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观后感 > 导航 > 殷雪梅的故事观后感-永远的殷雪梅

思想汇报观后感

殷雪梅的故事观后感-永远的殷雪梅。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基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们一般通过心得体会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很多人都经历过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殷雪梅的故事观后感-永远的殷雪梅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11月22号,我们一中的全体高一教师都放弃了休息,去红星大剧院观看由教育部组织的话剧《永远的雪梅》。

来到常州工作已有两个多月,刚来的时候就常常听别人说起常州出了个好教师——殷雪梅,之前并不清楚她到底做了些什么事让那么多人记她记得如此清晰,爱她爱得如此深刻,也没有空闲的时间来了解她的生平事迹,然而,这次观看殷雪梅话剧给了我很好的了解她并且学习她的机会。

可以说,我是心潮澎湃的看完这部话剧的,从电影院回来,我不住的回想起话剧中的一个个感人的镜头,眼前不断浮现出这位形象平凡然而又那么可亲可敬的女子:脸上没有丝毫娇柔做作的笑,有的只是面对学子深情的目光,永远都是那么可亲可敬。我不禁泪流满面,面对电脑,觉得我每打一个字都沉甸甸的。为这样一个好教师写些悼念文字着实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因为这个好老师将会是我们人民心中很难抹去的形象,我们会永远记住她,学生们也永远忘不了这么一个为他们付出心血甚至生命的园丁,发自心灵深处的悼念将是永远的,学习她的精神和品质是永远不能停止的。

回忆一下话剧的感人内容吧:

殷雪梅老师从教已经30多年,一直担任小学教师的她平时工作认真负责,象慈母一般的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对待他们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甚至超越了关爱自己的儿子。

每年秋季入学总有几名智力比较低的小孩,别的教师都不愿意接受,而殷老师愉快的接纳了他们,并且予以他们更多的关心,其中有一名叫陆俊的学生,开学初他竟然拿起一块石头扔向殷老师,就是对于这样的孩子,殷老师反而予以了他更多的关怀,本来有许多生活坏习惯的陆俊在殷老师的“调教”下,几个月后他就象变了一个人一样。

“殷老师说话最算数了!”班长回忆道:有次,原先准备的班级游园活动因下雨被取消了,她当即向同学们做出郑重的道歉。后来,她想方设法排出时间,为大家弥补上了一次游园活动。在殷老师看来,做游戏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很多问题可以在游戏中发现,在游戏中解决。她经常通过做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去寻找别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城南小学校长蒋英平用赞赏的语气告诉我们,寓教于乐、将教学巧妙融于生活,是殷老师的拿手好戏。她经常把学生带到实际场景中去,启发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对知识的感悟,把枯燥的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快乐、一种享受,而这种方法却是很多老师难以做到的,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何小强同学的父亲早逝,母亲又下岗了,家庭条件极其艰苦,殷老师不顾自己家庭条件也不宽裕,慷慨伸出援手,当别人问及他儿子他母亲每天的生活费是多少的时候,儿子回答不上,而当儿子得知他母亲每天只用一元钱时,儿子愣住了,他只知道母亲平时不舍得买衣服,可是当有学生家庭经济有困难时,她都会义不容辞倾囊相助。

“老师给学生多少爱,学生都会记在心上。”一位学生在作文里是这样写到。和殷老师同一办公室的周涛老师最忘不了的一幕是:疲劳的殷老师中午趴在办公桌上午休,一位同学蹑手蹑脚地跑到老师身旁,把自己的衣服盖在老师身上,紧接着,两件、三件、四件……熟睡的老师身上盖满了花花绿绿的小衣服。

雪梅!我能想象出您是如何日日月月年年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辛劳在教坛;我想象得出一群小学生是如何依偎在您身边聆听教诲的感人场面。您为孩子们献出了为师的仁爱和才智,学生也会永远记住他们可亲又可敬的殷老师的!

您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妻子和母亲,您付出了什么?付出了多少?也许您的丈甚至连您自己都讲不清楚!这就是爱!这才是一个真正懂得付出爱而不求回报的好人。

写到这里,心情又一次低落了,又一个好教师离我们而去了。这是我们教育界的损失,也是整个社会的损失!记起一名哲人说过的话:“没有先进科学的国家和民族是衰弱的,将永远受制于人、受人宰割。然而没有优秀民族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就会空虚,会异化,就会不打自垮。”雪梅,您短促而亮丽的人生,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了一抹亮色。您以鲜血、生命体现了一个教师对学生的爱,您牺牲时那瞬间的伟大告知了人们:您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对创建和谐社会有杰出贡献的人!我们的教育队伍里,若是有了若干个象您这样的英雄,那么,我们的这个民族就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优秀民族!

我们,作为刚刚踏上教育岗位的新教师,要学习殷老师爱学生的优良品质,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勤勤恳恳,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雪梅,我们永远记得你!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学习殷雪梅的事迹体会


学习殷雪梅的事迹体会
殷雪梅,这个名字响彻大江南北,她的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大型儿童剧《永远的雪梅》感人至深,让我又一次更深切地认识了这位英雄教师,她崇高的师德,爱生胜爱子的精神震撼着我。
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殷老师这只“老母鸡”用自己巨大的爱的翅膀永远爱护着自己的每一只“鸡宝宝”。在殷老师的关爱下,学生们学会了团结,经历了爱的故事,懂得了爱与被爱的温馨。游戏中,何小强将从殷老师那感受到的爱传到了陈丽丽身上,他宁可自己被“老鹰”捉到也要保护好同学,小强融入了这爱的集体。这是同学们第一次自己用自己的行动讲述了一个爱的故事。
殷老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她更像是他们的妈妈。学生受伤住院,殷老师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一个人在医院忙上忙下,做(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得比孩子的亲身母亲还周到,最后累倒在椅子上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其他同学来看老师,不禁怔住了,这是多么好的老师啊!他们轻轻地将自己的外套盖在老师身上,虽然比不上棉被,可是它比棉被要温暖多倍。夜深了,小强将自己的外套稍稍解开,哦,好冷!赶紧缩缩身子,但他还是果断的脱下外套,很小心地将它搭在了老师身上,这是一个孩子对他的老师的敬佩与爱的回报。他们还只是些孩子!小强依偎在殷老师的脚边,很满足、很开心的睡着了……
老师的爱感染着孩子,孩子用自己最真实的行动向老师表达了他们最朴实、最真挚的感情——爱。
自己的儿子回家了,做母亲的殷老师却问他“你怎么在家”,似乎他不该在这家里,可是她却常常将自己的学生带回家,嘘寒问暖,细心照顾;将自己的母亲接到家里来住,说是方便照顾,可自己却是每天老晚才回家,一心扑在学生身上。当她的儿子说出这些话时,儿子哭了,殷老师的妈妈哭了,他们心疼哪;她的学生哭了,他们为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到幸福,被老师的精神所感动;台下的我们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殷老师自己的生日从来不记得,却一心策划学生的生日,要给小强一个惊喜。殷老师回到家,看到丰盛的饭菜、温馨的生日蛋糕、暖暖的围巾,一厢情愿的认为这些都是家人为小强准备的。殷老师满眼里都是她的学生。
爱的故事还在延续。下雪天,是殷老师找到了无家可归的小强,将他冻僵的双脚放在自己的怀里取暖;少先队活动不让一个学生落下;在无情的汽车冲过来时,她奋力推开学生,用她那爱的翅膀牢牢地护住了自己的孩子,“何小强、陈丽丽……”自己生命垂危之时,殷老师仍不忘确保自己孩子的安全!那点名声穿过时空,爱的声波激荡着每个人的心弦。一个又一个的“活”寄予了孩子们真诚的期望,是孩子们心灵深处的爱,这情感的重锤一次又一次地击打在每个人的心上,我泪如泉涌。
殷老师走了,但她的精神永驻,爱心永恒。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还在进行,教室里殷老师的声音不绝于耳:“昨天与今天……”
殷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爱的故事”集中最感人的一卷,她的一片爱生之情让令人深思。有了爱我们的生活才如此的美好,让我们继续用“心”去讲述爱的故事。




学习殷雪梅事迹体会


学习殷雪梅事迹体会
学习殷雪梅事迹体会
殷雪梅,这个名字响彻大江南北,她的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大型儿童剧《永远的雪梅》感人至深,让我又一次更深切地认识了这位英雄教师,她崇高的师德,爱生胜爱子的精神震撼着我。
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殷老师这只“老母鸡”用自己巨大的爱的翅膀永远爱护着自己的每一只“鸡宝宝”。在殷老师的关爱下,学生们学会了团结,经历了爱的故事,懂得了爱与被爱的温馨。游戏中,何小强将从殷老师那感受到的爱传到了陈丽丽身上,他宁可自己被“老鹰”捉到也要保护好同学,小强融入了这爱的集体。这是同学们第一次自己用自己的行动讲述了一个爱的故事。
殷老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她更像是他们的妈妈。学生受伤住院,殷老师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一个人在医院忙上忙下,做得比孩子的亲身母亲还周到,最后累倒在椅子上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其他同学来看老师,不禁怔住了,这是多么好的老师啊!他们轻轻地将自己的外套盖在老师身上,虽然比不上棉被,可是它比棉被要温暖多倍。夜深了,小强将自己的外套稍稍解开,哦,好冷!赶紧缩缩身子,但他还是果断的脱下外套,很小心地将它搭在了老师身上,这是一个孩子对他的老师的敬佩与爱的回报。他们还只是些孩子!小强依偎在殷老师的脚边,很满足、很开心的睡着了……
老师的爱感染着孩子,孩子用自己最真实的行动向老师表达了他们最朴实、最真挚的感情——爱。
自己的儿子回家了,做母亲的殷老师却问他“你怎么在家”,似乎他不该在这家里,可是她却常常将自己的学生带回家,嘘寒问暖,细心照顾;将自己的母亲接到家里来住,说是方便照顾,可自己却是每天老晚才回家,一心扑在学生身上。当她的儿子说出这些话时,儿子哭了,殷老师的妈妈哭了,他们心疼哪;她的学生哭了,他们为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到幸福,被老师的精神所感动;台下的我们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殷老师自己的生日从来不记得,却一心策划学生的生日,要给小强一个惊喜。殷老师回到家,看到丰盛的饭菜、温馨的生日蛋糕、暖暖的围巾,一厢情愿的认为这些都是家人为小强(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准备的。殷老师满眼里都是她的学生。
爱的故事还在延续。下雪天,是殷老师找到了无家可归的小强,将他冻僵的双脚放在自己的怀里取暖;少先队活动不让一个学生落下;在无情的汽车冲过来时,她奋力推开学生,用她那爱的翅膀牢牢地护住了自己的孩子,“何小强、陈丽丽……”自己生命垂危之时,殷老师仍不忘确保自己孩子的安全!那点名声穿过时空,爱的声波激荡着每个人的心弦。一个又一个的“活”寄予了孩子们真诚的期望,是孩子们心灵深处的爱,这情感的重锤一次又一次地击打在每个人的心上,我泪如泉涌。
殷老师走了,但她的精神永驻,爱心永恒。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还在进行,教室里殷老师的声音不绝于耳:“昨天与今天……”
殷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爱的故事”集中最感人的一卷,她的一片爱生之情让令人深思。有了爱我们的生活才如此的美好,让我们继续用“心”去讲述爱的故事。




《永远的雷锋》观后感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永远的雷锋》观后感》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深入开展学活动,大力学习、宣传和雷锋精神,解放军总政治部、求是杂志社、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联合出品,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央新影集团联合摄制了文献电视片《的雷锋》。该片自xx年8月15日在央视七套首播以来,引起军内外强烈反响,被誉为“鲜活的励志教科书”。

《永远的雷锋》共六集,每集25分钟,分别为展示雷锋军人形象的《士兵荣誉》,讲述雷锋人格魅力的《平凡本色》,探讨雷锋精神本质的《情系人民》,介绍军队情况的《追寻战友》,展现雷锋精神社会影响力的《爱心传递》,以及倡导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心灵召唤》。该片以创新的手法,再现平民化生活化的雷锋,让雷锋精神更加适应时代、贴近群众,进一步增强了学雷锋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对于新时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一部学习、宣传和弘扬雷锋精神的精品力作。

虽然屏幕上反映雷锋事迹的影视片已有许多,如电影《雷锋》、《少年雷锋》、《离开雷锋的日子》等,但这次推出文献电视片《永远的雷锋》,则希望更全面、更深刻地诠释雷锋精神,赋予雷锋精神全新时代内涵。为此,他们将全片划分为六集,内容分别为展示雷锋军人形象的《士兵荣誉》、讲述雷锋人格魅力的《平凡本色》、探讨雷锋精神本质的《情系人民》、介绍军队学雷锋情况的《追寻战友》、展现雷锋精神社会影响力的《爱心传递》以及倡导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心灵召唤》。第1-5集的创作主题兼顾了党中央今年在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意见中对雷锋精神内涵的新概括,分别是: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业精神,创新精神。第六集,则集中综述了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重要指示及其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

作为一部大型文献电视片,无疑需要大量历史和现实素材来充实。摄制组从今年3月开始,奔赴辽宁、湖南等15个省市,拍摄了200多小时高清素材,收集到国内有关影视制作机构拍摄制作和档案馆、博物馆等收藏的雷锋史料,内容涵盖雷锋生前珍贵影像和录音;乔安山、庞春学、薛三元等雷锋战友,易秀珍、王佩玲、张建文等雷锋工友;沈阳军区雷锋团,阜宁汽车客运总站学雷锋队、邓州“编外雷锋团”等学雷锋先进集体;黄祖示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雷锋老典型,郭明义等新时期学雷锋优秀代表,以及今年陆续涌现出的“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卫士”等先进典型。这部六集高清文献电视片历经半年策划、拍摄及后期制作,如期赶在雷锋同志殉职50周年纪念日8月15日前夕完成。

一部好的片子离不开好的结构形式和叙述方式,《永远的雷锋》的创作有几个特点:一是叙事基调平实、客观。在一种平实化、平民化的叙述中,生动还原了一个性格鲜活的雷锋,以及50年来,在雷锋精神感召下,中国社会对雷锋精神生生不息的继承与弘扬。二是在故事化的叙述中传递一种积极、健康、阳光的价值观。注重情感因素的捕捉与介入、观众的心理交流与共鸣,在一种富含情感和亲和力的叙述中,将雷锋精神的普世价值呈现出来。三是在叙事内容的选取中,利用新的故事或视角进行表述,深入挖掘、运用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对于观众所熟悉的人或故事,也从一种更微观更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新的创作和解读,对主旋律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四是注重时代感和现实意义。雷锋的故事已经远去,但50年来的影响却延续至今,今天为什么依然要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以及如何继承的问题,本片在叙事中做了一定程度的挖掘和呈现,这也是本片创作的现实价值和意义之所在,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以影像的方式实现对雷锋精神的弘扬与呼唤。

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情操与价值取向。正如澳大利亚摄影师理查德·麦格雷所言:“向雷锋学习,学习做人是全人类的永久课题。”雷锋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永远激励着人们去探寻生命的真谛。

雷锋精神是我们人生的重要精神支柱,任何时代的人们都离不开精神支撑。雷锋精神经过40多年的考验,它的方向,过去是正确的,现在是正确的,今后永远是正确的。正因为如此,雷锋精神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已深入人心,而且在国外也有很大的影响。我认为,雷锋永远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雷锋精神永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人总要有点精神寄托,不能成为金钱、享受的奴隶,美国西点陆军学校尚且以雷锋为榜样进行品德教育,在进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更应倡导雷锋精神,倡导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

《《永远的雷锋》观后感》是篇好,主要描述雷锋、精神、学雷锋、永远、弘扬、学习、故事、以及,希望对网友有用。

永远的丰碑红色经典观后感


永远的丰碑红色经典观后感

为使党史培训班学员能够了解共产党人英勇斗争的历史,我响应培训班号召,观看了《永远的丰碑》及《人民英模》红色经典录象。在这里,我欣赏到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上的优秀代表人物、革命英烈和劳动模范,同时也真切了解到他们的辉煌业绩,感悟到他们的牺牲精神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既陶冶了情操,也提升了素质。现将心得总结如下:
丰碑是精神的凝聚,思想的旗帜,是一个民族灵魂的金字塔,矗立在人类社会前行的路上;丰碑是无语的长歌,回荡在三山五岳的胸膛,发出中华民族最有力度的音符。丰碑是历史长河一叶高扬的风帆,标志着一个民族文化的航向。丰碑是不灭的精魂,支起钢筋铁骨,筑成一个民族的品格与气质。
丰碑是灯,照亮夜行的路,在险山恶水间指引先行者的脚步;丰碑是炬,点燃熄灭的灯,引来天火燎遍千年洪荒亘古长夜,在焚毁中涅盘,在浴火中永生,唱起壮歌一曲,绽放霞光万道。丰碑是旗帜,崛起于阡陌之中,聚起同志千千万。以民族大义和人民利益为指向,中国共产党人不改坚贞与信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血肉之躯化作不朽的丰碑,栉风沐雨,坚如磐石。越是狂风暴雨,越是红旗漫卷、丰碑峙立。
中华民族是丰碑如林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如林丰碑的支撑。时时凝望岁月风雨中高耸的丰碑,时时拂拭时光烟尘留下的印痕,让锃亮发光、熠熠生辉的丰碑,永驻人心、导航引路,是历史赋予的神圣职责,更是面对未来的庄严承诺。一个名字,一尊丰碑;一串名字,一条脊梁!他们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生。铭记这些英雄的先躯,激励民族的壮志;缅怀这些志士先贤,光大民族的魂魄!一个个鲜明的历史人物,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昭示着华夏儿女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革命理想和建设祖国的热情,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

记录片《永远的雷锋》观后感


影片《永远的雷锋》最近播出,在社会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雷锋作为我们中国几代人广为传颂的时代偶像,再次引起了我们学习的热情。我第一次知道雷锋好像是在小学的课本里,好像还有一幅插图,那一张图片在我以后生活得很多个场合里出现过,我至今还是历历在目,不能忘记。后来我从别人的口中知道了一个更真是的雷锋,许多人说他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甘心做干革命的螺丝钉,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他不断地被人传诵,被赞扬,以至于我常常幻想有天自己也能像雷锋那样。再后来我才真正知道奉献的真正含义,便开始高山仰止了,把奉献当作一种习惯真的是很难的。其实我更多的时候是接受别人的奉献当作一种习惯。我习惯了父母的爱,因为自己是弱小者,在我发脾气的背后总是依靠父母的包容,我任性,因为自己太相信父母对我无限纵容,后来我就变得这样的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了,雷锋把我甩开了一大截。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同志的价值观,在他短短的22年生命岁月里,他一直践行着这个价值观,尽管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丝毫无法掩饰他的伟大,他所做的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构成了他的伟大,他将自己那些平凡的脚印,一个个清晰地刻在人们的心中,深深感动了几代中国人,甚至影响了无数的外国人。

如果雷锋活着,他今年已经72岁了;50年前当他离去的时候,22岁还是青春阳光的年纪。

雷锋的经历很普通,他在农场当过拖拉机手,后来被钢铁厂招收为工人,后来成了部队的一名列兵,和今天许多见多识广的青年人相比,更不用说那些所谓的“高富帅”,这是一个普通农家小伙子的平凡经历。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有作家为他立传。和今天的许多年轻人相比,他又极其成功,甚至可以说他是新中国最成功的男儿典范。他以一米五七的小个头,被师傅宠爱,受领导重用,是朋友们的好哥们,更受女孩子欢迎,最后还被国家领袖题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在他的日记当中,幸福和快乐充满了他的每一天。他叫雷锋,是个有着娃娃脸的阳光男孩。

雷锋原名叫雷正兴,还在小学时他就很有想法,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他放弃了继续升学初中的机会,回乡当农民。他先是帮助乡里征收公粮,后来到乡里做了通讯员。雷正兴在望城县委大院工作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满青春气息的雷正兴,他总是县委大院抢眼的小男生,不仅是因为他干活勤快,眼里有活而且还因为他虽然一个人生活,衣着总是干净利落,还有些洋气。虽然没有衣服穿,但是每次都穿着一件白衬衣,因为白色的衣服非常漂亮。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爱美、爱干净的年轻人,为了保住厂里面的水泥不被大雨淋湿,毫不犹豫地就将自己的被子拿出去盖水泥。

雷锋平时生活极度节省,但是他却把节省下来的积蓄以战友的名义寄给战友的家人。当县里面要买拖拉机,县委因为没有钱号召大家捐款,一个月只挣23块钱的雷正兴,捐了20块钱。直到县委决定派他去开拖拉机时,雷正兴才知道他是县里面捐钱最多的年轻人。所以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自己节省,但是对于别人、对于集体却毫不节省,也正是这样一个原因,才让他能够比同年人获得大家更多的认可,他也因此获得了比同年人更多的机会。

后来因为国家号召大炼钢铁,雷锋再次响应国家号召,离开了工作多年的望城,来到了鞍山钢铁厂。因为有开拖拉机的经验,到了鞍钢,他被分配了开推土机,此时的雷锋正承受着工作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雷锋驾驶的c80推土机是苏式重型机械,驾驶座前长短不一的操作杆有七八个,驾驶起来震动力大,劳动强度也大,师傅问雷锋你这南方小鬼受得了吗。于是,雷锋开始玩命了,由于自己个字矮,坐着开车看不到前面的大铲子,他就站着开,但场地不平,脑袋随着颠簸在车棚盖上撞得发晕,他就猫着腰干,这种姿势坚持不大会儿,就累得腰酸背痛。但他拒绝了车间主任给他换小车子的建议,硬是通过了推土机手的考核。

然而,我们今天的许多年轻人有谁能有雷锋那样的干劲。我敢说,如果雷锋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而不是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样的拼命精神,雷锋也一定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佼佼者,成为一代楷模。

《永远的雷锋》这部记录片,并没有将雷锋脸谱化,而是塑造了一个真实的雷锋,雷锋也爱漂亮,雷锋也爱玩,毕竟他只有22岁啊,但是雷锋却有着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最最缺少的良心和奉献精神,雷锋精神对我们这个时代而言也更为需要。看了这部影片,我也才明白,雷锋不仅仅只是做好事,雷锋更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雷锋精神绝不仅仅是做好事不留名,雷锋精神有着非常全面和深刻的内涵,雷锋精神是我们这个社会最缺少的养分,雷锋他那灿烂的微笑在这个熙熙攘攘的时代依旧促动着我们的心灵,雷锋精神也一定会永远激励着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