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读书报告演讲稿 > 导航 > 《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读书报告及心得

读书报告演讲稿

《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读书报告及心得。

《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读书报告及心得”,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读书报告

温家宝总理在就农村发展教育问题上发表了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演说。

首先,温家宝总理指出办好农村教育的重要意义。自古我国就是个农业大国,我国的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很大比例,农村是社会的基础,因此农村教育具有基础的、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办好农村教育不仅可以协调城乡发展,还可以提高我国全民的整体素质,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另外,温家宝总理还总结了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历程。我国历来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历史上的私塾、书院都是建于山野乡村;而近代我国许多有识之士也对农村教育问题极其重视,也曾尝到过乡村教育运动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建国初期的全国扫盲运动,本世纪初国家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XX年以来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部免费的优惠政策,基本上杜绝了农村新生文盲。温家宝总理提出:目前我国农村教育还存在着基础薄弱,学前教育严重滞后,部分义务教育还未达标,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高中阶段教育机构有待优化等问题。

然后,针对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又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

第一是要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具体在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办好寄宿制学校和农村教学点问题,继续大力发展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第二是要着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这主要体现在改善办学条件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温家宝总理提出三大改革措施:一是大力推进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坚持以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向,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精英教育为全民教育。二是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建立一套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三是倡导教育家办学。

第三是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其具体体现于投入总量的增加,完善投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入绩效,加强城乡统筹。

第四是要创新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具体措施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切实增加学校办学活力、改进教育编制管理

第五是要造就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温家宝总理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极大重大举措:一是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推出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二是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家及培训计划,三是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的特岗计划,四是在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另外针对教师收入和待遇及教师管理机制问题也提出了相关措施: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健全农村教师正常补充机制,建立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鼓励各地建立健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完善教师准入退出制度,完善激励机制。

最后,温家宝总理对老师提出了几点希望,希望教师们都能无私奉献、满怀爱心、提高自身素质、教书育人,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心得

作为一名师范类学生,看到这篇文章后我感到非常荣幸,因为我也将成为一名教师。教师是个伟大的职业,能当一名老师是光荣的。人们常常把老师比喻成园丁,蜡烛,那是因为老师能无私地尽其所能,将文明、道德、知识传授给祖国的新一代。祖国的未来需要祖国的新一代来创造,因此,对祖国子女的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大,农村教育又是我国教育的基础。就温家宝总理总结出的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作为一个即将成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要从哪些方面努力呢?

首先,就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看,主要是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的缺乏。在教学条件和设备方面,国家已经在积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但是在师资方面却是很难加强。由于农村的生活条件和质量都比不上城镇,因此许多教师都不愿在农村学校就职,影响了农村教育师资的数量和质量。那么,作为即将成为教师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教师的天职就是授学生以文明、道德、知识,无论是城镇孩子还是农村孩子,只要他们有对知识的渴求,老师都应该不吝授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不能鼠目寸光地只看到自身的、眼前的利益,我们更应该要考虑的是我们的工作在为自身创造利益的同时能否为他人、为社会也创造更大的利益,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能为他人和社会创造利益是实现我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佳途径,是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群体之中的意义所在。所以,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顺应我国教育的需求,在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实现我们的价值。

其次,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职业素质是我们所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若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素质没有达标,那么他只会误人子弟,给社会和国家造成更大的损害。所以在我们还未真正成为一名教师之前,我们就应当竭尽全力学习好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便将来能更好地教育下一代,为祖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最后,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应当满怀爱心,应当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当老师满怀爱心的将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并且无私地向他们奉献时,学生也就能从老师给予的温情中更好地接受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而创造出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学习心得


温家宝总理说教师是教育之本。他在报告中的思想鼓舞了我,他说的以爱育爱教育思想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和教育。

以爱育爱,很明显,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爱,要热爱农村教育。热爱是做好一切本职工作的前提,就像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当好乡村教师,首先要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热爱农村教育事业。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有了爱,就有了做好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就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就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念和毅力。以一颗真诚的心,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学生,这应该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要条件。

虽然有些孩子很难管,但是只要相信自己时间是用真切的爱去关心、教育他们,就一定会有效果。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等农村孩子尤其需要爱的滋润。

其次,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那么便要立志干一番事业。教中小学也能有成就,是金子在哪都是金子。农村要发展,必须要有知识做武器。教出一个农村孩子不必教出一个城市孩子的意义低。只要自己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就能真正成为孩子们的福音,才能让农村的孩子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为社会培养更多全面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后,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艰苦的环境,不仅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还能够增长才干。或许农村的条件待遇没有城市来的丰厚,但我们应当把从事农村教育视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努力实现远大理想,锻炼成长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栋梁之材。

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对广大农村教师提出了要无私奉献,要满怀爱心,要提高素质,要教书育人四点希望。也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更好地办好农村教育。要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农村教育这个薄弱环节。我愿意扎根农村边远学校,为农村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寒假读书报告


中国人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想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虽然以前看过,可是现在最近因为一件事触动了我,于是又把我从此书中摘录的精华拿出来看一下。

事情是这样的,同一份工作,我只是简单做完了,我的一个同事,还有表格,分类,打分,做得很细,一下让我很震惊。同样一件事,人家就做得这么全,这么细,而我就粗糙多了。

必须承认我以前,包括现在都是一个马虎的人,不注重细节,差不多就可以了,很多事想也不想就做。做事缺乏计划,规律,不大反思。

可是现在我觉得我得改一下了。不能再这样马虎了。

这当中有一句话让我很欣赏:

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

是的,我想到一些往事,的确,细节真的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同样一件事,一个动作,不同修养的人做出来的完全不一样。

所以,表面看是细节,往深里看,是一个人的修养,这个修养包括对一件事的态度,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个人的修养,精神等等。

真所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把《细节决定成败》当成故事书来看了,因为汪老师数次强调:有这样一个故事。

当文中很多次提到“我曾经说过”、“我在…曾经说过”,于是又把它当笑话书看了,其实,汪老师的语录也不怎么样滴,至少到现在也只流行起来一句:细节决定成败。

我很佩服简洁先生的“大便决定生死”,当然更佩服汪老师可以堂而皇之地把“大便”放在《细节决定成败ii》正文的第一页,版面我还是脸面厚呢?

于是,虽然一口气下来34万字中无数次提到其着作《营销人的自我营销》,但还是没有一点点勇气去拜读了。因为说白了,汪老师只是在学着玩“风”。

学什么风呢?

一是培训风。培训成为了公司流行病,职员多发病,网上专有人收集培训视频的,几十元买张碟关在房子里十天半月的看不完,当然,看完了你也成不了精英。

二是概念风。以前的中国人不懂得玩概念,所以很难有系统性地留传下来的东西。现在大家都精通此道了,所以一时间跑出来那么多纳米,那么多管理模式。先树起一个概念,再往里面装入规模、复制等等手段,你就不仅仅是刷墙壁了,而是一刷一片天,你想红色的、白色的、黑色的,都可以。

经营管理方面的“畅销书”之原罪,就是这两个风。

汪老师在书中把细节==成败的重要性说得很透了,因为他既然把这个命题立起来了,不用多说,只吓一吓你就足够让你相信了:不抓细节,明天你就要破产。就像算命的心情一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七不出门八不归,还是躲过楣运的可能性好一些。

接下来应该是为什么细节==成败和如何细节==成功的研究了。当然,这是我们读者需要了解的,也是读者自已猜想可能会有的收获。不过,我们都失望了。

《细节决定成败》 减掉 有这样一个故事 减掉 重复无数次的海尔或者总理 再减掉 我曾经说过 再减掉汪老师的辉煌业绩也就等于零了。

但是。咱们写书不行看字厉害的读者还是要给自己留个后路啊,所以经常用但是 :-)

但是,我看过两册《细节决定成败》后,再联想到汪老师对其着《营销人的自我营销》好象非常重视,极力推荐,三者结合起来,难道不是汪老师的成功吗?

首先,汪老师站在市场的角度来写书。然后,汪老师看到社会对经营管理学习的弱点和必然道路,将笔锋一转,再来个川剧绝活,摇身一变,针对整个经营管理来写书;再后来呢,汪老师找到了小营销、中管理之后的大蛋糕:政府。所以在《细节决定成败ii》中,汪老师全然一幅忧国忧民的、正义凛然的形象,他已进化成为智慧的精灵、精灵的化身。当然,只有这样,才好转向从政府领培训费啊!
你不得不信大便决定生死,但真正对你的经营有用的是这三个方面:战略(如果还处于小规模经营,请用计划代替之),流程和执行。

人生犹如“迷宫”,每个人都在其中寻找各自的“奶酪”——稳定的工作、身心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甜蜜美满的爱情,或是令人充满想象的财富……

那么,你是否正在享受你的奶酪呢?

如果是的,恭喜你,你只需要阅读一下书中的小故事即可,因为它会时刻提醒你,你的奶酪是否已经变质;

如果不是,欢迎你,请你把这本书从头到尾阅读一下,希望你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尽快享受你的奶酪。

自本书出版以来,已经有众多读者从奶酪的故事中得到启发,从而改善了自己的事业、婚姻和生活,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变化总在时时发生,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思考,究竟是谁动了我的“奶酪”,我们又该如何发现新的“奶酪”?

曾经随大流读过这本书,当时并没有太大的感觉和思考。又读了一遍,感觉启发还是比较大的。书中有四个主人公: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围绕着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食粮奶酪展开了一个小故事,其中体现出来的迥然不同的

书中有四个主人公: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围绕着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食粮奶酪展开了一个小故事,其中体现出来的迥然不同的性格和处事态度很动人。四个主人公当中,我羡慕两个小老鼠。出于动物单纯的本能使他们能及早嗅出变化的端倪并立刻采取行动。反思我们人类就像书中的两个小矮人一样,复杂的头脑所带来的复杂感情扰乱了我们的理性思维,使我们看问题的眼光变得不那么敏锐了。 而每当读到小矮人哼哼时,我的心都会为之一震:面对变化的时候,先是不接受现实,然后慷慨激昂的控诉整个事件的不公平,继而用一切恶毒的语言去诅咒那些导致事情变化的黑心贼,继续审时度势,不得不继续承受失去的痛苦和挫败感。喜欢安逸舒服一成不变的环境,假想并恐惧外边各式各样的危险,拒绝一切改变并认为那是折腾,永远都希望整个世界全部来迎合自己。

反观哼哼的好朋友唧唧,最初也是和哼哼一样的思想态度,但是最终通过对自我愚蠢的嘲笑,克服了对变化的恐惧领悟到:有的事情变化了就再也回不到原来了。现实就是如此,但是,这就是生活!生活在前进,我们也该如此!面对变化,不再考虑自己会失去什么,而是会取得什么新的收获。其实心中对变化滋生的恐惧比现实的情况更麻烦。从唧唧这个小矮人的变化来看,要想改变自己就要学会嘲笑自己所做的傻事。改变自己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嘲笑自己的愚蠢,这样才能对自己的过去释然,从而迅速朝着新方向前进。

哼哼不能永远是哼哼正如他的好朋友唧唧相信哼哼一样我们也应该相信自己,我们也一定能跟随着唧唧的“路标”独自克服安逸和恐惧的心理,自己寻找前进的道路。这个过程是没有人能够代替的,必须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明白变化的好处才行,随着变化而变化并且享受变化。 这有多难呢?其实并不难,哼哼唧唧,不过也就是一念之间罢了!!

读完这本书很想收藏书中唧唧的“路标”,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本意,可惜一不小心洋洋洒洒一大篇,嘿嘿!!!!  唧唧的“路标” :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奶酪越重要,你就越想留着它。如果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 如果不再恐惧,你会做什么? 经常嗅一嗅奶酪,这样你才知道它是否依旧新鲜。朝着新的方向前进,你就会发现新的奶酪。 当你克服了恐惧,你就会感到轻松和自在!想象自己正在享受奶酪,这样可以帮助你找到新的奶酪。 越快放弃旧的奶酪,你就可以越早享受新的奶酪。在迷宫中搜寻总比停留在没有奶酪的地方更有保障。抛弃旧的观念,才能找到新的奶酪。只要相信自己能够找到并且享用新的奶酪,你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及早注意细微的小变化,这会有助于你适应即将到来的大变化。 奶酪墙上的话:变化总是会发生,他们总会不断拿走奶酪。 预测变化,时刻做好失去奶酪的准备,密切关注变化,经常嗅一嗅奶酪,这样你才知道它是否依旧新鲜迅速适应变化越快放弃旧的奶酪,你就可以越早享受新的奶酪变化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 享受变化!

尽情享受探险的过程和新奶酪的美味!

做好迅速改变的准备,享受其中的乐趣

记住:他们总会不断拿走奶酪

《尊重教育新理念》读书报告


爱与尊重,扬起学习成功的风帆

————陈钱林《尊重教育新理念》读书报告

溪下学校 马荷燕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大凡有思想、很健康的人,大都有一种很强烈的被人欣赏,被人尊重的情绪。作为从事教育的我们要经常给学生一个善意的微笑,给学生一个灵动的眼神,给学生一句真诚的赞美,给学生一个关注的点头……

尊重是人最重要的需要之一,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最大的需要是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是一种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是一种自尊、尊人的为人方式,它崇尚平等与宽容,与占有、攻击、暴力、贬损、伤害等消极心态与行为是相互对立的。尊重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社会进步的阶梯。

《新世纪汉语大词典》对“尊重”的定义是:(1)尊敬重视、尊敬看重;(2)常用做承认失败或表示顺从的一种谦卑态度;(3)自重,对自我的尊重。《现代汉语词典》对“尊重”的定义是:(1)尊敬或重视(个人、集体或有关的抽象事物,如意见、权利等);(2)庄重(指行为)。

尊重,顾名思义,就是要重视人、理解人、信任人。指个体对客观现实具有生命意义的心理反映,具体是指要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学生才能信任教师。当今的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叛逆期的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例如了解他们的学业情况,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了解他们对教师的要求,了解他们对学校的期望等。不能忽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我们在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同时,又要承认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别的,要全面发展但不是平均发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时还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评。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心,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魏书生曾说过:“教师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教师的昨天,学生犯错误时的心情,教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的更具体一些。”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想想,然后再推心置腹地做做工作,师生之间的某些冲突时完全可以消除的。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害学生的心。批评学生要慎用。

教师要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校园里,师生之间没有人格的尊卑、贵贱之分。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例如,当一个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时,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至严肃的批评,都是必要的,但必须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

教师应由衷地信任学生。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完美的人。”作为从教者,一定要尊重学生成长的需求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健康发展中发挥他们的潜能。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它常常与真诚、谦逊、宽容、赞赏、善良、友爱相得益彰。给成功的学生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学生成功的敬佩、赞美与追求;给失败的学生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学生失败后的同情、安慰与鼓励。教育只要有尊重在,就有师生间的真情在,就有未来的希望在,就有成功后的继续奋进,就有失败后的东山再起。我在编排学生的座位时,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个星期轮换一次,有时前后轮换,有时左右轮换,这种编座位的做法学生非常喜欢,家长也很满意。有一天早自习时,我发现孙万祺同学在玩四驱车,我并没有当众批评他,而是下课后找他谈心。我亲切地对他说:“玩四驱车当然可以,但要注意约束自己,利用下课的时间玩。”后来他按照我说的去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见,尊重学生是一种教育智慧,也是一种教育艺术。

热爱学生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更是教育与转化学生的一剂“灵丹妙药”。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教育,离开了一颗“爱心”将会寸步难行。我们班上有一名女生,学习成绩优秀,人长的蛮可爱,围着她的男生也不少,作为班主任总是担心她受干扰,影响学习。虽然对她有所暗示,可她依然活泼好动,常常与男生打成一片。一天课上,我正讲的起劲,猛然看见她笑着回头与一名男生讲话,看那“亲热”劲,我气不打一处来,想起平日里对她的忠告都置若罔闻,便看着她随口说出“你以为你笑的很灿烂吗?”说完,我接着讲课,只见她的脸一下子晴转多云,继而笑容消失,神色黯淡下来,我为自己的一句话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暗自高兴。可是没多久,我却高兴不起来了。课间她正和同学们谈笑着,见我进教室,便立刻收起笑容,眼睛怯生生地朝我张望一下,如同老鼠见了猫,逃回座位,必恭必敬地坐着。偶尔用眼睛瞟我一下,又慌张地耷下眼皮。课上,无论同学如何雀跃的举手发言,她总是纹丝不动,即使我点她发言,她也总是不苟言笑,问一句答一句,绝不多说一句话。以前那个我欣赏的侃侃而谈的灵气才气在冰冷的回答中荡然无存。自此一种负疚感压在我心头,很沉重。我没想到,一向自我感觉良好的师生关系,竟然如此的不堪一击,我不能让这种局面持续下去!我决定补救这因我的失误而造成的局面,碍于老师的面子,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向她表示歉意,可她唯唯诺诺,眼神里满是怀疑与冷淡,谈话以失败而告终。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不能让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改变她的一生,我要用我的豁达和诚意使她回心转意。

上课了,我对全班同学说:“老师在一次上课时,犯了一个错误,用不当的语言批评了某某同学,老师感到很内疚,今天我当着同学的面,向某某同学道歉,希望以后同学们监督老师的言行。”说完,我发现她的眼里充满了感激,正大胆地望着我,似乎有话要说,我没有让她说,因为我知道此时无声胜有声。接着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尊重换来的信任与赞赏。此后,我又看到了她那灿烂的笑容和闪耀着思想的火花。这让我体会到教师的职业如履薄冰,它需要教育者时刻检点自己,约束自己,提升自己,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轻柔的抚摸都极有可能点燃某个孩子心头向真、向善、向美的火种,改变某个孩子的一生。

尊重是一缕春风,让人心灵之湖泛起圈圈涟漪。尊重是一曲音乐,让人感到透彻心扉的震颤。尊重是一场甘霖,让人体味到生活的甜蜜。

尊重是一束阳光,让人沐浴在温馨的境界里!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就要尊重教育,尊重孩子,让每个孩子抬起头走路,在阳光下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实施尊重教育,也才能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XX年4月

《有效教学设计》读书报告


近日读了gary r.morrison,steven m.ross,jerrold e.kemp写的《有效教学设计》(desig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对教学设计又有了一些重新的认识。这本书与我们以往看到的那些教学设计的书籍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它借鉴了企业管理和企业培训的先进理念,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在了教学目标的归类、教学内容排序、教学策略选择方面。通过阅读此书,不仅了解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具体方法,更加了解了教学设计发展的基本趋势。下面谈一下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感想和疑惑。
首先,对国外有关“教学设计”的几种称谓有一些认识,国外认为“教学系统”,“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开发”,“学习系统设计”,“基于能力的教学”,“标准参照的教学”,“绩效技术”等都可以表达“教学设计”这个概念。其实国内的一些专家也常常把“教学设计”等同于“教学系统设计”,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近些年来的一些理论纷争也涉及过这个概念(如李康的《教学设计课程中若干问题的分析》);另外就是对“绩效技术”和“教学设计”的理解,可能最好的认识就是两者侧重于不同的方面,“教学设计”侧重于教育方面而“绩效技术”则侧重于企业培训方面。原本教育技术学就是从国外传播到中国的,在翻译一些著作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偏差,所以在今后的阅读中还是应该多多的阅读英文原著,这样可以对一些概念名词的解释有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这本书提出的框架是在肯普模式的基础上又结合了企业培训的先进理念提出的,将教学设计大体分成了9个模块,另外还有始终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评价,修正,规划,实施,项目管理等。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对需求分析和目标分析的描述,这是我们再阅读一些只针对教育的教学设计书籍中所了解不到的。这里所描述的需求分析与软件开发前期所做的需求分析十分的类似,所以我觉得教学设计本身就是教学开发的过程,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而已。需求分析和目标分析也是有所不同的,需求分析是从大量的资源中获得各种各样的数据,花费时间长,关注范围比较广;而目标分析花费的时间少,关注的范围有限,它从人们提出问题开始,注重问题的解决方案,适合在少数人中进行,设计人员可以依靠这些少数人提供的准确信息,具体选择哪一个方法取决于多方面,包括成本,时间,和从参与者那里获得信息的准确性等,所以当我们决定要去开发一个项目之前,我们必须确定用哪一种方法来进行问题的分析,这样我们对整个开发的过程会产生一个总体的认识。
第三,近日在翻阅一些期刊杂志时,常常发现教育技术学的一些理论来源与传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罗杰斯对传播(扩散)过程(创新,沟通,时间,社会关系)的描述,这本书中有关项目的实施过程也借鉴了这一理论,创新就是对于正在考虑使用的组织、经历、员工、教师或者学生而言的某种新东西,也就是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学会也创新,把视野放宽,吸纳更多的东西,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创新;沟通是传播理论的核心,我们必须将创新的信息传递给潜在的用户,以便让他们决定是否使用这些信息;所谓时间就是用户可能在不同的阶段决定采纳不同的创新方法,做到恰到好处;社会关系网描述的是我们目标群体成员的组织结构和社会关系。理解这四个方面的角色,可以帮助我们为销售产品制定更好的计划,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运用一些策略(如cler模式或者创新传播的外在理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性是无限的,特别对我们教育技术学而言,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做到博览群书。
第四,前面已经提到,本书紧密的结合了企业培训的思想,所以在最后几章里,从开发的成本,设计人员的角色以及项目管理和计划实施都给予了详细的说明。我们看到整个设计开发的过程是及其的复杂,它涉及到人员之间的配合,成本及预算的分析,另外还涉及相关的法律问题,这让我们看到在每个项目的开发中,团队的合作是多么的重要。
以上几点就是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的一些想法,总体来讲,在描述整个的设计元素方面这本书同加涅的《教学设计》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因为结合了企业培训的思想,科学系统地介绍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这本书更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其实仅仅阅读这些方面的理论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实践的机会,到最后我们所得到的只能是一个理论的空壳。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预先的去了解一些相关的理论,然后结合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再回过头来温习一下这些理论,让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产生对理论认识的一种升华,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吧。所以,尽管我们看懂了这本书,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已经懂得了如何去设计,如何去开发,我们有的也只能是了解了大体的框架,知道了一些应该注意的东西,在今后应该多多的把握实践的机会,将理论于实践结合起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