考察考核的范围;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拓宽监督渠道,将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情况置于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实现监督的公开性和广泛性;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在对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状况进行科学考察考核的基础上,对生活作风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不仅不能提拔重用,而且要根据有关党纪党规进行严肃处理。
努力学习是前提。对领导干部个人而言,加强学习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生活作风的前提。应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认真学习党章以及党纪党规,进一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意识,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时,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真正做到知荣辱、明礼仪、讲诚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努力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
严格自律是关键。严格自律,总的来说就是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重,就是清醒认识自身所处的地位和肩负的责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自省,就是经常对照党员干部的标准,对照党纪国法的规定,“吾日三省吾身”,认真查找不足并及时改正;自警,就是自我警示、警钟长鸣,经常检视自己的生活作风,反思他人堕落的教训并引以为戒,始终保持一种如履薄冰的心态;自励,就是志存高远、追求高尚,以身作则、廉洁自律,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守得住小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