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关于阅读论语的演讲稿 > 导航 > 《论语》阅读心得

关于阅读论语的演讲稿

《论语》阅读心得。

人的思维和想法,总是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变。心得体会可以把自己当做书中的「主角」来写。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论语》阅读心得”,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论语》阅读心得

1

之前谈到孔子,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老先生,而现在我又在孔子的正直中感受到了一点可爱。

一个例子是孔子向子路发誓。《庸也》中,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所者,相当于现在的假如的话,据说是先秦人发誓常用的格式。可见孔子发誓不只慎重,而且懂行,或者说在和学生拉近关系。再如天厌之,相当于现在的天打五雷劈不得好死之类,好多人张口就来,慎重归慎重,又再普遍不过。而一旦连续反复,孔子那发誓赌愿的倔劲也就够吓人,而且唯其越倔则越吓人,越倔则越平易,越吓人则越可爱,越平易则越亲切。

2

在教育原则的问题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它蕴含了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的意义。在孔子之前的时代,平民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为打破这种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孔子积极推广私学,认为这样可以使任何愿意学习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根据《论语述而篇》所记载,为了贯彻有教无类的方针,孔子规定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意思是:无论何人,只要是有心学习者,仅需主动奉送十条干肉,就可以成为其弟子。孔子招收学生不分贵贱、贫富、地域、种族的原则,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平民乃至寒门子弟,兼收并蓄,因材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观与仁思想的融合。

3

在大家手中的这本论语中,解释是君子不能像器物一样,只有一种用途。

这让我想到当今教育领域很热门的一个话题,就是专才和通才的区别。许多双一流大学都在推进通识教育,但并不是每一项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一些学科的课程泛而杂,学生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

孔子这一句君子不器是不是失去了其合理性了呢。

我认为是没有的。在当代仍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其内涵要稍微变化。这样的通,是触类旁通的通,是要在相近的范畴内的通。我曾经听一位老师说,他认为外院的学生,大一要上高等数学,但是不用上哲学,有点不可思议。对西方文化的学习,离不开对哲学的基本理解。例如政治家,要对历史有所涉猎;历史学家,又要对哲学有所了解。英语专业的同学,可以向语言学发展,也可以向翻译领域发展;翻译专业的同学,可以向文学翻译发展,也可以了解社会科学类的知识。有一个精通的领域作为起点,然后向周围的领域进行发散,我认为这样理解君子不器,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内涵。

4

《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如在,也就是不是真的存在, 只是祭祀者在心中认为祭祀的对象存在; 而祭神如神在,指的是神未必真的存在,只是主持祭祀的那个人认为神存在。也就是说,祖先和神明是否真的存在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主持祭祀的人的认知,这样的祭祀实际上就是祭祀者一个人的活动。孔子祭祀思想真正的内涵是人们通过祭祀活动实现对崇高人性的追寻以及对心中信仰的表达,人们祭祀的本质是祭奠心中的神,而不是祭奠客观存在的神,祭祀只是一种过程与形式,是祭祀人祭奠心中神性的流程。孔子的祭祀思想要求人们追求心中的神,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真我。

5

诚信是中国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它是做人的前提、人生的基础。

如何让自己拥有诚信呢,那便是培养恒定如常之心。孔子说:无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本来什么都没有,却装作有;本来很困顿,却装作饱满富足,这样的人很难保持始终如一,因为他都没有勇气面对现实,真诚面对自己,更不用说对别人守信用,从一而终了。

怎样判断自己保持了恒常之心呢?这需要我们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保持平常心。孔子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即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爱一个人希望和他长长久久,而若恨上这个人,又希望他马上消失,这样极端的感情用事,就会使自己陷入迷惑之中,失去内心判断的标准。所以,对世界守信,对他人守信,要看看能否对自己的生命忠诚守信。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
我觉得《论语》在今天最重要的的是给了我们现代人一双眼睛,一双看心灵的眼睛,让我们在这个物化的时代,了解到在我们的内心其实还有一片广阔的天空。我们的快乐其实来自于这片还未开垦的土地。教我们自己为自己营造一片精神的乐土,让我们把目光由只向外看转为向内看,完满自己的内心,做一个心胸开阔,心境敞亮,心态坦然的人。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孔夫子的这个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一种饱和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后来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学习《论语》,学习任何经典,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使我们尽早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岗位,都有一种无愧的交待。
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圆润地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大概这就是《论语》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
一、天地人之道
二、心灵之道
三、处世之道

四、君子之道

五、交友之道

六、理想之道

七、人生之道

我想我们不应该在怨天尤人了,因为这个社会是要发展的,在发展中与我们个人的利益出现冲突是必然的。在面对这种冲突的时候我们怎样让自己的工作、生活变的快乐?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我们既然无法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只能去适应环境,无法阻止社会的发展,只能加快脚步适应社会的发展。把自己周围环境、自己生存的社会给予的压力变成一种生命的张力,做到从心所欲。

《论语》心得


司马牛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尽管这段话不是出自孔子之口,但也代表了《论语》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念: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的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

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的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遗憾。

一种遗憾其实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来自一个报刊的记载,写的是英国著名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的故事。

这个女孩子小的时候经历过一次意外:

一天,她跟着妈妈去看牙医,这本来十分很小的事情,她 以为一会就可以跟妈妈回家了。但是我们知道,牙病是会引发心脏病的,可能他的妈妈之前没有检查出来存在这种隐忧,结果让小女孩看到的事惊人的一幕:他的妈妈竟然死在了雅克的手术椅上。

这个阴影在他的心中一直存在着。也许他没有想到要看心理一道横,也许他从没有想过应该根治这个伤痛,它能够做的就是回避、回避、永远回避。在牙痛的时候从来不敢去看牙医。

后来他成了著名的球星,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有一天被压痛折磨的实在忍受不了,家人都劝他,就请牙医到家里来吧,咱们不去诊所,这里有你的私人律师,私人医生,还有所有人陪着你,你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于是请来了牙医

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正当牙医在一旁整理手术器械、准备手术的时候,一回头,吉姆·吉尔伯特已经死去。

当时伦敦的报纸,技术这件事情是用来玩这样一句话评价:吉姆·吉尔伯特是被四十年来的一个念头杀死的。

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一个人的遗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它可以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阴影,影响到你的生命质量。

当然很多人不见得会面临上述这种极端的例子,但你们一定听过这样的说法,一个人在愤怒或忧虑时,如果用一个测量仪检测你呼出来的 空气,它是灰色的,其中的二氧化碳会特别多,所以,长期困扰于人生的遗憾中而不能自拔,对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是会有所损害的。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

学习《论语》心得


学习《论语》心得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国庆期间,有幸效古子路公西华侍坐之风,在王、李二位先生座下听课数日,深有感悟,言之如下:

【读经之乐】

可以说,这是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不但使我深得其乐,也发我以深思,把以前的很多工作思路重新做了调整。

如王先生所言,学习论语,固然要弄懂字句意思、内涵,但如果一味追求到底什么才是最正确的意思,那就难免陷入寻章摘句之腐儒的误区了。

我之前对此也有所心得。从古到今,对论语的注解何止一家,远有何晏王肃之注,中有朱子程子之解,近有杨冯等大家之论,莫衷一是,也永远不可能衷一是,因此我之前的见解是:第一,一定要取诸家之一,否则偏之太远,不可取;第二,诸家之中取一个对个人实际最有用的,吾于武成,于二三策而已矣,理论的最终意义是指导实践,对实践有意义,方为学习的本质。

此心得对于生活工作学习颇为有用,所以也一直这么去做的。而这几天经王先生熏陶之后,忽觉自已这种办法,其实格局也小了。

任何思想的最大意义,不仅仅在于用,更重要在于道;不在于方法,而在于方法论。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正颜,正色,正气,正心,读经,善养浩然之气,这才是更大的格局,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不教而教,这才是更大的意义。

就个人的实际工作而言,我以前一直注重研究学生的世界,以便从他们的世界去引导,所以我会花费与学习国学同样的时间,去了解他们喜欢的音乐、游戏、书籍、爱好等等,绘事后素,先有了彼此的共鸣,一切的思想工作才有意义,否则就是大道理的唠叨,完会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触及他们的灵魂,从而无法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

而现在,我则要更加创造性的去做这项工作,让共鸣不单单成为一个手段,更可以成为一个结果,达到不教而教,循循善诱欲罢不能的境界。当然,具体方案,尚须继续消化理论,并与实践结合,教育无小事,不可仓促而就。一定在不断的案例积累中如履薄冰,摸索前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守乎论语】

我读书颇杂,这点于30岁之前尚可,但我今年34,再只开卷有益,总感觉有失之杂乱之嫌,所以也很想在方向上对某本书专攻一些,多提升一些。

然而具体选哪一本书来专攻,一直犹豫不决。既贪史记之宏大,又恋通鉴之广博;既羡老子之清心,又慕兵法之多能;还有庄子之华、离骚之美、诗经之雅、周易之练,再加上些好读左传、讽咏皆上口的古风,所以总觉的什么都好,总也定不下来。所幸有了这次集体的学习和交流,让我充分体会到了论语的乐趣,所谓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人生有时就是这样,刻意追求未必是最好,蓦然回首间的刹那才是永恒,一次学习班,就让我锁定了要精读论语的决心。

加之这个对于我工作的意义也非常大。论语的主体本就是孔子教导学问的语录,在对话之间,我常能感觉的孔子当时教学的方法,也常能联系到当下对自己学生的教育。孔子不但言传,而且身教,往往是一动一静,皆是学问,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很多时侯,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更大。

不管是教育还是修身,在我看来,永远都是一个学习力的问题,必须学无止境。而这种学习可以涉及到方方面面,学国学经典是学,学现实生活一样是学。看漫威电影,伴随钢铁侠的科学进化的其实一直是格物致知自诚自明;看王者荣耀游戏,一次次英雄技能的使用,其实就是君子当仁不让的具像化;刷抖音,其实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一种客观表现,时习之乐尽显于此;网络歌曲的火爆,其实就是从先秦散文到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的延续,大众文学娱乐,永远在朝着下里巴人的方向前进,只不过其中往往需要阳春白雪的润色而已。

国学的意义,绝不是脱离实际的世外桃源,而是对现实的强大指导意义。它最重要的是思想,而不是仅仅是文字片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