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导航 > 学习孟二冬心得

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孟二冬心得。

人的思维和想法,总是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变。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很多人都经历过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怎么才能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学习孟二冬心得,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总书记在回信中将的先进事迹高度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称赞他不仅有学识的魅力,而且有人格的魅力。这一概括具有普遍的意义,它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从为学、为人、为师的内在统一上对新时期高校教师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从事迹介绍中知道老师为人师表,克尽职守,教学中有高度的责任感。这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支持?是爱心,对学生的无比关爱之心。这是当教师的最可贵的品质。例如,2004年3月,孟二冬教授从日本教书回来不久,主动要求到石河子大学支边。到那里大约2个星期,就感到嗓子严重不适,平时他的嗓门很大,这时不得不使用麦克风了。后来医生要他禁声,但他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还是要坚持,每周10 课时。他已经很痛苦了,但考虑的是到新疆一趟不容易,不能让学生拉下课。他的心始终放在学生身上!4月26日上午上完最后一节课,孟老师在学生的掌声中踉跄走下讲台,咳出血来了。诊断后让医生大吃一惊。孟老师为什么坚持?也不是知道得了癌症还不理会,大概他以为是比较严重的炎症,所以还是教学重要,坚持下来了。这主要是出于教师的责任感,里边又含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免费范文 有对学生的关爱之心,才有这种高尚的责任感。他在石河子大学任教才2个月,但和学生的关系就非常融洽,报上登有学生对他的那种关切与爱戴,是对孟老师爱心的回报,很是感人。
还有孟二冬没有受外界的诱惑,他选择了比较艰辛清苦的学问之路,而且就做《登科记考补正》这样一个资料性的冷僻枯燥的课题。一做就是7年,几乎每天都要拎一罐水,到图书馆善本室看那些古籍胶片。7年过去了书的出版了,并不可能轰动,才得了3万元,又用来买书送人了。以经济头脑来咂摸,这真是赔本生意,得不偿失。但孟二冬就这样傻,这样执着痴迷于学问。这就是学问中人。
胡锦涛总书记给今年四月去世的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孟二冬的女儿回信,高度评价了孟二冬教授的先进事迹,回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北京大学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热忱关怀,对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普遍性的重要意义。
民族振兴,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使命。高校教师队伍是履行高等教育使命的主体,是提高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免费论文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化将在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上互相影响和交融,但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主意识,保持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和生存价值,才能为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积极的精神和智慧资源,也才能为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中国化提供文化土壤。在孟二冬的事迹中,体现出的是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所传承下来的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孟二冬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里?平实、平凡、平淡、平和,但是能从其中见出崇高、见出追求、见出精神、见出坚强。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当一些人忙碌于名利之场、彷徨于得失之间的时候,孟二冬坚守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的信念,二十几年如一日,潜心问学、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热爱学生,默默地、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一个高校教师的职责。低调、务实、求真,用心血做学问,用生命写文章,以学者的本色,体现时代英雄的情怀,这些虽然可能不是学者的人格魅力的全部,但肯定是最重要的。
我理解的孟二冬就是这样一位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学术尊严,同时又非常热爱生活、非常阳光的当代知识分子。他的身上体现了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沈威东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孟二冬事迹学习心得


孟二冬事迹学习心得
孟二冬: 真正的学者
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我所理解的孟二冬
今天学校授予孟二冬老师优秀党员和优秀教师称号,我们作为孟老师的同事,感到鼓舞和骄傲。
孟二冬老师是我们身边的英雄,非常平凡,以至于报上登出他的事迹,集中做大量宣传,我们多少感到有些惊异,有点突然。因为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或重大影响的成就,从不抛头露面,连学术会议都极少参加,甚至可能系里有些老师还不认识他。但你仔细品味孟老师的为人为师,能体会到他在平常生活中呈现的人格的魅力。象孟二冬这样的老师,中文系有不少,在北大许多院系也不少。可以说,孟二冬同志是北大教师群体的一个代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高尚的品格。孟二冬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他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他在悄悄地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孟二冬的事迹唤起我们重新观察思考北大校园里学者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精神境界也得到提升。我想,这是孟二冬的意义。
当前媒体大量报导孟二冬,对北大是好事,但我认为报导宣传应当有度,有北大的特点,有学者的特点,实事求是,不必放大。希望通过对孟二冬事迹的表彰,让外界了解北大,了解当代学者特别是人文学科学学者的状况,同时彰扬北大的正气。
三天前我们在这里开会庆祝北大中文系建系95周年,是比较低调的务实的庆祝,没有邀请来宾,也没有花篮标语,但我们谈到了孟二冬,谈到了北大中文系面临的问题与措施。我们把学习孟二冬作为发扬北大中文系系格和学风的一件大事,一种新的动力。下面我谈谈自己对孟二冬的理解,也是我的学习心得吧。
第一,孟二冬是学问中人。
学问对于孟老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恰切地说是“职志”,是他的追求,他的习惯,他的生活方式,也是他的精神境界。有些人对做学问的人往往不理解,特别对人文学科,认为那不赚钱,没有直接的效益,有什么用?值得把那么多精力投进去吗?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问特别是人文学科已经被边缘化了,现在报考文史哲的学生就很少,很多人都敬而远之。这当然也是人之常情,不可强求的。而孟二冬就以学问为职志,甘于寂寞,专注此道。1994年孟二冬拿到博士学位,留校任教,住在简易的筒子楼里,生活是非常艰辛的,而且在北大中文系这样的传统学科,职称提升的压力也很大。孟二冬当时年轻,有才华,如果到外面赚钱,或者到某个生活条件优越的单位,机会还是不少的。还有某些人是一边当着北大老师,一边到外面兼职赚外快,这样做的并不少。但孟二冬没有受外界的诱惑,他选择了比较艰辛清苦的学问之路,而且就做《登科记考补正》这样一个资料性的冷僻枯燥的课题。一做就是7年,几乎每天都要拎一罐水,到图书馆善本室看那些古籍胶片。7年过去了书的出版了,并不可能轰动,才得了3万元,又用来买书送人了。以经济头脑来咂摸,这真是“赔本生意”,得不偿失。但孟二冬就这样“傻”,这样执着痴迷于学问。这就是学问中人。
学问中人是真正进入了治学境界的人,那种求知、求真、求实的状态,往往是不计功利的,虽然艰辛清苦,但一定很有乐趣,能获得特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所以孟二冬老师在他的书的后记中透露了这样的心态:“在北大图书馆读书,是十分愉快的事情,虽不能偃仰啸歌,心亦陶然。”
我们要理解孟老师这种境界,宣传中千万不能把学问说成非常苦。对于学问中人,做学问的过程自然有许多精神愉悦和受惠。在当今一切都讲求经济效益的气氛中,孟二冬这种潜心学术的精神和扎实的学风显得比较另(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类,但这正是可贵之处,他让我们知道,扎实做学问也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可以提升自己也提升他人的功德。
此外,从孟二冬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学问中有一部分属于精神性、文化积累性的东西,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但可以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也是文化传承与建设的需要。人文学科看起来是无“实用价值”的,但有“无用之用”,乃“大用”也。所幸在当今一切似乎都讲“实用”的时代,还有一批读书种子在痴迷坚守,以学问为职志,这种潜心学术的精神非常可贵,社会对这些人应当给予更多关照。如果人们从孟二冬身上体味到这一点,就是重要的收获。
第二,孟二冬是有健全人格和高尚品格的当代知识分子。
人们一谈到现在处于边缘化的文科,特别是传统学科,往往误认为那些学者就是一批书呆子,只知道钻故纸堆,不懂生活,没有乐趣,最后积劳成疾,等等。有些报道也喜欢把英雄描写成非常脱俗、甚至不近人情的人。但我看孟二冬老师不是这样的。他不太爱说话,比较内向,但非常阳光,有健全的人格。我曾对采访的记者说,“孟二冬是只穿运动鞋的教授”,他不是书呆子,平时非常喜欢体育,是中文系足球队的主力队员,还喜欢爬山。热爱生活,乐观进取,善待生命,这是孟老师的人生态度,人格气质。在孟二冬教授生命的底色里,充满着灿烂的阳光。正因为有这样健全的“底子”,所以他得知自己患了大病之后,并没有被击倒,而是很快接受现实,积极治疗,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他第一次动手术做了20个钟头,从死亡线上挣脱回来了,我们去看望他,见他丝毫没有绝望颓唐,甚至还显出某些幽默。第二次手术之后,他也明白病况的严重,但仍然坦然面对,照样读书、写字、练书法。记得上个学期学校开运动会,孟老师居然要求参加项目,后来大家劝阻,他就参加了开幕式的仪仗队。他在病中居然学会了开车,拿到了驾照。不能说在重大的人生挫折面前没有半点沮丧,但孟二冬老师终究还是做到了坦然面对。这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多大的毅力!这是多么阳光的人生态度!
孟二冬老师既能专注学问,又很有生活热情,他爱运动,爱植物,爱孩子,有好奇心,有童心。他对妻子、女儿那种爱,那种融洽的家庭关系,令人羡慕。他的人格心理都是非常健全的,所以碰到困境才能超越出来,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以大勇来面对任何困难。在孟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高尚品格和健全人格。我觉得这也是非常值得学习值得彰杨的。
第三,孟二冬非常有爱心。
我们都知道孟二冬老师为人师表,克尽职守,教学中有高度的责任感。这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支持?是爱心,对学生的无比关爱之心。这是当教师的最可贵的品质。
2004年3月,孟二冬教授从日本教书回来不久,主动要求到石河子大学“支边”。到那里大约2个星期,就感到嗓子严重不适,平时他的嗓门很大,这时不得不使用麦克风了。后来医生要他“禁声”,但他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还是要坚持,每周10 课时。他已经很痛苦了,但考虑的是到新疆一趟不容易,不能让学生拉下课。他的心始终放在学生身上!4月26日上午上完最后一节课,孟老师在学生的掌声中踉跄走下讲台,咳出血来了。诊断后让医生大吃一惊。孟老师为什么坚持?也不是知道得了癌症还不理会,大概他以为是比较严重的炎症,所以还是教学重要,坚持下来了。这主要是出于教师的责任感,里边又含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有对学生的关爱之心,才有这种高尚的责任感。他在石河子大学任教才2个月,但和学生的关系就非常融洽,报上登有学生对他的那种关切与爱戴,是对孟老师爱心的回报,很是感人。
其实孟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是非常自然的,是一种人格的流露,并非简单的职业要求。他指导研究生的学习非常有耐心,每次给学生评阅论文,都会提出大量具体的修改意见。甚至指导本科学生做学年论文,也一丝不苟,认真辅导,连一条注释也要推敲,甚至还亲自为学生找资料。更感人的是,就在他第二次手术的前一天,还把新入学的研究生叫来,在病床上为他们上课。这些尽责敬业的行为行为,都体现着一种难得的爱心,一种对学生的无比关爱之心。
现在有的教师太忙,学生又多,根本没有多少精力关照学生,“放羊”现象严重。相比之下,孟老师这种克尽职守、为人师表的精神以及支撑这些行为的爱心就特别可贵,也特别值得提倡和学习。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各种各样物质产品都在不断增加,但爱心似乎在减少。我们有鲜花、有美酒,有汽车、房子等等,如果缺少爱心,就如同生活在无味的沙漠中。爱心是那样宝贵,现在又有短缺的趋势,所以孟二冬显得可贵,他的确是我们的楷模。
我所看到和理解的孟二冬就是这样一位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学术尊严,同时又非常热爱生活、非常阳光的当代知识分子。他的身上体现了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有一批像孟二冬这样有品格的老师,北大就能保持她的精神的魅力,就有了主心骨,就能更有效地抵制低俗浮华的空气,就仍然称得上是一块学术净土,也就能为中华文化转型与重建做出不可替代的成绩。




学习孟二冬先进事迹心得


从XX年秋季一直到现在,学习孟二冬老师先进事迹之风长盛不衰。为什么孟二冬老师能带给我们如此大的震撼呢?为什么他的事迹能有如此大的激励力量?他的精神里面到底蕴藏着多少宝贵的财富,告知了我们什么呢?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优秀教师。孟二冬老师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孟二冬老师是边做研究边教学的,他并没有因此而怠慢了任何一个方面。他在研究成果方面硕果累累,他不记名利,不顾个人得失,遵循着“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座右铭。孟二冬老师花费7年时间写就了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令人深有感触。虽然他研究的是几乎无人问津的学术角落,但是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与追求。在别人感觉枯燥无味的领域,他却能潜心研究,而且还乐在其中,这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在学术界少数人弄虚作假、互相攻击的污浊空气中,孟二冬老师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更加难能可贵。即使他不去支教石河子,即使他没有病倒在讲台上,他也是一个用人格感动社会的高尚的人。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孟二冬老师痴情于讲台,教书更育人,学生都把他当作人生道路上的航灯。他尽职尽责,把三尺讲台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当作自己的理想;他就象一只辛勤的蜜蜂,把自己毕生的精华都奉献给了社会,奉献给了祖国的未来!当他在石河子大学支教时,当乒乓球大的肿瘤卡在孟老师嗓子里面的时候,他还在讲台上带着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可是,此时,孟老师却忍受着多大的痛苦啊!孟老师是在珍惜着讲台上的每一分每一秒,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支教机会,他深爱着同学们,深爱着边疆的教育事业。在回北京治病的时候,在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巨大磨难的时候,他还在挂念着新疆的学生。在北京的病床上,孟老师仍在工作,他仍然在辅导自己的研究生,不愿意因为他的病而耽误学生。孟二冬不愧是当代人民教师的楷模。在大学校园日渐远离“象牙塔”的称呼,一些高校教师不安心教学和科研,一心追逐个人名利的时候,他以师者最为本真的境界,把心全部交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他都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当代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可以说,他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道德高尚。当我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一张张充满稚气的脸,我看到的是一双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此时,我想到的是孟二冬老师给我的启示与教导。在我终身的教学生涯中,这一定是一笔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财富!他的先进事迹就象是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扬孟二东精神,拼搏奉献,利国利民,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吧!

学习孟二冬心得体会


学习孟二冬心得体会
孟二冬: 真正的学者
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我所理解的孟二冬
今天学校授予孟二冬老师优秀党员和优秀教师称号,我们作为孟老师的同事,感到鼓舞和骄傲。
孟二冬老师是我们身边的英雄,非常平凡,以至于报上登出他的事迹,集中做大量宣传,我们多少感到有些惊异,有点突然。因为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或重大影响的成就,从不抛头露面,连学术会议都极少参加,甚至可能系里有些老师还不认识他。但你仔细品味孟老师的为人为师,能体会到他在平常生活中呈现的人格的魅力。象孟二冬这样的老师,中文系有不少,在北大许多院系也不少。可以说,孟二冬同志是北大教师群体的一个代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高尚的品格。孟二冬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他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他在悄悄地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孟二冬的事迹唤起我们重新观察思考北大校园里学者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精神境界也得到提升。我想,这是孟二冬的意义。
当前媒体大量报导孟二冬,对北大是好事,但我认为报导宣传应当有度,有北大的特点,有学者的特点,实事求是,不必放大。希望通过对孟二冬事迹的表彰,让外界了解北大,了解当代学者特别是人文学科学学者的状况,同时彰扬北大的正气。
三天前我们在这里开会庆祝北大中文系建系95周年,是比较低调的务实的庆祝,没有邀请来宾,也没有花篮标语,但我们谈到了孟二冬,谈到了北大中文系面临的问题与措施。我们把学习孟二冬作为发扬北大中文系系格和学风的一件大事,一种新的动力。下面我谈谈自己对孟二冬的理解,也是我的学习心得吧。
第一,孟二冬是学问中人。
学问对于孟老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恰切地说是“职志”,是他的追求,他的习惯,他的生活方式,也是他的精神境界。有些人对做学问的人往往不理解,特别对人文学科,认为那不赚钱,没有直接的效益,有什么用?值得把那么多精力投进去吗?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问特别是人文学科已经被边缘化了,现在报考文史哲的学生就很少,很多人都敬而远之。这当然也是人之常情,不可强求的。而孟二冬就以学问为职志,甘于寂寞,专注此道。1994年孟二冬拿到博士学位,留校任教,住在简易的筒子楼里,生活是非常艰辛的,而且在北大中文系这样的传统学科,职称提升的压力也很大。孟二冬当时年轻,有才华,如果到外面赚钱,或者到某个生活条件优越的单位,机会还是不少的。还有某些人是一边当着北大老(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师,一边到外面兼职赚外快,这样做的并不少。但孟二冬没有受外界的诱惑,他选择了比较艰辛清苦的学问之路,而且就做《登科记考补正》这样一个资料性的冷僻枯燥的课题。一做就是7年,几乎每天都要拎一罐水,到图书馆善本室看那些古籍胶片。7年过去了书的出版了,并不可能轰动,才得了3万元,又用来买书送人了。以经济头脑来咂摸,这真是“赔本生意”,得不偿失。但孟二冬就这样“傻”,这样执着痴迷于学问。这就是学问中人。
学问中人是真正进入了治学境界的人,那种求知、求真、求实的状态,往往是不计功利的,虽然艰辛清苦,但一定很有乐趣,能获得特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所以孟二冬老师在他的书的后记中透露了这样的心态:“在北大图书馆读书,是十分愉快的事情,虽不能偃仰啸歌,心亦陶然。”
我们要理解孟老师这种境界,宣传中千万不能把学问说成非常苦。对于学问中人,做学问的过程自然有许多精神愉悦和受惠。在当今一切都讲求经济效益的气氛中,孟二冬这种潜心学术的精神和扎实的学风显得比较另类,但这正是可贵之处,他让我们知道,扎实做学问也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可以提升自己也提升他人的功德。
此外,从孟二冬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学问中有一部分属于精神性、文化积累性的东西,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但可以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也是文化传承与建设的需要。人文学科看起来是无“实用价值”的,但有“无用之用”,乃“大用”也。所幸在当今一切似乎都讲“实用”的时代,还有一批读书种子在痴迷坚守,以学问为职志,这种潜心学术的精神非常可贵,社会对这些人应当给予更多关照。如果人们从孟二冬身上体味到这一点,就是重要的收获。
第二,孟二冬是有健全人格和高尚品格的当代知识分子。
人们一谈到现在处于边缘化的文科,特别是传统学科,往往误认为那些学者就是一批书呆子,只知道钻故纸堆,不懂生活,没有乐趣,最后积劳成疾,等等。有些报道也喜欢把英雄描写成非常脱俗、甚至不近人情的人。但我看孟二冬老师不是这样的。他不太爱说话,比较内向,但非常阳光,有健全的人格。我曾对采访的记者说,“孟二冬是只穿运动鞋的教授”,他不是书呆子,平时非常喜欢体育,是中文系足球队的主力队员,还喜欢爬山。热爱生活,乐观进取,善待生命,这是孟老师的人生态度,人格气质。在孟二冬教授生命的底色里,充满着灿烂的阳光。正因为有这样健全的“底子”,所以他得知自己患了大病之后,并没有被击倒,而是很快接受现实,积极治疗,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他第一次动手术做了20个钟头,从死亡线上挣脱回来了,我们去看望他,见他丝毫没有绝望颓唐,甚至还显出某些幽默。第二次手术之后,他也明白病况的严重,但仍然坦然面对,照样读书、写字、练书法。记得上个学期学校开运动会,孟老师居然要求参加项目,后来大家劝阻,他就参加了开幕式的仪仗队。他在病中居然学会了开车,拿到了驾照。不能说在重大的人生挫折面前没有半点沮丧,但孟二冬老师终究还是做到了坦然面对。这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多大的毅力!这是多么阳光的人生态度!
孟二冬老师既能专注学问,又很有生活热情,他爱运动,爱植物,爱孩子,有好奇心,有童心。他对妻子、女儿那种爱,那种融洽的家庭关系,令人羡慕。他的人格心理都是非常健全的,所以碰到困境才能超越出来,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以大勇来面对任何困难。在孟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高尚品格和健全人格。我觉得这也是非常值得学习值得彰杨的。
第三,孟二冬非常有爱心。
我们都知道孟二冬老师为人师表,克尽职守,教学中有高度的责任感。这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支持?是爱心,对学生的无比关爱之心。这是当教师的最可贵的品质。
2004年3月,孟二冬教授从日本教书回来不久,主动要求到石河子大学“支边”。到那里大约2个星期,就感到嗓子严重不适,平时他的嗓门很大,这时不得不使用麦克风了。后来医生要他“禁声”,但他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还是要坚持,每周10 课时。他已经很痛苦了,但考虑的是到新疆一趟不容易,不能让学生拉下课。他的心始终放在学生身上!4月26日上午上完最后一节课,孟老师在学生的掌声中踉跄走下讲台,咳出血来了。诊断后让医生大吃一惊。孟老师为什么坚持?也不是知道得了癌症还不理会,大概他以为是比较严重的炎症,所以还是教学重要,坚持下来了。这主要是出于教师的责任感,里边又含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有对学生的关爱之心,才有这种高尚的责任感。他在石河子大学任教才2个月,但和学生的关系就非常融洽,报上登有学生对他的那种关切与爱戴,是对孟老师爱心的回报,很是感人。
其实孟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是非常自然的,是一种人格的流露,并非简单的职业要求。他指导研究生的学习非常有耐心,每次给学生评阅论文,都会提出大量具体的修改意见。甚至指导本科学生做学年论文,也一丝不苟,认真辅导,连一条注释也要推敲,甚至还亲自为学生找资料。更感人的是,就在他第二次手术的前一天,还把新入学的研究生叫来,在病床上为他们上课。这些尽责敬业的行为行为,都体现着一种难得的爱心,一种对学生的无比关爱之心。
现在有的教师太忙,学生又多,根本没有多少精力关照学生,“放羊”现象严重。相比之下,孟老师这种克尽职守、为人师表的精神以及支撑这些行为的爱心就特别可贵,也特别值得提倡和学习。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各种各样物质产品都在不断增加,但爱心似乎在减少。我们有鲜花、有美酒,有汽车、房子等等,如果缺少爱心,就如同生活在无味的沙漠中。爱心是那样宝贵,现在又有短缺的趋势,所以孟二冬显得可贵,他的确是我们的楷模。
我所看到和理解的孟二冬就是这样一位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学术尊严,同时又非常热爱生活、非常阳光的当代知识分子。他的身上体现了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有一批像孟二冬这样有品格的老师,北大就能保持她的精神的魅力,就有了主心骨,就能更有效地抵制低俗浮华的空气,就仍然称得上是一块学术净土,也就能为中华文化转型与重建做出不可替代的成绩。




学习孟二冬教授心得体会


这些年来,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和突出的现象了。为此,教育部三令五申,教授必须讲授本科课程。前不久,教育部又强调指出,教授两年未给本科生授课,其“教授”称号将被取消。教授不上课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不能上课、不必上课和不愿上课。
所谓“不能上课”,就是指教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或因担任科技攻关重任、或因跑课题和申请科研经费,或因带研究生较多,或因社会兼职不少、社会活动频繁,而分身乏术,无暇他顾。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就认为,我国目前的研究经费申请,评审太复杂,过程太琐碎,因此耗费了教授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再如教授带研究生的问题,某些学校每名博导平均要带上七、八名研究生。连给研究生上课的时间都难以保证,更不可能给本科生上课了。至于教授,特别是名教授因社会兼职过多,而在精力上应付不过来,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以北大教授、中科院院士季羡林为例,其实“职”虚“衔”,加起来多达200多个。他面对“开会专业户”的困境,不得不找“窍门”。开会期间,除跟着别人鼓掌之外,以“四分之三”的时间来思考学术问题(季羡林逾90高龄,已经不属必须上课之列)。另外,说到大学校长,无一例外都在“双肩挑”:一肩挑学校管理,一肩挑科研教学。事实上,繁重的管理工作大大挤压了他们科研和教学的时间。
所谓“不必上课”,就是“教授”的职称一旦到手的人,就可以不受“课时任务”的约束了。退一步说,即使有些学校对教授仍有课时要求,但是科研时间可以折算成课时的规定,又让这一要求落空。
所谓“不愿上课”,有观念影响和利益驱动两重因素。观念方面,某些高等院校重科研、轻教学。在一些学校流传着这样的看法:“一流”教授搞科研,“二、三流”教授搞教学。于是,有的教授担心被人视为“二、三流”教授而不愿上课。利益驱动方面,如做课题与上课的收入就存在明显差距。上海交大校长谢绳武在有关会议上说过,一般从事教学的教授的年薪为七万元左右,而有科研项目的教授年收入可达50万到60万元。两相比较,有些人就会争着上科研项目,而不愿搞教学。再如校内上课与校外上课的收入差距就更大了。教授在本校给本科生上课,是其本职工作,大都只有一点课时补贴。而到外面“走穴”,却可凭十分丰厚的“开口费”而致富。如应邀去某大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班讲课,或者去考研培训班面授应考“机宜”,出马一次的收入,相当于本人月工资的几倍或十几倍。因此,不少学校到校外“走穴”者多,在校内上课者少。
一些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都想拿起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遏制住教授不上课的势头。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对策”表现在“逃课”、“代课”、“混课”几个方面。课表上已有安排,到时无人上课,这称为“逃课”;课表上安排的是某教授上课,进课堂的却是某教授的研究生,这称为“代课”;不备课就进课堂,东拉西扯,这称为“混课”。有的人因“走穴”在外,在天上飞来飞去。常常是从机场出来,就直奔课堂。“有些任课‘名师’一上课就说‘我刚下飞机’,然后就开始谈他这次出去的所见所闻,或者随便翻翻他电脑中的材料,一节课很快过去了”(顾爽:《有一种‘名师授课》,见8月30日《光明日报》)。
教授不愿意和不认真给本科生上课,其负面效应不小。作为教授,“教书育人”是其首要职责,不愿或不认真上课,是严重失职。作为学校,教授是珍贵的教学人才资源。教授不上课,造成高级人才的大浪费。作为学生,一度对名师的向往就会落空,在大学所学知识也必然受损。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这句话有一个前提,就是“名师”必须面对面地给学生传授知识。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名师云集。如闻一多、朱自清等名教授、大学者都亲自给学生上课。西南联大日后涌现出一大批栋梁之材,多因名师当初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步青、谷超豪等享誉全国的教授都坚持为大学本科生上课,近年来,有一个人的名字通过媒体报道,被人们广泛传颂。他就是北大教授孟二冬。孟二冬的学术专著《登科纪考补正》,被业内专家认为是近些年来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他的教学态度和业绩更是有口皆碑。北大要经常派人去“对口支援”单位——新疆石河子大学。孟二冬受派于XX年3月1日起,到石河子大学中文系支教。除了给2002级138名本科生讲授《唐代文学》必修课外,还为该校中文系教师开了《唐代科考》选修课。到任不久,因声音嘶哑而就诊,竟被确诊为喉癌,医嘱必须“禁声”。可他全然不顾自己的病情,硬撑着不折不扣地完成了这次支教任务。他以渊博的学识滋润了学生,以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了学生,从而受到学生的崇敬和爱戴。
孟二冬是一面镜子,我们应对着这面镜子找出自己的差距;孟二冬是一个榜样,我们应像他那样教书育人。至于前面提到的,在课堂上喜欢以“我刚下飞机”为开场白的某教授,应当明白乘飞机“走穴”,无准备上课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请再不要拿“我刚下飞机”说事了。

学习孟二冬事迹心得体会


工作了十几年,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读了不少,报告也听了很多,可读了孟老师的故事后,感觉和以往的模范人物有所不同。我们当然也能从孟老师身上找到他们的影子,比如认真敬业,有爱心和责任心,讲奉献,甚至疾病缠身最终为事业失去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也很相似。但从孟老师的故事里我也有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感喟。相信我的感受应该能和21世纪崇尚以人为本的学生和教师以及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产生共鸣,是期待我们的偶像身上应该具有的品质。

孟老师一改往日教师的学究形象,他治学严谨但不呆板,日常生活也并非除了学校的办公桌就是家里的书桌,而是喜欢锻炼,喜欢和学生说笑聊天,语言风趣幽默,充满智慧充满活力,给周围的人带去知识的同时也送去欢声笑语。孟老师也不再象以往的知识分子一心只读圣贤书或教圣贤书,百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拒绝享受生活认为是浪费时间,或对与学术无关的琐事不屑一顾。他会放风筝,钓鱼,养蛐蛐抓海货甚至修缝纫机。这些不仅让我们由衷地佩服孟老师多面手的能力,而且体会到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乐观的人才会有的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尊敬。而在他的修缝纫机,放风筝,钓鱼等等的后面我们都能看到一个丈夫和父亲对家庭的关爱和对子女的细心教导和培养。从而看出在认真履行教师这个职业责任的同时他并没忘了他还有作为丈夫和父亲的义务和责任,并没有以牺牲一方来获取另一方的成功除了他自己的生命。我想他一定了解作为个体的任何一个人,他们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是不容轻视的,他的学生他的女儿和他的妻子都一样,都有他们应有的权利。孩子有受父母亲教育的权利妻子有受到丈夫爱护的权利,学生也有获得尊重,教导和良好科学知识传授的权利。不可顾此失彼。哪一方都没有理由为另一方作出牺牲。上北大的女儿是作为家长的父亲教育的最好成果。作为一名中国顶尖学府的教师,他专业知识的渊博,流畅飘逸的板书,更有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和坚毅达观的人格魅力,这一切不用说他的学生是最大面积的受益者,孟老师在各类角色上的协调能力让我们对他无比崇拜,而且也使我们对自己在生活中不同角色的处理充满了信心。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正如孟老师所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我们应以自己每节课的认真准备教会学生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以自己对学生尤其是差生的尊重教会学生尊敬生命,以自己在业务上的不断钻研和学习教会学生尊重知识,通过发现学生身上不显眼的优点增强其信心,通过不断的鼓励培养其拥有乐观的精神面貌。其次也要扮演好家长的角色,通过和自己子女的交流和教育,由此及彼,更好地理解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需要,有的放矢的同时也能争取相应的帮助,以期达到最佳教育效果。教师是个需要良心的职业。每天的一节课就是一次良心的考验。学生是最公平的法官,在他们那有付出就有收获,不劳则无获,一切都无所遁形。

孟老师以生命为代价向我们展示身教胜于言教的意义,树立了一个新时代的有血有肉的丰满的阳光的教师形象。此地无声胜有声。我们应该继承孟老师的遗志让孟老师的精神在我们身上继续延续,惟有此才是对孟老师最好的纪念。

学习北大教授孟二冬事迹有感


学习北大教授孟二冬事迹有感文章标题:学习北大教授孟二冬事迹有感
世界上有一种力量,看不见,听不着,却可以打动人心,感化世界。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深秋,学习孟二冬教授的事迹,感动一直在我的心头流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是对孟教授一生最好的概括。
作为一位学者,孟二冬教授是一位“沉得下来”“钻得进去”的学者。他博学而笃志,淡泊以求真,七年磨一剑写出《〈登科记考〉补正》。
作为一名教师,孟二冬教授身上浸透着师者的博大、尊严与热情。他以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默默无闻地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价值标准。他主动承担支援边远地区教育事业的任务,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也难以放下自己那份责任,仍然以坚韧的毅力支撑着上好每一堂课:在支教的第一堂课上,他用粉笔写了20块板书,繁体字,竖行直排;在生命经受最大考验时,他要求“尽量保住我的嗓子,我还要讲课”;他让人理解了什么是对口支援,他的精神在支教中得到了升华。他甘为人梯,诲人不倦,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即使身在病榻,他还牵挂着新疆学生的学习,还坚持指导着身边的弟子。在他痴情的讲坛上,孟二冬教授为学生尽心尽力,不知疲倦。
孟二冬教授又是一位斗志昂扬的勇士。在他的生命遭遇到残酷的病魔时,人性的可贵与辉煌愈加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生命之河,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急流险滩,永远保持着一份让人心仪的恢宏和恬淡的气度。他清正而刚毅,乐观且豁达,坦然面对病魔的咆哮,向死而生。
一生淡泊名利,一心教书育人。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评价的那样,“在他身上,不仅体现了学识的魅力,而且体现了人格的魅力。他的崇高精神[找文章到第1-/-范文资讯网!]和品德值得各行各业的人们认真学习。”他的的确确是个普普通通的教师,但他的的确确又是个不普通的教师。他真实而温暖,内心充满了爱——对教师这门职业的爱,对文化学术的爱,对学生弟子的爱,对家人亲人的爱,对周围人的爱。而每一份爱,都可以说出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或感人的,或平实的,这就是一个充满着人性的当代大学教师的形象。
阅读孟二冬教授用生命点滴写就的人生故事,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平凡教育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孟二冬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和科研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著追求。正如北大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教授所说:“孟二冬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他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他悄悄地改写着英雄的概念。”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更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孟二冬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学习北大教授孟二冬事迹有感》来源于第1,欢迎阅读学习北大教授孟二冬事迹有感。
学习北大教授孟二冬事迹有感

优秀范文:学习孟二冬先进事迹心得


《优秀范文:学习孟二冬先进事迹心得》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这里给大家转摘到小编。

从XX年秋季一直到现在,学习孟二冬先进事迹之风长盛不衰。为什么孟二冬老师能带给我们如此大的震撼呢?为什么他的事迹能有如此大的激励力量?他的精神里面到底蕴藏着多少宝贵的财富,告知了我们什么呢?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优秀教师。孟二冬老师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孟二冬老师是边做研究边教学的,他并没有因此而怠慢了任何一个方面。他在研究成果方面硕果累累,他不记名利,不顾个人得失,遵循着“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座右铭。孟二冬老师花费7年时间写就了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令人深有感触。虽然他研究的是几乎无人问津的学术角落,但是他始终坚持着的信念与追求。在别人感觉枯燥无味的领域,他却能潜心研究,而且还乐在其中,这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在学术界少数人弄虚作假、互相攻击的污浊空气中,孟二冬老师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更加难能可贵。即使他不去支教石河子,即使他没有病倒在上,他也是一个用人格感动社会的高尚的人。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孟二冬老师痴情于讲台,教书更育人,都把他当作人生道路上的航灯。他尽职尽责,把三尺讲台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当作自己的理想;他就象一只辛勤的蜜蜂,把自己毕生的精华都奉献给了社会,奉献给了祖国的未来!当他在石河子大学支教时,当乒乓球大的肿瘤卡在孟老师嗓子里面的时候,他还在讲台上带着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可是,此时,孟老师却忍受着多大的痛苦啊!孟老师是在珍惜着讲台上的每一分每一秒,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支教机会,他深爱着同学们,深爱着边疆的教育事业。在回北京治病的时候,在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巨大磨难的时候,他还在挂念着新疆的学生。在北京的病床上,孟老师仍在工作,他仍然在辅导自己的研究生,不愿意因为他的病而耽误学生。孟二冬不愧是当代人民教师的楷模。在大学校园日渐远离“象牙塔”的称呼,一些高校教师不安心教学和科研,一心追逐个人名利的时候,他以师者最为本真的境界,把心全部交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他都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当代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可以说,他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道德高尚。当我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一张张充满稚气的脸,我看到的是一双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此时,我想到的是孟二冬老师给我的启示与教导。在我终身的教学生涯中,这一定是一笔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财富!他的先进事迹就象是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扬孟二东精神,拼搏奉献,利国利民,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吧!
  网站地图