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实习报告 > 暑假实习报告范文 > 导航 > 考古专业暑假实习报告范文

暑假实习报告范文

考古专业暑假实习报告范文。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实习是对于学习成果或者相关课程进行实际操作的一种方式,实习期结束之后,我们需要写下实习工作报告,一份完整的实习报告倾注着我们的心血。那您知道怎么写实习报告吗?在这里,你不妨读读考古专业暑假实习报告范文,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实习已过去些许天了,可在京实习的一幕幕却还会常常清晰的浮现于脑海中,那些人,哪些事,恍如昨日

三月的北京,春寒还盛,我们便来到了房山大苑村这个陌生的地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二十余师生一起经历了春天肆虐的沙尘暴,夏天炎炎的烈日,一起由大苑遗址转战于大兴墓葬群,一起睡露天,一起熬夜加班。付出了汗水,却也收获了成果,通过实习,我们初步掌握了考古田野发掘方法和技能,熟练掌握了室内整理的前期记录整理和资料汇总工作等,同时锻炼了身心,拓宽了眼界,工作之余的生活,在北京文研所的关照下,也度过得很愉快。整个实习,大家都收获良多。

在此,实践和能力的学习提升过程不可置否是发掘实习的重心,但穿插其间的人情往事也同样让人难忍不提,故此分为实践学习、生活娱乐两篇。

(一)

实习期三个月,可比较清晰的分为三段,即初始近一个月的大苑村寺庙遗址发掘,中间的室内学习阶段及后段月余的大兴墓葬发掘及整体室内整理,三阶段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即田野发掘部分和室内学习整理部分。详述如下:

田野发掘

大苑寺庙遗址

大苑村寺庙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东约1.5千米,大苑村偏西部渠南,东西两边皆为民宅,南边缘靠近公路。为配合北京西六环修建工程的基建考古项目。发掘区原为民房及果园、耕地等,发掘前已被平毁,遍布树根和碎砖瓦块等。

此次发掘,方便起见,以大概发掘区中心位置一固定物为中心基点,按南北正方向采用象限法布方,共分Ⅰ、Ⅱ、Ⅲ和Ⅳ4个发掘区。其中I、Ⅳ区首先发掘,多数布方规格55米,少数1010米,II、III区发掘较晚些,大部布方1010米,偶有边角处地理局限布方105米,布方规格大致以钻探所得遗迹复杂程度为标准。

遗址从20xx年2月11正式开方发掘,其后近一月中,我们偶有断续的发掘了I、Ⅳ区的大部,基本上也是整个遗址中遗迹现象最为丰富的一段。

遗址由于年代不算早,所以地层也相对较简单。统一后,地层分为三层,其中②层又分为②a、②b两层,结合成因具体描述如下:

①层,表土层,土色灰黑,较为疏松,包含物为植物根茎、塑料,碳屑等,厚15-30厘米左右。应为近现代居民生活、耕扰所致。

②a层,土色黄褐,土质较为致密,夹杂少量白灰点等,包含物为碎砖瓦块及个别碎青花等类瓷片,深1570cm,厚约10-30cm。应为②b层建筑废弃塌毁后,在其上堆积的自然土,其中的碎砖瓦块应与当时人们的挖翻等活动有关。结合遗址推测为明清后期。

②b层,土色黄褐,土质较为致密,夹杂较多白灰点、料礓石块等,包含物大致也同样为碎砖瓦块及个别碎青花等类瓷片,深3050cm,厚520cm,。各探方常见的寺庙房基S1即开口于本层下,打破③层。推断其应为明清此遗址寺庙建筑废弃塌毁形成的遗迹。

③层,土色浅黄,土质致密,包含物较少,深约30-50cm,厚度不明。不见遗迹现象,人类活动痕迹较少,应为原始自然堆积。但我个人推断这应不是原生地层,应仅为自然堆积,与当地河流较多有莫大关系。

以上只是大框架性的地层状况总结,个别探方还不见有②b层,土质土色、地层厚度、包含物等也往往有个体的细微差别。

在这个遗址发掘中,大家基本上都完成了两个左右的探方发掘,这其中我负责了I区的T0301和T0302。两探方都位于I区第三列,南北相邻,地层完整,遗迹方面有一现代沟、两段基槽,却无有价值遗物出土,这与大多数探方的遗物较少状况基本相同。

F132.cOm更多精选实习报告阅读

考古实习报告范文


两点一线的学校生活总会让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圈入一个感官上很拮据的范围。而实习生活中诸多的充分必要条件则往往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融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家庭,这个集体中充满了诙谐幽默、欢声笑语,个人的趣事趣闻往往也会成为大家共有的快乐;同时充满了互相帮助、关怀友爱,个人的悲愁苦恼也会在大家的齐协中灰飞烟散……
驻地位于房山区大苑村村北,是一个安静的庄户人家,周围皆田地、果树,偏东的稍远处,一条小河蜿蜒流过,两岸的斜柳随着河流延伸向远方,是一个学习、生活理想的好地方。每天下工后的生活安详恬静,可口的饭菜伴随着轻松的交谈很快就慰藉了辘辘的肠胃,饭后大家或看书写笔记理理思路,或踢毽子、打羽毛球放松娱乐,或坐于院外磨盘上聊天放歌,或走入田间、桥头漫步散心,一派悠然。偶有休息日,在老师的允诺或带领下,我们便可以进城,或购置个人日用品,或集体参观重要文化景点,故宫、首博、军博等重要的博物馆、文物古迹很是让大家留恋,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逢领导、老师来看望或重要节日等,驻地的聚餐总不会少,饭前同学们动手帮忙,加上师傅的好手艺,八九、十数样菜就上桌了,二十余人数桌分而餐之,不时共举杯,小小的农家庭院,其乐融融,大家畅饮侃谈、逗乐玩笑,工作的疲惫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或许也算是田野实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吧。
工地上,坦言是比较枯燥的,再加之有时或狂沙肆虐,灰头土脸,或烈日当头,油汗满面,实不好受。可枯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偶尔闲暇空余,发掘对象临近的同学也会走动走动,互通有无,讨论着彼此所领的探方墓葬、所暴露出土的遗迹遗物、方法技能上的是非对错等等,也会逗逗乐子,谁谁又挨熊了,谁谁又出糗了,或谈笑风生,或小声窃窃。无形中,风沙、烤晒的难受也被抛掷了脑后。少有的较大段空闲中,微缩版长城、西夏王陵、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相继拔地而起,水利部宣告成立,接字游戏、杀人游戏风靡一时,足球篮球长久不衰,只可惜“墓地的诅咒”使得这显得有些美中不足,但却也无可奈何。
工地同学间也是趣闻多多。在大兴工地阶段,一男一女,抓阄分组发掘,结果令人好笑。以RS组合为例,RLp喜开玩笑,而SJ则严谨认真,俩人颇似有“水火之势”。然对于工作S固然遵规守矩、一丝不苟,R却也同样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同时所兼的后勤之责也干得井井有条。但闲暇空余,俩人闲聊中则抬杠频繁,S说一,R则说二,S朝东,R则向西,纵然你说的搬经据典,有理有据,天花乱坠,落英缤纷,也会被R揶揄得一无是处,继而歪理正说,颠三倒四,让人无言以对,哭笑不得,只有吃憋。堪称经典地一张合影中,两人坐于一块木板,一伏着腰,面色无奈,一双手抚膝,微带黠笑。我戏谑调侃“面如死灰处,‘太君’颓然;嬉皮得意时,‘黑子’开颜”。其他组合中,也是各有特色,趣事不断,让一成不变的土色工地,平添了许多亮彩,伴随我们走完了实习生活。
实习三月余的点点滴滴,太多的人们值得我们回忆,北京文研所领导们的热忱和支持,让我们的生活交通保障可靠、安然无忧;领队老师们无私的关怀和帮助,让我们面对生疏的田野工作有了头绪并逐渐掌握;技工师傅们手把手的指导,使我们初步掌握了发掘中各个细节的技术方法;还有汝师傅、高阿姨变着花样的可口饭菜、房东一家默默的后勤保障……
104天的实习,104天的工地生活,对我来说,专业方面既有遗址发掘的重温,又有墓葬发掘的新接触,其它方面,在老师、同窗学友的相伴下,我们还共同收获了许多在书本和学校所不能得到的经验和体会,很是难得,相信会对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相当的影响。这种经历对于个人,以前没有过,以后可能也难再有了。
感谢太多人给予的帮助,领导、领队、老师……尤其是相伴三年,共处三月的同学们,借一位老师的话语,愿大家“将来选择考古的,更为坚定,从事其它的,更为坚强。

考古学专业实习报告


实习期三个月,可比较清晰的分为三段,即初始近一个月的大苑村寺庙遗址发掘,中间的室内学习阶段及后段月余的大兴墓葬发掘及整体室内整理,三阶段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即田野发掘部分和室内学习整理部分。详述如下:
田野发掘
大苑寺庙遗址
大苑村寺庙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东约1.5千米,大苑村偏西部渠南,东西两边皆为民宅,南边缘靠近公路。为配合北京西六环修建工程的基建考古项目。发掘区原为民房及果园、耕地等,发掘前已被平毁,遍布树根和碎砖瓦块等。
此次发掘,方便起见,以大概发掘区中心位置一固定物为中心基点,按南北正方向采用象限法布方,共分Ⅰ、Ⅱ、Ⅲ和Ⅳ4个发掘区。其中I、Ⅳ区首先发掘,多数布方规格5×5米,少数10×10米,II、III区发掘较晚些,大部布方10×10米,偶有边角处地理局限布方10×5米,布方规格大致以钻探所得遗迹复杂程度为标准。
遗址从20xx年2月11正式开方发掘,其后近一月中,我们偶有断续的发掘了I、Ⅳ区的大部,基本上也是整个遗址中遗迹现象最为丰富的一段。
遗址由于年代不算早,所以地层也相对较简单。统一后,地层分为三层,其中②层又分为②a、②b两层,结合成因具体描述如下:
①层,表土层,土色灰黑,较为疏松,包含物为植物根茎、塑料,碳屑等,厚15-30厘米左右。应为近现代居民生活、耕扰所致。
②a层,土色黄褐,土质较为致密,夹杂少量白灰点等,包含物为碎砖瓦块及个别碎青花等类瓷片,深15—70cm,厚约10-30cm。应为②b层建筑废弃塌毁后,在其上堆积的自然土,其中的碎砖瓦块应与当时人们的挖翻等活动有关。结合遗址推测为明清后期。
②b层,土色黄褐,土质较为致密,夹杂较多白灰点、料礓石块等,包含物大致也同样为碎砖瓦块及个别碎青花等类瓷片,深30—50cm,厚5—20cm,。各探方常见的寺庙房基S1即开口于本层下,打破③层。推断其应为明清此遗址寺庙建筑废弃塌毁形成的遗迹。
③层,土色浅黄,土质致密,包含物较少,深约30-50cm,厚度不明。不见遗迹现象,人类活动痕迹较少,应为原始自然堆积。但我个人推断这应不是原生地层,应仅为自然堆积,与当地河流较多有莫大关系。
以上只是大框架性的地层状况总结,个别探方还不见有②b层,土质土色、地层厚度、包含物等也往往有个体的细微差别。
在这个遗址发掘中,大家基本上都完成了两个左右的探方发掘,这其中我负责了I区的T0301和T0302。两探方都位于I区第三列,南北相邻,地层完整,遗迹方面有一现代沟、两段基槽,却无有价值遗物出土,这与大多数探方的遗物较少状况基本相同。
大兴16#地
大兴16#地,位于北京大兴区新城北区,周围高楼民宅隔路环伺,也是一配合基建的考古项目,主要是墓葬发掘。此区域呈长方形,东西长485-580m,南北宽330-400米,遗迹现象主要分布于此地点偏南部,一线大体呈东、中、西三区。
此地点共有墓葬46座,东区墓葬共有十六座,由出土钱币可知全为清墓,墓向皆大致南北,分布密集而无打破,墓葬规模大小不一,有单、双、三、四人墓,其中双人墓最多,余者数量大致相当。双人以上墓中,由人骨、随葬品等初步判定皆男性在西,女性在东,女性多和技工师傅们有说也可能本来就是上宽下窄坡状过度的,或坍塌的,因为之前的M21就有过类似的情况。但我知道那很大程度上是安慰,因为黑土以下的部分基本都是竖直的,事实不容商量……只有自责和教训。
当然,实践中有忧也有喜,在M19的发掘中,虽然是一座空墓,但并不大影响我们的操作实践,我和LXR在技工师傅的指导下共同剥出了五个原始台阶面(共六个),同时也找出了墓室原始土圹边的大部,原始边(面)非做出的边(面)所能比,同样这种心情也是难以言喻的。
三个月中和技工师傅的工作交流,有几点体会,这或许也可称为书本学习和实践经验之间关系的一些感触。
众所周知,一般的技工师傅,并不是从学校里系统学得田野考古知识的,而是通过类于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的积累经验的,毋庸置疑,这种经验是宝贵的,但由于考古发掘本身的不小成本和经常所进行的配合基建性质,往往会无奈注重速度而降低了田野发掘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严谨性和细密性,长此以往,习惯形成,在我们实习中同样也会在正确指导的同时,也参有少量个人的非科学性的内容方法,如刮面找不出边,即打探眼,最后遗迹往往千疮百孔,甚至会破坏重要信息;墓葬主体发掘完毕翻棺时,仅凭经验不全翻,很有可能漏掉遗物及信息;能用锹则不用铲,往往会在去大块土时就把骨架蹭得多有残损;报出土铜钱数时,往往会少报几枚,以便以后有破损缺失而不会高于事物数目;还未到原始地面,却曰已看出墓道范围,往往使我们学生摸不着后脑等等。这中间或许有正确的只是我水平不够,个人武断的观点,但有些确实是不合适的,这一点可以肯定。
常有人说“考古考古,连蒙带唬”,这固然有着外界人群对于考古工作的不理解,但业内人士也有此语时,我个人认为这就并不全为空穴来风了,这往往与我们的一线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完全承认的是,技工师傅们的发掘经验是十分丰富的,他们往往有着十数甚至数十年的田野发掘经验,对我国的考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又长期承受着清苦的工地生活,付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但这并不能掩盖个别不当之处,虽然这也往往有着他们自己的理由,至少从速度和效率上,或许我们某天走上工作岗位后也会陷入工作时间和成果质量等等之类的矛盾中,但即使有妥协,我想也不应是在现阶段的实习中。
室内学习整理
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我们的实习前和实习中穿插了一个月左右的室内学习阶段,这其间领队、老师给我们进行了多个通论性及田野实践性的讲座,有些知识是课堂知识的重温,而有些知识则是我们不曾接触和常常忽略的。如李军老师给我们回温了田野发掘常识后,又带领我们在野外仔细了解了当地的地理地势、植被土壤、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状况。这些恰恰是我们所应该了解而又容易忽视的。领队冯老师结合大苑发掘遗址的性质,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晚期寺庙的建筑布局及特点,这些则是我们之前所不曾涉及的,而发掘完毕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些知识。除此外,北京文研所的张主任还在工地结束后专门给做了一节更深领队层面的讲座,可谓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室内整理工作集中在实习末尾的数天,除了每人需交的探方、灰坑、墓葬、灶等常规记录,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还做出了遗址各期的墓葬登记表、墓葬统计表、出土器物登记表、标本登记表、铜钱登记表、墓砖登记表等,对于室内整理工作从整体和细节上都有了一个宏观的概念和详细的了解。虽然时间仓促、任务紧张,但仍觉很有收获。

考古专业实习日记


20xx年5月21日 晴

幸福来得太突然,让人措手不及。只有在失去之后,才能体会到那种痛彻心扉的酸楚与无奈。当你再次拥有它时,一句话,相见恨晚呐!

一直享受着依维柯带给我们的幸福,一直抱怨着天气条件是那么恶劣,可是有一天,依维柯离开了我们,这种突如其来的状况让我们措手不及,这可是从来没有考虑到的事啊!但是,工作还是要继续的。没办法,只得徒步上工,一路上伴随着我们的是黄沙漫天飞的污浊空气以及大卡车震耳欲聋的喇叭声,虽说抄近道能省一点时间,但炙热的阳光仿佛为了让我们更加体会到那种艰辛与不易,释放出了全部的热量。

幸福其实很简单,尤其是了对比以后,当梁老师通知依维柯回来了,下午可以坐车回学校的时候。大家相互转告,那种激动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走出毛家坪那个村子,看到我们熟悉的依维柯等着我们,飞奔到车旁边,看到我们喜爱的司机师傅理了个*头,显得更加平易近人呢!哈哈……

车窗外,一个个熟悉的街道,店面闪过,还有那个久违的“烂砂锅”终于开门营业啦!微风迎面吹来,头发随风起舞,仿佛是在挠痒痒,舒服极呢!走得时间长了,突然觉得坐在依维柯上,哪怕是站在上面,都是一种享受,都是一种幸福。

幸福真的很简单,让我们慢慢享受实习带给我们的新生活吧!好好珍惜我们的小幸福吧!

实习的酸甜苦辣,让我们深入其中慢慢品尝吧!

20xx年5月22日 晴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认识到考古是一门智慧与体力并存,耐心与意志必备的充满神秘与趣味的学科。同时我也经常想起考古先辈的一句话:“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作为一名考古学者必须要有探究古今之心。胸怀不屈之志,用自己的手脚去触摸古人的“心声”。

曾几何时,考古在自己心中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生动的印象,一度有放弃的念头,将其打入冷宫。但是自从实习这一段时间以来,虽然每天都要面对风沙的洗礼,烈日的蒸烤,然而心中却悄然喜欢上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一棵韭菜,顽强的破土而出,一发不可收拾,犹如滔滔江水……而且可以看得出,许多人也曾经迷茫不知所措,但是在实习这段时间,看到最多的却是大家洋溢着笑容的脸。不可否认,每当他们自己探方有新发现,眼中那一抹自豪与高兴,切切实实的“出卖”了自己。其实大家都是痛并快乐着,当然快了更多一些。

作为一个考古人,我是幸运的。因为有一帮兄弟姐妹在身后支持着,与你同甘苦共患难,就冲这一点,一个字——值!作为一个考古人,我是幸运的,因为血与火的磨练中,我们重生了,我们认识到一个另外的全新的自己。这个自己行走在田野间,用手铲绘制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作为一个考古人,我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站在了历史的肩膀上,我们的一铲一铲都影响着历史的变迁,文化的传承。

我是考古人,我骄傲。20xx年考古专业实习日记

20xx年5月22日 雷阵雨转晴

雨休四天的结果就是连续四天走路去上工,还好痛苦总会过去,光明总会来临,今天终于有依维柯坐了!!!如果没有前几天走路去上工的经历,你永远也不会知道车对于我们这样的实习党有多么重要!真想抱着车亲一口,么!

生活上,似乎已经习惯了每天这样充实的生活,身体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疲惫。但天气总是很为我们着想,每当我们连续上工几天又累又晒之后,便会有一场及时雨来宽慰我们,因而说句真心话,其实实习生活并没有原来想象中那么苦,那么累。就冲每天中午那顿比西大食堂好千倍万倍的饭,我也觉得实习好呀!!!!

再说说我的探方吧。现在放眼望去我那一片地方能看到的只有4个人了,除了在我方里干活的3个民工外,就下剩苦逼的我了。每天连个能探讨学术问题的人都没有,更别说找个谝闲传的人了。基本上大家都去开新方了,速度更快者第三个新方都已经开挖了,我却还在自己的旧方里徘徊着,每天为了搞不清的遗迹现象而惆怅。每天看着大家干的热火朝天,我只有默默地刮壁刮壁再刮壁,找边找边再找边。唉!!!抹个眼泪儿继续写。今天已经是上工第27天了,可是归期还是迟迟未定,有说7月的,有说8月的,还有些不靠谱的说8月底。不过到底什么时候回对我而言也不重要了,享受每一天就好!

好了,收拾收拾就睡去了,明天希望是个大晴天!!

《考古专业暑假实习报告范文》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暑假实习报告范文的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