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实习报告 > 认识实习实习报告 > 导航 > 过控认识实习自我总结

认识实习实习报告

过控认识实习自我总结。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经历过实习的学生会更明白自己的方向,实习期结束之后,我们需要写下实习工作报告,实习报告可以使从我们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一篇好的实习报告应该要包括哪些内容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过控认识实习自我总结》,感谢您的参阅。

过控认识实习自我总结

1. 引言

生产实习是高等工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对于同学们接触工人、了解工厂、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未来工作、扩大视野,并为后续课程学习增加感性认识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很多课程比较抽象,很多知识在没有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是很难让人理解的,因此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去工厂认识实习与生产实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工科学生的生产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感性认识基础的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时间虽然短暂,但在带队老师和工人师傅的细心介绍和耐心指导下,我感觉受益匪浅。

2. 实习目的

a) 通过观察和分析化工设备各生产过程,学到本专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了解化工设备制造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对后续课程的理解;

b) 理论联系实际。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实习场所看到的实际生产技术,使理论知识得到充实、印证、巩固、深化,既体会学习书本知识的必要性,又提高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c) 得到一次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3. 实习单位简介在半世纪拼搏与奋斗中,xx人形成了团结、实干、创新、奉献、为精神的企业文化,坚持为出资人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员工负责、为用户负责的企业宗旨,增强凝聚力,强化执行力,提高创新力,诚信经营,合作共赢。荣获全国双爱双评先进企业、xx省先进基层党组织、xx市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称号。20xx年5月,公司与全国520家重点企业之一的xx-xx煤业集团进行战略合作,xx集团出资8120.5万元,成为企业最大股东,公司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注册资本增至15000万元,企业实力、发展后劲明显增强。xx集团的加入,确保了优质原料煤的安全有效供应,也为公司走上规模扩张之路带来了有力支持,企业在投入25000万元,完成20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10万吨甲醇技改项目的基础上,于9月底,出资并购了xx-xx化工有限公司,注册设立xx-xx化工有限公司,投资20xx余万元改造了合成氨生产装置,成功启动了碳铵生产,最高日产超过600吨。

20xx年,xx-xx化肥有限公司与xx-xx农业生产资料连锁公司共同出资成立xx-xx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对公司产品的服务进行有效延伸:专注于生产经测土配方证明适用的复合肥料,专注于网络服务的北京乐姆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xx销售处农化队伍建设等。

主要产品:xx、xx、好望角牌尿素、碳酸氢铵、磷复肥.复合肥料品牌还有三有,亚菲利及乐姆等.

4. 实习内容

4.1 准备工作

实习第一天为准备资料时间。首先,我们到学校图书馆借阅与实习内容相关的书籍。然后,利用空余时间熟悉实习内容,并结合辅导书籍整理实习相关资料,记录好不懂得地方,方便到实习工厂后解决疑问。

4.2 理论课

第二天正式坐车前往xx化肥厂。由于实习地点离学校较远,不能每天返回学校住宿,因此学校在实习工厂附近为我们安排了住宿。到达xx市区并安顿好后,主要的任务就是熟悉实习工厂及住宿周边环境,确保接下来的实习任务顺利完成。

真正到工厂实习的第一天,上午主要是理论课。首先给我讲课的是工厂负责安全生产的主任,他主要给我们介绍了化肥厂的一些安全规章制度及措施。通过他的讲解我们知道:在化工厂里,人生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工厂严格按照国家《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规定实施,工厂的准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并倡导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工厂性质为: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易灼伤、连续性生产的高危企业,危险性较大。但工厂里大都实行自动化控制,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他还教了我们一些小方法,比如,进厂之前看风向,遇气体泄漏时往逆风方向逃跑。此外,进入工厂还要注意穿着,不能穿短裤,尽量穿长袖衣服,以防被灼伤。进厂之后,也要注意观察厂里的设备,如管道高度,地沟面,空中和地面的一些其他事物。

接着,工厂工艺流程的负责人给我讲解了该厂主要的工艺流程,并对工艺操作条件做扼要分析,弄清主线流程中机器设备的作用,方便我们接下来的实习过程。

工艺流程图:

4.3 实习参观

4.3.1 合成氨概述合成氨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和复合肥料。氨作为工业原料和氨化饲料,用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2%。硝酸、各种含氮的无机盐及有机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都需直接以氨为原料生产。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德国化学家哈伯1909年提出了工业氨合成方法,即循环法,这是目前工业普遍采用的直接合成法。反应过程中为解决氢气和氮气合成转化率低的问题,将氨产品从合成反应后的气体中分离出来,未反应气和新鲜氢氮气混合重新参与合成反应。合成氨反应式如下:

n2+3h22nh3

合成氨的主要原料可分为固体原料、液体原料和气体原料。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合成氨技术趋于成熟,形成了一大批各有特色的工艺流程,但都是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原料气制备过程、净化过程以及氨合成过程。

xx化肥厂地处苏北平原,天然气主要靠西气东输,价格昂贵,但周围煤炭资源较丰富,因此采用煤炭进行造气。生产过程中,煤炭经脱硫、脱c、转化等工序,制得合成氨的原料气半水煤气,它的主要成分为h2,n2,co。h2、n2混合气体经压缩后送入合成工序合成制得氨,后由冷冻工序提供冷源值得分离产品氨。上述工艺过程大致可分为制气、净化和合成三个部分。此外还有一套完整的蒸汽动力系统穿插于各个工序内。

其基本流程图如下:

4.3.2 原料气的制备

4.3.2.1 原料气制造

氨的合成以氮、氢两种气体为原料。原料气制造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制造生产合成氨所用的粗原料气,即氢气和氮气的混合物。要生产合成氨,首先要制造含有氢、氮混合气的原料气。氢气来源于水蒸气和含有碳氢化合物的各种染料,xx化肥厂采用xx来制原料气。将煤放入半水煤气发生炉里,交替通入空气和水蒸气或连续通入富氧空气与水蒸气,就可以得到半水煤气。半水煤气的有效成分是 和 ,还含有co、co2和 等杂质。半水煤气净化后,可做合成氨的原料气。

4.3.2.2 原料气净化

脱硫工段:变换

利用一氧化碳与水蒸气作用,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变换反应,去除原料气中的大部分一氧化碳,并生成等体积的氢气。

变换时用铁铬系或铜锌系或钴钼系作为催化剂。铁铬系中变催化剂的活性温度为320550℃,但对 等抗中毒能力差;铜锌系低变催化剂的活性温度为20xx80℃,对 的抗毒能力差;钴钼系全低变催化剂的活性温度为180500℃,但对 等抗毒能力强。

脱碳工段

原料气经一氧化碳变换后,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既有在原料气制造过程中生成的,也有变换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脱碳工序就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脱除去原料气中的大部分二氧化碳,并回收二氧化碳作为工业原料。

精炼工段

合成氨原料气经变换和脱碳后仍含有少量的co和co2,它们的存在将构成对氨合成催化剂的影响。精炼工段的任务就是脱除少量的co和co2,以及微量的 、 等,此外,还有一些气体,如 、 虽然对催化剂无毒,但会影响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在可能的条件下,也要除去,得到符合氨合成要求的洁净氨、氮混合气,清除杂质的方法常用的有三种。

铜氨液吸收法吸收co、co2和 等气体。

转化法使co、co2在较低温下转化为 。

液氮洗涤法让气体在低温下,使杂质气体逐一液化,最后用液氮洗涤,这可以比较彻底地清除有害气体。

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流程

我国以煤为原料的中型合成氨厂多数采用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三催化剂净化流程,即采用脱硫、变换和甲醇化三中催化剂气体,以代替传统的铜氨液洗涤工艺,以煤为原料的小型氨厂则采用碳化工艺,用农氨水吸收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铵产品,将脱碳过程与产品生产过程结合起来。4.3.2.3 氨的合成

4.3.2.3.1 氨合成工艺条件

温度:

合成塔壁 150℃

进塔主气流 175℃-185℃

分流气出塔 150℃-160℃

零米360℃-380℃

一段热点460℃-470℃

二段进口400℃-430℃

废锅进口310℃-340℃水冷进口75℃

水冷出口30℃

氨冷出口05℃

压力:

系统压力 31.4 mpa

输氨压力 1.9 mpa

放氨压力 2.55 mpa

氨蒸发压力2.45 mpa

废锅蒸汽压力1.3 mpa

总回收压力:0.4-0.7 mpa

气体成分:

补充气co+co2 20ppm

进塔h2/n22.0-2.8

进塔ch4+ar20%

进塔nh3%:2.5%

将符合要求的氢、氮混合气压缩到一定压力下,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氢氮气合成为氨。一般由压缩、合成、冷冻等岗位组成。氨的合成氨是一个体积小的,有催化剂参与的可逆放热反应。 氨合成催化剂采用以铁为主的催化剂,它有多种型号。我国生产使用的a10型催化剂,起燃温度为370℃,耐热温度为500℃,活性最高的温度为450℃左右。

1、分流进塔:反应气分成两部分进塔,一部分经塔外换热器预热,依次进入塔内换热管、中心管,送到催化剂第一床层,另一部分经环隙直接进入冷管束,两部分气体在菱形分布器内汇合,继续反应,这样使低温未反应气直接竟如冷管束,稍加热后,作为一、二段间的冷激气,从而减少冷管面积和占用空间,提高了催化剂筐的有效容积,并强化了床层温度的可调性。同时仅有6570%的冷气进入塔内换热器和中心管,减轻了换热器负荷,因而减少了换热面积,相对增加了有效的高压容积,也使出塔反应气温度提高(310340℃),即回收热品位提高。气体分流进塔使塔阻力和系统阻力比传流程小。

2、进塔外换热器的冷气不经环隙,这样温度更低,使进水冷器的合成气温度更低(约75℃左右),提高了合成反应热的利用率,降低了水冷器的负荷和冷却水的消耗。

3、水冷后的合成气直接进入冷交管间,由上而下边冷凝边分离,液氨在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分离,既提高了分离效果,又减小了阻力。

4、塔后放空置于水冷、冷交后,气体经连续冷却,冷凝量多,因此气体中氨含量低,惰气含量高,故放空量少,降低了原料气消耗。

5、塔前补压:循环机设于冷交之后,气体直接进塔,使合成反应处于系统压力最高点,有利于反应,同时循环机压缩的温升不消耗冷量,降低了冷冻能耗。

6、设备选用结构合理,使消耗低,运行平稳,检修量减少,工艺趋于完善。

7、选用先进的自控手段,如两级放氨,氨冷加氨,废锅加水,系统近路的控制,均用了dcs计算机集散系统自动化控制,冷交、氨分用液位检测采用国内近几年问世的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等新技术使操作更加灵活、平稳、可靠,降低了操作强度。

4.3.2.3.2 氨的净化和输送

由合成车间液氨仓库经液氨升压泵加压后的原料液氨,压力大于(表压),温度约20直接送入尿素生产车间27米楼面的液氨过滤器,进入液氨缓冲槽原料室。

4.3.3 尿素的合成

4.3.3.1 尿素的基本性质

尿素的化学命名为碳酸铵,分子式是 .尿素是无色,无嗅,无味的针状或棱柱状结晶,工业产品为白色,含氮量为46.6%,分子量为60.04。重度:20℃-40℃,1,335(固体),1.4(粒状)。假比重:0.52-0.64 ,0.7-0.75(粒状)

溶解度:易溶于水和液氨中,稍溶于甲醇、苯中,不溶于三氯甲烷、醚类中。

温度在30℃以上,尿素在液氨中溶解度较水中的溶解度大。

尿素合成的基本原理

用氨和合成尿素的反应,通常认为是按以下两个步骤,在合成塔内连续进行:

第一步:氨与作用生成氨基甲酸铵

第二步:氨基甲酸铵脱水生成尿素实验证明,尿素不能在气相中直接形成,固体的氨基甲酸铵加热时尿素的生成速度比较慢,而在液相中反应才较快。所以,尿素的生产过程要求在液相中进行,即氨基甲酸铵必须呈液态存在。温度要高于熔点145-155℃,因此,决定了尿素的合成要在高温下进行。

氨基甲酸铵是个不稳定化合物,加热时很容易分解,在常温下60就可以完全分解,制取尿素时为了使氨基甲酸铵呈液态,采用了较高温度,所以必需采用高压。由上可知,合成尿素的反应的基本特点是高温、高压下的液相反应,并且是可逆放热反应。

4.3.3.2 尿素合成工艺条件的选择

4.3.3.2.1 过剩氨

过剩氨是比较化学反应量所多的氨,常以百分率表示,或表示。过剩氨可以使反应的平衡趋向生成尿素的一方,使产率提高。过剩氨也可以合成速度加快,提高尿素产率,过剩氨的存在,可与系统中的水结合,从而降低了水的浓度,抑制了副反应的发生。

过剩氨的存在,带走了一部分氨基甲酸铵的生成热,不仅有利于反应平衡趋向生成尿素的方向,提高尿素产率,而且有利于维持塔内反应的自热平衡,简化了合成塔的结构,过剩氨的存在,抑制了氢酸和氢酸氨的生成,降低了对合成塔的腐蚀。但过剩氨的存在也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过剩氨的增加过大,二氧化碳转化率增加率也逐渐增加,并且提高了合成塔内反应系的平衡压力:

过剩氨的增加,会破坏反应物的自然平衡,为维持合成塔内顶定温度,就必须提高浓氨预热温度;

过剩氨的增加,会是反应混合物的比重下降,所需反应釜的容积加大,处理未生成尿素的反应物的设备也更大,动力消耗增加。

因此,在尿素水溶液全循环法中比一般在3.5-4.1。

水份

水是尿素合成过程中的产物,水存在可以降低氨基甲酸铵的熔点,有利于尿素的合成,氨基甲酸铵可以溶解在水中,故可以消除氨基甲酸铵的堵塞现象。

但是从化学反应平衡考虑,过量水的存在阻止合成反应向着生成尿素的方向移动,促进氨基甲酸铵水解等付反应的进行。造成co2转化率的下降,甚至引起合成与分解的操作条件恶性循环,水的存在也使合成塔腐蚀加剧。因此在水溶液全循环中,正常生产时避免向合成塔内送水,在过剩氨回收和液相循环中,也应力求减少水分进入合成塔,在工业生产中进行合成塔物料为1/0.65。

4.3.3.2.2 的纯度

的纯度低,不仅会降低的转化率,而且会造成合成塔的腐蚀,生产实践证明 %在86-100%时,纯度每下降1%的转化率下降0.6%左右。因此生产中过顶二氧化碳的纯度要在98%以上。

温度和压力

温度越高尿素达最大产率的时间越短,即反应速度越快,合成塔的生产强度也就提高,但温度越高,尿素产率的提高逐渐减慢,同时反应温度的提高也必须使合成系统的平衡压力提高,腐蚀速度增加,为保证尿素在液相中生成和一定的反应速度,对设备制造和防腐问题,合成塔的操作温度控制在185-190℃为宜。

合成塔的操作压力,必须大于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压力,否则会使氨基甲酸铵离解,溶液中氨气化,转化率下降,但操作压力过高,会使动力消耗增加,设备制造强度加大。因此合成塔的操作压力高于其操作条件下平衡压力10-30气压较好。

4.3.3.3 未反应成尿素物质的分离和回收

在合成塔中比为4时,约有65%的 和33%的氨转变成尿素,其余的氨和二氧化碳则以氨基甲酸铵,游离二氧化碳和游离氨的形式存在于合成后尿素熔融物种,这部分物质必须同尿素分离,以便循环利用。

为了把未反应生成尿素的从尿水熔融物分离出来,一般采用逐段降压和提温的方法,有利于 的溜出,但压力的选择,还必须考虑到,的回收,为年度的控制还必须考虑到高温对设备的腐蚀,温度和压力的选择都不宜太高太低。

为了把分离出来的回收,通常是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力,是用水和氨水,把 吸收,生成甲胺和氨水,然后返回尿素合成塔。

尿素的加工

尿素水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其热稳定性较差,在溶液加热达到一定温度以上就可能发生尿素水解反应和缩二脲的生成反应,其反应如下:

2nh2conh2=nh2conhconh2+nh3

nh2conh2+2h2o=(nh4)2co3=2nh3+ co2+h2o

两个副反应由于受温度、加热时间、溶液面上气氨分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尿液蒸发过程的操作压力越低,相应饱和尿液浓度就越高,如果达到相同浓度,蒸发压力高,相应所需温度也高。

为减少副产物的生成,避免出现结晶困难的问题,通常采用两段蒸发流程:一段蒸发的目的是在较低的压力下首先蒸发掉大量的水,然后在更低的压力下进行二段蒸发,已达到最后的浓度,两端蒸发的分界线是根据传热温差和冷却水温度而定的。

4.3.3.4 工艺流程介绍

其生产工艺流程特点是采用了二段分解、三段吸收、二段蒸发、自然通风的造粒流程,设计中未考虑解析系统,碳化氨水送碳氨母液槽。本流程分为压缩、合成、分解系统、循环系统、蒸发造粒四个生产过程,整个生产为单系统生产。

5. 实习心得体会

去工厂生产实习是我们的工科类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生产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感性认识基础的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去工厂参观实习,让我们认识了平时只能通过书本而想象的设备,在实习过程中,大家结合书本上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对工厂所用设备进行深入的了解,很多平时在学校很难理解的知识,在见到真实设备后就一下解决了。在工厂的身临其境让我们褪去了书本的束缚,真正的把理论联系到实际,在机械的轰鸣声中,在空气中弥漫的淡淡尿素味道里,在看到工厂的工人师傅认真生产,一丝不苟的表情时,我们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有了更多的理解和体会。通过此次生产实习,大家对以后的专业知识学习更加有兴趣,更加容易接受。实习时间虽不长,但在这短暂的几天内让我收获不少,这为我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f132.COM更多实习报告延伸阅读

疾控实习自我总结


疾控实习的自我总结范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在xx区疾控两个月的实习已经结束,回顾自己在实习阶段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心里百感交集。在实习过程中,自己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准确自我定位,在检验科各位老师及主任的带领下,我认真学习各专业知识,学会操作仪器,以及独立进行各检验工作,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发扬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还有老师们无私的关心和教导仍历历在目,至今仍让我为之感动。现在我选择离开这个第一次工作的地方,心里有许许多多的不舍,但是离开是为了在跟多的地方跟好的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我相信这第一次的实习经历会让我铭记一生。下面我将实习两个月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感想与体会

1、态度决定一切

作为检验科的一员,工作是一定要一丝不苟,认真仔细,有必要时一定要检验自己的工作结果,以确保万无一失,工作的时候我一直保持极大的工作热情,不仅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工作之余还经常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虽然工作中也会范一些错误,受到领导的批评,但我认为这些错误和批评是能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谨慎小心,提高工作效率。在和大家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自己缺失的东西。

2、勤于思考

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勤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刚进入检验科,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检验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也对如何适应这样的新环境感到迷茫。但为了搞好工作,服从主任安排,积极支持老师们工作。我不怕麻烦,虚心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一些技巧,明确了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能力。在具体工作中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并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

3、不断学习

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会使你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位上要有所作为,一定要对自己职业的专业知识熟悉,对自己工作所在范围内的工作技能也要熟悉掌握,这样才算是一位合格的技术人员。为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空缺,我每天不断要求自己把这些知识补上,这不管对自己还是在以后的工作中都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

二、工作成果与收获

1、理化检验

在理化实验室,指导老师是高两届的师兄师姐,自然对我关怀备至,相处融洽,他们耐心的讲解,让我很快的熟悉每个实验的原理及操作步骤,也让我对于检验这一专业更加深入的认识。我了解到许许多多在学校无法学到的更加具体的检验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如下技能:

a、了解食品和水质理化检验的卫生意义,熟悉检验的任务和基本指标,掌握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方法。

b、实习理化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c、熟悉水质各项物理指标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食品样品的预处理和常用分析方法。

d、熟悉硫代硫酸钠的标定方法,碘盐中碘含量的测定,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e、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度计,离心机的使用方法。

f、掌握检测结果的报告方式。

2、微生物检验

在微生物检验方面,指导老师是检验科主任,主任首先给我进行了生物安全教育。从中我了解到课堂中接触不了的有关生物安全的具体事项,知道在微生物实验室,不仅要求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要求自身保护,毕竟这里是一个被大量致病菌包围的地方。在接下来的几天,我逐渐熟悉自己的岗位,在主任的指导下,我开始协助主任处理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接种,划划平板,熬熬肉汤。在不断地实践中,我熟练了技术,掌握了知识,渐渐清楚一个检验人员需要做的工作,将书本上的枯燥转变为脚踏实地的实践,渐渐有了自己以后的人生方向和学习目标。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如下技能:

a、掌握餐具的采样方法,培养箱,烤箱,高压灭菌器,净化工作台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b、掌握常用的基础、鉴别、选择、特殊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c、掌握增菌培养,分离培养等培养技术。

d、掌握微生物检验常用的染色方法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e、掌握食品微生物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常见致病菌(致贺、沙门、金葡)的检验。

三、在实习过程中,我谨记着认真、细致四字,对于每一个经手的样本都做到了按照规定流程细致处理,不出差错。

因为我知道,这不仅是为将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奠定基础,更是对他人的负责。因为有了两个月的检验科实习经验,我才能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到认真细致对于检验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在这短暂的实习时间里我获益匪浅,实习期间的收获将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无法用言语简单准确和清晰的概括我此刻的感受,有感激也有不舍。感谢江岸区疾控领导以及检验科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教导,我将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牢固的操作技能,更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走上将来的工作岗位!

建环认识实习自我总结


建环认识实习自我总结

一、基本情况

时 间:20**年11月9日至20**年11月13日

地 点:锅炉房、文理大楼等

人 员:建环专业老师、08建环全体同学

理论指导: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

实习目的:了解采暖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各设备的功能;了解各种空调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各设备的功能;了解燃媒、燃油及燃气锅炉的构造与原理;了解制冷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各设备的功能;了解制冷的原理以及系统组成;了解冷库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冷却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并通过实习,开拓视野,巩固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了我们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今后全面的专业课程学习找准方向。

实习内容: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别参观了校本部锅炉房、文理大楼、工商局锅炉房等地。我们先是参观了文理大楼地下室,在那里,老师详细为我们讲解了各个设备的功能、设置方式等。让我们对照着实物,温故学过的知识。在我们对这些设备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参观了泰安的电厂和其他一些机构的供暖通风设备以及济南某建筑工地正在建筑中的暖通设备。使我们从设备的安装到设备的运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二、实习感受

(一)这次实习使我对建环的主要设备有了以下认识:

空调,简单的说,就是利用机器设备,对空气进行调节和处理,使人们生活在一个简单,舒适的环境之中,学习,工作,娱乐等。一般来说,它的组成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器,蒸发器。这几四部分通过管道连接组成一个封闭系统,系统内充注一定量的制冷剂。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经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流经节流器,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物体,然后低温低压的液体在蒸发器中吸收来自室内空气的热量,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低温低压的气体又被压缩机吸人。载冷剂或室内空气经过蒸发器后,释放了热量,空气温度下降。如此压缩-----冷凝----节流----蒸发反复循环,制冷剂不断带走室内空气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房间的温度。制冷剂一般采用昂和氨两种,实习期间我们参观的都是采用这两种做制冷剂的。

锅炉整体的结构包括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两大部分。锅炉中的炉膛、锅筒、燃烧器、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构架和炉墙等主要部件构成生产蒸汽的核心部分,称为锅炉本体。锅炉本体中两个最主要的部件是炉膛和锅筒。锅炉的构造及运行图: 在水汽系统方面,给水在加热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经给水管道进入省煤器,进一步加热以后送入锅筒,与锅水混合后沿下降管下行至水冷壁进口集箱。水在水冷壁管内吸收炉膛辐射热形成汽水混合物经上升管到达锅筒中,由汽水分离装置使水、汽分离。分离出来的饱和蒸汽由锅筒上部流往过热器,继续吸热成为450℃的过热蒸汽,然后送往汽轮机。

在燃烧和烟风系统方面,送风机将空气送入空气预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在磨煤机中被磨成一定细度的煤粉,由来自空气预热器的一部分热空气携带经燃烧器喷入炉膛。燃烧器喷出的煤粉与空气混合物在炉膛中与其余的热空气混合燃烧,放出大量热量。燃烧后的热烟气顺序流经炉膛、凝渣管束、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后,再经过除尘装置,除去其中的飞灰,最后由引风机送往烟囱排向大气。

(二)问题与不足

在认识实习过程中,虽然我们自始至终都保持了极大的激-情,去一一发掘那些奇妙精细的结构,去请教我们悬而未解的疑问,但是,我们仍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设备名称功能记不清、管道理不清等问题时有发生。

三、实习总结

在短暂的实习中,在老师和工人师傅的帮助下,我学到了许多。通过实习,我了解了采暖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各设备的功能;了解了各种空调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各设备的功能;了解了燃媒、燃油及燃气锅炉的构造与原理;了解了制冷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各设备的功能;了解了制冷的原理以及系统组成;了解了冷库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了冷却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周的实习很快就结束,在这段日子我学到很多东西,看到了很多以前在课本中没有见过的东西,把以前在书本上学到知识联系到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切身的感受到了这门专业在国家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并尽可能地把书本知识用于实践!

认识实习报告总结:认识实习报告范文


这篇关于《认识实习报告总结:认识实习报告范文》,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认识实习报告总结:认识实习报告范文

匿名
具体描述:
一、前言: 古人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自从走进了大学,距离工作就不远了,学校为了拓展我们学生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我们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在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两年之后,组织我们进行认识实习。认识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了解一个企业是怎样进行营销工作,怎样进行生产的。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学校也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目标。

二、实习时间: 20xx年1月4号-1月6号 三、实习内容: 1、20xx年1月4日,学校组织我们到茂名铁路运输公司进行了参观和学习。这是茂名石化下属的一家铁路运输公司,用于乙烯、石油、沥青等产品的运输。通过参观该公司的指挥楼、听取该公司员工对我们讲述他们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流程,讲解他们所用的管理系统是如何反应现实问题以及他们如何应对。之后我们还参观了用于运输的火车,铁路运输成本低,速度快,可以有效降低公司的运输成本,提高公司的效率。 2、20xx年1月5日,学校组织我们到茂名石化物质供应中心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听取该公司的李主任讲课。李主任从茂名石化的发展历史以及该供应中心的情况给我们做了详细介绍,他还几次从营销的角度来给我们讲许多营销的策略与技巧,强调了营销过程中要突出自己产品的卖点,只有自己产品有闪亮的卖点,才能成功地销售出产品,他还带领我们参观他们的各个仓库,也介绍了他们的运输情况与仓储管理的情况。 3、20xx年1月6日,学校组织我们到众和化塑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和学习讨论。在参观众和化塑集团有限公司时,公司的一个员工跟我们说明了参观所必须要注意的问题,介绍了该公司生产的流程,详细讲解了各个生产流程,解释了一些生产上用到的专业用语。之后我们先参观了该公司的最后一个环节,即所谓的“脱挥”,在那一条生产线上,从装袋-封口-叠放都是全自动,无需人员操作,仅有一人在旁边看着以免发生什么意见,还有一人开着叉车将货物放入仓库,在这里,我见识到了机械化生产,在这家公司的生产线上,几乎看不到人员操作,通过了解,该公司的员工大多在控制室,通过电脑等系统要操作生产流程。然后,我们又来到了众和化塑集团有限公司的又一个分公司,该公司是通过上一公司生产出来的K胶进行溶解,然后抽丝,将这些丝缠成纱绽,然后通过机器用经纬交叉的方法织成像袋面,还有专门的员工在那里检验袋面是否合格,经检验合格后再转送到另外一个车间进行袋面的印花,加工以及缝合成一个袋子。据了解,一名员工一天可以缝合3000个袋子,一个袋子可以卖8厘钱,这些袋子的销量很不错。 4、20xx年1月6日晚上,我们在学院第二教学楼A栋301听众和化塑集团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聂经理的讲座。在讲座上,他介绍了他的主要经历,还主要讲了四方面的专题:一是营销人员的职责与薪酬,二是企业定价与谈价,三是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四是营销人员的素质要求,在讲各个专题的时候,还结合了他所在公司,即众和化塑集团有限公司所经历过的事例给我们讲解。让我感动良多。 四、实习体会: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对实际操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增强了专业知识的感性面及认识面,对所学的专业有了新的认识。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最基本的技能是不能在书本上彻底理解的。短短的实习,让我大开眼界,也学会了不少东西,也让我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行业有所思考。短短三天仿佛思想又得到了一次升华,心中又多了一份人生感悟。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畅徉于实践当中接触实际的工作,触摸一下社会的脉搏,给自己定个位,也是一种绝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以下是我此次实习的心得: (一)要做到知已知彼。在实习的过程中,听了三位主任、厂长给我们介绍以及所说的讲课,我发现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非常熟悉自己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尤其是产品的特性,用途,优越性和不足。而且,他们还非常了解他们的竞争对手,如竞争对手的产品特性,竞争对手的产出量,竞争对手采取了那些营销策略等。在他们的谈话内容中,我捕捉到了课本上的内容:在学营销基础理论知识的时候,课本上所说的也就是要先了解自己产品的特点、优势与不足,也要了解竞争对手产品的特点与优劣势,从而针对他们的产品来制定自己产品的营销策略。日后想要在营销这一方面取得成功,就必须学会了解竞争对手,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生产产品要以质量为重。无论是在学校的理论学习中,还是在老师要求下做的市场调查,都能看出产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质量的产品是无法取得成功的。但是,我们并不了解在生产过程中要如何去做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在这次是实习中,我学习到众和化塑集团有限公司有他们自己的想法:首先,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从而保证质量。众和化塑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设备都是非常先进的,这为他们的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其次,建立质量方针,并且实施到位,我看到该公司车间的墙上挂着牌子,牌子的内容是这样的——公司质量方针:质量为本,市场导向,持续改进,用户满意;公司质量方针:目标产品合格率>=98%,顾客满意率>=95%,员工培训率100%,客户投诉和抱怨处理率100%。这样做,让每一个员工时时刻刻都记住公司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把产品质量要求深化到员工的言行中。最后,派专人负责检测产品的质量。在参观车间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会派一两个员工专门负责检测产品的质量,并且定时检测产品的质量,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 (三)营销人员所要具备的素质:通过聂经理给我们讲的讲座,我重新认识到要做一名出色的营销人员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首先,要具备4种深刻的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只有具备上面四种意识,才能洞察市场,提高效率,完善服务,不断创新。其次,要具备3种理念:树立市场第一的理念,树立随行就市的理念,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只有树立正确的理念,才能支配正确的行为,才能把事情做正确。没有市场就没有所谓的产品,所以要树立市场第一的理念。只有懂得随时变通,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改变营销策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永远占有一席之地。现在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产品的竞争,很多时候已经变成了服务的竞争,有服务的理念,才会把顾客摆在第一位,只有以顾客为中心了,才能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疾控实习每月总结


疾控实习每月总结

这个暑假我们在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为期6周的实习(主要是见习)工作。我们四人一组分别在公卫一科、急性传染病防治科及结核病防治科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首先,我们进入公卫一科实习,这个科室主要负责昆明市生活饮用水及公共场所的检测及评价工作。在这个科室我们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初步了解了各种室内环境监测的方法及所有的各种仪器,如CO监测仪、微风仪、照度计、甲醛监测仪等;同时我还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实践亲身参与了室内甲醛的测定方法以及跟随老师外出采集水样,从而初步掌握了各种水样采集方法。

随后,我进入了急性传染病防治科。本科室主要负责传染病的监测,疫情统计、预测、动态分析;承担重大疫情、突发事件的调查和控制工作。在本科科主任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熟悉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并且每天对昆明市14个县区的疫情进行汇总并上报,通过此项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重要性。在此期间我还协助计划免疫科进行了昆明市各个医院紫癜病例的统计及数据录入工作,让我们有机会将统计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最后我进入了结核病防治科实习。此科室主要是制定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价,及时向政府汇报,争取相关政策和经费支持;指导、组织、协调各医疗机构,落实本地区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对各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和管理情况进行核实,检查,指导。做好肺结核病人的报告、确诊、登记、治疗、实施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在这个科室虽然没有具体的深入实践,但是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让我们对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有所了解,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我想通过这次实习,不仅对我以后的学习,甚至到为人处世和工作都大有裨益。实习内容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还学到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内容,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并且扩展了自己的视野,增加了自己的阅历。在实习中让我懂得了,在工作中要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与主任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同事的关系,这会让我们的工作更加顺利。总之通过次从实习,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暑期认识实习总结


暑假认识实习报告

04自动化2班 包时伟 040401071

6月28号,我们的认识实习开始了,我们的第一站是云南铜业。我心里很兴奋也很激动。之前我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实习,我基本上一点也不知道该实习什么,实习会做些什么。考完后的那几天我就问高我一届的老乡,问他们实习都做些什么。也许是第一次吧,我很把这次实习当回事。6月28号的早晨天气很好,我们要求8点半在学校正大门集合,同学们都早早的来到那里,看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很高兴的表情,我禁不住想到他们也和我一样,想立刻到目的地看一看到底云南铜业会是什么样子。

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到达了我们这几天一直想着的地方---------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到那里后首先有那里的有关负责人给我们讲解了安全方面的有关问题,并且一再强调安全第一。我们都听在了心里。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一但出了人身安全方面的事情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接着有关技术人员给我们简要的介绍了一下铜生产的过程。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云南铜业的概况:

1.艾萨炼铜技术的应用及创新

公司目前已形成30万吨/年阴极铜左右的生产能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艾萨炉第一炉期炉寿创造了同类型炉子的世界记录,同时还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使公司铜熔炼技术装备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水平达到目前国际先进水平。20xx年公司《艾萨炼铜技术的应用及创新》项目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传统电解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创新

公司电解生产采用传统的电解生产工艺,通过几十年广大电解生产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不懈探索,从98年开始组织有关人员对铜电解工艺指标优化研究的攻关工作后,使公司在电解净化、电解添加剂研究、电解工艺控制等方面技术工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这一攻关和技术开发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公司拥有专有技术的工艺控制方法。为公司稳定和进一步提高高纯阴极铜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此,20xx年该技术成果项目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协会技术成果二等奖,云南省实用技术科技成果一等奖

3.铜阳极板自动生产线开发项目

该项目作为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由昆明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云铜股份公司三家共同研究开发完成,采用智能化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及元件,完成了铜电解阳极生产线的整形机、铣耳机、输送机械手等成套生产线设备及其配套刀具和控制系统的研发,将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与液压元器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生产线结构紧凑,性能更高,占地面积小。该项目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和鉴定,并已投入生产使用。专家认为,该生产线填补了国内此项技术空白,总体技术为国内领先水平,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同引进设备相比,可节约经费2000多万元。该生产线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首先开发成功并成功运用的铜阳极自动生产线。

当我看完了云南铜业的厂房设施后,心里由衷的感叹到:这个企业真大啊!我不知道以后我能不能也在这种地方工作呢?

中午在工厂食堂里吃得饭,下午再看了看成品铜,三点多点我们就回来了。在车上同学们都高谈阔论起来了:有的说这个企业好大呀,等毕了业如果有机会就来这里工作;有的说这个企业的自动控制应用非常广泛,基本上工人不做重活,相对其他别的工厂轻松多了;不过也有的说这个企业一是太嘈,二是太脏等他们毕业了说什么因为不到这种地方来工作。我没有吱声,我知道我现在所说的都不是我以后想做的,谁能知道谁以后会怎么样呢。也许等毕了业你想这个企业来,人家企业也看不上你呢。这谁也说不好。

下午四点半我们到学校了,下了车第一个想法就是今天的实习结束了,至于学到了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有一个模糊的认识,感觉企业真的很大。明天我们要去我们学校的实验室里看《欧姆龙实验》。

6月29号下午,也就是去云南铜业的第二天我们去了我们学校的重点实验室,观看了欧姆龙实验。由老师讲解并操作,我们学生观看并做笔记。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有关欧姆龙实验室的情况。

欧姆龙实验------工厂自动化实验室

昆明理工大学-----欧姆龙工厂自动化实验室系统结构为工厂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OMRON pLC系统支持柔性化的网络,支持Ethernet。Controller link 控制与信息的混淆并存的一般机械与生产线控制用网络computer/D 和ON/Off立体的高建机械控制网络computer/s,同时OMRON pLC系统提供视察软件开发环境,提高生产过程,控制维护和操作效率。通过自由组合这些网络,创建传递信息的网络,使工厂综合自动化的实现成为可能。集成化的生产对象控制模型和各种新兴传感器的集中使用有利于在实验室实现各种系统的模拟和优化算位演示,并为自动化系统设计调试运行和研究提供了一个直观的体会。

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直到老师说:同学们,你们可以走了。我才从震惊中醒过来。真的是太棒了 太神奇了,我现在学的知识真是可怜的要命,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也能做出这样的设计来?就这样今天的实习又算是完了。这次完了就可以歇两天了,到7月3号去昆明钢铁厂。

时间真快呀,转眼间7月3号就到了。这次去的时间更早,要求7点半就出发。这次同学们不再像那次去云南铜业那样兴奋了。经过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到了。同样,先是有相关人员给我们讲了安全方面的问题,然后是技术人员给我们大概讲述了钢生产的过程。说实话讲的是不错,就是我没有听懂。不仅仅是我没有听懂,基本上都没有听懂。接着是去车间参观。说实话车间真的很大,可以和云南铜业比较。这个企业也是采取全自动化的。若大一个车间基本上见不到人,工作人员就在一个小屋里进行操作。真的很先进,很科技。

可惜的是在那里呆的时间不长,也仅仅看了两个车间,还没有看清楚就让我们走了。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昆明钢铁厂的情况吧。

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和全国520户国有重点企业之一。20xx年末有在册职工40312人,在岗职工33226人,离退休职工19803人,资产总额110.71亿元,具有年产200-25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

主导产品有生铁、圆钢、高速线材、带肋钢筋、热轧中薄板以及铁合金、焦化产品等。1997年通过ISO9002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带肋钢筋、高速线材等四种产品分别荣获冶金部金杯奖、云南省名牌产品称号。产品销往省内外,并出口德国、日本、新加坡、印尼、泰国、缅甸等国家。

20xx年共-产钢209.77万吨、铁213.4万吨、钢材157.8万吨、出口生铁4999吨、坯材12321.56吨、创汇325.16万美元;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价253386万元;产品销售收入38.12亿元;实现利税6.83亿元,其中利润2.52亿元。多年来,昆钢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探索了一条挖潜与改扩建相结合、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企业振兴之路。八五以来,累计投资58亿元相继建成了工艺技术先进的第三炼钢厂、50孔焦炉、高速线材生产线和2000m3高炉等项目、在现代化、集约化、高效化的进程中实现了质的飞跃。目前,昆钢正按照国家调整结构、淘汰落后、适应市场、以产顶进的方针,投资21.5亿元建设成板带工程。工程建成后,昆钢的产品结构更趋合理,总体装备水平将大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将显著增强,必将为昆钢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严峻挑战,昆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速发展,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为云南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回来的路上我们遭遇了一件很不幸的事情,我们坐的客车着火了,当时可把我们吓坏了,有的同学竟然跳窗子了,我们很快就下了车,幸好车没有爆炸,不然的话,后果真的不敢设想啊!

晚两天我们要去学校实验室去看过程控制。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实习,同学们又开始兴奋起来了,因为那些回家的同学可以赶回家去了;那些不回家的同学也要各干各的事了。我也很高兴,但说不出为什么。

今天,也就是7月6号,我们最后一次实习。我们下午去看。进了实验室我们多少有点失望,因为设备太简单了,就只有两个架子两太电脑。架子上面放着六个水桶。但等老师进行操作的时候觉得还是挺先进的。毕竟是自动化,是智能控制嘛。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实验室的情况吧。

Wonderware综合自动化实验室简介:

昆明理工大学自动化系在与请华大学自动化系进行省院省校合作共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重点学科的过程中,20xx年获得Wonderware公司捐赠的成套工控件Factorysuite A2(其中含一个教师版和20个学生版的硬狗和软狗),价值300万人民币。

Factorysuite A2包含以下核心组件:

1 Industrial Application Sever-----Archesta体系结构的新一代分布式工业自动化平台软件。

2 In touch-------人机界面,过程可视化模块。

3 Industrial SQL Sever------实时关系型工厂信息数据库。

4 SuiteVoyager------基于Internet/Interanet的生产制造消息门户。

5 Incontrol--------基于pC的机器和过程控制模块,俗称软pLC。

6 Intrack------资源管理和WIp(work in process)跟踪模块。

7 Inbouch------柔性批处理管理系统。

8 I/O Sever 和OpC程序库------有800多个I/O通信程序库和OpC客户程序连接工厂现场设备。

为了充分利用强大的Factorysuite A2软件,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20xx年11月1日正式组建了Wonderware综合自动化实验室。该实验室配置了一台服务器,1台24口-交换机,10台pC机并联成局域网,同时连接了校网,可访问Internet网。

Wonderware综合自动化实验室属于开放性实验室,面向自动化,本科课程教学和毕业设计,以及研究生和教师的科研。

Wonder ware企业集成应用

在当今竞争的和动态的制造环境中,对通过连接制造系统和企业应用(例如,SAp、Oracle应用、J.D.Edwards)来完善制造供应链有着迫切的需要

Wonderware新的企业集成应用是一个先进的应用,它可以使这些公司能够实现这个需要。通过集成现有的消息和中间件系统、制造组织能够将他们早期的投资最大化,同时保持已有基础架构和IT策略。他们还可以容易地和成本有效地更新高层系统架构来满足将来的需要。

Wonderware企业集成应用可以提供的集成:

制造系统和企业应用

多个制造现场和解决方案

在制造和供应链应用之间的事务

将Invensys的ArchestrA技术的益处最大化,同时利用Microsoft BizTalk 20xx,企业集成应用具有高度灵活的实时的事件系统和工作流管理功能。其基础的ArchestrA技术提供:

自由的架构

制造和企业应用的上百个现有的应用

强大的图形化配置可以进行消息转换和事件检测的简单组态,而非编程,

工作流转换的配置和实时事件的映射,这样它们可以容易地建立和维护

极其灵活、耐用的架构,可以使现有的企业和制造系统用一种松散但非常可靠的相互补充的形式进行工作。

ArchestrA 技术

Wonderware采用Invensys划时代的ArchestrA?技术。构建于ArchestrA架构的产品通过对现有应用的重用,大大地降低了开发新的自动化项目的成本以及实施所需要的时间。尤其重要的是,ArchestrA架构可以将自动化系统已有的投资与最新的软件技术进行集成,从而尽可能地提高生产运行的效率和成本有效率。由于采用这个架构方法可以方便地拓展现有的系统使之保持竞争力并提高制造敏捷性,从而自动化项目的总体拥有成本也同时得以降低,ArchestrA工业自动化和信息软件架构通过它的通用的模块化应用模型来提供这些商业益处。现在通过一个通用的基础架构服务来提供每个应用需要的最通用的服务,因而用户不必在他们创建应用时浪费他们的宝贵时间来实现这些功能。这样一来,用户能够集中他们的工程精力到他们可以提供最高价值的领域知识上面。因为多个人员能够并行工作,ArchestrA架构还允许协作工程开发,而他们的应用可以方便而且自动地集成。,

由于ArchestrA技术能够快速和容易地将来自任何供应商的系统、软件、硬件和应用进行集成,它的特点是:您工厂的每个系统协调地工作。

写到这里我这篇报告也要接近尾声了。虽然这次仅仅是认识实习,在很多方面认识的还不够,但是,从大体上我初步了解了我们的专业的用处之广 作用之大,我会努力把我的专业课学好的。

《过控认识实习自我总结》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认识实习实习报告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